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得与失

论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得与失

吴媛媛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1)

【摘要】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它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性手段,与实际语文教学之间还存在着不太和谐的因素,如果过多倚重多媒体教学方式而忽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色,就会本末倒置、事倍功半。

【关键词】大学语文多媒体优势弊端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多媒体教学既有优势也有弊端,要科学地对待和适度使用,既秉持语文教学的主旨,又发挥多媒体的长处,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一、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之所得

多媒体教学贴合人体思维模式,符合人脑记忆曲线,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等进行统一处理,使其相互融合。它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创设审美情境,营造课堂氛围

生动、形象,已成为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性。那么,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其重点就应该倾向于品读和赏析,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美好的意境中,使学生对作品形成自己的解读,进而领悟到作品深刻的内涵。而打破了时空限制的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势必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的综合展现,带给学生一个更为直观、更有想象力的世界,也更容易为他们接受。比如,讲授诗歌作品时,一段感情充沛、余韵悠长的配乐朗诵,可以使学生更快的沉浸到作品的意境中去;讲授戏剧时,一段极富张力的影视作品的播放,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主人公的思想形成脉络及整部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意涵。

2.还原历史现场,深化理解记忆

诗歌的讲解如果不够鲜活的话,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丧失学习的兴趣。最好的办法是在讲述中通过多媒体技术融入相关视听资料,让学生如临其境、如感其情,还原出一种真实的历史现场感,涤除因作品年代久远而产生的距离感,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如在讲解《琵琶行》这一首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嗟叹与悲凉,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播放经典名曲“琵琶行”,通过聆听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曲慢慢体悟其所要传达的意,通过听觉感受强化思想认识,最终帮助学生做到身处作者当时之境,生发出当时之情。

3.拓宽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课时少而内容多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

的教学方式,肯定会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而多媒体的出现恰恰能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技术具有速度快捷和质量上乘的优势,能够极大地提高单位授课时段的效率,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用于介绍、描述、板书基本信息的时间,字迹也更加规整、清晰。而且还方便于几篇课文之间的横向比较,通过表格清晰的表现类似作品的内容、结构、寓意等方面的差别,让学生更迅速的掌握题材相同而结构各异的文章的不同写法。

4.增强学习趣味,调动参与意识

开设大学语文课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精神成人,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培养其会听、会说、会读、会写的综合能力。基于此,必须树立起大学语文既是基础课又是技能课的观念,在教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重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多媒体本身极大的包容特性,使其能综合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元素,充分带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及对所学内容的强烈兴趣与参与欲望,能独立思考问题并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

5.提升艺术品味,培养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教学不同于艺术,它没有活生生的实物摆在面前,供人欣赏、品鉴,它更多的靠的是语言的描摹引人入情入境,难免欠缺直观的表现力,欠缺视听的冲击力,而多媒体的介入,完全能弥补这种缺陷,“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地方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呈现。比如“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优美,“雨横风狂三月幕,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伤感都可以藉由多媒体来表现,使学生在品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自然地领略到作品所传达的深刻意蕴,不断提升其艺术品味,培养其人文素质。

二、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之所失

多媒体进入大学语文课堂,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极大地拓宽了信息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大学语文教学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华而不实,形式主义

多媒体教学步入大学语文课堂之后,难免出现把“好看”当作最高标准的错误认识,只要界面好看就万事大吉,真正的课堂实效被放在了一边。结果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下课一片茫然,不知所云。这正是因为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过分依赖多媒体方式,而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人文特色所导致的后果。其实,多媒体教学永远不能取代教师的讲授,它只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而已,一定要追求实效,以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基点,保证多媒体更好的为教学内容服务,决不能华而不实,“为多媒体而多媒体”。

2.追赶进度,囫囵吞枣

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体制下,高职院校很多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时数明显不足,大学语文也不例外。校园里教、学母语的氛围远不如外语那么浓烈,大学语文课正渐渐被边缘化,这多少会对教师形成一定的心理冲击。因此,大学语文课在很多人眼里成了一个可有可无没有期待价值的任务。

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充实饱满,但面临着课时少的实际困难,不少老师选择了完全依赖多媒体这一高效工

具,将相关教学内容简单罗列,没有情境的熏染,没有兴趣的激发,甚至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只是硬性灌输,每节课的目的变成了追赶进度、完成任务,使大学语文教学变成了一种悲哀的恶性循环。

3.束缚思维,限制想象

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学语文教学能够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但这些资料在提供给学生形象性的同时又限制了想象空间的扩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素养都各有不同,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肯定也相错甚远,绝不会是单一的。

而且,文字有其自身的魅力,任何图像和声音都是对原作的二次解读、再度阐释,与原作是有“间隙”的。所谓“诗中有画”的“画”也只存在于读者内心的描摹和勾勒之中,是对原作添加了自我意识的一种诠释,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只存在于陶诗陶韵里。所以传统语文教学中,文字虽不像声音、图像那样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感受,却留下了想象、创造的空间,这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境界。因此,过分依赖多媒体,将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限制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多媒体教学方式为辅。在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式优势的基础上,辅之以多媒体技术,补充文字难以传达的意味,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授课效率和效果,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牛执玉,王素珍.大学语文运用多媒体教学初探[J].教育探索,2008(4).

[2]杨淑慧.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山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3]赵洪义.视觉文化语境中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得与失[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3).

[4]季雅群.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5]李美歌.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8).

[6]张晓斌.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