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挣扎的命运交响

人性挣扎的命运交响
人性挣扎的命运交响

人性挣扎的命运交响

----杜诗形象考略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写泰山的诗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齐鲁青未了”五字而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其结句尤其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全诗开阔明朗,情调健康。

房兵曹胡马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胡马”。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对马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从骑者的感受说,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

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吗?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南朝宋人宗炳的《画山水序》认为通过写形传神而达于“畅神”的道理。如果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畅神”,即传达作者的情志,那么再酷肖也是无生命的。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前人讲“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泳《履园谈诗》)。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阁作所。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

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数处”言不只一起。“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

“卧龙”二句,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吗!“人事音书”,词意平列。漫,任便。这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沈德潜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唐诗别裁》)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古柏行》)“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上白帝城二首》)这些诗句正好传达出诗中某些未尽之意。卢世 认为此诗“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代宗广德二年(764)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

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第一句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

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诚如方东树所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七言律句,一般是上四下三,而这一联却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读起来有三个停顿。诗人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

“风尘”句紧承“永夜”句。“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风尘荏苒”者,战乱侵寻也。“关塞”句紧承“中天”句。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怎能不心事重重!“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还是没法子回到洛阳啊!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时的心情很复杂,怎能用两句诗写完!于是用“伶俜十年事”加以概括,给读者留下了结合诗人的经历去驰骋想象的空间。

尾联照应首联。“幕府井梧寒”,联想到《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鹪鹩鸟。“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自己从安史之乱以来,“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用“强移”二字,表明自己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用一个“安”字,不过是自我解嘲。

杜甫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这理想难得实现,诗人宁愿回到草堂去“倚梧桐”,而不愿“栖”那“幕府井梧”的“一枝”;因为“倚”草堂的“梧桐”,比较“安”,也不那么“寒”。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

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文章好呢?做官,因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最后两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是漂泊流徒的标志。但诗人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此诗就集中地表现了一种到老不衰、顽强不息的精神。

“江汉”句,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乾坤”代指天地。“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黄生对这句诗的理解,是深得诗人用心的。“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昔人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是很能说明它的特点的。“落日”二句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周易》云:“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本联的落日,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孤月落日是自相矛盾的。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赞扬此诗的二、三联“含阔大于沉深”,是十分精当的。这两联诗的意境,苏轼曾有诗云:“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表明他不因政治上遭到打击迫害,而改变自己匡国利民的态度。“孤月此心明”实际上就是从杜诗“永夜月同孤”和“落日心犹壮”两句化用而成的。“古来”二句,“老马”用了《韩非子·说林上》是诗人自比,“长途”

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

曲江对酒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

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是当时京都的第一胜地。前两联是曲江即景。“苑外江头坐不归”,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游幸之所。“坐不归”,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心中的情绪。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水精宫殿转霏微”,水精宫殿,即苑中宫殿。霏微,迷蒙的样子。“转”,突出了景物的变化。下面的描写中,透露了诗人另有笔意。浦起龙《读杜心解》曾将诗人这一时期所写的《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跟作于安史之乱以前的《丽人行》作过比较,指出:“此处曲江诗,所言皆…花?、…鸟?、…蜻?、…蝶?。一及宫苑,则云…巢翡翠?,…转霏微?,…云覆?,…晚静?而已。视前此所咏…云幕?,…御厨?,觉盛衰在目,彼此一时。”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水精宫殿转霏微”所显示的,即是一种虚空寥落的情景,这个“转”字,则有时过境迁的意味。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一联,形、神、声、色、香俱备。“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杜甫“自以淡笔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由拟人法改为描写法。何以有此改?就因为“桃花欲共杨花语”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

这一联用“自对格”,“桃”对“杨”,“黄”对“白”。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则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这般色彩又随着花之“细逐”和鸟之“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三、四联对酒述怀,转写心中的牢骚和愁绪。先写牢骚:“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判,读潘,“割舍之辞;亦甘愿之辞”(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以此二句,足见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最后抒发愁绪:“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拂衣,指辞官。这一联是说:只因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这里,以“沧洲远”、“未拂衣”,和上联的“纵饮”、“懒朝”形成对照,显示一种欲进既不能,欲退又不得的两难境地。和忧愤托于花鸟清樽,正反映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痛。

堂成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在百花潭北、万里桥边营建一所草堂。这诗便是那时所作。

诗以“草堂”为题,写的主要是草堂景物和定居草堂的心情。诗的开头两句,从环境背景勾勒出草堂的方位。中间四句写草堂本身之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把自己历尽兵燹之后新居初定时的生活和心情,细致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桤林碍日”、“笼竹和烟”,写出草堂的清幽。它隐在丛林修篁深处,透不进强烈的阳光,

好象有一层漠漠轻烟笼罩着。“吟风叶”,“滴露梢”,是“叶吟风”,“梢滴露”的倒文。说“吟”,说“滴”,则声响极微。可见诗领略、欣赏这草堂景物,心情和草堂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乳燕定新巢”,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这两句“盖因乌飞燕语而类己之携雏卜居,其乐与之相似。此比也,亦兴也”。诗人正是以自己的欢欣,来体会禽鸟的动态的。在写景状物的诗句中往往寓有比兴之意,这是杜诗的特点之一。然而杜甫之卜居草堂,毕竟不同于陶渊明之归隐田园,在宁静喜悦的心情中,总不免有彷徨忧伤之感。“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这种复杂而微妙的矛盾心理状态,通过“暂止飞乌”的“暂”字微微地透露了出来。

尾联“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有两层涵意。“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酬高使君相赠》)这诗说草堂不能比拟扬雄宅,也是表示自己并没有象扬雄那样,写《太玄》之类的鸿篇巨著。此其一。扬雄在《解嘲》里,是发泄宦途不得意的愤懑之情。而杜甫只不过把这草堂作为避乱偷生之所,和草玄堂里的扬雄心情是不同的,因而也就懒于发那《解嘲》式的牢骚了。这是第二层意思。

诗从草堂营成说起;中间写景,用“语燕新巢”作为过脉;最后由物到人,仍然回到草堂,点出身世感慨。“背郭堂成”的“堂”,和“错比扬雄宅”的“宅”遥相呼应。关合之妙,不见痕迹。

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这首诗写在诗人去世前半年多,即大历五年(770)春淹留潭州的时候,表现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

“强饮”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第二句刻画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鹖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点出作者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首联中“强饮”与“鹖冠”正概括了作者此时的身世遭遇,也包蕴着一生的无穷辛酸。

第二联紧接首联,春来水涨,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天上坐”、“雾中看”非常切合年迈多病舟居观景的实际,读来倍觉真切;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不也如同隔雾看花。

第三联两句写舟中江上的景物。“娟娟戏蝶”是舟中近景,故曰“过闲幔”。“片片轻鸥”是舟外远景,故曰“下急湍”。“闲幔”的“闲”字回应首联第二句的“萧条”,布幔闲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翩跹,穿空而过。“急湍”指江水中的急流。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引朱翰语云:“蝶鸥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对景生愁”。

“愁看”句收括全诗的思想感情,将深长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长安”上。浦起龙说:“…云白山青?应…佳辰?,…愁看直北?应…隐几?”,以一个“愁”字总绾,既凝重地结束了全诗,又有无限的深情俱在言外。所以《杜诗镜铨》说“结有远神”。

倦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起句云:“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洒满了。“竹”、“野”二字,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渲染出一派秋气。勾画出清秋月

夜村居的特有景况。三、四两句紧紧相承,上句扣竹,下句扣月。已经是深夜。五、六两句是秋夜破晓前的景色。这六句全写自然景色,从这幅“秋夜图”中,不仅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这些景物的目击者──诗人自己。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直吐胸臆:“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763)十月,直捣长安。但是,当时昏君庸臣当政,有志之士横遭贱视和摒弃,老杜自己也是报国无门。故诗的结语云:“空悲清夜徂!”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逝去。“空悲”二字,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

诗的最后两句,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前人赞美杜诗“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明谢榛《四溟诗话》)。这首诗中由于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故诗的字面虽不露声色,只写“夜”,不言“倦”。这首诗的构思布局精巧玲珑。全诗起承转合,井然有序。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粗转细,用空间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推移,画面变幻多姿,情采步步诱人。此诗结尾由写景转入抒情,骤看殊觉突然,细看似断实联,外断内联,总结了全篇所写之景,点明了题意,使全诗在结处翼然振起,情景皆活,焕发出异样的光彩。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这里“老去”一层,“悲秋”一层,“强自宽”又一层;“兴来”一层,“今日”一层,“尽君欢”又一层,真是层层变化,转折翻腾。首联即用对仗,读来宛转自如。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这里用“孟嘉落帽”的典故。王隐《晋书》:“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杜甫曾授率府参军,此处以孟嘉自比,合乎身份。然而孟嘉落帽显出名士风流蕴藉之态,而杜甫此时心境说是“笑”倩,实是强颜欢笑,骨子里透出一缕伤感、悲凉的意绪。这一联用典入化,传神地写出杜甫那几分醉态。宋代杨万里说:“孟嘉以落帽为风流,此以不落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诚斋诗话》)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诗人却不同凡响,猛然推开一层,笔势陡起,以壮语唤起一篇精神。这两句描山绘水,气象峥嵘。用“蓝水”、“玉山”相对,色泽淡雅。用“远”、“高”拉出开阔的空间;用“落”、“寒”稍事点染,既标出深秋的时令,又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诗句豪壮中带几分悲凉,雄杰挺峻,笔力拔山,真可叹服。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上句一个问句,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下句用一“醉”字,妙绝。若用“手把”,则嫌笨拙,而“醉”字却将全篇精神收拢,不置一言,却胜过万语千言。

这首诗跌宕腾挪,酣畅淋漓,前人评谓:“字字亮,笔笔高。”(《读杜心解》)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读之更觉慷慨旷放,凄楚悲凉。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透过了一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

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

题为《月夜》,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从对面着想,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狂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展现极有次第,读者目接一路风光。“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

颔联结撰极为精心,写微风细雨全从境界见出。“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含”比通常写微风的“拂”字感情色彩更浓,有小心爱护意味,则风之微不言而喻。“裛”通“浥”,比洗、洒一类字更轻柔,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则雨之细也不言而喻。两句分咏风雨,而第三句风中有雨,这从“净”字可以体味(雨后翠筿如洗,方“净”);第四句雨中有风,这从“香”字可以会心(没有微风,是嗅不到细香的)。两句中各有三个形容词:翠、娟娟(美好貌)、净;红、冉冉(娇柔貌)、香,却安置妥贴,无堆砌之感;而“冉冉”、“娟娟”的叠词,又平添音韵之美。要之,此联意蕴丰富,形式精工,充分体现作者的“晚节渐于诗律细”。

“饥而日恒,亏及幼子,至形于颜色,则全家可知”(萧涤非《杜甫诗选》),这是举一反三、举重该轻的手法。颈联句法是“上二下五”,“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从声律要求说是为了粘对,从诗意看,则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使接下去“欲填沟壑”的夸张说法不至有失实之感。

“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欲填沟壑唯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赞美“翠筿”、“红蕖”,自然风光。诗人然“自笑”。“自笑狂夫老更狂”。

《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

南邻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距离浣花草堂不远,有位锦里先生,杜甫称之为“南邻”。

“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啄食的鸟雀,人来也不惊飞。三、四两句是具体的画图,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的性格都给画出来了。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白沙”、“翠竹”,明净无尘,新月掩映,意境显得特别清幽。这就是这家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野航?乃乡村过渡小船。

从“惯看宾客儿童喜”到“相送柴门月色新”,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间“具鸡黍”、“话桑麻”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这是诗人的剪裁,也是画家的选景。南征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诗篇反映了诗人死前不久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春岸”二句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春水方生,桃花夹岸,锦浪浮天;云帆一片,征途千里,极目四望,枫树成林。这是一幅多么美妙迷人的大自然图景。

“偷生”二句表现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远适南国的羁旅悲愁。

“老病”二句,道出了自己思想上的矛盾。诗人运用流水对,凝聚着丰富的内容。“南征日”、“北望心”,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印象。

诗人“老病”还不得不“南征”,“百年”二句对此作了回答。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他有绝代才华,然而“百年歌自苦”,一生苦吟,又能有几人理解?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此诗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接着又让“偷生”“适远”的沾襟泪水,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诗人正于此不协调处展现自己内心深处的苦恼。整首诗悲凉凄楚,反映了诗人衰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读之令人怆然而涕下。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日日”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

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

燕子来舟中作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常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君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落水益沾巾。

诗一开始就点明“湖南为客动经春”,接着又以燕子衔泥筑巢来形象地描绘春天的景象,引出所咏的对象──燕子。“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旧时你入我故园之中曾经认识了我这主人,如今又逢春社之日,燕子竟远远地看着我?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燕子来关心我,而我也正在哀怜你,只能到处为家没有定居之所,这又何异于飘飘荡荡托身于茫茫江湖之中的我呢?

“暂语船樯还起去,空花贴水益沾巾。”为了安慰我的寂寞,燕子翩然来我舟中,暂歇船樯上,可刚和我说了几句话马上又起身飞去,因为你也忙于生计要不断地去衔泥捉虫呀。而你又不忍径去,穿花贴水,徘徊顾恋,真令我禁不住老泪纵横了。

全诗极写漂泊动荡之忧思,“为客经春”是一篇的主骨。中间四句看似句句咏燕,实是句句关连着自己的茫茫身世。最后一联,前十一字,也是字字贴燕,后三字“益沾巾”突然转为写己。体物缘情,浑然一体,使人分不清究竟是人怜燕,还是燕怜人,凄楚悲怆,感人肺腑。清人卢世 评曰:“此子美晚岁客湖南时作。七言律诗以此收卷,五十六字内,比物连类,似复似繁,茫茫有身世无穷之感,却又一字不说出,读之但觉满纸是泪,世之相后也,一千岁矣,而其诗能动人如此。”

不同的命运三年级作文 不同的命运作文300字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轨迹。请你就不同的命运写一篇作文吧。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了不同的命运三年级优秀作文,供大家参考! 不同的命运三年级作文篇1 提起命运,我便想起音乐主帅——贝多芬,尤其是他那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绝不会是我屈服”,我被他坚韧的毅力所打动。 一个人如果一生没有任何坎坷,那么他就没有走向成功的本钱,“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只有命运把你的生命历程排满了艰难险阻,你才能踏着这些铺路石走向成功。 仲尼厄而作《春秋》,韩非被囚而成《说难》《孤愤》。 司马迁受宫刑而成《史记》。耻辱成就了这位史学巨匠。赵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如一日,三千越甲终吞吴。苦难成就了这位春秋五霸之一的君主。他们都是挑战命运的勇者。 现在一部分中学生抱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思想,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碌碌无为,虚度光阴。须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河水不能倒流,时光不能逆转,到时后悔晚矣。 感谢命运,是他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光彩,我要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永不向命运低头。命运带给你挫折,挫折带给你实践,实践带给你信心,有了这些,人生之路就会变得色彩缤纷。 感谢命运,如果没有挫折,或许,我会默默无闻。但我发现命运对我不薄,让我拥有人生的财富——挫折。我一定会把握它,战胜它,成就自己辉煌的未来。 当命运之轮转动,时间仿佛停止,属于你的那一个齿轮在这一刻被命运之锁禁锢。 命运之锁说“在我尘封命运的时候,命运正在变更,我随这意志诞生.并不是命运放弃了他,而是他放弃了属于自己的命运。” 你是命运的主角,却因为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悄悄哭泣,放弃了快乐,放弃了命运,让自己的心被阴暗所蒙蔽,使自己的梦受到梦魇的骚扰。 你曾是命运的主人,现在被命运所牵拌,使命运之轮无法去转动。就这样放弃了曾经愿以生命去维护的爱,放弃了曾经勇敢去拥抱的快乐。 因为你无法去捉住幸福的瞬间,就让幸福的大海流过,让你泪流如着深蓝色的大海,让爱你的人为你流泪。而你却独自一人在灰色的世界中安抚自己那一颗受伤的心,试图去抚平伤痕,抹去记忆,去逃避命运。 因为你无法面对自己的错,便将头埋如无际的蓝天,用虚伪的笑当作最好的面具,隐藏

历史草根式的生存困惑与人性挣扎(创作谈)

历史草根式的生存困惑与人性挣扎(创作 谈) 推荐者张宝银的话:这里,笔者推荐一篇山西省青年作家王秀琴女士的“创作谈”。她谈的是创作之艰辛,而所创作的是镖师生涯。过去的镖行,纯属武术范畴。但即使是过去的镖行,也决不是单纯血腥的打斗厮杀,而是涉及到人情、学识、伦理、道德、交际、谋略、感情、友谊、血性、正义等等。笔者向贵刊推荐并希望贵刊刊发王秀琴女士之“创作谈”,此其想法之一也。王秀琴女士的长篇小说“《大清镖师》”,讲述的是晚清著名镖师左二把凭道义人格立足江湖受道光皇帝赏赐黄马褂及其曲折经历情感纠结的传奇一生。自2009年焚香动笔起,耗时六年,八易其稿;其间,她奔赴山西、山东诸地,探踪访源。她做家务,接孩子,样样不误;查资料,敲电脑,夜以继日。其间艰辛周章非他人所能知。由此笔者想到,文学创作艰辛如此,武学修持,又何尝不是如此7为武者,如能从王秀琴“创作谈”中吸取营养,于“修炼”亦将大有裨益!此笔者之所以推介该“创作谈”想法之二也。王秀琴女士大著“《大清镖师》”,已分别寄赠国内多家武术杂志编辑部,笔者希望能引起国内众多的武术爱好者,特别是武术研究者对于“《大清镖师》”的关注与研究,以了解过去的“保镖”与“镖行”究竟是怎么一种文化现象

7此笔者想法之三也。“好事流传千古,良书播惠九州”,王秀琴女士“《大清镖师》”值得武术爱好者,研究者认真一读。 2009年,省级刊物《黄河》发表了两个份量较大的中篇后,我便萌生了写第二部长篇的念头。 文水地域文化早有三晋著名学者赵桂溟先生做过统领研究。知道自己是踏着先贤的脚步在进一步深入。继第一部长篇《麻衣仙姑传奇》后,我将目光聚焦锁定到“左二把”这个历史感厚重的题材上。左二把是武者,职业镖师,镖局的产生、发展、运营、兴衰、黯淡,到最后退出历史舞台,都与晋商息息相关。2006年,《乔家大院》、《白银谷》的小说面世到电视剧热播掀起席卷全国的“晋商热”。放眼市场,几乎还不能找出一部既属晋商范畴、又在武术领域、还能完全反映镖局镖师命运的好作品。 其实,做事,就是做势,凭的是眼光和胆识。 这是一个市场空档。定了目标后,我便一头扎了下去,一方面实地搜集民间资料,一方面查阅相关书面资料,全身的毛孔都张了开来,只要听到、看到与左二把、镖局、清中晚期、武术、苏州、山东、京城等有关的资料,都会搂拉进自己的资料档案中。结果,越搂拉越多。太原、祁县、太谷、平遥、清徐、榆次、汾阳、交城等邻近县市,这些晋商曾经活动最频繁的地方,跑了不是一次两次,或独行,或友伴,踟躅于历史交会、青砖曼布的小巷,叩问历史,探悉回音,

命运交响曲曲式分析

音乐鉴赏与曲式分析 ——《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原名《第五交响曲》,它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命运交响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清晰的内在联系。整部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作者背景与音乐创作背景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祖籍是荷兰(亦说是波兰)他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人尊称为“乐圣”。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

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的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 二、命运交响曲的结构 全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明亮的快板、奏鸣曲式。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命运动机再次闯入,引出了展开部,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展开部中,转调非常频繁,这更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

初二作文:从痛苦中挣扎出来作文800字

从痛苦中挣扎出来 人人都经历过失败,我也不列外,那一次考试我失败了,我真的不敢相信,我发誓一定要扳回来,一定要成功。 又到了报分数的时候,我的心情顿时压抑了,紧张,揪心,无法用词语来表达,对自己说,别紧张,放轻松。 教室里的寂静像是一望无垠的黑夜,在黑夜中,老师报分的声音就像从地狱传来的勾魂声。分数就像是定时炸弹中那些红线和蓝线,不知道剪哪一根时,你会恐惧,害怕,当下定决心认准一根线剪下去时,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喜悦或者是恐惧。 终于轮到我了,我的心顿时就揪紧了,85分——怎么考的这么差,心情一落千丈,满是失败的沮丧和痛苦,父母的数落和埋怨就火上浇油,让我心里又难受又后悔,同时,也激起了我心中不服输的火苗,下次,一定要成功! 我不顾父母的责备,想要从失败和痛苦中挣扎出来,可是,这并不容易,我开始一点一点的慢慢向上爬。我要从现在开始,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如果小事都无法做好的话,那么成功二字就是痴人说梦,我重新激发了斗志,回家开始埋头苦干。 首先,我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我必须从上次的考试阴影中挣扎出来,我必须忘掉之前的痛苦,我必须开始认真,我必须重新拾回自己的那一份自信! 我又开始成长,面对失败,我要勇敢的面对,我不服输,我要开始进步,一点一点,从失败中强行挤压出原因和经验,人的一生太顺

风顺水未必是件好事,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失败未必不好,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哪来的经验,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教训,聪明的人不会被同块石头绊倒两次。我一点一点的努力,努力学习,回到家里后,重温老师说过的知识点,我要证明自己能行,我能成功。 我的努力不是白费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你付出了,老天不会亏待你。我从失败中挣扎出来了,自信又回来了,我觉得我又长高了一截,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考试了。 很快,开始来了,我聚精会神,全力奋战,不久,考试成绩出来了,我考了第一。我能获得这个成绩,靠的是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是从失败中重拾了自信。 我现在觉得,失败不见得就是坏事,你要你敢于面对失败,从痛苦中挣扎出来,好运不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走,只要你努力了,你一定会成功!

当代两个天才犹太人的不同命运

麦道夫VS德鲁克 麦道夫与德鲁克同是美籍的犹太人,两位也都是金融经济领域的天才,他们俩都是学法的,且不擅于交际,不愿曝光于接受媒体的采访。可是什么原因造成俩人的命运如此的天壤之别,结局又是这般的不同,对于世人又有什么省思和学习呢? 出生于纽约、成长于纽约、求学也在纽约,从霍夫斯特拉大学取得政治学学位,继续在纽约市布鲁克林法学研究所念书时,半工半读,打工赚钱,给人安装洒水装置,是勤奋上进的好青年。毕业后,踏入社会变的十分出色,可是他却不喜欢抛头露面,为人十分低调,低调到在任何媒体上几乎从未见过他所说的话,更别说对他的专访。他似乎只存在于朋友和亲人的小圈圈中,每回她参加聚会或出现于公众场所时,总是把自己隐藏在角落里,默默的观察、静静地思考,他热爱家庭,既忠诚又诚实,他话不多,不是一个健谈的人,但脸上总是堆满着微笑,对人彬彬有礼。他滴酒不沾,极讨人喜欢,他不善交际,对同事如同对待家人般,很受信任。 然而在同事的眼里麦道夫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他经常核查办公室,看是否有藏污纳垢的地方。有一回,他目睹一名在办公室里吃梨的同事,因梨汁不慎掉到灰色的地毯上,他猛的抓起那块被梨汁给弄赃的地毯,冲进了储藏室,找了一块类似的地毯立即换上。只要他在办公室里,一切必须完美无瑕,办公室的桌上不能堆放无关的文件或任何东西,无人例外。 不论在纽约的公司总部或在伦敦的分公司,甚至于他私人的飞机,都是一律是灰色和黑色为主调。办公室的家具是黑色的,电脑室黑色,鼠标时黑色,甚至办公室的电水箱也是黑色的。黑色成了他的符号、个人的图腾,或许是他内心深处的反射、性格的标徽,没人能回答这个愚蠢的问题,却给世人留下无比的遐思和纳闷。 但讽刺的是,麦道夫总是出入于纽约最高级的社交场所,往返最顶级的乡村俱乐部。他魅力非凡,他是黑色的代表。黑色的麦道夫,仿佛是一位超级英雄。冷血的麦道夫,双面的麦道夫,是神还是魔鬼的麦道夫,连他最亲密的干爸——纽约大亨诺曼列维也不放过,列维无数次说过:“他就是我的儿子”。列维将麦道夫视为他家庭的一员,虽然列维拥有纽约的多处地产和购物中心。亿万富翁的他,最引以为自豪的财富却是他与麦道夫的友谊之情,可见,麦道夫的魅力不凡。 冷血的麦道夫、残酷的麦道夫,连父亲的财产都要掠走,对于那些旁人又怎能幸免呢?于2005年,高龄93岁的列维去世,麦道夫曾在葬礼上致词:列维曾跟我说,麦道夫是他遗嘱的执行人。 就在被捕的前一天,72岁的麦道夫跟往常一样在往家附近的理发店理发,十七年来如一日,花了他65美元的理发、40美元的刮脸、50美元的修脚、40美元的修指甲,共花掉195美元,真实奢侈呀!这是别人的血汗钱呢! 2009年6月29日,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被判150年监禁。对一个满头白发72岁的老头来说,即将进入人生最后阶段又代表了上面信息,150年又能代表何种意义呢?万名以上受骗者,倾家荡产者,一个一个的受害,一家一家的崩溃,已唤不回任何的财产,只是法律所说150年的数字,却是涉骗金额高达1700亿美元,创下史上最高诈骗案,平均每年要骗11亿3333万美元。 这位外表温和、内心罪恶的冷血杀手,堆满笑脸、黑暗世界的刽子手,杀人无数、伤害无辜。将自己毕生才华赌在罪恶的温床里,将自己的命运交在一个恶魔的手掌中,任鬼宰割。历史的教训一再的告诫我们,越安全的地方是越危险的所在。 直到今日,麦道夫仍然疑团重重,1700亿美元到底落入何处?是否有共犯勾结呢?他资产登记谁的名下?会不会有下一个麦道夫呢?超过一万名的受害者历史会再重演吗? 如何避免悲剧再度发生?政府又扮演何种角色呢?我们究竟该相信谁呢?社会大善人,假先知、超级英雄、金融天才呢? 麦道夫之所以是麦道夫,一生成功地塑造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华尔街的神,投资者的英雄,人民的偶像。最终还是邪不胜正,还原其真实的面目——不是神,是假神,是魔鬼。 相反的,彼得杜拉克于18岁毕业于维也纳大学预科后,想证明自己是个成年人,外出找工作,却换来父亲的不高兴,要他继续升学念书,可是杜拉克依然不放弃工作,继续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在德国汉堡大学求学,又在德国《法兰克福纪事报》担任编辑,毕业后又于22岁时取得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公法与国际法,又由于他表现卓越,该校破格于前一年升他为讲师,直到24岁时,他展现出无比的才华,尤其是在金融、投资、经济的领域上,可是他却开始思考自己的

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

第19卷第1期2006年1月镇江高专学报Journal of Zhenjiang College Vol .19 No .1Jan .,2006 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 ———试析《红字》和《荆棘鸟》中的教士形象 冉晓莉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苏镇江 212003) 摘 要:通过对《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和《荆棘鸟》中的拉尔夫的比较分析,揭示宗教与自然、社会与人性、灵与肉的激烈冲突,并探讨其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关键词:丁梅斯代尔;拉尔夫;宗教;人性 中图分类号:I 10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28148(2006)0120048203收稿日期:2004-11-18 作者简介:冉晓莉(1973-),女,江苏镇江人,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语言教学的研究。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代表作《红字》所特有的思想文化 烙印、浓郁的美国乡土气息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荆棘鸟》是20世纪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传世之作,被评论界誉为澳大利亚的《飘》。这两部作品虽然出自不同的时代的不同的作家之手,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但它们的主题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位作家通过描写教士与其教民之间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和灵魂痛苦,揭示出宗教对人性的戕害和摧残。笔者试从社会背景、性格特征、目标追求和不幸命运等方面来探析两部作品中的教士形象。 一、外表:圣洁完美的教士《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和《荆棘鸟》中的拉尔夫,一个是17世纪中期的清教牧师,一个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天主教神父,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不同,但作为教士,他们都才华横溢、英俊潇洒、恪尽职守,是公众心中完美无瑕的上帝使者。 丁梅斯代尔毕业于英国一所名牌大学,他有极高的天赋和学者般的造诣,再加上圣洁的名声和颇具魅力的相貌,使许多善男信女为之倾倒,人们“以为这年轻的牧师是神圣的奇迹”,“把他想象成传达 上天智慧、谴责和博爱的代言人”[1](P91) ,在政教合 一的新英格兰殖民地,“他那雄辩的口才和宗教的热情早已预示了他在自己的职业中将要飞黄腾 达”[1](P19) 。然而,这位年轻的牧师身上却时时流露出忧心忡忡和惊慌失措的神情,显得压抑痛苦、苍白懦弱。 拉尔夫出身于爱尔兰没落贵族家庭,与丁梅斯代尔一样,他接受过正规的神学教育,博学多才,聪颖过人,还有着令人惊叹的英俊外貌和潇洒气质。他曾立下誓言:“不受红尘俗物的干扰———没有对女人的爱欲,没有对金钱的迷恋,也没有因为要听命 于他人而于心不甘”。[2](P69) 作为当代教士,拉尔夫比丁梅斯代尔更加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他不但精通多国语言,而且有出色的经营才干、政治头脑和外交手腕,被认为是注定要做大事情的人。拉尔夫来到澳大利亚从事教职,以他对上帝和教廷的忠实、耐心和仁慈博得了教民的爱戴。 二、内心:备受煎熬的灵魂 丁梅斯代尔和拉尔夫外表上是“完美的教士”,而灵魂深处却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在上帝面前,他们必须是忠实的信徒,保持灵魂与肉体的纯洁,终生为教会服务,而作为有血有肉的正常人,抽象的对上帝的爱,却不能排挤掉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对爱情的冲动与渴望。这一切都与他们的教士身份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 84?

音乐欣赏 命运交响曲

音乐欣赏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即《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作于1805至1808年。《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第一乐章的“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第二乐章的“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的“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整部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手起,乐响。久违的那一段旷世音乐,《命运交响曲》又在耳边响起,带着一阵清新,一阵久远,这段满是激情的流畅乐章便是那样走进了我的生命。 听第一章节,开头就是那激昂的音乐喷薄而出,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当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敲门!是啊,开门见山,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遗。有如命运敲门式的动机,让人心灵为之一颤,就像那滚滚的历史巨轮的转动,就像生命力被死神扼住喉咙一般!就像那十二级的风暴袭来!虽然

听过几次了,但是每一次,还是经不住为止震动!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主题。再后来,转调非常频繁,这更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丰富。 第二乐章,开始的时候音乐抒情、安详、沉思,很舒缓,有如一首抒情诗,让人在那激昂的音乐中缓了一口气。似乎是一位母亲伸出了双手来抚慰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的儿子,也好像是几名携手斗争的勇士在大战之后对敌人、对未来进行交流、思索。仿佛是生命已到最后,人的气息只有那么一口似的。那是小提琴悲哀的鸣叫。那是一颗伟岸的大树枯萎的只剩下残枝一般。虽然音乐是平缓的,但是内在含有一种催人奋进的默默力量,好像在不断的鼓动战士继续前进。那是痛苦的哀伤!富有弹性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这个主题具有内在的热情和力量。接着是豪迈的,具有号召力的英雄色彩旋律。表现了英雄的乐观情绪,以及从沉思中获得进一步斗争的信心和力量,乐曲从温情柔弱逐渐发展成坚定有力的进行曲。

人生越是挣扎越是痛苦

人生有很多的反复,可是有的东西是冥冥之中注定。当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我们除了微笑接受外,再也无力去抗衡。 生命是个常态,很多久远的东西已经被我们忘却。我们无法在所有的初衷里找回那份曾经,我们可以泪流满面,但是很多时候已经无法挽回。我们可以边流着眼泪边说着没什么,可是我们自己知道自己的内心真的很痛,痛到我们无力去承担这一切。 有人说,尘埃落定很多时候是种幸福,让我们在所有的期盼里得到一份圆满。可是,我们也不能忘记了幸福有时是种圆融。很多时候,尘埃落定带给我们的未必是幸福,或许是人生的另一种纠结。很多时候,我们哭着喊着说着痛彻心扉的过往。很多时候,我们会泪流满面的忆起那个刀疤落下的最终疼痛。 当每次生命不能圆融的时候,我们就选择逃离,逃离开所有的千山万水。其实,生命的很多时候,一直在纠结和反复里不断重复着我们的一次次过往的。很多时候,我们向往春天,可是逃离不出寒冬的凛冽。很多时候,我们期待美好,就是不能忘却曾经的沧海桑田。 在这个往来的尘世里,我们有着太多的挣扎。很多时候,我们会哭着说着所有记忆深处的东西,即使痛得睁不开眼,我们还是不会忘记那些让我们痛苦的记忆。当夜幕下落下很多星辉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是需要阳光的。曾多时,我们忘记了生命芳菲处的那缕清澈,在所有的浑浊里前行。 人生如张网,有时越是挣扎,越是痛苦。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怎么去冲破这张网,而是在这张网里不断地摸索前行,越网越深。人生如十字,处处徘徊,处处张望。不知道错过了这个路口,能否在下个路口再重逢。挥手曾经的时候,很多记忆的碎片会随风舞起,不知道这些碎片的尘埃里有片我想拾起的过往。 笑着奔跑,哭着逃亡。人生就是这样,让我们在很多的言不由衷里最后选择放手。笑着的时候,或者比哭着的时候更痛苦。人生,是种无言无尽的痛,这种痛会牵扯着我们一路前行。意味阑珊的时候,我们忘却了这一路的所有芬芳。用尽生命的所有极致,写下人生所有的回忆。 一路上,我们会笑看风云。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忘却了风云之外的所有。哭着的时候,想着笑。笑着的时候,想着哭。来来回回的人生里,有太多的意味阑珊。我们渴望生命的真彩,很多时候我们却忽略了生命的纯真。当一切都成为风云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笑看那么多的起落呢? 在一路的记忆空间里,我们久违了岁月,我们久违了曾经。人生太多的起起落落,让我们在不断地迷失里找寻。让我们在很多的记忆里,快乐徜徉。走过的青春,是否让我们永远的搁浅在那端尘往里,不再微笑,不再哭泣。 一路的人生里,有我们记忆处的久经不衰的芬芳。人生的罅隙里,有着太多的悲欢离合。不是我们愿意这样,而是有的东西,我们无法去突破和抗衡。走在记忆的末梢,很多时候我们会泪流满面的说着舍不得,可最终一切还是会从我们的指缝里溜走。 停停留留的记忆纷飞里,我看到了自己还在微笑。因为,我不会让眼泪迷惑了我眼中所有的纯真。不管明天的太阳是否依旧灿烂,我依旧会笑着和自己诉说着这一切关于自己曾经的故事。 人生路上,让我们醉意酣畅的时候,更多的是迷茫的痛苦。人生是这样的不经意,谁也不能走错一个岔口。要不,一切都会变了样。哭着诉说曾经又怎样呢?不如笑着期盼未来,人生永远不可能是一盘让人走了能回头的棋。 当空气中那粒被膨胀了已久的种子,在瞬间发芽爆破的时候,我知道一切已经尘埃落定。我捂着自己痛彻心扉的心,和自己所有的曾经告别。

《这个杀手不太冷》赏析

纽约,一个充满各种故事的地方,各种各样的人来到这里,然后留下,或者离开。一个流亡杀手,一个问题少女,两颗孤独封闭灵魂之间的华尔兹,吕克贝松的《杀手 里昂》,就是这么个传奇城市里发生的一个不那么传奇的故事。 影片开始,音乐先出,然后画面才姗姗迟来,从水面推至城市,街头的一个餐馆,寥寥数笔交代了故事的环境。随之镜头进入餐馆,紧凑的节奏表明了一个激烈故事的 开始。餐馆内的两个人,在乳白的牛奶和强烈明暗对比的灯光下,轻易便决定了一个 人的命运。 当我们习惯于把杀手简单地定义为坏人之际,我们失去了杀手的细节。就在我们 的眉睫之前,吕克贝松还原了一个超级杀手里昂。杀手并非杀人狂,对于里昂,杀手 只意味着一份职业,一份他别无选择、非此不可的职业。影片只用了5分钟就让我们 明白,冷酷无情、无所畏惧的里昂是一位天生做杀手的不二人选。 里昂是个冷静的杀手。每晚,他戴着墨镜,坐在沙发上睡觉,手枪永远放在触手 可及的地方。他的房间里永远那么简单,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具有一种简单的力量、简单的美。唯一能暗示里昂的内心生活的,只有那盆茂盛的兰花。他似乎把它当成自 己的灵魂来培育,在任何时刻都不会舍弃的灵魂之绿。 里昂也是一个寂寞的男人。他干脆利落地完成那单生意,回到家,取下所有的装备,开始淋浴。那一刻,我看到了他赤裸的无助与疲惫。随后,他细心地熨衣服、喷 花肥,一个人到空荡荡地影院津津有味地看歌舞片,渗透着中年男人的落寞与孤寂。 杀手里昂作为与法制社会不容的代表,他的暴力行为在此时却被观众所认同,因 为他所施暴的对象是传统意义上代表了正义与秩序而在这里成为了邪恶与暴力源头的 警察,他杀人的原因也是为了爱情,所以,即使在最后里昂杀死了前来围剿他的无数 的警察,观众也没有一丝的不忍,有的只是对所谓的警察的控诉。在影片的最后,里 昂在踏向光明的最后一步轰然倒下时,所有的人都会为这个温柔的杀手黯然泪下。 而那个女孩,mathilda,她的家里一直是平静的生活,家人之间矛盾冲突很多, 但却是平静的。然而在忽然的一天,一个警察出现了,家里人全被杀了。这里很有趣 的地方在于这个史丹的话,他占据着最主导的地位,其中有一个非常主观的因素在里面——音乐。史丹控制着音乐,他说停的地方,音乐停了。在这里,主观达到了最高潮,警察控制着一切,控制着这个世界的节奏。这里的警察是个符号,一个代表常规的,主流正义、主流思想的符号,而里昂和mathilda正是要打破这种符号的人。 “生活本来就这么苦,还是只有童年的生活才会如此?”mathilda有一双过早成 熟并沧桑的眼睛,她神情茫然地问里昂。“人生就是如此。”里昂的眼睛被墨镜遮住,觉察不出丝毫的感情。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

扼住命运的咽喉 --《命运交响曲》欣赏 摘要:当命运向人们发出狂虐的咆哮之时,是选择逃避,还是进行无畏的抗争,音乐巨匠贝多芬通过他的经典作品《命运交响曲》为我们诠释了他对抗争的赞美。《命运交响曲》以宏大的气势,昂扬有力的节奏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不懈斗争,他对命运的不屈服,他对生命的热爱。本篇文章即尝试走进这一音乐巨作,领略其艺术魅力。关键字:命运交响曲精神,乐曲全章赏析,对命运的斗争。贝 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整部作品表达了人类积极进 取不被现实所压迫的奋斗精神,将英雄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贝多芬揭示的“通过斗, 达到胜利”是指从黑暗到光明, 从苦难和斗争上升为欢乐和胜利。表达了作者“通过斗争, 获得胜利”的光辉思想。乐曲的开头个4个FF音符更是形象印证了“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这一说法。 在整个《命运交响曲》作品中,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作品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清晰的内在联系。第一章节,开头就是那激昂的音乐澎湃而出,让人心灵为之一颤,就像那滚滚的历史巨轮的滚动,就像生命被死神扼住喉咙一般!就像那十二级的风暴袭来!就算我是听过几次的,但是每一听到,还是禁不住为之震动!那“当当当当”的敲门声仿佛敲在我的心门。眼前好象出现了一个狰狞的死神,在肆无忌惮的狂笑,粗大的手掌缓缓地掐住了人们的喉咙,仿佛快要窒息了。一点也没有反抗的能力。总体上,第一章节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

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 而第二乐章,音乐有舒缓的地方。让人在振颤中舒缓下来。在那激昂的音乐中缓了一口气。仿佛是生命已到最后,人的气息只有那么一口似的。那是小提琴悲哀的鸣叫。他似乎放弃了与死神的对抗,无奈的接受了事实。人,最终还是对抗不了命运的安排。他甘心放弃挣扎,对命运的捉弄无可奈何。但是,它仍然抒发了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转调的非常频繁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丰富。但在这一乐章的庞大结尾处,音乐的气势不可阻挡,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到了第三,四乐章,生命的顽强体现出来。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振奋人心的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他不能向命运低头!他不能屈服于命运!他要战斗,战胜命运!他不是命运的奴隶!到了这里命运已被他战胜了!这时候命运的威吓声,已是苟延残喘,再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于是,辉煌、明亮的音乐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的欢乐。这场与命运的决战,终于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第五交响曲的斗争主题原是启蒙运动时期悲剧的典型。但贝多芬改革这个传统的主题,加以新的处理,使人的意志付诸行动。从他的交响曲中,我们不难读到,人的胜利是靠与命运的暴力进行殊死的斗争得来的。而恰恰,他的第五交响曲揭示了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失败和胜利、痛苦和欢乐,说明生活的道路是艰难曲折和满布荆棘的。但是贝多芬又对社会负有的崇高责任感,他迫不及待的想去建立功勋。这仿佛就像一位英雄试图扯断束缚着他的锁链,点燃自由的火炬,朝着欢乐和幸福的目标胜利前进。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我想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整个发展历程。因此,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斗争和胜利的交响曲”。

痛苦的挣扎

痛苦的挣扎 天空那么纯洁,那么晴朗,我的心里面却在下雨,透明的雨点向下坠落,“滴答”一声声清脆的破碎声,我的心被砸出了无数个小洞。 接过试卷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不,这不是我想要的!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明明努力过了,我真的拼过了,上课也认认真真地 做好了笔记,为什么偏偏是C?接过试卷,我明白了,明白了一切,我恨,恨 自己的双眼,恨自己的粗心,但是,怨恨有什么用呢? 看者她们五个“幸存者”拿着试卷笑脸盈盈,多么令我羡慕啊!那么灿烂的,明媚的笑容,如此闪亮,在我看来是那么刺眼。一瞬间,我好像站在了人 生的大舞台上,她们站在舞台的中央,闪光灯永远追随着她们的脚步,金光闪 闪的,永远是人们瞩目的焦点。而我,则蜷缩在舞台黑暗的角落里看者她们悄 然落泪。我能有勇气走出学习成绩下降的阴影吗? 我就像是一个被人遗弃的布娃娃,在硬邦邦的街头哭泣着,仍由冰冷无情 的雨打在我身上,把我单薄的衣服淋透了。雨停了,皎洁的月光照在我棉花做 的身体上,美丽但得不到半点温暖的感觉。曾经我的四周一片光明,那个时候 我的衣衫是那么华丽,我给别人带来欢笑。当我破旧了,我在主人心目中的地 位被另一个新的布娃娃所代替,于是,我被人们遗忘,甚至丢弃;我多像一个 马戏团的红鼻子小丑,给自己带来嘲笑。如果不努力想出新的能让人笑的滑稽 动作,就会被人冷落,赶出马戏团,这是多么心惊胆跳的生活啊!面对嘲笑, 还要强颜欢笑,这太难了,这实在是太难了。可是,又有谁会知道小丑的辛酸,明白小丑的无奈,小丑眼睛中的痛和隐闪的泪光,人们看到而去注意的是小丑 的丑态,只是仅次于小丑的表演! 多少人,曾经这样对我说:“茜茜,你真乐观,还在笑!”笑,有什么难的?挤出一个微笑,戴上一个假面具,多么容易!难的是,绽放一个真心流露 的笑容。很多次,有些心细的同学这样对我说:“茜茜,不要再笑了,想哭就 哭出来!”我的眼泪仿佛受到了鼓舞,又被硬生生地引了上来,不可抑制地出 来“兴风作浪”,我就故作轻松地笑笑了事,真是丢脸!千万不要说“知人知 面不知心”,其实月亮也是一样,在地球上仰望月亮,觉得她那么完美,完美 得无一点瑕疵。可是,当你登上飞船,来到月球,想一睹“芳容”,却看到她 的“真面目”——坑坑洼洼的“皮肤”时,你还会这样想吗?但她可不是虚伪,她几亿年的创伤如何平复?,她不过希望把最好的一面留在我们心中。 每一次,每一次我怀着视死如归的心情将成绩不太好的试卷递给妈妈,她 总是滔滔不绝地奚落我的种种不是,重复提起陈年旧事,不时用手指敲我的头,奚落声中不时交杂“邦邦”的声音,一点一点把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埋没,让 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自己是那么差劲,那么不起眼。我从来不允 许自己在妈妈面前落泪,可是不争气的眼泪被疼痛和委屈硬生生地逼了出来, 我会马上擦干净。这该死的泪痕!

励志故事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命运

励志故事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命运 两个来自各自农村的人,预备外出打工。一个打算去上海,一个去决定去北京。但是在候车厅等车的时候,各自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他们同时听到邻座的人议论讲:上海人精明,外地人咨询路都收费。北京人纯朴,见了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因此那个想去上海的人想:依旧北京好,挣不到钞票也饿不死,幸亏车没到,不然真会要掉进了火坑。 而那个打算去北京的人想:依旧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钞票,还有什么不能挣钞票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确实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后来他们在退票处又相遇了。原先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那个人发觉,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难道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能够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能够白吃。 去上海的那个人发觉,上海果然是一个能够让人发财的都市。干什么都能够赚钞票。带路能够赚钞票,开厕所能够赚钞票,弄盆凉水让人洗脸都能够赚钞票。只要想点方法,再花点力气都能够赚钞票。 靠着农村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翌日,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钞票。一年后,靠着“花盆土”,他难道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觉:一些商店楼面尽管亮丽而招牌却比较黑,一打听才明白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赶忙抓住这一个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的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现在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也由上海进展到杭州和南京。

肉身的反抗:中国女艺术家的行为艺术

肉身的反抗:中国女艺术家的行为艺术 肉身的反抗:中国女艺术家的行为艺术 2014年08月21日09:44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44人参与19评论肉身的反抗性、制度的质疑性和话语的主体性的行为艺术表演,传递出了强烈地女性政治权力的精神诉求。女艺术家在身体的社会性叙事中,平等理念的人权诉求的凸显。 中国女艺术家的行为艺术作品呈现两大特征:一是身体的社会性叙事;一是身体的自传性叙事,两者分别为具有涵盖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等诸多因素塑造与反塑造的博弈呈现出的社会群体特征和社会个体特征。无论是身体的社会性叙事还是自传性叙事,行为艺术的身体技术实施是身体政治实现的重要保证。中国女艺术家的行为艺术以其睿智而娴熟的身体技术,传达出了多维度的身体政治的理念,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绕不开的文化现象。 当我们在说起行为艺术时,不得不涉及到身体的概念问题。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讲,身体是一个假想的对象。我们通常说国家身体,社会身体、宗教身体等等,体现出了身体的维度。

显然,身体是被塑造出来的。身体不等于肉体,但是又包含着肉体。身体社会学家布莱恩·特纳给予身体以全新的定义,即身体是“制度、话语和肉体的现实”。(1)此时,身体意义以它历史的深度与广度从新回到我们的视野。当代艺术中的行为艺术不仅是一种身体的媒介方式,同时也是身体权力最具有想象力的一种形式。身体权力的形成有赖于生物权力向社会权力的转换,既肉身、制度和话语三方的相互运作。此时,身体既生命的本体,也是历史与现实制度、权力话语的载体。特别是当艺术成为身体的一种行为方式,肉身的反抗性、制度的质疑性和话语的主体性的纠结与博弈,使身体的叙事具有强烈的权力意识。通常我们把身体权力意识的产生以及实施视为身体政治。按照米利特话说,“政治的本质是权力。”(2)艺术作为诠释人类行为方式的权力话语机制与政治发生关系是有着它内在的生命逻辑。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人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动物”。(3)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家也是一个政治的人。行为艺术作为一个政治人的身体权力,如何通过肉身、制度和话语三方的相互运作,建立身体权力的微观政治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女艺术家的行为艺术表演中,把身体的社会性叙事和自传性叙事视为身体权力的微观政治,在与社会的宏观政治的博弈过程中,表现出了身体政治的维度。 一、身体的自传性叙事

命运交响曲赏析

命运交响曲赏析 对于贝多芬的作品,大家可能耳熟能详,了解贝多芬的人物命运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作曲家一系列作品的风格,以及在贝多芬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性、英雄性、斗争性的风格特征。贝多芬出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乐师,四岁就被迫开始学习音乐,由于父亲是个酒鬼,所以经常半夜醉醺醺地喝酒回来让贝多芬练琴。在贝多芬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酗酒失声,家境陷入贫困,不得不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这些故事经历都让我感到了对这个音乐伟人童年生活的一种同情,我会思考:“这么小就被迫学习音乐,他童年的快乐是什么?是什么力量支撑贝多芬继续学习音乐?我17岁的时候在做些什么?如果遇到贝多芬的境遇,自己该怎么办?”等等。在了解了贝多芬人物命运的基础上,我听了贝多芬的交响作品,体会深刻。除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思考之外,也有了对人生以及成长的体会和思考。 贝多芬的创作继承和发展了德国音乐的优良传统,他用毕生的精力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十九世纪以后的欧洲音乐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命运交响曲》原名《第五交响曲》,它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命运交响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清晰的内在联系。整部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那么这部作品的主旨是什么?贝多芬的创作意图又在哪里?那是贝多芬被疾病所困之后,所发出的心灵呼唤!最终他战胜了自己的意志,没有被不公平的命运所击退,而后重新回到维也纳继续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中,贝多芬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他感觉自己不能屈服于命运,而应该勇于发起挑战! 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 罗曼·罗兰对《命运交响曲》有过一段出色的描绘。“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在这浪花中到处涌现出悲歌之岛,犹如丛丛树尖一般。不管这伟大的铁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对立的动机,意志还是未能获得完全的胜利……被打倒的战士想要爬起,但他再也没有气力;生命的韵律已经中断,似乎已濒陨灭……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只有静脉的跳动……突然,命运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再现部开始了,胜利将由它来完成。 大家也许会误解,当时是不是因为贝多芬的耳疾有所改善,他才重新鼓起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其实并非是这样,从他自己写的许多日记、信件中可以看出,贝多芬的耳聋是逐渐加重的,其间并非单纯的听力减退,而且还会伴随着严重的

内心痛苦挣扎的句子

内心痛苦挣扎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内心痛苦挣扎的句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无可厚非,我用了一辈子来遗忘你。 2、其实我们都是孩子,何必伤了自己累了自己,苦了自己。 3、我想要的,不过是一个不管多难却始终都会在我身边的人。 4、其实,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去坚强。 5、若当初不识不知不爱不恋,岂会这般患得患失贪得无厌。 6、早晨的风,带着三分凄然,三分愁楚,三分难过,还有一分心碎茫然地吹着。我独个走在那条熟悉的小道上,突然发现,少了些笑意,多了些哀愁。 7、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8、至于未来会怎样,要用力走下去才知道,先变成更喜欢的自己,路还长,天总会亮。 9、你带着慈悲的眼光,对所有的伤害一次又一次原谅! 10、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 11、即使左岸印象再过深刻,也抵不过右岸时光的淡然清歌。 12、又是一年的离去,越走越远的回忆。 13、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为某些只有自己才能感知的来自内心的召唤,走在路上,无法停息。

14、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 15、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自己。 16、曾经可以天天聊天,为什么现在可以视而不见。 17、人在最悲痛、最恐慌的时候,并没有眼泪,眼泪永远都是流在故事的结尾,流在一切结束的时候! 18、你说过,面对夕阳,无论从哪个方向转身,都会散落一地悲凉。 19、那是可以让我潸然泪下,让我用一生去交换的笑容。 20、我没有在等他,只是还没有办法喜欢别人。 21、爱是不需要理由的,可是为什么,不爱了却有那么多的理由? 22、我们经常忽略那些疼爱我们的人,却疼爱着那些忽略我们的人。 23、为什么幸福总是擦肩而过,偶尔想你的时候。就让回忆来陪我。 24、爱情有着奇妙的魔力,它使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所倾倒。 25、好朋友就几个,不点名。只想说,有你们,我开心过,感动过。 26、你从不揣摩我的心思,却还责怪我善变难懂。 27、从此再不提起过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28、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不同时辰出生的人命运特征

日志 返回日志列表 不同时辰出生的人命运特征2012-9-11 00:15阅读(1.40万) 不同时辰出生的人命运特征 1.子时(夜23:00-凌晨1:00)出生的人:个性刚强,性急,做事易见反复不定,招惹妻子的助力大,也具有白手成家的能耐。 2.丑时(凌晨1:00-凌晨3:00)出生的人:与父母缘分较薄,具有高贵感,事业发展上大多数是具福禄命的人。 3.寅时(凌晨3:00-凌晨5:00)出生的人:与父母,兄弟姊妹及夫妻关系较有隔阂,不甚顺遂,中晚运则趋好转,亦能财顺。 4.卯时(凌晨5:00-早上7:00)出生的人:父母,兄弟姊妹助力有限,而不能得力,做事进退犹疑,晚运趋吉,始见平稳,纵有祖业也难守成。 5.辰时(早上7:00-上午9:00)出生的人:父母,兄弟姊妹多有相当成就,本人聪明中运则有破损灾耗之事,晚运则能再创佳绩,并能安享晚年。 6.巳时(上午9:00-上午11:00)出生的人:是绝顶聪明之人,早运即能大显身手,虽门户以兴业,与手足之间情分较薄。 7.午时(上午11:00-中午13:00)出生的人:不依祖业,能自立门户,为人和气,个

舒坦,乐善好施则能安享晚年。 8.未时(中午13:00-下午15:00)出生的人:父母情缘不足,有情无缘或有缘无情, 者,早运即见财运,中运惊恐险厄,晚运财禄有余。 9.申时(下午15:00-下午17:00)出生的人:为离乡背井之命,早运不顺多乖违,兄 伤者,亦有缘薄者,夫妻偕老,向善则近贵,晚运大好。 10.酉时(下午17:00-晚上19:00)出生的人:为有福人家,但六亲关系情缘多变,难为 难为父母,也难为夫妻,诸多情愫纠葛,早运反复不定,中,晚运则佳。 11.戌时(晚上19:00-晚上21:00)出生的人:为清秀俊美之人,聪慧伶俐,一生有福 定,初运,中运平安吉利,晚运能得力于祖产或长辈之余荫。 12.亥时(晚上21:00-晚上23:00)出生的人:为人心直口快,一生勤勉劳碌,也易招惹 晚运财利吉祥,晚景亦算佳美。 温馨提示:这只可以作为参考,不必当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