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图形的全等》教案2

《3.2 图形的全等》教案2
《3.2 图形的全等》教案2

《3.2 图形的全等》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全等图形的概念.

2.全等图形的特征.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实例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和特征,并能识别图形的全等.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来提高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和积极参与的主动精神.

教学重点:

全等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识别全等图形.

教学过程:

Ⅰ.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我这里带了一些图片,大家仔细观察,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1组)

观察下列图片的特点:

二面五星红旗同一张底片的夜景.

四张同一底的大小一样的邮票.

[生]每组图片的图案完全一样,大小也一样.

[师]很好,再看:(出示图片2组)

一大一小同一底片的像片、地图、多边形.

[生]每组的图案一样,大小不一样.

[师]噢,下面大家看一组几何图形.

观察下列图形的特点:

图5-57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教师在教学除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利用情境带入,以此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植树节期间,学校开展相应的活动,引领大家去公园进行植树,已知一班派出28人,二 班派出32人,每五个人为一组,请问一班和二班各能组成几组,如果两个班合并在一起可 以凑成几组。 教师:从当前数字上看,因为两个班级人数都为两位数字,同时还要根据5个人一组来进行 划分,那么可以先通过乘法来进行估算,5的几倍距离28和32更加接近。但是接近28和 32的同时,并不能超过他们彼此,。 学生:一班的人数应该为 28÷5=5 (3) 学生:二班的人数应该为 32÷5=6 (2) 教师:1班总共可以分为5组,而且还会剩余3个人,而二班可以分为6组还会剩余2个人,在求第三个问题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将两个班级剩余的人数相加再进行分组,或 者将两个班级的总人数相加,再重新进行分组,通过两种方式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学生 们可以尝试去进行计算。 学生:方法一(3+2)÷5=1 5+6+1=12 学生:方法二(28+32)÷5=12 (二)教学反思 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先让学生们去利用乘法来进行估算,但是有余数 的除法,学生们在估算的过程中不能将估算值超过原来的数值,这样的话是无法构成等式成立。所以当乘法计算时所缺少的数值就应该是除法中对应的余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 善用情境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以此帮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有余数的除法。 二、动作操作,探究新知识 (一)列题分析 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们自行的展开操作,从而提高学生们操作能 力的同时,加强他们的探索能力,以此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给予学 生们一组火柴棍,并让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自行填空。如总共有()根火柴棍,每()根为 一捆,可以凑成()组,最后剩余()根。 在这道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同时还要确保其内容符合 当前学生们的需求。 教师:学生们可以3个人为一组展开探讨,并根据几组对比做出明确的分析。 教师可以请1或2组学生来到台前进行表演,并观察他们的分析情况,根据实质情况做好改善。 教师:你们明确火柴棍按照组分配的标准么?他们采用了什么原理? 学生:在分配的过程中有分配完整的,也有分配不完整的,他们采用的除法原则,在分配完 整的情况说明可以被除尽,如果有剩余则说明存在一定的余数。 教师:如果火柴棍共有25根,在确保整除的情况下怎样分组,有几组分配方法。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引出活动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题: 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问题: 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用一堆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问题: 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 证明自己的想法。 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 呢? 四、课堂作业 作业: 第64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第二课时:竖式与试商 教学目标: 1. 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2. 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简笔画教育教案-简笔画中人物的画法

简笔画人物画法 人物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形象,如何能寥寥几笔就把一个鲜活的形象画出来呢?必须先了解以下五个方面。 一、人体的结构与比例 人体分为四大部分:头、身子、上肢、下肢 。在简笔画中则用一个圆圈、几条直线便概括了。 ( 观看动画步骤演示)观看动画

人体的比例 (注意:站七坐五盘三半,同时画几种姿势要注意相互间的比例。)观看动画 ( 1 )成年人比例。一般以头为标准,把全身的高度和头做比较,全身约为七个头高。 躯干约为两个半头。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距离等于全身高度。手臂下垂体旁时,手指到大腿中段。 (2)小孩的比例和性别。小孩的头略大,四肢、躯干均缩短,两三岁为四个头高,四五岁为五个头高。在简笔画中男女区别主要在头发和衣服。 二、人物直立的画法 观看动画

注意:直立人物正面、侧面、背面各具特点,要细心观察、刻画。 正面——五官、四肢、衣领、衣袋侧面——发型、足尖、鼻尖背面——发型、服饰、足 三、人物动态的画法 (flash动画) 人体动态千变万化,作画时要清楚确定某一具体动作,想得越细画起来越容易。

注意:同一条件不同姿势,不同条件不同姿势更不同。四肢动作不同,重心、支点、高度各不同。理解动态便可画出各种动作。 1、运动的规律(参考图库) 注意:从腰关节先下笔。人的运动是在脊柱作用下头、胸、腹的伸屈、侧弯、旋转,其次才是四肢与之协调的摆动。画动态要掌握它的规律,要抓住两点: 腰——运动的方向,关键。 关节——运动局限,能动点。

注意:画人的关节不能随心所欲,要注意能动点与比例。 2、运动的类型 画人物动态要注意重心,人的运动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中进行的,走路时甩手的动作时头、身、手、脚的姿势都起平衡中心作用。

祝福教学设计完美版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理解环境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把握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教学难点】 1.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教时安排】 3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鲁迅先生曾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这即所谓先生所说“想做奴隶而不得”。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鲁迅先生的《祝福》。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1] 相关知识 《彷徨》:《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8月出版。收录了1924年至1925年所写的小说11篇。《祝福》是第一篇。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社会现状,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当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依旧。妇女始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民国初年政府颁布的“褒扬条例”中,就有“表彰节烈”的条款。“五四”运动前后,“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礼教观念流毒甚广。鲁迅一向痛恶封建思想观念,同情劳动妇女。1924年前后,鲁迅写了《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杂文,《祝福》则是以小说的形式来剖析病态社会,以引起疗治的主意。 贞节: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反映这种趋势的理学出现了,代表人是程颐、朱熹。理学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或未婚夫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教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教学,包括主题图,共三个例题;另一部分是解决问题,即例教材首先通过主题图中课外活动 4。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用除法计算的素材,加强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对比,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这节课其编排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进而增强应用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除法的特征。 设计理念: 教学中,首先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充分交流。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教师对学生思考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体会,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按要求摆学具。接着练习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巩固理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另外,在练习设计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有基本练习,综合练习,还有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是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难点: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法、讲解法 教具、学具: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多媒体课件

简笔画教案

简笔画教案 教学设计 课型:新课教授 教学内容:简笔画---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交通工具的外型特征不绘画特点. 技能目标:能够画出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交通工具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 1.交通工具绘画特征的掌握。 教学难点: 1.各种交通工具的绘画技巧的掌握。 2.基本形的熟练运用。 教学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提问法等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教学内容不步骤: 一,组细教学时间:1分钟 1.组细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知 1.复习旧知,五个基本形的复习。 三,教学导入时间:4分30 1.问题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从家里来学校上课的这段路途是怎么来的呢? 生:,引出多种回答,走路,坐车。

由坐车引出以下问题: 师:那你是做什么车来的呢?为什么坐车? 生:摩托车出租车公共汽车火车等,因为它们比走路快,可以节省时间。 师:那这些车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请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呢? 生: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都可以坐,有轮子,有长有短等等 师:那除了这些外部特征外,它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请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呢? 由此引出课题:交通工具 四,讲授新课时间:20分钟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用简笔画的形式来绘画交通工具。 板书:交通工具 并出示图片,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些交通工具的印象。 ,在这里有同学可能会提出交通工具并不只有陆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空中飞的。我会让同学们知道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是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水里游的和空中飞的会在以后的课程当中学习。, 师:同学们通过老师刚才的提的问题相信大家对交通工具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了解,那么现在老师需要大家思考一下,结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简笔画的基 本形。怎么样结合基本形画出这些交通工具? 例如:画一个小轿车。出示图片,让学生有可以想象的空间。 生:不同的回答 找特征,然后再画出来。 照着样子,依葫芦画瓢。 先画……后画……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省谷城县冷集镇胡湾中心小学胡静秋 案例背景: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容,这部分容是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有机地体现与除法的联系。“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容还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除法,有一部分学生会在求商时因为乘法口诀掌握的不够熟练而出错,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试商时要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案例主题: 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分一分,摆一摆。学生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通过操

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操作、观察、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实物果盘、小棒。 教学过程: 一、形成有“剩余”的表象 课件出示:图上的同学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分组摆小棒呢!齐读要求: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 能摆几个? 你们想参加这个活动吗?分成三个小组,用小棒摆一摆。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二)知识目标: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三)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活动: 活动一:导入新课:鲁迅《自嘲》一诗 活动二:回顾知识点:小说是什么?(定义) 师生互动,回答: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出示幻灯片)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出示幻灯片)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活动三:回忆:情节包含几个阶段呢? 学生回答:一般包含(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尾声) 思考:本文是不是按照这个顺序安排的情节结构呢?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明确:本文是按照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来安排的,是倒叙手法。 活动四:倒叙的手法的作用? 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活动五:祥林嫂就是在家家户户祝福声中死去的。她死了,没有人为她难过,没有人为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三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会用横式和竖式表示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3、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及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欢乐的六一儿童快要到了,你瞧,这是同学们正在布置庆祝会的会场呢! 师:他们“先搬了15盆花”,那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呢?算式怎么列? 生:15÷5=3(组) 师板书 师:这个3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用口诀,三五十五) 师:现在,谁再来说一说这里的15、5、3各表示什么?(15表示一共有15盆花,5表示每组摆5盆,3表示可以摆3组)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1、列式 师:可是,你看这里有23盆花呢。 师:如果也是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呢?你能列算式吗? 生说,师板书。 板书:23÷5= 2、圈一圈 师:怎么进行计算呢?先请你在点子图上分一分。 生完成练习纸第1题。 3、展示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圈得结果是怎样的? 师:这3盆还能不能圈成1份?为什么? 生:剩下3盆,比5盆少,不够了,所以不能再分。 师: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4组,还剩3盆,这里剩余的3盆,就是余数。 板书:余数。 4、写得数 师:那这个算式的结果该怎么写呢?谁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 师示范写:算式可以这样写:23除以5等于4组,后面写6个小圆点,表示“多下来”的意思,剩余3盆。(边说,边写) 板书:23÷5=4(组)……3(盆)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算式:23除以5等于4组余3盆。 师示范读,学生齐读两遍。

5、认识算式各部分名称 师:谁来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生:23是被除数,5是除数,4是商,3是余数。 师:余数3表示什么意思? 生:剩余3盆。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生: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4组,还多3盆。 师:现在请你把这个算式写在练习纸上,然后与同桌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它表示的意思。明白的头点点,开始! (二)出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三)感知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1、探究除法竖式的列法。 师: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时,都能用竖式计算,我们的除法同样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你能尝试着列一列15÷5=3(组)这个算式的除法竖式吗? 学生自主在练习纸上列式。 展示学生的作业。 师:说一说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示范结合讲解:在写除法算式时,我们先写被除数15,接着写除号、写除数5,写等于号,写商3,(商写在被除数上面,但是老师忘了写在1上面还是5上面?你们觉得应该写在哪里?商写在1上面就表示1个十。商是3一位数,应该和15的个位5对齐) )再把3乘5的积写在被除数15的下面,最后15减15的差是0,划线下写0。. (请小朋友们照着老师的样子在练习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一遍) 师:写完了竖式,现在请小朋友们再来说一说除法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字分别表示除法算式中的什么? 2、探究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列法。 师:哎,写完了这一个除法的竖式,那么像这个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该怎么列呢?你能写一写吗?请你自己独立地在练习纸上写一写。 展示学生的写法。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 师:是啊,我们写有余数除法的竖式时,我们也是这样写的,师边讲解边写竖式。 3、比较两个除法竖式的不同点 说一说这两个除法竖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练习1:有20个面包…… 师:接下来,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挑战一些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数学问题吧! 20个面包,第一种5个一袋,第二种6个一袋 你想选择第()种包装方法。这些面包可以装()袋。

(完整版)简笔画教案(清晰版)

简笔画 ?简笔画的定义。是以简洁洗练的线条、笔划,抓住所描绘对象的外形特征,高度概括地状物造型,大胆夸张的表现出来的图画。 简笔画与卡通画,两者是有区别的。相比较而言,简笔画更为简洁,只是表现出对象的外形特点就可以了,多是平面的图形。卡通画,要求较高,要求物象是立体的造型。而且在表情表达方面,卡通画更具有表现力。两者的共同点,以线条为主要的表现手段。 在现有的简笔画考试中,采用卡通画的表现方法比较多,也更能展示一位老师的基本功。 ?简笔画的评分标准: 1、构图:合理科学、美观。 2、造型:物体特征表现明显,比例结构恰当,形象准确生动,富有儿童特色。 3、线条:流畅,细腻,清晰,画面干净整洁,无涂改迹象。 4、构思:贴合命题,主题突出,构思新颖。 5、画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无遗漏(且不得重复),画面整洁,无涂改迹象。 ?对简笔画面知识的学习 1、构图。 所谓构图,简单的就是描绘的形象在画纸中的大小和位置,组合形象的相互关系。 ——大小和位置。 ——聚散关系。 ——前中后景的区分。 ——画面的分割。 大小位置的差异带来的视觉感受存在很大 的差异。 多个的物体组 合,注意遮挡、聚散 关系。 画面中不同位置的视觉重要性有所不同,具体如右图: 图中的数字,粗略表明在画面视觉重要性的排序。 画面前中后景的区 分,可以丰富画面层次。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主要 的形象放到中景。 前景:石块、草 中景:大象 后(背)景:灌木和 鸟。 1 2 3 4 5 6 7 8 9

贯穿画面的横线区分画面前后空间,丰富画面层次、空间感。 2、线条。 简笔画以线条为最主要的造型手段,简笔画一方面要求线条表现准确 的造型,另一方面对纯粹线条的质量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两方面既有功 能的区别,又有隐含的联系。 简笔画中如何画好线条? ——线条是“写”出来的,而不是“描”出来的。 “写”,是在绘画过程中有明确的停、顿、转、折,有“入笔”,“行笔”, “收笔”三个过程。 入笔。是为我们接下来的行笔做好准备:放住笔,握好笔下端,预想 线条的长短和形态; 行笔。放松手腕,用胳膊肘带着手腕,匀速的画出线条。到转折处, 停笔,再行笔。 收笔。线条完成,收笔同样不可忽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线条画到 位收住;第二种是线条顺行笔势拖出尖尾。 画短的线条,手指的运动,腕肘为实。 画长的线条,指实,腕松,以肘带腕。 要想做到腕肘放松,除了有意识这样做以外,坐姿也很重要。坐姿前 倾,容易将身体重心落在胳膊上,很难将手臂放松。 以下图为例: ——体会手指、手腕、肘的关系,以及画线条时的快慢节奏。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精品版

2020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精品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50—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明确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会在横式中表示剩余的数,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思维等能力。 4.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盆花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在过几天就是五一劳动节了,我们学校为了渲染节日的气氛,想买一些花摆在校门口和校园内,大家请看(示课件情境图),鲜花已经运来了,但是学校对花的摆放有个要求,(示课件录音)于是同学们都安学校的要求摆花去了。你们想不想加入到摆花的行列中去呢? (想)那好,在摆之前,请先听清老师的要求。 师:我们每人都有一份这样的圆片,按每组摆5盆把它们摆在桌面上,看看你的这些花能摆这样的几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摆,教师巡视。(找两名学生到前面演示摆) 汇报结果(教师示课件中的表格) 先让演示摆的同学汇报 生1:我有10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师根据生答情况填表 格) 生2:我有13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还剩3盆。 师填表格后提问:你这3盆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呢? 生2:因为还剩3盆,不够5盆,不能再摆一组了。 师让摆11盆花、12盆花、14盆花的同学汇报,随机填表格,并提问其剩余的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了。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出现了有剩余的现象?(生举手)

有没有剩5盆花的?(没有生举手) 会不会剩5盆花呢? 生:不会剩5盆花,因为5盆花可以再摆一组。 师: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剩5盆花是吗?(是的) 学生收拾学具 师:花摆完了,我们能不能根据摆花的过程和结果列出一个算式呢? 以摆10盆花的为例让生列算式,教师课件点出算式。让学生解释算式中10、5、2的含义。 师:这些有剩余情况的如果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应怎样列式呢? 以摆13盆花的为例,找生尝试列算式,生答出13÷5=2(组)师:那剩下的3盆花应怎样表示呢?(生尝试说) 教师板书讲解 师:这样的算式如何读呢?找生尝试读,全班齐读两遍。 师:剩下的这3组如果列成除法算式应如何列式?请同学们从这3组中任选一组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写算式,师巡视。 展示学生写的算式,并让学生读出所写的算式,教师随机点出相应的算式。 让学生观察这些除法算式,说出各部分名称,并问学生剩下的这些数叫什么数?引导得出余数,并板书。 师:这些花每组摆5盆,余数分别有几呢? 生:有1、2、3、4。 师:我们的花摆完了,让我们到学校里看看同学们摆完了没有。(课件点出小组合作算式) 师:他们还摆完呢,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小组4人一起想一想,这些花按每组5盆来摆,分别能摆几组?还剩几盆?想好后,选一名同学把答案填在方框里。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借助信封中图片,按每组5盆先来圈一圈,再填结果。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随机点出答案。

《祝福》教学设计 海南教赛获奖作品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赏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握小说主旨。(幻灯显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因为小说是通过安排情节、设置环境、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所以我们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赏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握小说主旨。 昨天我们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那么现在有没有同学能告诉大家,“祝福”是什么意思? ——“祝福”字面的意思是:祝人平安幸福。 小说中的“祝福”具体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鲁镇年终的大典,为的是“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 那么鲁迅的这篇小说为什么要命名为《祝福》呢? ——“祝福”是小说的主线,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典型环境。(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则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明确故事是在祝福中开始,又是在祝福中结束的,所以它是小说的主线,也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即典型环境)(幻灯显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这个典型环境。 二、赏析典型环境(8分钟) 1、请同学们齐读小说第2自然段中有关“祝福”景象描写的句子。 2、请同学们找一找在“祝福”中男人在做什么,女人在做什么? ——男人祭祀、祈福,女人劳作 3、在“祝福”中男人和女人分工的不同,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鲁镇是个男尊女卑,等级森严,封建守旧的地方。(学生能答出男尊女卑即可。若学生答不出来,则教师说)(幻灯片显示) 我们的主人公祥林嫂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祥林嫂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么祥林嫂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 三、品析祥林嫂的形象(20分钟) 1、小说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地方有三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把它找出来。(幻灯片显示)(学生齐读) 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再到鲁镇:“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临死之前:“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为什么祥林嫂初到鲁镇的时候“头上扎着白头绳”?(幻灯显示) ——死了当家人,是个寡妇。(幻灯显示) 3、她是怎么来到鲁镇的?——逃出来的(幻灯显示) 4、为什么要逃出来? ——不想再嫁。(如果学生找不到,就引导学生读18页的相关内容) 5、为什么不想再嫁? ——因为按封建礼教要求,女人要为死去的丈夫守节,一个女人如果再嫁就不是人了。她的逃婚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第一次抗争。然而这次抗争失败了,她被她婆婆抢了回去,卖给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 年级三年级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情分析:本班共45 人。有5 人数学思维较特别,绝大部分学生勤于动脑可墨守成规,是好学生但不是优秀数学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设置情景,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学习的中探究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式题。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余数的意义,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式题。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资源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复习导入 看谁能很快说出( )里最大能填几? ( )x 5v 6 ( ) x 3v 20 5X( )v 38 ( )X 4v 22 6X( )< 34 7X( )< 24教学活动2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用谈话导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学们有没有在老师的带领下出去展开过春游或者野炊活动,当中就有很多数学问题。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活动日记,大家请看: 10月18日晴 今天,我们去野炊,老师规定5人分为一个小组,并做好出发准备。我们班这次参加旅游的女同学共有15人…… 想想看,这些女同学能够分为几组? (学生独立解决、检查除法竖式的书写) 教学活动3 三、尝试解决问题、引入主题 1、如果这次参加的女同学不是15人,而是16人,分组的结果又会怎样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把结果表示出来。

2、生独立思考或合作解决 (1)怎样列式?(2)用教具摆一摆。 3、师生交流(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重点理解横竖式的表示方式及每一步的含义。)16人,每组5人,分了3组,还剩1人。这1人还能不能再分?为什么?这里剩下的1表示什么?你能给这个数起个名吗? (板题课题:有余数的除法)这道题的得数怎么写呢?(让学生说一说。)写得数时,要先写商3 ,再在商的后面打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1. (板书16-5=3 ()……1 ()) 这里商3表示什么?(3组)(板书单位名称“组”)这里余数1 表示什么?(1人)(板书单位名称“人”)这道题的竖式会写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着写一写。(指名学生上台板演竖式的写法)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讨论竖式中各步表示的意思,介绍竖式中余数。教学活动4 四、教学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提出问题:如果参加的女同学是17、18、19……25人呢,分组的结果又会怎样? 2、观察质疑:那么,(教师板书,连贯成一串对比算式): 16-5=3 (组) (1) (人) 17-5=3(组) (2) (人) 18-5=3 (组) (3) (人) 19-5=3 (组) (4) (人) 20-5=4 (组) 21-5=4(组) (1) (人) 22-5=4(组) (2) (人)…… 学生:(当20-5时,商是4……) 3、发现规律: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生观察、交流) 4、全班反馈,得出规律:余数<除数(为什么?) 五、看书质疑(完成例题内容) 六、巩固练习。 1、教材P51。“做一做”。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7-6 = 33 - 8 = 3、完成教材P52“做一做”(判断对错) 七、全课小结。 [1]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那些知识? [2] 发现了什么规律? [3] 在计算中要应注意什么?

《简笔画人》教案

《简笔画人》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能发现动态人物的躯干和四肢的动作与变化。 2、能抓住人物动作的基本形状特征,用椭圆和直线画出运动中的人。 3、初步感受如何画出人物的动感及韵律。体会简笔画人的乐趣。 教学难点: 简笔画人时,稳住人物的重心,不偏移。 教学重点: 画出人物动作。 教学准备: 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猜一猜。 1、教师画一个圈,问:猜猜老师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不尽相同,只要合理都可以,不否定学生的回答,保护学生的想象力。) 2、教师画一条直线,问:猜猜老师这一次画的是什么? 3、老师今天就要教小朋友们用简单的圆圈和线条创造出有意思的小人。 二、新授。 1、课件配乐展示人物动作简笔画。先欣赏,然后说一说图上的人物都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仔细观察村落图,这些人物都是怎么画出来的?(用椭圆形表示头部,直线表示身躯和四肢。) 3、教师示范画动态人物,学生练笔,注意人物的重心。 三、学习活动。 1、课件出示一些人物动作图,例如:舞者、打篮球的人、跑步者、跳绳者、坐着的人、蹲着的人、玩滑板的人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简笔画的方法画一画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动作。 2、教师进行指导,提供建议,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和作品予以表扬。

四、拓展学习。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漫画和动画片吗?想不想制作一篇属于自己的漫画/动画呢?拿出你的小画笔,在纸上画出连续的人物动作,就能创作成一篇自己的漫画。赶紧试一试吧。 五、作业评价。 1、组织学生进行布展和自由赏析作品。 2、评议。师讲述评价方法,出示评价等级。 ★★★★★ ★★★★☆ ★★★☆☆ ★★☆☆☆ ★☆☆☆☆ 3、学生自评、同桌互评。 4、教师进行总结。 六、课堂小结。 一个小圈圈,几条长短线,简笔画人物,姿态各不同。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50—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明确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会在横式中表示剩余的数,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思维等能力。 4.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盆花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在过几天就是五一劳动节了,我们学校为了渲染节日的气氛,想买一些花摆在校门口和校园内,大家请看(示课件情境图),鲜花已经运来了,但是学校对花的摆放有个要求,(示课件录音)于是同学们都安学校的要求摆花去了。你们想不想加入到摆花的行列中去呢?(想)那好,在摆之前,请先听清老师的要求。 师:我们每人都有一份这样的圆片,按每组摆5盆把它们摆在桌面上,看看你的这些花能摆这样的几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摆,教师巡视。(找两名学生到前面演示摆) 汇报结果(教师示课件中的表格) 先让演示摆的同学汇报 生1:我有10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师根据生答情况填表格)生2:我有13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还剩3盆。 师填表格后提问:你这3盆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呢? 生2:因为还剩3盆,不够5盆,不能再摆一组了。 师让摆11盆花、12盆花、14盆花的同学汇报,随机填表格,并提问其剩余的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了。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出现了有剩余的现象?(生举手) 有没有剩5盆花的?(没有生举手)

会不会剩5盆花呢? 生:不会剩5盆花,因为5盆花可以再摆一组。 师: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剩5盆花是吗?(是的) 学生收拾学具 师:花摆完了,我们能不能根据摆花的过程和结果列出一个算式呢? 以摆10盆花的为例让生列算式,教师课件点出算式。让学生解释算式中10、5、2的含义。 师:这些有剩余情况的如果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应怎样列式呢? 以摆13盆花的为例,找生尝试列算式,生答出13÷5=2(组)师:那剩下的3盆花应怎样表示呢?(生尝试说) 教师板书讲解 师:这样的算式如何读呢?找生尝试读,全班齐读两遍。 师:剩下的这3组如果列成除法算式应如何列式?请同学们从这3组中任选一组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写算式,师巡视。 展示学生写的算式,并让学生读出所写的算式,教师随机点出相应的算式。 让学生观察这些除法算式,说出各部分名称,并问学生剩下的这些数叫什么数?引导得出余数,并板书。 师:这些花每组摆5盆,余数分别有几呢? 生:有1、2、3、4。 师:我们的花摆完了,让我们到学校里看看同学们摆完了没有。(课件点出小组合作算式) 师:他们还摆完呢,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小组4人一起想一想,这些花按每组5盆来摆,分别能摆几组?还剩几盆?想好后,选一名同学把答案填在方框里。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借助信封中图片,按每组5盆先来圈一圈,再填结果。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随机点出答案。 师:他们的花按每组5盆来摆,也有剩余的情况,大家观察一下,余数分别有几呢? 生:有1、2、3、4。

祝福优秀教案

祝福 鲁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一)导入: 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和姓,可是在旧社会,有好多生活在最底层的女人就没有名字。她们地位低贱,连享有名和姓的权利也没有,只能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的《祝福》,看看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是如何把一个善良的妇女逼上绝路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动作、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情感目标: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性格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一)自读课文,注字音: 钝dùn响间jiàn或惴zhuì

悚然sǒng 踌蹰chóu chú寒暄xuān 谬miù种形骸hái 拗niù不过 沸fèi反盈天新正zhēng 贺家墺ào 呜咽yè桌帏wéi 讪讪shàn 敛liǎn 怔怔zhèng 咀嚼jǔjué 陈抟tuán 朱拓tà荸荠bíqí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__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 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 年回国。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 自由书》《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 文末编》。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教材49-51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3、体会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学会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2、难点: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除法。 教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个? (1)学生独立列式,明确平均分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2÷4=?(2)学生自主解答,说一说你用的哪句口诀?三四十二12÷4=3

二、讲授新课 老师这有一个盒子,里面装了一些小棒,我想用这些小棒来摆三角形,你们猜猜看,盒子里可能有多少根小棒? 1、假设盒子里面有12根小棒,那么最多可以摆几个独立的三角形? (1)用算式怎样表示? 12÷3=4(个),谁来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2)除法算式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加、减法一样,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我们一起来看看除法的竖式怎样列。 先写一个除号,再写被除数12,把被除数12写在除号的里面,除数3写在除号的外面。 我现在要写什么了?商4你们觉得商4应该写在哪里呢?我能把它写在1的上面吗? 总结:有4个3所以写在个位。4个3是多少? 12我把它写下来,这个12就是4与3的乘积。原来有12根小棒,摆三角形用了12根,还有没有?(没有了)也就是原来有12根减去摆三角形用掉了12根等于0。(3)谁再来说说,被除数下面的12和0表示什么呢?(全用了,没有剩余)

简笔画教案(1)人物

课程名称:简笔画人物基本结构、比例 课时:2节 教学目的:通过目视、心记、手写等综合运动,提取显示生活中人物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介洗练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的对象形态. 教学重点:人物的写生方法 教学难点:人物的写生方法 教学工具准备:白纸(建议大家买速写本素描本或者使内页使白纸的笔记本),铅笔,签字笔、橡皮、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 人体分为四大部分:头、身子、上肢、下肢。 在简笔画中则用一个圆圈、几条直线便概括了 人体的比例(注意:站七坐五盘三半,同时画几种姿势要注意相互

间的比例。) (1)成年人比例。一般以头为标准,把全身的高度和头做比较,全身约为七个头高。躯约为两个半头。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距离等于全身高度。手臂下垂体旁时,手指到大腿中段。 (2)小孩的比例和性别。小孩的头略大,四肢、躯干均缩短,两三岁为四个头高,四五岁为五个头高。在简笔画中男女区别主要在头发和衣服。

人物直立的画法 注意:直立人物正面、侧面、背面各具特点,要细心观察、刻画。正面——五官、四肢、衣领、衣袋侧面 ——发型、足尖、鼻尖背面 ——发型、服饰、足

课程名称:简笔画人物基本动态 课时:2节 教学目的:通过目视、心计、手写等综合运动,提取显示生活中人物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介洗练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的对象形态. 教学重点:人物的写生方法 教学难点:人物的写生方法 教学工具准备:白纸(建议大家买速写本素描本或者使内页使白纸的笔记本),铅笔,签字笔、橡皮、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 人物动态的画法 人体动态千变万化,作画时要清楚确定某一具体动作,想得越细画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