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组成功用主治

方剂组成功用主治
方剂组成功用主治

方剂组成功用主治

1.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桂枝汤:

组成: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炙甘草【桂枝:芍药=1:1】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疼,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香白芷、生地、黄芩、甘草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疲,或干呕,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止嗽散:

组成: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陈皮、炒甘草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咽痒,咳痰不爽,舌苔薄白,脉浮缓。

辛凉解表

银翘散:

组成:连翘、金银花、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芥穗、豆豉、芦根、生甘草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桑菊饮:

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生甘草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组成: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咳逆气急,甚则鼻煽。

扶正解表

败毒散:

组成:羌活、独活、川芎、柴胡、桔梗、枳壳、前胡、茯苓、甘草、薄荷、生姜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胸膈痞满。“逆流挽舟”

麻黄细辛附子汤

组成:麻黄、附子、细辛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1、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预寐。2、暴哑。突发声音嘶哑,甚者失音不语,神疲预寐

2.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酒洗)、芒硝、厚朴、枳实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者潮热谵语舌苔起刺,或焦黑燥热。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气臭秽,

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等。

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牡丹、芒硝、桃仁、冬瓜仁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痛如淋,右足屈而不伸

温下

温脾汤:

组成:附子、大黄、干姜、当归、芒硝、人参、甘草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

润下

麻子仁丸(脾约丸):

组成:麻子仁、大黄、杏仁、厚朴、枳实、芍药、蜜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证。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济川煎

组成: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小便清长,腰膝酸软

逐水

十枣汤:

组成:甘遂、大戟、芫花、大枣(前3味等分为末,胶囊,0.5~1g,每日一次,大枣10枚煎汤送服,清晨空腹,得快下利后,糜

粥自养——古法前三捣散,先煮大枣10枚取8合去渣内药末,

强人服一钱,赢人服半钱,温服,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

明日更服,加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1悬饮。2水肿。身半以下为重

黄龙汤

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当归、人参、甘草

功用:攻下便秘,补气养血。

主治:阳明腹实,气血不足证。色纯青,甚则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昏肢厥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2妇人热入血室。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大柴胡汤(表里双解):

组成: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

蒿芩清胆汤:

组成:青蒿、黄芩(青子芩)、竹茹、仙半夏、陈皮、生枳壳、赤苓、碧玉散(青黛、滑石、甘草)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吐酸苦水

调和肝脾

四逆散:

组成:柴胡、芍药、枳实、炙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等

逍遥散:

组成: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甘草微炙赤、煨姜、薄荷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痛泻药方

组成:白术、白芍药、陈皮、防风

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大枣、炙甘草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

清气分热

白虎汤:

组成: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烦渴引饮,脉洪大

竹叶石膏汤

组成: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炙甘草、粳米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清营凉血

清营汤:

组成:水牛角、生地、玄参、麦冬、银花、连翘、黄连、竹叶、丹参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斑疹隐隐

犀角地黄汤:

组成:水牛角、生地、白芍、丹皮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1热入血分证。身热谵语。

2热伤血络证。斑色紫黑。

3蓄血瘀热,喜忘如狂,大便色黑易解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大热烦躁,热病吐血,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科痈疡疔毒

普济消毒饮:

组成:黄芩、黄连、牛蒡子、薄荷、升麻、连翘、僵蚕、柴胡、板蓝根、桔梗、马勃、玄参、陈皮、甘草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

凉膈散:

组成:连翘、黄芩、栀子、大黄、芒硝、薄荷、竹叶、甘草、蜜

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面赤唇焦,口舌生疮,

仙方活命饮:

组成:银花、当归、乳香、赤芍、没药、陈皮、白芷、防风、山甲、

皂刺、花粉、贝母、甘草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身热凛寒

清脏腑热

泻白散

组成: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粳米)

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

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木通、泽泻、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下焦)湿热。

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耳聋耳肿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带下臭左金丸

组成:黄连吴茱萸

功用:泻火清肝,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胁类胀痛,嘈杂吞酸

清胃散:

组成:黄连、升麻、生地、丹皮、当归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

玉女煎:

组成:石膏、熟地、知母、麦冬、牛膝

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干渴

芍药汤:

组成:芍药、黄芩、黄连、大黄、木香、槟榔、当归、肉桂、甘草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白头翁汤:

组成: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赤多白少,下利脓血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

组成: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功用:解表清里

主治:协热下利。胸脘

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组成:鳖甲、青蒿、生地、丹皮、知母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温中祛寒

理中丸:

组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

小建中汤:

组成:饴糖、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证。

吴茱萸汤:

组成: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虚寒呕吐。

回阳救逆

四逆汤:

组成:附子、干姜、甘草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组成:桂枝、当归、细辛、白芍、通草、甘草、大枣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阳和汤:

组成:熟地、鹿角胶、炮姜、肉桂、麻黄、白芥子、甘草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

补气

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晄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加湿证。

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人参、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胃气虚证。2气虚下陷证。3气虚发热证。

玉屏风散:

组成:黄芪、白术、防风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生脉散: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2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补血

四物汤:

组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

功用:补血和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当归补血汤:

组成:黄芪、当归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

归脾汤:

组成:黄芪、龙眼肉、当归、人参、白术、甘草、茯苓、远志、枣仁、木香、生姜、大枣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2脾不统血证。

六味地黄丸:

组成: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

功用:滋补肾阴

主治:肾阴虚证。

炙甘草汤:

组成:生地、甘草、人参、大枣、阿胶、麦冬、麻仁、桂枝、生姜、清酒

功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

主治: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2虚劳肺痿。

一贯煎:

组成:生地、当归、枸杞、沙参、麦冬、川楝子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疏证。

百合固金汤:

组成:熟地、生地、百合、贝母、麦冬、当归、白芍、玄参、桔梗、甘草

功用:滋肾保肺,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肾气丸:

组成:熟地、山萸肉、山药、附子、桂枝、泽泻、茯苓、丹皮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

地黄饮子:

组成:熟地、山茱萸、肉苁蓉、巴戟天、石斛、麦冬、五味子、附子、肉桂、菖蒲、薄荷、远志、茯苓、生姜、大枣

功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喑痱。

真人养脏汤:

组成:罂粟壳、肉桂、肉豆蔻、诃子、人参、白术、木香、当归、白芍、甘草

功用:涩肠止泻,温中补虚

主治:久泻久痢

四神丸:

组成: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大枣

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肾泄(五更泄)

朱砂安神丸:

组成:朱砂、黄连、生地、当归、甘草

功用:重镇安神,清心泻火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

天王补心丹:(含有三参)

组成:生地、玄参、麦冬、天冬、人参、当归、丹参、柏子仁、炒枣仁、五味子、茯苓、远志、朱砂、桔梗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

酸枣仁汤:

组成:炒枣仁,川芎、茯苓、知母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虚烦不眠证。

安宫牛黄丸:

组成:牛黄、麝香、犀角、黄连、黄芩、栀子、冰片、郁金、朱砂、珍珠、金箔、雄黄、蜂蜜

功用: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

紫雪丹:

组成:犀角、羚角粉、石膏、寒水石、滑石、玄参、升麻、麝香、朱砂、磁石、木香、丁香、沉香、芒硝、硝石、甘草

功用:清热开窍,熄风止痉

主治:热邪内陷心包热盛动风证。

至宝丹:

组成:犀角、麝香、安息香、冰片、牛黄、玳瑁、朱砂、琥珀、金箔、银箔、雄黄、人参

功用: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主治:痰热内陷心包证。

苏合香丸:

组成:苏合香、麝香、冰片、安息香、香附、木香、丁香、沉香、檀香、乳香、白术、诃子、荜茇、犀角、朱砂、蜜

功用:芳香开窍,行气温中

主治:寒闭证。

行气

越鞠丸:

组成:香附、川芎、栀子、苍术、神曲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郁证。

柴胡疏肝散:

组成:柴胡、香附、川芎、陈皮、枳壳、芍药、甘草

功用:行气降逆,宽胸散结。

主治:肝气郁结证。

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

降气

苏子降气汤:

组成:苏子、半夏、厚朴、前胡、肉桂、当归、生姜、苏叶、大枣、甘草

功用:降气平喘,袪痰止咳

主治:实喘。

定喘汤:

组成:麻黄、白果、杏仁、苏子、款冬花、半夏、桑白皮、黄芩

功用: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主治:哮喘。

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牛膝、柴胡、枳壳、桔梗、生地、甘草

功用:活血去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瘀血证。

补阳还五汤:

组成:黄芪、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红花、地龙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

复元活血汤:

组成:柴胡、大黄、当归、桃仁、红花、栝楼根、山甲、甘草

功用:活血去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

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桂枝、当归、川芎、芍药、丹皮、阿胶、麦冬、人参、生姜、半夏、甘草

功用:温经散寒,去瘀养血

主治:充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生化汤:

组成: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甘草

功用:化瘀生新,温经止痛

主治:产后瘀血腹痛。

止血

咳血方:

组成:青黛、栀子、栝楼、海浮石、诃子

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小蓟饮子:

组成:生地、小蓟、栀子、竹叶、木通、滑石、蒲黄、藕节、当归、甘草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血淋、尿血。

黄土汤:

组成:灶心土、白术、附子、生地、阿胶、黄芩、甘草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阳虚便血。

川芎茶调散:

组成:川芎、薄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茶叶、甘草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风邪头痛。

独活寄生汤:

组成:独活、细辛、防风、秦艽、肉桂、桑寄生、杜仲、怀牛膝、生地、当归、白芍、川芎、人参、茯苓、甘草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消风散:

组成: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苦参、苍术、木通、石膏、知母、生地、当归、麻仁、甘草

功用: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主治:风疹、湿疹。

羚角钩藤汤:

组成:羚角,钩藤、桑叶、菊花、生地、白芍、竹茹、川贝、茯神、甘草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肝热生风证。

镇肝熄风汤:

组成: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冬、茵陈、川楝子、生麦芽、甘草

功用:镇干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

杏苏散:

组成:杏仁、苏叶、前胡、桔梗、枳壳、半夏、茯苓、陈皮、生姜、大枣、甘草

功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

桑杏汤:

组成:桑叶、杏仁、豆豉、象贝、沙参、梨皮、栀子皮

功用:轻宣温燥

主治:外感温燥证。

清燥救肺汤:

组成:桑叶、石膏、人参、麦冬、阿胶、麻仁、杏仁、枇杷叶、甘草功用:轻肺润燥

主治:温燥伤肺证。

麦门冬汤:

组成:麦冬、人参、粳米、大枣、半夏、甘草

功用:润肺益胃,将逆下气。

主治:肺痿

养阴清肺汤:

组成:生地、玄参、麦冬、白芍、丹皮、川贝、薄荷、甘草

功用: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主治:白喉。

化湿和胃

平胃散: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灶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

藿香正气散:

组成:藿香、紫苏、白芷、半夏曲、陈皮、白术、茯苓、厚朴、大腹皮、桔梗、生姜、大枣、甘草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栀子、大黄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八正散:

组成:扁蓄、瞿麦、滑石、木通、车前、大黄、栀子、甘草、灯芯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

三仁汤:

组成:杏仁、白蔻仁、薏苡仁、滑石、通草、竹叶、半夏、厚朴、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期及暑温夹湿。

利水渗湿

五苓散:

组成:泽泻、茯苓、猪苓、白术、桂枝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1蓄水证。2水湿内停。3痰饮。

猪苓汤:

组成: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

功用:利水清热养阴

主治:水热互结证。

温化水湿

真武汤:

组成:附子、茯苓、白术、生姜、白芍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2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

实脾散:

组成:附子、干姜、茯苓、白术、木瓜、厚朴、木香、槟榔、草果、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

祛湿化浊

完带汤:

组成:白术、山药、人参、苍术、白芍、车前、陈皮、柴胡、芥穗、甘草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中药方剂组成、功效、主治[1]

中药方剂的组成、功效和主治 一、解表方 1、辛温解表方剂---麻黄汤、荆防败毒散、桂枝汤 1)麻黄汤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苔薄白,脉浮紧。 2)桂枝汤 【组成】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证见恶风发热,汗出,鼻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缓。 3)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甘草川芎 【功能】发汗解表,散寒除湿。 【主治】外感挟湿的表寒证。证见发热无汗,恶寒战抖,皮紧肉硬,肢体疼痛,咳嗽,舌苔白腻,脉浮。 2、辛凉解表方剂---银翘散、小柴胡汤 1)银翘散 【组成】银花连翘淡豆豉桔梗荆芥淡竹叶薄荷牛蒡子芦根甘草【功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证见发热无汗或微汗,微恶风寒,口渴咽痛,咳嗽,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党参 g 制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主治少阳病。 【主治】少阳病。证见寒热往来,精神不振,饥不饮食,口干色淡红,脉弦。 二、清热方剂 1、清热泻火方剂---白虎汤 白虎汤 【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功能】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经证及气分实热证。证见高热大汗,口干舌燥,大渴贪饮,脉洪大有力。2、清热凉血方剂---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 【组成】犀角(水牛角)生地黄白芍丹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之各种出血证 3、清热燥湿方剂---白头翁汤、茵陈蒿汤郁金散 白头翁汤 【组成】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血痢 (湿热痢疾,热泄)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蒿、栀子、大黄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郁金散 【组成】郁金、诃子、黄芩、大黄、黄连、栀子、白芍、黄柏 【功效】清热解毒,涩肠止泻 【主治】马急性肠炎 4、清热解毒方剂---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功效】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热盛,疮疡肿毒 三、泻下方剂 1、攻下方剂---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芒硝、积实、厚朴 【功效】攻下热结,破结通肠 【主治】结症,便秘 2、润下方剂---当归苁蓉汤 当归苁蓉汤 【组成】当归肉苁蓉番泻叶广木香厚朴炒枳壳醋香附瞿麦通草六曲【功能】润燥滑肠,理气通便。

方剂学功用与主治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1.麻黄汤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2.大青龙汤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1)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恶寒发热,无汗,烦躁,脉浮紧 (2)溢饮。身体疼重,或四肢浮肿,恶寒身热,无汗,烦躁,脉浮紧 3.桂枝汤 功用:解肌发表,调与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4.九味羌活汤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5.小青龙汤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 6.止嗽散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之咳嗽证。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 二.辛凉解表剂 1.银翘散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2.桑菊饮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邪客肺络证。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发热,喘咳,苔黄,脉数 4.柴葛解肌汤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5.升麻葛根汤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疹发不出或出而不畅,舌红,脉数 三.扶正解表剂 1.人参败毒散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证。恶寒发热,头身重痛,无汗,脉浮重按无力 君:羌活6g 2.参苏饮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苔白,脉弱3.再造散 功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4.麻黄细辛附子汤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 5.加减葳蕤汤 功用:滋阴解表 主治:阴虚外感风热证。身热微寒,咽干口燥,舌红,苔薄白,脉数 6.葱白七味饮 功用:养血解表 主治:血虚外感风寒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兼见血虚或有失血病史 泻下剂 一.寒下剂 1.大承气汤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疼痛,苔黄厚而干,脉沉数有力 (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脉滑实 里实热证而见热厥、痉病、发狂者 2.大陷胸汤 功用:泻热逐水 主治:大结胸证。心下硬满而痛不可近,苔黄舌燥,脉沉 3.大黄牡丹汤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下腹疼痛拒按,右足屈伸痛甚,时时发热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二.温下剂 1.大黄附子汤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 2.温脾汤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冷积证。便秘腹痛,得温则缓,倦怠少气,手足欠温,苔白,脉沉弦 3.三物备急丸 功用:攻下寒积 主治:寒实腹痛。卒然心腹胀痛,大便不通,苔白,脉沉实

方剂功效大大的整理

方剂功效大整理 一,解表剂 1,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2,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 3,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 4,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理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5,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 6,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7,麻杏石甘汤——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8.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9.再造散——助阳益气,发汗解表——阳气虚弱证。 10.加减葳蕤汤——滋阴解表——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11.加味香苏散——发汗解表——四时感冒。 12.升麻葛根汤——解肌透疹——麻疹初起。 13.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14.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暴哑。 15.参苏饮——益气解表,理气化痰——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二,泻下剂 1.大承气汤——峻下热结——阳明府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2.大陷胸汤——泻热逐水——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3.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4.温脾汤——攻下寒积,温补脾阳——阳虚寒积证。 5.十枣汤——攻逐水饮——悬饮;水肿。 6.济川煎——温肾益精。润肠通便——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 7.黄龙汤——攻下通便,补气养血——阳明府实,气血不足证。 8.新加黄龙汤——滋阴益气,泄热通便——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 9.大黄附子汤——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寒积里实证。 10.麻子仁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 11.舟车丸——行气逐水——水热内壅,气机阻滞证。 12.增液承气汤——滋阴增液,泄热通便——阳明温病,热结阴亏证。 三,和解剂 1.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证;黄疸,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2.蒿芩清胆汤——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少阳湿热证。 3.达原饮——开达膜原,辟秽化浊——瘟疫或,邪伏魔原证。 4.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脾——阳郁厥逆证;肝脾气郁证。 5.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肝郁血虚脾弱证。 6.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消痞散结——寒热错杂之痞证。 7.痛泻药方——补脾柔肝,祛湿止泻——脾虚肝旺之痛泻。 四,清热剂 1.白虎汤——清热生津——气分热盛证。 2.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伤寒,温病,署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3.清营汤——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热入营分证。 4.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热扰心神证;热伤血络证;蓄血留瘀证。 5.清瘟败毒饮——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番证。

方剂学――功用主治汇总

第一章解表剂 1、xx表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甘草,麻黄,桂枝,杏仁)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内有蕴热证(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穹草芩地黄) 香苏散————疏散风寒,理气和中————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香附,紫苏,甘草,陈皮) 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 xx表 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银翘,竹叶荆牛薄荷豉,甘桔芦根)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表热轻证(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麻杏石甘汤————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3、xx解表 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 第二章泻下剂 1、寒下 大承气汤————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2、温下 温脾汤————攻下冷积,温补脾阳————阳虚寒积证(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 3、润下 麻子仁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枳朴大黄麻杏芍,麻子仁) 济川煎————温肾益精,润肠通便————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4、逐水 十枣汤————攻逐水饮————悬饮;水肿(大戟甘遂芫花,十枣煮) 5、攻补兼施 黄龙汤————攻下通便,补气养血————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枳实厚朴芒硝大黄人参当归甘草桔梗大枣生姜) 第三章和解剂 1、xx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证;黄疸、疟疾、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枣) 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少阳阳明合病(柴胡,大黄,枳实,黄芩,半夏,白芍,大枣生姜) 蒿芩清胆汤————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少阳湿热证(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滑石甘草青黛】)调和肝脾 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脾————阳郁厥逆证;肝脾气郁证(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复习资料答案

《方剂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1. 我国最早论述方剂组成原则的著作是: D.《黄帝内经》 2.被柯琴赞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的方剂是;B.桂枝汤 3. 当归四逆汤的君药是: E. 当归桂枝 4.逍遥散的组成药物除柴胡外,其余是:C.芍药白术当归煨生姜薄荷茯苓 5.再造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B.熟附子煨生姜 6. 平胃散的功用是: A.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7.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C.泻火解毒 8.竹叶石膏汤的功用是: D.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9.大柴胡汤的功用是: B.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10. 血府逐瘀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桔梗枳壳 11.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的意义在于:A.扶正祛邪 12.三仁汤的功用是: C.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13. 左金丸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 E.肝火犯胃 14. 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A. 当归 15.健脾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D.半夏生姜竹茹 16. 生地、熟地同用的方剂是: B.百合固金汤 17.凡寒邪在里,浊阴上逆者,无论阳明寒呕,厥阴头痛,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治疗均可选用: C.吴茱萸汤 18.脾胃气虚,症见身热有汗,少气懒言,面色晃白,或气虚下陷而见内脏下垂,舌质淡,脉虚大无力者,治宜选用: B.补中益气汤 19. 具有化瘀生新、温经止痛作用的方剂是:C.生化汤 20.证见偏正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治宜选用:D.川芎茶调散 2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丸剂的特点:A.不易变质 22. 桂枝汤与小建中汤共有的药物是: E. 桂枝生姜炙甘草 23.左金丸中的黄连是:A.君药 24. 泻白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D. 桑白皮 25.由桑叶,杏仁、人参、石膏、甘草、胡麻仁、阿胶、麦冬,枇杷叶组成的方剂是:E.清燥救肺汤 26.定喘汤的功用是: B.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27. 紫雪丹的功效是: D.清热开窍,熄风止痉 28.温胆汤的功用是: E.清胆和胃,理气化痰 29.归脾汤的功用是: D.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30.苇茎汤的功用是; B.清热化痰,逐瘀排脓 31.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配伍比例为;A. 6g:30g 32.配入汤剂时,须后下的药物是: D.砂仁 33.温邪初入营分,临床最常见的神志症状是: B.时有谵语 34. 炙甘草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B. 生地 35.逍遥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C.干姜大枣 36.下列各方中除B外,组成药物中均含有当归: B 参苓白术散 37.方中黄芩,黄连同用的方剂是: B.半夏泻心汤 38.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清稀,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治宜选用:A.小青龙汤 39.症见饮食不化,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舌苔白腻,脉象虚缓者,治宜选用; B.参苓白术散 40.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治宜选用: B.青蒿鳖甲汤 41.配入汤剂时,需后下的药物是: A. 豆蔻 42.银翘散与桑菊饮功用的主要区别是: A.一偏于解表, 一偏于宣肺 43. 五苓散的组成药物除猪苓外,其余是: B.泽泻茯苓白术桂枝 44. 保和丸组成药物中含有: D. 神曲 45.败毒散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B.荆芥豆豉 4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是:D.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47. 安宫牛黄丸功用是: A.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48.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 DD.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方剂学功用与主治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1.麻黄汤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2.大青龙汤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1)外感风寒,有郁热证。恶寒发热,无汗,烦躁,脉浮紧 (2)溢饮。身体疼重,或四肢浮肿,恶寒身热,无汗,烦躁,脉浮紧 3.桂枝汤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4.九味羌活汤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有蕴热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5.小青龙汤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饮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 6.止嗽散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之咳嗽证。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 二.辛凉解表剂 1.银翘散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2.桑菊饮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邪客肺络证。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发热,喘咳,苔黄,脉数 4.柴解肌汤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5.升麻根汤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疹发不出或出而不畅,舌红,脉数 三.扶正解表剂 1.人参败毒散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证。恶寒发热,头身重痛,无汗,脉浮重按无力 君:羌活6g 2.参饮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苔白,脉弱 3.再造散 功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4.麻黄细辛附子汤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 5.加减葳蕤汤 功用:滋阴解表 主治:阴虚外感风热证。身热微寒,咽干口燥,舌红,苔薄白,脉数 6.葱白七味饮 功用:养血解表 主治:血虚外感风寒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兼见血虚或有失血病史 泻下剂 一.寒下剂 1.大承气汤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疼痛,苔黄厚而干,脉沉数有力(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脉滑

中医方剂组成趣记

解表剂 麻黄汤干妈贵姓?――甘麻桂杏 桂枝汤桂芝要炒姜枣。――桂枝药草姜枣 九味羌活汤强风百草细,秦川有苍生 羌风白草细,芩川*苍生 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 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银翘散荷梗连根叶似伞,豆花接穗杆如牛。 荷梗连根叶**,豆花芥穗甘*牛。 桑菊饮荷花根,巧接杏,桑果。 荷花根,翘桔杏,桑国(甘草)。 败毒散活熊身伏草埂,二虎只可强攻 活芎参茯草梗,二胡枳壳羌*。 大承气汤皇后只是笑――黄厚枳实硝 大黄牡丹汤黄涛担冬瓜忙――黄桃丹冬瓜芒 温脾汤为姜大人父子干杯――*姜大人附子甘* 麻子仁丸二人要小承气――二仁药小承气 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芩柴草大夏人。 大柴胡汤胡琴伴姜嫂,找将军只是打豺虎。 胡芩半姜芍,枣将军枳实大柴胡。 蒿芩清胆汤青竹如碧玉,黄羚下子沉。 青竹茹碧玉,黄苓夏枳陈。 四逆散四逆只烧柴草。――四逆柴枳*草药。 逍遥散小姚嘱咐魏生将薄荷当柴草烧。 逍遥术茯煨生姜薄荷当柴草芍。 半夏泻心汤秦莲婶炒枣拌姜――芩连参草枣半姜。 白虎汤白虎精食母肝――白虎粳石母甘。 竹叶石膏汤厦门人煮食干净米。 夏门人竹石甘粳米 清营汤乔连花选升丹麦主席。 翘连花玄生丹麦竹犀。 犀角地黄汤岳母牺牲――药牡犀生。 黄连解毒汤秦连山黄柏解毒。 芩连山黄柏解毒。 仙方活命饮北国风光佳天下,赤芍没想金银花。当用陈皮造白纸,解毒活血溃坚夸。贝国风*甲天*赤芍没香金银花,当*陈皮皂白芷,解毒活血溃坚夸。 导赤散竹竿通地――竹甘通地 龙胆泻肝汤龙车通黄山,当地卸柴草。 龙车通黄山,当地泻柴草。 泻白散白骨精是草包。――白骨粳*草*。 清胃散生母当黄帝。――升母当黄地。 玉女煎十亩麦地一头牛,胃热阴虚玉女愁。 石母麦地**牛,胃热阴虚玉女愁。 芍药汤秦香莲当兵,将军要炒肉。 芩香连当槟,将军药草肉。 白头翁汤秦莲喊拜拜。――秦连*白柏。 青蒿鳖甲汤母鳖好生蛋。――母鳖蒿生丹。 香薷散猴想炒扁豆 清暑益气汤师母深夜卖黄瓜和糙米,石母参叶麦黄瓜荷草米 理中丸草人赶猪 小建中汤姜姨要草枣汁 四逆汤--将干父子 回阳救逆汤--陈夫人下令炒五香酱猪肉 当归四逆汤--肝大的同志要当心 甘大**通枝药当辛 阳和汤--皇帝将生贵娇子

中医综合方剂学方歌功效主治

一解表剂(17) (一)辛温解表 1 麻黄汤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益。 2 桂枝汤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 小青龙汤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外寒里饮证】 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 4 九味羌活汤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证变通良。 5 香苏散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二)辛凉解表1 银翘散 【清凉透表,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柑桔芦根凉解法,温病初起此方宜。 2 桑菊饮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疏风清热肺咳消。 3 麻杏石甘汤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仲景麻杏石甘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4 升麻葛根汤 【解肌透疹】 【麻疹初起】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5 柴葛解肌汤陶 【解肌清热,外感风寒】 【郁而化热证】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柴葛解肌汤程 【解肌清热,外感风寒】 【里热亦盛证】 程氏柴葛解肌汤,丹贝知地草芍黄,

不寒而渴风热证,清里之热较陶良。 (三)扶正解表 1 败毒散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冒有奇功。 2 参苏饮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气虚外感风寒】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苓,益气解表兼理气。 3 加减葳蕤汤 【滋阴解表,素体阴虚】 【外感风热证】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4 再造散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阳虚气弱,外感风寒证】 芪参再造桂风草,附辛姜羌芎芍枣,助阳益气解表寒,阳虚气弱风寒了。 5 麻黄细辛附子汤 【助阳解表】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暴哑】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6 葱白七味饮【养血解表】 【血虚外感风寒证】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二泻下剂(12) (一) 寒下 1 大承气汤 【峻下热结】 【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 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较,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2 大陷胸汤 【泻热逐水】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3 大黄牡丹汤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瘀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 (二) 温下 1 大黄附子汤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寒积里实证】

中医内科方剂(含药物组成)

中医内科方剂(含药物组成)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荆芥穗5 防风5 羌独活各5 柴胡6 茯苓6 甘草3 枳壳6 桔梗5 川芎5 党参6 薄荷3 2. 风热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连翘15银花15苦桔梗6薄荷6竹叶4生甘草5荆芥穗4淡豆豉5牛蒡子6 葱豉桔梗汤葱白(连须)五根淡豆豉12 桔梗、薄荷各5 连翘、淡竹叶各6 焦山栀9 生甘草2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银花30连翘15香薷10扁豆10厚朴10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参苏饮人参6紫苏叶6葛根6半夏6前胡6茯苓6木香4枳壳4桔梗4陈皮4炙甘草4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生葳蕤9生葱白6桔梗5东白薇3淡豆豉9苏薄荷5炙甘草1.5红枣2枚 二、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 止咳散桔梗9荆芥9紫菀9百部9白前9甘草3陈皮6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桑菊饮桑叶7.5菊花3杏仁6连翘5薄荷2.5桔梗6甘草2.5苇根6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桑杏汤桑叶3杏仁5象贝3沙参6栀皮3香豉3梨皮3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二陈汤半夏15橘红15白茯苓9甘草4.5 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 清金化痰汤黄芩山栀桔梗甘草贝母知母麦冬桑白皮瓜蒌仁橘红茯苓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泻白散合黛蛤散桑白皮15地骨皮15甘草3粳米一撮青黛8 海蛤散9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沙参麦冬汤沙参15 麦冬10 玉竹10 生地10 桑叶10 天花粉生扁豆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 银翘散连翘15银花15苦桔梗6薄荷6竹叶4生甘草5荆芥穗4淡豆豉5牛蒡子6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 千金苇茎汤芦根10~20g冬瓜仁9~12g 桃仁3~9g 生苡仁9~15g 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 加味桔梗汤桔梗甘草贝母桔红银花薏仁葶苈子白芨 4. 恢复期:养阴补肺 沙参清肺汤北沙参白芨生黄芪太子参桔梗甘草苡仁冬瓜子合欢皮 桔梗杏仁煎百合麦冬阿胶桔梗甘草杏仁、贝母、枳壳金银花、红藤、连翘、夏枯草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麻黄9射干9细辛6紫菀6款冬花6生姜9半夏9五味子6大枣3枚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剂功效主治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 【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加味香苏散】发汗解表,理气解郁。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 【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 【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 【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麻杏石甘汤】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柴葛解肌汤(程*《医学心悟》)】解肌清热。外感风寒,里热亦盛证。 【升麻葛根汤】解肌透疹。麻疹初起。 【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暴哑。 【再造散】助阳益气,解表散寒。阳虚气弱,外感风寒证。 【加减葳蕤汤】滋阴解表。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大承气汤】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大黄附子汤】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寒积里实证。 【温脾汤】攻下冷积,温补脾阳。阳虚寒积证。 【麻子仁丸(脾约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胃热肠燥,脾约便秘证。 【十枣汤】攻逐水饮。悬饮;水肿。 【黄龙汤】攻下通便,补气养血。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 【新加黄龙汤】泄热通便,滋阴益气。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 【舟车丸】行气逐水。水肿,水胀。 【增液承气汤】滋阴增液,泄热通便。热结阴亏便秘证。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证;黄疸,疟疾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蒿芩清胆汤】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少阳湿热证。 【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脾。阳郁厥逆证;肝脾气郁证。 【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肝弱血虚脾弱证。 【痛泻药方】补脾柔肝,祛湿止泻。脾虚肝旺之痛泻。 【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消痞散结。寒热错杂之痞证。 【白虎汤】清热生津。气分热盛证。

方剂学所有方子的整理,很齐,很完整

总论 八法:汗与下消吐清温补 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病重邪盛,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防止药病格据。 使药:(1)引经药,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与药,具有调与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变化形式:药味加减(桂枝汤——咳+杏仁、厚朴,胸闷--芍药)、药量增减(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剂型更换(汤,可加减,急;丸,易带,缓) 重点方剂 (辛温解表)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解肌发表调与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疼,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辛温解表) 【组成】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甘草芍药五味子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辛凉解表) 【组成】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芥穗牛蒡子淡豆豉生甘草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期。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寒下)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下痢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脘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寒下)

方剂学药物组成

解表剂 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芍药甘草 银翘散:连翘银华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芥穗淡豆豉生甘草 柴葛解肌汤:干葛柴胡黄芩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甘草生姜大枣石膏 败毒散: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泻下剂 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桃仁冬瓜仁芒硝 麻子仁丸:麻子仁芍药杏仁大黄枳实厚朴 温脾汤:大黄芒硝甘草附子干姜当归人参 济川煎: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黄龙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当归人参甘草桔梗生姜大枣 和解剂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大黄枳实芍药 蒿芩清胆汤:青蒿脑青子芩仙半夏淡竹茹赤茯苓生枳壳陈广皮滑石甘草青黛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甘草茯苓薄荷生姜 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半夏泻心汤: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大枣甘草 清热剂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 清营汤:犀角生地元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皮 凉膈散:连翘川大黄朴硝甘草栀子薄荷黄芩竹叶 普济消毒饮:黄连黄芩牛蒡子连翘僵蚕玄参马勃板蓝根橘红人参甘草桔梗升麻柴胡 仙方活命饮:金银花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白芷防风贝母天花粉穿山甲皂角刺甘草 导赤散:生地木通生甘草竹叶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 清胃散: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 玉女煎:熟地黄生石膏麦冬知母牛膝 泻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粳米 芍药汤:芍药当归木香槟榔黄连黄芩大黄肉桂甘草 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祛暑剂 清署益气汤: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精米西瓜翠衣 补益剂 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 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柴胡升麻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干地黄 一贯煎:生地黄当归身麦冬北沙参枸杞子川楝子 地黄饮子:熟地巴戟天肉苁蓉山茱萸石斛官桂远志茯苓附子菖蒲五味子麦门冬姜枣薄荷理气剂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天台乌药散:乌药木香茴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川楝子巴豆

妇科常用方剂方歌主治功用75首

76、固阴煎 方源】《xx 卷五十一》 【歌诀】固阴煎善固冲任,君以熟菟补肝肾;远志山药山茱萸,参味炙草解恙恨。 【组成】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 【功效】补肾益气,固肾调经 【主治】月经先期证属肾气虚弱;月经先后不定期属肾虚者。 【方解】君: 熟地、菟丝子 臣: 山茱萸、人参、山药 佐: 五味子、炙甘草 77、固本止崩汤 【方源】《xx 女科卷上》 【歌诀】固本止崩归熟地,黑姜人参术黄芪;崩漏脾虚去当归,再加升麻山药奇。 【组成】熟地黄、白术(土炒焦)、黄芪(生用)、当归(酒洗)、黑姜、人参 【功效】补气养血,固冲止崩 【主治】崩漏证属气虚血亏证者 方解】君: 白术

臣: 人参、黄芪 佐使: 熟地、当归、xx 78、固经丸 【方源】《xx 五卷》 【歌诀】固经丸用龟板君,黄柏椿皮香附群;黄芩芍药酒丸服,崩中漏下色黑殷。 【组成】炒黄芩、炒白芍、炙龟甲、炒黄柏、椿根皮、香附 【功效】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主治】月经过多证属阴虚内热者;经期延长证属阴虚内热血海不宁者。 【方解】君: 龟板、白芍 臣: xx、xx 佐: 香附、椿根皮 79、定经xx 【方源】《xx 女科上卷》 【歌诀】青主定经荆芥穗,经无定期它为最;山药柴胡熟地黄,归芍菟苓八味汇。 【组成】菟丝子(酒炒)、白芍(酒炒)、当归(酒洗)、大熟地、山药、白茯苓、荆芥穗(炒黑)、柴胡

【功效】补肾养血,疏肝调经 【主治】月经先后无定期证属肾虚肝郁者。 【方解】君: 菟丝子、熟地 臣: 当归、白芍、山药、茯苓 佐: xx、xx 穗 80、xxxxxx(xxxx) 【方源】《摄生众妙方卷十一》、《外台秘要卷二十三》 【歌诀】竹茹汤是外台方,茯苓半夏橘生姜;呃逆胸闷用皆灵,化痰除湿降逆良。【组成】鲜竹茹、橘皮、白茯苓、半夏、生姜片 【功效】化痰除湿,降逆除呕 【主治】妊娠恶阻,证属痰湿阻滞者。 【方解】君: XX、半夏 臣: XX、茯苓 佐使: 生姜 81、苓桂术甘汤 【方源】《伤寒论》

主治考试方剂学必背

第一单元总论 一、方剂与治法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1 治法为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1.2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剂是体现治法的主要手段。 1.3 方剂必须“针对病机,体现治法”。“以法统方”,包括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 2.常用治法 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2.1 汗法 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注意:辨清病邪的性质;中病即止,慎勿过量;兼顾兼夹病证;不宜久煎。 2.2 吐法 涌吐——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霍乱吐泻不得。注意:病位居上、病势急迫、内蓄实邪、体质壮实者方为适宜;易伤胃气,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吐后应调养脾胃。 2.3 下法 泻下、荡涤、攻逐——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注意:辨清病情之属性;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2.4 和法 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等证。使用和法要注意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2.5 清法 清热、泻火、解毒、凉血——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邪热壅盛于里之证。注意:不可滥用,注意顾护正气;“真寒假热”证,不可误用。 2.6 温法 温里祛寒——脏腑的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注意:“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内经》);“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 2.7 消法 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有形之邪渐消缓散——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注意:与下法区别应用;治宜缓图,难以速效;常与补法等结合运用。 2.8 补法 补益人体气血阴阳——各种虚证。注意:辨清虚损证型,不可滥用补法;应善用“通补”,不宜“呆补”。 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方剂配伍的目的 配伍的总体目的不外增效、减毒两个方面。可归纳为五大作用:增强药力;产生协同作用;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作用的发挥方向;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等。 2.方剂的基本结构 2.1 君臣佐使的涵义 2.1.1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或主因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 2.1.2 臣药:①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1.3 佐药: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②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③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④反佐药,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方剂学》条必背考点

《方剂学》236条必背考点 1.小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细辛、半夏、干姜。 2.大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桂枝、石膏、杏仁。 3.麻黄汤的主治病证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白,脉浮紧。4.桂枝汤的主治病证是: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5.桑菊饮的功效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6.银翘散的功效是: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7.败毒散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人参、甘草。 8.小青龙汤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麻黄、细辛。 9.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治当选用:大承气汤。 10.阳明热结阴伤,便秘,小便数多,趺阳脉浮而涩。治当选用:麻子仁丸。11.黄龙汤的功效是: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12.济川煎的功效是:温润通便。 13.增液承气汤的功效是:滋阴增液,通便泄热。 14.大黄附子汤主治: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弦紧者。15.济川煎主治:便秘,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脉虚者。16.麻子仁丸组成中含有:小承气汤。 17.黄龙汤组成中含有:大承气汤。 18.脾阳不足,久痢赤白,脐腹冷痛,四肢不温,脉沉弦者。治宜选用:温脾汤。

19.脾约证,见大便燥结难解,小便数多,苔黄少津,脉浮涩。治宜选用:麻子仁丸。 20.寒积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四肢厥逆,苔白,脉弦紧者。治宜选用:大黄附子汤。 21.黑逍遥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地黄、甘草。 22.四逆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23.纳谷不香,腹中雷鸣下利,心下痞硬而满,干呕而烦。治宜选用:甘草泻心汤。 24.外感初起,身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下利,舌苔薄白,脉浮弱。治宜选用:人参败毒散。 25.小柴胡汤的主要功用是:和解少阳。 26.逍遥散主要功用是:调和肝脾气血。 27.主治病证以痞、呕、利三症并见为特点的方剂是:半夏泻心汤。 28.主治病证中以寒热往来,伴有口苦而呕,咽干目眩等症为特点的方剂是:小柴胡汤。 29.逍遥散中使用薄荷的主要意义是:疏肝调达。 30.银翘散中使用荆芥、豆豉的主要意义是:解表透邪。 31.清骨散的功用:泻火养阴,退热除蒸。 32.竹叶石膏汤的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33.患者胸胁不舒,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不思饮食,小腹坠胀,月经错后,临经腹痛,脉弦而虚。治宜选用:逍遥散。

中医经典方剂

.' 中医经典方剂 一.实证用方 (一)治风剂 1.疏散风寒剂 人参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代表方】【组成】人参、柴胡、前胡、枳壳、桔梗、羌活、独活、茯苓、川穹、甘草。 常用剂量:原方诸药各等分。现成人常用上药各10克,3岁以上小儿上药各6克。 风寒感冒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痛,及(原方主治:【主治】。寒壅咳嗽,鼻塞声重,呕岁寒热,并皆治之。) 【方解】本方针对外感风寒之邪所设。方中羌活、独活并用祛风散寒、除湿解表,辅助正气祛邪外出,为君药。柴胡、前胡,一升一降,一表一里,宣肃气机;柴胡助羌活、独活以解表,前胡助桔梗、枳壳而理肺。风寒邪气侵犯皮肤肌表,皮毛内合于肺,皮毛受邪则肺气不利为咳嗽。方中桔梗宣提,枳壳肃降,令肺气和平,以助解表。此四药合力助君,为臣药。肺主气,现在肺受风寒所困,气机不利,气不行则血不行,气不行则津液不行。故方中又以茯苓除湿,川穹行血,以防气滞之后出现进一步的津血问题。方中另用人参(今常代之以党参),其意在辅助正气,托邪外出,兼可固护人体,防邪深入。正气不足时,参之用尤其重要。此三药或防患于未然,或祛邪于轻微,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表里上下,为使药。 本方制法完备,考虑周详,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并在此方基础上进行加减,形成了一批败毒散荆防败毒为表邪较重可增加荆芥、正气充实可去人参为防风解表;败毒散类方。如散。本方除可治疗风寒外感外,对于咳嗽、脾胃虚弱也有很好的疗效。被后世称作“咳门第一神方”同类常用中成药 (1)感冒清热颗粒 【组成】荆芥穗200克,防风100克,白芷60克,紫苏叶60克,柴胡100克,薄荷60克,芦根160克,葛根100克,桔梗60克,苦杏仁80克,苦地丁200克。 【方解】此药是北京地区治疗感冒最常用的中成药之一。方中用药较繁,既有辛温解表之荆芥、防风、苏叶、白芷,又有辛凉解表之柴胡、薄荷、芦根、葛根。两类药分量相当,普通感冒,寒热表现不明显,或偏于风寒者,所以对于解表之力独彰。寒热之性不显,皆可服用。(2)午时茶 【组成】紫苏叶75克,防风50克,白芷50克,羌活50克,广藿香50克,连翘50克,柴胡50克,桔梗75克,前胡50克,枳实50克,苍术50克,厚朴75克,陈皮50克,甘草50克,山楂50克,六神曲(炒)50克,麦芽(炒)75克,川穹50克,红茶600克。 【方解】本方是我国南方地区常用的一种感冒中成药。针对南方多湿热的环境特点,本方解表药多选性味温和,兼有和里作用的药物(苏叶、藿香)。同时增加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即平胃散,为燥湿和胃的经典方剂),以健脾和中;加山楂、麦芽等消食药以消食滞,从而更加适合当地的感冒病症。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Microsoft Word 文档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1、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3、四物汤: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 功用:补血活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4、补阳还五汤: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 5、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伤寒少阳证,妇人热入血室。 6、血府逐瘀汤:生地黄、桃仁、红花、当归、甘草、赤芍、桔梗、枳壳、柴胡、川芎、牛膝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7、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8、银翘散: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穗、牛蒡子、豆豉、薄荷、生甘草、桔梗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9、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 10、止嗽散: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 11、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12、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萝卜子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积。 13、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 功用: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 14、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 15、玉屏风散:生黄芪、白术、防风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方剂学理论临床应用

《方剂学理论临床应用》考试大纲及样题 方剂学是研究的中医方剂理论和临床应用的课程,是中医药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中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中医学本科、七年制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已掌握方剂 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方剂的功效性能、应用理论和知识技能。《方剂学临床应用》考纲是根 据临床对本课程的要求而专为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学生所制定。考纲要求明确,实用可行,范 围清晰。按照考纲要求复习,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的质量,使学生早日成为合格的实用型中 医专业人材。 一、前言 【考纲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应用方法、使用注意等内容,为临床各科实习奠定专业基础。 【考纲要求】 本考纲为中医学专业学生小学期实践考试所设,通过方剂学课程的复习,要求掌握常用方剂的分类、组成、功效、用法及使用注意,其中同时考察学生灵活运用方剂学知识的能 力。 二、考纲要求和内容 上篇总论 一:方剂与治法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常用治法 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方剂的组成原则 方剂的变化形式 下篇各论 第一章解表剂 概述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第一节:辛温解表 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九味羌活汤、香苏散、止嗽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

配伍意义 第二节:辛凉解表 银翘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桑菊饮、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三节:扶正解表 败毒散、参苏饮、加减葳蕤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二章泻下剂 概述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第一节:寒下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二节: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大黄附子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节:润下 麻子仁丸、济川煎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四节:逐水 十枣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服用方法及其意义第五节:攻补兼施 黄龙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第三章和解剂 概述 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第一节: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蒿芩清胆汤、达原饮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二节:调和肝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