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甘肃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甘肃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甘肃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2010-05-14 阅读: 962 出处:

(征求意见稿)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加强和改进我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并引导广大高中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评价,结合我省实际,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基本观点的教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必须坚持实践性和开放性。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切实加强课内外的实践活动要求,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高认识,形成方法,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充实思想,提高觉悟。同时,在课程实施中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做到目标开放,资源开放,教学模式开放,教学的内容、方法、过程、结

论和评价的方式方法开放。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评价必须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课程评价强调全面评价和评价的多样化。这种评价机制不仅要对知识技能做出评价,还要探讨对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方法和途径,探讨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的方法,探讨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等等,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课程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具体规定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对这些目标及其相互关系的准确理解,有助于全面把握课程内容标准。

(一)要准确理解总目标与分类目标的关系

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总目标是综合各个具体模块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教育教学目标,它对各个模块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分类目标具体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出18条要求。总目标与分类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

总目标统领分类目标,分类目标是对总目标的展开和体现。

(二)准确理解三维目标的关系

思想政治课程分类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要明确三维目标各自的内容要求,深刻理解每一条目标要求的内涵。

同时,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它们各有不同的要求,体现了不同的层次性,其中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主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灵魂。因此,当我们把它们转化成内容目标时,不能相互混淆,更不能相互代替。另一方面,它们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知识目标是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知识基础,只有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获得学习的方法,提高实际能力,实现情感的发展,进而发展健全的人格,因而它是其他目标形成的基础。能力目标是要掌握终身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它是中间层次的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以前两个目标为基础,要求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法制观念、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实现价值观的升华,它重在体验与感受,是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目标。因此,当我们把它们转化成内容目标时,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三)准确理解课程目标的特点

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目标设置,既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本学科新课程的特点,这种特点既反映在与其他学科的横向比较上,也反映在思想政治学科新老课程的纵向比较上。其中突出的特点是:内容选择由过去的学科概念决定知识点转到思想政治观点决定知识点;组织方式由过去的只遵循理论逻辑转到不违背理论逻辑,更合乎生活逻辑。

三、课程结构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课程总体框架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思想政治被列入人文与社会这一学习领域。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课程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六个模块。

必修1:经济生活

以市场经济的运行为背景,围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经济现象和行为,着眼于各种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如政府、企业、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等,解析其各自的行为、作用和价值取向,由此提供富有应用性的知识,并从中引申出相关的道德意义、思想政治观点和经济学原理。

必修2:政治生活

以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能够参与进去的政治生活为起点,着眼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所应有的文化素养,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说明人民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强调我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进而了解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影响和主张,认识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中国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必修3:文化生活

围绕人在文化生活中全面发展的主题,讲述文化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文化生活与政治、经济生活的关系,说明文化对个人和国家发展的意义;以文化在继承、交融与创新中传承为主题,讲述传统文化的作用与价值,新文化的产生、先进文化的发展的原因与意义;以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讲述中华文化

的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特别强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主题,从当代学生文化生活的选择出发,讲述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特别强调思想道德建设和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深远意义。

必修4:生活与哲学

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体系结构中,一以贯之,这是本课程框架的基本特征。从四个单元的构成来看,学生的生活关切和需要是基础,如生活的结晶、生活的探求、生活的智慧、生活的选择。在这一凸现生活实践线索的架构中,教材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践的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等内容,既引导学生领悟并用以观察世界、分析事物、解决问题,又引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选修1: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可作为政治理论教育的拓展性课程,为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高中学生选修。相对于中学的历史和政治(必修)课程,它较为系统、集中地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相对于高校的理论课程,采用“史论结合、事论结合”的叙述方式,是其主要特征。本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程,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选修2:经济学常识

可作为“经济生活”的拓展课程,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原理。与通常的经济学原

理的课程方式不同,以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为线索,有选择地采用专题方式介绍重要人物的理论观点,及其对当时及后来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经济学。同样采用“史论结合、事论结合”的叙述方式,以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是本课程的核心价值。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可作为“政治生活”的拓展课程,供关注国际政治的学生选修。相对于“立足中国,着眼特色”的必修课,本课程以国际社会为框架。采用“画国家形式之龙,点国家性质之睛”的叙述方式。着眼于“三个面向”的要求,在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国际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树立正确的世界眼光和国家观念。这是本课程的核心价值。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所谓“科学思维”,不是讲科学思维的概念,而是讲学会科学地思维。相对于哲学课程的方法论,它着眼于思维的具体过程和方法,更具技能性和应用性。既包括哲学领域的思想方法;有包括心理学领域的思维品质。除了工具性,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是本课程的重要价值。可作为“生活与哲学”的拓展课程,为所有希望继续深造的文理课学生选修。

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可作为法律教育的应用型课程,为所有学生特别是毕业后不在升学的学生选修。在必修课(包括义务教育阶段)法律知识教学的基础上,侧重于讲述民事关系和诉讼程序中,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针对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可能面临的民事纠纷、婚姻家庭、择业创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供密切相

关的法律知识。面对现代社会,不断增强法制观念,能够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运用法律武器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可作为“文化生活”的拓展课程,可供所有学生选修。在必修课(包括义务教育阶段)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意义上阐明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法。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进一步丰富道德建设的时代意义。直面当前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伦理问题和困惑,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能力,提升道德境界。

四、课程实施

(一)执行课程政策,优化课程结构

各地各校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认真落实必修课程,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创造条件,积极开设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的实施要求

(1)必修课程的学习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各模块的教学时数为36学时,可以以一学期为单位,每周2学时。四个模块全部修完可获8个学分。

(2)对于必修模块修习后未能合格并获得学分的学生,必须进行重修。

(3)四个必修模块的教学和修习顺序安排如下:

高一第一学期:必修1—经济生活;高一第二学期:必修2—政治生活高二第一学期:必修3—文化生活;高二第二学期:必修4—生活与哲学(4)各地各校亦可根据教学实际,安排文科倾向的学生在高二第一学期修完必修3和4,每周4课时,高二第二学期和高三第一学期开设选修课程。

2.选修模块的开设及学分安排

按照新课程实验分类指导、积极参与、稳步推进的原则,考虑到我省现有思想政治课师资状况、教学实际等因素,对我省高中思想政治课选修模块的开设提出以下建议及要求:

(1)全省各地普通高中每所学校至少要开设一个思想政治课选修模块。

(2)省市两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及中心城市具备条件的普通高中至少要开设两个思想政治课选修模块。

(3)文史学科发展方向的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要修习1个以上选修模块,获得2个以上思想政治课选修学分。

(4)选修课修习后未能合格并获得学分的学生,可以重修,亦可改修其他模块。

(5)各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更多的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3.新课程各模块教学安排与学分要求列表:

(二)学习课程改革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全省广大高中政治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及甘肃省教育厅发布的《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甘肃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认真学习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把握新课程的实质,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确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及质量观。

2.加强对新课程知识体系的研修和培训,不断提高实施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能力。相对于原来的课程体系,新课程增加了文化、法律、伦理道德、科学思维、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这些课程内容和知识都是教师过去所不太熟悉的,因此需要广大高中政治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加强学习和研修,尽快掌握

这些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实效。

3.全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1)角色意识的转变。尽快实现由教学中的主角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2)教学行为的转变。由模式化传递知识转变为个性化创造发展,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课程开发建设的过程、社区文化共建的过程、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3)树立生本意识,形成正确的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权利、有尊严、正在发展成长中的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把教学看作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彼此分享、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深刻领会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模块内容

1.领会四个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必须把握三个问题:

第一是内容规范,即“教什么”的问题。把握这个问题,主要应该抓住“内容目标”中的关键名词、观点或原理。

第二是能力目标,即“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把握这个问题主要应该抓住“内容目标”中的关键动词,如解析、归纳、描述、说明、识别、树立、评议等等。

第三是教学建议,即“如何教”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通过“提示与建议”的内容来表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一些重要的、或以往课程中没有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要求给予重视;二是活动建议,即根据相应的内容目标,提出开展课内外活动的要求,如撰文、讨论、讲演、辩论、调查、设计、演示、点评等等。

2.准确掌握选修课的内容标准,要抓住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是序言,即每个模块的第一段文字阐述。它提出了本模块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是教学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目标。

第二是理论要求,即每个模块列出的基本问题和要点。它类似于必修课的“内容目标”,同样包括有知识范围和能力目标两部分,可参见必修模块的要求把握。

第三是活动建议,即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活动与实践。这些活动与实践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充分反映选修课的特色,需要认真开展,以增进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改革教学方式,优化学习方式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教会学生明辨是非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教育教学受到多元价值取向、多渠道信息来源、新时期青少年新的心理特点以及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观念多元化的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先进的主导意识来统率全局,就将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行为的失范,生活的无序。因此,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认识、评价事物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2.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教师应增强教育教学改革意识,用新课程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指导教学工作,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尝试和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基于案例教学的方法,基于问题教学的方法,基于情境教学的方法等;要树

立新的教材观,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和良好的情感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互惠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自主探究等方式,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手段、富有启迪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与经验,引导学生思考与体验,帮助学生求得新的发现;与学生共同开展领悟知识、观察生活、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加强教师自身的体验和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达到师生的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要以学科科学的逻辑顺序来开展,初步构建模块知识结构,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奠定认知基础。同时要以生活为主线,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到生活题材之中,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评价生活事件,对待解决生活问题,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和社会认知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加强活动环节,在活动中理解基本观点,掌握基本能力,形成基本信念。加强实践活动是时代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强化活动的设

计与安排,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因此,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要处理好知识和活动的关系问题,依据教学内容,努力促进有关内容教学活动化。

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学会选择、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的问题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积极推进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探索、形成方法、主动发展。

5.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研究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大胆创新教学内容结构,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工具开展教学活动,克服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多、教学时间少的困难,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在教学设备运用过程中,要克服形式化的倾向,使手段为内容和目的服务,为学生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服务。

6.重视与其他学习阶段课程的衔接和其他德育途径的联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

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作为中学德育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与不同学段的德育课程和德育渠道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了解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情况和大学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各个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教学,体现教育的继承性和时代性特征。

7.走出教育教学改革误区,切实改变教学“一阵风”、“一边倒”的现象

受教学评价功利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难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防止走入如下误区:教学内容泛化、知识技能虚化,教材和文本被冷落,教学过程海阔天空,认知失去支撑;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不强,在强调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普遍价值,曲解文本、案例的本意和思想导向;教学中过于标榜知识点的教育价值,出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贴标签现象,不理解教育无痕化的意义;重形式轻使用,教学过程形式化,为收集信息而收集信息、为情景化而设置情景、为课堂丰富多彩而使用现代化设备、对话变为问答、有活动没有体验,忽视教学资源的恰当、充分利用,把简单的教学问题复杂化;在强调学生自主性的同时,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滥用赞赏而缺少批评、重视成功教育而回避挫折教育,重视尊重赏识而忽视正面引导,重视自主学习而排斥接受性学习,等等。

(五)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全省各地学校和政治教师要树立开放的、多元的大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拓宽学习途径,创造实践条件,增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学校要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加大资金投入,配备涉及社会

科学、时事政治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文字与音像资源。

2.教师、学生是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要努力从课程的执行者发展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评价者,努力提高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的能力,逐步建立本校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资源库和教研网站。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内涵,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课程资源。

3.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师生互动中产生的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等资源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知活动的水平。

4.要在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增强实践环节,丰富社会信息。除完善原有的课程资源外,特别要注重开发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等方面的人力课程资源,善于发现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聚集各方面积极力量,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要充分认识乡土社会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加强开发利用意识。

5.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在进行必修和选修课教学的基础上,应根据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需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挖掘教学资源,联系当地实际及学生实际,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建设,以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多样发展要求,更好地完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6.加强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整合力度,充分运用信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为课程目标的展开与实现服务。教师要积极参与相关学科课程资源网的建设,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加强合作学习和研究活动。

五、课程评价

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

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按照《甘肃省高中新课程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方案》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等文件的要求,对课程的组织实施和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监控,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评价的基本要求

1.把对思想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的位置

过去思想政治课教学过于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考试成绩,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教师。新的课程要求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教师在具备课程实施的基本能力之外,还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表现。因此评价要坚持目标多元化的原则,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更要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全面、客观地记录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实际行为的变化;重视教师教书育人的情况,全面反映教师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的表现。

2.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突出评价对象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评价,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等都应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同学互评,可以使学生互相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同时也发挥了集体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家长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给予鼓

励。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评价更全面、真实,更好地发挥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和教学发展的功能。

3.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发展性评价强调给学生以激励,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一方面,要尊重学生智力潜能的差异,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收集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析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等能力)都要用发展的眼光从积极的方面给予充分地肯定,客观的评价,以激励学生的发展。

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学生学业的完成,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各种能力的提高,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因此评价必须坚持发展的原则,注重形成性评价。评价过程要动态化,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从学生学习、成长的各阶段入手,综观全过程,要着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行为的变化。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各种信息,调整教学,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两者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考试评价中,要进一步探索考试命题改革,促进考试命题科学化。要认识客观性试题在考核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方法、推理过程、知识运用等方面的不足,探索多种题型,加强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

(二)评价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评价高中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全面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教学高一政治教学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教学 ——高一政治教学反思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透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务必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高中教学方式、方法。下面就高中政治教学反思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 讲满四十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理解、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务必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务必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我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 一、把握时代脉搏,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我认为时事政治教育能够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齐来。如我在讲述“世界上各大国与中国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时,联系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在讲述“联合国的千年首脑会议”时,联系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联合国的作用;在讲述“朝鲜半岛的和平曙光和印巴之间的核冲突”时,联系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和平问题;在讲述“中美撞机事件”时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潜力,简单愉快地构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到达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务必不断地探索并采用贴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用心发挥学

示范性普通高中基本要求和评估办法

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基本要求和评估办法 (2008年,试行) 根据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的需要,特就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基本要求和评估办法规定如下。 一、基本要求 (一)办学方向 1、办学思想端正。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培养目标明确。 2、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 (二)学校管理 1、有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和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现代化。 2、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建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机制。学校团组织、学生会能发挥自主管理作用,学生社团活动活跃。 3、积极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有体现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的总体改革方案、发展规划及实施办法。有规范可行的学年和学期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分步实施。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体现环境育人特点。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校园布局合理,校容校貌整洁,校园环境优

美,体现教育性。校内道路畅通,平整硬化。各类安全设施、设备及制度齐全,符合有关规定。学校附近无污染源。 5、学校规模和班额适当。教学班不少于18个、不超过54个;每班学生50人,最多不超过56人。 6、学校各类教学、办公、生活场所整洁有序,体育、艺术场所及设施规范达标。 7、严格财务管理,收费符合有关规定。勤工俭学成效显著。 8、学校各类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规范,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9、校产管理规范,各种保管维护措施健全,保持完好状态。各种物产登记准确,检修及时。校园各种教育资源使用效益高。 (三)队伍建设 1、领导班子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团结务实,作风民主,廉洁奉公,开拓精神强,在群众中威望较高。 2、校长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时间在5年以内的参加过岗位培训,5年以上的参加过提高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较高的学校管理水平,精通教育教学,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强的改革进取意识。 3、班子成员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熟悉学校管理业务,有较强的改革意识、教育科研能力和较高的管理能力。 4、师资队伍数量符合编制要求,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学科配套,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到本科及以上,其中有

甘肃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甘肃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针对甘肃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甘肃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甘肃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甘肃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在校学生数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甘肃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 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甘肃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机构和个人更加 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甘肃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现状概况 (1) 第二节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占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同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甘肃省在校学生数量指标分析(均指普通高中) (7) 一、甘肃省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甘肃省在校学生数量占全国在校学生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甘肃省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甘肃省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政治新课程教学论文高中政治论文: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政治新课程教学论文高中政治论文: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 几点体会 摘要:高中政治学科虽然整体上不比数理化那样准确、精细,但它在某些局部完全可以借助数理化的研究方式。教师应把尊重和创新结合起来,把握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的处理教材中的细节,构建一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课堂。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教学体会 1、创新教学方法-用函数式“细”化经济、哲学道理 作为人文学科的高中政治学科,带有浓厚的思想教育色彩,但它的科学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从科学性的角度讲,高中政治学科虽然整体上不比数理化那样准确、精细,但它在某些局部完全可以借助数理化的研究方式。 例如:在教授《经济生活》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关系”时,课本中有一个结论:“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呢?这是由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共同决定的。因为价值量是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决定”可以看作“相等”,置换一下,不难得出“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结论。那么,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了,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

的价值总量如何变化呢?结论是不变。因为“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可表示为:xy=k(y为单位商品价值量,x为社会劳动生产率,k为一个常数),这是一个“双曲线”函数。由于:“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而“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成正比的(根据劳动生产率定义),“单位商品价值量”则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成反比的,这样:xy=k 不变。由于用了“双曲线”(反比例)函数,以上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单纯语言解释效果好多了。 再如:教授《哲学生活》中“量变与质变关系”时,可以用一次函数公式y=kx表示。y表示发生质变的最终的量,k表示每次变化的量,x为频率。“铁杵磨成针”、“愚公移山”都是k太微小而x特别大最后达到了目的。但这不是唯一可取的途径,更不是当今时代所推崇的方法。如果x不能特别大,那么就要使每次变化的量k变得大一些,也能达到目的。这就需要创新,改变事物的结构。这样,“量变与质变关系”的道理才更全面。 2、注重过程细节-用新素材“亮”化课堂教学 西方有谚:“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决定成败”,无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是实现新课程教学

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评估标准及实施细则

附件4: 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评估标准及实施细则(试行) (总分600分) 序号评估 指标 评估标准标准分评估方法得分 1 办 学 理 念 和 规 划 管 理 (120分)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明确、清晰,树立了正确 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学校教职工、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为实施素质 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15 1.召开教职工、学生、家 长座谈会; 2.查阅学校发展规划和 近三年工作计划、总 结、会议记录等档案资 料; 3.实地查看; 4.问卷调查。 2.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部门有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和 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及实际行动,并取得显著成绩。 15 3.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充分论证,形成了明确的办学目标 和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涵盖全面,重点突出,措施扎实,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 近期规划实施情况好。 15 4.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健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符合改 革的要求,有学校特色,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可,执行情况较好;基本实现管理 手段现代化。 15 5.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改革,基本建立 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管理模式,在全省范围发挥了示范作用。 15 6.经过多年的创建,已形成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广泛认同的优良校风、教风、 学风;“三风”建设促进了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收到了良好效果。 15 7.学校校务公开,管理民主。各部门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师生参与性强, 教职工权益、利益得到尊重与保障,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建立与社会 沟通合作的机制,主动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规范 办学行为。 15 32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订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标准(试行)

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标准(试行)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标准(试行) 评估项目评估指标评分办法 1、 1、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得到学校管理者、师生、家长与社区普遍赞同(10分) 办学 理念一 2、能依据办学理念设计并实施各项活动,有宣传落实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措施和行动(10分)20分 2、办学 3、形成明确、清晰的办学目标。办学目标符合学校实际,有办学特色(10分) 办学理念 目标与发 4、办学目标体现教育方针和时代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0分) 20分展规依据调查掌握的资料酌情评分划 5、学校发展规划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本校实际,规划包括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内容、措施70 3 具体,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10分) 分发 展 6、发展规划体现教育发展趋势、国家教育政策和改革方向(10分) 规 划 7、定期对学校各方面发展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形成自评分析报告和改进方案,有对学校发展规划进行30 评估、调整的机制,在制订、评估、调整学校发展规划时,有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参加,并接受当地教育分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10分) 8、领导班子结构合理,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形成民主平等的交往氛围和科学有效的决策机构(10班子不团结扣3-5分,结构不 4

分) 合理扣3-5分。领 导 9、领导班子的工作: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高度的责任 班心和实践精神;具有与时俱进规划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总结、积累教育经验、 子改革创新的能力;能遵照民主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原则管理学校,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具有团结 合作的团队精神(20分) 1 二 40 10、校长素质:符合校长任职资格的有关规定,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依据调查掌握情况酌情评分 分基础,有相关科学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趋势,具 学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民主、平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有丰富的实 校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研究能力,能按照课程的要求对学校各环节工作进行有效管理(10分) 组不实行校长负责制扣5分,党11、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对学校教学和行政工作负总责。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能正确行使织组织行使监督保障权利不够扣监督保障权利(10分) 与 3-5分管不实行校务公开扣3-5分,无理教代会扣5分;教代会职能不 12、实行校务公开,教代会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和社区能有效参与并监督学校工作(15分) 能充分发挥扣3分,学生、家210 5 长和社区不能有效参与并监督分管学校工作扣3分

甘肃省普通高中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甘肃省普通高中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甘肃省普通高中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对甘肃省普通高中具体情况做出全面梳理,从普通高中学校数量,普通高中学校教职工数量,普通高中学校专任教师数量,普通高中学校毕业生数量,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数量,普通高中学校在校学生数量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甘肃省普通高中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甘肃省普通高中具体情况的理解,洞悉甘肃省普通高中具体情况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甘肃省普通高中具体情况现状 (1) 第二节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数量指标分析 (3) 一、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三、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数量占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数量比重统计 (3) 四、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数量同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教职工数量指标分析 (7) 一、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教职工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教职工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教职工数量占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教职工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教职工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教职工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教职工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甘肃省高中毕业生登记表

甘肃省普通高中 县(市、区)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毕(结)业证号 年月日填 填写说明 1.普通高中学生学籍档案各种表册必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不得任意涂改。 2.各表姓名、学号填写必须与新生花名册、微机库中姓名、学号保持一致。 3.各表所列项目要全部填写,不留空白。学生基本情况应在报到注册时填写;体检、体育类表格内容应随检查检测时间填写;综合实践活动每学年末由班主任填写,第三学年末填写总评成绩。 4.普通高中学生学籍档案由学校教导处专人负责收集和保存,并保证档案完好、整洁。 5.毕业生登记表封面时间和学校一件栏填写时间均按毕业年份5月8日填写。 姓名性别民族 近期免曾用名出生年月年月 冠黑白二个人成份籍贯 户籍类别家庭出生寸照片 (学校盖章) 学号(会考号) 家庭住址及电话 何年何月由何校考(转)入本校

学籍异动情况记载 在校所在班级班主任(签章) 高中一年级班 高中二年级班 高中三年级班 介绍人姓名何时何地加 入共青团、 中国共产党现在何单位 受过何种奖励(注明奖励 名称、时间、颁奖单位) 受过何种处分(注明时间、 原因) 本人简历 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在何地何学校学习证明人父母和抚 (供) 养人情况 姓名称呼政治面貌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学生的父亲、母 亲或抚(供)养 人有无重大问题 其他需要 说明的问题 参加综合时间活动情况记载表 组织单位或 时间活动内容

指导教师第 一 学 年 第 二学年 第 三学年 研究性学习总 劳动技术教育 社区服务评 社会实践注: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操行评语 担任社会 评语奖惩情况 工作 第 一 学 年班主任签名 年月日 第 二

XXXX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全

XXXXxxxx学业水平考试全 真试卷物理答案XXXX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考试物理答案 第一卷 I .选择题1问题编号c答案6问题编号d答案11问题编号a答案16(1-1)问题编号a答案16(3-1)问题编号a答案2 a7c 12 c17(1-1)b17(3-1)b3b 8a13b 18(1-1)a18(3-1)a 4b 9c 14 b 19(1-1)a19(3-1)a5 a10 a 15d 20(1-1)C20(3-1)c vol . II第二,填空 21.是的。不能 22.沟通;较少的 同时;Gmm。失重2r 25(1-1). 0.02;0.5 25 (3-1)。向上;3 3.计算和简短回答问题26。(7)解:(1)从运动学定律可知V?在Vze a??12 m/s2=2 m/s2 t6 (2分)(2分) 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吗?妈。2×2N=4N (3分)描述:写出问题(2)中的公式,得2分,答案得1分。 27.(7分)解决方法:(1)WF功=由钢丝绳的拉力F完成?2.1×105焦耳(4点)(2)重力势能Ep = Mgh = 2.0×105焦耳(3点) 注意:写下问题(1)中的公式,得3分,答案得1分。写下问题(2)中的公式,得2分,答案得1分。 1

28 (1-1)。(6)解:(1)从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导体上的安培力方向垂直于导体向上的方向。 (2分) (2)导体上的安培力?BIL?1×0.5×0.1N=0.05N (4分)说明:写下问题(2)中的公式,得3分,答案得1分。 28 (3-1)。(6)解决方法:(1)根据问题的含义,粒子带正电荷。(2分)V2②粒子在均匀的磁场中做均匀的圆周运动,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那么qvB呢?M(2分) Rmv得到在均匀圆内运动的粒子的轨道半径R?(1分) qB2mvP和q之间的距离x?2R?(1分) qB 2

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生违纪与舞弊

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生违纪与舞弊 2007-11-16 为规范对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生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维护高中会考的公正、公平,保障参加高中会考人员的合法权益,参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一章考生违纪行为和考试作弊行为的认定 第一条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 (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 (二)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 (三)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五)在考场或者会考管理部门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 (六)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 (七)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 (八)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 (九)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第二条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一)在闭卷考试中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二)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 (三)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强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 (五)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

(六)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 (七)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 (八)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 (九)其他作弊行为。 第三条会考管理部门、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或者在考试结束后发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相关的考生实施了考试作弊行为:(一)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的; (二)评卷过程中被发现同一科目同一考场有2份以上(含2份)答卷答案雷同的; (三)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的; (四)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的; (五)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 第四条考生及其他人员应当自觉维护考试工作场所的秩序,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得有下列扰乱考场及考试工作场所秩序的行为:(一)故意扰乱考点、考场、评卷场所等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二)拒绝、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责; (三)威胁、侮辱、诽谤、诬陷考试工作人员或其他考生; (四)其他扰乱考试管理秩序的行为。 第二章考生违纪行为和考试作弊行为的处理 第五条考生有第一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考试成绩;考生有第二条、第三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取消其当次报名参加会考的各科成绩; 第六条考生有第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终止其继续参加本科目考试,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考生及其他人员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6-08-10T11:25:26.990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9期作者:黄小孟 [导读] 高中政治学科虽然整体上不比数理化那样准确、精细,但它在某些局部完全可以借助数理化的研究方式。 贵州省望谟民族中学552300 高中政治学科虽然整体上不比数理化那样准确、精细,但它在某些局部完全可以借助数理化的研究方式。教师应把尊重和创新结合起来,把握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中的细节,构建一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课堂。 一、创新教学方法——用函数式“细”化经济、哲学道理 作为人文学科的高中政治学科,带有浓厚的思想教育色彩,但它的科学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从科学性的角度讲,高中政治学科虽然整体上不比数理化那样准确、精细,但它在某些局部完全可以借助数理化的研究方式。 例如:在教授“经济生活”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关系”时,课本中有一个结论:“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呢?这是由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共同决定的。 因为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决定”可以看作“相等”,置换一下,不难得出“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结论。 那么,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了,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如何变化呢?结论是不变。因为“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可表示为:xy=k(y为单位商品价值量,x为社会劳动生产率,k为一个常数),这是一个“双曲线”函数。 由于:“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而“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成正比的(根据劳动生产率定义),“单位商品价值量”则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成反比的,这样:xy=k 不变。由于用了“双曲线”(反比例)函数,以上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单纯语言解释效果好多了。 二、注重过程细节——用新素材“亮”化课堂教学 西方有谚:“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决定成败”,无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都离不开教学过程的细节,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应重在过程中细节的处理。目前高中新课程政治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具有注重过程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编制教材的专家已经为学生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做了周到、细致的预设,因此下一步关键就是看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教师应把尊重和创新结合起来,把握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中的细节,构建一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课堂,尤其要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亮点”,掀起一浪高一浪的高潮。 例如:在讲授“政治生活”第四课“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这一框题时,我考虑到书中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后得到解决的几个案例已经时过景迁,远离舆论关注的热点,重拾起来会增加困难,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于是就向学生讲述了几年前在电视中看到、至今记忆犹新的例子:某市政府,在未经充分论证、没有广泛征取市民意见的情况下,在市中心建了三座立交桥。 这三座立交桥建成使用后,群众把它们分别叫做“新加坡”(新增加的坡)、“越南”(越发行路难)、“土耳奇”(土气而且奇怪)。“新加坡”、“越南”、“土耳奇”的桥名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们纷纷议论、猜测起来,想弄懂这桥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大家恍然大悟后,没有不笑出声来的,有个同学甚至伸出大拇指啧啧称赞:(市民)太有才了!我趁机把学生引导到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以及政府接受监督的重要性上来,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我也教得轻松了许多,顺畅了许多。 三、拓展备课视野——用大备课“厚”化教师底蕴 备课作为教学过程的准备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区分,广义备课也叫大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教师的一堂好课包含了他一辈子的教学修养,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教师特有的教育素质,确实对于他上好一节课起了潜移默化的决定作用。 因此,教师必须终生刻苦学习,勇于实践,顽强进取,对业务精益求精。广义而言,教师为丰富自己的知识所进行的进修、培训及自学等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为教学工作做准备,都是备课的范畴。 广义备课,既包括一个教师的知识量的储备和增添,也包括其日常见闻的广大和人生经历的丰富,还包括其人文思想的加深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因为一个教师的学识、见闻、经历、体验、思想,都可能被经意或不经意地在某个时间带进课堂,成为他教案上看不见的部分,化为影响学生的雨露和养料。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 广义备课与狭义备课包含着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眼前、务虚与务实等多对关系。新课程条件下,广义备课比狭义备课更重要。 广义上的备课做好了,狭义上的备课也就轻松了,教学的翅膀也就获得了自由翱翔的空间——教者就能在课堂上高屋建瓴,收放自如,左右逢源;广义上的备课做得不够,狭义上的备课做得再好,上起课来也难免是拄着拐杖行走,发挥得再好也不过是麻雀在屋檐下扑翅。 广义备课,是一个对全面信息和人的全面能力开放的大系统,由于拓展了时间和思维,更能增加灵感思维出现的可能性,锻炼教育机智,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的生成。

2018年高中政治新课标修订情况解读

2018年高中政治新课标修订情况介绍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养基础。 二、基本理念 1.注重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领 2.构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3.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建立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 三、学科核心素养 相对于现行课标从三个维度陈述课程目标的方式,根本的变化在于以核心素养的陈述来表达课程目标。这种陈述,分为两步展开。 首先,表达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明确每个素养的内涵,阐述其学科意义和育人价值,表明每个素养对于国家发展和学生成长有多么重要。 然后,以每个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作为课程的具体目标来陈述。 “◆具有政治认同的素养,学生应能够: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党的领导;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具有理性精神的素养,学生应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作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珍重人生价值,展现人生智慧,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心、自觉性。 ◆具有法治意识的素养,学生应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解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树立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具有公共参与的素养,学生应能够:遵循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公共服务、践行公共道德、展现公共精神;获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具备公共交往中善于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感,表现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6 四、课程结构 遵循课程方案的规定:

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

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语文学科考试大纲(试行) 一、考试目的和性质 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考试遵循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为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而发挥语文应有的奠基作用,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考试遵照高中新课程的语文课程目标,充分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基本特点,发挥语文特有的育人功能,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注重“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全面检测高中学生学习语文必修课程所达到的水平,重点考查语文基本知识、技能和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达标情况。 二、命题依据与原则 甘肃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甘肃省教育厅颁布的《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科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语文)(试行)》、《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命题坚持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试题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学生语文认知水平和能力要求;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语言表述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2.基础性原则——针对必修模块命题,注重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重点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语文实践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初步的语文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试题的难易度适当,杜绝偏题、怪题,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适当。

(word完整版)国家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标准

国家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标准 一、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 评估要点 1、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精神。 1、1、学校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形成明确、清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 2、2、体现教育方针和时代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3、符合学校实际,有办学特色。 2、办学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并贯彻到学校一切办学活动中。 1、1、有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 2、2、学校管理者、师生、家长与社区普遍知道并赞同学校办学理念; 3、3、能依据办学理念设计并实施各项办学活动,如制订发展规划、组织管理、学校文化建设、课程设计与实施、开展学生教育活动、学校人际关系以及校园建设等。

3、客观认识学校现状,形成明确的、切合学校实际的发展规划。 1、1、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术交流、文献阅读等)主动了解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国家教育政策和改革方向; 2、2、能定期对学校各方面发展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形成自评分析报告和改进方案; 3、3、规划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本校实际; 4、4、规划包括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有具体措施,重点突出; 5、5、有对学校发展规划进行评估、调整的机制; 6、6、学校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制订、评估和调整的全过程,并接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 国家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标准 二、学校组织与管理 评估要点 1、校长和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1、1、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合作,成员之间相互尊重,有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和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 2、2、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诚实、正直、公正、宽容,具有社会责任感; 3、3、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实干精神,能够不断进取、勇于反思,努力学习一门外语; 4、4、有改革和创新意识和能力,学校能够在德育、课程、教学、教师素质、考试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在某一方面起示范作用; 5、5、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明确学校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师的不断成长; 6、6、模范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依法治校,廉洁自律。 2、实行校长负责制,形成规范而高效的管理机制,加强民主监督。 1、1、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积极进行学校内部管理创新,形成相互支持、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2、2、有经过民主程序产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得到有效实施;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籍与成绩管理办法

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籍与成绩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会考成绩合格是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同时,会考成绩将作为升学、就业的参考或依据。会考成绩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因此,学生的考籍与成绩管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应加强领导和管理。 第二条学生的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由省会考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地、州、市会考部门具体管理,县、市、区会考部门和学校配合管理。 第三条学生考籍与成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和学号编排办法审查学生报考资格,编排学号(会考号),建立学生考籍与成绩档案,管理转学、休学、复学学生的考籍与成绩的变更,负责普通高中毕业证的发放。 二、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职责 第四条省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职责: 1、统一组织实施全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建立全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学生考籍与成绩档案。 2、培训地、州、市考籍与成绩管理人员。 3、根据全省普通高中统一编制学号的办法,审查和管理地、州、市会考号(学号)的编排工作。 4、负责编制考籍与成绩管理的表、卡和证件。 5、负责全省会考成绩的统计分析、等级划分、公布成绩等项工作;及时通报各地考

籍与成绩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全省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 6、负责审理全省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中的违纪事件。 第五条地、州、市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职责: 1、负责本地、州、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建立本地、州、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学生考籍与成绩档案。 2、指导本地、州、市所辖各县、市、区的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贯彻省会考部门制定的各项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规定,培训县、市、区考籍与成绩管理人员。 3、负责审核本地、州、市学生会考的资格,编排和管理学生的会考号(学号),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生证》(会考准考证)验印。 4、汇总所辖县、市、区的各类考籍与成绩管理表册,并及时报省会考部门。 5、负责审理本地、州、市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中的违纪事件,并及时上报省会考部门。 6、总结本地、州、市的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市、区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职责: 1、负责本县、市、区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建立学生考籍与成绩档案。 2、贯彻省会考部门制定的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规定。 3、负责组织本县、市、区普通高中学生参加会考,审查学生报考资格。组织所辖普通高中学生《学生证》(会考准考证)的验印工作。 4、汇总各类考籍与成绩管理表册,并及时上报。 5、负责处理本县、市、区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中的违纪事件,并及时上报。 6、总结本县、市、区的考籍与成绩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