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施工工艺研究——同济学习讲义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研究——同济学习讲义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研究——同济学习讲义

路基与桥桩沉降控制措施的试验研究

报告之二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研究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2002年9月

1.工程概况

1.1 地理位置

本项目试验场地位于同济大学沪西校区,场地原为仓库,已拆除,余一些建筑垃圾,中央有一高1.5m ,直径3m的碉堡,一个化粪池和一些仓库条形基础。场地东侧3m处紧邻一幢平房,稍远处有两幢二层楼房,南侧10m处左右有二栋新建的6层教师公寓楼,基础为预制小方桩复合地基,西侧为开阔地,上有一些临时建筑工棚,北侧紧邻一小河。平面位置见图1所示。

透镜状粘砂,土或粉砂层理发育,厚4~5m,第三层,淤泥质粘土,浅灰色、灰色、流塑,厚11~12m。第四层,粉砂与粘土互层,青灰色,稍密,层理发育,一般1~6m厚粉砂夹2~3mm厚灰褐色粉砂土或粘土,粉砂为主,局部见腐植物和白色小贝壳。

1.3 设计概况

1.3.1 地基处理

路基基底设计长度65m,宽29.84m,清除地基表层1.15m~2.7m的人工杂填土

1.3.2 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高度4.5m,基床以下填筑1.5m(其中砂垫层0.6m),基床底层2.3m,基床表层级配碎石0.7m,全段路堤边坡坡率1:1.5,坡脚设高1.0m,宽1.0m的护道。沿线在路堤坡脚2.0m处设一排观测桩,纵向间距15m。

试验场地的西端,即DK0+010~DK0+045的基床以下和基床底层用下蜀粘土(C 类土)加3~5%的生石灰改良土填筑,长35m。东端即DK0+045~DK0+075的基床以下部分和基床底层用夯填土(B类土)填筑。路堤的基床表层用级配碎石填筑。每层填筑时,均由路基中线向两侧做4%的横坡,级配碎石底面和顶面的平整度≤15mm。参见图2、图3路基纵横断面图。

路堤填筑各部位填筑要求如下表:

表1 路堤各部位填筑要求

床表层的级配碎石),预压期12个月。

1.3.4 轨道铺设

全段铺设轨道50m, 60㎏/m钢轨,枕距1680根/Km,轨道中心处道碴厚度350mm。

1.3.5 桥梁桩基

桩基试验区设在DK0+000~DK0+010路基中线右侧,采用cm

小直径钢筋混凝

60

土钻孔灌注桩,桩长28m,共计8根,其中试验桩2根,锚桩6根,呈梅花型布置。桩基布置如图4所示。

1.3.6 主要工程数量

本试验工程的主要工程数量如表2所示。

1.4 施工组织概况

2000年5月13日成立中铁二局京沪高速铁路上海试验段施工经理部,于2000年5月18日正式施工,至2002年6月20日轨道铺设结束,分部工程施工时间及所用主要材料来源分别列于表3、表4。

表4 主要材料来源表

2.施工技术研究的目的

①对京沪高速铁路南段(徐州至上海)的路基结构特性,通过足尺试验,对改良土和非改良土填料填筑工艺及检测方法进行研究。

②根据足尺试验,模拟将来京沪高速铁路的实际施工方式,获得有关相关的工料和定额数据,通过试验点的分析为编制有关工料和定额提供参考。

③通过整个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外界环境影响,包括各种材料运输方式、气候对施工的影响等进行总结,为将来的京沪线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参考。

④为《京沪高速铁路线桥隧站设计》暂行规定的修改,提供参考依据。

⑤为京沪线南段的路基填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3.施工技术研究内容

①地基表层针对上述目标,施工工艺研究的具体内容为:换填的合理施工方法及合理的施工控制指标。

②塑料排水板的施工技术。

③砂垫层及土工格栅的施工技术。

④下蜀粘土采用生石灰改良的施工工艺及检测方法,B类夯填土的填筑工艺及要求。

⑤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施工技术。

⑥填料运输方式。

⑦环境保护措施。

⑧本工程涉及的料、机定额分析。

4.试验工程的施工概况

4.1 地基表层处理

4.1.1 概况

本试验段施工场地为厚1.15~2.75m的人工垃圾土覆盖,场地内有遗留碉堡一座,还有废墙基若干,在开挖清除的过程中发现化粪池一座,其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按要求需将这些全部清除,并用原土分层回填。

直接用反挖冲击钻清除。人工杂填土清除后,用2m长的钢筋以间距2m打插探测,确定无遗留墙基、硬块后,将基坑大致整平,并用反挖斗逐层压实。

②粘土回填的土源主要是从附近的施工工地获取,因每个工地开挖的土量有限,同时情况也不相同,所以每次进土都派专人到取土场去监督取土,土进场后,对土中的杂质用人工清除。在填筑过程中,除第一层外,其他每层都控制在30cm以内,同时挖好临时排水沟,制备防雨材料(塑料彩条布,每层回填作4%横坡)。每次土在进场之后都进行含水量的测定,当含水率过高时就用推土机翻晒及人工敲碎的方式使含水率降至最佳状态,然后摊铺,使用12T的压路机进行碾压,根据测试结果控制碾压遍数及力度。

4.1.3 施工中所遇问题和解决方法

①清除化粪池、碉堡和部分墙基后,由于已在水位线以下,有渗水现象,采用挖坑聚水、及时抽除的方法保证基坑不被浸泡,在确定清除干净后,立即移土分层封闭,并用反挖斗压实。

②第一层回填,由于接近地下水位,为了便于碾压,其填筑厚度适当增加至39cm,回填后,静压了两遍,在静压的过程中试了一下动压,结果发生翻浆现象,停止了动压,再进行了两遍静压,发现局部有翻浆预兆,效果不理想,就停止了碾压,然后进行检测,K30值较低。第二层吸取第一层的经验,只进行了四次静压。第三层先

静压四遍进行检测,接着又静压了两遍进行检测,效果不明显,第四层先静压四遍,再动压两遍,动压后K30值有所提高,各层的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回填土的检测结果

③回填施工时间正处在雨季,进入场地的土含水率较高,必须进行翻晒降低含水率。采用在场地内进行摊铺,用推土机翻晒结合人工敲碎方式降低含水率。由于翻晒过程中常常遇到下雨,所以在作好临时排水沟的情况下,根据天气预报,及时按4%以上的横坡整平,并用塑料彩条布覆盖,覆盖前横向以彩条布宽度作梗,防止雨水从彩条布搭接处渗入。这样在天晴时,使含水率逐步降低,同时又能保证土料不被淋湿,雨水顺利排出基坑,最终使土料的含水率达到最佳范围,进行碾压。

推土机翻晒土的方式为:先将运入场地的土用推土机摊铺整平,待表面晒干后,用推土机按1m左右的宽度向前推动1.5m左右,然后后退再按1m左右宽度再向前推,重复如此进行,到一排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排直至全场推完,使整场的土形成鱼鳞状,晒干后整平,又重新推成鱼鳞状,直至含水率降至合格。

4.1.4 基底处理的人工杂填土的挖除和回填施工工艺流程

基底处理的人工杂填土的挖除和回填施工工艺流程如图6所示。

4.2 砂垫层、塑料排水板及土工格栅施工

4.2.1 概况

①砂垫层砂料由于受料源限制采用中细砂,含泥量1%,总填筑高度60cm,分三层,第一层30cm,第二层20cm,第三层10cm。采用直接入场铺设和推土机推入场人工整平两种方式施工。

②塑料排水板,总打设1492根,为梅花型布置,板距1.2m。每板长15.5m,伸入地基砂层30cm以上。伸入砂垫层30~40cm。采用C13Y-30塑料排水板机打设。

③土工格栅铺设两层,每延米抗拉强度≥50KN。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选用了单向聚乙烯土工格栅和双向玻纤土工格栅。采用人工直接铺设。

4.2.2 施工方法

①为了保证砂垫层施工质量,在砂料进场之前,先取样进行试验,各项指标达到要求之后,方准进场,在砂料进场之时,派专人到取料场进行监督,同时对进场的砂进行抽样检查。

第一层砂垫层直接进入场地铺筑,用人工整平;第二层和第三层由于打设了排水板和铺设了土工格栅,重机械进入会破坏其结构,为保证铺设安全,将砂料堆集在场地边沿,然后用轻型推土机推入场,推土机推料入场时严格控制推进的速度和

砂料的厚度(推土机下砂料厚度不得少于30cm),并用专人指挥,砂料进场之后,再用人工配备手推车短运,按虚铺厚度摊平,摊平后用轻型推土机碾压,结合灌水,最后用人工整平。

②为保证塑料排水板的质量,进料前,先对厂家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解,并按设计要求对厂家的产品进行了检验,检测项目如表6所示。产品进场后,再进行抽查检验。

为达到设计要求板距误差不超过15cm的要求,在施工前每10m位置横向打设三个定位桩,然后以此为基准将每一板位定出。

为保证垂直度,减小调整垂直度的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将第一层砂垫层整平(按设计要求以4%横坡填筑),立机之后吊线锤,校正导管的纵横两方位使之符合1.5%的垂直度要求;为保证排水板打入砂层,在菱形导管上刻线控制深度的同时还以机器前部被抬起,进尺困难为辅助条件控制。本工程由于回填粘土压实后地基比较硬,为保证塑料排水板打插过程中滤膜不被打破,板身不被打坏,采用加长靴唇2cm的办法,使打插开始时靴唇首先填满2cm厚的泥砂,它能起到一定的隔离和缓冲作用,使板带在进尺时受到一定的保护,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同时也经常观察靴口,发现磨痕较重,口径度较大时,及时加固,靴口的形状如图7所示。经三次焊接加固的靴口再用坏,就彻底更换。

在土工格栅的选料上,原拟采用单向的土工格栅,后为扩大研究范围,采用了一半双向玻纤土工格栅,经试验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其在铺设时比单向土工格

然后一卷一卷的铺设,搭接宽度(>10cm)和接缝错开(>50cm)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再用尼龙绳绑扎。

用轻型推土机碾压,然后灌水(或下雨后自然密实),再人工表面整平,如此处理方可满足砂垫层的密度要求。

②在塑料排水板的施工中,为保证打设的排水板垂直,打设过程中,移机后减少调整垂直度的时间,在准备工作期间,先将打桩工作面用砂基本整平,待排水板施工完毕后,再按4%的横坡重新整平砂垫层。从打设情况看,对提高工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③在土工格栅的施工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层间搭接后,如何保证土工格栅铺设平整和不移位的问题,经过探索和研究,最后采用在铺好第一层土工格栅后用编织带装60%左右的砂压边,再折回与第二层土工格栅连接的方法,较好的解决了问题。

4.2.4 施工工艺流程

砂垫层和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0所示。

4.3 路堤填筑施工

4.3.1 概况

路堤填筑分为改良土和夯填土,改良土以苏州阳山下蜀粘土为素土,经试验确定掺入4%(重量比)生石灰粉改良,本试验段施工改良土11层,计2309.7m3。其施工方式为以装载机拌和及摊铺,人工整平。18T压路机压实的方式施工。夯填土以苏州阳西的山坡土(砂砾土)为填料,本试验段共施工10层,计1908.4m3;其施工方式为:以推土机摊铺,人工整平,18T压路机压实的方式施工。

4.3.2 改良土的填筑施工

在改良土施工之前,在施工场地的四周用砖砌好排水沟,并用混凝土铺底、砂浆抹壁,同时作好观测沉降的沉降板及打好观测桩。在改良土素土进场之前,对土质和石灰送检并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和最佳配合比,经试验,最佳含水率为15.7%,最佳配合比为掺石灰4%。改良土素土进场后,用人工清除其杂质,土块敲碎;因为所进的改良土素土在码头用车过磅,到场地后以三、四车作为一个单位计量进行掺灰拌和;拌和方式为:使用装载机翻拌,根据每一填层的实际情况,一是在填筑场外拌和,由装载机运入场内铺筑,人工配合摊铺拣平(主要用在后几层,场地相对较小时),一是在场内拌和,拌和好后由装载机铲运铺筑到位,人工拣平。在拌和时按每堆素土的数量以4%比例计量掺石灰,同时配合人工倒石灰及翻拌时敲碎大的土块;拌和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早晚或夜间,避免拌和时常伴有石灰粉扬起影响周围人的正常生活,同时为配合工人发放手套和口罩。

在填筑的碾压上,原计划对第一、二层采取静压的方式压实,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动压对其下砂垫层的影响不大,所以也采取了一些动压,对K30值的提高也比较明显,第三层起,基本上是使用静一动三(每一为一个往返)的碾压方式,碾压之后经检查路堤K30值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密度基本满足设计要求,检测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改良土填筑检测成果表

因下雨的影响,有数次进场的改良土素土含水率偏高,进场后无法拌和与填筑,先铺到场地内进行翻晒,使其含水率达到最佳范围内再拌和。在翻晒和施工中,每一层均按设计作4%横坡,同时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根据天气预报在下雨之前作好防排水工作:疏通水沟、用塑料彩条布覆盖素土或填筑路堤,并按彩条布宽度作梗。从改良土的施工过程来看,天气对其影响很大,与夯填土施工相比,夯填土用两个月可以轻松完成,而改良土在本试验段用了8个月才完成,为主要控制工期工程。改良土和夯填土具体施工期见表9所示。

表9 改良土和夯填土具体施工期

为了获得掺灰对含水率的影响资料,从第三层起,拌和前后均测了含水率,通过掺灰改良后,改良土的含水率比素土降低2~3%,其变化值如表10所示。

表10 掺灰前后的含水量

改良土的填筑厚度,按要求控制在30cm,为了扩大研究的范围,填筑厚度在16~39cm之间,经检测其K30值均能达到要求,密度也基本满足要求。按设计路肩加宽20cm,为了保证路肩达到设计的K30值和密度要求,在施工中加宽为50~80cm,待路基填筑到设计高度后,再按标准刷坡,刷坡后立即种植草皮防护,从本试验段来看,其防护效果很理想。

按设计要求在地面上1m处应预留1m宽的平台,在施工中因砂垫层在填筑路堤后被压实沉降和填筑时整体的沉降,填上层过程中边坡土滚落等因素,难以处理,在施工时,稍作收台和按设计边坡加上预留后继续填筑,到填筑到设计的高度要求后,与夯填土一起统一刷边坡和作平台,完成之后立即种植草皮防护。

4.3.3 夯填土填筑施工

本试验段所填筑的夯填土取自苏州阳山,为B类土中的砂砾土,以泥砂石构成,在进土之前取样作了级配试验,级配合格,土源进场后,用人工清除杂质(主要为草根、树根),凡是粒径大于20cm的石块,均用铁锤敲碎,使之符合要求(设计要求最大粒径不大于填层的2/3,小于25cm)。夯填土的填料直接进入场地,然后使用推土机按4%横坡摊铺,人工整平,整平后用18T的压路机碾压,碾压的方式一般采用静1动4的方式,经检测K30值和密度均能满足要求,各层的检测结构列于表11。夯填土的施工,受天气影响较小,其渗水较好,雨中施工对其K30值的影响也不大。由于夯填土中石质较多,填筑碾压之后,其平整度难以达到15mm的要求。

对夯填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是颗粒级配和层厚。颗分曲线表明,相应于60%、30%、10%的含量粒径分别为d60=12mm,d30=3mm,d10<0.1mm,其不均匀系数C u >120,曲率系数C c>7.5,为级配不良。因此,最大石块粒径应控制在25cm以内,并控制每层厚度在40cm以内。

4.3.4 施工所遇和所研究问题及解决方法和结果

①预留加宽问题

在路堤的填筑过程中,路肩部位压路机有50cm左右的地方无法碾压,这一部位的K30值和密度难以保证,为此在填筑时均预留50~70cm(按设计预留值为20cm)的加宽,待路堤填筑完毕后,统一刷坡。表12是离填土外缘不同距离的K30值的试验结果,从中可以发现,加宽50cm可满足要求。

②碾压时间、碾压遍数和检测时间

改良土拌和后立即铺设碾压与过两天后碾压其K30值差距不大,因此,立即碾压可以满足K30值要求,为施工方便起见宜采用立即碾压的方式。改良土的碾压遍数以静1动3为好,夯填土以静1动4为好。改良土的检测时间经对比,碾压3天后K30值有所增长。

③下雨对填筑的影响

改良土的素土挖取、运输、拌和与碾压在雨中都难以进行,同时下雨会使素土的含水率增加,甚至超过允许的范围,而不得不进行翻晒,因此改良土的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同时还必须准备防雨材料和措施。夯填土由于渗水效果较好,其各项施工工序受下雨的干扰都较小。

④改良土的层间结合问题

改良土层与层之间由于填筑时间不同,土的凝结有先后,含水率也不相同,在我们施工中发现其有明显分离现象,同时在刷边坡时也证明了此现象,总之各层基本上自形成单独体,而整体结合较差,如何解决此问题有待研究。

⑤沉降、位移问题

本试验段为软土路基,在施工中及工后均会发生沉降和位移,在进入本体填筑之前我们就在坡脚打好两排观测桩,在填筑开始时埋设沉降板,随时观察其沉降位移,本试验段的施工期间其位移(允许值:5mm/d)和沉降(允许值:10mm/d)都没有超过并远小于规定值。沉降曲线如图12所示。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K146+000~DK2+993.445 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Ⅰ标段,地处宁波市区,地貌为海积平原区,河沟密布,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较发育,水位埋深0.5~2.0m。地下以粉质黏土为主,多呈软塑状。本标段设计速度目标值:160km/h,分为K146+000~K148+400;K148+614.35~K150+860.00;K150+860.00~K153+620.00;K153+620.00~DK2+993.46四个区段,线路总长9.007km。原地基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方式,桩顶设置0.5m碎石垫层,其间铺设一层高强度双向土工格栅(K153+620~DK2+993.46右侧段间铺设一层高强度土工格室),基床底层1.9m采用A或B组填料,基床表层0.6m采用A组填料填筑。路堤工后沉降量为正线:ΔS≤20cm,桥路过渡段:ΔS≤10cm。填筑总方量为:A、B组填料为97886m3。 全线采用机械化施工,路桥、涵过渡段及其它特殊地段采用人工填筑施工并以机械配合。一、编制依据 《新建铁路甬台温线路基设计总说明》 《甬台温铁路新建工程软土浸水路堤设计图》 《甬台温新建铁路路基设计大样图集》 TB 10001—2005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 10202—2002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J 161—2002 TZ 212—2005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 二、填筑材料及质量要求 1、桩顶碎石垫层 采用未风化的碎(卵)石和砾石(渗水性好),其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物。 2、土工格栅、土工格室 精编双向土工格栅:副宽≥5.0m,抗拉强度不小于80~110 KN/m,对应延伸率10%。 精编双向土工格栅:副宽≥3.0m,抗拉强度不小于25 KN/m,对应延伸率10%。 高强度土工格室:抗拉强度≥200 MPa,延伸率≤10%,焊缝强度≥1500N/10cm 3、基床以下路堤填料 采用B组碎石土,其粒径大于60mm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尖棱状为主),细颗粒含量≤30%,最大粒径≤300mm。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1)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概述 (一)土方工程概要 **高速公路威信,主线起点桩号为K**+**,终点桩号K**+**,长公里。本标段所在自然区划分V3,沿线地貌类型较为复杂。 我项目部计划在K+~K+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实验段全长m,平均填土高度为m。 (二)试验段的选取 该段m具有通段代表性,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织,机械合理配置,确定并提出标准施工的方法和合理的技术参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具体项目如下: 1、确定合适的使用材料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填前处理方案 1)确定填料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方法 2)确定整平、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3)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4)确定挖土、运输、整平和碾压机械的合理组合 5)确定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6)确定作业队(组)的人员组成和分工,画出施工和质量管理框图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或面积 5、确定每次铺筑的松铺及压实厚度 二、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试验段位置 拟在K+ ~K+ 段做路基填筑试验段,长度m,该段位于昆明路延伸段上,平均填土高度在m。 (二)路基填料选择 该段路基填筑料,主要是调用路堑挖方作为填料。试验段所用的填料应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做好原材料试验检测(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机械的选型和配套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如下: 表1: 项目部成立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总工程师**担任组长,副总工程师**、工程部长**为副组长, 组员有路基主管工程师、 安质部长**、质检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队长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组成和分工如下: 现场施工负责人:

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方案

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71-2005) 二、施工方案 1、土方填料,对每一取土场做路基填料强度(CBR)试验,对不符合规范和设计规定强度的填料不允许用于路基填筑; 2、非适用材料:指在通常情况下,不能被压实或不能被形成稳定填方的材料,其中包括: ⑴沼泽土、淤泥、泥炭、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⑵含有树根和易腐朽物质的土。 ⑶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 ⑷液限(ωL)大于50%,塑性指数I p大于10的土。 3、路基施工前,路基范围内的所有植物、根系、有机杂质及腐植土必须进行清理及掘除。然后按压实度≥90%(在93、94区填高范围内,按相应区域压实度控制)的要求进行填前碾压。 4、始终保持场地的良好排水状态,防止雨水冲刷路基和浸泡地基,雨季填筑路堤时,应随挖、随运、随铺、随压,并在雨前和收工前将铺散的土压实。 路堤施工: 1、每段路堤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从最低处分层填起。在

进行路基填筑施工前,应对基底作好填前压实,保证压实度≥90%,路基填筑时,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并保证每层填料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填筑至路基顶面最后一层不应小于精加工最小压实厚度15cm。上土时填筑厚度控制在20cm范围内,并依据试验段成果进行控制。填筑前要放出边桩,确定填土宽度。为保证路基边部压实,路基填筑时每侧加宽50cm。 2.每层填筑前应用石灰画格子,每车土倒一个方格。挂线施工:土方施工中,中心线、边线、开挖线、边坡线、横线等要以木桩或钢筋按标准位置定线、挂线. 3、每层填土从低侧向高侧碾压,边部要多压两遍。碾压时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压,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压实度按规范要求控制。压实机械组合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机械组合方式进行。 4、土的实际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方可进行碾压,碾压时压路机宜采用高频低幅档,速度不宜过快,速度不大于4km/h。 5、每层压实后人工将边坡修整,使边坡大致成形,线型顺畅。只有当上层填土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能填筑下一层。 6、每个段落填土都须首先考虑纵坡的调整,务必在进入路床(压实度96%)范围内,纵坡与设计纵坡相适应。 7、不同性质的土质填筑路堤时,按不同类别的土质分层填筑,同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小于500m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0mm。 8、填土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

高速公路风沙路基施工工法(全面)

高速公路风沙路基施工工法 中铁二局机械筑路公司榆神高速A2-5经理部 1、前言 高等级公路风沙路基施工技术对我公司来说是一项新技术,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经济战略的实施,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我公司扩展西部市场,快速、优质、高效地建设我国西部大通道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我公司承建的榆神高速公路33.6千米位于我国著名毛乌素沙漠地区,线路沿线均为风积沙,其中风沙填筑路基占了 11.5千米.我们以此施工方法做到了:路基质量优质化、施工进度高效化、风沙防治生态化、施工环境人文化,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在施工实践中,我们对此施工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充实、完善、总结形成本工法. 2、工法特点 2.1 施工简单 风积沙在天然条件下呈松散状态,内聚力几乎为零,抗剪性能极差,一般机具难以行驶,普通钢轮压路机根本无法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 .本工法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方法简单易行,并满足压实度质量要求. 2.2 施工效率高 施工简单易行,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2.3 施工质量高 填筑的风积沙路基具有整体稳定性好、沉降量小、沉降速度快、水稳性好等优点. 2.4 文明、环保 沙漠地区具有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日照强烈,冷热剧变,风力强大 ,风沙频繁,植被稀疏,种类单一,水资源不足,水量不平衡等自然特征.本施工方法满足我国特殊地区环保要求. 2.5 针对性强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沙漠地区高等级公路风沙路基施工工艺和方法.本工法成功解决了风沙路基填筑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指导同类型风沙路基施工.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公路、铁路和场坪等风沙路基填筑施工. 4、工艺原理 本工法的施工工艺原理就是:根据沙漠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风积沙在天然条件的物理性质为出发点,结合路基质量要求,通过试验确定风沙填料合格及采用干振法(或饱水振动法)测定最大干密度 ;填筑路段清表填前碾压,测放控制桩点;然后从取土场用运输设备将风积沙填料运至填筑现场(必须用能在沙面上行走的运输设备),装载机或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松铺厚度在40厘米左右),洒水车洒水浸润(含水率控制在12~15%)1~2小时,此时填层含水基本均匀(含水率在5%左右),立即用推土机碾压直至密实合格(试验确定的最佳遍数,环刀法、K30承载板、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 ).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或封闭道路禁止车辆通行.整段路基填筑完成后,进行边坡粘土包边、表层覆盖等环保措施,整修路基,及时完成封层施工.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 5.2 操作要点 5.2.1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进行现场核对和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按有关程序上报监理及业主,并提出修改意见申请变更设计.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和调查的现场实际情况(对路基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核实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人员、设备、试验等准备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方案 ,上报监理工程批准,并及时提交开工申请报告.

路基土石方回填施工工艺标准

路基土石方回填施工工艺标准

路基土石方回填施工工艺标准 1、总则 1.1、本回填施工工艺适用于重庆地区公路工程、市政工程道路路基土石方回填施工。 1.2、施工过程应遵守土石方施工操作规程及国家、部委或重庆市有关的安全、环保相关规定。 1.3、本施工工艺标准编写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 )和《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 2、施工准备 2.1、开工前技术准备 2.1.1、根据业主方提供的设计施工图,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 2.1.2、开工前建立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培训,以及质量、安全的交底,形成书面文字。 2.1.3、根据业主提供的导线点进行复测,确保资料无误。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应增设满足精度要求的附合导线点。原有水准控制点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在路基回填路段增设满足精度要求的临时水准点 2.2、人员准备: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技术员、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安全员、机械操作工、机械指挥工、后勤人员等。

2.3、机械设备及试验仪器设备准备 机械设备一览表 试验仪器设备一览表 2.4、施工安全准备工作 2.4.1、开工前,作好各项指路标识,防止车辆或行人误入施工区域。 2.4.2、现场设置醒目安全标识标牌。 2.4.3、在临边位置设置防护或安全警示标识。 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 3.1、路基土石方回填施工工艺流程

3.2、测量放线 3.2.1、复核测量:施工前根据设计和监理的交底及交桩成果,先进行测量控制桩点的复核,并将复核成果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3.2.2、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复核确认的测量成果,用全站仪对路基回填施工段进行控制测量,建立测量控制网。测量控制网应能覆盖整个施工场区。 3.2.3、根据原地貘高程及路堤边坡收坡系数,放出路堤填筑的坡脚边线,洒上白灰线,便于清理地表。 3.3、路基清表及路基处理 3.3.1、如填方区内有水塘、水田时,先用水泵将水抽干或挖沟排水,并进行晾晒。设计若要求挖除淤泥时,应将淤泥清除干净;若设计要求用片块石或爆破石渣进行挤淤处理时应按要求处理并压实,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3.3.2、填方区内的树木、杂草应砍伐干净,树根、草皮采用人工方法或用推土机、挖掘机清除。当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应将基底碾压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3.3.3、当填方区范围内原地面有坑、洞、水井和墓穴等,应清除其中的积水,然后用符合填筑要求的填料进行回填并压实。 3.3.4、在填、挖交界附近的零开挖范围内,应先清除表面的树木、杂草及树根、草皮后再进行压实。

路基土石方回填施工工艺标准

路基土石方回填施工工艺标准 1、总则 1.1、本回填施工工艺适用于重庆地区公路工程、市政工程道路路基土石方回填施工。 1.2、施工过程应遵守土石方施工操作规程及国家、部委或重庆市有关的安全、环保相关规定。 1.3、本施工工艺标准编写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和《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施工准备 2.1、开工前技术准备 2.1.1、根据业主方提供的设计施工图,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 2.1.2、开工前建立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培训,以及质量、安全的交底,形成书面文字。 2.1.3、根据业主提供的导线点进行复测,确保资料无误。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应增设满足精度要求的附合导线点。原有水准控制点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在路基回填路段增设满足精度要求的临时水准点2.2、人员准备: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技术员、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安全员、机械操作工、机械指挥工、后勤人员等。 2.3、机械设备及试验仪器设备准备

机械设备一览表 试验仪器设备一览表

2.4、施工安全准备工作 2.4.1、开工前,作好各项指路标识,防止车辆或行人误入施工区域。2.4.2、现场设置醒目安全标识标牌。 2.4.3、在临边位置设置防护或安全警示标识。 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 3.1、路基土石方回填施工工艺流程 3.2、测量放线 3.2.1、复核测量:施工前根据设计和监理的交底及交桩成果,先进行测量控制桩点的复核,并将复核成果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3.2.2、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复核确认的测量成果,用全站仪对路基回填施工段进行控制测量,建立测量控制网。测量控制网应能覆盖整个施工场区。 3.2.3、根据原地貘高程及路堤边坡收坡系数,放出路堤填筑的坡脚边线,洒上白灰线,便于清理地表。 3.3、路基清表及路基处理 3.3.1、如填方区内有水塘、水田时,先用水泵将水抽干或挖沟排水,并进行晾晒。设计若要求挖除淤泥时,应将淤泥清除干净;若设计要求用片块石或爆破石渣进行挤淤处理时应按要求处理并压实,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2.3.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2.3.3.1.路基工程概况 2.3.3.1.1.路基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线路里程DK164+800~GDK179+300.路基长约 1.79Km,占本标段线路总长12.3%。区间路基土石方102.92万施工方,站场路基土石方448.44万施工方,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3.3-1。 2.3.3-1表路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3.3.1.2.路基工点类型 本标段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风沙路基、边坡防护路基、黄土路基、黄土路堑。 2.3.3.2.路基面形状和宽度、路基基床、过渡段 2.3.3.2.1.路基形状 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人字排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 由中心向两侧设4%的排水坡。路基排水设施的纵坡,不应小于2‰,地面平坦地带或反坡排水地带,仅在困难下,方可减少1‰,单面排水坡段长度不宜大于400m,必要时增设横向排水设施引入附近的沟渠或涵洞。排水设施如侧沟、天沟、排水沟或截水沟应按1/50频率设计,沟顶应高出设计水位0.2m。2.3.3.2.2.路基宽度 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路堤宽度:单线7.8m;路堑宽度:单线7.7m。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按照规要求加宽。 2.3.3.2.3.路基基床 ⑴路堤基床表层填筑A组填料,厚0.6m;基床底层填筑1.9m掺5%水泥改良土。路基本体填筑C组填料。路堤边坡坡率1:1.5~1:1.75; ⑵路堑基床表层换填0.6m厚的A组填料和0.1m厚的中粗砂夹铺一层两布一膜;基床底层1m厚换填掺5%水泥改良土。路堑边坡坡率1:1.25。 2.3.3.2.4.过渡段 GDK174+282 GDK165+150 GDK174+407.00 设置路隧过渡段,GDK164+900、GDK168+905.00、GDK174+300设置路涵过渡段,GDK169+328.29设置路桥过渡段。 2.3.3.2.5.路基工程施工要点 2.3.3.2.5.1.路基工程管控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一、准备工作和清理场地 1、路基施工准备工作 (1)复测导线点和水准点,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 (2)增设水准点和导线点,恢复中桩,加桩,横断面的测量与控制,资料上报驻地工程师,经签认后,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工作。现场放出路基边线、坡脚、排水沟,取土坑,弃土坑等个体位置。并将施工中所有标桩做固定性保护。 (3)修建临时便道、便桥及路基外的排水设施,并通至桥涵或沟渠,以得排水。避免冲刷边坡和路基。取土坑也要做好排水设施。 2、清理场地及拆除 (1)人工配合机械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有机质和腐植土,清除或移植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 (2)清除路基及取土坑范围内10~20m及原地面以下至少100mm~300mm以内的草皮表土和杂物等,挖除全部树根。 (3)拆除不允许保留的结构物,达到工程师的满意。 二、试验路段 开工之前,在由驻地工程师选定的试验路段上进行压实试验,以确定土方工程的正确压实方法。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的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松铺存度、材料含水量等,详细记录,报驻地工程师批准,即作为同类材料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每种类型材料,都应进行现场压实试验。在施工中如发现材料有变化,也应及时进行现场试验,并报驻地工程师批准。 三、路基填土路堤 1、将适用的填筑材料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终平,分层水平摊铺,采用机械压实,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超出每层路堤的设计宽度不少于30cm,

以保证整修后路堤边缘足够的压实度,每层填土的压实厚度宜为20cm。 2、当填筑路堤所处地面坡度大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 的台阶,台阶顶面作成2%至4%的内倾斜坡,台阶保持无水,然后进行分层填筑。 3、在潮湿地段,路堤两侧护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起到盲沟的作用。在洼地地区,应先进行挖沟排水疏干,挖出淤泥及腐植根基后,再进行路堤填筑。 4、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时,压实时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摊铺做成2%~4%的横坡,以利路基排水。 5、以不同性质土填筑路堤时,应按不同性质分层填筑,不得混杂乱填。 6、填筑碾压,采用CA25,铁三轮及羊足碾进行碾压,碾压时应从曲线内侧向外侧顺序,并前后两次轮迹重迭15~20cm,使该层整个深度内压实度处于均匀,如发现有软弹等不良现象,应立即处理。路基填筑到结构物附近或铺筑到无法采用压路机压实的地方,应使用机夯、夯锤或其它有效夯具予以夯实,达到规范的要求。 四、雨季施工 雨季填筑路堤,应做到随挖、随运、随整平和压实。每层填土表面应筑成2~4%的施工横坡以利排水,并应保持排水沟渠畅通。雨前和收工前应将铺筑的松土碾压密实。 五、路基整修 路基填筑过程中,随时检查路基中心线和标高以及路基宽度和边坡度,路基基本成型检查完后进行路基整修工作。路基表面应平整均匀,边线直顺,曲线圆顺,边坡稳定,边沟顺畅,达到本合同规范要求。路基整修完毕后,清除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料等。

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标准

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标准-----------------------作者:

-----------------------日期:

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利用风积沙填筑路基,既可治理沙害,又可造地还田。而且在灌区、水田、软基内填筑风积沙路基,对于阻断毛细水、提高路基稳定性均起到好的效果。同时对于某些工程项目,又可解决缺乏路基填料的问题。采用风积沙填筑路基,也可大大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使项目早日投入运营,提前进行资金回收。 风积沙不同与一般常规的路基填料,所以对于风积沙路基的施工必须采取特殊的施工工艺和压实方法,确保风积沙路基的施工质量。同时,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风积沙路基进行封闭保护,减少风蚀现象,避免污染环境和周围耕地。 一、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基底清理测量放线→填料前基底清理碾压→基底检测→拉运土方分层填筑→推土机摊土粗平→分格浇水→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质量检测→下步工序施工。 2、测量放线:首先放出路基的中心线,每20m一桩,然后在路基两侧适当的位置进行拴桩。再根据每填筑层顶面标高放出每层风积沙填筑的边

线。边线采用竹竿控制,每20m一桩,桩上必须插红色三角测量旗帜。竹竿长度一般为60cm左右,上面间隔30cm涂刷红、白漆。 3、虚铺厚度:风积沙的压实工艺与传统路基填料的压实工艺有明显的不同,风积沙的压实主要靠水沉法,传统的压路机碾压方法对风积沙压实效果不太明显。经现场试验发现,只要洒水均匀合适,压路机碾压(静压)2~3遍,风积沙的压实度就完全满足规范要求。采用压路机过度碾压反而造成风积沙表面松散,压实度下降。风积沙填筑的虚铺厚度至今尚无具体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虚铺厚度控制在 30cm~50cm。而第一层风积沙的虚铺厚度一般应偏大,宜在50cm以上。虚铺厚度的控制方法必须采用边桩竹竿挂线的方式。 4、高程控制:现场施工时,以原地面压实后的高程作为原始高程。由于风积沙施工后,表面风积沙因失水后松散现象严重,对每层风积沙均要进行高程检测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一般情况下,风积沙路基每填筑4层进行高程检测和核实每层的填筑厚度。同时进行中线偏位的检测,以便在施工过程中随时纠正中线偏差。 5、上土数量控制:根据每层的虚铺厚度、平均宽度和长度,计算每个断面计划所需的材料用量。再根据拉料车的每车拉运量,计算每个断面计划所需的车数。在每个断面内,确定卸车间距和车数。 6、上土: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进行风积沙的运输,自卸车尽量采用同一种型号的汽车。自卸车将风积沙拉运至现场后,按照确定后的卸车间距

路基填筑施工

路基填筑施工1、施工工艺框图

主要工序施工说明: 1.施工放样:开工前,先进行导线、中线、水准点的复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设必要的导线、水准点。测量成果经监理工程师核准后,再按图纸放出路基中线、坡脚、边沟等位置。 2.基底处理 各路段在填筑前,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基底处理,根据基底土质、水文、植被情况及填土高度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路基范围内的树木在施工前砍伐,挖除树根并将坑穴填平夯实。填土范围内原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等要清除,清除深度至少100~300mm。路堤基底清理后予以压实。填土路堤地面自然坡度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3.填料试验与压实试验 路基填筑前,按规范规定的方法对填料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等试验,并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作为批准适用填料的依据。在全路段路基施工前,认真做好路堤试验段,选择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合适路段进行现场压实试验,以确定压实设备的类型及组合工序、各类压实设备在最佳组合下的压实遍数、与设备相适宜的最佳含水量及压实层厚度等。完成试验段后,书面报送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实施。 4.填筑作业 4.1施工放样:开工前,先进行导线、中线、水准点的复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设必要的导线、水准点。测量成果经监理工程师核准后,再

按图纸放出路基中线、坡脚、边沟等位置。 4.2填筑方式 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原地面不平,从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检验合格后,再填上一层。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填至路堤上部时仍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 路堤施工时要注意不同的土质填料分层填筑,施工前要搞好现场土质调查和试验,拟定合理的土方调配方案,做出正确的规划。 4.3摊铺 摊铺作业采用推土机、平地机进行,从路基最低处开始分层平行摊铺,松铺层的厚度按路堤试验段得出的数据确定。一般土方最大松铺厚度不大于300mm,最小为100mm;石方最大松铺厚度不大于500mm。摊铺土料时,力求平整均匀。压实前对松铺层的厚度及平整度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碾压。每层填土超出路堤设计宽度300mm,以利压实机械作业,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4.4碾压 土料摊铺平整后即开始碾压,先用推土机或轻型压路机对松铺层表面进行预压,然后再用振动压路机压实。碾压前要测定土层的含水量,采用洒水或晾晒等措施调整含水量,再进行压实作业。按照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机械及压实遍数进行压实作业。石方采用50t以上的压路机进行压实,通过压实遍数保证压实度。 压实机械要遵循合理的工作路线,一般先压路基边缘后压中间,相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完整版)

2.3.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2.3.3.1.路基工程概况 2.3.3.1.1.路基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线路里程DK164+800~GDK179+300.路基长约1.79Km,占本标段线路总长12.3%。区间路基土石方102.92万施工方,站场路基土石方448.44万施工方,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3.3-1。 2.3.3-1表路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3. 3.1.2.路基工点类型 本标段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风沙路基、边坡防护路基、黄土路基、黄土路堑。 2.3.3.2.路基面形状和宽度、路基基床、过渡段 2.3.3.2.1.路基形状 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人字排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 由中心向两侧设4%的排水坡。路基排水设施的纵坡,不应小于2‰,地面平坦地带或反坡排水地带,仅在困难下,方可减少1‰,单面排水坡段长度不宜大于400m,必要时增设横向排水设施引入附近的沟渠或涵洞。排水设施如侧沟、天沟、排水沟或截水沟应按1/50频率设计,沟顶应高出设计水位0.2m。 2.3. 3.2.2.路基宽度 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路堤宽度:单线7.8m;路堑宽度:单线7.7m。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按照规范要求加宽。 2.3.3.2.3.路基基床 ⑴路堤基床表层填筑A组填料,厚0.6m;基床底层填筑1.9m掺5%水泥改良土。路基本体填筑C组填料。路堤边坡坡率1:1.5~1:1.75; ⑵路堑基床表层换填0.6m厚的A组填料和0.1m厚的中粗砂内夹铺一层两布一膜;基床底层1m厚换填掺5%水泥改良土。路堑边坡坡率1:1.25。2.3.3.2.4.过渡段 GDK174+282 GDK165+150 GDK174+407.00设置路隧过渡段,GDK164+900、GDK168+905.00、GDK174+300设置路涵过渡段,GDK169+328.29设置路桥过渡段。 2.3.3.2.5.路基工程施工要点 2.3. 3.2.5.1.路基工程管控

路基-路基填筑标准化施工工艺

路基填筑标准化施工工艺 1、准备工作 人员配置 作业人员进场前应进行相关方面岗前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需取得相关操作证方可上岗。 表1 施工人员配置表 机械设备配置 土方施工设备自行组合,除常规设备外,必须投入平地机、羊足碾、重型振动压路机(不小于20t)。 原材料及相关试验 合格路基填料、土工材料等,各项工艺性试验、土工试验、土工材料检测试验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2、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图

试验段施工。 (2)基底经检验合格后,根据自卸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在施工路段打上网格,均匀卸土,用推土机按设计松铺厚度在整个路基宽度内进行摊铺。土方摊铺后用平地机整平,形成路拱,经测定厚度后,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3)碾压时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过程中,测定并记录不同阶段路基土方密实度及碾压后土层厚度,直至达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4)试验路段完成后,及时对试验路段施工资料进行总结,以确定适宜的施工工艺参数。试验段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 ①试验段基本概况; ②原材料试验资料及标准击实试验资料; ③每次上料、整平和碾压的适宜工作段长度; ④压实工艺主要参数;压实机具规格及最佳机械组合、虚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含水量允许偏差等; ⑤压实次数-压实度、含水量-压实度关系曲线 ⑥将试验段施工总结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路基方可展开大规模施工。 工艺叙述

(1)施工准备:完成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地表清理范围放样,机械设备验收进场。采用黄土填料进行路基填筑必须提前闷料。 (2)地面自然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 ,台阶顶做成2-4%的内倾斜坡,地基处理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测量放样 对路基填筑坡脚线和填料网格线进行放样,用白灰进行标识。 (4)填料摊铺、整平 按网格布料,根据运料车的容积和松铺厚度确定网格内的卸料车数,卸土时设专人指挥,力求卸土准确。用推土机将填料摊铺平整,松铺厚度根据试验路段数据控制。 (5)碾压 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参数进行碾压,至压实度检测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6)压实度检测 采用灌砂法按规范频率进行压实度检测。 羊角碾施工 平地机施工 填料摊平 按网格布料

路基填筑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路基填筑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为保证质量,路基填筑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三阶段是: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区段是:填筑区段、整平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是: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表面整修。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施工前设置平面和高程控制基点,对线路中线及水准基点进行复测,复测资料核对无误后,施放线路中线桩和路基边桩。 地质调查核实:施工前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在掌握原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补充勘探。 设置排水系统: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放出路基坡脚、边沟位置,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修建临时排水工程,临时排水系统与现有排水系统连接顺畅。

基底清理测量放样填土前基底碾压 基底检查 分层填筑推土机摊平平地机整平测量下层填土中线及边线 检查摊铺厚度 填料的选择与试验 机械碾压 检测 检查签证表面整修合格 不合格 填筑下一层土 直至设计标高 路基成型 特殊路基地基处理 图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填料的选择与试验 填方路基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粒土作为调料,路床填料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用不同的填料填筑路基时,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采用同类填料。 对于满足路基填料要求的挖方土,纵向调用填筑路基;对于需要借方填筑的路段,在取土场取土。路基填筑前对挖方段利用填料、取土场的土样进行试验,确定填料的种类、含水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用于路基填筑。本标段共设置4处取弃弃土场,取土前清理出取土场内表土,集中堆放。取土场开挖坡面结合周围自然环境削成缓坡或取平。取土后将场地清理整平,将表土返回,将取土场绿化或恢复耕种。 修筑试验段 路基填筑前用路基填料铺筑试验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以积累路基填方施工的工艺参数。试验路段进行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工艺参数内容有:压实机械的型号及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选定合理的压实度和压实遍数;核定土方量变化率,松铺系数。 基底处理 路基填筑前清除地基表层土,并进行填前碾压,要求压实度(重型)不小于90%,清除表层土厚度:耕地20cm、水田30cm、林地及草地按调查厚度。 对地质条件较好的水田区,采用清表后直接填筑60~80cm砾料。 对地势低洼,地表潮湿的填方路段,当清表后填前碾压达不到要求时(压实度≥90%),地表采取掺加石灰或换填砾料进行处理,处理厚度一般为30~80cm。 清除的表层土单独集中存放,用于防护、绿化和复垦。 土方填筑 分层填筑:路堤每20m设一组标高点,填筑虚铺厚度不超过30cm,一般路基填土宽度每侧超过路基设计宽度30cm,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路基压实宽度

沙土路基

沙土路基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风沙或沙漠地区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施工,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2 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1.认真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并经有关方面签认。 2.结合工程情况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请有关单位批准,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3.对路基范围内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 4.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对取自挖方或用于路堤填料位置的沙土每隔一定距离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对于土方路基地段的土样也应取样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 5.用于填筑路基的沙土、粘性土及用于石灰土封层的石灰应做下列试验项目。 (1)沙土:颗粒分析试验;相对密度试验(视比重);确定最大干密度。 (2)粘性土: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或液性指数;颗粒分析试验;含水量试验;密度试验和相对密度试验;重型击实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和易溶盐含量试验(必要时)。 (3)石灰:有效CaO、MgO含量分析。 2.2 材料要求 路基填筑所采用的沙土的沙质应纯净、无杂物,填筑路基时不得和其他填料进行混合填筑。灰土封层的石灰剂量、质量要满足设计要求;土的塑性指数应在10~15范围,土块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mm。石灰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0.5MPa以上。粘土包边所用粘土材料的塑性指数应在15~20之间。 2.3 机具设备 1.适宜于在沙土环境作业的机械:履带式推土机、履带式铲运机、履带式挖掘机和前后轮驱动的振动压路机等。 2.辅助机械:装载机、蛙式打夯机、洒水车、自卸车等。 3.施工测量和检验试验设备:全站仪或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灌砂筒、环刀、平整度检测仪、弯沉仪等。 2.4 作业条件 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既有房屋、道路、河沟、通讯、电力设施、上下水道、坟墓及其他建筑物,均应协助有关部门事先拆迁或改造;对于路基附近的危险建筑应予以适当加固;发现文物古迹时通知文物部门,妥善保护。 2.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草皮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移植或清理掘除,砍伐的树木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并将挖穴填平碾压密实。 3.在填方地段的原地面应进行表面清理,清理深度应根据腐土厚度决定,清出的腐土应集中堆放,填方地段在清理完地面后,应整平压实到规定要求,确保地表面以下300mm范围内沙层的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填方作业。 4.在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试验路段施工,总结出沙土路基施工适宜的施工方法、程序,以便指导大面积施工。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宜为l00m-200m。通过试验段来确定碾压遍数、虚铺厚度、合理的机械配置和施工组织。 5.对填方高度小于lm的流动沙丘路段,应先将厚沙丘推平,并进行填前碾压,达到规定压实度后进行填筑施工。 6.填方路基基础经有关单位验收合格并办理签认手续,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7.施工前已准备充足的保护线路两侧的防护材料(如粘性土、砂砾石等)。 8.施工范围内道路畅通,水、电满足要求。

拼宽路基标准化施工工艺工法

拼宽路基标准化施工工艺工法 1、施工前准备 1.1技术准备 1.1.1在旧路路基加宽前,对旧路路况进行详细调查,掌握路基病害成因并对路基病害进行处理。 1.1.2熟悉和掌握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沿线地质、地形地貌资料,编制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向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和安全较低。 1.1.3试验准备 (1)路基施工前、必须对路基填料土样进行相关试验。每公里至少取2个点;土质变化大时必须按实际情况增加取样点数。 (2)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试验、颗粒分析、比重、有机质含量等。 (3)路基填料每5000m3或土质变化时必须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1.1.4测量放样 (1)按照规范要求对沿线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和加密。如果是两侧拼接加宽,由于旧路基两侧导线点无法通视,需在旧路基两侧各布设一条符合导线,并且两条附合导线应闭合。 (2)路基开工前每隔100m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旧路基边缘点,在旧路基边坡上设置桩号牌,在加宽路基边缘放出路基边线,边线为设计坡脚线外0.5米处。 (3)每隔20m对旧路基和加宽路基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或补充横断面,发现和设计图纸不符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1.5试验路段的施工 (1)试验段填筑的目的:找出填料在最佳含水量下达到各压实区规定的压实度和压实沉降差时,施工机械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松铺厚度、施工工艺等。 (2)试验段结束后对平整度、横坡、高程、压实质量等各项指标检查验收,满足规范要求及时将施工情况及检测结果编制试验段施工总结报监理工程师

路基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路基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一、路基填方 (一)路基土方填筑施工 土方路堤填筑采用全幅路面分段、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流程如下: 1、清理与掘除施工清理与掘除施工,采取人机配合作业,施工机械有挖掘机、推土机、自卸汽车、压实机械,必要时配备吊车作业,作业内容如下: 清理场地:通过现场测量放线,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拆迁残留物、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树根及原地面以下100~300mm内的草皮和表土,并在指定地点堆放。 掘除:在施工范围内对于原有结构物的地下部分,按设计图纸进行拆除,需超出处理部分按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所有拆除工作在开工之前完成。 回填处理:除取土场外,树根、障碍物及建筑物移去之后的坑穴,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分层回填至周围标高。 场地清理、拆除及回填压实后,重测地面标高,并将填挖断面土方调配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2、普通地基处理施工 1)水塘路段挖淤泥及排水施工 施工前沿公路用地两侧筑围堰,先排干堰内水,再在围堰内挖纵、横向排水沟,沟底保持不小于0.5%的坡度并接通出水口,沟深保证能及时排除地面水。在水塘比较深时,配备污水泵抽水。 地表疏干后,用机械挖除淤泥。按设计要求回填,平地机整平,压路机压实,填筑至设计高度,使之成为稳定土加固层基底处理完毕,及时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2)耕地填前夯实施工 采用推土机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在深耕地段,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回填、整平、压实。 3)地基挖台阶处理施工 自然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保证填土土体稳定,台阶宽度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且不小于1m,每级台阶高度按压实机具一层压实厚度的整数倍设置,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坡。 3、修筑路基填筑试验路段 施工前选择不少于50m全幅路基长,填土高度不小于1m的路段,并对基底、填料进行试验,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施工前的准备 3.1 施工准备 3.2 施工测量 3.3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3.4 场地清理 3.5 试验路段。 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 4.1 基本要求 4.2 路基施工排水 4.3 路基施工取土和弃土 4.4 土方机械化施工 5 填方路堤的施工 5.1 一般规定 5.2 土方路堤的填筑 5.3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 5.4 填石路堤 5.5 土石路堤 5.6 高填方路堤 6 挖方路堑的施工 6.1 一般规定 6.2 土方路堑的开挖 6.3 石方的开挖 6.4 深挖路堑的施工 7 路基压实 7.1 一般规定 7.2 填方地段基底的压实 7.3 压实机械的要求与选择 7.4 填方路堤的压实 7.5 路堑路基的压实 7.6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填土的压实 7.7 填石路堤的压实 7.8 土石路堤的压实 7.9 高填方路堤的压实 8 路基排水 8.1 一般规定 8.2 地面水的排除 8.3 地下水的排除 8.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排水 9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 9.1 水稻田地区路基施工 9.2 河、塘、湖、海地区路基施工 9.3 软土、沼泽地区路基施工

9.4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 9.5 风沙地区路基施工 9.6 黄土地区路基施工 9.7 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 9.8 季节性冻融翻浆地区路基施工 9.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 9.10 岩溶地区路基施工 9.11 滑坡地段路基施工 9.12 崩坍岩堆地段路基施工 9.13 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 10 季节性路基施工 10.1 路基的冬季施工 10.2 路基的雨季施工 11 路基防护与加固 11.1 一般规定 11.2 坡面防护 11.3 路基冲刷防护 11.4 其他加固工程 12 公路绿化工程与环境保护 12.1 公路绿化工程 12.2 空气污染的防治 12.3 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 13 路基整修、检查验收及维修 13.1 路基整修 13.2 检查及验收 13.3 路基维修 13.4 质量标准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填石路基施工工艺标准

填石路基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填石路基施工的主要材料为石料,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护坡的石料强度不小于20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2.1.2路床顶面以下0.5m范围的填土,其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0mm。 2.2 机具设备 2.2.1工程机械:履带式液压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大型推土机、重型振动压路机、洒水车等。 2.2.2施工测量仪器和试验检验设备: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灌砂筒、三米靠尺、钢尺等。 2.3 作业条件

2.3.1路基施工前由业主办理土地征地手续,并经设计、建设和施工部门核对地质资料,检查路基土壤与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纸是否相符,有无破坏原状土壤结构或发生较大扰动现象,在核查各项无误后,检查确定路基承载力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3.2 对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进行拆迁、改移或加固。清除淤泥及杂物,对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按技术规范要求回填密实。 2.3.3 对路基基底强度不符合要求的原状土进行换填,并分层,并分层压实。压实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2.3.4 施工用水、用电已接通,运输便道修筑完毕。 2.4 技术准备 2.4.1 认真审核工程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书,做好图纸会审记录。2.4.2 编制施工方案,制定质量、安全等技术保证措施,并经监理工程师审定批复。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2.4.3 检测石料的抗压强度和路床顶面填土强度CBR值,并进行其

他土工试验项目检测、报告齐全。 2.4.4 根据设计文件,对导线点、中线、水准点进行复核,依据路线中桩确定路基填筑边界桩和坡脚桩。在距中线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在不大于200m的段落内埋设控制标高的控制桩。 2.4.5 开工前选择长度不小于80m的全幅路基作为试验路段,以确定填石路基施工方法,即压实设备的机组类型和施工工序,得出压实设备在最佳组合下的压实遍数以及能被有效压实的压实层厚度等。编制试验段总结报告上报审批,根据试验数据制定填石路基施工措施,从而指导大面积填石路基施工。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