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与能力思考.docx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科研。

科研的主体既包括教师,同时也应包括大学生。

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所说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最重要的,要通过教学和科研。

大学生科研活动对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作用,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

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职业素养与能力呢?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

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

它一般分为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一、对生物科学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的情况调查这几年,生物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蓬勃发展,现在生物类专业就业前景良好,用人单位要求也较高,对于生物类专业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高校每年的就业人数都在急剧增加,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大。

如何使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在激烈的

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我们教育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深入了解毕业生所需要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探求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有效地实现学校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我院对2016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实地走访与调查。

调查中,学生对问题哪些教学环节对自己工作影响较大?的回答,选择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占7291;选择实验实习占5416;选择专业知识占50。

这说明具有研究性、实训类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的现实起点。

学生还建议在校期间应大力加强人文社科综合知识、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训练。

用人单位则对毕业生的忠诚度、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非常看重。

其中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科研活动会得到直接的全面提高,其他方面也可以得到提升。

用人单位在聘用毕业生时首先会考虑个人发展潜力的占29;选择个人能力的占2857;选择专业知识的占25。

这表明用人单位对学生潜在的职业能力比专业知识更为看重。

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毕业生在工作中需要提高的方面依次为科研能力、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等,可见提高科研能力是摆在第一位的。

这实际上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目标问题。

二、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对职业素养与能力的影响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与技能专业知识与技能是职业素养与能力的基础,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是专业学习的前提。

学生如果只是学习理论知识,有时会觉得枯燥。

加之受前几年社会上对生物类专业的片面认识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黯淡,专业思想不稳定,少数学生甚至缺乏学习兴趣。

学院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或者成立专业兴趣小组将有利于他们专业思想的稳定。

科研要求学生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特别是实验操作的能力。

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从专业知识方面来看,能促进学生对某一专业知识有着更广度深度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发展最新前沿的了解,还能提高生物科学类学生的专业技能。

学生通过参与科研了解社会对专业技术的强烈需求将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有的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会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后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人才培养都很有利。

实践证明,有不少学生在大二时跟随专业老师进入实验室做科研项目,与将来的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兴趣很浓、劲头十足。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用人单位不仅对专业技能有要求,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是用人单位选聘员工的一个重要维度。

社会在飞速发展,知识也在迅速更新,学生入职后,要不断学习的业务知识、专业知识,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用人单位也要举行各种职业的岗前培训,这些都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学习方法、学习内容都会有新的变化,对他们的学习能力提升很快。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科研过程中的问题自主能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问题本质,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质的飞跃。

因为科研以问题为导向能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的训练,在以后职业生涯中也能快速地获得新知识。

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全面提升学生的敬业精神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能有效地训练其敬业精神。

在职业素养中,敬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敬业就是要求职业者敬畏自身所从事的职业。

敬畏是一种严肃敬重的人生态度,是要求职业者对自身从事职业敬而畏之敬而爱之。

敬业的本质核心就是一种支撑人们进行职业行为的内在精神动力。

敬业作为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对所从事的职业的忠诚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奉献精神等,集中体现在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行动上,勤

奋工作,尽职尽责,绝不玩忽职守。

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表现为做事不负责任、不认真、频繁跳槽。

调查发现,用人单位特别看重忠诚度。

因为大学生频繁跳槽会使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运作,不断进行招人、培训,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浪费企业人资部门巨大的时间与精力。

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严谨负责、攻坚克难的精神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活动过程。

科研要求严谨、认真、负责的精神,同时还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

在科研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失败的情况,要敢于面对。

特别是面对一个数据做不出来的时候,要克服焦虑、沮丧的心情,树立攻坚克难的精神。

有的科研是比较枯燥的,实验过程非常繁复,对操作要求很高,做实验的时间周期很长,有的科研项目很辛苦,一天几乎待在实验室里。

因此,学生要具备吃苦精神。

科研项目有时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得好的,往往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因此忠诚于团队、忠诚于项目是非常重要的,既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忠诚之心,这也是今后工作必备的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其能力的培养是综合性的。

它能培养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专业动手能力、人际交流能力、抗

挫折的心理调适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

首先,从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批来看,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将一个科研项目的相关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所具备的条件等方面表达清楚,这是大学生必备的写作技能。

其次,生物类专业学生进行科研项目,要进行实验操作,有的项目需要使用精密的设备,它的使用操作有严格的规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提高很大。

我国正处在制造业发达的阶段,社会上需要大量的有一定技能的人员,经过科研实践的学生较容易获得就业的机会。

最后,在科研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要有抗挫折的心理能力。

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要求毕业生不能有玻璃心态,抗挫折抗压力的能力愈强,就能愈适应用人单位的选人要求。

据了解,有的企业在新员工入职时,要进行压力模拟训练,其目的就是增强新员工的心理抗压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科研,能够满足生物相关的岗位需要,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生物类本科生毕业后从事研发岗位的一般很少,因为研发岗位对专业、学历的要求很高。

如果大学生在校间多从事科研活动,积累较为丰富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与专业实力,有可能从事研发相关的工作或者技术含量高的工作。

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交往,如果从事市场销售的工作将

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从事科研是其长项,将来就业也是有一定优势的。

根据历届生物科学类毕业生情况统计,毕业去向主要有一是读研进行深造;二是从事生物、医药、食品或与之相关的行业,如生物技术类企业、生物医药行业、健康行业等。

从事生物产品的生产销售、医药销售、产品质量管理、学术推广等工作,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要求。

这表明无论是学生将来选择考研或就业,科研活动对学生的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鼓励大学生开展科研的几点建议为营造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的氛围,笔者认为需从以下方面创造有利条件①进一步完善学生参与科研的长效机制,并将其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体系之中,激发学生科研的热情;②建设好完善的实验室硬件设施,打造好满足科研项目的公共平台,同时尽可能对学生开放,有兴趣的都可以进行申报;③组织大学生科研团队,配备专业老师加强对大学生科研的指导。

如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的形式,给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

④搭建科研项目平台,寻求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科研立项工作,从而探索一条产学研的道路。

实践证明,生物科学类专业经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培养的学生具有实战经验,受到企业的好评,学生的职业满意度也很高。

作者黎潇宇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