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_门罗和她的_逃离_来激扬

艾丽丝_门罗和她的_逃离_来激扬
艾丽丝_门罗和她的_逃离_来激扬

异域文苑

艾丽丝·门罗和她的《逃离》

来激扬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 321004)

摘 要:艾丽丝·门罗的《逃离》是她2004年的作品。这位现今80余岁高龄的加拿大女作家在她的创作生涯中,始终不渝的以一个女性的敏锐和洞察力探讨着加拿大妇女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所遭遇到的生存困境。她所展现的是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隐含悲剧命运的平凡生活。书写女性的绝望,始终是勇者的行为。在此立足于性别意识的角度,从虚写的男性,女性的逃离以及逃离背后的原因三个方面对《逃离》展开思考。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 《逃离》 女性意识 人格面具 怨恨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Alice Munro and Her Runaway

LAI Ji-yang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ejiang·Jinhua 321004)

Abstract: Alice Munro’s Runaway is her 2004 works.The Canadian woman writer who is more than 80 years old in her writing career, adheres to a women's keen insight and explored the Canadian women in the modern civilized society of what happened to existence dilemma. She shows little place and common people, especially women implied tragic fate of ordinary life. Writing the despair of women, is always the brave behavior. This essay based on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from the image of the Evasive Male and women fled and the reasons behind the “run away”three aspects of the Runaway on thinking.

Key words: Alice Munro; Runaway; Female consciousness; He persona; Ressentiment

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时至今日,她“或许是越来越受到评论界关注并且享有越来越高声誉的一位”[1]。在小说中,她始终不渝的以一种女性独特的洞察力探讨着被历史和性别双重殖民化的加拿大妇女在现代物质化的消费社会里承受的种种精神压力,她们的自省以及她们为了追求精神意义上的生存而进行着的不懈努力。用“偏向于女性生理及精神文化层面的自我空间,从自我悟性、审视男人与自我审视的角度呈示作者对‘女人’的关注”[2]。

《逃离》是她2004年的作品。在这个短篇集中,门罗书写的依然是城郊小镇中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表现着她们努力使肉体和情感同时生存的挣扎。然而正如冰封湖面,内藏暗涌,看似平静的生活表层之下,是对成长疼痛与生老病死等严肃话题浓墨重彩的描写,那些女子如同丁尼生笔下被诅咒的夏洛特一样,无论怎么逃,都逃不出她们的宿命。门罗直接介入加拿大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真实景象,展现简单表象下复杂的真实。没有距离,更没有所谓的“美学关照”。她真正将自己燃烧在了作品中。这种近乎原生态的书写,揭示了女性的生命本真,也寄托着门罗的性别意识。

事实上,“性别这个因素,在文学创作中是不可忽略的,无论在视角、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方面,都会因女作家和男作家在经验和性别认同上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表现。”[3]本文立意从性别意识的角度出发,对《逃离》展开思考,深入理解门罗的女性逃离,发掘出作品背后的意义。

一、虚写的男性

福柯指出:“任何人际关系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权力关系。我们是在一种拥有永恒战略关系的世界中行事的”[4]。按照这一说法,那么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权力关系。“男子处处站在优越地位,社会上一切法律权利都握在男子手中,女子全居于被动地位。”[5]男性通过掌握在手中的政治和文化权力,不论从体制上还是从个人的角度,对女性进行权力支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男人的一支笔既创造了女人,也紧闭了女人”[6]。作为掌握话语权的一方的男性,凭借自己理想中的模型塑造女性。“在这个世界上,妇女没有历史,是一种非历史的存在。她们通过阶级、文化、宗教及其意识形态的机构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而力求获得自己的身份认同。”[1]然而伴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女性主义作家和批评家长期以来都在努力构建女性自我独特的表达方式。正如珍·弗莱克斯所说:“女性主义理论唯一的最为重要的发展在于使得性别关系(Gender relations)的存在变得悬而未决,性别(Gender)再也不能仅仅只被看成是一个简单的,自然意义上的事实”[2]。

与许多当代女性作家一样,门罗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女性主义作家,也不想被贴上“女性主义者”的标签。在1987年的一次采访中,门罗谈到:“当我写《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的

作者简介:来激扬(1987.6—),男,汉族,浙江杭州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研究生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异域文苑

时候,我并不认为自己正在写一本女性主义的书。我当时仅仅想到的是我要写一些关于年轻少女的性别经验的东西,而这些通常会表现在年轻男孩的身上。我并不认为,此后,我只是在书写女性以及她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挣扎,直到现在,我也只是有意识地对女性的生活方式感兴趣,类似于男人和女人在中年的生活状态等等”[3]。但从作品出发,我们会发现,门罗是一个非常关注女性内心世界的作家,她的小说是非常纯粹的女性世界。“她通过非常纯粹的女性视角来观察世界,描述世界。所以女性是这个世界里的主角,而男性往往是女人世界里的配角,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展现女性的婚姻状况、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4]事实上有意也好,无意也罢,门罗用她的女性体验,不自觉的流露出她的女性意识。加缪曾经说过:“小说世界只是按照人的深刻的愿望对现实世界进行的修改”。那么在《逃离》中,门罗用自己方式,表达着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修改。虚写的男性,成为了门罗在《逃离》中的一种写作策略。男性在故事中,变成了符号式的存在。

同名短篇《逃离》中卡拉的丈夫克拉克,年轻时曾是马术学校最优秀的老师,有许多女性为了接近他而特地来学骑马,这也是吸引卡拉同他私奔的原因。这个中学没念完就急着出来混事的男人年轻时就认为家庭是一个人血液中的毒素。时光荏苒,如今中年的他,除了摆弄电脑,就只会欠钱,吵架,打架和得罪自己的主顾,当然最重要的,他还时常和卡拉冷战。事实上,他不过是一个人生经验不足,把握不准该怎样看待自己的男人。门罗是残忍的,她通过卡拉的回忆,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着卡拉夫妇少年时期热烈的爱情,也丝毫不矫饰得白描着已经没有一点亮度的中年感情生活。事实上,门罗并没有解释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你甚至都不清楚,那个曾经吸引许多少女的翩翩少年,是怎么在不知不觉中被时间杀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日玩着电脑,脾气火爆,自私狭隘,不切实际的中年男人。也正是这个中年男子,让卡拉心生逃离。

《机缘》《匆匆》《沉寂》是三篇相互有关联的短篇。男主人公埃里克·波蒂厄斯是个住在温哥华北面鲸鱼湾的渔夫,这个结婚至少已经有八年的男人,在火车上与朱丽叶的邂逅中展现的是他狭窄的知识面,有限的视野和琐碎庸常的生活。可就是这个男人,却轻易俘获了朱丽叶的芳心。让朱丽叶这位二十一岁的古典文学学士和硕士,放弃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追随他去了鲸鱼湾,同居生女。至于《激情》中的莫里,是一个大身架、宽肩膀,有着焦糖色的卷发、温暖人心的榛子色的眼睛和一份美好前途的男人。他是女主人公格雷斯的男友,然而,却始终没有清楚格雷斯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至于尼尔,莫里同母异父的哥哥,同样是工程师,因为父亲的自杀,忧郁而深沉,虽然他在专业上同样优秀,但他有着酗酒的恶习。阴错阳差之间,尼尔和格雷斯有默契的一同出逃了一个下午,然后他独自驾车撞上了桥墩,用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门罗的短篇集中,描写男性角色的部分事实上并不见得比描写女性角色来得少,但是总是给人一种虚的感觉,男性的外貌、性格和经历往往只有寥寥几笔。短篇故事中的男性角色,大多数都成为了女主人公生活经历的历史背景而存在,推动着女性主人公故事的发展。门罗女性视角的选择,有利于她自身性别意识的表达。通过另一种关照,更为细腻的刻画男性,表现了像埃里克和莫里这样的传统的男性形象,同时又在有意无意间撕下了男性长久以来隐匿在“男权中心”下被修饰美化过的面纱,将克拉克的不堪,尼尔的脆弱展示了出来。门罗通过揭示男性的双重面孔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女主人公的人生经历能够充分展开。

二、逃离——女性的自我救赎

美国当代著名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指出:伟大作家在创作不同的作品中总是重复同样的主题。[1]门罗用《逃离》为我们提供了几位飘泊者——女人。通过描述她们惊世骇俗的行为以及她们悲剧式的命运和困窘中的生存状态,丰富了“逃离”的主题,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和女性被命运驱赶的一生。展现着女人——“无国无家者似乎永无终点的流浪和放逐。”[2]同时也让读者在风雨飘摇的世界中,寻找到了某种确定性的东西。

门罗用她犀利灵动的眼睛看破一切,以自己的承受力,感悟力进入情境而又超脱角色,智性,从容,真正以自我的主体意识赤裸裸地站在历史的地表。她循着气质性格,文化底蕴所赋予她的一切优厚来谈女人,关注女人的外部生存空间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故事中,女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几乎惊人的相似:美好的,符合人性的基本诉求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以悲剧告终。门罗笔下的人物,总是在琐碎的生活场景中观望。怀着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迎接她们的并非是更加美好的生活。事实上,对那些女主人公来说,离开一个地方奔向远方只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希望,如果那不甚明了的需求无法满足的话,生活只能是一场又一场的漂泊。

《逃离》中,已经开始逃离的女主人公卡拉最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在逃离的过程中,她决定放弃逃离。这种对逃离的放弃不是因为“娜拉出走后”那种女性独立的困难,也不是因为卡拉牵绊于对自己丈夫的感情,而是在逃离的过程中她意识到逃离的徒劳和无望。她年轻时逃离父母与克拉克去全新的地方,以为这样可以过上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一种她认为她父母永远无法理解的生活,可结果这种她所谓的真实的生活只是激起了另一次想要逃离的欲望。那么这一次的逃离也许也仅仅是下一次逃离的前奏罢了。与其这样,她还不如回去。可是平静的生活,并不能平息了脉搏。“她像是肺里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以不感到疼。可是每当她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她便能觉出那根针依然存在。”[3]虽然“对于埋在心里的那个刺痛她已经能够习惯”,可是“她现在心里埋藏着一个几乎总是对她有吸引力的潜意识,一个永远深藏着的诱惑”[4]。门罗是细腻的,她的文字不经意地在你心上拨弄一下,会让你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忽然叫了暂停。在汹涌向前的生活中失神片刻。其实,门罗用卡拉的去而复返,想告诉我们,在命运的大囚笼里,你遇见了谁,也只不过是遇见了即将囚禁你的某种方式。

同样,在《机缘》《匆匆》《沉寂》里,曾经逃离的朱丽叶得知逃离的女儿佩内若普过着平淡的生活时想到:太多的事情都被看成是笑话。正如太多的事情:个人的事务、也许仅仅是为了性满足的恋爱,被看作是悲剧一样。其实对于个体来说,

异域文苑

很多事情既不是笑话也不是悲剧,它仅仅只是某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朱丽叶年轻的时候,对生活像是观望,但其实,她是在进行某种绝对的追求。虽然朱丽叶对于男人所有比较愉快的经验都是幻想式的。在实际生活中也总免不了有屈辱性和令人失望的事,可她能够为了理想的爱舍弃一切。在经历了精神和物质,灵魂和肉体,文化和商业之间一连串不切实际的徘徊之后,她需要真实的爱来打破生活的沉闷,可事与愿违。

“对丈夫来说,问题不在于被爱,而在于避免受骗。所以他毫不犹豫地让妻子无文化、软弱和愚蠢,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他的荣誉。”[1]显然,古典文学学士和硕士的高学历,让朱丽叶成为了异类,埃里克·波蒂厄斯甚至都没有和朱丽叶结婚。年少时,不经意的一个选择也许就会改变一生,并从此走上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只是当时年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选择,于是充满了慌张和喜悦,尚不能完全体味其深远的影响。青春的一个显著特点也许就是简单快乐的美丽秉性,但是最终还是匆忙地要生活在那荒芜的围墙之内。当朱丽叶人过中年面对女儿的逃离时,她明白其中的影响,可她依然无能为力。对于母亲来说,怀疑自己当初放弃学业,生下一个脾气别扭的女儿到底值不值得;而对于女儿来说,她一再认为,如果母亲不把她生下来,她大可不必忍受那么多生活的苦。这种不愉快的相处最可怕的不是亲情的冷却。最可怕的是,双方在这种相处中都会迁怒于生命本身。滋生出对生活本身的怀疑。门罗是深刻的,如果我们怀疑了生,那么我们凭什么活?

也许是由于对彻底逃离的绝望,门罗设计了一些偶尔的出逃。但是这种偶尔的出逃更让人绝望。因为相信逃离的人最起码还抱有能够在什么地方遇见什么人重新开始的希望,而但求一时的欢愉离开再回来的人则已经根本不相信所谓的逃离了。现代社会的爱情就像生活本身一样不确定,爱恋,加剧了一种动荡感。恋人们不但不能确定对方的感情,甚至也不能确定自己的诚意。稳定是多少人心里的暗伤。人们找不到谁在行骗,人们却生活在被愚弄之中。于是《激情》中的格雷斯背着未婚夫莫里,和他的哥哥尼尔出逃了一个下午。她没想一直逃,她只是离开一会儿,“上来透口气”。但是这次离开的代价是巨大的——莫里离开了,尼尔自杀了。的确,在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路上,难免会伤害别人,伤害自己,但最后你必须能够得到原谅,得到救赎。可是因为格雷斯,我第一次觉得出走的结果如此重要,出走的过程是如此伤人。

可以说,逃离是门罗为在现代社会遭遇生存困境的女性设置的形而上的皈依之所。正如她所要表达的,其实大多数时候,这种逃离是没有结果的,不要指望逃离能够改变生活。所以,在她笔下,故事的结尾,逃离之后,女性往往会用平常心来面对或者融合于她们质疑和厌恶的现实。所以才有了卡拉的去而复返,也有了格雷斯收下了一张一千元的支票。“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放松的脚步,就像午后窗边怅然的向往。”[2]逃离,在门罗的笔下,就是每一个溺水者本能的呼救。回荡着一种说不清楚,但毕竟是女性自己空虚感的回声。生活,留给她们的只有不断更新的记忆,不断的忘却,到最后,也就终于忘记了这样做的意义。单纯地理上的逃离永远不可能逃出过去的阴影,因为阴影在心里,逃到哪里就带到哪里,正是女性逃离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存在的可能性,才更加凸显了女性的悲剧色彩。原来真正的出路不是在外面,而是在自己心里。

三、逃离背后的原因

1.女性人格面具和阴影之间的冲突

卡尔·荣格在论述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archetypes)时,提出了人格面具(the persona)这一心理学概念。人格面具这个词源于演员为扮演某一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从分析心理学的意义上说,人格面具就是我们所表现给别人看到的我们自己。“它保证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而这种性格却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性格。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1]依据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人格面具的存在对人的生存来说是完全必需的,它“是个体与社会关于一个人应以什么面目出现的折衷产物”[2]。是成就个人,实现个人以及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人格面具迫使人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但它的危险是,人们自己会自动认同社会赋予的人格面具。荣格把那种个体倾向于过分认同于他的社会性格,并按社会规定的角色要求行事,把社会赋予个体的角色当成自己本来的面目的现象称为膨胀(inflation)。这种人格面具的膨胀将会引起人的精神出现问题。它会让人脾气暴躁、恐惧、强迫症,甚至堕落、暴力等。如果个体的人将真正的自我等同于人格面具,那么,其人格的其他方面将得不到发展,就会由于与自己的天性疏远和冲突而处于一种精神紧张的状态下。

卡尔·荣格在论述人格面具这一心理学概念同时还提出另一个心理学概念,即阴影(the Shadow),来描述我们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或无意识的心理层面。同时指出了人格面具压制着阴影,阴影“比任何其他原型都更多地容纳着人的最基本的动物性”[3]。荣格认为,阴影是我们意识中所不能接受的,不受社会欢迎的情绪、观念、欲望和动机,被压抑的阴影部分因为与社会准则不符,而且时常与我们所受的教育、传统、文化等发生冲突。阴影中的内容不仅包括那些从道德方面看来是邪恶的欲望和观念,同时也储存着创造力、情感、生命力与自发性。从荣格心理学理论的角度上来讲,阴影与人格面具一直处在冲突之中。人格面具压制阴影,使人变得文明。但是阴影是不能忍受被人格面具压制下去的结局,时刻都在等待着机会爆发。长期的压制使阴影常以暴力或者神经错乱的方式爆发,其表现形式是人物性格的扭曲。

门罗《逃离》中的人物常常活在人格面具与阴影的冲突之中,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很多角色。人首先是男性与女性,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期待。男性个体将承担儿子、丈夫、父亲的社会角色,而女性将承担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要按照社会的准则来行事,不能偏离社会的要求。“所谓具有女性气质,就是显得软弱、无用和温顺。”[4]不管是意识到女性面具还是仿佛生来就戴着女性面具,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都受女性面具的压抑,自己本身的性格在生活中却得不到发展。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朱丽叶在高中的舞会上想在一大堆吵吵嚷嚷没人要的女生中脱

异域文苑

颖而出;在与大学男同学的约会中,尽管心里很厌烦却又冒冒失失地表现得格外活泼。卡拉因为低调而成为姑娘们众口一词的恶言取笑对象。其本质是因为她们或多或少都有点不符合女性气质。她们的人格面具压抑了她们的阴影。即:不符合社会准则的隐秘欲望。她们内心的阴影一直在反抗,努力让世人知道她们的本来面目。人格面具和阴影的激烈冲突使得故事中的女主人公进退两难,她们既不能抛弃人格面具,也不能放下阴影。所以逃离成了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2.怨恨情绪的表达

故事中女主人公的受挫感源于一个古老的二元对立——残酷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矛盾,有了理想,生命的旅程才变得完美,怀有美好理想的人应该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人生充满了希望和兴趣。小说中的女性原本都是内心有着五彩斑斓梦想的人,在她们生命最初的时光里,她们身体内充溢的生命能量让人感动。在经历了爱情、婚姻的渴望与失望后,即使自我意识强烈到可以让她们复原,但是弹性优良的橡皮筋,过度的拉伸也有无法回到最初的那一天。她们不比我们活得快乐,只是比我们活得更加自我和丰富。为了追逐自己的梦,她们遭遇挫折,即使她们没有浪迹天涯,她们的内心也早已走上流浪的路途。

尼采使“怨恨”(Ressentiment)这个词成了专业术语,在《论道德的谱系》中进行了系统的表述。马克斯·舍勒则在尼采、西美尔、韦伯、松巴特的基础上指出“怨恨”是资本主义的精神根源并进一步进行了结构性分析。他认为,“怨恨”与报复、嫉恨、厌恶、幸灾乐祸不同,“它涉及到生存性的伤害、生存性的隐忍和生存性的无能感。”[1]怨恨者在现实生活中都必然受到过伤害,而且怨恨者都默默忍受着这种伤害、采取克制的态度,一种强烈的无意识使怨恨者抑制了报复等举动的出现。所有的压迫都在看似正常的生活秩序中,在流水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实施。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多重压迫下,女性无能为力。不论清醒还是迷茫,都难逃陷入困境的命运。怨恨是在价值比较后产生的一种心态,“当个体或群体的身份和社会角色认同与其在社会既定秩序(无论是法律的、经济的,还是文化理念的关系)中的定位不相符,并由此产生社会性生存价值比较时,怨恨心态就容易产生。”[2]与男性相比,女性有着更多的困惑和危机感。她们往往会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已被狠狠地抛到外围,沦落到了社会的底层和边缘,女性往往真实地触摸着生存中的艰辛和无奈,进而不由得开始怀疑自身的价值,男性中心,将注定使女性成为社会中的边缘人物从而丧失话语权。而“话语权,它比其他权力更根本”[3]。正如舍勒所说:“怨恨是一种有明确的前因后果的心灵自我毒害。这种自我毒害有一种持久的心态,它是因强抑某种情感波动和情绪激动,使其不得发泄而产生的情态”[4],小说中女性主人公的情绪是种非常典型的怨恨情绪。事实上,她们作为怨恨和欲望的综合体,都有着某种模糊而巨大的不安,那是一种存在性的不安:既有对生为加拿大人的恐惧,又有对身为女人的恐惧。

门罗真实的叙述了小地方的女性的生活常态,见证了她们的苦难,指出了生存的悲剧性,并穿越时光的隧道给予遭受苦难的人们以巨大的精神关怀。艾丽丝·门罗勇敢地面对生存中的难题和困惑,将它们付之于笔端,时代在变迁,女性的悲剧命运却没改变。故事中女性的生存状态是作为一种隐喻和象征出现的。抛除命运和社会的因素,女性总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着各种生存的困境,作茧自缚,这与她们自身有很大关系。“很多伤害是因为观念带来的,是男权社会给你们女人加的规矩,你们接受了,还错把它当作自己的天性。”[1]

逃离是一种种冒险,却也是接近理想的一种努力,等待卡拉,朱丽叶格雷斯或者佩内洛普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女性在实现自我、寻找自由的道路上总要冒险,她们在最终的意义上永远是群悲剧人物,“‘人非上帝’是他(悲剧人物)的渺小和坠毁的原因。但是他能把人类的种种可能性推展到极限,并会明知故干地被它们所摧毁——这正是他的伟大所在。”[2]

四、结语

波伏娃曾说:

“真正伟大的作品是那些和整个世界抗辩的作品,要和整个世界抗辩就需要对世界有一种深刻的责任感”[3]。门罗在《逃离》中所要体现的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东西,而是她归纳出来的属于我们每个现代人所共有的精神困惑与不满足,抗争与诗意。就像布克国际奖的评审之一史迈利所说的那样:“艾丽丝的作品堪称完美,任何作家面对她那微妙而精确的文字都只有发呆的份。她对每个话题的思考都十分凝练,她写三十页的短篇,比许多小说家的整本长篇小说都要丰富”[4]。

圣雄甘地曾经说过:

“女性不是弱性,她是两性中的高贵者。因为即使是今天,它还是牺牲、默默的忍受、谦卑、忠诚和知识的具体体现”[5]。艾丽丝·门罗在暗示女主人公命运时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她确信主人公们随着女性意识的成长,能够成功地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找到属于女性的合理坐标。虽然她们所改变的只是自己的个人生活,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社会的基本结构。但是,她们在改变个人命运所迈出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却意味着广大妇女在追求自身独立的女性意识觉醒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用她那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那支生花的妙笔把她的观察和所感付诸笔端,既丰富了加拿大的文学创作,也为我们了解现代加拿大社会意识形态,尤其是妇女解放意识的变迁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参考文献:

[1] (加)艾丽丝?门罗著,李文俊译.逃离[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2] 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3]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北京中国书籍出版

社,1998.

[4] 戴锦华著.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7.5.

[5] 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1995.10.

[6] 舍勒著,刘小枫译.舍勒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7]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 荒林,翟振明著.撩开你的面纱:女性主义与哲学的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8.

[9] (美)C.S.霍尔,V.J.诺德贝著.荣格心理学入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1987.

[10] Jung, C. G.The Relations between Ego and the Unconsciousness [A]. In V. S. De

Laszlo(ed.) The Basic Writings of C.G.Jung[C]. New Y ork: Random, 1959.

责任编辑:琰柽

逃离-爱丽丝门罗 观后感 赏析

逃离-爱丽丝门罗观后感赏析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放松的脚步,就像午后窗边怅然的向往。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无论是十八岁从父母家出走如今又打算逃脱丈夫和婚姻的卡拉;放弃学术生涯,毅然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朱丽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再无踪影佩内洛普;已然谈婚论嫁,却在一念之间与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格雷斯…… 真正的逃离不是物理空间上的,而是心灵的。第一篇《逃离》的结尾,主妇卡拉最终还是回到了丈夫克拉克身边。可是白山羊弗洛拉的尸体阻隔了他们心灵接触的可能。大隐隐于市,这是一样的道理。最终极的逃离不是我逃到天涯海角,你遍地寻觅不到,而是我和你相距不过咫尺,却再无靠近的可能。 卡拉年轻鲜活,西尔维亚像女主人爱慕一只刚刚孵出的小鸡一般喜爱她。但这种爱隔着多少时空呢!卡拉永远不能体谅一个迟暮女人对新鲜热腾的事物的爱慕,对于生命的记念和追挽比西尔维亚拥有的所有财产重要得多,而卡拉需要的仅仅是一小叠满足她对美好物质生活的追求的钞票而已。卡拉带着西尔维亚塞给她的一卷钞票逃离她的同居男友克拉克并给他留下了一张纸条: 我已经走了,我不会有事的。 而出于同样的厌倦,几年前她逃离自己的父母时也留下了一张纸条: 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 纸条上提到真实的字眼,仿佛只有她能理解“真实的”三个字如何在她的身体和心灵上留下的分量,也只有她和克拉克的相爱才能诠释“真实”的全部涵义,他们躺在草地上嚼草根哼歌,他们过着浪费金钱浪费时间的快乐时光。 但是过了多久呢,真实的日子陷入艰辛的窘迫现实,她和克拉克失去了激情,卡拉再一次留下纸条,惟一的特殊原因只是:去一个地方,过一种生活,那里将不会包括克拉克。 大巴士里没有年轻人,除了她自己。现在的她正奔向未来世界,但恐惧感像轻烟袅袅冒出,她发现那逐渐接近的未来世界的奇特之处和恐惧之处在于,她无法融入其间。以为还能像当初逃离家庭奔向克拉克时那样欢欣鼓舞,能惘惘然就投入了新的生活,不顾一切的无知原来也是如此美好!但是每一段日子都是生命的印记,她无法抛弃与克拉克相处的那段同居生活留给她的成熟和历练,她再不是往日的无知少女。于是,当她坐在逃往多伦多的大巴士上,突然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恐慌正是源于自由的未来时,巨大的空洞像漩涡一样正一圈一圈把她抽吸进去,她她从车窗玻璃里见到了没有克拉克的自己,像患了幽闭恐惧症的病人一样逃离了大巴士。 卡拉欲逃离与克拉克之间没有激情的生活,西尔维亚为丈夫的病死而感到解脱,克拉克把卡拉心爱的绵羊弗洛拉藏起来最后让野兽吃掉。。。。。。三个人都在逃离某种现实存在但不想继续拥有的生活,每个人都对现状不满,但实际上,他们哪儿也去不了,逃离不过另一种囚禁。 阅读该中长小说,脑内联想到的情景一直都是朦胧淡雅的加拿大乡村,由米色,驼色构成的背景。让人只觉恬淡舒适,仿若初秋的惬意自得。作者的叙事手法也是悠然自得,徐徐铺开故事画卷,不骄不躁,缓缓道来。像截了一段大河,却不是物理上的那种截断,而是心理上的,为观看的方便而截的,前因后果都潜藏着,丰沛奔涌也照旧,甚至比看到整条河流更为浩荡。艾丽丝·门罗笔致绵密,气息醇厚平静,从不因为写小说而人为破坏生活的肌体,刻意制造落差。一切都很淡,但又淡得恰到好处,不至于淡到虚无,也不会浓烈的刺人。 另外,和当代小说锐利却琐碎、简约却留白过多、克制到寡情的作风不同,小说重新成

2019年爱丽丝·门罗经典语录(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9年爱丽丝·门罗经典语录(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篇一:20XX年1-8月诺贝尔文学图书排名 20XX年1月-8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00年-20XX年)作家排行榜前十为: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20XX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玛丽·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附录1:亚马逊中国20XX年1-8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00年-20XX年)作品排行榜前30 1.《二手时间》,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2.《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3.《公开的秘密》,艾丽丝·门罗

4.《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5.《丰乳肥臀》,莫言 6.《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奥尔罕·帕慕克 7.《蛙》,莫言 8.《锌皮娃娃兵》,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9.《我的名字叫红》,奥尔罕·帕慕克 10.《酒国》,莫言 11.《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12.《爱的进程》,爱丽丝·门罗 13.《我还是想你,妈妈》,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14.《企鹅经典丛书:绿房子》,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15.《师傅越来越幽默》,莫言 16.《红高粱家族》,莫言 17.《檀香刑》,莫言 18.《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奥尔罕·帕慕克 19.《红树林》,莫言 20.《白狗秋千架》,莫言 21.《纯真博物馆》,奥尔罕·帕慕克 22.《好女人的爱情》,爱丽丝·门罗 23.《快乐影子之舞》,爱丽丝·门罗 24.《八月的星期天》,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25.《天堂蒜薹之歌》,莫言

《逃离》读后感

《逃离》读后感 寒假我拜读了爱丽丝门罗的《逃离》。也许我个人的感受并不完全切中作者写书的本意,但我想,我所看到的,即是我所收获的:学会适应,懂得满足。艾丽丝·门罗,一名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农家姑娘,她出生在渥太华,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安静的城市度过。她长期居住于荒僻宁静之地,逐渐形成以城郊小镇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的写作风格。故事背景大多为乡间小镇及其邻里,故事人物和现实中人并无二致,亦经历出生与死亡、结婚与离异。但泥土芳香的文字背后,却是对成长疼痛与生老病死等严肃话题浓墨重彩的描写。她的笔触简单朴素,但却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给人带来很真挚深沉的情感,简单的文字带来丰厚的情感。很多人把她和写美国南方生活的福克纳和奥康纳相比,而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甚至将门罗称为“当代契诃夫”,而在很多欧美媒体的评论中,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当代最伟大小说家”的称号。但无论作者如何,读者的感官是最重要的。我喜欢她的作品,平淡但却并不无趣。每一个故事都会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与这本书的同名的第一个故事,一个年轻女人的逃离故事。 卡拉,本篇故事的女主人公,厌倦了她的父母和他们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所以她选择了离开她的父母,跟随她的

男友,克拉克,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新的生活。他们一起经营一个农场,不幸的是,经过几年的经营,他们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克拉克于是想到向西尔维娅夫人勒索钱财,而卡拉并不赞同。与此同时,卡拉对穷人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又想要逃离。西尔维娅夫人——卡拉的忘年交女,对卡拉有着不同寻常的好感,她喜欢这个年轻、聪明、乐观、热情的女孩。于是卡拉在西尔维娅夫人的帮助下逃离了“让她再也受不了的”男友克拉克,坐上去多伦多的大巴,想在那里开始新生活。然而,她在去多伦多的路上,对自己的未来思考,并感到担忧。她意识到她的逃离是无用的,她不能忍受的是日常的生活,而不是别的什么,即使她现在离开了克拉克,她仍要过着日常的生活,而且可能更加艰难。她在路途中就崩溃了。她打电话求克拉克带她回家,她最终放弃了逃离,和西尔维娅断交了,也回避了丈夫杀死自己宠物的可能性。逃离是痛苦的,可出走的半途中发现能“拯救”自己的依然是自己逃离的地方,更令人沮丧。卡拉发现,“对于埋在心里的那个刺痛她已经能够习惯了。她现在心里埋藏着一个几乎总是对她有吸引力的潜意识,一个永远深藏着的诱惑。”出逃后的少妇学会了控制、隐忍,忍受婚姻的瑕疵,学会不追问,不去超越生活,归降,将自我和诱惑埋到地底。她仍然有着逃离的欲望,只是她深藏了这个欲望,让它在时间的流逝中越藏越深,直至忘却。

艾丽丝·门罗小说读后感

艾丽丝·门罗小说读后感 前些天,买了几本艾丽丝·门罗的小说。先是读《快乐影子之舞》,作家奠定声名之作,觉得也没有什么,说不上有多好。但当我读到第二本《公开的秘密》时,便欲罢不能了。然后废寝忘食读完了《好女人的爱情》和《逃离》。读罢,思绪还沉浸在她的叙述中,缠绕在她讲的故事所创造的浓雾中,不能自拔。 每一个作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艾丽丝·门罗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作家,艾丽丝·门罗无疑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她很善于吊人的胃口。她从最不起眼的地方讲起,你先是漫不经心地听着。但听着听着,便被她的故事吸引了。而当故事讲到最吸引人的地方时,你抻长了脖子,正无限神往地听着,想饕餮下面的精彩,她却停了下来。然后一声咳嗽,开始讲其他。没办法,你希望听下去,只好跟着她走。于是,她带着你走啊,绕啊,走到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讲另一个有些关联的故事。虽不算美味,但也足以饴人。就这样,你听着听着,走着走着,发现又跟着她回到了原处,回到刚才中断了的精彩之处。而因为这种时空转换的叙述,你得以更加品味到故事的妙处,尝到美食的精华,从而神驰千里,沉醉其中。原来那些转换,那些看似的不相

关,都是这道大菜必不可少的作料啊。 艾丽丝·门罗的小说里的主角,都是一个个普通小镇上的普通人。而故事的内容,也多是讲述人类普遍的微小感情,比如一位父亲埋藏已久的恋情(《沃克兄弟的放牛娃》),比如两个普通的小女孩的微妙的友谊(《有蝴蝶的那一天》),比如一个女孩因为怜悯而故意放走父亲要杀的马(《男孩和女孩》),比如一个女人对一个传奇式的凶恶男人的一见钟情(《破坏分子》)。因为是写人类的微小的感情,所以她的小说有着那么多的悬疑,让你在阅读时过把读侦探小说的瘾。艾丽丝·门罗是一个制造悬念的高手。这也是她吊胃口的手段之一吧。她为你出示一个场景,那个场景暧昧无比,看似零乱不堪,却有着那么多的蛛丝马迹,让你忍不住悄悄地探究,希望捕捉到常人难以发现的幽微。这也难怪,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始动力。你大气儿也不敢喘,更不敢稍微离开片刻,怕一离开,就中断了思路,一喘气,便惊飞了灵感。你全然忘了,其实你一直在那个现场制造者的控制之下,她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提着一盏小小的灯,发着幽暗的光,指引着你,一点一点寻找着,探求着。好不容易,你觉得你接近真相了,你欣喜万分,正待豁然,突然,灯光消失了,你眼前一片黑暗。你努力地找啊找,但,你找不到答案,或者,根本没有答案,只是一个看似杂乱的场景罢了。内中,也许藏有玄机,但所有的隐秘都是你自己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_心得体会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 读完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逃离》。每幅短篇小说都值得细细品味,润物细无声的笔触却在意想不到的结局下于无声处听惊雷。门罗的文笔清淡平和,但丝毫不缺女性角度独有的细腻心理。朴实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出随时即将掀起狂风暴雨的情感跌宕。她的每则短篇故事仿佛潜伏于女性灵魂,挥散不去,久久缠身,替每个女人在平凡近乎窒息的生活中呐喊出内在的挣扎和想法。唯此之刻,回味无穷。 媒体曾把她比作俄国当代作家契诃夫,我觉得这是不准确的,她代表不了任何人,任何人也代表不了她,她是独一无二的罗门。在平凡的主妇生活中将女性共有的生活轨迹和共鸣的心灵波澜通过波澜不惊的手法再现波澜壮阔的逃离心路。全世界但凡未经历的,正在经历的,以及经历过的,都通过她旁观冷静的观察下用沉稳内敛的笔触精准的击中女性穴位,深刻地勾画出女性在平淡危机生活中的迷茫,逃离,抗争,沉默,无奈以及悲伤。 想讲两个对我印象深刻的小说故事。第一部即《逃离》本身的故事,女主角卡拉,年少时不顾一切选择自己所爱的男人,甘愿过着充满风险和挑战的生活,她写了一张简短字条给自己的父母:“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慢慢的,她却在和丈夫家庭生活的相处中渐行渐远,平静的海洋深层是暗流涌动的情感喷发。她决定离开,并寻求乡间的一位夫人帮助她逃离。可正当她登上一辆大巴决定奔向远方时,“她现在逐渐看出,那个逐渐逼近的未来世界的奇特之处与可怕之处,就在于,她并不能融入其中。她只能在它周边走走,张嘴,说话,干这,干那,却不能真正进入到里面去。可是奇怪的是,她却在干着所有这样的事,乘着大巴希望能寻回自己。像她自己满怀希望可能会说的那样——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里。当她正在逃离他的时候,也就是此刻,他仍然在她的生活里占据着一个位置。可是等逃离一结束,她自顾自往前走自己的路时,她又用什么来取代他的位置呢?又能有什么别的东西——别的人——能成为如此清晰鲜明的一个挑战呢?”未知世界带给她无尽恐惧和陌生,她在“这生命中的紧要关头,挣扎着让她那巨大的身躯

爱丽丝门罗的《逃离》

绵阳师范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The Analysis of the Female Self-redemption in Runaway 《逃离》中女性自我救赎的解读 专业英语 院部外国语学院 学号1204021107 姓名李宁 指导教师胥少先副教授 答辩时间二○一六年五月 论文工作时间:2015 年 6 月至2016 年 4 月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 .. (1) 2. Reasons for the Female Self-redemption in Runaway (3) 2.1 Female Social Status in the Material, System and Spiritual Cultures (3) 2.2 Alice Munro’s Personal Reasons (3) 2.3 The Reversion—Female Psychological Goal (4) 3. Self-redemption—Female Rebellion against Fate (5) 3.1 The Self-redemption from Their Families (5) 3.2 The Self-redemption from Humanity (7) 3.3 The Self-redemption from Themselves (8) 4. Conclusion (10) Bibliography (12) Acknowledgements (13)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读完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逃离》。每幅短篇小说都值得细细品味,润物细无声的笔触却在意想不到的结局下于无声处听惊雷。门罗的文笔清淡平和,但丝毫不缺女性角度独有的细腻心理。朴实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出随时即将掀起狂风暴雨的情感跌宕。她的每则短篇故事仿佛潜伏于女性灵魂,挥散不去,久久缠身,替每个女人在平凡近乎窒息的生活中呐喊出内在的挣扎和想法。唯此之刻,回味无穷。媒体曾把她比作俄国当代作家契诃夫,我觉得这是不准确的,她代表不了任何人,任何人也代表不了她,她是独一无二的罗门。在平凡的主妇生活中将女性共有的生活轨迹和共鸣的心灵波澜通过波澜不惊的手法再现波澜壮阔的逃离心路。全世界但凡未经历的,正在经历的,以及经历过的,都通过她旁观冷静的观察下用沉稳内敛的笔触精准的击中女性穴位,深刻地勾画出女性在平淡危机生活中的迷茫,逃离,抗争,沉默,无奈以及悲伤。想讲两个对我印象深刻的小说故事。第一部即《逃离》本身的故事,女主角卡拉,年少时不顾一切选择自己所爱的男人,甘愿过着充满风险和挑战的生活,她写了一张简短字条给自己的父母:“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慢慢的,她却在和丈夫家庭生活的相处中渐行渐远,平静的海洋深层是暗流涌动的情感喷发。她决定离开,并寻求乡间的一位夫人帮助她逃离。可正当她登上一辆大巴决定奔向远方时,“她现在逐渐看出,那个逐渐逼近的未来世界的奇特之处与可怕之处,就在于,她并不能融入其中。她只能在它周边走走,张嘴,说话,干这,干那,却不能真正进入到里面去。可是奇怪的是,她却在干着所有这样的事,乘着大巴希望能寻回自己。像她自己满怀希望可能会说的那样——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里。当她正在逃离他的时候,也就是此刻,他仍然在她的生活里占据着一个位置。可是等逃离一结束,她自顾自往前走自己的路时,她又用什么来取代他的位置呢?又能有什么别的东西——别的人——能成为如此清晰鲜明的一个挑战呢?”未知世界带给她无尽恐惧和陌生,她在“这生命中的紧要关头,挣扎着让她那巨大的身躯和灌了铅似的腿脚站立起来,超前踉跄走去,喊道‘让我下车,我必须得在这儿下去,我就是要下去!’她终于回到自己原来的家,日子一天天过去,她抵抗着那样的诱惑,“肺里有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以不感到疼。可是每当她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她便能觉出那根针依然存在。”其实这段心理描写我能够感同身受一些,仿佛自己能窥见大部分妇女的影子。比如我的母亲,退休后便常年过着家庭主妇的生活,她日复一日的做着家务活,偶尔发出感叹和埋怨,“整天就是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想出去出不去。只能在家呆着,家附近转转。”我觉得自己突然就有点理解她了。她的青春没有了,她余下的年华却要在日复一日的家务生活中渐渐消逝。生活是不会给这样年龄的人带来惊喜和新鲜的了。她或许早就习惯接受,可偶尔的叹息却是心底最真实的写照和情感循环。()有一次她因为家庭原因和父亲大吵一架,生气的离家出走,她是没有地方可去的,我担心她,手机联系她,她短信发过来叫我保密。第二天我和她约在一家面包店碰头,她泪眼婆娑地告诉我:她没有地方可去,她也不知道去哪里,她一个人瞎逛,漫无目的,再大的地方也没有她的容身之处。她一个人晚上睡了一家不知名的陌生宾馆,可能睡多久呢?这毕竟不是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床啊。说着说着她流下了眼泪……我想每个女人都有想要释放真实自己的冲动。只是有些女人毅然而然离开了,有些女人选择隐藏自己的心里想法,继续隐忍地过着寡然无味的生活,直到忍受它,接受它,习惯它,麻木它。表面和睦的家庭生活,固然对某些女性是幸福,但另一方面或许就是禁锢的枷锁。表面的虚幻泡沫五光十色,却是脆弱不堪,一个手指就能轻易将之戳破。当然这一切,请抛开道德角度的千夫所指。因为这不是单从道德角度好坏就能说清的问题。看着卡拉的故事,脑海里又浮现出电影《时时刻刻》里的朱利安摩尔。电影里,她过着幸福的主妇生活,有个爱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儿子,可她的痛苦,纠结,无人

解读爱丽丝·门罗《逃离》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

yuwenjianshe001@https://www.360docs.net/doc/b19617029.html, 35 解读爱丽丝·门罗《逃离》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李秀林 摘要:《逃离》是加拿大杰出文学家 爱丽丝·门罗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主要描写了女主角卡拉的两次逃离事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女性意识曲折成长的经历。由于两次逃离背景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不一样的结局。作家门罗认为如果一个女性想要拥有主体意识,首先要获得经济与思想的独立。 关键词:爱丽丝·门罗?《逃离》?女 性意识 引言 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凭借其创作的短篇小说闻名于世。她一共发表了短篇小说100多部,获奖无数。其中她创作的首部作品《快乐影子之舞》荣获了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嘉奖,《我青年时期的朋友》《你以为你是谁》等作品也获得了很多荣誉。21世纪初期,她完成了《逃离》这部作品。她凭借这本小说再一次荣获吉勒文学奖嘉奖。有人曾经如此评论她:“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非常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却非常少,近乎难得一见,而她就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大艺术家。”本文以女性主义作为切入点,以她的杰出短篇作品《逃离》为例,重点分析她的女性意识是怎样形成和成长的。 一、《逃离》中展现的女性意识 门罗的小说很多都把城镇郊区普通女性的日常生活作为主题,这和她自小在乡下长大关系密切。她以女性及其个人生活作为作品核心,运用虚构或非虚构的模式创作,采取非线性方式展开叙事,作品中涉及到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在其初期的小说里面,女主角大多以热情正面的形象出现。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她笔下的女主角开始呈现出在 各种各样零碎事件中挣扎的情绪,以及对待中年危机的心态。身为一名以描绘女性意识以及提出女性问题而闻名于世的文学家,她的诸多小说都以乡镇郊区环境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1] 在小说中将焦点聚集在女性个体,尤其是她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与人相处的难题中。小说的叙事情节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太多的冲突,人物角色性格温顺,但是读者在欣赏完小说后总会不由自主去思考当下女性的处境。小说的语言清新、明朗,并无刻意雕琢之处,展现出平凡而现实的生活原貌,带给读者真诚、浓郁的情感享受。很多西方评论家都将她称为“当代最杰出的文学家”和“当代的契?诃夫”。 《逃离》发表于21世纪初期,小说一经发表就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小说入选《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并且获得了吉勒文学奖。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是:“故事使人难以忘怀,文字表现质朴又动人,精准却又恰到好处。阅读后给人以韵味悠长的感受。”?作者在这部小说集中,再次表现了乡镇郊区的平凡人,尤其是女性群体的生活,展现了隐藏着悲剧意味的生活。门罗说:“我就是希望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觉到惊奇的感受。重点不在于‘发生了何事’,重点是其发生的方式。”这部作品表现的主题是逃离,在小说集包含的八个短篇中都体现了这点。[2]小说的女主角是人们平常能看到的普通女性的缩影,她们在琐碎的生活里生存着,各自对生活都有细致的观察。这些主人公在生活中逆来顺受,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从原本的生活里离开。作者描绘的这些女性心中充满美好生活的理想,都试图努力逃离家庭、两性压迫及自我困顿。《逃离》是这部小说集中的首篇,它也代表了创作的 特点——以女性主义为基点,透视女性意识以及个人成长的经过。 女性追求个体独立、发挥开创性的核心动力是自我觉醒的意识,这个概念是指女性身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和所代表的意义。女性意识将“人”与“女人”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它蕴藏了性别的概念,却又越过了性别有更多的追求。女性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妇女可以自主地感觉且肩负起自己的使命、责任与义务,清晰地明白自 己的个性及特色,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获得认可及实现自身价值。 二、女性意识的起源 门罗和其他女性作家一样,热衷于表现女性出走以及逃离的主题。作者在创作小说时总是以女性的视角展开描述,这部作品也是如此,小说讲的是许多普通女人经历的逃离的故事。这部作品是八个短篇构成,最能体现作者风格的就是与小说集同名的《逃离》。女主角卡拉是个普通的女人,她希望挣脱长辈的约束、逃离婚姻的束缚。她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出走,她经历了两次逃离,但每次的结果都不一样。 女主角成长的家庭里,糅合了母亲的疼爱和继父的威严,正值韶华的她原本的计划是等待开学,然后进大学接受教育。在这个期间,她不由自主地情陷被继父贬得一文不值的马术教练克拉克,有着叛逆心的她在被情感萌发的触动后,产生了强烈的挣脱家人控制的心理,在强烈的内心挣扎后,她狠心地离开了自己的小家,然后跟着爱人私奔到了别处。尽管她自己也不知道未来会面对什么,但她的冲动占了上风,她强烈地希望摆脱目前的情况。在她看来,只要她和爱 DOI:10.16412/https://www.360docs.net/doc/b19617029.html,ki.1001-8476.2016.08.019

爱丽丝门罗 荨麻解读

《荨麻》:女权主义外衣下的一次出轨未遂 孙丹12042006 12外21 爱丽丝·门罗出生于1931年,是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科夫”。她曾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共创作了14部作品并多次获奖。2013年10月10日,爱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给出的颁奖词是:“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 很多主流作家和评论家认为门罗的作品多关注女性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描写女性在面临实际家庭生活问题时那种纠结和矛盾的心理状态。并且,门罗通过描写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迷茫、困惑、弱势地位以及女性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表明了女权主义思想。但我认为,她所涉及到的貌似女权主义思想的一些内容并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思想,而只是一种为了小说在伦理可接受性上的故意穿插,至少在《荨麻》中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权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女权主义政治行动挑战诸如生育权、堕胎权、教育权、家庭暴力、孕妇留职、薪酬平等、投票权、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等等的议题。而《荨麻》看似主要涉及到的一个女权主义主题是:获取女性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由空间。 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来反驳《荨麻》具有女权主义思想。 第一,我想探究女主人公为什么会离家出走。不防我们先假定女主人公的出走是受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首先,我们很难发现女主人公在家中是否受到压迫和羞辱。但是,至少从她给丈夫打电话那部分可以感受到她丈夫对她是比较包容的。她丈夫没有因为她的出走而大发雷霆,把她捉回家,也没有因为她的出走而感到颜面扫地而直接和她离婚,而是给她一些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并期望着她的回心转意。这至少可以表明她丈夫对她是比较尊重的。再次,为什么当女主人公获得了她所想要的自由后,她又开始害怕、怀疑了呢?是因为她想念孩子了吗?不是,因为她明白想念孩子是她追寻自由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并且她已经学着慢慢接受这个事实。是因为她自责于抛弃家庭吗?也不是,面对两个孩子因为自己的出走而哭闹,她所做的就是给正处在分居阶段的丈夫打一通电话,把两个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