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道床作业指导书

无砟道床作业指导书
无砟道床作业指导书

拉日铁路TJ3标双块式无砟轨道

整体道床轨排法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新建拉日铁路TJ3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施工。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无砟轨道施工前,各队需将沉降评估报告完善好,对无砟道床施工段内的隧道填充面高程进行复核,对于高出设计高程的部位及时进行凿除处理,以免影响道床施工道床施工。测量用CPⅢ测量结果由测量单位提供。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 技术要求

3.1钢轨正线铺设60kg/m100m定尺长非淬火U71Mn热轧无孔新钢轨,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

3.2正线基本轨采用WJ-8A型弹性扣件。

3.3采用SK-Ⅱ型双块式轨枕,轨枕在厂内预制,其质量符合相关技术要求,轨枕间距625mm,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隧道内调整地段轨枕间距控制在600mm~650mm,桥梁上根据梁跨布置采取595mm~635mm。

3.4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高度515mm,无砟轨道分洞口过渡段、洞内段、桥梁段(含短路基地段)几种地段位置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图。

3.5道床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隧道内道床板宽度

2.9m,桥梁上道床板宽2.8m,轨下无砟轨道结构高度275mm。道床横向伸缩缝按6.25m每组设置,遇特殊地段伸缩缝设置参照设计图。

3.6隧道内直线地段道床板顶面设置1%的横向人字形排水坡,曲线地段按超高横坡抹成一面坡。桥梁上(含短路基地段),直线地段道床板顶面设置1%的横向人字形排水坡,曲线地段按超高横坡抹成一面坡。

3.7桥梁上在道床板下设置现浇C40钢筋混凝土底座,单元结构,底座厚210mm。底座长度与道床板一致,伸缩缝对齐设置。底座与道床板同宽。每个底座设置两个0.7mX1.0m限位凹槽,控制道床板的纵横向位置。底座通过预埋的门形钢筋与桥梁连接。短路基地段通过设置C25混凝土基础板,采取与桥梁上一致的轨道结构。

3.8曲线超高设在道床板上,采用外轨抬高的方式,实设超高值根据设计单位给定的超高值设定。

3.9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含轨枕桁架横向钢筋)的交叉点均设置十字绝缘卡做绝缘处理。在道床板浇筑前应对绝缘性能进行测试,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3.1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无砟轨道混凝土部分的使用寿命不得小于60年;混凝土采取措施预防碱-骨料反应,并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T3054)。

3.11拉日铁路TJ3标整体道床各段结构尺寸图: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机械设备的调试及轨枕等原材料的预制与采购→凿毛、清理基底→轨枕、钢筋、轨排、模板、螺杆调节器的运输和存放→测量放样→布置底层钢筋→组装轨排、轨排对位→轨排粗调→上层钢筋网绑扎→横、纵向模板安装→安装横向限位器→轨道精调,接地电阻测试→报检→道床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注、养护→拆卸模板、螺杆调节器→复测→轨排拆卸→封堵螺杆孔→进入下一循环。

4.2工艺流程

具体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5.1施工准备

5.1.1人员培训

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较复杂,施工精度要求高。为保证道床施工质量,施工前应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特别是对技术人员、测量工、钢筋工、捣固工、砼工、抹面工、排架精调工组织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整体道床的特点、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质量控制要求等,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确保施工的质量。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无砟道床专项作业指导书》、《无砟道床施工技术交底》等,安全培训主要内容为施工用电安全及混凝土浇筑安全等。每位员工培训后均经过考试,考核合格才上岗。

5.1.2 技术、材料、机械、场地等准备

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前要做好以下施工准备:隧底沉降评估及CPI、CPII、 CPIII精测网通过验收,隧底填充面标高复核,轨排、钢筋、轨枕等原材堆放场地平整,轨枕块进场的尺寸、结构检查,疏通隧道各种预埋管线,水沟电缆槽施工完毕,轨排、模板、轨向锁定器、轨排组装平台的进场和验收,钢筋进场并验收,备好各种机械、料具,对各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调试和安装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5.2 施工工艺

5.2.1施工工作面清理

在无砟轨道施工前,对隧底及桥梁底座砼面进行凿毛处理,并用高压水清洗干净。凿点间距5cm,深lcm,凿毛面积大于砼浇注面积的50%。冲洗后隧底及桥梁底座无虚砟、积水、杂物。施工现场清理超前施工段100m,水沟清理200m左右,彻底清除作业面一切杂物后用水(高压风)冲净。隧道内施工时,在水沟电缆槽壁上均匀刷一层2mm厚的沥青防水软膏,防止道床收缩时拉裂水沟电缆槽壁。此工序需人员6人,需抽水机2台,电动风镐3台,空压机一台,扫帚、刷子各六把。

5.2.2施工放样

用全站仪每隔10米放出中线及道床面高程(曲线段5m),桥梁

及短路基地段标记纵向模板内侧边线,中线偏差不超过5mm,模板内边线偏差正负3mm。此工序需技术人员3名,全站仪一台。

5.2.3铺设底层钢筋

利用前期所放道床中线,按照设计尺寸铺设底层钢筋,在铺设底层钢筋的过程中,将混凝土垫块按照1m*1m的标准成梅花形布置于钢筋底部。钢筋与钢筋搭接处用十字形绝缘卡绑扎。本工序需

钢筋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钢筋堆放时底部垫高,与地面有一定空隙,并且要用塑料布覆盖,防止钢筋锈蚀,局部生绣的钢筋需经过除锈处理合格好才能用于整体道床施工;布置下层钢筋时根据道床板中心线对称布置,中间第一根钢筋处于轨道板中心线;钢筋加工、运输、下料时注意保持钢筋顺直;无论任何情况下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净保护层厚度3.5cm,保护层宁大勿小。此项工序需人员8人,需行吊一台,运输汽车一辆,钢筋加工过程中需钢筋切割机及钢筋弯曲机各一台。

5.2.4轨排的组装、对位和轨排粗调

在进行轨排组装前,技术人员需对轨排的轨向,平直度等进行检查,对变形较大的轨排需做返厂校正处理,对于变形较大的轨向调节器和高程调节螺杆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轨排调节精度。组装开始后,利用自行式门吊将轨枕块吊运至轨排组装专用平台,利用平台上的轨枕限位装置将轨枕块散布于平台上,轨排吊运至组装平台,利用弹簧扣件将轨枕块扣装在轨道排架上,在轨排高程调节螺杆上套上一层编织袋和一层PVC管,以方便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轨排的拆卸。将组装好的轨排吊运至道床施工作业面,进行对位。轨排对位时应按照前期所放道床中线点及高程,利用轨排配套的轨向调节器及高程调节螺杆将轨排粗调,轨排粗调后其中线偏差应≦10mm,高程偏差≦10mm。

本工序注意事项:轨排间轨缝应符合轨排厂家提供的最大轨缝要求,轨缝宽度一半范围为8mm≦L≤10mm,轨排粗调结束后,需检查轨排轨向锁定器及高程调节螺杆是否安装规范。及时调整底层钢筋位置,防止其卡到轨排高程调节螺杆。

本工序人员及工序安排:本工序需人员6名,需用到行吊一台,

扳手及横向螺杆若干。

5.2.5上层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

轨排粗调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道床板顶层钢筋。以6.25m 隧道直线道床板为例,先将8根N3(HRB335-φ18)道床板纵向钢筋以轨道中线对称进行铺设在双块式轨枕桁架钢筋上,钢筋间距设计为150mm、200mm、920mm。在纵向钢筋交叉点处位置安装上绝缘卡,等整根钢筋绝缘卡安装完毕后,将钢筋抬起并通过绝缘卡卡在轨枕桁架钢筋上,然后再在桁架钢筋交叉点处安装绝缘卡。在N3钢筋上面沿中线对称铺设11根N2(HRB335-φ16)横向钢筋,钢筋间距设计为312.5mm,对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及轨枕桁架上层钢筋交叉处以及上层纵向钢筋搭接范围的搭接点按设计要求设置绝缘卡,用尼龙自锁带绑扎。

本道工序注意事项:绑扎过程中不得扰动粗调过的轨排;道床板内上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4mm,允许偏差±5mm。本道工序需人员16人(包括钢筋制造6人,钢筋运输4人,钢筋安装6人)需用到行吊一台,汽车一辆,另小铁锤等若干。

(2)钢筋绝缘检测

道床板钢筋绑扎并焊接完成后,应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检测采用欧姆表。非接地钢筋中,任意两根钢筋的电阻值不小于2MΩ。钢筋绝缘检测时必须有专人按照实测数据进行填写绝缘测试记录表。5.2.6模板安装(桥梁及短路基地段)

模板采用单块长6.25m,根据测量弹线立模。底部采用木楔块调整角度.保证模板竖直。模板使用前应先打磨.涂刷脱模剂。模板加固采用钢筋制作三角架加固,三角架均采用螺栓连接,竖立槽钢上开一l0cm长槽口,可调节加固角度。三角架底座采用膨胀螺丝锚固在仰拱填充面上。三脚架支承每3m一道,一块6.25m长模板上共锚固3道,同时在外侧设置铆钉,拉线拉紧模板,防止模板往内倾斜,拉线每6.25米一道,一块6.25米模板设置2道。

模板安装注意事项:模板安装位置应按照遵照设计要求,安装好后应及时固定牢固,模板上应刷机油或柴油,防止脱模时由于混凝土沾模造成蜂窝麻面现象。本道工序需用工人4名,技术人员2名(用于检查模板位置)

5.2.7轨道精调

本工序的主要内容:全站仪设站;测量轨道数据;调整轨道中线;调整高程及稳定轨排。

(1)全站仪设站

全站仪观测4对连续的CPⅢ点,自动平差、计算确定设站位置。如偏差大于2mm时,应重新设站。改变测站位置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4个控制点,并复测至少已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2)测量轨道数据

轨检小车放置于轨道上,安装棱镜。使用全站仪测量轨道状态测量仪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水平位置,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3)调整轨道中线

根据轨检小车上的数据提示,采用双头调节扳手,调整轨排的轨向调节器螺杆,将轨排精确调节至设计中线位置。

(4)调整轨道高程

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调整螺杆时要缓慢进行,每旋转90°其高程变化1mm,调整后用手检查螺杆是否受力,如未受力则调整附近的螺杆。高程调整完成后对轨道进行检查验收,精调后轨道几何形位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定:

无砟轨道精调后几何形位允许偏差

轨道调整定位合格后,采用侧向支撑确保轨排稳定,侧向支撑固定在隧道水沟两侧,安装间隙同螺杆调节器托盘一一对应。如果轨排受到外部扰动,或放置时间过长(超过

24小时),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时,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

注意事项: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按相关标准实行定期标定;测量区域尽量减少其它施工作业;极端天气条件下不得进行精调作业;轨排精调后应采取防护措施,严禁踩踏和撞击;轨排精调后应尽早浇筑混凝土。

(5)、精调完毕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

(6)、精调所需仪器器械如下表:

施工仪器配备表

本道工序需工人6名,技术人员2名。

5.2.8结构缝、施工缝设置

①道床板每隔6.25m应设一道伸缩缝,并在隧道沉降处还应增设一道伸缩缝,并应位于两根轨枕中间。

②增设伸缩缝后所形成的非标准道床板长度≦4.3 m,并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伸缩缝前后的轨枕间距,要求≧650 mm,也≦600 mm。

③隧道道床伸缩缝贯穿道床板,宽2cm,用沥青浸木板填塞,上

部用改性沥青软膏封闭。桥梁上采用单元式结构,伸缩缝贯穿道床板,宽10cm,不填塞,梁端处的伸缩缝与梁缝对齐设置。在桥台与隧道衔接处设置一道伸缩缝。伸缩缝贯穿道床板及底座,宽2cm,用沥青浸木板填塞,上部用改性沥青软膏封闭。

5.2.9混凝土浇筑

本工序的主要内容包括:准备工作;检查和确认轨排复测结果;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浇筑;抹面及清洗;施工缝的处理;混凝土养护。

(1)准备工作

清理浇筑面上的杂物,在浇筑前6小时内需喷水湿润仰拱层及轨枕底部,浇筑前用防护罩覆盖轨枕、扣件。检查螺杆调节器螺杆是否出现悬空,隔离套是否装好,并对调节器上部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

(2)检查和确认轨排复测结果

浇筑混凝土前,如果轨道放置时间过长(超过12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

(3)混凝土输送

利用混凝土运输车将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检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及温度等指标,合格后利用泵车直接泵送混凝土入模。

(4)混凝土浇筑

为确保混凝土道床板浇筑不产生超限的温度裂缝,浇筑混凝土期间应全天监测环境温度、轨道温度,绘制温度曲线,使混凝土浇筑能在气温变化范围较小的时间段下进行,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10℃~25℃之间。

混凝土采用地泵浇注,泵管沿模板方向铺设。但注意泵管不能靠在模板或轨道上,随着浇注的进行,拆除泵管。振捣采用φ50或φ30振动棒插入式振捣,振捣前先人工将料摊平,严禁采用振动棒拖料。振捣时,应尽量避免振动棒触碰钢筋,严禁振动棒触碰轨枕和钢轨。

(5)抹面及清洗

表层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利用坡度尺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混凝土入模后半小时内用木抹完成粗平,1小时后再用钢抹抹平。

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细小裂纹,在混凝土入模3到4小时后进行二次抹面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润面,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抹面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托盘下方、轨枕四周等部位的施工。抹面完成后,及时清刷钢轨、轨枕和扣件,防止污染。

(6)混凝土养护

道床板混凝土采用覆盖无纺布洒水养护,以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无纺布覆盖要注意到边到角,并尽量与混凝土面密贴,专人专班洒水保湿养护。覆盖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混凝土表面必须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7)作业注意事项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全天监测环境温度、轨道温度,绘制温度曲线,使混凝土浇筑能在气温变化范围较小的时间段下进行。混凝土终凝后或白天出太阳前及时覆盖工具轨及道床板混凝土,防止温度升高及失水过快而产生裂缝。混凝土终凝后必须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护保持湿润,时间不小于7天。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如质量检查人员,技术员,工长等要全过程跟班管理,同时安排电工,模板工,钢筋工随时检查,排除故障和隐患。混凝土浇筑施工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如:施工过程中突然停电,突然下雨,机械故障,交通阻塞安全事故等紧急情况出现时,必须有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中断或受影响。混凝土终凝后,适时进行竣工测量,检查轨

道各项数据是否满足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钢轨、扣件拆除后及时清理水泥浆等污染物,保持轨枕、钢轨及扣件清洁。模板必须在保证混凝土表面不碰伤的情况下才能拆除。

8、作业机械及人员安排

本道工序共需工人30名(其中放料、接管等八人,捣固4人,抹面16人,养护2人)需捣固器4台,砼输送车1台,12m3混凝土输送车3台、混凝土输送管300m、抹面趟子大小各16吧,洒水养护车一台。

5.2.10拆除纵向、横向模板(桥梁及短路基地段)

道床板混凝土抗压强度≥25MPa时,方可拆除纵、横向模板。利用人工拆除纵向模板,将拆除的模板涂油,把各型模板归类分批存放,利用混凝土浇筑间隔,从后方倒运至前方连续使用。本道工序由4名工人完成,需用到小铁锤,平板车等机械若干。

5.2.11轨排拆除

轨排拆除前先将轨排的轨向调节器用扳手卸下,卸下轨向调节器后,松开轨排上的全部弹簧扣件,并取下进行清理。扣件取下后,利用行吊对轨排和高程调节螺杆进行拆卸,拆卸完毕后及时清理高程调节螺杆、轨底和轨面上的混凝土残渣或其他杂物,将轨排吊运至组装平台附近进行下一个循环的施工。

本项施工注意事项:在拆除轨排过程中,应注意好轨排的保护工作和养护工作,及时检查轨排轨距、轨底坡、轨道平直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确保轨排的各项指标合格。本道工序需工人6人,另需行吊一台,小铁锤,扫帚若干、轨道尺一把。

5.2.12封堵螺杆孔

工具轨拆除完毕后,将螺杆调节器螺杆孔洞内的波纹管或PVC管等隔离材料清理干净,人工用M40高强度无收缩水泥砂浆将螺杆调节器螺杆在混凝土中形成的孔洞进行封堵密实,并将表面抹平。

本道工序注意事项:必须保证孔洞内无积水、杂物等。本道工序需人员两名(由养护组两人组成),需扫帚、小推车等工具若干。

6. 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应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根据本标段无砟道床的工程数量和工期要求,按照每天完成100米(单个工作面)的施工进度进行人员组织。每个工作面需要65人,两个工作面现场管理及施工人员共需要130人。

无砟轨道施工各道工序人员配置表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劳务工人。

7. 材料要求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设计图按100年使用,其施工材料需满足耐久性要求。

应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J1155-2011,《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J11550-2011。

经检验合格的钢筋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如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时,应作化学成分分析。

当对钢筋质量或类别有疑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抽样鉴定,并不得用于主要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

钢筋的牌号、级别、强度等级、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需要代换时,应经设计单位同意。

钢筋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装卸钢筋时不得从高处抛掷。

钢筋(含加工完毕待安装的钢筋)应按厂名、级别、规格分批架空堆置在仓库(棚)内,并分类立标牌。

8. 设备机具配置

做好轨排、轨向调节器等成套设备到场的验收、储存、组装、调试等,以及测量仪器的进场等。主要机械及检测设备调配见下表

主要机械及检测设备调配计划表

9. 质量控制及检验

9.1 质量控制

道床板施工过程决定着不可消除的施工误差,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在人。所以施工过程控制主要在于管理。过程质量控制见下表

过程质量控制表

9.2 质量检验

9.2.1轨枕按照表4进行验收。

表4 轨枕外观质量检查表

9.2.2道床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规定。

表5 道床板模板安装检查表

9.2.3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应符合表6规定。

表6 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检查表

9.2.4精调后的轨道静态平顺度应满足表7规定。

表7 无砟轨道铺设精度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10.1.1测量时全站仪旁应有人看护,防止施工人员将仪器碰倒或被风吹倒。精调作业时,要派专人看护CPⅢ棱镜,防止人为或机械碰坏。

10.1.2 装卸轨枕时地面应平整,防止轨枕倾倒。

10.1.3存放模板时,应成对并稳固地放置在平整的地方,防止模板倾倒。

10.1.4施工用电应有专人检查防护,电线外皮不能破损,并安装漏电保持器。电工必须持电气作业许可证上岗。

10.1.5吊装作业时,应有专人进行指挥,要经常检查钢丝绳、吊钩、夹具等的安全状况,吊臂下及吊装范围内严禁站人。拆装、起吊工具轨时,必须使用专用吊具并平稳操作,防止工具轨变形和轨枕损坏。吊装时应防止损坏上部的接触网线。

10.1.6拆除横向模板时,防止横模和破碎的混凝土块弹出伤人。

10.1.7轨排、模板及散件装运时,要摆放整齐并采取固定措施,防止发生滑落损伤事故。当轨排采取采用多层堆放时,中间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轨面损伤影响测量精度。

10.1.8专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定期保养设备。

10.1.9道床板施工区域内各种车辆应限速行驶,并严禁超车。

10.1.10固定纵模用的短钢筋头要及时清理或防护好,以免扎破车辆轮胎。

10.1.11夜间施工时应保证照明亮度,防止损伤人员及设备。

10.1.12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10.1.13 起重运输车作业时,严禁液压支腿直接支承在已完工的道床板上。

10.2 环保要求

10.2.1施工现场的钢材、半成品在运输或储存时,必须保留标牌,并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

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质量体系作业文件 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版本号:第A/0版 文件编号:T1103ZZ-10

实施日期:年月日 受控状态:(盖章受控) 发放编号: 中铁十一局集团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土建15-1标

编制概况 编制部门:工程管理部编制人: 日期: 审核人职务:总工程师姓名: 日期:批准人职务:指挥长姓名: 日期:

作业文件修改记录单

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 规范道岔铺设施工的标准化作业,确保道岔铺设施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使之符合设计要求、符合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的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本标段所有道岔铺设施工作业。 三、正文 铺设混凝土岔枕单开道岔 铺设混凝士岔枕(以下简称岔枕)道岔,若无干扰,施工场地宽阔,则可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卸车,以及就地组装的施工方法。考虑经济效益,宜预留岔位,然后再用火车平板车运输全部道岔材料。 1.道岔运输及装卸 1.1岔枕长,重量大,易产生裂纹和被碰伤,一组道岔的材料应将钢材和岔枕分别装在两个平板车上,最好一次运到工地。 1.2装岔枕的平板车底面要平,平板与岔枕以及岔枕之间应垫两根以上垫木,长岔枕适当多垫,垫木厚度应高出承轨槽。装车后要用铁丝捆牢,防止岔枕串动和互相磨擦碰伤。 1.3岔枕配件多,装车时应清点配套,分类堆码,不允许混乱。 1.4岔枕及钢轨一般应使用机械装卸。装卸时应慢装轻放。每次装卸岔枕应限制数量,防止压裂碰伤。吊枕钢丝绳要有相当长度,防止吊重打滑。 1.5道岔钢轨尽可能一次吊卸到位,如不能到位再用机械拖拉,不允许转硬弯,道岔尖轨应与基本轨捆牢。 2.施工资料准备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XXXXX标项目经理部 二Ο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原则 (1) 二、适用范围 (1) 三、作业内容 (1) 四、作业标准 (1) 五、作业流程 (2) 六、人员组织(一个班组) (3) 七、工具配备 (3) 八、作业细则 (3) 九、注意事项 (6)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 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原则 本作业指导书根据《无砟轨道验收标准》及沪昆公司相关要求编制,在保证轨道平顺性的前提下,确保轨道调整工作快速、高效进行。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沪昆客运长昆湖南段CKTJIII-2标段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工作。 三、作业内容 1、长轨应力放散锁定后对轨道的重新测量,对测量资料汇总整理和模拟调整并形成书面文件,同时统计扣件更换/调整的种类和数量并提取物资需求计划。 2、根据模拟调整文件报表,现场核对调整位置和调整项目,确认无误后更换相应种类的扣件。 3、扣件更换结束后,按规定扭力上紧螺栓,同时检查轨道调整效果和平顺性是否达到要求。 4、清理回收更换下来的扣件并分类存放,同时清理干净道床污染物。 四、作业标准 1、重新测量前,认真核对CPⅢ坐标、轨道设计线型要素数据输入是否正确,确保测量仪器校核无误,设站精度达到要求,钢轨、扣件干净无污染,无缺少和损坏,轨枕无空吊现象,焊缝平顺(<0.2mm),扣件扭矩和扣压力达到设计要求。 2、测量一般选在阴天或夜间进行,严禁在高温、雨天、大雾、大风等条件下测量,避免测量误差过大和出现假数据。 3、测量数据模拟调整前,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调整

(完整版)道岔精调作业指导书

道岔精调作业指导书 由于道岔结构比区间轨道要复杂,所以道岔测量和调整的程序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调整前,全面检查各项密贴状况(钢轨外口轨底与垫板挡肩,顶铁与尖轨、新轨轨腰,尖轨、心轨轨底与滑床板,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扣件弹条中部前端下额与轨底顶面); 调整前,检查所有钢轨接头平顺性,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调整后,道岔各项几何尺寸、平顺性指标必须满足要求; 坚持以直股为主的原则; 道岔内部轨距、水平应采用道尺全面检查,与轨检小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作业准备 1.1人员及机具 (1)人员配置 道岔精调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根据要求挑选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进场。所有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施工前所有作业工人都必须经过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主要进场人员及分工见下表:

(2)机具配置1)主要测量设备

1.2技术准备 三掌握一考核:技术人员已认真学习道岔设计图纸等设计文件,充分理解掌握板式道岔设计特点和关键技术,掌握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掌握正确的调整方法;所有施工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3 现场准备 “三完成二到位一合格”。 三完成:道岔铺设已完成、焊接(含自由及锁定)及焊缝精磨已完成、道岔前后200m范围轨道铺设及放散锁定已完成; 二到位:钢轨件清理到位,精调工具、人员及调整件已到位; 一合格:精调仪器已到场且检校合格。 2技术要求 道岔精调后满足《关于印发《客运专线铁路高速道岔首组铺设质

3施工工艺流程 四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粗调阶段、工务精调阶段、工电联调阶段 工艺流程:先粗调、后精调、再联调,先整体、后局部,先直股、后曲股,先高低、后方向、再水平 4粗调 根据道岔铺装图纸进行道岔铺设,铺设完成后,对道岔转辙器及辙叉部分、密贴、滚轮、轨头等部位进行粗调。 (1)道岔转辙器及辙叉部分调整 1)通过道岔放样确定直基本轨的位置及方向; 2)通过直基本轨的位置用方尺保证直曲基本轨的相对位置; 3)通过控制尖轨到基本轨前端的距离尖轨的相对位置。 (2)密贴调整 重点控制尖轨轨底与滑床台、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顶铁、弹条中舌的密贴。按照设计要求,当尖轨打开时,轨底与滑床台板间隙约0.7mm;当尖轨闭合时,轨底与滑床台板应密贴,间隙小于1mm,且不得连续出现。若不满足上述要求,可通过调整辊轮进行调整。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梁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详细全面

沪昆客专江西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 梁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二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准备 (1)技术依据 a、《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117号). b、国家、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设计、验收标准及相关的质量、安全规范等. c、相关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资料 (2)防水层施工前,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及相关通用图纸和规范进行认真阅读、熟悉,掌握防水层施工的设计要求验收标准,制定施工作业方案、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对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外业准备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施工前对梁体表面强度、平整度、清洁度、粗糙度、表面缺陷等项目进行核实.对不满足技术标准的项目进行修整,修整后其质量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和设计要求,方可进行防水层作业,见表2-1. 表2-1 基层表面处理的检验项目、标准、检测仪器

注:梁面含水率测试方法,采用1米2的塑料薄膜铺在待测基面上,四周用胶带密封,3h~4h后掀开薄膜,观察薄膜及待测基层表面,如有水珠或基层颜色加深,则含水率较高,反之,含水率较低并视为合格. 图2-1 梁面平整度测量 2.3原材料及机械设备准备 喷涂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的种类和技术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喷涂主材纯聚脲防水材料属于甲供物资.严格纯聚脲防水材料进场检验.必须按照验收标准和技术条件要求,与监理人员一起对进场的每批纯聚脲防水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接受.按规定频次进行取样抽检,自己不能做的检测试验项目,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不得漏检少检.发现不合格的不得接受并清退出场,做好不合格记录台帐. 任何新选厂家;转厂生产、生产材料和工艺有变化、用户对产品质量有疑问或有要求时要重新进行检验. 喷涂前检查喷涂材料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件. 机械设备进场报验完毕,设备运转正常. 2.4聚脲防水层喷涂试验段 桥面聚脲防水层施工推行“试验先行,首件验收”制度 .选择5孔梁进行聚脲防水层喷涂试验,确定与喷涂材料、梁面基材、环境温度、湿度、喷涂温度、喷涂压力、喷涂速度、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验收合格后方可全面施工. 验收程序按施工单位自验、监理单位初验、指挥部复验三步进行. 3.技术要求 3.1防水层系统构造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桥面防水采用全桥面防水方式,防水体系设计为:防护墙内侧轨道板底座下喷涂2.0米米厚聚脲防水涂料,底座板以外喷涂1.8米米厚聚脲防水

整体道床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中国中铁一局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轨道安装工程 01标项目经理部 整体道床道岔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日期:2017年04月15日实施日期:2017年05月01日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施工准备 (1) 3.施工技术要求 (1) 3.1模板技术要求 (1) 3.2混凝土技术要求 (2) 3.3道岔轨道几何状态允许偏差 (2) 4.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 (3) 4.1施工工序 (3) 4.2施工工艺 (3) 5.施工要求 (4) 5.1施工准备 (4) 5.2施工工艺 (5) 6.劳动力组织 (10) 7.材料要求 (11) 8.设备机具配置 (11) 9.质量控制及检验 (12) 9.1质量控制 (12) 9.2质量检验 (12) 10.安全环保要求 (13) 10.1安全措施 (13) 10.2环保要求 (14)

整体道床道岔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岛市一期工程(3号线)轨道01标所辖整体道床道岔铺设的施工作业。 2.施工准备 2.1提前调查道岔区施工条件,合理安排施工,确定下料口、下灰口位置,确定岔料倒运方案。 2.2施工技术人员对铺轨综合图和设计说明书等图纸进行认真审核,确定各站铺设道岔型号、道岔开向、数量及采用的标准图,绘制施工平面图,提出道岔铺设材料计划,并编制施工计划和铺岔技术交底。 2.3基标测设:道岔铺轨基标设置按照GB502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测设,并按照GB5030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测设。 2.4道岔施工前道岔需完成试组装,道岔进场时必须进行进场检查验收。 3.施工技术要求 3.1模板技术要求 3.1.1模板须选择刚度大、表面平整光滑、无变形翘曲的模板,模板支立应稳固,无松动、跑模、超标准的变形下沉等现象。 3.1.2位置偏差不大于±5mm,不垂直度不大于±2mm,表面不平整度不大于±3m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5mm。 3.1.3模板可贯通立模,在沉降缝处用沥青木板隔断,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 3.1.4模板支立时,须清楚模板上的杂物,并检查表面不平直度不得大于±3mm,对于严重变形,挠曲的模板禁止使用。 3.1.5模板支立应牢固平整,应保证在线路方向上平顺,接头处许平整,在模板接

CRTSⅡ无砟轨道板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 轨道板精调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施工。2.作业准备 ⑴准备精调所需的轨道板坐标文件“FFC”、棱镜配位文件“.FFD”(前期通过布板软件计算得出)和现场测量并经过平差计算后的轨道基准点三维坐标。 ⑵精调施工前,应对精调段CPⅢ网及基准点进行复测检核,并经设计院CPⅢ网评估合格,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精调施工。 ⑶精调施工前对精调测量系统进行相关的调试检校,确保测量系统正常工作。 ⑷根据精调作业段长度准备足够数量的精调千斤顶和限位装置。精调千斤顶易损坏,故应准备相应数量的备用顶。 ⑸对精调测量人员及调板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熟悉作业程序及操作要点。 3.技术要求 ⑴精调采用的全站仪需具有自由设站功能,精度为1秒,1mm+1ppm。

⑵精调施工前对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调试,保证其正常运行。 ⑶定期对精调标准标架进行检校,检校在场内标准轨枕上进行。 ⑷相邻轨道基准点相对精度应满足平面±0.2mm,高程±0.1mm。 ⑸在大面积施工前,在试铺场地内进行现场相关的模拟实验,确定精调顺序、工效、设备配置、气候条件等参数,并经河南客专公司审查合格后才能上道操作。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轨道板精调在粗铺之后进行,其施工程序为:数据计算及准备→精调仪器测试→精调千斤顶安装→仪器建站测量→轨道板位置精调4.2 工艺流程 精调工艺流程见图4-1、4-2。 全站仪架设在基准点上,强制对中 全站仪整平、自动检校 后视定向 利用标准标架标定相关标架 测量待调轨道板3个标架上的6个棱镜 计算6个测量点的横向和高程与理论值的偏差 用精调机具将轨道板精调到位 本站是否结束

道岔铺设作业指导书

道岔铺设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枕道岔的铺设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作业场预拼后拆成三节,用平板车运输至道岔设计位置采用轨道吊车配合铺轨机铺设;另一种是将道岔散料运输至铺设位置采用人工配合吊车就地组装。 1人工配合吊车就地组装铺设 1.1、散布岔枕 将岔枕吊运就位,按编号顺序摆放,并使直股外侧在一条直线上。 1.2、硫磺锚固 螺旋道钉采用锚固模具正锚。锚固用硫磺砂浆配合比 (重量比)为:硫磺:砂子:水泥:石蜡=1 : 1.3 : 0.4 : 0.02。 1.3、上轨连接夹板 将垫板、滑床板、橡胶垫板按照道岔铺设图摆放安装到位。然后将道 岔钢轨直接吊轨就位,道岔的端头、两尖轨的端头必须方正。 1.4、将道岔钢轨先由转辙部分向后顺序连接,连接后安装扣件。当直股方向和道曲线支距全部符合标准后,拧紧直股和导曲线上股轨枕螺栓。在各部轨距符合标准后,再拧紧下股轨枕螺栓。 按直股钢轨上所做出的岔枕间距标记摆放,基本轨、尖轨组件所装的垫板因装卸搬移而引起串离岔枕间距标记时, 应先将垫板归位到标记位置处。混凝土岔枕带编号一侧铺设在道岔直股外侧,侧股叉后短岔枕为对称枕,带编号一侧铺设在道岔侧股外侧。

1.5、轨距块的安装规定:当采用川型弹条扣件时,钢 轨工作边一侧安装11号轨距块,钢轨非工作边一侧安装9 号轨距块;当采用□型弹条扣件时,钢轨工作边一侧安装13 号轨距块,钢轨非工作边一侧安装11号轨距块;辙叉一侧 安装11号轨距块,另一侧安装13号轨距块。可根据方向及轨距要求调整安装各号轨距块。 1.6、弹片安装规则如下:大斜面朝下,小斜面朝上, 插入滑床台板槽孔中。 1.7、销钉的安装规则如下:平面压弹片,圆柱面朝上。 安装销钉时,销钉应涂上黄干油锤击打入。 1.8、砼岔枕的$ 30螺栓涂铁道螺栓专用防护脂。 1.9、顶铁顶不到位,会影响尖轨密贴,可增加或减少调整片进行调整。 1.10、限位器两侧间隙不均匀时,可串动限位器进行调 整。 1.11、轨距块离缝大于2mnfl寸,可用较厚的轨距块进行调整。 1.12、护轨各间隔尺寸可通过加减调整片来达到要求。 1.13、尖轨设置二个牵引点,采用分动外锁闭装置,第

板式无砟轨道工程轨道板施工方案

板式无砟轨道工程轨道板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沈丹客运专线TJ-3标工程 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中建股份沈丹客运专线TJ-3标项目部三工区 二〇一四年四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 1 - 二、工程概况 ......................................................................................................... - 2 - 2.1 工程概况 ............................................................................................ - 2 - 2.2底座板布置及结构尺寸 ..................................................................... - 2 - 2.3曲线地段超高设置............................................................................. - 5 - 2.4施工条件............................................................................................. - 7 - 2.4.1自然气候条件................................................................................. - 7 - 2.4.2交通运输条件................................................................................. - 7 - 2.4.3工区沿线可用材料资源................................................................. - 8 - 2.4.4水、电、燃料可用资源情况......................................................... - 8 - 2.4.5通信................................................................................................. - 8 - 三、施工计划安排 ................................................................................................. - 8 - 3.1工期安排............................................................................................. - 8 - 3.1.1单元评估计划................................................................................. - 8 - 3.1.2施工计划......................................................................................... - 8 - 四、施工前期准备 ................................................................................................. - 9 - 4.1技术准备............................................................................................. - 9 - 4.1.1技术培训......................................................................................... - 9 - 4.1.2线下工程验收及交接..................................................................... - 9 - 五、轨道板施工 ................................................................................................... - 12 - 5.5钢筋焊网安装及钢筋加工、绑扎 ................................................... - 18 - 5.6立模 ................................................................................................... - 20 - 5.7底座混凝土施工 ............................................................................... - 21 - 5.8混凝土拆模及养护 ........................................................................... - 23 - 5.9隔离层和弹性垫层施工 ................................................................... - 24 - 5.10自密实混凝土钢筋焊接网安装..................................................... - 25 - 5.11轨道板存放..................................................................................... - 26 - 5.12轨道板铺设..................................................................................... - 29 - 5.13轨道板防上浮和偏移设备安装..................................................... - 31 - 5.14自密实混凝土层施工..................................................................... - 31 - 六、劳动力计划 ................................................................................................... - 33 - 七、各项保障措施 ............................................................................................. - 33 - 7.1工期保证措施 ................................................................................... - 33 - 7.2 质量保证措施 .................................................................................. - 34 - 7.3安全保证措施 ................................................................................... - 37 - 八、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目标及措施 ............................................................... - 38 - 8.1环境保护目标 ................................................................................... - 38 - 8.2环境保护措施 ................................................................................... - 38 - 8.3文明施工目标 ................................................................................... - 38 - 8.4文明施工措施 ................................................................................... - 39 -

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围 适用于宁安铁路宁芜上行线、站、芜站、东W场段道岔铺设施工。 二、作业准备 2.1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三、技术要求 3.1 一般要求 3.1.1道岔铺设前,道砟摊铺应平整,底砟应碾压密实。 3.1.2道岔位置应按设计铺设,困难条件下,可在不影响股道有效长 度和不变更其他运营设备条件下,将道岔位置前后移动不得大于0.5m。 3.1.3道岔因钢轨焊接方式、绝缘接头位置等影响道岔配轨长度时,购前应予明确。 3.1.4木岔枕应端头捆扎后使用并在直股外侧取齐。

3.1.5与正线连接的道岔前后各50根、与站线连接的道岔前后各15 根(含岔后长岔枕)轨枕的类型应与岔枕类型相同,每千米铺设根数应与连接线路标准一致。铺设无缝道岔时,道岔直股前后线路过渡枕的型号、根数及间距,应符合铺设图的规定。 3.1.6道岔轨面高程应与连接的主要线一致,与另一线的轨面高差,宜自道岔后普通轨枕起向站顺接。顺接坡度不应大于该线最大设计限坡,与相邻坡段的坡度差不应大于4%。,超过时应设竖曲线。伸入到发线有效长围的坡度不应大于1.5 %o。 3.1.7更换道岔时应同时更换前后引轨。再用道岔前后应铺设与道岔磨耗程度相近的钢轨,否则在接头1m围应打磨接头处轨面高低差及轨距线错牙。 3.1.8交叉渡线铺设时,四组单开道岔与主要连接线应在一个平面上,次要连接线上的道岔与前后连接线轨面高差,按规定顺坡,并兼顾相邻道岔。 3.1.9可动心轨辙叉道岔起道作业时,二股道应同时起平,保证可动心轨辙叉在一个平面上,做好道岔前后顺坡。 3.1.10可动心轨辙叉道岔改道作业时,应采用调整不同轨距挡块调整轨距,调整量不足时可加垫片调整,但厚度不得超过2mm不得用改螺纹道钉的方法。 3.2铺设无缝道岔 3.2.1尖轨(或可动心轨辙叉)扳动灵活,无损伤。尖轨顶宽50mm 以上断面处,不低于基本轨面2mm 322在静止状态下,尖轨尖端(或可动心轨辙叉)应与基本轨密贴, 间隙小于0.2mm,其他地段小于1mm 3.2.3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

无砟轨道长轨精调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 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段)XCZQ-7标(DK218+521.59~DK253+434)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九局集西成客专项目部一工区 年月日

目录 1编制目的 (1) 2 编制依据 (1) 3施工准备 (1) 3.1CPIII控制网复测 (1) 3.2人员设备 (1) 3.3轨道长钢轨作业条件及各项检核 (2) 4 轨道长钢轨精调 (2) 4.1轨道长钢轨精调概述 (2) 4.2轨道几何状态及不平顺性 (3) 4.3长钢轨精调作业操作流程 (4) 4.4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钢轨检测测量前要求 (5) 4.5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钢轨检测测量要求 (5) 4.6影响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测量数据精度因素 (6) 5 轨道静态模拟调整 (6) 5.1轨道静态模拟调整的基本要求 (6) 5.2长钢轨精调作业平顺性允许偏差 (7) 5.3轨道静态模拟调整的方法 (7) 5.4扣件调整量说明 (10) 5.5长钢轨扣件调整 (13)

CRTS I型板无砟轨道长轨精调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指导和规范无砟轨道长钢轨精调作业,明确作业流程、操作流程、质量标准,确保精调作业快速、有序,使工程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2 编制依据 2.1《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技术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 2.2 《高速铁路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 2.3 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2.4 设计文件; 2.5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使用说明; 3施工准备 3.1 CPIII控制网复测 为满足无砟轨道高精度要求,在进行轨道长轨精调时,必须将CPIII控制网复测完成,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长轨精调作业。 3.2 人员设备 (1)人员配备 一个作业面共需15人来共同完成。其中:1人负责操作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测量,两人负责全站仪设站以及CPIII棱镜的摆放,两人负责内业数据的处理及复核,10人负责更换和紧固扣件。施工前,精调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 (2)设备配备

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

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 1、梁面钢筋网片未进行覆盖,现场随意堆放,部分网片锈蚀严重。处理方案:对梁面钢筋网片进行覆盖,统一规划后集中存放。 2、底座板养生用棉被颜色不统一,堆压砂袋随意堆放。 处理方案:堆压砂袋建议采用京沪项目使用的白色袋子,规格统一,摆放位臵固定,保证美观。棉被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将颜色一致的铺设在相邻位臵,后续物质部门采购统一时尽量做到颜色统一。 3、施工班组未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施工,存在模板安装后才进行植筋作业等违规作业的情况。 处理方案:施工班组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施工流程进行作业,现场管理人员加强管控,上道工序未完成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 4、施工现场未及时清理,各种钢筋、模板、扣件及小型材料、机具配件随意堆放。 处理方案: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及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各种钢筋、模板、扣件及小型材料、机具统一存放,部分物件可加工移动储存箱进行存放,保证现场整洁有序。 5、植筋作业过程中,需加强现场管控,保证植筋深度及质量。 处理方案:质检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加强过程控制,发现不合格立即进行整改,杜绝质量隐患。 6、底座板模板拆模后使用车辆拖行至下一施工部位,且部分模板未

经打磨,直接涂刷脱模剂。 处理方案:模板拆除后使用车辆统一运输至下一施工部位,严禁直接在桥面上拖行,所有模板必须打磨干净后方可涂刷脱模剂,否则禁止使用。 7、浇筑混凝土前,底座板施工区域存在清理不彻底的现象。 处理方案:在浇筑混凝土前,建议采用高压水枪、鼓风机或吸尘器进行彻底清理,保证底座板施工质量。 8、隔离层铺设完成后,现场随意踩踏,导致隔离层部分区域被污染。处理方案:隔离层铺设完成后,严禁现场施工人员随意踩踏,建议在施工区域设臵警示标语,保证隔离层施工质量。 9、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存在洒水抹面现象。 处理方案:质检员与现场管理人员严格控制抹面过程,抹面须进行至少四次,禁止洒水抹面。 10、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未佩戴安全帽。 处理方案:安质部及架子队每天进行巡查,未佩戴安全帽的按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请安质部牵头,工程部配合,根据近期发现的问题按照以上格式增加,整理好后下发至施工现场

道岔检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线路、曲线、道岔因列车运行、施工或气候影响等原因发生的轨道几何尺寸、结构等病害进行的静态检查; 、动态添乘不良处所的静态复核。 二、作业流程 、工具准备: 电子道尺、弦线、塞尺、1m钢直尺、150mm直钢尺。上道前应对当天使用的工机具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良好,上之能用,不能影响作业进度。 、人员安排: 工区工长在班前点名时,明确人员分工、职责。 主要包括检查负责人:负责检查线路几何尺寸、高低、方向、道岔转辙器及可动心辙叉情况; 检查记录人:负责将现场检查数据填写在道岔检查记录本上; 检查配合人员:负责调查焊缝平顺情况、轨枕空吊板、扣件调查等工作; 现场防护员:负责防护工作。 、进入工作门: 工区工长根据作业地点,在车站登记申请领取最近防护栅栏工作门的钥匙,在得到封锁调度命令后,对人员、工具清点确认无误,进入工作门。 、检查内容: ⑴道岔轨道几何尺寸; 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注: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限值,作业验收为0mm,计划维修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③特殊道岔的轨距及其它结构允许偏差按设计图办理。 ⑵道岔支距以及道岔基本轨的矢度变化情况(用电子道尺、FAKOP弦线、塞尺测量); ⑶扣件密贴情况(塞尺测量);扣件扭力矩(扭力矩扳手测量); 检查人: ⑷转辙器检查:

⑸可动心辙叉检查: 检查记录: 记录在专用的检查记录本上。 、出工作门: 作业完毕下道前,检查负责人对人员、机工具及材料进行清点,确认下道人员、机工具及材料数量无误,施工现场无遗留物品后撤离现场,撤出防护栅栏后,锁闭工作门。通知驻站联络员申请销点,按规定在施工封锁开通确认表签认。 三、作业方法 、单开道岔检查 道岔的手工检查方法分精细检查和重点检查。精细检查时要求每根岔枕检查,重点检查是按要求位置检查。这里介绍的是重点检查内容。 1.轨距、水平检查位置 基本原则:先直后曲,顺时针行走。先直后曲是指在导曲线部分,如果同时要测量直股和曲股的轨距、水平时,为避免记录时出错,所以先量直股,后量曲股;顺时针行走是指在辙叉部分检查时,为保证道尺的活动端位于护轨轮

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隧道道床板讲解

标八工区轨道工程合福铁路闽赣I 编号: 隧道 CRTSⅠ型双块式道床板作业 指导书 单位:京福铁路客专闽赣I标第八工区 编制:杜金峰 审核:刘鹏 批准:卢芝海 2013年4月13日发布 2013年4月15日实施 目录 1、编制目的................................................................................................. 1 2、编制范围................................................................................................. 1

3、作业准备 (1) 4、施工方案的选择 (5) 5、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6) 6、锚固销钉 (21) 7、劳动力组织 (22) 8、材料要求 (25) 9、安全措施 (28) 10、质量控制要点 (30) 11、环保控制要点 (33) 京福闽赣Ⅰ标八工区无砟轨道工程 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道床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本工区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明确作业流程、操作要点、检验标准,确保施工满足规范要求。 2、编制范围 京福客运专线闽赣I标第八项目部DK426+408~DK438+882.010段三清山隧道、鲁源隧道、茅坞隧道无砟轨道道床板工程。 3、作业准备 3.1内业技术准备 ⑴隧道无砟轨道施工前,线下工程、沉降、CPⅢ测量要通过评估满足技术条件。 ⑵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设计要求,道床板采用C40混凝土现场浇筑,目 前,我工区中心试验室已根据混凝土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试配、调整等步骤初步选定了施工用理论配合比。施工期间有关试验及数据采集全部由中心试验室负责(负责人:陈昌连)。 ⑶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对无砟轨道施工图(新建铁路合福线施工图隧道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图》(图号:合福施图(轨)-24))进行审核,参加京福公司组织的设计交底,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组织学习规范和技术标准(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⑷人员培训分两级进行培训,首先由项目部组织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然后由项目部对项目部本级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教材主要为施工作业指导书,培训内容包括轨排框架法无砟轨道施工内容、工艺流程、施工方法、物流组织、工序质量控制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注意事项等。培训结束后,所有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无砟轨道的施工。 1. ⑸制定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提出大型设备失稳、安全用电、高空坠落等应急预案。 ⑹编制完成无砟轨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 3.2外业技术准备 (1)对隧道调平层,过轨管线,四电接口等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道床板施工。 (2)完善施工道路的通行条件,包括道路长度、宽度、坡度、转弯半径、会车点位置、通道出入口的具体位置等,满足无砟轨道施工需要。 (3)根据混凝土拌合站的具体位置及供应能力,合理规划施工段落。 (4)双块式预制轨枕已运至现场并按要求存放。 (5)通过试验确定符合技术要求的配合比。 (6)施工机具、工装设备、辅助材料、劳动力配置到位。 A、人员进场:目前,管理人员已全部进场,施工作业人员的录用从具有原大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经验的队伍中抽调,4月5日前全部进场。 B、施工设备、机具及材料进场:无砟轨道施工用设备、机具于3月25日前全部进场,安装调试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材料于3月25日前全部进场,按

道岔检查作业指导书

道岔检查作业指导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适用范围 、线路、曲线、道岔因列车运行、施工或气候影响等原因发生的轨道几何尺寸、结构等病害进行的静态检查; 、动态添乘不良处所的静态复核。 二、作业流程 、工具准备: 电子道尺、弦线、塞尺、1m钢直尺、150mm直钢尺。上道前应对当天使用的工机具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良好,上之能用,不能影响作业进度。 、人员安排: 工区工长在班前点名时,明确人员分工、职责。 主要包括检查负责人:负责检查线路几何尺寸、高低、方向、道岔转辙器及可动心辙叉情况; 检查记录人:负责将现场检查数据填写在道岔检查记录本上; 检查配合人员:负责调查焊缝平顺情况、轨枕空吊板、扣件调查等工作; 现场防护员:负责防护工作。 、进入工作门: 工区工长根据作业地点,在车站登记申请领取最近防护栅栏工作门的钥匙,在得到封锁调度命令后,对人员、工具清点确认无误,进入工作门。 、检查内容: ⑴道岔轨道几何尺寸; 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注: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限值,作业验收为0mm,计划维修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③特殊道岔的轨距及其它结构允许偏差按设计图办理。 ⑵道岔支距以及道岔基本轨的矢度变化情况(用电子道尺、FAKOP弦线、塞尺测量); ⑶扣件密贴情况(塞尺测量);扣件扭力矩(扭力矩扳手测量); 检查人: ⑷转辙器检查:

⑸可动心辙叉检查: 检查记录: 记录在专用的检查记录本上。 、出工作门: 作业完毕下道前,检查负责人对人员、机工具及材料进行清点,确认下道人员、机工具及材料数量无误,施工现场无遗留物品后撤离现场,撤出防护栅栏后,锁闭工作门。通知驻站联络员申请销点,按规定在施工封锁开通确认表签认。 三、作业方法 、单开道岔检查 道岔的手工检查方法分精细检查和重点检查。精细检查时要求每根岔枕检查,重点检查是按要求位置检查。这里介绍的是重点检查内容。 1.轨距、水平检查位置 基本原则:先直后曲,顺时针行走。先直后曲是指在导曲线部分,如果同时要测量直股和曲股的轨距、水平时,为避免记录时出错,所以先量直股,后量曲股;顺时针行走是指在辙叉部分检查时,为保证道尺的活动端位于护轨轮缘槽内,当右手拿道尺时,应按顺时针方向测量,比如右开道岔就应该先量直股,后量曲股。 (1)普速道岔(P43、50及P60 9#道岔)

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导书

附件7 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导书 一、基本要求 1.CPⅢ网重新复测,经评估合格方可应用于精调。 2.各位零配件安装到位,无缺少。 3.无碴轨道经过冲洗,无杂物,无灰尘。 4.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完毕且焊联、锁定。 二、准备工作 1.各种规格材料基本到位。 2.绝对测量、相对测量小车经检验、调试合格。 3.各类机具齐备(轨距调整器、内燃扳手、无碴液压起道机、轨道仪、照明工具、数显道尺、塞尺、弦线、扭力测试仪、撬棍、改道小撬棍等)。 三、精调步骤 1.总体流程。

2.精确测量。 为监测线路设备的变化,指导线路设备养护,需对轨道实测中线、高程进行绝对精度测量。主要采用安博格小车与线路CPIII控制网实现对轨道精测。 ⑴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①输入并核对设计数据(平曲线、竖曲线、超高、控制点,如存在断链,需分别输入,上、下行线也要分别输入)。 ②设置项目属性,如平面位置和高程测量基准等。

③定期对全站仪及小车进行保养、检定。 ⑵测量的现场工作 ①检查钢轨表面状态,检查扣件弹条与轨距挡板密贴。确保零配件无缺少,扣件扭矩达标。 ②正倒镜检查全站仪水平角和竖角偏差,如果超过3秒,在气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进行组合校准及水平轴倾斜误差(α)校准;检查全站仪ATR 照准是否准确,有无ATR的偏差也应小于3秒。 ③使用至少8个CPIII控制点自由设站,如果现场条件不满足,至少应有6个CPIII控制点,其中前后至少各使用一个60米以上的控制点。根据天气条件确定最大目标距离。状况好时控制在60m以内,不好时将距离缩短。 ④设站的同时组装轨检小车,将双轮部分靠近低轨。 ⑤在稳固的轨道上校准超高传感器,一般每天开始测量前校准一次,如气温变化迅速,可再次校准;校准后可在同一点进行正反两次测量,测量值之和应在0.3mm以内。 ⑥将全站仪对准轨检小车棱镜,检查通信,关闭全站仪强力搜索,并锁定棱镜。 ⑦放样60米以上的一个控制点对设站进行检核。 ⑧进入施工模式,看偏差数据是否稳定,如不稳定(变化范围超过 0.7mm),将小车向前推,找到数据相对稳定的距离,根据此距离再次重

无砟轨道轨道板揭板试验施工工艺总结

目录 1 试验总体准备 (1) 1.1 试验目的 (1) 1.2 原材料准备 (1) 1.3 配合比设计选择 (1) 1.4 试验场地准备 (2) 1.5 试验段参数选取 (2) 2 施工组织 (2) 2.1 总体施工组织 (2) 2.2 试验管理人员配置 (3) 2.3 作业人员及机具设备配置 (3) 3 试验段施工工艺及方法 (4) 3.1 底座施工 (4) 3.2 底座伸缩缝设置 (6) 3.3 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 (6) 3.4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7) 3.5 自密实混凝土拌制 (9) 3.6 自密实混凝土运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混凝土灌注 (9) 3.8 自密实混凝土拆模 (10) 4 质量检验 (10) 5 工艺性试验总结 (11) 5.1灌注施工工艺 (11) 5.2 施工注意事项 (12) 5.3 离缝现象控制 (12) 5.4 气泡现象控制 (12) 5.5 泌水现象控制 (13) 5.6 灌注不饱满控制 (13) 6 结束语 (13)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总结 1 试验总体准备 1.1 试验目的 (1)模拟线上实际施工条件,探索自密实混凝土搅拌、灌注工艺及灌注效果评价, 包括原材料性能检测、自密实混凝土试验室试配试验。掌握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工艺流程,着重解决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 (2)通过灌注及揭板试验,实地检验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性能,确定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施工配合比,以及底座板台座浇筑、机具加工准备以及灌板现场模板安装等工艺参数,通过研究和和总结形成一套成熟的、具有指导施工实践的工艺和作业工装,确保轨道板充填层混凝土灌注一次成功。 (3)通过现场试验,总结确定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和施工工艺参数,包括原材料性能指标、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和施工工艺参数。 1.2 原材料准备 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的质量、性能,确保自密实混凝土在同一配合比下的稳定性,方便检测混凝土后续调配合比的变量性能。配专检人员对每批原材进行进场验收,出合格证,并做好相关追溯。 表1-1 原材料进场情况表 1.3 配合比设计选择 根据铁科院提供的设计配合比、试配施工配合比,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参数应满足以下规定: (1)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大于580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