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论文 (2)

工程地质实习论文 (2)
工程地质实习论文 (2)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学院: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20094012

姓名:邓晶波

学号:2009401208

实习时间:2011.6.30—2011.7.1

指导老师:白义如

前言

2011年7月,我们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我们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水利工程地质作为我们水利水电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要求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分析和计算方面的内容,更需要我们深入实地根据现场情况了解地质方面的现象,岩石的构造,以及各种地质环境的分析和岩层走向,倾向,倾角的实地测量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以后学习和研究以及探讨设计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介由以上所考虑到的实践的重要性,由学校安排组织,专业老师带领下我们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利用暑假开始的前一段时间到宜昌市秭归县进行了地质实习活动,此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谨以此报告记录本次实习的过程,内容和收获。

2011年9月.

实习目的:

1.巩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教材所学内容,让所获得的相关知识由理性认识层面

过渡到感性认识层面,从而两者共通,对水利工程地质方面的的知识有更全面地了解。

2.通过在野外实地学习考察达到锻炼的效果,不仅仅从身体上起到锻炼作用,

更加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我们的意志。

3.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4.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从

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实习时间:2011.6.30—2011.7.1 共计两天。

实习地点:宜昌市秭归县

实习时间计划和路线:

(1)6月30日:秭归县郭家坝采石场,三道拐

(2)7月1日:秭归县九畹溪秭归县国家地质公园:链子崖

实习要求:

1,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实习过程中首先由老师分小组几种讲解演示,然后随即抽查学生出来演示。此环节让我了解到如何用罗盘测岩层走向、倾向、以及倾角。具体方法如下:

罗盘有上下刻度,上刻度从0到360度配合圆形水准器测量走向和倾向,下刻度从0到90度,配合短柱形水准器测量倾角。

(1)测走向:将罗盘上盖打开到极限位置,放开磁针,将罗盘的长边靠到需要测的岩层面上,调整圆水准泡居中,读出磁针所指的度数,即为走向。

(2)测倾向:将罗盘上盖打开,放开磁针,将罗盘的上盖靠到需要测的岩层面上,调整圆水准泡居中,读出磁针所指的度数,即为倾

向。也可以由实地确定倾向的大体方位,然后利用走向加上或减去90度来确定倾向。

(3)测倾角:在测量走向的位置上,将罗盘上盖打开到极限位置,固定磁针,将罗盘侧边垂直走向紧贴到岩层面上,调整长水准泡居中,读出长水准泡下面的白刻度线所指示的读数,即为倾角。

2.认识岩石种类及形成。我们在采石场,三道拐等地,老师分别找出三类岩石的几种代表性岩石向我们进行讲解。此环节更加深化了之前从书上了解的几种岩石的特征及判别方式:

(1)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环境中,先前存在的化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的物质、有机物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地址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的结构按其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及形状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及生物结构四种。沉积岩的构造按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排列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层理构造、块状构造、鲕状构造、层面构造。

(2)岩浆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浆岩上升侵入围岩,在地壳深处结晶形成的岩石,称为深成岩。在地面以下较浅处形成的岩石称为浅成岩。两者统称为侵入岩。了解结构和构造可以了解岩浆岩的形成环境。

(3)变质岩。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已存在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

的岩石。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

实习过程和内容:

一.第一天:6月30号天气晴

目的地:秭归县郭家坝1号、2号采石场,三道拐

实习第一天,我们班个个带着及其积极愉快的心情于早上7:50登上专车出发,经过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实习地点——郭家坝一号采石场如图:

由于正值盛夏时节,太阳当头,去的同学一个个都大汗淋漓,但看着实习指导老师也和我们一样汗流浃背依然在那为我们讲解指导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多说什么,看着老师讲解罗盘的用法以及如何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倾角之后,按照老师的安排,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测出

工程地质论文

关于道路建设与泥石流的研究 中文摘要: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及山前地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和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它的发生受很多条件的制约,是山地常发地质灾害之一。近年来,泥石流的发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特别是人们对山区的开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诱发的人为泥石流。泥石流是影响道路建设、发展及畅通的最严重的山地灾害之一。我国西部山区地形陡峻,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频繁发生,是道路施工和运营的重大安全隐患。对作为串联系统的交通干线而言,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危害极大,一处断道,全线瘫痪。高等级公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建设施工活动会使道路沿线地质结构发生破坏,可能诱发滑坡或导致古滑坡复活,从而造成严重后果;滑坡堆积物质又极易成为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源。在公路运营过程中,需要对道路沿线的边坡、滑坡、泥石流等进行监测,并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以策安全。道路泥石流减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泥石流危害形成条件防治措施道路道路建设 英语摘要:Debris flow is a kind of contains a lot of mud and sand and stones flow occurred in the mountains and temporarily impatient in Piedmont areas. There is restricted by many conditions and it is one of the common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mountain In recent years, the occurrence of debris flow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untain area, and the artificial debris flow induced by the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Debris flow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disasters in the road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smooth flow. And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western a mountainous area where the topography is steep,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mountain disasters such as landslide, mud rock flow, is a significant security risks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road. As a series of systems in terms of traffic arteries, landslide, debris flow and other mountain hazards great harm, a broken road, across the board. High grade highway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but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will lead to failure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along the road, possibly induced landslides or lead to the ancient landslide, resulting in serious consequences; landslide accumulation material is apt to be the solid material source of debris flow. In the course of highway oper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monitor the slop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along the road, and make active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road.Road debris flow and disaster reduc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关键词】Debris flow hazard formation conditions prevention measures road construction

工程地质勘查论文5篇【最新版】

工程地质勘查论文5篇 第一篇 1直流电阻勘查技术 直流电阻的勘测技术是针对工程项目不大的情况下而采用的,在电法测量的过程中要求的是点距小且密度高,所以采用常规的电法进行工程勘查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且精度降低。当前对岩土进行勘查的技术为电阻率法,其高密度的电阻率法可以进行二维断面的勘查,同时兼有常规剖面勘查的功能,铺设一次导线就可进行多个观测点的勘查,获得的信息量很大,施工效率很高;同时在采集数据后可以对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处理,尤其是可以进行现场实时化的分析与计算,并绘制不同的效果图进行输出,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勘查的效率。这样的勘查技术适应对地下目的物的勘查,高密度的电阻勘测技术形式很多,总电极数和点距离可以按照场地的需求进行设置。一般固定的扫描断面的测量可以将电阻率断面看做是梯形剖面;变断面连续滚动扫描则可以将电阻率断面看做是四边形。对高密度的断面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分析可以借助边界单元法、有限元法、目标相关计算等,三种方式的分析优势不同,各有优势。通常是按照相关的工程而进行确定。高密度电阻率勘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以往的电法在野外勘察中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可以极大地丰富数据资料,使得直流电阻的勘测技

术应用获得较好的成效。在具体的工程中电阻率法的应用案例如:在某个桥梁工程中,工程中对勘察采用了物探和钻探技术,钻孔四个获得岩层的基本分布情况,是自上而下分别是砂卵层、含砂粘土、二叠系灰岩。钻探中发现孔内的砂卵层厚度的改变不大相对稳定,但是灰岩层的厚度改变较大,四个孔中灰岩层厚度均不同,其中一个孔的钻探至50m未见到基岩层,钻孔中灰岩的岩芯相对完整,没有发现溶蚀和溶洞等情况。在桥梁的桩基施工前进行超前孔施工却发现了岩层中差异较大且发现溶洞,在出现较大反差的情况下决定采用电阻率勘察与钻探配合,勘察地下基岩层面情况,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测量,布置测线四条,点距控制在2m,通过已有的钻探资料进行深度矫正,最终获得了地下岩层的勘测图,可以发现灰岩电阻率的变化,灰岩岩层所呈现的是石林形状,整体呈现的左高右低的情况,溶洞反应十分明显,位置确定准确,在未见基岩侧测得基岩深度65m,后用钻孔勘测进行验证,电阻率测量基本准确。 2地震波勘测技术 地震波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地震波对地下目的物进行勘测,利用回波来完成对地下目的物的描述,目前应用的是一种类似与CT的成像技术,其走势有明显的人工激发特征,主要针对的对象内部速度改变,以此测定地层的边界情况,其获得的是波速改变的图形分布。地震波的技术是在上个世纪的中期发展起来的,地震波CT技术最初的

工程地质论文一

工程地质小论文 摘要: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现象,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的结论性错误。今后十年,将有可能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又一个事故高发期。工程地质对地球环境的保护要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关键词。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勘察环境分析人才机遇 工程地质对于工程师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引起地质环境的改变,工程地质问题造成工程建设的被动与失败的若干实例证实,许多人对工程地质又是陌生的。 人类历史刚刚翻开新千年新世纪的第一页,一场以高新技术为前导的产业革命却早已开始了,工程地质学科必将在这场革命中获得新生。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伴随着矛盾与冲突,特别是体制和机制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需要协调与适应,改革就成为必然。 当前,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专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斗争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类工程活动不是改造自然而是如何顺应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问题,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都要认真关注,并勇敢地承担起应尽的职责。 1 工程地质学科的起源与发展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球科学。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兴建各种工厂、水坝、铁路、运河等工程建设的需要,地质学家开始介入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工程实践和开拓性的理论探索,首次出版了“工程地质学”专著,工程地质学开始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工程地质勘察则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和平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工程地质学在这个阶段迅速成长起来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工程地质学大为长进,内涵和外延都焕然一新,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行列中的重要分支学科。 中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在解放前基本上是空白,建国后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50年代初开始引进苏联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走过了我们自己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辉煌历程,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工程地质学体系。特别是在水利水电行业,举世瞩目的三峡、小浪底等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澜沧江、红水河、雅砻江、乌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众多大型梯级水电站的兴建,以及若干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其它水利水电工程,充分积累了在各类岩性地区和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地质工作的丰富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规范。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地将数理学科的新成就和高新技术及时吸收进来,极大地丰富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使我国工程地质学达到现代科技水准,逐渐成为国际工程地质界的重要成员之一。 今天,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工程地质定性描述和定性评价的范畴,发展成为集多种勘探手段去获取基础性地质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类汇总、整理分析、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地质预测、工程措施的建议等等既特殊又复杂的综合性专业。任何一个成熟的设计师,都会清楚地意识到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位置。无数重大工程成败的实例足以证明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的权威性。

土木工程地质论文

土木工程地质论文 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与地质相关的问题,下面就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土木工程地质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1当下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落实 在当下的建筑工地,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相当落后,由于作业人数众多,管理层面相当混乱。同时,在施工现场,建筑工程企业对于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从而导致在施工现场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办法。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很少有组织者管理者愿意呆在建筑工程工地的施工现场,对于工地人员的管理通常由带领的“老乡”进行管理。这样,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公司检查不能有机结合;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对于基层的处于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管理办法相当混乱。而项目经理只抓生产,不顾安全,更有甚者对上级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彻底整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落到实处。 1.2管理人员工作职能不能发挥 在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建筑单位所委派的管理人员往往不能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对于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安全作业工作管理更是无从谈起。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合并,专职安全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对于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管理而言,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因此,不能对于所在工地进行一

个彻底熟悉。在这样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决策,必然会产生偏颇。同时,很多安全员技术素质差,由于很多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缺乏对于安全人员的重视,因此,处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他们对安全管理略知皮毛,既无监督管理职能,又不能履行职责,因此,落到实地当中的安全监管效果微乎甚微。 1.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在施工现象,通过对于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都是由一些40岁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组成。其中有许多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而且对于建筑工地的工作,许多人都是根据老乡的关系,第一次进行建筑业的工作。他们对于建筑工地的现场施工安全意识和概念几乎为零。这些都源于建筑企业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及时、不落实,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作为建筑业,对于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如果没有经过一系列科学的培训,单单是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和效率,便随意任用的现象极为普遍。因此,在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违章作业的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多数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认识,进行岗前培训都是加强建筑工地质量安全控制的范畴。 2建筑工地安全控制的思考 2.1树立安全生产观念 在建筑工地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树立安全的生产观念。建筑企业可以在工地张贴一些安全生产的标语,可以实时提醒现场作业的工作人员注重操作的合理性。同时,树立安全生产观念更重要的是将安全工作的理念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在实践过程当中拥有一个正确的意识指导。贯穿于工期、

岩土工程勘察论文

我看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是一门包括岩体工程和土体工程的学科,就工程学科而言,要处理好各种条件下的低级,确认工程建筑地基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就必须具有地质学、材料学、实验及力学、基础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包含有关土木工程学科的分支称为岩土工程。在我国,因不同的历史沿革形成了以土力学和基础工程为学科的传统岩土工程和包括土力学、基工程、岩石力学和地下工程、工程地质三个领域的广义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作用。作为建筑物地基时起着其上结构和各种荷载的支撑于传力的作用;作为地下工程,其周围岩土体通过围岩对建筑物起着施力的作用等。就岩土工程本身而言,由于多种因素的不确定性看,因此,要获得准确分析资料和设计参数往往难度很大,其复杂性也反映了岩土工程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的技术与任务包括岩体和土体的工程性质及评价、岩土工程勘察、土地基和岩石地基工程、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岩土边坡工程、滑坡治理、地下洞室、岩土工程爆破、岩土工程防护技术、原位测试技术、土工聚合物等。由于对此的认识与了解不够,这里只能粗略地介绍一些关于岩土勘察的知识。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是运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技术方法有效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对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从而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或改造其不利因素,进而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和正常使用。岩土工程的基本任务是:1、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即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质量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2、查明工程范围内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的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治理所需的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3、分析研究施工过程可能出现得岩土工程问题,并依此提出对应的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法建议。4、对建筑地基做出评价,并对基础方案、岩土加固与改良方案及其他地基设计方案。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6、为现有工程安全性评价,拟建工程为现有工程的影响和事故工程的调查分析提供依据。7、指导岩土工程自爱营运过程和使用工程的长期预测,如建筑物的沉降与变形等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有: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检测、勘察资料的室内整理等。其中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初期阶段进行。在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和初步勘察阶段,工程测绘和调查发挥重要作用。为体现岩土工程勘察为设计服务的宗旨,勘察阶段划分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由于岩土工程设计划分为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可分为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又称“选址勘察”),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施工勘察阶段。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正是在第一第二阶段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详细勘察阶段可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对某些地质问题做补充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实际是运用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地面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根据野外调查和测绘的结果,绘制工程地质图,以此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地下地质情况。此法是率先进行的勘察工作,具有指导勘探、测试等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但单靠此法无论在认识的深度和定量评价的要求上都是不够的,还必须实施其他勘察方法,特别是需要通过勘探

工程地质学论文

道桥专业学习工程地质学的意义 ——浅析工程地质对公路桥梁的作用 摘要:工程地质是道路、桥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其他各项设计工作的基础。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工程地质有许多分支,主要解决的是施工区域地质对施工的影响,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具体应用于道路、桥梁设计领域,主要针对道桥修筑地的地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总结,并给出解决办法,因此在许多土木工程中这门应用科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工程地质;桥梁;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选线;工程地质信息;区域稳定性; 引言: 工程地质学作为道路桥梁的专业课程有着其特殊的作用。它不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地质学的大门,同时也为之后土力学的学习奠定了一些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门课对于公路桥梁设计有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当我查阅相关论文、学术期刊后更是明白将来如果在道桥方面继续深造必须深谙地质学的相关知识。本文将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选线、工程地质信息以及区域稳定性四个角度来阐述其对公路桥梁设计、施工的巨大作用。 (一)工程地质勘察与桥梁设计 桥梁是公路工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线路跨越河流、沟谷或道路时需要架设桥梁,这就决定了桥梁必定是是线路通过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主要工程。 在公路工程地质勘测中,如果对桥址周围的工程地质特征了解不足,在桥梁施工、运营时会遇到不少问题,如:有的将墩、台设在滑坡上,基坑开挖时引起滑坡复活,而使已建成的墩、台错位;有的墩、台建在岩溶洞穴上,致使墩、台倾斜,无法使用。查明建筑物场址周围的工程地质条件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正常使用,这对于桥梁也不例外。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桥位选择、桥梁基坑稳定性和正确选定桥基承载力,是

工程地质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岩石风化与全球环境 摘要:岩石风化是指位于地壳表面的或接近于地面的坚硬岩石经受风、电、大气降水和温度等大气营力以及生物活动等影响,使岩石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风化作用会导致岩石的稳定性和强度降低,由紧密地大体积的块状转化为小颗粒状的粉尘或颗粒,通过风力、水力的搬运作用抵达各地,对当地环境情况产生影响。 关键词:岩石风化,全球环境 1、岩石风化 按照风化营力来分,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类。岩石风化是风化的一个类型,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岩石风化。岩石风化是使原来的母性岩性质改变,最终形成风化程度不同的风化岩。岩石的风化一般是由表及里,所以地表部分受岩石风化作用的往往是最显著的,而岩石的物理性质也因风化剖面的深度不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根据岩石风化程度的深浅不同,可将风化剖面自下而上分为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和微风化带。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气候因素、岩石因素,地质构造等。 2、物理风化与全球环境 物理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变化、水的

冻融、盐类结晶、植物根劈等力的作用下, 引起岩石的机械破坏,而不伴随的化学成分 和矿物成分明显变化的现象。其中温度变化 是影响岩石物理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由于 产生温差使岩石膨胀和收缩交替变化,久而 久知引起岩石破裂。 在寒冷地区,影响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 是冰劈作用,由于昼夜温度变化较大,石材 内和外表的水分在石材的孔洞、缝隙、装饰 缝、安装缝之间交替冻结—融化—再冻结—再融化,由于水与冰的膨胀与收缩力反复进行,终造成石材表面和近表面的结构松动与裂隙,使石材碎裂。 这种破裂只是使岩石有大块变成小块,由小块变成沙和细粉,最终成为岩土。岩石破碎成块,晶体间的连接削弱。根据文(1)可知,机械侵蚀率和化学风化率是决定岩性的主要因素,地势与径流影响了河流颗粒物的输送,而径流和气候则对河流溶解离子的输送影响较大。 最终岩石碎块经过沉积作用影响当地地质与环境。 物理风化其结果既破坏了岩石的结构构造,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又为化学风化开了方便之门。 3.、化学风化与全球环境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水和个中水溶液的化学作用 和有机体的生物化学作用下所引起的破坏过程,如: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气反应生成碳酸,能溶蚀石灰

【论文】工程地质勘查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工程地质勘察:作业一 论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 工程地质勘察手段和方法主要运用坑深、物探、钻探等,对在城市建设、大型厂房建设和桥梁建设工程初期规划的区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基岩地质资料。作者主要从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评价五方面对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进行论述。关键词; 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建设;作用 引言 为了查明建筑厂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证工程地质问题,正确地做出工程地质评价,以提供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所需的地质资料,就需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不同类型、结构和规模的建筑物,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以及所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各不相同,因而勘察方法的选择、工作的布置原则以及工作量的使用也不相同。为了保证各类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首先必须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在此基础上安排勘察工作。应制定适用于不同类型工程建筑的各种勘察规范或工作手册,作为勘察工作的指南,以保证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和精度,因此本文从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评价四方面对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进行论述[1]。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 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则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来实现的。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①查明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②选择地质条件优越的建筑场地。 ③分析研究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④提出有关建筑物的类型、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建议和方案。

⑤提出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条件的方案和措施。 ⑥预测建筑物建成后存在的问题,制定保护地质环境的措施。 由此可见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 二、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作用 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不同作用,决定了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原因。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应力变化和地下水动力特征变化而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变化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实施至关重要。建筑物自身重量对地基岩土体施加的载荷、坝体所受库水的水平推力、开挖边坡和基坑形成的卸荷效应、地下洞室开挖对围岩应力的影响,都会引起岩土体内的应力状况发生变化,使岩土体产生变形甚至破坏一定量值的变形是允许的,过量的变形甚至破坏就会使建筑物失稳。建筑物的施工和建成经常引起地下水的变化,从而给工程和环境带来危害,如产生岩体的软化和泥化、地基砂土液化、道路冻害、水库浸没、坝基渗透变形、隧道涌水、矿区的地貌塌陷等[1]。 由此可见,工程建筑物对地质环境的作用性质和强度,取决于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和结构,同时也取决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这些工程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促进了工程地质勘察的发展,更加的强调了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三、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学结课论文

工程地质学结课作业 工程地质学是我来到土木工程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相比其他理论课的枯燥无味,工程地质学上关于基础建设的内容使我第一次觉得我会了一点关于“盖楼”的理论知识。记忆犹新的是老师讲土直径大小时关于地铁基础的修建方法。相比后期比较枯燥的知识,我更喜欢前期绪论的部分。在工程地质学中我了解了有关地震液化,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及其预防,更有关于上海地基特点,角撑使用,抗滑桩等有关基坑和隧道的知识,平心而论,这是我收获最大的一门课程。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会形成很多壮丽的天然景观。 景观方面地表变现为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石林等自然景观。课堂上主要展现了地下溶洞部分的景观。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充满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等,甚为壮丽。 喀斯特地貌对于工程地质的影响方面。由于喀斯特地貌地下部分溶洞洞窟比较多,所以尽量做一些深基础。另外,由于溶洞外部有流水侵蚀,在修建需要很久存在时间的建筑时要注意勘察地下暗河。在勘察时,要注意避免出现串珠状溶洞,否则深基础也是没有用的。另外根据资料,岩溶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和塌陷等地基变形破坏,当地基评价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时,需要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在施工现场遇到泥隙、泥槽、溶洞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穿越式,即下挖穿越,采用桩基础;二是跨越式,即加强梁的钢筋或增大梁的宽度。对地基稳定有影响的岩溶泥隙、泥槽、溶洞,应根据其位置、大小、埋深、围岩稳定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因地制宜的采取处理措施。 泥石流、滑坡、崩塌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三种地质现象的区别为,泥石流属于滚落的碎石流,滑坡是一种减性山体移动现象山体在

地质灾害论文(新、选)

题目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住这些地区,地震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它是又一类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崩塌是陡坡上大块的多裂隙的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落的现象。滑坡是斜坡上不稳定的土体(或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崩塌实际上是滑坡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本书中一般不再单独说明崩塌的问题、泥石流是山地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爆发的饱含大量水、泥、砂、石块的洪流。本节仅就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滑坡和泥石流(称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进行介绍和讨论,而自然滑坡和泥石流一般不予赘述。 关键词:地震滑坡泥石流防护措施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a mountainous country, mountainous, hilly and more rugged plateau accounted for two-thirds of the nation's total. Live in these regions, the earthquake i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collaps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disasters, it is another kind of serious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Collapse is a steep hill chunks of multiple fractures of rock mass under earthquake force or gravity burst phenomenon. Landslide is unstable slopes and soil (or rock)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force or gravity along a slip surface (sliding zone) slide down the phenomenon as a whole. Collapse is actually a special case of the landslide, therefore, generally no longer alone in this book explained the problem of collapse, debris flow is a mountain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force or gravity broke out

工程地质学结课论文

通过这学期的《工程地质学》课程的学习,让我收获巨大。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一些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工程地质的主要任务等。了解到地壳及其物质组成,矿物,岩石的基本概念,成分地质年代的发展。还有褶皱,节理和断层是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和褶皱,节理断层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素等。地下水的基本概念,类型,补给,径流与排泄。风化作用,河流的侵蚀、搬运与沉积作用,岩溶作用,斜坡与边坡地质作用等。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工程地质工作已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是客观存在和被实践证明了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也越来越大。而作为一个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因此,通过学习工程地质,更加体会到在采矿设计施工中的应用中,泥石流造成工程地质条件对影响较大。特别是露天煤矿或者位于山区煤矿、矸石山治理,地表破坏容易造成泥石流,人工边坡加大了坡的陡度和高度,破坏了自然边坡的原有应力状态,可能使边坡发生失稳。通过对工程地质的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应该时刻报以对工程严谨的态度。下面我那就工程地质学中地质灾害中有关泥石流成因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一、概述 泥石流是一种特殊气候及相关条件产生的地质灾害,是洪水将含有砂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他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比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的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是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和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时期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

《工程地质》论文考核要求1

重庆交通大学20 13-2014 学年第 1 学期 论文考核要求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课程所在学院:国际学院 考核班级: 12土木工程1、2、3 班命题人:肖巧林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出勤及课堂陈述占30%,课程论文占70%。 课程论文要求: 1、根据《工程地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结合课程特点,对岩石、地质构造、地下水、河流地质作用、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等对公路工程在设计、施工、后期运营的影响。涉及各类地质现象的形成原因、特点、分类、危害及主要的工程防治措施。论文既可以从该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地位和作用大的方面着手,也可以从某种工程地质现象小的方向进行论述。论文题目自拟。 2、论文要求用中英文对照写作; 3、论文要求打印,论文字数范围中文不少于1500 字; 4、论文完成时间:第18周星期一之前; 5、课程论文评分标准: 一、论文考核课程成绩实行百分制。 二、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以下为具体参考标准: (一)优秀(90——100分) 1.语言通顺流畅,无语法错误,无拼写错误。 2.内容完整,资料数据翔实准确。 3.格式正确,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二)良好(80——89分) 1.语言基本通顺,基本无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2.内容基本完整,资料基本翔实准确。 3.格式基本正确,结构比较严谨,层次比较清楚。(三)中等(70——79分) 1.语言基本通顺,有少许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 2.内容较完整,资料比较翔实准确。 3.格式基本正确,结构欠严谨。 (四)及格(60——69分) 1.语言基本通顺,语法或拼写错误较多。 2.内容不太完整,资料数据有错误。 3.格式不完全符合要求,层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五)不及格(59分以下) 1.语言不通顺,语法或拼写错误多。 2.内容不完整,资料数据错误较多。 3.格式不符合要求,结构混乱,层次不清。

工程地质小论文

滑坡地质灾害的工程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 李赟 2013331220063 13土木工程(3)班 滑坡地质灾害,是斜坡土体和岩土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滑坡的位置不同,造成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国内发生的滑坡现象也越来越多。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具有灾难性的。而对于我们土木工程的学生来说,学习研究滑坡地质灾害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解决这些的问题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滑坡带来的工程地质问题 山体滑坡的高发地一般在我国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它与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一样有着比较大的危害。我国的国土极为辽阔,地理条件也比较复杂,导致我国的山体滑坡的分布也比较广泛,特别是我国的西北,西南等山区。这些地区一旦发生山体滑坡,大片的山体会相继的出现长期,缓慢并且有间歇性的滑动。滑坡的山体不一,小的有几百立方米,大块的则会有几十万立方米到几百万立方米。在西北地区的黄土滑坡是西北地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黄土滑坡后缘地裂缝发育,具有高陡的后壁以及演化特征。有些比较严重的山体滑坡,则可能吞下山下的整个村庄,或者截断河流,产生堰塞湖,破坏大面积的农田记忆森林,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故,我们土木人在今后的各类工程施工时,尤其是山地施工时,要尤其注意山体滑坡的问题。 二、影响滑坡的因素 凡是引起斜坡岩土体失稳的因素称为滑坡因素。这些因素可使斜坡外形改变,岩土体性质恶化及增加附加荷载等而导致滑坡的发生。概括起来,主要的滑坡因素有 1、斜坡外形:斜坡的存在,使滑动面能在斜坡前缘临空出露。这是滑坡产生的先决条件。当斜坡愈陡,高度愈大以及当斜坡中部凸起而下部凹进,且坡脚

工程地质课程论文

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对策 姓名吴能森学号201104100105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土木111班) 摘要:我国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多山川、河流与丘陵,同时全球的气候变化加剧,造成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等带来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大部分的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因素引发的,也有一部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我们只有认清我国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了解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严谨的防御计划和措施,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在大量调查与研究数据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以及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并阐述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及重要性。 关键词:地质灾害;现状;原因;防御措施 一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 地质灾害是一种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区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地质灾害进入频发阶段。从1998年长江的特大洪水,到2010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8月舟曲泥石流等,仅2010年一年,我国就发生26009起地质灾害,其中包括19101起山体滑坡、4756起崩塌、911起泥石流、332起地面塌陷、161起地震缝、36起地面沉降,造成数以千计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地质灾害对国家的建设、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1]。为了减少损失, 查清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 国土资源部从 1999年开始,在地质灾害严重的县(市),陆续部署开展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调查的重点是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 6 种地质灾害类型。据调查数据显示, 其中滑坡占灾害总数的51%;崩塌占17%;泥石占8%;地面塌陷占 5%; 地缝占 3%; 不稳定斜坡占16%。可以看出,斜坡灾害(崩、滑、流、不稳定斜坡) 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因此, 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防治任务十分繁重。

工程地质勘察论文

工程地质勘察论文 浅谈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地质勘察的一些实用方法 摘要:近年石油、天然气管道发展迅速,相关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也比较多,从事这类地质勘察项目技术要求比较高,难度较大。为了做成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讲究方法、总结经验,最快最好的把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管道,岩土,工作方法 近年来由于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发展迅速,管网遍布全国,我们接触管道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机会也比较多。这类管道工程由于其线路长,铺设管道通常采用水平定向钻进或钻爆等技术,通常会经过或穿越各种地层,其复杂性可想而知。从事此类项目的时候会通常会遇到较多的难题,所采用的工作方法也比较全面,这在其他勘察项目中比较少见。 工程地质勘察的常用技术手段无非就是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测等,然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利用好这些方法及手段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困难才是关键。下面就列举我完成的一些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地质勘察项目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首先,钻探质量的控制是整个勘察项目中的一个关键点及难点,

如何保证稳定钻进及较高的取芯率是我们所追求的。通常在饱和软土或砂卵石层以及花岗岩砂砾质粘性土中钻进时,易发生孔壁坍塌或缩径,需采用护壁措施,通常可采用套管跟进护壁或泥浆护壁两种方法。对于岩层的钻进,因岩石的硬度、可钻性和研磨性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钻进方法和工艺。对于软、中硬的岩石多采用硬质合金钻头钻进,对于硬、坚硬的岩石多采用金刚石钻头,由于金刚石钻头钻进转速高,对岩芯产生的扭力较小,岩芯采取率和取芯质量都较高;另外,根据我们的经验,在有些灰岩、泥砂岩地区,局部地段有些岩石耐磨性较好,但是硬度一般,采用普通金刚石钻头钻进困难,进度很慢,我们可以采用专门的钻头进行钻进,一般可在地方地质商店购买。 其次,在管道穿越工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较厚的填石、抛石等,如果采用水平定向钻进进行铺设管道,选择出入土点需要避开这些地层。对于这些地层,一般采用钻探的方法很难进行钻进,进度很慢,成本太高。在某沿海管道穿越工程中,在预计出入土点处附近填石太厚,分布范围很广,钻探基本上是钻进一个回次,起钻的时间,掉渣基本又把钻孔填满了,填石成分复杂,大小不一,很难钻进。在此期间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下套管、跟管钻进、灌注水泥等,但是效果不佳,花费成本巨大。最后我们干脆采用钻探辅助以物探的方法,大大减少钻探的工作量,节约成本和时间。采用瑞雷面波勘测的方法,通过观察瑞雷面波频散曲线来确定填石层厚度。在土体密实完整时,瑞雷面波频散曲线是连续、圆滑的;而在波阻抗突变的地方(比如人

工程地质实习论文范文2篇

工程地质实习论文范文2篇 工程地质实习论文范文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探讨 一、工程钻探与山地勘探 1.金刚石钻进技术 我国的勘探工作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在70年代才初步发展,到80年代的时候才逐渐得以推广。通过利用这项技术大大改变了我国钢粒钻进与硬质合金钻进的落后局面,使我国的钻探效率大大提高,岩心的采取率达到了90%。金刚石钻进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相关的设备、仪器的发展,使我国的勘探事业更好地发展。 2.砂卵石层钻进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钻探工作中,砂卵石钻进技术一直是一项较难掌握的技术,由于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我国也逐步加强了对其认识程度,在“六五”技术攻关中,对砂卵石钻进以及取样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很好地攻克了这一难题。在此次攻关中研制成功的sm植物胶以及my-1a植物胶,在对砂卵石层钻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3.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技术 相对于其他的技术来说,这项技术是一项比较先进的技术,其主要的技术原理就是在勘测的时候做到了在不提钻的情况下采取岩芯。80年代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深孔中,但是在浅孔应用中

也存在着相应的优势。 4.软弱夹层钻进技术 由于一般的金刚石钻进技术不能很好的处理软弱夹层的问题,成功率在50%左右,这样很难保证生产的需要,造成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诸如在原来的技术的基础上又采用了悬挂装置、岩芯堵塞报警装置、扶正装置等新技术。这项技术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证明了其技术方法的很好的应用型,目前该项技术已经被编入了行业的规范里面。 二、遥感技术应用 1.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 遥感技术由于具有辽阔的视野,所以其能够提供宏观线形的结构指征,这样就能够让研究者更好地对当地的地质情况、水文情况、地貌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其生长的资料对于研究当地的构造框架、断裂体系、周缘构造等都存在着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解决这个问题。 2.水库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研究 在对某些工程区的内的岸坡等地的滑坡、泥石流等松散堆积体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可以利用遥感技术,通过拍摄航片或者彩红外篇的方式了解当地的地质情况。在对其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就可以进行现场的勘察、复查、检查工作。了解这些地区病害的现状,并找到触发原因,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作的进度。 3.岩溶调查

工程地质学论文

我国不良地质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科目:工程地质学概论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简述我国不良地质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地质环境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地质灾害也越来越频繁,不良地质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工程建设带来越来越多的灾害,本文在此浅谈一些我国不良地质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关键词』地质不良地质工程地质 我国的特殊地质及不良地质地区的地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山区(地)常见的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其他还有岩溶、风砂等。 一、崩塌的概念; 崩塌是指陡峻斜坡的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崩塌经常发生在山区河流、河谷的陡峻山坡上,有时也发生在高陡的边坡上。它来势迅猛,对道路交通可造成直接危害。在设计中应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陡边坡,避免大挖大切。在施工中应清除坡面危石或采取坡面加固、调整水流等措施。 二、滑坡的概念; 滑坡的概念;滑坡是指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一定的软弱面或华东带整体下滑的现象。西南地区(云、贵、川、藏)是我国滑坡分布的主要地区,其他地区的山区、丘陵区、包括黄土高原,亦有不同类型的滑坡分布。 1滑坡的发育过程; (1)、蠕动变形阶段;历时长,是滑坡预测和预防的重要阶段。 (2)、滑动破坏阶段;速度大、来势猛、破坏力大。 (3)、渐趋稳定阶段。 2、影响滑坡的因素 (1),边坡形态;坡高,坡角。 (2)、岩土性质;强度,含水量,完整性。 (3);构造面的产状。 (4),水;静水,动水 (5)、振动荷载;地震。

三、泥石流的概念; 由暴雨或冰雪迅速融化形成的一种突然爆发性的含大量泥沙、石块的急骤水流,并且携带堆积在缓坡或山谷中的大量堆积物成为泥石洪流冲向山前地带的现象,称泥石流泥。石流是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或山前区,与水文气象、人类活动有关,是突然爆发性的,由泥砂石块组成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防治可考虑水土保持、跨越、排导和滞流拦截等措施。其形成原因主要有;(1).沟槽纵坡较大、便于积水、集物的陡坡的地形地貌。 (2).流域内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 (3).流域中上游有大量的降雨,急剧消融的冰雪或水库的溃决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供给。 四、岩溶的概念; 岩溶是岩溶作用和岩溶现象的统称。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长期化学溶蚀和机械侵蚀作用,形成特殊地貌形态和水文地质现象。对于岩溶地区修路应注意了解岩溶发育程度、形态和分布规律,充分利用某些可以利用的岩溶形态,避让或防治岩溶病害对路基稳定造成的影响。 五、风砂地区的道路应注意对路基的防护和防止砂埋,植物固砂是防治砂害的根本措施。 我国的不良地质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及国民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发展制约,是现阶段工程地质学研究,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 我国工程地质环境形成的制约因素是多样性的。为了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互馈机理,首先必须认识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而现今地质环境又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联合作用下逐渐发展演化而成的,要认识其基本特征和预测其在人类工程活动作用下的发展趋势,就有必要追溯其发展演化过程,把握其发展演化的总趋势。内动力地质作用由于地球内部能而产生,主要在地下深部圈层进行,但也波及地表。它使岩石圈变形、变位、变质,以至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