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胡耀娟

金娟张卉吴萍

蔡称心*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电化学实验室,南京210097)

摘要:

石墨烯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碳纳米材料,它的特殊单原子层结构使其具有许多独特

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石墨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本文仅就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功能化方法以及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重点阐述石墨烯应用于化学修饰电极、化学电源、催化剂和药物载体以及气体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石墨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关键词:石墨烯;碳材料;石墨烯氧化物;石墨烯功能化;石墨烯应用中图分类号:O646

Graphene:Synthesis,Function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Chemistry

HU Yao ?Juan JIN Juan ZHANG Hui WU Ping CAI Chen ?Xin *

(Laboratory of Electrochemistry,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Biofunctional Materials,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P.R.China )Abstract :Graphene,a recently discovered carbon nanomaterial with carbon atoms tightly packed into a two dimensional honeycomb lattice,possesses many novel and u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because of its unusual monolayer atomic structure.Graphene has receiv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in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research.This review presents the current status of graphene synthesis,functionalization,and applications in chemistry.Specifically,the use of graphene for the fabrication of 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s,the preparation of chemical power sources,catalyst and medicinal matrices,and in gas sensors are summarized.Finally,further applications based on graphene are briefly introduced.Key Words :Graphene;

Carbon material;Graphene oxide;Functionalization of graphen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Review]

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

Acta Phys.鄄Chim.Sin .,2010,26(8):2073-2086

碳材料是一种地球上较普遍而特殊的材料,它可以形成硬度较大的金刚石,也可以形成较软的石墨.近20年来,碳纳米材料一直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1985年发现的富勒烯[1]和1991年发现的碳纳米管(CNTs)[2]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兴起了研究热潮.2004年,Manchester 大学的Geim 小组[3]首次用机械剥离法获得了单层或薄层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

—石墨烯.石墨烯的发现,充实了碳材料家族,形成了从零维的富勒烯、一维的CNTs 、二维的石墨烯到三维的金刚石和石墨的完整体系.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 2杂化连接的单原子层构成的,其基本结构单元为有机材料中最稳定的苯六元环,其理论厚度仅为0.35nm,是目前所发现的最薄的二维材料[3].石墨烯是构成其它石墨材料的基本单元,可以翘曲变成零维的富勒烯,卷曲形成一维的CNTs [4-5]或者堆垛成三维的石墨(图1).这种特殊结构蕴含了

August Received:December 28,2009;Revised:March 31,2010;Published on Web:June 11,2010.

?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cxcai@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Tel:+86?25?85891780.

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673057,20773067,20833006,20905036),Program for New

Century Excellent Talents in University (NET ?06?0508),and Foundation of the Jiangsu Education Committee,China (09KJA150001,09KJB150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3057,20773067,20833006,20905036),“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T ?06?0508),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9KJA150001,09KJB150006)资助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 ?Chimica Sinica

2073

Acta Phys.鄄Chim.Sin.,2010

Vol.26

丰富而奇特的物理现象,使石墨烯表现出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石墨烯的强度是已测试材料中最高的,达130GPa [6],是钢的100多倍;其载流子迁移率达1.5×104cm 2·V -1·s -1[7],是目前已知的具有最高迁移率的锑化铟材料的2倍,超过商用硅片迁移率的10倍,在特定条件下(如低温骤冷等),其迁移率甚至可高达2.5×105cm 2·V -1·s -1[8];石墨烯的热导率可达5×103W ·m -1·K -1,是金刚石的3倍[9];另外,石墨烯还具有室温量子霍尔效应(Hall effect)[10]及室温铁磁性[11]等特殊性质.石墨烯的这些优异特性引

起科技界新一轮的

“碳”研究热潮,已有一些综述性文章从不同方面对石墨烯的性质进行了报道[12-18],本

文仅根据现有的文献报道对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功能化以及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石墨烯的制备

1.1机械剥离法

Manchester 大学Geim 领导的研究组2004年

在Science 上发表论文[3],报道了他们用机械剥离法(mechanical exfoliation)制备得到了最大宽度可达10μm 的石墨烯片(图2).其方法主要是用氧等离子束

在高取向热解石墨(HOPG)表面刻蚀出宽20μm-2

mm 、深5μm 的槽面,并将其压制在附有光致抗蚀剂的SiO 2/Si 基底上,焙烧后,用透明胶带反复剥离出多余的石墨片,剩余在Si 晶片上的石墨薄片浸泡于丙酮中,并在大量的水与丙醇中超声清洗,去除大多数的较厚片层后得到厚度小于10nm 的片层,这些薄的片层主要依靠范德华力或毛细作用力(capillary forces)与SiO 2紧密结合,最后在原子力显微镜下挑选出厚度仅有几个单原子层厚的石墨烯片层.此方法可以得到宽度达微米尺寸的石墨烯片,但不易得到独立的单原子层厚的石墨烯片,产率也很低,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及应用.

随后,这一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研究并成为制备石墨烯的重要方法之一,Novoselov 等[19]用这种方法

图1单层石墨烯及其派生物示意图[16]

Fig.1Schematic diagrams of graphene and its

derivatives

[16]

图2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的示意图[3]

Fig.2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films by mechanical exfoliation method [3]

(A)photograph (in normal white light)of a relatively large multilayer graphene flake with thickness ~3nm on top of an oxidized Si wafer,(B)atomic force microscopic (AFM)image of 2μm ×2μm area of this flake near its edge,(C)AFM image of single ?layer graphene (central area,0.8nm height),(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image of one of experimental devices prepared from few ?layer graphene,(E)schematic view of the device in

(D)

2074

No.8胡耀娟等: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制备出了单层石墨烯,并验证了其能够独立存在;随后Meyer等[20]将机械剥离法制备的含有单层石墨烯的Si晶片放置于一个经过刻蚀的金属架上,用酸将Si晶片腐蚀掉,成功制备了由金属支架支撑的悬空的单层石墨烯,他们研究后发现单层石墨烯并不是一个平整的平面,而是平面上有一定高度(5-10 nm)的褶皱;Schleberger等[21]用该方法在不同基底上制备出石墨烯,将常用的SiO2基底更换为其它的绝缘晶体基底(如SrTiO3,TiO2,Al2O3和CaF2等),所制得的石墨烯单层厚度仅为0.34nm,远远小于在SiO2基底上制得的石墨烯,该方法还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石墨烯与基底的相互作用.

1.2氧化石墨鄄还原法

石墨先经化学氧化得到边缘含有羧基、羟基,层间含有环氧及羰基等含氧基团的石墨氧化物(graphite oxide),此过程可使石墨层间距离从0.34 nm扩大到约0.78nm,再通过外力剥离(如超声剥离)得到单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氧化物(graphene oxide),进一步还原可制备得到石墨烯.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为独立的单层石墨烯片,产量高,应用广泛.

石墨的氧化方法主要有Hummers[22]、Brodie[23]和Staudenmaier[24]三种方法,它们都是用无机强质子酸(如浓硫酸、发烟HNO3或它们的混合物)处理原始石墨,将强酸小分子插入石墨层间,再用强氧化剂(如KMnO4、KClO4等)对其进行氧化.Hummers氧化法的优点是安全性较高;与Hummers法及Brodie 法相比,Staudemaier法由于使用浓硫酸和发烟硝酸混合酸处理石墨,对石墨层结构的破坏较为严重.氧化剂的浓度和氧化时间对制备的石墨烯片的大小及厚度有很大影响[25],因此,氧化剂浓度及氧化时间需经过仔细筛选,才能得到大小合适的单层氧化石墨烯片.

制备的石墨氧化物均需经过剥离、还原等步骤才能得到单层的石墨烯.剥离的方法一般用超声剥离法,即将石墨氧化物悬浮液在一定功率下超声一定的时间.超声波[26]在氧化石墨悬浮液中疏密相间地辐射,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量众多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在超声波纵向传播的负压区形成、生长,而在正压区迅速闭合,在这种被称之为“空化”效应的过程中,气泡闭合可形成超过1.0×108Pa个大气压的瞬间高压,连续不断产生的高压就象一连串小“爆炸”不断地冲击石墨氧化物,使石墨氧化物片迅速剥落生成单层石墨氧化物(即石墨烯氧化物).另外,石墨烯氧化物片的大小可以通过超声功率的大小及超声时间的长短进行调节.

制备的石墨氧化物也可通过LB(Langmuir?Blodgett)膜技术组装成石墨烯氧化物片[27],先将石墨氧化物在水?甲醇的混合溶液中超声约30min,离心(8000r·min-1)除去少量的副产物与较小的石墨氧化物片层后,重新分散于水?甲醇溶液中,进一步离心(2500r·min-1)去除较大的石墨氧化物片,最后可获得宽度为5-20μm的石墨氧化物片.将上述过程制得的石墨氧化物用玻璃注射器按100μL·min-1的速度注入填满二次水的水槽里,由张力计监控表面压力,压制速率为20m2·min-1.随着甲醇的蒸发,石墨氧化物在水中形成单层.此法可获得厚度约为1 nm,面积较大的石墨烯氧化物片层.

最后,制备的单层石墨烯氧化物还需经还原后才能得到石墨烯,还原的方法有化学还原法、热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等.化学还原法中常用的还原剂有硼氢化钠、肼等[28],化学还原法可有效地将石墨烯氧化物还原成石墨烯,除去碳层间的各种含氧基团,但得到的石墨烯易产生缺陷,因而其导电性能达不到理论值.除化学还原外,也可通过电化学方法将石墨氧化物还原成石墨烯[29],将涂覆有石墨氧化物片的基底(如石英)置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4.12),将工作电极(玻碳电极)直接与7μm厚的石墨氧化物片膜接触,控制扫描电位从-0.6至-1.2V进行线性伏安扫描,即可将石墨氧化物还原成石墨烯,该方法所得到的石墨烯中C和O的原子比为4.23%,低于化学还原法制得的石墨烯中C和O的原子比(约为7.09%).

热还原法[30-32]是在N2或Ar气气氛中对石墨氧化物进行快速高温热处理,一般温度约为1000℃,升温速率大于2000℃·min-1,使石墨氧化物迅速膨胀而发生剥离,同时可使部分含氧基团热解生成CO2,从而得到石墨烯.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中的C 和O的比一般约为10[31],高于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石墨烯中C和O的比.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通过在光催化剂TiO2的存在下紫外光照射还原[33]以及N2气氛下氙气灯的快速闪光光热还原[34]石墨氧化物得到石墨烯.

1.3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CVD)法提供了一种可控制备石墨烯的有效方法,与制备CNTs不同,用CVD法制

2075

Acta Phys.鄄Chim.Sin.,2010

Vol.26

备石墨烯时不需颗粒状催化剂,它是将平面基底(如金属薄膜、金属单晶等)置于高温可分解的前驱体

(如甲烷、

乙烯等)气氛中,通过高温退火使碳原子沉积在基底表面形成石墨烯,最后用化学腐蚀法去除金属基底后即可得到独立的石墨烯片.通过选择基底的类型、生长的温度、前驱体的流量等参数可调控

石墨烯的生长(如生长速率、

厚度、面积等),此方法已能成功地制备出面积达平方厘米级的单层或多层石墨烯,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可制备出面积较大的石墨烯片(图3)[35].

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在多种金属基底表面(如Ru(0001)[36],Pt(111)[37],Ir(111)[38]等)制备石墨烯.最近,Kong [39]和Kim [40]研究组分别用CVD 法在多晶Ni 薄膜表面制备了尺寸可达到厘米数量级的石墨烯;Ruoff 研究组[41]在Cu 箔基底表面上采用CVD 法成功地制备了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而且所获得的石墨烯主要为单层结构.1.4外延生长法

该方法一般是通过加热6H ?SiC 单晶表面,脱附Si(0001面)原子制备出石墨烯[42-46].先将6H ?SiC 单晶表面进行氧化或H 2刻蚀预处理,在超高真空下(1.33×10-8Pa)加热至1000℃去除表面氧化物,通过俄歇电子能谱(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确认氧化物已完全去除后,样品再加热至1250-1450℃并恒温10-20min,所制得的石墨烯片层厚度主要由这一步骤的温度所决定,这种方法能够制备出1-2碳原子层厚的石墨烯,但由于SiC 晶体表面结构较

为复杂,难以获得大面积、厚度均一的石墨烯[47].Berger 等利用该方法分别制备出了单层[48]和多层[49]

石墨烯并研究了其性能.与机械剥离法得到的石墨烯相比,外延生长法制备的石墨烯表现出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特性,但观测不到量子霍尔效应.1.5电化学方法

Liu 等[50]通过电化学氧化石墨棒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他们将两个高纯的石墨棒平行地插入含有离子液体的水溶液中,控制电压在10-20V,30min 后阳极石墨棒被腐蚀,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在阴极还原形成自由基,与石墨烯片中的仔电子结合,形成离子液体功能化的石墨烯片,最后用无水乙醇洗涤电解槽中的黑色沉淀物,60℃下干燥2h 即可得到石墨烯.此方法可一步制备出离子液体功能化的石墨烯,但制备的石墨烯片层大于单原子层厚度.1.6电弧法

石墨烯还可以通过电弧放电的方法制备,在维

持高电压、大电流、氢气气氛下,当两个石墨电极靠近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电弧放电,在阴极附近可收集到CNTs 以及其它形式的碳物质,而在反应室内壁区域可得到石墨烯,这可能是氢气的存在减少了CNTs 及其它闭合碳结构的形成.Rao 等[51]通过电弧放电过程制备了2-4单原子层厚的石墨烯.此法

也为制备p 型、n 型掺杂石墨烯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1.7有机合成法

Qian 等[52]运用有机合成法制备了具有确定结构而且无缺陷的石墨烯纳米带.他们选用

四溴

酰亚胺,

图3CVD 法制备大面积石墨烯示意图[35]

Fig.3A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route for large 鄄scale graphene production [35]

(A)A thin layer of nickel is deposited onto a substrate.The crystallinity of this layer is controlled by its thickness,annealing,and the nature of the substrate.(B)The nickel layer is heated to about 1000℃and exposed to a carbonaceous gas environment.Carbon atoms are generated at the Ni surface and diffuse into the metal.(C)As the nickel is cooled down,the carbon atoms precipitate out of the nickel layer and form graphene on its surface.The graphene samples are expected to form on the (111)faces of Ni crystallites.(D)The graphene membrane is detached from the Ni

layer by gentle chemical etching.(E)The resulting free ?standing graphene layer is transferred onto appropriate

substrates.

2076

No.8

胡耀娟等: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实现了含酰亚胺基团的石墨烯纳米带的高效化学合成;他们还通过高效液相分离出了两种

三并

巨反响作普遍等

[52]

Fig.4Scheme of synthesis of tri(perylene bisimides)[52]

DMSO:dimethyl

sulfoxide

图5自组装法制备0.6nm 厚单层石墨烯的示意图[55]

Fig.5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fabrication of pure single 鄄layer graphene with a thickness of about 0.6nm [55]

TEOS:

tetraethoxysilane

2077

Acta Phys.鄄Chim.Sin.,2010Vol.26

使其稳定地分散在水相体系中.石墨烯氧化物被还原成石墨烯后,由于石墨烯结构完整,化学稳定性高,其表面呈惰性状态,与其它介质(如溶剂等)的相互作用较弱,并且石墨烯片与片之间有较强的范德华力,容易产生聚集,使其在水及常见的有机溶剂中难于分散,这给石墨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对其进行有效地修饰和功能化提高其分散性尤为重要.所谓功能化就是利用石墨烯在制备过程中表面产生的缺陷和基团通过共价、非共价或掺杂等方法,使石墨烯表面的某些性质发生改变,更易于研究和应用.由于石墨烯和CNTs具有类似的结构,而且表面都含有羧基、羰基等含氧基团,因此对CNTs表面功能化的方法[56-65]一般也适合于石墨烯表面的功能化.

2.1共价键合功能化

由于氧化石墨烯含有大量的羧基、羟基和环氧基等活性基团[66-69],因而可以利用这些基团与其它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对石墨烯表面进行共价键功能化.Veca等[70]利用羧基与聚乙烯醇(PVA)分子上的羟基间的酯化反应,将PVA共价键合到石墨烯表面,得到了PVA功能化的石墨烯.功能化的石墨烯可以很好地分散到水相和极性有机溶剂中,形成稳定的分散相,该方法类似于PVA对CNTs的功能化[71].该功能化方法也适用于其它的聚合物,通过引入不同的聚合物,可以得到不同特性的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Yang等[72]利用端基为—NH2的离子液体对石墨烯进行了功能化,离子液体末端的—NH2与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环氧基团在KOH的催化作用下很容易发生亲核开环反应,这样带正电荷的离子液体(阳离子)将会连接到石墨烯层上,离子液体所带正电荷之间的静电斥力可使石墨烯稳定地分散到水中以及DMF、DMSO等有机溶剂中.Si等[73]首先将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用硼氢化钠进行预还原,去掉大部分的含氧功能团,然后对其进行磺酸化处理,最后再利用肼进行还原,得到磺酸基功能化的石墨烯,该方法除去了氧化石墨烯表面多数含氧官能团,很大程度上恢复了石墨烯的共轭结构,其导电性显著提高,并且由于所引入磺酸基之间的静电斥力,使其在pH为3-10的较宽范围内的水溶液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分散.

2.2非共价键合功能化

除共价键合功能化外,还可以利用非共价的方法对石墨烯表面进行功能化,即对石墨烯表面进行物理吸附和聚合物包裹等.由于物理吸附和聚合物

包裹法对石墨烯的固有结构没有破坏作用,所以石

墨烯的结构和性质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保持.石墨

烯与被修饰物之间的π-π作用以及超分子包合作

用是非共价功能化的主要机理.与CNTs功能化的

方法相似[74],Stankovich等[75]先将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修饰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然后对其进行化学还

原,得到了PSS修饰的石墨烯.由于PSS与石墨烯

之间有较强的非共价键作用,阻止了石墨烯片的聚

集,因而该复合物在水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芘及其

衍生物是一类常用的含有共轭结构的有机分子[76],能与石墨烯之间形成强的π-π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对石墨烯表面进行修饰,如Xu等[77]利用水溶性的芘衍生物——

—芘丁酸作为修饰剂,将其修饰到石

墨烯表面形成了芘丁酸?石墨烯复合物,该复合物能

稳定地分散在水相体系中,过滤后得到的芘丁酸?石

墨烯膜的电导率可达2×102S·m-1.Su等[78]还研究了芘?1?磺酸钠盐(PyS)与芘四羧基二亚胺(PDI)对石墨烯的非共价键功能化,它们也能使石墨烯稳定地分散在水相体系中.通过π-π作用可以使大的芳香分子如TCNQ(四氰代二甲基苯醌)与CNTs相结合[79],该方法同样也适用于石墨烯,并且TCNQ可以很容易被还原形成TCNQ誗-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可以有效地阻止石墨烯之间的π-π作用力,使石墨烯稳定地分散到水相和有机相中[80].

2.3掺杂功能化

石墨烯掺杂是实现石墨烯功能化的重要途径之

一,是调控石墨烯电学与光学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掺杂后的石墨烯因其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

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

Chen等[81]通过在外延生长的石墨烯表面修饰F4?TCNQ(四氟四氰代二甲基苯醌)得到了p型掺杂的石墨烯.他们的方法是将F4?TCNQ分子通过低温Knudsen池蒸发,沉积到置于高真空室的石墨烯上得到F4?TCNQ掺杂的石墨烯.同步高分辨光电子发射光谱(synchrotron?based high?resolution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结果表明电子能从石墨烯转移到F4?TCNQ上,证明了石墨烯的p型掺杂.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表面传递掺杂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石墨烯的掺杂开辟了新途径.Wei等[82]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的过程中通入氨气提供氮源,得到了N掺杂的石墨烯.他们还对N掺杂的石墨烯的电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N掺杂的石墨烯显示出n

2078

No.8

胡耀娟等: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型半导体导电特征,这一结论与理论研究的结果相吻合.Li 等[83]将氧化石墨烯片在氨气下低温退火后得到了N 掺杂的n 型石墨烯.他们将NH 3与氧化石墨烯在1100℃反应,氮的掺杂与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同时进行,XPS 结果表明掺杂后样品的N 含量可达5%,而O 含量由未掺杂前的28%降到掺杂后的2%.

Rao 等[51]通过电弧放电过程制备了N 或B 掺杂的石墨烯.在氢气和B 2H 6的存在下制备了掺杂硼的石墨烯,硼质量分数可达1%-3%;在氢气和吡啶的存在下制备了掺杂氮的石墨烯,氮质量分数为0.6%-1.0%.Li 等[84]通过直流电弧放电法在NH 3存在下也可制得了氮掺杂的石墨烯,该方法在25min 内可获得约4g 氮掺杂的石墨烯,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3

石墨烯在化学中的应用

3.1修饰电极

碳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宽的电位窗以及对许多氧化还原反应较高的电催化活性等特性[85-86],已经被广泛地用于电化学研究中.碳纳米材料同时结合了碳材料和纳米材料的特点,已经被广泛用于修饰电极的制备,如CNTs [87-90]、碳纳米纤维[91]、介孔

碳[92-93]等都被广泛用于电极的制作材料.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因而对一些特定电对及底物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性能,并且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生物蛋白质或酶等生物大分子的固定及特定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作,因而已引起了电化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Sampath 等[94]把剥离的石墨烯氧化物悬浮液涂覆到玻碳(GC)和金(Au)电极表面,分别形成了石墨烯氧化物修饰的GC 和Au 电极,并将这些修饰电极用

于研究一些典型氧化还原电对如Fe(CN)3-6/Fe(CN)4-6、

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等的电化学反应特性.随后,多个研究组运用类似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电极[95-98],并研究了多个常见的氧化还原电对(如

Ru(NH 3)3+6/Ru (NH 3)2+

6、

Fe(CN)3-6/Fe(CN)4-6、Fe 3+/Fe 2+、H 2O 2及NADH 等)在石墨烯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特性.为了比较石墨烯与其它碳材料的电化学

特性,Wang 等[99]用Fe(CN)3-6/Fe(CN)4-6、

NADH 、AA 作为氧化还原探针,研究并比较了单壁碳纳米管(SWNTs)、石墨烯氧化物、化学法还原的石墨烯氧化物(CRGO)以及电化学方法还原的石墨烯氧化物(ERGO)四种碳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图6),循环伏安结果表明,这些氧化还原探针在这四种碳材料

图6抗坏血酸在不同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99]

Fig.6Cyclic voltammograms of ascorbic acid at different electrodes [99]

(A)pristine graphene oxide,(B)chemically reduced graphene oxide,(C)electrochemically reduced graphene oxide,(D)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in 0.10mol ·L -1phosphate solution (pH 6.0)in the absence (short ?dashed curves)and

presence (solid curves)of 3mmol ·L -1ascorbic acid;scan rate:50mV ·s

-1

2079

Acta Phys.鄄Chim.Sin.,2010Vol.26

表面的电子转移动力学依赖于这些材料的表面化学

特性及其导电率,这些电活性物质在SWNT和ERGO表面的氧化还原动力学要比在石墨氧化物和CRGO表面快得多,为石墨烯在电化学中的进一步

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该课题组[100]还

利用凡士林作为绝缘粘合剂,简单但有效地制备了

尺寸可控的石墨烯膜电极,循环伏安结果表明,根据

分散到凡士林中石墨烯量的多少可制备从传统电极

到纳米级尺寸的电极.该电极不仅尺寸可控,并且有

很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电化学基础研

究和实际应用.Shan等[101]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功能化的石墨烯修饰电极,修饰后的石墨烯不

仅可以很好地分散在水相体系中,并且电化学结果

显示,该石墨烯复合物对O2和H2O2的还原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他们还将生物大分子如葡萄糖氧化

酶(GOD)通过PVP及离子液体固定在石墨烯表面,

构建了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固定在石墨烯表面的GOD能表现出良好的直接电子转移特性,并且可以

保持其生物电催化活性,能用于葡萄糖的检测,其响

应线性范围为2-14mmol·L-1.该课题组最近又构建了石墨烯/AuNPs/壳聚糖/Au修饰电极[102],该电极对H2O2和O2的还原同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在-0.2V(vs Ag/AgCl)时对H2O2的响应范围为0.2-4.2mmol·L-1,灵敏度为99.5μA·mmol-1·L·cm-2.以

葡萄糖氧化酶作为模型构建了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

感器,该电极在-0.2V时,对葡萄糖的响应范围为2-10mmol·L-1;在0.5V时,响应范围为2-14 mmol·L-1,检测限为180μmol·L-1.

石墨烯还可用于在大量AA存在的情况下有选

择性地检测DA,如Wang等[103]的研究结果表明DA

和石墨烯表面之间有强的π-π相互作用,从而加快

了DA的电子转移速率,同时减弱了AA在石墨烯

修饰电极表面的氧化.因此,实现了石墨烯修饰的电

极上DA的选择性检测,线性范围为5-200μmol·L-1.

作者所在的课题组研究了生物大分子在石墨

烯表面的固定方法、电化学特性及相关生物传感器

的性能[104].通过π-π电子作用将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固定到石墨烯表面形成了ABTS修饰的石墨烯复合物,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ABTS在石墨烯表面表现出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和快速的电化学动力学;之后将漆酶(来源于Rhus vernicifera)通过静电作用力固定到ABTS修饰的石墨烯表面,并研究了所制备的酶电极对O2电化学还原的催化作用,该电极可用于细胞中释放O2的电化学检测.本课题组还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到石墨烯表面的方法并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对O2电化学还原的催化作用,基于这种催化作用,还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葡萄糖传感器[105].

3.2化学电源

新型的化学电源体系,尤其是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是目前重要的“绿色”储能装置.各种碳材料,特别是sp2杂化的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层状结构、超大的比表面积而成为重要储能装置的电极材料.

碳材料如无定形碳[106-107]、多孔碳[108]、石墨[109]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由于纳米材料一般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小的尺寸效应及良好的催化活性,因而可以提高电池的比容量[110],在不同的碳纳米材料中,CNTs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已经被广泛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111-112].类似于CNTs,石墨烯有着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特异的电子传导能力[113],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114].

Yoo等[115]研究了石墨烯应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中的性能,结果表明其比容量可以达到540mAh·g-1;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储锂容量与石墨烯层间距有关,通过掺入一些物质如CNTs或者C60等,可以改变石墨烯的层间距,从而改变其比容量,如当加入CNTs和C60后,其比容量可分别高达730和784mAh·g-1.该小组还制备了石墨烯?SnO2(SnO2/ GNS)复合材料[116],该复合材料可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其比容量可达到810mAh·g-1,比纯SnO2的比容量(550mAh·g-1)高出很多,并且SnO2/GNS复合材料在循环30次后,比容量仍可保持到570mAh·g-1,而纯SnO2材料的比容量在循环15次后就会降低到60mAh·g-1.Liu 等[117]制备了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并研究锂离子的嵌入/脱出性能.由于石墨烯的加入,改善了锂离子在TiO2表面的嵌入/脱出性能,使得该电极在高充放电倍率下的比容量比纯TiO2电极材料的提高了两倍多.

碳材料是最早也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之一,目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碳材料主要有活性炭(AC)、活性碳纤维(ACF)、炭气凝胶、CNTs和模板碳等[118],这些sp2杂化的碳材料的基元是石墨烯.自石墨烯被成功制备出来后,人们

2080

No.8胡耀娟等: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开始探究其在超级电容器中应用的可能性.Ruoff 等[119]首次利用化学改性的石墨烯(CMG)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测试了基于CMG超级电容器的性能,在水相和有机相电解液中其比电容分别为135和99F·g-1.Vivekchand等[120]比较了不同方法制备的石墨烯用作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硫酸电解液中,通过剥离氧化石墨法和纳米金刚石转化法得到的石墨烯有较高的比电容,可达117 F·g-1;当加入离子液体后,在电压为3.5V时,其比电容和比能量可分别达到71F·g-1和31.9Wh·kg-1.

石墨烯与金属纳米粒子形成的复合物还被用于燃料电池的研究中.Xu等[121]首次利用石墨烯氧化物制备了石墨烯?金属(Au、Pt、Pd)纳米复合物,把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到石墨烯表面后,不仅有利于氧化石墨烯的还原,而且阻止了还原后石墨烯片层的团聚.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石墨烯?Pt复合物可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该研究打开了制备石墨烯?纳米颗粒复合物的新局面.Yoo等[122]把Pt 催化剂负载到石墨烯表面,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负载到石墨烯上的Pt颗粒粒径为0.5nm,使其显示出独特的电化学性质.在催化甲醇氧化反应中, Pt?石墨烯催化剂在0.6V时(vs NHE)的电流密度为0.12mA·cm-2,比Pt?炭黑催化剂的电流密度(0.03 mA·cm-2)高四倍之多.Li等[123]比较了Pt?石墨烯和Pt?Vulcan炭两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性能,循环伏安结果显示在电位为0.652V时,Pt?石墨烯催化剂的电流密度(以Pt的质量计算)为199.6A·g-1,几乎是Pt?Vulcan炭催化剂电流密度(101.2A·g-1,在0.664V)的两倍;计时电流安培法结果显示在0.6 V时,Pt?石墨烯催化剂的电流密度要比Pt?Vulcan炭高得多,表明在甲醇氧化反应中,Pt?石墨烯催化剂的性能要比Pt?Vulcan炭好得多.Kou等[124]把Pt纳米颗粒催化剂负载到功能化的石墨烯表面,用于催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中氧气的还原反应.Pt催化剂颗粒平均粒径为2nm,可以均匀地负载到石墨烯表面,得到的Pt?石墨烯催化剂与商业化的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和对氧电催化还原性能都好于商业化的催化剂,表现更高的稳定性和活性.Seger等[125]利用石墨烯作为Pt催化剂的支持材料,用于PMCFC,比较了Pt?石墨烯氧化物与没有任何支持材料的Pt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及燃料电池的性能,结果表明Pt?石墨烯氧化物的电化学活性面积为16.9m2·g-1,比没有任何支持材料的Pt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要大得多.当氧化石墨烯被进一步还原后,其电化学活性面积将达到20m2·g-1;他们进一步把Pt?石墨烯沉积到Toray paper上,作为燃料电池的阴极,炭黑支持的

Pt作为阳极,研究了该燃料电池的性能,该燃料电池最大功率可达161mW·cm-2,而没有支持材料的Pt作为阴极时,最大功率只有96mW·cm-2.

3.3太阳能电池

除了显示出作为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的巨大潜力外,石墨烯在太阳能电池应用方面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铟锡氧化物(ITO)由于其高的电导率和光透射率已被广泛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材料[126-127],但由于铟资源稀缺,人们急需要寻找一些替代品来代替ITO.石墨烯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导电性,很有潜力成为ITO的替代材料.利用石墨烯制作透明的导电膜并将其应用于太阳电池中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Becerril等[128]把石墨烯氧化物旋涂到石英表面,对其进行热还原处理后,电导率为102S·cm-1,并且在400-1800nm波长范围内透光率可达80%,表明该材料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Wang等[129]利用热膨胀石墨氧化物作为原料,对其进行热还原处理后得到的石墨烯可制作成透明导电膜,厚度约为10 nm,电导率为550S·cm-1,在1000-3000nm的波长范围内透光率达70%,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Liu等[130]首次利用功能化的石墨烯作为光电子器件的电子受体材料,当聚(3?辛基噻吩)(P3OT)和聚(3?己基噻吩)(P3HT)作为给体材料时,石墨烯和P3OT/P3HT的相互作用可以使该复合物很好地作为太阳能电池电极的活性层(图7),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流密度为4.0mA·cm-2,开路电压为0.72V,光转化率达到1.1%.该课题组还用溶液法制备了石墨烯透明导电膜[131],将其作为有机太阳电池的阳极,由于使用的石墨烯未经过有效还原,所以电阻较大,导致得到的太阳电池的开路电流及填充因子不及氧化铟,如果可以降低石墨烯膜的电阻,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更好.Li等[132]对石墨采用剥离?嵌入?膨胀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石墨烯,其电阻为通过以氧化石墨为原料制备的石墨烯的1%,并以DMF为溶剂,成功制备了LB膜,这种透明导电膜也成为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潜在材料.

3.4催化剂和药物载体

碳材料在多相催化中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石

2081

Acta Phys.?Chim.Sin.,2010

Vol.26

墨化的碳材料,包括石墨、碳黑、活性碳、CNTs 、碳纳米纤维等,已广泛用作催化剂的载体[133-139].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碳载体的结构对担载催化剂的性能有很大影响[140-141],石墨烯具有规整的二维表面结构,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模板担载催化剂.Mastalir 等[142-143]把Pd 纳米颗粒固定到氧化石墨烯上,首次研究了Pd ?石墨烯氧化物纳米复合物催化剂的性能,该催化剂对液相中乙炔加氢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Scheuermann 等[144]把该催化剂用于催化Suzuki ?Miyaura 反应,与传统的Pd ?C 催化剂相比较,基于石墨烯的催化剂有着更高的催化活性.

由于石墨烯具有单原子层结构,其比表面积很大,且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非常适合用作药物载体.Dai 等[145]首先制备了聚乙二醇功能化的石墨烯,使石墨烯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并且能够在血浆等生理环境下保持稳定分散,然后利用π-π相互作用首次成功地将抗肿瘤药物喜树碱衍生物(SN38)负载到石墨烯上,开启了石墨烯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Yang 等[146]利用氢键作用,以可溶性石墨烯作为药物载体,实现了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XR)在石墨烯上的高效负载.由于石墨烯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DXR 在石墨烯上的负载量可达2.35g ·g -1,远远高于其它的药物载体.3.5气体传感器

石墨烯的一些重要特性使其在传感器的制作及应用方面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如石墨烯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使其有大的比表面积,而这是制作高灵敏度传感器的必要因素,事实上这也是其它纳米结构材料用作传感器制作的重要原因;石墨烯用作传感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独特的电子结构,某些气体分子的吸附能诱导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其导电性能快速地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当NH 3分子在石墨烯表面发生物理吸附后,NH 3分子能够提供电子给石墨烯,形成n ?型掺杂的石墨烯;

而吸附H 2O 和NO 2等分子后,它们能从石墨烯接受电子,导致形成p ?型掺杂的石墨烯[3,147].Geim 等[148]首次制备了石墨烯气体传感器,当气体分子吸附到石墨烯表面作为电子给体和受体时,石墨烯的电导率会发生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当NO 2和H 2O 吸附到石墨烯表面时,其作为电子受体能够有效地增加石墨烯的导电性,而NH 3和CO 分子吸附到石墨烯表面时是作为电子给体的,石墨烯的导电率会减小(图8),当把吸附有气体的石墨烯在150℃下真空退火时,导电率将会恢复,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实现对气体单分子(NO 2、NH 3、H 2O 和CO 等)的检测.

这些研究成果为石墨烯用于气体传感器的研究掀开了新的一页.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这类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些传感器

图8石墨烯电导率随不同吸附气体的变化曲线[148]

Fig.8Dependence of resistivity (籽)of graphene on

the adsorption of various gases [148]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gases is 0.0001%(volume fraction).The positive (negative)sign of changes is chosen here to indicate electron (hole)doping.Region I:the device is in vacuum before its exposure;II:exposure to a diluted gas;III:evacu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set ?up;IV:annealing at 150℃.Note that the annealing caused an initial spike ?like response in ρ,which lasted for a few minutes and was generally irreproducible.For clarity,this transient region between III and IV is

omitted

图7石墨烯用于太阳能电池电极活性层示意图[130]

Fig.7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solar cells with graphene as the active layer [130]

(A)schematic of the devices with P3HT/graphene thin film as the active layer:ITO (17赘·cm -1)/PEDOT:PSS (40nm)/P3HT:graphene (100nm)/LiF

(1nm)/Al (70nm),chemical structures of (B)graphene and (C)P3HT;ITO:indium tin oxide,PEDOT:poly(ethylene dioxythiophene),

PSS:polystyrene sulfonic

acid

2082

No.8胡耀娟等: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缺乏选择性,而基于CNTs的传感器也有类似的缺点,对CNTs的端口或者侧壁进行化学修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一缺点,不仅可以使CNTs传感器对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响应,也可以使该传感器检测一些生物分子[149-152],可以预计该方法也适用于石墨烯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从石墨烯被首次制备出来后,石墨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化学电源、光电子器件和多相催化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石墨烯的研究和应用的关键之一是石墨烯的大规模、低成本、可控的合成和制备.机械剥离法显然不能满足未来工业化的需求;氧化石墨还原法虽然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制备出大量的石墨烯,然而石墨烯的电子结构以及晶体的完整性均受到强氧化剂严重的破坏,使其电子性质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微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化学沉积法虽然可以制得大面积且性能优异的石墨烯,但现阶段工艺的不成熟以及较高的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因此,如何大量、低成本制备出高质量的石墨烯材料仍然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近年来,石墨烯的功能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为了充分发挥石墨烯的优异性能,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还需要开发并完善新的功能化方法,如需要建立控制功能化的基团、位点及官能团数量等的方法,需要发展在功能化的同时应尽量保持其良好的固有性质的功能化方法,还需要建立在器件应用时除去不必要的官能团并恢复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的方法等.在实现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和有效功能化方法等一列关键问题得到解决后,石墨烯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阔.

References

1Kroto,H.W.;Heath,J.R.;O′Brien,S.C.;Curl,R.F.;Smalley,R.

E.Nature,1985,318:162

2Iijima,S.Nature,1991,354:56

3Novoselov,K.S.;Geim,A.K.;Morozov,S.V.;Jiang,D.;Zhang, Y.;Dubonos,S.V.;Grigorieva,I.V.;Firsov,A.A.Science,2004, 306(5696):666

4Shioyama,H.;Akita,T.Carbon,2003,41(1):179

5Viculis,L.M.;Mack,J.J.;Kaner,R.B.Science,2003,299(5611): 1361

6Lee,C.G.;Wei,X.D.;Kysar,J.W.;Hone,J.Science,2008,321 (5887):385

7Chen,J.H.;Jang,C.;Xiao,S.D.;Ishigami,M.;Fuhrer,M.S.Nat.

Nanotechnol.,2008,3:206

8Service,R.F.Science,2009,324(5929):875

9Balandin,A.A.;Ghosh,S.;Bao,W.Z.;Calizo,I.;Teweldebrhan,

D.;Miao,F.;Lau,C.N.Nano Lett.,2008,8(3):902

10Novoselov,K.S.;Jiang,Z.;Zhang,Y.;Morozov,S.V.;Stormer,

H.L.;Zeitler,U.;Maan,J.C.;Boebinger,G.S.;Kim,P.;Geim,A.

K.Science,2007,315(5817):1379

11Wang,Y.;Huang,Y.;Song,Y.;Zhang,X.Y.;Ma,Y.F.;Liang,J.

J.;Chen,Y.S.Nano Lett.,2009,9(1):220

12Park,S.J.;Ruoff,R.S.Nat.Nanotechnol.,2009,4:217

13Allen,M.J.;Tung,V.C.;Kaner,R.B.Chem.Rev.,2010,110(1): 132

14Huang,Y.;Chen,Y.S.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 2009,39(9):887[黄毅,陈永胜.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9, 39(9):887]

15Fu,Q.;Bao,X.H.Chin.Sci.Bull.,2009,54(18):2657[傅强,包信和.科学通报,2009,54(18):2657]

16Li,X.;Zhao,W.F.;Chen,G.H.Materials Review,2008,22(8): 48[李旭,赵卫峰,陈国华.材料导报,2008,22(8):48]

17Wu,J.;Pisula,W.;Müllen,K.Chem.Rev.,2007,107(3):718

18Loh,K.P.;Bao,Q.;Ang,P.K.;Yang,J.J.Mater.Chem.,2010, 20(12):2277

19Novoselov,K.S.;Jiang,D.;Schedin,F.;Booth,T.J.;Khotkevich, V.V.;Morozov,S.V.;Geim,A.K.Proc.Natl.Acad.Sci.,2005,

102(30):10451

20Meyer,J.C.;Geim,A.K.;Katsnelson,M.I.;Novoselov,K.S.;

Booth,T.J.;Roth,S.Nature,2007,446:60

21Akc?ltekin,S.;Kharrazi,M.E.;K?hler,B.;Lorke,A.;Schleberger, M.Nanotechnology,2009,20(15):155601

22Hummers,W.S.;Offeman,R.E.J.Am.Chem.Soc.,1958,80(6): 1339

23Brodie,B.C.Phil.Trans.R.Soc.Lond.,1859,149:249

24Staudenmaier,L.Ber.Dtsch.Chem.Ges.,1898,31(2):1481

25Zhang,L.;Liang,J.J.;Huang,Y.;Ma,Y.F.;Wang,Y.;Chen,Y.

S.Carbon,2009,47(14):3365

26Yang,Y.G.;Chen,C.M.;Wen,Y.F.;Yang,Q.H.;Wang,M.Z.

New Carbon Materials,2008,23(3):193[杨永岗,陈成猛,温月芳,杨全红,王茂章.新型炭材料,2008,23(3):193]

27Cote,L.J.;Kim,F.;Huang,J.X.J.Am.Chem.Soc.,2009,131(3): 1043

28Shin,H.J.;Kim,K.K.;Benayad,A.;Yoon,S.M.;Park,H.K.;

Jung,I.S.;Jin,M.H.;Jeong,H.K.;Kim,J.M.;Choi,J.Y.;Lee,Y.

H.Adv.Funct.Mater.,2009,19(12):1987

29Zhou,M.;Wang,Y.L.;Zhai,Y.M.;Zhai,J.F.;Ren,W.;Wang,

F.;Dong,S.J.Chem.Eur.J.,2009,15(25):6116

30Steurer,P.;Wissert,R.;Thomann,R.;Mulhaupt,R.Macromol.

Rapid Commun.,2009,30(4):316

31Hannes,C.S.;Li,J.L.;Michael,J.M.;Hiroaki,S.;Margarita,H.

A.;Douglas,H.A.;Robert,K.P.;Roberto,C.;Dudley,A.S.;Ilhan,

A.A.J.Phys.Chem.B,2006,110(17):8535

2083

Acta Phys.鄄Chim.Sin.,2010Vol.26

32Michael,J.M.;Li,J.L.;Adamson,D.H.;Schniepp,H.C.;Abdala,

A.A.;Liu,J.;Margarita,H.A.;David,L.M.;Roberto,C.;Robert,

K.P.;Ilhan,A.A.Chem.Mater.,2007,19(18):4396

33Graeme,W.;Brian,S.;Prashant,V.K.Nano Lett.,2008,8(5): 1487

34Cote,L.J.;Cruz?Silva,R.;Huang,J.X.J.Am.Chem.Soc.,2009, 131(31):11027

35Obraztsov,A.N.Nat.Nanotechnol.,2009,4:212

36de Parga,A.L.V.;Calleja,F.;Borca,B.;Passeggi Jr.,M.C.G.;

Hinarejos,J.J.;Guinea,F.;Miranda,R.Phys.Rev.Lett.,2008,

100(5):056807

37Land,T.A.;Michely,T.;Behm,R.J.;Hemminger,J.C.;Comsa,

G.Surf.Sci.,1992,264(3):261

38Coraux,J.;N′Diaye,A.T.;Busse,C.;Michely,T.Nano Lett., 2008,8(2):565

39Reina,A.;Jia,X.T.;Ho,J.;Nezich,D.;Son,H.;Bulovic,V.;

Dresselhaus,M.S.;Kong,J.Nano Lett.,2009,9(1):30

40Kim,K.S.;Zhao,Y.;Jang,H.;Lee,S.Y.;Kim,J.M.;Kim,K.S.;

Ahn,J.H.;Kim,P.;Choi,J.Y.;Hong,B.H.Nature,2009,457:

706

41Li,X.S.;Cai,W.W.;An,J.H.;Kim,S.Y.;Nah,J.;Yang,D.X.;

Piner,R.;Velamakanni,A.;Jung,I.;Tutuc,E.;Banerjee,S.K.;

Colombo,L.;Ruoff,R.S.Science,2009,324(5932):1312

42Forbeaux,I.;Themlin,J.M.;Charrier,A.;Thibaudau,F.;Debever, J.M.Appl.Surf.Sci.,2000,162-163(1):406

43Borovikov,V.;Zangwill,A.Phys.Rev.B,2009,80(12):121406 44Charrier,A.;Coati,A.;Argunova,T.;Thibaudau,F.;Garreau,Y.;

Pinchaux,R.;Forbeaux,I.;Debever,J.M.;Sauvage?Simkin,M.;

Themlin,J.M.J.Appl.Phys.,2002,92(5):2479

45de Heer,W.A.;Berger,C.;Wu,X.;First,P.N.;Conrad,E.H.;Li, X.;Li,T.;Sprinkle,M.;Hass,J.;Sadowski,M.L.;Potemski,M.;

Martinez,G.Solid State Commun.,2007,143(1-2):92

46Sprinkle,M.;Soukiassian,P.;de Heer,W.A.;Berger,C.;Conrad,

E.H.Phys.Status Solidi RRL,2009,3(6):A91

47Hannon,J.B.;Tromp,R.M.Phys.Rev.B,2008,77(24):241404 48Berger,C.;Song,Z.;Li,T.;Li,X.;Ogbazghi,A.Y.;Feng,R.;Dai, Z.T.;Marchenkov,A.N.;Conrad,E.H.;First,P.N.;de Heer,W.

A.J.Phys.Chem.B,2004,108(52):19912

49Berger,C.;Song,Z.;Li,X.;Wu,X.;Brown,N.;Naud,C.;Mayou,

D.;Li,T.;Hass,J.;Marchenkov,A.N.;Conrad,

E.H.;First,P.N.;

de Heer,W.A.Science,2006,312(5777):1191

50Liu,N.;Luo,F.;Wu,H.X.;Liu,Y.H.;Zhang,C.;Chen,J.Adv.

Funct.Mater.,2008,18(10):1518

51Subrahmanyam,K.S.;Panchakarla,L.S.;Govindaraj,A.;Rao,C.

N.R.J.Phys.Chem.C,2009,113(11):4257

52Qian,H.L.;Negri,F.;Wang,C.R.;Wang,Z.H.J.Am.Chem.

Soc.,2008,130(52):17970

53Hamilton,C.E.;Lomeda,J.R.;Sun,Z.;Tour,J.M.;Barron,A.R.

Nano Lett.,2009,9(10):3460

54Jiao,L.Y.;Zhang,L.;Wang,X.R.;Diankov,G.;Dai.H.J.Nature, 2009,458:87755Zhang,W.X.;Cui,J.C.;Tao,C.A.;Wu,Y.G.;Li,Z.P.;Ma,L.;

Wen,Y.Q.;Li,G.T.Angew.Chem.Int.Edit.,2009,48(32):5864 56Du,P.;Shi,Y.M.;Wu,P.;Zhou,Y.M.;Cai,C.X.Acta Chim.

Sin.,2007,65(1):1[杜攀,石彦茂,吴萍,周耀明,蔡称心.

化学学报,2007,65(1):1]

57Du,P.;Shi,Y.M.;Wu,P.;Lu,T.H.;Cai,C.X.Chin.J.Anal.

Chem.,2006,34(12):1688[杜攀,石彦茂,吴萍,陆天虹,

蔡称心.分析化学,2006,34(12):1688]

58Liu,S.N.;Yin,Y.J.;Cai,C.X.Chin.J.Chem.,2007,25(4):439 59Liu,S.N.;Cai,C.X.J.Electroanal.Chem.,2007,602(1):103 60Meng,L.;Wu,P.;Chen,G.X.;Cai,C.X.;Sun,Y.M.;Yuan,Z.H.

Biosens.Bioelectron.,2009,24(6):1751

61Meng,L.;Wu,P.;Chen,G.X.;Cai,C.X.J.Electrochem.Soc., 2008,155(11):F231

62Du,P.;Liu,S.N.;Wu,P.;Cai,C.X.Electrochim.Acta,2007,53

(4):1811

63Du,P.;Wu,P.;Cai,C.X.J.Electroanal.Chem.,2008,624(1-2): 21

64Du,P.;Zhou,B.;Cai,C.X.J.Electroanal.Chem.,2008,614(1-

2):149

65Meng,L.;Jin,J.;Yang,G.X.;Lu,T.H.;Zhang,H.;Cai,C.X.

Anal.Chem.,2009,81(17):7271

66He,H.;Riedl,T.;Lerf,A.;Klinowski,J.J.Phys.Chem.,1996, 100(51):19954

67He,H.;Klinowski,J.;Forster,M.;Lerf,A.Chem.Phys.Lett., 1998,287(1-2):53

68Lerf,A.;He,H.;Forster,M.;Klinowski,J.J.Phys.Chem.B,1998, 102(23):4477

69Cai,W.W.;Piner,R.D.;Stadermann,F.J.;Park,S.J.;Shaibat,M.

A.;Ishii,Y.;Yang,D.X.;Velamakanni,A.;An,S.J.;Stoller,M.;

An,J.;Chen,D.M.;Ruoff,R.S.Science,2008,321(5897):1815 70Veca,L.M.;Lu,F.S.;Meziani,M.J.;Cao,L.;Zhang,P.Y.;Qi,

G.;Qu,L.W.;Shrestha,M.;Sun,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mun.,2009:

2565

71Lin,Y.;Zhou,B.;Fernando,K.A.S.;Liu,P.;Allard,L.F.;Sun,Y.

P.Macromolecules,2003,36(19):7199

72Yang,H.F.;Shan,C.S.;Li,F.H.;Han,D.X.;Zhang,Q.X.;Niu, 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mun.,2009:3880

73Si,Y.C.;Samulski,E.T.Nano Lett.,2008,8(6):1679

74O′Connell,M.J.;Boul,P.;Ericson,L.M.;Huffman,C.;Wang,Y.;

Haroz,E.;Kuper,C.;Tour,J.;Ausman,K.D.;Smalley,R.E.

Chem.Phys.Lett.,2001,342(3-4):265

75Stankovich,S.;Piner,R.D.;Chen,X.Q.;Wu,N.Q.;Nguyen,S.

T.;Ruoff,R.S.J.Mater.Chem.,2006,16(5):155

76Katz,E.J.Electroanal.Chem.,1994,365(1-2):157

77Xu,Y.X.;Bai,H.;Lu,G.W.;Li,C.;Shi,G.Q.J.Am.Chem.Soc., 2008,130(18):5856

78Su,Q.;Pang,S.P.;Alijani,V.;Li,C.;Feng,X.L.;Mullen,K.Adv.

Mater.,2009,21(31):3191

79Lu,J.;Nagase,S.;Zhang,X.W.;Wang,D.;Ni,M.;Maeda,Y.;

Wakahara,T.;Nakahodo,T.;Tsuchiya,T.;Akasaka,T.;Gao,Z.

2084

No.8胡耀娟等: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X.;Yu,D.P.;Ye,H.Q.;Mei,W.N.;Zhou,Y.S.J.Am.Chem.

Soc.,2006,128(15):5114

80Hao,R.;Qian,W.;Zhang,L.H.;Hou,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mun., 2008:6576

81Chen,W.;Chen,S.;Qi,D.C.;Gao,X.Y.;Wee,A.T.S.J.Am.

Chem.Soc.,2007,129(34):10418

82Wei,D.C.;Liu,Y.Q.;Wang,Y.;Zhang,H.L.;Huang,L.P.;Yu,

G.Nano Lett.,2009,9(5):1752

83Li,X.L.;Wang,H.L.;Robinson,J.T.;Sanchez,H.;Diankov,G.;

Dai,H.J.J.Am.Chem.Soc.,2009,131(43):15939

84Li,N.;Wang,Z.Y.;Zhao,K.K.;Shi,Z.J.;Gu Z.N.;Xu,S.K.

Carbon,2010,48(1):255

85McCreery,R.L.Chem.Rev.,2008,108(7):2646

86McCreery,R.L.;Cline,K.K.Carbon electrodes.//Kissinger,P.T.;

Heineman,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boratory techniques in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2nd ed.New York:Marcel Dekker,1996:293-332 87Banks,C.E.;Davies,T.J.;Wildgoose,G.G.;Compton,R.G.

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mun.,2005:829

88Musameh,M.;Wang,J.;Merkoci,A.;Lin,Y.Electrochem.

Commun.,2002,4(10):743

89Zhang,X.Z.;Jiao,K.Acta Phys.?Chim.Sin.,2008,24(8):1439 [张旭志,焦奎.物理化学学报,2008,24(8):1439]

90L俟,Y.F.;Yin,Y.J.;Wu,P.;Cai,C.X.Acta Phys.?Chim.Sin., 2007,23(1):5[吕亚芬,印亚静,吴萍,蔡称心.物理化学学报,2007,23(1):5]

91Wu,L.N.;Zhang,X.J.;Ju,H.X.Anal.Chem.,2007,79(2):453 92Zhou,M.;Ding,J.;Guo,L.P.;Shang,Q.K.Anal.Chem.,2007, 79(14):5328

93Zhou,M.;Guo,J.D.;Guo,L.P.;Bai,J.Anal.Chem.,2008,80

(12):4642

94Ramesh,P.;Bhagyalakshmi,S.;Sampath,S.J.Colloid Interface Sci.,2004,274(1):95

95Shang,N.G.;Papakonstantinou,P.;McMullan,M.;Chu,M.;

Stamboulis,A.;Potenza,A.;Dhesi,S.S.;Marchetto,H.Adv.

Funct.Mater.,2008,18(21):3506

96Tang,L.H.;Wang,Y.;Li,Y.M.;Feng,H.B.;Lu,J.;Li,J.H.

Adv.Funct.Mater.,2009,19(17):2782

97Zhou,M.;Zhai,Y.M.;Dong,S.J.Anal.Chem.,2009,81(14): 5603

98Lin,W.J.;Liao,C.S.;Jhang,J.H.;Tsai,Y.C.Electrochem.

Commun.,2009,11(11):2153

99Wang,J.F.;Yang,S.L.;Guo,D.Y.;Yu,P.;Li,D.;Ye,J.S.;

Mao,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mun.,2009,11(10):1892

100Yang,S.L.;Guo,D.Y.;Su,L.;Yu,P.;Li,D.;Ye,J.S.;Mao,L.

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mun.,2009,11(10):1912

101Shan,C.S.;Yang,H.F.;Song,J.F.;Han,D.X.;Ivaska,A.;Niu, L.Anal.Chem.,2009,81(6):2378

102Shan,C.S.;Yang,H.F.;Han,D.X.;Zhang,Q.X.;Iraska,A.;

Niu,L.Biosens.Bioelectron.,2010,25(5):1070

103Wang,Y.;Li,Y.M.;Tang,L.H.;Lu,J.;Li,J.H.Electrochem.

Commun.,2009,11(4):889104Wu,X.M.;Hu,Y.J.;Jin,J.;Zhou,N.L.;Wu,P.;Zhang,H.;Cai,

C.X.Anal.Chem.,2010,82(9):3588

105Wu,P.;Shao,Q.;Hu,Y.J.;Jin,J.;Yin,Y.J.;Zhang,H.;Cai,C.

X.Electrochim.Acta,(Revised)

106Endo,M.;Kim,C.;Nishimura,K.;Fujino,T.;Miyashita,K.

Carbon,2000,38(2):183

107Gnanaraj,J.S.;Levi,M.D.;Levi,E.;Salitra,G.;Aurbach,D.;

Fischer,J.E.;Claye,A.J.Electrochem.Soc.,2001,148(6):A525 108Hu,Y.S.;Adelhelm,P.;Smarsley,B.M.;Hore,S.;Antonietti, M.;Maier,J.Adv.Funct.Mater.,2007,17(12):1873

109Wu,Y.P.;Jiang,C.;Wan,C.;Holze,R.Solid State Ionics,2003, 156(3):283

110Arico,A.S.;Bruce,P.;Scrosati,B.;Tarascon,J.M.;Schalkwijk, W.V.Nat.Mater.,2005,4:366

111Frackowiak,E.;Beguin,F.Carbon,2002,40(10):1775

112Frackowiak,E.;Gautier,S.;Gaucher,H.;Bonnamy,S.;Beguin,F.

Carbon,1999,37(1):61

113Zou,X.L.;He,S.J.;Li,D.;Peng,C.;Huang,Q.;Song,S.P.;Fan,

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ngmuir,2010,26(3):1936

114Wang,C.Y.;Li,D.;Too,C.O.;Wallace,G.G.Chem.Mater., 2009,21(13):2604

115Yoo,E.J.;Kim,J.;Hosono,E.;Zhou,H.S.;Kudo,T.;Honma,I.

Nano Lett.,2008,8(8):2277

116Paek,S.M.;Yoo,E.J.;Honma,I.Nano Lett.,2009,9(1):72 117Wang,D.;Choi,D.;Li,J.;Yang,Z.;Nie,Z.;Kou,R.;Hu,D.;

Wang,C.;Saraf,L.V.;Zhang,J.;Aksay,I.A.;Liu,J.ACS Nano,

2009,3(4):907

118Simon,P.;Gogotsi,Y.Nat.Mater.,2008,7:845

119Stoller,M.D.;Park,S.;Zhu,Y.;An,J.;Ruoff,R.S.Nano Lett., 2008,8(10):3498

120Vivekchand,S.R.C.;Rout,C.S.;Subrahmanyam,K.S.;

Govindaraj,A.;Rao,C.N.R.J.Chem.Sci.,2008,120(1):9 121Xu,C.;Wang,X.;Zhu,J.W.J.Phys.Chem.C,2008,112(50): 19841

122Yoo,E.J.;Okata,T.;Akita,T.;Kohyama,M.;Nakamura,J.;

Honma,I.Nano Lett.,2009,9(6):2255

123Li,Y.M.;Tang,L.H.;Li,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mun.,2009,11

(4):846

124Kou,R.;Shao,Y.Y.;Wang,D.H.;Engelhard,M.H.;Kwak,J.

H.;Wang,J.;Viswanathan,V.V.;Wang,C.M.;Lin,Y.H.;

Wang,Y.;Aksay,I.A.;Liu,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mun.,2009,11

(5):954

125Seger,B.;Kamat,P.V.J.Phys.Chem.C,2009,113(19):7990 126Schlatmann,A.R.;Floet,D.W.;Hillberer,A.;Garten,F.;

Smulders,P.J.M.;Klapwijk,T.M.;Hadziioannou,G.Appl.

Phys.Lett.,1996,69(12):1764

127Scott,J.C.;Kaufman,J.H.;Brock,P.J.;Dipietro,R.;Salem,J.;

Goitia,J.A.J.Appl.Phys.,1996,79(5):2745

128Becerril,H.A.;Mao,J.;Liu,Z.F.;Stoltenberg,R.M.;Bao,Z.N.;

Chen,Y.S.ACS Nano,2008,2(3):463

129Wang,X.;Zhi,L.J.;Mullen,K.Nano Lett.,2008,8(1):323

2085

Acta Phys.?Chim.Sin.,2010Vol.26

130Liu,Q.;Liu,Z.F.;Zhang,X.Y.;Zhang,N.;Yang,L.Y.;Yin,S.

G.;Chen,Y.S.Appl.Phys.Lett.,2008,92(22):223303

131Wu,J.B.;Becerril,H.A.;Bao,Z.N.;Liu,Z.F.;Chen,Y.S.;

Peumans,P.Appl.Phys.Lett.,2008,92(26):263302

132Li,X.L.;Zhang,G.Y.;Bai,X.D.;Sun,X.M.;Wang,X.R.;

Wang,E.G.;Dai,H.J.Nat.Nanotechnol.,2008,3:538

133Nhut,J.M.;Pesant,L.;Tessonnier,J.P.;Wine,G.;Guille,J.;

Pham,H.C.;Ledoux,M.J.Appl.Catal.A:General,2003,254

(2):345

134Serp,P.;Corrias,M.;Kalck,P.Appl.Catal.A:General,2003, 253(2):337

135Pan,X.L.;Bao,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mun.,2008:6271

136Yao,Y.X.;Fu,Q.;Zhang,Z.;Ma,T.;Tan,D.L.;Bao,X.H.

Appl.Surf.Sci.,2008,254(13):3808

137Zhang,H.;Fu,Q.;Yao,Y.X.;Zhang,Z.;Ma,T.;Tan,D.;Bao,X.

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ngmuir,2008,24(19):10874

138Cao,Y.M.;Wang,Z.Y.;Shi,Z.J.;Gu,Z.N.Acta Phys.?Chim.

Sin.,2009,25(5):825[曹优明,王志永,施祖进,顾镇南.物理化学学报,2009,25(5):825]

139Zhang,H.;Fu,Q.;Cui,Y.;Tan,D.L.;Bao,X.H.Chin.Sci.Bull., 2009,54(13):1860[张辉,傅强,崔义,谭大力,包信和.

科学通报,2009,54(13):1860]

140Pan,X.L.;Fan,Z.L.;Chen,W.;Ding,Y.J.;Luo,H.Y.;Bao,X.

H.Nat.Mater.,2007,6:507141Chen,W.;Fan,Z.L.;Pan,X.L.;Bao,X.H.J.Am.Chem.Soc., 2008,130(29):9414

142Mastalir,A.;Kiraly,Z.;Patzko,A.;Dekany,I.;L忆Argentiere,P.

Carbon,2008,46(13):1631

143Mastalir,A.;Kiraly,Z.;Benko,M.;Dekany,I.Catal.Lett.,2008, 124(1-2):34

144Scheuermann,G.M.;Rumi,L.;Steurer,P.;Bannwarth,W.;

Mulhaupt,R.J.Am.Chem.Soc.,2009,131(23):8262

145Liu,Z.;Robinson,J.T.;Sun,X.M.;Dai,H.J.J.Am.Chem.Soc., 2008,130(33):10876

146Yang,X.Y.;Zhang,X.Y.;Liu,Z.F.;Ma,Y.F.;Huang,Y.;

Chen,Y.S.J.Phys.Chem.C,2008,112(45):17554

147Wehling,T.O.;Novoselov,K.S.;Morozov,S.V.;Vdovin,E.E.;

Katsnelson,M.I.;Geim,A.K.;Lichtenstein,A.I.Nano Lett.,

2008,8(1):173

148Schedin,F.;Geim,A.K.;Morozov,S.V.;Hill,E.W.;Blake,P.;

Katsnelson,M.I.;Novoselov,K.S.Nat.Mater.,2007,6:652 149Alivisatos,P.Nat.Biotechnol.,2004,22:47

150Chen,R.J.;Bangsaruntip,S.;Drouvalakis,K.A.;Kam,N.W.S.;

Shim,M.;Li,Y.;Kim,W.;Utz,P.J.;Dai,H.Proc.Natl.Acad.

Sci.,2003,100(9):4984

151Chen,R.J.;Zhang,Y.;Wang,D.W.;Dai,H.J.J.Am.Chem.

Soc.,2001,123(16):3838

152Wang,J.Electroanalysis,2005,17(1):7

2086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摘要: 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的二维自由态原子晶体, 它是构筑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三维体相石墨等sp2 杂化碳的基本结构单元, 具有很多奇异的电子及机械性能。因而吸引了化学、材料等其他领域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几年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包括石墨烯的合成、去氧化、化学修饰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内容。石墨烯由于其特殊的电学、热学、力学等性质以及在纳米电子器件、储能材料、光电材料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引起了科学界新一轮的热潮。关键字: 石墨烯, 制备, 应用,氧化石墨烯,传感器 石墨烯的定义 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厚度只有0.335纳米,仅为头发的20万分之一,是构建其它维数碳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纳米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单元,具有极好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和电学质量。 石墨烯的结构 完美的石墨烯是二维的, 它只包括六角元胞(等角六边形)。 如果有五角元胞和七角元胞存在,那么他们构成石墨烯的缺陷。如果少量的五角元胞细胞会使石墨烯翘曲; 12个五角元胞的会形成富勒烯。碳纳米管也被认为是卷成圆桶的石墨烯; 可见,石墨烯是构建其它维数碳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纳米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单元。

单原子层石墨晶体薄膜。 每个原胞中两个碳原子,每个原子与最相邻三个碳原子形成三个σ键。 每个碳原子贡献一个多余p电子,垂直于graphene平面,形成未成键的π电子——良好的导电性。 石墨烯的性能 最薄——只有一个原子厚 强度最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专家为了测试石墨烯的强度,先在一块硅晶体板上钻出一些直径一微米的孔,每个小孔上放置一个完好的石墨烯样本,然后用一个带有金刚石探头的工具对样本施加压力。结果显示,在石墨烯样品微粒开始断裂前,每100纳米距离上可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9 微牛左右。按这个结果测算,要使1 米长的石墨烯断裂,需要施加相当于55 牛顿的压力,也就是说,用石墨烯制成的包装袋应该可以承受大约两吨的重量。 没有能隙——良好的半导体 良好的导热性 热稳定性——优于石墨 较大的比表面积 优秀导电性——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电子的“光速”移动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这样每个碳原子都贡献一个未成键的π电子,这些π电子与平面成垂直的方向可形成轨道,π电子可在晶体中自由移动,赋予

有机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应用

有机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应用 张丽园1,2 ,姚 远 2 (1.蚌埠学院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安徽蚌埠233000; 2.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合肥230009) 摘要: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平面纳米材料,其所具有的单原子层结构使它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从2004年被发现以来,引起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成为了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石墨烯易于团聚堆积成石墨,不能均匀的分散在基体中,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将石墨烯与其它物质有效复合,充分发挥其在电子学、生物医学、催化、传感器、储能等领域的优良特性,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着重介绍了石墨烯有机功能化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石墨烯的功能化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石墨烯;氧化石墨;有机功能化;表面改性 中图分类号:O6-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380X (2012)08-0016-05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Organo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ZHANG Li -yuan 1,2 ,YAO Yuan 2 (1.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engbu College ,Bengbu 233000,China ; 2.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China ) Abstract :Graphene is a novel two -dimensional nanomaterial with a flat monolayer of carbon atoms structure ,which has contributed to its unique features.Since it had been discovered in 2004,the graphene has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worldwide in the sciences ,and became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es all over the world.How-ever ,the structure of the graphene has lots of limitations in the applications in compounding with other materials ,and restricted its wide usage.To materialize the prospect applications as much as possible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s ,biomedicine ,catalysis ,sensors ,energy storage etc.The key is to ograno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in a con-trolled way.This paper emphasized on some common preparations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organo -functionalized graphene.Besides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organo -functionalizing of graphene was forecasted.Key words :Graphene ;Graphene Oxide ;Organic Functionalize ;Surface Modification 1 引言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单原子层结构的二维 平面纳米材料,从2004年被发现以来,引起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成为了材料学、物理学、 化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1] 。其独特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使其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如:较高的杨氏模量( 1100GPa )、载流子迁移率(2?105cm 2/(V ·s ))、热导率( 5000J /(m ·K ·s ))和比表面积(理论值2630m 2/g ),还具有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量子霍尔铁磁性和激子带隙等 现象 [2] ,这些特性使得石墨烯在纳米电子学、纳 米复合物、氢气超级电容器等领域有着广泛潜在的 应用[3] ;其特有的单原子层结构和较大的表面积 的特性还可使其在生物医学方面得到应用[4] 。然而理想石墨烯易团聚堆积成石墨形态,并不利于与 其它物质进行复合,使其的应用受到了大幅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石墨烯的有机功能化改性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极大地拓展了石墨烯的应用领域。基于材料化学的角度,对石墨烯的表面有机改性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要的综述。 · 61·第34卷第8期2012年8月宜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chun College Vol.34,No.8Aug.2012 * 收稿日期:2012-05-31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KJ2009B212Z )。 作者简介:张丽园(1980-),男,安徽凤阳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绿色化学和材料学研究。

石墨烯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石墨烯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1、石墨烯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的研究 纳米材料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紧密排列成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纳米材料,由于它具有特殊的纳米结构以及优异的性能,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已在电子学、光学、磁学、生物医学、催化等诸多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能。光催化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操作条件容易控制和降解彻底的特点,被认为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环保新技术。以光催化剂/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复合工艺,制备了三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1)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并用热剥离成石墨烯,或者利用超声波分散剥离为氧化石墨烯,再化学还原成石墨烯。 2)二氧化钛/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钛和石墨烯复合效果较好。 3)以氧化石墨烯为基体,醋酸锌为锌源,采用溶胶法制备了氧化锌/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发现了石墨烯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氧化锌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可以测定复合材料的荧光效应。 2、石墨烯负载Pt催化剂的催化氧化发光性能 Pt纳米颗粒可以很好地分散在石墨烯表面,因此合成了石墨

烯负载Pt纳米颗粒的Pt/石墨烯催化剂.并有较快的催化反应速率,Pt颗粒越小催化发光强度越大。当不同Pt负载量(0.4%-1.6%(w,质量分数)的催化剂作用于40%(φ,体积分数)以下浓度的CO/空气体系时,产生的催化发光强度均与CO浓度成正比。该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不但对CO氧化有较好的催化发光性能,还对乙醚、无水甲醇和甲苯有不同程度的催化氧化发光活性;但二氧化碳、甲醛、戊二醛、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水蒸气均无响应信号。 3、与传统的Pd/Vulcan XC-72相比,Pd/石墨烯催化剂对碱性介质中乙醇电氧化的催化活性有了极大的提高,石墨烯-SnO2复合物(SnO2-GNS)可以负载高分散的Pd作为纳米颗粒催化剂,电化学测试表明,与Pd/石墨烯(Pd/GNS)相比,Pd/SnO2-GNS 催化剂对乙醇电氧化的催化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当加入的前驱盐SnCl2·2H2O与氧化石墨的质量比为1:2时,Pd/SnO2-GNS催化剂获得最好的催化活性。 4、用石墨烯(G)代替Vulcan XC-72炭(XC)作Ir的载体制备石墨烯载Ir(Ir/G)催化剂.电化学的测量结果表明,Ir/G催化剂对氨氧化的电催化性能优于XC炭载Ir(Ir/XC)催化剂。 5、利用溶胶-凝胶法原位制备了二氧化钛/石墨烯(TiO2-GE)复合光催化剂,研究了纯TiO2以及不同方法制备的TiO2-GE复合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及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引入提高了TiO2的光催活性,这主要是得益于石墨烯优

石墨烯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石墨烯应用领域 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和高比表面积,近年来受到化学、物理、材料、能源、环境等领域的极大重视,应用前景广阔,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未来材料”和“革命性材料”。具体在五个应用领域:一是储能领域。石墨烯可用于制造超级电容器、超级锂电池等。二是光电器件领域。石墨烯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晶体管、电脑芯片、触摸屏、电子纸等。三是材料领域。石墨烯可作为新的添加剂,用于制造新型涂料以及制作防静电材料。四是生物医药领域。石墨烯良好的阻隔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药物载体、生物诊断、荧光成像、生物监测等。五是散热领域。石墨烯散热薄膜可广泛应用于超薄大功耗电子产品,比如当前全球热销的智能手机、IPAD 电脑、半导体照明和液晶电视等。 中国科学院预计,到2024年前后,石墨烯器件有望替代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在纳米电子器件、光电化学电池、超轻型飞机材料等研究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全球范围内仅电子行业每年需消耗大约2500吨半导体晶硅,纯石墨烯的市场价格约为人民币1000元/g ,其若能替代晶硅市场份额的10%,就可以获得5000亿元以上的经济利益;全球每年对负极材料的需求量在2.5万吨以上,并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石墨烯若能作为负极材料获得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的10%,就可以获得2500吨的市场规模。可见,石墨烯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目前国内外对石墨烯技术的应用研究如火如荼,具体应用如下: 2.1 石墨烯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性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首选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主流电池。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是锂电池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正极材料中添加导电剂是一种有效改善锂电性能的途径,可大大增加正负极的导电性能、提高电池体积能量密度、降低电阻,增加锂离子脱嵌及嵌入速度,显著提升电池的倍率充放电等性能,提高电动车的快充性能。 所谓石墨烯电池并非整个电池都用石墨烯材料制作,而是在电池的电

石墨烯量子点制备与应用

石墨烯量子点的概述 石墨烯量子点的性质 GQDs是准零维结构的纳米材料,由于其自身半径小于波尔激发半径,原子内部的电子在三维方向上的运动均受到限制,所以量子局域效应十分显着,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与传统的半导体量子点(QDs)相比,GQDs 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不含高毒性的金属元素如镉、铅等,属环保型量子点材料;自身结构稳定,耐强酸和强碱,耐光漂白;厚度可达到单个原子层,横向尺寸可达到几个互相联接的苯环大小,却能够保持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带隙宽度范围可调,原则上可通过量子局域效应和边缘效应在0~5 eV 范围内调节,从而将波长范围从近红外区扩展到可见光区及深紫外区,从而满足了各种技术对材料能隙和特征波长的要求;容易实现表面功能化,可稳定分散于常用的化学试剂,满足材料低成本加工处理的需求。GQDs拥有的发光特性主要是通过光致发光和电化学发光产生,其中荧光性能是GQDs最突出的性能,GQDs的荧光性质主要包括:激发荧光稳定性高且具有抗光漂白性;荧光发射波长可以进行可控调节,有些GQDs还具有上转换荧光性质;激发光谱宽且连续,可以进行一元激发、多元发射。目前关于GQDs的光致发光机理主要有两个:(1)官能团效应,即在GQDs表面进行化学修饰,使得GQDs表面产生能量势阱,表面物理化学状态发生显着变化,导致其荧光量子产率提高;(2)尺寸效应,即GQDs的荧光性能取决于粒径尺寸的大小。GQDs还是优良的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因此GQDs在能量存储、光电转化和电磁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在生物、医学、材料、新型半导体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潜在应用价值。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 GQDs的合成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如图1-1所示。自上而下法是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作用,进行热解和机械剥离块状石墨,得到尺寸较小的GQDs,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比如改进的Hummers法,其使用的原料廉价,但是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制备周期比较长,通常需要经过强酸、强氧

石墨烯改性

综合实践论文 题目:石墨烯改性研究进展 班级:高分子112 姓名:陈阳建 指导老师:祖立武 日期:2014年6月20日

石墨烯改性研究进展 陈阳建 齐齐哈尔大学材料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0221 摘要: 结合当前国内外石墨烯改性的研究进展,分别从表面改性和电子性能改性两个方面介绍了石墨烯的改性方法。其中,石墨烯表面改性包括共价键功能化和非共价键功能化;石墨烯电子性能改性包括掺杂和离子轰击。讨论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并在原有改性方法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石墨烯改性的发展方向。关键词: 石墨烯;改性;综述;共价键功能化;非共价键功能化;掺杂;离子轰击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modification of graphene Chen yangjian Materials Science,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in Heilongjiang 10221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odification of graphene material at hom e and abroad, the methods of modification of graphene are introduced from the surfac e modification and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modification, respectively. The methods o f surface modification contain the covalent functionalization and non-covalent functio nalization; the methods of electronic properties modification contain dopin g and ion b ombardment. Final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odification met h ods are discussed,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odification of graphene is pointed out on the basis of original modification methods. Key words: graphene; modification; review; covalent functionalization; non-covalent functionalization; doping; ion bombardment

综述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

半导体物理课程作业 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材料)

目录 一、石墨烯概述 (2) 二、石磨烯的制备 (3) 1、机械剥离法 (3) 2、外延生长法 (5) 3、化学气相沉积法 (6) 4、氧化石墨-还原法 (6) 5、电弧法 (9) 6、电化学还原法 (9) 7、有机合成法 (10) 三、石墨烯的应用 (11) 1、石墨烯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 (11) 1.1 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 (11) 1.2 石墨烯基计算机芯片 (12) 1.3 石墨烯信息存储器件 (13) 2、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14) 2.1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 (14) 2.2 锂离子电池 (15) 2.3 太阳能电池 (16) 2.4 储氢/甲烷器件 (17) 3、石墨烯在材料领域的应用 (18) 3.1 特氟龙材料替代物 (18) 3.2 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 (18) 3.3 光电功能材料 (19) 4、石墨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20) 4.1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纳米载药体系 (20) 4.2 氧化石墨烯对DNA/基因/蛋白的选择性检测 (21) 4.3用于生物成像技术 (23) 4.4 石墨烯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23) 四、总结及展望 (24) 参考文献 (25)

一、石墨烯概述 碳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元素之一。碳基材料是材料界中一类非常具有魅力的物质,从无定形的碳黑到晶体结构的天然层状石墨;从零维纳米结构富勒烯到一维碳纳米管无不给人们带来炫丽多彩的科学新思路。而二维碳基材料石墨烯的发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碳材料的家族,而且其所具有的特殊纳米结构和性能,使得石墨烯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验研究方面都已展示出了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从而为碳基材料的研究提供新的目标和方向。 碳的晶体结构—石墨和金刚石(三维)是自然界中最早为人们熟知的两种碳同素异构体,因化学成键方式不同而具有截然相反的特性。1985年,一种被称为“巴基 (零维)被首次发现,三位发现者于11年后, 即1996年获诺贝尔球”的足球形分子C 60 化学奖。1991年,由石墨层片卷曲而成的一维管状结构: 碳纳米管被发现,发现者饭岛澄男(Sumio Iijima)于2008年获卡弗里纳米科学奖。石墨烯(Graphene)是只有一个原子层厚的单层石墨片,是石墨的极限形式。作为碳的二维晶体结构, 石墨烯的出现最终为人类勾勒出一幅点、线、面、体(从零维到三维)相结合的完美画面(图1)。 图1 碳的晶体结构 石墨烯作为一种独特的二维晶体,有着非常优异的性能: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理论值为2630m2/g;机械性能优异,杨氏模量达1.0TPa;热导率为5300W·m-1·K-1,是铜热导率的10多倍;几乎完全透明,对光只有2.3%的吸收;在电和磁性能方面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如室温量子霍尔效应、双极性电场效应、铁磁性、超导性及高

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课程论文

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前景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2链接的单元子层构成,其基本结构为有机材料中最稳定的苯六元环。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的二维材料。石墨烯是构成其他石墨材料的基本单元,它可以翘曲成为零维的富勒烯,卷曲成为一维的CNTs或者堆垛成为三维的石墨。石墨烯是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比钻石还坚硬,厚度相当于普通食品塑料袋的石墨烯能够承担大约两吨重的物品。石墨烯最大的特点是石墨 烯最大的特性是其中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这使得石墨烯中的电子,或更准确地,应称为“载荷子”的性质和相对论性的中微子非常相似。此外石墨烯有相当的不透明度:可以吸收大约2.3%的可见光。而这也是石墨烯中载荷子相对论性 的体现。 石墨烯的合成方法 1.微机械剥离法 这是最早制备出石墨烯的方法。2004年Novoselovt等用这种方法制备出了单层石墨烯。典型制备方法是用另外一种材料膨化或者引入缺陷的热 解石墨进行摩擦,体相石墨的表面会产生絮片状的晶体,在这些絮片状的 晶体中含有单层的石墨烯。但缺点是此法是利用摩擦石墨表面获得的薄片 来筛选出单层的石墨烯薄片,其尺寸不易控制,无法可靠地制造长度足供 应用的石墨薄片样本。 2.外延生长法 一般是通过加热6H—SiC单晶表面,脱附Si(0001面)原子制备出石墨烯.先将6H- SiC单晶表面进行氧化或H 刻蚀预处理在超高真空下加热去除表面氧化物,通过俄歇电子能谱确认氧化物完全去除后,继续恒温加热10-20分钟,所得的石墨烯片层厚度主要由这一步骤的温度所决定,这种方法能够制备出l-2碳原子层厚的石墨烯,但由于SiC晶体表面结构较为复杂,难以获得大面积、厚度均一的石烯。与机械剥离法得到的石墨烯相比,外延生长法制备的石墨烯表现出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特性,但观测不到量子霍尔效应。 3.碳纳米管轴向切割法 前文已经提到过,碳纳米管从结构上可以看作是由单层的石墨烯纳米带卷曲

功能化石墨烯的生物医药应用研究

功能化石墨烯的生物医药应用研究 张海燕1, 2,邬伟魁1,杨明1, 3* 1.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04 2.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03 3.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1137 摘要:从2004年被发现至今,石墨烯这种特殊的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石墨烯的功能化是其进一步加工以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质的基础。石墨烯的生物医药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对功能化石墨烯进行生物相容性、药物载体、生物检测等研究是极富挑战的工作。重点阐述了石墨烯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关键词:石墨烯;功能化;生物医药;纳米材料;药物载体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1)06 - 1235 - 04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materials in biomedicine ZHANG Hai-yan1, 2, WU Wei-kui1, YANG Ming1, 3 1.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inistry of Education,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4,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Material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03, China 3.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Key words: graphene; functionalization; biomedicine; nanomaterials; drug carrier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graphene)。由于他们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研究,共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为“单层石墨片”,是构成石墨的基本结构单元;而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是由石墨烯卷曲而成的圆筒结构。石墨烯的研究受碳纳米管相关研究的启发,其发展历程与碳纳米管相似。在碳纳米管被发现之前,碳的晶体结构主要有3种:石墨(graphite)、金刚石(diamond)和富勒烯(fullerene)。由于石墨烯具有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可加工性好等众多优点,人们普遍预测石墨烯在电子、信息、能源、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可望在21世纪掀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1]。 纳米医药是使用纳米结构的物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人们常选择特殊给药途径(如口服、脉管或瘤内给药),将纳米物质安全有效地传递到靶器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为药物载体、基因载体和显像剂,纳米物质可以和受损组织或瘤生长部位结合,这在未来医药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力[2-3]。石墨烯的化学稳定性高,其表面呈惰性状态,与其他介质的相互作用较弱,难溶于水及常用的有机溶剂。功能化是实现石墨烯分散、溶解和成型加工的重要手段。由于分子表面具有很多亲水性官能团,且表面积较大,石墨烯氧化物(graphene oxide,GO)可以极细小的颗粒悬浮于水溶液或生理环境体系,或应用于注射剂的研究。GO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但其还原产物容易发生聚集,并且很难再次分散;功能化GO可有效增强其稳定性。虽然困难重重,近年来,石墨烯的生物医药应用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重点阐述了石墨烯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 收稿日期:2011-01-12 基金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0708006);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09ZX09103-393);中药新型给药系统技术平台“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09ZX09310-005) 作者简介:张海燕(1980—),女,河北承德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中药新辅料、新工艺、医用材料研究。 Tel: (0791)7119010 E-mail: haiyansl@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 *通讯作者杨明 Tel: (0791)7118658 E-mail: yangming16@https://www.360docs.net/doc/b57263862.html,

石墨烯磺酸功能化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备注 (1)4-磺酸基-氟硼酸重氮苯的合成 S1:称取17.3g4-磺胺酸(0.1 mol)固体溶于100ml蒸 馏水中后 S2: 将31.8 mL氟硼酸水溶液 (40 wt %, 0.2mol) 缓缓逐 滴加入磺胺酸水溶液中。将混合溶液冷却至0℃。 S3:维持恒温5℃,将7.0 g亚硝酸钠(100mmol)溶于 蒸馏水中,缓缓加入上步所得溶液中。添加完成,持 续搅拌2h。 S4:抽滤收集白色沉淀,再用乙醚洗涤数次。将白色 沉淀冷冻干燥和储存。 时间:2.5h (2)GP-SO3H(DS=1.21)的合成 S1:称取0.6g石墨烯粉末(GO,约0.05mol),其分散于500mL蒸馏水中. 使用5 wt %的碳酸钠水溶液调节其PH值至9左右。(5.26gNa2CO3,溶于100ml水中) S2:将调整过得溶液进行轻微的超声处理30min。将GO溶液用离心机分离30min以移除未反应的石墨,转速为2000rpm。 S3:称量3.9g硼氢化钠(0.1 mmol)溶于10mL蒸馏水中,将其加入GO的水溶液中,在70℃下反应1h。抽滤,使用蒸馏水洗涤直至其PH值达到7。 S4:将部分还原的GO重新分散到500mL的蒸馏水中,使用轻微声波震荡30min。使用冰浴将其冷却至室温。 S5:称取0.68 g(2.5mmol)制得的4-磺酸基-氟硼酸重氮苯,溶于10mL蒸馏水中,将其缓缓逐滴加入S4得到的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6h。反应溶液使用声波处理10min称量+30min 分散+1h预还原+2h 抽滤+30min分散+12h偶合+2h抽滤+完全还原24h

30min。再称取0.68g(2.5mmol)制得的4-磺酸基-氟硼酸重氮苯重复上述步骤。 S6:反应完成后,使用5 wt % 的碳酸钠水溶液调节PH 值至10以上,伴随添加有沉淀生成。将沉淀过滤出,并用蒸馏水(水)和乙醇洗涤,即可得到GO-SO3H。S7:将GO-SO3H 重新分散在50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水合肼(5060%, 32 mL),在 120℃下充分还原 24 h。这步中磺酸基的存在使得石墨烯能够很好分散在水中。再使用5 wt % 的碳酸钠水溶液调节PH值至10以上,过滤得到沉淀,用水完全洗涤,冷冻干燥得到GP-SO3H (1.19 g)。 (3)GP-SO3H纳米纸的制备 S1:将所需量的GP-SO3H分散在水中,使用超声处理。然后使用离心机(2000 rpm)去除不溶的杂质。通过带有400 nm 规格孔隙的PC膜抽滤得到数百纳米至30μm左右的,并自然风干。 S2:从过滤器上将独立的纳米纸剥离,在真空炉中在250℃下进行热处理24h。即可得到可用的GP-SO3H纳米纸。 (4)石墨烯化学键合镀层 S1:将基片预先放置在装有GP-SO3H纳米纸碎片的反应炉中。为防止硅橡胶残余的灰污染基片表面,高温硅橡胶被放置在反应炉预先设定的位置。 S2:将反应炉中抽真空,然后在30min内迅速将温度从室温升至500℃。关闭真空抽取,然后在20min内将温度再次迅速升至1000℃。 S3:管内有气体产生,反应炉内的压力会逐渐升高至大气压,将真空阀转接Ar进气口。将炉中尽快清理干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任成,王小军,李永祥,王建龙,曹端林 摘要: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成为物理化学和材料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分类,主要包括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和石墨烯-碳基材料复合材料。并简述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催化领域、电化学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和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石墨烯;复合材料;纳米粒子;含能材料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composites ABSTRACT: Graphene has recently attracted much interest in physics,chemistry and material field due to its uniqu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graphene composites, mainly inclouding graphene-nanoparticles composites, graphene-polymer composites and graphene-carbonmaterials composites. And resume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composites in the field of catalysis, electrochemistry, biological medicine and energetic materials. Keywords: graphene; composites; nanoparticles; energetic materials 石墨烯自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Geim[1-3]等成功制备出以来,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颇受物理化学和材料学界的重视。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紧密堆积构成的二维晶体,是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在内的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基本组成单元。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机械剥离法,晶体外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插层剥离法以及采用氧化石墨烯的高温脱氧和化学还原法等[4-10]。与碳纳米管类似,石墨烯很难作为单一原料生产某种产品,而主要是利用其突出特性与其它材料体系进行复合.从而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而氧化石墨烯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结构,使其成为制备石墨烯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理想前驱体。本文综述了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分类及其在催化领域、电化学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和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

石墨烯的合成与应用

石墨烯的合成与应用 贾雨龙1345761115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摘要:论述了石墨烯非凡的物理及电学性质,包括电子输运-零质量的狄拉克-费米子行为,量子霍耳效应,最小量子电导率,量子干涉效应的强烈抑制等;石墨烯的机械和化学制备方法和石墨烯在纳电子器件方面、计算机芯片取代硅、制造最快的碳晶体管、减少噪声方面和潜在的储氢材料领域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石墨烯;量子霍耳效应;量子电导率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graphene Jia yun-lo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extraordinarily phys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graphene,including electron transport-Massless Dirac Fermion behavior,Anomalous quantum Hall effect(chiral,RT),Minimum quantum conductivity,Suppression of quantum interference effect,and etc.The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synthesis methods for graphene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graphene in nanoelectronic devices,computers chip replace of silicon,manufacturing the fastest transistor,reducing yawp and potential hydrogen storage,etc were also introduced. Key words:Graphene;anomalous quantum Hall effect;Minimum conductivity 引言 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炭质新材料[1],这种石墨晶体薄膜的厚度只有仅有0.0035nm,仅为头发的20万分之一,是构建其他维数炭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纳米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单元,具有极好的结晶性及电学性。完美的石墨烯是二维的,只包括六角元胞;如果有五角元胞和七角元胞存在,会构成石墨烯的缺陷;少量的五角元胞存在会使石墨烯翘曲入形状;12 个五角元胞会形成富勒烯(fullerene) 石墨烯的理论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被广泛用来描述不同结构炭质材料的性能。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认识到石墨烯可以作为(2+1)维量子电动力学的理想理论模型。但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这种严格的二维晶体结构由于热力学不稳定性而难以独立稳定的存在。然而真正能够独立存在的二维石墨烯晶体在2004年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Novoselov等[2]利用胶带剥离高定向石墨的方法获得,并发现石墨烯载流子的相对论粒子特性[3,4],从而引发石墨烯研究热。石墨烯在过去的短短3年内已经充分展现出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的无穷魅力,迅速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前沿[5]。研究发现,再不需要任何传统化学稳定剂的情况下,石墨烯可以在水中稳定地分解分层,有望应用于可减少静电现象的涂层的研制。 1石墨烯的性质 1.1电子运输-零质量的狄拉克-费米行为(Massless Dirac Fermion behavior) 石墨烯是零带隙半导体,独特的载流子特性是其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在凝聚态物理领域,材料的电学性能常用薛定谔方程描述,而石墨烯的电子与蜂窝状晶体周期势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一种准粒子,A.Qaiumzadeh[6]根据GW近似值计算了石墨烯在无序状态下在兰道费米子液体内的准粒子特性,即零质量的狄拉克-费米子(massless Dirac Fermions),具有类似于光子的特性,在低能区域适合于采用含有有效光速的(2+1)维狄拉克方程来精确表述。因此,石墨烯的出现为相对论量子力学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石墨烯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于大堂经理、保安上线参加营销活动的通知 各网点: 为推动我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提升手机银行开办数量,增加柜面替代率,充分发挥大堂经理及保安的营销能动性,形成大堂内整体营销氛围,现在全行范围内开展“最强营销达人”贴片手机银行营销活动,活动分预赛和决赛两部分进行。现将预赛活动准备工作通知如下: 活动主题:狭路相逢勇者胜!不拼颜值,拼实力! 活动时间: 半决赛:2016年8月1日--2016年8月30日 决赛:时间待定 参与方式:预赛分“大堂经理组”和“保安组”两组进行,参加人员共105人,要求参赛人员(大堂经理及保安)在7月27日下班前,登录‘赤峰松山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回复【报名】进入活动界面(点击“点我报名”)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生活照片一张。本期活动从每组中各竞选出20名优秀营销达人。 活动要求:凡营销一户贴膜卡手机银行方可用客户微信号为自己投一票,认填写客户信息,以便核查。如客户无微信,则使用本人微信号为其投票。但是客户自由投票,有权为其他参赛人员投

票。 活动奖励: 活动奖品:华为畅享5S手机、平衡车、小米盒子3、小米智能手环2、移动电源 奖励形式:所有参赛人员每人至少完成5户贴膜卡手机银行。总排名前40名有精美奖品。 注①:领取奖品的资格为双项考核:任务数量和排名。先看是否完成营销贴膜卡的任务数量,再看依次排名。 例如:李经理完成29户排名第三,则不可以领取一等奖奖品(任务数量没有完成,排名完成);王经理完成31户排名第四名,则领取平衡车一台(虽然完成任务数量,但是名次已靠后)。 注②:领取奖品按参赛人员总排名,但是进入决赛则为每组前20名。 考核办法:本次活动如有消极懈怠,不积极开展工作者将全行通报并且通知所在单位。没有达到活动要求的人员也将全行通报并且通知所在单位。如出现虚假、违规操作则取消本次参赛资格并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无机光电0901 3090707020 黄飞飞摘要:石墨烯具有非凡的物理性质,如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高机械强度、易于修饰及大规模生产等。2004年石墨烯的成功剥离,使石墨烯成为形成纳米尺寸晶体管和电路的“后硅时代”的新潜力材料,其产品研发和应用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增加,本文通过对石墨烯特性、制备方法、在光电器件方面的应用几方面进行了综述,希望对石墨烯的综合应用进展有所了解。 关键词:石墨烯制备方法应用 1 引言 人们常见的石墨是由一层层以蜂窝状有序排列的平面碳原子堆叠而形成的,石墨的层间作用力较弱,很容易互相剥离,形成薄薄的石墨片。当把石墨片剥成单层之后,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单层就是石墨烯。石墨烯(Graphene)的理论研究已有 60 多年的历史。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 2004 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而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的出现在科学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从2006年开始,研究论文急剧增加,作为形成纳米尺寸晶体管和电路的“后硅时代”的新潜力材料,旨在应用石墨烯的研发也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增加,美国、韩国,中国等国家的研究尤其活跃。石墨烯或将成为可实现高速晶体管、高灵敏度传感器、激光器、触摸面板、蓄电池及高效太阳能电池等多种新一代器件的核心材料。 2 石墨烯的基本特性 至今为止,已发现石墨烯具有非凡的物理及电学性质,如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机械强度高、易于修饰及大规模生产等。石墨烯是零带隙半导体,有着独特的载流子特性,为相对论力学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电子在石墨烯中传输的阻力很小,在亚微米距离移动时没有散射,具有很好的电子传输性质; 石墨烯韧性好,有实验表明,它们每 100nm 距离上承受的最大压力可达 2.9 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石墨烯特有的能带结构使空穴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论文 题目: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及其性能研究进展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化工与制药工程系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201 年月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摘要: 石墨烯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独特的二维结构成为材料领域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简单介绍了石墨烯的力学、光学、电学及热学性能。基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是石墨烯应用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详细介绍了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和石墨烯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以及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展望。 关键词:石墨烯;制备;性能;复合材料

Research Progress on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graphene composite materials Abstract: Graphene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field of material for 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unique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thod for preparing graphene and compar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introduces the mechanics,graphene optical,electr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Composite materials based on graphene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application of graphen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polymer composites and graphene based inorganic nano composite material,and the prospect of graphene composite materials. Key words:graphene;preparation;properties;composite materia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