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文分析的3D打印技术研究主题发展趋势

基于引文分析的3D打印技术研究主题发展趋势
基于引文分析的3D打印技术研究主题发展趋势

收稿日期:2014-09-18

修回日期:2014-10-17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技术应用领域转移研究”(编号:12BGL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研究”

(编号:11&ZD140)。作者简介:吴菲菲(1962-),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段国辉(19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金融工程;黄鲁成(195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管理、研发管理;杨梓(199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兴技术管理;乔

铮(1987

-),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基于引文分析的3D 打印技术研究

主题发展趋势

*

吴菲菲

1

段国辉

2

黄鲁成

1

杨梓

1

乔铮

1

(1.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124;2.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北京100871)

利用汤森路透公司的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以1994-2014年出版文献中关于3D 打印技术的8000多篇

文献为数据源,借助Histcite 和Pajek 软件分析3D 打印技术引文编年图和研究主路径,判断3D 打印技术的研究主题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对于把握当前研究重点和预测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依据。关键词

引文分析3D 打印

Histcite

Pajek

中图分类号

G25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1965(2014)12-0064-07

DOI 10.3969/j.issn.1002-1965.2014.12.013

Citation Analysis on Current Science Publications :3D Print Research Topics

Wu Feifei 1

Duan Guohui 2

Huang Lucheng 1

Yang Zi 1

Qiao Zheng 1

(1.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2.School of Software and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From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more than 8,000papers published about 3D print technology from 1994to 2014are retrieved

as data source.Through using Histcite and Pajek ,citation chronological chart and the main path of 3D print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 of 3D print technology are identified.The result provides a basis for grasping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 and predicting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Key words

citation analysis 3D print

Histcite

Pajek

0引言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

3D 打印的应用领域也在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扩展,美国《时代》周刊曾将其列为

“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1]

,目前在机械设备、模

具制造、工程施工、生活用品、生物医用材料、航天航空、军工、化学工业、艺术设计,甚至是牙科、骨科、活体器官等诸多领域都有应用。同时,作为一种综合性应用技术,

3D 打印技术又融合了数字建模、机电控制、信息、

材料科学与化学等诸多方面的前沿技术知识[2]

,其

发展历程也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知识交汇、融合的过

程,因此,全面而客观地分析3D 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

梳理其发展研究路径,不仅有益于3D 打印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发展,也促进了知识积累及技术转移的研究。

本文分析了选题的研究现状,并确定如下研究思路: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引文分析方法,借助引文分析软件HistCite 对3D 打印技术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制作3D 打印技术引文编年图,再借助Pajek 识别技术发展研究路径,揭示3D 打印技术从产生到发展,再到向多领域应用逐步渗透的主要发展历程与研究状况。

第33卷第12期2014年12月

情报杂志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Vol.33No.12Dec.2014

1相关研究现状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活动社会化程度的加强以及科研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传播的地位愈发凸显[3]。作为科学知识传播的载体,科学文献彼此之间的联系集中体现在相互引用方面,它使得每一篇文献都被深嵌在各个学科的文献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了科学知识交流、借鉴的传播轨迹。这种科学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关系便是引文分析的主要依据和内容。引文是科学工作者探索思维的轨迹,沿着这样的轨迹,我们可以追溯科学的历史,并探索其未来的发展[4]。日臻完备的引文分析理论与方法,构成了科学计量学的基础与主流,并已形成一门成熟的分支学科———引文分析学[5]。

HistCite[6]是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平台的引文编年可视化分析软件,2001年正式推出,经过多年的完善和修改,目前HistCite除了可以对文献搜索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组构等一些基本的统计分析功能外,还能够基于引文数据绘制引文编年图[7],按照时间顺序显示关键文献及其相互影响,帮助科研人员追溯科学研究的历史轨迹和了解发展沿革。

Pajek[8]是一款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其优势在于图像和数据处理,它为用户提供了一套复杂网络的分析算法,本文主要利用Pajek软件中集成的主路径分析算法来识别引文编年图的主路径,达到简化引文网络,把握学科发展主要演进轨迹的目的。

自引文分析产生以来,已有大量文献使用该方法对各类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这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引文描述性统计分析、引文线性关联分析来揭示技术研究成果之间的联系,发现技术的热点与前沿,预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遴选出技术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评价科研机构或国家的学术地位等。而通过引文有向链状分析来反映技术发展的脉络与源流,揭示技术发展路径及其规律的文章则较少,比较突出的有利用引文编年图对人胚胎干细胞[9]、抗疟药[10]、燃料电池[11]等技术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梳理的研究。

目前,对3D打印技术发展状况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a.从技术、产业研究的角度对3D打印的发展与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梳理,进而提出一些技术发展建议[1,12-17]。比如卢秉恒、李涤尘[1]曾阐述了国内外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增材制造技术、设备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余前帆[13]则梳理了3D打印概念的起源及各种不同名称,对当前主要的增材制造技术工艺类型进行了概括总结;张曙、金天拾等[16]综述了3D打印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近年来在成本价格和材料方面的技术突破以及新的应用领域,并探讨了其可能带来的商务范式、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此外,还有Berman B[14]、Vaezi M[17]等对3D打印技术要素、关键部件及应用范畴等方面进行了概括研究。但这类综述的文章内容通常与作者的专业关系紧密,即在自身的专业范围内总结和提炼,跨学科的分析研究很少,且大部分都缺少客观的数据分析。因此,对技术发展过程的扫描范围和视角都有局限性。

b.从3D打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建议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2,18-21]。比如王雪莹[2]对3D打印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态势作了综合介绍,并以国际产业调查资料为依据对3D打印领域未来的产业发展前景和技术发展趋势作了预见性分析,对现阶段的3D打印产业投资和技术研发提出建议;王忠宏,李扬帆等[19]则对我国3D打印的产业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Wohlers T[21]则从3D打印对于制造技术的革命性影响入手,分析了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产业政策研究固然重要,但有效政策的制定有赖于对技术发展过程的全面把握,因此,以大量文献数据为基础的引文分析应作为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制定的基础,但目前这一研究十分欠缺。

c.面向公众的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等介绍[22-25]。这类文章主要见诸于报纸或专业性特点不突出的杂志上,目的在于向社会大众等非专业人士普及3D打印技术的相关知识,因此内容通俗易懂,但不能全面深入地反映出技术发展全貌。

d.基于文献和专利数据的分析。刘红光、杨倩等[26]运用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对国内外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的专利申请趋势、区域分布、IPC等进行了研究,剖析了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的重要专利权人及专利影响力、识别领域的核心技术及技术空白点、重点技术发展趋势及开发应用情况;王敏、张华山等[27]对三维打印技术在中国专利申请情况作了详细的统计,从专利申请量、申请人、申请主题、打印材料、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三维打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相关建议;吴菲菲、段国辉等[28]则以文献的作者合著关系为依据,识别了3D打印技术研究团队,并从中发现具有跨学科研究特征的桥梁型团队,通过对团队的关键成员,以及团队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分析,判断3D打印技术的应用前景。尽管上述研究有客观数据支撑,但仍以数量统计为主,从引文时间序列的视角对3D打印技术发展脉络的研究有待加强。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采用基于大量客观数据的引文分析研究3D打印技术研究主题,由此解决由于技术复杂程度增加,技术生命周期缩短,导致专家判断的可靠度下降,增加了技术判断难度的问题。当人们需

·

56

·

第12期吴菲菲,等:基于引文分析的3D打印技术研究主题发展趋势

要针对某一主题作全面概述时,文献的引文分析具有重要帮助作用[29],且该方法日益被人们所重视[30]。

2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文献数据来源于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数据分析工具为HistCite、Pajek。具体分析内容和过程如图1所示

图1文献引文分析思路

3D打印技术也被称为“材料累加制造”(Material Increase Manufacturing,MIM)、“増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RP)、“快速制造”(Rapid Manufacturing,RM)、“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e Manufacturing,RPM)、“分层制造技术”(Layer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LMT)、“实体自由制造”(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SFF)、“3D打印技术”(3D Printing,3DP)等,这些概念分别从不同侧面表达了该制造技术的特点,但也给检索策略的构建带来了麻烦,为了确保文献数据查全,检索词应尽可能地包含3D打印技术的各种同义命名、技术缩写与相关名词。

余前帆[13]曾专门对3D打印技术的各种名称及其相关名词进行了分析介绍,他指出三维打印(3D打印)作为科技名词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上的3D打印在业内专指快速成型制造的一种工艺,它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伊曼纽尔·萨克斯(Emanuel M.Sachs)等人发明,这种工艺的流程是:先铺好粉末,然后用喷墨打印机的方式喷出黏结剂,反复操作,最后打印出产品。

为便于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推广和公众的接受,业界逐渐把这一类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由三维数据驱动直接累加制造实体结构的科学技术体系,统称为3D打印,也就是广义上的3D打印,但在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文件里则将其称为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

为保证分析的全面,本文采用广义上的3D打印技术概念,并以ISI Web of Science中的SCI-Expen-ded、CPCI-S、CPCI-SSH三大数据库作为样本文献数据源,检索方法为高级检索,检索语言设定为“Eng-lish”,检索文献类型设定为“All document types”,检索年限为所有年份,数据下载时间为2014年2月13日。

本文构建的检索式中除了包含3D打印技术的各种同义命名、相关名词之外,还包括了诸如立体光刻(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SLA)、分层实体制造(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LOM)、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激光工程化净成型(Laser Engineered Net Shaping,LENS)、无模铸型制造(Patternless Casting Manufacturing,PCM)等在内的一些3D打印技术常用工艺名词,以尽可能查全。将最终检索命中的8924篇文献记录全部下载,进行清洗、去重等规范化处理后,得到8916条文献记录,全部导入HistCite软件。为了防止领域内某些重要文献未包含检索关键词而漏检,本文还利用HistCite软件统计的本地被引频次,进一步检索了本地被引频次较高但未包含在本地文献集中的18篇重要文献,以尽可能保证本地文献数据的全面、准确,最终本地文献集中共有8934条文献记录。

3数据统计及分析

3.13D打印技术文献出版时间分布从图2可知3D打印技术各年文献出版数量、引文数量都呈增长态势(2014年数据不完整不作分析依据),说明研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图2文献引文数量(次)

3.23D打印技术文献被引频次情况在HistCite 中,主要采用LCS(Local Citation Score)、GCS(Global Citation Score)等基于引用关系的计算指标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经统计,在8934篇文献中LCS值大于或等于10的文献仅占到5.16%,大部分文献的LCS 值在10以下,这与文献计量统计中的二八法则是一致的。由于被引频次可以客观地反映文献在领域研究中的影响、作用,因此LCS值较高的文献可以代表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与演变中心[31],这些高被引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也是本文分析研究的重点。

·

66

·情报杂志第33卷

3.3核心期刊统计经HistCite统计,8934篇文献分别发表于Rapid Prototyping Journal、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等3335种不同期刊。一般来说,期刊在某一研究领域的被引频次可以反映其在领域内的研究实力与影响力[32],为此,选取了TLCS排名前15位的期刊作为3D打印领域的核心期刊。这15种TLCS较高的期刊涉及快速成型、机械制造、材料科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生物、组织工程、医疗等诸多学科领域,反映了3D打印技术多领域知识交流、融合的发展特点。

43D打印技术引文编年图及主路径分析

在HistCite中,可以通过LCS、GCS两个指标的阈值选择来控制引文编年图中的文献数量,其中LCS指标反映了文献在本地文献集中的影响和作用,这一指标较高的文献可以代表本地文献集研究的核心内容与演变中心。引文编年图的规模(选取的高被引文献数量)由分析人员自己决定,规模小则图中节点少,可视化效果更清晰,但分析文献的数量有限。本文研究中选取的文献数量为50篇。引文编年图呈现了技术发展中所有重要研究成果的全貌,为我们分析和判断技术发展趋势奠定基础;研究主题群落则从“全貌”中识别和提炼出主要的研究内容,这样才可能给出技术发展趋势需要揭示的研究方向;主路径分析目的是描述研究内容的发展轨迹,利用路径的变化预测未来的发展。通过全景、内容和发展历程可以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此处的趋势不仅是研究成果数量和范围的变化,而且是研究主题内容的前瞻和预见。

4.1LCS排名前50位的文献引文编年图图3是将阈值设定为LCS排名前50位的文献所绘制引文编年图,图3中节点数为50,连接数为138,本地被引频次(LCS)最小值为48,最大值为144,即文献在所下载的论文集合中最小被引频次为48次,最大被引频次为144次

图33D打印引文编年图(LCS-count50)

图3中节点圆的大小代表文献被引频次的多少,带箭头的线代表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箭头指向的文献是被引用的文献,圆内数值指明该文献在本地文献集合中的序号,纵坐标为时间轴。引文编年图反映出了高被引文献的承上启下关系,从1992年编号为87、84的文献,发展到2009年编号为5335的文献。尽管引文编年图描述了文献之间的关系网络,但研究主题还要进行进一步提炼。

4.2研究主题分析我们利用Pajek的Kamada-Kawa算法得到了LCS排名前50位的引文网络布局图,如图4所示,图4中节点大小代表节点文献的遍历权重

图4引文网络布局(LCS-count50)

·

76

·

第12期吴菲菲,等:基于引文分析的3D打印技术研究主题发展趋势

可以看到,

Kamada -Kawa 布局算法将引文网络图分成了研究内容关系密切的4个区域,即形成了4个不同的研究主题群落,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主题群落(LCS -count50)

群落

研究主题

主要研究内容

#1

3D 打印技术的基础、开创性研究

基于计算机CAD 模型快速制

造的基本原理、

分层制造方法、切片过程、叠层制造步骤、主流技术工艺的实际应用等

#2

各种3D 打印技术、工艺在组

织工程(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组织工程中的支架设计制造、细胞打印、器官打印和骨骼修复再造打印等

#3

熔融沉积成型、立体光刻等3D 打印技术在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

图像处理、数据传输、临床骨科应用和医学模型制造等#4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 )的基础研究

技术的基本原则、工艺参数控制、流程优化、材料特性选择及应用领域等

在各个主题群落之间是存在知识交流与联系的,比如410号、

87号两篇文献是聚类#2与聚类#1连接的重要节点文献,

使3D 打印技术从基础研究转向生物医学应用;而3871号、

4073号、3231号文献则是聚类#4与聚类#2联系的重要节点,

这三篇文献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与组织工程支架制造联系起来,产生了基于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组织工程支架制造研究。4.3

主路径分析

研究主体群落揭示了相关研究

的重点领域,但这些重点研究内容的形成和变化过程需要通过主路径分析获得。对于引文网络来说,主路径表现为重要衔接位置的文献比处在孤岛位置的文献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33]

。我们将生成的有向引文网

络数据导入Pajek 软件中,

由于在编年图中节点之间的连线是由施引文献指向被引文献,因此在进行主路径分析前,需要利用Network →Create New Network →Transform →Transpose 1-Mode 命令改变网络中箭头的方向,以表示知识流动与转移的方向。图5是利用SPC 算法进行主路径分析后的结果,图5中连线的粗细代表算法分析出的边的遍历权重

图5引文编年图主路径(LCS -count50)

主路径中共涉及10篇节点文献,表2展示了这些主路径节点文献的相关信息,它们构成了整个网络的中枢结构,在领域知识的流动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表中可以发现这些文献里有不少文献的GCS

远远高于LCS ,这一方面说明了知识的外溢与扩散,同时也反映了3D 打印技术融合其他领域知识,并进一步渗透到其他领域学科研究的发展特性。

表2

主路径节点文献信息(LCS -count50)

编号题目

来源期刊/年份

遍历权重LCS /GCS 873-Dimensional Printing -Rapid Tooling And Prototypes Directly

From A Cad Mode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Industry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1992

0.25115/248410Solid Free -Form Fabrication of Drug Delivery Device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1996

0.2064/111

1651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ell Cultural Response of Polycaprolactone Scaffold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Via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2001

0.35104/482

1922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of Novel Scaffold Architecture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Biomaterials /20020.29125/4242324

Indirect Solid Free Form Fabrication of Local And Global Porous ,Bi-omimetic And Composite 3D Polymer -Ceramic Scaffolds

Biomaterials /2003

0.30

83/3062815

Development of Tissue Scaffolds Using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of

Polyvinyl Alcohol /Hydroxyapatite Biocomposite for Craniofacial and Joint Defect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Medicine /20040.2748/92

3231Bone Tissue Engineering Using Polycaprolactone Scaffolds Fabricated Via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Biomaterials /20050.29103/3333220Porous Scaffold Design For Tissue Engineering

Nature Materials /20050.46114/8304073Poly -Epsilon -Caprolactone /Hydroxyapatite For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 Fabrication Via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Acta Biomaterial /2007

0.2056/1103871

Consolidation Phenomena In Laser And Powder -Bed Based Layered Manufacturing

Cirp Annal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7

0.42

77/126

·86·情报杂志第33卷

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这些主路径文献大多数发表于生物(医学)材料、生物技术、自然材料等杂志上,研究内容集中在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也称再生医学)中的支架设计和制造方面。由于在进行器官或组织的修复、再造时,需要依靠临时的三维支架来引导种子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因此支架的设计和制造对于组织工程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具有高度复杂精细的内部结构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面对苛刻的制造要求,许多传统的制造技术显得无能为力,而3D打印技术由于在复杂结构制造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而很快成为组织工程支架制造的首选技术,这也是目前3D打印技术应用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热门的研究方向。

在主路径文献中,编号为87的文献介绍了3D打印技术基于计算机CAD模型快速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的基础、开创性研究,是整个主路径的开端。接着是410号文献,研究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自由制造原理设计了一个高分子药物输送系统,该系统可实现药物浓度、药物释放时间及释放率的精确控制。

从1651号文献开始,主路径研究转向3D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中的支架制造方面,并且1651、1922、2324号文献是同一个作者团队发表的文章(但第一作者不同),它们之间的引用关系也称作自引,可以反映出作者研究的渐进性、累积性和持续性。1651号文献首先归纳了应用于组织工程中的支架应具备的特性,接着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设计制造了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聚己内酯(PCL)支架,机械性能和细胞培养反应测试表明在合适的参数设计下,这种支架拥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并且完全互联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培养细胞组织,这篇文章为3D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支架制造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具有里程碑意义。1922号文献则在1651号文献的聚己内酯支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孔支架结构,这种结构支架具有可控的孔隙度以及通道大小,而测量数据表明支架的孔隙度与压缩性能之间呈幂律关系,它可以进一步提高支架的机械性能。最后,2324号文献梳理了组织工程中理想支架所需的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制造这种支架的技术应具备的先决条件,并分析比较了各类3D打印技术、工艺在组织工程支架制造中的应用前景。

在2324号文献之后,主路径形成了两条分支,并且这两条分支之间多有交叉,反映了知识在交流融合中不断传播,并由此产生新知识的发展特点。处于分支上的2815号文献指出,众多基于传统制造方法的支架由于在机械性能、互联通道等方面的欠缺而无法达到组织工程应用的理想要求,接着通过研究表明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进行组织工程的支架制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另一分支上的3231号文献则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设计制造了一种多孔聚己内酯支架,通过实验表明这种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属性和机械性能,能够帮助正常骨骼细胞生长并由此修复之前的损伤,随后这种材料可以在人体内自然溶解,它可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在它的基础上,4073号文献将支架的制造材料换成了聚己内酯与羟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并通过实验表明这种复合材料在组织工程支架制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可以看到,两条分支先是回归到3220号文献,接着最终回归到3871号文献。实际上这两篇文献均为综述性质,3220号文献分析了实体自由制造技术(SFF)与计算拓扑设计(CTD)逐渐融合,并最终用于组织工程支架设计的发展历程,它指出早期手工制造的组织工程支架忽略了机械性能与组织再生所需要的物质大规模运输之间的平衡,大都不具备精细的多孔结构,其实用性也受到很大限制,正是由于SFF和CTD的研究进展才使得创建具有复杂可控结构的支架成为可能,这也是组织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3871号文献则对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其在处理聚合物、金属、陶瓷等各类型复合材料中的优势,接着对各类型材料所适用的激光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它指出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技术的适用性有限,未来应在流程、材料优化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根据上述主路径分析可知,目前3D打印技术主要围绕着组织工程支架制造、骨组织修复等方面进行应用研究,骨骼修复已进入到实用阶段,支架的多孔结构、材料选择、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等问题也已得到初步解决,未来将以各类工艺、技术的实际制造研究为主,相关研究成果的规模化应用将对传统医学、临床医疗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5研究结论与不足

从全时段领域高被引文献的引文编年图、研究主题分布及主路径分析的角度来看,目前3D打印技术并没有呈现出多领域应用研究蓬勃发展的态势,而是表现出在生物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为主的特点。3D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已经从技术原理分析进入到了实际应用,可以实现骨骼的修复再造。未来伴随材料科学的突破,生物打印、功能金属组件打印都有值得期待的前景。

虽然从引文的角度来说,高被引文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研究的核心内容与演变中心,但和总的8934

·

96

·

第12期吴菲菲,等:基于引文分析的3D打印技术研究主题发展趋势

篇文献量比起来,有限的数据量所带来的片面性仍不可避免,这也是引文编年图研究当中存在的局限与弊端。另外,数据库收录文献的学科分布不均匀,也可能影响分析的结论。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后续可考虑扩展数据库的检索范围,也可以结合专家调查,从不同的视角深入分析3D打印技术的发展路径和轨迹,更准确地把握技术研究主题的变化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卢秉恒,李涤尘.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发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4):1-4.

[2]王雪莹.3D打印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3-5.

[3]庞龙,张培富,杨立英.引文分析方法在国内外应用的比较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34-

137.

[4]Cronin B.The Need for A Theory of Citing[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81,37(1):16-24.

[5]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等.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张月红.HistCite———一个新的科学文献分析工具[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6):182-184.

[7][美]尤金·加菲尔德.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M].侯汉清,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8]Wouter D N,Andrej M,Vladimir B.Explorator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ith Pajek[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9]董立平,郭继军.利用Histcite的人胚胎干细胞引文编年图主要路径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11):38-40,9.[10]闫雷,关晶,崔雷.基于HistCite的抗疟药研究相关文献引文编年图和主要路径[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9):51-

54.

[11]Jonathan C H,Saw E,Louis Y L,et al.Technological Barriers andResearch Trends in Fuel Cell Technologies:A Citation Net-

work Analysi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3,82(3):66-79.

[12]李涤尘,田小永,王永信,等.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J].电加工与模具,2012(S1):20-22.

[13]余前帆.增材制造———3D打印的正称[J].中国科技术语,2013(4):46-48,52.

[14]Berman B.3-D Printing:The New IndustrialRevolution[J].Business Horizons,2012,55(2):155-162.

[15]马珉,王玲,张琨.3D打印能否改变制造业———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4):38-43.[16]张曙,金天拾,黄仲明.三维打印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3(2):1-5.

[17]Mohammad V,Hermann S,Shoufeng Y.AReview on3D Micro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3,67(5-

8):1721-1754.

[18]陈丽娜.关于“3D打印”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的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3(6):105-106.

[19]王忠宏,李扬帆,张曼茵.中国3D打印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经济纵横,2013(1):90-93.

[20]杨继全.三维打印产业发展概况[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3(5):1-6.

[21]Wohlers T.The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 Industry[J].Advanced Materials&Processes,2003,161(1):35-37.

[22]董洁,赵升祥,铁梅.3D打印技术———掀起制造技术的新革命[J].科技智囊,2013(5):78-84.

[23]蔡恩泽.3D打印颠覆传统制造业[J].中国中小企业,2012(11):46-47.

[24]王月圆,杨萍.3D打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印刷杂志,2013(4):10-12.

[25]李培根.增材制造技术发展前景广阔[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3-07-22.

[26]刘红光,杨倩,刘桂锋,等.国内外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的专利情报分析[J].情报杂志,2013,32(6):40-46.

[27]王敏,张华山,董李欣,等.结合中国专利申请浅析三维打印技术发展状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8):80

-82.

[28]吴菲菲,段国辉,黄鲁成.基于团队识别的3D打印技术发展前景分析[J].情报杂志,2013,32(8):62-67.

[29]Nees Jan van Eck,Ludo Waltman.SystematicRetrieval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Based on CitationRelations:Introducing the Cit-

NetExplorer Tool[ED/OL].[2014-08-18].http://ceur-

ws.org/Vol-1143/paper2.pdf.

[30]Kyunam Han,Juneseuk Shin.A Systematic Way of Identifying and Forecasting TechnologicalReverse Salients Using QFD,Bib-

liometrics,and Trend Impact Analysis:A Carbon Nanotube Bio-

sensor Case[J].Technovation,2014,34(9):559-570

[31]Griffith B C,Small H G,Stonehill J A,et al.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s II:Toward a Macro-and Microstructure for

Science[J].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1974,4(4):339-365.[32]许炜.技术接受模型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引文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2):72-78.

[33]韩毅,金碧辉.基于连通性的引文网络结构分析新视角:主路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2,30(11):1634-1640.

(责编:刘武英)

·

07

·情报杂志第33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