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骨伤科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在骨伤科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在骨伤科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骨伤学教学大纲.doc

《中医骨伤学》教学大纲 (供辅修本科班及骨伤专业使用) 前言 《中医骨伤学》骨伤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研究防治骨折和脱位的一门科学,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有悠久的历史、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中医骨伤专业临床课程之一。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骨伤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防治方法,为今后参加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材选用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张安桢主编的《中医骨伤学》共八章,第一章总论,着重介绍常见骨折的诊疗。第二至第四章,着重介绍常见四肢骨折、颅骨与躯干骨折,诊疗,包括整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练功疗 法及其他疗法等。第五至第八章,着重介绍常见关节脱位的诊疗,包括整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练功疗法及其他疗法等。 本课程教学分堂讲学及见习,共110学时,教学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熟悉教学大纲,掌握教材内容,突出讲授重点。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可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充分利用X 线、幻灯片、挂图、实物、多媒体课件及电视录像等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在临床见习时密切联系课堂讲的内容,除继续巩固掌握骨伤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外,还要传授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防治常见的骨折、脱位。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 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骨伤学的源流和发展概况。 2 了解隋唐以来骨伤学的主要著作和成就。 3 掌握建国以来骨伤学的重大发展。 4 掌握骨伤等常见骨折与脱位诊疗方法及新发展。 教学内容: l 介绍骨伤学的源流和发展过程。 2 讲述历代骨伤学的主要成就。 3 列举事实说明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使骨伤学得 到了新生和发展。 第一章骨折概论 【目的要求】 !.熟悉骨折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了解骨折的愈合过程,及其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3.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其并发症。 4.掌握骨折的治疗(急救、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药物治疗、练功活动等)原则。 5了解骨折愈合标准。 【教学内容】 !.重点介绍骨折的定义、病因及分类,骨折的愈合过程及影响骨折愈合因素、愈合标准和时间。 2.介绍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骨折的定义、分类

中医医院骨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汨罗市中医院骨伤科建设发展计划 一、总则 1、为指导和加强汨罗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骨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制定本计划。 2、汨罗市中医院骨伤科是以中医药学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体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和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临床学科,是承担骨伤科疾病诊疗服务的场所。应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院骨伤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和规模、科室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骨伤科临床诊疗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中医医院骨伤科应开设独立的骨伤科门诊,并具备处理常见骨伤科急诊的能力,有条件的可以开设骨伤科急诊、病房,病房开设两个病区及以上者,可以根据专科病种优势进行二级分科(如创伤、脊柱、关节、筋伤等二级专科)。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设有无障碍通道与辅助检查部门、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相连接,方便轮椅、平车出入,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第八条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急诊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设置单独的手法治疗室、骨折整复室并配备必要的器材、设备。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中医医院骨伤科病房应设置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病室、抢救室、治疗室、处置室,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设置单独的手法治疗室、康复治疗室;支持区包括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值班室、生活辅助用房、污物处理区域。 第九条中医医院骨伤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骨伤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 备小夹板外固定器材、推拿手法床(椅)、艾灸治疗仪、经 络导平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电磁波治疗仪、磁 振热治疗仪、激光治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小针刀 设备、熏蒸(洗)设备、超声雾化熏洗仪、三维多功能牵 引装置、脊柱牵引床、椎间盘复位机、远红外按摩治疗床、骨质疏松治疗仪、骨科康复设备等仪器设备。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骨伤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科室情况,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骨伤科诊疗技术分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骨伤科11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疗效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锁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2.1诊断依据 2.1.1有外伤史。 2.1.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2.1.3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2.1.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2证候分类 2.2.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弓形。 2.2.2横断型骨折:多见成年人,骨折端可具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下前方移位。。 2.2.3粉碎型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2.3疗效评定 2.3,1治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形成,断端无压痛,无冲击痛,功能恢复。2.3.2好转:对位及对线尚可,或骨折对位不佳,但功能恢复尚好。 2.3.3未愈:骨折不愈合成局部明显畸形,功能障碍。 3肩胛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3.1诊断依据 3.1.1有外伤史。 3.1.2主要由直接暴力引起,常见肩胛体部骨折。 3.1.3肩胛部常有皮下瘀斑,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活动时疼痛加剧,不能充分外展。3.1.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部位。 3.2证候分类 3.2.1肩胛体骨折:肩胛部软组织肿胀明显,皮下瘀斑,压痛,活动受限,充分外展受限。3.2.2肩胛冈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或可触及折端异常活动。 3.2.3肩胛颈骨折:多由间接外力所致。 无移位型:肩活动疼痛,肩部、腋窝有压痛。 移位型:肩外型变平,肩峰突出,锁骨下窝处饱满,呈固定畸形,从外向内顶压肱骨头可使疼痛加重。 3.2.4肩胛盂骨折:肩部肿胀,活动受限。 3.2.5肩峰骨折:肿胀,肩峰端压痛,外展上臂时疼痛加剧。 3.2.6喙突骨折:抗阻力内收肩及屈肘时疼痛加剧。 3.3疗效评定 3.3.1治愈:骨折对位满意,骨折线模糊,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3.3.2好转:对位尚可,或骨折对位欠佳,功能恢复尚可。 3.3.3未愈:骨折对位差,功能障碍。 4肱骨大结节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4.1诊断依据 4.1.1有外伤史。 4.1.2多发于成人。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中医骨伤科学 题型:名解10x3′填空20x1′ 简答4x5′ 论述3x10′ 一、名解 1.孟氏骨折:即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是指尺骨半月板切迹以 下的上1/3骨折,桡骨头同时自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脱位,而肱尺关 节没有脱位。 2.盖氏骨折:即桡骨中下1/3骨折合并尺桡远侧关节脱位。前臂旋转时,桡 骨尺切迹则围绕着尺骨小头旋转,若三角纤维软骨、尺侧腕韧带或尺骨茎 突被撕裂,则容易造成下桡尺关节脱位。 3.巴尔通氏骨折(背侧缘型骨折):跌倒时,前臂旋前,腕背伸位手掌着地, 外力使腕骨冲击桡骨远端关节面的背侧缘,造成桡骨远端背侧缘劈裂骨 折,伴有腕关节向背侧脱位或半脱位。 4.反巴尔通氏骨折(掌侧缘型骨折):跌倒时,腕关节呈掌屈位,手背先着 地,造成桡骨远端掌侧缘劈裂骨折,同时伴有腕关节向掌侧脱位或半脱位。 5.克雷氏骨折(伸直型桡骨远段骨折):跌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关节 呈背伸位,手掌先着地,暴力引起桡骨远端骨折。畸形为:餐叉样畸形。 固定位置:屈曲尺偏。 6.开放性骨折:有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者。闭合性骨折:骨 折断端不与外界相通者。 7.肘后三角:肘部三点骨突标志是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突,伸肘时, 这三点成一直线;屈肘时,这三点成一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8.贝雷氏角: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30°-45°的结节关节角。 9.牵拉肘: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幼儿,又称牵拉肘。 10.颈干角(内倾角):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的角度,正常值在 110°–140°。 11.前倾角(扭转角):股骨颈的中轴线与股骨两髁中间点的连线形成的角度, 正常值为12°–15°。 12.Bryant三角:病人仰卧,沿一侧髂前上棘垂直向下和向大转子尖各划一 线,再从大转子尖端画一水平线,即成一三角形。 13.本奈氏骨折: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14.史密斯骨折(屈曲型桡骨远段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腕关节急剧掌屈 所致。 15.餐叉样畸形:克雷氏骨折从腕部侧位观,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 16.反常呼吸:多根肋骨双处骨折时,或者胸侧方多根肋骨骨折,由于暴力大, 往往同时有多根肋骨前端的肋软骨关节脱位或肋软骨骨折,使该部胸廓失 去支持,产生浮动胸壁,吸气时因胸腔负压增加而向内凹陷,呼气时因胸 腔负压减低而向外凸出。 二、填空 1.骨折的一般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骨擦 音、异常活动。 2.骨折的愈合过程: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期、骨痂改造期。 3.骨折的总体治疗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职、医患合作。 4.锁骨中1/3骨折的典型移位机理是什么?近折段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向

中医骨科临床课程的现代教学方法探讨

中医骨科临床课程的现代教学方法探讨 中医骨科临床课程中骨科疾病专业性强,知识点很多,每种疾病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而且与其他医学学科内容相联系、交叉、渗透,临床对骨科医生临床知识、操作能力要求很高,骨科临床进展、更新较快,传统教学模式枯燥、难掌握,尤其对于还未进入临床实践的医学生,缺乏对中医骨科疾病及临床操作的感性认识,缺乏骨科临床思维,合理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同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临床医生与专业教师结合,学校与专业医院合作,以提高中医骨科临床课程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出合格中医骨科医学人才。 标签:临床课;现代教学;教学改革 中医骨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专科,有着自身独特的临床特点。临床新理论、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医骨科教学的难度。随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临床能力欠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当今在很多院校,临床课程的教学加入临床专业医生兼任,中医骨科临床课程也不例外。临床骨科医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给学生讲授临床上许多真实的病例,更具有可信性和实用性。但临床骨科医生医院临床工作繁忙使其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备课、组织教学,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较随意。此外,部分骨科临床医生对教学环节不熟悉或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教学技巧不足等因素,也影响到了骨伤临床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此外学生前期掌握的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因为间隔时间较久,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及骨科临床解剖学等知识普遍不足,会影响到中医骨科临床知识的掌握,甚至会影响整个中医骨伤科疾病的学习。结合中医骨科临床课程教学内容及临床对医生要求的特点,临床医生和学校专业教师相结合,学校与专业医院相合作,在中医骨科临床课程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不同现代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一、模拟临床教学 为了让学校能在比较真实的临床氛围中理解学习中医骨伤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诊疗能力,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中使用模拟临床诊疗教学。“模拟临床教学法”分为教师模拟诊疗讲解演示、模拟诊疗引导、学生互动模拟诊疗和真实病人模拟实操四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实时选择情况和教学环境,灵活运用。通过教师模拟、学生相互模拟中医骨科疾病的六诊的方法、临床各种骨折、脱位、筋伤、骨病的诊断流程、手法、固定、功能锻炼等的治疗程序,在较为真实的临床医疗模式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对模拟骨科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确定合理的处置方案及操作具体的治疗方法,逐步熟悉掌握骨科疾病临床诊疗的环节、流程及技能。在“模拟临床诊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注意临床与病人的沟通,帮助学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具备临床医生基本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二、临床病例教学

中医骨伤科临床各岗位职责

中医骨伤科各级医生岗位职责 科室临床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是根据加强科室管理,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医疗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制定。应当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人员职责,认真贯彻执行。 一、临床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7.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二、临床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中医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目标

中医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目标 篇一:中医医院骨伤科重点专科实施方案 龙陵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坚定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决策,抢抓机遇,实现医院建设和事业发展新跨越,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又好又快地建设和发展中医医院,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重点专科—骨伤科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标准,坚持“以人为本、诚信服务,把医院做精做强”的办院总则,突出“科技兴院、人才立院、质量建院、管理强院”的四大战略重点,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发挥基层中医药工作龙头作用,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开展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保证在内涵建设、特色优势等方面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继承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进医疗、教学、科研的同步发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和科技进步相适应,健全和完善我院中医药服务功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满足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二、发展目标

通过用3年时间的建设,在专科基本条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技术能力建设、环境形象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中医药特色更加突出,医院综合实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争取建成“总体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学科建设领先、医疗技术优良、中医特色突出,科研教学配套、医疗服务满意”的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综合实力处于省内同类医院先进水平。 (一)基本条件建设 1、病区床位达到≥40张。 2、完善门诊,病房,骨伤科特色治疗室,手术室设置,各区域按标准配置及设备。 3、制定中医骨伤科专科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及技术操作规程并逐年总结、分析、优化。 (二)人员队伍建设 1、中医师占医生比例≥70%,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2、每年派一至两名医护人员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骨伤专科或三甲医院骨伤科进修学习半年(含半年)以上。 3、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掌握中医基本知识。 4、落实中医诊疗技术应用及中医药使用率绩效考核制度。 (三)科研教学建设

中医骨伤科建设发展规划

医士1 人,占全院执业医师总数31 2008~2012中医骨伤科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并有自身学术特色和临床特点的一级临床学科,主要以骨、关节、肌肉、韧带和相关的神经、血管损伤和疾病为研究对象,特别是以本学科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治和预防工作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为重点,是中医学当中十分活跃的学科之一。随著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也已从一个小科发展成为中医学中最大、最有特色、最有需求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临床学科之一。如何在此基础上,将中医骨伤科学学术理论和医疗技术水平推向新的高度,以适应当前人民健康和医疗市场的需要,是中医骨伤科学重点学科建设的任务。 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是本学科内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有机集成下的整体飞跃。它不同于一个实验室或医疗专科的建立或一项科研课题的完成,而是要从学术的高度和发展的眼光出发,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术到人才,从基础到临床,从科研到教学,全面地、有步骤的将本学科的学术理论和临床医疗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本地区的较高水准,带动中医骨伤科学的整体发展。我院将把本学科建设工作提到中医骨伤科学事业的高度,作为我院专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抓住机遇,使之成为突出我院以中医骨伤科为主的综合医院的核心工作去抓。力争使这项工作成为促进我院工作上台阶的一个契机。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主的专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综合协调,制定好中医骨伤科学建设的规划和相关的保障措施,任务落实到人,定期进行研究和检查,确保学科建设任务的完成。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突出特色,抓住重点,以中医骨伤科学术理论中的几个重点学说的研究为突破口,初步拟定的研究重点包括肾主骨、筋束骨、筋出槽、骨错缝以及痹痛等,这方面的研究将与骨质疏松症、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研究相结合,推动中医骨伤科学的现代化。 1.引进手法治疗颈椎病,配合中药治疗,提高颈椎病治疗好转率。 2.进一步对医院制剂跌打活络液、壮骨强筋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采用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加强现有常规的临床观察。 3.逐步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骨伤康复疗法,小针刀、推拿、薰洗、中药热熨等中医技术融入骨伤伤康复治疗。 页脚内容1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大纲(1)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类别: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 学时/学分:4学分,总学时72,理论48,实验(见习)24,网络×× 一、课程简介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课程。讲 授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在已学过中医学各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了解 与掌握中医伤科的基本理论与伤科疾患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分为总论、各论两部份。总论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 阐述中医伤科发展简史、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临床诊查、治疗方法及创伤急救 等内容:各论从第六章至第十章,着重介绍骨折、脱位、筋伤、内伤及骨病等骨 伤科常见疾患的诊治要领。 二、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常见病的辩证诊治规律急重病疑难病的诊断、救治的原则杨凌以及了解和本学科相关的边缘学科的新成果。在教学中既强调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又要突出伤科的学术特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对重要学术内容必须讲深讲透,既强调临床实用性,又能反映当代本学科的新成就、新成果,造就新世纪高水平的应用型中医药人才。 2.建立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运用中医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建立态度目标。 对教学内容作适度调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新安医学特色,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中医专业的热爱。要通过创新的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探索、求知的习 积极性,以适应新世纪对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骨伤科手术学教学大纲

《骨伤科手术学》教学大纲前言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的与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骨伤学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今后的参加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熟悉教学大纲,掌握教材内容,突出讲授重点。采用启发式教学为主,可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充分利用X线、幻灯片、挂图、实物、电脑及电视录象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在临床见习时应密切联系课堂讲的内容,除继续巩固掌握骨伤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外,还要传授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书本所学习的内容,防治常见的骨折、脱位。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骨伤手术学的源流和发展概况。 掌握建国以来骨伤手术学的重大发展。 掌握骨伤等常见骨折与脱位诊疗方法及手术治疗新进展。 [教学内容]: 介绍骨伤手术学的源流和发展过程。 讲述历代骨伤手术学的主要成就。 第一章骨伤科手术的基本知识 [目的要求] 掌握骨伤科一般手术器械使用方法,止血带与驱学带的应用、术前准备、无菌操作及术后处理。 [学习要点] 骨伤科手术的基本原则,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无菌操作原则及步骤,术前准备与处理,止血带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骨伤科手术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功能恢复原则、微创操作原则、合理应用新技术 第二节围手术期准备及处理 一、术前准备拟定手术方案备皮备血术前治疗挑选手术器械 术前谈话麻醉的选择 二、术后处理 全身处理 短期全身处理: 失血反应 麻醉反应 止痛 排尿 术后饮食 抗感染 长期全身处理 术后并发症防治

功能活动锻炼 局部处理 短期局部处理 观察切口出血情况 更换敷料 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 抬高患肢 拔引流 长期局部处理 石膏护理 感染创口的护理 拆线拆石膏 第三节无菌操作 一、无茵操作的原则 二、无菌操作步骤 手术人员刷手。 穿手术衣和带手套。 麻醉与体位。 绑扎止血带。 皮肤消毒。 铺消毒巾。 手术进行中的一般规则 第四节骨伤科手术基本操作 一、显露 二、解剖分离 三、止血 四、结扎 五、缝合与断线 六、引流. 第五节止血带与驱血带的应用 1.驱血带及其应用 2.止血带及其应用 3.使用止血带的禁忌症。 第二章清创术 [目的要求] 掌握清创术的适应症及操作步骤 [学习要点] 清创术的定义;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步骤。[教学内容] 1.适应症 2.禁忌症

中医骨伤科建设发展规划

2008~2012中医骨伤科建设发展规划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并有自身学术特色和临床特点的一级临床学科,主要以骨、关节、肌肉、韧带和相关的神经、血管损伤和疾病为研究对象,特别是以本学科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治和预防工作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为重点,是中医学当中十分活跃的学科之一。随著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也已从一个小科发展成为中医学中最大、最有特色、最有需求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临床学科之一。如何在此基础上,将中医骨伤科学学术理论和医疗技术水平推向新的高度,以适应当前人民健康和医疗市场的需要,是中医骨伤科学重点学科建设的任务。 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是本学科内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有机集成下的整体飞跃。它不同于一个实验室或医疗专科的建立或一项科研课题的完成,而是要从学术的高度和发展的眼光出发,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术到人才,从基础到临床,从科研到教学,全面地、有步骤的将本学科的学术理论和临床医疗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本地区的较高水准,带动中医骨伤科学的整体发展。我院将把本学科建设工作提到中医骨伤科学事业的高度,作为我院专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抓住机遇,使之成为突出我院以中医骨伤科为主的综合医院的核心工作去抓。力争使这项工作成为促进我院工作上台阶的一个契机。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主的专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综合协调,制定好中医骨伤科学建设的规划和相关的保障措

施,任务落实到人,定期进行研究和检查,确保学科建设任务的完成。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突出特色,抓住重点,以中医骨伤科学术理论中的几个重点学说的研究为突破口,初步拟定的研究重点包括肾主骨、筋束骨、筋出槽、骨错缝以及痹痛等,这方面的研究将与骨质疏松症、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研究相结合,推动中医骨伤科学的现代化。 1.引进手法治疗颈椎病,配合中药治疗,提高颈椎病治疗好转率。 2.进一步对医院制剂跌打活络液、壮骨强筋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采用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加强现有常规的临床观察。 3.逐步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骨伤康复疗法,小针刀、推拿、薰洗、中药热熨等中医技术融入骨伤伤康复治疗。 4.继续完善传统手法骨折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规范,形成科内骨折治疗流程;继续研究骨科专用制剂,做到专病专方专药,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5.大力学习引进外院先进的中医骨科治疗方法,争取每年引进一至两个新技术。 6.加大骨科新材料及新型手术的引进及吸收工作,并在临床上使用,扩大骨科的影响力。 7.加大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引进骨密度测量仪,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探索出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方法及相关的专药治疗手段。 8.对医院骨伤贴敷中药制剂接骨膏在疗效及渗透性进行改进。

中医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目标资料

中医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目标
篇一:中医医院骨伤科重点专科实施方案 龙陵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坚定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决策,抢抓机遇,实现医院 建设和事业发展新跨越,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又好又快地建设和发展中医医院,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重点专科—骨伤科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 出发点,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标准,坚持“以人为本、诚信服务,把医院做精做强”的办院总 则,突出“科技兴院、人才立院、质量建院、管理强院”的四大战略重点,坚持以中医为主,中 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发挥基层中医药工作龙头作用,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开展推广中医适宜 技术,保证在内涵建设、特色优势等方面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继承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推进医疗、教学、科研的同步发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和科技进步相适应, 健全和完善我院中医药服务功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满足 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二、发展目标 通过用 3 年时间的建设,在专科基本条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技术能力建设、环 境形象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中医药特色更加突出,医院综 合实力 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争取建成“总体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学科建设领先、 医疗技术优良、中医特色突出,科研教学配套、医疗服务满意”的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 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综合实力处于省内同类医院先进水平。 (一) 基本条件建设 1、病区床位达到≥40 张。 2、完善门诊,病房,骨伤科特色治疗室,手术室设置,各区域按标准配置及设备。 3、制定中医骨伤科专科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及技术操作规程并逐年总结、分析、优 化。 (二)人员队伍建设 1、中医师占医生比例≥70%,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2、每年派一至两名医护人员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骨伤专科或三甲医院骨伤科进修学 习半年(含半年)以上。 3、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掌握中医基本知识。 4、落实中医诊疗技术应用及中医药使用率绩效考核制度。 (三)科研教学建设

中医骨伤科基础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供针灸推拿-外向型/针推专业使用) I 前言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是中医最具特色的临床基础学科之一,本课程是在学生修完中医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等和西医基础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适用于中医专业本科的临床主干课程,为必修课。 本大纲参照中医专业要求及教学计划而编写,适用于针灸推拿-外向型/针推专业本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的教学总体目标是:根据国家教委制订中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门课程通过讲授和示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医学理论基础及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同时要求学生在学过中医学各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了解与掌握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的基本理论为今后学习骨伤专业各门临床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2.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部分组成。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级别对应(掌握用表示,熟悉用表示,了解不做标示)。 3.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4.总教学时数为32学时,无临床示教。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临床病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辅导,课堂教学阶段,重点讲授中医骨伤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II 正文 第一章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中医骨伤科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漫长历程,了解历代中医骨伤科的主要成就。 二、教学要求 了解中医骨伤科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漫长历程和历代中医骨伤科的主要成就。 三、教学内容 1.中医骨伤科的起源、发展。

(整理)中医骨伤科基础.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类专业使用) Ⅰ前言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是中医最具特色的临床基础学科之一,本课程是在学生修完中医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等和西医基础课程如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等之后开设的一门适用于中医专业本科的临床主干课程,为必修课。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的教学总体目标是:根据国家教委制订中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门课程通过讲授和示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医学理论基础及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同时要求学生在学过中医学各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了解与掌握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的基本理论与骨伤科疾病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学习骨伤专业各门临床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部分组成。教学目标(国家执业资质标准要求及章节之间相互关系),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级别对应(掌握用表示,熟悉用表示,了解不做标示)。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在常见病症治疗中可删减部分临床不常见的病种。 总教学时数为32学时,无临床见习。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临床病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CAI课件.加强辅导,课堂教学阶段,重点讲授中医骨伤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布置复习和阅读参考书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Ⅱ正文 第一章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一、教学目的: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中医骨伤科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漫长历程 二、教学要求 了解中医骨伤科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漫长历程掌握历代中医骨伤科的主要成就建立对中

中医骨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骨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骨伤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骨伤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骨伤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骨伤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中医骨伤科是以中医药学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体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和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临床学科,是承担骨伤科疾病诊疗服务的场所。应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第四条各级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骨伤科的指导和监督,应当加强对骨伤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五条中医骨伤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和规模、科室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骨伤科临床诊疗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六条中医骨伤科应当开设独立的骨伤科门诊,并具备

处理常见骨伤科急诊的能力,有条件的可以开设骨伤科急诊。 第七条中医骨伤科门诊、急诊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有条件的门诊可设置单独的手法治疗室、骨折整复室并配备必要的器材、设备。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第八条中医骨伤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九条中医骨伤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门诊及科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骨伤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1)要求。 第十条中医骨伤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科室情况,应当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骨伤科诊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常见病、多发病及重点优势病种的诊疗规范,建立骨折整复、外固定、手法、手术、牵引、功能康复等骨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服务技术 第十一条中医骨伤科应当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

中医骨伤科建设发展规划

2008~2012中医骨伤科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并有自身学术特色和临床特点的一级临床学科,主要以骨、关节、肌肉、韧带和相关的神经、血管损伤和疾病为研究对象,特别是以本学科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治和预防工作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为重点,是中医学当中十分活跃的学科之一。随著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也已从一个小科发展成为中医学中最大、最有特色、最有需求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临床学科之一。如何在此基础上,将中医骨伤科学学术理论和医疗技术水平推向新的高度,以适应当前人民健康和医疗市场的需要,是中医骨伤科学重点学科建设的任务。 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是本学科内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有机集成下的整体飞跃。它不同于一个实验室或医疗专科的建立或一项科研课题的完成,而是要从学术的高度和发展的眼光出发,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术到人才,从基础到临床,从科研到教学,全面地、有步骤的将本学科的学术理论和临床医疗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本地区的较高水准,带动中医骨伤科学的整体发展。我院将把本学科建设工作提到中医骨伤科学事业的高度,作为我院专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抓住机遇,使之成为突出我院以中医骨伤科为主的综合医院的核心工作去抓。力争使这项工作成为促进我院工作上台阶的一个契机。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主的专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综合协调,制定好中医骨伤科学建设的规划和相关的保障措

施,任务落实到人,定期进行研究和检查,确保学科建设任务的完成。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突出特色,抓住重点,以中医骨伤科学术理论中的几个重点学说的研究为突破口,初步拟定的研究重点包括肾主骨、筋束骨、筋出槽、骨错缝以及痹痛等,这方面的研究将与骨质疏松症、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研究相结合,推动中医骨伤科学的现代化。 1.引进手法治疗颈椎病,配合中药治疗,提高颈椎病治疗好转率。 2.进一步对医院制剂跌打活络液、壮骨强筋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采用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加强现有常规的临床观察。 3.逐步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骨伤康复疗法,小针刀、推拿、薰洗、中药热熨等中医技术融入骨伤伤康复治疗。 4.继续完善传统手法骨折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规范,形成科内骨折治疗流程;继续研究骨科专用制剂,做到专病专方专药,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5.大力学习引进外院先进的中医骨科治疗方法,争取每年引进一至两个新技术。 6.加大骨科新材料及新型手术的引进及吸收工作,并在临床上使用,扩大骨科的影响力。 7.加大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引进骨密度测量仪,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探索出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方法及相关的专药治疗手段。

中医骨伤科学研究与进展

中医骨伤科学研究与进展 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在理论、诊断、治疗及研究方面都取得啦长足的进步,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将其发展历程做一简述。 一.发展历程 1.1840年(鸦片战争)前这是在中医发展史上最迅速的时期,由于中医在治疗及预防疾病中处于统治地位,中医骨科得以迅速发展,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的萌芽,到隋唐宋元时期的发展,再到明清时期的兴盛,中医骨科的基础理论、诊疗技术及研究得以不断完善。 1.1 基础理论方面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6世纪),甲骨文即有骨折的描述,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代表性著作《内经》,详细记载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其阐发的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气伤痛、行伤肿等学说,奠定啦中医骨伤科的理论基础,随后的《神农本草经》,载骨伤科药物近100种,奠定啦骨科用药基础,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创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为骨伤科内用药用药原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唐时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列有“金疮伤筋断骨侯”“金疮筋急相引痛”等专门症候,进一步深化啦骨科筋伤的理论,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对骨伤科内用药有啦新的发展,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其从病因、病理上对骨科疾病进行阐述,进一步深化了骨科理论。宋金元时代,出现了学术上争鸣局面,张元素《医学启源》总结了治疗骨伤的引经药;张从正《儒门事亲》主张采用攻下逐瘀法治伤;李杲《医学发明》创制疏肝活血逐瘀的方药——复元活血汤;张洁古《活法机要》提出骨伤的三焦辨证方法;朱震亨提倡养阴疗法,对骨伤科的继承、发展产生啦深远影响,其后,朱楠《普济方》辑录大量骨伤科方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其中骨伤药物170余种,进一步深化啦骨伤科内外用药基础,薛己《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创“气血学说”,使骨伤科辨证理论有啦新的突破。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总结了清朝以前的正骨经验,提出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其理论基础影响至今。 1.2 诊疗技术及研究方面远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伤外科名医俞跗,擅长外科治疗伤科疾病,公元前476年,据《韩非子·安危》记载:扁鹊治病“以刀刺骨”,公元前475年一公元 220年,战国秦汉时代之文献《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当时诊治剖伤、骨折的丰富经验,包括手术、方药等,记载用布带包扎固定外伤,可以说,这是最早应用的外固定疗法,其中应用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是世界上应用水银于伤外科的最早记载。《内经》为中医骨伤的诊断奠定了基础,其《灵枢·痈疽》有论及运用截趾术治疗“脱痈病”,《金贵要略》记载导

《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体会及探讨

《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体会及探讨 发表时间:2018-07-18T15:39:02.523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6期作者:张峰[导读] 《中医骨伤科学》虽然是中医学领域中的一门临床学科,但它包涵了丰富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和内、外科的临床知识,以及放射学知识等。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 473061 摘要:《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体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与疾病的学科,与临床结合紧密,实践性很强。根据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农村,基层、社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中医骨伤科学》要求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校性质、学科特点、学生层次等情况,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段内让学生尽可能快速掌握《中医骨伤科学》中常见临床实践操作项目,并能够熟练操作,灵活 运用,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笔者浅谈一下《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体会,不足之处,还请同行指正。 关键词:教学体会中医骨伤科学探讨 1.介绍学科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吸引学生关注 《中医骨伤科学》虽然是中医学领域中的一门临床学科,但它包涵了丰富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和内、外科的临床知识,以及放射学知识等。因此在开学第一次课上,就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医骨伤科的一些疾病,诸如简单类型桡骨远端骨折,尺桡骨骨折,胫骨骨折,以及关节脱位等,告诉学生这些疾病的中西医不同治疗思路和方法,简单来说:西医,考虑手术治疗,解剖对位;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功能或解剖对位。孰是孰非,我们不能简单的去判定,而是讲清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去认知。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本门课程,关注中医骨伤和目前比较兴盛的西医骨科的异同点,引起他们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建立起兴趣,他们才愿意去听你讲,才会对这门课程重视起来,才会去深挖课堂上以及书本上不明白的知识和疑问。学生的兴趣一旦建立,那么很自然的就是你如何利用课堂和课后的时间把学生的这种兴趣积极转化为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2.重视课堂教学,方法多样,不拘一格 2.1 积极应用案例式教学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的各论部分中,有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病、多发病,因此这一部分的讲解,我们应积极使用案例式教学方法,紧扣课本,选取一些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诊断和课本上非常相似的临床病例来实施。所谓案例式教学是由教师课前提供案例材料,然后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每小组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认真思考、分析案例、提出诊疗方案,然后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参加,引导集体讨论,把学生的意见分析、归纳、综合,最后提升为理论认识,完成对某一临床病种的学习[1]。案例式教学改变了传统那种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主动积极的参与者,不再像以往一样被动的接受,被动的思考。他们会把自己当做一名医生,从实际出发,根据已掌握的知识,主动翻书查资料,积极去分析思考,认真寻找案例中所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思路,结合案例,灵活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开拓思路、剖析案情、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案例的真正教学含义,使单纯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取得事倍而功半的教学效果。 2.2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多媒体能将文字内容及大量图片信息,利用先进的设备及软件,应用不同配色的底板,编排各种形式新颖、画面活泼、内容丰富的课件。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内容表面化,将单调乏味的课堂知识形象地体现在声音、图像、影视、动画中,学生在课堂上,脑、眼、耳并用,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医骨伤科学》内容广泛 , 多媒体教学能突出中医骨伤科形态学的特征,能将教材图片生动化、形象化、能将临床上的一些技术通过多媒体制作播放给学生,加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2]。例如在讲胫骨骨折骨折保守治疗用石膏固定,从石膏的准备、制作到石膏的缠扎固定,如果要给学生示范,需要花费 15-20分钟,而且只能部分学生看得清楚,而使用 “超级链接” 技术播放录像,6分钟左右大家都可以了解全过程,这些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保证了教学效果。 2.3强化实验实训教学 《中医骨伤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的实践性强,与临床结合密切,因此我们在制定授课计划的过程中,提高实验实训课的比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我们骨伤实验实训室配置了多媒体设备,每一次实验实训课,任课教师先讲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边讲边在学生身上操作,然后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影音资料,加深认识具体实践操作的方法和步骤,紧接着分组强化实践练习,对于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即可给与及时的指导,也可让学生反复观看,还不懂不会的问题,再向老师询问。这样看、学、做、练一条龙,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教学效果。 3.利用附院优势,与临床紧密结合 临床教学是医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必经过程,在医学教学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3]。我们学校有三所附属医院,并且与学校本部位置相对比较近。因此,在讲完专业课程之后,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或节假日多到医院跟着骨科医师学习。我们知道临床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是对课堂讲授内容的补充和说明,一般在骨科病房和门诊进行,其特点是形式更为直观、生动,易于理解记忆。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把在临床上所看到的常见的病例以及不常见的病例和书本上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一些常规的实践技能操作项目要在带教的指导下勤学勤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根据《中医骨伤科学》临床特点和要求,积极灵活地把教学、操作、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问题融入到临床教学工作及提高教学质量中,不但使学生巩固了已有知识的学习,而且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内容更新较快,“如何教、怎样教”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因人而异,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目的都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性医药卫生人才,为人民卫生健康服务。参考文献: [1] 夏锋,王曙光.“问题教学”在外科教学中应用初探[ J ] .医学教育,2003,( 2) :48-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