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初晓艺王雁群

第一部分概述

临床上,不合理用药时有发生,轻者疗效不佳,延误诊断和治疗,重者使病情加重或导致药源性疾病,以致死亡,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健康的杀手。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

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的本身。国内不合理用药也相当严重,占用药患者的12%~30%,药疗事故占医疗事故的30%,美国有人统计死亡病例中有30%以上是由药疗事故造成的。2011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年度报告,共有69万起,呈逐年增加趋势。合理用药既能节约医疗资源,更能提高疗效。如何合理、安全用药,以期获得最佳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每个医药工作者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第二部分原因及具体案例分析

现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因素浅析如下。

一、选药不恰当,盲目用药

未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是选药不当的主要原因。盲目用药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选用药物不当以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最为严重。例如,日常生活中引起的“头痛脑热”最多的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致,而临床治疗时多数习惯先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其实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当治疗效果不佳时,再改用抗病毒治疗,这样既耽误了治疗,又造成了抗生素滥用。再如在患者痛风性关节炎急症期使用别嘌呤醇。别嘌呤醇促尿酸结晶溶解时可诱发并加重关节炎急性期症状,因此必须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症状消失后(一般在发作后2周左右)才用,不宜在痛风性关节炎

急症期使用。

案例1-1

患者,女,28岁,2日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体温37.3℃,诊断为感冒。

用药

①头孢噻肟钠2g + 生理盐水250ml,每日2次,静脉滴注;

②酚麻美敏片12片×1盒,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

【用药分析】

1.感冒是上呼吸道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二者的混合感染,但多为病毒感染,病程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除非临床诊断证实存在细菌感染。该患者无细菌感染的征象,不必使用抗菌药物,应用头孢噻肟钠等高档抗菌药更是不妥,建议停用头孢噻肟钠。

2.目前尚缺乏针对感冒病毒的特异性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但是,该患者无发热、咳嗽、咳痰,不必用含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和镇咳祛痰药氢溴酸右美沙芬的酚麻美敏片。建议改为含收缩血管药盐酸伪麻黄碱和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感冒药如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每次1粒,每日2次,口服。

案例1-2

患者,男,66岁,高血压并发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

用药:地高辛0.125mg,口服,每日1次;美托洛尔(倍他乐克)50mg,口服,每日两次;双氢克尿噻12.5mg,口服,每日两次。用药3天后患者呼吸困难加重。? ?

【用药分析】

(1)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应从低剂量开始,美托洛尔从6.25毫克、12.5毫克开始,每隔2-4周将剂量加倍,直至最大耐受剂量,不应一开始就用大剂量。

(2)该患者为老年心衰、COPD患者,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伴充血体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由于β受体阻滞的作用,可使支气管痉挛,加重气道阻塞,引发严重呼吸困难,此时β受体阻滞剂不宜应用。

(3)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的治疗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为首选,单用或与利尿剂和强心苷合用,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及降低病死率。由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更完全且不产生缓激肽,而无咳嗽副作用,对COPD患者有利,此时宜选用ARB 类药,停用美托洛尔,改用缬沙坦80毫克,口服,每日1次,同时采用积极改善通气,扩张支气管等对症处理。

案例1-3

女性患者,38岁,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高血压,血压190/100mmHg,蛋白尿(+),尿素氮15.6 mmol/L,尿酸440ummol/L,肌酐350mmol/L。处方:美托洛尔50mg,口服,每日两次;厄贝沙坦150mg,口服,每日1次;呋噻米片20mg,口服,每日两次。尽管采用3药联合降压,可是患者血压仍

150-160/90-95mmHg,控制不理想。? ?

【用药分析】

(1)对发生肾衰/蛋白尿的患者应首选ACEI、ARB、袢利尿剂。在患者肾功能处于较低水平时可应用袢利尿剂呋噻米;ARB类药物厄贝沙坦,其75%经肝排泄,具降压、保护肾功能、除蛋白尿的功用,且对肾功能影响少。此处该两药选药合理。

(2)美托洛尔为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外周血管收缩,增加心脏后负荷,减少肾血流灌注及对糖、脂代谢有不利影响,对肾性高血压控制不利。

(3)建议停用美托洛尔,改用钙离子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5毫克,每日1次或α、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

钙离子拮抗剂扩张外周血管强,降压确切,可减少肾钙化和肾小球硬化,改善健存肾单位高代谢状态,并阻止钙离子进入肾细胞导致的损害,还可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和去甲肾上腺素对肾的损害。由于左旋氨氯地平半衰期长,起效较慢,开始可用尼群地平10毫克,每日3次,加强降压,待患者血压下降至140/85毫米汞柱后改长效的左旋氨氯地平。

卡维地洛为α、β受体阻滞剂,不仅阻断β1、β2受体,同时也阻断α1受体,克服了传统β受体阻断药对心、肾及糖、脂代谢的不良效应,作用时间持久,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还能维持肾血流量,减少蛋白尿,对肾脏有保持作用。

调整用药1周后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肾功能也有所改善。

二、忽视老年人和儿童用药的特殊性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下降,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耐受性相对降低,再加上往往多病并存,病情复杂,用药不当易发生不良反应。例如,一位平时血压偏低的老年患者,因患有抑郁病,医师让其服用安定镇静药和抗抑郁药,而忽视了他的低血压,因上述两类药物都能引发低血压,使其服药后血压更低,险些发生意外。老人不用或少用药物有:抗胆碱药、抗组胺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

儿童因机体各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生理功能尚未成熟,解毒功能较差,对药理耐受力差。当感冒发热时,忽视了儿童的特点,加之对复方制剂了解模糊,给予含有儿童禁用的吲哚美辛等成分的复方制剂,如克感敏、安痛定片、康必得、复方感冒冲剂等。因儿童肝脏微粒体酶活性弱葡萄糖醛酸结合力差,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较成人低,这类药物多数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儿童用药后体内蓄积,造成肝肾损害。另外给婴幼儿用氨基苷类抗生素,虽然方便无需皮试,但儿童反应能力差,氨基苷类抗生素易损害其第八对脑神经,造成耳聋和肾损害。小儿不宜应用的药物还有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有一定肾、耳毒性,小儿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喹诺酮类药物对生长的软骨有影响,能使未成年人的支重关节的软骨受到侵蚀,应该避免应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案例2-1

王某,男,70岁,腹痛、腹泻5 h,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处方如下:阿托品0.3 mg × 10用法:0.6 mg 口服 3次/d 诺氟沙星0.2g× 24用法:0.4 g /次口服 2次/d 【用药分析】患者是70岁男性患者,其肝肾功能已降低,一次口服0.6mg阿托品及0.4g诺氟沙星,剂量均偏大;另外,老年男性患者很可能有前列腺增生致排尿不畅现象,而阿托品可松弛泌尿道平滑肌,会加重上述症状。应改用山莨菪碱,后者对胃肠道平滑肌解痉作用选择性高,较安全可靠。

案例2-2

患者,男,63岁,就诊时血压190/120毫米汞柱,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空腹血糖5.8mmol/L,尿蛋白(+),尿酸410umol/L,低密度脂蛋白3.1mmol/L。患者嗜烟酒,体重指数(BMI)29.50Kg/m2。

用药:倍他乐克25毫克,口服,每日两次;氢氯噻嗪25毫克,口服,每日两次。用药后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仍在150/100mmHg左右;1周后查空腹血糖6.8mmol/L,尿酸460umol/L,低密度脂蛋白3.40 mmol/L,均有升高。

【用药分析】

(1)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利尿剂氢氯噻嗪,两者均能影响糖、脂代射以及诱发高尿酸血症,联用后会引起血糖、血脂升高及高尿酸血症、肾脏病变,且降低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体重。尤其对老年人以及合并上述症状时,应慎用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高血压疗效较差,在2009年版加拿大高血压指南中明确指出,若无强制性适应证,β受体阻滞剂不应作为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因此应停用β受体阻滞剂,首先选择噻嗪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长效钙离子拮抗剂(CCB)。

(2)对于此类高危患者,应针对性应用耐受性较好的长效ARB类药物,疗效可维持24小时。它既可减轻左心室肥厚,保护心、肾和减少蛋白尿,不影响对糖、脂代谢,同时又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延缓糖耐量异常向糖尿病发展。对此患者,宜首选该类药物中的氯沙坦50毫克,每日1次,可一举多得,即降血压、降尿酸、护心、改善左室重构、减少蛋白尿。

(3)噻嗪类利尿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大幅降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但应严格掌握使用剂量。在此,氢氯噻嗪应改用小剂量12.5毫克/天。小剂量(小于25毫克/天),对糖脂代谢无影响。由于氯沙坦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与其联用为最佳搭配,降压效果可翻倍。

(4)可合用钙离子拮抗药硝苯地平缓释片20毫克,口服,每天两次。3药联合使用,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

(5)极高危患者可合用阿司匹林,以协同预防心脑血管病。

(6)还应该应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10毫克,每晚1次,以降低血脂。

(7)同时控制血糖,戒烟限酒,低盐饮食,减肥控制体重到达标状态。

三、用法、用量不合理????

用法、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①剂型使用不正确;②给药剂量不合理;③给药时间不合理。

(一)剂型使用不合理

常见药物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滴丸、泡腾片、舌下片、咀嚼片、软膏剂、含漱剂、滴眼剂、眼膏剂、滴剂、鼻用喷雾剂、栓剂、透皮贴剂、膜剂、气雾剂、缓控释制剂等。其中口服剂型中的胶囊剂、包衣片、缓控释剂型不宜分割服用。包衣或胶囊有遮味,保护作用,分割服用,药物的不良嗅味易造成恶心及呕吐;且胃液易破坏、水解药物,使疗效下降,有的药物还可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出血等。如将阿司匹林肠溶片分割后服用,肠溶片被破坏,片心药物在胃内崩解,造成对胃的刺激。再如康泰克胶囊,其囊内是几种不同颜色的球形缓释颗粒,能在不同时间内溶解。但若将囊心药物倒出用水冲服,便失去了缓释作用。有的药物(混悬液、中药浓缩液)放置后会出现沉淀,在使用前应摇匀,如炉甘石洗剂等。但个别病人只取其上清液使用,真正沉淀的药物被废弃。

此外,还存在剂型滥用,如口服药品用于阴道给药、含化片口服的现象。如甲硝唑片、制霉菌素片、氟哌酸胶囊等治疗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及其他妇科炎症。口服药品在处方组成上与阴道泡腾片及栓剂从配方、制备工艺、给药方式到释药方式都有较大区别,不含发泡剂及易溶基质,片剂当作阴道栓剂使用,药物崩解所需的条件不足,不能迅速在局部达到有效药物浓度,疗效较差,同时,片剂硬度大,对阴道的刺激性比较大。再如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给药吸收完全且迅速, 2min~5min即发挥作用,血药浓度高,能迅速缓解心绞痛,而口服后则吸收缓慢,在肝内大部分失活,血药浓度极低。强镇痛药二氢埃托啡片,舌下给药吸收快而且完全,血药浓度高,能迅速缓解症状。治疗咽部疾病时六神丸,喉症丸等局部含化、效果显着。若将这些药品改为口服,则吸收缓慢,血药浓度降低,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无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制备的新型制剂,本身具有特殊结构,药物在体内恒定释放,因其具有给药次数少、高峰血药浓度波动少,胃肠道刺激轻,疗效持久等优点,但控释/缓释剂如无速释部分的品种,不适宜用于急性发作病人,一般情况下应先用常用制剂控制症状,待病情稳定后作为维持用药。12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缓释制剂,因为剂量较大,许多控释/缓释制剂对儿童的安全性及疗效均未建立,没有临床资料证明儿童使用的可靠性,而有人将控释/缓释剂破分后用于小儿更不可取,服用后可使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释出,血药浓度大为升高,引起毒性反应。多酶片用于婴幼儿多酶片是淀粉酶、胃蛋白酶和胰酶3种消化酶的双层糖衣片,外层为一般肠衣,淀粉酶和胃蛋白酶在药的中外层,可在胃内发挥助消化作用。而胰酶则在碱性的肠道中发挥作用,帮被

包裹在药片的内层,若药片研碎则失去保护作用,龙其是胰酶粉制剂残留在口腔中可破坏口腔黏膜,引起严重的口腔溃疡。因此,多酶片不宜研碎服用,不宜用于不能整粒吞服的婴幼儿。

药师应充分认识到药物剂型合理应用重要性,了解药物剂型的进展和特点,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药学服务能力。

(二)用药剂量不合理

给药剂量不合理包括:虽然使用了对症的药物,但剂量过大或者疗程过长,如给轻症患者使用重药;也有的用药剂量太小或疗程不足,如因畏惧药物不良反应、预防用药、或以为病情减轻过早停药;另外还表现为给药次数不合理。如处方上出现多西环素0.1 g/片,1片/次,3次/d,多西环素的半衰期为12~24 h,只需每日给药1~2次,就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若给药次数过多,实则剂量过大,血浆药物浓度过高,毒副作用相应增加,如对胃刺激增大,引起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再如患者真菌感染,给予口服氟康唑胶囊 100 mg,3次/d。氟康唑胶囊血浆消除半衰期长达30 h,血浆浓度与给药剂量成正比,因此该药每日只需给药1次,首剂加倍。

(三)给药时间不合理

现代生物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激素分泌、酶的活性都呈节律性变化,机体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浓度、代谢和排泄等也具有昼夜节律性改变。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因此晚上给药比白天更有效,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同一种药物,同一种剂量,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用药,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给药时间不合理不仅不利于药物疗效的发挥,而且会增加药物用量,提高费用,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用药应参照各类药物的时间药理学,选择最佳的给药时间,以求用最小的药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案例3-1

男性患者,49岁,高血压。医嘱:将20mg硝苯地平缓释片掰开,分成10mg,口服,3次/日。

【用药分析】

硝苯地平缓释制剂掰开给药,会破坏药物的缓释结构,使药物失去缓释作用,造成瞬间药物浓度增高,作用时间缩短,从而导致血压波动,对治疗不利。缓释制剂为长效制剂,作用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可达12小时,每天两次给药即可;同时应告知患者可以选用10毫克的缓释片。

案例3-2

女性患者,62岁,高血压。处方:左旋氨氯地平2.5mg,口服,每日两次。

【用药分析】

左旋氨氯地平半衰期长达45小时,为长效制剂,每天1次足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如单剂量疗效不佳,可予以5mg,口服每天1次,或2.5mg,口服,每日1次,并联用ACEI/ARB制剂。

案例3-3

患者,女,72岁,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单纯性肥胖症。

【处方】

①洛伐他汀胶囊20mg×12粒×2盒,每日1粒,口服;

②消胆胺散4g×12袋×2盒,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

【用药分析】

1.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与考来烯胺(消胆胺)等胆汁酸螯合剂联合应用,可增强降胆固醇效应。但两者如果同时口服,考来烯胺可在肠道与洛伐他汀结合,降低后者的生物利用度,使疗效降低。由于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洛伐他汀等他汀类调脂药在睡前服,有助于提高疗效。两者合用应至少间隔2小时,可于餐前或餐时服用考来烯胺,睡前服用洛伐他汀。

2.洛伐他汀用于轻、中度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口服常用量为1日10~20mg。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洛伐他汀剂量宜减小,可改用10mg或4mg规格。

四、联合用药不合理

随着药学事业的发展,研制出的新药不断推向临床,临床用药的处方更趋复杂,联合用药为常见的给药方式。然而联合用药要考虑到各种药物的理化性质,配伍是否恰当;否则,会造成血药浓度的波动高于或低于有效的血药浓度范围,降效或未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另外,因各种药物都有其固有的独特作用,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拮抗作用,所以作为药师除了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适应症,也要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联合用药不合理包括:①重复用药或同类药物联用;②药物配伍不当;③药物相互拮抗,药效降低;④药物联用加重副作用;⑤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

(一)重复用药

重复给药包括联用药物作用机制、作用靶点相同,中西药合用成分相同或相似。

案例4-1

男性患者,63岁,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检验尿蛋白(+)。处方:硝苯地平缓释片2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卡托普利25毫克,口服,每日3次;缬沙坦80毫克,口服,每日1次。

【用药分析】

在上述用药中,硝苯地平缓释片属于钙离子拮抗剂,降压作用强,发挥作用快,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缬沙坦联用,能弥补后者降压温和、起效缓慢的弱点,可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基础治疗及联合药物治疗时使用。另外,钙离子拮抗剂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ACEI和ARB联合应用,在降低蛋白尿或延缓肾功能损害进展方面具有优势。以药物作用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环节上看,两者可能具有互补作用。对于伴有心血管疾病或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ACEI与ARB具有相似的靶器官保护作用。但是有研究显示,与单独应用ACEI相比,联合应用ACEI与ARB虽可使血压进一步降低,但并不能进一步减少其终点事件的发生,反而明显增加不良反应事件(低血压、高血钾以及肾脏损害)。因此,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仅重度心力衰竭与蛋白尿性肾病患者可以考虑接受ACEI/ARB联合治疗,且需密切监视其不良事件的发生。该患者无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仅(+),因此,卡托普利和缬纱坦联用没必要,用其一即可。

案例4-2

患者,男,37岁,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处方】

①醋酸强的松片5mg×30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

②双氯芬酸钠栓50mg×12粒,每次1粒,每日2次,塞入肛门;

③扶他林15g×1支,适量涂于患处,每日3~4次,外用。

【用药分析】

1.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处方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扶他林为商品名,通用名称为1%双氯芬酸二乙胺盐凝胶。

2.双氯芬酸钠栓和扶他林的主要化学成分均为双氯芬酸,能抑制炎症反应中的环氧酶和脂氧酶,抑制炎症渗出、改善红肿、减轻炎症递质致炎致痛的增敏作用,具有显着的抗炎、抗风湿、镇痛及解热作用。

该处方不了解扶他林的化学成分,导致重复用药。双氯芬酸口服、外用、直肠给药具有相同疗效,且外用凝胶具有局部组织有效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故不必使用双氯芬酸钠栓。

(二)药物配伍不当

药物配伍不当包括配伍禁忌和溶媒选用不当。

配伍禁忌用药如维生素C与维生素K1,维生素C与胰岛素,地塞米松与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与维生素B6注射液,6-氨基酸注射液-848与止血敏注射液,脂肪乳与氯化钾注射液等两药同瓶静滴,或产生沉淀,或降效或失效或增加毒性与不良反应,以上两药联用属配伍禁忌用药。

配伍不当还见于溶媒选择不当。如培氟沙星、依诺沙星、奥沙利铂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产生沉淀或络合物;泮托拉唑、奥美拉唑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稀释而产生淡红色沉淀反应。配伍稀释时超剂量、超浓度静脉给药。如1例9岁上感患者医嘱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红霉素1.0 g静滴,1次/日。处方中红霉素日剂量严重超标用量达1 g,超正常日剂量,且浓度过大,易造成静脉炎。

此外,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宜根据说明书选择合适的溶媒,否则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案例4-3

某女,40岁,发热数日,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处方:青霉素钠注射剂 800万U

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 ml ×2

10%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用法:静滴,1次 / d 【用药分析】青霉素钠在水溶液PH 6-6.5时最稳定,如果低于5或超过8时极易分解。处方中青霉素与5%碳酸氢钠加入同一输液,混合后PH > 8,故青霉素分解失活。临床需要使用两药时,应分别注射。

(三)药物相互拮抗,药效降低

两种以上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由于相互作用导致药效降低。常见原因为①两种药物作用在同一作用部位或受体上发生竞争;②体内过程相互影响;③药物效应拮抗。

如冠心病患者为减轻抗血小板聚集药(氢氯吡格雷片)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处方: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片×1片,口服,1片/次;氢氯吡格雷片(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5 mg/片×1片,口服,1片/次;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 mg/片×1片,口服,1片/次。分析: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会抑制代谢酶CYP219,该酶能将氢氯吡格雷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状态,从而抑制氢氯吡格雷的疗效,增加心脏病发作或其他凝血性不良反应(如中风)发生的风险,故合用时应谨慎。

男性患者,48岁。诊断为高血压,胃溃疡。医嘱:奥美拉唑2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硝苯地平缓释片2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患者用药后血压波动,控制不好。

【用药分析】:奥美拉唑可强烈抑酸,造成胃内偏碱性环境,而缓控释制剂一般受pH值影响较大。奥美拉唑可使缓控释系统受到破坏,造成硝苯地平溶出加快,药理作用增强,并失去长效缓释作用,因此造成患者血压出现波动,控制不好。建议停用奥美拉唑,改用枸橼酸铋钾冲剂(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阻止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的侵袭)110毫克,每天4次治疗。换药两天后患者血压控制平稳。

案例4-5

女性患者,因双膝关节疼痛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血压160/100毫米汞柱。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医嘱:卡托普利25毫克,口服,每天3次,用以降压;布洛芬缓释胶囊30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用以抗风湿。治疗1天后,患者刚有所缓解的血压出现反弹,控制不好。

【用药分析】:布洛芬为非甾体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镇痛作用,但它同时也会影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扩血管活性物质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削弱或完全消除此类药物如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其他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与非甾体解热镇痛药联用也会受到类似影响,而钙拮抗剂则不会。

此时宜停用卡托普利,改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或用风湿骨痛胶囊代替布洛芬,仍用以前的降压药。

消化系统疾病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消化系统疾病用药为例,分析一下常见的药物相互拮抗致药效降低的案例。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联用有:

1.抑酸剂+黏膜保护剂

案例4-6

患者,女,41岁,因腹痛2周食欲不振入院。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溃疡(A2期)。用药:法莫替丁,20mg,bid+硫糖铝混悬液,10ml,tid。

患者,男,67岁,因上腹不适、反酸嗳气1月余就诊。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

用药:奥美拉唑,20mg,bid+胶体果胶铋,150mg,tid。

【用药分析】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抑酸剂有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和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其作用均为提高胃内PH值,改善胃内的酸环境,临床上多用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消化性溃疡等酸相关性消化疾病的治疗。

在这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黏膜保护剂也是常用药物。其中,铋剂(如胶体果胶铋)以铋盐的形式沉积于胃黏膜,保护溃疡面并发挥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但这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才能起效。另一种黏膜保护剂硫糖铝,可通过形成硫酸蔗糖复合阴离子发挥黏膜保护作用,同样需要在酸性环境中才能离子化,从而发挥药效。当患者同时口服前述的两类药物时,黏膜保护剂铋剂和硫糖铝会因为失去酸性环境而不能发挥有效作用,而抑酸剂也会因黏膜保护剂而影响其药效。如果确须合用抑酸剂,应在服用黏膜保护剂前半小时或服用后1 小时。

2.抑酸剂+促动力药

患者,男,29岁,因反酸、烧心、胸骨后隐痛1月余就诊。胃镜检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GERD)。

用药:奥美拉唑,20mg,bid+多潘立酮,10mg,tid。

【用药分析】目前研究提示,多潘立酮和抑酸药物联合治疗GERD可增加疗效。但是促动力药可加速胃肠蠕动,从而减少抑酸剂的吸收。同时抑酸剂会降低促动力药的生物利用度。如必须合用,两药应至少间隔1小时,或者抑酸药剂量增加1/4。

甲氧氯普胺、莫沙必利等促动力药也会有类似作用,不宜同时与抑酸剂服用。

3.抑酸剂+铁剂

案例4-8

患者,男,35岁,腹痛1个月,因近3日排黑便就诊。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HGB) 97g/L,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溃疡。

用药:奥美拉唑,20mg,bid+琥珀酸亚铁,0.2g,tid。

【用药分析】消化性溃疡和(或)并发出血的患者常有缺铁性贫血,临床上除须应用强效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外,常同时应用药物补铁以纠正贫血。铁剂以亚铁离子形式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被吸收,胃酸可增加铁剂溶解度,有助于铁吸收。而抑酸剂能减少胃酸分泌,两者合用会降低治疗效果。对于这类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硫糖铝或铋剂代替PPI。

4.抗生素+微生态制剂

案例4-9

患者,男,61岁,因腹泻2日就诊。诊断为腹泻待查。

用药: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0.5g,tid)+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mg,tid)+左氧氟沙星片(0.5g,qd)

【用药分析】微生态制剂是临床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常用的活菌制剂有两类:一类制剂包括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酪酸菌、蜡样芽孢杆菌活菌制剂等,可以大量消耗肠道内氧,造成厌氧环境,促使厌氧菌生长,以利恢复菌群的平衡;另一类包括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制剂等,直接补充肠道正常菌。

当危重病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时,可应用微生态制剂。但是,同时使用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存在2个关键问题:是否会影响活菌制剂的功效?活菌制剂中是否会有耐药因子传递给机体中其他细菌,造成耐药因子扩散?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原则上任何1种微生态制剂都不宜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如必须同时应用,可错开给药时间,或首先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选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菌群失调。

5.抗生素+柳氮磺吡啶

案例4-10

患者,男,74岁,反复腹泻、便秘30余年。结肠镜检查提示,结肠黏膜水肿,充血,肠管运动及分泌物增加。诊断为炎性肠病。

用药:柳氮磺吡啶(2 g,tid)+头孢地尼(0.1 g, tid)。

【用药分析】炎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柳氮磺吡啶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之一。口服柳氮磺吡啶后,小部分药物在胃肠道内被吸收,其余未被吸收的大部分在回肠末端和

结肠由肠道细菌分解成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该药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5-氨基水杨酸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治疗作用。若同时应用抗生素,将会使肠道细菌量减少,影响柳氮磺吡啶的分解,降低疗效。因此,柳氮磺吡啶不宜与抗生素同服。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的美沙拉秦等5-氨基水杨酸制剂,无需细菌分解即可直接发挥作用,因而不受同时使用抗生素的影响。

6.抗生素+思密达

案例4-11

患者,女,53岁,因腹痛腹胀,呕吐腹泻1日就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用药:思密达(3g,tid)+左氧氟沙星(0.5g,qd)。

【用药分析】思密达的主要成分为双八面蒙脱石散,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较强的选择性固定及抑制作用。同时,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膜蛋白相结合、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同时还可以恢复结肠运动功能,降低结肠敏感性,从而保护损伤的肠黏膜,通过减少黏膜溶解和破坏而发挥疗效。同时,思密达在肠道可以形成保护膜,影响抗生素的疗效。若思密达与抗生素必须同时应用,一般两者服药时间应相隔2小时以上。与前述不同,还有研究显示,单一思密达或诺氟沙星对侵袭性细菌性腹泻的治愈率分别为83.78%和87.93%,但思密达联合诺氟沙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温、便次、腹痛等)平均恢复时间缩短,治愈率可提高至98.18%。通过血药浓度测定表明,思密达不影响诺氟沙星的吸收,可同时服用。

此外,思密达也不宜与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散联用。妈咪爱又称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维颗粒,直接补充正常生理活菌,有效保护肠道健康。思密达又称蒙脱石散剂,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一定抑制作用。由于思密达的吸附可影响妈咪爱的活性,故两药不可合用。

7.西沙必利+抗抑郁药

案例4-12

患者,女,48岁,腹泻和便秘多年,交替反复发生,每日多次大量黏液稀便,常伴有腹胀、腹疼和烧心感。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

用药:阿米替林(20mg,qn)+西沙必利(10mg,tid)+乳果糖口服溶液(15ml,prn)+乳酸菌素片(1.2g,tid)。

【用药分析】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多有胃肠道动力学和精神方面的异常,同时接受促胃肠动力药和抗抑郁治疗较为常见。西沙必利是一种全胃肠动力药,能选择性作用于胃肠壁5羟色胺(5-HT)受体,刺激肠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进而促进胃肠运动。抗抑郁药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等多为三环结构化合物,该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5-HT的再摄取而发挥抗抑郁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这两类抗抑郁药均会影响西沙必利的药物作用。

此外,西沙必利与抗抑郁药同属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均能抑制肝脏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同工酶,故两类药物合用增强药物对肝脏的毒性。

(四)联用导致药物副作用增加

常见原因:常发生于两种药物副作用相同或相似,或通过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而使药效增强,易发生毒性反应。上述的西沙必利+抗抑郁药联用副作用即增加。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与维生素C合用易造成磺胺药在肾脏形成结晶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属于磺胺类药物,抗菌谱较广,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鼠疫杆菌等以及沙眼衣原体都有较强的作用。但是,磺胺类药的副作用不能忽视,特别是肾毒性,口服吸收后,经肾脏排泄,当过量服用时,该药在肾小管内可形成结晶,由于本品显弱酸性,在酸性尿中尤其容易形成。维生素C属酸性药物,服用后使尿液酸化,所以两药一起服用,就较容易造成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在肾脏形成结晶,应该尽量避免将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和维生素C合用。

案例4-13

女性患者,38岁,慢性肾炎,高血压。处方:卡托普利25毫克,口服,每日3次;螺内酯2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用药5天后,患者出现下肢软弱无力,心悸。检查血钾为5.8毫摩尔/升(正常值为3.5-5.5毫摩尔/升)。

【用药分析】:ACEI卡托普利因对肾有保护作用,优先用于肾病患者高血压的治疗,但其在应用中会使血钾升高。螺内酯为保钾利尿药,与卡托普利联用,特别是在肾功能不好的情况下联用易使患者出现严重高血钾,应引起高度注意。建议停用螺内酯,改用排钾利尿药,根据肾功能情况可选用噻嗪类或袢利尿剂。

案例4-14

女性患者,68岁,因高血压,心绞痛,一直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毫克,每日两次。后出现心衰症状,予以加服地高辛0.25毫克,口服,每天1次。第五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

【用药分析】:硝苯地平能改变肾小管对地高辛的分泌及重吸收,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25%-45%。地高辛主要以原形从尿排出,两药联用会影响地高辛的肾排出,且地高辛治疗窗较窄,血药浓度在1.8微克/升以上就有10%的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状。两药合用时应监测地高辛的血药浓度,一旦接近中毒浓度时应立即停药;联用时还需减少地高辛用量。也有人认为先服硝苯地平,隔两小时后用地高辛,可避免地高辛引起的心律紊乱。硝苯地平为短效制剂,降压不平稳,可致心率加快,对心衰不利,此例患者可停用硝苯地平改用ACEI/ARB制剂。

(五)中西药物联用不合理

中药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的天然药物,和西药一样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其发挥作用治疗疾病也必须经过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从本质上都是通过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环节而发挥疗效。

随着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发展,中西药联用在治疗上也日益广泛应用。中西药联合应用起到了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降低毒副作用、取长补短的作用,其以见效快、安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临床体系。但是不合理的中西药合用、配伍则可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副作用反应加强,引起药源性疾病,在临床上中西药合用应特别注意与谨慎。尤其是对中药性能不太了解,缺乏中医理论知识,常出现一些问题。常见的不合理联用有西药与甘草、麻黄、丹参等的连用。

甘草在中药处方中用量和用药频率很大。甘草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质,与水杨酸衍生物配伍时加重对胃肠道的刺激,诱发消化道溃疡。甘草与降压药利血平、奎宁合用可发生药理性拮抗,降低降压效果,或加重高血压病情。甘草与利尿降压药合用,减弱利尿降压效果,并促进钾排泄,出现肌无力,心律失常反应。甘草(使血钾浓度降低)与地高辛(在低血钾时地高辛容易发生中毒)同用,可使地高辛中毒率增加。甘草与氨体舒通合用,可竞争靶器官,降低氨体舒通的利尿作用。甘草与诺氟沙星合用可使胃内pH升高,吸收减少,降低疗效。含有甘草成分的中成药主要有:Vc银翘片、西瓜霜退热灵、

小柴胡颗粒、牛黄解毒片、藿香正气软胶囊、小青龙颗粒、蛤蚧定喘胶囊、固本咳喘片、桂龙咳喘宁、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丸、八珍冲剂、玉泉丸、龙牡壮骨颗粒、血府逐瘀口服液、气滞胃痛颗粒等等。

麻黄中含有麻黄碱,对心肌有兴奋作用,可明显加快心率。麻黄碱与强心甙类药物如洋地黄、地高辛、毒毛苷K等配伍应用,可增强强心苷对心肌的毒性,导致心力衰竭。含有麻黄的中成药与复合降压片、优降宁、异烟肼合用产生拮抗作用,可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心律不齐、运动失调性心肌梗死,甚至可引起高血压危象、脑溢血等。麻黄与氨茶碱合用均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但作用环节不同,麻黄碱加强支气管组织中环磷腺苷,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

催化三磷酸腺苷形成。氨茶碱通过抑制细胞内破坏环磷腺苷的磷酸二酯酶活性,而提高细胞内环磷腺苷的含量。二者合用可引起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震颤、头昏及心律失常。中成药含麻黄成分的有:感冒软胶囊、防风通圣丸、通宣理肺口服液。

丹参中含有丹参醌等, 和抗酸药物配伍产生络合反应形成螯合物。含有丹参成分的中成药如丹参片、丹参滴丸、丹参酮、生脉颗粒、心可舒片、血栓心脉宁等,不宜与抗酸药伍用,以避免降低丹参的生物利用度,影响疗效。丹参制剂不宜与抗癌药、止血药同用,与止血药同用可降低止血药疗效,与抗癌药同用有助于癌细胞的扩散与转移。丹参制剂与胃舒平可形成络合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丹参醌具有拮抗雄激素作用,与雄激素合用会降低活性,影响疗效。丹参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混合液中微粒数增加,易产生不良反应。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广泛开展和深入,中药西药联合应用现象也日趋广泛,药师应进一步掌握中西

医药知识,提高用药水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西药的配伍,使其更安全、合理、有效。

五、患者的因素

患者不合理用药的因素是,就诊后不按医师的治疗方案,不遵医嘱,不按剂量服药,自行用药,重复服药而影响药的疗效,尤其是一些常年有病的患者,自己看医学书和药物说明书,自我诊治。其实用药的次数、剂量取决于病情的需要和药物在体内消除速率。医师或药师是根据病情,综合分析,拟定的科学的治疗方案,不尊重科学,将会贻误治疗。

第三部分总结

综上所述,不合理用药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必须重视。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如何选择药物和使用药物,使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这既是医师的职责也是药师的职责,药师要严把处方关,必须掌握更多准确的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等相关知识,同时还要补充相关临床知识的学习,并且,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服务于临床,促进合理用药,通过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才能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浅谈对不合理用药的认识

发表时间:2013-7-29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0期供稿作者:王春丹 [导读] 医师处方配伍合理,剂量准确,药师严格审校调配,发药准确无误,护士正确的使用配伍可以杜绝不合理用药。 王春丹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韩家园林业局职工医院 165125) 【摘要】目的浅谈对不合理用药的认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医师处方配伍合理,剂量准确,药师严格审校调配,发药准确无误,护士正确的使 用配伍可以杜绝不合理用药。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治病也能致病。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药源性疾病对人类健 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理性看待药源性疾病,充分了解药物性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和 禁忌证,合理使用药物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危害的重要前提。 因各种药物都有其固有的独特作用和代谢途径,联合用药不仅产生协同,还会产生拮 抗作用,不仅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有时还会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因此,做好临床合理 用药、走出误区是临床医师和药剂人员共同的责任。当前临床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 健康的杀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指出:目前,药品临床使用环节普遍存在超适应 证用药、超剂量用药、超浓度给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遵守操作规程、静脉给药速度过 快等问题。因此,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性是一个值得医护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不合理用药的表现 目前我国临床用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有病症未得到治疗:患者患有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疾病或症状,但没有得到治疗,包括得不到药物和因误 诊而未给予需要的药物。选用药物不当:指患者存在用药病症,但选用的药物不对症,对 特殊患者有用药禁忌或者合并用药配伍失当等。临床上,以抗生素药物的滥用最为严重。 往往是有了症状,既不管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也不管病原菌的种类,一律统统首选强效、广谱抗生素,而忽视抗生素选用的基本原则,即首选药物一定考虑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用药不足:包括剂量太小和疗程不足,多发生在因畏惧药物不良反应、预防用药或以为病 情减轻而过早停药的情况下。用药过量或过分:给患者使用了对症的药物,但剂量过大或

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修改版

用药不适宜处方(一)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1、硝酸甘油片:口服。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硝酸甘油片舌下给药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为80%,而口服因肝脏首过效应,在肝内被有机硝酸酯还原酶降解,生物利用度仅为8%。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0%。舌下给药2-3分钟起效,5分钟达最大效应。 2、化痰片雾化吸入: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化痰片(羧甲司坦片):羧甲司坦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热水中略溶,在水中极微溶。(略溶:1g:30—100ml,极微溶:1g:1000~10000ml)本品溶解度太小,不可能溶于20ml雾化液中;其次片剂的不溶性辅料如MCC、淀粉、L-HPC等不溶物可沉积于肺部,随雾化液到达患者的肺部,可能造成器官损害。 3、患儿肌肉注射安定注射液: 某2岁癫痫患者,医师处方为其开具安定注射液,肌肉注射。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该药含有苯甲醇,可引起臀肌挛缩症。出生30天—5岁,静注为宜。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4、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静滴: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甲钴胺注射液性质不稳定,见光易分解,要求现取现用,且使用过程中避光,不能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法,只能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临床曾有将其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将导致药物在输液过程中大量分解,起不到治疗作用。 5、卡孕栓舌下含服或直肠给药: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该药正确用法为阴道置入。不同腔道,PH环境不同,卡孕栓专门针对阴道粘膜PH环境设计,从而有效释放药物。改变给药途径,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二)联合用药不适宜: 配伍禁忌 1、多巴胺注射液+速尿注射液: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两药合用,利尿作用增强,但二者配伍后产生理化配伍禁忌,药液呈现黑棕色(盐酸多巴胺是一种酸性物质,分子中带有2个酚羟基,易被氧化为醌类,形成黑色聚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更为明显。呋塞米呈碱性,与多巴胺配伍后溶液呈碱性,使多巴胺氧化成黑色聚合物)。如确需联用,分瓶滴入,或者二药之间间隔一组液体。 2、丹参酮磺酸钠+依替米星注射液: 某科室:两组液体: A组:依替米星+生理盐水250ml B组:丹参酮磺酸钠+丰海能 出现问题:在B组开始输液20ml左右后,输液管路中有橙红色结晶析出。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丹参酮磺酸钠药品说明书中提示该药与硫酸依替米星之间有配伍禁忌。两药不宜同瓶配制,如需联用,输液过程中应有适宜液体过渡。 相互作用 1、头孢曲松与钙剂并用: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国家药监局2007年2月15日发布了《关于修订头孢曲松钠说明书中警示语和注意事项的通知(急件)》,通知中要求,头孢曲松不能加入哈特曼氏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本品与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 2、地高辛与钙盐注射液: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地高辛与抗心律失常药、钙盐注射剂、可卡因、泮库溴胺、萝芙木碱、琥珀胆碱或拟肾上腺素类药同用时,可因作用相加而导致心律失常。.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汇总

?载体用量错误、输注时间控制不当: ①晚期大肠癌患者: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 120 mg, 静滴。 结论:医嘱用 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作为载体,其静滴时间大有可能超过 90 min,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法定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静滴时间应在 30?90 min 。, 医师应将载体修正为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静滴。 分析:盐酸伊立替康是半合成喜树碱的衍生物 ,其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 I 结合 后者诱导可逆性 DNA 单链断裂,从而使DNA 双链结构解旋。盐酸伊立替康主要在 肝内被羧酸酯酶裂解转化为 72乙基210羟基喜树碱(SN238)而发挥作用,SN238主 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的 S 期,伊立替康及 SN238可与拓扑异构酶 I2DNA 复合物结 合,从而阻止癌细胞断裂的 DNA 单链再连接,而SN238活性较伊立替康强 100?1 000倍。在30?90 min 内静滴伊立替康后 1 h 内,SN238达到最大浓度,从而达到最 大的抑制肿瘤细胞DNA 合成的目的。 ② 胰腺癌患者:0.9%氯化钠注射液 500 mL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 1 g 静滴。 分析: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 t 1 /2为32?94 min,体内清除率大,需短时(30 m in)输注。 应建议医师将 0.9%氯化钠注射液修改为 100 mL 静滴为妥。 二?载体选择不当:溶媒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品种 ,尽量避免溶媒选择 不当,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①肺癌患者: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依托泊苷注射液 0.1 g 静脉滴注。 分析:依托泊苷注射液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 注射液稀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2010-04-06 10:54:24 ,可形成细微沉淀,应该用0.9%氯化钠

浅谈不合理用药

浅谈不合理用药 发表时间:2013-03-20T14:02:21.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孙枫涛[导读] 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药物,以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是今后临床药学的重要任务。孙枫涛(江苏省姜堰市中医药库江苏姜堰 225500)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01-02 药品本是一类特殊商品,在防病治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临床上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临床上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已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趋势。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药物,以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是今后临床药学的重要任务。 1 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分析 1.1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各科均广泛应用。临床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虽然应用抗生素治病能有效地治愈各类严重的细菌感染,但尚未肯定感染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未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而使用和预防用药的。滥用所造成的最后结果是耐药因子通过细菌之间的转化、转导、移位、接合等方式使耐药性增强,造成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其具体表现为药不对症,感冒用抗生素,临床普遍多见。 1.2儿童用药不合理 ①儿科患者针剂、输液使用的频率过高。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是口服能达到疗效的就尽量口服给药,不要采用注射剂。虽然注射给药作用快,同时也方便给儿童采用,但其中存在不安全性,尤其是在输液中加入过多的小针剂时,使治疗风险增加。②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所有喹诺酮类药物均具有软骨毒素,能够损坏属于发育阶段儿童的关节软骨,在此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上,对于年龄上的划分没有完全明确,大体上以18岁为界,笔者认为在18岁左右应尽量避免使用。 1.3用法不合理 ①服药时间不合理。大多数胃药如增强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抑制胃酸分泌药都应该餐前服用。还有部分降血糖药的吸收受胃内容物的影响,餐后服用使其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降低,故在餐前服用; ②给药次数不合理。如:罗红霉素0.15g,3次/d,但口服T1/2为8.4—15.5 h,故应为成人一次0.15g,2次/d;氨氯地平5mg,3次/d,因氨氯地平属于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故只需5mg,qd。 1.4不恰当的联用 速效杀菌药物与速效抑菌药联用,如β-内酰胺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β-内酰胺抗生素属繁殖期杀菌药,作用机制在于干扰细菌粘肽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失,细胞液泄出而死亡,对繁殖期的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氯霉素、林可霉素,为速效抑菌药,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使细菌由繁殖期进入静止期,从而减弱β-内酰胺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但近来有报道,β-内酰胺抗生素+大环内酯二者在治疗非典型肺炎上有明显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笔者笔者建议如果确实要联用,首先使用杀菌药,然后使用抑菌药,即在输液的前后顺序上要注意。 1.5药物剂型不合理应用 现在由于制剂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许多药物制成各种剂型以供临床选择,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药物在体内有较长的作用时间,通过口服缓/控释制剂能够方便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可以说一片药就是一个释药系统,服用时需整片吞服,不应将药片随意嚼碎或分割开服用,否则可能破坏释药结构的完整性而导致药物在体内短时全部释放,非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拜心同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但由于临床医生不够了解药物的特点,随意给病人减剂量服半片,药物分割后,在体内会迅速释放,体内药物浓度骤升,有可能造成药物中毒,这样就达不到缓释、控释、长效的目的。而有些肠溶衣药也不应该分割开服用,这样就会加大胃肠道的反应。 1.6用药物剂量偏大或偏小 剂量偏大主要表现在:医生在使用药物时不知道其药物剂量,或者是在用药时未对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具体化,老年人一般用药在成人的2/3~3/4为宜,儿童则应根据体质量、体面面积使用。 2 不合理用药的对策 针对存在上述不合理应用的原因,组织并成立一个临床药学科室,已经势在必行。临床药学是一个新兴的课题,它涉及到临床药理学、时辰药理学、遗传药理学、分子药理学、诊断学,对医院确是一个挑战,但它确实是今后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当前医院药学正面临着一个转型阶段,制剂已不再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而是向临床药学发展。功能性的转变,迫使医院要适应其发展,迎接挑战。 医院可采取的对策有:①加强宣传学习,搞好专业培训。加大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和人员培训的力度,定期举办合理用药相关方面的学习班;②编印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知识专刊-《药物通讯》,交流和报道各种临床药学有关的信息;③开设门诊药物咨询窗口,给患者提供药物方面的信息,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的用药;④处方抽查与审核、评价。在门诊、住院药房不定期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处方,进行分析。同时写出分析报告,登在《药物通讯》上;⑤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做一些药物的血药浓度的监测,这些药物主要是有效血药浓度与中毒量相接近的药物,如:地高辛;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盲目滥用;⑦与临床进行沟通,查阅病历,对新药进行有效的临床监督与观查。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标准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 (版本号:HLYY00) 为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机制,推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细则。 一、抗生素使用原则 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凡怀疑细菌感染者,必须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且应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 2.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需氧菌+厌氧菌,G+球菌+G-杆菌);二重感染 (细菌+真菌);需长期用药且细菌易产生耐药的感染 (结核病);以两联为宜,且相互间具协同或相加作用。未经全院讨论,一律不允许使用三联抗菌药物。 3. I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常见手术,要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1)选择抗菌药物。以下手术原则上不允许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甲

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白内障手术、冠脉造影等血管介入诊断手术。I类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法及时间:在术前~2小时内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4. 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更换所用抗菌药物。感染患者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可再继续用药3天。 5.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该类药物。 6. 抗生素品种见“常州市中医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版)”。 7.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见附件1。 二、神经(含脑细胞、脊髓)营养药、脑细胞保护药、改善颅内血管循环药物(静脉用或肌注用)使用原则 第一诊断为脑血管病或脑神经病变的患者同时使用不超过两种。第一诊断为其他疾病但伴随有脑血管病或神经病变的患者,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不得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必要时结合口服西药、中药汤剂进行调整。超出以上范围使用的需要有临床诊治指南Ⅰ级推荐或循证医学A级证据支持,否则视为不合理用药。

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

临床不合理用药存在问题 病历医嘱存在的问题: 1、无明确指证(含检验结果不支持)选用、联合应用及更换 药物。 2、病程记录及诊疗方案中无医嘱用药信息体现及说明。 3、医嘱用药用法、用量不明确及书写不规范个别无用法用量。 4、病程记录中无医嘱用药信息体现。 5、口服药物开具超常规使用量,开药间隔时间偏短。 6、药物超说明使用、溶媒选择不合理,如水溶性维生素、脂 溶性维生素。 7、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头孢菌素类为时间依赖性药物,一 般品种需多次给药,给药间隔时间有相关规定,不可直接 标注为bid、tid,应严格书写为q12h、q8h。 8、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存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应严格限制。 9、手术病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剂型选择不当,用药 时间过长,术前30分-2小时无用药。 10、I类切口手术原则上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应用时间 过长、品种剂型选择不当的问题。 11、病原学送检率(药敏试验)送检率偏低。 12、长时间使用、联合应用、频繁更换抗菌药物缺乏相应临床 支持及相关病程讨论及记录。 13、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存在越级使用的问题,各级药物须由

对应技术职称的医师开具医嘱。 处方存在的问题: 1、处方书写不规范,前记书写不完整。 2、未用规定处方书写处方的。 3、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书写处方的。 4、规格剂量书写不规范;使用自创符号“s”。 5、用法用量不适宜。 6、处方超5种药物。 7、门诊处方超7日常用量;急诊处方超3日常用量。 8、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无临床诊断或诊断书写不全。 9、涂改无签名无日期。 10、手写处方无斜线。 11、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12、未注明过敏情况。 13、无指症使用抗菌药物;选用抗菌药物不合理;越级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门诊不能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医务科纠风办临床药学组 2014年4月9日

精选-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对策

1用药方法不合2 用药剂量不合理3 给药时间不合理4 选药不合理(医师对药物知识了解不全面,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药物的适应症正确选用药物)5 重复用药(随着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医生常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期达到良好抗菌效果。同一张处方开同一类的抗生素或开具成分相同的药物)6 不合理联合刚约或配伍(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 医师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我们现在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特药不断研制成功应用于临床,医师很难及时、有效、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由于受个人专业水平限制,用药缺乏临床药师的指导,仅由自己所学握的药学知识干和临床经验来决定。片面追求疗效,担心承担医疗风险预防性用药,按患者的要求给药,错误地认为新药、贵药效果就越好,不加选择地使用药物,甚至数种药物联用。一些医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顾患者病情的需要开大处方,甚至滥用药,结果导致药源性疾病增加,不良反应增多,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严重地影响了药品的合理使用。 2 药师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由于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刚刚起步,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力度不够。很多医院的临床药师还没有真正走入临床指导用药,只是简单的门诊用药咨询,药师仍按处方发药,在整个临床用药过程中没有参与药品合理使用的指导,不能严把用药的质量关,未向患者详细解释药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 患者方面原因 患者不良用药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如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年龄大记忆力减退,体质弱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等。大部分患者合理用药知识匮乏,身体不适时常擅自给自己当医生,自行选药,不遵守医生确定的药物治疗方案,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或者对一些药品持怀疑态度,拒绝用药或不遵医嘱擅自改药,用药的依从性很差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 4 社会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目前,我国的药品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假冒、伪劣药品屡禁不止,药品广告管理不规范,容易对医师、药师和患者产生误导,造成不合理用药。我国现有体制使以药养医成了普遍现象,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50%以上,为不合理用药推波助澜。 1 加强国家宏观管理,加大对药物使用的政策干预 我国相继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规性文件与指导原则。加大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推行力度,并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 医院管理方面重视 加强医德医风和规章制度建设,加快医疗改革进程,切断药品与医疗机构的利益关系。建立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加大其管理和监督职能,把好合理用药关。 3 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宣传、监测和药物咨询服务 通过多种形式向医患提供各层次、全方位的药物知识宣传。设立药物咨询处,由临床药师受理药物相关知识的咨询。通过药物咨询服务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由专人负责不良反应监测,收集不良反应案例并上报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把以往的临床药学工作局限于简单的门诊用药咨询服务发展为开展药物安全性检测,特别是对用药失误、滥用药物的监测。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对药物治疗进行监控,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合理。 4 医生、药师增强合理用药意识 提高临床医师职业道德,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和治疗学水平,加强对药物知识的全面了解,做到熟悉每种药物的作用、刚法、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严格执行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开处方和药剂师调剂处方时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开处方和调配药品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资格。杜绝经济效益的诱惑。虚心接受临床药师的建议,使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疗效。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积极参加临床用药指导,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同时改变服务观念。提高与医患的沟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报告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2010-04-06 10:54:24 一.载体用量错误、输注时间控制不当: ①晚期大肠癌患者: 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120 mg, 静滴。 结论:医嘱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作为载体,其静滴时间大有可能超过90 min,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法定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静滴时间应在30~90 min。,医师应将载体修正为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 分析:盐酸伊立替康是半合成喜树碱的衍生物,其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后者诱导可逆性DNA单链断裂,从而使DNA双链结构解旋。盐酸伊立替康主要在肝被羧酸酯酶裂解转化为72乙基210羟基喜树碱( SN238)而发挥作用,SN238主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的S期,伊立替康及SN238可与拓扑异构酶I2DNA 复合物结合,从而阻止癌细胞断裂的DNA单链再连接,而SN238活性较伊立替康强100~1 000倍。在30~90 min静滴伊立替康后1 h, SN238达到最大浓度,从而达到最大的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的目的。 ②胰腺癌患者: 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1 g 静滴。 分析: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t1 /2为32~94 min,体清除率大,需短时(30 min)输注。应建议医师将0.9%氯化钠注射液修改为100 mL静滴为妥。 二.载体选择不当:溶媒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品种,尽量避免溶媒选择不当,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①肺癌患者: 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依托泊苷注射液0.1 g 静脉滴注。 分析:依托泊苷注射液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可形成细微沉淀,应该用0.9%氯化 钠注射液稀释;

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实例分析

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实例分析 目的调查本院门急诊处方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9月门急诊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对各类不合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点评。结果不合理问题包括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单次剂量过大、每日给药次数过少、药物联用不合理现象。结论高质量的处方点评可以提高医师和药师的用药水平,药师应为临床提供及时的最新用药信息,协助医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标签:门急诊处方;处方点评;合理用药;分析 处方是临床医师对患者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处方能够反映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和医院的医疗质量。2010年,卫生部颁布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了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的各种具体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是临床药师不可推卸的职责,笔者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参加了本院的处方点评工作。为了了解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对本院处方质量的影响以及深入了解临床用药情况,笔者随机抽查本院2012年1~9月门急诊处方并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典型实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处方来源于本院2012年1~9月门急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200张,共计1 800张,样本覆盖本院各门急诊科室,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1.2 方法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药品说明书等,对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随机抽取的1 800张门急诊处方中,合理处方共1 671张,占全部处方的92.8%;不合理处方共129张,占全部处方的7.2%。不合理处方的具体分析见表1。 3 讨论 3.1 药物和临床诊断不符 (1)临床诊断高血压,处方药物为麻仁润肠丸。麻仁润肠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是治疗便秘的非处方药品,不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2)糖尿病患者处

浅谈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问题上的重要性

浅谈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问题上的重要性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药剂科余莞琳 【摘要】近年来,各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层出不穷,不合理用药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药物的使用从配伍、到剂量、再到用药时间、用药对象上,都存在着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临床药师作为专职人员,参与医生查房,对医生处方进行审核监督,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问题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临床药师、合理用药 近年来,随着医药科学的飞速发展和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如何避免药品浪费,药疗事故、药源性疾病和不合理用药在临床上延误治疗的现象,及大力推广合理用药,使用药做到安全有效、经济、临床疗效好,是本世纪中医师和药师的职责。“临床药学”是“临床”和“药学”的有机结合,药学服务绝不是作秀,药师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深入到临床实践中去。有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药物资源浪费严重,而重医轻药的传统观念,药师对医生处方缺乏审核与监督,对患者缺乏科学的用药知识和方法的指导,是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1]。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病救人,又能致病害人。合理用药已经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极为严重,触目惊心的药害事件时有发生,这就需要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促进药物合理使用。药物的治疗已经进入个体化给药阶段,合理用药已经是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复杂性问题,单靠医师无法胜任和完成,必须要求有临床药师的参与。 1.合理用药的含义与必要性 从词义上讲,合理是一种以客观实际或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与经验论相对立的更高层次思维过程。近年来循证医学和循证药物信息的建立与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药学界的同仁已就合理用药问题达成共识,给合理用药赋予了更科学、完整的定义: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1]。定义提示合理用药应当考

基层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分析

基层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多,面对繁多的药物,临床医师在选择药物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相关研究报告指出,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全球每年约有近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其中,用药品种最多、最不合理的首推抗生素,特别在基层医院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和严重。由此可见,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分析 药品是一类特殊商品,在防病治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上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基层医疗单位要提高医疗质量,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防止药物源性疾病,避免重开药、滥用药,积极开展合理用药。笔者就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及对策作一分析,寻求改善和治理方法,以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的发生,供临床用药参考。

1 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1.1 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1.1.1 试验性治疗和无规律性用药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选用敏感抗生素。在临床中部分医师对病因不明、不能确诊的病人,根据临床经验而非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试验性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或忽视药物动力学特征,随意缩短或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或次数,致使抗生素达不到有效的血液浓度或是药物剂量增大,这样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 1.1.2 不熟悉抗生素药理特点有些医师不清楚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盲目使用抗菌药。主要表现在:能用杀菌药却选用抑菌药,能用窄谱药却选用广谱药,能用短效剂却选用长效剂等,殊不知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有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使药物毒副作用大增,危及健康。 1.1.3 不合理联合用药或配伍抗生素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的控制感染。但在临床中,有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如青霉素与四环素合用;青霉素与磺胺类联用;同类抗生素同时使用,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甚至出现抗生素三联使用的现象,导致药物毒副作用增加及菌群失调,使临床治疗更加困难。 1.1.4 缺乏针对性,盲目使用抗生素部分医生不能根据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无法做到“对症下药”。对不

医院不合理用药分析解析

摘要 目的本论文对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处方药物进行分析,找出处方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每月各1天的门诊处方共6450张,处方样本覆盖我院门诊各科室,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217张,占处方总数比例为3.36%。内科处方共2863张,不合理处方有9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3.32%。从不合理处方占科室比例来看,各科室相差不大。不合理处方类型以用法不合理最为常见,为68张,占不合理处方的31.34%。结论加强对临床医师使用药物知识的培训,同临床医师一起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临床用药分析,用药指导

目录 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 I 第一章研究动机与目的 (4) 1.1 合理用药的背景 (4) 1.2 合理用药的涵义 (4) 1.3 处方分析的涵义 (4) 第二章分析过程设计 (6) 2.1 抽样 (6) 2.2 统计 (6) 2.3 统计结果 (6) 2.3.1 各科室门诊处方的统计 (6) 2.3.2 不合理处方类型统计 (7) 第三章统计结果讨论 (8) 3.1不合理用药类型分析 (8) 3.1.1用法不合理 (8) 3.1.2同类药物联用 (9) 3.1.3.合并用药品种过多 (9) 3.1.4.溶剂选择不当 (9) 3.1.5.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 (10) 3.1.6.滥用抗生素 (10) 3.1.7.特殊患者用药不当 (11) 3.1.8 剂型选择不合理 (11) 3.2不合理用药产生的原因 (11) 3.2.1 医院方面的因素 (11) 3.2.2医师方面的因素 (12) 3.2.3药师的因素 (12) 3.2.4护士的因素 (13) 3.2.5病人的因素 (13) 第四章不合理用药的对策 (11) 4.1 完善补偿机制,加强卫生法律法规建设 (11) 4.2 医院的应用对策 (11) 4.2.1 院方 (12) 4.2.2 遵守规定 (12) 4.2.3 药剂科的措施 (12) 4.2.4 建立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3) 4.3具体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改进 (14) 4.3.1 注射剂 (15) 4.3.2 对抗生素的使用 (16) 4.3.3 临床 (17) 4.3.4 严格遵守制度 (17) 第五章结论 (21)

用药错误案例分析考试

用药错误案例分析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国际上用药错误研究不包含()方面的问题
? ? ? ?
A.不合理用药 B.人的疏失 C.无意的违规 D.不正确的行为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2 . 先进用药安全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
? ? ? ?
A.技术性问题 B.医务人员的认识水平 C.患者安全至上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3 . 文化在工作中的体现就是工作的氛围,就是组织内人们的()
? ? ? ?
A.行为方式 B.技术性问题 C.知识水平 D.自觉性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4 . 个人的疏失往往是错误或事故的起因,而不良的()未能起到阻隔、拦截和屏蔽的作用,最终使得错误 起因变成事故
? ? ? ?
A.系统 B.流程 C.工作条件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5 . 传统的用药安全文化认为()
? ? ? ?
A.用药错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B.通过简化和标准化程序减少错误发生 C.药错误很罕见 D.以上都不正确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6 . 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分类为首选方法,具体包括()
? ? ? ?
A.基于知识的错误 B.基于规则的错误 C.基于行动和记忆的错误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7 . 药物相似的包装外观或标签,有可能造成差错的发生,属于用药差错分级的()
? ? ? ?
A.C 级 B.B 级 C.D 级 D.A 级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8 . 处方错误(患者或医嘱),但在发药或给药前被发现;或调配错误,但是在发给患者前或护士给药前被 发现,属于用药差错分级的()
? ? ? ?
A.E 级 B.A 级 C.C 级 D.B 级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9 . G 级错误的正确描述是()
?
A.患者住院时间因该事件而延长

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修改版)教学提纲

(一)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1、硝酸甘油片:口服。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硝酸甘油片舌下给药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为80%,而口服因肝脏首过效应,在肝内被有机硝酸酯还原酶降解,生物利用度仅为8%。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0%。舌下给药2-3分钟起效,5分钟达最大效应。 2、化痰片雾化吸入: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化痰片(羧甲司坦片):羧甲司坦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热水中略溶,在水中极微溶。(略溶:1g:30—100ml,极微溶:1g:1000~10000ml)本品溶解度太小,不可能溶于20ml雾化液中;其次片剂的不溶性辅料如MCC、淀粉、L-HPC等不溶物可沉积于肺部,随雾化液到达患者的肺部,可能造成器官损害。 3、患儿肌肉注射安定注射液: 某2岁癫痫患者,医师处方为其开具安定注射液,肌肉注射。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该药含有苯甲醇,可引起臀肌挛缩症。出生30天—5岁,静注为宜。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4、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静滴: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甲钴胺注射液性质不稳定,见光易分解,要求现取现用,且使用过程中避光,不能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法,只能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临床曾有将其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将导致药物在输液过程中大量分解,起不到治疗作用。 5、卡孕栓舌下含服或直肠给药: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该药正确用法为阴道置入。不同腔道,PH环境不同,卡孕栓专门针对阴道粘膜PH环境设计,从而有效释放药物。改变给药途径,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二)联合用药不适宜: 配伍禁忌 1、多巴胺注射液+速尿注射液: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两药合用,利尿作用增强,但二者配伍后产生理化配伍禁忌,药液呈现黑棕色(盐酸多巴胺是一种酸性物质,分子中带有2个酚羟基,易被氧化为醌类,形成黑色聚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更为明显。呋塞米呈碱性,与多巴胺配伍后溶液呈碱性,使多巴胺氧化成黑色聚合物)。如确需联用,分瓶滴入,或者二药之间间隔一组液体。 2、丹参酮磺酸钠+依替米星注射液: 某科室:两组液体: A组:依替米星+生理盐水250ml B组:丹参酮磺酸钠+丰海能 出现问题:在B组开始输液20ml左右后,输液管路中有橙红色结晶析出。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丹参酮磺酸钠药品说明书中提示该药与硫酸依替米星之间有配伍禁忌。两药不宜同瓶配制,如需联用,输液过程中应有适宜液体过渡。 相互作用 1、头孢曲松与钙剂并用: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国家药监局2007年2月15日发布了《关于修订头孢曲松钠说明书中警示语和注意事项的通知(急件)》,通知中要求,头孢曲松不能加入哈特曼氏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本品与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 2、地高辛与钙盐注射液: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地高辛与抗心律失常药、钙盐注射剂、可卡因、泮库溴胺、萝芙木碱、琥珀胆碱或拟肾上腺素类药同用时,可因作用相加而导致心律失常。

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提高药师指导医生和病人合理用药的能力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及病房处方16780张,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498张,不合格率 2.96%。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理及选药不合理等。结论我院存在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是由临床医生的专业缺陷引起的,药师应具备药学综合性知识,加强用药指导。 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用于临床的各类药物日益增,合理地使用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合理用药,既影响了药物疗效又使其不良反应增加,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笔者现就我院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目的在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3年门诊及病房处方16780张,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 2 结果 在抽取的16780张处方中,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498张,不合格率为2.96%。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2.1 配伍的不合理 2.1.1 药理性拮抗(1)琥乙红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先锋Ⅵ:阿莫西林、先锋Ⅵ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们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致使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一过程发生在细菌细胞繁殖期,是繁殖期杀菌剂。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为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细胞分裂,它使细菌繁殖力下降,从而降低β-内酰胺类的杀菌效果。(2)多潘立酮+洛派丁胺:多潘立酮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而洛派丁胺作用于肠壁的阿片受体,阻止乙酰胆碱、列腺素的释放,从而抑制肠蠕动,它的抗胆碱作用会对抗吗丁啉增强胃蠕动的作用。(3)雷尼替丁+乳酶生:雷尼替丁是H 2 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的作用比大剂量抗胆碱药为安全。乳酶生为活乳酸菌干燥剂,在肠内分解糖类而产生乳酸,使肠内的酸度增高,从而抑制腐败菌,防止蛋白质发酵。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雷尼替丁降低酸度,乳酶生增高酸度,两者作用相互拮抗。(4)雷尼替丁(或法替丁或奥美拉唑)+吗丁啉(或胃复安):雷尼替丁等主要抑制胃酸分泌,使溃疡面修复,其疗效与胃内滞留时间密切相关。而吗丁啉、胃复安均能促进胃肠蠕动,使雷尼替丁等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而降低生物利用度。(5)阿司匹林+卡托普利: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对抗卡托普利借助前列腺素释放而达到降压和激活血管紧张肽原酶的作用。 2.1.2 减少吸收,降低疗效(1)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铋剂需在胃酸的作用下才能以铋盐的形式沉积于胃粘膜,保护溃疡面并发挥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质子泵抑制剂能阻断壁细胞微泌管膜上的质子泵,使H + 排出细胞受阻。口服后迅速提高胃内pH值。两者合用,铋剂因失去酸性环境而不能发挥有效功能。(2)雷尼替丁+硫糖铝:硫糖铝需在酸性条件下与胃粘膜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雷尼替丁抑制胃酸的分泌,使胃内pH值升高,从而破坏硫糖铝分解所需的酸性环境,减弱了硫糖铝的作用。(3)吗丁啉+地高辛:吗丁啉属胃肠动力药,能促进肠蠕动,使地高辛的吸收减少,药效下降。(4)丽珠肠乐+头孢克洛干糖浆:丽珠肠乐是双歧杆菌的活菌制剂,主要利用其对宿主无害的活性菌素来拮抗外袭菌,纠正菌群失调,联合应用,丽珠肠乐的活性菌易被抗菌药物头孢克洛杀死而失效。(5)思密达+口服抗生素:思密达含天然双八面体蒙脱石微粒,能覆盖胃肠道粘膜,增强粘膜屏障,清除致病菌及毒素,扶植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肠道敏感性等作用。同服抗生素,可被思密达吸附随粪便排出体外,而且思密达在肠道形成保护膜,

用药错误案例分析考试

用药错误案例分析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国际上用药错误研究不包含()方面的问题 ? A.不合理用药 ? B.人的疏失 ? C.无意的违规 ? D.不正确的行为 2 . 先进用药安全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 ? A.技术性问题 ? B.医务人员的认识水平 ? C.患者安全至上 ? D.以上都是 3 . 文化在工作中的体现就是工作的氛围,就是组织内人们的() ? A.行为方式 ? B.技术性问题 ? C.知识水平 ? D.自觉性 4 . 个人的疏失往往是错误或事故的起因,而不良的()未能起到阻隔、拦截和屏蔽的作用,最终使得错误 起因变成事故 ? A.系统 ? B.流程 ? C.工作条件 ? D.以上都是

5 . 传统的用药安全文化认为() ? A.用药错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 B.通过简化和标准化程序减少错误发生 ? C.药错误很罕见 ? D.以上都不正确 6 . 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分类为首选方法,具体包括() ? A.基于知识的错误 ? B.基于规则的错误 ? C.基于行动和记忆的错误 ? D.以上都对 7 . 药物相似的包装外观或标签,有可能造成差错的发生,属于用药差错分级的() ?级 ?级 ?级 ?级 8 . 处方错误(患者或医嘱),但在发药或给药前被发现;或调配错误,但是在发给患者前或护士给药前被 发现,属于用药差错分级的() ?级 ?级 ?级 ?级 9 . G级错误的正确描述是() ? A.患者住院时间因该事件而延长

? B.造成永久性伤害 ? C.需要治疗以挽救生命 ? D.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10 . 建立全方位用药安全保障网应该包括()? A.文化和管理 ? B.技术和措施 ? C.个人素质 ? D.以上都包括

高血压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高血压合理用药 案例1 患者:男性,70岁,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 处方:尼群地平10mg,口服,每日三次;福辛普利10mg,口服,每日一次;吲达帕胺2.5mg,口服,每日一次。 三周后随访,血压140/76 mmHg,HR 82次/分;活动后气急。 分析: ①200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成人心力衰竭诊疗指南更新》再次建议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缓释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用于所有症状稳定的心衰患者。除非有禁忌证,该患者应该加用β受体阻滞剂。 ②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对心衰患者并不适应,甚至相对禁忌,如作为降压治疗必须继续使用时,可选用长效制剂,并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案例2 患者:女性,72岁,发现血压升高10年,有吸烟史,高脂血症,曾查出餐后2小时血糖9.2 mmol/L。 长期服用倍他乐克25mg每日二次+氢氯噻嗪25mg每日二次,血压150-170/80-90 mmHg 波动。 颈动脉超声提示右侧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4小时尿蛋白定量186mg。 分析: ①该患者有糖脂代谢异常,长期合用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对糖脂代谢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该患者不适合采用这种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而且,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较差。 ②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适合该患者的联合方案,CCB 对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好,且有证据表明,CCB能减缓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ACEI虽然对于老年低肾素性高血压降压效果较差,但有助于改善糖代谢、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研究表明,ACEI同样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CCB+ACEI不能使该患者血压达标,可加用小剂量利尿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