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提要--整理版

201501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提要--整理版
201501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提要--整理版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经济扩张时期,个人收入增加,转移支付会(),进而减缓个人消费需求的膨胀。

A. 自动减少

B. 自动增加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判断

2. 以()为标准分类,可将政府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大类。

A. 收入的形式

B. 收入的产业

C. 收入的部门

D. 收入的管理体制

3. 3个或3个以上国家之间所缔结的税收协定,称为()。

A. 多边国家税收协定

B. 单边国家税收协定

C. 双边国家税收协定

D. 一般国家税收协定

4. 在社会保障发展史上,最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是()。

A. 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

B. 美国的《社会保障法》

C. 德国的《疾病保险法》

D. 法国的《社会保障法》

5. 我国于()年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A. 1995

B. 1996

C. 1997

D. 1998

6. ()是指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与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

A. 偿债率

B. 负债率

C. 债务率

D. 基准利率

7. 根据全国人大批准后的中央预算,()向各部门批复预算。

A. 财政部预算司

B. 财政部财务司

C. 人大常委会

D. 国务院

8. 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是()预算管理体制。

A. 分税制

B. 统收统支制

C.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D. 财政包干体制

9.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

A. 马斯格雷夫

B. 布坎南

C. 费尔德斯坦

D. 维克塞尔

10. 保持市场物价稳定通常是指()的相对稳定。

A. 价格总水平

B. CPI增长

C. PPI增长

D. GDP增长

11. 从经济性质上看,财政补贴属于()。

A. 转移性支出 C. 公共服务支出

B. 购买性支出 D. 环境保护支出

12. 政府经济的主体是()。

A. 政府

B. 企业

C. 个人

D. 行业协会

13. ()影响着税收负担的总量水平和税收的来源。

A. 税收制度

B. 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

C. 宏观经济政策

D. 政府的职责范围

14. ()部门负责制定预算外资金具体的分配政策和管理制度。

A. 财政

B. 工商

C. 立法

D. 税收

15. 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 追求商业利润

C. 满足官僚享受

D. 维护阶级统治

16. ()是对在我国境内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辆、船舶依法征收的一种税。

A. 车船税

B. 车辆购置税

C. 燃油附加税

D. 船舶税

17.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区域经济政策转为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A. 沿海

B. 内陆

C. 中西部

D. 少数民族

18. 按照债务发行地域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19. 财政部应在每年的第()季度编制决算草案的原则、要求、方法和报送期限。

A. 四

B. 一

C. 二

D. 三

20. 一般而言,()负责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为执行此项政策所需配置的国家资源的分配。

A. 发展与改革部门

B.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C. 财政部门

D. 立法部门

21. ()是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财政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性贷款。

A. 外国政府贷款

B.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C. 政府国外公债

D. 国际商业贷款

22. 国家为保证国有企业按国家指令生产经营某些社会需要的产品,而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所造成的计划内亏损进行的补贴属于()。

A. 政策性亏损补贴

B. 经营性亏损补贴

C. 财政贴息

D. 价格补贴

23. 国债是()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A. 中央

B. 省级

C. 市级

D. 县级

24. 影响税收负担最直接的因素是()。

A. 税收制度

B. 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

C. 宏观经济政策

D. 政府的职责范围

25. ()是政府向生产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业用电、农用塑料薄膜的企业拨付的价差补贴。

A.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

B. 农副产品价格补贴

C. 日用工业品价格补贴

D. 工矿产品价格补贴

26. 全国人大会批准中央预算后,财政部在()之内将预算批复到各部门。

A. 1个月

B. 2个月

C. 半个月

D. 3个月

27. 当政府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政府收入()

A. 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

B. 名义负增长,实际增长

C. 名义增长,实际负增长

D. 名义负增长,实际负增长

28. 一般认为,物价上涨率在()以内,就是物价基本稳定。

A. 4%

B. 3%

C. 5%

D. 2%

29. 在编制政府预算时,财政收支数字应进行科学的测算,体现了预算编制的()。

A. 完整性原则

B. 准确性原则

C. 合法性原则

D. 年度性原则

30. 在经济扩张时期,个人收入增加,转移支付会(),进而减缓个人消费需求的膨胀。

A. 自动减少

B. 自动增加

31. 政府债务收入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的身份取得的收入。

A. 债权人

B. 债务人

C. 所有者

D. 统治者

32. 政府收取行政规费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政府收入

B. 增强行政执法力度

C. 弥补财政赤字

D. 配合国家对有关行为、活动的统计、管理

33. 任何一个国家的预算编制,都必须有时间的界定,通常为1年,体现了预算编制的()。

A. 完整性原则

B. 准确性原则

C. 合法性原则

D. 年度性原则

3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提出()指导原则。

A.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B. 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D.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35. 从()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同时为了鼓励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还实行了外汇上缴与留成相结合的制度。

A. 1981

B. 1980

C. 1982

D. 1985

36. ()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贷款银行或国际贷款银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另一国的借款人或国际机构提供的货币贷款。

A. 外国政府贷款

B.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C. 政府国外公债

D. 国际商业贷款

37. 年度预算与多年度预算是按()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

A. 预算组织形式

B. 预算编制方法

C. 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

D. 预算作用的时间

38. 下列商品中税负较易转嫁的是()。

A. 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

B. 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

C. 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

D. 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

39. ()年中国发行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次外债。

A. 1979

B. 1978

C. 1982

D. 1980

4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A. 政府

B. 企业

C. 市场

D. 行业协会

41. 房产税采用()。

4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

A.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B. 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D.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43. 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是按()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

A. 预算组织形式

B. 预算编制方法

C. 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

D. 预算作用的时间

44. 政府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在()领域实现的。

A. 初次分配

B. 再分配

C. 三次分配

D. 四次分配

45. 中央部门预算下预算调整的审批权在()。

A. 预算单位

B. 部门财务司局

C. 财政部

D. 部门业务司局

46. 国家对一部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引起的个别产品生产成本高于社会平均生产成本的企业暂时给予的补贴属于()。

A. 政策性亏损补贴

B. 经营性亏损补贴

C. 财政贴息

D. 价格补贴

47. 宏观税率=()。

A. (税收收入总额/国民生产总值)×100%

B. (非税收入总额/国民生产总值)×100%

C. (行政收费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D. (税收收入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48. 社会救济与一般意义的慈善事业的根本区别不包括()

A. 两者的资助金额不同

B. 两者的目的不同

C. 两者的性质不同

D. 两者的效果不同

49. 在编制预算时,由单位、部门()向财政部门报送收支建议数。

A. 自下而上

B. 自上而下

C. 两上两下

D. 上下结合

50. 财政部门与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审核预算建议数后,()按预算级次下达预算控制数或预算指标。

A. 自下而上

B. 自上而下

C. 两上两下

D. 上下结合

51. ()是对我国境内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营业额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A. 消费税

B. 营业税

C. 关税

D. 增值税

52. 国家预算必须包括政府的所有财政收支,体现了预算编制的()。

A. 完整性原则

B. 准确性原则

53.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收入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主要是()。

A. 转移价值

B. 工资

C. 转移价值和工资

D. 剩余产品价值

54. 基数预算与零基预算是按()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

A. 预算组织形式

B. 预算编制方法

C. 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

D. 预算作用的时间

55. 货币政策是()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A. 中央银行

B. 立法机构

C. 司法机构

D. 财政部门

56. 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A. 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B. 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C. 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D. 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57. 按照公债债务期限的长短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A. 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B. 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C. 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D. 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58. 货币主义者认为,()的变化短期内对实际产量和价格水平两方面均可发生影响;就长期来说,则只会影响物价水平。

A. 利率

B. 货币供给

C. 再贴现率

D. 国民收入

59. 我国应该选择()实施和调整产业结构。

A. 后起国家赶超理论

B. 市场缺陷理论

C. 区域经济理论

D. 均衡发展理论

60. 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税率、补贴等属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中的()。

A. 经济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法律手段

D. 社会手段

61. 一个国家筹集资金的最大限度就是该国的()水平。

A. 储蓄

B. 税收

C. 公共支出

D. 财政收入

62. ()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其完善程度也成为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的标志。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救济

D. 社会抚恤

63. 财政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的中介指标,影响社会总供求进而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A. 收入分配

B. 预算决算

64. 一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追求的经济增长是()。

A. 经济的适度增长

B. 经济的高增长

C. 经济的低增长

D. 经济的不增长

65. ()主要是为了解决产业间的资源配置问题。

A. 产业结构政策

B. 产业组织政策

C. 区域经济政策

D. 产业政策

66. 改革开放后,我国于()年恢复国内公债的发行。

A. 1980

B. 1981

C. 1982

D. 1983

67. 住房补贴、水电补贴、煤气补贴、降温补贴等属于()。

A. 职工生活补贴

B. 企业亏损补贴

C. 财政贴息

D. 税收支出

68. 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等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

A. 国家体育总局

B. 民政部

C. 国务院

D. 财政部

69. ()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体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A. 2005

B. 2001

C. 2003

D. 2007

70. ()是指当年的外债本金和利息偿还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

A. 偿债率

B. 负债率

C. 债务率

D. 基准利率

71. 财政政策的行为主体是()。

A. 政府部门

B. 立法机构

C. 司法机构

D. 政党组织

72. ()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A.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 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D.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73. ()是向商业企业支付的补贴,目的是保证工业品的批发、零售价格在成本和出厂价格上升的情况下保持不动。

A.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

B. 农副产品价格补贴

C. 日用工业品价格补贴

D. 工矿产品价格补贴

74. 一般认为,1776年()《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75. ()的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方式。

A. 价格补贴

B. 企业亏损补贴

C. 财政贴息

D. 税收支出

76. 乡、民族乡、镇政府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年度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执行结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审批。

A. 本级人大

B. 本级人大常委会

C. 上级人大

D. 上级人大常委会

77. 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趋势。

A. 不变

B. 增长

C. 减少

D. 无法考察

78. 隐性债务是指()。

A. 没有反映在政府预算帐面上的债务

B. 不会都变成政府现实债务的债务

C. 不会引发债务风险的债务

D. 政府刻意隐藏的债务

79. 在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中,()在传导机制中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

A. 利率

B. 货币供给

C. 再贴现率

D. 国民收入

80. 契税的适用税率,由()人民政府在一定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A. 省、自治区、直辖市

B. 中央

C. 乡镇

D. 县级

81. 政府经济的形式不包括()。

A. 政府收入

B. 企业的经济活动

C. 政府支出

D. 宏观经济管理

82. 投入预算与绩效预算是按()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

A. 预算组织形式

B. 预算编制方法

C. 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

D. 预算作用的时间

83. 我国国防支出的各项经费,均由()负责管理。

A. 中央军委

B. 国防部

C. 总后勤部

D. 总政治部

84. 预算外资金的性质是()资金。

A. 财政性

B. 捐助性

C. 政策性

D. 公益性

85.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属单位预算草案的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草案,于每年12月10日前报()审核。

A. 财政部门

B. 人大

86. 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问题。

A. 集权与分权

B. 增加与减少

C. 计划与调整

D. 执行与监督

87. 省级政府的决算草案由本级政府提请()审批。

A. 本级人大

B. 本级人大常委会

C. 上级人大

D. 上级人大常委会

88.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国设立()级政府预算。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89. 从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看,未来第()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A. 二

B. 一

C. 三

D. 四

90. ()是指将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职能相分离。

A. 政企分开

B. 党政分开

C. 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

D. 政社分开

91. 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A. 道德劝说

B. 社会公共权力

C. 财产所有权

D. 法律制度

92. 公共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

()加总。

A. 垂直

B. 水平

C. 平方

D. 立方

93. 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

A.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

B. 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

C. 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

D.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94. 预算的编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条文,体现了预算编制的()。

A. 完整性原则

B. 准确性原则

C. 合法性原则

D. 年度性原则

95. ()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A.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 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D.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是指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A. 消费的非竞争性

B. 消费的非排他性

C. 消费的竞争性

D. 消费的排他性

2. 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

A.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C.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D. 矛盾的分析方法

3. 提高政府支出绩效,实际上就是政府通过相应的经济活动,达到()效果。

A. 低成本

B. 高收益

C. 高效率

D. 高成本

4. 应用技术研究能够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所以这部分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经费,基本上应由()来承担。

A. 私人部门

B. 公共部门

C. 科研机构

D. 普通高校

5. 收支划分方法中的补助法可分为()。

A. 定额补助

B. 专项补助

C. 按成补助

D. 专门补助

6. ()用以衡量一定时期公债累积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

A. 公债依存度

B. 公债负担率

C. 借债率

D. 偿债率

7. 政府对外部性问题的治理与管理,可以采用非市场化方式,其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

A. 罚款

B. 财政补贴(庇古补贴)

C. 公共(行政)管制

D. 可交易的许可证

8. 外部正效应指的是()。

A. 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B. 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C. 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D. 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9. 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的关键是()。

A. 需求

B. 消费

C. 政府

D. 企业

10. 按征税对象分类,消费税可分为()。

A. 一般消费税

B. 特别消费税

C. 直接消费税

D. 间接消费税

11. 同世界其它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A. 偏低

B. 偏高

C. 持平

D. 无明显趋势

12. 办理结婚证时收取的工本费属于()。

A. 行政规费收入

B. 国有资产收益

C. 公共设施收费

D. 政府债务收入

13. 财政补贴具有()的特点。

A. 政策性

B. 灵活性

C. 时效性

D. 不变性

14. 行为税的特点包括()。

A. 课税对象单一

B. 税源分散

C. 税种灵活

D. 构成财政收入的主体

15. 特殊利益集团影响公共选择的途径主要有()。

A. 向议员等决策者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进行劝说和游说

B. 以游行、静坐、示威、罢工等形式,向政府或立法机关施加压力,力图在公共决策中达到其目的

C. 直接或间接地向议员或政府官员行贿,以改变公共决策,维护自身利益

D. 向议员等决策者表达本集团的愿望,以影响其投票决策

16. 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有以下特点()。

17. 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A. 政府

B. 企业

C. 个人

D. 行业协会

18. 研究组织政府收入的意义在于()。

A. 组织政府收入是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环节

B. 组织政府收入是政府进行公共支出的前提和条件

C. 政府收入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D. 组织政府收入有利于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与运营

19. 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议会负责()。

A. 预算和决算的审查

B. 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C. 预算和决算的批准

D. 预算和决算的编制

20. 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行政规费的收支活动属于()范畴。

A. 财政预算

B. 国有资产收益

C. 公共设施收费

D. 政府债务收入

21. 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 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B.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C. 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D. 国家与集体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22. 财政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数额、补贴的期限等都必须按照政策需要来制定。这体现了财政补贴的()。

A. 政策性

B. 灵活性

C. 时效性

D. 不变性

23. ()是指在不改变国有资产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国家将部分国有资产出租给有关承租人经营。

A. 国有资产的租赁经营

B. 国有资产的集团经营

C. 国有资产的委托经营

D. 国有资产的承包经营

24. 根据货币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我们将货币政策分为()。

A. 扩张性货币政策

B. 紧缩性货币政策

C. 均衡性货币政策

D. 选择性货币政策

25. 公债风险是否会转化为现实的危机,关键在于()。

A. 国民的应债能力

B. 政府能否按期偿还债务

C. 政府支出的规模

D. 国际组织的对外援助

26. 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货币供给量的是()。

A. 降低再贴现率

B.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 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

D. 放松对消费者信用的控制

27. 下列项目中属市场失灵的领域有()。

A. 公共安全

B. 快速消费品

C. 法律秩序

D. 个人计算机

28. 贸易政策主要包括()。

A. 关税政策

B. 非关税措施

C. 促进出口的扶持政策

D. 国际援助措施

29.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

A. 政府决策

B. 企业生产决策

C. 个人消费决策

D. 劳动者劳动决策

30. 财政补贴从内容上可分为()。

A. 价格补贴

B. 企业亏损补贴

C. 职工居民生活消费补贴

D. 财政贴息

31. 公共收费监督主要包括()。

A. 财政监督

B. 审计监督

C. 立法机关监督

D. 社会舆论监督

32. 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主要包括()。

A. 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的原则

B. 利益兼顾的原则

33. ()属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经济手段。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指令性计划

D. 实物控制

34. 按照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

A. 直接发行法

B. 间接发行法

C. 市场销售法

D. 非市场销售法

35. 表明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 宏观税率

B. 最佳税率

C. 微观税率

D. 所得税率

36. 我国在对外已经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列入协定的适用税种主要是( ) 。

A. 财产税

B. 流转税

C. 所得税

D. 关税

37. 整个社会的物品可以划分为()。

A. 消费品

B. 纯私用物品

C. 纯公共物品

D. 混合物品

38. ()属于因政府客观原因而形成的信息有限性。

A. 政府公务人员玩忽职守,掌握情况不准确

B. 情况紧急,原有统计资料不完整

C. 技术手段有限,无法进行科学预测

D. 政府公务人员好大喜功,臆造数据

39. 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有()。

A. 税收制度

B. 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

C. 宏观经济政策

D. 政府的职责范围

40. 下列项目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

A. 道路

B. 教育

C. 皮衣

D. 医疗卫生服务

41. 常见的政府采购的方法有()。

A. 公开招标采购

B. 选择性招标采购

C. 限制性招标采购

D. 强制性招标采购

42.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主要由()等方面的内容组成。

A. 预算管理级次的规定

B. 预算管理权的划分

C. 政府收支范围的确定

D. 预算调节制度的安排

43. 管制系统包括管制指令()。

A. 生成机构

B. 执行机构

C. 制裁机构

D. 监督机构

44. 目前国际上大多数税收协定是()。

A. 多边国家税收协定

B. 单边国家税收协定

C. 双边国家税收协定

D. 一般国家税收协定

45. 在公共定价时,政府面临着()的选择。

A. 按边际成本定价

B. 按平均成本定价

C. 高于平均成本定价

D. 低于平均成本定价

46. 按照纳税人实际承受的税收负担的不同,可将税收负担划分为()。

A. 名义负担

B. 货币负担

C. 实际负担

D. 真实负担

47. ()是指对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分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A. 风险识别

B. 风险分类

C. 风险估计

D. 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48.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是指()。

A. 生产商品总量的增加

B. 生产劳务总量的增加

C. 生产商品能力的增加

D. 生产劳务能力的增加

49. 某年A国政府的收入增长率为10%,当年该国的物价上涨率为4%,则该国的政府收入()。

A. 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

B. 名义负增长,实际增长

C. 名义增长,实际负增长

D. 名义负增长,实际负增长

51.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

A. 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法律规章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随之递增

B.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

C. 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业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

D. 政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

52. 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在转移支付制度上的表现是采取()的办法。

A. “存量不动、增量调节”

B. “存量增加、增量调节”

C. “存量减少、增量调节

D. “存量不动、增量减少”

53. 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有所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

A. 现收现付式

B. 完全基金式

C. 部分基金式

D. 后收现付式

54. 下列支出项目中适用公共定价法的是()。

A. 公路

B. 国防

C. 政治

D. 资本性投资

55. 一级自营商是指具备一定的条件并由()认

定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A. 财政部

B. 国资委

C. 发改委

D. 银监会

56. 对于公共物品,()把它作为市场失灵而必须由政府配置的对象。

A. 亚当·斯密

B. 穆勒

C. 庇古

D. 萨缪尔森

57. 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

A. 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

B. 交易成本很高

C. 交易价格很低

D. 交易价格很高

58. 以()为标准分类,可将政府收入分为来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政府收入。

A. 收入的形式

B. 收入的产业

C. 收入的部门

D. 收入的管理体制

59. 中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B. 走有中国特色的强兵之路

C.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行为

D. 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60. 在我国,国防支出主要用于()等方面。

A. 国防建设

B. 国防科研事业

C. 军队正规化建设

D. 民兵建设

61. 增值额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额,即()。

A. V+M

B. C+V+M

C. C+M

D. C+V

62. 政府对外部性问题的治理与管理,可以采用市场化方式,其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

A. 可交易的许可证

B. 产权界定和保护(科斯定理)

C. 公共(行政)管制

D. 财政补贴(庇古补贴)

63.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按经济性质分类的有()。

A. 购买性支出

B. 转移性支出

C. 公共服务支出

D. 环境保护支出

64. 社会保障的功能有()。

A. 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

B. 收入再分配功能

C. 风险分担功能

D. 维护社会稳定功能

65. 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因素主要包括()。

A. 经济增长水平

B. 政府的职能范围及其相应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C. 政府的行政效率

D. 公共收入的规模

66. 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A. 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 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67. 部门预算相对于传统的功能预算而言有()的优点。

A. 扩大了预算的编制范围,有利于提高预算的综合性

B. 克服了代编预算的方式,提高了准确性

C. 建立新的预算管理机制,统一预算分配权

D. 有利于及时批复预算

68. 假定有A、B、C三个选民,在甲、乙、丙三个方案中选择,A的偏好次序是甲乙丙,B的偏好次序是丙甲乙,C的偏好次序是乙甲丙,那么最终获胜的方案是()。

A. 无法确定

B. 乙

C. 丙

D. 甲

69. 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

A. 帕累托效率

B. 洛伦茨曲线

C. 科斯定理

D. 价值规律

70. ()是指纳税人将所承担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向前转嫁一部分,又通过压低商品购进价格向后转嫁一部分,以此将税收负担分散给多人负担的方式。

A. 前转

B. 后转

C. 散转

D. 消转

71. 从20世纪90 年代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开始绿化其税制体系,实行绿色税制改革,改革包括()。

A. 废除和修正现行的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及赋税

B. 改革现行税制,使之有利于环境

C. 开征新的生态税,实行对环境有害产品全面征税

D. 对于汽车燃料,依据有铅无铅,均开征无差别的税收

72. 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来源的是()。

A. 税收

B. 公共收费

C. 国有资产收益

D. 公债

73. 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不包括()。

A.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

B. 实现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

C. 分级所有

D. 分级管理

74.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

A. 私人的完全供给

B. 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

C. 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D. 政府和社区的联合供给

75. 日本中央复式预算包括()。

A. 一般会计预算

B. 特别会计预算

C. 政府关联机构预算

D. 单式预算

76. 以下属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是()。

A. 修建大型水库

B. 水土保持、风沙防护工程

C. 各种灌溉设施

D. 农用电网建设

77. 下列税种属于直接税的是()。

A. 增值税

B. 消费税

C. 关税

D. 所得税

78. 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

A.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 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D.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7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库业务由人民银行代理,实行()级国库管理体制。

A. 四

B. 一

C. 二

D. 三

80. ()9月22日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A. 1999年

B. 1998年

C. 2000年

D. 2001年

81. 税收管辖权是国际税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

A. 国家主权

B. 普世价值

C. 人权原则

D. 市场经济

82. 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根本性的区别不包括()。

A. 投资主体和投资能力不同

B. 投资效益的评价标准不同

A. 居民企业

B. 非居民企业

C. 非公民企业

D. 公民企业

84. 社会福利的内容包括()。

A. 国民教育福利

B. 在岗劳动者的职业福利

C. 住宅福利

D. 社会化的老年人福利

85. 国家税收制度中不同税种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A. 课税对象

B. 纳税人

C. 计税依据

D. 税目

86. 资源税包括()。

A. 一般资源税

B. 级差资源税

C. 特殊资源税

D. 人工资源税

87. ()是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A. 所得税

B. 营业税

C. 消费税

D. 增值税

88. 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对政府经济影响的途径包括()。

A. 政府就重大经济决策问题,通过政协组织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进行协商,听取意见

B. 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政协组织,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C. 在每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就政府经济问题提出的议案,交由政府有关部门办理

D. 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

89. 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运用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

A. 税收制度

B. 社会保障制度

C. 工资制度

D. 财政补贴

90.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一国执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

A. 经济实力

B. 根本利益

C. 产业结构

D. 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91. 如有100人参加投票,有51人赞成的方案就可获得通过。这一原则为()。

A. 简单多数原则

B. 有条件多数原则

C. 特别多数原则

D. 全体一致原则

第1章

1. 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对

2. 政府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对

3. 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相比,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杜会公共权力。对

4. 无论政府经济学,还是财政学、公共财政学、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其最核心的内容都是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对

5. 政府经济是以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3 错

6. 政府机构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政府财政收入来自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税收。4 错

7. 政府经济活动是为了克服市场缺陷,满足杜会公共需要,与企业、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没有根本区别。4 错

8. 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企业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4 错

9. 实证经济分析的任务,是回答经济运行中“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济分析,是解决经济运行“是什么”的问题。5 错

10.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成员在丧失劳动能力、失业、疾病、工伤、生育等情况下,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保障其生存需要。对

11.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对

12. 我国建国后形成的事业单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是否从事物质产品生产为理论依据建立的。对

13. 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量,当其产量和市场份额不足以控制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时,即可产生垄断。10 错

14. 政府可以完全解决市场失灵,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13 错

15. 在1998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国债投资项目约有70%的资金投向了中西部。这就是典型的以一定的公平损失为代价,以换取更多的社会效率日标的政府经济决策。22 错

16.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机构,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为政府提供更多财政收入的职责。28 错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界定政府财政投资范围与方式,鼓励政府投资一般性竞争领域。29 错

18. 根据公共物品原理,国防外交支出应属地方财政支出范围。30 错

19.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政治过程,其交易成本甚至比市场制度更为昂贵,这表现为现实中政府的种种“政策失败”。对

20. 公共物品提供的方式及政府规制管理的范围,决定着政府机构的规模和核心公务员的数量,进而决定行政事业经费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的支出份额。对

21. 根据公共物品的属性,公共事务管理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制度安排来实现,这包括准商业化和内部市场化、签约外包、服务购买契约、投标招标、特许经营、税收、规制激励、委托和民营化等。对

22. 甲购买了一瓶矿泉水,他就获得了消费这一瓶矿泉水的权力,其他人就不能消费同一瓶矿泉水了。这说明消费具有非排他性。37 错

23.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38 错

24. 有学者将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同以轻易做到排他,如公共渔场、牧场等类物品称为共同资源。42 错

25. 私人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加总。46 错

26. 戈尔丁认为,公共物品消费上的“平等进入”是指消费者只有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例如付费后,才可以进行消费,如在音乐厅中举办的音乐会等。52 错

27. 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指在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过程中,私人和杜区形成了某种联合。54 错

28. 外部效应也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对

29. 政府对外部性问题的治理与管理,可以采用非市场化方式,也可以采用市场化方式。对

30. 环境领域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基于市场的解决外部不经济性的具体办法,是科斯定理在这一领域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对

31. 外部效应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市场管理者的政府行为。61 错

32. 飞机起降的刺耳声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干扰,这一现象属于生产的外部经济性。62 错

33. 庇古税和庇古补贴可以完全消除外部性。69 错

34. 在无交易费用的条件下,最终结果(收益最大化)与法律状况有关。71 错

35. “科斯第二定理”指出,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相同效率的资源配置。71 错

36. 一体化就是有关当局根据相关的法律、法制和标准等,直接规定当事人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及其方式.75 错

37. 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提出,经过众多学者发展而形成的。对

38. 取得和掌管国家政权,是西方各政党议会斗争的主要目标,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都要为执政党的这一目的服务。对

41. 在多数裁定原则实施中,不会出现“票决循环”的现象,因此投票一定能够产生最后的结果。83 错

42. 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多峰的,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位选民的偏好决定的。85 错

43. 在现代社会代议民主制度下,政党或政治家不追求自己的利益的,而是追求某种意识形态的目标。87 错

44. 议会斗争是政党对因家政治经济及杜会生活发挥作剧的重要途径,西方主要国家都实行一院制。89 错

45.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下级总预算草案及下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95 错

46. 在实践中,政府部门选择的贴现率要比一般贴现率低。对

47. 一般来说,最低费用选择法被运用于政治、国防、文化、卫生等政府公共支出项目。对

48. 政府支出的绝对量能够比较明显地反映政府支出的现状和增长趋势。106 错

49. 一国政府支出相对规模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经济发展水平。106 错

50. 瓦格纳认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政府支出的不断减少,是杜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107 错

51. 威廉?鲍莫尔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属于政府支出宏观增长模型。109 错

5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支出的绝对规模不断扩张,政府支出在GDP中的比率也不断增长。112 错

53. 当评价支出绩效时,对政府来说,只需要分析发生在其自身范围内的直接的和有形的成本和收益。121 错

54. 所谓公共定价法,是为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122 错

55. 企业和个人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一般选择投资规模较小、建设周期较短、回收较快的私人产品为投资对象。对

56. 私人投资所追求的是宏观经济效益和杜会效益,不以投资项目本身的微观效益为标准。132错

57. 一般来说,实行计划经济或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政府投资所占的比重较小,在整个杜会投资活动中无足轻重.133 错

58. 由于农业科研和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具有典型的外部效应,农业科研成本和收益往往是不相称的,因此,应主要由企业承担农业科技投入。140 错

59.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内承担全部文化产品的支出。150 错

60. 行政管理支出属于政府转移性支出,是政府的公共支出中行政部门自身消耗的部分。150 错

61. 我国的党派团体补助支出主要有各级政府机关经费、国家预算开支的乡(镇)行政干部经费、居民委员会补助费。150 错

62. 国防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一样,都属于政府转移性支出。156 错

63. 一般情况下,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政府控制的可用财力的大小之间成反比关系。错

64. 我国的财政补贴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的财政补贴仅有絮棉补贴一项。对

65.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这一名词,正式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的英国。161 错

66. 社会保障以提高杜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为目的,即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成员提供物质保障。161 错

67. 通过完全基金式建立的社会保障基金,由于储备数量少,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就小,能够比较好地保证社会保障基金受益者的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170 错

68. 我国的杜会保障制度始建于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之前,杜会保障制度就包括失业保险的项目。172 错

69. 财政补贴一经确定就长期保持不变,是国家进行短期经济调节的重要财政手段。177 错

70. 经营性亏损补贴,即国家为保证国有企业按国家指令产经营某些杜会需要的产品,而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所造成的计划内亏损进行的补贴。179 错

71. 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的亏损补贴中仅仅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不包括经营性亏损补贴。179错

72. 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可以通过扩大对企业和居民个人的财政补贴支出,来维持或相对扩大企业的投资需求以及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为进一步维持和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复苏创造了前提条件。180 错

73. 税收的问定性是政府公共收入的需要,它既包括在征收时间上的连续性,也包括征收比例的限定性。对

74. 组织政府收入的过程,实质是政府参与价值形式的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过程。对

75. 从1978年一直到1995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对

76. 政府收入的效应,也可以理解为政府收入的一种调节作用。对

77. 一般认为,政府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或GNP)的比率,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较为理想的指标。

196 错

78. 政府收入的规模和政府收入的增长速度,是由政府的主观意愿决定的。198 错

79. 在我国的政府财政统计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是按部门分类的方法,通常也将这种分类方法称为按财政收入项目分类的方法。202 错

80. 政府取得财政收入并不会减少纳税人的时直接用于消费、储蓄和投资的收入量。207 错

81. A国变更了税收政策,导致公民甲每月的个人收入减少了1000元,因此甲减少了每月商品的购买量。这体现了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209 错

82. 对个人的劳动所得征收的税收,一般只能降低个人的消费水平,个人也无法通过提高价格将税收负担转嫁出去。对

83. 税负转嫁是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对

84. 税收负担问题,直接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杜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体现了国家

86. 税率反映了征税的广度,通过划分征税税率,可以进一步确定征税范围。213 错

87. 所得税与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密切相关,一般不受成本和盈利的影响,能够保证政府取得稳定的财政收入。219 错

88. 税负转嫁,不是纳税人自发的、主动的自主行为,而是被迫进行的。222 错

89. 一般而言,对所得的课税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对商品的课税一般不能实现税负转嫁。224 错

90. 政府的职责范围越大,活动领域越广,在杜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大,要求财政集中和支配的杜会产品数量与比例也就越大,社会的税收负担水平也就越低。231 错

91. 所得税课税有弹性,能较好地处理国民经济发展、税源增长与税收的关系。对

92. 财产税能够调节财富不均,鼓励勤劳致富,限制不劳而获,体现社会公平。对

93. 房产税在房产所在地缴纳,房产不在同一地区的纳税人向按房产的坐落地点分别向房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纳税。对

94. 流转税税源不稳定,不利于组织政府财政收入。237 错

95. 企业所得税仅对我国境内的内资企业征收,外资企业不需缴纳。248 错

96. 实行分税制的国家一般将财产税归入中央税的范畴。254 错

97. 以获奖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不需要缴纳契税。256 错

98. 在资源归国家所有的条件下,一般资源税重在调节非主观努力形成的级差收益,为纳税人提供干等的竞争机会,并起到保护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258 错

99. 在我国境内无偿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是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261 错

100. 国资委作为政府直属特设机构,专门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不再承担政府杜会公共管理职能。对

101.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其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分立、合井、破产、解散、增减资本、发行公司债券等章大事项。对

102. “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实现的利润全部上缴国家。对

103. 公共收费能够体现政府宏观经济的杜会政策目标。对

104. 行政规费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是,逐步把行政规费彻底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与现有预算内资金共同构成完整和统一的国家预算。对

105. 国有资产收益是国有资产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具体体现,是以国家公共权力为依据的课征。279 错

10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构成了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形式。282 错

107. 政府各种收费项目,不需要明确的法律依据,收费标准、范围也无须事前向杜会公布。289 错

108. 行政规费主要以增加政府收入为目的。290 错

109. 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实行何种财政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债的规模。对

110. 商业银行为保证其资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通常持有一定比例的国债。对

111. 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外举借公债主要向前苏联借债。对

112. 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就是将政府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本身的缺陷,以及多种不确定经济因素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性消除或降低到最小限度。对

113. 国内公债的债权人一般是外国政府、外国银行、企业、团体和居民个人。299 错

114. 可记名、挂失的公债券,既可以增强债权人持有公债券的安全性,又不会影响公债的流动性。305 错

115. 采用直接发行法发行公债,政府不直接承担发行风险。305 错

116. 场外交易市场是公债流通市场最为规范的形式,它是经过国家批准的于一定时间按一定规则买卖特定上市公债的市场。310 错

117.公债市场使得债券持有者在必要时能够通过债券市场迅速地脱手转让而获利,从而大大降低了债券的吸引力.311 错118. 就内容而言,政府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规模。对

119. 中央政府预算是中央政府履行职能的基本财力保证,主要表现中央政府的预算收支活动,在政府预算管理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对

120. 实行部门预算制度有利于增强预算的综合性和完整性,有利于统筹考虑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121. 部门或单位在编报预算的过程中通过利用“中央部门预算编报子系统”,编制和上报部门预算建议数,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和上报部门预算数。对

122. 为了保证各级政府完成本级承担的政治和经济任务,必须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各自的财政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和财政管理权。对

123. 复式预算能够完全反映政府预算赤字的真正原因。326 错

124. 政府预算与一般的财政经济计划相类似,不是必须经过规定的法律程序。332 错

125. 政府在编制预算时,机构、人员、资产等基础数据可以根据政绩需要进行编造。333 错

126. 大量预算外资金的存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356 错

127. 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其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对

128. 转移支出不但影响社会需求而且调节杜会供给,因此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对

131. 经济增长越快越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364 错

132. 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总价格水平过高,价格涨幅太大,往往是该国家出现通货紧缩的一种表现。364 错133. 公平分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是指杜会成员之间和时以支配的经济资源之间的均衡和协调。365 错134. 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短期内只会影响物价水平。374 错

135. 1966年-1976年,我国实行沿海开放战略,对沿海地区给予政策和投资双重倾斜的方针。387错

136. 由于各国税法中所采用的确定居民身份的标准不同,会出现同时是双方居民的现象。对

13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新独立国家把举借外债作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步骤。对138. 国际税收反映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脱离了这个本质特征,就不是国际税收。393 错139. 按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居民管辖权比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处于更优先的地位。398 错

140. 各国对居民身份标准的不同划定不会造成居民税收管辖权的重叠。399 错

141. 即使大量举借外债或引进外资也不会造成本国经济的畸形发展。402 错

142. 1976年我国政府仍在向外融资。406 错

143. 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完全对等的。406 错

144. 补贴、出口信贷、出口退税等措施属于贸易政策中的非关税措施。409 错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3.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旬效开展公干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4.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5.消费的非竞争性则是指消费过程中的这样一种性质: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换言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6.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7.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指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他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8.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物品或资源)的法定权利,这一权利是排他的、可转让的和永久的。

9.所谓多数裁定原则,是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多数裁定原则还可以具体分为简单多数原则、有条件多数原则。

10.所谓中位选民,是指他的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

11.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12.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13.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14.行政管理支出,就是指政府财政用于国家各级立法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机关行使公共管理职能所需要的经费开支。

15.社会救济,又称为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向由于贫困及各种灾害等原因造成的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无偿提供物质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16.财政贴息是指出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通过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

17.政府收入规模,是指政府究竟可以组织多少财政收入,也被称为政府收入的数量界限。

18.政府收入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因为政府组织收入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因国家征税而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

19.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收征收的目的物,它反映税种征税的基本范围和界限。

20.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1.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出口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种。

22.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23.国有资产是指在法律上出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所有权的各类资产。具体来讲,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类财产或财产权利。

24.罚没收入指法院、检察院、海关、工商、税务、质监等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对各类违法行为给予罚款取得的收入、没收财物的变价款收入等。

25.自由公债也称为自由认购公债,即不附带任何强制性条件,由应募者自由认购的公债。

26.公债风险是指政府在运用公债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的缺陷,以及多种不确定的经济因素所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性。

27.政府预算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8.复式预算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

29.公平分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和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下,社会成员之间和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之间的均衡和协调。

30.充分就业是与失业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儿是有工作能力的并且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工作资格的人均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就业状态。

31.扣除法也叫列支法,是指居住国政府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时,将纳税人的国内所得和国外所得汇总后,扣除纳税人来源于国外所得所缴纳的外国税额而仅就其余额按居住国政府规定的税率征税的方式。

32.抵免法是指居住国政府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时,通过允许纳税人以在国外缴纳的税款冲抵本国汇总国内外所得按本国税率所计征的税额的方法。

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第一,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第二,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第三,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第四,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2.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即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理想状态,任何分配方案的改变,都不能达到在不损害一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而提高另一部分人福利水平的目的。

既然这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就需要政府干预。即政府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强制性地矫正市场失灵的根源。

3.简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条件。

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指的是没有政府介入和强制的个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形。当公共物品满足下列条件的时候,由私人供给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第一,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第二,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第三,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第四,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公共物品需要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产权。

4.简述外部效应的类型。

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外部性是伴随着生产消费活动而产生的,带来的或是积极的影响,或是消极的影响。所以,可把外部性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消费的外部经济性、生产外部不经济性、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四种类型。

5.简述阿罗不可能定律的内容。

在多数规则下,一般来说,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

6.简述政府采购的含义及特点。

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有以下特点:第一,资金来源的公共性;第二,采购目的的非盈利性;第三,采购管理的公开性;第四,采购范围的广泛性;第五,采购的数额巨大。

7.简述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投资的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投资的具体作用表现在:第一,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是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第二,通过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有利于强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领域的地位;第三,政府公共投资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8.简述社会保险的项目。

社会保险的项目一般包括:(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4)工伤保险;(5)生育保险。

9.简述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意义。

一般认为,政府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GDP)的比率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的指标。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二,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第三,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既影响公共需要的满足,也影响个别需要的实现。

企业资信与债券评级方法

贷款企业评级程序 信用评级工作程序指进行信用评级所遵循的操作步骤,包括:评级预备、实地调研、业务例会、级不建议、级不评审、撰写报告、级不确认、级不公告、文件存档、跟踪监测等时期。 评级预备 评级预备工作始于公司与受评企业双方签定评级托付协议之后。依照受评企业所属行业及其性质,确定评级人员。评级人员在初步了解受评企业的基础上,预备相关资料及工作底稿,并将受评企业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实地调研工作安排表等发送给受评企业。 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包括与有关人员的访谈及现场勘察,旨在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直接感受企业的治理氛围。其中与治理层的会谈特不重要。会谈内容涉及企业业务开展状况、竞争状况、财务政策、以往业绩、以及长短期经营展望等。此外,企业的营运风险、经营策略和内控机制差不多上重

要的访谈议题。为提高访谈效果,评级人员应在正式访谈之前,将访谈要点通知访谈对象。如有必要,还需与地点主管部门及与企业有要紧债权债务关系的单位访谈。与主管部门访谈旨在了解地点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看法、对该行业的态度以及对企业支持的可能性等。与企业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单位,要紧包括向企业贷款的商业银行、大额应付账款的债权人、企业应收款的要紧欠款单位等,与这些单位的访谈是为了了解受评企业历史资信记录、目前债务压力,以及企业款项回收情况。在这时期,评级人员要紧通过多样化、表格化、简单化和有用化的工作底稿将调研的内容程序化、规范化、书面化,班次级人员在现场调查取证,特不是在查帐时,要尽可能取得第三方出具的函证为准,或者由评级人员按经验取值,第三方函证通常指税务局出具的纳税务局凭证、银行出具的扣息凭证等。 业务例会 信用评级业务部门每周召开一次业务例会,在那个业务例会充分讨论和分析,集思广义。 提交等级建议

2018电大政府经济学期末网考答案小抄(全)

政府经济学网考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B.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 1998年以来我们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国债投资项目大约有70%的资金投向了中西部。这是典型的(C更注重社会公平)的政府经济决策。 BOT的全称是(A.build-operate-transfer) A: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的话,增值税属于(A.流转税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国设立(C.五)级政府预算。 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按照联合国范本和经合组织范本的规定,下面那一项不是确定居民身份判断规则(A.是否具有经常性住所)。B: 部门预算的分类基础是(D.按部门分类)。 部门预算下预算的调整的审批权在(C.财政部)。 C: 财政投融资与商业投融资的区别不包括(C.结果的非盈利性) 车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辆、船舶依法(D.从量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使用城镇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A.从量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D: 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是按(A.按预算组织形式划分)。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 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A.缓和需求不足)的作用。 当政府收入增长率大于通货膨胀率时,政府名义收入会(A.增长) 当政府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政府收入(C.名义增长,实际减少)。 对具有拥挤成本,或资源稀缺,需要抑制消费,防止浪费的公共物品,可按(D.B和C均可)定价。 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种选择,A.B.C三个人的偏好如下:对A而言----高>中>低,对于B而言-----低>高>中,对于C而言-----中>低>高。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B.B)。 F: 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等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C.国务院)。 G: 改革开放后,我国与(B.1981)年恢复国内公债的发行。

2019春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doc

2019 春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 .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 ( A. 各级政府 ) 。 2.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 ( B. 社会公共权力生 ) 。 3.1776 年亚当·斯密 ( C. 《国富论》 ) 的发表 , 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D.市场 ) 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5.( C. 寡头垄断 ) 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 , 这些企业可以控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价格 , 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竟争。 6.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 , 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量 , 当其产量和市场份额足以 控制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时所产生的垄断属于( B. 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 7.( c. 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 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 , 受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 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 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8.( B.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制定、实施有关经济政策, 调节经济运行 , 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时 , 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 或者其行为不能向政府希望的方向 转变 , 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 , 致使政府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9.(D、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 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 , 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 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 , 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10.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 , 优先考虑收人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 , 调节收入差 距 , 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 体现社会公平。同时 , 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上述政策选择属于 ( D.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 ) 。 11.转变政府经济职能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 , 服务型政府以( A. 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为根本理念 , 以提供私人、社会不愿意提供或没有能力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为主要职能。 12.按照公共物品的( B. 性质)分类 , 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用品和准公共用品。 13.按照公共物品的 ( A. 收益范围 ) 分类 , 公共物品可分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以及全球 性公共物品。 14.关于公共物品一般均衡分析 , 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D. 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分析》中论述的。 15.按照外部效应的 (B. 最终结果 ) 分类 , 可将外部效应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16.公共选择的基本原理是将 ( C.经济学 ) 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17.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 ( A. 詹姆斯·布坎南 ) 提出 , 经过众多学者发展而形成的 . 18. 我国预算年度是 ( A. 从当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 ) 。 19.按照 ( B. 政府职能 ) 划分 , 政府支出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 他支出五大类。 2o. 按照 ( A. 经济性质 ) 分类 , 政府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1.按照 ( C. 预算管理体制 ) 分类 , 政府支出可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22.按照 ( D.预算编制方法 ) 分类 , 政府支出可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和资本性预算支出。 23.在“成本一收益”法中 , ( C.净现值 (NPV) )是评价政府支出绩效的关键 , 将直接决定一个项目是该实施还是放弃。 24.为便于使用 , 社会贴现率仍然是以 ( B. 一般市场利率 ) 作为参照标准。 25.社会救济的目标 , 是维持居民 ( A. 最低 ) 生活水平需要。 26.政府收人按 ( A. 收入形式 ) 分类 , 可分为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资产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以及捐赠收入等。

政府经济学整理

政府经济学syllabus 课程准备 (一)政府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二)政府经济学的体系脉络 几个概念 Public Finance Government Finance Public Economics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Economics of Government 几对关系 1 .政府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 2. 政府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3. 政府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4. 政府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 5. 政府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的关系 6. 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的关系 第一章 1.政府经济学与财政学 政府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而政府经济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而且还研究财政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公平问题。 相对于财政学而言,政府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的内容:一是关于政府公共选择和公共经济决策的内容;二是关于政府公共选择和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 政府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研究经济人行为的最优化实现问题以及相互作用条件下所达成的市场均衡状态。 研究了供求—价格模型、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均衡等微观单位的直接经济行为。 政府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是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 在政府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析工具,如供求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理论、边际效应理论等在政府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 3. 政府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在“看不见的手”无法实现经济稳定的时候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对经济的干预以实现经济增长、通胀、就业等的良性态势 在微观层次上,主要起作用的是价格,市场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而政府调节作用有限;在宏观层面,价格调节相对有限,而政府调节十分重要。政府的功能与宏观经济学中提出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相一致。 4.政府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社会福利和个人分配最大化的经济学分支 福利经济学在理论上围绕以下三个命题构建:公 共利益问题(相互竞争的经济体系中,买卖双方 是否有公共利益?);公平分配问题;社会福利 问题 福利经济学判断政府经济政策合适性的标准主 要是公平与效率问题。 政府经济学除了研究社会福利外,还要关注经济 的稳定或者经济结构的改善,也就是说除了福利 经济学所要关注的,政府经济学还要关注宏观经 济学所关注的。另外,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 优原则已成为政府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政府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 政府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因此多数政府决策的 出发点是政治性的,政府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 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就是为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 而引入的,它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同投票联系在一 起考虑,由选民用选票决定生产什么公共产品、 生产多少公共产品、通过什么方式生产公共产 品,来选择合理者的政府的经济行为、合理的财 政收支、合理的公共企事业和经济政策等; 这一系列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政治 博弈过程,可能对政府经济行为作出约束和规 范; 在选择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伦理标准和社会结构 问题。 6. 政府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政府经济学的前身,政府经济学 建立在公共经济学基础之上。公共经济学扩展了 财政学,与政治学开始交叉,为政府经济学的形 成做准备。如果说政府经济学发源于财政学,那 么可以认为公共经济学是财政学到政府经济学 之间的桥梁。” 杨龙:“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特色”,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第4卷第2期,第42页。 总结 政府经济学由财政学发展而来,它研究政府的财 政收支、财政收支对公共经济的影响和公共部门 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政府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密切联系,它把政府 看成是一个单体经济单位,对公共部门的经济行 为是否实现最大化进行分析 政府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渊源更深,它把 政府职能归纳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节和经济 稳定 政府经济学从福利经济学中引入了帕累托最优 原则,用于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分析。 政府经济学进一步发展了公共经济学。 几个特点 一是学科的交叉性 从历史看,政府经济学吸收了财政学、宏微观经 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 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同时使用了政治 学和行政管理的共同研究对象,在对政府行为的 研究中纳入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框架。 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开始,政治和经济就开 始交织在一起,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更有了理论依据。 到了20世纪70、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 胀”状态,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各家各派为其号 脉: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滞胀”源 于政府调控缺陷,公共政策失效和政府利益扩展 以及官僚寻租; 新制度主义侧重于制度因素的经济影响分析, 科斯利用产权理论阐述了政府对产权的安排对 经济发展的影响; 诺斯利用制度发展理论解释经济发展的内生变 量。 这些理论学说共同催生了政府经济学的诞生,使 政府经济学一出现就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理论和 方法。 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 政府经济学的产生是现实的需要推动的,也是经 济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政府经济学要求建 立逻辑推衍的理论体系,但是又必须关注现实, 对经济现实变化做出回应或提出政策主张。 比较成熟的政府经济学体系是建立在政府经济 职能实践管理的经验基础上的,是参与和管理本 国经济的理论升华。 三是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 究方法的结合,实然与应然结合。 1.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2. 两条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产品理 论(外部性理论) 3. 三根支柱——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和收入再 分配 1. 一个对象——政府行为 廉价而又高效的政府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府 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政府 2. 两条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 政府经济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外部性理论: 政府经济行为的边界。 政府除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 与非市场 性社会生产活动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再分配(义 务教育、 环境保护、社会基础设施整治、收税、社会保障 等) 2. 三根支柱 公共收入:税收、行政性收费、罚款、借贷等 公共支出:政府采购、转移性收支 收入再分配:税制、社会保障体系 一、政府经济学的定义 (一)什么是政府? 政府是国家机器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广义政府(Government):泛指一切国家机关;英 国《大众百科全书》定义“由政治单元在其管辖 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 府的功能是:立法;司法;执行、行政管理; 狭义政府(Administration)专指一个国家和地方 的行政机关; 美国定义:政府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代理机构。 我国宪法中“人民政府”指各级行政机关,即狭 义政府。 (一)什么是政府? 政治学:统治集团借以实现其统治意志的政治统 治机关; 行政学:根据官僚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国家行政机 关,即行政组织; 经济学:政府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特定主体。与 一般经济组织的区别是具有强制性和公共性。 1、政府组织的特征 公共性:政府的一般功能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共利 益,解决社会的公共问题; 普遍性:政府功能涉及社会的所有领域和所有个 体; 强制性:强制性是公共权力得以成立并运行的 基本保证;强制性是以国家暴力为后盾的; 非营利性:政府在履行其社会职责时,并不能完 全只考虑直接成本和收益; 阶级性:国家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政府履行国家职能表现阶级意志。 2、政府与企业组织比较 政府 权力自然完全垄断 组织目标:社会福利最大化 没有破产、被兼并 信息较多不对称

资信评级方法与标准

资信评级方法与标准 资信评级方法是评级机构评级业务顺利有序开展的重要依据和业务指南。评级方法共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资信评级的基本原则 1、独立性原则 内部评审委员会成员、评级人员在评级过程中应保持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性,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独立做出评判,不能受评级对象(发行人)及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 2、客观性原则 在评级过程中,应按照合理的程序和方法对评级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并按照合理、规范的程序审定评级结果。 3、公正原则 评级人员在评级过程中应做到公正,不带有任何偏见。 4、一致性原则 评级业务过程中所采用的评级程序、评级方法应与公开的程序和方法一致。对同一类评级对象进行评级,或者对同一评级对象进行跟踪评级,应采用一致的评级方法、模型与程序。 二、资信评级的业务原则 资信评级的业务原则是指在信用评级人员和专家委员会委员在

信用评级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仅适用于信用评级的过程。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是指在信用评级分析中,对于定性、定量的信用要素或信用指标既要做定量的分析也要做定性的判定。对于被评对象的整体风险判断和信用等级的确定需要建立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综合分析得到结果。 2、个体评级与外部支持相结合 个体评级与外部支持相结合是指对债务人的信用评级不仅要考虑到债务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信用状况,同时要考虑债务人的股东、政府对债务人的信用支持。个体评级是把债务人作为独立个体对待、不考虑外部支持因素条件下的评级。在一些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债务人的信用水平会受到股东、政府的支持。因此,对于债务人最终信用风险的判断和信用级别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股东、政府对债务人的支持。股东、政府的信用支持有可能极大地提高债务人的信用水平。 3、公开披露与保守秘密相结合 公开披露与保守秘密相结合是指在评级过程中根据商业规则和评级业务特点,既要维护债务人或相关自然人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又要依据法律客观、真实地对债务人、债务工具的相关评级信息进行披露,避免重大遗漏、虚假记载和严重误导。 4、审慎性 审慎性是指在对被评对象的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过程中

国开(电大)行管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部分答案

国开(电大)行管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 部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B.社会公共权力 2.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3.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 A.免费搭车的问题 4.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 A.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 5.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 D.政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 6.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的作用。 A。缓和需求不足7.现收现付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优点是()。 D.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 8.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收入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 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主要是()。 D.剩余产品价值 9.当政府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政府收入()。 C.名义增长,实际负增长

10.隐性债务是指()。 A.没有反映在政府预算帐面上的债务二、不定项选择题 11.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A.政府收入 B.政府支出 C.宏观经济管理12.在衡量政府支出的成本时需要考虑()。A.政府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实际花费掉的人力、物力 B.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C.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13.下列属于直接税特点的是()。 B.税负不易转嫁 C.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不够稳定 D.税负较为公平 14.政府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整的情况有()。 C遇特大自然灾害、战争等特殊情况D.遇国民经济发展过分高涨或过分低落 15.持续的通货膨胀会造成()。 A.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 B.引起资源的过度分配D.阻碍资金向生产部门转移 三、名词解释 16.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17.契税:是在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权属转移过程中,向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四、筒答题

政府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府经济学考试试题及 答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是()。 1.人的道德缺陷 2.政府失灵 ·3.市场失灵 4.个人主义 2:某个城市的供水系统由一家公司提供的主要原因在于()。 1.经济实力雄厚 ·2.自然垄断 3.政府保护 4.其他主体缺乏供给意愿 3:现代市场经济中德国模式的特征为()。 1.对于自由市场的强调 ·2.强调社会公平的市场机制 3.政府的强有力指导 4.平均主义 4:对选民行为进行研究时提出了“理性的无知”的经济学家是()。 1.奥尔森 2.布坎南 3.尼斯坎南

·4.唐斯 5:专利制度所形成的垄断现象就其成因看属于()。 1.经济垄断 ·2.行政垄断 3.自然垄断 4.科技垄断 6: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取的收入分配政策是()。 1.按劳分配 ·2.平均主义分配 3.按需分配 4.按阶级分配 7:正的外部效应指的是()。 1.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2.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3.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4.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8: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所提出的最大结论在于()。 1.市场失灵 ·2.政府失灵 3.外部性 4.官僚也是经济人 9:下列西方发达国家中,尚未建立福利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是()。

1.英国 2.瑞典 ·3.美国 4.挪威 10:由于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技能的需求与劳动者自身的技能结构不相符造成的失业类型属于()。 1.摩擦性失业 2.周期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1:垄断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1.道德缺陷 ·2.进入障碍 3.供给意愿不足 4.资源短缺 2:最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是()。 1.美国 2.法国 3.瑞典 ·4.英国 3: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债危机演化而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同样对我国造成了不利影响,受此影响我国政府将财政政策调整为()。

政府经济学重点概念

政府经济学重点概念 第一章绪论 1、政府经济学:是对政府过程及其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研究政府公共经济活动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2、财政学是政府经济学的起点,并且《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3、基本方法论: (1)“经济人”假设:(动机自利行为理性),政府也是经济人。 (2)政治市场论(交易政治论):政治过程实质是一种市场交换过程,将政治过程虚拟为市场。 (3)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以个人而不是集体为出发点进行市场选择,且个人理性选择。 (4)博弈论:政治的实质是各种利益间的博弈,利益与权力的分配(研究视角)。 4、政府经济学的中心线索是效率、公平和稳定问题,其核心问题则是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平衡,也即政府与市场如何合作提供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问题。 5、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支出、政府收入、政府规制)——政府失灵——重塑政府(合作治理)。 第二章政府与市场 1、政府是一个集体决策,人为设计,分层管理的行政组织体系;因政府问题的经济性和阶级性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政府经济学学科而言,政府是有别于阶级国家或公共部门的。简单地说,所谓政府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经济实体。 2、政府的特征:(1)合法强制性(2)普遍同质性 3、市场是一个个人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的权利交换体系。 4、市场的特征: (1)信息完全和对称(2)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增(3)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没有任何外部经济效应(4)交易成本忽略不计(5)经济当事人完全理性 5、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是市场中供求、价格、竞争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交换、信息传递、调节、约束和技术促进等市场功能。 6、理性“经济人”:趋利避害的心理和规避风险的内在要求,即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想行为,以及市场经济自动建立起奖惩机制,促进经济人理性的外部因素。使得经济主体在有能力作出经济判断和选择下,表现为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7、帕累托改善(改进):存在这样一种经济状况,使一部分人处境变好的同时,不使另一部分人处境变坏的资源配置。 8、帕累托最优(有效):在社会经济中,存在这样一种经济状况,当不能进一步变化使一部分人处境变好,而同时也不会使其中任何一人处境变坏的一种资源配置。 9、混合经济:是指一种以社会目标、政府政策、政府调节补足个人目标、个人经济决策、市场调节的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国家与个人,政府与市场通过职能分工与互补合作实现公平、效率和经济稳定最大化的过程。 10、混合经济的特点: (1)目标满足上:个人生活的和社会公共需求。 (2)决策机制上:个人决策和公共选择。 (3)处理方式上:市场机制形式+政治制度形式。 (4)职能分工上: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分工合作。

公共经济学 经典案例分析

1.材料:2004年开始出现的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已经从沿海地区蔓延到中部地区甚至劳动力输出省份,并且推动了普通劳动力工资的上涨:2004年以前,珠三角地区的民工工资10年间仅涨了60元,而2005年一年就涨了100元。2010年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上海、天津、山西、山东等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用工企业更是带头提高工资,加之今年出现的“民工荒”,企业工资的提高幅度已超过以往水平。对此,众多学者判断,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问题:(1)什么是“刘易斯拐点”? (2)你是否认同“我国刘易斯拐点已到来”这一判断?理由是什么? (3)你认为珠三角地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第一,现在我们讨论“刘易斯拐点”都是从目前既定的城乡两分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的,设想一下,中国如果没有户籍制度,或者户籍制度可以取消,土地制度的产权界定和交易也可以做到城乡统一运行,即农民可以根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市场、住房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原则,处理他们所拥有的农村住房、宅基地和耕地,城乡所有生产要素可以按照提高市场效率的方式进行配置,与此同时,农民还享有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那么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速度还会像现在这样处于下降通道吗?很显然,现有的户籍、土地、住房、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制约,尽管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已经呈现出很大的变化,但是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还不是主要原因。 根据中国改革的现实和劳动力迁移的情况,在真正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中国还存在一个劳动力迁移的制度拐点。制度拐点到来之前,劳动力在原来的城乡分割的制度空间下进行局部的、不完整的、随着危机的到来可以撤销的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迅速释放,迁移速度增长比较快。当劳动力迁移进行到拐点附近以后,劳动力进一步迁移所涉及的各项制度内容就变得越发重要,尚未改变的城乡分割制度空间成为了劳动力进一步迁移的瓶颈。 第二,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的产值占 GDP的比重为10%,但是第一产业所占的就业比重是39%。从世界经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是一个国家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在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等国,即便是强调土地的精耕细作,还有土地的长子继承制等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第一产业比重没有下降到5%、劳动力就业比重没有下降到10%之前,还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快速转移时期。 基于此,我们认为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高速时期。除了 前面说的制度性因素,近年来影响农民工转移速度的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一是,

资信评估

资信评估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人类的商品交换经历了物物交易、货币交易,进而步入了信用交易的时代,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现代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根基。资信等级评级和征信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参与开展资信等级评级业务,是支持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维护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的需要,是完善自身金融服务、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一、资信评级业务的重要作用 1、揭示市场主体和信用工具的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通过专业的资信评级服务,准确、客观、公正地评价和披露各市场主体和信用工具的资信、风险状况,消除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主体投资和交易的决策效率。 2、构建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监督和约束机制,奠定市场经济运行的信用基础。市场化运作的资信评级服务,能够有效地促进市场微观主体信用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市场主体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增强全社会的信用观念,树立诚信守约的道德规范,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 3、提供市场主体投资、交易和信用风险管理所必需的信用信息和量化评估的支持。各市场主体根据资信评级结果实施客户授信、应收账款管理、商账追收及合理使用各种信用工具等信用管理方式,控制信用风险,开拓市场。 4、协助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专业化的资信评级服务,为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管理提供支持;为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从而确保规范的市场信用关系和良好的信用环境,实现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5、综合治理信用秩序的重要措施,促进经济发展。资信评级服务与国家法律、政府监督共同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多层次的信用信息沟通环境和失信惩罚机制,能够有效地矫正和控制市场主体各种失信行为,由此促进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个人信用的发展,从而扩大投资、消费和国际贸易,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拉动经济增长。 二、当前我国资信评级业务现状 1、资信评级市场概况。当前我国资信评级市场主要集中在两个子市场:企业资信评级市场和证券资信评级市场。企业评级的对象主要是银行内部评级级别较高的贷款企业,但各类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租赁公司、财务公司、银行内部评级级别较低的工商企业以及其他咨询类企业尚未进入评级范围。证券评级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债券,其他证券如股票、政府债券、商业票据等也尚未进入评级范畴。 2、资信评级市场的供给。当前国内评级机构数量多、规模小。能够开展资信评级业务的机构有50家左右,其中具备债券评级资格的机构有9家,包括中诚信、长城、大公等公司,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机构也只有这9家。从国际资信评级业发展的历程看,一个成熟市场内的资信评级机构不会超过 3、4家,大部分评级机构将被淘汰出局。 此外,国外著名评级机构目前只是与国内评级机构进行合作,如大公与穆迪的合作主要是技术、培训方面的合作。由于不熟悉中国国情、缺乏中国企业数据库等原因,他们实际上尚未涉足国内评级市场。当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外资金融机构办理人民币业务,国际著名评级机构以适当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将不可避免。国际评级机构将凭借其强大的品牌优势进入国内评级业务市场,并将占据高端评级市场作为其主攻目标。 3、资信评级市场的需求。一方面,由于我国信用制度不够完善,企业对资信评级的潜在意愿不强;同时,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发达,证券种类少、规模小,特别是与评级直接相关的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如1999年无企业债发行,2000年仅批了7个发债主体共89亿元。债券评级市场僧多粥少。另一方面,评级机构评出的资信等级本身缺乏公信,难以为市场接

2020年电大《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必考重点【最新整理版】

电大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考试小抄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的主体是( A )。 A.政府B.企业C.个人D.行业协会2.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B )。 A.道德劝说B.社会公共权力C.财产所有权D.法律制度 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追求商业利润C.满足官僚享受D.维护阶级统治 4.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C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5.外部正效应指的是( A )。 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B.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C.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D.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6.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 D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7.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是( B )。 A.公平与效率兼顾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8.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 C )。A.道路B.教育C.皮衣D.医疗卫生服务9.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 A )。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B.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D.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10.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 A )。A.免费搭车的问题B.逆向选择问题 C.委托代理问题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 11.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分析中,个体是( D )。A.价格接受者和产量调节者 B.价格接受者和产量接受者 C.价格调节者和产量调节者 D.价格调节者和产量接受者 12.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 A )。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13.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 A )。 A.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 B.交易成本很高 C.交易价格很低 D.交易价格很高 14.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 C )。A.征税B.财政补贴C.排污权交易D.排污收费15.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 B )。 A.马斯格雷夫B.布坎南C.费尔德斯坦D.维克塞尔 16.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 A )。 A.政府决策B.企业生产决策C.个人消费决策D.劳动者劳动决策 17.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种选择,A.B.C三个人的偏好如下:对A而言----高>中>低,对于B而言-----低>高>中,对于C而言-----中>低>高。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 B )。 A.A B.B C.C D.B和C 18.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 B )趋势。A.不变B.增长C.减少D.无法考察19.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 D )。 A.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法律规章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随之递增 B.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C.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业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 D.政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 20.下列支出项目中适合用公共定价法的是( A )。A.公路B.国防C.政治D.资本性投资21.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项目时。所使用的贴现率一般是(C )。 A.等于一般贴现率 B.小于一般贴现率 C.大于一般贴现率 D.无法确定和一般贴现率的关系 22.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根本性的区别不包括( D )。 A.投资主体和投资能力不同 B.投资效益的评价标准不同

政府经济学考点

政府经济学考点: 一、市场失灵的类型: 1、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1)每个人都拥有完全的经济信息。(2)存在着一个充分竞 争的市场。(3)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4)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都不产生外部效应。 (5)交易成本很小。(6)经济当事人完全理性。 2、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市场条件下达不到完全自由竞争的程度,因而市场 机制由于其内部机制的不健全和外部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发挥调节作用。 3、非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由于市场自身的不完善造成的市场条件对理想状 态严重偏离。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 1、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失灵;(1)在交易中双方对于商品质量,性能等信息了解程度不 同而导致的失灵。(2)破坏市场机制运行的优胜劣汰的作用。(3)出现优汰劣胜的 资源配置。(4)出现违背道德规范的道德风险。 2、公共物品引起的失灵;公共物品不能向私人物品那样在市场上被自发而有效地生产 出来,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效应。 3、外部效应引起的失灵; 4、垄断引起的失灵; 5、分配不公引起的失灵;单纯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不可能完全实现社会公正。 6、宏观经济失衡引起的失灵;主要表现在市场总供求的失衡,它以超额供给或需求为 特征。 三、政府失灵的表现: 1、公共政策失灵,主要有决策失灵和执行失灵。 2、公共物品供应的低效率 3、政府寻租问题,无意创租,有意创租,被动创租 4、行政扩张 四、政府失灵的原因: 1、有限信息 2、有限的控制能力 3、代理问题 4、政府决策程序的有限性 5、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6、政府部门的扩张冲动 7、政府腐败 五、政府失灵的矫正 1、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2、必须在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之间做出恰当选择 3、必须合理界定政府作用的有效性边界 4、必须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程度 5、必须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 6、必须以法律制度规范政府的行为 7、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政府体制 六、政府解决负的外部效应的政策 1、发现负的外部效应 2、直接的行政管制,经济处罚

运用政府经济学原理和相关知识分析案例

运用政府经济学原理和相关知识分析案例 案例:“白色恐怖”依旧,绿色餐具赔钱 “我们的环保产品从一开始就注定卖不出去,巨额的亏损压负下,我们不得不另找出路。”望着办公室外3万多个平方的厂房,佛山绿洲纸模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棉森沉重地对记者说。现在,他以整个“佛山绿洲”入股了被广东韶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广东绿洲纸模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自1995年国家宣战“白色污染”,以纸质用品取代发泡塑料餐具以来,先后有100多家企业投入人力和资金转向环保餐具的研究与开发。专业从事一次性纸浆模塑制品的生产、销售的佛山绿洲公司成立于1998年,第一期总投资达5000万元,年生产能力1.28亿只,现日产量为40万只。但几年来,发泡餐具仍然大行其道,在白色的“汪洋大海”中,环保餐具的第一批淘金者们不是仆然倒地就是只剩下苦苦挣扎的份儿。比较而言,“佛山绿洲”还是其中支撑较久的。 在生产成本上,环保餐具竞争劣势相当明显。一吨塑料和一吨纸浆板材的价格分别是1.2万元和1.3万元,但制成产品后,价格却相差5倍左右。其原因在于材料的利用率上,后者的成本要高几倍。在生产工艺上,前者技术已经成熟,后者则要经过打浆、成型、消毒和包装等6道程序,成本便居高不下。 “环保餐具产业是一项微利产业,规模经济将是我们采用的杀手锏。”广东“绿洲”将在原“佛山绿洲”的基础上新建生产线,第一步目标是形成每年3亿标件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7300万元。我国市场的一次性餐具需求量在每年100亿只以上。韶能集团的另一负责人透露了他的隐忧,“发泡餐具一日不从生产源头上禁止,环保替代品的生产发展就一日不成规模。” 发泡餐具公司不理解 “我的产品不降解,它也不降解,为什么它能用,我的就不能用?”深圳德丰盛有限公司日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200万只,投资总额是3500万元,去年销售额是4400万元。可是,慑于禁白令的威力,与德丰盛合作了5年的零售商“沃尔玛”日前转用了其他产品,仅此一项“德丰盛”每月将损失几十万元。其总经理姚佩佩女士注意到,替代他们的产品是CT产品(聚炳烯与滑石粉的复合环保产品)。目前CT产品还没有列入我国一次性可降解餐盒餐具能用技术条件的检验目录中。德丰盛和另外13家发泡餐具生产企业甚至联名斥责,数次发布大幅广告表达对禁白令的不解。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11月发布了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的国家标准,目前已有不少企业的产品已达标,可是,市场上尚未找到不含化工材料而性能、卫生指标又较高的环保餐具;不少产品不过是往聚丙乙烯里混合了改性淀粉等,不可能完全降解。 此外替代品普遍成本过高,生产数量有限,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市场是否接受都是未知数。“真正的环保是要鼓励少用、重复使用,而不是替代使用。”姚女士举上海为例,上海的管理原则是:“源头控制、回收利用、逐步禁止、鼓励替代”。工厂每月按照生产量或者销售量交纳回收处置费购买“回收标识”,这个标识贴在发泡餐具上犹如有了“准生证”。政府则将收费用于回收、运输、清洗、再利用等善后工作上。目前深圳市面上一次性发泡胶餐具销售量每天有336万只,以此计算,深圳每天大约需要10万元回收费用,姚女士认为这个数目用于回收应该够了,企业也愿意承担这项费用,但是却不得其门。 离不开政策和消费者 后来,在京城发生的一场激烈争论却将姚女士们的“反弹”升级。一个发泡餐具污染治理研讨会在京召开。但会议似乎一开始就走了调,整个会议的主题变成了“发泡餐具究竟有无毒性”的辩论,部分塑料专家和北京市消协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

国内四大资信评级机构简介

国内四大资信评级机构简介 1、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简称“大公”)1994年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原国 家经贸委批准成立,是面向全球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 作为新型国家信用评级标准的创建者,大公是世界第一家向全球提供国家信 用风险信息的非西方国际评级机构,财政部推荐参加亚洲债券市场建设的评级机构,是参与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改革,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的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 代表。 作为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和评级市场的创建者,大公具有国家特许经营的全部 资质,是中国唯一可为所有借款和发行债券的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估的权威机 构。 作为中国行业、地区、企业信用评级标准的创建者,大公参加了国内大部分债务工具的创新设计与推广应用,先后为万余家企业与项目进行信用评级,债券发行总额度逾万亿元。 作为多元化的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商,大公建立了我国评级业第一个博士后科 研工作站,为资本市场提供前沿风险评价技术与研究服务;与天津财经大学联合 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以培养信用评级和风险管理高端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大公信用管理学院。 作为中国最具规模化、规范化的评级机构,大公拥有员工400余人,其中,硕士和博士分析师200多名,博士后科研人员30多名;在国内设有30多个分 支机构,每年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信用信息服务。 作为致力于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的评级机构,大公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战略 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在努力通过研究中国和国际信用问题的 本质规律和解决方案,向资本市场提供公正的信用信息,建设并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国际资本市场话语权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 2、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简称“中诚信国际”,英文简称“CCXI”)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设立,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的中外合资信用评级机构。2006年4月13日,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诚信”,英文简称“CCX”)与全球著名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简称穆迪,Moody's)签订协议,出让中诚信国际信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