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_非化石能源的需求与碳排放

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_非化石能源的需求与碳排放
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_非化石能源的需求与碳排放

1前言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化石能源。直到20世纪后期,人们才认识到由于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向大气层排放的巨量二氧化碳气体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元凶”,低碳能源的呼声日渐高涨,提倡开发“清洁能源”,发展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各国相继规定了

2020年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替代化石能源的最低份额,一般在15%~20%。我国目前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替代的份额不到10%,2020年的目标是

15%。2020~2050年间各国的替代目标尚未公布。

由于非化石能源主要用于发电,在该二次能源中占有比较高的百分比。国际能源署(IEA)对2050年发电行业非化石能源的替代比例按3个不同情景做了大致的预测,Blue Map 情景中总发电量为

42.3PW ·h ,非化石能源发电所占的份额是68%(其中核电占23%),化石能源所占的份额为32%;高核

能替代情景总发电量为44.8PW ·h ,非化石能源发电所占的份额是75%(其中核电占35%),化石能源所占的份额为25%;低可再生替代情景总发电量为

41.8PW ·h ,非化石能源发电所占的份额是61%(其中核电占24%),化石能源所占的份额为39%。

预计非化石能源在发电行业的中长期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主导作用,其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将对二氧化碳减排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将对此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

本文第一作者系本刊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作者简介:陈俊武,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开拓者、国家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现任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长期从事炼油工程设计工作,近年来致力于我国煤化工、能源替代和节能减排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开发,曾指导设计了世界首套大型甲醇制烯烃(DMTO)工业装置。

E-mail :chenjw.lpec@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

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Ⅴ)

———非化石能源的需求与碳排放

陈俊武,陈香生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

随着技术的进步,非化石能源将成为重要的一次能源,其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将对碳减排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核能属于不排碳的新能源,生物质能具有零排碳甚至负排碳的特点,其他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均属清洁的超低排碳能源。先进的核能压水堆技术成熟,型式已发展到第三代,安全性不断提高。尽管发生了日本福岛核危机,但不应责怪核能本身,仍需要在高度重视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核电。我国核电规模不宜过分压缩,2050年核电规模为300GW ,发电量2100TW ·h ,占总用电量份额20%的目标比较恰当。用生物质秸秆制造燃料乙醇、用林业废弃物制造合成柴油和用废食用油脂制造生物柴油能显著降低运输业的排碳,7×108t 干生物质可替代1×108t 进口原油,在高油价时代其意义不言而喻。我国曾推广秸秆发电,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限,建议在生物质秸秆制造燃料乙醇达到产业化后不再扩大秸秆发电规模,以保证燃料乙醇产业的原料来源。水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占总电量的比率是衡量绿色电力的重要指标,中国2050年这三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3600TW ·h ,仅占总用电量的

36%。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份额是一项重要衡量指标,IEA 在Blue Map 等情景中将2050年该百分比定为61%~75%;中国工程院预测的我国2050年该百分比为70%。但如果2050年的核电装机容量为400GW 时可提供总发电量的28%,加上水电、风电、太阳能三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的36%,合计为64%,仍然存在6%的缺口;若核电装机容量只能达到300GW ,缺口将达13%。如靠化石能源来弥补发电量的不足,将带来增加碳排放的后果。

关键词

非化石能源核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碳减排

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

中外能源

SINO-GLOBAL ENERGY

·1·

第16卷第9期2011年9月

2011年第16卷

·2·

中外能源

SINO-GLOBAL ENERGY 2核能

2.1核原料资源量和产量2.1.1铀资源量及其产量

核裂变的主要原料是铀,而全球铀资源的地域分布又极不均衡。根据经合组织核能机构(OECD/

NEA)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008年版《铀红皮书》公布的数据,全球按照130美元/kg 开采成本计算的已知可采铀资源量为5.47Mt ,位居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分别拥有可采铀资源量的23%、15%和10%。美国已知的可采铀资源量为342kt ,中国为68kt 。全世界待发现的铀资源量预计为7.57Mt ,其中美国为2.13Mt 。中国近年来也有新的铀资源发现,但未公布数据。

2008年全球铀产量43.8kt ,6个国家十大铀矿的铀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62.6%(合计27.4kt),其中加拿大(3座铀矿)的铀产量占十大铀矿产量的

21%,澳大利亚(2座铀矿)产量占23%,尼日尔(2座铀矿)产量占7%,纳米比亚产量占8%,俄罗斯占

7%,哈萨克斯坦占2%。随着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的一批新铀矿的陆续投产,2009年的铀产量预计可满足需求量(65.4Mt)的75%,其余25%的需求量需要通过以下渠道满足:①天然铀的库存;②浓缩铀的库存;③从废燃料再加工得到的铀;

④从含U 235低于0.7%的废料加工再富集得到的铀;⑤从废燃料再加工得到的钚(U 235的替代物)。

铀的冶炼和转化加工能力随矿山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现在加工UF 6的能力是76kt/a(U),随着法国和哈萨克斯坦的生产能力将分别增加15kt/a 和

12kt/a ,UF 6的生产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今后随着阶梯式离心机浓缩工艺逐步取代传统的扩散工艺,生产量还会提高。

全球浓缩铀燃料的加工能力目前约为13kt/a ,略高于10.4kt/a 的需求量。全世界目前混合氧化物

(MOX)燃料的加工能力为250t/a(重金属HM),可供当前31个核反应堆应用。随着今后核裂变快堆的推广应用,将使U 238基本转变为U 235,从而使核燃料的后备资源大幅度增加。

海水中也有丰富的铀资源,总量高达4500Mt 。由于浓度只有3.3ng/g ,提炼费用高,初步估计铀提炼费用约300美元/kg ,目前难以商业化生产。

2.1.2钍资源量及其产量

钍也是重要的核燃料,全球资源量约6Mt ,其中中国、美国和印度较丰富。由于钍基熔盐反应堆可在常压下高温工作,转换效率高,体积小,而且堆温超温时会自动关闭,安全性能好;钍燃料反应堆产生的放射性废料少,毒性周期短;钍反应堆不能提炼出制造核武器级的原料,因此备受关注。钍目前还处于核能早期研究阶段,所以核武俱乐部中的核大国目前均是舍钍而取铀。对于核电的原料路线,就像无法预测核聚变发电何时可实现产业化一样,无法预测钍发电厂能否在30年内实现产业化,故本文暂不予以考虑。

2.2核电工业的发展

核能大规模用于发电源自上世纪中叶,一度发展较快,期间因石油价格下跌和发生核事故停滞了一段时间。2009年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为370GW ,正在建设中的核电装机容量为51GW 。按照IEA 的

Blue Map 情景,预计2050年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00GW(高方案约2000GW),发电量9600TW ·h ,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4%(高方案约38%)。

我国权威部门(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和核科技专家均主张今后应大力发展核电,以减少煤电对环境和气候的不利影响。在他们的建议中,2050年不同情景下核电装机容量要发展到300GW 甚至

420GW 的规模,每年提供2100~2940TW ·h 的电力,占总发电量的20%~32%。这个规模当居世界之首,堪称一大手笔。

有些国家由于日本福岛核危机已重新审查本国的核电政策。中国政府目前只是暂缓审批新的核电项目,表示要重新审查核电发展规划,具体有多大影响尚难下定论。鉴于核电的高度清洁性和经济性,属于替代煤电的重大举措,笔者认为只要慎重选址,坚持严格的安全标准,较大规模地发展核电仍是大势所趋。中国原先的宏伟规划可能会有少许改动,应避免各地一哄而起,省省上马,大跃进似的发展核电。在本研究中,建议2050年核电装机规模为300GW(情景A)或250GW(情景B)比较合适。

2.3核电技术的发展

核电产业化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建设安全、经济、可靠的热中子反应堆核电厂。目前热中子反应堆类型有重水堆、沸水堆和称之为第三代的压水堆,第三代压水堆以高度

·3·

第9期

陈俊武等.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Ⅴ)

———非化石能源的需求与碳排放

安全的AP1000为代表。第四代反应堆目前正处于开发中,共有6种类型:①钠冷快堆(SCFR),典型发电功率为1500MW e ;②超高温堆(VHTR),典型发电功率为250MW e ,供热功率为400MW h ;③超临界水冷堆(SCWR),典型发电功率为1500MW e ;④气冷快堆(GCR),典型发电功率为1200MW e ;⑤铅冷快堆

(LCR),典型发电功率为20~600MW e ,特点是核反应堆燃料更换时间长达15~20年;⑥熔盐堆(MSR),典型发电功率为1000MW e ,特点是可采用钍燃料。上述反应堆中,公认钠冷快堆是先行者。中国第四代反应堆尚处于实验阶段,2025年前要达到商业性示范运行还有一大段路程要走。

2.4核燃料封闭式循环

大规模的核电发展,对铀资源供应和放射性核废物的处理提出了非常紧迫的要求,核燃料封闭式循环体系的建设已提到议事日程。核电业界公认,能够建设核燃料封闭式循环体系是由核电大国转变为核电强国的重要标志。

目前全世界每年从核反应堆卸出约1×104t 带放射性的乏燃料,累计已达30×104t ,而商业性对乏燃料进行后处理的能力还不到0.6×104t/a ,造成核乏燃料积压与日俱增。

核燃料封闭式循环体系包括3项技术:将核反应堆乏燃料中含有铀、钚及含有其他长寿命放射性元素的核废物进行分离回收的后处理技术;将铀和钚制成混合燃料元件(MOX)的技术;使用MOX 燃料元件,将U 238转变为钚239,实现核燃料增殖的快堆技术。中国力争2020年能够在实验室打通核燃料封闭循环技术,2025年实现商业化应用。

建成核燃料封闭式循环体系后,可将铀资源利用率从压水堆的2%以内提高到60%以上,解除了大规模建设核电站对铀资源缺乏的后顾之忧,同时大大减少了核废料的数量和对环境的毒性,有利于核废料的安全监管。

2.5核能的非电应用

核反应堆除了提供发电的热源外,还可向外界提供850~900℃的高温热量。这样的高温热量如用于煤炭的气化,只需通入普通空气而无需通入经专用空分装置制备的纯氧,从而可降低煤耗,减少碳排放;如用于天然气制氢,也能降低天然气消耗并减少碳排放;还可为二氧化碳与氢生成甲醇的反应

提供能量,实际上间接地降低了碳排放。以上应用在工艺上均属可行,通常称之为“核化工”。核裂变反应的高温热究竟是用于发电还是用于核化工,需要在宏观层面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笔者初步认为,从中国国情出发,核电首要的是替代煤电,核化工只能通过个别试验,作为技术储备。

2.6核能应用与排碳

核电是零碳排放的一次能源只是对发电过程而言。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看,核电厂大型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建造,高压、高温核电设备的制造、运输和安装均需要消耗相当数量的化石能源。

3生物质能3.1生物质资源量

地球上的生物质资源非常广泛,其中有源自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植物以及以植物或其他生物为食物的动物。生物质的化学组成是碳基化合物,碳的终极来源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生物质消亡后最终又分解为二氧化碳回归大气,由此形成了碳的闭路循环。追溯到更远的时期,也有部分远古生物经过长期的地质变迁,生物中的碳转化为诸如石油这样的碳基化石燃料资源。

广义的生物质一级资源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畜禽粪便、能够种植的能源作物等4类;二级生物质资源则有米糠、玉米芯、蔗渣和锯末等。

20世纪后期,全世界每年废弃生物质的可能利用潜在总能量为42EJ ,其中农业15EJ 、林业22EJ 、粪便5.4EJ [1]。

由于不确定因素太多,世界生物质资源量的长期预测极其困难。潜在总能量可以通过不同制约条件进行估计,大致分为理论潜量、地理潜量、技术潜量、经济潜量和生态潜量5类,数值互不相同。基于人类社会的主观努力,生物质资源量在21世纪前半叶可能取得成倍增长。本世纪初学者们对2050年的估计,除个别悲观者以外,最低值基本在200~

400EJ/a 之间,最高值在400~1500EJ/a 之间[2]。而按照IEA 的450情景(2030年)和Blue Map 情景(2050年),生物质能的需求量(见表1)[2]完全可以满足。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生物质资源量很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和资源量均较低。表2归纳了文献[3]报道的资源量数据,较新的文献[4]估计目前秸秆总产量为8.4×108t ,高于表2数据。

3.2生物质能的利用

除了作为化工原料和饲料之外,自古以来生物质的主要用途就是作为民用燃料,这一传统利用方式已延续了几千年之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生物质直接作燃料将会逐步淘汰。迄今我国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方式约占94%。以秸秆为例,用于造纸占2.2%,用于饲料约占20.1%,用于农村生活能源约占47.1%,还田和收集损失约占15%,废弃或焚烧约占15.6%[4]

。当前生物质的科学利用途

径主要包括家庭用燃料、转化为醇类燃料、气化后转化为烃类燃料、生物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及作为发电燃料等几种,现就这几类利用方式略加讨论。

3.2.1生产家庭用燃料

主要是推广建设集中或分散式的沼气池,将秸秆和粪便通过发酵转化为甲烷气体燃料。尽快建设分散或集中的沼气池、加工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目前该领域的工作重点。

2005年我国共利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175×104t ,折合85×104t 标煤;2009年我国农村沼气产能130×108m 3,折合928×104t 标煤。如果能够实现家庭燃料现代化,可将节省出的大量秸秆等生物质原料用于转化为运输燃料。

3.2.2转化为醇类燃料

过程包括原料种植和采集、原料预处理和纤维

素的分离、糖类发酵生产乙醇。生物质通过发酵转

化为高纯度的燃料乙醇,然后再与常规的石油汽油进行调合,制备成乙醇质量分数分别为15%、85%的E15、E85等牌号的乙醇汽油。我国于上世纪后期在东北和华中地区推广E15乙醇汽油,迄今已形成

100×104t/a 以上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根据不与民争粮的政策,燃料乙醇原料已由粮食作物转向木薯等非粮作物和甜高梁等作物,潜在资源仍然不够丰富。大趋势是要改用农业和林业废弃物,利用其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通过水解糖化,然后发酵生产乙醇。国内外的研发重点是提高糖化效率,尤其是提高以木糖为代表的戊糖发酵效率,以便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提高燃料乙醇竞争力,预期2020年前可实现上述目标。生物质生产醇类燃料的另一路线是将生物质气化为合成气,然后催化转化为混合醇,并将甲醇循环转化,得到以乙醇为主、含有丙醇和少量丁醇的“混合醇”产品,其性质优于乙醇。

以上两种醇类燃料均有希望在本世纪中期成为重要的石油替代燃料。国外资料中按中国国内生产估算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5]。表中纤维素原料系廉价的蔗渣,因而出厂价格偏低。文献[6]公布了美国用玉米秸秆制乙醇的最低售价为2.17美元/gal(2007年美元价,1gal =3.785L ,下同),其中原料0.75美元、酶0.34美元、转化加工费1.08美元。

2010年诺维信公司宣布,采用其研制成功的酶制剂Cellic CTec2,生产每加仑纤维素乙醇所需酶成本仅为0.50美元,为乙醇生产成本可降至2.00美元/gal 的观点[7]提供了佐证。

3.2.3生物质气化后转化为烃类燃料

生物质气化生产合成气是正在开发中的技术,尚未工业化,原料的干燥预处理和合成气净化仍存在技术障碍,有待开发解决。生物质在高温和氧气存在下能气化成为含CO 、H 2、CO 2和CH 4等组分的气体,进一步净化与调整H 2/CO 比后即可作为费托

表12030年、2050年世界生物质能需求量

项目2030年

2050年

能源量/EJ 能源量/Mt 标油占对应能源量的比率,%能源量/EJ 能源量/Mt 标油占对应能源量的比率,%

生物质一次能源

82.0195213.6(占能源总量比率)

150.0357220.0(占能源总量比率)60.7144684.1200214.735013.0(占工业应用比率)34.582118.3(占工业应用比率)11.72799.3(占运输业比率)29.169326.0(占运输业比率)34.3

817

23.7(占其他应用比率)20.5

488

15.5(占其他应用比率)

生物质

转化能源总计

工业应用运输业应用

其他应用

表2中国生物质资源量预测

项目2020年

2050年

农作物秸秆① 5.4 2.78.1 4.0畜禽粪便 1.2 1.6林业废弃物7.5

4.8

10.8

6.1扩大种植能源作物 1.2

合计

~1012.9

资源量(自然干基)/108t

资源量/

108t 标煤资源量(自然干基)/108t

资源量/

108t 标煤注:①已扣除还田和饲料利用的秸秆(约占40%)。

2011年第16卷

·4·

中外能源

SINO-GLOBAL ENERGY

表4BTL/CBTL 生产合成油品的技术经济指标

注:①F-T 合成汽油、柴油的密度低于石油汽油、柴油的密度,

笔者在计算体积产量时,在保持相同热值的前提下,按石油汽油和柴油的密度进行了换算。

项目

BTL BTL-CCS CBTL CBTL-CCS

原料煤(收入基)/(t ·d -1)27472747原料煤(干基)/(t ·d -1

)

2441

2441原料生物质(收入基)/(t ·d -1

)3578358135813581原料生物质(干基)/(t ·d -1)3041304430443044氧气(纯度100%)/(t ·d -1)

5858164164F-T 柴油产量/(bbl ·d -1)①2543254657445745F-T 汽油产量/(bbl ·d -1)

1867186942624262自用电负荷/MW 6666178178外供电负荷/MW 34249775能量转化效率(LHV ),%51.950.251.149.5油品转化效率(LHV ),%46.246.244.244.2二氧化碳生成量/(t ·h -1)

112112262262碳捕集率(对原料碳),%051.4054.0碳排放率(对原料碳),%57.2 5.861.77.7碳入油品率(对原料碳),%32.232.232.832.8工厂总投资(2007年价)/

百万美元

63664813161336按产品热值(LHV )计算的平均成本/(美元·GJ -1)25.4727.6619.3021.01盈亏平衡点时的原油价格/(美元·bbl -1)

127

139

97

103

3.2.4生物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

包括用植物油脂或动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用微藻的类脂化合物生产生物柴油、从水生生物质生产生物柴油等。天然生物油脂和废弃的食用油脂均可转化为柴油内燃机燃料。早期的第一代生物柴油是将油脂与甲醇通过酯交换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

(FAME),副产低浓度甘油。FAME 性能逊于石油柴油,只能以很低的比率(3%左右)与常规柴油调合。本世纪初第二代生物柴油已经产业化,它是油脂经催化加氢成为直链烷烃得到的纯烃产品,质量优良。两代生物柴油的性质对比见表5[5],国外资料中按中国国内生产估算的技术经济指标见表6[5]。

文献[9]对生物柴油成本进行了测算。国外以菜籽油(5600元/t)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且副产纯甘油时,按1美元兑换6.8元人民币计,液碱催化工艺柴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6670元/t ,原料占到成本的

87.5%;Esterfip-H 加氢工艺生产成本为6733元/t ,原料占86.5%。国内使用桐籽油、棕榈油和废弃油脂为原料(分别为6000元/t 、5000元/t 和4200元/t),未考虑回收甘油,柴油生产成本分别为7676元/t 、

6676元/t 和6003元/t ,原料分别占成本的89.7%、

(F-T)工艺的合成气,F-T 合成产品加工后即可得到优良的柴油和石脑油(或汽油)组分。通常将煤经

F-T 工艺转化为烃类液体燃料称为煤制油(CTL),将后来出现的生物质制油简称为BTL 。生物质气化的工程技术问题远较煤气化复杂,单炉产能也低。为了简化工艺并提高单系列产能,在煤的气化炉内

混入15%~30%的生物质原料经证明是可行的,于是出现了称之为煤和生物质共制油(CBTL)的工艺。表4分别列出了无CCS 和有CCS 情况下BTL 与

CBTL 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8]。可见在原油价格高于100美元/bbl 时,采用CBTL-CCS 工艺是可行的,同时还可取得减少碳排放的附加效益。

表3在中国生物质转化为燃料乙醇的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

玉米乙醇小麦乙醇纤维素发酵转化乙醇纤维素气化合成乙醇

工厂规模/(104t ·a -1)60303030原料用量/(104t ·a -1)

177********副产品(玉米纤维蛋白DDG)/(104t ·a -1)

58(干基)36(干基)700kW ·h/t(电力)

6(高级醇)主产品转化效率(HHV ),%

53.548.844.439.6工厂建设投资/百万美元

工艺装置

92.757.1151.8211.6公用设施14.59.095.636.5工程建设39.824.591.692.1合计147.090.6339.0340.2原料

248.4170.410.111.4燃料动力51.225.60.5化学品14.37.218.5 1.4固定操作维修费

8.4 5.719.720.31.40

1.89

1.35

0.65

年生产费用/百万美元

出厂售价/(美元·gal -1

)

注:各项指标均按2005年费用测算。

·5·

第9期

陈俊武等.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Ⅴ)

———非化石能源的需求与碳排放

88.5%和84.3%。在原油价格为80美元/bbl 并免除增值税和消费税时,3种原料所产BD100柴油均可获利;当原油价格上升到100美元/bbl 时,以废弃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仍可获利,以桐籽油为原料则将亏损。因此,无论从环保还是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都应该充分回收餐厨废弃油脂,禁止其流入地下市场加工为“地沟油”。

微藻生物柴油又称为第三代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生产微藻生物柴油首先要具备阳光充沛、二氧化碳和水资源供应充分的地域条件,技术条件则是需要培育出高产藻种并成功开发出高效、廉价的光生物化学反应器。微藻生物柴油还有待较长时间的系统性研发和评估工作,故本文暂不将其产能列入2050年情景方案。

3.2.5生物质作为发电燃料

将秸秆等生物质压制成颗粒状、可用于发电的固体燃料,或生物质转化残存的木质素残渣用于发电。农业废弃的生物质尽管热值低、水含量高、形状各异、运输不便,但及时加以处置就能作为农村的补充能源。目前国家鼓励建设以秸秆为燃料的小型发电厂,规模一般为20~30MW ,年秸秆用量在20×

104t 上下。从丹麦引进的秸秆发电技术投资约1000万元/kW ,成本较高,目前国家给予200元/(MW ·h)的电费补贴。迄今全国已建成4.4GW 的总发电能力,解决了部分农村的缺电和就业问题。

笔者认为,这种简单利用方式经济效益低,消耗了大量的秸秆资源,从长计议,不如区域性集中

将其转化为石油替代产品为佳。

3.3远期生物质能优化利用方案

全世界的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衡。此种低碳能源应设法最大限度地进行现代化利用,争取在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有10%以上的份额。IEA 在Blue Map 情景中建议重点发展纤维素乙醇和BTL 生物柴油,增加原料供应量和投资额,使两种第二代生物燃料的预期产能达到表7所列的水平,同时使2050年全世界生物质原料种植面积达到160×106ha [10]。

图1显示出两代生物燃料的发展趋势。BTL 柴油从2025年以后迅猛发展,纤维素乙醇和甘蔗乙醇并驾齐驱,最终将油脂柴油和粮食乙醇淘汰。

表5第一代生物柴油和第二代生物柴油性质对比

柴油物性第一代生物柴油

第二代生物柴油

相对物料衡算第一代生物柴油

第二代生物柴油

密度(20℃)/(g ·cm -3)

0.8830.78100100氧含量,%011甲醇8.7

氢1.5~3.8

热值/(MJ ·kg -1)

38449683~86馏程/℃340~355265~3202~5雾点/℃+100~-1012

十六烷值

50

80~90

12~16

入方

原料油脂化学品出方

柴油

轻烃甘油水+CO 2

项目

第一代生物柴油

第一代生物柴油

第二代生物柴油

第二代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产能/(104t ·a -1)8.433.67.429.5原料用量/(104t ·a -1)50.3(大豆)201.2(大豆)

8.87(豆油)

35.49(豆油)

副产品甘油/(104t ·a -1)0.74 2.96副产品豆渣/(104t ·a -1)

35.218.5248.86 3.739.853.007.920.41 1.0911.8131.68 3.767.8333.3388.467.9018.7776.82307.2747.64190.54燃料动力 1.16 4.64 1.32 5.30化学品 4.8519.44氢6.75

氢27.00

固定操作维修费

3.16 5.980.390.843.56

3.42

3.64

3.61

原料

合计工程建设公用设施工厂建设投资/百万美元

工艺装置

年生产费用/百万美元

出厂售价/(美元·gal -1)

表6在中国生产第一代和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经济指标

注:建设投资和费用为2005年价格。

2011年第16卷

·6·

中外能源

SINO-GLOBAL ENERGY

中国发展第一代生物燃料起步较早,但进入本世纪后,因受制于非粮原料,发展速度明显缓慢。其中既有木薯等原料供应量不足的原因,也有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未能实现产业化的原因。根据国家规划,2020年燃料乙醇产量为3000×104t ,生物柴油产量为200×104t ,要实现此目标需要付出极大努力。秸秆资源的利用途径从规划上就存在矛盾:国家和地方安排了大批秸秆发电项目,2010年的发电量指标是1500×108kW ·h ,大约需消耗秸秆近2×108t ,而全国每年废弃和焚烧的秸秆还达不到此数量。这就需动用农村传统的生活燃料,而用其他燃料(如沼气、液化石油气)去补偿动用部分,否则按有些学者提出的中国秸秆资源可生产相当于一个大庆油田能量的燃料乙醇就是无米之炊。所以专家的科学

论证要和国家的统筹安排相结合,尽早把秸秆资源的合理应用落实到位,否则笔者在文献[11]中提出的2050年纤维素乙醇产量达到5000×104t 的目标也将落空。关于中国发展BTL 或CBTL 技术,2050年生产3600×104t 生物柴油和1200×104t 喷气燃料的设想,也存在需要落实木材废弃物供应量的问题。

为了优化中国的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量,远期能源消费中现代生物质能需占到10%的份额,应该力争达到。

3.4生物质能利用中的能耗与碳排放问题

生物质替代燃料的生产和应用也存在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两者结合构成了向大气层的净排放。下面分别分析生物质转化为替代运输燃料的几条途径的能耗与碳排放。

3.4.1生物质转化为醇类燃料

生物质转化为醇类产品,无论是节能效果还是减排效果均比较明显:

①节能。生物质乙醇汽油(E85)每行驶1km 消

耗的化石能源热值比常规石油汽油低,其中纤维素乙醇节能效果显著———常规汽油为3.63MJ/km ,玉米乙醇为2.45MJ/km ,玉米秸秆乙醇为0.72MJ/km ,草本纤维素乙醇为1.16MJ/km ,木本纤维素乙醇为

0.76MJ/km 。

②碳减排。玉米秸秆乙醇汽油每行驶1km 全生命周期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比常规石油汽油低,常规汽油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34g/km ,E10为

217g/km ,E85为34g/km ,而E100为-15g/km 。

纤维素乙醇节能效果和减排效果显著的原因是:纤维素乙醇在转化过程中可获得原料43%的能量,而外输电力只能获得3%~4%的能量;纤维素乙醇产品含有纤维素原料29%的碳(其他排碳途径包括:烟气中含碳52%,洗涤塔排碳15%,其他副产品含碳4%),相对而言已属比较高的比率。

3.4.2生物质气化后转化为烃类燃料

文献[12]给出了生物质F-T 柴油(BTL 、CBTL)和常规柴油行驶中单位热值(LHV )全生命周期净排放二氧化碳当量数据(1Btu=1055.06J ,下同):常规柴油为95g/106Btu ;BTL (无CCS)柴油为-8.8g/106Btu ,

BTL(有CCS)柴油为-210g/106Btu ,BTL(有CCS 措施和尾气ATR 自热式转化)柴油为-245g/106Btu ;CBTL

(煤炭占30%,有CCS)柴油为35g/106Btu ,CBTL(煤炭

表7Blue Map 情景设想的第二代生物燃料全球产能

2010年2015年2020年2030年2050年纤维素乙醇

产能/106t 0 3.010.461.6120.9产能/PJ 0125.6437.12579.15049.3

产能/109L

0 5.519.0112.2219.6BTL 生物柴油

产能/106t 00.213.6102.3491.2产能/PJ 08.4567.74283.120565.6

产能/109L

0.4

24.7

186.3

894.3

项目

图1生物燃料产量及原料种植面积发展趋势

1—BTL 生物柴油;2—油脂生物柴油;3—纤维素乙醇;4—甘蔗乙醇;5—粮食乙醇

(a)生物燃料产量

35302520151050

生物燃料产量/E J

1

34

5800600

4002000生物燃料产量/M t 标油

2005年

2020年

2035年

2050年

160140120100806040200

生物燃料原料

种植面积/106h a 1

3

245

(b)原料种植面积

2005年

2020年

2035年

2050年

2·7·

第9期

陈俊武等.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Ⅴ)

———非化石能源的需求与碳排放

项目石油

天然气

常规柴油188.916.2 5.9生物柴油

10.1

30.7

7.0

占30%,有CCS 措施和尾气ATR 自热式转化)柴油为23g/106Btu 。表明生物质F-T 柴油(BTL 、CBTL)与常规柴油相比有明显的碳减排优势。

3.4.3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柴油

文献[13]给出了大豆油生物柴油(FAME ,按照

B100计算)与常规柴油全生命周期分析(LCA)每制动马力(brake horsepower ,bhp ,指可转化为有用功

的功率,1hp=745.7W ,下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比数据见表8(其中生物柴油来自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大豆的栽培和收获、大豆运输、大豆榨油、豆油运输、豆油转化为生物柴油及生物柴油运输等6个环节)。LCA 数据中源自化石能源的数量见表9。可以说明生物柴油的碳排放有85%来自用作运输燃料时的尾气排放。

大豆油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分析的化石燃料消耗总计为0.311MJ/MJ ,其中大豆的栽培和收获、大豆运输、大豆榨油、豆油运输、豆油转化为生物柴油以及生物柴油运输6个环节分别为0.066MJ/MJ 、

0.003MJ/MJ 、0.080MJ/MJ 、0.007MJ/MJ 、0.151MJ/MJ 和0.004MJ/MJ ,主要能耗出现在栽培和收获、大豆榨油、生物柴油生产3个环节。

4风能

风能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它通过风车将能量转化为机械动力,但过去只是在小范围内应用。上世纪大型风力发电机的出现,揭开了风能现代化利用的序幕。世纪之交,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和碳减排政策的推动,风电的发展从欧洲少数国家扩展到中国和美国,形成如火如荼之势。

4.1风能资源

风能资源来自地球各部分因接受太阳辐射不均匀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各地区由于不同下垫面形成的局部环流以及大气本身复杂而无规则的乱流运动,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根据气象台陆地上距离地面10m 高度的资料,我国在该高度上的理论风能资源量为3226GW ;如果高度提高到距离地面50m ,风能资源量可能达到

6500GW ,50m 高度可供开发的经济潜在风能资源

量约2380GW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关于该国距离地面80m 高度、容量系数≥40%的风能潜在资源可开发容量为5724GW [14],而距离地面

100m 高度则为7652GW [15]。简单互比,可以认为我国可开发资源还有充分余量。

在近海(从大陆延伸2~3km ,等深线≤25m)范围风速一般较大,我国近海海面50m 高度潜在风能资源可开发容量为200GW ,再向远处延伸,潜在风能资源量为1500GW [3],但开发难度和投资均很高。

4.2风电发展

国内外能源研究机构对风电今后的发展一直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IEA 的Blue Map 情景的预测与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的“适度发展情景”接近,如图2所示[16]。

尽管利用风能作为动力和用其发电历史悠久,但过去仅是单独的小规模利用,直至30多年前现代化的风电可并网进入电力系统,才使风电的利用真正上了一个大台阶。由于风电单机容量的增加使

表8生物柴油与常规柴油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量

项目

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量/(g ·bhp -1)

来自汽车尾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g ·bhp -1)汽车尾气排放量占

LCA 排放量的比例,%

来自化石能源部分

来自生物燃料部分

排放量合计

来自化石燃料部分

来自生物燃料部分

排放量合计

常规柴油633.30633.3548.00548.086.5生物柴油

136.5

543.3

679.8

30.6

543.3

573.9

84.4

表9生物柴油与常规柴油生产过程中消耗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g/bhp 图2GWEC 和IEA 对世界风电发展的预测

10000

80006000400020000风电生产能力/

[(T W ·h )·a -1]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

年份

GWEC 先进发展情景

GWEC 适度发展情景

Blue Map 近海Blue Map 陆地

2011年第16卷

·8·

中外能源

SINO-GLOBAL ENERGY

表12CREIA 对中国中长期风电发展的预测

累积装机容量/GW

当年发电量/(TW ·h)

占总发电量比率,%

常规发展情景

2020年1503032030年2505382050年45099010

适度发展情景

2020年2024082030年3026492050年502110411先进发展情景

2020年2304652030年3808172050年

680

1496

15其经济性不断得到改善,2005年全世界风电总装机容量为60GW ,2010年就达到了202GW ,GWEC 提出的“先进发展情景”预测今后20年内风电总装机容量将增长到2341GW 。GWEC 对世界中长期风电发展的预测见表10、表11[17]。

中国的风电发展备受世界瞩目,一家国内权威部门预测:2035年节能、低碳与强化低碳三种情景下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为160GW 、200GW 和300GW ;到2050年,同样三种情景下风电装机容量依此为

350GW 、380GW 和450GW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协会(CREIA)的专家在《2010中国风电发展报告》中提出的情景预测见表12

[14]

美国也加速了风电建设的步伐,提出2030年装机容量达到300GW ,占当年总发电量的20%。

4.3风电技术

在欧洲一些风电先行国家的推动下,近年来风电技术发展很快,风电机组的大型化取得了长足进展,风电单机容量从亚兆瓦级迅速提升到兆瓦级

(1MW 、3MW 、5MW),研制中的10MW 级风电机组即

将问世,机组安装高度将达到200m 以上。机组的大型化伴随着材料和制造工艺与安装技术的改进,从而提高了经济性和竞争力。风电机组规模的历史演变见表13[18]。

风力发电机组的费用约占陆地风电厂投资的

75%,约占近海风电厂投资的50%。上世纪80年代陆地风电单位容量总投资为2600~4300美元/kW ,现在已降至1400~1900美元/kW ,如图3所示[19]。

4.4风电并网输电

风电随瞬间风力的变化而变动,随机性和多变性构成风电区别于其他电源的特点,也是大容量风

表11GWEC “先进发展情景”对全球风电发展的预测

地区/国家

OECD 欧洲7687279515OECD 北美3950279622中国2641250513印度

111365161OECD 亚太5648109非OECD 亚洲0.50.755140东欧和欧亚0.50.91687拉丁美洲123793非洲0.811967中东0.10.11134总计

160

202

1059

2341

装机容量/GW

2009年2010年2020年2030年表10GWEC 对世界中长期风电发展的预测

累积装机容量/GW

当年发电量/(TW ·h)

占总发电量比率,%

常规发展情景

2020年4151019 4.52030年5731405 4.92050年8802312 5.9适度发展情景

2020年83220418.92030年1778436015.12050年3702972924.7先进发展情景

2020年1059262811.52030年2341542918.82050年

4018

10403

26.4

时间

单机容量/kW

1980~1990年

751990~1995年3001995~2000年7502000~2005年15002005~2010年18002010~终止年1(未定)30002010~终止年2(未定)5000未来可能水平(1)10000未来可能水平(2)

20000

风机高度/m 叶轮直径/m 22183030505070708080100100125125150150170

250

表13风电机组规模的历史演变

图3风电平均单位投资的变化

105

10.5

风电平均单位投资

(200

5年价

)/(美元·W -1)110102103104105106

累积装机容量/MW

丹麦1981年2.6美元/W

美国1984年

4.3美元/W

美国2010年1.4美元/W

美国2009年1.9美元/W

丹麦2009年1.4美元/W

丹麦陆地风电;

美国陆地风电

·9·

第9期

陈俊武等.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Ⅴ)

———非化石能源的需求与碳排放

电上网的一大难题。中国陆地风电厂恰好位于人口密度低的西北地区,当地电力需求量少,风电只能外送到上千公里以外。风电厂所在地的电网系统一般比较薄弱,虽然今后将兴建大批燃煤电厂,但电网的总体改造(包括智能电网)需事先统筹兼顾,必要的调峰手段如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调峰电厂和钠-硫储能设施都应尽早纳入规划。国家电网许诺2020年风电上网负荷为150GW是个良好开端,但有待于落实并考虑到2020年以后的快速发展。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如电价联动和优惠政策),以调动电网企业和风电企业的积极性。

4.5风电制氢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将带动又一种二次能源——

—氢燃料产业的兴起。文献[11]设想的2050年全国氢燃料需求约18Mt/a,将超过炼油厂和化肥厂的产量。大宗氢燃料既可用煤或天然气制造,未来也可用风电制氢,因为风电适合作电解水的电源。高大的风塔钢柱结构可专门设计为兼作储氢的容器,从而使风电制氢给不能完全上网的风力发电找到了一条出路。国外学者曾对此做过论证,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当属可行。

5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直接和间接为地球提供了巨大能源,给人类和众多生物创造了维持生命及改善生活的基本条件。太阳能直接利用于供热多属分散方式(如太阳能热水器),国内已居世界领先地位,每年可节约17.4Mt标煤,不存在重大的技术经济问题,故本文只就太阳能直接利用于发电进行探讨。

5.1太阳能光伏发电

5.1.1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

当今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正处于萌芽阶段,光电级硅材料的生产已经产业化,达到年产万吨级规模。光伏组件达到近吉瓦级规模。中国近年很多地区建设了“硅谷”,多数产品出口,国内消费滞后。但随着技术进步,总的发展势头强劲。从表14的产业发展预测[20]中可以看出,今后40年内的光伏累积装机容量将增长百倍,成为发电行业的新秀。

美国近年来提出了号称SunShot的光伏发电计划,目标是在2030年形成389GW的装机容量(其中157GW为分散的非并网“屋顶”项目),占消费总量的14%,并网电力成本将降至50~60美元/(MW·h)。5.1.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进步

表15所列的若干技术指标[21]对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首要的指标是光电转化效率,它决定了单位受光面积的发电能力。中国阳光富集地区光电转化效率为17%时,大约每35km2的土地可提供1GW

p

(峰值)发电容量。目前1MW p光伏PV组件消耗5t硅,而制造多晶硅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大约占全生命周期所发电力的8%,这意味着当前在中国光伏发电单位电力的排碳量约50g二氧化碳/(kW·h)。只有将来改善相应技术指标,才能赢得“绿色电力”的称号。

5.1.3太阳能光伏发电经济指标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电厂投资和发电成本相对高昂,仅适合于特定地区用电需求。从表16数据[20]可以看出,未来30年的技术进步将使光伏产业的经济指标发生很大变化。5.2太阳能热发电

5.2.1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

太阳能热发电(CSP)是靠众多的定向对日聚光反射镜片的作用,将热量高度浓缩到接收器(槽式表14世界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及用户预测

2010年2020年2030年2050年

累积装机

容量/GW

居民生活171184471380

商业32299404

公用设施549223908

离网供电户221103463

合计272108723155

当年发

电量①/

(TW·h)

居民生活221535691794

商业432149585

公用设施8813681498

离网供电户332157695

合计3729812434572项目

注:①按平均年满负荷发电1500h计算。

表15光伏发电主要技术指标

2010~2015年2015~2020年2020~2050年单晶硅光电

转化效率,%

212325多晶硅光电

转化效率,%

171921

发电用硅数量/

(kg·kW-1)

<5<3<2

预期使用寿命/a253040

原料硅生产所耗

电力回收年限/a

210.5项目

2011年第16卷

·10·

中外能源SINO-GLOBAL ENERGY

中国地域辽阔,同样存在发电地区向需电地区长距离输电问题。建议着手编制类似北非中东联合

(MENA)向欧洲供电的Desertec 方案,争取2050年依靠CSP 生产不低于6%份额的电力。

5.2.2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展

根据聚焦方式和接收器样式的组合,目前开发了4种型式的CSP 系统:

①线性Fresnel 反射器———线性聚焦、固定式接收器;

②塔式———

点式聚焦、固定式接收器;③抛物线槽式———

线性聚焦、移动式接收器;④抛物线碟式———

点式聚焦、移动式接收器。塔式电厂容量较大,迄今最大容量为50MW ,今后可能到200MW 。CSP 电厂占地面积很大,然而

表182020~2050年世界和中国CSP 发展的设想

项目

适度发展情景快速发展情景

2020年2030年2050年2020年2030年2050年世界

当年装机容量/GW 12.619.940.614.735.580.8累计装机容量/GW

68.6231.3830.784.3342.3808.3容量系数①,%414350485059当年发电量/(TW ·h)246871363835414994178当年单位投资/(欧元·kW -1

)

285026602280270025202160中国累计装机容量/GW

8.3

37.5

156.4

8.7

44.4

201.7

注:①全年发电时间对8760h 的百分比,2009年为30%。

或塔式),由导热介质将热量转移到常规的蒸汽热动力系统,进而产生电力。集热发电使热载体的热能可以在储存罐中短期(8~16h)储存,调整昼夜间发电能力的差额,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有利于上网外输,这是太阳能热发电优于光伏发电之处。但由于光电场设备复杂、投资大、维护工作量大,一般只用于较大规模的发电厂。世界上非洲、中东、中亚和印度等地区阳光充沛,直接垂直辐射强度(DNI )大于2500kW ·h/(m 2

·a),适合建设大型CSP 厂,本地

区过剩电力还可输送到邻近地区。中国适合的地区

DNI 在1500~2000kW ·h/(m 2

·a)之间,多属西北沙漠

地区,故IEA 的Blue Map 情景对中国CSP 发展的预测偏低,2050年发电量约280TW ·h ,不到消费总量的3%,见图4[21]。IEA 对世界2020~2050年CSP 发展的设想见表17[21]。

业内人士对加速发展太阳能热发电持乐观态度。欧洲太阳能热发电协会(ESTELA)和绿色和平组织的联合报告建议的发展方案见表18[22]。

按表18对中国发展速度的估计,2030~2050年间发展很快,适度发展情景下2050年发电量可达总用电量的6%以上。

表16光伏发电主要经济指标

2008年2020年2030年

2050年单位发电容量投资额/(美元·kW -1

)

居民生活6000270018001200商业5000225015001000公用设施400018001200800单位发电量成本②/[美元·(MW ·h)-1]

居民生活48021013590商业40017511575公用设施

320

140

90

60

项目注:①表中投资额和成本按2008年美元价计;②按照年均发电

1500h 计算。

1400

120010008006004002000C S P 电力的生产量

和消费量/(T W ·h )

消费量生产量

北美

南美

中东

中国

非洲欧洲和土耳其

印度太平洋国家

中亚俄罗斯

图4Blue Map 情景对世界2050年CSP 电力

生产量和消费量的预测

项目2020年2030年2050年装机容量/GW 1483371089年利用时间/h 280034004380年容量系数①

,%

323950年供电量②

/(TW ·h)

42011404770年调峰外部电份额,%191515年调峰外部电量/(TW ·h)

80170720年太阳能电量/(TW ·h)

3409704050CSP 占总用电量比率,%

1.3

3.8

9.6

表17Blue Map 情景对世界2020~2050年

CSP 发展的设想

注:①全年发电时间对8760h 的百分比;②含调峰外部电量。

·11·

第9期

陈俊武等.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Ⅴ)

———非化石能源的需求与碳排放

容量却较煤电厂低一个数量级。

5.2.3太阳能热发电经济指标

太阳能热发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然一度发展缓慢,但今后在原油高价位和低碳经济的呼声中应会有较快的发展。从表18看出其技术进步幅度和单位投资额将持续改善,发电成本也将持续下降。当前的数据是150~230欧元/(MW·h)(高日照强度地区预计成本还会降低),预测2020年将下降至100~140欧元/(MW·h)。届时原油价格和电价将会上扬,再考虑到将征收“碳税”的影响,太阳能热发电在2030年后会更具竞争力。

6其他可再生能源

6.1水力能

中国开发水力资源起步较早,但却是以小水电为主。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始于黄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则是近年的杰作。目前已开发的水电容量约为经济可开发容量的一半,今后还有约200GW的潜力。2050年前新的大中型水电工程将陆续列入日程,根据国内权威部门的情景分析,2050年中国的水电总装机容量约达378~470GW。笔者建议采用400GW和450GW两组数据。

6.2地热能

地球内部存在巨大的热能,在某些地区,地表下积聚的热能可通过介质(水)以单相或混相状态、在温度≤180℃和适当压力下导出,进一步将其用于发电或供热。位于邻近火山地下几千米深处的热岩是正在开发中的简称为EGS的地热资源。

专家估计全球技术上适合发电的潜在地热能量约45EJ/a,发电潜力12500TW·h,相当于2008年电力消费总量的62%;适合供热的潜在地热能量约1040EJ/a,发电潜力289000TW·h,约为2008年总耗能量的7倍。2009年美国地热发电量16.6TW·h,供热量223PJ(不包括地源热泵);中国地热发电量为100GW·h,供热量75PJ(含地源热泵)。按Blue Map 的高可再生能源情景,2050年世界地热发电量为1400TW·h,供热量5.8EJ,远低于潜在地热能量。6.3波浪能

波浪能等新能源发电正处于开发过程中,预计2050年在中国所占份额较小,本文暂不考虑。

7小结和建议

本文扼要地讨论了非化石能源。其中核能来自可裂变矿物质,属于一种不排碳的新能源;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一大类,在加工应用中具有零排碳甚至负排碳的特点;其他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均属清洁的超低排碳能源,早期这些能源以传统方式、小规模分散应用,随着技术进步将成为重要的一次能源。

①先进的核能压水堆技术成熟,型式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安全性不断提高。日本福岛核危机的发生有天灾和决策失误等多种原因,对国际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但不应该责怪核能本身。业内专家们均认为不能因噎废食,仍需要在高度重视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核电,以保证全社会日益增大的能源需求。预计我国在重新审视核能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会采取更谨慎的态度,继续发展核电产业。核电规模不宜过分压缩,2050年核电规模为300GW,发电量2100TW·h,占总用电量份额20%的目标比较恰当,有条件时还可适当调高。

结合我国铀资源情况,快中子核反应堆的产业化最迟应在2030年起步,核燃料封闭循环体系应同步实施,同时建成配套的设备制造业。技术和资金将成为这方面的主要矛盾。

②我国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但多数仍以传统方式在农村分散使用,能效极低。2050年前应力争做到分散使用固体生物质颗粒燃料和沼气,辅以液化石油气和电力,将近半数传统使用的生物质原料和原煤替换出来,转化为石油替代产品和电力。

用生物质秸秆制造燃料乙醇、用林业废弃物制造合成柴油和用废食用油脂制造生物柴油能显著降低运输业的排碳。7×108t干生物质可替代1×108t 进口原油,在高油价时代其意义不言而喻。我国曾推广秸秆发电,规划总能力达15GW,如全部投产,需年耗秸秆约1.6×108t,造成转化为石油替代产品的生物质原料捉襟见肘。笔者认为,国家对秸秆发电的补贴很多,但仅相当于补贴了农村收集秸秆的劳动力费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限。建议在生物质秸秆制造燃料乙醇达到产业化后不再扩大秸秆发电规模,从而保证燃料乙醇产业的原料来源。

③水能、风能和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力,这三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电量的比率是衡量绿色电力的重要指标。IEA的Blue Map等情景中将2050年该指标定为28%~35%,欧盟低碳路

2011年第16卷

·12·

中外能源SINO-GLOBAL ENERGY

线图的三种情景中将该指标定为50%~66%。美国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后,估计2030年该指标将可达到40%。

依据中国多个权威部门发表的乐观情景,2050年中国这三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电量的份额均低于40%。若2050年水电总装机450GW,发电量1500TW·h;风电总装机500GW,发电量1100TW·h;两种太阳能发电量按1000TW·h计,三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约3600TW·h,仅占总用电量的36%。

④非化石能源替代目前占发电份额较高的化石能源越多,二氧化碳的减排量就越大。非化石能源在减少碳排放的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份额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如前所述,IEA在Blue Map等情景中将2050年该百分比定为61%~75%;在欧盟低碳路线图中该百分比为70%~80%;中国工程院的中国方案该百分比为70%。但从本文列举的有关数据可以判定,核电装机容量为400GW时可提供总发电量的28%,加上水电、风电、太阳能三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的36%,合计为64%,仍然存在6%的缺口;若核电装机容量只能达到300GW,缺口将达13%。如果靠化石能源来弥补发电量的不足,将带来增加碳排放的后果。

参考文献:

[1]HALL D,ROSILLE-CALLE F,WILLIAMS R,et al.Biomass

for energy:Supply prospects[M]//JOHANSSON T B,KELLY H,REDDY A K N,et al.Renewable energy:Sources for fuels and electricity.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1993:594. [2]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second-generation biofuels-potential

and perspectives in major econom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papers/2010/second_generation_ biofuels.pdf.

[3]严陆光,陈俊武.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靳胜英,孙守峰,宋爱萍,等.我国非粮燃料乙醇的原料资源

量分析[J].中外能源,2011,16(5):40-45.

[5]BAIN R L.World biofuels assessment.Worldwide biomass po-

tential:Technology character izations[EB/OL].http://www.nrel.

gov/docs/fy08osti/42467.pdf.

[6]HUMBIR D,DAVIS R,TAO L,et al.Process design and e-

conomics for biochemical conversion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to ethanol[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docs/fy11osti/47764.pdf.[7]龙九尊.新一代纤维素乙醇酶制剂两年内问世[N].科学时报,

2011-06-27(B2).

[8]KREUTZ T G,LARSON E D,LIU Guangjian,et al.Fischer-

Tropsch fuels from coal and biomass[EB/OL].http://web.mit.

edu/mitei/docs/reports/kreutz-fischer-tropsch.pdf.

[9]鹿清华,朱清,何祚云.国内外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及成本分

析研究[J].当代石油石化,2011,19(5):8-13.

[10]Technology roadmap—biofuels for transport[EB/OL].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papers/2011/Biofuels_Roadmap.pdf.

[11]陈俊武,陈香生.中国碳减排中长期战略目标初探(Ⅲ)——

—石油能源产品在交通运输等行业中的应用和碳减排[J].中外能源,2011,16(7):1-13.

[12]Affordable,low-carbon diesel fuel from domestic coal and

biomass[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energy-analyses/pubs/ CBTL%20Final%20Report.pdf.

[13]An overview of biodiesel and petroleum diesel life cycles

[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docs/legosti/fy98/24772.pdf. [14]LI Junfeng,SHI Pengfei,GAO Hu.2010China wind power

outlook[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eastasia/publications/ reports/climate-energy/2010/wind-power-report-english-2010/.

[15]NREL(US DOE).Estimates of windy land area and wind

energy potential by state for areas≥30%capacity factor at 80m[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Whistling%20Ridge/Ad-judication/Cross%20Exhibits/35.12C%20Capacity%20Table.

pdf.

[16]Technology roadmap—wind energy roadmap[EB/OL].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papers/2011/wind-roadmap.pdf.

[17]GWEC.Global wind energy outlook2010[EB/OL].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fileadmin/documents/Publications/GWEO%202010% 20final.pdf.

[18]IPCC special report on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and climate

mitigation,May5-8,Abu Dhabi,UAE[EB/OL].http://srren.

ipcc-wg3.de/report.

[19IPCC special report on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and cli-mate mitigation—summary for policymakers[EB/OL].http://www.

ipcc.ch/news-and-events/docs/ipcc33/SRREN-FD-SPM-final.

pdf.

[20]IEA.Solar PV roadmap2010[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pa-

pers/2010/pv-roadmap.pdf.

[21]IEA.Solar concentration power roadmap2010[EB/OL].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papers/2010/csp-roadmap.pdf.

[22]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 global outlook09—why renewable

energy is hot[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raw/content/ international/press/reports/concentrating-solar-power-2009.pdf.

(编辑张峰)

·13·

第9期陈俊武等.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Ⅴ)——

—非化石能源的需求与碳排放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ina ′s Long and Medium-Term

Strategic Goals for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V)

———The Demand for Non-Fossil Fuels and Carbon Emission

Chen Junwu ,Chen Xiangsheng

(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mpany ,SINOPEC Group ,Luoyang Henan 471003)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non -fossil fuels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primary energy source and ,as an alternative to fossil fuels ,will play a crucial role in helping reduce carbon emissions.Nu -clear energy does not produce carbon and biomass energy does not emit carbon either and may even be carbon negative.Other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clude water energy ,wind energy and solar energy ,all of which are clean-burning and ultra-low carbon energy sources.Advanced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technology is a proven technology which has progressed through three generations.The safety of this technology has im -proved significantly.We should not blame the Fukushima nuclear crisis in Japan on nuclear energy itself.We should still step up our effort to develop nuclear power while giving safety top priority.China should not greatly compress its nuclear power capacity.A nuclear power generating capacity of 300GW and annual nu -clear power output of 2,100TW ·h by 2050should be appropriate targets.If these objectives were achieved ,nuclear power would represent 20%of all electricity generated in the https://www.360docs.net/doc/aa12400972.html,ing straw to produce fuel ethanol ,using forest wastes to synthesize diesel fuel and using waste edible oil and grease to produce biodiesel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by the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7×108t of dry biomass can replace 1×108t of imported crude oil.In an age of high oil pric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troduc -ing non -fossil fuels is self -evident.China once encouraged the use of straw in power generation.However ,this method yields limite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For this reason ,we suggest stopping to expand straw-fired power generating capacity after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traw-based fuel ethanol production tech -nology to ensure a stable supply of feedstock for the fuel ethanol industry.The percentage of power output from water ,wind and solar power generators in total power production is a key indicator for "green power".The combined power output from these three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China is expected to reach some 3,600TW ·h by 2050,representing only about 36%of all power produced in the country.The share of pow -er output from non-fossil fuels in total power production is a key indicator.IEA has set the target for this share for 2050at 61%-75%in the Blue Map and other scenarios.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has predicted that this share in China will reach 70%by 2050.However ,if China ′s installed nuclear power generating capacity reaches 400GW in 2050,nuclear power will represent 28%of the country ′s total power output.If the combined share of hydropower ,wind power and solar power ,at 36%,is included ,the share of power from these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would be 64%,lower than the share predict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If the nuclear power generating capacity reaches only 300GW ,the gap will reach 13%.If fossil fuels are used to make up the shortage of power output ,carbon emissions are set to increase.[Keywords]non -fossil fuels ;nuclear power ;biomass energy ;water energy ;wind energy ;solar energy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2011年第16卷

·14·

中外能源

SINO-GLOBAL ENERGY

中国能源发展分析

中国能源发展分析 我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目前我国能源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能源资源品种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少。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能源建设不断加强,能源效率仍然较低。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能源生产和使用仍然粗放。 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结构需要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处于基础性地位。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一比重上升至76.7%;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水能资源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能源生产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明显。在需求快速增长的驱动下,中国能源生产增长很快,煤炭增长尤为迅速。此外,SO2、烟尘、粉尘、nox以及CO2排放量也有所攀升,给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难度。 资源赋存分布不均,地域性分布明显。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着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资源开发难度较大,经济成本消费过大。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 能源需求继续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尤其是油气供求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大力发展新能源,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为解决上述能源问题,必须改变现有能源格局,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是指与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相比而言,以新技术为基础,尚未大规模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新能源是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可以大大缓解目前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并改善环境。新能源具有储量大、可再生性强、清洁环保等特点。新能源产业是指与开发利用新能源相关的各类产品和生产服务部门,是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我国能源状况浅析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崛起的动力。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刚性约束问题,如何正视我国能源消费现状,科学制定节能规划目标,构建起能支撑我国经济适度发展的能源保障体系,以实现能源、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能源供应国际化所面临的地域政治控制威胁也在加剧。我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一些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能源紧张局面。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建设的中期阶段,是世界第二位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供应的保障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对能源危机的认识和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一次能源的储量和生产量可以满足需要,但由于能源的生产分布并不均衡,能源价格正日益成为改变世界财富分配的重要因素,资源控制导致的能源危机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我国能源资源可利用总量比较丰富,结构以煤炭为主,一次能源的生产能力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长足发展,基本满足和支持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不同的人类文明时期拥有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使用的主导能源也不相同。主导能源从化学(矿物)能源向物理能源转换,是当前世界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从全球时代背景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我国现代化建设应确立由初级战略——传统能源发展战略和高级战略——新能源发展战略组成的复合型的能源发展战略。

近年来,资源的日益枯竭导致国际之间的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能源甚至成为发动现代战争的根本目的。而20世纪的两次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寻求和发展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其它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长期使用煤炭等污染的能源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能源短缺、油价飙升,已成为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要靠能源技术的改进,更要靠正确的能源理论来支撑。就是说,树立科学的能源观,努力把握能源演进的历史及其规律,是深入认识能源问题的实质、切实把握能源问题的发展趋势、探寻能源问题解决方案的关键。而全球性的能源短缺乃至危机,恰好发生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极其严重的瓶颈。 一、我国的能源结构现状 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4% 。其中煤炭的消费已经占76% ,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同时石油和天然气所占能源的消费比例也开始慢慢上升,出现了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步加大。虽然我国的水利资源丰富,但水电也只占到6%,炭、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能源枯竭,势必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运行。 二、我国能源结构出现的问题 我国供需出现很大的缺口,按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缺口将会越来越大。近几年,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大增,油价一直攀升,这即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需要,但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的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煤炭是主导能源,但据预测,如果按现在的开采速度,我国的煤炭的供

中国一年能消耗多少能源

中国一年能消耗多少能源 中国能源消耗统计中国官方日前发布能源消耗公报表示,能耗最高的省份为宁夏省,广东、浙江与江苏等省份能耗则较低。能耗高低与产业结构有关。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报导,官方日前发布中国第一份能耗指标公报,今后更将以省为单位公布相关能耗的四项指标,分别是:单位GDP 能耗、单位GDP 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 DP 能耗降低率。 统计结果显示,二零零五年中国全国单位GDP 能耗1.22(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1358.5(千瓦时/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2.59(吨标准煤/万元)。 报导说,由於是首次公报,没有可比数据。此外,也没有GDP 能耗降低率的统计。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这次发布的数据将作为计算「十一五」经 济与社会建设计画时期各地区单位GDP 能耗等指标降低率的基 据报导,中国万元GDP能耗从二零零一年开始不断走高;二零 零二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改多年低於1的局面,达1.19 ;二 零零三年达1.66,能源消费增速开始超过GDP增速。 公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能耗最高的为宁夏、贵州和青海,单位 GDP能耗分别是4.14(吨标准煤/万元,下同)、3.25和3.07 ;

较低的省份为广东、浙江、江苏,能耗分别是0.79、0.90和0. 92。 报导说,能耗的高低主要与产业结构有关。 回答:2007-06-1015:57 相关资料:「我国能源现状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思考.pdf 更多资料>> 从根本上说,现在我国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的人均可开采储量 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55%和5%。相比而言,确实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这其中,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很重要的原因。 去年我国的人均GDP是1087美元,从国际经验和产业发展的 一般规律来看,1000-3000美元这个阶段应该是资源消耗增长最快的时期,我们称之为工业化的加速时期,或者重工业时期。 而重工业能源的消耗量大概是轻工业的4倍。2002年以来,我 国的钢铁、金属,包括化工等重工业产业发展速度都很快。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能源消耗的大幅增长。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消耗能源的状况也呈现一种持续增长的态势。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 在800 美元这个阶段,国家对煤炭的依赖程度较高,到3000 美元之后,逐渐开始依赖石油。我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我院唐红键院长任公司党委常委 发布时间:2011-09-30 9月29日上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暨电网分离企业划转移交大会在国务院国资委隆重举行,标志着国家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中央电力企业布局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 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财政部企业司副司长陆庆平,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钟俊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继学共同为新公司揭牌。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主持会议并宣读了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批复。国资委副主任金阳宣读了国资委关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干部任命文件,任命杨继学为董事长、党委常委、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汪建平为党委书记、副董事长,丁焰章为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张羡崇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赵洁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聂凯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户海印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春利为党委常委,唐红键为党委常委,向永忠为副总经理,于刚为副总经理,周厚贵为副总经理,兰春杰为副总经理。 王勇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积极应对电力市场变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做强做优电力建设企业的客观要求,是统筹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王勇勉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要对企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充满信心,要对各项政策的支持充满信心,要对市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电力建设企业。 王勇要求,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坚持不懈,统筹兼顾,狠抓落实,继续做好改革重组各项工作。一是抓紧做好公司组建工作,尽快实现新公司运营到位;二是平稳实现分离企业划转移交,切实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三是积极落实改革重组的各项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四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做强做优电力建设企业。 会上,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分别代表本企业签署了电网分离企业整体划转移交协议。 当天下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隆重召开。会议明确了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来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践行科学发展观,高举“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大旗,树立大目标,谋求大发展,成就大事业。此次会议的召开,正式开启了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我院唐红键院长作为集团领导出席了当天的会议,谭捷华党委书记代表我院参加了会议。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5个省(区、市)的勘察设计、电力施工和修造企业重组而成的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260亿元,2010年营业收入达到1100亿元,资产总额1200亿元,在职职工人数16万人。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特大型能源建设集团公司,拥有集项目总承包、工程管理、规划、勘测、设计、施工、修造、投资运营于一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1、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动力,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得追求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得增加。2005~2009年,中国得GDP年增长率都在10%上下,与此想对应得就是,能源需求平均增速为7、45%,远高于同期世界能源消费得平均增速为1、65%(见图1)。 图1 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得同时,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不合理,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比例低,常规能源“多煤、缺油、少气”。 2005~2009年,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例低于3、1%,而世界得平均水平为12%;常规能源中,煤炭得比例占74%以上,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为主,煤炭比重略高于天然气(见图2、3)。 图2 2005~200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图3 2005~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 能源消费需求得快速增加,使常规能源面临枯竭得危机。如果以2009年得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消费量为基础,中国已探明储量得常规能源仅能开采、消费不足35年,而这一数字得全世界平均值也仅不足80年。在无重大能源发现或能源消费结构无重大变化得情况下,全世界常规能源在未来100年内消耗殆尽,而石油可能就是最先枯竭得能源(见图4、5)。

图4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产比 图5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消比储产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生产量;

储消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消费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6月 常规能源得消费带来一系列得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 常规能源得消费产生正在使全世界得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得《温室气体公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得平均浓度比工业革命前(1750年前)分别增加了38%、158%与19%。温室气体增加带来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贫乏等诸多环境灾难。 2010年中国监测得443个城市中,189个城市出现酸雨,8个城市(区)酸雨频率为100%,也就就是说逢雨必酸。 4、新能源繁荣与困境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得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无疑就是不二选择,而目前技术最成熟得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成为各国最佳选择。 1)新能源得繁荣 今年年初得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得主要目标就是: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29、2亿吨标煤,即2010~2015年得年均增速低于7、4%(前文提到,2005~2009这一数字为7、45%)。就目前瞧来,这一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十二五末达11、4%,十三五末达15%。即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折合标煤约4、6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0、9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面试经验总结成功案例95%参考价值精品篇

本题库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面试-内部真实评分标准,总计有100个题库。物超所值,参考价值极高。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面试经验总结成功案例95%参考价值精品篇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是4轮 一面组长,会问到一些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离职,为什么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婚姻状况,与此同时有没有想问面试官的问题。 二面经理,偏向于部门业务服务。有业务上的试卷需要考试。 三面经理,这一轮会谈到一些业务目标和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大概聊一下工作的想 法,部门的价值和目标,对这个岗位的期望等等以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和行业的情况。聊天的内容与面试者个人有关,可多可少。(二三是交叉面试防止作弊), 四面职业通道委员会,这一轮的面试非常专业,为技术专家面,目的是定级。确定你面试者的水平大概在什么位置。直接影响后面的收入。各个击中要害。不要想着有简单跳过的部分。在介绍工作内容的过程中,要先介绍自己在组织团队所处的位置,发挥的作用,工作绩效等,条例要清楚。这一轮的面试专业性最强。最后是HR谈薪资的部分,因为行业都有规则,所以时间不会太长。 5面背景调查,主要是面试者在填写简历时提供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其中包含领导。HR最后offer。 步骤四、五、六每个一个星期,比如三面完后得到职业通道委员会的面试的通知约一周,四面完后,得到通过与否的消息是一个星期。如果某一步一个星期多没消息,那就是没戏了。 面试的重点分享: 面试的气氛需要注意的: 1面试不能一脸严肃,显得很紧张,要适当微笑。给面试官的印象好。 2面试官提问的问题,不能对抗反驳提问。即使面试官的问题比较苛刻。 细节决定成败,面试如同相亲,面试官会注意到每个细节,身上有没有烟味,头发是不是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地1501 朱楷2015212504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分依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传统能源结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我国经济与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和开发清洁高效的可再生新能源已是当务之急,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展望。引言:本篇文献综述是为了探讨中国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的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新能源的开发问题已早早引起中国和国际上的关注,关于此类主题的文献在国内外已有较多发表,在未来仍将呈现上升的趋势。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国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863 计划,973 计划和产业化计划等,使先进的技术和政策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利用、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的产业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电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不匹配,上游的生产能力和在世界上的研究和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下游的风电建设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1] 主体部分 1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1 新能源的发展背景 20 世纪先后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油价不断上涨,人们开始意识到化石能源供应的不可持续性。同时,以伦敦雾事件为代表的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也引发了对化石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担心。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由此促成了《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双重压力凸显了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终促成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2] 1.2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2.1 日本 自身能源缺乏的日本是最早重视发展新能源的国家之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就实施“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也被称为“阳光计划” ), 其核心是大力推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1993年,日本政府将“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阳光计划)、“节能技术开发计划” (月光计划)和“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计划”合并成规模庞大的“新阳光计划”,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 根据2008 年 3 月修订的《京都目标实现计划》,日本新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 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为7 %,水电之外的新能源占比为 4 .3%;到2030 年, 日本的可再 生能源占比大约为11%, 其中, 新能源为7 %, 大约为 3 200 万千升原油当量。[3] 1.2.2 欧美 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先开始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美国《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所有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中要有15%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4] 欧盟于2007年通过“能源和气候变化一揽子计划”,承诺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2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5] 到2010年,风电已经满足了欧盟 5.3%的电力消费,其中在丹麦,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0%。[6] 2 国内新能源发展现状 2.1 国内新能源发展条件及方向 2.1.1 非常规油气资源 (1)油页岩资源丰富 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探明资源量315 X 10 8 t ,预测资源量4520 X 10 8 t , 其

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学号;作者: [ 摘要]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本文从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入手,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四大主要能源现状作了初步考察,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同时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对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对策分析。 [ 关键词] 能源;现状;挑战;发展前景;中国 一直以来, 能源问题都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 因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在过去的20 世纪中,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种, 就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 假使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 不加节制, 那么,地球上原油、天然气、煤炭三种能源供人类开采的年限, 分别只有40 年、60 年和220 年了。进入21 世纪, 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突出, 确切地说, 能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 整个人类社会所要面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的现状 我国既是能源的消费大国, 也是能源的生产大国。虽然1990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已名列前茅, 但人均占有能源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10%; 但在另一方面, 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方面则为世界各国之首, 为印度的2.2 倍, 为发达国家的4-6 倍; 使用能源的设备效率偏低, 又造成能源的浪费,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1]再者,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及石油为主,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煤炭资源 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然而, 煤炭利用严重污染环境, 据统计, 每燃烧1 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 公斤, 排放二氧化硫约24 公斤、排放氮氧化物约7 公斤。[2] 这不仅影响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还直接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二)石油资源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中国目前有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但勘查难度比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20 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 亿t, 届时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将有可能接近60%。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甚至称, 到2030 年中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总需求的百分比将激增至80%以上。[3] (三)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和使用方便的能源, 我国是开发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天然气资源储藏量达380000 亿立方米, 目前已探明储量仅占5%,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仅占2.1%,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目前, 国家已开始全国天然气管网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序幕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 为天然气的合理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电力资源 过去十多年, 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 2003 年发电量为1990年的3 倍。2003 年, 发电装机容量391 40GW。到2004 年5 月, 发电装机容量达400GW。2004 年9 月, 水电装机容量达100GW, 居世界首位。全国1GW以上电站共有107 个, 最大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已装机5 9GW; 最大火电站是山东德州电站, 2 4GW; 最大核电站是广东岭澳核电站, 1 98GW。[4] 但是, 中国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出现大范围缺电。造成严重缺电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体制问题, 包括: 高耗电产业过度发展, 电力预测和规划失误, 以及电力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垄断经营格局等。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介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2011年9月29日成立。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5个省(市、区)的勘察设计企业、电力施工企业和修造企业重组而成。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中国能建注册资本为260亿元,2010年营业收入和年末资产总额均为1000多亿元,职工总数16万人。 中国能建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特大型能源建设集团公司,拥有集项目总承包、工程管理、规划、勘测、设计、施工、修造、投资运营于一体的完整业务链。 经营范围包括:境内外电力(包括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及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及送变电)和水利(包括水务)、矿山(包括煤炭)、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机场、房屋、市政工程、城市轨道、环境工程、冶炼、石油化工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工程项目规划、评审、咨询、评估,工程勘察与设计,施工安装,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与专业承包,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项目运营管理、启动调试与检修,技术研发,招标代理、进出口业务、科技服务等业务;境内外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研究;境内外电力(包括水电、火电、核

电、风电及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及送变电)和水利(包括水务)、矿山(包括煤炭)、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机场、房屋、市政工程、城市轨道、环境工程、冶炼、石油化工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和相关业务的生产、销售及招标代理业务、进出口业务等;相关设备制造、修造、销售、采购与租赁,相关专有技术开发与产品销售,相关建筑材料的生产、物流、配送与销售,民用爆破产品制造与服务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实业投资、经营与管理;国际资本运作与境外项目投融资;经国家批准,从事非银行金融服务业务,开展外贸流通经营、国际合作与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等业务。 中国能建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希望,肩负着做强做优,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光荣使命,将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总体部署,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做好行业表率,竭诚与社会各界和衷共济,携手并进,矢志为中国能源开发建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要领导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杨继学(原任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汪建平(原任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总

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石油占美国能源供应的2/5,是最大的能源。国家运输燃料几乎全靠石油。对国家安全来说,石油至关重要。美能源部长在2001年全国高级别能源会上说:今后20年美国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如果我们不对付这一挑战。美国经济将受到威胁,特别是汽车、航空、建筑、货运和农业、石油是国家关键部门。目前美国能源部有1。3万人,而我们生管能源小组只有24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核心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大,效率低,污染严重。可以说,经济高速增长是资源巨大消耗换取的。我国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消耗都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如电力、钢铁、建材等8个主要耗能工业,单位产品能耗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以上。如中国汽车每百公里平均油耗比发达国家高出20%以上。汽车用油接近全国石油消耗总量年四成。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以上。 ●五金行业是典型资源消耗产业,2004年工具五金建筑五金、日用五金三大类出口总额达173亿美元,超过德国。美国传统五金出口强国占世界第一位。但这一“桂冠”是建立在消耗我国大量生产资源,大量能耗以及污染前提下实现的。由于我国能源价格便宜,所以五金出口单价只及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几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创造出欧美相同价值的产品,要花费比别人多几倍,甚至十几倍原材料和能耗。靠这样低价竞争来的。因为中国成品油价格扭曲的,是价格倒挂。很明显,如果我国放开成品油价格,很多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小了,竞争优势没有了,行业过剩又会引起危机。这种倒挂何时休。 ●企业之所以对正确节约用油不重视,随意,节约何时落到实处。再如钢铁,2004年我国钢产量超过2。7亿吨,今年预计3。4亿吨,比欧盟、日本家加起来还多。钢铁过快增长,尤其抵挡普通钢大量增加,原料煤电油不断上涨,使钢铁成本持续上升。55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只有4户吨材实现利润1000.元/吨以上,17户实现利润100元/吨以上。原来依仗燃料便宜的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7月召开的中钢协二届五次(扩大)会上,谢企华会长要求从扩张规模转到调整结构,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上,由质量常量竞争转到能源和成本上。过量的消耗造成资源供求矛盾,去年以来我国先后有22省拉闸限电。西南、东南沿海成品油告急,出现了“油荒”、“电荒”、“煤荒”。而这样的粗放,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已到了我国难已忍受的地步。 ●解决短缺的出路,无疑开源节流,据国国际能源机构预测,我国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原油缺口将分别为1。5亿吨、1。8亿吨和2亿吨。2010年哦石油将有一半依靠进口。而2020年该比例达到60%。而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如果要保持石油供应安全局面,石油年进口率绝对不应超过50%。理论上应控制30%以内。 ●世界油价正深刻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世界油价每桶变动一美元,将影响我国进口用汇46亿美元。直接导致GDP波动0。043百分点。今年我国仅进口原由一项就多支出100亿美元。源是要开的,但也需有度,那么节流呢?应当是出路。节油总比多找油,多采油,多买油简便,划算。 ●2003年我国消耗世界石油的4。4%、煤30%、钢铁27%、水泥40%。2004年中国消耗了全球8%的石油、10%电力、19%铝和20%铜、31%煤炭。然而中国对世界GDP的供献仅为4%。 ●中国正走一条高能耗经济之路。而重点钢铁企业每吨钢铁能耗高出40%。电煤耗高出国际30%,我国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盲目扩张,其生产能力超出国内要求1倍以上。而这些正是发达国家出于环保、能源的考虑限制发展向境外转移的企业。高能耗我们赚了钱,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 复杂金融学(3学分) 2009年春季研究生选修课 条件:修过微观I、宏观I、金融I、计量I和微积分的基本课程的经济学研究生,但欢迎有数学物理背景的北大四年级学生选修,但要证明自己的独立研究能力。 考试:课堂测验占50%,独立研究40%,课堂讨论10%。可以1-3人自组织为课题组,选读一篇论文或一个课题,做讲读、评论、和发展。无大考 课程简介 新古典经济学的金融理论无法解释金融危机的起源和机制。当前严重的金融危机,有必要着重研讨和现实紧密相关的金融危机理论,并结合现实做数据分析,模型研究,案例分析,和政策研讨。内容包括:金融危机理论的奥地利学派、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与历史学派。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包括马歇尔供求曲线,有效市场理论,现金流的折扣理论,资产定价理论,期权模型,风险模型。新的数学工具:非线性动力学,混沌,分形,分岔,突变,小波与时频分析。历史案例:大萧条,股市崩溃,地产泡沫,转型特大萧条,长期资本危机,次贷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 基本文献: Chen, Ping. “Equilibrium Illusion, Economic Complexity, and Evolutionary Foundation of Economic Analysis,” Evolutionary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Review, 5(1), 2008. Chen, Ping. “Complexity of Transaction Costs and Evolu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Kyoto Economic Review, 76(2), 139-153 (2007). Chen, Ping. “Mark et Instability and Economic Complexity: Theoretical Lessons from Transition Experiments,” in Yang Yao and Linda Yueh eds., Globalis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Chapter 3, pp.35-58,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2006). Chen, Ping. “Evolutionary Econo mic Dynamics: Persistent Business Cycles, Disruptive Technology, and the Trade-Off between Stability and Complexity,” in Kurt Dopfer ed., The Evolutionary Foundations of Economics,Chapter 15, pp.472-505,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5). Chen, Ping. “Microfoundations of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the Laws of Probability Theory: the Principle of Large Numbers vs. Rational Expectations Arbitrage,”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49, 327-344 (2002). Chen, Ping. “A Random Walk or C olor Chaos on the Stock Market? -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S&P Indexes,” Studies in Nonlinear Dynamics & Econometrics , 1(2), 87-103 (1996).

关于印发《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合同统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1)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文件 中能建股发企管〔2017〕122号 关于印发《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合同统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公司所属(管理)单位,总部各部门: 现将《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合同统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20日 -1 -

-2 -

文档说明 -3 -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合同统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有效组织开展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合同统计工作,规范合同全过程统计管理,确保合同统计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合同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依据《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统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合同,特指股份公司及所属单位作为工程、货物、服务的提供商,承揽的勘测设计及咨询、工程建设、装备制造销售等业务的经营合同,主要包括: (一)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经营合同,包括:地形地貌测绘,地质资源普查与勘探,工程规划,工程设计、生产工艺、技术资料、工程技术咨询和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考察、研究和评估,工程监理,设备监理、技术指导等业务的经营合同。 (二)工程建设业务经营合同,包括:工程总承包,工程施工,工程调试、试验检测、项目运维和项目检修,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设备租赁、材料租赁、劳务服务等业务的经营合同。 -4 -

(三)装备制造销售业务经营合同,包括: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线路器材和金属结构等制造、安装、销售业务的经营合同。 本细则及股份公司其他统计管理制度未作明确规定的合同,不在本细则所称合同之列。 第三条合同统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全周期、系统化、规范化、信息化;一套制度、一套标准、一个口径。 第四条合同统计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的总体要求,落实以下基本要求: (一)合同统计内容:实事求是,如实上报。 合同统计应以实际发生的合同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合同的名称、内容、金额、时间、履约情况、类别、状态等事项,保证合同信息质量。 (二)合同统计主体:谁签约谁统计,谁实施谁统计。 当合同签约主体与实施主体不完全一致,或签约主体不是单个企业,或实施主体不是单个企业时,按照合同签约、实施的实质内容确定合同统计主体,本细则有具体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合同统计数据:谨慎稳健,不漏不重。 合同新签、完成、储备等金额应当谨慎、稳健、可靠地进行计量和确认,不得高估虚增,不得漏报瞒报;各级合同统计主体在合并其内部合同数据时应如实、充分、规范地抵消剔除合同重复部分。 (四)合同统计周期:有序衔接、闭环管理。 -5 -

中国一年能消耗多少能源共10页文档

中国一年能消耗多少能源 中国能源消耗统计 中国官方日前发布能源消耗公报表示,能耗最高的省份为宁夏省,广东、浙江与江苏等省份能耗则较低。 能耗高低与产业结构有关。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报导,官方日前发布中国第一份能耗指标公报,今后更将以省为单位公布相关能耗的四项指标,分别是: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统计结果显示,二零零五年中国全国单位GDP能耗1.22(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1358.5(千瓦时/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59(吨标准煤/万元)。 报导说,由於是首次公报,没有可比数据。 此外,也没有GDP能耗降低率的统计。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这次发布的数据将作为计算「十一五」经济与社会建设计画时期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等指标降低率的基数。 据报导,中国万元GDP能耗从二零零一年开始不断走高;二零零二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改多年低於1的局面,达1.19;二零零三年达1.66,能源消费增速开始超过GDP增速。 公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能耗最高的为宁夏、贵州和青海,单位GDP能耗分别是4.14(吨标准煤/万元,下同)、3.25和3.07;较低的省份为广东、浙江、江苏,能耗分别是0.79、0.90和0.92。

报导说,能耗的高低主要与产业结构有关。 回答:2007-06-10 15:57 相关资料:我国能源现状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思考.pdf 更多资料>> 从根本上说,现在我国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的人均可开采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55%和5%。相比而言,确实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这其中,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很重要的原因。去年我国的人均GDP是108 7美元,从国际经验和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1000-3000美元这个阶段应该是资源消耗增长最快的时期,我们称之为工业化的加速时期,或者重工业时期。而重工业能源的消耗量大概是轻工业的4倍。2002年以来,我国的钢铁、金属,包括化工等重工业产业发展速度都很快。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能源消耗的大幅增长。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消耗能源的状况也呈现一种持续增长的态势。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800美元这个阶段,国家对煤炭的依赖程度较高,到3000美元之后,逐渐开始依赖石油。我国现阶段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最高也正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常说,国内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在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我们更多地并且只能依靠煤炭资源。 中国危机能源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经济学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让社会主义更加社会主义,让市场更加市场。”中国能源未来的战略选择,其核心原则恐怕也是如此。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2008年考研试题

2008年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考研真题 【微观】 1简答 a瓦尔拉斯均衡和纳什均衡的区别 b逆向选择的意义,如何解决 c何为“公共地悲剧”,如何解决 d何为福利学第二定理,只有所得税能否成立 e利率为正时,朝四暮三优于朝三暮四对吗? 2 u=x1^(1/2)+x2 v=1+u^2 p1,p2,m 求两种情况最优消费量及间接效用函数 3假设养猪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需求量q=D(p)。弹性e(p)=pD'(p)/D(p),长期均衡价格为c,供给量为D(c)。某时猪遭遇综合征疾病,一部分死亡,使供给量变为(1-ε)D(c),ε小于1大于0。假设价格弹性e(c)大于-1,ε非常得小,求证,全国养猪业的总收入不会减少。 4工资w,产量q 工人效用u(w,q)=w^(1/2)-kq(k>0) 企业利润π(w,q)=q-w a求完全竞争时的均衡支付(w*(k),q*(k)) b两类工人k=1,2,企业无法辨别,那么两类工人的均衡支付是分别为(w*(1),q*(1)),(w*(2),q*(2))对吗? 【宏观】 1竞争市场中单个企业生产函数Y=AK^(α)L^(1-α),A=BK^(γ),K^(γ)时市场中总资本的外部性,Y/K为常数,B、K、L的增长率分别为gB,gK,gL,求增长率的关系2用IS-LM封闭经济,论述在t时期由于未预期的货币供给变动使得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如何变动,价格水平缓慢调整至长期均衡,比较t期和t-1期的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3在商业循环中,私人消费相对变化率远远小于投资的相对变化率,说明原因。中国的实际数据是否符合以上描述? 4有人认为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有人认为利率由借贷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说明两句话的关系如何 5国际金融中,说出汇率、资金流动、货币主权之间关系,美国、中国、香港各是什么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