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_四年级科学_第二单元新的生命_试卷

教科版_四年级科学_第二单元新的生命_试卷
教科版_四年级科学_第二单元新的生命_试卷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单元测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20)分

1、油菜花是由()、()、()和()四个部分组成的。

2、花生种子的构造为()、()、()、()等部分。

3、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和(),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

4、成熟花粉从雄蕊的()中散出后,传送到雌蕊()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5、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靠()传播,如蒲公英、槭树;靠()传播,如番茄、樱桃;靠()传播,如椰子、莲蓬。

6、雌性动物产的()必须和雄性动物的()结合之后,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7、青蛙的受精卵能在7天左右孵化出()。受精的鸡蛋大约需要()星期,才能孵化出小鸡。

二、选择题(20)分

1、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A、南瓜花

B、油菜花

C、桃花

D、凤仙花

2、油菜花有()片花辨。

A、1

B、2

C、3

D、4

3、蚕豆长成茎和叶的是()。

A、种皮

B、胚芽

C、胚根

D、子叶

4、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

A、南瓜花

B、油菜花

C、桃花

D、凤仙花

5、世界上()颜色的花最少。

A、红色

B、白色

C、黑色

6、一朵油菜花,经传粉、受精后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不会凋谢的结构是()

A萼片B、雄蕊C、雌蕊D、子房

7、传粉的媒介主要有()

A、昆虫和风

B、风和雨

C、昆虫和小鸟

8下列动物中,属于卵生动物的是()

A、熊猫

B、兔子

C、蚕

9、利用水利来传播种子的植物的特点是()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果实轻,带翅或绒毛

C果实可以浮在水面上,含有丰富的纤维质,种子不沾水

10、在野外发现一种植物的种子上有绒毛,而且种子比芝麻还小很多,我们可以推测这种植物是靠()传播种子的。

A动物B风力C水流D弹射的方式

三、判断(20)

()1、植物的花担负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2、动物产的卵都能发育成新一代生命。

()3、植物的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4、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以及适当的温度。

()5、蚕豆的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养料。

()6、油菜花有4个雄蕊,它们的形状和长短相同。

()7、凤仙花一般通过动物来传播种子。

()8、动物产的卵如果不遇到危险,就一定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 )9、果实是由雌蕊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

()10、解剖花的顺序应该从外到内的。

四、连线(18)分

1、

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靠风抟播椰子

果实或种子轻、带翅或绒毛的靠水抟播苍耳

果实或种子有刺或多肉好吃的弹射抟播蒲公英

果实轻能浮在水面上靠动物抟播凤仙花

2、

蚂蚁乌龟

海豚卵生动物大象

蜗牛鸽子

青蛙胎生动物鲫鱼

狮子蛇

六、填图(8)分

在下图中填上胚各部分名称,并将各部分长成植物幼苗相应的部分用线连起来。(6)分

实验探究题(8)分

1、右图是鸡蛋的构造图

(1)小鸡是右图中的()发育而成的(写字母)。

(2)C是()它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

(3)像这样繁殖的动物被称为()动物。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复习整理

1、静电存在于所有物质之中,平时不显示带电,是因为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所以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常见的静电现象:打雷闪电、冬天脱毛衣,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劈啪声”、梳头时头发和梳子会相互吸引、塑料梳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片、冬天干燥时,两个人相互接触会有触电的感觉等。 5、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产生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6、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对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7、家用电是220V的交流电,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不能用来做科学实验。 8、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构成。 9、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要首先接触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接触头,如果灯泡亮,就可以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了,检测时要进行多次检测。 10、能够使电流流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金属一般都是导体;不能使电流流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11、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12、两个小灯泡并联时要比串联时亮一些;两节干电池串联时要比并联时亮一些;电池串联时,电压相加;电池并联时,电压不变,还是一节电池的电压。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溶解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溶解》 (2008-09-07 14:20:45) 转载 标签: 教育 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第二单元溶解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1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天气》 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天气 1、通常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 来测量气温。 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5、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7、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8、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 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9、天气特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

10、(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12、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 13、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 14、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1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16、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17、风向可以用(北)、(南)、(西)、(东)、(西北)、(东北)、(西南)、(东南)这八个方位来描述方向。 18、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进行多少米来计算的。 19、(风速仪)是测量风俗的仪器。 20、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13)个等级。 21、风速等级是由(风速仪)测定的。

22、我们的风速简化等级有: 0 ——无风(旗子不动); 1 ——微风(旗子微动); 2 ——大风(旗子展开)。 23、(风向)和(风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2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26、降水量的等级表 日降水量指的是 4 24 小时内的降水量。 27、云可以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卷云)。 28、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29、层云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雨层云)。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篇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1)】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的听力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 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 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 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 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 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 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 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 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概念集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概念第一单元科学概念班级姓名 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4、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6、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人体也带有静电。 7、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8、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9、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10、电路:有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路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11、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第2课点亮小灯泡 1、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2、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3、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4、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且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5、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不仅小灯泡不能发亮,而且电池会发热并很快消耗和损坏,所以应该尽快切断电流。 6、小灯泡的构造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2个连接点组成。 7、能使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是电流经过灯丝,形成通路,灯泡就会发光。 8、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9、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第3课简单电路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正极(+)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负极(—)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概念全集

---------------------------------------------------------------最新资料推荐------------------------------------------------------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概念全集四年级上册希望帮助学生形成的科学概念第一单元《有生命的物体》核心概念●众多的动物或植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有些动物或植物又有相同的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成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标准。 ●动物和植物有相同的生命特征,都是有生命的物体生物。 具体概念动物怎样生活●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环境、生长过程各不相同,但都需要空气、水和食物。 形形色色的动物●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动物分成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动物可以分为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类、爬行类、两栖类和其它动物类。 ●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 植物怎样生存●大多数植物的绿叶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并把阳光、二氧化碳气和水制成生长所需的养料。 ●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植物的根和茎●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养料,并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植物通过茎输送水分和养料,茎还具有支撑植物,使其能充分接受阳光照射的作用。 形形色色的植物●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身体构 1 / 4

造和生活环境多种多样,但植物也具有共同的特点。 ●蒸腾作用是水从植物体表面蒸发散失的一种生理现象,这种现象对于植物的生长是必需的。 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但都属于生物。 人也是生物。 第二单元《溶解》核心概念●物质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溶解是物质相互作用后发生的一种变化。 我们可以用溶解的特征来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 具体概念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溶解具有物质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的特征。 ●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则不行。 因此我们可把它们分为可溶物质和不可溶物质。 怎样加快溶解●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溶解现象不仅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等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 第三单元《天气》核心概念●阴晴、降水、风和温

最新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最新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塘沟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案 四年级学科科学单元一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题课时一课型新授课 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让学生了解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学习目标 3.让学生了解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4.使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学习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学习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学习过程 主备栏复备栏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 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 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 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1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 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 (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 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2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最新最全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ZYB燃烧器煤焦油泵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电 1生活中得静电现象 2 点亮小灯泡 3 简单电路 4 电路出故障了 5 导体与绝缘体 6 做个小开关 7 不一样得电路连接 第二单元新得生命 1 油菜花开了 2 各种各样得花 3 花、果实与种子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5 种子得萌发 6动物得卵 7动物得繁殖活动 第三单元食物 1一天得食物 2食物中得营养 3营养要均衡 4生得食物与熟得食物 5 面包发霉了 6 减慢食物变质得速度 7 食物包装上得信息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 1各种各样得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得岩石 3岩石得组成 4 观察、描述矿物(一) 5 观察、描述矿物(二) 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7 岩石、矿物与我们 第一单元电 1、生活中得静电现象【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得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得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得现象进行合理得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得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得细线、挂气球得支架、静电现象得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得现象,瞧老师得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得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得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得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得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得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得静电现象 生活中得静电现象随处可见,您知道得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得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得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与负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得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得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得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得一个侧面,将气球得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天气 1.人们通常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 2.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3.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4.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6.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平行。 7.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8.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根据云高度和形状可以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9.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第二单元溶解 10.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11.不容易用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天气》 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doc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四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第 3 单元第 6 课时总课时数:32 授课时间 :2014 年 5 月 18 日备课人:吕东升课题 3.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1、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学 2、用冷冻、晒干、灭菌密封等方法储存食物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习 目 3、通过比较、观察不同食物减慢变质速度的方法,观察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标 4、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关注身边的科学 重点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不论动物性或是植物性的食物,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变质。有的发霉结块,有的腐败发臭,有的腐烂变酸,有的发臊变味。 二、观察变质的食物 1、食物变质的原因: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用放大镜也看不见的细菌,也是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除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腐败变质了。 2、我们观察到的信息 眼睛看鼻子闻手触摸 光滑,清爽,柔韧 新鲜的食物有光泽,颜色鲜艳正常,清香 性和硬度都很好。 表面长了各种颜色的霉, 表面有凹陷,软, 变质的食物颜色暗淡无光表面长了各臭味很浓 有水流出来 种颜色的霉, 三、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1、食物容易变质的条件:(1)温度较高;(2)有水分;(3)与空气接触。 2、如何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1)解决温度较高的办法:降低温度;(2)解决有水分的办法:减少水分;( 3)解决和空气接触办法:隔绝空气。 3、减慢食物变质的方法: 4、为什么用盐腌制的食物不易变质 用盐腌制的食物,破坏了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环境,因此,能够减缓食物腐败 变质的速度。但是食物经长期的腌制后,许多营养成分已经被破坏掉,而腌制过程中也 产生了有毒物质。腌制的食物里面可能有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这些物质 已证实会致癌。日本曾是胃癌高发的国家,因当地人食用盐腌制的食物太多。 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冷冻法 板 书曝晒法 设腌制法 计 储存食物的方法密封包装法 真空包装法 高温或低温灭菌法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教 学 反 思 审核人:

(完整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下科学知识整理班级学号姓名(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熟背,家长监督) 第一单元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在类的生物和非生物。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6、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7、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两个)。只有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8、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符号“-”表示。 9、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不能发光,而且很快被损坏。 10、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1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的干电池。 12、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电池没电;导线断了,电池盒或小灯座出了问题等。 13、查找电路中故障的方法:电路检测器;检查法;替换法。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14、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常见的导体有铁、铜、铝、水、人体、大地等;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等。 15、不要用湿抹布擦带电设备,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材料。 16、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做一个简易开关需要两颗图钉、两根导线、一枚回形针;做一个电路检测器,需要一个电池盒、一节电池、一个灯座、一只小灯泡、三根导线。 17、常见的电路一般分并联和串联两种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18、两节电池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法;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19、连接两个小灯泡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把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如果其中一个灯泡坏了,另一个也不亮,如果电源电压是1.5V,会把电压平均分给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泡的电压是0.75V,所以灯会比较暗;把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电流有两条通路,如果其中一个坏了,另一个仍然亮着。如果电源电压是1.5V,两个小灯泡的电压都是1.5V,灯会比较亮。 20、使用家用电器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答:(1)在使用电器时,应先插电源插头,然后开电器开关;。(2)用完后,应先关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3)在插、拔时,要用手握住插头的绝缘体部分,不要用力拉拽导线。(4)不要在同一个电源插座上插入太多的电器,以免造成电路超负荷工作。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电》 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电流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电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5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干电池里1.5V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5、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3、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另外还有4个萼片、6个雄蕊、1个雌蕊。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这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油菜花就是完全花。 5、四部分中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如:南瓜雄花和南瓜雌花都是不完全花) 6、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7、雄花和雌花都是不完全花,也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8、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作用。 9、雄蕊可以分为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花粉。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上

2018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措施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科教学进度表教者:马芳芳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教案:《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教学课时:两课时 活动目的:学习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 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活动形式:小品、比赛、小快板、游戏等。 活动过程: 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五(1)班“时时处处注意安全”主题队会现在开始。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请看小品《踢球》—— 老师问:同学们,看了小品后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错在哪里?(指 名说) 小结:是啊!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注意。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怎样 注意安全呢? 下面我们来进行选择题比赛。(课件出示) 1.下课了,不能干什么:①打球。②追赶打闹。③跳绳。 2.哪些东西不准带进校门:①皮球。②三角尺。③利器、易燃物品。3.哪种行为不对:①跳高、跳远。②攀越围墙、滑楼梯。③翻单杠、荡秋

千。 4.上下楼梯怎样行:①靠右行。②靠左行。③左右行都可以。 师说:同学们都很聪明,那就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但是当我们独自在家的时候,安全知识也不能少,请看《家庭AB剧》—— 小品表演:剧2 C1:(读白)好大一个家,我独自一个人,爸爸妈妈都上班,我可自由啦!(高兴地跳)我打开电视机,唉,都不好看——(这时,传来敲门声)谁 呀? D:我,你李叔叔。 C1:李叔叔,怎么没听爸爸说过呀! D:噢,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是你爸爸让我来拿东西的。 C1:(开门,让D进来) D:(左看右看)小朋友,你一个人在家呀? C1:(倒茶)叔叔请喝茶,我爸爸让你来拿什么东西? D:(嘿嘿一笑)来……拿——钱。 C1:(大吃一惊) D:(拿出小刀,恐吓道)不准喊叫,不然的话,我要你的小命,动作快点。 C1:(乖乖地到抽屉去拿钱给D)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B剧中另外一个同学是怎样做的。 小品表演:剧3 老师问:看了这两个表演后,你认为哪一次的同学做得对呢?对在哪里?如果的情况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小结:独自在家时,生人敲门别理他,是熟人敲门还要多答答话,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