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架内部规范

爬架内部规范
爬架内部规范

17多功能爬架施工工艺标准

17.1 总则

17.1.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剪力墙、框架、框剪、简体等各种不同结构形式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构筑物的结构与外装修(包括悬挑大阳台、圆弧等)的施工。

本标准依据中建六局二公司国力牌多功能爬架的特点编制,采用非本类型爬架时可参照本标准尚需依据各自特点做出补充规定。17.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普通碳素钢技术条件》(GB 700—88);

《可锻铸分类及技术条件》(GB 978--67)。

17.1.3特点

(1)使用钢材数量少,节约资源。

(2)爬升速度快,每跨架体爬升一层约需20~30min。

(3)拆装方便。

(4)安全可靠,设有防坠,防倾装置。

(5)经济效益显著。

(6)操作工人少,仅需4--6人即可操作。

17.2术语

17.2.1主框架

由上、中、下三节拼装组成的定型刚性结构(导轨:与主框架一体,构成主框架的一个主肢)。

17.2.2底部支撑桁架

由脚手管和方钢(钢板)通过螺栓连接而成的标准件。

17.2.3架体板

由大横杆、小横杆、立杆、剪刀撑、扣件等组成。

17.2.4附着支撑结构

由固定支座、滑动支座和防倾支座组成,保证架体与建筑结构主体在升降过程和正常使用工况下多点连接固定,是架体承重和防倾的主要构件。

17.2.5液压升降系统

通过电动机驱动液压泵,将电能转换为液压能,再经控制阀驱动液压千斤顶转变成机械能驱动负载,使爬架完成一个工作环节,液压泵单手柄控制操作,每个千斤顶额定起重量为5t、8t。

17.3基本规定

多功能隙的没计、组装、使用与拆除均需符合雠魁衬鼬每魄定。

多功能爬架的设计应与使用方及工程监理结合。设计图纸、使用规程、施工细则应同时报使用方和监理批准后实施,且应贯彻定期围护,班前检查制度。

17.4施工准备

17.4.1技术准备

(1)依据建筑结构施工图进行多功能爬架的二次设计,绘制爬架

平面布置图、立面预留孔图、以及需特殊处理部位的施工示意图。

(2)凡参与施工的操作工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均必须参加技术培训,然后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做好爬架搭设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17.4.2材料准备

(1)品种规格:根据爬架二次设计进行材料预算及设备统计,采购设备及爬架加工所需的各种规格材料等。

(2)质量要求:材料材质必须满足《普通碳素钢技术条件》(GB 700--88)、《可锻铸分类及技术条件》(GB 978--67)的要求。17.4.3主要机具

(1)配备额定功率不小于180kW的液压泵两台。

(2)液压缸四个。

(3)与液压泵配套的高压软管。

(4)专用配电箱。

(5)扳手和手拉葫芦。

17.4.4作业条件

(1)爬架的软件资料如爬架出厂合格证、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规程、各种技术交底、升降前及升降后安全检查记录等应齐备。

(2)根据本项目爬架需用量的多少,现场需提供相应的爬架堆放场地以及爬架另配件堆放仓库。

(3)爬架搭设层的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C10。

(4)根据爬架施工规范及国力牌多功能爬架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提供爬架搭设所需的操作平台。

(5)爬架施工所需电源到位。

(6)根据爬架平面布置图和立面预留孔图检查预留孔是否符合要求。

17.4.5劳动组织

整个工程的架体升降操作人员,设置1名组长,5名操作工人。

(1)组长1人:负责升降过程的监控和指导工作,下达升降指令。

(2)液压缸操作2人:负责操作液压泵进行顶升,固定液压缸及顶块锁销。

(3)清理障碍1人:解开及恢复安全网。

(4)拆装支座2人:提升前松开穿墙螺栓,提升后紧固穿墙螺栓,检查螺栓是否有损坏。

17.5材料和质量要点

17.5.1材料的关键要求

其材质必须满足《普通碳素钢技术条件》(GB 700--88)、《可锻铸分类及技术条件》(GB 978--67)的要求。

17.5.2技术关键要求

爬架平面布置合理,榀数少,异形少,无漏空、便于操作。17.5.3质量关键要求

主框架加工组装满足规范要求;现场施工时预留孔位置准确;升降过程中的动态管理要满足规范、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

17.5.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施工人员必须按要求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有大于等于五级风时,必须及时对爬架进行加固。

(3)在大于等于五级风或停工一段时间后必须对爬架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钢构件锈蚀严重、卡扣松脱等异常情况,要及时维修后方可使用。

(4)现场需储备充足的加固备品,以应急需。

(5)爬架雨季施工应有防雷接地装置并按相关规定安装。

(6)其他未尽之处,必须严格按《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q 59--99)、国力牌多功能爬架施工组织设计、国力牌多功能爬架安全技术规程和地方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

17.5.5环境关键要求

各榀爬架规格一致,外挂安全网严密,色泽一致。架上杂物及时清理,并采用袋装运至垃圾站,不准随意扬弃。

17.6施工工艺

17.6.1工艺流程

(1)工艺原理:多功能爬架是通过支撑体系(支座)附着在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实现升降的悬空脚手架,即沿建筑物外侧搭设一定高度的外脚手架,并将其附着在建筑物上,脚手架带有升降机构和升降动力设备,随着工程的进展脚手架沿建筑物升降。

(2)工艺流程:分为两个流程,一个是架体安装流程,一个是架体

爬升流程。

1)爬架组装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7.6.1-1。

图17.6.1-1爬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2)爬架升降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7.6.1-2。

17.6.2操作工艺

(1)组装操作要点

1)组装主框架:主框架分上、中、下三节。用垫木将三节垫平,穿好螺栓、垫圈并紧固所有螺栓,拼接时把每两节之间的导轨(主框架内肢)及方钢(主框架外肢)找正对齐。

2)把导向装置从主框架上的导轨滑进直至中节,导向架的辊轮及轴要加润滑油,辊轮轴要加平垫,弹垫,并紧固。

3)把下支座固定在下节相应连接位置上,并紧固。

4)把上支座固定在相应位置,保证上、下支座间距约为标准层层

高。

5)用8号铅丝临时固定上支座,保证上、下支座间距约为标准层层高。

6)主框架对接、组装完毕后,检查是否合格,上、中、下三节各连接部位的主肢要对齐,不能错位;各处螺栓均必须达到厂家要求的扭紧力矩(M16螺栓为40--50kN·m;T38螺栓为700~800kN·m)。

7)用起重设备把拼装好的单榀主框架吊起,吊点放在上部1/3位置上。

8)把上支座安装固定在二层的预留孔位置上,用专用T型螺栓及专用平垫紧固。

9)把下支座安装在首层的预留孔位置上。

10)调整主框架的垂直度,要求上、下两层的预留孔左右偏差不大于20mm。

11)脚手架架体搭设采用,φ48×3.5mm钢管,其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应符合《普通碳素钢技术条件》(GB 700—88)的规定。不得使用变形及锈蚀严重的钢管,扣件应符合《可锻铸分类及技术条件》(GB 978--67)的规定。

12)立杆纵距小于 1.5m,相邻立杆接头不得在同一步架内;外侧大横杆步距900mm,内侧大横杆步距l0Omm,上下横杆接头布置不应在同一立杆纵距内;最下层大横杆搭设时应起拱30--50mm,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外侧伸出立杆100mm,内侧伸出立杆根据架体与建筑间距离而定,但不小于100mm。架体内侧应搭设一道剪刀

撑,剪刀撑应与所有立杆进行连接。

13)脚手板最多可铺设三层、最下层脚手板距离外墙不超过lOOmm。或用上翻板封闭。

14)架体底部桁架下部与墙体之间在水平向设置翻板进行封闭;架体底部应有大眼网和密眼网兜底并封闭;架体外侧应有密眼网进行封闭式围护。

15)架体搭设完毕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升降操作要点

1)升降装置的操作步骤:

将泵站放置到与油缸同→标准层→安装油缸→接好高压软管→接通电源(380V) →开动泵站(检查电机转向) →扳动控制手柄油缸空程试验(不加载) →安装活塞杆锁销→升降架体。

2)提升上支座:以主框架上部的挂点为吊点,使用l~1.5t的手拉葫芦把上支座从第二层升到第三层,当上支座固定位置的混凝土强度达到C15以上时即可对架体进行提升。

3)爬架升降前应由安全、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责任落实到位,并记录签字。

4)各操作人员按分工清除架体上的活荷载、杂物、与建筑的连接物、障碍物。安装液压升降装置,接通电源,空载试验,准备专用扳手、手锤、千斤顶、撬棍等。

5)安装顶块锁销,调整油缸活塞上下动作,用顶块锁销把升降顶

块固定在导轨内侧相应的孔内。然后顶升液压缸使架体自重作用在油缸上,靠油缸的安全锁把油缸锁住。在导轨相应的孔内插上防坠销,然后拆除下支座的固定螺栓,将下支座旋转90°附着在架体上,拔下架体销即可顶升液压缸,每升降一个行程均将架体锁销插入相应的孔内将爬架架体固定。然后收缸,再升降直至升降完毕。

6)每次升降到位后,均必须严格检查螺栓是否按扭矩拧紧到位,是否漏装螺栓,安全网及各杆件是否恢复,每跨均要认真检查,并做好记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爬架使用注意事项

1)爬架在使用状态下,施工荷载为不大于3kN/m2×2或2kN/m2×3。

2)爬架在升降状态下,施工荷载为0.5kN/m2。

3)爬架不得超载使用,不得加放体积小而重量大的集中荷载。

4)爬架只能作为操作架,不得作为外墙模板的支撑架。

5)严禁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和穿墙螺栓;起吊构件时严禁碰撞或扯动脚手架;不得在架体上拉结吊装缆绳;不得在脚手架上安装卸料平台等。

(4)爬架的检查、维修与保养

1)施工期间每次浇筑混凝土后,必须将导阿架表面的杂物、落混凝土及时清理干净,以便导轮自由上下。

2)施工期间,定期对架体及爬架螺栓进行检查,如发现螺栓脱扣及架体变形现象,应及时处理。

3)每次升降、使用前都必须对穿墙螺栓进行严格检查,如发现裂纹或其他损坏现象,要及时更换。

4)穿墙螺栓正常使用100次或严重损坏者,应立即进行更换。

5)每次升降结束后,液压升降装置应立即拆除并妥善保管。

(5)爬架拆除

1)拆除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现场设总指挥,明确各岗位的分工,协调指挥。

3)清理架体上的杂物,垃圾、障碍物。

4)作业人员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在拆除区域设立标志,划出警戒线,有安检员巡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拆除区。

5)由上至下顺序拆除横杆、立杆及斜杆,严禁上、下交叉拆除。

6)拆除主框架前先用起重设备对主框架进行预紧,防止穿墙螺栓松开时主框架下坠。

7)用铁丝将上支座与主框架相对固定,防止穿墙螺栓松开时上支座下坠,然后拆除所有穿墙螺栓,将主框架吊至地面。

17.7质量标准

17.7.1主控项目

国力牌多功能爬架的设计与施工必须符合《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的要求:

(1)脚手架立柱要垂直,大、小横杆要平整。

(2)各种连接扣件必须扣接牢固,防止杆件打滑。

(3)相邻两立柱的接头必须错开,不得在同一步距内。

(4)里、外、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必须错开,不得集中在一组立柱之间。

(5)剪刀撑的搭设必须符合相应规范标准要求。

(6)爬架的主框架、底部桁架、支座等的垂直度、水平度必须符合建设部建建(2000)230号文《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和《建筑旌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的要求。

17.7.2一般项目

(1)所有主框架的焊缝均需做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穿墙螺栓要逐个检查,有裂纹、破损现象的不得使用。

(3)主框架与支座之间的连接螺栓要逐个检查,不得使用有缺陷的螺栓。

(4)所有进场材料均需有厂家的出厂合格证。

(5)组装架体时要严格按操作要求执行。

17.8成品保护

多功能爬架的构、配件在运输、使用、堆放过程中,严禁抛砸、重力磕碰,堆放时严禁受潮锈蚀。

17.9安全环保措施

17.9.1爬架投入使用前,严格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经各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人使用。

17.9.2液压升降机在油路中装有双向锁,可以保证液压缸在工作过程中,如遇任何意外情况发生,自锁能力可达12t以上,完全可防止液

压缸下滑,不会因突然断电、断油或其他情况而发生危险。17.9.3液压升降机装有限载保护装置,可以根据架体自重设定液压缸的工作顶升重量,超载时,液压缸就会停止工作,可避免因强行提升而造成架体损坏和发生事故。

17.9.4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爬架使用两组(6根)T38的穿墙螺栓与

建筑物固定,而起到防坠和防倾的作用。

17.9.5在下雨、雪天及六级以上大风,视线不清,及没进行升降检查时不进行升降,分工责任不明确时不升降。

17.9.6脚手架升降时不准有施工荷载。

17.9.7超负荷和严重不同步时不准升降。

17.9.8安全装置(液压控制柜及开闸)失灵时不准升降。17.9.9爬架每升降一层,由专职安全员全面检查一次,提升系统每次提升前按要求检查一次。如有异常情况须及时处理。

17.9.10液压泵及液压缸应每层检查一次,按《爬架液压系统使用说明书》进行维修及保养。

17.10质量记录

(1)各种钢材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报告。

(2)自检、互检、交接检记录。

(3)多功能爬架出厂合格证。

(4)多功能爬架的施工组织设计。

(5)多功能爬架的安全技术过程。

(6)多功能爬架的设计计算书。

(7)多功能爬架在特殊部位(如悬挑大阳台、板、施工电梯及塔吊等)的设计计算书。

(8)多功能爬架构、配件进场验收记录。

(9)多功能爬架搭设完毕后(交付使用前)的验收记录。

(10)多功能爬架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记录。

(11)各个工种施工操作人员的上岗证。

(12)多功能爬架搭设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13)多功能爬架升降前(后)的检查记录。

建筑施工外脚手架搭设规范及要求

建筑施工外架搭设规范及要求 建筑外架的搭设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现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若干规定》、《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及地方标准,同时许多大型建筑公司均有自己的企业标准。 1、脚手架钢管、扣件进场前应重新刷油漆,立杆刷黄色油漆;剪刀撑、挡脚板应刷红白相间油漆,间距为300~400mm,楼层挡脚板警示标志应隔2步架设置一道;跳板探头长度不应大于10cm,小横杆伸出外立杆不应小于10cm且不得大于20cm。 2、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立杆上的接头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接头中心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 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3、立杆顶端应高出施工作业层1.5米。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连杆。纵向连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工字钢顶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连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连杆下方的立杆上。 4、纵向水平杆(大横杆)设于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且不大于6米。 5、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6、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一根杆的两端高差不得超过±20mm。 7、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横杆上。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250mm,外架立面外伸长度以100mm为宜。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1/2,作业层小横杆间距为1米。 8、搭设中每一层,外架要及时与结构进行牢固拉结,以保证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随搭随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适度拧紧扣件螺栓。 9、拉杆必须从第一层与主体结构连接,拉杆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稍微下斜,不容许向上翘起。保证垂直两步,水平三跨一直拉接。 10、剪刀撑的接头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000mm,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紧固。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11、剪刀撑是在脚手架外侧交叉成十字形的双杆互相交叉,并与地面成45°~60°夹角。作用是把脚手架连成整体,增加脚手架整体稳定。 12、用于纵向水平杆对接的扣件开口,应朝向架子内侧,螺栓向

爬架管理办法

咸阳世纪星城3#、4#楼爬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为规范本工程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日常使用行为,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结合本工程目前的实际情况,现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本项目范围内3#、4#楼。 第二章职责分工 1、安装公司职责 1.1交底、培训。即负责对项目部、各劳务班组的相关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相关操作知识的培训。 1.2预留、预埋指导,随时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1.3制止违章作业及安全隐患书面提醒,对于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清楚明了的书面和口头告知升降平台负责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1.4参与升降作业指导,协助项目部对平台升降前后的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共同签署升降及使用许可证。 1.5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操作和安全隐患,提出口头或书面提醒,确保安全无事故。 1.6 对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因设计、安装等原因造成的缺陷的修复及完善。 1.7参与项目部针对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日常安全检查。 1.8 组建由3-5名技术工人组成的升降平台日常维修、保养小组,在派驻现场的技术人员带领下负责升降平台的日常维护、保养及维修工作。 1.9在安装完成和升降平台升降后安装公司均要协助项目部进行检查。 2、项目部职责 2.1 指导、督促劳务班组进行每次升降前的准备工作与升降完毕后的安全防护工作,组织安装公司现场技术人员、劳务班组一起进行升降前后的检查,并填写升降及使用许可证。 2.2 组织进行对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日常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2.1 检查每道导轨的附墙导座数量是否满足使用时至少三个、提升时至少两个的要求。

2.2.2 检查架体的导向座的附墙固定情况。 2.2.3 检查电动葫芦自锁装置,链条情况,检查传力倒链环链情况等。 2.2.4 检查构件焊接情况,悬挂端下沉情况,扣件松紧情况等。 2.2.5 检查吊挂件、倒链环链的松紧情况等。 2.2.6 检查自动控制分机重力传感器及自动控制线路,确保能正常使用。 2.2.7 检查脚手板(特别是底层脚手板)是否封闭严密,翻板有无缺失,螺栓连接是否牢固。 2.2.8 检查立面防护网是否全部密封。 2.3 检查并督促劳务班组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3、劳务班组职责 3.1 使用过程中平台上的垃圾清理工作。 3.2 平台设备的保管工作,防止丢失或损坏。 3.3 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后的整改工作。 3.4 在安装公司及项目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每次升降前的准备工作与升降完毕后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包括: 3.4.1 附着固定导向座和架体按使用状况下的设计要求固定; 3.4.2 定位扣件可靠定位; 3.4.3 每层密封翻板(特别是底层密封翻板)恢复到位; 3.4.4 平台架体防护钢丝网,端部、电梯处、料台处封网必须完好无损; 3.4.5 倒挂葫芦必须卸荷,控制线路总电源必须关闭; 3.4.6 塔吊附臂处平台架体必须与悬挑架体分离; 3.4.7 所有螺栓连接处已拧紧;各承力件固紧程度一致; 3.4.8 平台折叠架架体折叠单元之间的连接无松动; 3.4.9项目部管理人员要求的其它相关项目。 3.5 提升及下降过程中由于操作班组误操作造成架体构件损坏的维修工作。 第三章外架使用管理 1、升降前检查 1.1上层需附着固定导向座的墙体结构的砼强度必须达到或超过10MPa方可进行升降,从上往下数的第二层结构砼强度达到15Mpa,第三层的砼强度达到

脚手架搭设高度要求

脚手架搭设高度要求 规范中脚手架搭设高度要求 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24m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 悬挑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20m 满堂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 满堂支撑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 当满堂支撑架小于4跨时,不宜超过5.2m 盘扣式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24m 脚手架杆件构造要求 1 立杆搭设要求 是脚手架的关键部件,主要受力杆件,负责传递和承受力的部件。立杆间距应均匀设置,不能大于设计间距,否则降低立杆承载能力。立杆的搭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当脚手架搭设在永久性建筑结构混凝土基面时,立杆下底座或垫板可根据情况不设置)。 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宜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4)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l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

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可提高承载能力,一个对接接头的承载能力比搭接的承载能力大2.14 倍。因此在竖立杆时,要注意杆件的长短搭配使用。顶层顶步立杆指顶层栏杆立杆 6)立杆上部应始终高出操作层1.5m,并进行安全防护。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lm,高出檐口上皮1.5m。 7)脚手架立杆接长、对接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爬架日常检查规范精编版

爬架日常检查规范 一、每个机位必须保证三道支座,提升时可以是两道支座。 二、每个支座上必须有防坠、防倾装置及承重顶撑。 三、每个支座(钢梁、装配支座、板梁)必须保证双螺栓且螺栓必 须外露三丝。 四、穿墙螺栓垫块放法(两横或一横一竖)。 五、底部和第三步翻板不得有缺失(注:翻板尺寸不得小于45cm)。 六、架体上不得堆放任何材料。 七、每次架体提升完毕后及时关闭小电盒开关,拔掉电葫芦插头并 把线盘好,控制柜断电并拔掉大插头。 八、禁止利用架体支撑钢模及模板。 九、禁止拆除和移动架体上的安全防护措施。 十、禁止任意拆除架体构件或松动连接件。 十一、禁止利用架体调运物料。 十二、架体提升时必须保证不低于3人在不同位置监督检查架体提升。 十三、架体提升过程中禁止任何人在架体上作业和任意走动。 十四、禁止作业人员酒后上岗。 十五、调动葫芦、穿墙螺栓、承重顶撑定期上油保养(至少每月一次)。 十六、架体上的杂物、垃圾及时清理。

十七、定期检查架体上的螺栓是否有松动。 十八、电动葫芦预紧受力不得超过8小时。 十九、电动葫芦、电箱、电线必须有防雨防潮措施。 二十、架体提升到位后将两道承重顶撑顶好,并将电动葫芦链条松开,摘除下挂钩。 二十一、提升前必须检查架体周围是否有障碍物,清除所有障碍物后方可提升。 二十二、每次提升前必须通知安全员、工长、监理(工长通知)上楼检查,检查合格后签字确认方可提升,提升到位后必须复查,每一次提升必须履行签字确认程序(每次提升验收表,地标表 7.3.3)。 二十三、支座地板必须与墙体、梁体贴实,不得有任何材料,不得有扭转、抬头、低头现象。 二十四、料台两侧及断口必须封堵严密,不得让人随意通过。 二十五、夜间及遇到6级以上大风不得提升架体。 二十六、预紧电葫芦时,操作人员必须单人单机单个依次预紧,不得几个电葫芦同时预紧。 二十七、当爬架停工超过一个月或遇六级以上大风停工时,顶部必须做相应拉结(洞口拉结);复工时,应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十八、当架体提升过程遇塔吊附臂时,架体向下拆除一层,不可多拆,架体提升到位后及时恢复。

爬架管理方案

兴隆社区三星安置小区(五区)一标段1#、2#、 3#、4#楼 附着式爬架管理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陕建九建集团兴隆社区三星安置小区(五区)一标项目部 2017年3月1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总说明及依据 编制总说明 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脚手架概况 第三章施工安排及进度计划 作业安排

管理人员安排 施工进度计划 第四章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准备 技术准备 第五章附着式脚手架施工部署 第六章管理职责分工 安装公司职责 项目部职责 劳务公司职责 第七章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搭设拆除、拆除安全监理流程第八章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监控 施工准备阶段监控 施工过程监控 第九章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管理 升降前检查 升降控制

日常使用及维护 第十章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使用范围 应急救援小组 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应急预案流程表 附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前检查验收表(一)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下降作业前检查验收表(二) 第一章编制总说明及依据 .编制总说明 1、为确保本工程施工升降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整体升降稳定、提升操作安全、保证施工进度;规范本工程施工升降脚手架的正常使用;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结合本工程目前的实际情况,现特制定本方案。 2、本方案仅作为兴隆社区三星安置小区(五区)一标段项目部在爬架正常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依据,具体管理细则根据国家和地方最新相关规范具体实施。 .编制依据 规范、标准及文件 a、《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b、《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c、《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d、《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e、建设部《建设施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 f、《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g、《建筑施工手册》(最新版) h、生产企业的鉴定书、产品说明书、企业相关标准 根据提供的施工图纸、编制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及绘制机位平面布置图。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形式梁板筏基础,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抗震设防分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场地类别Ⅱ类,抗震等级二级。1#楼、2#楼、3#楼、4#楼地下两层,地上28层,结构高度;标准层层高。 脚手架概况 根据1、2、3、4#楼工程特点采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为标准层外防护用脚手架,为满足施工要求1、4#楼初步设计35个点位,2#、3#楼初步设计37个点位,脚手架架体从第4层楼面向上开始组装搭设,爬架底向上第2层开始预埋,预埋高度为每层楼顶板底部向下150mm。第二层及以上楼层装饰线条的等附属结构若影响架体的

脚手架搭设规范最新版

和黄西安高新区9#地项目4A标段8户型别墅工程施工所用部分料具的规格确定和数量计算书 前言:要经济明确外脚手架和模板支撑体系中钢管、扣件、顶丝等构配件的规格和准确的计算出其数量,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以及结合现场实际拟制正确的施工方案,并且不遗余力的督促现场实际按此方案执行。因为只有经验数据而没有正确的施工方案作指导,料具费用就失去有效控制的根源,而是盲目的控制,这样必然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或者失去控制的结果,从而影响工程整体的正常运行。所以必须建立准确数据库才能清晰合理调配料具资源,有效把控料具费用成本,降低工程造价,从而获得较可观的利润。 一、8户型别墅工程概况:工程由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组成,其中地下一层的层高为3.0米;首层层高为3.2米;二层层高为4.2米;三层层高为3.3米,女儿墙标高为10.6米,屋面最高处标高为12.4米,为斜屋面。工程有8户相同住宅组成,总长为50.2米(两外墙轴线距离);宽为13.2米,地上结构中每层南北方向都有悬挑阳台,东西两端都有构造柱联系结构。 二、本工程模板支撑体系和外脚手架搭设须遵守的相关规范内容摘读: 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种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内容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2、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固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二)立杆基 1、脚手架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 搭设高度在25m以下时,可素夯实找平,上面铺5cm厚木板,长度为2m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放置。(本工程搭设高度小于25米)

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

1支撑架搭设顺序 铺设保护木板→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柱→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抛撑→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 2支撑架搭设要求及注意事项 2.1支撑架材质要求 ⑴钢管 支撑架钢管统一采用Φ48mm×3.5mm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钢管严禁打孔,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有裂纹的钢管禁止使用。 ⑵扣件 严禁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钜大65KN·m时,不得发生破坏。 ⑶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竹跳板,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厚度不小于5cm,宽度不小于30cm,长度一般在3m。 竹跳板和支撑架之间必须用铁丝固定牢固,防止因竹跳板滑动导致人员安全事故发生。 2.2支撑架底部处理 立杆不能直接立于混凝土地面上,应加设5cm厚的木垫板。 2.3纵、横扫地杆 支撑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20cm。横向扫地杆宜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2.4立杆搭设要求及注意事项 ⑴相邻立柱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⑵当立柱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⑶已完成搭设但不符合此要求的,必须在接头附近增加一根补强钢管,上下

端分别与上下层支撑架用直角扣件连接牢固。 2.5纵、横向水平杆搭设要求及注意事项 ⑴纵向水平杆设于横向水平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 ⑵纵向水平杆均采用搭接方式接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⑶支撑架的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长度不应大于300mm。 2.6剪刀撑搭设要求及注意事项 ⑴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表1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5跨,且不应大于7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表1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⑵剪刀撑杆件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cm。 ⑶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⑷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扫地杆的设置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 2.7脚手板 ⑴工作平台(作业层)上应铺满、铺稳脚手板,脚手板材料采用竹跳板。 ⑵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宽度不应小于30cm,竹跳板长度为标准尺寸3m。 ⑶脚手板连接时采用对接方式,接头处应设置两根横向水平杆进行加固,横向水平杆距离对接点不大于15cm(如图)。

达蒙爬架安全标准化施工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 参考规范:《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附着式升降脚概述: 附着式升降脚施工操作: 组成:架体系统、附着导行架、卸荷及防坠系统、动力提升系统、智能超限载报警系统、施工防护系统。 架体系统由导轨、竖龙骨、刚性走道板、刚性支架、竖向斜弦杆、水平螺栓杆。 技术要求: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材料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普通螺栓采用《六角头螺栓》GB/T5782 3、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5倍楼层高; 4、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 5、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承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 6、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离墙间距根据项目特点深化设计。 7、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大于110㎡。 8、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一楼层处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 9、在使用工况时,应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制作上 10、在升降工况时,附墙支座上应设有防倾、导向的结构装置 11、附墙支座支承在建筑物上连接处砼的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单不得小于C10 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要求与安全要求 技术要求包含安装工序、安装要求 安装工序: 1、底部双排架应进行专项设计既复核,其承载符合爬架安装荷载要求 a、双排架外侧搭设单排防护高度≥150cm; b、脚手板面水平控制<5cm; c、双排架宽度<120cm; d、操作平台低于结构底板面20cm; e、双排架内绿离墙距离≤20cm。 2、铺设花纹龙骨板 3、安装横龙骨连接板(走道板) 4、安装竖龙骨 5、安装架体安装固定连接杆 6、安装下承重梁 7、安装刚性支架、内横杆、竖向斜弦杆 8、安装防护网片、防护网托口 9、安装第二道花纹龙骨板(走道板) 10、安装导轨、轨道对接槽钢 11、安装附墙支座、卸荷及防坠系统

外爬架规范

建设部《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与《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筑法》,加强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以下简称“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管理,保证施工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结构上使用的由不同形式的架体、附着支承结构、升降设备与升降方式组成的各类附着升降脚手架。 第三条各类附着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使用与拆卸都必须执行本规定,并应遵守相关现行国家与行业的规程、规范、标准与规定。 第四条建设部对附着升降脚手架实行统一管理。各省、自治区与直辖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附着升降脚手架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设计计算 第五条附着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应执行本规定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的统一规定》(修订稿)以及其它有关标准。 第六条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架体结构与附着支承结构应按“概率极限状态法”进行设计计算, 承载力设计表达式为: γOS≤R 式中:γO-结构重要性系数,取0、9; S-荷载效应;

R-结构抗力。 第七条附着升降脚手架升降结构中的升降动力设备、吊具、索具,按“容许应力设计法”进行设计计算,执行本规定与有关起重吊装的现行规范,计算表达式为: σ≤〔σ〕 式中:σ-设计应力 〔σ〕-容许应力 第八条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各组成部分应按其结构形式、工作状态与受力情况,分别确定在使用、升降与坠落三种不同状况下的计算简图,并按最不利情况进行计算与验算。必要时应通过整体模型试验验证脚手架架体结构的设计承载能力。 第九条附着升降脚手架设计中荷载标准值应分使用、升降及坠落三种状况按以下规定分别确定: 1、恒载标准值GK 包括架体结构、围护设施、作业层设施以及固定于架体结构上的升降机构与其它设备、装置的自重,其值可按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附录一确定。对于木脚手板及竹串片脚手板,取自重标准值为0、35 KN/平方米。 2、施工活荷载标准值QK 包括施工人员、材料及施工机具等自重;可按施工设计确定的控制荷载采用,但其取值不得小于以下规定: 结构施工按二层同时作业计算, 使用状况时按每层3KN/m2计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0、5KN/m2计算;装修施工按三层同时作业计算, 使用状况

脚手架搭设及验收标准

脚手架搭设及验收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脚手架搭设及验收标准 1基础处理 (1)搭设架体的基础要有足够的承载力,搭设场地内不得有积水。 (2)搭设时立杆底部应铺垫板,脚手架外侧及周边要设置排水沟。 (3)支撑垫板应满足承载力要求,确保支撑体系稳固。 2支模安装 (1)不同规格的钢管不得混用。 (2)施工前对脚手架材料进行检查,发现有严重锈蚀、变形或断裂的,不能使用。 (3)剪刀撑和立杆应牢固连接,形成整体。剪刀撑杆件的底端要紧紧顶在地面上,剪刀撑夹角应在45°—60°之间。 (4)安装外围柱、梁、板模板时,应先搭设临边防护,并挂好安全网防护搭设高度要高于施工作业面至少。 (5)已支好模板的楼层四周,必须搭设临边防护且牢固可靠,高度不低于,张挂密目安全网。 (6)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以下时,在架体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 及以上时,应在架体顶部、底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m处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杆相交平面设置。 (7)在立杆底部距离地面大概200mm处,要沿纵横向水平方向按照纵下横上的顺序设置扫地杆。 (8)如果立杆底部不在统一高度,高处的纵向扫地杆要向低处扫地杆延长至少两跨高低差不能大于1000mm,立杆距离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500mm。 (9)搭设脚手架,立杆对接不得进行搭接。立杆横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要相互错开,不能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10)满堂支架搭设高度超过了10m,要在架体上设置安全平网,防止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11)立杆顶部设可调支托,自由端高度不能超过500mm,可调支托螺杆深处钢管顶部不得超过200mm。 (12)脚手架底部要设置防雷接地措施。 (13)操作层不得超载,不得在支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严禁在支架上拉揽风绳和固定其他物件。 3支模验收满堂架搭设完成后,班组要严格进行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复检。 自检复检 4支模监控 (1)支架使用期间,要设专人进行检查和保修,不得拆除加固杆件,对立杆基础要进行沉降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支架预压时,加载预压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须立即停止加载,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并重新验算及预压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5支模拆除架体拆除须按照自上而下,分断进行拆除,严禁从上向下放抛掷钢管及材料。6其他安全要求 (1)搭设和拆除支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做到持证上岗、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进行支架操作。 (2)搭设和拆除支架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模板安装必须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措施实施。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4)六级及以上大风、大雾、大雪、大雨等恶劣天气,要停止支架的搭拆及施工作业。 (5)在支架基础或邻近,严禁进行挖掘作业。

竹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要求

一、竹脚手架搭设前期工作 ⒈选材:使用生长四年以上的毛竹,青嫩、枯黄、虫蛀、腐烂,裂缝(透节二节以上)不得使用。 ⒉绑扎:使用水葱竹篾、广篾。不得一扣绑三根。 ⒊毛竹直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抛撑、顶撑的小头有效直径应≥7cm.横担(小横杆)≥9cm.⒋架子高度在24m以内,24m以上应有编制设计方案和审批。 ⒌砌筑脚手架上的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 ,装饰脚手架上的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00kg/m2 . 二、立杆: ⒈放样:脚手架搭设范围内的地基要整平夯实。 ⑴根据施工员的交底和建筑物的特点,确定立杆纵、横向间距,现场拉线,钉竹签放样。 ⑵根据建筑物的总高度和特点及施工要求确定架子的步距(应≤1.8),以及第一皮架子的高度。 ⒉埋深30~50cm,下垫砧石,土质松软或挖坑有困难时,要绑扫地杆。 ⒊横向间距:1~1.2m,里立杆离墙≤20cm. ⒋纵向间距:1.3~1.5m(误差土5cm)。超过15m高的架子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外立杆应高出屋面1.2~1.5m. ⒌垂直度:转角处≤10cm,架子中间≤15cm. ⒍立杆搭接长度:不小于1.8m,而且接头要跨过一皮架,相邻立杆在同一步架内要互相错开,不得与顶撑搭接。 ⒎立杆搭接接头要在顶撑右侧,交替进行,保持顶撑在中间的垂直度。 三、小横杆 里端伸出里立杆15~35cm,离墙面5~10cm,外端伸出外立杆20cm以上。 四、顶撑 顶撑应垂直,大头朝上,与立杆绑扎三道竹篾,且小头直径应大于小立杆直径的三分之二。上下顶撑应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五、大横杆 设四根(架宽在1.2m以内),绑在立杆里侧,接头置于立杆处(放在小横杆上),并绑扎牢固,上下层架接头应互相错开,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5m,绑扎道数不得小于四道。

爬架一般要求

(1)一般规定及要求: 1)爬架安装、每一次升降、拆除前均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组织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2)爬架安装、使用过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应定期进行计量检测。 3)遇六级以上(包括六级)大风、大雨、大雪、浓雾等恶劣天气时禁止上爬架作业,遇六级以上(包括六级)大风时还应事先对爬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或其他应急措施,并撤离架体上的所有施工活荷载。夜间禁止进行爬架的升降作业。 4)爬架施工区域应有防雷措施。 5)爬架在安装、升降、拆除过程中,在操作区域及可能坠落范围均应设置安全警戒。 6)采用整体式爬架时,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以加强通讯联系。 7)在爬架使用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遵守现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 安全技术规范》(JGJ80)、《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的有关规定。各工种人员应固定,并按规定持证上岗。 8、爬架施工用电应符合现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9、液压升降设备、液压控制柜、专用配电箱、防坠装置等应有防雨、防尘等防护措施。 10)液压控制柜应专人负责操作,并应有安全防备措施,禁止闲杂人员动用。

11)爬架在空中悬挂的时间超过30个月或连续停留时间超过10 个月时必须予以拆除。 (2)安装前准备 1)根据工程特点与使用要求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对特殊尺寸架体应进行专门设计,架体在使用过程中因工程结构的变化而需要局部变动时,应制定专门的处理方案。 2)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落实现场施工人员及组织机构。 3)核对脚手架搭设材料与设备的数量、规格,查验产品质量合格证(出厂合格证)、材质检验报等文件资料,必要时进行抽样检验。主要搭设材料应满足以下规定: A、脚手管外观质量平直光滑,没有裂纹、分层、压痕、硬弯等缺陷,并应进行防锈处理;立杆最大弯曲变形应小于L/500,横杆最大弯曲变形应小于1/150mm;端面平整,切斜偏角应小于 1.70mm;实际壁厚不得小于标准公称壁厚的90%; B、焊接件焊缝应饱满,焊缝高度符合设计要求,没有咬肉、夹渣、气孔、未焊透、裂纹等缺陷; C、螺纹连接件应无滑丝、严重变形、严重锈蚀等现象; D、扣件应符合现行《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 E、安全围护材料及其他辅助材料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4)准备必要的电工工具、机械工具和机电设备并检查其是否合格,限载控制系统的传感器等在每一个单体工程使用前均应进行标定。

满堂脚手架搭设规范标准

满堂脚手架(脚手架)搭设规 一、地面 现场清理,确保脚手架搭设围无障碍物,场地无积水,脚手架平台已具备作业条件。 二、材料 1、采用外径48毫米、壁厚3.5毫米的钢管,其材质应符合GB 700-793号钢的 技术条件。 2、钢管、扣件等材料进场必须有准用证、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 及相应检验报告等。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者禁止使用。 3、钢管、扣件、螺栓等零配件,必须规格统一,材质优良,并应有出厂证明书。 三、施工人员 设专业质量检查员负责脚手架搭设的具体操作和安全管理材料由材料员负责购买,架子工均经过上岗培训获得上岗操作证书,持证上岗。 四、交底 对脚手架搭设施工人员在上岗前进行施工交底,并作安全教育培训,对相关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一满堂脚手架搭设 一、钢管扣件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竖立管并同时安装扫地杆→搭设水平杆→搭设剪刀撑→铺脚手板→搭挡脚板和栏杆 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和及全技术条件

1、横杆的允许挠度不大于杆长的1/150; 2、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大于立杆全长的l/200; 3、脚手架搭设标准:横平竖直,连接牢固,底脚着实,支撑挺直,通畅平坦,安全设施齐全、牢固。 4、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如立杆、横杆和剪力撑等,在同筑立面必须使用同一材质的材料。 5、脚手架的搭设顺序为: (1)现场材料料及整理,立杆→横杆→剪刀撑→竹笆板→满铺E1级木工板→栏杆。 (2)每根立杆铺设时应准确的放在定位线上。 (3)立杆搭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a.立杆各向间距按照计算结果确定,并实施。 b.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步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搭接长度不能小于1m,须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能小于100mm。 c.立杆搭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严禁将外径48mm与其他型号的钢管混合使用;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错开距离应符合对接、搭接规定; (4)脚手架纵横向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5)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水平杆的长度不能小于3跨; b.横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禁止设置在同步或同跨;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能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

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要求.docx

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要求 随着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复杂结构的出现,各类新型脚手架的不断出现,对脚手架的搭设和安全防护措施提出来更严格的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安全的因素做出相应的方案,完善脚手架的验收制度。 1.脚手架工程安全预防控制措施,搭设、拆除的一般性规定1.1安全预防控制措施 1)从事架子工种的人员,必须定期(每年)进行体检。凡是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等不适合做高处作业的人员,均不得从事架子作业。配备架子工的徒工,在培训以前必须经过医务部门体检合格,操作时必须有技工带领、指导,由低到高,逐步增加,不得任意单独上架操作。 2)脚手架支搭以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于高大异形的架子并应报请上级部门批准,向所有参加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操作小组接受任务后,必须根据任务特点和交底要求进行认真讨论,确定支搭方法,明确分工。在开始操作前,班组长和安全员应对施工环境及所需防护用具做一次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开始操作。 4)架子工在高处(距地高度2m以上)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所用的杆子应栓2m长的杆子绳。安全带必须与已绑好的立、横杆挂牢,不得挂在铅丝扣或其他不牢固的地方,不得“走过档”(即在一根顺水杆上不扶任何支点行走),也不得跳跃架子。在架子上操作应精力集中,禁止打闹和玩笑,休息时应下架子。严禁酒后作业。 5)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五级以上,高温、雨天天气等)影响安全施工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6)大横杆应绑在立杆里面,绑第一步大横杆时,必须检查立杆是否立正,绑至四步时必须绑临时小横杆和临时十字盖。绑大横杆时,必须2~3人配合操作,由中间一人结杆、放平,按顺序绑扎。 7) 递杆、拉杆时,上下左右操作人员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拉杆人员应注意不碰撞上方人员和已绑好的杆子,下方递杆人员应在上方人员接住杆子后方可松手,并躲离其垂直操作距离3m以外。使用人力吊料,大绳必须坚固,严禁在垂直下方3m以内拉大绳吊料。使用机械吊运,应设天地轮,天地轮必须加固,应遵守机械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吊运杉板、钢管等物应绑扎牢固,接料平台外侧不准站人,接料人员应等起重机械停车后在接料、解绑绳。

脚手架搭设要求及规范样本

脚手架搭设规范 (一)施工方案 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依照工种特点和施工工艺拟定搭设方案,内容应涉及:基本解决、搭设规定、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立位置、连接办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2、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要进行计算。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尺寸符合下表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及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依照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 (2)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如纵向剪刀撑必要持续设立,增长横向剪刀撑,连墙杆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脚手架,考虑风涡流上翻力,应在设立水平连墙件同步,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连墙办法等,以保证脚手架使用安全。 (3)当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构造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某些荷载传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4)对脚手架进行设计计算必要符合脚手架规范关于规定,并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 3、脚手架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固故变化脚手架类型时,必要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二)立杆基 1、脚手架立杆基本应符合方案规定。 (1)搭设高度在25m如下时,可素夯实找平,上面铺5cm厚木板,长度为2m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不不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2)搭设高度25-50m时,应依照现场地耐力状况设计基本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规定期,可用枕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20cm厚道碴,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号槽钢。 (3)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应进行计算并依照地耐力设计基本作法,或于地面下1m深处采用灰土地基,或浇注50m厚混凝土基本,其上采用枕支垫。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底座有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否则将变化垫板受力状态。底座下设立垫板有助于荷载传递,实验表白:原则底座下

最新脚手架搭设规范大全

最新脚手架搭设规范大全 导读:脚手架是结构构件。管道安装、设备安装等,都需要搭设脚手架。它是顺利完成电力建设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任务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选择与使用的合适与否,不但影响施工作业的顺利和安全地进行,而且也关系到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以下是分享的脚手架搭设规范,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脚手架的使用要求 (1)脚手架要有适当的宽度(或面积)、步架高度、离建筑物的距离等以能够满足人工操作、物料堆置和运输的需要为准。 (2)脚手架要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足够的承载能力,能保证在施工期间可能出现使用荷载(规定限值)的作用下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并在较大的冲击力下不倾覆。 (3)脚手架的搭设应与垂直运输设备(电梯、井字架、龙门口等)和楼层或作业面高度相互适应,以确保物料垂直运输转入水平运输的需要,并根据现场需要设置施工操作人员的上下通道。 (4)搭设、拆除和搬运方便,并应综合考虑多层作业、交叉作业和多工种作业的同时需求,合理搭设,减少多次装拆。 2、确保安全使用脚手架应注意的环节 确保使用安全是脚手架工程中的首要问题,通常应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把好材料、用具和产品的质量关。加强对架设工具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架设工具和材料。主要要求为: 1)架设工具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定的要求,尤其是自行加工制作的架设工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有关部门和人员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加强对架设工具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发放和入库制度。尽量避免或减少在搭拆、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对拆卸下来的脚手架材料应及时进行维修保养,晚剔除不合格品(不能保证安全使用者)。 (2)确保脚手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坚固性。普通脚手架的构造应符合有关规程规定;特殊工程脚手架,如重荷载(同时作业超过两层等)脚手架、施工荷载显著偏于一侧的脚手架和高度超过15m的脚手架必须进行设计和计算。

脚手架搭设高度要求

规范中脚手架搭设高度要求 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24m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 悬挑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20m 满堂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 满堂支撑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 当满堂支撑架小于4跨时,不宜超过 盘扣式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24m 脚手架杆件构造要求 1 立杆搭设要求 是脚手架的关键部件,主要受力杆件,负责传递和承受力的部件。立杆间距应均匀设置,不能大于设计间距,否则降低立杆承载能力。立杆的搭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当脚手架搭设在永久性建筑结构混凝土基面时,立杆下底座或垫板可根据情况不设置)。 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宜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4)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l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 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可提高承载能力,一个对接接头的承载能力比搭接的承载能力大倍。因此在竖立杆时,要注意杆件的长短搭配使用。顶层顶步立杆指顶层栏杆立杆6)立杆上部应始终高出操作层,并进行安全防护。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lm,高出檐口上皮。 7)脚手架立杆接长、对接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 纵向水平杆搭设要求 1)纵向水平杆步距不大于; 2)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应小于3跨; 3)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

脚手架搭设要求及规范

脚手架搭设要求及规范

脚手架搭设规范 (一)施工方案 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种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内容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2、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计算。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尺寸符合下表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及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 (2)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杆的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3)当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4)对脚手架进行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3、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固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二)立杆基 1、脚手架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

(4)连墙杆宜靠近主节点设置,距主节点不应大于300mm。 2、连墙杆必须与建筑结构部位连接,以确保承载能力。 (1)连墙杆位置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绘制作法详图,不得在作业中随意设置。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连墙杆。 (2)连墙杆与建筑物连接作法可作成柔性连接或刚性连接。柔性连接可在墙体内预埋φ8钢筋环,用双股8号(φ4)铅丝与架体拉接的同时增加支顶措施,限制脚手架里外两侧变形。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不准采用柔性连接。 (3)在搭设脚手架时,连墙杆应与其他杆件同步搭设;在拆除脚手架时,应在其他杆件拆到连墙杆高度时,最后拆除连墙杆。最后一道连墙杆拆除前,应先设置抛撑后,再拆连墙杆,以确保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稳定性。 (四)杆件间距与剪刀撑 1、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等杆件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和施工方案要求。当遇门口等处需加大间距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加固。 2、立杆是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间距应均匀设置,不能加大间距,否则降低立杆承载能力;大横杆步距的变化也直接影响脚手架承载能力,当步距由1.2m增加到1.8m时,临界荷载下降27%。 3、剪刀撑是防止脚手架纵向变形的重要措施,合理设置剪刀撑还可以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能力12%以上。 (1)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5~7根(>6m),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 (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由底部至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中间部分可间距不大于15m。 (3)高度在25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