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

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
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

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一)

——史前时期的原始计量、记录方法中国古代的“记账方法”是指将客观发生的经济事项,登记到会计账簿上去所采用的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会计记录符号在反映经济事项性质和记录方向方面的运用;(2)对于经济事项基本内容的反映方式和“记账”规则;(3)每笔经济记录的基本内容在会计账簿中的排列顺序等。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经历了史前时期的原始计量、记录方法、单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方法三个阶段。

会计是一门关于计量的科学。数量观念是原始思维活动中的基本逻辑观念之一,人类原始计量、记录思想萌生于当时的客观实践,并随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会计行为——原始计量、记录行为,也萌生了人类最早的会计记账方法。人类最为古老的记账方法并不像我们今天所运用的会计记账方法这样具有自己鲜明的专业特性,它具有史前文化的基本特点,即会计记账方法在其产生之初,兼具人类原始的语言、文字、绘画、数学及统计各方面的内容。

一、旧石器时代的计量、记录方法

在距今约十至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剩余物品的出现,人类自身的生产发展得到了相对充足的物质保障,原始部落里的经济关系随之复杂起来。这时单凭头脑记数、记事及其默算已无法组织生产活动与合理地分配、储备物品。客观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在头脑之外的自然界去寻找帮助进行记事的载体,以及进行计量、记录的方法。

人类在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所采用的计量、记录方式与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简单刻记方式或方法,二是直观绘图记数、记事方式或方法。

简单刻记是原始人最初采用的一种计量、记录方法。他们通常以坚硬的石器作为刻划的工具,在石片、骨片等载体之上刻划出一排排单线条的浅纹道,或者是在树木或木板上刻出若干重复的缺口,形成通常只有刻划者自己可以体会出来的代表一定数量的标记,或是记载某种事物的标记。在中国山西峙峪人(距今约28000多年)遗址,发现几百件有刻纹的骨片,有的刻着直道,数目多寡不一,历史学家认为那可能是用来表示数目的。而在同一时期的甘肃刘家岔遗址、北京山顶洞人遗址都发现有“刻纹的鹿角”。大量的考古发现已经证实,大多数刻划线条与所刻缺口都含有一种具体数的概念。

而直观绘图记数、记事方式则是与简单刻记并存的一种计量、记录方法。原始人的抽象思维活动能力还较为低级,他们在绘图表现方式上反映出一种顽固忠实于自然原型的写实性。通常他们面对所要表现的事物,绘形绘色,不厌其烦,一丝不苟,力尽其详。如果一个部落的原始人当天捉住了四头牛,便会在手边可以取得的骨片或穴居的山洞的岩壁上尽其所能、仔细地绘画出四头牛的完整图形。在中国山西峙峪人遗址中,就发现既有反映人们捕获羚羊的绘图骨片,也有反映人们捕获落网的鸵鸟的绘图骨片。

二、新石器时代计量、记录方法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进入新石器时代(距今大约10000年左右)之后,经济关系日渐复杂,原始的计量、记录方法也有了新的发展。

(一)新石器时代刻划符号的演进

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有相当一部分刻划符号在一个较大的地域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其中一部分作为计量、记录符号较以往进步明显。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母系氏族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人们开始创造并广泛采用成套的刻划符号。现今考古发现最具代表性、较为完整的成套刻划符号,是西安半坡村人(距今6000年左右)与临潼姜寨村人所应用的刻划

符号 (见下图)。

以上两图所列示的陕西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区内所使用的刻划符号具有共性。这些符号中既有数字刻符,又有模仿事物形态的象形刻符;其中一些数字刻符成为当时关中三万平方公里范围内通用的数字,在刻划与摆列上几乎是一致的,并且这些数字还为后世所沿用。这是人类的原始计量、记录时代在计量、记录方法应用方面所发生的一个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历史性进步,它为人类萌芽时期会计的演进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二)新石器时代的刻木记事

考古发现中最早的刻木记事类型文物是青海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葬(距今4500~3500年)遗址中的骨片,这些相对而言易于保存的骨片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产物,距今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这些骨片上的刻记大体上有一定规格,缺口大都刻在骨片中部的两边,在四十片骨片上所刻下的缺口数量都在一至三之间。类似的刻骨在西宁朱家寨考古发掘中也曾有过,都是为记数与记事所用,这些发现都证实了中国历史上的“刻木为契”传说。刻木记事在我国史书中多有记载。《隋书·突厥传》记载了北方突厥人刻木记事的情况,《旧唐书·西南夷传》也记载了当时我国南方边远地带一些少数民族采用刻木记事的事实。在中国近代,云南的独龙族、怒族、基诺族、布朗族、佤族和景颇族都曾用过刻木或刻竹记事方法,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用于记数、记事的木片或竹片,其方式与柳湾出土的刻骨类同。如独龙族用刻木的办法登记借贷账目,凡借钱于人,按所借钱数的多少,在木版上刻上相应的缺口;归还多少,便削去多少缺口。此外,四川木里县的摩梭人进行刻木记数、记事所采用的刻划符号看起来同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人、柳湾人的数字符号及刻写方法如出一辙。

(三)新石器时代的绘图计量、记录法

绘图计量、记录法是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们所应用的直观绘图记事法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方法的历史性进步在于,为了计量、记录的简便易行与易懂便认,将复杂具体事物的形象抽象为简明扼要的图画符号,并最终以图画符号表现经济事项的数量关系,显示计量、记录的结果。

旧石器时代的猎人的绘画都是非常具体的。然而,到旧石器时代后期,猎人已经开始改变旧日习惯化的写画方法,他们只想尽可能用少许几笔,就能表示出可被认识为一头野牛的主要特征来,比如,用一对牛角代指一头完整的野牛。当然,这种绘图计量、记录方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渐进过程,与后来图画文字切近的抽象绘图记数、记事法主要产生、应用于新石器时代。人类所创造的萌芽形态的文字,相当大一部分起始于绘画,在经历了直观绘图记事阶段之后,便因陆续采用抽象的图画符号,从而形成要进一步的象形符号,而这种象形符号便为后世象形文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原始社会末期的结绳计量、记录法

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原始的会计计量、记录方法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结绳计量、记录法是原始人通过结绳记数的方式对经济事项进行计量、记录的一种方法,它是人类会计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结绳记事法应用的历史十分悠久。中国史书上对结绳记事的记载可谓屡见不鲜,其研究结论也基本上一致。在东汉武梁祠浮雕上有“伏羲仓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的记载,也就是说伏羲氏在做部落首领时,借助八卦及结绳记数、记事等方法管理部落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并具体描绘了结绳的情形。伏羲氏是我国父系氏族时代初期活动在淮河流域一带的一个部落里的首领。他所领导的部落生活地域濒临淮河,水域宽广,渔业相当发达。根据考古发现的陶、石网坠分析,那时凡是大一些的鱼网,通常采用石质网坠,由于负荷较重,网上绳结相应要大一些;而凡是小一些的鱼网,一般则采用陶质网坠,因负荷较轻,网上绳结相应要小一些。人们正是在终年累月的结网捕鱼生涯中,从中领悟到结绳可以记事记数的道理。这种分析与历史书记载上的结绳记事所产生的年代、地域具有一致性。至于如何结绳记事、记数,后世史书中也有较为具体一些的记载。《周易正义》中讲“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即要记录重要的事情,便在绳子上打一个较大的绳结,如果记录不重要的事情,则在绳子上打一个较小的绳结,绳结的多少依据所要记录事情的多少而定。南宋《路史》一书中也有类似记载。

史书上有大量关于中国古代结绳记事、记数法应用的事实记载。《唐会要》记载:吐蕃人“无文字,刻木结绳为约”,即是说吐蕃人在文字发明之前通过刻木记事和结绳记事方法订立契约。宋代大儒朱熹也在文中记有类似的史实,“结绳者,溪峒各蛮,犹各有之。又有刻板者,凡年月日时,以及人民粮草之属,刻板为记,都不相乱。”此外,在宋代,“鞑靼人调动军马,或结绳为约,或刻木为契”,其结绳刻木之法达到应用自如状态。明清时代顾炎武关于“遵义军俗以射猎伐山为业,凡交易,刻木为书契,结绳以为数”的文字也说明了遵义地区以打猎为生的原住居民借助结绳记数、记事方法记录日常交易货物数量的事实。从以上史书不绝记载的情形可见,结绳与刻木记事、记数之法一直为我国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所用,并已形成为一种具有通用价值的传统方法。近百余年来,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依旧采用结绳计量、记录法。“苗民不知文字……惧有忘,则结于绳。”除苗族之外,解放以前怒族、佤族、独龙族、高山族、傈僳族,以及西双版纳的基诺人都曾采用过结绳计量、记录法。

1.佤族人应用结绳处理债权债务

佤族人把一根绳索高挂于墙上,用于记载与清算债权、债务账目。他们将一根用来记数或记事的绳索分为三个区间,分别代表放债数额、放债利息及放债时间等不同的反映内容。

如在绳的上部结出三个大结,便表示已借出去三元滇币(1949年解放以前云南地区通行的地方货币——作者注),在中部结出一个大结和一个小结,表示每半年应收一元半滇币的利息,而在绳的下部所结出的三个大结和一个小结则表明上述债款已经借出去三年半了。

2.基诺族人以结绳记录征收物品

基诺人为举行公共祭祀活动,统一规定以全族的个体家庭为缴纳单位,每户应缴纳两只鸡、三筒米,这一活动由酋长委派负责公共收支的“纳俄罗”(即原始部落中的兼职会计人员)监督执行。征收之前“纳俄罗”先向每户户主取一根绳,并当面将应交纳的实物如数打结反映,一个双重结表示两只鸡,三个单结表示三筒米。如某户先交一只鸡,“纳俄罗”便把原来的双重结解开变为单结,表明尚欠一只鸡。如两只鸡与三筒米全部交完,“纳俄罗”便会全把绳结全部解开,把绳子烧毁,以此表示此户已交清全部物品。

与远古时代一脉相承的结绳计量、记录法,在近代、现代社会边远地带少数民族中坚持实行这种情况表明,结绳计量、记录法是人类在史前时期所创造出来的帮助人们记忆的一种特殊方法,它的简便易行使它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世界上落后的经济区域里一直被递演继承下来。结绳已表现出后世账簿记录的原理,它大体上明确了表现某种“账目”的几个要素,如记录对象、应记数量、数量发生变化之后的表现方式,以及在这一“账目”结束之时的最终结果。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会计史学家认为结绳计量、记录法不仅是人类在史前阶段具有创造性的成果之一,而且也是其后人类会计思想、会计实践演进、发展之基础。同时,由于结绳记事、记数方法又同时具备了数学、统计及文字表意等功能,所以也被认为是数学、统计及文字的起源。

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二)

──经济类“书契”记录方法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父系氏族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感到简单刻记与“结绳记数”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便逐步摸索创造出一种新的方法来代替它们,这便是“书契”记录方法。它上承刻契记数,下接简册记事。由简单刻记和“结绳记事”发展到“书契”记录方法,是我国古代记账方法发展初期一个质的飞跃。

一、书契记录方法的基本特征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所谓“书契”,刘熙在《释名》一书中称:“书,庶也,记庶物也。亦言著也,著之简纸永不灭也”,“契,刻也,刻识其数也”。“书”的基本含义是指将人们要表达的事物记录在相应的载体之上;“契”字上部分左边为“丰”,代表刻划在载体之上的数字或事物的形状,右边为“刀”,代表刻划的工具,所以“契”的基本含义便是运用坚硬的工具在载体之上进行刻划,通过刻划来记录数量和事物。原始社会末期的“书契”并非只涉及经济这一个方面,但中外学者迄今所发现的人类最早的“书契”文物却是一张账单,直到公元前3000年前后,“才开始发现账单、契约和符号表以外的文献”。会计史学研究者认为,作为经济类“书契”记录方法,是由文字、数字、实物计量单位三要素构成的一种为社会所公认的通用记录方法,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必须是用文字记载的。这些文字可以是原始数码,或是象形文字,也可以是甲骨文字等,不通过文字记录就不能称之为书;第二,必须是以刻记为主要特征。即用契刀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或竹木之上。非刻记方式不能称之为契;第三,作为书契在记录时必须遵守相应的记录规则。无论是记数,还是记事均应如此,收藏保管也和以往不同,不能随心所欲。

二、书契记录方法的创造

书契记录方法萌芽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经尧、舜、禹,直到夏代初期。在这个时期,

农业、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剩余粮食的数量已相当可观,畜禽饲养不仅数量大而且品种多;制陶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金属冶炼事业也已经出现;农业、畜牧业与手工业的分工进一步扩大;这一切导致交换关系也复杂起来,不仅有了各个氏族部落之间的交换,而且还有家族之间,以至于各个生产者之间的交换;不仅有临近地区生产者之间的交换,而且还发生了远距离交换的情况。古书中“祝融作市”以及“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等记录都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交换关系发生的情况。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经济的这些显著变化,对经济事项的计量与记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绳记事”与简单刻记一般只能反映经济事项的静态、比较简单的经济事项,而不易反映动态的、比较复杂的经济事项。社会经济向纵深发展,原有的计量、记录方法却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必然引起计量及记录方面的革命,这些原始的记数办法便自然而然地易位于新的经济核算方法。

(一)文字的创造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一些其他的、譬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关于中华文字的起源,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史官仓颉想办法解决这一难题。有一天,仓颉正在思索之时,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衔着的一片树叶正好掉落在他面前,上面有个明显的兽蹄印,但仓颉却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向猎人请教。猎人说:“这是貔貅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别的野兽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大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像,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从此,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征,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这样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仓颉造的字也就多了。仓颉把他造的这些象形字献给黄帝,黄帝非常高兴,让仓颉把这些字传授给九州酋长,于是,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

上述传说虽不足为据,但其内涵却不无道理,这就是文字从图画中来,最早出现的文字是图画文字。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说:“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图画文字进一步发展为象形文字,便有了原始的文字。

(二)数码的创造

中国古代有“隶首作算数”的传说。《世本》、《后汉书》、《晋书》、《唐六典》、《数术记遗》及《五经算术》中皆有相关的文字记载。传说中隶首被黄帝指派负责部落里经济计量与记录方面的事宜。当旧有的计量方法在实践中感到越来越不适用的时候,隶首遵照黄帝的要求,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归纳了从一到十数码字的造形,并且总结出运用这些数码进行简单运算的方法。这些数码和方法最后被黄帝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运用。

事实上,人类数字的起源与人们的双手十指有着密切的关系。结绳之法只能起记数、记事的作用,一般不能起计算的作用,因此在当时要对结绳记事的结果进行计算就得靠双手十指。所以李约瑟讲:“如果手指算法可以说是计算工具的话,那么,它无疑是最早的一种。”我国的“结绳记事”与双手十指作为计量工具的运算是分不开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较为科学地总结了我国数字创始的经过。在“结绳记事”时代,人们最初只是有了多与少的概念,如绳结大表示事情大,绳结多就表示东西多。而多少的比较就要依靠双手十指的计算。开始根据手指把“少”之中的起始单位确定为一,然后再用一来组合,逐渐有了二、三的概念。总之,凭靠双手十指的帮助,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才把从一到十的概念和象形字体建立起来。此后,人们仍然是凭靠双手十指,逐步

学会运用数码进行加减运算。就这样我国祖先不仅靠双手建筑了全部数学知识的基础──古老的数的概念,而且靠着双手建筑了我国会计计算记录的基础──古老的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0世纪30年代初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一书中,通过对甲骨书契中数码字的考证、研究,也得出“数生于手”的科学结论,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这个问题。

(三)计量单位的创始

单一的数码及其表现方法只能表现某种经济事物的数量,却不能反映该种经济事物的性质。所以,对于具有会计意义的“书契”来讲,数的概念、数据记录及计量单位都是缺一不可的要素。在一笔经济记录中,数据记录反映事物量的方面,而计量单位则是反映事物质的方面,故每一笔正确的经济记录都是对客观事物质和量的反映。根据史书记载,我国祖先在创造数码及运算方法的同时,也考虑到解决度量衡及计量单位方面的问题。我国度量衡与实物计量单位的起源出自“黄钟秬黍”的传说,古代史家大都把“黄钟”说成衡量万物的标准,长短、轻重、宽阔,以及容量皆依据“黄钟”而定。《礼记·月令》、《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后汉书·律历志》、《通典》、《宋书·律历志》以及《清会典》均遵循黄钟之说。

传说的“黄钟”也产生于黄帝时代,是用竹子做的一种吹奏乐器,长约九寸,模样类似现在的笛子。起初仅作为确定音律的乐器使用,后来黄帝才把它作为量度事物的基本标准。“秬黍”是当时黄河流域普遍种植的一种粮食作物,在“黄钟”与“秬黍”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度量的关系。《汉书》的记载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黄钟与秬黍之间互相量度的关系,大体是以黄钟之管,秬黍量之,派生出度量衡及实物计量单位。《汉书·律历志》讲:“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本起黄钟之长。”黄钟的长度相当于中等的秬黍九十粒,一粒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其余尺、丈、引均依此规律以十进位。“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本起黄钟之龠。”黄钟的容积相当于中等的秬黍一千二百粒,其容积为一龠(龠即后来之勺)。十龠为一合,其余升、斗及斛也按十进位。“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本起黄钟之重。”而重量单位同样也是以黄钟所容纳秬黍的重量为基础加以推演而成的。寸尺、合升、斤两等实物度量单位,自我国古代沿用至今。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大汶口晚期文化遗址发现了一种与后来的甲骨文相接近的文字。这些文字有的是会意字,有的则是象形文字,它们与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有类似之处。联系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隶首作算数和黄钟秬黍的传说,可以推论: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了专门用于记录经济“账目”的“书契”。采用刻划方式所形成的“书契”,源于以往的简单刻记与刻符记事,采用刻契的方法,是与原始人当时具体的生产、生活环境分不开的。在那个时代,大自然所提供的与可供选择的书写物是坚硬的石块泥板、竹木,是陶器、龟甲与兽骨,这些书写物的坚硬度使得只有采取刻划的方法才能达到记录成功的目标。在“书契”的创造过程中,人们一直在数码与文字创造并使其有机结合方面摸索、前进。“书契”是有规则记录的萌芽形态。它已是一种初步具有通识性的记录,它所记载的信息已不限于记录者自己使用,而同时要便于相关者使用。对于它的刻划已有了一定的方法,其中的数码与相关文字的排列已形成了一定的顺序,同时,“书契”中的数字也不再是孤立的,它通常与计量单位相配合,从而把对某一事项的记录与另一事项的记录区别开来。此外,“书契”的规则还表现在制作与保管方面,人们在制作“书契”时也已经注意到要使它们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保存下来,并且安排了收藏它们的处所,使对它们的保管与对财物的保管一致起来。数字、运算方法以及实物计量单位一出现便结合在我国萌芽状态的“书契”之中,清晰地表现了我国会计萌芽阶段的形态。经济类“书契”是文字、数码和实物计量单位的结合,它与后来夏、商时代出现的文字叙述式会计记录已较为接近,是我国会计由原始计量记录时代,向文明时代记账法演进的一个过渡形态。

中国古代记账方法发展(三)

——文字叙述式会计记录方法

中国古代会计记录方法的发展在经历了原始计量记录方法阶段之后,伴随着文字的出现,开始进入到文字叙述式(也称叙事式)会计记录方法阶段,并已体现出我国单式记账法的基本特征。这个阶段,人们对账目的记录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定,只能采用一般的行文方式把每笔账目的基本情节记录下来,用字较多,语句冗长,叙事力尽其详而不顾及简练,因此会计史研究者将其称为叙述式会计记录。文字叙述式会计记录法,是世界各国都曾运用过的一种方法。

一、商代的文字叙述式会计记录法的产生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汉字发展到商代后期已基本成熟,商代文字的进步对我国会计学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商人尚鬼”,对鬼神充满着敬畏,他们不仅认为神鬼充满在他们的周围,而且认为在这些神鬼之中,他们的祖先在其中占有主导地位,保护着他们的子孙后代。因此,商代统治者要进行某项活动,或在生活中碰到一些疑难不解的问题时,他们就要占卜问神,听取神的旨意。甲骨文便是商代王室占卜问事时所刻录在龟甲和兽骨(如牛的肩胛骨)之上的卜辞。根据商代文字的发展水平,人类最初对经济收支事项的反映主要采用文字叙述式的记录方式。在我国商代的甲骨卜辞中,不仅记载有各种实物的收支数量,而且记有这些经济事项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内容;不仅有了实物计量单位的记载,而且还有了货币计量单位的记录。

用牲(即祭祀祖先、鬼神时宰杀的牲畜)是商朝“官厅会计”中一项较大的支出,而狩猎收获物则是“官厅会计”中的一项收入。从实际内容考察,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已明确地表现了当时会计记录的实际方法。根据郭沫若、罗振玉、王国维以及郭道扬等人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在商代的“官厅会计”核算中,会计记录方法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第一,商代对经济事项的记录,采用的是文字叙述式的“会计”记录方法。每笔记录的基本内容大体一致,但在形式上又不拘一格,内容陈述的先后并无统一规定,只求从文字上阐述清楚。这种记录方法是在原始公社末期“书契”萌芽阶段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是我国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第一阶段记账方法的基本形态。

第二,这种“会计”记录方法,对经济事项的内容反映已比较完整。卜辞记录了经济事项发生的月、日,有些地方还记有年份及某王统治时期。商代历法为阴阳合历,大月三十天,

小月二十九天,每年十二个月,闰月称为“十三月”,与现在的农历基本相同。当时采用“干支记日”方式,几乎每一片殷商甲骨都刻有干支记日。甲骨文中的辛巳、甲辰、丁亥、丙申等,一般表示用牲的日期或时辰。用牲支出的品种及数量,小到一只羊、一头豕,大到上百只、上百头;少则一个品种,多则三、五个品种,均一一记录,不相混淆,因而对经济事项基本内容部分的反映十分清楚,这是当时“会计”记录方法进步的主要表现。根据郭沫若等人对甲骨文的研究,在商代甲骨文字中,反映事物数量变化的从一到十的数码字已建立完备,这些基本数码已成为我国数学运算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在以上数码创建完备的基础上,甲骨文中数目的位值制也得以建立,在甲骨文中一、十、百、千、万均有专门的表示符号。不少甲骨卜辞中还记录了用牲的地点。根据这种记录推而广之,当时对其他支出项目的记录,也大体采用这样的记录方式。

第三,在叙述式的会计记录中,已经显露出以行为动词表示经济活动的性质及记录方向的基本取向。在商代,由于卜卦的巫师故弄玄虚,以至于产生出许多奇怪的习俗。如用牲之法就颇多:或置于俎中蒸熟陈列;或当场生宰供献;或以火焚烧;或悬于空中吊死;或沉于水中淹死;或埋于土中窒息而死等等。每次祭祀,各取所需,甲骨卜辞中“卯”字表示支解之意,“伐”字指用利器刺死。虽然这些动词主要是表示用牲之法,但在客观上也反映了每笔经济记录的性质及“会计”记录的方向。同样,对于经济收入,每一笔记录都包含有经济事项发生的时间,收获物的种类、数量,而且大多用“获”字表示收入或取得。此外,还记载有捕获的方法,如“毕获鹿”的“毕”即是说明采用一种网猎的办法。这一史实特点反映出当会计记录还处文于字叙述式记录阶段的时候,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人们还不可能固定地以某种动词作为记录的符号,而只能根据生产、生活及战争中的一些动作,仿造出一些具有动词意义的词加以表示。在甲骨卜辞中,经济收入与用牲支出的记录形式和方法大体一致,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有关用牲支出方面的记录,支出的数目在前,实物种类在后;而有关收入方面的记录,则是收入的实物种类记在前,收获的数目列在后。尤其是数目字的运用灵活多变,不像用牲支出那样死板。这些可以说明卜辞和记事刻辞中有关收入的记录比较客观实际,这种记录方法更接近于当时的会计记录方法,也就是说,这些龟甲兽骨上所刻有关收入的记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我国商代文字叙述式“会计”记录方法的全貌。

综上所述,我国商代的“会计”记录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对每笔经济事项的记录,采用文字叙述式的记录方法,反映经济事项的基本内容。以不固定的行为动词,表现经济事项的性质和记录方向。通过基本运算,以象形中式数码与实物或贝币计量单位相结合,反映经济收支事项的数量变化。②对每笔收支事项,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流水式地在“简册”上进行登记。以自然类别(而不是以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确定每笔经济事项在简册中的位置。③每笔记录仅反映经济事项的一个方面,而不同时反映相关联的另外一个方面。这三个特点体现了我国“单式记账法”的最初形态,这一记账方法虽初创于商代,但其影响却长达数千年之久。

二、西周时期文字叙述式会计记录方法的发展

西周尚未摆脱文字叙述式的记录方法,但从内容表述方面看,已比商代有所简化。这时一个比较突出的进步是:在经济事项的记录中,表示经济事项性质行为动词的运用已比较固定。

在《周礼》一书中,所有贡赋的征收统称为“入”,而各种费用的开支则统称为“出”。“入”与“出”这两个动词成为当时人们处理经济收支事项,谈论王朝经济的口头俗语。如《周礼·天官》中有“听出入,以要会”、“乘其财用出入”、“日入其成,月入其要”、“凡其出入”、“以法授之,其出入亦如之”、“掌邦币之出入”、“以周知入出百物”、

“使入于职币”、“掌邦之赋入”,“掌邦之赋出”、“财入之数”,“财用之出”等等。在《周礼》一书中亦有“量入以为出”之说。总的来讲,“入”与“出”的运用已围绕着会计部门对王朝经济收支事项的处理,围绕着日常的会计核算。这些都表明当时用行为动词反映经济事项的性质与记录方向已比较固定地取用“出”、“入”二字了。尽管在文字叙述式的记录中,“入”与“出”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尚不固定,尚未醒目地冠于每笔经济事项的开头,但无论其在前、在后,还是居于其中,“入”与“出”始终成为反映经济事项收支关系的落脚点。所以,有学者认为,自西周时代起,以“入”、“出”作为一对比较固定的会计记录符号,为我国会计“记账符号”的发展创立了良好的开端。

西周时代的官厅会计核算中以“入”、“出”作为会计记录符号,这一点从青铜器物铭文中也可以找到证据。如《麦彝》中的:“(侯)出入”、《颂鼎》中的:“目出,反入”等。另外,从《周礼》和礼器铭文中还可以发现“受”与“用”两个动词在经济事项记录中得到运用的情况。“受”字与后来的“收”字有很大关系,“收受”常常在一起连用,一直到汉代“收受”二字还并用,汉以后才大致统一用“收”。“用”字的意义则是多方面的,在今天的会计工作中有些地方还会用到它。“入”、“出”作为官厅会计的“记账符号”渊源于西周,这对符号的影响极其深远,从西周直到中华民国时期,在我国官厅会计核算中相继沿用数千年之久,它是我国官厅会计所通用的“记账符号”。

关于当时会计籍书登记的方法及内容,也可以借助青铜器物铭文中有关内容加以分析推断。在《宜侯矢簋》铭文中详细记载了虞侯矢改封为宜侯时的赏赐,这次赏赐的东西很多,有珍宝,有武器,还有许多土地。文中依次排列,从侧面反映了西周时代在会计籍书中流水式的登记方式。从青铜器铭文中可以看出西周时会计记录的一般情形,用字和叙事都比甲骨文要简明扼要一些。

宜侯矢簋

三、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叙述式会计记录方法的转变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会计记录方法的变革时代,是从文字叙述式的会计记录转变到定式简明会计记录的过渡时期。所谓定式简明会计记录,就是运用一种既比较科学又比较简要的记录方法所进行的会计记录。这种会计记录的特点在于,一是能够简明扼要地反映会计

对象,二是已初步有了一定的会计记录格式但仍然保留着单式和序时流水式的记录方法。在这个时代,文字的革命和数学的发展,以及计算工具——算筹的运用,为会计登记方法上的进步创造了条件。简策文已成为文字的主流,尤其到战国时代文字较之以前已有了明显的简化,并大致趋于规则,已经能够从根本上摆脱原始文字的象形字体。这些变化为会计籍书的登记提供了方便。那时候,一支竹简一般刻写一列,一列少则刻有七、八字,多则刻有二、三十字,一笔经济收支记录一般可用一支竹简刻录完毕,多则刻写两支竹简。文字的简化,记录方式、方法的简便,使经济收支记录从烦琐之中摆脱出来。对于经济收支事项的记录,从总体上讲可以达到系统和细致,从个体上讲则可以达到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四)

——定式简明会计记录方法

从秦代起,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正式进入定式简明会计记录阶段。单式会计记录法由繁化简,由粗到精,具有一定规格,成为一种独立的会计记录方法,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战国时代之前,人们主要采用文字叙述式的会计记录方法,此时单式会计记录法的眉目尚不清晰,还处于粗放烦琐的阶段。从战国时代起开始进行简化,定式简明的会计记录已初有眉目,但尚未成为人们普遍一致的行为。到了秦代,定式简明会计记录的眉目进一步清晰,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比较统一运用的方法。

一、秦代的定式简明会计记账方法

在秦代的财政经济活动中,国家所规定的各项收入及费用支出一般来说是比较固定的、单纯的。财物出入一般不具有交换性质,而是比较单纯的行政收支性质。国库财物的入出从国家财政收支总体上讲,两者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是从个体上讲,即从每一笔经济事项来讲,入与出之间一般缺少相互制约的关系。进入国库的财物通常表现为暂时与付出无关的单纯收入,而从国库发出的每项开支也无需知晓它的具体来源,只是一种单纯的付出。单式会计记录法的运用完全能够满足这种经济环境的客观需要。

“入、出”作为会计记录符号,在秦代已上下一致得到通用,并成为官厅财计人员议论经济事项的口头俗语。这对会计记录符号,在会计记录中位置的固定,是这个时期会计记录方法进步的重要标志。从《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可以看到,“入”与“出”一般冠于每笔经济收支事项的前列。“入”明确地表示出实物或钱币进入国家(或皇室)财政经济部门的掌握之中,如“入禾”、“入粟”、“入皮”、“入钱”等等;而“出”则明确地表示实物或钱币脱离国家(或皇室)的经济部门,用作某项预定的开支,如“出禾”、“出钱”等等,这些用语简捷明了,使人一目了然。秦代以“入”、“出”作为会计记录符号,基本上实现了两个目的,一是能明确的反映每笔经济事项的性质;二是能表现出每笔经济事项的运动方向。

根据现今所发现的秦简资料分析,秦代定式简明会计记录法主要表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单入单出的单式会计记录。每一经济事项的发生,都有其来龙去脉,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但单式会计记录法直入直出,只记录一笔,仅反映每笔经济事项的一个主要方面,而不同时反映这笔经济事项的另一个方面,即只在会计账簿中记录主体的方面,不同时在会计账簿中登记客体的方面。《秦律十八种·田律》中有“入刍三石、稿二石[ “石”音dan,四声,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 的简文记录,在秦代,征收的“刍”是指供给牲畜的饲料,而“稿”则是可以作为燃料及简易建筑材料使用的禾杆一类的实物。因为接收实物刍、稿是这笔经济事项的主要方面,实物如数接收入库,会计人员按接

收品种、数量,以及这笔事项的基本内容,将其如实登记到会计账簿中去,即完成了对这笔经济事项的会计任务。至于这三石刍、二石稿的来源则被看作是次要的,没有同时记录的必要。

(二)在会计账簿中采取序时流水式的登记方法。基于单式会计记录法的第一特点,决定了这种方法必然是按照经济事项发生时间的先后,依次在会计账簿上登记。得益于秦代文字的简化统一,一般来说在一支竹简上完整记录一笔经济事项已较为可行。秦代对每笔经济事项的记载,一般都记有日期,每隔一定时期(一般是一月)将这些竹简依时间顺序排列、编纂成册,便成为流水式的会计账簿了。

二、汉代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

单式会计记录法在西汉已成定式,记录格式较为固定划一。从“居延汉简”等文物中保留下来的会计记录(见下面图示)可以看出,当时官方对会计记录的格式,可能已作出了统一规定。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财计部门和不同的会计人员所记录的会计账簿中,所用的会计符号,记录的内容,在每笔会计记录中各部分的摆列顺序,以及整个会计账簿记录的组合规定,基本上是一致的。

“九八○A”和“九八○B”是“居延汉简”中同一支竹简的正反两面,其文字内容源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居延汉简甲编》释文。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会计账簿登记方法的全貌,表现了西汉官厅会计账簿记录的实际情况,是汉简中难得的典型实例。其特点如下:

1.在当时的官厅会计核算中,“入、出”作为会计记录符号已通行一致。会计记录符号是每笔经济事项的耳目,因此一般是符号冠于首位,会计对象的名称则置于其后,以此明确

会计对象的经济性质,在此基础上再决定其他内容的摆列位置。主干安排好了,便达到了一笔完善的会计记录的基本要求。“九八○A”和“九八○B”简中每笔经济事项的基本格局大致如此。

2.各项经济内容采用流水登记的形式。西汉时代的文字较秦代有了更进一步的改进,会计记录的文字数量更为精简,要素更为完整,一支竹(或木)简上的会计记录笔数也相对增多。从“九八○A”和“九八○B”简中可以看出,每笔经济事项在会计账簿中所处位置,以经济事项发生时间的先后为序,收入事项与付出事项一笔一笔混合交叉登录。到一定时间将全部收入事项数额汇总,抵减全部付出事项的汇总数额,结算出余额,从而表现出流水“账”式的基本特征。为了便于计算最终结果,在汇总计算之前,每隔一段时间需分别“入”与“出”,对有关事项进行小计。“九八○B”简中“凡见八千一百六十四”,便是一定时期入钱的小计数。

3.单式会计记录法。显而易见“九八○A”和“九八○B”简是单式会计记录。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均只作了一个方面的记录,但收入说明了来源,支出讲清了用途。这种记录方法在当时已能够较好地完成会计的记录任务,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看,这些记录都是完整的,而不是残缺不全的。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评价,它当然是一种比较科学的会计记录。

东汉时代官厅所运用的会计记录方法,依然是以入出作为会计记录符号的单式记录法。每笔会计记录所反映的内容及记录方式与西汉大体相同。在“流沙坠简”中,“入正月奉□麦三石建武廿六年正月□□安汉×长代□受音”、“入正月食□麦三石建武廿六年正月甲午安汉×长孙忠代王育受音”等会计记录从上到下,从右至左依次整齐排列。这些记录说明东汉与西汉在记账方法方面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格式实践运用数百年之久,在人们头脑中已有了一种比较固定的概念。从一笔经济记录讲,上半部是主体部分,下半部是说明上半部分的,相当于现在的内容摘要。两者一上一下,突出的是上半部分,但两者却缺一不可。主次照应,便可反映出每一经济事项的来龙去脉。

三、唐宋时期单式记账方法的发展

唐代是我国单式记账法发展的完善时期。它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以前单式记账法的基本特点,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发挥,使之趋于完善。唐代官厅仍然以“入、出”作为记账符号,但对记账符号的具体运用,已能够根据会计事项的具体内容而较灵活地加以掌握。或明确地将达对符号冠于每笔经济事项的首位,或加以省略而在对经济事项内容的摘要中加以明确。在记账中已自由处理,不拘于一格。当时,对每一笔经济事项的记录,一般仍集中反映它的一个主要方面,但服从核算与管理的需要,并不排斥对两个方面的同时记录。当然这并不是说在当时已发现,并有意识地采用了复式记账的方法,而是人们企图通过变换记账方式,更清晰地突出会计事项的来龙去脉,只是这种情形并未超脱单式记账法的范围。在唐代的官厅会计核算中,既突出了每笔经济事项记录的特点,而又进一步在内容陈述上进行了精简。其重点,一是会计对象;二是对象的会计量。其精简则放在对经济事项内容的摘录方面。为了防止他人通过篡改会计记录数码,达到贪污盗窃国家资财的目的,在唐代的会计记录中,普遍使用了一套会计体数码字,即中式数码字的繁写体,这是唐代在记账方法中的一个重大改进。在唐代,一般性质的账簿的会计记录通常采用中文数码字记录,而相对较为重要的账簿的会计记录则必须采用会计体数码字予以记录。会计体数码字的创制,有着漫长的历史,如它的“壹”字,早在战国时代鲁人毛亨的《诗序》中就已出现,“贰”字在《孟子》一书中已有运用。不过,根据现有史料考察,在会计核算中运用一整套会计体数码字,是从唐代才开始的。在会计核算中,这组数码至今仍然有它的用处。

唐代天宝年间交河郡郡坊草料账是反映交河郡郡坊马匹草料开支情况的流水账簿。在这份历史文物中,全部账目以草料领用时间先后为序,发生一笔,记录一笔(原文为从右至左竖式排列,为方便读者理解,此处改成了横式排列-笔者注)。

“十六日,郡坊怙马三匹,食麦一斗八升,付健儿丁光。”

“十七日,郡坊怙天山马三匹,送米升干判官王进朝到,食麦一斗五升,付天山管王兴”

……

每笔账目内容的安排及记录格式基本划一,对经济事项全貌的反映也一目了然。这组账目还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时间观念强。每笔账目月、日居于首位,月份略微偏高,一月仅书写一次。日数则平行排列,逐日记录,一丝不苟,是比较典型的序时记录。

其二,会计记录的重点突出。作为财产物资的支出,会计记录所反映的重点应放在财物的去向方面,以明确经济责任。这份账目的记录者已注意到这一点。上述记录中的“付键儿丁光”,“付天山馆王兴”,表明记录者把每笔账目的重点放在最后,以行为动词“付”与草料领用者相组合,明确地反映出每笔经济事项的落脚点。这样作既明确了财物发放者的责任,同时也明确了领用者的经济责任。

其三,体现了核算为管理服务的精神。在每笔账目中,第一层先明确了马的种类,第二层又明确了草料消耗的具体原因。这样的记录既便于考核草料支出的数量是否符合规定,又便于考察这项支出是否合理合法。由此可见,这些会计记录所反映的内容,体现了核算与管理的结合。

宋代官厅会计核算中的单式会计记录与唐代没有多大区别,只是由于这个时期官、民会计核算相互有了较多的接触和影响,表现在记账符号的使用方面出现了交互运用的现象。在宋代的官厅会计核算中,以“入、出”作为记账符号仍然占统治地位,但从《宋史》、《宋会要辑稿》等书中均可以发现许多采用民间记账符号“收、支”的会计记录,这在宋以前是少有的。在宋代的官厅会计核算中,每笔会计事项的记录,通常前列时间及记账符号;中间为收支名目及数额、单位;最后是对收支事项的摘要说明。当时,尤其强调在摘要中写明会计事项责任承担者的“职位、姓名”,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能够跟踪追寻,依据弹劾。

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五)

──明代单式记账法向复式记账法的过渡

秦代出现的定式简明会计记录方法经过两汉、唐宋的发展、演进,到明代已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其完善程度,与现在的单式收付会计记录已没有多少差别。随着民间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叶单式记账法开始了向复式记账法的过渡。

一、明代单式记账法的发展

明代在官厅会计的核算中,较以往更多地吸收了民间会计中的一些较好的做法,这使明代官厅会计方法有了较大的改善。在我国民间会计中,以商业会计为代表所运用的传统记账方法是收付(收支)记账法。它的会计记录较为整齐划一,对于同类账目的汇总简便易行,其会计报告的编制也一目了然,这些一直为官厅会计所不及。明代官办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开始吸收民间记账方法中的长处,使官厅与民间所用记账方法逐渐结合在一起。自此我国民间会计所运用的收付(收支)记账法便逐步渗透到官厅会计之中。

明代官厅日常的会计记录,大都以“收、支(付)”作为记账符号,而在月结,季结、年结和会计报告编报方面则多以“入、出”作为集合账目的标志。这种做法,源于宋代,普及于明代,直到中华民国时期,仍然一脉相承,相沿不改。在明代的官方文书中,凡涉及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大体以“收,支(付)”作为记账符号,而涉及到对总括数额的引用,或引用会计报告中的数据,则通常选用“入、出”作为记账符号。在户部所下达的命令中,一般多用“照数收贮”和“照数支给”的书写方法,在计臣们的奏疏中则多用“收过数目”

和“支过数目”等写法。那时候,“收受”、“收过”、“查收”和“动支”、“支给”、“支用”,以及“借支”等类词句,已成为官方经济文件中的通用术语。《明会典》中“收钞银七千四百五十九两五钱四分四厘零”、“收鱼课银六十八两五钱五分”;《明史·食货志》中“神宗万历六年(太仓)岁入凡四百五十余万两”、“岁入太仓盐课银三万五千余两”等类似记录举不胜举,这种措辞法与会计记录中的记账符号运用相一致。

经过一千五百余年的发展变化,到明代,单式会计记录已经形成了一种具有科学记录素质的格式。这种记录既简明扼要,又能够较为完整地、正确地反映会计的对象。会计记录格式的划一,导致账簿格式的划一。明代所通用的各种账簿,已为每笔单式会计记录在账簿中的书写布局作了合理的安排,是什么样的会计记录,便有什么样的账簿格式,账簿记录者与账簿印刷者的思想方法已在这方面得到统一。明代官厅所使用的会计文簿的格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无格文簿,另一种是印格文簿。无格文簿在书写时依然有一定规格,通常凡收入事项在账中偏高书写,支出事项则偏低书写,其会计记录符号在账中所处位置高低一致,查阅十分方便。月结时,一般按照四柱的格式分列收、支合计数和本期结余之数。印格文簿则按照账目记录要求印有固定的格式,这种格式以双轨红线横贯中间,作为上下账目记录的分界,垂直又以单线将每笔账目分别开来。每笔账目各占一行,彼此不相连接。月结、年结数据亦采用四柱格式,居中摆平,并与前后账目留有一定距离,以便突出总数的地位,方便查核。印格文簿一般用于登记流水账目和分类记录的总清账目。

明代官厅所作的会计记录,吸收了当时民间会计记录简明扼要的优点,而克服了以往账目连头连尾记载的缺点,使单式会计记录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明代官厅从中央到地方对会计记录的处理,基本上达到了规范化。当时对会计事项内容记录的处理,一般前列时间和会计记录符号,次列会计事项内容的简明摘要,说明经济事项发生的原因;最后依次摆列数量、单价和金额。在会计记录中注意突出会计事项的主体部分,基本上达到了性质明确,责任分明的要求。当时对账面会计记录收受、支付、转记和结清处理的方法已基本实现规范化。明代官厅对正规会计记录的处理,一般都采用加盖朱色戳记的办法明确其结果。如收受清楚便加盖“收讫”字样,支付完毕加盖“付讫”字样,过账加盖“过入”二字,账目对应结清则加盖“结清”或“清”字戳记。凡属于需要保管的账目,不仅单独设置会计文簿记录,而且还编有一种特殊的号码,以便财计部门内部掌握。明代的官厅会计记录对每一账目的来龙去脉交代比较清楚,基本上达到了前后照应,协调一致的要求。凡收入事项,突出说明该笔收入的来源;凡支出事项,首先突出说明其去向,然后附带说明该笔支出之来源。中国的单式会计记录正是采用这种方法弥补其不足之处,通过清楚明了地交待经济事项的来龙去脉,达到清楚明了地反映会计对象的目的。

二、单式记账法向复式记账法的过渡——三脚账

自明中叶以后,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产生,客观上要求改变旧有的经营管理方式和会计核算方法,建立新的经营管理制度和新式会计核算方法与其相适应,“三脚账”应运而生。[关于“三脚账”究竟起源于何时这一问题,在我国学术界有着不同见解。会计史学家郭道扬教授倾向于“三脚账”产生于明代这一说法。本文赞同这一观点。]

(一)三脚账的基本原理

“三脚账”,又名“跛行账”,用“三脚账”作为这种账法的名称,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这种记账方法,对于非现金交易的转账事项记录两笔,是复式会计记录,人们形象地把这种会计记录比作“两脚”;对于现金收付事项,则只记现金对方一笔,是单式会计记录,人们形象地将其比作“一脚”,合称“三脚”,反映出这种账法的基本特征。“三脚账”是一种不完全的复式账法,是我国簿记由单式转变为复式的一种处于过渡阶段的账法。

“三脚账”是在我国单式簿记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不完整的复式账法。它的账簿设置与单式簿记大体相同,通常采用“三账”的体系,“三脚账”把会计记录的重点放在“流水账(也称日清簿)方面。后来,有些商家又把这种“流水账”进一步细分为“货清簿”、“银清簿”和“往来簿”。“货清簿”用于记录商品的购进与销售事项;“银清簿”用于记录现金收付事项,而“往来簿”则专门用于登记往来转账事项。这些“账簿”和“三脚账”所采用的总清账,格式与单式簿记相同。账簿竖式登记,每张账页均划分为上下两个记账地位,上方称之为收方或来方,用于登记一切来账(也称收账),下方则称之为付方或去方,用于登记一切去账(也称付账),简称“上来(收)下去(付)”或“来高去矮”。此外,由草流向日流的平行转记和由日流向总清账中的归类转记,其基本做法与传统单式簿记完全相同。

“三脚账”与传统单式簿记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对不同会计事项的处理方面。非现金交易的转账事项记录,需同时记入来账(即收账)与去账(即付账)两方,其余现银(也称现金)出纳及货物买卖账项,则仅记其一方。显然,其前一部分为复式会计记录,而后一部分则为单式会计记录,对于往来账项的处理大体遵循“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其原理与今天的借贷复式簿记相似。记账符号有的用“收付”,有的用“来去”,也有的用“出入”。例如赊销给张三商品一千元,这笔业务一方面需在兑货总簿的收方记录“销售收入来账银”一千元,另一方面需同时在“往来总簿”中的付方记录“张三去货欠款去账银一千元”。对于现金收付事项的处理,则只记录现金的对方,而现金方面则略去不记。例如:销售商品二千元,现金收讫无误,银已存入本店钱柜。这一账项只在兑货总簿中作一笔“收销售收入来账银二千元”就够了,对现金的去向便不再记录。这里又保留了传统单式簿记对账目的处理办法。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三脚账”虽然十分重视非现金交易的转账事项的处理,但并非不注意现金收付事项的记录。为了弥补现金收付事项仅记录现金的对方,而现金方面则省略不记这一不足之处,它采用了“流水结存”的方法。即每隔五日,或一旬、半月,通过“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公式,在“流水账”上求计本期库存现金的结存数额,然后与实存数额相核对,凡账实相符,则加盖“结清”戳记,凡账实不相符,则立即追查原因,以明确其经济责任。每当“结账”和计算盈亏时,需将“流水结存”的数额,由“流水账”的收方,过入“总清账”的付方,以考核企业经营的成果。

(二)三脚账的盈亏计算

采用三脚账的行业,有半年结算一次盈亏的,有一年结算一次的,少数也有按月结算的。盈亏结算一般是在“誊清簿(即总清账)”上进行的。“誊清簿”的上方(即来账方面),包括业主投资(即资本)和本期外欠账项(俗称“除项”或“该项”,即负债);下方(即去账方面),包括企业的各项财产(俗称“存项”,即资产),如库存商品、库存现金,以及其他资产等。这上下两方所记内容是根据“流水账”归类转记的,一般账项只需在“日清簿”与“誊清簿”之间进行平行转记,即来方转记于来方,去方转记于去方,但库存现金一项却必须反方向过账。因为通过“流水结存”法求得的本期现金账面结存之数在“流水账”的收方,而库存现金属于企业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过账时应记入“誊清簿”的付方。

企业的盈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现金的结余方面。本期各项余额结算出来之后,便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出本期盈亏数额;

盈(亏)=存项合计数(即资产合计数)-该项合计数(即负债+资本合计数)

存该相抵,如存项大于该项,表现为盈利,俗称“净彩”或“纯益”,反之,如该项大于存项,则表现为亏损,俗称“净损”或“纯损”。由于“三脚账”这种计算盈亏的办法,对于收入与费用、升溢与损失、损耗等盈亏计算要素未加区分,笼统地采用存该相抵的办法求计盈亏,故过去有人把它叫作“捞锅底账”。

(三)三脚账的历史地位

“三脚账”为中国簿记方法的发展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则它在对往来账项的处理方面采用了复式记录,从而加强了对非现金交易转账事项的管理;二则它部分地采用复式记录方法的实践经验,直接给后来“龙门账”和“四脚账”的创立以重要启示。“三脚账”采用双重会计记录符号,实行“收──来”、“付──去”,以前呼后应。这样做,不仅对于明确经济事项的性质,提高汇总核算和清查账目效率有着明显的作用,而且对于复式簿记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三脚账”对于资产与负债、资本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与处理,也为中国固有复式簿记平衡原理的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当然,“三脚账”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是十分有限的,一方面它受到发展不充分的商品货币经济的束缚,使其在账项处理上有着很大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它毕竟是刚刚从单式簿记脱胎而来的一种账法,在很多方面免不了残存着旧式方法的痕迹,与科学的复式簿记原理相比,“三脚账”的差距还相当大,缺点也相当突出。“三脚账”缺乏科学的复式簿记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它既无科学的账簿组织建设和会计核算项目的分类,也无较为科学的盈亏计算方法与会计报告方法。只要非现金交易的转账事项不发生问题,其他方面可以不必计较,这是“三脚账”记录者的基本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三脚账”把单式会计记录与复式会计记录交织在一起处理,在账目登记时容易发生差错事故。不仅发生差错事故后难以查找,而且要想清查明白,还得费时费事。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三脚账”的缺点日渐显现,人们的认识也随之得到提高。经济的发展对人们探索、创建新式账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固有的复式簿记──“龙门账”开始产生。

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六)

——清代的记账方法

清代会计记账方法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官厅会计中单式记账法的日趋完善,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民间会计中中国固有复式簿记账法的进一步发展。

一、清代官厅会计中的入出记账法

清代官厅的会计方法,受民间的影响颇深。当时,在官厅财计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出现了“入出记账法”与“收付记账法”并存、并用的局面,便是最好的说明。

清代官厅会计中“入出记账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统一以“入、出”作为会计记录符号。凡一切财政收入,统一称为“入”,而一切财政支出则统称为“出。”以“入、出”作为符号直接明确会计记录的性质。②入出记账法把国家的财政收支活动划分为三类,即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与财政结余。在总清账的分类核算中,按三类确定核算项目,并依次在账簿中确定记账地位,进行分户核算。而汇总年度财政收支详细情况的“奏销报告”在编制时也始终与总清账保持一致,方向不变,内容不变,计算方法不变。③运用入出记账法所作的单式会计记录,直观感强,入、出账目的表现形式是“上入下出”,简单明了,每笔账目的含义与其在账簿中所处地位相一致。④“入出记账法”对于账目的组合一律采用“四柱”的格式,对国家财政收支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映则统一运用四柱法。

清代运用入出记账法所作的会计记录,见于故宫博物院所藏清档:《内务府·财务类》上图为同治九年六月内务府会计司所设“银簿”中的会计记录,较好地表现了当时官厅会计中运用入出记账法处理账目的基本格式及其规则。这册银簿,以记账位置的高低区别入出账目,以此体现“上入、下出”的记账规则;入出账目以时序为准,交替进行记录,每日分别小结入、出之数,进行结算,并单独列示结算数额;对数码和计量单位的运用也有规定,如为确保对现银的控制,作到安全可靠,规定采用会计体数码进行记录,统一折合白银进行计算,分毫不能省略。据此可见,“银簿”中所作会计记录,已是规则划一的定式简明会计记录。

二、中国固有复式簿记账法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固有复式簿记账法的发展,经历了从单式簿记方法向“三脚账”过渡,再从“三脚账”发展到“龙门账”,最后由“龙门账”进化为“四脚账”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龙门账”的历史评价

“龙门账”产生于明末清初。在笔者的“会计史话”系列文章之《山西票号的会计制度与会计方法》(本刊2006年第7期)一文中已对“龙门账”的会计操作有所介绍,故此处不再重复,仅对其历史地位作简单说明。

“龙门账”表现了我国固有复式簿记的萌芽形态,代表着明清时代中式会计发展的最新水平。“龙门账”的诞生告诉人们,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我国会计已开始朝着由单式账法向复式账法演进的趋势发展。“龙门账”的复式双向记账原理;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并按照四大类各自包含的内容在其下又分列若干项目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分项核算,通过“进-缴=存-该”进行双轨计算盈亏的会计思想;以及它对试算平衡公式的运用等等,均与西式复式簿记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它不失为中式会计的科学原理,“龙门账”的基本做法,为“四脚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经验,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但是,“龙门账”与同一时代的借贷复式账法相比,它在会计凭证运用、账簿设置、分类分项核算、试算平衡,以及成本计算与结转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它还显得粗糙、烦琐和不够科学系统,从这种意义上讲,它还是一种不成熟的复式账法。

(二)“四脚账”的账簿组织

“四脚账”的产生,是继“龙门账”之后,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清乾隆

至嘉庆年间,商品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固有复式簿记“四脚账”的产生、运用提供了重要前提和有利条件。“四脚账”是中式会计发展过程中受“三脚账”和“龙门账”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账法。

“四脚账”的得名,源于古代中国人对经济活动的独有认识。古代的人们从商品经济交易的表现形式上将一切经济活动划分为现金交易和非现金交易(即债权债务往来交易)两大类,针对每一类经济活动,会计的复式记录都必须同时反映资金的来源和资金的去向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两类经济活动四个方面的记录内容,就构成了支撑整个复式账法的四根支柱,古人把这个四个方面形象地称之为“四脚”,“四脚账”因之得名。

因篇幅所限,本文仅先介绍“四脚账”在账簿组织与分类、分项核算方面的相关知识,具体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与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方面的知识将在下一期系列文章中作专题介绍。

“四脚账”是在“龙门账”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的,与“龙门账”相比,其主要进步之一在于它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账簿组织。这个账簿组织,是中华民国以前,中国会计发展史上最为完善的一种账簿组织,它在某些方面与西式簿记的账簿组织相接近。“四脚账”的账簿组织是在传统的中式“三账”基础上,根据业务经营活动的需要进一步分割而设置的。以旧时商业企业所用账簿组织为例,“四脚账”的账簿设置如下图所示:

整个账簿组织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它体现了证、账、表三结合;总括核算与明细核算相结合;盈亏计算与平衡勾稽账目方法既分立又有相互比照的作用。

流水账是整个账簿组织的基础,分为草流和细流两个部分。草流是最原始的会计记录,它在这个账簿组织中依然起原始凭证的作用,其性质与西式簿记的备忘录大致相同。细流是按照草流整理转记的序时日记账。根据业务经营的需要,在“四脚账”中又将其分割为以下三种账簿:(1)日清簿。为普通序时日记账,其性质相当于西式簿记的一般日记账,是归类登记总簿的一个依据。(2)银清簿。此簿专门用于登记现金收付事项,通过定期结算现金账面余额并与现金盘存实际金额相核对,达到管理现金的目的。账簿性质与西式簿记现金日记账相同。(3)货清簿。专门用于反映商品的购销活动,是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毛利的基础账簿。在经营情况比较复杂的商业企业,会计人员又将货清簿进一步细分为“进货簿”与“销货簿”,(俗称为“采货簿”与“兑货簿”),分别反映各类商品购进与销售事项。进货簿主要用于已销商品成本的计算与结转,而销货簿则主要用于计算各大类商品的销售毛利。

“四脚账”的总簿,相当于西式簿记的总账,它承担着分类核算的任务,因此在整个账

簿组织中处于中枢地位。在经营范围比较小、业务活动比较简单的企业,通常仅设置一本总清簿,通过这册总清簿中的分户核算,反映各类经济事项;而在经营规模较大、业务活动较为复杂的企业,为了便于分类核算和管理,则把一册总清簿分割为三册分清账簿,即交关总、货总与杂项总簿。(1)交关总。即往来总账,它以日清簿为转记依据,其中设置人名账户,反映企业所发生的经济往来事项。有一部分商店,通常又按交易的地区(同城与异地),分设“内埠总簿”与“外埠总簿”。内埠总簿专门记录同城发生的经济往来事项,而外埠总簿则用于登记在外地发生的人欠,欠人的债权、债务经济事项。“四脚账”的设计者特别注重对外转拨账项,因此在整个分清账记录中,尤其重视交关总簿的记录。(2)货总簿。在仅设货总这一册账簿的企业,又称其为进销总簿;在经营活动比较复杂的企业,通常与前述货清簿的分割相对应,分别设置商品“进货总簿”和“销货总簿”,前者以进货簿为转记依据,专门反映库存商品的动态,后者则以销货簿为依据,专门反映商品的销售状况及其销售毛利的实现。(3)杂项总簿。又称为其他总簿,相当于西式簿记的普通总账。除交关总和货总之外的全部会计事项均列入此簿,其内容庞杂,所以称之为杂项总簿。具体来讲,杂项总簿中所记事项包括下列内容:①商业经营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②商品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失;③企业本期应当缴纳的各种赋税;④企业占用的固定资产、家具用具等财产物资;⑤历年来利润的累计数额及应分未分之红利;⑥各种资本及股东中发生的往来账项;⑦各种公债;⑧企业的新旧准备金等等。可见,杂项总簿的设置不仅囊括了对外往来、购销活动以外的全部账项,而且集中了损益计算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费用子目的设置,便于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同时,通过资本、股份,以及盈利分配资料的集中反映,又便于红利的分割与清算。

同“龙门账”一样,“四脚账”也把会计报告称为红账、红册、彩册和彩账等等。根据盈亏计算的要求及平衡账目的需要,“四脚账”的会计报告编制有“彩项结册”和“存除结册”两种。结册编制作为一定时期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集中反映和系统总结,是“四脚账”账务处理的落脚点。

由以上分析可知,“四脚账”的账簿组织基本上实现了证、账、表三位一体,对内、对外反映兼顾,对现金与往来转账业务的考核并重,从而克服了传统中式簿记所存在的“重信用而不重证据,重对外而不重对内,重现金而不重转账,重主观而不重客观”等问题。这一进步是前所未有的。

(三)“四脚账”对传统分类、分项核算方法的发展

我国古代会计发展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传统分类、分项核算方法,既简单粗糙,又主观、片面,尤其是对会计核算项目的设置,始终未能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科目”系统,给总清账中的分户核算造成了困难,也使会计报告的编制缺乏一个科学的基础。“龙门账”的设计者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它按“进、缴、存、该”四大类确定记账地位,按项进行分户核算,在分类、分项核算方面比以往有较大改进。“四脚账”的设计者,在“龙门账”分类、分项核算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又有进一步的改善。

“四脚账”把会计核算项目称之为“纲头”,以“纲头”作为分户核算的标准。根据会计对象的特点和会计事项的性质,“四脚账”把整个“纲头”划分为两大类:(1)对于往来转账事项,设置“人名纲头”,按人名或行号在总簿中进行分户核算。这类“纲头”,其性质与西式簿记中的“人名账户”相同,在交关总簿中也按“人名纲头”设户核算;(2)反映各种资产的变化、费用的开支、赋税缴纳,以及盈亏等会计事项,则设置“物名、损益纲头”,这类纲头俗称为“集”或“项”。具体“集”和“项”名称的确定,一般是以会计所反映的对象为转移,为反映商业购销活动,通常按商品大类设置“集”,如茶商在进货总簿与销货总簿中,通常按红茶、绿茶、花茶、白茶,以及乌龙茶等设“集”,药铺在进货总簿与销货总簿中,通常按草药、膏药、丸药,以及药酒等设“集”;对于费用开支,通常设有“费用

集”,在该集之下一般又按运杂费、保管费、修理费、薪金分项核算;而对于其他财产类(俗称“生财”类)一般设家具集、房产集;损益类则一般设盈余集和损失集。以上各“集”基本上构成了一个比较科学的会计项目核算体系。

“四脚账”按商品大类设集,从而在进、销货总簿中,按商品大类进行分户核算,这样做不仅能够比较集中地、系统地反映商品进、销、存状况,而且便于分类计算、结转已销商品的成本,核实各大类商品的销售毛利。这种分类核算法,给后来商业企业进行大类商品核算以重要启示。同时,“四脚账”通过人名纲头和物名、损益纲头的划分,较好地把企业的资产、债权与债务、资本,以及损益账项划分开来。通过这种划分,一方面可以从动态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另一方面又可从静态考察企业财产物资的变化。从而使“彩项结册”与“存除结册”的编制,初步建立在科学分类核算的基础之上。

(四)“四脚账”的基本记账法则

“四脚账”是复式簿记,它具有复式簿记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记账规则,而且这些规则已大体约定俗成。根据现有史料分析,“四脚账”的记账方法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以现金为主体的记录法则,另一种是现金与转账会计事项并重的记录法则。

“以现金为主体的记录法则”是在“三脚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形成的。具体作法是:①凡往来转账经济事项,如赊购、赊销商品,外欠、外借账项的处理与冲转等,要求在相关账簿上同时记录两笔,一方登记来账,另一方相应登记去账,实行“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的记账规则。为了与现金收付事项相区别,对于这类转账事项的登记(即虚收、虚付),规定一律采用草码[ 草码是我国古代商业人士运用的一种用以快速记录的专用数字符号,现在已基本失传。]。②凡现金收付事项,如商品的现买和现卖、各项费用的开支等,只记现金的对方,而现金方面则暂时不记,期末在“日清簿”上采用结现的办法和在“银清簿”上采用“流水结存”法,结算出本期库存现金的余额,参加总簿或结册平账。为了与非现金事项的记录相区别,规定对这类账目一律使用会计体数码登记。这种以数码相区别并定期汇总现金收、支总额,一笔补齐现金记录的作法,原则上依然遵循了复式记账的基本法则。

“现金与转账会计事项并重的记录法则”是在“龙门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的。其记账法则是:无论是对现金收付事项,还是对转账会计事项的处理,一律遵循“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这与借贷复式簿记的作法完全相同。

“四脚账”采用中式账簿通用的格式,即一张账页以中线为间隔,上收下付,或上来下去。相关账页及账页之中记录方向的选择,完全遵循相关经济业务所引发的资金流动方向而定,资金的来源方向记录在相关账页的来账方向,也即账页的上方,收方;资金的终极去向则记录在相关账页的去账方向,也即账页的下方,付方。例如发生了下面一笔经济业务:商人韦福于光绪甲申年荷月投资白银二千五百两经营韦福布庄,其中白银二千两存在旺发钱庄,另外五百两存放在布庄钱柜备用。“四脚账”账务记录时分析资金的来龙去脉如下:资金二千五百两全部由业主韦福提供,资金的去向有二,分别是存放在旺发钱庄和布庄备用。因此,相应的账务记录应当在杂项总簿设置“业主投资”账页,并在该账页的来账方向(也即账页的上方),记录“收银贰仟伍佰两”,同时,在“旺发钱庄”账页去账方向(也即账页的下方),记录“付银贰仟两”,在“本庄钱柜”账页的去账方向(也即账页的下方),记录“付银伍佰两”。

如果是采用“以现金为主体记录法则”的企业,期末通过四柱结算法在“日清簿”上计算本期现金的结存之数。一般在账簿之末行按“原”(旧管)、“合”(旧管+新收)、“出”(开除)、“存”(实在)摆列各自的数额。为了验证“日清簿”中日常记录的正误,可分别采用不同的平衡公式加以验算:凡采用会计体数码所记现金收付事项部分,一般采用四柱平衡公式加以验算,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凡采用草码所记非现金事项部分,则采用下列公式加以验证:来账合计数=去账合计数。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生产力因素 ( 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 ; 二、生产关系因素 ( 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 击 ) ; 三、上层建筑的因素 ( 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 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 ) ; 四、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五、看社会环境因素 ( 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 六、看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 一、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五、改革的成功不能看个人的命运,要看作用是否能够持久(维持) 。 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 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 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 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 一、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二、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三、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四、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 3 个方面考虑:一个 “ 是什么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一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原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齐、、唐、王、、、桧、、豳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所表现的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是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曾任三闾大夫和左徒,一度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他对主“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对外主联齐抗。后因遭到贵族保守派的谗害排挤,被楚怀王放逐了。在放逐途中,他爱国之心始终不渝,把满腔的郁闷写成了一首首感情浓烈、文辞华美的诗篇。面对楚国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屈原忧愁,无以自拔,遂自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确定的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恋,语言优美,情思忧伤。《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北京大学中文系杜晓勤 概说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宝库中,诗歌是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中国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古代祭神、节庆的时候,要唱诗祈福、祝愿;朋友聚会或离别时,要作诗言欢、赠诗惜别;青年男女谈恋爱时,也常以诗歌相与赠答、互诉衷曲;外出旅行看到名胜古迹,人们往往要题诗赞美。唐宋以后,科举考试也要考做诗,诗做得好,还可以得到功名,获得做官的资格。而且,自先秦开始,就有“诗缘情”、“诗言志”的传统,历代诗人都喜欢用诗歌来述怀、抒情,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感受和看法。三千多年来,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先秦两汉诗歌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唱的歌谣。这些歌谣往往和先民的劳动生活、宗教祭祀密切相关,是配合着音乐舞蹈的。但是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面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七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称之为《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郑、齐、魏、唐、王、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有“正”的意思,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雅”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的表现内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但《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如《诗经》第一篇《关雎》,就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情歌,开了中国爱情诗的先河。《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全版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2、掌握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及结果。 3、掌握历代土地政策、赋税制度以及发展农业的基本措施。 4、概括归纳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5、概括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 6、了解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特点及意义。 ★学法指导: 1、注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2、采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正确分析和认识古代一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学会处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4、通过理解或记忆,掌握基本史实。 ★高考展望: 1、注意古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联系现代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和税费制度的改革,注重古代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和特点。 3、注意梳理古代各时期封建城市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注意内在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知识整合: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基础知识 (1)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①夏商周:农具大多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少量的青铜农具。 ②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 ③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④两汉:犁壁的出现,赵过发明耧车;牛耕法有二牛抬杠式、一牛挽犁法。 ⑤魏晋南北朝:马钧发明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⑥唐朝:创制了曲辕犁、筒车。 (2)农作物的推广 ①夏商周:五谷 ②魏晋南北朝:南方农作物品种增多 ③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经济作物茶叶生产规模大。 ④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外来农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官种植;清朝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土地开发 ①魏晋南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由江东扩展至整个长江流域,波及到岭南和闽江地区;边疆的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以开发。 ②隋唐:江南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③明清:外来农作物玉米和甘薯的种植,使贫瘠土地得到利用。 (4)农产品商品化 ①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特别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中期以后征收茶税。 ②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扩展至江北。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专业生产区域。(5)古代重大的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习习题

欢迎共阅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练习案 时间姓名 1、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是。 2、《》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是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三部分。其表现手法是、、。在句式上以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的现象比较普遍。 3、《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456、(《诗品》)。7、8910111213、14为,喜用双关谐音。 15、《》叙事与抒情想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的最高成就。 16、刘宋诗坛以刻画成为重要题材,和是这一时期的成就最高的两个诗人。其中前者的诗歌,偏重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他创制了;后者是“”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歌合律性高,有些作品已经和唐代的“近体”诗相似。 17、南朝后期的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气,等人写作的“”,更是沦落到浮艳的境地。 18、“徐庾体”的体表作家是和。其中后者后期的诗歌以《》二十七首为代表,深切地表现了故国乡关之思、羁身异域之痛。 19、、是中国古典诗歌大花园中最为灿烂的两朵奇葩。

20、初唐四杰是指、、、。他们在继承了南朝诗歌形式美的基础上,以都市的繁华和正常的男女之爱为题材和主题,由台阁应制扩大到写和,风格由纤柔卑弱变为。 21、诗是唐诗这座高峰的顶点,而这一时期最为杰出的是“诗仙”—— 和“”——杜甫。李白诗中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22、杜甫用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把和、 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是变乱时代的伟大的“”。他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诗人。 23、盛唐诗坛还有两大诗歌群体,一是以、、、 为代表的诗人,他们的诗多采用和的形式,色泽清淡,意境深幽;一是以、、、为代表的诗人,他们的诗以题材为主,大多采用和的形式,景象开阔,气势宏大,情调悲壮,声韵激越。 24 25 26 ,。 27 不已。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达到了“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 37、女词人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融会在一起,含蓄委婉,意境深远,达到了的艺术境界。 38、南宋词人中以的成就最高,他的词是以,善于,将政治、军事、山水、田园及个人的喜怒哀乐,大胆自如地表现在词作中。尤其是书写 的篇章,千古以来一直激励着后人。 39、南宋词人精研乐理,能自度曲,词风,在南宋词坛的影响很深远。 40、元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也叫“”,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在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诗歌的最初形式——上古时期的口头歌谣 《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例子,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 一、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三百零五篇诗。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其中的“国风”是现实主义的精华。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语言双声叠韵。 《诗经》的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广泛。有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如《硕鼠》、《伐檀》;有的诗篇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憎恨,如《伯兮》、《君子于役》;有的诗篇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如《静女》、《蒹葭》;有的则表现了妇女婚姻的不幸,如《氓》。总之,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诗经》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后世把《诗经》奉为

学习的最高典范。 二、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具有浓厚楚地特色的新诗体——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主要作者是楚地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25篇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者。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离骚》作为楚辞艺术的巅峰之作和代表,在文学史上与《诗经》并称“风骚”,垂范于后世。 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演变——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学 秦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二世而亡,几乎无文学可言。除留存下来少数歌颂秦始皇功德的刻石文字外,李斯《谏逐客书》是这一时期少有的优秀散文篇章。 两汉崇文,大一统的鼎盛帝国,要求用文学来歌舞升平。于是一种以铺写帝王和都市生活为主的文学样式——辞赋便应运而生。赋是两汉最流行的文体,其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以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从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一)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 1、政治:(1)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2)从原始公有制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3)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确立;(4)从分封制到县制、郡县制的产生,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1)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2)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兴盛起来,集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封建城市兴起;(3)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开始形成。 3、思想文化:(1)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基础;(2)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儒、道、法等主要思想流派均已出现;(3)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底蕴的文学艺术(如《诗经》、《离骚》)和传统科技(如天文历法和中医学)起步奠基。 (二)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1、政治:(1)统一局面的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和巩固(汉);(3)拓展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如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汉设西域都护)。 2、经济上:(1)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封建经济逐渐发展;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的交流;(2)重农抑商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重要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形成了严密的户籍制度,确立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实行文化专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2)封建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3)科技文化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1、政治:(1)封建国家长期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西晋的短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多次局部统一,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民族融合);(2)政权更替频繁;(3)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4)士族制度盛行,成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 2、经济:(1)北方的经济几经破坏,几经恢复,延缓了发展的速度;(2)江南经济开发,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3)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思想文化:(1)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2)佛教盛行,佛教文化发展;(3)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四)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 1、政治:(1)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3)进一步完善了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2、经济:(1)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繁荣;(2)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3)赋税制度出现大变革,两税法开始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兼收并蓄,科技成就世界领先;(2)教育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棗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 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焦仲卿与刘兰芝相爱至深,因为焦母与刘家的逼迫而分手,以致酿成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汉乐府民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 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诗的内容多叙离别、相思以及对人生短促的感触。长于抒情,善用比、兴手法是《古诗十九首》最大的艺术特色。 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旸、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战乱现实的写照。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风云人物,其中曹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曹植(19--232)的诗歌内容富于气势和力量,描写细致、词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代表诗作为《赠白马王彪》。建安时代的诗,是从汉乐府发展到五言诗的转变关键,曹植是当时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受汉乐府的影响,但却比汉乐府有更多的抒情成份。 建安时代之后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咏怀诗》进一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惧祸、避世之意。与阮籍同期的还有嵇康(224--263),他的诗愤世嫉俗,锋芒直指黑暗的现实。他们俩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两晋时期的诗歌创作逐渐走上形式主义道路,诗歌内容空泛。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传统,作品内容充实的诗人是左思(250左右--305左右)。他的《咏史诗》八首,借古事讽喻时事,思想性很强,但这类诗作毕竟不是主流,而且越来越少,直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才给诗坛带来接近现实的作品。 隐居不仕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因此历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在当时崇尚骈骊、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时代气氛中,陶渊明继承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史复习指南中国古代史纵鉴三 七、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主体知识】 1.夏、商、西周三代-----奴隶制经济活动从原始社会萌芽状态逐渐走向完备 (1)农业 作物:已种植“”。 农具:金石并用,主要用木、石、骨、蚌耕作,极少。 耕作方式:“千耦其耘”,即奴隶、庶民耕作(筒单协作)。 (2)手工业 铸造业:青铜铸造为商周主要手工业部门,由此三代称“”。商朝青铜铸造供国王、贵族使用,技术精湛,如鼎;西周青铜产品趋向化,还开始铸造器。 玉器加工:雕精量多,以出土的朝妇好墓文物为典型。 陶瓷业:出现,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次飞跃。 漆器制造:我国用漆历史最悠久,可上溯到遗址的红漆碗;商周水平较高。 (3)商业、城市、交通 商朝以作为货币,“商人”源于商民善于经商,商朝都城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商周交通通讯开始出现,建立制度。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 2.春秋战国——以北方为重心的封建经济兴起 (1)农业 生产工具:春秋开始出现,战国使用范围扩大,时代到来,生产力显著提高。 生产技术:的运用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即农耕。 水利灌溉:中原普遍用灌溉。春秋时楚相孙叔敖在今修芍陂。战国时秦国李冰修使成都平原成为“”;郑国在水系建郑国渠使平原成为沃野。 (2)手工业 冶铸业:铸铁技术,早欧洲2000多年。 青铜铸造:方壶是春秋中期珍品,产生新技术。 漆工艺:战国时期出现技术。 酿酒业:是古代酿造技术重要发明。 手工艺专著:战国时期出现《》,记述齐国官营手工业工艺,在当时世界独一无二。 (3)商业和城市 各地土特产汇聚中原市场。许多城市,如齐都(今山东)、赵都、楚都(今湖北),既是中心,又是繁华的商业中心。出现大商人,如号称“”的范蠡、后来当上秦国相国的。 3.魏晋南北朝——封建经济区域性扩展和南方大开发 (1)农业 江南迅速开发:区域推进,——整个长江流域——岭南和流域。发展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湖流域、平原是重要产粮区。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基础。 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有所扩展——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北方农业屡遭破坏,总体上在恢复和发展。曹魏时研制新灌溉农具;西北已采用或的耕作方式。十六国北朝时,和得到开发。 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2)手工业 丝织业:曹魏设专门织造机构于、洛阳等地;吴国培育出。蜀汉的行销吴、魏。 冶炼业:北魏相州产军刀,技术成熟,又发明法。 采矿业:已经利用和。 制瓷业:南方盛产瓷,后技术传至北方。北方创制瓷,为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造纸业:技术进步,产量大增,纸取代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著名造纸中心有、长安、建业、。 (3)商业 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尤其是北方流民集中的、,及益州和建康。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 一、上古时期——口头歌谣 二、先秦时期——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1.现实主义源头:《诗经》(西周至春秋) 总共有305篇诗歌,又被称为“诗三百”。《诗经》六义: 内容上: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 特点:《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2.浪漫主义源头:《楚辞》战国后期,代表人物:屈原、宋玉等 特点:想象丰富、语句参差、常用语气助词“兮” 代表作品:《离骚》,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孔雀东南飞》,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诗经》(国风)+《楚辞》(离骚)“风骚” 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三、汉代——汉乐府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特点:五言为主、朴素自然、内容上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代表作品:《十五从军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咏怀组诗

1.建安文学(汉末) 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艺术风格:雄健深沉、慷慨悲凉 2.正始年间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两晋文学 西晋: 代表人物:左思,《三都赋》 诗歌骨力遒劲,承传建安文学的精神。 东晋: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成就:民歌)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代表作:《木兰辞》 五、隋唐五代 初唐: 最杰出的: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以孤篇压倒全唐"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天问》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乐府民歌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上邪》《陌上桑》。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句式:五言为主。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梳理清晰版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梳理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先秦(商周)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 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 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铁器牛耕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百家争鸣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文档副标题]

唐诗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洪荒时代,即便从《诗经》开始算起,也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诗人和作品问世,其中以唐代的诗歌最为出名,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极为亮眼的一颗明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为繁荣的篇章。 关键词: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晚唐诗歌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在的学生都要学习唐诗,甚至牙牙学语的小孩都会念《咏鹅》。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已经十分普及,那么,唐诗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初唐诗歌 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张若虚、宋之问等。大唐建国之初,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使这种风气发生了转变。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气和壮烈的抱负,拓宽了诗歌的题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盛唐诗歌 唐玄宗执政期间,唐王朝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其中两大诗歌流派指“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双子星座”指李白和杜甫,二人合称“李杜”。 (1)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

(发展战略)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古代诗歌 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俩大源头:1。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2.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俩晋文学:西晋:左思 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壹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 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哀艳 宋代——宋诗重理趣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和义,杨万里(“诚斋体”)、苏轼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具体介绍: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壹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爱国诗人——屈原。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简表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 的两大源头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低谷):左思 东晋(复兴):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唐代——初唐 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倡汉魏风骨) 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 哀艳 宋代——宋诗重理趣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杨万里(“诚斋体”)、陆游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元诗:杨维桢(“铁崖体”,以乐府诗和竹枝词最为著名) 元曲: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 明代——明初:高启(诗才最高) 前七子(以李梦阳为首) 后七子(以李攀龙为首) 明末: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梅村体”)、龚鼎孳 清代——清诗:康熙年间 国朝六家(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 雍正、乾隆年间 沈德潜(格调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黄金时期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或史实归纳

通史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或史实归纳 1、请按顺序写出我们经常说的五种社会形态,其中中国古代史包括哪几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采集文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农耕文明)——资本主义社会(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会主义社会 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2、我们教材所说的中国早期国家包括哪几个?其中在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有哪些特征或史实?(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经济包括经济形态、劳动工具改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包括:夏、商、周 政治: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政治实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经济: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少量用于农业生产, (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甲骨文祭祀蚕神;妇工;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思想: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甲古文、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请概括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的特征或史实?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表现: 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和民族逐渐融合;奴隶社会瓦解,奴隶制日益崩溃,分封制逐步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韩非子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选官制度:世官制 经济: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特点:精耕细作;土地制 度:井田制瓦解,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 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1)思想百家争鸣,出现儒、道、墨、法等学派;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学术下移;教育打破学在官府局面,私学兴起,学在民间; (3)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和文艺有了发展。科技:天文《甘石星经》;医学《黄帝内经》; 战国司南,有关火药知识的记载文字:大篆;文学《诗经》,楚辞与屈原;绘画:壁画,战国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 4、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请按顺序写出封建 社会都经历了哪些重要的王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