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时代的思考》案例分析

《引领时代的思考》案例分析

师:同学们,在古代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法令来约束人们行路?

生 1:没有。

师:那为什么在现代却出现了《交通法》呢?

生 2:社会进步了,现代的车辆也越来越多,交通事故频繁出现,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出台了《交通法》。

师:是什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生 3:科学技术呗。

师:社会的进步除了科技的影响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思想的进步。请大家看大屏幕(伏尔泰图片: 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师长和领袖。主要思想:教皇的势力是建立在“成见和无知”基础上的,教士是“文明的恶棍”,教皇是“两足禽兽”,我们要“打倒卑鄙无耻的东西”、“消灭败类”。)从这则材料中,大家能看出他将斗争的矛头对准的是谁吗?生: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

师:非常准确。对教会和宗教迷信的无情揭露、嘲讽和批判,贯穿了伏尔泰一生事业的始终。与他同一时期还有两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也将矛头指向了封建专制制度,就是孟德斯鸠和卢梭(出示二人主要观点)。那么为什么在这一时期,思想家会把斗争矛头直指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呢?

生 4:因为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需要比较成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来与封建制度进行对抗。

生 5: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封建制度却使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遭到侵犯,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生 6: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们对封建神学产生质疑,因此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依据。

师:也就是说这些观点一经提出,会在当时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 8:一方面会引起天主教会和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恐慌,他们会加以疯狂的迫害和镇压。另一方面,会得到广大人民和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社会分形成两大阵营:以天主教会为首的封建君主和以资产阶级为主的人民阵营。

师:那么这两大阵营对立和冲突的结果会怎样?有哪些史实可以证明?

生 9:资产阶级阵营取代天主教会成为社会的主要支柱。如法国大革命、中国康有为等人的维新变法、孙中山高举民主主义旗帜进行的辛亥革命、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等,都是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而展开的。

师:那又为什么法国大革命可以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共和制;而中国和日本的革命或者改革并不彻底甚至保留封建君主呢?

生 10:主要是因为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有的是自下而上进行革命,而有的则是被迫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所以结果会各不相同。但无论怎样,都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上层建筑以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力而进行的。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促使了新的思想的产生,而新思想的产生又推动了社会新的进步。

师:说的太好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基础是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制度等。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水平时,会对经济基础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在近代,每次新思潮的产生都是在经济基础发生了较大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这种新思想的产生又促使经济基础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在本课之前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思想呢?

生 11:文艺复兴、马克思主义。

师:非常好。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三个不同时期的思想做一比较。(从背景、中心内容、影响等几个方面)

生:(活动略)……

案例评析:郭丽芳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和已有的经验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怎样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本案例作了很好的尝试。教师先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社会中的《交通法》入手,进而联系到社会的进步,再利用学生已有的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的经验,引到本课的思想的进步,这样一步步地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切入点,将新知识很自然地提出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用上已有知识经验,比如学生提到的我国的维新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等等,这充分说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案例的第二个特点是教师从教材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实际出发,精心创设了许多问题,众多引人深思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了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来,刺激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解决每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注意了中外历史的联系、同类知识的归纳辨析,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体会出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情感价值观也得到了发展。

教师还能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跟进,并加以指导,保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师生间、学生间更广泛、更多向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使原本死气沉沉的思想课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和增殖。

不足:本案例要求教师、学生有较高的素质,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分析归纳能力,适用面不广。

拓展探究

将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还可以借助于多种手段,比如利用天主教会迫害“异教徒”图片有关三位思想家观点的原始资料、从三位思想家的传记中选择小故事等。本课的内容可以补充三位思想家的几则小故事,在故事不断展开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他们深奥的理论观点和产生的时代背景。也可以将三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以表格的形式加以归纳,使本课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注意该案例是针对学生素质高、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的特点而展开的,这种活动方式比较适合他们。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认真分析学习者和知识起点和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只有在真正了解了学生后,才能确定预期的教学目标,才能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从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知识经验出发,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保证,过高的要求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反之要求过低学生就会不感兴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