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技概论结课论文

安全科技概论结课论文安全伦理与职业道德解析

姓名:崔成成

院部: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B092

学号:200901034230

指导老师:田冬梅

考核成绩:

评语:

安全伦理与职业道德解析

--崔成成化工B092 30

摘要:在这注重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始去关注安全问题以及灾害之后的善后问题,。其实安全危机背后体现的是一种道德危机,一些人为了达到财富积累不择手段。企业道德问题被广泛关注,政府.企业.安全决策者.管理者在安全生产中的道德问题应该重点培养。对安全道德的本质与安全伦理的核心作出解析。

关键词:安全问题,安全伦理,伦理道德,职业道德

安全伦理问题可以被看作是人们对安全伦理道德中的道德期待与社会实际存在的安全道德行为之间的差距。它表现为公众对政府.企业.安全决策者.管理者在安全活动中表现的道德问题,即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以及由此提出的道德期待问题同他们实际履行所承担的安全道德责任义务与现状之间的差距。因此,我们要看到社会对政府.企业的道德期待日益增高。相比之下,如果上述主体的行为跟不上日益增长的这种期待和要求。那么,政府。企业。决策管理者都要受到谴责和批评。若不改正,政府将失去信任度,企业将失去外在形象。安全问题小则引起社会不安,大则引起社会动荡。另外,安全论理问题还涉及社会保障问题及职业安全问题。

近半个世纪时间内重大公害及公共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引公共安全问题的伦理思考和广泛的道德讨论。然而,有关公共安全问题的伦理研究仅限于经济伦理和企业伦理的范围,对安全伦理的研究还鲜为人知。根据国内外对公共安全问题讨论的现状,本文论者认为,目前国内的公共安全活动领域中的伦理研究最需要有一个专门对安全责任现状和“安全发展”实践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以处理日益严重的安全问题和应对中国社会“安全发展”要求的急迫性。为此,本文试图就安全问题和公民社会中相关的价值观讨论以及挖掘展开应用伦理学中所提供的与安全权利相关的伦理理论信息,提出安全伦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围绕两个主要问题,即“公共安全活动的伦理原则和道德基础是什么”和“在安全活动中政府、企业、商业以及风险决策者或决定者及其个人究竟应当遵循那些伦理规范”,初步回答了安全伦理是什么的问题,并给出一个原则性的理论架构,为具体处理安全渴望和需求与安全责任状况之间的矛盾、安全获得与财富获得的价值择优,提供一种理论选择。

目前的公共安全问题又是怎样产生的?以中国社会普遍遭遇到的“公共安全问题”为例,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来分析。在宏观社会层面上,由于人们“安全”觉悟的提高,以及社会批评风气的形成,相比之下,各级政府在公共安全领域的立法、监管能力等安全责任方面严重滞后,跟不上日益提升的“安全期待”要求,此外,各级政府所制定的发展战略中,确定“更加人道”的经济发展目标不明确,片面追求“政绩”,有的部门及地方官员直接参与利益分配,造成了社会“公共安全”状况总体严重恶化的趋势。在中观层面上,一方面是政府的安全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对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等各类公共安全事故责任不明确,自身承担责任还不够。另一方面,为追求经济指标,允许一些外资及国内大

企业将危险或有害作业转嫁于国内或乡镇企业。在微观层面,一方面,企业凭借“资本优势”,把人的生命按“劳动力”计价,不执行安全法规;另一方面,无劳动保护措施的农民工,用生命、健康换取基本生活资料或成为伤亡、职业病的主体,或成为事故的直接责任人,使其安全权益严重受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展深化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安全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安全发展观是针对目前中国社会所遭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而提出的。安全问题引发了中国社会对安全活动的广泛的道德讨论与党和政府对“安全伦理”的关注。胡锦涛曾指出:“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以下简称“三个不能”。)其中关于“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和发展“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等“生命安全”问题,既是一个关于社会发展的“安全伦理”命题,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安全道德观。

一、安全道德的本质是安全职业道德

1.安全道德的逻辑规定

在马克思主义安全道德观看来,安全道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安全道德是指,政府部门、企业、商业以及风险决策者及其利益相关个人在安全活动结果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狭义的意义上的安全道德专指安全管理工作者在安全活动结果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

本文从狭义意义讨论安全道德与安全职业道德。这个安全道德包含如下的逻辑规定:①从安全道德与道德的关系看,安全道德属于道德;②从安全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看。安全道德属于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分工中形成的职业活动的道德。在职业活动中,涉及到的各种利益,尤其是自觉涉及利害关系的职业行业,属于职业道德;③从安全道德与安全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关系看,安全道德是安全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安全活动是一种管理活动,安全活动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大,其责任越重大,特别是对风险决策或安全政策的制定、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等安全管理行为,其责任重于泰山;④安全道德是安全活动行为结果中表现现出的道德。即安全活动行为结果蕴含道德,安全活动行为结果表现道德。

2.安全职业道德的二种伦理范式

依据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时所诉诸的“以人为本”和人权伦理理论根据,我们发现安全职业行为存在着“道德的”、“不道德的”两种伦理范式。其中,“不道德”伦理范式是指,安全职业活动不遵守以人为本的伦理原则或人权道德规戒,并明显地对上述规范持有一种积极的反对立场。表现为风险决策者与相关的安全职业人员的行为与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诫要求完全相反,对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采取一贯的反对态度,因此,这个模式的动机是贪婪和自私,为了获利,组织或个人不惜他人生命及健康的代价要达到目标的实现,即不关心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也不尊重他人希望被公平对待的要求

与不道德安全职业活动的自私动机相反,道德的安全职业活动也渴望成功,但仅限于合理的伦理规范内,即强调人的生命的宝贵价值,在具体安全管理中是根据安全道德的标准,如尊重个人的安全权利,公正、公平和适当的过程实施安全生产。因此,其动机可能被视为公平,均衡或无私。企业的目的仍然是强调利润,但道德的安全生产管理不以牺牲法律和合理的伦理为代价去追求其经济增长目标或盈利的目标,这就是道德的安全职业活动的要求,也是道德的安全职业活动的追求目标。

道德的安全职业道德模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作为业主或雇主及各层管理人员,要有一个明确的以人为本的安全伦理方向。②要有持续的尊重生命健康价值的安全伦理责任感或安全伦理责任心,并能为员工所认识。③这种安全伦理行动对社会的效应是积极的,这胜过道德说教与宣传。④安全伦理只是希望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保障个人的安全权等最基本的人权,不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追求利润。

二、当前安全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对象与原则

1.安全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

安全伦理的核心是安全道德,而安全道德是安全管理工作者在安全活动中和安全活动结果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因此,安全职业道德的主体是安全管理工作者。根据美国学者鲍姆哈特的最早的调查研究表明,风险决策者及其安全监管机构与管理组织的行为可以直接导致安全活动的道德行为后果。此后多名学者又添加上社会的道德氛围因素,重复上述调查,结果得出划时代的研究发现:上司的行为被认为是对不道德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其次是同事的行为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在我国近几年安全事故的调查中也不难发现有类似的结果。安全职业中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在:①非道德决策。即风险决策者和安全管理者本身并没有把道德思考纳入他们的行为、决策或行动中去。②不道德行为。有些风险决策者和安全管理者、地方官员或组织管理机构里的个人本身就不讲道德,他们给其他人带来的是极坏的影响。③过分强调利润目标和政绩评价,将财富获得优先于安全获得考虑。④在实际安全活动中,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活动的监督及控制明显不足,或制定的安全政策不合理,或者缺乏明确的安全行为规范。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在风险决策者和安全管理者、地方官员或组织管理机构里的负有安全责任的个人。

2.安全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一是全员性与职业性的辨证统一原则。一方面,社会是由一个个社会成员组成的,实现社会“安全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他们是实现社会“安全发展”的主体,是安全职业道德教育的普遍对象;另一方面,风险决策者、安全管理者、地方官员或组织管理机构里对安全负有责任的个人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些特殊的管理职业特点和重大的岗位责任,决定了他们应该成为安全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对象和重点对象,而且对他们应该有更

高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目标要求。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认识和正确处理教育对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坚持把对风险决策者、安全管理者、地方官员或组织管理机构里对安全负有责任的相关人员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做到安全职业道德教育的全员性与职业性的辨证统一。

二是实效性与前瞻性的辨证统一原则。安全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是将教育对象的品德需求与安全职业道德教育资源的供给在实际安全活动中结合起来,将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安全发展”理念的价值引导与风险决策者、安全管理者、地方官员或组织管理机构里对安全负有责任的相关个人的自主选择结合起来,以说服力、感召力满足社会的实用和现实需要,克服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同时应该注重安全职业道德教育的前瞻性,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的风险决策者、安全管理者及各类安全活动人才,提高未来相关安全活动人员的基本道德素质。

三是知与行的辨证统一原则。即坚持安全职业道德认识与安全职业道德实践活动的统一。安全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特别是风险决策者、安全管理者、地方官员或组织管理机构里对安全负有责任的相关个人的自身的道德生活或道德实践,使外部的道德教育与自身的内部的道德需要、道德思想和道德情感发生交互作用,才能使受教育者从中体验到安全的价值,感受到安全的必要性,使安全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使外在的命令转化为个人的主观态度,即成为履行它的情感需要,遵从道德规范,把人引向道德上的自律而形成有道德和高尚的人。因此,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在提高安全职业道德认识的同时,通过社会发展对安全职业道德的期待以及安全活动的实践,激发受教育者对提高个人安全职业道德品质修养的积极态度和愿望,使他们把外在的抽象的安全职业道德知识,转化为个人心理的要求并达到道德上的自律,从而形成个人的安全职业道德行为。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安全伦理道德视野看,认识安全伦理道德,加强安全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是现代安全活动发展的历史必然。现代安全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伦理精神和生命价值关怀的活动。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安全伦理道德思想出发,重新认识安全职业道德与教育,对我们落实安全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朱锴、张驎.安全科技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刘星、林刚.安全道德教育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6,3(4):98—103.

3)刘星.安全伦理学的建构[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2):22—29.

4)张兴荣,李世嘉.安全科学原理[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7):28

—29.

5)刘星.制度创新与人学的伦理批判[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7(特-1:1):38—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