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汉语语法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

一、词性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六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六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等六类。

(-)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实词。例如: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可分指人和指物、指时间、指处所(地点)等四类。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李白、白居易。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去年。

表处所(地点)的:云南、上海、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分两种:

第一:单纯的:上、下、前、后、左、右、中、东、南、西、北、内、外。

第二:合成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后边、南面、里头、外头、中间。(二)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1、表示一般动作行为: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2、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现动词):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3、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怕、担心、讨厌、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4、表示判断(判断动词):是、有

5、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应当、应该、配、值得、得(dei)、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6、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开来、开去、起、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如: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如: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

2、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第一:?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第二:?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例如:

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李光有在吗?(错)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

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

有受伤吗?(错)受伤没有?(对)

[3]、助动词: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暖和了?。[4]、趋向动词: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1、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2、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平坦、整齐、笔直、血淋淋、骨碌碌。

3、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4、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5、表颜色的:黑、白、黄、红、苍白、绿油油、红彤彤、碧绿、黑不溜秋等等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不能在其词前面加?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例如

单音节:AA式如:高——高高(的)大——大大(的)红——红红(的)慢——慢慢(的) 双音节:AABB式如:老实——老老实实整齐——整整齐齐清楚——清清楚楚大方——大大方方或A里AB式如:马虎——马里马虎胡涂——胡里胡涂慌张——慌里慌张小气——小里小气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感情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的数目和次序的词。如:半、一、二、十、百、千、万、亿、零。

1、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

2、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3、分数: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等。

4、倍数: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十倍、百倍?等。

5、概数: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①、两个相邻的数词连用。连用的一般为系数词,通常数目小的在前,数目大的在后。?两、三?连用时有两种方式,?两三?或?三两?,但后者一般只限于?三两天?。?九?和?十?不能连用表示概数。不连续的系数词也可以连用,表示概数的有?三五?。

②、数词后加上表示概数的词语。主要有?来、多、把、左右、前后、上下?等。?来、把、成、上?比?左右、上下、以上、以下、近、约?更口语化。

(五)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如"一个人"中的"个"。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如"看三次"中的"次"、"看三天"中的"天"。

(六)代词是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人、事物作用的词。

1、人称代词:你我他它咱们大家自己

2、指示代词:这那这儿那边各每

3、疑问代词:谁什么哪怎么哪里几

4、物主代词:我(我们)的、他(她)的、你的、它的

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

(七)副词: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1、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2、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3、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4、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5、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副词语法特点:

1、[1]、副词通常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又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

[2]、副词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又如:①这办法好得<很>。②这办法好<极>了。

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说了又说吃得下就吃说清楚再走下大雨也去

(2)前后配合用的:又…又越…越也…也不…不既…又非…不

(3)和连词配合用的: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虽然…却如果…就不论…都即使……也除非……才

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例如: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②你没有《诗经》吗?(动)。

?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如不能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

4、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例如:①雨后青山格外秀丽。②这件衣服特别好看。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

5.?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分别比较下边两组词:白布白跑一趟;老朋友老说不完;怪事怪好看;净水身上净是泥。

(八)介词: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例如:

1、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2、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3、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就、凭、用、靠、拿

4、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5、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管、论、顺、连

6、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7、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介词语法特点: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1.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从早上〕作<到晚上>(表时间)〔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

例如: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②他在家里。(动词)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它们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

(九)连词: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

连词语法特点: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另外注意:?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

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第二,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

?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

④不多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

(十)助词: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1、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2、时态助词(动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3、比况助词:似的

4、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十一)拟声词: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

1、作独立语:

(1)砰,砰,我正在擦枪的时候,响起了敲门声。(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下册P379)..(2)呼——呼——狂风夹着沙石扑来了。..

(3)有时抬起头,?噗——?吐一个烟圈儿。那神态仿佛告诉别人:?嘿,等吧,等到晌午吧!我才。(4)叭!叭!两声清脆得近乎尖厉的枪响,压倒风啸海吼。(1992.1《人民文学.故乡.恋曲》)..2、相当于副词,修饰动词,作状语:

单音节+重叠音缀的:哗啦啦、扑楞楞、淅沥沥、仆剌剌

(1)她是这么小巧的一个女娃娃,蹬手蹬脚地哇啊哇啊哭起来。(池莉《太阳出世》)....

(2)汪所长很高兴。捧着茶咕噜咕噜喝了一气,抹着嘴,就谈之。(池莉小说集《太阳出世》)....3、相当于形容词,修饰名词,作定语:

(1)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高尔基《海燕》)...

(2)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朱自清....《绿》)4、相当于形容词,描写、陈述名词或代词,作谓语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北朝民歌《木兰诗》)...

(2)这辆车笨拙得像头老牛,老远就开始哼哼叽叽。(池莉《太阳出世》)....

5、相当于名词,接受陈述、描写,作主语

(1)丁丁冬冬是你欢愉的歌吗?(姚雪雪1989.12《诗刊·梅雨季》....

6、相当于动词,支配名词或代词,作谓语

(1)她把老人送出了大门,瑟瑟缩缩在门洞里。(池莉《太阳出世》)....

(2)伤员有时哼哼两声。(孙犁《白洋淀纪事》)..

7、相当于名词,接受动词支配,作宾语

(1)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老舍....《骆驼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

8、相当于形容词或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作补语

(1)村长散披着黑羊皮,也是跑得呼哧呼哧。(池莉《太阳出世》)...

(十二)叹词: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①哈哈!我猜着了。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③哦,我想起来了。

④喂!现在开会了。⑤嗯!我马上就去。

例①表喜悦,例②表惊讶,例③表醒悟,例④表呼唤,例⑤表应答。

1.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独立成分.

2.叹词?啊?与语气助词?啊?不同。例如:

⑥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啊!⑦啊,今年的庄稼长得真好哇! 语气词?啊?总是附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⑥。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

3.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声音,往往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例如?ō,我懂?。就可以用?哦、喔、噢?等表示。又如叹词?啊?,也写作?呵?等。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采用通行的写法。

4.另外,叹词可以作句子成分。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只听见电话里发出‘喂、喂’的声音?(作定语)。这属活用。

二、同义词

一、什么叫同义词?词语意义基本相同,在语言中常常可以换用的词语叫同义词。

二、同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

1.词义方面有细微差别表现为:

(1)词义范围的大小有差别。例如:①人不管办什么事情,都要严肃认真。(范围最大)②这一历史事件的全部过程已经了解清楚了。(范围较小)③一定要有岗位责任制,出了事故要批评,要追究责任。(范围最小)

(2)词义的轻重有差别。例如:①终于选育出符合要求的新优良品种。(词义较轻)②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是可歌可泣的。(词义较重)③青蛙有一双机能优异的大眼睛。(词义最重)

(3)词义侧重的方面有差别。例如:①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侧重在强壮有力)②一个健壮的少年跳出来迎接客人。(侧重在结实强壮)③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侧重在勇武敏捷)

(4)词义的个体与集体有差别。例如:①一个人,连自己国家的地图都画不清楚,是一种耻辱。(表示个体或普遍概念)②近几年,本市外来人口急遽增加。(表示集合概念)

2.用法方面有各种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对象不同。例如:①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纪律。(多用于组织、纪律)②没有学到外国语法的精密,却摹仿翻译文字造长句子。(多用于机械仪器有结构之物)③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多用于思考研究)

(2)搭配关系不同。例如:①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常与奔波等搭配)②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常与身体等搭配)③它应为广大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常与辛苦功劳等搭配)

(3)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例如:①不懂装懂,弄虚作假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动词,作谓语)②退却,是防御的继续;追击,则是进攻的继续。(用为名词,作宾语)③小船继续向前划去。(用为副词,作状语)④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副词,作状语,可重叠使用)⑤一字排开的帐篷,连续了三里路。(动词,可作谓语、状语)⑥她做了许多短短的不连续的梦。(作定语,或组成“连续性”)

3.色彩风格方面有不同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考虑:

(1)感情色彩不同。例如:①他们都是一些有伟大理想的人。(褒义词)②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中性词)③一切旧势力,不管它们如何庞大,总是要被消灭的。(多用于贬义)

(2)语体风格不同。例如:①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侧重于口语一般场合)②周总理正亲切地注视着我,目光中充满了关切。(侧重于书面语庄重场合)③天刚刚黎明,他就起身走了。(文学用语)④情报送到了,战斗大概在明天拂晓时进行。(军事用语)

同义词的上述诸方面的差别,经常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分开讲只是为了解说时清晰、方便,在实际运用中应全面综合地去辨析。

三、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反义词的作用:

1、正反对照,突出矛盾。利用反义词把两件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对照,矛盾对立的现象可以表现得更鲜明。

2、正反连用,含义隽永。

3、正反对举,以概其全。有的时候,反义词连用,表示正反对举,含有“举此两端以概其全”的意思,使叙述简练、明确。

四、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褒义词:带有褒扬、尊敬、喜爱等感情色彩的词语。如“纯洁”、“高尚”、“坚韧”、“刚强”、“淳朴”等。贬义词:带有贬斥、憎恶等感情色彩的词语。如“毒辣”、“折磨”、“愚蠢”等。

中性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带褒贬的感情色彩的,它们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这种词称为中性词,如“发动”、“保护”、“结果”、“害怕”等。

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爱憎感情和褒贬评价。使用词语,特别是使用同义词,不仅要弄清词的意义,对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还要分清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用,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鲜明地表达出来。

在通常情况下,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褒扬、喜爱、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贬斥、憎恶、鄙视等感情,要用贬义词。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收到讽刺或幽默的效果,可以采用“说反话”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用褒义词表示的是贬义,用贬义词表示的是褒义。

例如: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上例的“顽固”本是贬义词,在这里用作褒义,是坚定不移的意思。因此加上

引号。

五、词义和语境

语境对确定词义起着重要作用,语境不同,词义就有所区别。如《孔乙己》一文中,“只有穿长衫的,

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一个“踱”字,活画出“长衫主顾”悠闲自在、洋

洋自得的神态;而在《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借钱赶考回来,卖鸡换米,“一步一踱”的“踱”字则写

出了范进饥饿难耐、步履蹒跚、有气无力的神情。所以,根据特定的语境来推断词义,才能准确理解。

语境义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多义

汉语中的词往往多义。正因为如此,如果离开语境,孤立地看待词语,理解将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词虽然有多个意义,但在具体语境中,由于受到语境的制约,它的意义则是单一而确定的。例如下面加点的词:①“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从上面到底部的距离短)“花的颜色就有深有浅。”(颜色淡)②“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对事物反复体会)“像春蚕在咀嚼桑叶。”(用牙齿磨碎食物)③“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特指颜色浓重)“我对文学产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程度深)

二、特殊含义

词的特殊含义是指词在具体语境中改变了原来的意义,具有了新的临时意义,有些词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只有联系上下文或全文,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和色彩。如“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中,“狡猾”的本义是“诡计多端”,是贬义词;根据上下文,这里的“狡猾”显然不是本义,而是表现孩子们“调皮、机灵”的意思,此是贬义褒用。

三、隐含义

隐含义是指词隐藏于字里行间的意义,即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对词的隐含义的理解,我们要结合上下文仔细品味。如“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由上文“我”不愿意宏儿和水生过“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生活,希望他们有一种新的生活,可以联想到此处的“路”是指创造新生活。

总之,词义和语境是密不可分的,语境不同,意义就有别,色彩也相异。只有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才能正确理解词义,从而更深刻地领会文章内容。

六、修辞手法

一、比喻

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也就是用某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拟另一种事物或情境。具体形象,鲜明生动。一个恰当的比喻,不但胜过累赘的解说,而且耐人寻求,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①明喻:说甲(被比喻的事物)像乙(比喻的事物)。常用的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具有本体、喻体、比喻词。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样。

例如:生活像一团麻。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是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紫藤萝瀑布》

②暗喻:说甲(被比喻的事物)是乙(比喻的事物),常用的词语还有“变成”、“成了”等。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作为战斗武器,鲁迅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具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不出现。)

③借喻:直接把甲(比喻的事物)说成乙(比喻的事物),不用比喻词,连本体都不出现。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千万条瀑布。

二、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①、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四、夸张

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例如:燕山雪花大如席。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夸张可分为二类:

①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药》

③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3点:

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地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③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五、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六、设问

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七、反问

无疑问而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疑问之中,其作用是加强语气。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有时也用叹号。

反问句也有相应的四个类别。四个类别的反问句虽说都有反问句特有的强调意味,但因其结构的不同,表达作用也有略有差异。

1、是非式反问句:

是非式反问句是由是非式疑问句演变而来的,其基本结构与是非式疑问句相同。这种反问句的特点是,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本来是肯定的意思却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本来是否定的意思却用肯定的形式来表达,强调意味正是通过这种特殊方式来实现的。这种强调,让人不得不认同说话人给出的答案。

反话正说,如:

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一夜的工作》)

“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句子本身是表肯定的,但反问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即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而且否定的意思特别强烈,实际为:绝对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正话反说,如: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我不能失信》)

句子本身是表否定的,但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你一直想去伯伯家,这是确定无疑的。

2、特指式反问句:

特指式反问句是由特指式疑问句演变而来的,其基本结构与特指式疑问句相同。这种反问句除了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而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泛化”,将原句中的“特指”变成“泛指”,也就是将句中疑问代词所指的某人、某事物变成任何人、任何事物,排除一切例外。这样,强调的意味更加强烈。如: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小珊迪》)

“谁”在这里指任何人,意思是任何人读了这个故事都会受感动,具有毋庸置疑的意味。

武松看了,笑道:“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景阳冈》)“什么”指任何事物,意思任何东西我都不怕。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蜜蜂》)

“怎么”在这里指任何方法,意思是蜜蜂根本没有任何办法看到遥远的家。

哪有这么大的伞!(《白杨》)

“哪“指任何地方,意思是,任何地方都没有这么大的伞。

3、选择式反问句

选择式反问句是由选择式疑问句演变而来的,其基本结构与选择式疑问句相同。这种反问句让人对两种情况进行考量、权衡之后,同意说话人的给出的答案。强调的意味正是从这种权衡、考量中体现出来的。这种反问句具有一定的说理性,以复句的形式出现。

上车后我站了很久,到一个小站,好容易找到一个座位坐下来,可刚过了一站,有一老爷爷上车了,就站在我旁边。我是继续坐下去,还是站起来让他坐?

答案是明确的——让座,但是让与不让都有一定道理,如果直截了当地说应该让座,似乎有点不近人情。所以,反问句用“是……还是……”的形式引人思考权衡,最后自己得出结论——只有让座才是正确的选择。

4、正反式反问句

正反式反问句是由正反式疑问句演变而来的,其基本结构与正反式疑问句相同。这种反问句实际上就是选择式反问句,只是结构上有一些差异,一个是复句,一个单句。这种反问句,说话人虽然希望读者同意他给出的答案,但显得比较委婉,没有咄咄逼人,毫无商量余地的意味。如:

临走的时候,罗伯特先生把查理叫到家里,说:“你是不是很喜欢这把刀?现在它是你的了。”(《好汉查理》)

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当然是,你是一定是喜欢这把刀的,但是这样说显得过于武断,而且有损听话者自尊,所以不用是非式反问句,就是为了增强委婉的意味。因为喜欢不喜欢是人们的心理倾向,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心理倾向,不宜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人。说话人既希望听者接收他给出的答案,又想表现得客气谦逊,所以用这种句式给人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

选择式和正反式反问句没有与之对应的陈述句,所以,理解时不能像是非式和特指式那样简单地用“肯定变否定”或“否定变肯定”的方法,必须根据上下文仔细体会揣摩,才能把握说话人的真实意思。

八、反复

反复的定义: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辞格。

反复分为两种:

1、连续反复:例:这花儿真美啊,真美啊!

2、间隔反复:例:花开花落,她长大了,花开花落,她变美了,花开花落,她更成熟了

九、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十)顶针

1、顶针的含义及特点:

顶针又名顶真、联珠、蝉联,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即某段文字由若干短句组成,以上句后分句或上句结尾的字词作为下句的前分句或开头的字词,简单说就是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词)相同,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做顶针。例如:

我们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橹摇船、船载橹,橹动而船行

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线缀

2顶针的作用

顶针格由于词语间上递下接,首位蝉联,结构严谨,便于揭示事物间严密透彻的本质;便于抒发气势贯通的感情。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酣畅淋漓地突出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使说理环环相扣。

(十一)反语

1、定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

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

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鲁迅)

2、反语的作用是产生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运用反语手法,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

昂的感情。

反语的用途主要有:

①直接表达禁止和压制时,以反话表达正面的意思。

②面对荒谬不硬加驳斥,而是谬上加谬,使其荒唐之处极端放大而达到归谬目的。

③正面语言难以表述强烈情绪时,以此语表达加强效果。

④通过颠覆既定习惯,产生幽默。它的主要形式有:反话(正话反说)、反饥(反说正说)、骂话(以写

示爱、明褒暗亵)、气话(明褒实贬)、俏皮话(反规则的幽默)等等。

(十二)双关

1、什么是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2、双关的作用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尖锐犀利,给人以深刻印象。

3、双关的分类:双关可分为语音双关、语义双关、对象双关。

①、语音双关。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而构成的双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刘禹锡)

分析:“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

②食全食美(广告词)

分析:食与十双关。意思夸奖这个酒家的酒菜齐全,味道美。

③咳不容缓(广告词)

分析:咳与刻双关.意思是咳嗽不能迟疑大意,得赶紧用这种药来治.

华语网友情提示:在本站搜索中输入修辞名称,可直接找到相关资料。

②、语义双关。利用同一词语有几种义项构成的双关。

①《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分析:此句中的“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红楼梦》一书中元春、迎春、探春三个人物的境遇。

②美的,生活可以更美的(广告词)

分析:美的,既指品牌的名称,又可以理解为,这种空调是很美的。第二种理解为“美丽的”③四面又明明是寒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风筝》(鲁迅)

分析:“寒威”和“冷气”指的是天气,也指保守的社会。

④四周黑洞洞的,能不碰壁吗?《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分析:碰壁的本意是撞到墙上了,其实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意思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太黑暗(与四周黑洞洞的双关,本意指光线不足,漆黑,也指环境黑暗),鲁迅作为反对当局的作家,自然会遭到很多的抵制压迫,理解为碰壁。

③、对象双关。利用语言环境中不同的对象形成的双关。

(十三)对比

1、定义: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修辞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

2、作用: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3、从构成的方式看,对比有两种情形。

①反面对比; ②反物对比。

对比还有反差的意思,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

(十四)回环

1、定义:

回环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或词序回环往复的形式,用以揭示事物或事理间特殊关系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如: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鲁迅《故乡》)

2、回环的类别:

①词的回环: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

②短语的回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③句子的回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3、回环的作用:

①使语句整齐匀称,语意精辟警策,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

②在视觉和语感上给人以循环往复的美感。

(十五)引用

1、定义: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 (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法叫引用。

2、作用: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3、分类:根据所引出处是否明示而言,有明引与暗引之别;按照所引文字与原文有无差异来说,有直引与意引之分;凭依所引出处或主旨正确与否立论,有确引与讹引之异。

(十六)通感

1、定义: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像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

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2、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有《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3、作用: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十七)呼告

1、什么是呼告:呼告就是写文章时,对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呼告。

2、呼告的种类:呼告分为呼人和呼物两种形式。

①、呼人

雷锋啊,你虽然生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人们从你身上,也从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身上,看见了未来的人类,共产主义的人类。

夏桀啊!你什么时候才灭亡?希望快一点,我们宁愿跟你一块儿死。

各位小朋友!努力吧!成功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着。

②、呼物: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硕鼠》冬,听说你已经来了。——华语网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雷电颂》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雷电颂》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之歌》

3、呼告的作用:

运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还能引发读者思考。

(十八)互文

1、互文的定义: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子(1):朝晖夕阴。《岳阳楼记》范仲淹( 意思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

例子(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范仲淹( 意思是不因「物」﹝所处环境﹞或「己」﹝个人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2、互文的特征: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②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3、互文的表现形式:①、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东犬西吠”亦属此类,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

②、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如《木兰辞》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

七、关联词的分类及用法

一)并列关系

1、种类:也;又;还;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

不是…,而是…

2、用法: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这些分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例句:我一边走路,一边思考着今天的数学题。

二)递进关系

1、种类:更;尤其;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并且、也、还、甚至)……;

尚且……,何况,…

2、用法;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

例句:她不仅这样做了,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选择关系

1、种类:由两个或两上以上有选择关系的分句组成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2、用法:①一种是有取舍的选择复句,表示对两种可能的情况有所取舍,说明两种可能性是不相容的,不能同时存在。例:我宁可在家,也不去网吧。

或者……;也许……,也许……;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②一种是无取舍的选择复句,只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表示几种可能性是相容的,并不互相排斥。

例:这次比赛,我们要么推荐李华去,要么推荐张明去。

四)转折关系

1、种类:虽然(尽管、固然)……,但是(可是、却)…;然而;不过

2、用法: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尽管路面很滑,我还是要去上学。

五)因果关系

1、种类: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为(由于)……,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2、用法:

①、说明因果关系,有的两个分句是前因后果,有的两个分句是由果朔因。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你违反了班级纪律。

既然…就…

②、推论因果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个分句表示由这个依据或前提推出的结论。你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要改变主意了。

六)假设关系

1、种类: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仍然、还是) ……

2、用法: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假如你不好好学习,你就不会取得好的成绩。

七)、条件关系

1、种类: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偏句提出真实或假设的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便……;就……;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总)……;

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不)……

2、用法:

①一般条件句,偏句提出条件,正句指出这种条件产生的结果。

例句:除非让他亲自去解释,否则永远也别指望得到原谅。

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总)(总是)……;凡是……都……;

不管……总……;

②偏句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表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不以偏句的条件变化为依据例句:不论处在什么厄运中,都不要失去理想!都要保持高风亮节!

八、短语类型

一、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类型

?名+名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名词短语)

?动+动调查研究愿意并实行(动词短语)

?形+形光辉灿烂庄严肃穆(形容词短语)

?代+代我和他这样那样(名词短语)

?数量+数量四面八方千秋万代三斤五两(名词短语)

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例如:工厂农村我你他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大小顺序:省、市、县

?年龄顺序:老、中、青?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盐酱醋

3、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例如:姐姐和我(名词+代词)

二、偏正短语

1、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定+中(名、代),如:(祖国)大地(一朵)茶花(前进)的步伐

?状+中(动、形),如:[很]好看[独立]思考[慢慢]地走

2、旧语法:“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新语法:统一为“的”。

三、动宾短语

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动词+宾语。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例如:消灭敌人放下包袱丢下它发展生产进行斗争

骗取信任恢复平静爱热闹下决心有幽默感像珍珠

四、述补短语

动+补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

例如:看清楚、去一趟、拿起来、引在脑子里、跑得快、走的急

五、形补短语

形+补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例如: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漂亮极了

六、主谓短语

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

结构形式:A名+动 B名+形 C代+动 D代+形

例如: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灿烂心情舒畅

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例如:今天星期三明天国庆节他中等身材

七、复指短语

两部分组成,语法地位一样,所指内容相同,意义上有复指关系,结构上是同位关系,在句中做同一成分。

例如:首都北京厂长老王华罗庚教授他自己咱们学生母子二人

鲁迅先生美丽这个词春秋两季封建统治阶级地主我们每一个人

复指短语都是名词性的,中间一般不能加入虚词;加后意义有变化。

例如:我们渔民,我们的渔民。一些复制短语中间可以加入指量短语,如:我们渔民,我们这些渔民。

八、方位短语

由名词或动词加上方位词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时间。

例如:井冈山上月光下他们之间(名词)

吃饭以前改革中回收之间(动词)

树林东边操场上(处所)

六十分以下三十岁以上(范围)

开会以前一年以上解放后棗(时间)

九、量词短语

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

1、数量短语:一个、二斤、四里、三次、一回、三只、一碗、两包

2、指量短语:这种、那种、这堆、这次、那回。

十、介宾短语

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加名、介加代、介加名词短语

例如: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说)从现在(起)关于课堂纪律问题

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按规定(办理)把大门(推开)

十一、“的”字短语

定语用结构助词“的”名词短语,有很多可以省去后面的中心词,进而构成“的”字短语,它的性质和作用与其他名词短语相同。

类型:

1、名词+的这本书是哥哥的。

2、代词+的这本书是我的。

3、动词+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吃的、穿的、用的好多了。

在冰场上滑冰的是一位姑娘。

4、形容词+的红的是花、绿的是草

十二、“所”字短语

“所”加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

例如:所有所想所需要所认识所忆所闻所作所图

“所”字短语一般不独立使用。

练习:

1、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风俗习惯(并列)变化规律(偏正)历史悠久(主谓)整修一新(动补)

交头接耳(并列)思维敏捷(主谓)废寝忘食(并列)前程远大(主谓)

全神贯注(主谓)襟怀坦白(主谓)挥手之间(偏正)愚公移山(主谓)

竞选州长(动宾)销售计划(偏正)色彩缤纷(主谓)交通规则(偏正)

风和日丽(并列)激动不已(动补)禁止吸烟(动宾)辛勤耕耘(偏正)

巍峨挺立(偏正)不断发生(偏正)气氛热烈(主谓)继往开来(并列)

九、句子成分

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例如:

(1)今天晚上‖特别冷。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主语(动词)谓语

(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主语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些>。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主语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主语谓语(名词)

她‖大眼睛,红脸蛋。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三、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例如:

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近宾远宾近宾远宾近宾远宾

(2)谓词性宾语。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复句形式作宾语)

四、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五、状语: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可以由副词、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方式)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

(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

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补语都放在中心语后头,除了趋向动词、数量词、介宾结构和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补语外。补语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结构来担任,各种关系的词组也常作补语。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这个字写〈错〉了。她哭〈红〉了双眼。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例如:心里痛快〈极〉了。这几天真是烦〈透〉了。这家伙讨厌〈死〉了。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看了<几遍>。等了<一会儿>。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例如: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

(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

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看得清楚,看<不>清楚?

七、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1、与定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定语中心语”)

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有时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定语中心语。它跟前面的定语组成偏正短语,多用来做主语,有时也可做宾语等。例如:

(经济)的振兴要靠科学技术。

主语‖谓语

定︱中

(他)的家里(有)(一只)(小)(花)狗。

主语‖谓语

定︱中动︱宾

定︱中

2、与状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状语中心语”)

状语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它跟前面的状语组成偏正短语,用来做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