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

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
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

摘要 (Ⅱ)

1前言 (1)

1.1研究型分析 (2)

1.2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结构及其特征 (3)

1.3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厂商创新行为 (5)

1.31创新竞争替代价格竞争 (5)

1.32垄断厂商具有充分的创新动机 (7)

2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网络经济时代的市场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出现了以垄断和竞争双双强化为主要特征的竞争性垄断结构,这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垄断低配置效率或静态无效率的论断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已不再适用。基于此,本文从创新激励的角度出发,论证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竞争性垄断市场的动态性。结论认为: 企业暂时的垄断地位推动着技术创新的进化和演进,创新、竞争和垄断这三者在网络条件下的互动机制保证了竞争性垄断市场的动态效率。

关键词:网络经济:垄断:动态效率

1前言

1.1研究型分析

是以推崇竞争,反对垄断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传统经济模式之所以认为任何市场势力都会偏离市场效率,缘于市场势力会造成四个不良后果: 1. 转移效应,由于垄断厂商制定的价格远远高出其边际成本,从而使消费者的福利转化为垄断厂商自身的利润;2. 分配无效率,即垄断的高定价一方面导致部分消费者退出该商品消费领域,使需求小于供给;另一方面厂商因肆意维持高价而缩减产量,生产规模低于最佳生产规模,使供给小于需求。两者都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3. 生产无效率,垄断企业因能获得垄断利润,很少有动力来提高生产效率,4. 寻租,企业因垄断利润的诱惑刻意通过一些行政渠道获得和保持市场势力,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以上传统观点从静态出发,强调了垄断的危害性,即配置无效率和生产无效率。但如果从动态来看,结论会大有不同。静态效率是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统称;而动态效率的概念则考虑了引入新产品以及对现有产品的生产技术改造等因素。如果说静态效率强调在技术给定的条件下厂商行为,那么,动态效率则强调厂商的技术改进或技术创新行为。

一般地,动态效率至少和静态效率一样重要,而传统经济模式只是从静态效率这一单一角度来衡量垄断的优劣。因此,这种对静态效率的强偏好是不可取的。产业组织的不同形式意味着不同水平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完全竞争意味着最优的配置和最高的生产效率,即最大的静态效率。但是在那些技术进步非常快的行业中,静态效率并不是非常有意义的。什么样的市场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刺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呢?“ 一旦我们开始进入细节,并且研究那些进步最为明显的单个企业时,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并不是在相对自由的竞争环境下生存的企业,而是那些大型的企业。” 熊彼特在他那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这样写道,“ 完全竞争不但不可能而且效果不佳,它没有资格被树立为理想效率的模范。”熊彼特认为,最优的市场结构并非是完全竞争,而是涉及一定垄断力量的动态竞争的形式,也就是有一定程度竞争的垄断形式。进一步拓展这种观点的是可竞争市场理论(李怀,2001),其理论含义在于: 即使在传统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仍然是可以实现的,无须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这种市

场结构可以是寡头垄断市场,甚至是独家垄断市场,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

相对于国外,我国学者结合实际情况,也对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柳卸林( 1994) 对该问题进行了国内较早的分析,并提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企业创新。陈志广( 2004)探讨了产业科技进步与产业集中度的相关性,认为我国某些产业的高集中度是产业科技进步的促进因素,而并非阻碍因素。但是,这些分析基本上都集中在传统制造行业,并没有能够涉及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效率问题。此外,周翼( 2000)、王万山( 2004)结合微软垄断案和软件产业实际情况,对软件产品的特性和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做了初步分析,并明确提出传统意义上的反垄断政策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需要重新考虑。

1.2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结构及其特征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网络经济的出现,市场结构呈现出了新的特征。网络经济环境中,信息产业成为主导型产业,信息技术产品成为市场上的主导性产品。由于信息产品的特征和高度的技术竞争,网络经济领域的垄断与竞争不再泾渭分明、水火不容,信息产品之间的竞争必然导致垄断的产生,而垄断的产生也并不能够排除激烈竞争的存在。可以说,网络经济里竞争和垄断双双被强化,市场结构表现为一种竞争性垄断结构。即“ 市场的开放度越高(进退无障碍),竞争就越激烈,技术创新的速度也就越快,所形成的行业垄断性就越强,集中度也就越高;而垄断性越强,集中度越高,市场竞争反而越激烈。”(李怀,2001)这种市场结构不同于传统的自然垄断结构,也不同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结构,显著的不同点就是其富有激烈的竞争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种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就属于可竞争性市场。

这种新型的市场结构对传统经济理论尤其是传统的竞争和垄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于古典范式中被经济学家全盘否定的垄断来说,其显著表现是过高的垄断价格和低于合理水平的垄断产量,在让消费者付出了尽可能高的代价的同时,减少了社会福利;而如今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却表现为: 向消费者不断提供性能更高、价格更低的产品。如: 微软出售给OEM厂商的windows 价格平均为40- 50 美元,与历史价格及其他操作系统的现行价格相比,是比较低的。盛郁旻、牛露

华( 2001) 通过模型得出,Windows 的价格和电脑硬件的价格成正比、与电脑的需求弹性成反比,如果按此价格关系引入现实的电脑硬件价格和可行的需求弹性,则计算出的Windows 价格是实际价格的10—30 倍。

这种低价位垄断定价现象,正是网络经济下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的特有现象。之所以出现垄断厂商一反常态的低价位定价现象,究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两个: 其一是网络经济特性———网络效应;其二是竞争性垄断的市场结构。

一方面,由于网络效应,当期操作系统的销售量可以作为下一期应用软件价格的一种信号。如果因某种原因使生产应用软件的边际成本下降的话,那么操作系统的用户网越大,应用软件的销量就越大,应用软件的边际成本就越低,从而其价格也就越低。同样,操作系统用户网越大,软件的种类就越多,质量也越高。由于这种效应,该垄断者就有动力降低操作系统的价格以扩大用户网络。根据有关垄断竞争的理论,当市场中不同的应用软件由许多厂商提供而进入壁垒较低时,对应用软件的总需求越大,软件的品种就会越多,价格会越便宜。与上述整体垄断者的情形一样,由于操作系统价格的信号效应,这种联系会增加操作系统的需求弹性,从而使操作系统垄断者的定价比其他情形更接近于边际成本。

另一方面,网络效应又加大了整个市场的竞争程度,从而使垄断厂商时时刻刻受到现实和潜在竞争的威胁。在网络产业中,现有厂商可能拥有优越的市场地位,但同样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这迫使他们不能完全实行垄断定价。对垄断厂商来说,网络效应的“ 双刃剑”让他们感受到了潜在竞争的威胁。要想维持其市场地位,就必须给自己的产品制定一个适当的价格,给潜在进入者持续的压力,阻止其达到或接近临界规模水平。同时,网络经济下除了技术以外,并不存在其他进入壁垒,技术创新是决定市场份额最重要的因素。即使靠技术优势一时抢占了市场份额,一旦技术创新停滞了,这种优势就可能很快丧失掉,传统的靠掠夺性定价来获取市场份额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因此,客观市场结构条件限制了垄断厂商的定价。

可见,处于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下的垄断厂商,通过限产和提高价格的方法来获取经济利润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产量和降低价格的途径来维持生存。网络经济的高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的特点,决定了在位厂商已不能再按传统的边际定价来定价,只能按平均成本定价,而这里的平均成本更一般的相当于

单位成本,因而可以说是单位成本定价;进而决定了垄断厂商要不断增加产量,才能不断降低成本,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只有不断降低价格,才能保持有利的竞争地位和防止潜在进入者的进攻。再者,根据信息技术功能与价格比的莫尔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 个月翻一番,而价格却以减半数的方式下降。该定律的作用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已持续30 多年,预计还会持续至少10 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厂商的产品定价要低于完全竞争价格,即渗透定价。这也正符合了可竞争性市场定义中的价格特征,同时,也印证了熊彼特的观点,“ 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与那种和竞争假设相一致的企业能达到的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水平上的竞争价格和竞争产量相比,价格不一定较高,产量不一定较小。”

我们可以对这种定价行为进行直观性的分析:

如图,假定Qa为网络规模的临界点,CE 为用户未超出临界点时的市场需求曲线,CF 为当前条件下的厂商边际收益曲线;AD为超出临界点时的市场需求曲线,AG 为当前条件下的厂商边际收益曲线;AC为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MCm为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MCc代表竞争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

当市场规模低于临界点Qa时,此时可行的市场需求曲线为CH,厂商为了快速通过临界点只有采取渗透价格,即低于成本的价格,来吸引大的、有实力的顾客,此时的厂商在横柱(此时价格为零,如免费赠送)与AC之间的区域进行定价,更一般的价格会接近边际成本。当市场规模突破临界点Qa后,需求方网络

效应发生作用,可行的市场需求曲线为TB。在此条件下,理论上厂商可以遵循平均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原则进行定价,但是由于网络经济下的竞争性垄断市场特征之一是“ 可竞争性”,同时,网络经济下的信息产业是一个既可行又可持续的产业,因此,厂商为阻止潜在的竞争者进入,按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原则实行“ 满意” 定价,此时P=AC。

再者,当市场规模突破临界点Qa后,需求方网络效应发生作用,需求曲线将会向右上方移动(如移到图中虚线MN位置)。又由于,平均成本曲线AC呈下降状,则随着需求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交点的下移(如从点B移到点L),价格会下降。而随着这种状况的持续进行,价格P 会不断下降,会出现Pm

这种定价分析证明了,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并不像传统垄断一样损害消费者利益、削减社会福利,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具有静态效率。而国内大多学者也正是从静态效率入手分析了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效率问题,对于动态效率的分析还较少,在此,我们将从创新利益驱动角度对网络经济下垄断动态效率进行分析。

1.3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厂商创新行为

传统理论认为: 在存在市场势力的情况下,垄断厂商因为能获取垄断利润,因而没有足够的动机去进行技术创新,因此市场势力的存在会扼杀厂商创新的动机。而我们通过分析,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网络经济下,在垄断和竞争双强化的竞争性垄断结构中,垄断不仅不再如传统理论所说的会抑制创新的发生,反而会促进创新的开展。

1.31创新竞争替代价格竞争

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网络经济时代,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竞争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决定因素,而“ 马太效应” 则更进一步强化了技术竞争的效果。拥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会通过学习曲线快速实现“ 赢者通吃”,而在技术上处于劣势的企业往往会一败涂地。面对这种形势,厂商的行为策略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此,我们将从策略角度来分析垄断性竞争市场结构下,垄断厂商和潜在进入厂商对待技术创新的态度或策略。

在垄断性竞争结构下,垄断者和潜在进入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假定在一定时刻垄断者并不清楚潜在的竞争对手是否会采取创新行为,这一假设并非不

切实际: 事实上,垄断者往往难以确认其竞争对手,而且对方的意图也不很明确;另一方面,潜在进入者也不是很清楚垄断者的确切意图,垄断者在面对自己的行为时会如何应对?潜在进入者自己也难以确认。因此,就创新这一行为来说,垄断者和潜在进入者之间存在着博弈。

由于分析的是网络经济,因此我们假设创新是激进式创新(即创新产品将使得现有产品立即退出市场),则一旦潜在进入企业创新成功并进入市场而垄断企业未进行创新,垄断者的利润将变为零,而潜在进入企业将获得垄断利润,成为新的垄断者;另一方面,假定不存在创新时序,即如果垄断者和潜在进入者都创新成功,二者将同时拥有并均等占有市场份额从而形成寡头垄断。令RM 代表垄断企业创新前的垄断利润,RD 代表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后两家企业的平均利润(此时市场结构呈现为双寡头垄断) ;创新和不创新是垄断厂商和潜在进入厂商面临的策略选择,分别用Y 和N代表。图 2 给出了垄断厂商和潜在进入厂商采取不同策略时的收益矩阵。

根据以上条件,我们可知该博弈过程是个静态博弈。由于两个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则垄断者必须要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因此不管竞争对手的策略选择是哪一个,垄断者选择创新是最优的,即创新是垄断者的占优策略。同理,创新也是潜在进入者的占优策略。因此,该静态博弈存在唯一纳什均衡———(创新,创新)。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在这种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垄断者和潜在进入者将会展开激烈的创新竞赛。创新竞争会替代传统的价格竞争成为厂商间竞争的主题。其实“ 有价值的竞争不是那种竞争(笔者注: 价格竞争),

而是新商品、新技术、新供应来源、新组织形式(如巨大规模的控制机构)的竞争……这种竞争比其他竞争有大得多的效率” 。

1.32垄断厂商具有充分的创新动机

传统理论认为,由于垄断企业自身存在着“ 垄断者惰性” 和“ 替代效应”,因此垄断企业没有足够的动机或激励去进行创新,也就是说就创新行为来说,垄断是低效率的。我们的分析将会表明: 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具有充分的创新动机,就创新行为来说,垄断并不是低效率的。

在此,我们在阿罗模型的基础上,对个别变量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改动,对网络经济的垄断性竞争结构中垄断者的创新激励和完全竞争结构中竞争者的创新激励进行比较。

假设企业进行的是过程创新,这使得企业生产某一种产品的单位成本由C1 下降到C2。R 表示厂商利润,V表示厂商进行创新的激励水平,P 和D分别表示价格水平和产品需求。

1. 垄断厂商的创新激励

令RM 为单位时间的垄断利润,由包络定理可得:

式中,PM(C)是成本C的函数的垄断价格。因此,垄断者创新激励的贴现值为:

( 1)

2. 竞争性厂商的创新激励

创新前边际成本为C1,因而市场价格为C1,企业赚取零利润;创新后边际成本降为C2,令PM(C2)为垄断价格,存在两种情况:

( 1)小幅创新

此时,PM(C2)>C1,创新厂商和其他厂商进行不对称成本下的伯川德博弈后,最终创新厂商被迫要价P=C1。

创新者单位时间的利润是:

创新者的创新激励是:

( 2)剧烈创新

此时,PM(C ) < C,创新者单位时间的利润是:

创新者的创新激励是:

3. 两种创新激励的比较

( 1)对于小幅创新

上文的垄断定价分析中,我们已知道,网络经济下垄断企业采取的是不高于完全竞争价格的低价策

略,即垄断企业的定价,在小幅创新情况下,创新厂商定价P=C1,所以有: 。

因为需求曲线向下,则有。比较( 1)、( 2),容易得出。

( 2)对于剧烈创新

此时,引入进入威胁,垄断厂商受到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这种情况更符合网络经济下竞争性垄断市场的事实。

已知,创新前垄断者的边际成本为C1,如果进入者单独采用边际成本为C2 的新技术,且因垄断者的边际成本仍然为C1,那么,令和分别为垄断者和进入者的单位时间利润。则进入者和垄断者的创新激励分别为:

有理由假定,在同类产品企业中,一个垄断者获得的利润不会少于两个未合谋的寡头企业,即:

这便是效率效应。

由于创新是剧烈的,即。假如有进入者进行创新,他可以完全消除原有的市场垄断,

且潜在的利润不会被竞争所消耗,从而形成新的市场垄断。则有:

将以上两式带入( 4)中,则其中等式满足。事实上,( 4)更一般地意味着,即存在进入威胁的情况下,垄断厂商的创新激励总是大于进入者。这意味着,由于竞争减少利润,垄断者对保留单一垄断者的刺激,大于进入者要成为双头垄断者的刺激,因此为保持其单一的垄断地位,垄断者会加大创新力度。

经过比较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不管小幅创新还是剧烈创新,总有。由此,我们得出,在网络经济下垄断厂商的创新激励并不比竞争性厂商的创新激励小。因此,网络经济下,阿罗的垄断者创新的“ 替代效应” 被证伪。

我们的结论也证实了: 生产同类信息产品的企业数量虽然有一个或几个技术领先者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但由于市场的进入和退出是自由的、无障碍的,还存在着一些潜在进入者。“ 虽然垄断的态势已经形成,不过谁能占据寡头和垄断的位置的不确定性非常大,高度的竞争特别是技术创新可能随时导致这个位置被人置换,即处于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上的垄断位置的置换率非常高。” (李怀,2001)因此,以技术竞争为主的市场竞争的加剧、众多的潜在的进入者、高的“ 置换率”,使垄断厂商自身有了足够的创新激励去开展研发活动,时刻保持创新的势头。

正是网络经济下这种新型的市场结构,决定了网络经济下厂商的创新行为,同时,这也进一步说明,这种竞争性垄断结构是有效率的。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具有技术创新的优势,它的竞争程度是最激烈的,激烈的竞争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同时,如果考虑创新投入的能力,创新是与规模经济有密切联系的,创新往往需要较多的投资,而只有大企业才有足够的实力提供研发的巨额投入,而在高度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态势又可以把企业规模做大,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密集有效的人力和财力支撑。可见,网络经济下,这种竞争和垄断双双强化的市场结构内生了双双强化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企业真正具备了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真正具有了动态效率。

2 结论

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结构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一般的表现为以垄断和竞争双双强化为主要特征的竞争性垄断结构。该市场结构具有不同于传统垄断市场的显著特征,同时也对传统的垄断理论提出了挑战。网络经济的垄断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下自发形成的,它不但没有以“ 价高量低” 的垄断产品侵害消费者的利益,造成社会经济效率低下;也没有消灭竞争、遏制创新,而是在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环境下,旧的垄断不断被新的垄断所替代,始终处于一种不断的消长和换位的运动之中,这样,技术创新、竞争、垄断这三者在网络经济时代始终是交融互促地发展的,网络经济下的竞争性垄断市场是一个动态竞争的市场,而正是持续的技术创新才使得竞争性垄断市场具有了动态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奥兹·夏伊: 《产业组织理论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刘易斯·卡布罗: 《产业组织导论》,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年。

[3]T·G·勒维斯: 《非摩擦经济- - 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年。

[4]泰勒尔: 《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

[5]泰勒尔: 《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

[6]夏皮罗,瓦里安: 《信息规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7]约瑟夫·熊彼特: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商务印书馆,1972 年。

[8]陈志广: 是垄断还是效率- - 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 年第12 期。

[9]邓俊荣: 网络经济视角下寡头垄断效率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 年第9 期。

[10]李怀,高良谋: 新经济的冲击与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的出现,《经济研究》,2001 年第

10 期。

[11]马建堂: 《结构与行为- - 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年。

[12]柳卸林: 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4 年第9 期。

[13]盛郁旻,牛露华: 网络经济的产业结构特征- - 微软反垄断案及其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1 年第6 期。

[14]王万山: 软件供给反垄断规制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 年第5 期。

[15]吴汉洪,张晓楹: 对反垄断中合理规则的经济学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 年第6 期。

[16]谢志刚: 信息产品需求特性与垄断性市场结构,《中国工业经济》,2005 年第5 期。

[17]张小蒂、倪云虎: 《网络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

[18]周翼: 微软垄断案的网络经济学分析,《世界经济》,2000 年第10 期。

[19]朱彤: 《网络效应经济理论- - ICT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8章

第八章 1.比较垄断和竞争两种市场类型的经济效率,分析垄断的低效率。 西方经济学认为,垄断会造成经济的低效率。认为垄断的低效率是其造成市场失灵的根本表现。可以通过比较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进行比较,来分析垄断的低效率。 首先回顾一下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出的长期均衡。假定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如图8-1中的S c所示。由于是一个成本不变的产业,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表示各个产出水平相等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整个市场在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a点达到均衡,价格为P*,产出量为Q*。需求曲线表明消费者从每个产出水平中获得的边际效用。在价格和产出量的均衡水平上,生产最后1单位产出的社会边际成本(如水平的供给曲线所表明的)恰好等于消费者获得的归之于该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如市场需求曲线所表明的)。由于消费者按价格P*能够购买Q*单位的商品(产出),所以,消费者便享有了由三角形adP*所表示的全部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也是全社会的净利益。 图8-1垄断和低效率 下面再看看垄断市场的情形。假定在产业中只有一个企业。市场的需求曲线便是企业的需求曲线。所以,垄断企业可以按照能够销售的数量确定其销售价格。由于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其边际收益曲线便是一条处于需求曲线之下的向下倾斜的曲线,如图8-1中的MR m所示。假定垄断企业和竞争产业都按相同长期不变的平均成本生产,垄断企业在长期通过寻求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企业规模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该企业规模反映于图8-1的平均成本曲线AC m和边际成本曲线MC m。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相交于c 点(表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决定垄断企业产出量为Q m,并决定该产量的价格为P m。

网络经济概论作业 答案

网络经济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答案:1-5 CBBDC ;6-10 CAADC;11-15 C 二、判断题 答案:1-5 TTFTT;6-8 TTF 三、思考题 1、辨析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区别。 答案: 网络经济:一种是可以定义为“基于网络的,以信息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另一种可以定义为“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潮流和经济形态,包括它对现有的多种经济理论、产业结构和国际经济等的种种影响,是信息社会的经济最集中、最概括的体现”。前者的定义是将网络经济定义在网络的范围之内;而后者是指网络包括对经济的种种影响。 知识经济: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历史发展来讲,它是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经济的新型经济,它是相对于靠土地和种养殖业的农业经济和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工业经济而产生的新的经济概念和经济形态。它的最大新质在于,它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以拉于知识,技术特别是高技术,以及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正步入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新经济时代,在这个新时代,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因素,由此引发的经济革命将重塑全球经济的新格局,并将引起政治、社会的全面变革。 2、说明网络经济学的特点。 答案: (1)以网络的视角分析经济网络经济学不只是特定领域的行业经济学,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渗透到整个经济系统,体现为经济系统的升级;生产组织方式、消费结构和经济和行为主体为特征都发生巨大变化。网络经济是一种趋势经济,虽然网络经济还不是世界的主流经济形态,但它正在迅速地发展。传统经济会愈加体现网络化特征,研究这种趋势经济,必然需要合理的预见,但确立其适用范围时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2)与信息技术发展紧密相关网络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直接源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各种经济活动中,“网络”结构再不是经济系统次要的特征。信息技术仍然处于快速发展变化过程,更多的数字化智能化产品被应用于传统产品的升级改造或辅助设计、生产过程中,这些变化拓展网络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外延。总之,网络经济学是一门伴随信息技术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学科,并且本身具有强烈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完全竞争和垄断的利弊分析

竞争和垄断的利弊分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班 111404212 孙楠楠 摘要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彼此对立又相互统一的部分。竞争与垄断这两个社会经济现象与其他现象一样,对待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既有着消极的抑制作用, 又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竞争和垄断利弊的认识,必然各有所见,并不断深入着。就此,来分析一下竞争与垄断的利弊。 关键词:竞争垄断利弊分析效率技术创新 一、竞争、垄断与效率 效率高低是利弊之争遇到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在一部分经济学家的研究中认为在垄断市场条件下,企业的效率是低下的。美国哈佛学派学者谢佩德在近期的研究中表明了这个观点,认为,一些大的垄断公司,由于内部效率低下,造成的损失往往超过公司成本的10%。这些学者坚持认为,只有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却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竞争市场条件下,生产效率是低下的。熊彼特批判了竞争企业具有高效率的观点,他说:“很难设想是完全竞争一开始就会采用新生产方法和新产品,这就是说,我们所称为经济进步的东西,大部分和完全竞争不相容。完全竞争的效率、尤其是就新技术效率而言,是低劣的。”这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只有建立大批量生产经营体系,才能利用规模经济效益,而大批量生产经营必然引起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产生垄断,这种在规模经济作用基础上形成的垄断,显然有着较高的效率。罗伯特·博克反驳了高度集中的垄断企业会使经济效率低下的论点,他认为规模经济形成的垄断企业与效率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他还说,占有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为了提高价格,限制产量,企业的效率必须是优越于它的竞争对手,否则,它的竞争对手会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因而市场自由地调节各自企业的效率。 哈耶克从垄断与竞争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他说“竞争与垄断相连时,竞争才达到最佳状态。垄断企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而留下的

浅谈网络经济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_刘泽波

The Industrial Study | 产业研究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62浅谈网络经济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刘泽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黄冈 438002 摘要:当前,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已初见端倪。它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本文对网络经济基本内涵、我国的网络经济的现状及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等有关问题做了初步阐述和有益探讨。 目前,网络经济发展热火朝天,不断加速,但不少人心里还有疑虑,对一些问题存在着争论。本文探讨了网络经济的内涵、分析了网络经济的现状以及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以求得共识,增强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自觉性。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经济;发展趋势 ;新增长点 ;社会影响 一、网络经济的内涵 随着互联网的风靡,接踵而来的是网络经济的兴起。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网络经济概括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不仅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也包括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统产业、传统经济部门的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因此,绝不能把网络经济理解为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之外、与传统经济完全对立的纯粹的“虚拟”经济。网络经济是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经济,是端到端的、开放的、网络化的直接经济模式,将会导致市场与行业的重构。网络经济中将会有更多的网上企业、网际企业以及虚拟企业出现,在网络经济下,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的基本运作模式。 二、网络经济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经济渗透到贸易活动的各个阶段,其迅速发展正在引起世界巨大的变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网络正在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的雨要手段。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从而及时、准确地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因而,网络经济将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它主要表现在: 网络经济作为当代经济活动最新的、最活跃的形式,已经在当今的经济生活、经济活动中产生了重要的、根本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经济活动的上导因素、运行形式、经济内容以及经济商品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影响。 网络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制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由于网络产品和服务价格不断下降、质量与性能不断完善,使得我国可以用较少的钱购买和安装实际界上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设备,使用比较成熟的软件系统,实现与发达国家存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同时,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对我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以及金融、保险、贸易等行业进行改造,使这些产业较大幅度提高竞争能力;二是对我国就业、收入分配和传统产业形成巨大冲击:网络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必然带来收入分配的巨大变化,表现在不同教育水平、不同职业的就业者之间,尤其将会严重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传统产业而言,网络化必将使那些不能提供一流产品、一流服务的企业陷于困境或破产,在垒球生产能力过剩中失去生存空间。三是对我国制度、文化带来一定影响:网络经济使国别概念淡化,具有极强的全球化特点,这对我们已经习惯的管坪体制和政策会产生冲击。一方面,各国政府所设定的种种限制性政策,将被国际统一规则所取代。另一方面,网络经济使政府进行国家干 预的理由变得苍白。 三、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 网络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济发展的趋势.它为现实经济增长构筑起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提供了一种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的高效工具,营造了一种全球化的经营环境。人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计算机自动控制、辅助设计、制造和集成制造等,提高生产效率,并使个性化的小批量生产的边际成本最小化;人们利用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经营决策服务,大大加快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人们通过由计算机网络连成一体的全球化市场,实施着真正的全球化经营战略,优化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 我国网络经济不同于以往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服务行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信息产业空前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增强,国际贸易、投资以及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等将更加活跃;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整个经济运行的机制、方式和规则等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最为直观的形式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和迅猛发展。 总之,网络经济具有双向信息沟通、交易手段灵活方便、交货方式便捷快速等优点,所以其发展前景看好、潜力巨大。但目前,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我国,网络经济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不管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管理等角度,也都还存在诸多急需探索和解决的课题。但网络经济作为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或经济模式已经初见端倪,它的迅速发展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极大地促进和拉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这也是不言而喻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这为网络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成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和条件,而且其优势更是无法模仿的,也是独一无二的。 参考文献: [1]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财贸经济.2000(6) [2]刘立达,论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金融研究报告.2000(11) [3]刘骏民,论西方国家虚拟资本的新发展.经济学动态.1996(12) 作者简介: 刘泽波,男,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学院教师,高校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方。

XX年中国网络经纪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XX年中国网络经纪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下列建设项目中,可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是() A.连锁健身房 B.公安机关办公楼 C.游泳馆 D.度假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公安机关办公楼属于国家机关用地。 2、闲置土地的处置方式中,延长开发建设时间,但最长不得超过()年。 A.1 B.2 C.半 D.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闲置土地的处置方式中,延长开发建设时间,但最长不得超过1年。 3、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 A.选址意见书 B.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C.施工许可证 D.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正确答案】:D 4、下列属于征收土地特点的是()。 A.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B.要妥善安置被征地单位人员的生产和生活 C.用地单位给予被征地单位经济补偿

D.被征收后的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 E.被征收的土地不可以是国有土地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征收土地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2.要妥善安置被征地单位人员的生产和生活;3.被征收后的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即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 5、房地产估价机构的名称事项发生变更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后30日内,到资质许可机关办理资质证书()手续。 A.延续 B.变更 C.注销 D.撤销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房地产估价机构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执行合伙人.注册资本或者出资额.组织形式.住所等事项发生变更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后30日内,到资质许可机关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并申请办理本机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单位名称变更手续。 6、物业服务合同属于我国合同分类中的()。(kaoshi.) A.单务合同 B.委托合同 C.无偿合同 D.非典型合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物业服务合同属于我国合同分类中的委托合同。 7、房地产估价机构由自然人出资,主要由()发起设立。 A.自然人 B.政府 C.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 D.房地产估价师个人

我国网络直播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网络直播市场现状分析 网络直播概念界定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 从广义上来说,网络直播吸取和延续了互联网的优势,利用视讯方式进行网上现场直播,可以将产品展示、相关会议、背景介绍、方案测评、网上调查、对话访谈、在线培训等内容现场发布到互联网上,利用互联网的直观、快速,表现形式好、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受众可划分等特点,加强活动现场的推广效果。现场直播完成后,还可以随时为读者继续提供重播、点播,有效延长了直播的时间和空间,发挥直播内容的最大价值。 从狭义角度,网络直播是新兴的高互动性视频娱乐。这种直播通常是主播通过视频录制工具,在互联网直播平台上,直播自己唱歌、玩游戏等活动,而受众可以通过弹幕与主播互动,也可以通过虚拟道具进行打赏。 网络直播的市场现状 (一)市场规模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到,近两年来,网络直播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文化业态。2015年,全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其中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 (二)市场新态势 1、明星+视频直播,放大叠加品牌价值及宣传效果。 从2015年开始,视频直播软件已在大众的娱乐生活中悄然走红,网络主播们通过手机摄像头,即时与粉丝聊天互动,让网友见识到移动直播的魅力。到了2016年,越来越多的明星也开始参与到这场狂欢中来。2016年4月7日,女星刘涛入驻直播平台,为网友直播自己新剧《欢乐颂》发布会的现场实况。短短两个小时的直播,传播效果惊人: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7万,总收看人数71万。而在《跑男》第四季的开播发布会上,跑男的7位成员也通过腾讯直播与网友互动。在Angelababy不惧形象,大秀活人“表情包”的10分钟内,在线观看人数超过了33万,全程总观看人数过百万 在这些惊人的数字下,越来越多的营销方看到了直播平台与明星组合叠加的宣传效应。 毫无疑问,直播是一个将明星IP品牌价值放大的平台,是继博客、微博、小咖秀之后兴起的又一绝佳

微软公司垄断案的经济学分析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微软公司垄断案的经济学分析 学院:财经学院 老师: 专业班级:金融1403 学号: 学生姓名: 联系方式: 日期:

微软公司垄断案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微软作为一家世界个人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跨国科技公司,却陷身于一场规模浩大的垄断案中,从其发生的原因与导致的结果来进一步分析经济学中的垄断。 关键词:微软、垄断、自由竞争、创新 垄断又称独占,这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一左右望而网市利”,可见垄断的发展历史是极其久远。而在垄断案例中,唯有一件案例是众晓皆知的,成为反垄断的典型案例,那就是微软反垄断案。微软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科技公司,是世界PC机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1975年,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正因为如此,最先起诉微软公司的是2004年8月27日美国加州多个城市政府起诉其滥用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地位,对商品制定不合理的价格,是一种妨碍正常竞争的掠夺行为,损害消费者的正当利益。随后就又遭到韩国、欧盟、日本的反垄断指控。这不得不让我们关注“垄断”这一经济名称,它是如何影响我们个人的生活乃至某个行业的发展命脉。 在中国,有一种现象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深有体会,那就是“春运”,美国称其为每年世界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活动,。每到春节,火车票供不应求,价格不但不下降,还准备出台春运票价上浮政策,以此来缓解春运紧张形势,疏导运力,这一现象用经济学来解释就是“垄断”。到底垄断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垄断指少数具有一定经济

优势的资本家为了共同控制某个或若干部门的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实行的一种联合。垄断是从政府保护主义的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基本特征,在这一阶段,企业主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势必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及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大企业通常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不断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使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劳动产品的生产逐渐集中于自己手中。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信用体系及股份公司的出现打破了单个资本的生产局限,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发展。生产及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意味着企业数量减少,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都集中在几个大企业手中,他们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共同操纵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了可能;由于少数大企业的存在,使中小企业处于受支配地位,少数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保证彼此都能够有利可图,通常也会谋求暂时的妥协,达成一定的协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因此,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会走向垄断。就正如微软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公司,其高端技术的研究与生产的技术都由其掌握,其商品价格也由其控制,在市场上根本就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公司,势必形成微软垄断的局面。 垄断通常可分为合法垄断与非法垄断。合法垄断是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律经济,维护某些社会公共利益或为了节省有限的资源而使用政策或法规来进行的垄断,如银行、保险、石油

网络经济概论

《网络经济学》期中作业 使用班级:10电子商务48 任课老师:任星羽 一、选择题 1、在评介网络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中,哪个指标尤为显著(非常明显)() 最能体现网络经济的发展程度。 A、网络基础设施 B、网络应用 C、网络中介 D、电子商务 2、网络生产力产生的内在动力是()。 A、当代人类需求的质的飞跃 B、科学技术的综合化 C、全球的产业革命何产业结构的调整 D、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竞争的加剧 3、网络生产力产生的基础条件是()。 A、当代人类需求的质的飞跃 B、科学技术的综合化 C、全球的产业革命何产业结构的调整 D、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竞争的加剧 4、网络经济时代的生产力特征主要体现在()。 A、以人力作为生产工具 B、以动力作为生产工具 C、以智能作为生产工具 D、以物质和能量作为生产工具 5、网络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标志是()。 A、土地 B、机器 C、能源 D、网络 6、网络生产力的本质是() A、信息 B、知识 C、智能 D、信息化网络 7、下列那个不是网上银行:( )。 A. 在线银行 B.上网银行 C.电子银行 D.网络银行 8、网络经济注意力瓶颈的解决途径是: ( )。 A.网络经济应向“傻瓜化”方向发展 B.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动和谐统一 C.提供搜索引擎服务 D.同一全世界的语言 9、网络经济的核心是: ( )。 A. 创新 B. 网络技术 C. 观念 D.充分的信息 10、网络经济的梅特卡夫定律是: ( )。 A. 网络的规模等于网络结点数的平方 B. 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数的平方 C. 网络的价值与网络结点数的平方成正比 D. 网络的价值与网络结点数的成正比 二、名词解释 1、主观稀缺性 2、摩尔定律(Moore’s Low) 3、梅特卡夫法则

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对比与发展

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对比与发展 院系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1.摘要 (1) 2.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1) 2.1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在消费活动上的比较 (2) 2.1.1 网络消费的个性化特性 (2) 2.1.2 网络消费的技术限定特性 (2) 2.1.3 网络消费的准公共品特性 (3) 2.1.4 网络的消费与生产互补特性 (3) 2.2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在生产活动上的比较网络经济是以网 络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生产与交易活动 ,与传统经济相比较 ,在生产活动中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4) 2.2.1 生产中的边际效用递增特性 (4) 2.2.2 生产中供求双方的规模经济特性 (4) 2.2.3 生产中分工与交易的并优特性 (4) 2.2.4 生产的直接特性 (5) 2.3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在风险特性上的比较 (5) 3.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联系 (5) 4.参考文献 (7)

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对比与发展 1.摘要 网络经济是衍生于传统经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挑战。随着我国互联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扩大,网络经济也随之迅速发展壮大,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对传统经济和网络经济做出了对比,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梳理了网络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网络经济发展对于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寻求到既促进网络经济发展,又更为有效地使传统经济的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的结合点。 关键词:网络经济传统经济特点优势 网络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信息与网络产业为主导产业、以信息与知识为主导资源的经济形态,是以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各种计算机网络为平台所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经济正日益改变着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重要的经济现象需要予以解释。 2.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基于网络经济的这些内涵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差异是明显的。因此要正确把握网络经济的内在规律 ,就必须对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各自特点作出比较分析。

关于展望互联网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关于展望互联网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关于展望互联网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展望上世纪末,有网络经济风向标之称的纳斯达股指遭遇重创,从其最高峰时的5000多点跌到最低时的2000点以下,缩水一半以上;以90年代美国经济超常规持续增长现象为背景而提出的“网络经济”、“新经济”、“e时代”……的理论,首当其冲地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曾经辉煌无限的“网络经济”是否真的只是对经济现象的片面夸大?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第三种经济”是否只是一个“幻觉”而已?网络经济的严冬真的到来了吗? 实际上,经过高速发展的网络经济只是进入暂时的调整、“挤水”阶段。遭遇“春寒”,并不能扭转网络经济迎来自己春天的大趋势。 一、网络经济受挫的原因探析 1.资源过快地盲目追加到网络业是原因之一。在短期内对一个产业的过快投资,会使该产业畸形膨胀,当人们意识到并缩减对该产业的投资时,向其相关产业的购买需求也将减少。投资的骤热骤冷,将使该产业和其相关产业陷入短期供给过剩的状态。网络业的情况即是如此。1997年之前网络业处于市场孕育期,由于其较好的成长性为股市所追捧,各种公司不分良莠地逢网必触、逢网必炒。触网最直接的效果是二级市场的股价攀升。然而,股市账面上的财富却不完全是真实的,因为市值增长远远超前于经济的实际增长。股市账面上得

不到兑现的部分就成了泡沫,成为一种假象,因为市场上根本没有这么多钱来兑现每个人的股市财富。现金总数量和其真实价值是由社会总财富决定的,而不是由随意变动的股市市值决定的。盲目投资在激烈的竞争下无法形成利润,投入的大量资本无法收回,扩张就被迫减缓或骤然停止。与此同时,这些行业立即把影响传播给上游正在跟随扩张的产业。互联网及其支撑行业,如网络光纤、网络商业软件等的急速扩张及泡沫破裂,就是上述问题所致。 2.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受挫是关键。股市的非理性高攀达到一定程度,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达到极限,一些人开始抛售股票,在抛股的压力下,股市下跌。这本来是股市的自我修正,但如果经济中的不平衡因素同时开始更多地暴露,更多的人就会参与卖股兑现,当人们的心理防线因面对现实而严重受挫时,股市就崩溃了。网络股的骤升骤降就是这种情况。 3.美国产业结构的“软化”与虚拟经济的繁荣,加速了股市泡沫的形成,并成为泡沫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发展中,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逐步外移,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其主要标志是制造业占三次产业的比例大幅下降,服务业则明显上升。伴随着服务业产出比重的上升,美国出现了产业结构“软化”的现象。加工制造业的外移为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创造了条件,而金融市场和交易工具的创新使虚拟经济的繁荣成为可能。最后因风险投资的参与和退出,使虚拟经济的泡沫处于高涨和破灭的变换之中。

7520网络经济概论 A卷答案

A卷 科目序号:7520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成专、普专、注册、选修电子商务专业期末考试 《网络经济概论》答案 2005年11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20分) 1.是指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其核心内涵是企业具有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的专有知识。 2.指许多生产者生产具有差别的产品,以竞争因素为主,又存在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3.网络协议是使各种不同的硬件之间通讯成为可能的传输规则,也就是说只有支持和遵守共同网络协议的硬件才能真正联成网络。 4.指通过投资产生的,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和技能等,并可用来进行再投资的要素。5.为了促进中小型创新企业发展而专门设立的,在一国证券主板市场外的证券交易市场。 二、选择题(每题2分,20分) 1.D2.A 3.B4.B5.B6.B7.B8.B9.A10.D 三、判断题(每题2分,20分) 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8.对9.对10.错 四、简答题(每题10分,40分) 1.(1)网络经济的发展加速了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为企业之间的跨国购并创造了条件。 (2)并购是风险投资的一种重要的退出方式。 (3)并购与被并购是企业生存的必然选择。 2.(1)市场规模决定网络产品的成败 (2)实施“主流化”战略 (3)独特的赢利模式 (4)更加激烈的竞争 (5)创业者多为技术人员 3.(1)应该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考虑风险投资的发展情况 (3)券商的专业素质 (4)严格的市场监管制度 (5)投资者的成熟程度 4.(1)降低交易成本 (2)减少库存 (3)缩短生产周期 (4)增加商机 (5)减轻对物质设备的依赖 (6)减少中间环节

中国的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浅析

课程作业 (2013 — 2014 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网络经济学 所在班级:电商111班 作业题目:作业1-个人作业 学生姓名: hbbkbibibn 学生学号: 2011056789 自评成绩: 93 提交时间: 2013年 12月 21日 物流学院

中国的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浅析 一、网络经济的含义 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以创新为核心,以新技术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它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全球经济发展形态,它是信息数字化的知识经济,虚实结合的经济,直接化的经济,全新的经济。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超常规持续增长现象为背景而提出的“网络经济”、“新经济”、“e时代”等理论与说法,然而,网络经济仍没有统一的定义。 网络经济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游戏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这就是目前信息产业界人士所宣称的互联网经济,它可细分为互联网的基础层、应用层、服务层、商务层。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 网络经济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其交易额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由于网络用户普遍看好这一市场,随着网络的扩大,网络企业的发展前景光明。 二、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 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网速低下,东西部发展不均衡 虽然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宽带用户数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仍处于“低速宽带”阶段,我国的网络基础建设还相对缓慢滞后,平均带宽资费非常高,网速平均速率仅1.774M,排名全球第71位,在接入速率上与日韩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慢,主要由电信垄断所致。网络信息技术的不发展,会制约网络经济的大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电话主线普及率目前还很低。比如青海只有40%的村通电话,甘肃为55%。尽管整个西部地区是中国信息化的后发地带,但该地区内信息化基础与水平差异很大,陕西、重庆、四川等地信息化相对发达,而青海、甘肃、云南、西藏等地比较落后,宁夏、新疆则处于中间状态。即使在每个省区市内,信息化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2 网络安全依然严重,信用缺失 产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在2012年中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年会上表示,随着网络的IP化、宽带化、智能化以及新技术新业务新业态的快速进展,网络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形势依然严

经济学论文-垄断利弊的经济学分析

垄断利弊的经济学分析 1X信管X班 3111111111 梨舟歪 摘要:人们对垄断经济利弊的认识,各有所见,也争论不休。显然垄断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存在着彼此对立又相互统一的部分。垄断对待经济的发展,既有消极抑制作用,又起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就从垄断的定义、垄断产生的原因、垄断的特点以及垄断是否有害等方面对垄断利弊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分析,并通过国内具体实例做深入分析。 关键词:垄断利弊、垄断案例 一、垄断的定义 经济学意义上的垄断属于与完全竞争相对的不完全竞争形式,是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生产或市场实施的一种排他性的控制,从而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行为或状态。客观上,垄断既表现为对生产或市场事实上的垄断状态,同时也表现为各种限制竞争的行为。具体来说,垄断是一家厂商控制某一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现象,面临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通过提高价格,获取垄断利润的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所谓垄断,就是指那些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资本主义大企业,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进行的勾结和联合。 二、垄断产生的原因 垄断是对某种生产要素的占有。这种生产要素成为生产之必备,它

既包括有形的生产要素,诸如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等,也包括一些无形的技术和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像专利、商标权或品牌优势等无形产权,以及政府所给予一个企业的特许经营权、关税配额、进口许可证等特定的产业贸易政策所带来的好处等。谁获得了生产要素的垄断,必然会形成生产上的垄断。 通俗点说,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首先,生产日益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其次,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第一,生产集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之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第二,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第三,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三、垄断利弊的不同观点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垄断是有害的,有的学者还认为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头号公敌。但是垄断是否有危害联系到垄断和竞争、创新、社会福利等等的关系来看。在经济学界都存在有很大的分歧,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关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理论界一般认为,垄断妨碍竞争,一方面垄断企业通过设置进入障碍,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另一方面,通过价格战消灭竞争对手。通过这些排他性控制限制了公平竞

论我国网络经济现状与发展(一)

论我国网络经济现状与发展(一) 摘要: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如何通过有效的对策来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认真分析了网络经济所产生的宏观效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网络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对发达国家网络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借鉴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网络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网络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1当前我国网络经济的宏观效应分析 1.1我国网络经济的宏观正效应 (1)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①信息网络产品和信息网络服务可以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从而促进经济增长;②通过信息的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由于信息的价值具有多维性、间接性和累积性,一条信息被利用后会产生一连串的经济效果;③随着电子转帐系统、电子货币的出现和普及使现代社会经济由货币媒介交换方式演变成信息交换方式。同时,电子商务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商品的流通环节,减少了商品资本,加速了商品资本的循环;④通过提高劳动力的有效利用率而促进经济增长,即企业将从垂直命令与控制型的科层组织向以专家为主的信息网络组织转化。 (2)提供更多就业机会:①网络经济使分工趋于深化,延长了生产过程,创造了生产过程的新领域,提高了生产的迂回程度,形成了新的门类和部门,导致新的产业-第四产业(信息网络产业)的出现,大幅度提高了社会总需求;②网络经济使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弱化,信息作为商品被开发、收集、筛选、处理,并通过网络几乎适时地传输到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双方的网络界面上。 1.2我国网络经济的宏观负效应 (1)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网络经济的“马太效应”将使国际经济的差距扩大趋势在本国地区间延伸,形成了一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同时由于网络经济本身就是知识劳动、智力和资本相结合的新产业,网络新经济对就业和收入分配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意味着相当多的人因不具备网络经济的某些条件而被拒之门外,又因压缩传统就业岗位而被排除,面临失业,发展中社会贫富分化程度有可能随着网络经济发展迅速加剧,进而带来国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与变革。 (2)网络泡沫导致经济虚假繁荣:①大量过剩资金的存在使人们的投机意图有了可执行操作,加速了网络泡沫的形成过程;②大部分网络公司的经营基本上都可以用“融资”两个字来概括,网络公司的这种短视行为使它们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忽略了加强公司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一旦没有资金继续注入,网络泡沫就会破裂;③网络经济的概念被反复炒作,导致网络的作用被无限夸大,结果产生了“风险投资的全民化”网络泡沫的形成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催化剂作用和“风险投资对象的虚泛化”。 2我国网络经济现存的发展问题 2.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目前我国己建成的网络其规模及质量离“高速”的要求相距甚远,大城市之间骨干网信道只有64~8Mbps左右,局部达到155Mbps,而美国为622Mbps,局部有20Gbps之高。骨干网建设远远滞后于实际的需要。ISP对用户的接入速率也很低,表面上大多数都提供56Kbps的Modem接入,但ISP接入骨干网的带宽一般只有256~4Mbps的DDN专线,却要带数千个甚至上万个用户。 2.2金融电子化水平低 目前我国发片银行已有20多家,发片量超过1.1亿张,2007年电子货币交易额达1.74万亿元,银行信用片消费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不断增加,2007年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百分之十左右。但是比之美国人均四张片、英国人均两张片,70%的家庭消费品通过信用

浅谈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目录 一、网络经济概述 (2) (一)网络经济的概念 (2) (二)网络经济的特点 (2) 二、网络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存在的问题 (3) (一)现代企业对网络经济的影响认识不够 (3) (二)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3) (三)现代企业与网络经济的结合不够深 (3) 三、现代企业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对策 (4) (一)现代企业正确认识网络经济的影响 (4) (二)现代企业实现信息化 (4) (三)加深现代企业与网络经济的结合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5)

浅谈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摘要:网络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网络相互融合后出现的新型经济模式,它使信息替代资本成为在经济中的主导,由于互联网具有跨越地域和快速传播的特性,从而能够使产品的交易成本降低提高效率。本文简述了网络经济的概念及现状,分析了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企业为适应网络经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经济,现代企业,影响 一、网络经济概述 (一)网络经济的概念 网络经济是一种以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和工具,以知识要素为主要驱动要素的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生产方式。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提出的网络经济定义认为:“网络经济就是基于网络尤其是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它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主体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金融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等主体的经济行为,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网络,不仅要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经济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直接在信息网络上进行。网络经济是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经济,它以知识为核心,以网络信息为依托,采用最直接的方式拉近服务提供者与服务目标的距离。在网络经济形态下,传统经济行为的网络化趋势日益明显,网络成为企业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主要媒介和实现场所”。 (二)网络经济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的网络经济,与以往的传统经济模式相比,有着受信息网络种种特点的影响而形成的诸多特点: 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快捷,使整个世界的地理距离迅速被忽略,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网络使信息流动速度以秒来计算,使整个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各国的相互依存性大大加强;具有全天候运作的经济特征,使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不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可以全天候地连续进行。 网络经济是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指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是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而形成的(张荣梅、甄增荣,2003)。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由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虚拟经济。 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利用网络的技术,经济组织结构趋向简化,各种生产组织是处于网络端点的个体生产者和个体生产系统,中间层次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进行信息沟通、商品交易,是一种产销直接见面的“直接”经济。 网络经济是速度经济。现代信息网络迅猛的传输速度使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加速发展。网络经济活动节奏大大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快,创新周期缩短,企业竞争逐渐成为应变能力的竞争、速度的竞争、时间的竞争。 网络经济是创新型经济。网络经济源于高新技术和互联网。以此为基础的网

(新)2000年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生态报告

2000年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生态报告 (第一季度) 目录 第一部分:Finternet关注 (2) 第三次浪潮.第一次危机 (2) 第二部分:Finternet视点 (5) 一、互联网:中国改革新动力 (5) 二、中国Internet各阶层心态分析 (14) 第三部分:Finternet观察 (22) 一、主流(上篇) (22) 一、主流(下篇) (26) Finternet观察二:兑现(上篇) (32) Finternet观察二:兑现(下篇) (38) Finternet观察四:拍卖 (43) Finternet观察五:新ICP(上篇) (48) Finternet观察五:新ICP(下篇) (53) 第四部分:Finternet案例 (59) Finternet案例一:转型之星.联想 (59) Finternet案例二:证券之星.STOCKSTAR (67) Finternet案例三:无线之星.润迅 (71) Finternet案例四:EC之星.8848 (77) 附录一:1999年下半年中国网络经济发展述评 (81) 附录二:1999年上半年中国网络经济发展述评 (88)

第一部分:Finternet关注 第三次浪潮·第一次危机 从2000年开始,随着具有分餐特色的主流经济网络化速度的急剧加快,中国迎来了互联网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但也迎来了第一次最为严峻的调整甚至危机。2000年,中国互联网公司面临四路夹击。必将有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倒闭。也必定会有全行业范围内的调整、波动甚至剧烈震荡发生。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倒闭的相对比例有多大,会不会引发骨牌效应。最终倒在地上将是没有竞争力的网络公司而不是互联网或者网络经济本身。 网络经济也有经济周期。问题是调整何时到来,业界如何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热潮的涨落。经济基本面、“第二波”��“新网络概念股”将是维持投资者信心于不倒的关键因素。在.com经济与网络经济之间,存在平滑过渡的可能。而中国网络业会不会崩溃,从根本上还取决于两个与中国国情紧密相关的因素。 1995年��1997年,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初始阶段,最初的浪潮普及了一种概念,建成了一些基础设施体系。1999年��1999年,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迎来了第二次浪潮,所谓“网络产业”开始成行成市,商业模型进一步多元化的背后是互联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始从游离走向融合。从2000年开始,随着具有分餐特色的主流经济网络化速度的急剧加快,以及电子商务、高度垂直、无线、宽带真正成为企业发展核心要义和产业主题,中国迎来了互联网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从浪潮的宽度与广度讲,第三次热潮的社会基础要远远超过前两次浪潮。除了上述特征,第三次浪潮的几个标志是:在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层面,互联网开始真正从边缘走向中心。其中的表现不仅仅在于代表自由市场经济和新生产力的互联网力量对社会话语权的争夺,更在于互联网力量(或者打着互联网旗号的其他社会力量)开始从资本、资源等层面全面介入洗牌游戏��体制内存量的大胆切分和体制外增量的热切追逐。种种迹象表明,掌控主要社会资源的主流经济、决定经济改革走向的传统经济学家、中国社会变革的操盘者管理决策层的阵营已经开始分化。 从促进生产力要素重新配置、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生产关系围绕市场、资本、新技术大幅度调整,实现体制内存量、增量与体制外存量、增量之间的对接与盘活,以及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型等意义上讲,互联网开始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新动力。发展互联网是另一种改革开放。互联网将与WTO一起,成为改变中国走向的两种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量。 然而,从边缘进入中心并非一蹴而就,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既是一部活生生的革命史,但也始终摆脱不了“边缘的宿命”。必须承认,网络经济背后的生产关系变革需求、制度调整因素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将持续存在。1999年中国网民队伍由200万(小众)激增至790万(大众)的同时,自身的一大质变就是由小社区走向大社会。2000年,互联网商业发展的一些崭新规律与传统产业管理观念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大。互联网内在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冲击和破坏甚至颠覆性力量将会充分显现。网络不再是网虫、少数网络科技精英、热心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