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成本-GP(3.1)职能别引导课程-1版

库存成本-GP(3.1)职能别引导课程-1版
库存成本-GP(3.1)职能别引导课程-1版

目 錄

壹、課程大綱 (1)

貳、課程目標 (1)

參、ERP整體流程說明 (2)

一、一般企業流程 (2)

二、成本職能作業與模組別關係 (5)

肆、成本職能必修之數位學習單元 (6)

伍、前置基本資料 (7)

一、進銷存參數設定作業 (7)

二、幣別匯率建立作業 (8)

三、品號類別資料建立作業 (9)

四、生產線資料建立作業 (9)

五、品號(會計)資料建立作業 (10)

六、產品途程資料建立作業 (10)

七、單據性質設定作業 (11)

陸、各流程說明 (12)

一、成本開帳/調整單 (12)

1.流程說明 (12)

2.範例及重點說明 (14)

二、庫存相關單據之影響成本碼 (19)

三、影響成本碼及其計算邏輯 (20)

1.流程說明 (20)

2.範例及重點說明 (22)

四、標準成本計算流程 (27)

1.流程說明 (27)

2.範例及重點說明 (28)

五、成本月結流程 (35)

壹、課程大綱

ERP整體流程說明

成本職能必修之數位學習單元

前置基本資料

各流程說明

9成本開帳/調整單

9庫存相關單據之影響成本碼

9影響成本碼及其計算邏輯

9標準成本計算流程

9成本月結流程

貳、課程目標

在課程結束時,您應該要了解:

ERP之整體流程及成本會計職能別在企業所扮演之角色

成本職能相關作業與各模組之關係

成本職能應修習哪些數位課程單元

成本職能別應了解哪些流程及懂得如何操作哪些建立作業及列印憑證

或報表。

註:基礎操作請於「鼎新ERP II企業學習網」(https://www.360docs.net/doc/ac18607028.html,/)研讀。

課程系列課程名稱

基礎操作-簡易示範篇

基礎操作

基礎操作-憑證列印篇

基礎操作-報表列印篇

參、ERP整體流程說明

一、一般企業流程

各職能別之關聯說明:

職能作業說明

n 業務 首先客戶會請業務人員報價。

雙方會根據需求簽定「合約訂單」或直接下「訂單」。

若庫存數量不足應付訂單數量,可執行「生產計劃」(詳「生管/託外職能p」)。

後續若雙方同意變更訂單內容可記錄「訂單變更」資料。

於預交日出貨(銷貨單)。

出貨後若客戶退貨或給予折讓,可記錄於「銷退單」。

o 研發 執行「生產計劃」前,設定好成品及半成品之用料資料。

若不執行「生產計劃」,亦可於開立「製造命令」時展開BOM用料。 後續若用料有改變,則可以「BOM變更」記錄之。

p 生管託外 執行「生產計劃」後,若成品不足,可發放成「製造命令」(廠內自製/託外加工),若不執行「生產計劃」,亦可自行輸入至「製造命令」。 正式生產時可於「領/退料單」(廠內自製/託外加工)記錄各製令用料。 後續完工,若為廠內自製可利用「生產入庫單」記錄入庫資訊,若為託外加工則以「託外進貨單」記錄之。

託外加工品入庫後仍有退貨需求,可以「託外退貨單」記錄之。

q 採購 執行「生產計劃」後,若原物料不足,可發放成「請/採購單」。

若非生產性請購或不執行「生產計劃」,亦可於「請購單」直接輸入。 若與廠商確定產品的採購價格,可於「核價單」記錄該資訊。

可根據採購狀況不同,決定是否另外找廠商或向廠商詢價,詢價資料可記錄於「詢價單」內。

詢、比、議價結束後,可以雙方需求簽定「合約採購單」或直接下「採購單」。

後續若雙方同意變更採購單內容可記錄「採購變更」資料。

廠商於需求日進貨(進貨單)。

進貨後若有退貨或廠商給予折讓,可記錄於「退貨單」。

r 倉管 倉管在供應廠商進貨及品管驗收後收貨(進貨單),若後續有退貨則將資料記錄於「退貨單」(參「q採購職能」)。

後續領料生產或退料,亦由倉庫負責記錄或點收(參「p生管/託外職能」)。當生產入庫(或託外進貨)、品管檢驗完畢後,亦由倉庫點收入庫,若遇有託外加工件退回廠商,則以「託外退貨單」記錄之(參「p生管/託外職能」)。

後續出貨給客戶或由客戶處收到退件,資料會記錄在「銷貨/退單」(參「n業務職能」)。

除上述單據會影響庫存帳外,倉管仍會依其他需求(如:緊急入庫)輸入「庫存異動單」、或將料品轉撥至其他倉庫(轉撥單),或向廠商借貨或借貨給客戶(借出/入單、借出/入歸還單)。

職能作業說明

s 財務 此部份涵蓋「n業務職能」之立帳、收款、「q採購職能」之立帳、付款、「p生管/託外職能」之託外加工費之立帳、付款、票據融資管理、「t總務職能」中跟會計總帳有關的部份,以及後續彙總至會計總帳部份。

t 總務 與財務相關之部份有:資產之取得、改良、重估、報廢、出售、調整、折舊及減損。

與財務無關之部份有:資產之移轉、外送及收回。

WorkflowERP GP3.1 第1版二、成本職能作業與模組別關係

5

肆、成本職能必修之數位學習單元

註:須先修習「基礎操作」

學習 順序 課程系列(模組別) 課程名稱

說明 建議閱讀 時 點 全程時間(分鐘)0

庫存管理系統

庫存管理系統學習地圖與引導

*課前

60

0 會計總帳管理系統 會計總帳管理系統學習地圖與引導 了解成本會計職能相關之其它模組說明

課後 46

1 與基本資料管理系統相關的基本資料 *課前 41

2 庫存基本資料管理 *課前 26

3 品號(基本)資料建立作業 *課前 36

4 品號(會計)資料建立作業 *課前 12

5 日常作業-財務篇 *課前 21

6 庫存成本的結算與月結 *課前 33

7 開帳導入篇 *課前 27

8 庫存管理系統

庫存狀況查詢作業篇 與成本職能相關之品號資料

課後 39 9 採購管理系統 進貨與退貨作業篇 *課前 90 10 訂單管理系統 銷貨與銷退作業篇 成本計算相關單據 *課前 60 11 產品結構系統之基本資料 *課前 27 12 BOM 用量資料與取替代建立篇

*課前 45 13 產品結構系統-日常作業(組合單與拆解單) 課後 21 14 產品結構管理系統 標準成本計算 了解產品BOM 及標準成本之建立 *課前 31 15 製造命令建立與變更篇 *課前 68 16 領料與退料作業篇 *課前 81 17 入庫與退貨篇 *課前 80 18 製令/託外管理系統 查詢作業 成本計算相關單據 課後 18 19 會計總帳系統簡介 課後 16 20 基本資料篇 課後 58 21 日常作業篇 課後 40 22 利潤中心管理篇 課後 69 23 查詢作業篇 課後 9 24

會計總帳管理系統 財務日常維護篇

了解會

計相關作業 課後

35

建議:為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我們建議您在上本課程前先於「鼎新ERP II 企業學習網」

(https://www.360docs.net/doc/ac18607028.html,/)研讀「建議閱讀時點=課前」之數位學習單元。

註:必修之數位學習單元課程(18小時9分)

伍、前置基本資料

一、進銷存參數設定作業

位址:基本資料管理系統 \ 建立作業 \ 進銷存參數設定作業

目的:設定庫存現行年月、關帳年月、帳務凍結日,以利財務人員結算當月存貨成本。

重點說明

1、狀況一:期初開帳時

假設:公司決定正式上線日為96/01/01,於95/12/31將期初餘額

做導入。

步驟一:庫存現行年月設定「95/12」。

庫存關帳年月設定「95/11」。

帳務凍結日期設定為「95/11/30」

步驟二:輸入期初開帳單,輸入日期為「95/12/31」,檢查無誤後

將單據存檔、確認。

(可以「庫存異動單據」料工費不分離)或「成本開帳/ 調整單」(料工費分離)開帳)。

步驟三:執行月底存貨結轉,執行完畢「庫存現行年月」將自動 加一,為「96/01」。

步驟四:庫存關帳年月設定「95/12」。

帳務凍結日期設定為「95/12/31」

步驟五:上線日期96/01/01之後的異動單據依正常流程一一輸 入。

2、狀況二:每月結帳時

假設:庫存現行年月是96/01,成會人員要開始計算01月份存貨成本。

步驟一:帳務凍結日設定為96/01/31

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核對及計算存貨成本時,避免其他使用 者,異動相關資料,影響成本之結算,故將結帳期間的帳

務凍結。

步驟二:執行成本結算程序。

步驟三:若有需要調整存貨成本,須將「帳務凍結日期」往前調整

一天,即「96/01/30」,才可產生或輸入「調整單」,將

「調整單」存檔、確認後,務必將「帳務凍結日期」再調

整到「96/01/31」。

步驟四:執行月底存貨結轉,執行完畢「庫存現行年月」將自動加

一,為「96/02」,且「96/01」之期末成本將結轉成下一

個月「96/02」之期初成本。

步驟五:庫存關帳年月設定「96/01」。

二、幣別匯率建立作業

位址:基本資料管理系統 \ 建立作業 \ 幣別匯率建立作業

目的:設定成本計算時本國幣別之單位成本及成本金額之取位。

三、品號類別資料建立作業

位址:庫存管理系統 \ 基本資料管理 \ 品號類別資料建立作業

目的:於建立品號資料時,設定該品號之類別,後續統計報表或執行批次作業可設定處理同一類別之品號資料。

四、生產線資料建立作業

位址:基本資料管理系統 \ 建立作業 \ 生產線資料建立作業

目的:廠內製令之人工及製費以生產線為分攤依據。

五、品號(會計)資料建立作業

位址:庫存管理系統 \ 基本資料管理 \ 品號(會計)資料建立作業

目的:設定品號之成本相關資料。

六、產品途程資料建立作業

位址:產品結構管理系統 \ 基本資料管理 \ 產品途程資料建立作業

目的:執行「標準成本計算更新作業」前設定計算品號人工、製費及加工之基本資料。

七、單據性質設定作業

位址:庫存管理系統 \ 基本資料管理 \ 單據性質設定作業

目的:設定「庫存管理系統」須使用之單別及其性質。

註:以上基本資料之欄位說明及操作詳參「庫存管理系統 \ 與基本資料管理系統相關的基本資料」、「基本資料管理」數位課程單元。

陸、各流程說明

一、成本開帳/調整單

1.流程說明

列之「自動產生調整資料」鈕,在不影響庫存總成本下,「依固定比率」或「依標準成本比率」將成本分攤至「料 / 工 / 費」。

註:詳參「庫存管理系統 \ 日常作業-財務篇」數位學習單元。

庫成本調成一致之單位成本,該調整單會被調至該月份之最後一天。

o盤點若有盤盈虧,可執行本作業調整庫存,若調整時不採料工費分離,亦可選擇「產生單據=調整單」(即「單據性質=11:一般異動單據」,可於「庫存異動單據建立作業」查看結果。)

p若「成本計價方式」採「標準成本」,且平時就有切異動單據傳票,則當「庫存管理系統 \ 品號基本資料建立作業 \ 標準成本」變更後,即可利用本作業產生調整單計算出差額。

q針對「拆解單」將組合品拆解後差生之成本差異,可執行本作業產生調整單。

2.範例及重點說明

作業位址:庫存管理系統 \ 日常異動處理 \ 庫存異動單據建立作業

庫存管理系統 \ 日常異動處理 \ 成本開帳/調整單建立作業

範例說明:本公司於2月初正式使用系統,於1月底利用單別「11B 成本開帳

單」將以下庫存資料輸入至「庫存異動單據建立作業」,再至「成本開帳/調整單建立作業」利用工具列之「自動產生調整資料」鈕,「依標準成本比率」將成本分攤至「料/工/費」。 品號 品號屬性 數量 金額($) V P.採購件 100 200 W P.採購件 100 300 Y1 P.採購件 100 100 Y2 P.採購件 100 200 Z1 P.採購件 100 100 Z2 P.採購件 100 200 Y S.託外加工件 100 500 Z M.自製件 100 400 X M.自製件 100 1,900

步驟一:將庫存數量及成本導入系統

重點說明:

1. 新增一單據,該單別須於「單據性質設定作業」先行設定,其「單據性質=11.一般異動單據」,「異動類別=1:入庫」,「庫存影響=增」,「影響成本=Y:成本計算來源」之單別,本範例請使用單別「11B 成本開帳單」。

2. 輸入「單據日期」,於2月初正式使用系統,可將資料導入至1月底。

3. 輸入所屬「廠別」。

n

n

o

p

q r s t

u

4.根據資料輸入「品號」。

5.根據資料輸入「數量」。

6.根據資料輸入「金額」,可不輸入「單位成本」,輸入「金額」後,由系

統除以「數量」自動算出。

7.系統會預設「庫別」為該品號於「品號資料建立作業」之「主要庫別」,

檢查輸入「庫別」是否正確。

8.檢查沒問題後存檔確認。

步驟二:將庫存成本做「料、工、費」處理

n n

o

p

q

s s

重點說明:

1. 新增一單據,該單別須於「單據性質設定作業」先行設定,其「單據性質=17.成本開帳調整單據」,「異動類別=5:調整」,「庫存影響=增」,「影響成本=y:成本調整」之單別,本範例請使用單別「170成本開帳單」。

2. 輸入「單據日期」,將資料調整至1月底。

3. 輸入所屬「廠別」。

4.

按下工具列之「自動產生調整資料」按鈕。 5. 於彈出之視窗設定以下選項:

? 選擇品號=V 至Z2

? 選擇截止日期=96/01/31

? 選擇產生方式=依標準成本比率 設定好後按下「確定」鈕。

6. 系統會自動根據各品號於「品號資料建立作業」之《頁籤:成本》設定好之「標準單位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以及加工成本」的比例將各品號的庫存成本分攤出庫存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以及加工成本等四個。

? 僅調整料、工、費之金額,總金額不改變。 ? 僅調整金額,數量不改變。 ? 針對「P:採購件」,如:V 、W 、Y1、Y2、Z1及Z2,只列示不調

整,因上一步驟輸入之金額會歸入「材料成本」。 ? 針對半成品及成品則會重新計算料、工、費比率:

品號Y (S:託外加工件)

r

r

品號Y

調整前材料:500 人工:0 製費:0 加工:0

調整後材料:-200 人工:0 製費:0 加工:+200 品號Z(M:自製件)

品號Z

調整前材料:400 人工:0 製費:0 加工:0

調整後材料:-160 人工:+80 製費:+80 加工:0 品號X(M:自製件)

品號X

調整前材料:1,900 人工:0 製費:0 加工:0

調整後材料:-800 人工:+300 製費:+300 加工:+200 7.檢查沒問題後存檔確認。

8.後續可列印「庫存明細表」查看料、工、費分離結果:

庫存金額=材料金額+人工金額+製費金額+加工金額

練習題一:

品號 品號屬性 數量 金額($)

V P.採購件 50 200

W P.採購件 50 300

Y1 P.採購件 50 100

Y2 P.採購件 50 200

Z1 P.採購件 50 100

Z2 P.採購件 50 200

Y S.託外加工件 50 450

Z M.自製件 50 500

X M.自製件 50 1,900

假設本公司於下月初正式使用系統,請於本月底利用單別「11B成本開帳單」將以下庫存資料輸入至「庫存異動單據建立作業」,再至「成本開帳/調整單建立作業」利用工具列之「自動產生調整資料」鈕,「依固定比率」將成本分攤至「料/工/費」。

P.採購件之比率 ?材料:人工:製費:加工=100: 0: 0: 0

S.託外加工件之比率 ?材料:人工:製費:加工= 60: 0: 0:40

M.自製件之比率 ?材料:人工:製費:加工= 60:20:20: 0

n除「庫存管理系統」之「單據性質=11:一般異動單據」可自由設定「影響成本碼」外,其餘單據之「影響成本碼」由系統規定。

o「非重工製令」是指領用下階的材料出來並加以製造,完工後成品入庫的一般生產方式。而「重工製令」則可能是完工入庫的成品有瑕疵需要再加工,因此要領用成品,加工完成後,以原品號入庫,簡單的說就是領A做A入庫A,這中間的成本互相有關聯,因此系統特地把「重工製令」的領料單之「影響成本碼」設為「r」,而「重工製令」的生產入庫單之「影響成本碼」設為「R」。

会计成本计算题练习题

会计成本计算题练习题 成本会计计算题习题与答案 计算题 1.资料: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10000千克,每千克12元。本月投产量为: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2000件,各种产品消耗定额为甲产品6千克、乙产品5千克。 要求: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计算两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甲产品原材料消耗量=1000×6=6000千克乙产品原材料消耗量=2000×5=10000千克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7.5元/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6000×7.5=450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10000×7.5=75000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5000 ——乙产品000 贷:原材料 12000 2.资料: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发生产品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生产工人应提福利费5600元。本月实际生产工时10000小时,其中甲产品3500小时,乙产品4000小时,丙产品2500小时。 要求:按生产工时分配法计算三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和福利费。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1)工资费用的分配率=40000÷=甲产品应分配=3500×4=14000元乙产品应

分配=4000×4=16000元丙产品应分配=2500×4=10000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4000——乙产品 16000——丙产品 1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40000)福利费用的分配率=5600÷=0.5甲产品应分配=3500×0.56=1960元乙产品应分配=4000×0.56=2240元丙产品应分配=2500×0.56=1400元 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960——乙产品240——丙产品 1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600 3、资料: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供电车间供电88000度,其中机修车间用电7000度,产品生产车间用电600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6000度,企业管理部门用电15000度;本月机修车间修理总工时为8480小时,其实供电车间48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6000小时,企业管理部门2000小时。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供电车间待分配费用29000元,机修车间待分配费用26000元。 要求:按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辑有关的会计分录。 1)对供电车间的分配 分配率=29000÷=0.3产品:60000×0.36=21600元 生产车间照明:6000×0.36=2160元管理部门: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商品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即购进价格。由于批发商品的进货渠道、进货批量、进货时间和付款条件的不同,同种规格的商品,前后进货的单价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进价直接确定商品销售成本外,一般情况下,出售的商品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一个适当的进货单价,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确定库存价值,据以核算商品销售损益,以反映经营成果。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程序,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方法。顺算法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再据以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倒算法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据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顺算法的计算公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X进货单价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倒算法的计算公式: 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结存金额按照以上计算方法和商品的不同特点,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 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月初存 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 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 差价=出库金额X月综合差价率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比较均衡,计算结果亦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 于经营品种较少,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 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权平均法一个月计算一次单位成本,而移动平均法每收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单位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 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本批发出存货成本=本批发出存货数量X存货当前移动平均单价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介绍 移动加权: 又名移动加权平均法,此种计价方法是以库存均价作为商品成本(销售成本),即库存金额/库存数量。并且在每次入库时计算一次存货的价格。 其计算公式为:商品库存成本=现库存金额/现库存数量 A、商品入库:库存成本=(本次入库金额+原库存金额)÷(本次入库数量+原库存数量 B、商品出库:是以出货仓库当时的成本均价作为成本价计算。 手工指定: 引入批次的概念,按照批次9要素对同一商品进行批次的划分后分别管理。批次9要素有:商品、供货商、进价、批号、生产日期、效期、仓库、货位、是否受托代销。对于库存商品来说,只要这9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那么系统将其分为不同批次进行管理,并分批次计算成本、计算利润及统计销售等。在9要素全部相同的情况下,系统认为是同一批次,将合并起来管理。该方法不允许负库存销售。 例一:某商品A,有的从四川渠道进货,有的从广东渠道进货,那么这两批货的供货商不同,由于供货商是批次9要素之一,所以在系统中将其分为两个批次。 例二:某商品B,都是从山西渠道进货,第一次进价5元,第二次进价3元,那么它们的成本价(即进价)不一样,由于进价是批次9要素之一,所以系统将其分为两个批次。 例三:某商品C,购进200个,它的供货商、进价、批号、效期、仓库都相同,但在仓库中堆放时有150个放在货位1,有50个放在货位2;同理,货位是批次9要素之一,系统会将其分为两个批次。如果都放在货位1,那么就符合批次9要素完全相同的条件,将作为一个批次进行管理。 先进先出: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入库时采用和手工指定同样的批次处理办法,只是出库时严格按照先入库的批次先出库。 后进先出: 后进先出法是以后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入库时采用和手工指定同样的批次处理办法,只是出库时严格按照后入库的批次先库。

存货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First In First Out、FIFO) 简介 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 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 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 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成本. 先进先出法是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先购入的商品先领用或发出的假定 计价的。用先进先出法计算的期末存货额,比较接近市价。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 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 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实例 例一 假设库存为零,1日购入A产品100个单价2元;3日购入A产品50个单价3元; 5日销售发出A产品50个,则发出单价为2元,成本为100元。 先进先出法假设先入库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库存材料就是最近入库的材料,因此 发出材料按先入库的材料的单位成本计算。 例二 对销售而言,先获得的存货先销售出去,使留下存货的日期离现在越近,存货价 值越接近现在的重置价值。在物价上涨时,此法会导致较低的销货成本,较多的盈余。 例如存货情形如下; 1、1月1日进货10个每个5元,小计50元。 2、4月1日进货10个每个6元,小计60元。 3、8月1日进货10个每个7元,小计70元。 4、12月1日进货10个每个8元,小计80元。 假设在12月31日存货数量为15个,则期末存货价值为12月1日10个每个8 元小计80元,8月1日5个每个7元小计35元,总计存货价值为115元。 对电脑数据结构而言,称为排序的数据进出方式,从一端进,从另一端出,就好 像排队一样。 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的区别 1、先进先出:发出存货计价时,坚持先购进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 2、后进先出:发出存货计价时,坚持后购进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 上述两种方法均指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而与存货本身实际发出先后顺序无关。

存货核算业务测试题及答案

存货核算业务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出租包装物发生修理费时,应通过()账户核算。 A.销售费用 B.其他业务成本 C.生产成本 D.管理费用 2.关于“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说法正确的有()。 A.该账户的借方登记超支差额 B.该账户的贷方登记超支差额 C.该账户的月末余额只能在贷方 D.该账户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3.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发出存货,钢筋的计划成本为1000元/吨,本月发出钢筋20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0.2%,则本月发出钢筋应分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 A.20元 B.40元 C.30元 D.10元 4.下列各项物品中不属于企业的存货的有()。 A.在途物资 B.委托加工物资 C.自制半成品 D.特种储备物资 5.出借包装物发生的包装物摊销费,应列入()。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主营业务成本 D.其他业务成本 6.企业在具体运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时,需要进行账务处理的情况是()。 A.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 B.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C.可变现净值等于成本 D.以上都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7.()计价方法平时在明细账中只登记发出材料的数量,月末计算登记全月发出材料的金额。 A.先进先出法 B.移动加权平均法 C.后进先出法 D.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8.某企业采用“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摊销,本月企业领用库存新的低值易耗品一批,成本为3000元,则本月应摊销()元。 A.0 B.750 C.1500 D.3000 9.下列原材料相关损失项目中,应记入管理费用的是()。 A.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B.人为责任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C.计量差错引起的原材料盘亏 D.原材料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10.下列各项支出中,可能不计入存货成本的项目是()。 A.购进存货时的进项增值税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购买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 D.购买存货而交纳的消费税 11.按照规定,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下,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当期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一般应当()。 A.分别单个存货项目进行比较 B.分别存货类别进行比较 C.按全部存货进行比较 D.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12.商品流通企业对于存货的附带成本一般应计入()。 A.存货成本 B.期间费用 C.销售成本 D.营业外支出 13.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时,月末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如是超支差异,应记入()。 A.“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 B.“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 C.“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D.其他账户 14.某企业期末“工程物资”科目的余额为1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50万元,

成本核算及存货计价方法

第一章成本核算和存货计价 关键词:实际成本法 | 标准成本法 | 计划成本法 | 定额成本法 | 作业成本法 一.成本核算方法简介 (1).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按照存货的实际补充和消耗来核算成本的方法。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四条”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其中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平均法和月末加权平均法,也就是说,会计准则和财务核算要求存货必须采用实际成本法。 移动加权平均:存货的单位成本每发生一次变动就重新计算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作为存货的发出单位成本,按照每次发出存货的数量逐次计算本月存货的发出成本。 月末加权平均:在月末计算一次存货平均成本,并作为本月发出存货的单位成本,按照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一次计算本月存货的发出成本。如果加上SAP的标准成本+物料帐将很实用。月中通过计划成本核算存货的进销存,月末通过ML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2).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月末时,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率,将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计入到成本和费用项目中,得到企业本月中实际的成本费用。 (3).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以作为控制成本支出的依据和考核成本支出的方法。标准成本法是一个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整系统。 *如果非要区分计划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简单理解为,计划成本法针对存货计价和存货核算,而标准成本法则为更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 (4).定额成本法: 定额成本法是企业为了及时地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加强定额管理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定额成本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根据国内成本会计,还有种辅助方法为分类法)。

管理会计计算题

四、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企业的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1.解: 高点(2100,80000) ,低点(1000,62000) b= (80000-62000)/(2100-1000)=16.36364 a=62000-16.36364×1000=45636.36 y=45636.36+16.36364x 2.某企业200X 年1~5月份的某项混合成本与有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表: 要求:利用高低点法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 2. 解: b=(1000-600)/(18-10)=50(元/件)

a=1000-50×18=100(元) 或a=600-50×10=100(元) 成本模型为:y=100+50x 3.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 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 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生产量1 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 (2)期间成本; (3)销货成本; (4)营业利润; (5)说明两法产生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 3.解: (1)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5+7=22 完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22+4 000÷1 000=26 (2)变动成本法期间成本=4 000+1 000+600×4=7 400 完全成本法期间成本=1 000+600×4=3 400 (3)变动成本法销货成本=22×600=13 200 完全成本法销货成本=26×600=15 600 (4)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40×600-(22+4)×600-(4 000+1 000)=3 400

存货核算管理

第1章系统介绍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存货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了保障生产经营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企业要不断地购入、耗用或销售存货。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其价值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存货的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存货核算,应正确计算存货购入成本,促使企业努力降低存货成本;反映和监督存货的收发、领退和保管情况;反映和监督存货资金的占用情况,促进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在企业中,存货成本直接影响利润水平,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货品种日益更新,存货价格变化较快,企业领导层更为关心存货的资金占用及周转情况,因而使得存货会计人员的核算工作量越来越大。随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加强对存货的核算和管理不仅能提高核算的精度,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及时性、可靠性和准确性。针对上述情况,根据手工存货核算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和存货核算数据量大、数据处理频率高的特点,开发了存货核算系统,以减轻财务人员繁重的手工劳动。该软件是通用的存货核算系统,适用于工商企业的各种存货核算形式。 第2章系统功能 存货核算是用友ERP的主要组成部分,存货核算可分为工业企业存货核算与商业企业存货核算。存货核算是从资金的角度管理存货的出入库业务,主要用于核算企业的入库成本、出库成本、结余成本。反映和监督存货的收发、领退和保管情况;反映和监督存货资金的占用情况。 存货核算提供以下功能: 提供按部门、按仓库、按存货核算功能。 提供六种计价方式,满足不同存货管理之需要。 为不同的业务类型提供成本核算功能。 可以进行出入库成本调整,处理各种异常。 方便的计划价/售价调整功能。 存货跌价准备提取、满足上市企业管理需要。 自动形成完整的存货账簿。 符合业务规则的凭证自动生成。 功能强大的查询统计功能。 第3章系统特点 《存货核算系统》主要针对企业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掌握存货的耗用情况,及时准确地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可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

常用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

常用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 1)、移动平均 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单位成本=存货成本/存货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2)、全月平均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加权单价=(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原来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差价=出库金额*月综合差价率 3)、先进先出 物料的最新发出(领用)以该物料(或该类物料)各批次入库的时间先后决定其存货发出计价基础,越先入库的越先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的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是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同时,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4)、后进先出 与先进先出发正好相反。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 5)、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指进行存货管理时存货以单个价格入帐 6)、计划成本法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简介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简介 一、常用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 1)、移动平均 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 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单位成本=存货成本/存货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2)、全月平均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加权单价=(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原来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 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 差价=出库金额*月综合差价率 3)、先进先出 物料的最新发出(领用)以该物料(或该类物料)各批次入库的时间先后决定其存货发出计价基础,越先入库的越先发出。 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的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是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同时,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4)、后进先出 与先进先出发正好相反。 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 5)、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指进行存货管理时存货以单个价格入帐 6)、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先要制定计划价格,按计划价格发出材料,然后分摊材料差异(成本会计,制造业) 例:物品A,计划成本120(暂估入账),实际成本100,计划和实际相差20(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试题及答案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将一处商品房出租而对其进行了装修,发生的装修费应在()账户中核算。 A 主营业务成本 B 开发成本 C 出租开发产品 D 开发间接费用 2.对出租的商品房进行修理,发生的修理费应记入( )账户。 A主营业务成本 B 开发成本 C开发间接费用 D 开发产品 3.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周转房进行了修理,其修理费用应记入( )账户。 A开发产品 B 主营业务成本 C开发间接费用 D 销售费用 4.分期收款开发产品的成本应( )结转。 A在合同成立时一次 B 按收款比例 C在全部房款收齐后 D 按月 5.开发成本中的公共配套设施费包括开发项目内的( )设施支出。 A 照明 B 锅炉 C 环卫 D 供电 6.( )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 A出租开发产品租金收入 B 配套设施销售收入 C 土地转让收入 D 商品房售后服务收入 二、多项选择题 1.周转房计提摊销额应借记( )账户。 A开发成本 B 主营业务成本 C 开发间接费用 D 周转房摊销 2.开发成本中的基础设施费包括开发小区的( )工程支出。 A绿化 B 排污 C居委会 D 自行车栅 3.开发成本中的前期工程费包括( ) 。 A 土地征用费 B 勘察测绘费 C规划设计费 D 项目可行性研究费 4.企业代管房发生的收入与支出应在( )账户中核算。 A 主营业务收入 B 其他业务收入 C 主营业务成本 D 其他业务成本

5.开发成本中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包括( ) 。 A 耕地占用税 B 三通一平费 C劳动力安置费 D 安置动迁用房支出 6.企业在房屋建设过程中进行的建筑安装工程,如采用自营方式的,即房地 产开发企业组织自有的工程队进行施工,其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根据实际情况 可以通过( )账户进行核算。 A开发成本-房屋开发 B 工程施工 C开发产品 D 施工间接费用 7.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房屋包括( )。 A 商品房 B 经营房 C周转房 D 代建房 三、判断题 1.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商品房过程中发生的配套设施工程支出都可以计入 商品房成本。 ( F ) 2.土地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都应在 "开发成本-土地开发"账户中核算。 ( F ) 3.公共配套设施与商品房非同步建设时,对应负担的配套设施费,可采用预提方法,预先计人商品 房成本。( T ) 4.商品房售后服务收入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 T ) 四、业务题 1.盛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兴隆小区,开发规划建造商品住宅31200平方米,邮局300平方米、锅炉房90平方米,其中邮局建好后将有偿转让给市邮政局。该小区发生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按各项开发产品的建筑面积进行分配。 兴隆小区在开发过程中,发生了下列有关开发业务: (1)用银行存款支付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13 400 000元、前期工程费420 000元、基础设施费6 740 000 元。 借:开发成本-土地开发 20560 000 贷:银行存款 20560 000 (2)土地开发完工,结转其开发成本, 分配对象占地面积分配比率土地征收及拆迁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合计 商品住宅31200 99.60% 418320 6713040 邮电局30 0.10% 13400 420 6740 20560 锅炉房90 0.30% 40200 1260 20220 61680 合计31320 100 13 400 000 420 000 6 740 000 借:开发成本——

存货发出的四种计价方法及举例

存货发出的四种计价方法及举例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例:某企业3月1日存货结存数量为200件,单价为4元;3月2日发出存货150件;3月5日购进存货200件,单价4.4元;3月7日发出存货100件。在对存货发出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的情况下,3月7日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为()元。 A.648 B.432 C.1 080 D.1 032 [答案] A [解析] 3月5日购进存货后单位成本=(50×4+200×4.4)÷(50+200)=4.32(元);3月7日结存存货的成本=(200-150+200-100)×4.32=648(元)。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例:某企业甲材料10月份的收发数额如下: (1)期初余额100件,单价10元; (2)10日收入50件,单价11元; (3)12日领用60件; (4)20日收入80件,单价8元; (5)26日领用120件。 要求: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该月份发出甲材料的单价及本月领用该材料的成本。(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发出单价为:(100×10+50×11+80×8)÷(100+50+80)=9.52元/件 因此本月领用材料的成本为(60+120)×9.52=1713.6(元)

高级管理会计考试题目与答案

高级管理会计考试题目 P68.5 1、如果说每股收益归股东所有,那么,经济附加值归谁所有? 在计算经济附加值时,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都已经得到满足:债权人得到了利息,股东得到了其投资应得的机会报酬率。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不仅仅归属于股东,而且归属于股东利益相关者。经济附加值应该归属于企业主体即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而不是股东。 EVA 作为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包括公司财务决策的全部领域,如资本预算、收购定价和公司目标设定到管理层薪酬激励。它通过把财务和经营两方面的管理职能放在一个基础之上,把公司战略、经营、财务、人力资源联系起来。经济附加值在数量上就是企业经营所得收益扣除全部要素成本(包括生产要素和资本要素)之后的剩余价值。因此,经济附加值观念是一种“全要素补偿”观念。 EVA指标实际上提高了经营业绩的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包括权益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的使用效率,对资本有效运用与配置产生很大影响。运用EVA的每股收益计算方法,由于考虑到全部资本成本,挤压了会计利润的一些泡沫,降低了相应的收益预期,使企业更加理性地选择融资模式,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更深层次看,经济附加值观念的流行标志着对企业绩效评价已逐步从利润观念转向价值观念,通过经济附加值指标的动态观察,可以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程度。(510字) P130.3 2、成本计算追求的是相关性还是精确性? 在管理会计理论中,一条重要的原则是“不同目的不同成本”。也即,在不同的情境下,成本计算追求相关性、追求精确性或者两者都追求是都有可能的。 (1)在如今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各种成本因素上升,步入微利时代,如何获得高于竞争对手的利润,如何获得成本优势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成本信息的相关性,不管是对内管理,还是对外报告,都将会是其中的关键。 成本核算的其实是产品对企业资源的消耗,而要想得到相关性的成本信息,就必须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获得可靠的资源消耗数据。随着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生产数据已经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企业各个层次的生产过程都经计算机实时控制,在控制的同时记录实时生产过程信息,成本管理系统只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即可获得相应的成本信息。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处理、加工成本下降,同时追踪记录企业不同产品不同生产线上资源消耗情况成为可能,因此获得相关的成本信息带来的效益将远远大于为此而付出的成本。此时,成本计算应追求相关性。 (2)产品成本是产品定价的基础,成本计算的精确性直接影响产品定价的合理性,继而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成本计算准确性的因素有:材料计入产品成本的准确性,直接人工计入产品的准确性,还有制造费用分摊的准确性。一些成本计算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改变传统的单一分配标准,通过细分企业生产流程,按照不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分配间接费用,大大提高了成本计算的精确性,因而增加了企业价值。这种情境下,成本计算应该追求精确性。 (3)对于确定型的决策问题,相关性原则不仅能节约为收集和提供无关成本而花费的成本和时间,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还能避免由于考虑了无关成本可能发生的决策错误。但管理会计相关性原则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在风险型的决策问题上,根据相关性原则确认的无关成本可能最终是决策相关的。因此,当企业决策者进行一项风险性较大的重大决策时,会计信息系统不应恪守相关性原则而只提供所谓的相关成本信息。如果决策范畴内一成本项目

ERP成本计算方法

ERP成本计算方法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前提,对发出存货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例如: 假设库存为零,1日购入A产品100个单价2元;3日购入A产品50个单价3元; 5日销售发出A产品50个,则发出单价为2元,成本为100元。 2、后进先出法和他相反,是以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前提。 3、加权平均法: 单位存货成本=(月初成本+本月收入成本)/(月初结存数量+本月收入数量) 发货成本=发货数量X单位存货成本 4、移动加权平均:( 一批收货后单位存货成本=(原有库存成本+本次收货成本)/(原有数量+本次收入数量) 发货成本=发货数量X一批收货后单位存货成本 5、个别计价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一致,按每一存货的购入成本来确定发出成本 6、计划成本法: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都以计划成本计价,同时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具体内容好多了,可以看看会计方面的书。 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每发生一次变化,就会做一次计算并更新结果。因此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开销较大,一般的企业在应用时都使用的先进先出法或者加权平均法。 存货计价方法的筹划是采取合适的计价方法将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在选用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计价方式应与批次管理结合起来才能便于管理系统进行价格进行实时核算与分析。物料的物理的先进行出、后进先出、分别认定与存货计价方式可以分开处理,比如物料的进出库存采用,先进先出但它的计价方法可以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 不同的计价方法,会使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的数额有所不同。期末存货的大小与销售成本的高低成反比,从而会影响到当期纳税利润数额。期末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减少;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利润可能增加;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会增加,期初存货过高,当期利润会减少。在物价上升情况下,企业耗用原材料的成本较高,当期利润减少,可采用后进先出法;如果原材料价格下跌,就应用先进先出法;如果价格比较平稳,就用加权平均法;如果材料价格涨落幅度大,宜用移动平均法。 通常采用全月加权平均 加权平均是手工核算方式下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有下面两种计算方式,但不论哪种方式,首先计算单位存货成本,计算公式一般也有下面这种写法 单位存货成本=(月初结存成本+本月采购成本+本月其他增加金额-本月其他减少金额)/(月初结存数量+本月采购数量+本月其他增加数量-本月其他减少数量) 上式中,其他增加是指除采购外的增加库存的情况,如转入、盘盈等,但不包括借入,其他减少是指除销售外的减少库存的情况,如转出、损耗等,但不包括借出 1、先算库存 月末结存成本=月末结存数量*单位存货成本

《成本会计最新》考试试题

《成本会计》题库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⒈企业在核算废品损失时,一般是指()。 A、辅助生产车间的废品损失 B 、基本生产车间的废品损失 C 、产品销售后发生的损失 D、库存商品的损失 2.下列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生产车间的劳保费 B、职工教育经费 C、制造产品耗用材料 D 、生产车间的折旧费 3.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在() A、各受益单位间进行分配 B、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进行分配 C、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车间、部门间进行分配 D 、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4、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C、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5.基本生产车间计提的折旧费应借记() A、生产成本 B、营业费用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6.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为()。 A、68% B、69% C、 70% D、 71% 7.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产品。 A、各月在产品数量很小 B、各月在产品数量很大 C、. 没有在产品 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小 8.下列成本方法不属于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是()。 A、品种法 B、分类法 C、分步法 D、分批法 9.某步骤期初半成品数量200件,单价20元,计4000元;本月入库800件,单价25

元,计20000元;本月发出500件,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下步骤领用自制半成品单价应为()元。 A、20 B、 25 C、 22.5 D、 24 10.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成本报表是()。 A、对外报表 B、既对外又是对内报表 C 、对内报表 D 、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 A、成本的预测和计划 B 、成本核算和控制 C、成本考核和分析 D 、参与生产经营决策 2.废品损失应该包括()。 A、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B、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C 、不合格产品的降价损失 D、产品保管不善的损坏变质损失 3.选择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方法时,应考虑的条件是()。 A、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B、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C、各项费用比重大小 D、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4.在定额成本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的代数和。 A、按现行定额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 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 C、材料成本差异 D、定额变动差异 E、工时差异 5.成本计划的内容包括()。 A、生产费用预算 B、主要商品(产品)单位成本预算 C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D、利润计划 6.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反映的单位成本包括()。 A、本月实际 B 、历史先进水平 C 、上年实际平均 D、本年计划7.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 A、品种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定额法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可比产品是指企业过去正式生产过,并有完整的成本资料可以进行比较的产品。()2.分批法的特点是不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而只按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 3.最后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之和与成本还原后的完工产品成本之和相等。() 4.分类法是以产品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5.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对外分配劳务数量,应是各辅助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

库存计算题

库存计算题: 1、某公司每年要按单价10元购买5400套轴承组合件。单位维持库存费为每年每套轴承8元,每次订购费用为30元。试求经济订货批量和年订货次数。 2、某公司每年需要某产品4000件,供货商规定:凡一次购买500件以下的价格为50元/件;购买500或以上的,所有产品按价格优惠10元/件计算。如果每次订货费用为50元,库存保管费是库存单件成本的20%,求经济订货批量。 3、某零件在计划年度总需求量为12500件,年工作日为250天,加工车间边生产边入库,生产率为80件/日,单件成本为50元,年库存费用率为10元/件,设备调整费为40元/次,求经济生产批量及最小费用。 4、某公司每年对某产品的需求量为3000件,供货商规定:凡一次购买400件以下的,价格为10元/件;购买400件以上、700件以下的,价格为9元/件;购买700件或以上的,价格为7元/件。如果每次订货费为30元/次,库存保管费是库存单件成本的20%,试求非连续型经济订货批量。 5、某公司每年要按单价4元购买54000套轴承组合件。单位维持库存费为每年每套轴承9元,每次订购费用为20元。试求经济订货批量和年订货次数。6.某公司生产中需外购三种电器元件,有关信息见下表,年库存费每件均为元,若购货投资额限制在14000元内,确定各元件的定货批量。 7、一家大型面包店购买面粉用的是25磅的袋子。该面包店平均每年使用4 860袋面粉。准备订单与接收面粉到货的成本为每次订货4美元。年持有成本30美元/袋。 a.求经济订货批量。 b.平均持有袋数为多少 c.每年需要订货多少次 d.计算面粉订购与持有的总成本。 e.如果年持有成本每次订货增加1美元,对最小年总成本的影响额是多少。 8、一家大型法律公司平均每天耗用40包复印纸,该公司每年的工作日260天。复印纸的缺货与持有成本3美元/(年·包)每订购和收取一次纸所耗用成本约加美元。 a.为使每年的订货与持有成本最小,订货批量应为多少 b.利用你在邑中获得的订货批量,计算年总成本。

企业存货的成本核算方式

企业存货的成本核算方式 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承德会计资格考试网上公布相关企业存货的成本核算方式等内容总结如下: 在存货计算的实务中,先进先出的采购发票与暂估不一致,存货核算出库成本如何计算呢?例如:物料A上月采购1000件,发票未到,估计价格6元入库;本月发票入账价格为8元,类似此种情况在存货计算上如何处理? 一般企业存货有两种核算方式——标准成本制和实际成本制。对于标准成本制的结算模式,进出库存的单位成本均以标准成本入账,月中如遇标准成本更改,月底计价时,将追溯至月初的第一笔交易信息,保证标准成本的统一性。 在ERP系统中,与标准成本计算相关的单据主要包括领料单、退料单、入库单、进货单、退货单和调拨单等单据,最终均以同一价格核算。标准成本多用于生产入库模式计算,一般需要给定标准人工费、标准的制造费、标准材料费和标准加工费用等,通过逐级卷算确定存货成本。 实际成本制的计价方法有如下几种:月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分批认定法等。月加权平均的目的是让本月份耗用的单位成本一致化。如果两次进货的进价不同,为了让同一月份的领料单位成本一致,那月底一般要对进货的材料重新统一计价,ERP系统会依照系统设置自动完成。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分析(表一): 月加权平均单价=(2000+3000+1500)/(100+100+100)=21.667 月加权计算后的单价及金额变动如(表二): 先进先出法是按照存货的流转顺序,采取先收入的存货先发出的原则,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经营活动受存货形态或存货变质度的影响较大的企业,一般采用先进先出法来确定其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仓库实务上的先进先出和财务存货核算上的先进先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本文里的先进先出,指的是财务存货核算意义上的先进先出的计价方法。与加权平均法比较,先进先出法对成本、利润和所得税的影响主要体现如下:当存货总体上升时,存货核算结果是最高的期末存货结存、最低的销货成本和最高的毛利;当存货成本下降时,存货核算结果得到最低的期末存货、最高的销货成本和最低的毛利。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分析: 9日以10元价格购入50件产品A,10日以9.5元价格购入10件产品A. 11日领出30件A产品,11日的领料细节为: 领出9日入库物料30件,单价10元,金额300元。 12日以11元价格购入20件产品A. 15日领出35件产品A,15日的领料细节为: 领出9日购入物料20件,单价为10元,金额200元。 领出10日购入物料10件,单价为9.5元,金额95元。 领出12日入库物料5件,单价为11元,金额55元。 合计:领出35件,总金额350元,单价即为10元。 分批认定法,又称个别计价法或具体辨认法,指对每次出库的物料进行个别辨认,看属于哪批或哪几批入库,然后分别按照所属各批的入库成本来确定出库成本。通常适用于体积大、成本高、数量较少的物料,或需要进行订单成本核算的业务背景(例如CTO)。在ERP系统中运用分批认定法,一般是结合“批号”来实现。由于同一批号可能存在多笔入库,分批认定法的出库成本就有多种计算方式以供选择:批内先进先出,批内加权平均等。批内先进先出,本质上仍是先进先出核算方法。只是在“品号+批号”两个维度,进行先进先出核算。 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企业在日常采购活动中,暂时未收到结算发票,但已拥有所采购的生产原料或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