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复习题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复习题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复习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点内容复习一.选择填空

1、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理念是( A )

A、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B、办好每一所学校

C、以学生为本

D、教育公平发展

2、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ABCD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党的教育方针

3:我国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D)

A、扩大规模

B、扩招建校

C、外延发展

D、提高质量

4、教育现代化是指(ABCD)

A、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B、教育内容方法、招生考试方法、质量评价制度的现代化

C、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D、教育条件的现代化、教育环境的现代化。

5、素质教育的内涵中“一个第一”指的是(A)

A、健康第一

B、社会责任感

C、创新精神

D、实践能力

6、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它们是(BCD)

A、坚持育人为本

B、坚持德育为先

C、坚持能力为重

D、坚持全面发展

7、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要为每个学生打好哪些基础(ABC)

A、身心健康 B走向社会 C、终身学习 D、通往大学

8、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对学生进行哪三方面的培养(ACD)

A、社会责任感

B、社会服务能力

C、创新精神

D、实践能力9.《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 A )

A.十 B.十五 C.二十 D.五10.《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明确( A )年要达到( A )。

A.2012、4% B.2012、5% C.2020、4% D.2020、5% 11.《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教师职务(职称)。( A )

A.正高级 B.副高级 C.中级 D.特级

1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 B )。

A.骨干教师 B.教育家 C.特级教师 D.名师

13.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成长与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工作者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树立( ABCDE )

A.全面发展观念 B.人人成才观念

C.多样化人才观念 D.终身学习观念 E.系统培养观念14.我们要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倡导( ABCD )教学,坚

持科学与人文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独立思考,自由探索。

A.启发式

B.探究式

C.讨论式

D.参与式

15. 大力实施人才强教、人才强校战略,把()作为战略主线,贯穿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A)

A. 教师队伍建设

B.管理人员培养

C.名教师

D.教育家

16.《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________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_______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_______年教育。(B)

A.三、二、一

B.一、二、三

C.二、三、一

17.《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__C 。

A.70%

B.80%

C.90%

18.《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__A 。四川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__B

A.70%

B.75%

C.80%

19.《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 C )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四川是( B )年

A.2012

B.2015

C.2020

20.《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B)

A.30%

B.40%

C.50%

21.《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 B 年。

A.13

B.13.5

C.14

2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______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___C____。

A.12,30%

B.12,20%

C.11.2,20%

2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对教师实行每__A___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A.五 B.三 C.八《国多项选择:

1、推进依法治教,需修订和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有( ABC )。

A、教育法

B、教师法

C、学位条例

D、刑法

2、2010-2012年,发展特殊教育是国家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工程之一。发展特殊教育应采取的措施有( AD )。

A、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B、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边疆民族地区紧缺教师人才

C、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D、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改善办学条件

3、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概念表述不正确的是( ABC )。

A、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目的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B、关键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核心是更新教育观念,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C、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更新教育

观念

D、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4、下列选项属于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具体做法的有( ABC )。

A、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B、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C、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

D、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5、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是( ABCD )。

A、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

B、发展职业教育是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C、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D、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6、我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多项选择)( ABCD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党的教育方针

7、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多项选择)( ABD )

A、优先发展育人为本

B、改革创新促进公平

C、科学发展

D、提高质量

8、教育现代化是指(多项选择)(ABCD)

A、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B、教育内容方法、招生考试方法、质量评价制度的现代化

C、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D、教育条件的现代化、教育环境的现代化。

9、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它们是(多项选择)(BCD)

A、坚持育人为本

B、坚持德育为先

C、坚持能力为重

D、坚持全面发展

10、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要为每个学生打好哪些基础(多项选择)(ABC)

A、身心健康 B走向社会 C、终身学习 D、通往大学

1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对学生进行哪三方面的培养(多项选择)(ACD)

A、社会责任感

B、社会服务能力

C、创新精神

D、实践能力

12.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成长与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工作者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树立( ) (ABCDE)

A.全面发展观念 B.人人成才观念

C.多样化人才观念 D.终身学习观念 E.系统培养观念

13.我们要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倡导()教学,坚持科学与人文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独立思考,自由探索。(ABCD)

A.启发式

B.探究式

C.讨论式

D.参与式

二、填空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 7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共设有4部分,22章,70条,约27000字,实施时间是2010年7月28日。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4、《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5、《纲要》中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

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6、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发展。

7、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

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8、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9、增强学生体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0、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11、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12、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13、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职务评聘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14、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1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6、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7.

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18.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为“三个优先”,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19.《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1.《教育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2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23

革的六项任务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

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24.《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六大保障措施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25.《教育规划纲要》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在2010-2012年组织实施的十个重大项目是: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民族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26.《教育规划纲要》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的十个重大改革试点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27.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28.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缩小三大差距,即: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29.为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

30.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31.为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s。

32

育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制度。

3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三大原则是: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

34.

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

35.

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36.为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37.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38.为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的具体措施是: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

28.《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

29.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各级政府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保证教育投入实现“三个增长”,即: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30.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为推进依法治教,要制定有关考试、学校、终身学习、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

三、简答题:

一简述《教育规划发展纲要》的指导思想。

答案:(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开展十大方面改革试点。

1.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3.职业教育改革试点。4.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5.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6.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7.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8.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9.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10.市级政府教育综合改革和省际教育协作改革试点。

中法两国教育改革的比较

中法两国教育改革的比较 摘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法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在政治制度上存在这一根本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两者都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国家。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发生的诸多变化,两国在教育领域都做出了一些改革以适应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两国的教育改革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法两国的教育改革现状存在一些共性和差异性,在此对两国教育现状、教育改革情况、教育方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可以从法国的教育改革中得出一些有益于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扬长避短。 关键词:中国、法国、教育改革、比较 自七十年代以来,法国左、右派政府先后都曾推行和议论过教育改革方案,甚至先后有4位总统亲自出马,推进改革。德斯坦成功推动,密特朗和希拉克却在“积重难返”的庞大机器前无能为力,难以扭转局面。事实上,相当一段时期以来,法国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面临学生学业失败率高、校内传承的知识与社会各行各业实际需求脱节、校园暴力不绝等现象,多有抱怨和不满。社会贤达、学者、作家对法国文化优势的逐渐减退提出质疑,企业界严重关注国力强盛趋势。法国的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而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在新形势下教育领域也存在诸多问题,改革一直未停止。希望通过比较两国改革,能得出一些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好建议,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中法教育现状的比较 建国40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已经基本确立;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上千万人的教师队伍;办学的物质条件程度不同地有所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逐步展开;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全国已有百分之九十一人口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职业和技术教育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和在校学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学生人数的比例,均已超过百分之五十,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局面。高等教育发展较快,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已达到376万人,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体系;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取得了明显效果。教育同科技、农业的统筹结合开始显示出生命力;涌现出一批尊师重教并取得较大成绩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也得到广泛开展。我国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国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基础。 同时,必须看到,我国教育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加快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程度不同地脱离实际;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日益深化的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认真加以解决。 而当前的法国,学校出了问题。学业失败率居高不下,自小学起已有反应,蔓延到中等教育,直至高等学府。学校传授的知识与学生进入劳务市场所需能力脱节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与现代文化、他国文化的不适应,已产生破坏性后果。校园暴力比比皆是。法国的高等教育和科技研究工作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极为一般,致使毕业生在就业道路上难遂心愿,一些青年于是选择了出国谋事之途。曾几何时,法国引以自豪的教育模式,已成明日黄花。忽视教育使法国在所有领域都出现了落后于人的趋向。经济界只能留住二流人才,无能成为普遍现象,本职服务的概念、传为佳话的法国式谦恭和彬彬有礼传统不复存在。所有这些价值的缺失,使人们不由地对学校教育失去了信心。 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深深为自己的工作环境变化忧虑,由于缺乏长期性有远见的纲领,教师们无所适从。教育界工资待遇微薄,法国教师成了发达国家同业里收入最低的一群。教师们抱怨在进修学院学到的知识与基层学校环境完全脱节,他们对其他国家的教育机制也一无所知。历届政府没少唱改革高调,变换识字教学法、义务教育年龄从3岁起、重新划定优惠待遇教学区……事实上,法国的教育需要彻底改革,教师本人必须更接近文化和社会现实,调整教学内容,使其与现代世界变革接轨。同时必须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对他们也作出更为严格的工作效能要求。社会各阶层应该同教学部门密切配合,与社会形成协调一致的运转机体。

基础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进程、特征分析与推进策略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 1.实施的准备与过渡(2000年至2001年9月) 课程改革正式实施之前,教育部于2000年开始组织力量对当时使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修改,作为正式实施课程改革的准备与过渡。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周期。应当始终贯彻‘积极进取、稳妥推进、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实行地方责任制。在改革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仍执行现行课程方案。教育部将组织力量修订现行教学大纲、教材,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为过渡到新课程体系做好充分准备。” ①当时教育部的一个基本想法是,在新课程大面积推行之前,对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有限的调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使一些先进的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出来。如当时的数学教学大纲的修改中,要求每学期增加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同时,用最短的时间对相应的教材进行了修改。这种过渡性的调整,对于新课程的实施起到准备和预热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更多的人(特别是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课程改革,知道即将推行的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和方法。 2.国家级实验区的启动与推进(2001年至2002年) 2001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

验。②为此,进行了前期的培训等准备工作。国家级培训采用集中参与的方式进行,组织实验区的教师、校长、教研人员和教育管理者,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例如,关于教师培训,是由直接参与课程改革的专家学者对实验区的教师代表进行培训。每个省只有一两个实验区,省里用较大的气力组织实施,尽可能动员人力和物力支持国家级实验区的工作。 3.省级实验区的启动与运行(2002年至2003年) 2002年开始启动省级实验区课程实验,按照教育部的部署,由省(市、区)负责选择、组织与落实。2002年全国共启动520个省级实验区,有18%的县(区)使用新课程,平均每个省有将近18个实验区。第一批省级实验区的运行基本采用国家级实验区的方式,动用省和国家课程改革的智力资源和相当数量的物质资源。组织较系统的培训与指导,配置一定数量的教学设备与资源。2003年,又有910多个省级实验区启动课程实验,占全国县(区)的32%。2002年和2003年两年共有1400多个省级实验区进行课程实验,占全国县(区)的50%左右。 4.大面积快速推进(2004年至2005年) 到2004年,全国就有90%的县(区)的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2005年除个别地方外,在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全面使用新课程。这一阶段可以看做快速推广阶段。这意味着以前没有进入实验的学校此时必须无条件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 5.逐步调适并实现常态化(2005年以来)

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认识

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认识 摘要 今天的中国,正在科学发展的航道上,走向新的辉煌;今天的中国教育,正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征程上谋划新的发展。教育,是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是国家跨越式发展经久不衰的力量源泉。 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在国际教育与人才竞争中存在着巨大危机:发达国家已经迈入知识型经济社会,而我国人处于工业化中期,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面临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没有一流的教育就没有一流的人才,也就建设不成强大的国家。这就需要我们对目前的教育进行较大的改革,对未来的教育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相匹配。否则,教育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关键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体会 2010年7月8日,是一个注定要载入中国教育史册的重要节点。这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科学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的制定共分四个阶段:调研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审议完善阶段。《纲要》的制定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社会主义民主生动而具体的实践,是全党全社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科学民主决策的伟大实践。《纲要》的制定充分做到了广开言路、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凝聚共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全民参与。尤其在《纲要》文本公开征求意见阶段,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各界人士踊跃参加。上至94岁的耄耋老人,下到八九岁的小学生,甚至包括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纷纷以热烈的主人翁意识提出意见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媒体对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纷纷进行报道,参与热情前所未有。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条条充满热切期盼、一句句发自肺腑之言、一篇篇凝聚智慧的意见和建议,如股股清泉、似烈烈热火,为教育规划纲要文本广集众智,注入生机活力。 《纲要》分为四个部分: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其中发展任务部分主要明确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体制改革部分确定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化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教育开放的总体改革目标。保障措施部分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学习,我认为《纲要》主要有以下亮点。 学前教育纳入规划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将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十分突出。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也只有74%。以上各条例的颁布,表明学前教育将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习(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习(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其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目标,“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的重要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8项发展任务。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消除辍学现象,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六是发展继续教育,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七是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国家开放大学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的直接承担者、执行总部和各分部相关制度的部门是:() a. 国家开放大学学生支持与事务中心 b. 各分部学生工作部门 c. 学生组织 d. 学习中心学生工作部门 2.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的奖励对象是() a. 国家开放大学八一学院、总参学院和空军学院的在读优秀现役士官学生 b. 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的在读残疾人优秀学生 c.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的在读优秀学生 d. 国家开放大学各专业在读优秀学生 3.国家开放大学开展的优秀毕业生申请条件中的课程成绩要求是:() a. 本专业课程平均成绩和综合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作业)成绩均不低于75分 b. 本专业课程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 c. 本专业课程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 d. 本专业课程平均成绩不低于80分 4.能够申请国家开放大学优秀毕业生的学生是() a. 应届本科和专科毕业生

b. 应届专科毕业生 c. 只要是毕业生都可以申请 d. 应届本科毕业生 5.国家开放大学设立了()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选择一项: a. 从未设立 b. 学生工作与教师发展部 c. 信访办公室 d. 远程接待中心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事务服务的项目包括哪些:( ) a. 学生活动 b. 考试 c. 评优表彰 d. 虚拟学生社区 e. 个性化服务 f. 教务 g. 奖(助)学金 2.假如你准备申请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应具备哪些条件:( ) a. 已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再次申请奖学金时,需再获得30%以上的课程学分。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情况综述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情况综述 1.教学方法改革: 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和辩论式等形式,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上注重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标准与灵活的关系,做到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经常选择一些成功与失败的工程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还采用师兄师姐传帮带的方式,带学生到上一届毕业生工作的单位现场,请毕业生现场讲解,或请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师兄师姐的成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包含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两大部分,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许多课程中,有很多问题是比较难以分辨清楚的,在技术选型和产品选型等方面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例如:综合布线是一门引入我国只有10多年的新型综合性学科,在技术选型和产品选型等方面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需要根据用户需求、用户投资、技术指标等诸多条件进行选择,授课教师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在教学中选择综合布线领域的几个热门技术话题,如“选择超5类还是6类布线系统”、“采用光纤还是双绞线”、“屏蔽双绞线系统与非屏蔽双绞线系统的选择”,将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使学生在辫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增强对技术的运用能力。 (2)工程项目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从2003年首届“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教学开始,就进行了工程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由唯康通信技术公司提供技术支持,2001/2002/2003三届学生已分别完成5栋学生宿舍的网络布线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由模拟环境向真实环境,从独立分项的技术实践向综合性的工程实践跃进,在教学中突出体现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工程项目实训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了专业技能训练外,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了解认识了工程过程及管理运行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综合素质,从而深化了教学的综合效应,较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与未来工作岗位间的“短距离对接”。 2.教学手段改革: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除英语和高等数学等基础课外的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必修课多媒体使用率为100%。“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已开发成为网络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全放在校园网上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网站设立答疑室,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网上教学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能以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学习,该课程已在2005年评为学校及广东省精品课程,并被推荐参评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示范教学、实物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模式。在讲解服务器结构时,将服务器拿到教室拆开来讲解;讲授网络拓扑结构时,将学生带到校园网或其它现场进行教学;讲授光纤熔接技术时,教师做示范教学。 .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自评等级:A 本专业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研究性教学,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2.积极开展教学手段的改革,必修课有35%以上使用多媒体授课。 随着航海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 21 世纪将赋予航海一个全新的概念,因此,航海专业课程应不断地调整课程结构和更新课程内容,以满足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航海事业的需要。 为实现改革目标,我们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近十年来中国教育的改革变化

十一五教育成就 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全面实现 (一)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2005年以来,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2010年,全国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1%,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分别比2005年提高5.1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目标基本实现。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着力建设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6年起全面免除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8年秋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这标志着我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实现。 (二)学前教育普及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规模达到2976.7万人,比2005年增加797.6万人,增长3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6.6%,比2005年大幅提高了15.2个百分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以上”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三)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发展,体系结构趋于合理 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为4670万人,比2005年增加639.6万人,增长15.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2.5%,比2005年提高29.8个百分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68.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51.9%,比2005年提高8.2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在校生规模达到451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基本相当”的目标已全面实现。 (四)高等教育规模突破3000万人,普及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2010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比2005年增加805万人,增长35%,超出规划目标10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为2232万人,比2005年增长42.9%;研究生在学人数为154万人,同比增长56.9%;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为536万人,同比增长22.9%。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比2005年提高5.5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从2007年起,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五)成人教育与培训蓬勃发展,终身学习蔚然成风 2010年,高等教育培训注册学生263.7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108.7万人次,增长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及答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及 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及答案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7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共设有4部分,22章,70条,约27000字,实施时间是2010年7月28日。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4、《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5、《纲要》中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6、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7、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8、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9、增强学生体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0、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11、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内容与真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常考法条 第一章 (二) 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二)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第二章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三)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 (三)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

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三)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四)战略主题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第四章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八)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

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山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机制创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组织实施“长治学院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 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强化特色,注重内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的教育理念,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发展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服务意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科学办学理念,按照“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强化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促进我校本科教育规模、质量、特色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

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地方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教学型院校。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质量工程,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点突破,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形成重视教学工作、重视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通过3-5年的努力,使 我校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水平等方面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建设要求、具体目标与建设思路(一)专业建设 建设要求:根据学校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注重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并不断加大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专业品牌和特色;进一步加强新上本科专业的建设,紧紧围绕农、工、理、管等学科领域进行专业布点,积极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与融合,大力培植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关的专业生长点。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管理,整体提高专业水平,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申报、建设、评估与退出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 7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共设有4部分,22章,70条,约27000字,实施时间是2010年7月28日。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4、《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5、《纲要》中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6、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7、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8、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9、增强学生体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0、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考试答案大全

2015年第一学期国家开放大学形考答案 大家在看的时候,一定要看清答案的顺序,不要盲目的跟着本章答案选择,一定要看定顺序?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任务1 一、单项选择(每题5分,共计10分) 1、请将你认为不适合描述为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选项选择出来。(?? )答案: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与普通高校学习方式完全相同的大学 2:请将不能客观地学习方式的选项选择出来。(?? )答案:只有在面对面教学的课堂上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3:制定时间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时地调整计划,是管理学习时间的有效策略。(??对) 4: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传统的课堂学习简单,学习方法并不重要。(错) 5: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有课程知识内容请教老师,可以通过发email、QQ群、课程论坛等方式来与老师联络。(对) 6:在网络环境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无法协作完成课程讨论。(错) 7:纸质教材、音像教材、课堂讲授的学习策略都是一样的。(错?)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任务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题,共计10分) 1:开放大学学制特色是注册后???????????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答案:8 2:? ? ? ? ? ? ?不是专业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 ???)答案: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3:? ? ? ? ? ??是专业学习后期需要完成的环节。(? ???)答案:专业综合实践 4:转专业后,学籍有效期从????????????????????开始计算。(????)答案:入学注册时 5:? ? ? ? ? ? ?不是目前国家开放大学设有的学习层次。(???? )答案:小学、初中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5题,共计10分) 6:办理转专业相关事宜时,拟转入专业与转出专业应属于同等学历层次,本科转专业还应是同科类相近专业。(?对?) 7:自愿退学的学生可重新报名参加国开学习,学生原来获得的学分,可按免修免考的有关规定进行课程或学分替换。(对) 8:入学后第一个学期可以转专业。(错) 9:申请转专业的同时不可以申请转学。(?错) 10:入学后第一个学期可以转学。(?错??)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任务3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4分) 1:国家开放大学门户网站网址是(?? )答案::学生使用空间资料管理功能上传的资料不能共享给其他同学浏览。(?错) 3:进入课程页面后,学生只能按顺序一章一章的进行系统学习。(??错) 4:下面哪些作业类型不属于形成性考核(?? )答案:毕业论文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计4分) 5: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考核方式通常采用(??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答案: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 6:依据在考试时是否允许学生携带、使用相关的学习资料参加考试,考试一般又可分为(?? )答案:开

论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考试方法改革

论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考试方法改革 在当前的形势下,面临教育部门提出的改革新要求,高校教育改革除了教学方面之外,考试改革也同样重要。文章针对高校教学考试,重点分析了改革方法,为今后学生素质能力以及高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正面临着教育改革,而改革不仅要落实在教学方面,考试模式也亟须改革。一方面,传统的考试模式为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使学生无法体会到专业课程学习中所蕴含的乐趣[1];另一方面,教学模式与考试模式之间缺乏更加紧密的连接性,即教师无法有效将教学效果更好地体现在考试中。基于此,高校必须重视教学考试改革,在学校实际办学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出一套适合学生以及课程内容及特点的考试模式。 一、高校教学考试改革概述 1.高校教学考试内涵 一般意义的考试其中包含了考试机制等诸多要素,广义的教学考试主要是指社会中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测试,而狭义范围的教学考试则指代的是某一个级别或是类别的测试。考试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生活、事业关系极为紧密,根据其性质而言可以将其分成竞争考试以及达标考试,其中竞争考试主要是以甄别、选拔人才为主的考试;而达标考试则是对应试者知识、能力进行检测的考试形式。高校中的教学考试一般为达标考试,是对学生学习以及教学情况进行衡量、检测的考试形式,而这种达标考试通常是国家、地方政府部门的统一要求,各大高校通过对师生教学成效的检测,获得实际结果,并利用教学质量的好坏评价教学水平[2]。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便已经开始引进了考试这一形式,最初的考试只是比较看重数量,随后教学考试逐渐得到重视,直至20世纪初期,当时的科技与教育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也使得教学考试在当时更加盛行。 2.教学考试优势 通常而言,教学考试是通过设计试题、操作任务等一系列内容对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但是考试的作用并不止如此,也可以将其作为教师教学水平的衡量标准,让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发挥教学考试的管理、导向以及激励的重要作用。 另外,教学考试在高校中具有教育作用。考试本身是一种机制,各个因素与环节无一不彰显着教育思想、目的与价值取向。例如,制订考试制度时,务必要有教育思想、目的的限制,这也是教育目的与社会教育思想的实际体现,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彰显了教育意义。除此之外,考试题意表达与命题等,不管任何一个专业或是课程,都会受教育思想与目的的限制,学生在考试中一定会得到思想上的教诲,凸显出社会与时代的需求、特点。

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建设方案

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建设方案 案例库建设是研究院向智库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建设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是客观总结区域教育改革的典型经验,创新区域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的重要决策依据;是丰富科研人员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深化调查研究的重要实践途径;是推广院校教育改革经验、扩大院校影响力的重要交流平台。做好案例库建设是一项服务决策、服务研究、服务院校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指导思想 立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需求,以转变科研作风、深化调查研究、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为目的,以服务决策、服务研究、服务院校发展为宗旨,以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案例、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分类案例、院校改革与发展案例及专题案例为主要内容,构建健全的组织体系,不断加强统筹规划,创新运行机制,力争经过2-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服务主导职能、层次清晰、覆盖全面的案例库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工作原则 加强整体规划,调动全院力量。案例库建设是今后2-3年全院整体推进的重要工作。各部门从各自职能工作出发,利用媒体资源、学(协)会活动、院校评估、规划布局等渠道全面收集教育改革与发展典型案例,找准定位,发挥实效。 整合战线资源,扩宽获取渠道。案例库建设工作要充分调动战线力量,案例获取上实现研究院搜集与撰写、规划与学(协)会征集相

结合,从不同视角充分挖掘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典型事件与经典案例。 覆盖体系全面,梯次分步推进。案例库建设从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处着手,体系建构覆盖全面,省(市)教育改革发展案例、各级各类院校改革发展案例、重点专题案例层次清晰。在推进案例建设的进程中须区分轻重缓急,由点到面,突出中心工作。 (二)案例采集原则 选材典型性。在案例对象的地区或院校的选择上,要强调和突出代表性和典型性,抓住典型个案。 内容真实性。所选案例一定是真实发生的,经得起推敲、检验,符合客观实际,有关数据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夸大虚报,编写过程中不得掺杂任何个人主观评价。 形式多样性。案例以文字为主,特殊事件、案例可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案例的表现方式。 编写规范性。案例编写要遵循规范的逻辑与体例,避免行文冗余(详见附件1)。 尊重保密性。案例涉及院校或个人隐私的,须经当事单位(人)确认同意,可录入案例库。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2-3年,建设完成具有丰富的案例内容,有序的案例组织、完善的检索手段的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平台,规范、典型案例达500例,不断完善案例开发的长效机制,提升案例研究在服务决策中的应用水平,力争将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打造成全国性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共享中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习资料汇编 新华社北京2010年7月29日电(记者吴晶、黄小希新华社29日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 列。 《教育规划纲要》由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和实施组成,共22章、70条,约27000字。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教育规划纲要》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 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任务一一进行阐述。具体目标有: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 到50%;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到2 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 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我国将开展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 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面,《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 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们应结合本学校本学科的实际,认真地思考和时间教学方法的改革,期望在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优秀教师方面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为指导,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学生学习的转变为目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素质。紧密结合我校实际进行教学改革。 二、改革的必要性 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造就了低下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大量地使用的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陈旧教学方法,大量地占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细致讲、反复讲,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依赖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剥夺和削弱了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自我内化的权利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缺乏整合,技巧和能力难以内化等等。 鉴于此,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大胆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倡导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让广大学生自主、和谐、健康、全面发展也成为当务之急。 三、教学改革要做到 1.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 2.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注意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相适应。 5.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结合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四、教学改革要实现几个转变 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 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 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4.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五、教学改革应具备的新观念 1.新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丰富教学思想。 2.要有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念,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3.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要有重视实践的观念,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5.要有教书育人的观念,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 六、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则 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以学习教学理论为基础,以职高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以整合的教育观点为指导,努力遵循以下的教学原则: 1.全面性原则: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发展,同时要兼顾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