北京大学2014秋季社会工作专升本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答案

北京大学2014秋季社会工作专升本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答案
北京大学2014秋季社会工作专升本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答案

1.

最广泛的文献形式是(视频教学课件第八讲)

A. A. 音像文献

B. B. 个人文献

C. C. 书面文献

D. D. 官方文献

2.

对于那些早已去世的历史人物,适宜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视频教学课件第八讲)

A. A. 实验法

B. B. 观察法

C. C. 访谈法

D. D. 文献法

3.

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少年如果能经常得到一个成人友好热心的忠告,他就可能避免犯罪。在这里,实验刺激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七讲)

A. A. 犯罪倾向

B. B. 少年的年龄

C. C. 忠告

D. D. 少年的家庭经济状况

4.

在实验过程中,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视频教学课件第七讲)

A. A. 控制组

B. B. 一般组

C. C. 刺激组

D. D. 实验组

5.

在实验中要加以控制或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七讲)

A. A. 实验者

B. B. 自变量

C. C. 因变量

D. D. 实验检测

6.

实验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七讲)

A. A. 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中进行研究

B. B. 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之中进行研究

C. C. 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

D. D.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要进行长时间深入的互动

7.

就访谈过程的控制程序而言,访谈者不对访谈方式和内容预设严格的限制,只按照一个大致的访谈纲要、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的访谈是(视频教学课件第六讲)

A. A. 结构式访谈

B. B. 无结构式访谈

C. C. 实验室访谈

D. D. 标准化访谈

8.

关于参与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视频教学课件第六讲)

A. A. 能够采用标准化的观察程序,进行重复研究

B. B. 能够获得研究对象最丰富、最真实的资料

C. C. 观察者无法体察研究对象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动机

D. D. 观察者不可能理解研究对象行为背后的意义

9.

在无结构访谈中,不破坏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互动,减少由于记录而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影响,最适合采用的记录方式是(视频教学课件第六讲)

A. A. 当场记录

B. B. 问卷记录

C. C. 事前记录

D. D. 事后记录

10.

结构式访谈法的最大好处是(视频教学课件第六讲)

A. A. 访谈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B. B. 访谈形式统一,便于量化统计分析

C. C. 访谈成本较低,便于实施大规模社会调查

D. D. 对敏感性问题的信度很高

11.

在问卷设计中,研究者在问卷中只提出问题,而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态度随意回答的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五讲)

A. A. 多项选择式问题

B. B. 封闭式问题

C. C. 填空式问题

D. D. 开放式问题

12.

问卷中的一个问题:您生活很不开心,是吗?请问这种提问犯了什么错误?(视频教学课件第五讲)

A. A. 没有错误

B. B. 倾向性提问

C. C. 出现歧义

D. D. 询问了不知道的问题

13.

问卷设计的灵魂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五讲)

A. A. 研究主题

B. B. 具体调查方式

C. C. 被调查者特征

D. D. 资料分析方法

14.

问卷设计的首要原则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五讲)

A. A. 满足研究需要原则

B. B. 考虑被调查者原则

C. C. 与资料分析方法相结合原则

D. D. 考虑具体调查方式原则

15.

“街头拦人”式的调查,采取的是(视频教学课件第四讲)

A. A. 方便抽样

B. B. 配额抽样

C. C. 系统抽样

D. D. 雪球抽样

16.

调查某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愿情况时,研究者从该大学全体毕业生的花名册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那么,全体毕业生的花名册是该次抽样的(视频教学课件第四讲)

A. A. 总体

B. B. 抽样单元

C. C. 抽样框

D. D. 样本

17.

20世纪50年代发展出来的,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他人的感觉的测量量表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三讲)

A. A. 李克特量表

B. B. 罗森博格量表

C. C. 斯皮尔曼量表

D. D. 语义差异量表

18.

只用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组受试者实施一次测量,但将奇数试题和偶数试题分开计分,再计算奇数试题和偶数试题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就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三讲)

A. A. 表面信度

B. B. 折半信度

C. C. 再测信度

D. D. 复本信度

19.

对信度与效度关系的正确表述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三讲)

A. A.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B. B. 效度是信度的必要条件

C. C. 信度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D. D. 效度是信度的充要条件

20.

在非概率抽样方法中,根据已有研究对象的介绍,不断辨识和找出其他研究对象的累积抽样方法是(视频教学课件第四讲)

A. A. 方便抽样

B. B. 配额抽样

C. C. 判断抽样

D. D. 滚雪球抽样

21.

按照精确度由高到低,四个测量层次排序依次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三讲)

A. A. 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B. B. 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C. C. 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比测量、定距测量

D. D. 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定序测量

22.

小张调查得出某市居民喜欢喝酒,由此他指出该市某个区的居民喜欢喝酒,这犯了什么错误?(视频教学课件第二讲)

A. A. 层次谬误

B. B. 简化论

C. C. 赌徒谬误

D. D. 晕轮效应

23.

我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进行的人口调查属于?(视频教学课件第二讲)

A. A. 追踪研究

B. B. 普查

C. C. 抽样调查

D. D. 探索性研究

24.

如果一个研究的主题是“80后从小到大对社会主义的看法”,那么这个研究不一定属于下列什么类型?(视频教学课件第二讲)

A. A. 追踪研究

B. B. 同期群研究

C. C. 纵贯研究

D. D. 描述性研究

25.

解释性研究主要解答(视频教学课件第二讲)

A. A. “是什么”的问题

B. B. “为什么”的问题

C. C. “怎么办”的问题

D. D. “应该怎样”的问题

26.

民意测验属于(视频教学课件第二讲)

A. A. 同期群研究

B. B. 追踪研究

C. C. 趋势研究

D. D. 横剖研究

27.

由理论到假设,这属于什么逻辑?(视频教学课件第一讲)

A. A. 归纳逻辑

B. B. 演绎逻辑

C. C. 假设检验逻辑

D. D. 抽象逻辑

28.

凭借想象、直觉、洞察或推理,而不是观察,来获取知识,属于哪种求知方式?(视频教学课件第一讲)

A. A. 权威法

B. B. 经验法

C. C. 思辨法

D. D. 科学法

29.

社会研究实际上不需要回答哪个层次的问题?(视频教学课件第一讲)(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A. A. 描述

B. B. 假设

C. C. 解释

D. D. 预测

30.

现在要对北京市保安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请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视频教学课件第五讲)

您好,为了解您对北京市保安工作服务质量的评价意见,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改进保安的服务工作,恳请您抽空完成下面的调查问卷。谢谢!本问卷为无记名调查,希望你能真实、完整地填写本问卷。

1、性别

A.男

B.女

2、您认为保安的工作职能有哪些(多选) * [多选题]

A.严格执行车辆进出及停放管理

B.做好巡逻工作,维护治安

C.热情、规范做好来访人员的接待工作

D.对出现的紧急情况(如打劫殴斗等)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3、您如何评价现时北京市的治安状况

A.非常满意,很放心在北京生活 B.基本满意,但也会有些担心C.不满意,总会提心吊胆 D.很不满意,不想再住北京了

4、您如何评价北京市里的保安队的治安管理工作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5、您对保安工作的建议.

31.

请简述假设检验逻辑,说明其相对于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的优势。(视频教学课件第一讲)

归纳方法作为一种所谓科学方法,不仅是科学发现方法,更重要是一种科学创造方法。演绎在创造逻辑中的作用在于形成假说后,用假说中的一般性原理演绎出关于个别事物的陈述,以便检验假说的可行性。

(一)什么是归纳

我们知道,创造思维活动是以认识活动为基础的,作为科学发现的归纳它总是从认识个别的事实开始,从而归纳出关于事物的普遍性结论,以形成假说。创造的归纳法与发现的归纳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创造的归纳法,不似科学发现归纳法那样,对观察事例要求太多,而是较主动地将各个较主要的事实组合在一起从而归纳出结论并形成假说。

所谓归纳法就是从个别的单称判断推导出一般的全称判断。

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对演绎法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也注意到归纳法;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演绎法时一定会运用创造性的归纳法。在古希腊时期,人类的经验知识尚未得到广泛的发展,对客观对象的思辨猜测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特点是从少数原则出发,用演绎的方法来说明问题。这里的思辨猜测,少数原则的获得都需要运用创造归纳法。

科学的进步要求更多地注重经验和实践,要求有概括经验的方法。弗兰西斯•培根总结了经验科学的成果、较系统地研究了归纳的方法。他认为普通归纳法(枚举归纳法)存在着问题,这种归纳法只是由少许的亲身经验和少数最常见的特殊事例而推出普遍的公理,于是他认为这种方法有很大的主观性。他主张:“寻求和发现真理的道路……是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伸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步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他具体地拟定了著名的三表法即“存在表”、“缺乏表”和“比较表”,力图排斥归纳过程中的玄思妙想,以求获得“客观”的规律。穆勒在培根的基础上重新创立了一套归纳逻辑体系,使归纳法达到某种形式化。穆勒认为整个归纳法的基础是因果联系:一定现象的出现是以另一现象为原因的,并且今后仍然会经常出现。他提出五种探求因果联系的归纳法:“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法”、“剩余法”、“共变法”。

当时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个信念:人类的认识同客观世界对应的才是必然的普遍的认识,并企求一劳永逸的得到绝对的、适用于过去、现在、将来的规律。其实,这是个理想化的想法,但由这个信念产生了对归纳法的批评。对于归纳法的可行性,休谟首先提出了疑难即所谓“休谟问题”。

对归纳原理进行证明,归纳主义者是通过逻辑和经验这两个方面来证明的。我们也从这两方面来讨论归纳原理。

1、归纳原理在逻辑上的证明。从个别的单称的判断推出一般的全称判断。在这里一般认为无形式逻辑的必然性,无论如何不能保证从个别S 是P必然地推出所有S是P的结论。

2、归纳原理在经验上的证明。在认识主体认识的范围内的许多场合多次运用归纳原理都是可行的。

32.

现在有一个课题是“北京老年市民业余生活基本情况调查”,请根据您对此的了解为此设计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视频教学课件第二讲)北京老年市民业余生活基本情况调查

一、选题背景

二、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日渐多元化,北京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业余生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了对北京老年人业余生活以及其业余时间的安排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我们进行了北京老年人业余生活情况调查。

三、研究目的希望通过这项调查可以给北京老年人以后业余时间的合理安排提供建议和帮助,使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生活方式更加健康、良好。

四、调查过程1、随机对路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见附录)

2、进行网络调查

3、在社区对老人进行寻访

33.

请简述内容分析的适用范围、优点与缺点。(视频教学课件第八讲)内容分析是一种可以使研究者通过间接的方式来研究人类的行为,通过

分析有关这些行为的信息来进行研究的技巧。内容分析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非介入性。研究者通过直接观察或其他方式获得的信息可以通过对书籍或其他信息媒介进行非介入式的分析而得到,而分析的内容并不会因研究者的参与或介入而受到影响。其次,内容分析使研究不受时空限制,研究者可以对一些文献记录或历史文档进行钻研,以了解以前的社会生活状况。第三,内容分析在时间和资源消耗方面相对简单和经济。内容分析的主要缺点表现为研究者在进行资料分析的过程中往往过度重视资料的次数分析,反而忽略了极少数或易被忽略的资料。

34.

请简述实验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和缺点。(视频教学课件第七讲)

适用范围: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实地研究可以说是暗语观察和个案研究的合称。从研究背景和对象范围上看,个案研究是其特征,而从研究方式和资料收集方式上看,参与观察则是其突出的特点。

优点:1,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2,研究的效度较高

3,方式比较灵活

4,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其特征

缺点:

1,概括性较差,实地研究所得到的基本上是定性资料,而且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某个个案为对象,因而其资料既难以进行定量分析,也无法概括大的总体

2,信度较低

3,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4,所需时间比较长

5,伦理问题

35.

请简述实地研究的适用范围、优点和缺点。(视频教学课件第六讲)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优点

(1)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研究的效度较高。相对于问卷调查中最大的问题——表面化、简单化现象,实地研究的深入观察、设身处地地感受、理解,具有很高的效度——研究者测量

的确是他所希望测量的概念或现象。与调查研究中常见的简单定义相对应的是,实地研究中研究者常常列举出生动、详细的实例来说明某一个概念的含义。

(2)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相对于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实地研究的操作程序不是那样严格,只需要较少的准备工作。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修正研究的目标和设计。对于不同的研究背景或不同的研究对象,实地研究中的具体操作也比较灵活。

(4)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由于实地研究不仅要深入实地,而且要在实地生活相当一段时间,因此,对于研究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尤其是在对个人或小群体的研究中,这种优点更为明显。

二、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缺点

(1)概括性较差。由于实地研究所得到的基本上是定性资料,且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某个个案为对象,因而其资料既难以进行定量分析,也无法概括大的总体。这样,其所得结论也难以推广到更大的范围。这是实地研究方式比较大的缺陷之

36.

请简述统计调查的应用范围、优点和缺点。(视频教学课件第五讲)调查研究是一种采取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以及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应用范围:社会生活状况调查

社会问题调查

市场调查

民意调查

学术性调查

优点:1,调查研究的方式可以兼顾到描述和解释两种目的

2,调查研究具有比较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这使得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

3,调查研究可以迅速地,高效地提供有关某一总体的丰富的资料和详细的信息,在了解和掌握不断变动的社会现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4,调查研究所有的定量的特征和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的特征,使得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受到广大社会研究人员,政府决策部门人员,市场研究人员以及大众传媒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缺点:

1,在探讨和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它不及实验研究的方式那么有力

2,在对事物理解解释的深入性方面,以及在研究所具有的效度方面,也不及实地研究的方式

3,研究的无反应性方面。它不及文献研究的方式

4,特别是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所采用的自填问卷或结构访问的形式,无形中都限制了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使得所得的资料比较表面化,简单化,很难深入被调查者的思想深处,很难感受到回答者思想和行为的整体生活背景

37.

某校一个年级有15个班共600人,现欲从中抽取100的样本。如果选择PPS抽样法进行抽样,请问该怎么进行?(视频教学课件第四讲)PS抽样其具体的做法是:

1、首先确定初级抽样单位(PSU),PSU可以是固定的常规单位,确定PSU需要有这些初级抽样单位的具体名录,以及每个初级抽样单位中被调查人员的具体数目,这个数目可以的估计的人数。

2、确定抽取哪些初级抽样单位,如果初级抽样单位比较少,可以全部抽取,如果初级抽样单位太多,则可以随机抽取部分的抽样单位。

3、在选取的初级抽样单位中选择具体的调查对象,如果将第二步中选取的初级抽样单位的组成人员全部作为调查对象,称为二阶段整群抽样,如果只是在初级抽样单位中按人数的多少,来决定在每个抽样单位中抽取多少人,则称为PPS抽样,此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

38.

请简述社会研究方法体系。(视频教学课件第一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原则=方式、方法的科学,或者说是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一门科学。作为一个体系,它包括选择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解释调查结果际检验调查结论等。作为一门科学,它包括三个层次的知识:它是一种专门的科学理论;它是一种哲学观点,表达了一种价值观念;它包括了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巧。

39.

请对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做出分析。(视频教学课件

第四讲)

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异同点:

相同点是它们的第一步都是依据某一标准将总体分为不同的层次或群体。

不同之处:①划分的依据不同;②抽样的方法不同;③适用范围不

同。

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评价及应用

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评价及应用 2008-01-06 22:15:47| 分类:社会调查理论|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作者:骆玲发布时间:2007-12-31 信息来源:社会学视野网 摘要: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方法论"二元结构",突出地表现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学科的思辨性与学科的实证性对立统一的特征.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实证主义或曰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或曰解释学的方法论及其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技术则是各有千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及在不同的社会学大师们手中,二者交替地充当着重要的研究导向.我们应该综合地、灵活地运用这两大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传统,从不同角度去解析研究对象,新的眼光有助于新的发现. 关键词: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学研究方法种类繁多,基于对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的性质所作出的截然不同的假设,大致可分为形成于19世纪英、法、美等国的实证主义或曰科学主义(统一科学论)的方法论和形成于19世纪德国并流行于欧洲大陆的人文主义或曰解释学(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它们构成了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二元结构”中两个“极端”之间的对立统一及互补关系。 一、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1.代表人物。法国学者孔德是“社会(物理)学”术语和实证社会学的创立者,而同为法国学者的杜尔凯姆所著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和《自杀论》则被公认为酣畅淋漓地表现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经典著作。 孔德相信“物理学或化学用严格的科学方法研究物质世界,同样,社会

学也应该采用类似手段研究社会”。杜尔凯姆则把社会事实作为事物来看待和研究,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实,如信仰体系、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等,都应该被看作事物,同样也可以被直接地加以观察和客观地加以测量,正如物质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同样,人的行为也可以看作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即人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对社会事实的外界强制作用的反应。假如对人和社会的性质采取这样的看法,那么社会事实也就可以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了。继杜尔凯姆《自杀论》一书开创了西方社会学经验研究之先河外,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亦倡导经验社会学并对人口与犯罪、工业化等社会问题作了社会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崛起的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也十分重视社会调查研究,取得了大量关于城市社会的经验研究材料;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社会学界形成了一种风气,即特别强调数量化、模型化的分析方式,相继有布劳、邓肯、霍曼斯、科林斯、西蒙、兰德等学者采用数理分析方法进行了系列的社会学实证研究。可以说,实证主义方法论在西方社会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2.理论基础。实证主义理论“起源于经验主义哲学,是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在对客体的认识方式上,承认在人的外部存在着一个真实世界,它独立于并外在于人类的感官和意识,通过科学方法人类可以直接地认识这一真实世界。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重要前提是:“研究对象不依赖于研究者而独立存在;事物本身具有其内在固定的、可以重复发生的规律;事物的量化维度可以用来考察事物的本质。因此,量的研究不考虑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而对操作工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十分重视。”该方法论认为,无论是人还是物质,都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社会和自然界的变化都受着同样原则的支配。人的行为是由社会事实决定的。人类行为、社会变化与自然物质变化都存在着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并能够被客观地计量,因而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和研究程序也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建立一门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是可能的,也就是说社会学完全可以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38小题.每题1.0分,共38.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在使用观察法进行定性研究时,有的研究者会真正进入被观察场景,融入被观察群体的生活,并且被视为自己人,这种观察称为( )。 A.参与观察 B.结构式观察 C.客观观察 D.非参与观察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观察就足利川感觉器官和其他手段收集对象资料的方法,它并不是简单地“看”,而需要研究者去“感受”。根据观察者是否融入被观察群体,观察可以分为:①参与观察:观察者真正进入被观察场境,被视为自己人;②非参与观察:观察者持旁观者身份。 第2题 社会工作者小姚为了解社区老年人的需求状况,按户籍登记册随机抽取了200 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保证问卷的填答质量,最宜采用的做法是( )。 A.联络居委会人员发放问卷,在被抽中的老年人填完后,居委会人员上门收取,再统一交给小姚 B.通过邮局,将问卷及填好地址、贴上邮票的信封寄给被抽中的老年人,请他们填完问卷后寄回 C.使用一个场地将被抽中的老年人集中起来,由小姚当场说明如何填写,并回收这些老人所完成的问卷 D.招募10位大学生志愿者,对他们培训后让他们上门拜访被抽中的老年人,记录老年人的回答,并将完成后的问卷交给小姚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由于调查者是200名老年人,他们书写比较困难,需要有专门人员为他们记录,如果调查员无法当面指导和记录,那么填答质量可能难以保证。 第3题 某社区的40名失业者被分为相似的两组后,实验组参加技术培训,而控制组没有接受任何训练。后又测得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信心,得分分别为3.4分和2.7分,可以认为,技术培训的效果为0.7分。上述实验设计方法属于( )。 A.单后测控制组设计 B.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C.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D.简单时间序列设计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单后测控制组设计认为,随机分配过程消除了实验组和控制组最初的重要差异,从而后测所得的两组间差异反映了自变量影响。题干中的实验设计方法属于单后测控制组设计。 第4题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问卷调查方法的优势是( )。 A.有利于了解研究对象各方面的状况,进而对其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突出 C.可以节省资源 D.能有效排除外在无关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的内容、时间、格式基本统一,从而资料处理相对容易并便于比较分析;在同一时段访问众多对象可以节省不少资源。A项是个案研究的优点:B项是行动研究的优点;D项是实验研究的优点。 第5题

2016年社会工作实务写作模板

2016年社会工作实务写作模板 一、案例分析题的命题方式及其作答 类型一:面临困境与介入策略分析 参阅大纲中的示例。答题时,应注意困境的分析应与介入策略的分析相对应。 答题模板: 第一、生理方面的困境,如: 1、遭遇意外伤害,如遭遇暴力、或导致身体残疾等。 介入策略:(1)首先可以考虑采用危机介入模式;(2)帮助其进行医疗康复、进行康复辅导等。 2、疾病伤痛 介入策略:为其提供有关疾病和康复方面的知识。 第二、心理方面的困境 1、情绪方面。表现:服务对象表现出紧、焦虑、恐惧、悲观、失落、愧疚等。 介入策略:(1)帮助服务对象进行情绪疏导、缓解或消除情绪压力;(2)行为疗法中的放松练习,以舒缓服务对象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紧。 2、认知方面:服务对象对……的认识存在不当之处,如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对婚姻过于苛求、对他人缺乏应有的信任、对自己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有些想法有些不切实际等。 介入策略:(1)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服务对象对非理性信念、认知进行检查和辩论。(2)指导服务对象运用理性的信念替代原来的非理性信念,逐渐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3、其他心理方面:如服务对象性格较向、缺乏自信心、依赖性较强、自卑感较重等。 介入策略:(1)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调适;(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三、行为方面的困境。服务对象在行为方面存在偏差:如撒谎、说脏话、网瘾等。 介入策略:运用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厌恶、漫灌、模仿、代币管制等方法进行行为修正。 第四、社会交往、社会参与方面的困境。服务对象存在与(家人、同学、同伴、老师等)关系比较紧的困境。 介入策略:(1)帮助其学习人际沟通技巧。(2)鼓励服务对象主动与……进行交流沟通;(3)运用行为疗法中的果敢训练法协助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第五、因环境原因而产生的困境 1、服务对象的……需要(如生活照顾需要、医疗健康需要、安全、居住、受教育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 2、缺乏来自家庭等方面的关爱和支持。 3、失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4、来自环境的歧视、不当的评价对服务对象产生了压力甚至伤害。 介入策略: (1)帮助服务对象寻找有关社会政策方面的资源支持; (2)社会工作者主动与服务对象的家人、学校、所在社区的有关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等进行沟通,争取或寻求他们服务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既包括工具性的支持,如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为例【内容摘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两种相对立的范式。尽管他们之间在哲学层面和技术层面都存在着区别,但是这两种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所以,在社会工作研究和工作中,只有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并用才是科学的做法。 【关键词】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社会工作方法论 社会工作是是助人自助的专业行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案例,需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在解决问题之前,对于社工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全面的分析案主,帮助案主挖掘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即隐藏在某些表面现象后面的本质问题。在寻找问题根源,最求真理的过程中,社工的认识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地建立一打破一重新建立的循环中逐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真理。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工往往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失败,走入“绝境”。因此,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就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很多,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其中的两种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将围绕这两种方法谈谈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一、概念的界定 定性研究也称质化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1。定性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出现,让大部分学者认识到“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定性研究的主旨是掌握并设法理解当事人对事件的主观意义及建构,为把握个人的主观意义及经验,就需要展现、了解并理解当事人生活的背景,从这个意义讲,定性研究可以称之为脉络、描述或解释性研究2。也就是说定性研究是依靠研究者的经验、敏感以及有关的技术,有效地洞察被研究者的行为和动机,以及行为所带来的硬性。定性研究希望透过被研究者的眼光去看待问1百度百科,https://www.360docs.net/doc/a67189187.html,/view/446672.htm#5 2梁丽萍,《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歧义与整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

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 ☆☆ 第一章导论 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3、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

全国社会工作硕士(MSW)考试《437社会工作实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一节至第七节【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节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一、研究的过程 社会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包括: 1.选择问题阶段 选择研究问题是一项社会研究活动的起点,其意义在于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研究问题选择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研究工作的成败,决定着研究成果的好坏优劣。 选题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1)选取研究主题 选取研究主题是指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领域中,根据研究者的兴趣、需要与动机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2)形成研究问题 形成研究问题是指进一步明确研究的范围,集中研究的焦点,将最初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领域或研究现象具体化、精确化,将其转化为既有价值又有新意,同时还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 研究设计阶段即是为实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1)道路选择是指为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

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 (2)工具准备主要是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的准备。还包括对社会研究中各种信息的来源——研究对象的选取。 3.研究实施阶段 (1)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2)实施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①研究者往往要深入实地,要接触被研究者; ②研究者要设计出实验环境,实施实验刺激和测量; ③研究者要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 4.资料分析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1)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一种以文字和图表将整个研究工作所得到的结果系统地、集中地、规范地反映出来的形式,它是社会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从研究的目的、方式,到资料的收集、分析的方法,再到研究得出的结论、研究成果的质量,都要在研究报告中进行总结和反映。

社会工作技巧篇

社会工作技巧篇 一倾听及提升动机技巧 (一).专注 (二).复述 (三).查证 (四).鼓励及支持 (五).邀请 二、引领技巧 (一).澄清 (二).聚焦 (三).摘要 (四).提供资料 三、反映技巧 (一).内容反映 (二).感受反映 (三).经验反映 四、影响技巧 (一).建议 (二).教育 (三).自我坦白 (四).演绎 (五).对质 一、倾听及提升动机技巧 定义 这组技巧在专业关系建立初期经常被使用,是一组最基本的技巧。运用这类技巧是基于对受助者独特性的尊重,以及对受助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信心。通过肢体及口头语言,令受助者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诱发其动机,维持工作关系,投入互动的过程。这些基本技巧包括专注、邀请、复述、鼓励及支持和查证等。 目的 1与受助者展开话题,尝试建立并发展初步的工作关系。 2让受助者感到工作者的关心及接纳。 3让受助者感觉工作者对他的话题有兴趣;工作者应掌握其话题的重点。 4让受助者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表达他的感受及想法。 5让受助者了解工作者支持并鼓励他参与辅助过程。 6在小组中,可以通过这些技巧来建立能够促进小组相互信任、相互分享的规范,营造良好气氛。 运用

工作者运用这类技巧时的基本方法: 7保持身体姿势的舒展和开放,传达开放、接纳的肢体语言。 8在谈话中,能专注于受助者的谈话内容及情绪反应。 9讨论的话题、重点及分享的深浅程度都尽量由受助者来作主导,以表达对他的尊重。 10除了语言方面的跟进,还要做到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一致,表达支持及鼓励,使受助者能尽情表达。 11对受助者的表达进行回应时要尽量简短、精炼,应考虑到受助者是否能明白,使用受助者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以减轻受助者的抗拒心理。 12如发现受助者表达出来的思想混乱不清,谈话的主线飘忽不定,工作者除了肯定受助者的努力外,还要用“复述”及“查证”的技巧协助受助者找到他的关注所在。 工作者运用时需要留意: 13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开头语,如:“我明白……”、“我听到……”、“似乎你想说……”。 14要积极倾听受助者欲传达的信息后,再予以回应。 15为了让受助者思考问题,体会内心的感受,工作者可提供独立空间供其思考,或者是沉默片刻,让受助者细心体会自己的感受。 16做回应时切忌过于积极主动,以免常常打断受助者的思路,干扰其话题。 17在专业关系建立初期和辅助工作过程中,受助者对于工作关系的建立常常会表现出怀疑的态度,这种现象称作“既投入又退缩的现象”(approach and avoidance)。这时,工作者的接纳、支持及对其感受的认同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专注 定义 “专注”指工作者对受助者的言语内容及非语言内容(包括音量、音调、身体、语言等)的专注观察;同时工作者也要用言语及非语言方式,把这种对他的专注传达给受助者,使他能感受到工作者的尊重和接纳。 目的 1鼓励受助者去表达。 2让受助者感到被接纳,使其心态处于放松状态。 3要让受助者感到自己是沟通过程中的主角,从而促进受助者的自我探索。 运用 在运用时,工作者的基本方法如下: 4工作者用眼神接触受助者,建立初步的关注(eye contact)。 5工作者与受助者保持适当的距离(distance),此距离以受助者感到安全为标准。 6工作者保持开放及放松的坐姿(posture)。 7工作者保持自然的神情,讲情理的姿态(gesture)。 8展开话题时,工作者应采用跟进式的说话方式,不宜主动跳跃到新话题,以免打乱受助者的思维,激起受助者的防卫心理。 在运用时,工作者需要留意: 9“专注”不仅仅是表达对受助者的身体姿势的专注,还要表达出心理上的专注倾向,即在说话时也应呈现出对受助者的专注心态。 10工作者除了“专注”外,也可运用“选择性的不专注(selective inattention)”去阻止受助者发言,以达到控制谈话重点的目的。 11在小组中,工作者除了专注于个别组员外,在同一时间内他还需要注视其他组员。 其中一种专注的方法是用“眼睛扫描(scanning)”。“眼睛扫描”是用眼睛去扫视组员的面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第六章——评估,对工作成效的检验第二节评估的方法与技巧一、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 1.定义基线测量方法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成的程度。 2.应用范围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 3.操作程序(1)建立基线第一,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第二,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及量表;中华考试论坛第三,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基线期。(2)进入介入期测量建立基线后就开始对服务对象实施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以为数据比较之用。这个过程称为介入期。(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据不同,一般可以认为是介入本身作用的过程。(二)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方法与技巧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对象的目标是被分解成许多具体的行动和任务的,通过探究服务对象和工作者完成哪些既定的介入任务也能确定介入的影响。方法:运用5个等级尺度来测量任务的完成程度。(0)没有进展(1)很少实现(2)部分实现(3)大体上实现(4)全部实现将每项任务的最后得分加到一起,然后除以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就能确定完成或者介入行动成功的百分比。例如,如果有三个任务要去完成,而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是12(4×3),用得到的总分除去12,再乘100%就是完成任务的百分比。(三)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1.目标核对表在有些情况下,社会工作的目标行为比较难以清楚界定,此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共同协商选择一些目标来指示介入的方向,并将它们罗列出来。在工作介入过程中和介入结束时都用一些等级尺度来衡量介入后的行为,并记录下它们,将介入后的行为与介入前所没有的、介入后才出现的,并讨论这些行为对服务对象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发现介入前后服务对象的行为变化。 2.个人目标尺度测量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因此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制定非常个人化的测量尺度来评估他们的改变情况。方法:按照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轻重缓急,制定出几个目标,然后使用一个大家认可的等级尺度,例如5级制,来测量和计算出服务对象实现个人化目标的情况。(四)介入影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1.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做法是由服务对象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包括填写问卷来表达到介入的看法。这是一种评估介入影响的方法,特点是操作简单叠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资源。但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测量比较粗糙,有进服务对象会倾向于对介入给予积极的评价,因此评估有可能不准确。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社会学方法论 一、方法 人人离不开方法,事事离不开方法。克罗德.贝尔纳就说过好方法的重要性,可见学习方法论很重要。方法论上的人物有维纳、海森堡、拉普拖斯、库恩等。其中有著名的库恩“范式”,表明的是提出一种假说,证明一种假说。 方法的构成要素是:1.主体与目的;2、主体要把握的客体;3、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的中介媒体。 方法与科学知识、理论密切相关。方法并不等同于客观规律。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性或基本特征,简单归纳:1、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方法应该是可操作的,这样可以使人们能够有所遵循;2、明晰性,方法本身可以辨识;3、富有创造性或富有成果;4、可靠性;5、经济型或称以花费最小的物力和时间得到最大最好结果;6、移植性,多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由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7、动态性;8、多样性,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可以很多;9、选择性,这就需要方法的运用者根据自己的能力、需要和所具有的客观条件进行选择,以获得自身条件的方法;10、满意性。 二、方法论 方法论是培根首创,以方法的体系武装科学。方法论的性质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中介,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属于应用哲学的范畴,具有导向性,间接性,普遍性,主体能动性。 三、科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包括哲学方法,哲学方法又包含自然科学方法、思维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 自然科学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地理学方法等; 思维科学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方法、辩证逻辑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 而社会科学方法包含了社会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经济学方法和法学方法。 四、早期的社会学方法论观点 (一)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认为对社会的研究可以成为科学,因为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因果决定性,它们是可以被科学认识的,并且可由普遍规律来说明。 (二)另一创始人孔德主张社会学应当是一门类似自然科学的、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学科,这门学科应当采用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实证主义方法。他在社会领域中引入了自然科学形成时建立的基本假设,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研究

研究:一个人真的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社会研究是一种有社会学家、社会科学家以及其他一些寻求有关社会世界中各种问题的答案的人们所从事的一种研究类型。 社会学研究方法是只社会学研究经验的方法。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社会研究的过程的逻辑和哲学基础。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 方法的体系。分为:实证主义方法论(定量),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定性研究)包括哲学基础、逻辑、范式,客观性 研究方式: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 具体方法和技术: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 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处于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最具体的层面,具有专门性,技术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包括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

研究过程:确定课题并将其系统化,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资料的收集,资料的处理和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社会研究中的理论是指: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建设和命题 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理论、中观(中层理论)和微观理论 宏观理论:一般性理论,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巨星理论,一种理论视角或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背景 中观理论: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 微观理论:是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这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它是由一组命题组成的,这些命题在逻辑上是相互联系的,这些命题中的一部分是可以通过经验来检验的 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理论,解释越精确的理论越是好理论,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理论 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他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潜在可观察,精确的,理论重要性 变量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子范围,不同属性或不同亚文化的概念)的概念,而那些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取值的概念叫做常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中介变量(处在在复杂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出于自与因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命题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之间的陈述,在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题形式就是假设 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之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命题是有概念构成的,理论是由命题构成的 关于一个概念之间的特征或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叫陈述, 假设的三种陈述方式:条件式,差异性陈述和函数式陈述 理论的两种推理模式: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一组具体的观察结果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或法则,系统的提出问题,提出带规律性的结论,建构解释先行的理论至关重要 演绎推理:是一般到特殊,从所检验的一般性理论开始,然后到现实中去观察、收集资料,

社会工作实务(朱眉华)

第一章社会实务基础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化思维理念与工作方式,也是一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精神与人生信念。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性的助人工作,首先是在西方社会萌生的,且多半与西方早期的慈善活动相关。在18世纪中后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上的高速发展同时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平民和无家可归的人,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平衡被打破,大量的社会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大体上可以把社会工作从萌芽到作为一个专业被正式承认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7世纪至19世纪—侧重于社会救助实践活动的社会工作。 英国是遭遇现代社会问题最早的国家之一,1601年英国伊利莎白女王颁布济贫规定,法案正式承认了政府有济贫的责任,并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与救济工作方法。 第二个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侧重于慈善组织活动的社会工作。 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织协会,这样的做法弥补了政府推行的济贫活动的不足,同时从更广泛的范围内向失业者、贫民提供帮助,推动了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 第三个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末期—侧重于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第一次将“社会保障”正式写入立法文献,形成了一项国家制度,社会工作此时也更加突出其在救助贫困和弱势群体中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成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专业之一。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建立和西方国家一系列制度化、职业化社会工作制度的出台,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肯定。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流派 马尔科姆佩恩在其著作《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当前比较富有影响的一些社会工作理论,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心理动力学派 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它是社会工作中第一个有很强解释力的理论,为后来的理论创造了生存环境,它使社会工作特别重视感觉和潜意识因素(重视儿童时期、早期关系、母爱剥夺),而不是事件和想法。很多社会工作常见的概念,如潜意识、洞察、攻击、冲突、焦虑、母子关系等等都来自心理动力理论。

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 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 一、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一)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为了保证个案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开展个案工作过程中需要运用个案工作中相关的服务模式。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既是用来指导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个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也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个案工作的程序和服务方法的重要依据。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有很多,而且差别很大,这里将着重介绍四种常用的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和人本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①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②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③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④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运用的技巧比较多,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 所谓直接治疗技巧,顾名思义,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状况,以及反映服务对象内在想法和感受的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把个案工作服务介入的焦点从服务对象个人扩展到服务对象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

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儿童行为问题的原因 1、个人因素 2、家庭环境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不良的育儿态度 3、学习环境因素 4、社会经济环境城乡差别、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别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1、间接的儿童社会工作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上,包括参与有关各项保障和维护儿童基本权利的福利政策、制度及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参与保障并推动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参与保障并推动儿童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等。 2、直接的儿童社会工作 儿童养育和保健、儿童照顾和教育、儿童救助和保护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1、解决青少年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业辅导、生活照料、偏差及越轨行为的预防和矫正、人际交往障碍训练等。 2、推动青少年发展,具体表现为健康成长指导、就业辅导、生活方式辅导、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训练、自我发展训练等。 3、协助制定青少年政策 老年社会工作 一、人口老龄化与老年问题

1、老年人的界定 在中国,由于社会习惯及退休制度的安排,一般将60周岁及以上的称之为老年人,75周岁或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称之为高龄老年人。 2、人口老龄化和老年问题 老龄化社会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及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及以上。 老年问题指个人和群体的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主要变现:一是个体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人某些特殊需要和问题,二是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以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方面的问题。二、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广义上,老年社会工作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和方法,为满足老年人个人及群体社会安全的需要而推行相关的老年社会福利政策及措施。 狭义上,老年社会工作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助人过程帮助老年人个人或群体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一)脱离理论人的能力将不可避免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随着老年人活动能力的下降和生活中各种角色的逐渐丧失,他们希望能够摆脱要求其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而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地脱离社会。从老年人角度看,老年人可以关注内心的生命体验,带来平静的生活;从社会角度看,有助于社会权力有序地实现交换,而不至于社会因老年人的死亡而功能受损。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读书笔记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这本书正是总结了各种社会学内容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从整体上讲,书中对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等只是的介绍都是比较全面的,内容安排上全面系统,很有逻辑结构,很好的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语言也是通俗易懂,对各种方法技术,特别是操作过程、具体方式都能进行详细具体的阐释说明,并结合大量的实力证明,使人能很容易接受和学习。 从结构上看,书的内容是分为三大部分来讲的,分别是社会研究基础、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资料分析与表达,这三部分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社会研究的基础,这是学习一门方法论所必须的了解的内容和知识。这些基础简单的说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是什么,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是最好的,以及如何进行研究等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是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作者主要在第一篇(前六章)进行讲述。在分析过程中逐渐引出第二篇(七到十章),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这是在掌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社会研究必须掌握的四种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在第三篇资料分析和表达中,也是几种具体的操作方法。总之,三个部分之间互为补充,互为具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下面我们具体看看此书的精华。 第一章:导论 本书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社会学研究的基础,明白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怎样研究,要研究社会学首先知道什么。 一、什么是社会研究?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的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具有三个特征,在社会研究中还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3、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三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4、在社会研究中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5、社会研究遵循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序,我们将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社会工作资格 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总分:3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总题数:15,分数:15.00) 1.社会工作定量研究准备阶段的首要工作是( )。 ?A.提出研究假设 ?B.进行研究设计 ?C.确定研究问题 ?D.进行研究操作化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2.一般而言,定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以( )方式获取。 ?A.概率抽样 ?B.非概率抽样 ?C.公开招募 ?D.街头访问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定性研究的准备阶段也需要选择调查对象和确定研究方法。一般而言,其研究对象多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与定量研究需要基于一定精确程度要求而确定较大容量不同,定性研究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个案,也可以有数十个。 3.定性研究的基本特色是( )。 ?A.从大量资料中寻找意义、模型或架构 ?B.把握当事者视角的事实和知识 ?C.与被研究对象进行互动 ?.将理论概念转化为可测量指标D.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分析解释是研究的核心所在。定性研究注重事实的本质和整体性,以当事者视角看待事、物、人和环境,细致探讨人与人、人与事的互动。从大量资料中寻找意义、模型或架构,以获取最真实、最丰富、最具意义的信息,但是这些目标很少有能被一致接受的标准。因此,把握当事者视角的事实和知识,是定性研究的基本特色。 4.研究报告是社会工作研究的最终成果,它可以分为普通报告、学术报告和学位论文三种。其中普通报告至少必须包含的内容是( )。 ?A.研究标题、研究发现、作者简介 ?B.研究问题、讨论与建议、成果应用 ?C.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发现 ?D.研究方法、讨论与建议、成果应用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质量良好的社会工作研究报告要大致体现如下的内容结构:①标题;②引论;③研究问题、目标和意义; ④文献问题;⑤研究方法;⑥研究发现;⑦讨论和建议;⑧附录;⑨参考文献。 5.定量研究的基本程序不包括( )。 ?A.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假没和制定研究方案 ?B.确定研究方法 ?C.通过分析、抽象和综合,得出研究结论 ?D.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或检验研究假设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定量研究是在严格研究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测量手段收集资料,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它分为下列四个基本程序:①研究准备,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假设和制订研究方案;②资料收集,即采用具体方法收集资料; ③资料研究,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或检验研究假设;④总结阶段,通过分析、抽象和综合,得出研究结论。. 6.比较两个或儿个变量的关系,看看是否合乎情理指的是( )。 ?A.幅度检查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十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四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中华考试论坛 一.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1.缅怀往事疗法 是指社会工作者引导老人回顾以往成功的事、过往的兴趣及痛苦的经历等,从而帮助老人完成“自我完整”的人生任务。此方法对于老人的抑郁症、自尊和社会化有积极的作用。 2.人生回顾疗法 人生回顾疗法的重点既有一生中的正性事件,也有负性事件。它的目的是重新建构老人对人生历程一的感悟,使老人现在的生活更满意,更有建设性。在实施人生回顾疗法时,特别注意前测(建立评估基线)和后测(评估介入的效果)两个环节。 3.验证疗法 验证疗法是尊重头脑混乱的老人所感知的世界,运用他所感知的现实,而不是照顾人或社会工作者感知的现实,了解老人想表达什么。明白老人行为的意义,

而不是让老人意识到现实是什么样,是应用验证疗法的要旨。验证疗法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对改善患痴呆症老人的行为和情感状态有成效,但它还是一个尚在实践中验证的疗法。 二.老年小组工作方法 1.老年人小组工作的独特之处 首先,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老人在身体上的不便和知觉方面的限制。 其次,还领者自始自终都要扮演一个比较积极的角色。 第三,老人小组工作的节奏要比年轻人的小组慢许多。 2.专门适用于老年人的小组 (1)现实辨识小组 现实辩识小组的成员一般是有轻度到中度认知混乱的老人,通过环境中的一些提示,帮助他们确认时间、方位或者是人。现实辨识小组一般是在护理院、医院或者成人日间护理设施中开办。 (2)动机激发小组 动机激发小组的目的就是要激发那些不再对眼前或将来感兴趣或投入的老人。小组活动是通过愉悦的活动,帮助老人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摆脱一直满脑子装的都是自己和自己的麻烦的状况。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研究

` 研究:一个人真的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社会研究是一种有社会学家、社会科学家以及其他一些寻求有关社会世界中各种问题的答案的人们所从事的一种研究类型。社会学研究方法是只社会学研究经验的方法。 社会研究的特征:研究的主体是社会,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研究的问题是科学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社会研究的过程的逻辑和哲学基础。规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分为:实证主义方法论(定量),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定性研究)包括哲学基础、逻辑、式,客观性 研究方式: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 具体方法和技术: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处于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最具体的层面,具有专门性,技术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包括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文档Word ` 资料的处确定课题并将其系统化,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资料的收集,研究过程:理和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中心和目的,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在相关的命题社会研究中的理论是指: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建设和命题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理论、中观(中层理论)和微观理论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宏观理论:一般性理论,框架,巨星理论,一种理论视角或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背景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中观理论:框架是一组述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这些命题可微观理论:这些命题中的它是由一组命题组成的,这些命题在逻辑上是相互联系的,以通过经验检验:一部分是可以通过经验来检验的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解释越精确的理论越是好理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解释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理论,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理论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精确的,潜在可观察,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他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理论重要性而那些只不同属性或不同亚文化的概念)的概念,变量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子围,(处在在复杂的因因变量和中介变量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取值的概念叫做常量,分为自变量、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途径和方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出于自与因之间的位置,式)命题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之间的述,在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题形式就是假设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之间关系的尝试性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命题是有概念构成的,理论是由命题构成的关于一个概念之间的特征或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叫述,假设的三种述方式:条件式,差异性述和函数式述理论的两种推理模式: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系统的提从一组具体的观察结果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或法则,是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推理:出问题,提出带规律性的结论,建构解释先行的理论至关重要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