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概论习题及答案

材料概论习题及答案
材料概论习题及答案

作业1

1.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经历了哪些时代?

答: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水泥时代、钢时代、硅时代、新材料时代。

2.材料的化学(键)分类和使用性能分类?

答:材料的化学(键)分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材料的使用性能分类: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3.什么是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答:材料科学:一门以固体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固体物理、固体化学、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冶金、化工为理论基础的边缘交叉基础应用学科,是运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谱、电子离子探针等各种精密仪器和技术,探讨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工艺和加工使用过程与其机械、物理、化学性能之间的规律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

材料工程:运用材料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为满足各种特定需要而发展、制备和改进各种材料的工艺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工艺)、性能、使用效能(用途)四者之间相互关系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4.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特点?

答: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一种或多种非金属元素(如O、C、N等,通常为O)的化合物,主要为金属氧化物和金属非氧化物,不含C-H-O链。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

①组成:一种或多种非金属元素(如O、C、N等,通常为O)的化合物。

②结构:结合键主要为离子键、共价键或离子-共价混合键。

③性能:高熔点、高强度、耐磨损、高硬度、耐腐蚀和抗氧化的基本属性,宽广的导电性、导热性和透光性以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很差的延展性及耐冲击性。

④合成与制备(艺):(暂忽略)。

⑤使用效能(应用):(暂忽略)。

作业2

1.从CaO-SiO2二元相图分析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工艺条件的关系?

答:①CaO-SiO 2二元相图。

②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的关系:在870-1125℃之间,随着SiO 2质量分数的降低,CaO 质量分数的提高,所形成的矿物组成依次为α磷石英,α磷石英+β-CS ,β-CS ,β-CS+ C 2S ,C 2S ,C 2S+C 3S ,C 3S ,C 3S+CaO ,CaO 。

③矿物组成与工艺条件的关系:在SiO 2-CS 区间,随着温度的升高,依次生成α石英+β-CS ,α磷石英+β-CS ,α磷石英+α-CS ,α方石英+L ,L 。

2.计算[BO 3]三角体和[SiO 4]四面体中正负离子彼此相互接触的正负离子半

径的比值。

答:①[BO 3]三角体中正负离子彼此相互接触的正负离子半径的比值:

2

222)()(???? ??++=+-+--+r r r r r 0)(6)(322=-+--++r r r r

-+=r r 155.0

155.0/=-+r r

②[SiO 4]四面体正负离子彼此相互接触的正负离子半径的比值:

-=r a 22

)(23-++=r r a

----+====+r r r a r r 225.12

622323 225.0/=-+r r

3.为什么岛状、链状、架状硅酸盐晶体结构结构的桥氧数、硅氧比不同? 答:由于[SiO 4]四面体聚合形状不同,所以岛状、链状、架状硅酸盐晶体结构的桥氧数、硅氧比不同。

①岛状硅酸盐晶体结构:桥氧数:0,硅氧比1:4。

②链状硅酸盐晶体结构:单链:桥氧数:1,硅氧比1:3;双链:桥氧数:2.5,硅氧比4:11。

③架状硅酸盐晶体结构:桥氧数:4,硅氧比1:2。

4.什么叫晶体缺陷?有哪些类型?

答:①晶体缺陷:实际晶体中原子规则排列遭到破坏而偏离理想结构的区域。

②晶体缺陷类型: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③点缺陷:晶格位臵缺陷(弗兰克尔缺陷、肖特基缺陷)、组成缺陷(间隙型杂质原

子、臵换型杂杂质原子)和电荷缺陷。

④线缺陷:刃型位错、螺型位错。

⑤面缺陷:与晶体结构无关的面缺陷:晶晶界和相界,与晶体结构有关的面缺陷:共轭相界、孪晶界、堆垛层错。

5.试说明图像分析法与非图像分析法的异同。

答:①相同点:图像分析法与非图像分析法均基于物理方法,其工作原理是以电磁波轰击样品激发产生透射、反射和吸收等特征物理信息,将这些信息加以分析从而确定物相组成和结构特征。

②不同点:图像分析法是以显微术为主,既可根据图像的特点及有关的性质来分析和研究固体材料的相组成,也可形象地研究其结构特征和形貌特征,测定其各项结构参数,是材料的主要研究手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光学显微镜分析和电子显微镜分析。

非图像分析法分为衍射法和成分谱分析。衍射法包括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和中子衍射等三种分析方法,主要用来研究材料的结晶相及其晶格常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成分谱分析的信息来源于整个样品,是统计性信息,主要测定材料的化学成分。成分谱种类很多,有光谱,色谱,热谱,质谱,能谱,波谱,核磁共振谱、穆斯堡尔谱等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能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

作业3

1.名词解释:熔融法、高温烧结法。

答:(1)熔融法:将合成所需材料的原料加热,使其在加热过程和熔融状态下产生各种化学反应,从而达到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根据加热温度的高低,分为高温熔融法和低温熔融法。玻璃熔融、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等为高温熔融法。高分子化合物的本体聚合和熔融聚合为低温熔融法。

(2)高温烧结法:陶瓷、耐火材料、粉末冶金以及水泥熟料等通常都是要把成型后的坯体(粗制品)或固体粉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烧结后,才能得到相应的产品。

2.以石料生产为例说明破碎-筛分流程及所需设备。

答:(1)石料生产线如下图所示:

(2)破碎-筛分流程:对原料有粒度要求的原料制备工艺,筛分作业必须与破粉碎作业配合使用,组成破碎-筛分流程,即破碎→筛分→粉碎(磨碎)→筛分→超细粉碎→筛分→符合粒度要求的原料。

(3)所需设备:①破碎设备:颚式破碎机等各种破碎机;②粉碎(磨碎)设备:球磨机等各种磨机;③超细粉碎设备:气流粉碎磨等各种磨;④筛分设备:振动筛等各种筛。

3.什么是配料的原则和方法?

答:(1)配料:根据不同种类材料的理化性能、尺寸及外形,并考虑有关工艺因素,制定相应的配方,确定材料的原料组成。

(2)配料的原则:配合料的组成包括按规定比例配合的各种原料的种类、数量(重量或体积)、粒级,因此,配料的原则是:①原料、制品化学组成可能有波动,试样分析可能有误差,配合料的化学成分必须在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同时,比产品要求的指标要稍高些;②工艺过程对粉料结合性或分散性的要求;③原料中的水分和灼减成分。

(3)配料的方法:即体积法和重量法。

4.简述泥料混练的目的、方法和设备。

答:(1)泥料混练:使两种以上不均匀物料的成分和颗粒度均匀化,促进颗粒接触和塑化的操作过程。

(2)泥料混练的目的:使坯料中的成分和性质均匀,即在单位重量或体积内具有同样的成分和颗粒组成。

(3)泥料混炼的方法:原料的制备与混合一体化、困料、塑化处理。

(4)泥料混炼的设备:高速混炼机、真空挤泥机、普通捏合机等。

5.根据材料的成型特性,材料的成型方法分为哪几类?

答:(1)材料的成型特性:可流动性和可塑性变形性。

①可流动性:材料在加热作用下或添加溶剂时表现出来的流动性。

②可塑性变形性:材料在加热作用下或添加溶剂、增塑剂等助剂时,同时受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塑性变形行为。

(2)材料成型方法的成型特性分类:自由流动成型、受力流动成型、受力塑性成型和其他成型。

①自由流动成型:成型时无外力作用下,将呈流动状态的物料倒入模型型腔,或使其附在模型表面,经改变温度、反应或溶剂挥发等作用,使之固化或凝固,从而形成具有模型形状的产品,最终产品可以是成品,也可以是半成品。

②受力流动成型:成型时在受力作用下,将呈流动状态的物料注入模型型腔,或使物料通过一定形状的口模,或附在模型表面,经温度变化、反应或溶剂挥发等作用,使物料冷凝、固化,最终形成产品,产品一般无需后续加工即可直接使用。

③受力塑性成型:在受力条件下,在高温或常温,或塑化条件下,使固态物料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所需尺寸、形状及力学性能的成型方法。

6.简述干燥及干燥过程?

答:(1)干燥:使含水物料(如湿坯、原料、泥浆等)中的液体水汽化而排除水分的过程。

(2)干燥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升速干燥阶段,即随着干燥时间的增长,坯体含水量减少,干燥速度升高,坯体的表面层温度也随之升高。

第二阶段为等速干燥阶段,是干燥过程中最主要的阶段。在此阶段中,水分的蒸发仅发生在坯体表面上,干燥速度等于自由水面的蒸发速度,虽然水分大量排出,但速度恒定。因此,干燥速度取决于干燥介质(空气)的温度、湿度及运动速度,而与坯体的厚度(或粒度)及最初含水量无关。

第三阶段是降速干燥阶段,随着干燥时间的增长,坯体含水量减少,水分从表面蒸发的速度超过自坯体内部向表面扩散的速度。因此干燥速度受水分的扩散速度控制,受空气的温度、湿度及运动速度的影响较小。

第四阶段为平衡干燥阶段,即干燥速度逐渐接近于零,最终坯体水分不再减少。当空气的温度低于100℃时,保留在坯体中的水分称为平衡水分。这部分水分被固体颗粒牢固地吸附着。

7.以硅酸盐制品为例,简述常压烧结过程。

答:(1)烧结:使坯体显气孔率接近于零,达到完全致密程度状态的过程。

(2)硅酸盐制品的常压烧结过程:

①坯体排出水分阶段(10~200℃):在该阶段中,主要是排出坯体中残存的自由水和大气吸附水。水分的排除,使坯体中留下气孔,具有透气性,有利于下一阶段反应的进行。

②分解、氧化阶段(200~1000℃):这一阶段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依原料种类而异,有排出化学结合水、硅酸盐或硫酸盐分解、有机物的氧化燃烧等。此外还可能有晶型转变发生或少量低熔液相的开始生成。此时坯体的重量减轻,气孔率进一步增大,强度亦有较大变化。

③液相形成和晶相合成阶段(>1000℃):分解作用将继续进行,随温度升高,液相生成量增加,液相粘度降低,某些新矿物相开始形成,并进行溶解重结晶。由于液相的扩散、流动、溶解、沉析传质的进行,颗粒在液相表面张力作用下,进一步靠拢而促使坯体致密化,使其强度增大、体积缩小、气孔率降低、烧结急剧进行。

④烧结阶段:坯体中各种反应趋于完全、充分,液相数量继续增加,结晶相进一步成长而达到致密化,即所谓“烧结”。

⑤冷却阶段:从最高烧成温度至室温的冷却过程中,主要发生玻璃相的析晶、某些晶相的晶型转变、玻璃相的固化等过程。在此过程中,坯体的强度、密度、体积依品种不同都有相应的变化。

作业4

1.简述温度对无机晶体材料热容、热膨胀、热传导、热稳定性的影响?答:(1)温度对无机晶体材料热容的影响:当温度远高于德拜温度时,无机晶体材料的摩尔比热容(或C v)遵循杜隆-珀替定律,变化很小,是一个与构成固体的物质无关的常量(3R)。当温度远低于德拜温度时,摩尔比热容(或C v)将遵循量子规律,而与热力学温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即C v∝T3。随着温度接近绝对零度而迅速趋近于零。

(2)温度对无机晶体材料热膨胀的影响:无机晶体材料热膨胀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温度对无机晶体材料热传导的影响:温度对无机晶体材料热传导的影响见下图。

在低温时,热导率λ与T3成比例。高温时,λ则迅速降低,在40K附近,出现极大值。当达到1600K时,由于辐射传热,λ又有所升高。

(4)温度对无机晶体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无机晶体材料热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试说明材料介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性、铁电性的形成机理。

答:(1)介电性: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荷的性质。

形成机理:极化,即介质内质点(原子、分子、离子)正负电荷重心的分离,从而转变成偶极子。或在外电场作用下,正、负电荷尽管可以逆向移动,但它们并不能挣脱彼

此的束缚而形成电流,只能产生微观尺度的相对位移并使其转变成偶极子的过程。

(2)压电性:某些晶体材料按所施加的机械应力成比例地产生电荷的能力。

形成机理:由于晶体受机械作用(应力与应变)而引起正负离子相对位移产生偶极子,引起了晶体介质的极化,导致两端表面内出现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

(3)热释电性: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晶体表面荷电的现象。

形成机理:由于晶体受热膨胀而引起正负离子相对位移产生偶极子,引起了晶体介质的极化,从而导致致晶体的总电矩发生改变。

(4)铁电性:晶体中的电偶极子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而产生自发平行排列的现象。

形成机理:所谓自发极化,即这种极化状态并非由外电场所造成的,而是由晶体的内部结构特点造成的,晶体中每一个晶胞里存在固有电偶极矩。

3.试分析反射、折射、吸收、散射对材料透光性的影响。

答:影响材料透光性的各种因素:

①反射:反射系数愈大,两个表面的界面反射损失就愈大,材料的透光性就愈差。

②折射:材料对周围环境的相对折射率大,反射损失也大。

③吸收:吸收系数愈大,吸收损失就愈大,材料的透光性就愈差。

④散射:散射系数愈大,材料的宏观及微观缺陷、晶粒排列方向的影响、气孔引起

的散射损失就愈大,材料的透光性就愈差。

4.简述材料铁磁性的形成机理,并画出其磁滞回线。

答:(1)铁磁性的形成机理:铁磁物质内部存在很强的“分子场”,在“分子场”的作用下,原子磁矩趋于同向平行排列,即自发磁化至饱和,称为自发磁化;铁磁体自发磁化分成若干个小区域(这种自发磁化至饱和的小区域称为磁畴),由于各个区域(磁畴)的磁化方向各不相同,其磁性彼此相互抵消,所以大块铁磁体对外不显示磁性。磁性材料的磁性是自发产生的。所谓磁化过程(又称感磁或充磁)只不过是把物质本身的磁性显示出来,而不是由外界向物质提供磁性的过程。实验证明,铁磁质自发磁化的根源是原子(正离子)磁矩,而且在原子磁矩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电子自旋磁矩。与原子顺磁性一样,在原子的电子壳层中存在没有被电子填满的状态是产生铁磁性的必要条件。

(2)铁磁体的磁滞回线:

B s :饱和磁化强度;H c :矫顽力;B r :剩余磁化强度。

5.画出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标出其力学特征,并说明各种力学特征的含义? 答: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见下图,力学特征有:

①比例极限σp :保证材料的弹性变形按正比关系变化的最大应力,即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开始偏离直线时的应力值。

0/A F p p =σ

②弹性极限σe :材料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弹-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应力超过弹性极限以后,材料便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0/A F e e =σ

③屈服强度σs :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

0/A F s s =σ

④抗拉强度σb :材料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材料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0/A F b b =σ

⑤断裂强度σk (拉伸条件):材料在静拉伸条件下发生断裂时的应力。

0/A F k k =σ

6.磨损失效类型有哪些?腐蚀失效类型有哪些?

答:(1)磨损失效:导致机件尺寸变化和质量损失的表面损伤。

(2)磨损失效类型: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腐蚀磨损、疲劳磨损。

(3)腐蚀失效:材料表面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所引起的表面损伤。

(4)腐蚀失效类型:高温氧化腐蚀、电化学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

作业5

1.画出铁碳相图,并简述铁碳相图中的特征点、特征线的意义。 答:(1)铁碳相图如图所示。

(2)铁碳相图中的特征点

(3)铁碳相图中的特征线

①ECF水平线:共晶反应线,1148℃。

②PSK线(A1线):共析反应线,727℃。

③GS线(A3线):冷却时自A中开始析出F的临界温度线,912℃-727℃。

④ES线(A cm线):碳在A中的固溶线,将在A中析出Fe3CⅡ,1148℃-727℃。亦称从A中开始析出Fe3CⅡ的临界温度线。

2.画出铝合金相图,并说明变形铝合金与铸造铝合金的区别。

答:(1)铝合金相图如下。

(2)变形铝合金与铸造铝合金的区别

①组成与结构:变形铝合金为铝合金相图D点已左成分的合金,含有大量塑性很好的α固溶体。铸造铝合金为铝合金相图D点已右成分的合金,含有塑性较差的共晶组织。

②性能与使用效能:变形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压力加工性能,可采用锻造、轧制、挤压等压力加工方法制成板材、带材、棒材、管材、线材等各种型材。铸造铝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可直接浇铸成铝合金铸件。

③合金类型:变形铝合金可进一步分为可热处理和不可热处理强化两类,包括防锈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锻造铝合金。铸造铝合金包括Al-Si系、Al-Cu系、Al-Mg系、Al-Zn系等。

3.解释黄铜、青铜、白铜的区别。

答:(1)黄铜: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黄色。

(2)青铜:含铝、硅、铅、铍、锰等的铜基合金,分为压力加工青铜和铸造青铜。

(3)白铜: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

作业6

1.普通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特点?

答:(1)普通陶瓷的生产工艺过程:原料制备→(配料)→(泥料混练)→成型→干燥→施釉→烧成→(成品加工)等工序。

(2)普通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特点:

①原料制备:可塑性原料:高岭土、伊利石、蒙脱石等粘土矿物;弱塑性原料:叶腊石和滑石;非塑性原料:石英砂、粘土烧熟料、长石。

②成型:主要有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压制成型等3种方法。

③干燥:干燥过程分为升速干燥阶段、等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平衡干燥阶段等四个阶段。干燥方法主要有热气干燥、电热干燥、高频干燥、微波干燥、近红外与远红外干燥。

④烧结:烧结是陶瓷制备中重要的一环,伴随烧结发生的主要变化是颗粒间接触界面扩大并逐渐形成晶界;气孔从连通逐渐变成孤立状态并缩小,最后大部分甚至全部从坯体中排除,使成型体的致密度和强度增加,成为具有一定性能和几何外形的整体。烧结过程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五个阶段。烧结方法主要是常压烧结。

⑤施釉: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一层很薄的玻璃体。施釉制品分一次烧成和二次烧成工艺。

2.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玻璃的工艺过程及特点?

答:(1)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玻璃的工艺过程:原料制备→配料→熔融→成型→退火→成品加工。

(2)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玻璃的工艺特点:

①原料制备:硅砂:28.9%(质量分数);砂岩:34.00%;白云石:14.10%;纯碱:

16.14%。

②配料:对于配合料的主要要求:①组成正确和稳定;②具有一定的颗粒级配;③具有一定的水分:3%~7%;④具有一定的气体率;⑤均匀性良好。

③熔融:将配合料在池窑中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熔融是玻璃生产中很重要的环节,玻璃的许多缺陷都是在熔制过程中造成的,玻璃的产量、质量、合格率、生产成本、燃料消耗和池窑寿命等都与玻璃的熔融密切相关。玻璃熔融包括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变化过程。熔融过程分为硅酸盐形成、玻璃形成、澄清、均化和冷却等5个阶段。

④成型:成型是熔融的玻璃液转变为具有固定几何形状制品的过程。玻璃成型的方法有压制法、吹制法、拉制法、压延法、浇注法、离心法、喷吹法、漂浮法、烧结法以及焊接法等。成型过程分为成型和定型两个阶段。成型是赋予制品以一定的几何形状;定型是把制品的形状固定下来,玻璃的定型通过温度降低进行的。

⑤退火: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至允许值的热处理过程。玻璃制品在成型后的冷却过程中,经受激烈的、不均匀的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应力会导致大多数制品在存放、加工及使用中自行破裂,所以一般玻璃制品在成型或热处理后要经过退火以减少或消除热应力。

3.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的形成过程?

答: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的形成过程如表所示。

?

①干燥与脱水。干燥:生料中自由水和吸附水的蒸发。脱水:生料中粘土矿物放出

其结合水,形成偏高岭石。

②碳酸盐和铝硅酸盐分解。形成氧化钙、二氧化硅和氧化铝。

③固相反应。在生料煅烧过程中,碳酸钙分解的组分与粘土分解的组分提供质点间

相互扩散,进行固相反应,随温度升高,反应生成硅酸二钙、七铝酸十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二钙、铁铝酸四钙。

④液相烧结和熟料结晶。占硅酸盐水泥熟料45~65%的C3S是在熟料液相出现后形

成的。它由已形成的C2S和未结合的CaO在液相中扩散反应所生成。熔体含量有限,粘

度较大,便只能形成熟料球那样的烧结产物。其反应式:

液相烧结和熟料结晶是煅烧水泥的关键,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使C3S生成反应进行完全,否则,残存的游离CaO将严重影响水泥质量。经过上述各阶段煅烧,形成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矿物组成主要是C3S、C2S、C3A、C4AF,其中C3S+C2S占70%。

⑤熟料的强制冷却。其目的是回收熟料带走的热量,预热二次空气,提高窑的热效

率;迅速冷却熟料以改善熟料质量与易磨性;降低熟料温度,便于熟料的运输、储存与粉磨。物料在1250~1450~1250℃烧结,紧接着将其快速冷却,可得到最好的熟料。

作业7

1.名词解释:单体、结构单元、重复单元、聚合度。

答:①单体:可与同种或其他分子聚合而生成高分子物质的那些小分子原料。

②结构单元(链节):组成高分子链的那些最简单的反复出现的结构式,这些结构式通常与合成它们的单体相似或有关。

③重复单元:高分子链中反复出现的原子集合结构(重复出现的最小单元)。

④聚合度:聚合物分子链中连续出现的重复单元(或称链节)的次数。用n表示。

2.什么叫加聚反应?什么叫缩聚反应?各有何特征?

答:①加聚反应:由一种或多种单体相互加成,或由环状化合物开环相互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加聚反应的单体含有双键。

②加聚反应特征: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主要按链式聚合反应的机理进行,链式聚合的特征是整个聚合过程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几步基元反应组成。其体系始终由单体相对分子质量高的高分子和微量引发剂组成,没有相对分子质量递增的中间产物。随着聚合时间的延长,高分子物质的生成量逐渐增加,而单体则逐渐减少。加聚物分为均聚物和共聚物。均聚物:仅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其分子链中只包含一种单体构成的链节,这种聚合反应称均聚反应,生成的聚合物称均聚物。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等碳链聚合物都是由加聚反应制得的。共聚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同时进行聚合,则生成的聚合物含有多种单体构成的链节,这种聚合反应称为共聚反应,生成的聚合物称为共聚物。如工程塑料,是由丙烯腈(acrylonitrile以A表示),丁二烯(butadiene,以B表示),苯乙烯(styrene,以S表示)三种不同单体共聚而成的。

③缩聚反应:由一种或多种单体相互缩合生成高聚物,同时有低分子物质(如水、卤化氢、氨、醇等)析出的反应。所生成的高聚物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组成不同(少若干原子)。

④缩聚反应特征:绝大多数缩聚反应遵循逐步聚合机理,在反应初期,大部分单体很快聚合成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等低聚物,短期内转化率很高。随后,低聚物间继续反应,当转化率大于98%时,逐渐变成高聚物。缩聚物中留有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因此多为杂链聚合物。尼龙、涤纶、环氧树脂等都是通过缩聚反应合成的。

3.简述三种类型的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这三类曲线分别对应哪种类型的高分子材料?解释三类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形机理。

答:(1)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庞大,即使是同种高分子材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同,因此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也各不相同。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分为三类。

?

(2)这三类曲线分别对应的高分子材料类型。

①脆性型:该类材料弹性模量高,断裂伸长率很小。如热固性塑料等脆性高分子材料;

②韧性型:该类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及拉伸强度都较高,断裂伸长率也较大。如热塑性塑料等塑性高分子材料;

③高弹型:此类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低,断裂伸长率大。如橡胶等高弹性高分子材料。

(3)三类高分子材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形机理

①热固性塑料(脆性型高分子材料)变形机理:热固性塑料具有很高的交联密度,形成网状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很难变形。

②热塑性塑料(结晶高分子材料)变形机理:热塑性塑料变形机理如图所示。

?

Ⅰ.在拉伸应力作用下,变形从材料强度最弱的非晶区开始,在晶片之间的最弱非晶区发生倾斜、转动甚至滑移,造成非晶区的分子链段取向,即分子链沿外应力场方向平行排列。

Ⅱ.随着外应力场的增大,晶区部分晶片中的折叠链被拉伸成直链,使原有的晶片结构部分或全部破坏形成新的取向折叠链晶片。

Ⅲ.随着外应力场的进一步增大,非晶区分子链沿着外应力场进一步取向,晶区内形成进一步碎化取向的折叠链晶片,形成贯穿在晶片之间的伸直链组成的微观结构,称为晶区取向。在材料最弱处的宏观部位表现出缩颈现象。

③非晶态高分子材料变形机理:橡胶等高弹型高分子材料的变形机理如图所示。

受力前,分子链链段杂乱排列。受力时,整个分子链沿外力方向平行排列(称为取向),取向过程可看成分子在外场作用下的有序化过程。外场除去后,分子热运动又会使分子重新回复无序化,即解取向。非晶态高分子材料的取向状态在热力学上是一种非平衡态。

?

4.塑料及其分类,橡胶及其分类。

答:①塑料:以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加入适量添加剂,在一定条件下可塑化成型,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目前,塑料产品达15000多种,产量占合成高分子材料总产量的70%。

②塑料受热后的形态和性能分类: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③塑料制品的用途分类: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殊塑料。

④橡胶:在常温下呈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橡胶的高弹性源于其大分子链的长链特征、柔顺性和高缠结性。橡胶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为几十万到上百万。

⑤橡胶的来源分类: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按其性能和用途可分为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

5.热塑性塑料有哪些主要加工方法?各有何主要特点?

答:热塑性塑料的主要加工方法:挤出成型、注射模塑法成型、压延成型、吹塑成型。

①挤出成型。热塑性塑料的最主要成型加工方法。挤出成型设备主要包括挤出部分和机头口型部分。挤出部分主要为螺杆挤出机,用以塑化、输送、计量物料;机头口型部分主要是机头、口型及定型、牵引机构,借以将物料制成规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②注射模塑法成型:一种生产形状结构复杂、尺寸精确的塑料制品的成型方法。注射模塑法成型主要设备:螺杆式往复注射机和注射模。注射模塑成型过程:送料→塑化→充模→脱模。

③压延成型:将加热塑化的热塑性塑料通过两个以上相向旋转的热滚筒间隙,使其成为规定尺寸的连续均匀片(膜)材的成型方法。

④吹塑成型:用于热塑性塑料中空制品的成型,其产品包括塑料瓶、水壶及大型容器等。

作业8

1.复合材料及其分类和特点?

答:(1)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性质或不同组织相或不同功能的材料以微观或宏观的形式组合而成的材料。

(2)性能分类: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

(3)基体相材料分类:金属基、陶瓷基、水泥基、塑料基、橡胶基复合材料等。

(4)增强相形状分类:颗粒增强、纤维增强和面层复合材料。

(5)复合材料共同的特点:

①可综合发挥各种组成材料的优点,使一种材料具有多种性能,具有天然材料所没有的性能。

②可按对材料性能的需要进行材料的设计和制造。

③可制成所需任意形状的产品,可避免多次加工工序。

性能的可设计性是复合材料的最大特点。

2.颗粒增强与纤维增强的作用机制有何不同?

答:(1)纤维增强的作用机制: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基体起粘接纤维和传递力的作用,纤维是主要承载成分,起骨架作用,因而纤维的性能、在基体中的含量、分布及纤维与基体的粘结力等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极大。

(2)颗粒增强的作用机制:基体相承受载荷,颗粒在基体相中高度分散,其作用因基体种类不同而不同,如在金属中颗粒有阻止产生位错的能力,在陶瓷中有裂纹屏蔽效应等,从而起到强化基体的作用。颗粒增强主要表现在分散粒子阻止基体位错的能力方面,或者是使晶体内部原子行列间相互滑移终止或减弱;或者因外来组分的引入占据了晶格中晶格结点的一些位臵,破坏了基质点排列的有序性,引起周围势场的畸变,造成结构不完整而产生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有可能成为微裂纹的沉没处。如果裂纹的扩展终止于晶界缺陷处,无疑有改善材料强度的作用。

材料力学考试题库

材料力考试题 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8分) 1、变形固体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2、构件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足够刚度 和足够稳定性。 3、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拉(压)变形、剪切变形、扭转变形 和弯曲变形。 4、吊车起吊重物时,钢丝绳的变形是拉伸变形;汽车行驶时,传动轴的变 形是扭转变形;教室中大梁的变形是弯曲变形;螺旋千斤顶中的螺杆受压杆受压变形。 5、图中σ——ε曲线上,对应p点的应力为比例极限,符号__σp__、对应y 点的应力称为屈服极限,符号_σs__、对应b点的应力称为强化极限符号_σb ___ __。 k 6、内力是外力作用引起的,不同的外力引起不同的内力,轴向拉、压变形时 的内力称为轴力。剪切变形时的内力称为剪力,扭转变形时内力称为扭矩,弯曲变形时的内力称为弯矩。 7、下图所示各杆件中受拉伸的杆件有 AB、BC、CD、AD ;受力压缩杆件有 BE 。

8、胡克定律的两种表达式为EA L N l ?=?和εσE =。E 称为材料的 弹性模量 。它是衡量材料抵抗 变形 能力的一个指标。E 的单位为MPa ,1 MPa=_106_______Pa 。 9、衡量材料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屈服极限 和 强化极限 。 10、通常工程材料丧失工作能力的情况是:塑性材料发生 屈服 现象, 脆性材料发生 强化 现象。 11、挤压面为平面时,计算挤压面积按 实际面积 计算;挤压面为半圆柱面的 投影 面积计算。 12、在园轴的抬肩或切槽等部位,常增设 圆弧过渡 结构,以减小应力集中。 13、扭转变形时,各纵向线同时倾斜了相同的角度;各横截面绕轴线转动了不同 的角度,相邻截面产生了 转动 ,并相互错动,发生了剪切变形,所以横截面上有 剪 应力。 14、因半径长度不变,故切应力方向必与半径 垂直 由于相邻截面的间距不 变,即园轴没有 伸长或缩短 发生,所以横截面上无 正 应力。 15、长度为l 、直径为d 的圆截面压杆,两端铰支,则柔度λ为 ,若压 杆属大柔度杆,材料弹性模量为E ,则临界应力σ cr 为______________。 二、 判断题:(每空1分,共计8分) 1、正应力是指垂直于杆件横截面的应力。正应力又可分为正值正应力和负值正 应力。 ( √) 2、构件的工作应力可以和其极限应力相等。 ( × ) 3、设计构件时,须在满足安全工作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材料的要求。 ( √ ) 4、挤压面的计算面积一定是实际积压的面积。 ( × )

新材料概论课程论文

《新材料概论》 课程论文 题目: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制备及研究进展 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班级:研究生14级 学号:102014375 姓名:许****** 任课教师:******** 2014年11月18日

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制备及研究进展 姓名:****** 任课老师:*****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102014375) 摘要 氢氧化镍[Ni(OH)2]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镍氢电池中正极的活性材料。Ni(OH)2的生产已有数十年历史,在制备工艺方面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的技术比较领先,制备出的Ni(OH)2性能优良。目前国内外制备Ni(OH)2的方法有很多种。本论文主要综述了镍电极的种类,以及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粉末金属法,电解合成法。关键词:Ni(OH)2、活性材料、镍电极,制备方法

目录 摘要 (Ⅰ) 1 前言 (1) 1.1 电池简介 (1) 1.2 镍氢电池的发展概况 (1) 1.2.1 Ni/MH电池的基本原理 (1) 1.2.2 Ni/MH电池的优点及其发展简史 (2) 2 镍电极概述 (3) 2.1 碱性电池中镍电极的种类 (3) 2.1.1袋式或有极板盒式镍电极 (3) 2.1.2 粘结式镍电极 (4) 2.1.3 烧结式镍电极 (4) 2.1.4 泡沫式镍电极 (5) 2.1.5 纤维式镍电极 (5) 3 氢氧化镍的晶体结构及性质 (6) 4 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 (7) 4.1 化学沉淀法 (7) 4.1.1 缓冲溶液法 (7) 4.1.2 络合沉淀法 (7) 4.1.2 直接生成法 (7) 4.1.3 均相沉淀法 (8) 4.1.4 离子交换树脂法 (8) 4.1.5 Chimie douee技术 (8) 4.2粉末金属法 (8) 4.2.1高压水解法 (8) 4.2.2硝酸氧化法 (9) 4.3 电解合成法 (9) 4.3.1电化学浸渍法 (9) 4.3.2 盐电解法 (9) 参考文献 (10)

材料力学试题以及答案

学号;姓名:班级:..........................................................密.......................................................封...........................................................线.......................................................... 专业年级班20 ~20 学年第学期材料力学课试卷试卷类型:卷

材料力学 试题卷(A )答案 一、错 2. 错 3. 错 4.错 5. 对 二、1.A 2.D 3. D 4.D 5. A 三、1、试件沿轴线方向的线应变ε=( -4105? )、 横截面上的应力σ=( 100MPa ) 及所受拉力F =( 7.85kN ) 2、应力状态的主应力( 52.2 MPa )、( 50 MPa )、 (-42.2 MPa ) 3、 A=( 224 R R π - ) 对y 轴的惯性矩Iy=( ??? ??16-31πR 4 ) 对z 轴的惯性矩Iz=( ?? ? ??16-31πR 4 ) 4、 应力幅=( 80 ) 循环特征r=( 0.2 ) 四、 解 1.求支反力 由平衡方程式 ∑=0B M 及∑=0A M ,得 kN 5.14=A F ,kN 5.3=B F 利用平衡方程式 ∑=0y F 对支反力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得 可见,A F 及B F 的解答是正确的。 2. 列Q F 、M 方程式 将梁分为CA 、AD 、DB 三段。利用外力直接列出Q F 、M 方程。 CA 段 AD 段 DB 段 3. 绘Q F 、M 图 由上述各段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分别画出Q F 、M 图,如图6-12)(b 、)(c 所示。在AD 段上,)(2x M 有极值,由0) (2 2=dx x dM ,得 解得m 83.42=x 处,弯矩有极值。代入式)(d 得 AD 段内的最大弯矩为 五、解:(1)校核钢杆的强度 ① 求轴力 ② 计算工作应力 2 21814.325.033333mm N A N BD BD BD ??= = σ 2-21 ③ 因为以上二杆的工作应力均未超 过许用应力170MPa ,即][σσ≤AC ;][σσ≤BD ,所以AC 及 BD 杆的强度足够,不会发生破

文学概论试题

文学概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C D ) A叙事功能 B抒情功能 C描述外在事物 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 C D ) A表意式意象 B表情式意象 C寓言式意象 D符号式意象 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 D ) 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 刘熙载 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C ) 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 刘熙载 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 ABCD ) A读者 B世界 C作家 D 作品 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AC ) A实践性 B艺术性 C价值取向 D 综合性 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D ) A立普斯 B克罗齐 C弗洛伊德 D 布洛 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 D ) A文学文化学 B文学信息学 C文学符号学 D 文学社会学 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 ABC ) A对象化说 B意识形态说 C艺术生产论 D 艺术价值论 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 CD ) A桑塔耶那 B罗兰巴特 C阿恩海姆 D 考夫卡 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A ) A俄国形式主义 B新批评 C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

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 BD ) A德漠克利特 B康德 C歌德 D 席勒 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 ACD ) A作为文化 B作为意识形态 C作为审美 D 作为惯例 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 AD ) A审美 B情感 C想象 D 意识形态 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 BCD ) A革命性 B主导性 C层次性 D 多样性 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 AB ) 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 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 C ) A思想性与艺术性 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 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 A ) A列宁 B高尔基 C毛泽东 D 鲁迅 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 ABCD ) A模仿者 B创造者 C集体人 D 移情者 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 ABCD ) A实践获取 B书本获取 C有意获取 D无意获取 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 B ) A突出 B综合 C简化 D 变形 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 CD ) A情感性 B理智性 C诚挚性 D 高尚性 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 ABDE ) A本质论 B创作论 C价值论 D接受论 E构成论

材料力学_考试题集(含答案)

《材料力学》考试题集 一、单选题 1.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________。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 2.一直拉杆如图所示,在P 力作用下 。 (A) 横截面a上的轴力最大(B) 横截面b上的轴力最大 (C) 横截面c上的轴力最大(D) 三个截面上的轴力一样大 3.在杆件的某一截面上,各点的剪应力。 (A)大小一定相等(B)方向一定平行 (C)均作用在同一平面内(D)—定为零 4.在下列杆件中,图所示杆是轴向拉伸杆。 (A) (B) (C) (D) 5.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斜截面m-m的面积为A,则σ=P/A为。 (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B)斜截面上的剪应力 (C)斜截面上的正应力(D)斜截面上的应力 P

6. 解除外力后,消失的变形和遗留的变形 。 (A)分别称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B)通称为塑性变形 (C)分别称为塑性变形、弹性变形(D)通称为弹性变形 7.一圆截面轴向拉、压杆若其直径增加—倍,则抗拉。 (A)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2倍、4倍(B)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4倍、2倍 (C)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2倍(D)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4倍 8.图中接头处的挤压面积等于。 (A)ab (B)cb (C)lb (D)lc 9.微单元体的受力状态如下图所示,已知上下两面的剪应力为τ则左右侧面上的剪应力为。 (A)τ/2(B)τ(C)2τ(D)0 10.下图是矩形截面,则m—m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对形心轴的两个静矩的。 (A)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同(B)绝对值相等,正负号不同 (C)绝对值不等,正负号相同(D)绝对值不等,正负号不同 11.平面弯曲变形的特征是。 (A)弯曲时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B)弯曲载荷均作用在同—平面内; (C)弯曲变形后的轴线是一条平面曲线 (D)弯曲变形后的轴线与载荷作用面同在—个平面内 12.图示悬臂梁的AC段上,各个截面上的。 P

新材料科学导论期末复习题(有答案版)

一、填空题: 1.材料性质的表述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谱学分析是材料成分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 3.材料的结构包括键合结构、晶体结构和组织结构。 4.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使用性能、材料的性质、制备/加工和结构/成分。 5.按组成和结构分,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6.高分子材料分子量很大,是由许多相同的结构单元组成,并以共价键的形式重复连接而成。 7.复合材料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 8.聚合物分子运动具有多重性和明显的松弛特性。 9.功能复合材料是指除力学性能以外,具有良好的其他物理性能并包括部分化学和生物性能的复合材料。如有 光,电,热,磁,阻尼,声,摩擦等功能。 10.材料的物理性质表述为光学性质、磁学性质、电学性质和热学性质。 11.由于高分子是链状结构,所以把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的个数称为聚 合度。 12.对于脆性的高强度纤维增强体与韧性基体复合时,两相间若能得到适宜的结合而形成的复合材料,其性能显示 为增强体与基体的互补。(ppt-复合材料,15页) 13.影响储氢材料吸氢能力的因素有:(1)活化处理;(2)耐久性(抗中毒性能); (3)抗粉末化性能;(4)导热性能;(5)滞后现象。 14.典型热处理工艺有淬火、退火、回火和正火。 15.功能复合效应是组元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与交互作用表现出的复合效应。复合效应表现线性效应和非线性效 应,其中线性效应包括加和效应、平均效应、相补效应和相抵效应。 16.新材料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结构材料转向功能材料。 17.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一般是指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功能基团与聚合物骨架相结合的过程。功能高 分子材料的制备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①功能小分子固定在骨架材料上; ②大分子材料的功能化; ③已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扩展; 18.材料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催化性能和抗腐蚀性。 19.1977年,美国化学家MacDiarmid,物理学家Heeger和日本化学家Shirakawa首次发现掺杂碘的聚乙炔具有金 属的导电特性,并因此获得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陶瓷材料的韧性和塑性较低,这是陶瓷材料的最大弱点。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

很经典的几套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舞弊万莫做,那样要退学,自爱当守诺,最怕错上错,若真不及格,努力下次过。 材料力学试题A 成绩 课程名称 材料力学 考试时间 2010 年 7 月 日 时 分至 时 分 教 研 室 工程力学 开卷 闭卷 适用专业班级 08 机自1、2、3、4 班 提前 期末 班 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 1、 工程构件要正常安全的工作,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除( )项,其他各项是必须满足的条件。 A 、强度条件 B 、刚度条件 C 、稳定性条件 D 、硬度条件 2、内力和应力的关系是( ) A 、内力大于应力 B 、内力等于应力的代数和 C 、内力是矢量,应力是标量 D 、应力是分布内力的集度 3、根据圆轴扭转时的平面假设,可以认为圆轴扭转时横截面( )。 A 、形状尺寸不变,直径线仍为直线。 B 、形状尺寸改变,直径线仍为直线。 C 、形状尺寸不变,直径线不保持直线。 D 、形状尺寸改变,直径线不保持直线。 4、建立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z I My =σ,需要考虑的关系有( )。 A 、平衡关系,物理关系,变形几何关系; B 、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C 、变形几何关系,平衡关系,静力关系; D 、平衡关系, 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5、利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不需要用到下面那类条件( )来确定积分常数。 A 、平衡条件。 B 、边界条件。 C 、连续性条件。 D 、光滑性条件。 6、图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r 、平均应力m σ、应力幅度a σ分别为( )。 A -10、20、10; B 30、10、20; C 31- 、20、10; D 31- 、10、20 。 ---------------------------------------------------------------------- 装--------------------订 --------------------线 ------------------------------------------------------------- 试 题 共 3 页 第 1 页

2019-2020年电大考试《文学概论》考题库

《文学概论》机考网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100%通过 《文学概论》是电大期末考试的上机考试的机考课目,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最为相似。 A.信息论 B.摹仿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 A.观众 B.情感 C.文采 D.文化 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模仿 B.象征 c.假设 D.蕴藉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 ( ) A.独创性 B.指意性 C.感染性 D.历史性 7.(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A.剧本 B.小说 C.散文 D.诗 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 )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母语 B.书面语 C.IZl语 D.标准语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 C.个人创造 D.历史演绎 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

2019年材料力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材料力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8分) 1、变形固体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2、构件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足够刚度 和足够稳定性。 3、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拉(压)变形、剪切变形、扭转变形 和弯曲变形。 4、吊车起吊重物时,钢丝绳的变形是拉伸变形;汽车行驶时,传动轴的变 形是扭转变形;教室中大梁的变形是弯曲变形;螺旋千斤顶中的螺杆受压杆受压变形。 5、图中σ——ε曲线上,对应p点的应力为比例极限,符号__σp__、对应y 点的应力称为屈服极限,符号_σs__、对应b点的应力称为强化极限符号_σb ___ __。 k 6、内力是外力作用引起的,不同的外力引起不同的内力,轴向拉、压变形时 的内力称为轴力。剪切变形时的内力称为剪力,扭转变形时内力称为扭矩,弯曲变形时的内力称为弯矩。 7、下图所示各杆件中受拉伸的杆件有 AB、BC、CD、AD ;受力压缩杆件有 BE 。

8、胡克定律的两种表达式为EA L N l ?=?和εσE =。E 称为材料的 弹性模量 。它是衡量材料抵抗 变形 能力的一个指标。E 的单位为MPa ,1 MPa=_106_______Pa 。 9、衡量材料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屈服极限 和 强化极限 。 10、通常工程材料丧失工作能力的情况是:塑性材料发生 屈服 现象, 脆性材料发生 强化 现象。 11、挤压面为平面时,计算挤压面积按 实际面积 计算;挤压面为半圆柱面的 投影 面积计算。 12、在园轴的抬肩或切槽等部位,常增设 圆弧过渡 结构,以减小应力集中。 13、扭转变形时,各纵向线同时倾斜了相同的角度;各横截面绕轴线转动了不同 的角度,相邻截面产生了 转动 ,并相互错动,发生了剪切变形,所以横截面上有 剪 应力。 14、因半径长度不变,故切应力方向必与半径 垂直 由于相邻截面的间距不 变,即园轴没有 伸长或缩短 发生,所以横截面上无 正 应力。 15、长度为l 、直径为d 的圆截面压杆,两端铰支,则柔度λ为 ,若压 杆属大柔度杆,材料弹性模量为E ,则临界应力σ cr 为______________。 二、 判断题:(每空1分,共计8分) 1、正应力是指垂直于杆件横截面的应力。正应力又可分为正值正应力和负值正 应力。 ( √) 2、构件的工作应力可以和其极限应力相等。 ( × ) 3、设计构件时,须在满足安全工作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材料的要求。 ( √ ) 4、挤压面的计算面积一定是实际积压的面积。 ( × )

材料概论练习题答案-1

绪论 1. 什么是材料? 答:材料是由一定配比的若干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和确定性能,并能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物质 2. 人类文明历史与材料发展的关系? 答: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的历史曾以 使用的主要材料来加以划分。 3.材料按组成、结构特点可分为哪几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 水泥、陶瓷、玻璃、耐火材料 金属材料 黑色、有色、特殊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 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 复合材料 - 碳材料 金属基、陶瓷基、树脂基、碳 4.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概念? 答: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关于材料成分、结构、工艺和它们性能与应用之间有关知识开发和应 用的科学。它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是从科学到工程的一个专业连续领域。同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数学、力学及物理、化学自然科学为基础,以工程学科为服务和支撑对象,是 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学。 5.日本专家岛村昭治将材料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哪五代? 答: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高分子材料与硅材料时代 第二章MSE 的四个基本要素 1.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答:组成,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 / 使用性能 2.什么是材料的化学组成?相的概念?材料相的组成? 答:材料的化学组成:组成材料最基本、独立的物质,可为纯元素或稳定的化合物,以及其 种类和数量;相:材料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并且结构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相;组成材料的相的种类和数量称为相组成 3. 什么是材料的结构? 答:材料的结构是指材料的组元及其排列和运动方式。包含形貌、化学成分、相组成、晶体 结构和缺陷等内涵。材料的结构决定材料的性能 4. 材料的合成的概念?材料加工的概念? 答:合成:常常是指原子和分子组合在一起制造新材料所采用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合成是在固体中发现新的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主要源泉。 加工:这里所指的是成型加工,除了上述为生产出有用材料对原子和分子控制外,还包括在较大尺度上的改变,有时也包括材料制造等工程方面的问题 合成与加工是指建立原子、分子和分子聚集体的新排列,在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的所有尺度 上对结构进行控制以及高效而有竞争力地制造材料和零件的演变过程 5.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功能以及材料使用性能的含义? 答:材料的性能:合成与加工是指建立原子、分子和分子聚集体的新排列,在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的所有尺度上对结构进行控制以及高效而有竞争力地制造材料和零件的演变过程; 材料的功能:指物质(材料)对应于某种输入信号时,所产生的质或量的变化,或其中某些变 化会产生一定的输出,即能产生另一种效应。如压电效应,热电效应等。材料使用性能: 是材料在使用条件下应用性能的度量,通常指材料在最终使用状态时的行为,是材料固有性 质与产品设计、工程能力和人类需要相融合在一起的一个要素,必须以使用性能为基础进行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回答下列各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已知低碳钢拉伸试件,标距mm l 1000=,直径mm d 10=,拉断后标距的长度变为mm l 1251=,断口处的直 径为mm d 0.61 =,试计算其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答:延伸率%25%100100 100 125%100001=?-=?-= l l l δ 断面收缩率%64%100))(1(%100211=?-=?-= d d A A A δ 2、试画出图示截面弯曲中心的位置。 3、梁弯曲剪应力的计算公式z z bI QS = τ,若要计算图示矩形截面A 点的剪应力,试计算z S 。 232 3 )84(41bh h h hb S z =+= 4、试定性画出图示截面截面核心的形状(不用计算)。 二、绘制该梁的剪力、弯矩图。(15分) 矩形 圆形 矩形截面中间 挖掉圆形 圆形截面中间 挖掉正方形 h b 4/h A

三、图示木梁的右端由钢拉杆支承。已知梁的横截面为边长等于0.20m 的正方形,q=4OKN/m,弹性模量 E 1=10GPa ;钢拉杆的横截面面积A 2=250mm 2 ,弹性模量E 2=210GPa 。试求拉杆的伸长l ?及梁中点沿铅垂方向的位移?。(14分) 解:杆受到的拉力kN q F N 402 2== m EA l F l N 00228.010 25010210310406 93=?????==?- 梁中点的挠度: m I E ql A E l F w l N c 00739.012 2 .0101038421040500114.0384521214 94 314122=? ?????+ =+=+?=?四、砖砌烟窗高m h 30=,底截面m m -的外径m d 31=,内径m d 22=,自重kN P 20001=,受 m kN q /1=的风力作用。试求:(1)烟窗底截面m m -的最大压应力;(2)若烟窗的基础埋深m h 40=, 基础及填土自重按kN P 10002=计算,土壤的许用压应力MPa 3.0][=σ,圆形基础的直径D 应为多大?(20分) 注:计算风力时,可略去烟窗直径的变化,把它看成是等截面的。 F s M m kN q /20=kN 20m kN ?160A B C m 10m 2112kN 88kN 20kN 5.6m 40kNm 150.3kNm 160kNm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A.独立说B.再现说 C.体验说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A.布洛B.英加登 C.荣格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A.童庆炳B.英加登 C.凯塞尔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A.王维B.李白 C.司空图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A.本质特征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A.省略B.停顿 C.概略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

是( ) A.格雷马斯B.康德 C.歌德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A.个人气质B.人格情操 C.创作才能D.创作个性 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是( ) A.刘勰B.曹丕 C.曹植D.曹操 14.“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风格的( ) A.多样性B.单一性 C.稳定性D.独创性 1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 ) A.八体B.十体 C.十二体D.二十四体 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 ) A.刘勰B.苏轼 C.苏辙D.郑板桥 17.文学批评的对象是( ) A.各种文学现象B.各种社会现象 C.文学作品D.作家 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 A.小说B.诗歌 C.戏剧D.散文 19.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 A. 情节设计 B. 结构严谨 C. 文学风格 D. 语言精练 20.艺术想象的过程是( ) A.从具象到抽象B.从抽象到具象 C.从具象到具象D.从抽象到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创作过程,是一种( ) A.建构性活动B.追寻秩序的活动 C.内容追寻形式的活动D.形式创造内容的活动 E.纯粹创造形式的活动 22.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层面是( ) A.语音层面B.文法层面 C.辞格层面D.词法层面 E.意义层面 2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 ) A.前者依存于后者B.后者决定前者

材料力学考试习题

材料力学习题 第2章 2-1 试求出图示各杆Ⅰ—Ⅰ截面上的内力。 2-2图示矩形截面杆,横截面上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截面顶边各点 处的正应力均为 MPa 100 max = σ ,底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杆件横截面 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C点为截面形心)。 2-3 试指出图示各单元体表示哪种应力状态。 2-4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MPa),试用解析法计算图中指定截面的应力。

2-5 试作应力圆来确定习题2-4图中指定截面的应力。 2-6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MPa ),试用解析法求:(1)主应力及主方向;(2)主切应力及主切平面;(3)最大切应力。 2-7 已知应力状态如习题2-6图所示,试作应力圆来确定:(1)主应力及主方向; (2)主切应力及主切平面;(3)最大切应力。 2-8已知构件内某点处的应力状态为两种应力状态的叠加结果,试求叠加后所得 应力状态的主应力、主切应力。 2-9图示双向拉应力状态, σ σσ==y x 。试证明任一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均等 于σ,而切应力为零。 2-10 已知K 点处为二向应力状态,过K 点两个截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MPa )。试分别用解析法与图解法确定该点的主应力。 2-11 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在两种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分别如图 a)和b)所示。 试确定未知的应力分量 y y x xy ' ''σττ、、的大小与方向。

2-12 图示受力板件,试证明尖角A 处各截面的正应力与切应力均为零。 2-13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单位为MPa ),试求其主应力及第一、第二、第三不变量321I I I 、、。 2-14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单位为MPa ),试画三向应力圆,并求主应力、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切应力。 第3章 3-1 已知某点的位移分量u = A , v = Bx +Cy +Dz , w = Ex 2+Fy 2+Gz 2+Ixy +Jyz +Kzx 。A 、B 、C 、D 、E 、F 、G 、I 、J 、K 均为常数,求该点处的应变分量。 3-2 已知某点处于平面应变状态,试证明2 222,,Bxy y Ax y Bx Axy xy y x +===γεε(其中, B A 、为任意常数)可作为该点的三个应变分量。 3-3 平面应力状态的点O 处x ε=6×10-4 mm/m ,y ε=4×10 -4 mm/m , xy γ=0;求:1)平面内以y x ' '、方向的线应变;2)以x '与 y '为两垂直线元的切应变;3)该平面内的最大切应变及其与x 轴 的夹角。 3-4 平面应力状态一点处的 x ε= 0,y ε= 0,xy γ=-1×10 -8 rad 。 试求:1)平面内以y x ' ' 、方向的线应 变;2)以x '与 y '为两垂直线元的切应 变;3)该平面内的最大切应变及其与 x 轴的夹角。 3-5 用图解法解习题3-3。 3-6 用图解法解习题3-4。 m/m , y ε=2×10-8 m/m , xy γ=1×10-8 3-7 某点处的 x ε=8×10-8 rad ;分别用图解法和解析法求该点xy 面内的:1)与x 轴夹角为45°方向的线应变和以45°方向为始边的直角的切应变;2)最大线应变的方向和线应变的值。 3-8 设在平面内一点周围任何方向上的线应变都相同,证明以此点为顶点的任意直角的切应变均为零。 3-9 试导出在xy 平面上的正方形微元面,在纯剪状态下切应变 xy γ与对角线方向

新材料概论答案

1. 简述什么是材料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可为人类社会接受的、经济地制造有用物品的自然界物质。广义:“物品”包括食品、衣物和器件,狭义:“物品”仅包括器件;意义: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必备条件,人类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先于人类存在,并且与人类的出现和进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2. 简述材料与原料以及物质的关系。 原料一般不是为获得产品,而是生产材料,往往伴随化学变化。 材料的特点往往是为获得产品,一般从材料到产品的转变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材料总是和一定的用途相联系,可由一种或若干种物质构成。同一种物质,由于制备方法或加工方法不同,可成为用途迥异的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材料。 3.简述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关系。 传统材料:指已经成熟且在工业中批量生产并大量应用的材料,如钢铁、水泥、塑料等。由于其量大、产值高、涉及面广泛,又是很多支柱产业的基础,又称为基础材料。 新型材料:正在发展,且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一类材料。 新型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传统材料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技术含量,提高性能,大幅度增加附加值而成为新型材料;新材料在经过长期生产与应用之后也就成为传统材料。传统材料是发展新材料和高技术的基础,而新型材料又往往能推动传统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4.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研究材料组成、结构、生产过程、材料性能与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 什么是金属材料,其基本特点有哪些。 以金属元素为主而构成的并具有一般金属特性的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固体状态下具有晶体结构,具有独特的金属光泽且不透明,导电导热性良好,有延展性。 6. 什么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基本特点有哪些。 无机非金属材料:以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或非金属元素单质为组元,原子与原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而键合。主要有凝胶材料(玻璃、陶瓷、水泥),传统材料(混凝土、氧化物),新型材料(氧化、非氧化物陶瓷、复合陶瓷)。 耐压强度高、硬度大、耐高温、抗腐蚀、延展性低。 7. 什么是高分子材料,其基本特点有哪些 由M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分子量大,密度小,绝缘绝热,力学性能好。 8.什么是复合材料,其基本特点有哪些。 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复合材料中,通常有一相为连续相,成为基体;另一相为分散相,称为增强材料。比强度大、比刚度大,成型工艺性能好,抗震性能好,高温性能好,抗蠕变能力好,耐腐蚀性能好。 9.什么是晶体,其基本特点有哪些。 晶体:由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重复地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具有三维空间的周期性,隔一定的距离就重复出现;固定的熔点;各向异性:不同方向的性能不同;一般有规则的外形。 10.有哪七大晶系,立方晶系的晶胞参数有什么特点。 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三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即其晶胞参数有a=b=c,α=β=γ=90°的特征。 11.什么是材料的力学强度、塑性、硬度和韧性。 强度(strength):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分为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强度等。塑性(plasticity):塑性是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改变自己的形状和尺寸,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全

材料力学试题 一、填空题(共15分) 1、 (5分)一般钢材的弹性模量E = 210 GPa ;吕材的弹性模量E = 70 GPa 2、 (10分)图示实心圆锥杆受扭转外力偶作用,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为G ,该杆的 man τ 1、(5(A )各向同性材料;(B )各向异性材料; (C 正确答案是 A 。 2、(5分)边长为d 杆(1)是等截面,杆(2荷系数d k 和杆内最大动荷应力d σ论: (A )()(,)()(1max 21d d d k k σ<<(B )()(,)()(1max 21d d d k k σ><(C )()(,)()(1max 21d d d k k σ<>(D )1max 21()(,)()(d d d k k σ>>正确答案是 A 。 三、计算题(共75分) 1、(25 应力相等, 求:(1)直径比21/d d ; (2)扭转角比AB φ解:AC 轴的内力图: (105);(10355M Nm M BC AB ?=?= 由最大剪应力相等: 8434.05/3/16 /1050016/103003 213 23313max ==?=?==d d d d W M n n ππτ 由 ; 594.0)(23232;4122124 2 4 1 1=??=?=?∴?=d M M M d G d G a M GI l M n n n n BC AB P n ππφφφ (2)

2、( 3、(15分)有一厚度为6mm 的钢板在板面的两个垂直方向受拉,拉应力分别为150Mpa 和 55Mpa ,材料的E=2.1×105 Mpa ,υ =0.25。求钢板厚度的减小值。 解:钢板厚度的减小值应为横向应变所产生,该板受力后的应力状态为二向应力状态,由广义胡克定律知,其Z 向应变为: 0244.010)55150(101.225.0)(69 -=?+?-=+-=y x z E σσνε 则 mm t Z Z 146.0-=?=?ε

文学概论试题库

文学概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 3、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 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 4、“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 5、“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 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 7、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效果。 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 8、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 A伊瑟尔B加达默尔C英加登D弗洛伊德 9、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 A 语言表现 B 体裁类型 C 结构安排 D 形象创造 10、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 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 1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 A刘勰B曹丕C司空图D 刘熙载 1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 13、“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A立普斯B克罗齐C弗洛伊德D 布洛 14、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 A文学文化学B文学信息学C文学符号学D 文学社会学 15、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A俄国形式主义B新批评C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 16、“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 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17、“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 A列宁B高尔基C毛泽东 D 鲁迅 18、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 A突出B综合C简化 D 变形 三、填空题 1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分为四个方面:即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和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文学理论的任务不是任意划分的,而是根据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的著名观点提出的。 2文学理论的品格:实践性与价值取向。 3文学理论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 6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作者、——与读者。

材料力学题库及答案

材料力学题库及答案

材料力学题库及答案 【篇一:很经典的几套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若真不及格,努力下次过。 命题负责人:教研室主任: 【篇二:大学期末考试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1、拉杆伸长后,横向会缩短,这是因为杆有横向应力的存在。() 2、圆截面杆件受扭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横截面离圆心最远处。() 3、两梁的跨度、承受载荷及支承相同,但材料和横截面面积不同,因而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不一定相同。() 4、交变应力是指构件内的应力,它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而作用在构件上的载荷可能是动载荷,也可能是静载荷。() 5、弹性体的应变能与加载次序无关,只与载荷的最终值有关。() 6、单元体上最大切应力作用面上必无正应力。() 7、平行移轴公式表示图形对任意两个相互平行轴的惯性矩和惯性积之间的关系。()8、动载荷作用下,构件内的动应力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关。() 9、构件由突加载荷所引起的应力,是由相应的静载荷所引起应力的两倍。() 10、包围一个点一定有一个单元体,该单元体各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切应力。() 二、选择题(每个2分,本题满分16分) f 1.应用拉压正应力公式??n的条件是()。

aa、应力小于比例极限;b、外力的合力沿杆轴线;c、应力小于弹性极限;d、应力小于屈服极限。 (a)(b) 2.梁拟用图示两种方式搁置,则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弯曲正应力之比?m()。axmax 为 a、1/4; b、1/16; c、1/64;d (a) (b) 3、关于弹性体受力后某一方向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有如下论述:正确的是 a、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b、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c、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d、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4、火车运动时,其轮轴横截面边缘上危险点的应力有四种说法,正确的是。a:脉动循环应力:b:非对称的循环应力;c:不变的弯曲应力;d:对称循环应力 5、如图所示的铸铁制悬臂梁受集中力f作用,其合理的截面形状应为图(b) 6、对钢制圆轴作扭转校核时,发现强度和刚度均比规定的要求低了20%,若安全因数不变,改用屈服极限提高了30%的钢材,则圆轴的(c )a、强度、刚度均足够;b、强度不够,刚度足够;c、强度足够,刚度不够;d、强度、刚度均不够。 7、图示拉杆的外表面上有一斜线,当拉杆变形时,斜线将d。a:平动;b:转动c:不动;d:平动加转动 8、按照第三强度理论,比较图中两个应力状态的相的是(a )。(图中应力单位为mpa)a、两者相同;b、(a)大;b、c、(b)大; d、无法判断一、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