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理论

内容: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同时也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而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特征。因为使用价值不仅商品具有,其他不是商品的劳动产品也具有。所以只有价值才能体现商品的本质,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作为商品两因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的使用价值是自然物与具体劳动相结合的产物。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商品价值的表现--商品的价值量同样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是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率先减少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使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它就有较大的可能在竞争种取得优势。现代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更需要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和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取得有利的地位。
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由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最终发展到货币形式。当一种商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便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在货币形式中,由一种商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货币的出现,解决了商品与商品直接交换的困难,使物与物之间直接的商品交换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极大的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本身使商品,但又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作为一般等价物,直接被社会承认

,是社会价值的代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货币正逐渐实现由有形向无形的转化,如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产生,这给人们的交易活动提供了越来越大的方便,其价值的凸显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着积极有利的贡献。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即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起着支配作用,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因而,价值规律就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各个生产者生产某一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是各不相同的,这种商品的个别价值,并不是能直接的到社会承认的价值。社会承认的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因此,对于一个商品生产者来说,他生产的商品价值多少,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社会也承认它具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相反,超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部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就不能形成社会价值。正是由于商品价值决定的这一规律,在客观上要求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必须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符合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也是每个商品生产者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根本原因。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也是客观的。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一规律决定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在经济活动中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同时也产生公平和效率的矛盾。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的调节产生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这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把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调节机制的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二、拓展创造价值的种类领域。今天,在价值创造与劳动生产过程中,触、除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外,先进技术、科学知识、经营管理和信息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生产因素。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对社会财富积累的贡献越来越大。十六大报告明

确指出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已造福于民。"正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伟大创新于发展。随着股份制渐渐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步伐,知识、管理、科技等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和财富聚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确地分析理解,认真对待应用马克思主义地劳动价值理论,对于深化改革,巩固公有制地主体地位,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特殊地重大意义。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必定以新的姿态,向着更新的层面,实现更新的跨越。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出发点。 马克思以他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本立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及其市场经济活动,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① 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一个十分重大、严肃的课题。可以说,共产党人在一百多年以来改造世界和创立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一个最本源的思想动因和最基本的历史合理性依据,就是来自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现在,当代的共产党人们面临着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选择:应当怎样看待和评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彻底放弃和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等于彻底放弃和否定了自己的历史,就抽掉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也就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发展轨迹了;如果还想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马克思奠基的历史基础上继续前进,就不能轻易放弃和否定这个理论,并且需要按照新的社会主义实践对这个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显然,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告诉我们,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凝结在商品价值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是决定商品价格变动的终极原因,由此可以伸引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本质的四个重要经济原理 创造一国财富的最终源泉是什么 ?进而言之,人类社会的财富究竟是靠什么创造出来的?这个看似极简单的问题,曾经在近代困扰了人们数百年的时间。16世纪到17世纪中后期,英国的学者认为,只有海外商业贸易活动才是国家的财富之源。这种认识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权威性的理论——重商主义。在18世纪中后期和19世纪初页,有两个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先后分别论证提出,劳动特别是产业部门的劳动,是创造财富价值的重要源泉。进而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的最。学说。19世纪中期,马克思以前人

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并在方法论和学说体系上进行了深刻改造和重要创新,提出了自己的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在自己的经济学研究中发现,在一切商品上,都凝结着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这种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形态的劳动,例如种田的劳动和纺织的劳动,另一方面同时又是抽象形态的劳动,即都是人的劳动力——脑力和体力在生产中的耗费和支出。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抽象形态的劳动,才使得各色各样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例如粮食和纺织品,能够在同一测度标准的尺度下进行比较、衡量、交换、交易和买卖。人们在市场上交换商品,实际上是在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也正是这种抽象形态的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马克思进一步发现,形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生产一个单位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一个农民生产的20公斤大米如果能同一个裁缝制作的一件上衣达成交换,表明两个交换物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大致相同的。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不断减少②。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立论基础,还深引出来一系列重要的相关原理。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1)尽管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波动是复杂多变的,但在商品价格变化的背后,是商品的价值起着最终制约作用的东西。一辆汽车的市场价格有时会大幅升高,但再高也不会高过飞机的价格;一架彩电的市场价格有时会大幅跌低,但再低也不会低过铅笔的价格,因为说到底,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起作用。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地进行市场波动,正是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这种理论分析通常被称为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 (2 ) 通过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进行自发性竞争波动的市场活动,涨价和跌价,又决定着社会可支配的总劳动时间有多少能用在每一种特定商品和生产部门的生产上,即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的规律。(3)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一方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从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过程看,资本家花钱购买的生产资料——设备、原料等是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但不会增加任何新的价值,只有工人耗费劳动把生产资料加工转变为产品的过程,才能创造出新价值。由此,资本家购置生产资料的资本是不变资本,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资本才是可变资本。(4 ) 资本家为购买设备和原料等支付了生产资料耗费的价值,雇佣工人发

放工资又支付了补偿劳动力耗费的价值。为了获得利润,资本家一定会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一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这种延长所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完全归资本家所有。 马克思的结论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价值增殖的过程和资本财富积累的全部基础,就是建立在剥削雇佣工人剩余价值之上的。③在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对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析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整体。我们这里讲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是包涵了两者内容统一的理论学说。 二 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首先要研究的题目是,必须确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方法,我认为从彻底唯物史论的观点出发,应当是坚持学术评价、历史评价和实践评价三个评价尺度的统一 以《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出版的时间为算,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有134年的时间了。今天社会的人们,应当怎样看待和评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及由此深引的经济分析原理呢 ?我们过去长期以来的有关认识分析方法和进一步扩大推及的许多论断,是否有重新深化认识和思考的必要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研究的题目是,必须确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方法,然后才可能有所依循的逐步深入探讨。这个评价方法,应该对所有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理论、学说、原理,都是适用的。我认为,从彻底唯物史论的观点出发,应当是坚持学术评价、历史评价和实践评价三个评价尺度的统一。 所谓学术评价,就是指这种理论、学说、原理,是否继承发展了同一研究领域前人的先进学术成果,是否真正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视角、学术方法和学术立场,是否能准确的概括出其选定研究对象(经验材料)的本质特征,以及是否具有完备系统的自身逻辑论证体系,从而站在那个历史时代的学术最高峰。由于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是极其复杂丰富的,任何学者个人头脑生成的理论认识都无法穷其全貌,即使创造者具有极高的个人天分,其创立的理论、学说、原理具有极高的学术质量,也不能说可以涵盖其研究对象的一切理论认识。更重要的是,任何社会历史现象都是立体多象的活动,每一个学术创造者都必须选择某一学术视角、某一学术方法和某一学术立场进行理论研究,尽管这种选择本身就大有高下之分和优劣之分,但是对任何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论认识来说,都不存在学术视角、学术方法和学术立场的唯一性。 历史评价的意义是,任何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理论

、学说、原理,说到底都是对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人类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活动的理论解释。但是不同的理论解释,其深刻程度从而对历史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有的理论解释只是在比较短瞬的时间里发生影响,有的则能在一个较长的社会历史时期产生广阔深远的影响。然而,无论怎样伟大的理论大师,他的理论观点的历史影响力都不可能是无限延长的,因为其理论观点赖以为实证基础的历史经验材料总要发生变化,局部的变化和整体性的变化。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是一个永无止息和表现出越来越丰富复杂特征的发展过程。当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不断出现,乃至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时候,原有理论解释所依据的历史经验材料就会显的比较陈旧了,从而以此为立论基础的理论解释的历史影响力,也自然地会趋于递减,只有根据新的历史经验材料加以发展和创新才可能获得新的生命力。在人类思想史上,也许只有一种理论、学说、原理,能够永远无须担忧历史经验材料的变化而保持其历史影响力永存,那就是宗教。 类思想史上的许多理论、学说、原理,都是有社会实践价值的,直接或间接的实践价值。有的对某一社会人群的实践活动产生影响,有的成为政府行动的指南,有的甚至能够对极其广大社会人群的实践活动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有的甚至直接成为推动社会革命的思想武器。但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也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当原有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利益得到满足之后,为了追求新的发展目标和得到新的发展利益,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逐步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方式,从而出现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演变、变革和进步。这时候,新的实践活动主体就会感到作为实践指导的原有理论解释,不那么管用了,有的已经显得部分的失效了,有的甚至已经基本过时了,进而,新的实践活动就必然需要寻找新的理论解释的指导。 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是极其卓越超凡的,这种学术价值在人类思想史上永远享有难以替代的崇高位置。但是,不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理解为,是对资本主义的商品、劳动、交换、市场及其生产方式的唯一理论解释 按照人类思想史特别是人类经济思想史的学术价值衡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极其卓越超凡的。马克思继承并创造性的发展了他那个时代站在学术最高峰的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学说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并对当时和前人有关劳动价值研究的几乎全部思想材料进行了重新审视、弃取。

他用师承黑格尔哲学体系而演化发展出来的抽象分析和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从分析商品细胞的基本矛盾开始,由最简单、抽象的范畴——商品、劳动、价值、货币等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具体的范畴——资本、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最终建立了他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及深引而来的一系列经济分析原理,在其自己设计的逻辑体系构造上是非常严密精确的,几乎没有重要的逻辑破绽,其惊人的思想说服力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 它作为人类思想史上一个宝贵的科学文献将永远闪烁着自己应有的光辉。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历史活动是极其复杂多样的,进行研究的方法、思路和结论也必定是复杂多样的。马克思选择了他独特的学术视角、学术方法和学术目标。他的学术视角是重在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本质,他的学术方法是渊源于黑格尔体系的抽象分析,他的学术目标是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特征为工人阶级的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在马克思的同时代和其之后,也有许多重要的经济学大师选择了不同的学术视角、学术方法和学术目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历史活动进行考察、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学说体系。其中就有我们今天称为西方经济学的诸多学派。他们的学术视角是重在研究市场交换活动与价格,他们的主流学术方法是边际分析、宏微观分析和制度分析,他们的学术目标是研究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由此,也就当然不会同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们赞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完全有理由的。但是一味排斥反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所有学术成果,则值得做点反思。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一种独创性的学术分析和学术论断,它从来就没有准备也不可能替代从其他的学术视角、学术方法和学术目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历史活动的理论考察。不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理解为,是对资本主义的商品、劳动、交换、市场及其生产方式的唯一理论解释。在学术方法上进行比较借鉴分析总是有好处的。 在这里,一个最典型的学术议题就是,究竟是什么东西决定着商品的价值。马克思认为终极因素是一般劳动的凝结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西方经济学者则认为劳动因素是不重要的,劳动价值决定的机理对市场活动没有多少实际意义,重要的是市场供求活动决定的商品的均衡价格,这种均衡

价格对于决定商品的价值才是有意义的。那么,谁的说法更合理呢?我认为这里可以分成两个问题来看。一个是理论、学术深入研究的问题,劳动价值理论和均衡价格学说各有其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要对两者进行整合性研究是一个非常艰深的课题,尽管已有许多积极的学术探索,但至今也没有出现能得到普遍认同的研究成果。另一个就是选择不同的学术视角问题。假若你选择马克思的同一学术视角——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劳动与资本之间关系的秘密,那么运用劳动价值理论的分析方法应该是适用的;假若你为了研究市场价格和市场体制运行的一般规律,那么价格均衡理论的分析就可能是比较合用的工具。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至今也没有被人真正看透。其实把问题颠倒过来就清楚了。如果用价格均衡理论来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肯定得出庸俗的结论,这是许多西方学者曾经做过的事情;但如果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市场价格和市场体制运行的一般规律,则会出现分析论证的粗疏和实践的不适用,这又是我们的学者过去曾经做过的事情。 四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价值是深远长久的,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解释曾经产生过长时间的思想影响力。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出现重要变革的今天,不能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所有理论解释都是完备、合理和适时的 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非常明确地指出:“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因为“到现在为止,资本主义的典型地点是英国”。④这就是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以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状况作为实证经验材料的。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说,这种历史经验材料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1) 在海外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和国内圈地运动等资本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活动的基础上,英国的工业革命率先发动并基本完成。机器大工业全面替代工场手工业逐步确立了产业主导地位 。由于加入了近代科学技术而制造的大机器装备和机化生产,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利润水平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条件。(2) 对雇佣工人进行野蛮剥削的工厂制度普遍建立。资本利润的增加和积累大量依赖工人劳动时间的延长,高额的剩余价值率是工厂主发财的公开秘密。19世纪上半期,英、美、法等国工厂的工作日一般长达14小时,甚至16——18小时。工人的劳动条件极端恶劣。童工的大量使用成为惯例,1832年,仅英国纺织业的男女童工就高达45.23 %。⑤。(3) 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极其尖锐。各工业

国家的工人工资出现普遍下降趋势,压低工资成为工厂主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低工资加上经常性失业产生了大量的贫民和贫民区。⑥与此同时,资本财富依靠牺牲工人利益迅速增加。劳动与资本亦或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矛盾,演化为激烈的社会阶级斗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是对这样的历史经验材料的理论阐述和理论解释。任何真正尊重历史的人都会发现,马克思的理论阐述和理论解释是如此的深刻、准确,简直就是对这个历史经验材料的理论摹写,以致于如果你想真正了解这个历史,就不能不知道一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但是,在《资本论》出版了134年之后,世界已经发生了历史巨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依据的历史经验材料——19世纪中后期英国资本主义的那些种种情况,已经看不见了。新的情况、新的发展、新的动态大量出现,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点。 (1) 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使科技因素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增长的40 ——60 %,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增加,而是依靠科技创新因素的推动。这种情况,同马克思描述的经典生产过程——资本+活劳动,或者生产资料+雇佣工人,所完全不同了。科技创新在一些生产过程中成为商品价值量增长的主导性因素。显然,这种因素完全不是工人的生产劳动创造的,也很难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尺度衡量。即使把它看成是过去科技人员劳动的沉淀,也与工人的生产劳动和价值创造无关。 ( 2) 劳动的形式及其作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认为,只有工人的生产劳动才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然而现实经济生活表明,一方面是工人的生产性劳动在许多现代产业部门中的含量、作用大幅递减,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非生产性劳动的作用大量增加,例如管理性劳动、科技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劳动同生产性劳动怎样比较、换算、衡量,它们同商品价值创造究竟有无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等等,都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无法回答的。 (3) 资本家获取利润及其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马克思认为,资本利润的获取主要依赖工人绝对劳动时间和相对劳动时间的延长。但是当资本主义的野蛮剥削时代结束之后,法定劳动时间和法定工资已经普遍实行,缩短工作时间和弹性工作制正在成为一种重要趋势。许多经济部门资本利润的增加

,主要依靠降低设备和原材料的成本,依靠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的改进。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利润的增加和剩余价值究竟是什么关系,同工人的生产劳动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也不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能说明的。 (4) 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形式也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情况。一个也许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工人持股,特别是在本企业的持股。尽管实际控制股份和控制股权仍然掌握在少数人资本家手中,但这毕竟使资本与劳动的刚性边界和利益对立出现了软化。即使依旧把它看作是一种新的资本剥削形式,也完全不是马克思分析的同一范畴了。 此外,现代市场经济的活动形式越来越趋复杂多样,尤其是金融活动形式不断创新、深化,这就使商品价值与市场价格相背离的链条越来越长、相互关联机制越来越离复杂,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因素越来越显得模糊不清。由于这一切原因,如果你仍然坚持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解释今天资本主义的经济生活,仍然相信《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思想影响力同100多年前完全相同,那就未免给人以隔世之感了。 五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实践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它曾在100多年时间里成为动员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和革命的直接思想武器。但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不能认为这里所有的概念、范畴都是不可改变和发展的教条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启迪了整整几代被压迫无产阶级的思想和智慧,组织起来,为自己的阶级利益同资产阶级展开长期艰苦的斗争。 在人类历史上可曾见过这样情景,一本学术著作——《资本论》,一个经济学原理——劳动价值论,居然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动员感召起全世界十几亿人为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而进行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 这简直堪称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如果没有《资本论》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工人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有组织的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及其国际性的发展,以及由此而演化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实践, 也许还要在漫长的历史中探索。而没有这一切,今天人们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所习以为常看到的东西:劳动和劳动者的尊严、劳动法和工资法的不断完善、工会组织的强大力量、代表工人利益的议会党团,等等,也许还仍然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 但是,历史毕竟已经掀开了新的一页。今天我们中国人所面对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 马克思所考察的那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制度性的改变。按照马克思自己贯彻始终的历

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一致的方法原则,当历史的逻辑已经改变轨道的时候,理论的逻辑当然也应当发生变化。如果无视这种变化,继续套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概念、范畴、原理,来解释和指导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就既不符合马克思的逻辑分析方法,也不符合人们的生活经验知识。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教科书(包括前苏联引入的)生硬地搬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概念、范畴、原理,对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其中的问题、矛盾重重,在总体理论构架上从来就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其中的许多分析论断牵强附会,经不住认真推敲,拿来作为实践的理论指导令人感到非常别扭。例如个体业主究竟雇佣多少人才算剥削,社会主义经济是否存在资本和剩余价值,等等,曾在国内外社会主义理论界争论了几十年也没有说清楚,根本是一笔糊涂帐。有些理论分析常常同实践活动发生悖理的矛盾,甚至可以拿来作为质疑改革开放的依据。例如完全照搬马克思关于劳动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一般分析,那么说现在资本主义剥削已经在中国确立了重要基础,也并非是荒谬的说法,等等。因此,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新鲜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创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就成为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迫待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了。在这里,我认为有以下三个问题是最为重要的。 第一, 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和作用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和人类财富价值的终极源泉,没有人的劳动,一切物质要素都不可能自发地对价值创造产生影响。这个基本原理并没有被推翻。但是,劳动与价值的关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方式和作用机制,变的更加复杂了。其中出现的许多现象,是马克思完全没有预想到的。这就不能简单的套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解释一切,而需要根据新的实践活动和新的历史经验材料,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这里,最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劳动的形式及其作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分析劳动与价值的关系时,劳动的主体是雇佣工人,劳动的范畴就是生产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工人的生产劳动才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形式和作用方式,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丰富多样性。如果仍然拘泥于只有工人的生产劳动才可能创造商品价值的分析,就无法对下述复杂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了。 首先,科技创新性劳动的和生产性劳动常常同时对价

值增殖发挥作用。 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增长的40 ——60 %,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增加,而是由科技创新因素推动的。在某些现代经济部门中,如IT产业 ,科技创新劳动对产品价值增殖的作用是绝对优先的。对一个软件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讲,新技术、新程序的开发研制并不是工人的生产性劳动,最终产品也不是生产劳动的结果。如果说这个过程中还包括硬盘、包装等辅助性生产劳动的话,那么其劳动含量和创造价值的比例也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事实证明,正是科技创新性劳动创造了软件产品的价值。这种创造恰恰表现了人类劳动行为的一种历史进步——脑力劳动质量的提高及其对生产活动直接作用力的不断增大。 在一个现代大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没有高水准的管理劳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这种劳动无论是对单个产品还是对企业总量产品的价值增殖来讲,都是一个绝对必要条件。人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案例:一个落后企业,它的资本投入规模和技术水平可能不变、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强度可能不变,仅仅改变了企业管理方式,引进了新的管理人员和新的经营管理方法,企业的总产值就可能大幅提升,甚至倍增。这里新增的产品价值,显然不能说同管理者的管理性劳动没有关系,也不能论定为就是工人生产劳动的创造。为了提高生产劳动效率,管理劳动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并按照不同于生产劳动的机制发生作用,管理本身又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精深的科学,恰恰是人类劳动分工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还有一种重要的劳动门类——服务。它的行业种类和表现形式非常复杂,其产品价值量在社会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占有优势比例的趋势。通常认为,服务劳动只能实现商品的价值而不会增加新的价值。但实际在许多情况下,服务性劳动与生产性劳动大量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体化的劳动过程。例如商品售后服务已被普遍视为是企业生产过程的直接延续,其创造的价值已成为商品最终价值和价格的组成部分。有些种类的服务领域例如生活服务,是独立提供服务产品的,直接为国民经济创造了大量价值财富,把它们一概排除在创造价值的劳动之外,显然值得重新研究。 还有一种劳动——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劳动,姑且叫文化性劳动吧。这种劳动即脱离生产过程又脱离商业过程,从表面看同产品价值量的增加无关。但是,它通过对劳动者文化、教育水准的提高从而劳动素质的提高,已经把自己的劳动加入到劳动力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去了,并成为劳

动力成本的内在组成部分。所谓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为文化教育劳动付出的资本。这种文化性劳动,是否也应当纳入创造商品价值劳动的一部分呢。 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肯定还会出现更加丰富多彩和人们现在无法预想到的劳动形式,从而使劳动与价值的关系以及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机制,变的更趋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新的研究,不断地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如果总是停留在原有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就肯定会同现实生活的差距越离越远。《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课题报告摘要

--------------------------------------------------------------------------------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课题报告摘要

本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劳动和价值、财富创造及分配问题,并定位在"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上。

当前,分配制度改革实践引发了系列新的理论和认识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并给予回答。概括而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什么?要弄清这一问题,必须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从劳动和价值、财富创造的深层次中寻找新的历史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依据,并结合实际提出新的收入分配理论,用以指导今天的改革实践。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活的时代相比,今天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劳动和价值、财富创造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从国际上看,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重大发展,生产经营方式、企业组织制度、劳动管理制度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社会正向信息社会转变。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有很大不同。发展生产力是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进一步改进、完善。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和价值、财富创造发生了新变化。就劳动而言,一是劳动手段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更新很快,而且日益呈现智能化的特点;二是劳动对象的深度、广度开发和新型化、微观化;三是劳动力素质日益提高;四是劳动方式上出现劳动者与劳动对象逐渐分离,总体劳动成为决定最终产出的基本形式;五是劳动成果种类越来越多,更新更快,科技含量更高。就价值、财政创造而言,一是科技进步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及科技劳动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社会产品中

一般操作性的活劳动含量日益减少;二是正确的经营决策和科学管理使总体劳动的效率和产出大幅度提高,加快了财富的增长;三是社会生产要素内容增多,其各要素对于创造价值、财富的作用日渐发生变化;四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来越大,非物质生产部门成为创造价值、财富的主要部门。因此,我们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的认识,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理论和分配制度创新。

劳动是人类在自身智能支配下,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创造社会财富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等方面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具有智能本质、创造本质、运动本质和社会本质。劳动可以分为三类、四种。"三类"即创新劳动、重复劳动和混合劳动。创新劳动是指运用智能发明,创造新的产品、新的劳动手段和新的制度、方法等,以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活动,因而是最重要的劳动类别。"四种"即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科技劳动是生产生产力的劳动,经营管理是提升总体劳动产出的劳动,二者具有比生产劳动、服务劳动更为重要的作用。

商品价值是商品功能满足人类物质、精神生活和生活消费需求的作用。这一概念使商品价值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本质一致起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有利于消除传统观念中商品价值、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巨大矛盾,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理论寻找突破口;同时,这一概念又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主观效用论和客观效用论。

商品价值包括天然价值和人造价值,天然价值是由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价值转移而形成的,人造价值是劳动力、劳动工具、经营管理在其他生产要素配合下创造的。第一、二、三产业劳动都创造价值。原来那种认为只有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应予突破。科技劳动和经营劳动(包括各种经济组织和政府部门的管理劳动)不但创造价值,而且比一般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

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创造价值、使用价值。其中,信息要素是创造价值、使用价值的条件,但自身不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货币资本和土地要素是创造价值不可缺少的因素,但二者本身不创造价值,只转移价值。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要素是创造价值、使用价值的对象,二者转移自身价值。科学、技术、人力本要素是"精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具有极为重要的间接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作用,这三种要素一旦应用于实践,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劳动力、经营管理、劳

动工具是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直接因素。其中,劳动工具是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作用最大的因素。劳动工具是人类智能劳动的结晶,因此,人类活动特别是智能劳动是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键因素。

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有六个方面:一要明确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产权,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实施收入分配的基础;二要把按劳分配与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三要以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创造财富时所起作用大小作为分配的依据,而不能按劳动时间或简单地按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四要以要素产权收益论和创值贡献报酬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新的理论基础。所谓要素产权收益论,是指劳动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应当凭借自身产权获得相应收益;所谓创值贡献报酬论,是指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时做出了贡献,应当依据各要素所做贡献大小再次获得报酬;五要明确新两论与西方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区别;六要深化对资本、剥削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途径的认识。资本只是一种生产要素,其本身没有阶级属性,不是导致剥削产生的根源。剥削是凭借政治权力或行政管理、经营管理权力以及优势经济地位无偿占有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创造价值和财富所应得报酬的行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措施有:(1)保证工人阶级以及全体人民的政治权力不被侵犯;(2)加强经济立法和法律监督,防止侵害劳动者经济权利行为的发生;(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强化工人阶级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4)切实保证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合理分割新创造的价值和财富,使之均能得到自己应得的报酬,互不侵占;(5)有效发挥再分配手段调节分配关系,维护社会公平的功能。

将新的收入分配理论应用于实践,就是要构建新的分配体系,包括构建现代薪酬体系和形成新的分配格局两方面内容。现代薪酬体系包括工资分配制度、剩余收益分配制度和员工福利制度。建立现代薪酬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分配制度创新,重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当前的重要任务有三个:一是建立经营者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建立科技骨干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三是配套改革其他员工的分配制度。通过分配制度创新,使分配向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倾斜,向从事创新劳动的经营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等倾斜,全面调动经营者、科技骨干和其他员工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形成新的分配格局,就是要实施"扩中、保低、调高"战略,改变现有城乡居民不同收入群体分布状况,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新分配格局,加快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


1)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使用价值--------具体劳动 价值----------------抽象劳动

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

4)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1)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2)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历史规律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马克思从“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入手,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

参考资料:正确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谢伯端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9080715.html,/detail/show_jddx.asp?myid=19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其中一个基本观点是: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且是活劳动。这一观点,在近几年学术界进行的有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中受到挑战。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换句话说,物质生产要素,诸如土地、机器、自然资源等是否也创造价值?在这场争论中,有的作者从维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善意目的出发,引经据典,使本来简单易懂的劳动价值论变得高深莫测;有的作者则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提出质疑,甚至有人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包袱还是翅膀”的问题。从争论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来看,本人认为有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它们是:价值的源泉问题;价值的形成问题;价值的表现问题。这三个问题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一

旦混淆,极易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
一 关于价值源泉问题
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且是活劳动,不是物化劳动。众所周知,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很明显,马克思在这里讲的是价值的源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中自始至终坚持这一正确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从马克思揭示的价值的本质来看: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可见,只有人类劳动才会凝结成价值;
第二,从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来看: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唯一尺度;
第三,从价值量的变化规律来看: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劳动量的变化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改变,并不直接改变商品的价值量,而仅仅是改变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影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第四,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看: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所以如此,是因为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不仅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第五,从价值的展示形式来看:马克思认为,无论是剩余价值(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还是它的表现形式利润(包括商业利润、银行利润等)、利息、地租(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等,其来源都是雇佣工人的的剩余劳动。土地、机器设备、自然资源等非劳动要素,不管如何先进,如何丰富,都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也不是价值的源泉。
由此可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个问题在马克思那里早已解决。为什么现在又有人提出质疑呢?本人以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质疑者混淆了价值源泉与价值形成的问题。
二 关于价值形成问题
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不等于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前者说的是价值源泉问题,后者讲的是价值形成问题。如果不了解两者的区别,就可能错将“价值源泉”等同于“价值形成”,从而否定价值形成过程中非劳动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得出“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的片面结论;或者错将“价值形成”等同于“价值源泉”,从而否定价值源泉的唯一性,得出“机器设备等物质生产要素也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错误结论。
从价值源泉的角度来说,劳动

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无条件的;从价值形成的角度来说,劳动要形成或凝结成价值,是有条件的。在谈到价值形成时,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9080715.html,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浏览中国考研网



马克思指出,劳动要成为价值实体,必须是有效劳动。“商品要成为价值,首先必须是效用;同样,劳动要被看作是抽象意义上人的力量、人类劳动的消耗,首先必须是有用劳动。”(《马恩全集》第23卷54页,7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劳动的有用性,一要体现在使用价值上,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要体现在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上,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使用价值是为社会和他人生产的,只有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有可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三要体现在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在量上与社会需要相吻合上,如果生产的使用价值超过社会需要,就会出现生产过剩。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过剩商品其使用价值对社会来说是多余的,因此付出的劳动自然也是无效劳动。无效劳动不形成价值。可见,并非所有劳动都能形成价值。
劳动要成为有用劳动,形成价值,光靠劳动自身还不行。劳动要创造价值,首先要生产商品。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们如果只有劳动而不具有诸如土地、机器、原材料等物质生产要素,无论如何是生产不出商品来的。没有商品,自然也无价值可言。反之亦然。马克思在分析价值形成与价值增值过程时,从未只强调劳动一个因素。他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作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也是转移不变资本(即物质生产要素)价值的过程,没有不变资本,具体劳动无法进行;作为价值增值过程,是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没有可变资本(活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也无以形成。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没有它,不能生产剩余价值;不变资本(物质生产要素)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物质条件,没有它,也不能生产剩余价值。如果以为剩余价值只是可变资本生产的,这无疑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误解。
物质生产要素虽然不是价值的源泉,但它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物质生产要素是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劳动者就不能创造价值。因为劳动只有与物质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进行现实的生产,才能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

。否则,什么都生产不出来。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马恩全集》第42卷92页人民出版社79年版)由此可见,商品的生产离不开“自然界”,说到底离不开物质生产要素,离开了物质生产要素,劳动既失去了加工的对象,也失去了将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物质手段,那就谈不上现实的生产劳动,更谈不上创造价值。物质生产要素是将活劳动转化为物化劳动的物质媒介,没有它,抽象劳动无法凝结成价值。所以说,物质生产要素是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
第二,物质生产要素本身的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物质生产要素不是价值源泉,但它本身是商品,有价值。它的价值通过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新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物质生产要素的消耗只有在社会“平均消耗”的情况下,其价值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如果大于社会“平均消耗”的范围,就意味着物质生产要素的浪费,超出部分的价值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反之,如果大力节约物质生产要素,使物质消耗大大低于社会的“平均消耗”,就有利于降低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从而有利于商品生产者实现更多的价值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9080715.html,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浏览中国考研网



第三,不同的物质生产要素对劳动创造价值所起的作用不同。同样的劳动者,如果他们使用的劳动工具不同,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不同,创造的价值也不同。比如,同一个劳动者,使用先进的织布机一天可以生产100匹布,而使用手工操作的织布机一天只能生产2匹布。劳动生产率前者是后者的50倍,创造的价值前者也自然多于后者。这种差距的出现,我们决不能认为是先进的机器设备带来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先进的机器设备对劳动创造价值所起的重要作用。因为劳动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生产工具越先进,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高,劳动的复杂程度越高。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加倍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这就不难理解,同一个劳动者在使用先进程度不同的生产工具生产同一种产品时,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不同。由此可见,先进的物质生产要素有利于劳动者从事复杂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物质生产要素的先进程度要与劳动者的素质相适应,不是越先进越好。我国正在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既注重经济发展中科技含量的提高,又重视

劳动者素质的改善。“科教”所以能够“兴国”,从经济学意义来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有利于促进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转化,从而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
第四,物质生产要素的优劣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从而影响企业利润或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固定资本的使用价值恰恰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必要劳动,增加相对剩余劳动,从而提高剩余价值。”(《马恩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80年版288 页)在劳动量不变或略有增加的情况下,使用机器可以比手工工具多创造出10倍、 100倍、甚至千倍的物质产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列举了许多这样的实例,如走锭精纺机比手工工具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80倍, 机器印制花布比手工印制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0倍,等等。(《马恩全集》第23卷429页,7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得到超额剩余价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可以得到相对剩余价值。而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就其源泉来说,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此外,优越的地理条件会带来级差收入或级差地租,物质生产要素达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规模效益”等等。无论是“级差收入”,还是“规模效益”,其价值来源都是生产者的劳动。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合理使用和充分发挥物质生产要素的作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需要指出的是,承认物质生产要素在生产商品价值中的作用,并不否定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这个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这是因为:第一,前者说明的是商品价值形成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一个价值“分子”也不能创造;后者说明的是商品价值形成的源泉,没有劳动这个唯一源泉,无论物质生产要素多么先进,多么丰富,同样创造不出商品价值。第二,物质生产要素对商品价值的作用是通过劳动为媒介而实现的,它并不改变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唯一尺度这个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三 关于价值表现问题
价值形成于商品之中,自己表现不出来,它要通过其他商品来表现。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很容易将价值表现等同于价值本身。
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即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在交换过程中,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只能大致地、近似地表现在等价物的使用价值上,处在等价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9080715.html,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浏览中国考研网



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了价值的化身,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外化为与它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