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栅格数据提取主骨架线的新算法

基于栅格数据提取主骨架线的新算法
基于栅格数据提取主骨架线的新算法

文章编号:1000-050X(2000)05-0432-36

基于栅格数据提取主骨架线的新算法3

杜世宏1 杜道生1 樊 红1 万幼川2

(1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珞喻路129号,430079)

(2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市珞喻路129号,430079)

摘 要 详细介绍了基于栅格数据的面状地物主骨架线的提取算法。该算法具有较快的处理速度和较强的适应性及内存需求少的优点,同时用该算法所提取的主骨架线为最优(最长)骨架线,可用于面状地物注记的自动配置。

关键词 主骨架线;数学形态学;栅格数据处理

分类号 P283.7;P283.1 文献标识码 A

面状地物的骨架线基本上反映了面状地物的形状特征,因而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制图综合中双线河流的简化、面状地物注记的自动配置。栅格骨架线还可以用于栅格数据的压缩。此外,骨架线还在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中得到应用。骨架线的提取算法通常有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方法。本文研究了基于节点的栅格数据骨架线的矢量化和基于端点的栅格数据的主骨架线提取算法。该算法先把面状地物栅格化,经过数学形态学的序贯减薄运算,形成地物的骨架线,然后剪去骨架线中的短支线,从而提取主骨架线。该算法所提取的主骨架线是最优(最长)的。应该指出,形态学减薄运算的时间效率受栅格数据数量的直接制约,栅格太小时,栅格数据量大,影响运算速度;栅格太大时,不易于提取小的面状地物的骨架线。本文提出基于固定栅格数目的动态栅格数据结构,能很好地解决上述矛盾。

1 栅格数据动态处理

提取面状地物的骨架线时,首先要将面状地物栅格化。基于固定栅格数目的动态栅格数据,对于面状地物栅格化时,栅格的数目确定,然后按照数目自动确定栅格大小。这样既避免了处理大面状地物时因栅格数目太多而费时,又防止了因小面状地物栅格太大而不能精确提取骨架线。同时,该结构中保留了栅格图像的原点和栅格大小、行数和列数。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对不同的多边形采取不同的精度(栅格大小),处理完后,可以方便地转换到统一的大地坐标系中去。因此,该结构既适用于整幅图形,也适用于单个多边形。栅格图像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tagIMA GE

{

int33value;栅格图像灰度值

int starow;栅格图像值的起始列数

int stacol;栅格图像值的起始行数

int col;栅格图像值的总行数

int row;栅格图像值的总列数

float OrgPoint x,OrgPoint y;栅格图像的原点大地坐标

float m-Size x,m-Size y;栅格图像的栅格大小

}IMA GE,3PIMA GE;

2 骨架线提取算法

2.1 骨架线提取

骨架线的提取主要采用数学形态学序贯减薄的方法,即

X○T=X/(X T)

式中,X为栅格图像;结构元T采用结构元表中的L模板[1]。经过序贯减薄后的栅格图像为面状地物的骨架线。序贯减薄算法具有不改变原图

 收稿日期:2000-04-07.

3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95014)。

第25卷第5期2000年10月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 of Wuhan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Vol.25No.5

Oct.2000

像各分量的拓扑邻接关系,并能保证提取的骨架线连续和单像元宽度等优点。

2.2 圆环的消除及节点和端点的提取

在栅格数据中,点的类型有断点、端点、3节点、4节点。如图1所示,P为要考察的栅格,P i 为其八邻域的栅格。若P i≥1,则N i=1;若P i= 0,则N i=0。当N i=1时,P i为目标栅格;N i=0时,P i为背景栅格。为方便叙述,各种点的类型定义为:当目标栅格P>0时,如果∑N i=0,则P 为断点;如果∑N i=1,则P为端点;如果∑N i= 3,则P为3节点;如果∑N i=4,则P为4节点。本文将3节点和4节点统称为节点。

通过形态序贯减薄运算得到的骨架线栅格图像中,含有小圆环(图2)和各种粘连(图3)的节点(非单像元宽),它们的存在影响后面的端点和节点的正确提取及短直线的矢量化,因此,必须消除粘连的节点和小圆环。粘连主要发生在3节点和4节点处,是由几个短支线的相交引起的。它的消除可用形态学的击中运算提取粘连节点,再把相应栅格变为背景,使它不粘连,变为单像元宽。消除粘连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两个以上相邻的节点合并为一个节点的过程,而小圆环则是击中后全部变为背景。

矢量化之前应先提取出端点和节点,存入相应的数组,同时必须对节点群(几个相邻的节点组合而成)进行合并,使之成为一个节点。

P3P2P1 P4P P0 P5P6P7

1

11

1

图1 栅格的八邻域图 图2 小圆环Fig.1 The8Neighbor of Grid Fig.2 Small Circle

111 11111 11 11

图3 节点粘连

Fig.3 The Conglutination Node Point

2.3 直线段跟踪和拓扑建立

为了给提取主骨架线作准备,把骨架线按照端点和节点分割为直线段,即每个端点和端点之间、节点和节点之间、端点和节点之间的线段独立地作为一条直线段存储,并在骨架线的跟踪过程中为每条直线段建立拓扑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直线段的拓扑关系

Tab.1 The Topological Relation of Lines 直线段序号起始栅格号终止栅格号坐标对

1(0,2)(0,8)x1,y1,…,x n,y n

2(2,3)(4,6)x1,y1,…,x n,y n

3(5,8)(9,6)x1,y1,…,x n,y n

跟踪直线段时,从一个节点出发,选择该节点的八邻域内栅格值不为0的第一个方向追踪骨架线,记录经过的每一个栅格号(或矢量化后的矢量点),直到到达另一个端点或节点。当终止点为节点时,记录当前线段起始和终止节点号,结束此线段追踪;当终止点为端点时,还要进一步判断是否有另一个端点与当前端点相邻,若有,继续跟踪,否则就把线段的起始点号、终止点号和直线段的坐标对添入线段拓扑关系表,结束此线段的追踪。之后继续搜索该节点八邻域,如果有栅格值不为0的方向,开始一条新线段的跟踪,直到该节点8个邻域内栅格值不为0的所有方向都追踪完毕。继续从另一个节点跟踪另一条线段,如此循环,直到所有节点都跟踪完毕。在追踪过程中,应注意跟踪过的栅格不能重复跟踪,以避免同一条直线段被追踪多次。事实上,该方法可以看作是骨架线栅格数据的矢量化。在跟踪过程中消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下面的主骨架线提取作好了准备。

2.4 提取主骨架线

经过上述步骤后,得到的是整个面状地物的骨架线短直线,其中有许多短支线。必须进一步消除短支线,并提取出最长的主骨架线。为了方便算法的描述,把直线段分为以下3种:

1)孤立直线段:直线段的起始和终止点都为端点。

2)端点直线段:直线段的起始和终止点中一个为端点,一个为节点。

3)节点直线段:直线段的起始和终止点都为节点。

其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直线段的一个端点出发,找出所有与该线段具有相同始节点或终节点的直线段,再从中找出端点直线段,从端点直线段中找出最长的一条和节点直线段合并,合并过程中直线段的数目(M)不断减少,直到合并成一条直线。算法是循环执行的,当合并完一轮后,如果直线段数目大于1或端点数大于2,应该进行下一轮合并。当端点直线段只有一条而节点直线段多于2条时,此时不合并,参加下一轮的合并。如图4所示。

334

第5期 杜世宏等:基于栅格数据提取主骨架线的新算法

3 结 论

笔者对上述算法用VC ++编程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图5中的多边形有3681个点,如果采用横向和纵向都为100,则有10000个栅格(该图相当于图纸上的2.4mm ),一个栅格占用一个bit ,则需1.2K 的内存空间,提取主骨架线所需的时间约1s 。如果采用栅格横向和纵向大小都为0.5mm ,则栅格总数为479×440=210760个,所需内存约为25.7K ,运行时间约为63s 。可见,后者所需的内存和时间分别为前者的21倍和63倍。如果都采用2.4mm 大小的栅格,则对于过小的多边形不能精确提取骨架线。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完全可行。可见,动态

栅格数据结构有如下特点:①栅格数目少,内存需

求小,运算速度快。②适应性强,基本上满足各种面状地物骨架线的提取。③能方便地转换为矢量数据。④对于同一幅图中的不同地物可以进行不同栅格大小的栅格化,同时,不同大小的栅格很容易通过原点和栅格大小进行统一坐标定位。⑤如果为二值栅格图像,可以用1个bit 表示一个栅格的值,进一步减少内存需求。⑥如果采用C ++中的模板函数,可适应于任意的数据类型(指灰度值)。

必须注意的是,因该数据结构是用固定的行数和列数,所以栅格的纵向和横向大小可能不相同,只要取横向和纵向的最小值即可。本文算法已在面状地物注记的自动配置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图4 提取主骨架线算法流程图

Fig.4 The Algorithm for Extracting Main Skeleton Line of Polygon

4

34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2000年

(a)栅格骨架线 (b)矢量化骨架线 (c)主骨架线

图5 主骨架线的提取

Fig.5 The Extracting of Main Skeleton Line of Polygon

参 考 文 献

1 陈晓勇.数学形态学与影像分析.北京:测绘出版社, 1991

2 林春蔚,徐学云,程存学,等.C环境下地图图像矢量化及图形编辑技术与实例.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3 郭仁忠.空间分析.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4 艾廷华.空间数据多边形拓扑结构的建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6,20(增刊):82~87

5 樊 红,杜道生,张祖勋,等.基于最优解理论的地名注记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报告.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98

杜世宏,男,25岁,硕士生。现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E-mail:dshgis@https://www.360docs.net/doc/a313969665.html,

A N e w R aster-based Algorithm for Extracting Main

Skeleton Line of Polygon

DU S hihong1 DU Daosheng1 FA N Hong1 W A N Youchuan2

(1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Surveying,Mapping and Remote Sensing,

WTUSM,129Luoyu Road,Wuhan,China,430079)

(2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WTUSM,129Luoyu Road,Wuhan,China,430079)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lgorithm of extracting the main skeleton line of polygon. Through the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thinning operation on the grid cell of polygon,we can get the skeleton of the polygon including many short lines.Before extracting the longest skeleton,the short lines must be removed.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 of vectorization based on node point of grid data and the way of extracting main skeleton line of polygon based on end point of grid data. The main skeleton line using the extracting algorithm is an optimum one.The above two ways are easily implemented by a recursive program.

There are three main steps in the algorithm:①Rasterizing the polygon and then using the thinning operation on the grid data.Through this step,we get the grid skeleton lines.②Vectoriz2 ing the grid skeleton lines and building the topological relation of lines.③Extracting main skeleton line from the vector skeleton lines.Step②and step③are the paper’s kernel.534

第5期 杜世宏等:基于栅格数据提取主骨架线的新算法

634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2000年

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efficiency of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thinning operation directly depends on grid data volume.If the size of grid cell is small,data volume is large,it in2 creases the time of computation.If the size is big,it is not propitious to extract accurately the skeleton line of small polygon.The dynamic grid data structure can solve this problem.The struc2 ture stores the start row and start column,the total rows and total columns,the grid cell size,and original point of polygon.Before rasterizing,the total rows and columns are fixed firstly such as 100.Secondly,the size of grid is calculated.Finally,the polygon is rasterized.Because the rows and columns are fixed,for large polygons,the data volume of grid cell becomes less,but for small poly2 gons,the data volume of grid cell is increased.It is obvious that the dynamic raster structure has better adaptability.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of extracting skeleton line based on dynamic raster data structure is effective.The algorithm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taking less time and less memory.

K ey w ords main skeleton line;mathematical morphology;raster data processing

DU Shihong,male,25,master candidate.H is main research fields are computer-assistant cartography and GIS.

E-mail:dshgis@https://www.360docs.net/doc/a313969665.html,

(上接第425页)

nates of the targets will be recorded to the data base in the computer.The surveyor can view the data base at any time.By the help of the software,the surveyor can draw the shape of an industrial product or the deformation graph of a civil building.Som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K ey w ords measurement robot;CCD camera;automatic surveying monitoring system

G UO Jiming,male,34,professor.H is major researches a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GPS and measurement robot for precision engineering sur2 veying.H is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 are“The Range Extending of H igh Precision EDM ME5000”;“The Combined Adjustment of GPS Mea2 surement and Terrestrial Measurement”;“The Research on Automatic Terrestrial Control Surveying”as well as the serial COSA software.

E-mail:guojimin@https://www.360docs.net/doc/a313969665.html,

一种提取物体线形骨架的新方法

第XX卷第X期自动化学报Vol.XX,No.X 200X年X月ACTA AUTOMATICA SINICA Month,200X 一种提取物体线形骨架的新方法 刘俊涛1刘文予2吴彩华3原亮1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提取物体线形骨架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物体距离变换的梯度,从而得到一个矢量场。距离变换的梯度对提取物体线形骨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据此获得物体内部的关键点。其中,每一个关键点代表了物体的一个凸部分。之后,我们用搜索梯度最短路径的方法连接关键点,从而得到物体的线形骨架。本文方法得到的线形骨架能很好的反映物体拓扑和形状特征,并不易受边界噪声干扰。此外,本文的方法克服了基于距离变换的骨架提取算法固有缺点,获得了具有良好连通性的骨架。因此,基于本文方法得到的骨架能用于物体识别和匹配等领域。对大量二维、三维物体的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线形骨架,距离变换,梯度 中图分类号TP391.4 A New Method of Extracting the Objects’Curve-Skeleton LIU Jun-Tao1LIU Wen-Yu2WU Cai-Hua3YUAN Liang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of extracting the curve-skeleton of the objects is proposed.The gradient of the distance transform,which is a vector?eld and valuable for extracting curve-skeleton,is used to detect critical points inside the objects.Each critical point represents a convex segment of the object.Then,the critical points are connected through searching the shortest gradient path,and thus,the curve-skeleton of the object is obtained.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insensitive to the boundary noise,and the topological and geometrical features of the object can be represented by the extracted curve-skeleton.Further more,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based on distance transform,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guarantees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curve-skeleton.The extracted curve-skeleton can be applied to objects recognition and matching and so on.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on large number of2D and3D objects are satis?ed. Key words Curve-skeleton,Distance Transform,Gradient 1引言 骨架(Skeleton)又称中轴(Medial Axis),通常使用烧草模型[1]和最大球(圆)[2]模型来描述。骨架有着与原物体相同的拓扑和形状信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几何特征,能够有效的描述物体,因此,在物体识别、路径规划、医学工程[3]等领域多有应用。一般而言,由二值图像表示的二维物体的骨架均由曲线连接而成,而由体素模型表示的三维物体的骨架则往往由一些曲面组成。由于曲面的表示比较复杂,描述其特征比较困难,因此,尚需设法直接得到三维物体的线形骨架(Curve Skeleton),以利 收稿日期XXXX-XX-XX收修改稿日期XXXX-XX-XX Received Month Date,Year;in revised form Month Date,Yea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273099,60471022)资助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60273099,60471022) 1.军械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石家庄050003 2.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武汉430074 3.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石家庄050003 1.Dept.of Computer Engineering,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Shijiazhuang,050003 2.Dept.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Wuhan430074 3.Dept.of Equipment Comm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Shijiazhuang,050003 DOI:10.1360/aas-007-xxxx 后续处理。 骨架提取算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细化(Thinning)的方法[4,5],即在保持拓扑不变性的条件约束下,依据体素(像素)邻域信息设定准则,采用迭代的方法逐步剔除普通点,直到最后剩下骨架点。细化算法生成的骨架难以保证准确性和光滑性[11],需要进一步调整。另一类是基于距离变换的算法[6-10]。这类方法先对物体进行距离变换,据此来寻找骨架点。一般说来,基于距离变换的骨架提取算法获得的骨架点位置比较准确,但难以保证整个骨架的连通性。文献[6]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变换的方法,该方法除需要对物体进行距离变换外,还需要得到距每个体素点距离最近的边界点的坐标,据此建立标准确定骨架点。该方法能得到线形骨架,但当物体分支比较细小时难以保证骨架的连通性。文献[7]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距离变换的骨架提取方法。该方法取距离变换值最大且靠近物体重心的点作为骨架生长的起始点。之后按照覆盖、判断新分支数和生长新骨架点几个步骤进行迭代。该方法得到的二维物体线形骨架具有很好的连通性,但不能得到三维物体的线形骨架。广义势场方法[8,9]假定物体的边缘上聚集了均匀分布的同种电荷,这些

ArcGIS方法利用到路面提取道路中心线的方法

A r c G I S方法-利用到路面提取道路中心线的方法利用到路面提取道路中心线的方法在利用GIS制图时,需要经常跟数据打交道。很多初级的制图人员都存在一种惯性思路,以为数据精度越高,出图的效果就越好。这是错误的观点。假如现在需要制作1:1w的地图,但手头上却只有1:500的地形图,数据精度虽然很高,但却无法在小比例尺下显示出来。回到主题上,1:500的数据,大多数道路都是以面状显示。由于其精度高,有些数据甚至是不带线道路图层的,而在1w的地图下,道路以线状表达才是符合要求的。所以,这就需要涉及到地图制图的一个常规工作—地图缩编。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从到路面直接提取出道路中心线,从而辅助小比例尺地图的制作。 由于面状数据一般都是不规则的,所以很难从其提取中心线,一般的GIS软件也没提供直接提取的工具。ArcGIS里面虽然也有一些工具可以辅助一下处理,例如在制图工具箱里面有一个提取中心线的工具,但这个工具的作用是通过道路边线(双线)提取中心线。也有人说ArcGIS里面同样是提供面转线工具,先用工具转一道再提取不就行了吗?可是问题来了,面转线工具传出来的数据是封闭线,而不是道路边线,提取中心线工具依然是不可用,除非在每个路面图形打断两端的封闭,不然无法进行提取,恰好打断工作又是非常的巨大。因此,该方法还是不可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ArcScan扩展模块。提到ArcScan扩展,很多专业人员第一时间反应是这只是个栅格矢量化工具,跟当前讨论的中心线提取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只要深入了解ArcScan扩展的具体细节,我们不难发现其自动矢量化里面可以提取面要素和中心线,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曲线去完成该任务了。 先来说说总体思路:将路面(矢量面数据)转化为栅格数据,因为ArcScan只能对栅格数据进行处理,由于是从矢量转为栅格而非扫描,栅格质量一般会非常好;通过二值化栅格

基于骨骼数据的人体行为识别

基于骨骼数据的人体行为识别 摘要 人体动作姿态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中最具挑战的研究方向,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对人体动作姿态进行自动识别将带来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通过身体语言即人体的姿态和动作来传达用户的意思,如在机场、工厂等喧闹的环境下,采用手势、动作姿态识别等人机交互技术能够提供比语音识别更加准确的信息输入。总之,在智能监控、虚拟现实、感知用户接口以及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领域,人体动作姿态的识别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人体动作姿态序列的分割,然后对人体动作姿态识别的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并对一些典型的算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其优缺点进行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人体动作姿态识别; 人工智能; 隐马尔可夫模型; 动态贝叶斯网络; 模板匹配前言 人体姿态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最终目的是输出人的整体或者局部肢体的结构参数,如人体轮廓、头部的位置与朝向、人体关节点的位置或者部位类别。姿态识别的研究方法应该说,几乎涵盖了计算机视觉领域所有理论与技术,像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图像图形、统计学等。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众多识别方法被提出,并且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但是以往的方法都是基于普通光学图像,比如常见的RGB 图像,这类图像容易受光照、阴影等外界变化的影响,尤其在环境黑暗的情况下无法来识别人体姿态,并且由于人体关节自由度大,及人的体型、着装较大差异性,常导致姿态识别系统识别率低。尽管有研究者利用多个摄像机获取采集的图像来获取人体深度信息以克服以上问题[1],但是该类方法恢复的深度信息不是唯一的,而且计算量非常大,尤其是这种方法要求事先用人工对传感设备进行标定,而在选取场景中的标定物时,往往又会遇到实际环境操作困难的问题。 随着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传感设备的成本逐渐降低,人们获取深图像的途径及方法也越来越多。该方向的研究也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趋势。具体原因包括:一方面,深度传感设备不仅操作简单,并且极大简化了普通摄像机的标定过程;另一方面,得到的深度图像由于直接包含了人体的深度信息,能够有效的克服普通光学图像遇到的上述问题。到目前为止,较有影响力的基于该类图像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应该是 Shotton 等人利用一种深度传感器 Kinect 来实时捕捉人体运动的算法,该算法虽然能够满足人们对识别系统实时性的要求,但其对硬件要求特别高,并且不适合低分辨率图像中的人体关节点提取,容易导致人体骨架扭曲。下文将具体陈述人体运动分析的主要用途和前人在不同时期对这些难题的处理办法。 主题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运动分析不仅在智能监控、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和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更是成为了未来研究的前瞻性方向之一。Gavrila 总结了它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2,3,4],下面据此对其典型应用做出进一步的介绍。 智能监控(Smart Surveillance) 所谓“智能监控”是指监控系统能够监视一定场景中人的活动,并对其行为行分析和识别,跟踪其中的可疑行为(例如在一些重要地点经常徘徊或者人流密集的场合下突发的人群拥挤等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报警措施。智能监控系统应用最多的场合来自于那些对安全

一种基于脊线跟踪的冠状动脉中心线提取方法

收稿日期:2006-11-26;修订日期:2007-07-06 基金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 20420948) 作者简介:高飞(1968-),男,山东昌乐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图形学; 高新波(1972-),男,山东莱芜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工程、视频信号处理. 文章编号:1001-9081(2007)S1-0380-02 一种基于脊线跟踪的冠状动脉中心线提取方法 高 飞1 ,高新波 2 (1.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深圳518060;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71)(nels on_gao2010@yahoo .com;nels ongao2010@g mail .com ) 摘 要:冠脉血管中心线的提取是血管造影图像定量分析中的关键步骤。基于脊线跟踪法,提出了一种血管中心线自动提取方法。通过交互式地指定一个起始点和一个终止点,该算法能够自动获取两点间的血管中心线。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鲁棒性和可重复性。 关键词:中心线提取;定量冠脉分析;脊线跟踪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冠脉血管造影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对冠脉血管进行 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传统定性诊断方法相比,它克服了医生判断的主观随意性,提供了更为客观准确的诊断依据。血管轮廓线和中心线的自动提取是血管定量分析的前提。在血管造影图像中,血管的提取可以采用基于区域或边缘的图像分割技术。文献[1]中指出血管的剖面灰度分布呈近似高斯型,因此利用二维高斯模板来提取血管,但该方法比较耗时。文献[2]中利用一维旋转高斯模板代替了二维高斯模板,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不过,从精确分析的角度看,在血管分析中准确提取血管边缘是更好的选择。在现有的许多血管轮廓提取算法中,血管中心线的检测是最为关键和困难的一步。最简单的方法是手工描绘[3],但该方法费时费力且可重复性差,所以逐渐为人机交互的半自动方法所取代。在这些交互式方法中,操作者只需指明待分析血管段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就可以自动获得两点间的中心线[4,6]。不过,现有的中心线提取算法大都基于动态规划方法的,搜索时间较长,难以满足临床上实时性的要求。因此急需研究实时性能好的血管中心线提取算法。 既然血管剖面呈近似高斯分布,那么可以将血管的中心线看作脊线。中心线提取问题就转化为脊线的检测。受文献[5]中指纹特征点提取的脊线跟踪法的启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脊线跟踪的血管中心线提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心线并不是严格的血管的对称轴线,只要求它位于血管内部且与血管走向一致即可,文献[4]中对此有详细说明。 1 血管中心线提取算法 1.1 图像预处理 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因拍摄条件的不同而参差不齐,一般都有较强的噪声干扰。既然本文方法主要依据的是血管的脊线特征,因此,首先需要降低噪声对脊线特征的破坏。这里采用二维高斯模板来平滑噪声,模板大小一般应大于所选血管段的最大直径。图1显示了滤波的效果:图1(a )是沿血管一个剖面(垂直中心线方向)的灰度分布曲线,可以看到它近似 的反高斯形状;图1(b )是相应位置的梯度强度;图1(c )(d )为对应的平滑处理结果,可以看到,虽然处理后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降低了,但目标灰度和梯度的真实结构得到了加强,这有利于后面准确的计算局部脊线方向 。 图1 预处理结果显示 1.2 中心线跟踪 跟踪过程可以分为两步:局部脊线方向计算和中心线上点的更新。局部脊线方向计算方法将在1.3节中详述,这里假设已经得到了这个方向。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将正在处理的点称为当前点。如图2所示,P k -1是当前点,在P k -1处计算 得局部脊线方向为θk -1,由P k -1沿θk -1前进d 个像素到达P ′k ,通过点的更新操作更新到P k ,此时P k 成为当前点。重复以上过程直到停止条件满足。在P ′k 点的更新操作中利用了匹配滤波方法:在P ′k 点得到局部脊线的估计方向θ′k ,以P ′k 为中心,在θ′k +π 2 的方向上获得剖面灰度分布曲线g ′(i )(i =1,…,2l +1)。设f (k )(k =-m ,…,m )为一维高斯 滤波模板,长度为2m +1,满足 ∑k f (k ) =1。通过下式来得到 更新的灰度分布g (i )(i =1,…,2l +1): ∑m v =-m f (v ) g ′ (i +v ),i =m +1,…,2l -m g ′(i ), 其他 (1) 取g (i )的局部极小值点作为更新点P k (如图2所示)。其中,参数l 、m 、d 可以经验地选择,l 应至少大于最大血管直 第27卷2007年6月   计算机应用 Computer App licati ons   Vol .27June 2007

山脊线山谷线提取实验报告

山脊线山谷线提取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描述: 山脊线和山谷线构成了地形起伏变化的分界线(骨架线),因此它对于地形地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于水文物理过程研究而言,由于山脊、山谷分别代表示分水性与汇水性,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提取实质上也是分水线与汇水线的提取。 本次实验通过某区域栅格DEM掌握山脊线和山谷线这两个基本地形特征信息的理论及其基于DEM的提取方法与原理;同时,熟练掌握利用ArcGIS软件对这两个地形特征信息的提取方法。 实验原理: 1.本实验基于规则格网DEM数据使用平面曲率与坡形组合法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首先利用DEM数据提取地面的平面曲率及地面的正负地形,取正地形上平面曲率的大值即为山脊,负地形上平面曲率的大值为山谷。实际应用中,由于平面曲率的提取比较繁琐,而坡向变率(SO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表征平面曲率。因此,提取过程中可以SOA代替平面曲率。 2.主要用到以下理论知识: 1)坡向变率:是指在提取坡向基础上,提取坡向的变化率,亦即坡向之坡度(Slope of Aspect,SOA)。它可以很好地反应等高线弯曲程度; 2)反地形DEM数据:求取原始DEM数据层的最大高程值,记为H,通过公式(H-DEM),得到与原来地形相反的DEM数据层,即反地形DEM数据; 3)地面坡向变率SOA:地面坡向变率在所提取的地表坡向矩阵的基础上沿袭坡度的求算原理,提取地表局部微小范围内坡向的最大变化情况。但是SOA在提取过程中在北面坡将会有误差产生,所以要将北坡坡向的坡向变率误差进行纠正,其公式为: SOA=(( [SOA1]+[ SOA2] )-Abs( [SOA1]-[ SOA2] ))/2 其中:SOA1为原始DEM数据层坡向变率,SOA2为反地形DEM数据层坡向变率。 4)焦点统计 5)ArcScan自动矢量化 流程图

特征提取方法

4.2.2 特征提取方法 图像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之后,原来大小不同、分布不规则的各个字符变成了一个个大小相同、排列整齐的字符。下面接要从被分割归一处理完毕的字符中,提取最能体现这个字符特点的特征向量。将提取出训练样本中的特征向量代入BP网络之中就可以对网络进行训练,提取出待识别的样本中的特征向量代入到训练好的BP网络中,就可以对汉字进行识别。 特征向量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基于结构特征的方法和基于像素分布特征的方法,下面给予简单介绍,并说明本文所用的方法。 (1)结构特征。结构特征充分利用了字符本身的特点,由于车牌字符通常都是较规范的印刷体,因此可以较容易地从字符图像上得到它的字符笔画信息,并可根据这些信息来判别字符。例如,汉字的笔画可以简化为4类:横、竖、左斜和右斜。根据长度不同又可分为长横、短横、长竖和短竖等。将汉字分块,并提取每一块的笔画特征,就可得到一个关于笔画的矩阵,以此作为特征来识别汉字。 (2)像素分布特征。像素分布特征的提取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水平、垂直投影的特征,微结构特征和周边特征等。水平、垂直投影的特征是计算字符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像素值的多少,以此作为特征。微结构法将图像分为几个小块,统计每个小块的像素分布。周边特征则计算从边界到字符的距离。优点是排除了尺寸、方向变化带来的干扰,缺点是当字符出现笔划融合、断裂、部分缺失时不适用。 ①逐像素特征提取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特征提取方法。它可以对图像进行逐行逐列的扫描,当遇到黑色像素时取其特征值为1,遇到白色像素时取其特征值为0,这样当扫描结束后就获得一个维数与图像中的像素点的个数相同的特征向量矩阵。 这种特征提取方法的特点就是算法简单,运算速度快,可以使BP网络很快的收敛,训练效果好,更重要的是对于数字图像这样特征较少的图像,这种方法提取的信息量最大,所以对于本系统来说,这种方法较为适用。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适应性不强,所以本文没有选用这种方法。 ②骨架特征提取法

基于MATLAB的骨架提取算法的研究实现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MATLAB的骨架提取算法的研究实现 系别信息工程系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 班级学号 098204232 学生姓名俞浩然 指导教师欧巧凤 二O一三年五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MATLAB的骨架提取算法的研究实现 II、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学习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深入研究中轴变换的各种算法原理,采用MATLAB编程,完成中轴变换,要求算法效率较高,且能较好的抑制噪声。 具体要求如下: 1﹑充分了解数字图像处理原理 2、熟悉MATLAB开发环境,图像转换、骨架提取等相关算法 3、采用Matlab实现图像二值化和中轴变换 3、比较各种算法的处理效果;并进行算法性能分析 II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第1周-第3周:查找资料,翻译英文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第4周-第8周:程序流程框图编制、源程序设计,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 第9周-第13周:实验数据分析。 第14周-第16周: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Ⅳ、主要参考资料: [1].[美]恩格尔 W K.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Using MATLAB [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美] Nakamura S. Numerical Analysis and Graphic Visualization with MATLAB(Second Edition)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 [美]冈萨雷斯.数字图像处理(MATLAB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 [美]冈萨雷斯.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007 [5]. 张化光,刘鑫蕊,孙秋野.MATLAB/SIMULINK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6].秦筱威一种有效的骨架毛刺去除算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12): 28-31 [7]. 杨承磊, 孟祥旭等. 带状图像交叉区域的骨架求解算法[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0, (9): 677-681. 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类 0982042 班 学生(签名): 填写日期:自2013年2月21日至2013年 5 月 28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 通信工程系主任(签名):

山脊线山谷线提取实验报告

山脊线山谷线提取实验报告 实验容描述: 山脊线和山谷线构成了地形起伏变化的分界线(骨架线),因此它对于地形地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于水文物理过程研究而言,由于山脊、山谷分别代表示分水性与汇水性,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提取实质上也是分水线与汇水线的提取。 本次实验通过某区域栅格DEM掌握山脊线和山谷线这两个基本地形特征信息的理论及其基于DEM的提取方法与原理;同时,熟练掌握利用ArcGIS软件对这两个地形特征信息的提取方法。 实验原理: 1.本实验基于规则格网DEM数据使用平面曲率与坡形组合法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首先利用DEM数据提取地面的平面曲率及地面的正负地形,取正地形上平面曲率的大值即为山脊,负地形上平面曲率的大值为山谷。实际应用中,由于平面曲率的提取比较繁琐,而坡向变率(SO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表征平面曲率。因此,提取过程中可以SOA代替平面曲率。 2.主要用到以下理论知识: 1)坡向变率:是指在提取坡向基础上,提取坡向的变化率,亦即坡向之坡度(Slope of Aspect,SOA)。它可以很好地反应等高线弯曲程度; 2)反地形DEM数据:求取原始DEM数据层的最大高程值,记为H,通过公式(H-DEM),得到与原来地形相反的DEM数据层,即反地形DEM数据; 3)地面坡向变率SOA:地面坡向变率在所提取的地表坡向矩阵的基础上沿袭坡度的求算原理,提取地表局部微小围坡向的最大变化情况。但是SOA在提取过程中在北面坡将会有误差产生,所以要将北坡坡向的坡向变率误差进行纠正,其公式为: SOA=(( [SOA1]+[ SOA2] )-Abs( [SOA1]-[ SOA2] ))/2 其中:SOA1为原始DEM数据层坡向变率,SOA2为反地形DEM数据层坡向变率。 4)焦点统计 5)ArcScan自动矢量化 流程图

【CN109949360A】一种道路中心线的提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04580.9 (22)申请日 2019.03.18 (71)申请人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10号 百度大厦2层 (72)发明人 高建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孟金喆 (51)Int.Cl. G06T 7/66(2017.01) G06T 7/77(2017.01) G06T 7/13(2017.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道路中心线的提取方法、装置、电子设 备及存储介质 (57)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道路中心线的提 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 括:根据预先获取的当前导航区域中的各个像素 点的位置和像素值,确定所述当前导航区域对应 的初始道路图像;其中,所述初始道路图像中包 括至少一个初始道路轮廓;将所述初始道路图像 中的各个初始道路轮廓切分为与其对应的至少 两个道路子轮廓;其中,各个道路子轮廓中包括 一个重心位置;根据各个初始道路轮廓对应的各 个道路子轮廓的重心位置,确定出各个初始道路 轮廓的道路中心线。不仅可以准确地提取出道路 中心线,而且还可以节省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 率。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6页 附图9页CN 109949360 A 2019.06.28 C N 109949360 A

权 利 要 求 书1/3页CN 109949360 A 1.一种道路中心线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预先获取的当前导航区域中的各个像素点的位置和像素值,确定所述当前导航区域对应的初始道路图像;其中,所述初始道路图像中包括至少一个初始道路轮廓; 将所述初始道路图像中的各个初始道路轮廓切分为与其对应的至少两个道路子轮廓;其中,各个道路子轮廓中包括一个重心位置; 根据各个初始道路轮廓对应的各个道路子轮廓的重心位置,提取出各个初始道路轮廓的道路中心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初始道路图像中的各个初始道路轮廓切分为与其对应的至少两个道路子轮廓,包括: 将所述初始道路图像中的各个初始道路轮廓作为各个当前道路轮廓,根据各个当前道路轮廓中的各个像素点的位置,计算各个当前道路轮廓的覆盖范围; 若各个当前道路轮廓的覆盖范围满足预先设置的第一切分条件,根据各个当前道路轮廓中的各个像素点的位置和像素值,计算各个当前道路轮廓的重心位置; 根据各个当前道路轮廓的覆盖范围和各个当前道路轮廓的重心位置,将各个当前道路轮廓切分为两个当前道路子轮廓,将各个当前道路子轮廓作为各个当前道路轮廓,重复执行上述操作,直到各个当前道路轮廓的覆盖范围不满足所述预先设置的第一切分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各个当前道路轮廓的覆盖范围不满足所述预先设置的第一切分条件,根据各个当前道路轮廓中的各个像素点的位置,计算各个当前道路轮廓的重心位置到各个当前道路轮廓的距离; 若各个当前道路轮廓的重心位置到各个当前道路轮廓的距离满足预先设置的第二切分条件,将各个当前道路轮廓切分为两个当前道路子轮廓,将各个当前道路子轮廓作为各个当前道路轮廓,重复执行上述操作,直到各个当前道路轮廓的重心位置到各个当前道路轮廓的距离不满足所述预先设置的第二切分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获取的当前导航区域中的各个像素点的位置和像素值,确定所述当前导航区域对应的初始道路图像,包括:根据预先获取的当前导航区域中的各个像素点的位置和像素值,确定出所述当前导航区域对应的预处理前的初始道路图像; 按照预先确定的预处理方式对所述当前导航区域对应的预处理前的初始道路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到所述当前导航区域对应的预处理后的初始道路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初始道路轮廓对应的各个道路子轮廓的重心位置,提取出各个初始道路轮廓的道路中心线,包括: 根据各个初始道路轮廓对应的各个道路子轮廓的重心位置,确定各个道路子轮廓的重心位置的连接规则; 按照各个道路子轮廓的重心位置的连接规则,将各个道路子轮廓的重心位置进行连接,提取出各个初始道路轮廓的道路中心线。 6.一种道路中心线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确定模块、切分模块和提取模块;其中,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获取的当前导航区域中的各个像素点的位置和像素值, 2

冠状动脉中心线提取

冠状动脉中心线提取 2018.12.5 1简介 1.1步骤和实现方式 本次任务是从冠状动脉增强图像提取血管中心线。步骤和实现方式大致如下: ?图像二值化:读入.mha格式CT图像,阈值处理; ?空洞填充 ?图像细化:类似腐蚀,取最大内切球心的集合 ?端点分叉点检测:考虑26邻域内像素个数,卷积实现 ?断裂分支重连:寻找连接点,条件判断,Dijkstra最小代价连接 ?构建中心线:在分叉点集基础上追踪,数组存储在Cell中 1.2运行说明 coronary_refine.m是主要的运行函数。其他函数和脚本:branchReconnect输入细化后的图像和权重(原始CT volume的像素值为可能性),其中调用了三维的Dijkstra函数;directConnect脚本很简短地实现在三维图像中两点连直线,但因为用了最短路径所以没有采用;其余函数都是由比较冗长的小功能封装成的。两张图片运行时间小于一分钟。 2实现方法 2.1阈值 为了不让阈值化后丢失的成分过多,对后续分支重连的步骤造成困难,这里选择了较小的阈值0.1*原图最大值(2^16)。这也导致最后结果中分支会显得比0.5的阈值下丰富很多,但算法能够原图(mha)保证最终中心线和真实血管走向的一致性。 2.2空洞填充 一开始使用的是imfill函数,通过查看源代码可见这个函数调用了imcomplement和imreconstruct对二值图像进行填充。imfill对三维图像的处理速度较慢,最终使用形态学库函数bwmorph3中的fill功能进行处理。

图1:Skeleton of a rectangle defined in terms of bi-tangent circles. 2.3图像细化 程序中调用了bwskel来实现。Thinning在文献中有两种最为常见的方法,一种被称为“Onion peeling”1,顾名思义用不断的腐蚀操作来一层一层地剥开血管,难点是设置一定的条件来保证原有拓扑结构。这个方法也是bwskel的参考文献中使用的方法。2还有一种细化方法也和腐蚀有些类似,基本思路是求连通域内部的内切圆心(三维为球心)集合,如图一。 2.4基于卷积的端点分叉点检测 虽然形态学库函数中同样有branch和endpoint的功能,但这两个功能的feature都导致它们并不适合直接使用。比如bwmorph3中branch会返回所有分叉点以及分叉点各自的相邻点。面对如此古怪的feature,不如构造简单的卷积核来求端点分叉点。 ?分叉点检测 首先考虑3*3*3全1的卷积核。在二值、细化图像非分叉部分,其响应应该为3。如果将响应大于3的视为分叉,其结果中会有很多处于真正的分叉点附近、实际却为原图空白部分的点被误判成分叉。原因就是分叉附近往往点较为密集,空白点的26邻域内也容易出现多个1,导致超出阈值。解决方法很简单,要让卷积能区分出原中心线上的点和空白格,只要在kernel的中心加大权重,这样空白格的响应和值为1的点差距会变得很大,从而被排除在外。代码如下(因为convolution包含padding,最终结果还需删除padding部分): 1A Sequential3D Thinning Algorithm and Its Medical Applications 2Ta-Chih Lee,Rangasami L.Kashyap and Chong-Nam Chu Building skeleton models via3-D medial surface/axis thinning algorithms. Computer Vision,Graphics,and Image Processing,56(6):462-478,1994.

2_D骨架提取算法研究进展_廖志武

2009年9月 第32卷 第5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 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Sep t .,2009Vol .32,No .5 收稿日期:2009-07-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3102),中国博士后基金(20070410843)和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基金(07Z A090)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廖志武(19692),女,副教授,主要从事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算法研究 22D 骨架提取算法研究进展 廖志武 1,2 (1.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2.四川师范大学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8) 摘要:关注22D 骨架提取问题,将其算法分为骨架提取的对称轴分析方法、细化方法以及形状分解方法 3大类,分别给出了这3类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脉络,希望通过这样的工作为模式识别、可视化和医学图 像处理等相关领域的同行提供一个比较系统和清晰的整体算法框架的参考. 关键词:骨架;骨架提取;细化;对称轴分析;形状表示 中图分类号:TP39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8395(2009)0520676213 do i:10.3969/j .iss n.100128395.2009.05.029 0 引言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对字符进行压缩以获得比输入字符笔划宽度更细的字符细线 表示(又被叫做骨架)[1] ,这种表示最早被用于字符识别,又逐渐被推广应用于很多领域.在不同的领域骨架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由于骨架保持了物体的拓扑信息,这样可以利用骨 架对带状(ribbon 2like )形状进行重构[224] ;在文字识别中,由于骨架是字符一种信息量较少以及在噪声影响下具有稳健性的替代物,骨架常用来直接识别被噪声影响和扭曲的字符 [529] ;在医学图像处理中 骨架则一般被作为分层匹配中粗匹配的特征[10] . 为了更好的表述骨架提取理论和算法,我们在这一章中先给出骨架的定义,然后介绍“好”骨架的评价标准,最后,给出现有骨架提取方法的分类和本文的结构安排. 骨架(skelet ons )是一种形状特征,是由一些细(或者比较细)的弧线和曲线集合构成的原始形状 的一个表示,这些弧线和曲线能够保持原始形状的相连性 [1] .这种相连性称为原始形状的拓扑性质. 但是,在不同的背景下,骨架也有一些不同的定义,例如H.B lum [11] 认为对称性是骨架的一个最重要 的性质,并且,将骨架定义为是由原始形状边缘点的对称中心构成的点的集合.无论哪种定义,都是 将骨架作为原始形状的替代物.所以一个“好”骨架应该满足以下的几个条件[8] : (1)骨架应该与原始形状接近; (2)骨架应该符合人类的视觉; (3)骨架的粗细应该是一个像素(或者接近一 个像素); (4)骨架应该独立于原始形状的位置、尺寸、质量和解析度[2] ; (5)在噪声和允许的扭曲下,骨架应该是稳定的; (6)骨架计算的算法复杂度低,自动化程度高. 本文中对各个算法的评价均按照以上标准进行的.好的骨架有一些显而易见的优点,比如,骨架比形状或形状的轮廓在噪声和扭曲中更稳定;骨架在保持形状的拓扑和几何性质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等.由于骨架特征的上述优点,骨架提取算法成为模式识别、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医学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处理、可视化和虚拟现实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骨架提取(skelet onizati on )是指根据不同的定义和算法提取原始形状骨架的方法. 在文[1]中作者评述了近300种细化方法,随着骨架提取技术的发展和新思想以及新方法的引入,近年来,一些新的不同种类的骨架提取算法不断出现 [5210,12226] ,总结这一领域内最新的研究进展 和热点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在文[122,27]的

简单多边形骨架提取 一、概述 - 邓俊辉 - Junhui Deng

简单多边形骨架提取 一、概述 在图像几何形态分析及其相关领域中,骨架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利用骨架表示原始图像, 可以在保持图像重要拓扑结构特征的前提下, 减少冗余信息。因此, 基于骨架的目标形状表示和识别技术已经成为模式识别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针对目标骨架提取问题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 新算法及改进算法层出不穷。总地来说,这些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称为细化算法,这类算法以焚烧草地定义为基础, 通过不断地剥离边缘点来获取目标的骨架;另一类称为中轴变换法, 这类算法以最大圆盘定义为基础, 通过距离变换或形态学变换搜寻目标中最大圆盘的圆心点, 并由此构成目标的骨架。 二、简单多边形骨架 简单多边形的骨架(就是多边形的中心轴)是一些弧的联合体(线段或者线段和抛物线),他们有如下特性:所有弧上的点与a)最近的两边、 b)最近的两个反射角(顶点不在凸壳上的内角)、c)最近的反射角和不相邻的边等距离,任何一个组合都在点的附近。简单多边形的骨架上的结点都是弧上的交叉点。这些结点有如下性质:他们距三边、两边和一个反射角或者两个反射角和一边或者三个反射角距离相等。下面是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的一些例子:

(a)(b) 图一 对于凸多边形,所有的弧都是线段,但是在凹多边形中,弧就有可能是由线段和抛物线组成。弧上线段和抛物线转换点发生在当由反射角产生的线(角平分线)上的某点垂直于该反射角的一条邻边时。对于星形非凸多边形如图一(b)所示,其他的转折点如图二所示。我们可以看出从反射角引出的两条垂线与角平分线相交的点即为线段和抛物线相交换的转折点。 图二 对于星形多边形,由线段转换成抛物线转变的过程并不是很明显。但是下面这个

第5章 栅格数据模型

第5章栅格数据模型 包括三个习作。前两个查看两种栅格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和陆地卫星专题制图(LandSat)影像。习作3涉及将两个Shapefile(一个为线要素,一个为多边形要素)转换为栅格数据。 习作1:查看USGS DEM数据 所需数据:Task1文件夹中包含以SDTS(空间数据转换标准)格式发布的美国地质调查局的7.5分DEM。 在习作1中,将使用ArcToolbox来把USGS 7.5分DEM导入格网,并使用ArcCatalog 来检查该格网的属性。 1.启动ArcCatalog,并连接到第5章数据。打开ArcToolbox。在Coverage Tools/Conversion /To Coverage工具集中双击Import From SDTS工具。另一种方法是在ArcCatalog的View 菜单中使用ArcView 8x Tools中的SDTS Raster to Grid工具。 2.在Import From SDTS对话框中,使用浏览器定位到Task1文件夹的数据文件。所有数 据文件都以8146作为前缀。双击其中任一文件,对话框中的Input SDTS Transfer File Prefix应列出8146。将输出的格网名称改为Menan-Buttes,并保存在第5章数据库中。 单击OK。该转换创建了一个高程格网和10个与此格网相关联的表格。 3.本步骤用于检查步骤2中创建的高程栅格Menan-Buttes。在ArcCatalog目录树中右击 Menan-Buttes并选择Properties,查看General标签。 问题1:Menan-Buttes有多少行、多少列? 问题2:Menan-Buttes左上角的x、y坐标值是多少? 4.启动ArcMap。将数据重命名为Task1并添加Menan-Buttes到Task1中。右击Menan-Buttes 并选择Properties。在Symbology标签中,(选中Classify,)右击Color Ramp选框并取消选择Graphic View。然后,从Color Ramp下拉菜单中选择Elevation #1。关闭Properties 对话框。ArcMap现在显示这个双孤峰的戏剧性景观。 习作2:在ArcMap中查看卫星影像 所需数据:tmrect.bil是由前五个波段组成的陆地卫星TM影像文件。 习作2将查看具有五个波段的陆地卫星TM影像,通过改变各波段所赋颜色,可以改变影像的视觉效果。 1.在ArcCatalog中右击tmrect.bil并选择Properties。General标签显示tmrect.bil具有366 行、651列和五个波段。 问题3:你能否确认tmrect.bil是以线格式对波段分离存储的? 问题4:tmrect.bil中像元的大小是多少(以米为单位)? 2.启动ArcMap。将数据重命名为Task2并添加tmrect.bil到Task2中。目录表中显示 tmrect.bil为RGB合成:红、绿、蓝分别赋予波段1、波段2和波段3。 3.从tmrect.bil的目录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在Symbology标签中,使用下拉菜单改变

图像骨架提取

实验八图像骨架提取 一、实验要求 1.设计并实现对数字图像进行骨架提取。 2.分析所得到的结果。 二、实验原理 1.实验环境 MATLAB 2.图像的骨架提取原理 ●图像细化 图像细化(Image Thinning),一般指二值图像的骨架化(Image Skeletonization)的一种操作运算。一个图像的骨架由一些线和曲线(比较理想的是单像素宽度),骨架可以提供一个图像目标的尺寸和形状信息,因而在数字图像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图像细化(骨架化)是进行图像识别、线条类图像目标分析的重要手段。 ●骨架的定义及提取原理 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目标(Object)中轴(Medial Axis)的概念。中轴线的点(像素点)定义为距离目标边界上两个点等距的那些像素。 在图像处理中实现这种等距的计算一般有两个途径。

一是使用距离变换(Distance Transform)的方法(在此不讨论)。 另外一个方法介绍如下: 思路:想象一个图像目标四周被火点燃,燃烧的速度四周保持一致,那么四周由边界向质心方向(向内部中心)燃烧时,相互遇到的那条线,就是中轴线。 以长方形为例,可以想象,分别会有许多内接圆,分别沿着长方形(矩形)的四个角向中心方形移动。 拓扑方法是实现图像骨架化的有利工具,我们可以定义一些图像目标边界上可以删除的像素点,以便最后获得图像目标的骨架。 但是,我们还要求保持图像目标(一般常用于线条类的图像目标)的连通性(Connectivity),还不能改变图像目标的个数,不能改变目标内的空洞个数,也不能改变不同目标的相互关系(位置关系等等),一旦有些像素涉及到改变上述内容的,则一律不能被当作删除的图像像素。 我们可以利用一个3x3模板来检测一个像素是否应该被删除掉。假定3乘3大小的图像中,中心点(黑点)被删除,那么会有如下两种情形:(1)顶端两个像素和右下端两个像素被分离了,这样就会将原来的一个目标(物体)分为两个,不符合细化操作的要求。 (2)(因为如果这九个点只是一个物体的局部)顶端两个像素和右下端两个像素可能是由外部的像素点进行连接的,那么所有像素点(黑点)会形成一个空洞,如果中心点被删除,则会将孔洞消除,又违背了前面提及的细化的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