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比例(1)

第一讲:比例(1)
第一讲:比例(1)

第一讲:比和比例(一)

知识要点:

典型例题:

例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2,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例2:解比例

(x-7):6=7:21 1

4:x=2

3

:1

6

1 2: 2

7

=1

3

:x(x-1): 3

5

=0.1: 3

5

例3: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44米,它的长、宽、高的比是

4:3:2.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例4:混凝土是水泥、黄沙和石子按1:2:3配成的,现在要制造这种混凝土楼板40块,每块重0.3吨,需要水泥、黄沙、石子各多少吨?

思维训练:

1.一个比的前项不变,后项扩大3倍,则比值();

甲是乙的,乙是丙的,甲:乙:丙=():():()。

2.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的比值是(),直径和周长的比是();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24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它的表面积是()。

3.解比例:

7:x=4.8:9.6 16:x=2.4:3

3 4:11

12

=x:1

20

3

8

: 9

10

=x : 3

5

x 6.5= 5.2

4

x: 3

4

=12 : 1

8

4.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12与8的比等于2与x的比。

(2)x与的比等于和的比。

(3)等号左端的比1.5:x,等号右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5.甲行的路程比乙多1/4,而乙用的时间比甲多1/10,甲、乙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多少?

6.已知a:b=3:2,b:c=3:2,请写出a、b、c三者的连比。

【强烈推荐】六年级奥数:比和比例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 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a:b=c:d或 比例的性质: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交叉相乘),ad=bc。 正比例: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扩大或缩小几倍(AB的商不变时),则A与B成正比。反比例: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缩小或扩大几倍(AB的积不变时),则A与B成反比。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按比例分配:把几个数按一定比例分成几份,叫按比例分配。 【意义】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性质 >>>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按比例分配

中考专题-比例和比例线段

教学内容:比例和比例线段 【重点、难点、考点】 重点: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和比例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难点:熟练应用比例的性质进行各种比例变形。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和比例的性质是学习相似形的重要基础,但各地中考试题中单独考核该项内容较少。 【经典范例引路】 例1 如图已知BE AB =ME AM =CE AC 。 求证:BC CA BC AB ++=ME AE 【解题技巧点拨】 本题要通过观察找出已知条件和待证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灵活运用等比性质和合比性质达到证题的目的 例2 如图,延长正方形ABCD 的一边CB 至E ,ED 与AB 相交于点F ,过F 作FG ∥BE 交AE 于G ,求证GF =FB .

【解题技巧点拨】 本题要善于从较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分离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的基本图形,“A 型”或“ 型”,得到相应的比例式,并注意由公共线段“ED ” 产生“中间比”,最后使问题得证。 【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已知a ∶b =3∶1且a +b =8,则a -b = 。 2.)已知n m =q p =32 (n+q ≠0),则q n p m ++= 。 3.一个三角形三边的比为2∶3∶4则这个三角边上的高的比为 。 4.线段a =3,b =4,c =5则b ,a ,c 的第四比例项是 ,b 、c 的比例中项是 . 5.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a ,a+ b ,a+2b 且a >0,b >0则a ∶b = 。 6.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若AP >BP ,AP=5-1,则AB = 。 7.△ABC 的周长为100cm ,如图若AB AE =AC AF =BC EF =53 ,△AEF 的周长 为 。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教案

课题:反比例函数 一、教学内容分析 反比例函数是九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课标》中要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并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析近几年宁夏中考试题,会发现反比例函数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常通过填空题或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或与一次函数、几何图形相结合,考查学生运用反比例函数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鉴于反比例函数是九(上)学生所学内容,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还有较深的印象,这便于知识的归纳与梳理,且学生能运用其图象、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但在具体情境中,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几何图形相结合,进而分析、解决问题并进行方法的提炼,且能严谨、规范的进行解答,对学生要求较高,学习时较为困难,教学中成为课时顺利完成的不稳定因素. 三、教学战略 本节课主要采用学案教学法,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背景,通过“基础热身——知识梳理——能力检测——典例分析”等环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展开教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考真题,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变式,以期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侧重学法指导与归纳,对学生在活动中合作、探究的过程予以评价,并关注学生解答过程的合理性与完整性.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会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解决问题; 重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综合问题; 难点:反比例函数在具体问题中的运用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无线网络)、希沃教学软件(Windows7环境下)、学案 六、教学过程: 【基础热身】 1、下列函数中:①x y 2= ,②x 5y =-,③2 x y =④k y x =⑤13x y -= 其中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有: ;(填写序号) 2、反比例函数y=-2 x 的图象位于(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三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3、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36)A --,,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4、在反比例函数3 k y x -= 图象的每一支曲线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3 B .k >0 C .k <3 D . k <0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反比例函数知识,为后面的知识梳理奠定基础。

概率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25.2.1概率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5.2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概率及其意义) 内容解析: 不确定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概率正是研究这种现象、揭示其统计规律并帮助我们形成决策的数学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概率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掌握概率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必备素养,因此它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节内容是“概率及其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 本节课将学习从定量的角度去刻画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概念——概率.教材这样编排其主要意图有二:1.遵从概率的产生规律,从概率的古典定义开始探究,学生易于接受,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为后面学习列举法求概率及用频率估计概率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概率的意义以及学会运用分析的方法在较为简单的问题情境下计算概率.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概率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式,会用分析的方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抛掷硬币”、“投掷骰子”、“转转盘”等问题的探究, 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体验数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两大核心素养. 目标解析: 1.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来认识概率是反映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2.经历动手操作、想象、归纳和总结等活动理解等可能事件,并掌握等可能事件概率的一般求法,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3.在探究概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发展他们的概率观念和应用意识,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本节课用一个数值去刻画这个大小,就是概率.概率的意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学生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认识过程,对概率的认识和理解会随着学生自身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面和生活经验的延伸而发展. 对于抛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计算相关事件的概率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学生容易忽略对求概率方法适用范围的判断.目前,求概率时试验要满足以下条件:(1)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种;(2)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例如:从男女学生数量不等的班级里随机的抽取一名学生是男学生的概率,有同学认为所抽取的要么是男同学要么是女同学,抽到男女同学的结果都有可能发生,因而抽到男同学的概率等于抽到女同学的概率为 21.

奥数比和比例含答案

比和比例 月 日 姓 名 【知识要点】 一、比和比例的性质 性质1:若a : b =c :d ,则(a + c ):(b + d )= a :b =c :d ; 性质2:若a : b =c :d ,则(a - c ):(b - d )= a :b =c :d ; 性质3:若a : b =c :d ,则(a +x c ):(b +x d )=a :b =c :d ;(x 为常数) 性质4:若a : b =c :d ,则a ×d = b ×c ;(即外项积等于内项积) 正比例:如果a ÷b =k (k 为常数),则称a 、b 成正比; 反比例:如果a ×b =k (k 为常数),则称a 、b 成反比. 二、主要比例转化实例 ① x a y b = ? y b x a =; x y a b =; a b x y =;② x a y b = ? mx a my b =; x ma y mb =(其中0m ≠); ③ x a y b = ? x a x y a b =++; x y a b x a --=; x y a b x y a b ++=-- ;L ④ x a y b =,y c z d = ? x ac z bd =;::::x y z ac bc bd =; ⑤ x 的c a 等于y 的d b ,则x 是y 的ad b c ,y 是x 的bc ad . 三、按比例分配与和差关系 ⑴按比例分配 例如:将x 个物体按照:a b 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两个人,那么实际上甲、乙两个人各自分配到的物体 数量与x 的比分别为():a a b +和():b a b +,所以甲分配到 ax a b +个,乙分配到bx a b +个. ⑵已知两组物体的数量比和数量差,求各个类别数量的问题 例如:两个类别A 、B ,元素的数量比为:a b (这里a b >),数量差为x ,那么A 的元素数量为 ax a b -,B 的元素数量为bx a b -,所以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 b -与a 或b 的比值. 四、比例题目常用解题方式和思路 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运用单位“l ”。题中如果有几个不同的单位“1”,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将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使数量关系简单化,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题中有几种数量相比较时,要选择与各个已知条件关系密切、便于直接解答的数量为单位“1”。 2. 若题中数量发生变化的,一般要选择不变量为单位“1”。 3. 应用正、反比例性质解答应用题时要注意题中某一数量是否一定,然后再确定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找出这些具体数量相对应的分率与其他具体数量之间的正、反比例关系,就能找到更好、更巧的解法。 4. 题中有明显的等量关系,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去解。 5. 赋值解比例问题

如何证明比例线段

如何证比例线段 在我们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初等几何已经是必不可少了。而如何证明比例线段是几何中的重要成分。 1.利用相似或位似来证明比例线段∶证明两个图形相似或位似,那它们的对应边的比例相等。例如 如图所示,AB∥CD,证明∶。 证:∵AB∥CD ∴∠1∠6,∠2∠5 又∵∠3∠4 ∴△ABE∽△CDE ∴ 2.利用中位线定理证明比例线段∶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底边之比是1比2,梯形的中位线与两底之和的比也是1比2,……

例如:点D、E、F、G和H是AB、AC、EH、EC和BC的中点,如图所示,求证:。 证:∵点D、E、F、G是AB、AC、EH、EC的中点 ∴DE、FG分别是△ABC、△EHC的中位线 ∴,即 又∵H是BC的中点 ∴DE=HC ∴ 3. 利用重心来证明比例线段∶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与一点,这点到顶点的距离与它到对边中点距离之比为2∶1, 如图所示, 。

4.利用面积比来证明比例线段∶ 如图,在△ABC中,DE∥BC,且S△ADE∶S△DEB=1∶3,求DE∶BC? 解:∵S△ADE∶S△DEB=1∶3 ∴AF∶FG=1∶3 又∵DE∥BC ∴△ADE∽△ABC ∴DE∶BC=1∶4 5. 利用平行截线段来证明比例线段∶如图,如果直线a∥b∥c,那么

,,。 6. 利用黄金分割来证明比例线段∶如图所示,△ABC∽△ BCD,=0.618……这就是黄金分割定理。 7.利用角平分线定理来证明比例线段∶如图所示,AD是∠BAC

的平分线,那么。 8. 利用切割线定理来证明比例线段∶如图所示,PT是圆O的切线,直径AB和弦CD的延长线交于点P,则PT 2=PA·PB=PD·PC,即,,。这就是切割线定理。 9. 利用相交弦定理来证明比例线段∶如图所示,AB、CD都是圆O的弦,它们相交于点P,则PA·PB=PC·PD,即。

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题精选

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函数()9222--+=m 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 (A )24-==m m 或 (B )4=m (C )2-=m (D )1-=m 2、已知k ≠0,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k (x+1)与 y=x k 的图像大致是( ) 3、在函数y=x k (k >0)图象上有三点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已知x 1<x 2<0<x 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y 1<y 2<y 3 B :y 3<y 2<y 1 C :y 2<y 1<y 3 D :y 3<y 1<y 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比例函数y= x k 的图象与x 轴、y 轴都没有公共点.②反比例函数y=x k 1与y=x k 2(k 1≠k 2)的图象可能有交点. ③反比例函数y=x k 与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可能没有交点 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①③ 5.如图,已知双曲线(0)k y k x =<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6-,4),则△AOC 的面积为( ) A .12 B .9 C .6 D .4 6、直线)0(<=k kx y 与双曲线x y 2-=交于),(),,(2211y x B y x A 两点,则122183y x y x -的值为( ) A.-5 B.-10 C.5 D.10 D B A y x O C 5题 7题 9题 10题 11题 7、如图,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对角线的交点M ,分别与AB 、BC 相交于点D 、E .若四边形ODBE 的面积为6,则k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8、若反比例函数11k y x = 和正比例函数22y k x =的图像都经过点(1,2)A -,若12y y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E y x O M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章随机事件的概率25.2随机事件的概率1概率及其意义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章随机事件的概率25.2随机事件的概率1概率及其意义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1.概率及其意义 1.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理解、掌握概率的意义及计算. 3.会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及应用. 一、情境导入 一个箱子中放有红、黄、黑三个小球,三个人先后去摸球,一人摸一次,一次摸出一个小球,摸出后放回,摸出黑色小球为赢,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可能性的大小 【类型一】可能性大小的意义的理解 气象台预报“本市明天降雨可能性是80%”.对此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市明天将有80%的地区降雨 B.本市明天将有80%的时间降雨 C.本市明天肯定下雨 D.本市明天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 解析:一个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的范围在0~1,80%应该是比较大,所以“本市明天降雨可能性是80%”是指“本市明天降雨的可能性比较大”.故选D. 方法总结:某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指其发生的概率大小. 【类型二】利用面积关系判断可能性大小 在如图所示(A,B,C三个区域)的图形中随机撒一把豆子,豆子落在________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填A或B或C).

解析:先分别算出A ,B ,C 三部分的面积,面积最大的就是豆子落入可能性最大的.S C =π×22=4π,S B =π(42-22)=12π,S A =π(62-42 )=20π,由此可见,A 的面积最大,则豆子落入可能性最大,故填A . 探究点二:概率 【类型一】概率的简单计算 小玲在一次班会中参与知识抢答活动,现有语文题6个,数学题5个,综合题9 个,她从中随机抽取1个,抽中数学题的概率是( ) A. 120 B.15 C.14 D.13 解析:总共有20种情况,抽中数学题有5种可能,所以是520=1 4,故选择C. 方法总结: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计算公式:P (A )=n m ,其中m 是总的结果数,n 是该事件成立包含的结果数. 【类型二】利用面积求概率 一儿童行走在如图所示的地板上,当他随意停下时,最终停在地板上阴影部分的概 率是( ) A.13 B.12 C.34 D.23 解析:观察这个图可知:阴影区域(3块)的面积占总面积(9块)的13,故其概率为1 3.故选 A. 方法总结:当某一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相关图形的面积大小有关时,概率的计算 方法是事件A 所有可能结果所组成的图形的面积与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总图形面积之比,即 P (A )= 事件A 所占图形面积 总图形面积 .概率的求法关键是要找准两点:(1)全部情况的总数;(2)符合条 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三、板书设计

奥数 比和比例

六年奥数综合练习题十二答案(比和比例关系) 比和比例,是小学数学中的最后一个内容,也是学习更多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有了“比”这个概念和表达方式,处理倍数、分数等问题,要方便灵活得多.我们希望,小学同学学完这一讲,对“除法、分数、比例实质上是一回事,但各有用处”有所理解. 这一讲分三个内容: 一、比和比的分配; 二、倍数的变化; 三、有比例关系的其他问题. 一、比和比的分配 最基本的比例问题是求比或比值.从已知一些比或者其他数量关系,求出新的比. 例1甲、乙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甲的长与宽之比是3∶2,乙的长与宽之比是7∶5.求甲与乙的面积之比. 解:设甲的周长是2. 甲与乙的面积之比是 答:甲与乙的面积之比是864∶875. 作为答数,求出的比最好都写成整数. 例2 如右图,ABCD是一个梯形,E是AD的中点,直线CE把梯形分成甲、乙两部分,它们的面积之比是10∶7. 求上底AB与下底CD的长度之比. 解:因为E是中点,三角形CDE与三角形CEA面积相等. 三角形ADC与三角形ABC高相等,它们的底边的比AB∶CD=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DC的面积=(10-7)∶(7×2)= 3∶14. 答:AB∶CD=3∶14. 两数之比,可以看作一个分数,处理时与分数计算几乎一样.三数之比,却与分数不一样,因此是这一节讲述的重点. 例3 大、中、小三种杯子,2大杯相当于5中杯,3中杯相当于4小杯.如果记号表示2大杯、3中杯、4小杯容量之和,求与之比. 解:大杯与中杯容量之比是5∶2=10∶4, 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4∶3, 大杯、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10∶4∶3. ∶ =(10×2+4×3+3×4)∶(10×5+4×4+3×3) =44∶75. 答:两者容量之比是44∶75. 把5∶2与4∶3这两个比合在一起,成为三样东西之比10∶4∶3,称为连比.例3中已告诉你连比的方法,再举一个更一般的例子. 甲∶乙=3∶5,乙∶丙=7∶4,

证明线段比例式或等积式的方法

证明线段比例式或等积式的方法 (一)比例的性质定理: (二)平行线中的比例线段: ①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图1、2)。 ②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图 3、4)。 ③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且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 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图3、4)。 (三)三角形中比例线段: ①相似三角形中一切对应线段(对应边、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周长…)的比都相等,等于相似比。 ②相似三角形中一切对应面积的比都相等,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图5)。 ④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图5)。 直角三角形上任一直角边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与斜边的比例中项(图5)。 ⑤正弦定理:三角形中,每一边与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图6)。即/sinA=b/sinB=c/sinC ⑥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一边的平方等于另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及其夹角余弦乘积

的二倍(图6)。 如a2 = b2+c2 - 2 b·c·cosA (四)圆中的比例线段: 圆幂定理: ①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积相等(图7)。 (推论:若弦与直径垂直相交,则弦的一半为它分直径所成两线段的比例中项。图8) ②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为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线段长的比例中项(图9)。 ③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交点的两线段长的积相等(图10)。 (五)比例线段的运算: ①借助等比或等线段代换。 ②运用比例的性质定理推导。 ③用代数或三角方法进行计算。

九年级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一般的,形如____________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______,y 是__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写出下列各题中所要求的两个相关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函数的类别. (1)商场推出分期付款购电脑活动,每台电脑12000元,首付4000元,以后每月付y 元,x 个月全部付清,则y 与x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是______函数. (2)某种灯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它的使用天数y 与平均每天使用的小时数x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函数. (3)设三角形的底边、对应高、面积分别为a 、h 、S . 当a =10时,S 与h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函数; 当S =18时,a 与h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函数. (4)某工人承包运输粮食的总数是w 吨,每天运x 吨,共运了y 天,则y 与x 的关系式为______,是______ 函数. 3.下列各函数①x k y =、②x k y 12+=、③x y 53=、④14+=x y 、⑤x y 2 1 -=、 ⑥31-= x y 、⑦24 x y =和⑧y =3x -1中,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4.若函数11 -=m x y (m 是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____,解析式为_________ ___. 5.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m)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片的焦距为0.25m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6.已知函数x k y = ,当x =1时,y =-3,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 ). (A)x y 3= (B)x y 3-= (C)x y 31= (D)x y 31 -= 7.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当x =3时,y =4,那么y =3时,x 的值等于( ). (A)4 (B)-4 (C)3 (D)-3 8.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当x =2时,y =3.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当y =-2 3 时,求x 的值. 9.若函数5 2 2)(--=k x k y (k 为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k 的值是______,解析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x 是z 的正比例函数,那么y 是z 的______函数. 11.某工厂现有材料100吨,若平均每天用去x 吨,这批原材料能用y 天,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 (A)y =100x (B)x y 100 = (C)x y 100 100- = (D)y =100-x 12.下列数表中分别给出了变量y 与变量x 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是( ).

六年级奥数比和比例

六年级奥数比和比例 分析 依据题意有32A=43B=54C,则A:B:C=18:16:15 例题2 甲;乙两校原有图书的比是7:5,如果甲校给乙校650本,甲;乙两校的图书本数的比就是3:4,原来甲校友图书多少本? 随堂练习 《1》有一个长方体,长和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3:2。已知这个长方体的全部棱长之和是220cm ,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2》小明和小方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路程比小方多51,小方用的时间比小明多81。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3》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3,如果由甲库中提取8吨放到乙库中,则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5。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吨?

例题3 如图《见黑板》,正方形ABCD的边AB与正方形MNPQ的边PQ平行且相等。试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比。 例题4 如图,三个同心圆,他们的半径之比是3:4:5,如果大圆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那么中圆和 小圆之间的圆环面积是多少? 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和BD相交于O点。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分别是20;16;32。那么阴影三角形BOC的面积是多少? B C (2)如图所示梯形ABCD的上底AD长12厘米,高BD长18厘米,BE=2DE,则下底BC长多少厘米? B C

1;六年级一班的男;女生比例是3:2,又来了4名女生后,全班共有44人,求现在的男;女生人数之比。 2、师徒二人共加工零件400个,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15分钟。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3、甲;乙两人的钱数之比是3:1,如果甲给乙0;6元,则两人的钱数之比变为2:1;两 人共有多少钱? 4;一条路全长是60千米,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的长度之比是1:2:3, 某人走各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4:5。已知他走平路的速度是5千米/时,他走完全程 用多少时间?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13讲:反比例函数(含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三讲反比例函数 【基础知识回顾】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互数y(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 【名师提醒:1、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中:k≠0、x≠0、y≠0 2、反比例函数的另一种表达式为y= (k是常数,k≠0) 3、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写成xy= k(k≠0)它表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与其对应函数值y之积,总等于】 二、反比例函数的同象和性质: 1、反比例函数y=k x(k≠0)的同象是它有两个分支,关于对称 2、反比例函数y=k x(k≠0)当k>0时它的同象位于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当k<0时,它的同象位于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 【名师提醒:1、在反比例函数y=k x中,因为x≠0,y≠0所以双曲线与坐标轴无限接近,但 永不与x轴y轴 2、在反比例函数y随x的变化情况中一定注明在每一个象限内】 3、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 反曲线y=k x(k≠0)上任意一点向两坐标轴作垂线→ 两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形面积,即如图:AOBP= S△AOP= 【名师提醒:k的几何意义往常与前边提示中所谈到的xy=k联系起来理解和应用】三、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因为反比例函数y=k x(k≠0)中只有一个被定系数所以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只需 知道一组对应的x、y值或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步骤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一、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二、解反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函数解析式,再利用同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里要特别注意自变量的 【重点考点例析】 考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例1 (2012?张家界)当a≠0时,函数y=ax+1与函数 a y x =在图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 是() A.B. C.D. 思路分析:分a>0和a<0两种情况讨论,分析出两函数图象所在象限,再在四个选项中找到正确图象. 解:当a>0时,y=ax+1过一、二、三象限,y= a y x =过一、三象限; 当a<0时,y=ax+1过一、二、四象限,y= a y x =过二、四象限;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在图一a值的前提下图象能共存. 例2 (2012?佳木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22 a a y x -+ = 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

九年级上专题复习一:线段比例关系的证明和应用(含答案)

专题复习一 线段比例关系的证明和应用 证明线段成比例,一般先根据比例式确定相似三角形,然后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线段成比例.若根据比例式不能确定相似三角形,则利用等量代换进行条件转化. 1.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边上的点,DE ∥BC ,BE 与CD 相交于点F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 ). (第1题)(第2题)(第3题) (第4题) 2.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为AC ,BC 边上的点,AB ∥DE ,CF 为中线,若AD=5,CD=3,DE=4,则BF 的长为(B ). 3.如图所示,弦AB 和CD 相交于⊙O 内一点P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B ). A. PD PA =PB PC B.PA ·PD=PB ·PC C. PD PB =PA PC D.PA ·PB=PC ·PD 4.如图所示,在△ABC 中,BF 平分∠ABC ,AF ⊥BF 于点F ,D 为AB 的中点,连结DF 并延长交AC 于点E.若AB=10,BC=16,则线

段EF 的长为(B ). A.2 B.3 C.4 D.5 5.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DC ,P 是AD 边上一点,连结PB ,PC ,且AB 2=AP ·PD ,则图中有 3 对相似三角形.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6.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ADE=∠B ,若AE=4,AB=5,则AD= 25 . 7.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90°,D 是AB 上一点,作DE ⊥BC 于点E ,连结AE ,若BE=AC ,BD=25,DE+BC=10,则线段AE 的长为 42 . 8.如图所示,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AED=∠B ,射线AG 分别交线段DE ,BC 于点F ,G ,且AC AD =CG DF . (第8题) (1)求证:△ADF ∽△ACG. (2)若AC AD =21,求FG AF 的值. 【答案】(1)∵∠AED=∠B ,∠DAE=∠DAE ,∴∠ADF=∠C.又∵ AC AD =CG DF ,∴△ADF ∽△ACG. (2)∵△ADF ∽△ACG ,∴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例1、乘坐某路汽车成年人票价3元,儿童票价2元,残疾人票价1元,某天乘车的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数比是50:20:1,共收得票款26740元,这天乘车中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各有多少人? 提示:单价比:成年人:儿童:残疾人=3:2:1 人数比:50:20:1 [练习]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甲要20分钟,乙要15分钟,现在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例2、“希望小学”搞了一次募捐活动,她们用募捐所得的钱购买了甲、乙、丙三种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30元、15元和10元。已知购得的甲商品与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5:6,乙商品与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4:11,且购买丙商品比购买甲商品多花了210元。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可先求三种商品的数量比。 [练习]一种什锦糖是由酥糖、奶糖和水果糖按5:4:3的比例混合而成,酥糖、奶糖和水果糖的单价比是11:8:7,要合成这样的什锦糖120千克,什锦糖每千克32.4元,混合前的酥糖每千克是多少元? 例3、A、B、C是三个顺次咬合的齿轮。当A转4圈时,B恰好转3圈;当B转4圈时,C恰好转5圈,问这三个齿轮的齿数的最小数分别是多少?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已知A、B、C转速与齿数的积都相等,即它们的转速与齿数成反比例。

习题: 1、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之比是4:5:6,高之比是3:2:1,已知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是140平方分米,那么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2、甲、乙、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8:9:10,高之比是2:3:4,对应的底之比是多少? 3、某校四、五年级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相等,四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1:4,五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2:7;两个年级中获奖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多少? 4、盒子里共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彩球共68个,红球与白球个数的比是1:2,白球与黑球个数的比是3:4,红球有多少个?

六年级奥数比和比例

六年级奥数比和比例(总3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例题1 有三盒珠子,每盒的珠子的数量互不相同。小王从第一个盒子内取出该盒珠子数量的31,又从第二个盒子内取出该盒珠子数量的41,再从第三个盒子内取出该盒珠子数量51 。最后,这三个盒子内剩下的珠子的数量都相等。请问小王从这三个盒子内所取出的珠子数量之总和的最小可能的值是什么? 分析 依据题意有32A=43B=54C,则A:B:C=18:16:15 例题 2 甲、乙两校原有图书的比是7:5,如果甲校给乙校650本,甲、乙两校的图书本数的比就是3:4,原来甲校友图书多少本? 随堂练习 (1)有一个长方体,长和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3:2。已知这个长方体的全部棱长之和是220cm ,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2)小明和小方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路程比小方多51,小方用的时间比小明多81。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3)

(3)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3,如果由甲库中提取8吨放到乙库中,则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5。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吨? 例题3 如图(见黑板),正方形ABCD的边AB与正方形MNPQ的边PQ平行且相等。试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比。 例题4 如图,三个同心圆,他们的半径之比是3:4:5,如果大圆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那么中圆和小圆之间的圆环面积是多少? 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和BD相交于O点。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分别是20、16、32。那么阴影三角形BOC的面积是多少? B C (2)如图所示梯形ABCD的上底AD长12厘米,高BD长18厘米,BE=2DE,则下底BC长多少厘米?

五年级奥数- 比和比例(学生版)

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 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 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 正比例和反比例 (1) 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 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k 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 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 ×y=k(k 一定) 教学重点: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 教学难点:正反比例概念和判断及应用 旗杆的高度 一队工程师在丈量一根旗杆的高度,他们只有一根皮尺,不好固定在旗杆上,因为皮 尺总是落下来。一位数学家路过,拔出旗杆,很容易就量出了数据。他离开后,一位工程师 对另一位说:“数学家总是这样,我们要的是高度,他却给我们长度!” 1、4分:3 1时的比值是______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都是质数,它们的积是39,一个内项是这个积的百分之二十, 这个比例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6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是7.2厘米,这幅 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 ( ) 5、求未知数x .

第13讲 反比例函数

第13讲反比例函数 一、 中考知识关键词 考点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考点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关于原点对称;当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一、三象限,在函数图像的每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二、四象限,在函数图像的每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易错警示】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不连续性,所以在描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增减性时,一定要先说在“每个象限内”. 考点3 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任何一点的纵横坐标的乘积为定值k;过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分别向x轴和y轴做垂线,两条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等于定值∣k∣. 二、典型例题 类型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例1 若函数反比例函数,则的值等于() A. B 1 C D 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则,又因为,所以,故。 例2(2007海南)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 . 解析: 类型二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 例3(2007贵州)已知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坐标为,则它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A. B. C. D. 解析:因为正比例函数过坐标原点,而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另一个交点坐标为,故选A 例4(2007江苏)已知点P在函数 (x>0)的图象上,PA⊥x轴、PB⊥y轴,垂足分别为A、B,则矩形OAPB的面积为__________. 解析:因为反比例函数可变形为,设P点坐标为(x,y),所以,又因为点P在第一象限,则.所以矩形OAPB的面积为,故填2. 类型三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北师版九年级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北师版九年级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反比例函数 知识梳理 知识点l.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重点: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x k y =或y=kx -1 (k 为常数,0k ≠)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需注意以下几点: (1)k 是常数,且k 不为零;(2)x k 中分母x 的指数为1,如2 2y x =不是反比例函数。 (3)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一切实数.(4)自变量y 的取值范围是0y ≠一切实数。 知识点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重点: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难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的运用 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 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要注意的问题:

(1)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方法是描点法; (2)画反比例函数图象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0x ≠,因此不能把两个分支连接起来。 (3)由于在反比例函数中,x 和y 的值都不能为0,所以画出的双曲线的两个分支要分别体现出无限的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能达到x 轴和y 轴的变化趋势。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x k y = )0k (≠的变形形式为k xy =(常数)所以: (1)其图象的位置是: 当0k >时,x 、y 同号,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当0k <时,x 、y 异号,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2)若点(m,n)在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上,则点(-m,-n )也在此图象上,故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3)当0k >时,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0k <时,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知识点3.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重点:掌握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难点:由条件来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1)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确定方法: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x k y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确定了k 的值,也就确定了反比例函数,因此只需给出一组x 、y 的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