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革新与战略策略调整

刘志明:金融危机后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革新与战略策略调整

一、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革新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知识界对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丰富了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这一事关世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的认识。

( 一) 关于社会主义的模式

金融危机后,左翼知识界和世界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得出了以下两个共识性的基本结论。

一是社会主义模式具有多样性和民族性特征。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知识界是在比较正确地把握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及其民族实现形式之间关系的精辟论断,即“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的基础上得出这一结论的。比如,美共主席萨姆?韦伯( Sam Webb)就指出,列宁曾在多个场合强烈反对普遍适用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想法。他坚持认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会因不同国家而不尽相同。不幸的是,我们未能深入挖掘他的观点,一则因为苏联不但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二则因为我们过于僵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规律。因此,萨姆?韦伯强调: “没有普遍的模式,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都不能不顾该国历史、政治、经济、风俗和文化等特点。如果它有一种‘外来’的感觉,人们就会拒绝它。即便我们的构想反映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般特征( 如生产资料公有制) ,这些特征在建设新社会的具体过程中也将会被修正。无论成功与否,社会主义革命都提供了经验教训,但对此我们应该批判地吸收运用。”

从社会主义模式具有多样性和民族性的观点出发,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知识界认为,可以得出这样三点不可动摇的结论: 第一,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世界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应该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努力推动不同文明和发展模式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二,反对照抄照搬别国发展模式。2010 年10 月31 日,劳尔?卡斯特罗在古巴中央工会第八十六届全国理事会扩大全会的闭幕式上就说: “古巴不抄袭任何其他国家的模式,在更新古巴经济模式的进程中,绝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建设。”他强调古巴的做法是根据本国特点的“土生土长的产物”。在2010 年12月18 日的讲话中,他同样也说: “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根据各国的特点来进行。这一历史的教训我们已经很好地吸取。我们不会照抄任何国家,过去我们照抄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照抄照搬得不好,尽管我们并不是不了解别人的经验,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包括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好的经验。”查韦斯也声称“21 世纪社会主义”绝不是照搬曾经的社会主义模式,“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原生的社会主义,印第安人的、基督徒的和玻利瓦尔的社会主义”,“这是崭新的、委内瑞拉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三,结合各自国情开创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左翼知识界和世界共产党人在分析与探索社会主义模式问题时,更多地强调赋予社会主义民族性特征。比如,2008 年11 月21 ~23 日,巴西共产党主持召开第十次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由巴西共产党起草的会议文件提出,主张不照搬任何模式

的共产党人要结合本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开创出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正是在此次会议文件精神的指导下,2009 年巴西共产党十二大提出把“建设具有巴西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作为现阶段巴西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巴西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的内容主要包括: ( 1) 在政治上,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在这样的国家里,争得了政治权力的广大劳动人民将会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时,它也是一个实现了广泛的政治自由、人民民主及法治的国家。( 2) 在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为主导的混合经济体制。其中包括了国家所有制、公有经济、私有经济、混合经济以及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形式如合作制,甚至要允许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存在以及受新的政治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但主要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应逐步地占据优势地位。( 3) 思想文化上,反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捍卫马克思主义,从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思想源泉,并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

二是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要与时俱进,适时更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深刻指出: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生机活力,真正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较大冲击,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也表示,要对古巴实行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性变革”,以“更新社会主义”或“完善社会主义”。越共在深入反思金融危机对越南的深刻影响的同时,也正在逐步探索有利于“恢复增长、保持国家对发展的控制权、缩小贫富差距、发展国内市场以及提高社会保障”等的经济社会改革道路。

美共主席萨姆?韦伯也指出,那种认为面对新的发展和经验,马克思主义可以停滞不前的观点毫无意义。他认为,“社会主义构想应该具有当代性和动态性,应该植根于今天的各种情况”,同样,“新的社会主义生产( 和消费)模式是绝对必要的”,“我们的任务将是本着一种辩证和历史的精神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力求符合目前的现实、趋势和敏感性。这种批判性的姿态意味着修正和更新我们关于社会主义、战略和战术等等概念——使之更切现实”。在他看来,“绝对必要的”社会主义生产( 和消费) 的新模式必须节约自然资源并保护地球和生态系统,“应优先考虑可持续性而不是无限制的增长。不能狭隘地将社会主义生产集中在投入和产出上,也不应该用纯量化标准来衡量效率和确定经济目标”。西方一些左翼学者在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引发生态危机的同时,精心设计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即政治上追求社会正义、基层民主和精神文明; 经济上建立“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包括节制增长、平等分配财富、小规模技术与分散化生产、注重绿色工作道德、大力发展“供选择”项目等内容⑤。正是基于社会主义模式也应当与时俱进的认识,法国经济学家T.安德烈阿尼( Tony Andréani) 和政治社会学家R.埃雷阿( Rémi Herrera) 在展望社会主义的未来时这样说道: “现行的或未来的社会主义将会远离乌托邦,尽管乌托邦是非常美好的。”

( 二) 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基于金融危机后世界大变革大调整的新趋势,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知识界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描绘。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保罗?科克肖特,美国威克弗里斯特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阿林?科特尔,墨西哥首都自治大学教授海因茨?迪特里奇一致认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如下关键特征: ( 1) 经济应该建立在对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应用和实践上。根据这一理论,消费品的价格由生产这一产品的劳动时间决定,按照劳动时间分配劳动报酬。坚持实行这一原则可以消灭经济剥削。( 2) 工业归国家所有,按照国家计划运营而不受利润驱动。并且预想企业的国有化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该发生在废除工资制度之后。( 3)地方、国家、国家联盟各级决策民主化,特别是关于税收和国家费用的决策更要民主。这是防止私人剥削被国家剥削取代的关键。

卢森堡基金会克里斯托?卢夫特教授则提出了判断社会主义的五个标准: 第一,对旧的贫穷问题给出一个新的答案; 第二,发展一个可持续和负责任的自然资源利用模式; 第三,从为获取私人利润的剩余价值生产转向满足全世界人类生命需求( 身体、文化和精神) 的生产活动;第四,民主不只局限在政治领域,而且普及到其他社会关系中; 第五,对GDP 重新定义,人类进步的定性因素也应被包括在内。劳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社会主义的特征应当是“社会正义和平等”。他说: “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正义和平等,但是指权利平等和机遇平等,而不是收入平等。平等不是平均主义。归根到底,平均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剥削形式,是不好好劳动的人、特别是懒汉剥削好好劳动的人。”

( 三)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

基于国际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理论彻底破产和社会主义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出色表现等无可争辩的事实,劳尔?卡斯特罗认为,“计划和组织的协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如不协调会发生资本主义特有的最危险的混乱,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的规律最终会建立某种秩序和平衡,但这是以牺牲全世界数十亿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计划中,必须严格根据所拥有的收入多少来支配资金”,他还指出,“古巴经济的主要特征将是计划经济而不是自由市场”。萨姆?韦伯则认为,不可将社会主义的本质简化成财产权/所有制关系和全盘社会化。虽然这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结构基础,但它们自身并不构成社会主义,而只是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创造了可能性。在他看来,“工人阶级的主动性和真实社会财产所有权意识、一个转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跟经济法定所有权、代表与权力的结构和社会化一样,是社会主义力量的来源。没有前者,后者就会让社会主义胎死腹中,倘若没有后者,前者就是理想主义”。

二、关于复兴世界社会主义战略策略的重大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处于“关键”转折点的新特点新局面,历史地向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阵营提出了如何制定“改变世界的战略和策略”的新课题。围绕这一历史新课题以及“取得政权以改变世界”的时代新任务,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阵营在斗争策略、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事关世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都作出了重大具有战略意义的调整。这种调整,与苏联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被动防守性质的策略调整相比,更具有积极的“主动进攻”的性质。原因则如第十一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通过的

《德里宣言》指出的: “今天的事态证明,我们需要发动一次进攻,不仅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权利,而且是为了赢得新的权利。不仅是为了赢得少数几项权利,而且是为了拆除整个资本主义的大厦——冲击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的替代制度。”

( 一) 斗争策略上,不再迷信选举政治,强调议会内斗争与议会外斗争的结合

苏东剧变之后,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知识界曾经大都希冀在资本主义政党政治的制度框架内,通过选举和议会斗争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因而议会斗争和争取选民“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的工作重心。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知识界都敏锐地意识到,他们正面临“革命新形势”到来的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正如美国左翼学者洛仁?戈尔德纳( Loren Goldner) 所说,“历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遇,如果我们不能抓住这一机遇,我们这一生就再也碰不到这样的机遇了”。匈牙利共产主义工人党主席久洛?蒂尔默也这样说道: “自从1989—1990 年资本主义反革命以来,我们没有提到过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现在我们应该提出来了! ”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知识界在不同程度上开始意识到,“需要进行理论和战略重构,抛弃犬儒主义的意识形态,告别体制内认可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方式,从而建立当代阶级斗争的政治替代模式,推进一个更激进、更现实的社会主义战略”。他们普遍认为,要在金融危机后推进“更激进、更现实”的社会主义战略,就不能迷信选举政治,而应该着手调整斗争策略,努力实现议会内斗争与议会外斗争的有效结合。南非共产党甚至指出,金融危机后强调群众工作与议会工作的结合,并不意味着两者对共产党员来说同样重要。在这两项工作中,群众工作要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教会工人阶级怎样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也是一种改变国家内部力量平衡的根本路径。

为了实现这种斗争策略的转变( 或者说调整) ,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知识界一方面批评迷信议会斗争的策略,比如,宣称“将继续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的匈牙利共产主义工人党就指出: “资本主义永远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永远不会在议会中给我们留有位置。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斗争来获得席位。”另一方面则大力强调议会外斗争尤其是群众工作和群众运动的重要意义。南非共产党就指出,南非共产党的议会工作不是群众工作的替代品。南非共产党需要加强议会外的工作力度,以利于党员干部在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回击反革命纲领中发挥作用和使权力平衡朝着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方向发展。参政的共产党干部应该有意识地寻求各种支持,包括为社会组织进入议会创造必要条件。担任部长和国会议员的共产党人必须毫不犹豫地参加大规模群众运动,即使这些群众运动是反对政府或议会的。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第十一次国际会议也呼吁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各自国家开展工作,广泛发动群众斗争,维护广大人民的权利,反对“任何改革都无法消除剥削”的资本主义制度。2010 年5月14 ~16 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共产主义者第十九次研讨会也指出,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阵营“不要依赖议会,而要发展议会外的运动”,要积极动员和组织被剥削群众,为其指明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走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即使在议会斗争崇拜氛围浓厚的欧洲,共产党人也开始转而强调议会外群众运动的重要性了。金融危机甫一爆发,英国共产党总书记罗伯特?格里菲斯就强调说,应该开展群众运动,从劳动人民和受压迫者那里汲取力量,以挑战资本主义代理人的权力和做法,争取进步的替代方案,并指出,只有开展工会及劳工运动领导的群众活动,才能形成能够改变政府政策的广泛的人民运动⑨。希腊共产党更是深刻指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内共产党的战略应该在以阶级为导向的工会运动中,在反帝国主义运动中,在以引导人民实现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计划生产和工人管

理为目标的人民联盟中积聚力量。所有这些都要求推翻现有的各种资产阶级政权。”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革命并不单从一个经济危机中产生,还要有“群众的精神”作为进一步的条件或者说主观条件,如果缺乏它或者说主观条件不具备,尤其是作为群众主体的工人阶级如果没有适时形成发动革命所必需的一定程度的阶级意识,即使真正的革命形势出现了,也不会利用好,很可能使被普遍认为是“社会主义到来的一个绝对的先决条件”的社会主义革命流产或失败,甚至使革命仅仅成为一种“可能性”。基于历史一再揭示的这些宝贵经验,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知识界特别强调从理论上做好准备,以迎接金融危机后革命新形势的到来,并把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提高民众的阶级意识与阶级觉悟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现斗争策略调整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比如,匈牙利共产主义工人党主席久洛?蒂尔默就指出,“我们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 党员和党的活动分子要明白目前形势与革命道路的真正意义”。美共主席萨姆?韦伯也表示,“我们要向美国人民大力宣扬我们所倡导的现代、民主的21 世纪美国社会主义观”。他还相信,“在因特网的帮助下,能够了解我们观点的人数比以前多得多”。英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克里斯?哈曼( Chris Harman) 也认为,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责任所在的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的这次混乱来传播社会主义者的观点,同时在统治阶级试图让人民大众为这次危机买单之时,力争成为各种反抗形式的中流砥柱”。日共前主席不破哲三也认为,要让人民从事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必须阶段性地开展工作,提升民众的斗争觉悟⑤。尼泊尔共产党( 毛主义) 领导人普拉昌达也说: “随着形势改变,我们正在尼泊尔竭尽全力推广我们的意识形态。”

( 二) 在党的建设上,强调建设“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和努力保持党的“独立性”

国际金融危机后,基于当今时代仍然是资本主义不可逆转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一些国家的共产党紧紧围绕“加强党的建设”这一“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在对以往尤其是苏联东欧剧变以来党建指导思想和实践进行深入反思,以及认真总结和吸取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日益深刻体认到,党的政策、理论可以不断调整与革新,但共产党的“本色”不能淡化,更不能丢掉,否则党的建设就会丧失“根本”,最终会使党遭到极大削弱甚至失去立足之地。因此,它们或特别强调建设“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或重新铸造“左翼”政党的鲜明形象。例如,国际共产主义者第十九次研讨会在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危机给共产党带来新的历史契机的同时,强调共产党人必须抓住面前的机会,抛弃包括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的任何因循守旧的思想,并指出,“现在存在着发展、巩固或建立布尔什维克式政党的机会。这种政党正是在阶级斗争的火炉中积累经验,锻炼自己。阶级斗争为培养新一代干部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虽然今天的大部分青年人和了解1989 年以来反共浪潮的那一代人从来没有经历过当前这种规模和严重程度的危机,但是,会议依然表示相信“今天这一代人正在准备承担起他们在未来几十年的革命使命”。又如,金融危机后作出“向左转”决定的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宣称: “我们主张,反对派不应成为政治光谱中的一道摆设,而必须肩负起重建、生根、关心社会、政治与文化斗争的重任。在这次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危机中,我们必须通过社会与政治斗争,建立起一套有别于贝卢斯科尼政府的意识形态。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绝对有必要作如下努力,即同各种资本主义反对党、共产党以及左翼运动组织加强协作,凝聚政治党派之外的各种社会、文化、劳动层面的民众力量,推进左翼对右翼的替代。”

保持党的“本色”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保持党的“特色”,这就要求党在参加执政联盟或国际运动中,都要注意保持党的独立性。金融危机后,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知识界把保持党的独立性问题特别提出来了。比如,法共全国书记比费就表示要突出党的战斗性和政策的独立性,把反对新自由主义作为党的旗帜和主要任务,进一步突出法共的左翼色彩。又如,在2008 年底举行的南非共产党政策会议上,多数领导人强调要提升南非共产党在“非国大”领导的执政联盟中的地位,使南非共产党真正成为有决策权的政党,进一步表明南非共产党保持独立自主、突出共产党特色、尽快进入执政和决策核心舞台的意愿。法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丹尼尔?本赛德( Daniel Bensaid) 还这样论述党的独立性问题: “在参与各种广泛的国际运动的同时,捍卫每个政治派别独具自身历史与组织结构特色的传统和规划,本身并不矛盾。相反,这种做法是对联合各种不同力量的运动的完美补充,也是在各种派别之间实现团结和相互尊重的先决条件。那些设法在公开场合隐藏自己政治身份的派别,往往是最善变和最不可靠的。一位法国哲学家曾说过,在政治中没有清白的历史,‘总是从中间再次开始’。如果这些话确实有道理,那么我们必须在迎接新发展的同时,不忘过去的经验教训。”

此外,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基于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强烈诉求,在强烈反对和坚决抵制资产阶级反人民的危机应对政策的斗争中,努力保持为工人和劳动人民利益代言的本性,进一步凸显了共产党的特色。-

( 三) 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强调克服宗派主义的影响,努力实现世界左翼大联合与全球反资本主义力量大团结

众所周知,“宗派主义”一直是世界共产党和左翼阵营实现联合与团结的重大障碍。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中存在的“唯我独革”、“唯我独左”的倾向,更是加剧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分化的倾向。国际金融危机后,虽然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政治分歧和流派不可能在一夜间消失,虽然“不可能完全抛弃历史而重新开始”,但是,面对资本主义右翼或中右翼政党的联合进攻,世界共产党和左翼阵营加强联合与协调,实现各种力量大团结的呼声日益高涨。英共主席格里菲斯指出: “当垄断资本家及其代言人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一系列的机构来进行全面磋商和采取行动的时候,各国共产党为了工人阶级及其家庭、全人类、我们生存在其中的星球的利益,也有义务这样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增进共产党和工人党之间的亲密关系,加强组织上的相互合作和相互协调。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国际化是我们最大的潜力之一。”丹尼尔?本赛德在谈到金融危机后“如何改变资本主义并避免重蹈20 世纪社会主义实践失败的覆辙”这一问题时也指出,在不否认阶级斗争对于理解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起着核心作用的前提下,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知识界的主要任务应该着眼于研究社会矛盾、社会运动和社会力量的多元性,以及研究它们的联合。

实现世界左翼的大联合与大团结当然首先要求加强世界各国共产党之间的紧密合作。澳大利亚共产党就指出,虽然共产党是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主要领导力量和组织者,是进步的社会变革运动的领导者,但凭一党之力是无法取得社会主义斗争的胜利的。因此,澳大利亚共产党必须与世界上所有的共产党紧密合作,在政治上、意识形态上和组织上开展有效的合作,积极引导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统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这是保证未来实现人性、和平和社会主义的唯一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形成一个革命政党的主要条件就是掌握革命的理论”,在各共产党刊物和组织的倡议下于2009 年12 月1 日创刊的《国际共产杂志》编委会特别指出,各国共产党之间应该加强各刊物在理论层面上的合作。该杂志

还把实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马列主义基础上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团结,捍卫国际工人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尝试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2010 年12 月3 ~5 日在南非茨瓦尼召开的第十二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通过的《茨瓦尼宣言》也要求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高度重视思想领域的斗争,坚决反对反共主义、机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战胜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思想,并强调这一斗争对加强反帝阵线的团结和保证斗争的胜利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实现世界左翼的大联合与大团结也要求全球反资本主义运动和世界左翼力量的紧密合作。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在谈到金融危机后俄共的战略策略时指出: “在当前形势下,社会主义运动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还难以完成对资本主义的替代,加强与反全球化运动的联合,显得十分必要。如果脱离当代反全球化运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就不可能真正复兴和重整旗鼓。”国际共产主义者第十九次研讨会也强调,共产党的每次斗争都必须有助于扩大阶级团结,建立联盟,打击分裂主义、种族主义、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黄色工会主义( yellowtrade unionism)。

国外许多共产党组织强调不同形式的左翼联合并频繁参与地区和国际性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向的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为了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和适应各类政党形成地区性或国际性联盟的发展趋势,一些国家共产党重视对外联系和交往,通过相互出席党代会、党报节,举行多边会晤和召开国际会议等形式,扩大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联合自强的应对方略。还有一些共产党呼吁,要加强共产党、社会党之间的双边特别是多边合作,形成一个包括社会党、绿党在内的左翼联合阵线。有些共产党组织在分裂多年之后开始出现弥合趋势,通过联合壮大了自身力量。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媒体的不断发展,国外共产党的宣传方式、活动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有利于加快党的现代化和扩大党的影响。

需要指出,为了实现世界左翼大联合与全球反资本主义各种力量的大团结,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先后三次召开国际会议,围绕如何推动工人和人民争取劳工权利和社会权利的斗争,如何加强工会运动及其阶级导向,如何加强争取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争,如何与所有反抗帝国主义国家的人民和运动紧密团结,如何更加卓有成效地捍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以及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何共同声援那些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国家和人民,以及如何共同致力于加强国际反帝国主义的群众组织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世界反帝阵线,将争取和平、进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斗争整合到为实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斗争中来。另外,也不能不提及的是,欧洲左翼党二大提出了与新自由主义相对立的“新政策”,呼吁包括共产党在内的欧洲左翼加强联合与协调,并与欧洲工会等其他社会运动联手在欧洲层面改变现状,努力实现左翼替代。

结语

金融危机后,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革新与战略策略调整既是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学者基于应对后危机时代世界不可阻挡的大变革大调整作出的理论和实践的回答,也是他们对苏联东欧剧变以来涉及世界社会主义复兴战略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的理论和实践的回答。我们相信,他们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探索新认识,以及他们为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进程所做出的一系列战略策略调整的努力,对于推动后危机时代世界方兴未艾的大变革大调整向

有利于世界人民根本利益方向前进,对于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他们的这些回答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三点启示。

第一,虽然人类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却并非一条固定的道路,也并非一种固定的模式。因此,可以预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的国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上的新潮流。

第二,社会主义虽然要与时俱进,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色不能丢。金融危机后,共产党人和进步思想界为复兴世界社会主义所作的战略策略调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值得珍视的历史经验,即自从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后,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从“左”的还是右的方面修正或违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都必定导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共产党人和倾向进步的左翼学者唯有高扬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保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色,才有可能迎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盛之日。

第三,历史不是资本主义的朋友,也没有被资本主义终结,相反,历史正在重新呼唤社会主义,未来属于社会主义。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再度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的基本矛盾,也彻底粉碎了苏联东欧剧变后关于资本主义制度诸多美好与不可替代的种种谰言。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学者在世界开始重估资本主义生命力和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情绪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基于历史对社会主义的重新呼唤,顺时顺势作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策略调整,一定能够打开社会主义在世界再度复兴的阀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相信,世界社会主义即将穿过低潮的“隧道”,迎来自己充满光明前景和具有浴火重生意义的复兴。比如美国学者斯蒂芬?塞维罗就说,“共产主义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观点,而属于它的时代终于来临了”。俄共中央也认为,金融危机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得到第二次生机的时刻到来了”。

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甚至在长期流行“社会主义例外论”的美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可信度也开始明显增强。两个有力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 第一个事实是,金融危机后的拉斯马森民意调查显示,“20% 的受访者更偏爱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30 岁以下的年轻人两种选择各占一半”。美国进步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马修?伊格莱西亚斯认为,这一民调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在某基本层面上,‘社会主义’是块金字招牌。它的总体理念是我们应当把社会置于资本、金钱之前”。第二个事实是,“社会主义”这个词在美国不再像过去一样令人恐惧,美国国内“自由放任经济学”的拥趸们“用社会主义作为恐吓战术的效果也不复当年了”。自从奥巴马执政以来,“社会主义”这个词事实上已经成为日常话题,根据监督美国媒体组织的统计,仅仅在2009 年6 月18 日的前一周,电视新闻中就提到143 次“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等词语,这还不包括“共产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等。(注释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一览--资料

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一览 1637年郁金香狂热 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还在地里生长时,价格就已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20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这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 1720年南海泡沫 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使得私人资本集聚,社会储蓄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当时,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1720年,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股票供不应求,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后来《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通过,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1837年经济大恐慌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1907年银行危机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1929年股市大崩溃 1922年—1929年,美国空前的繁荣和巨额报酬让不少美国人卷入到华尔街狂热的投机活动中,股票市场急剧升温,最终导致股灾,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 1970滞涨 1973年,由石油危机造成的供给冲击导致美国出现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这是华尔街有史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至1995年,墨西哥发生了一场比索汇率狂跌、股票价格暴泻的金融危机。受其影响,不仅拉美股市暴跌,也让欧洲股市指数、远东指数及世界股市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这使得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源起美国“零首付”的买房政策,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次贷风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美国金融体系摇摇欲坠,世界经济面临巨大压力,至今仍是国际关注热点。 2012.05.24 发生来源 次级房屋信贷危机 2007年的事件 2007年8月9日-爆发流动性危机 2007年10月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创历史新高14,164点 2008年的事件 2008年环球股灾 贝尔斯登被接管 美联储接管房利美和房贷美 2008年9月流动性危机 美国国际集团陷入财困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加复杂、多变。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金融危机传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国内的传导过程,以及从美国传导至全世界的机制过程,以期为各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发生时减轻经济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 由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自从爆发以来迅速蔓延到全世界,至今经济复苏缓慢。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巨大,理论界与实务界基本上都认同这次危机是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然而:为何在美国发生的“次债危机”会逐渐衍变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为何在美国本土发生的危机会如此迅速的蔓延至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无法避免?为何危机从影响虚拟经济到后来发展到对实体经济也造成巨大伤害?这当然不能简单的以经济全球化来一言以蔽之。其中,复杂与连续的传导机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作简单分析,以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整个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理论 从金融系统出现紊乱到实体经济全面衰退有一系列的过程与环节,所有这些过程和环节的集合即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由于全球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24小时不间断交易,金融市场全球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接受和释放金融危机信号越快。因此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很快就从一国金融市场传导到另一国金融市场,进而再向实体经济蔓延。一般认为,金融危机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导的。 (一)季风效应(Monsoonal Effect) 季风效应最早是由Masson(1998)提出的,是指由于共同的冲击引起的危机传导。比如主要工业国家实施的经济政策会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相似的作用和影响。此次金融危机是在次债危机的共同冲击下而引发的全面的流动性危机,这也印证了季风效应是危机传导的途径之一。 (二)溢出效应(Spillovers) 溢出效应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金融溢出效应,另一种是贸易溢出效应。由于一国与他国的经济联系主要是通过贸易和金融,因此金融溢出和贸易溢出成为金融危机传导的两个重要途径。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该国出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入都会大幅减少。比如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泰国

09中考时政专题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人民版

09中考时政专题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一)背景材料举例(材料选取的自由度很大,同时命题者对选取的材料进行组合和再造) 1、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地的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为抵御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采取降息、注资等措施,同时努力寻求国际合作。 2、美国商务部2009年2月27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按年率计算下降6.2%,降幅远大于先前估计的3.8%,创20多年来美国经济最大季度降幅。 3、二十国集团(G20)金融峰会于11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本次会议主要议题包括: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探讨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 4、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2月1日在瑞士达沃斯闭幕。2500多名与会者就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会政要和商界领袖普遍强调了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协调来寻找解决方案的必要性。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28日在会上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特别致辞,在与会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与会者普遍认为,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有能力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 5、在同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日益显现。世界市场的萎缩,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趋大,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外部需求造成很大的冲击,最主要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外部需求减少,产品缺乏市场,工厂经营困难,也就造成农民工大批返乡失业。 6、为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央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措施。 (1)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研究部署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总投资约需4万亿元。 (2)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作为2009年的工作重点。 (3)2008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4)国务院办公厅12月21日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缓解出口企业困难,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7项政策措施 (5)一月中旬以来国务院相继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工业、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6)2月15日晚,正在天津调查、研究、了解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状况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南开大学亲切看望大学生。 他勉励同学们要心系国家,努力学习,甘于奉献,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总理还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同学们坦诚交心:“我在大学毕业以后,决心就到西藏去。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解读世界经济危机与中国崛起重点

[收稿日期]2010-01-25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解读世界经济危机与中国崛起 贾 晶 (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摘要]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有市场经济就会不时地爆发经济危机。它源于生产的社会性与私人占有的矛 盾,但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不断追求扩张的产物。所以,研究经济危机离不开制度分析。从制度视角解读经济危机,可以发现,经济危机虽然是伴随大国崛起的危难,但制度创新却可以使大国迎难而上,转危为机,抓住机遇而崛起。我国应从制度创新入手,让利于民;创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强化政府干预,纠正市场失灵;加强国际合作。从而不仅化解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而且还在后经济危机时期能够快速发展。 [关键词]经济危机;制度创新;中国崛起[中图分类号]F640 [文献标识码]B 第2010年第3期(总第346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3,2010Total No.346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003-0003-02从美国的次债危机发展成美国的经济危机,然后蔓延成欧美乃至全球的经济危机。现在,危机早就进一步深化和蔓延,经济危机已经延伸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经济的冬天已经来临了。而此次发生在全球经济 “心脏”部位的经济危机将可能成为有史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自1825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在繁荣与萧条中交替运行,经济危机理论历经100多年的历史演变,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笔者通过对经济危机与制度创新、大国崛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从制度视角解读经济危机,并为通过制度创新应对经济危机,促进中国崛起,转“危”为“机”提供思路。 一、经济危机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危机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无效率的制度则抑制乃至阻碍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危机就可以看作是无效率的制度抑制乃至阻碍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经济制度变迁中的突变。试分析如下: 1.经济危机只有在市场经济制度中才会产生。如果经济自给自足,生产与消费直接结合,就不可能形成生产过剩或不足的危机。经济危机的形成是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生产与消费日益脱离,各种矛盾累积集中爆发的结果。 2.经济危机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紧密相联。人们的经济活动离不开经济制度。集中的工业化生产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使相关的商品交易制度、银行信贷制度、劳动社会保障制度、国际贸易制度等形成并发生变化。如果出现经济结构失衡,就可能诱发经济危机。 3.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制度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世界上的近代的几次大些经济危机有

世界上的近代的几次大些经济危机有: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代表国家是英法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1973—1975年的石油危机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2008年次贷危机。 背景::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代表国家是英法等欧美资本主义 国家。 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的经济滞涨。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导致经济迅速过热发展,产品生产出来,但消费能力未能跟上,导致国家赤字上升,经济发展缓慢甚 至停止发展。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代表为金融业,范围波及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东 南亚诸国等。其问题出自于2方面:1方面是因为东南亚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引来 过多国际热钱,由于这些国家过分依赖这些热钱而且没有对应能力,在经济出现 问题时候,这些热钱迅速撤离,导致经济迅速崩塌。而另一个则是国际金融炒家 恶意炒卖货币,人为搞乱汇率,导致这些国家货币迅速贬值,引起世界范围内的 货币抛售,导致这些国家经济受损。除了中国香港外,其余地方均受到严重影响, 其中以韩国,泰国最为严重,甚至达到其货币几成废纸的地步。 2008~2009年次贷危机:不用多说,现在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在延续。 对于国外,这个次实在太大,我就找了一些在危机发生时期的主要国家的一些经济指标进行 了统计分析,因为有些资料实在是太难找。 1.当时的美国GNP,由危机前的1044亿美元降至1933年的745亿美元,由于当时罗斯福新政,在1933年以后又增加至2049亿美元。 2.美国失业人数从不足150万猛升到1700万。失业率猛的上升1000%不止。但是危机过后失业人数较少至800万。 3.在危机前夕美国规定公司税一律是13.75%但是危机过后规定,5万元以下为12%,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现实意义09经济一班郭建梅 200901402149 摘要: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便开始考察资本主义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现象。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资本主义社会重要的经济规律之一。理论的核心内容体现在导致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马克思生产过剩的危机的可能性、必然性以及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规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于时下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其中有关经济危机的本质、经济危机的根源以及危机的周期性发生等方面的科学论断,经受住了现实的考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现实性、有效性和借鉴性。基于上述分析得出该理论对于中国认识危机、应对危机的挑战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危机,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现象。每当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就像受到一次瘟疫货战争一样被破坏,颓然陷入瘫痪和混乱的状态。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大机器工业时期以后,从19世纪初叶开始,每隔若干年就要经历一次经济危机。在危机期间,商品流通停滞,有大量商品由于找不到销路而堆满仓库,有些甚至被成批的毁掉; 很多工厂减产、停工甚至倒闭,生产猛烈下降; 信用

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 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急剧增长,劳动者的收入显著下降,生活困苦不堪。 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危机的表现形式和具体进程虽然不同,但是一般来说,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的生产过剩,而是相对的生产过剩。关于经济危机,马克思说:“生产很快就超过了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来到了。”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 一方面有着堆积如山的找不到销路的过剩商品,另一方面却是广大人民的饥寒交迫。这种相对的生产过剩,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1.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职能引起的。经济危机的最一般的额表现,是商品买和卖的脱节,也就是商品卖不出去。当商品交换还处于物物直接交换的时候,买和卖同时发生,商品所有者既是卖主同时又是买主,不存在买和卖的分离,也就不可能引发任何形式的经济危机。但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即商品流通出现以后,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裂成了两个互相独立的行为,一些商品生产者出卖了自己的商品之后不继续实行购买,就会有另一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卖不出去。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引起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商品买卖日益有更多的部分会采用赊购赊销的方式,即货币在两个不同的、彼此分开的时刻执行两种不同的职能。首先,货币作为价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看当前国际金融危机

2012年第0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2期) Total No .302 收稿日期:2011—11—06 作者简介:王丽丽(1976—),女,吉林农安人,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孙愫汎(194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看当前国际金融危机 王丽丽,孙愫汎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122) 摘要: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与根源,指出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现实会逐步证实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真理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金融危机;危机理论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079—03 一、问题研究背景 2007年以来,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市场, 并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领域。此次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以及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严重的影 响。为了应对危机, 各国政府实施了降息、大幅减税,货币贬值,增加政府支出,公布刺激经济计划等 一系列措施。如此强烈的连锁反应, 已促使人们在提出应对措施的同时不得不思考金融危机爆发的深 层次原因。经过层层探析,最终回归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是从商品流通形式 的分析开始的。在原始社会末期, 产品有了剩余之后,人们进行偶然的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 商品和货币, 当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就外化为商品和货 币之间的矛盾,使得商品买卖在时空上发生了分离,使商品生产者生产过量的产品成为可能。 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在支付货币时不再用现金支付而采用赊账方式,如果某些债务人到期不能支付欠款就会影响其他债务人的支 付能力而使整个信用链条发生断裂, 不仅使商品销售难以为继而且会引起一系列企业破产。但是,马 克思指出,“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 一系列的关系, 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才会从可能转变为现实。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 中说:“现实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 竞争和信用中引出。”这就是促使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三个因素。在资本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使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多数人只占有很少 的生产资料或不占有生产资料, 两极分化严重。资本积累的发展,造成了商品生产的过剩,然而劳动人 民的购买能力却在相对减少。在资本主义繁荣时期,信用制度充分发展。马克思认为,当生产相对过 剩存在时, 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会绝对化、公开化,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才成为现实。(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不同于斯密的一般的生产过剩的危机以及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的消费不足的危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所谓生产相对过剩,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 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9 7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危机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危机 摘要:从全球化经济层面看,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传统的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复归。这次经济危机不能简单地看成美国经济的危机及其扩散效应,它是全球化经济的总危机。美国人过度消费、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不力只是这次危机的技术性原因,从根本上看,这次危机是全球化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资本的逐利本性、全球化经济的无序竞争和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的缺失是其深层根源。因此,它首先是实体经济的危机。无论美国经济短期内能否实现稳定,如果没有新的技术革命或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水平的提高,全球经济将长期陷于低迷。 关键词:全球化经济国际分工经济危机技术创新福利制度 从2006年开始,美国的次贷问题逐步显现,2007年8月这场危机全面爆发。危机爆发前后,其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潜在影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由30个发达国家组成的OECD曾经预言,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难以避免下滑,但欧洲将接过美国的接力棒,推动OECD各国的经济增长。这种展望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可以与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势相分离。然而,经过2年多的治理,美国次贷危机不仅没有痊愈,反而引起更猛烈的次级债务危机和全面的金融危机,并引起实体经济的收缩。与此同时,这场危机逐步向世界各国扩散,发

展成为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样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根源在哪里?其演变趋势如何?下面,先从经济全球化视角分析。 作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收入分配完全由市场决定,并且,在资本主义早期,劳动力供给往往大于需求,处于过剩状态。因此,劳动力价格即工资一般被压缩到仅仅维持生存的水平,甚至达不到劳动力价值的水平,其收入无法维持正常的城市生活需要,即城市中生存最基本的居住、就医、就学的需要。而另一方面,资本却能在几乎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低消费、高积累、高投资和工业生产的外延扩张是这一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由于消费压抑和强烈的投资冲动,消费需求的增长总是要大幅度慢于生产能力的增长,生产的快速扩张和消费力的相对缩小便构成最基本的矛盾。但是,在存在经济扩张空间的情况下,这一潜在矛盾不会成为现实,投资需求会弥补消费需求的不足。相反地,由于高积累、高投资,通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快速外延扩张或外延扩张与产业升级相结合,能够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并把越来越广的领域卷入这一生产方式中。因此,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具有历史合理性,它为一种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提供了强大动力。 就我们这个时代的全球化经济而言,由于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化经济层面的一定程度的复归,这一生产方式内在的基本矛盾必然在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特征方面得到体现,这必然也会影响到该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全球化经济中的表现形式。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某些国家的信用制度和虚拟经济也已经发展到无以复加的水

1873年世界经济危机

1873年世界经济危机 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源于5月9日维也纳的债券交易,24小时内股票贬值了几亿盾;接踵而至的,是信用全面瘫痪和有价证券交易中止。维也纳的交易所危机很快蔓延到欧洲的其他交易所。由欧洲各国停止对美国的资本输出,导致美国纽约银行不再对铁路公司和工业界拨款,于是在9月18日,随着拥有北太平洋铁路大量债券的泽依-库克金融公司宣告破产,一场影响深远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终于全面爆发。受这次危机打击或影响的国家,除了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奥匈帝国外,还有俄国、意大利、荷兰、瑞典、比利时以及日本、阿根廷、印度等非西方国家。自1825年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每隔一段时间就爆发一次危机。但与以往各次危机比较,1873年的危机“就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的强烈程度来说”,却是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所经历过的危机中“最大的一次”。 随着危机的进一步展开,逐渐显现出与以往5次危机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首先是危机的策源地和“震中”完全从英国移向美国。英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源地,而且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始终处于世界经济的顶端或“中心”地位。因此,马克思始终强调《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矛盾运动规律的分析,“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 [4]但是,1873年的危机却始自美国,而作为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迟至5年后才进入危机阶段。在1879年4月10日给尼?弗?丹尼尔逊的信中,马克思指出这次危机“在很多方面都和以往的现象不同”,特别是在英国发生危机之前,美国、南美洲、德国和奥地利等地“就出现这样严重的、几乎持续五年之久的危机,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34.345) 其次,重工业既是危机中遭受打击的主要部门,也是危机过后经济高涨的基础。以往危机过程中,遭受重创的主要是轻工业。例如在英国,棉纺织业曾经是前4次危机的主要发源地和部门。1873年危机虽然最初表现为交易所混乱和信用危机,但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过剩却主要发生在重工业领域。无论是最先爆发危机的美国和德国,还是后来的英国,重工业在这一次经济周期的高涨和危机阶段都处于中心地位。危机期间,美国纺织业的生产只缩减了18-20%;德国1875年的棉花消费量下降了10%,1876年情况又趋于好转,各棉纺织厂消费的棉花甚至高于危机前的繁荣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在1873、1874年仍在继续发展,生产量和出口量都没有下降。 第三,这次危机包括农业部门和部分非西方国家在内,从而真正具有世界性质。如果从“普遍”性生产过剩角度衡量,1825年、1837年的危机虽然在国际范围产生影响,但还都属于英国性质的危机。随着美国、法国等其他国家资本主义及其工厂制度的发展,1847年的危机开始具有国际根源。而1857年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不仅像1847年那样具有国际性,而且开始表现出世界性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1847年后西方国家工业化与世界市场迅速发展的一个结果。英、法、美、德四国当时占有世界工厂工业的4/5左右。然而在“世界性”方面,1873年危机才是真正当之无愧的。一是涉及到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以及部分非西方

谈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时中国的边缘地位(1)

谈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边缘地位的理解 【本文摘要】在三十年代,世界各国都忙于为解脱经济危机而奔忙,但是在世界另一个角落的中国却安然无恙,这显得中国好像风景这边独好,但是中国是面临危险的,那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众联教育下面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谈到20世纪30年代,我们不能不提到经济危机,1929-1933年,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寻求危机的出路,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或者是军国主义道路,或者是进行平稳的改革,而当时的中国,却四平八稳,没有大的波动。今天众联教育就和大家一起探讨。 为什么中国在世纪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却安然渡过了这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灾难呢?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做为一个以白银为法币的国家,中国起初没有受到工业国家间的影响,那当时中国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中国其实在在美英等国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一如既往的坚持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外贸量在1929-1930年间保持稳定,在1930-1931年间,出现了20%的增长,并且1929年由于新的海关税则的出台,使中国的海关税收增长了一倍,此外,1930年后由于政府用黄金替代白银征收进口税,这样,就使政府从国际市场银价波动中解救出来,减少了中国的贸易逆差,并使中国以外国的投资者更有吸引力。于是就出现了相对的稳定感。 对于欧洲列强来说,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维持了各国的相对稳定,但是,在德国和日本,对于战后的国际合作体系出现了不信任的因素,也就是说国内出现了改革派,也就是说如在德国,1919年的凡尔赛公约,德国人不满,强烈要求修约,这部人叫改革派,而日本在中国发展有欣欣向荣之感时,日本觉得,应该把国家的发展和某种程度的控制中国联系在一起,这一过程出现于19世纪末,日本的几代人都认为这种控制是必要的。一方面他们认为中国是他们潜在的敌人,另一方面,在地理和经济考虑,反映了一个缺乏自然资源和完全依赖货物的主要供应者,同时做为日本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市场他有必要控制。第三个因到是日本人认为在心理上和文化上,作为一个成功的改革者有义务也有必要来领导其邻国,特别是中国,来走向相似的道路。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因素,以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国内的与国外的事务,强硬的外交政策只不过是国内政治的反映。 当此之时,中国在加大力度来维护国家的主权,在东北也是如此,于是中日在满洲的冲突就成了一场恢复并维护国家主权的农业为主的社会之间的力量的抗衡。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吧,也就是说在30年代初的中国,形势比欧洲要好,在外国资本主义疲于应付之时,中国的经济得到发展,而政治上也保持了相对稳定,但是一场危机就要到来了。众联教育与大家一起重温历史。

世界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应对策略探讨

世界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应对策略探讨 摘要: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失衡有相当大的联系。在当今,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影响看似已经过去了,人们开始讨论金融危机后的 经济市场新秩序,但世界经济危机仍然给我们留下了难以摆脱的负面影响。而在 这影响下,我国经济应如何来进行应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笔者探讨 了世界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失衡;世界经济危机;应对策略 世界经济在几十年内的发展过程后,正经历着一次大的波浪式调整。国外的 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外大宗商品价格浮动, 国内受房地产和信贷调控,经济逐渐呈现越来越不稳定的趋态。而在如此恶劣大 环境中,中国本国经济想要持续走高一定会面临一些危机与挑战。所以,笔者对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应对策略从多元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世界经济现状及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现状分析 尽管距离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11年,但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 影响仍处于低迷态势。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全球投资格局逐渐变小、货币利率风 险以及政治摩擦等问题依然在持续发生,这对每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来说都是不小 的考验。而近几年,国际投资增速放缓,世界经济的发展原动力逐渐弱化。从2010年开始,国际总贸易增长已经开始呈现下降趋态,且持续到现今。这都代表 着国际投资贸易正处于一个低迷的状态,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创严重。在此基础上,为了维护世界经济的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登上了国际舞台。之前的TPP和TTIP 均属于高规格的国际贸易规则,但随着美国特朗普的上任,原本的国际贸易规则 发生了改变,导致现存的国际贸易中存在一种非理性的价值规范。而在如今这种 世界经济情况下,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无疑会给相关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打击, 从而影响世界总体经济贸易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国际投资方面,世界经济的增 长率也在不断下滑,其中新兴的经济贸易体下滑最为严重。从2000年至今,新 兴国家不断发现资本净流现象。其中,中国的资本净流现象最为严重。在2008 年之前,对于新兴的国际投资市场,其投资和融资的数量暂且较大,这个数据在2010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值。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净资本逐年减少,其中资本 净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甚至金额达到了1万亿美元。 (二)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近些年,中国经济被世界经济半主动半被动地卷入其中,与全球经济不断的 进行融合。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被暴露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下。受世界 经济发展的约束,从而导致现今世界经济危机情况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1、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由于我国并没有完全开放资本市场,所以,导致国内金融相关的衍生物并没 有完全发展起来,与银行相关的衍生物非常有限。再加之我国在对金融走出去的 进程中还仍处于发展阶段,所以,世界经济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有限。世界经 济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股市走跌、外汇储备缩水等。美国大幅度调息,造成国际经济市场的动荡,也是中国在对世界经济走低的大环境下无法置身 事外的原因,收益下降,外汇资产严重缩水,严重冲击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1]。 2、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危机理论(Financial Crisis Theory) [编辑] 金融危机理论的概述 20世纪多次金融危机使社会经济蒙受了巨大损失,相应的研究催生了金融危机理论。金融危机理论呈现为经济金融视角→货币金融视角→技术金融视角的研究进程,折射出研究者从理论解释到防范危机的愿望。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因为资本账户的高度管制,亚洲金融危机没有传染到我国的金融市场,对其稳定性没有造成重大影响。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更为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没有参加比赛(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人为割裂),所以没有输掉比赛(国内金融稳定性未受重大打击)。然而,时过境迁,这种侥幸或运气恐怕难以为继:第一,我国已经滞后于整体经济改革的金融改革已经提速,长期积累的隐性金融风险开始显性化,并释放其积累已久的破坏能量;第二,由中国加入WTO导入的金融开放,在建立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的同时,也为国际投机商的攻击和国际金融动荡的传染提供了可能的通道,并由此可能触发国内金融危机。 [编辑] 金融危机的种类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化”。根据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的分类,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1)货币危机(Currency Crises)。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受到投机性袭击时,该货币出现持续性贬值,或迫使当局扩大外汇储备,大幅度地提高利率。 (2)银行业危机(Banking Crises)。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 (3)外债危机(Foreign Debt Crises)。一国内的支付系统严重混乱,不能按期偿付所欠外债,不管是主权债还是私人债等。 (4)系统性金融危机(Systematic Financial Crises)。可以称 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

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

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启示摘要:美国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快速升级为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的金融危机,成为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由于全球空前一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全球经济正逐步实现由深度衰退到艰难复苏的转变。这场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治理结构和世界政治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掀起惊涛骇浪。因此,它必将被载入人类发展的史册。面对金融危机过去之后的全新的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环境,我国金融业在反思与吸取金融危机带来的经验与启示的同时,也需要正视当前的挑战与机遇,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经济危机的含义、特点和产生原因。并将此次金融危机同之前的经济危机相比较,进一步分析和理解全球各个国家在此次国际危机中如何应对,总结经验。 关键词:金融危机认识总结经验政策措施 一、经济危机的概述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二、我国在应对经济危机中的优势 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困难,而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关键在于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本国的各个方面有利条件。中国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具有五大有利条件。第一,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中国金融业影响相对较小。由于中国金融业对外有所开放但尚不充分,与国际金融市场联动性较少,这就决定了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影响相对有限。目前,中国金融机构不但不存在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反而具有很强的资金调配和运用能力。二是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相对较小。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在美国等西方经济国家正在演变为一场经济危机,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国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国际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所形成的较大负面影响还不足以动摇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根基。第二,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基础较好。一是中国财政状况较好。财政收入连续多年高于同期GDP 增长率并且出现了较大盈余。如此巨额存款,既为中国金融机构提供了强大的资金运用空间,又为企业经营或居民消费创造了有利的资金条件。第三,具有投资拉动经济的巨大空间。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几乎所有的基础建设都已完成,因此,目前其投资主要是升级型、技术改造型、功能恢复型投资,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大。而中国现有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存在着巨大的投资空间。具体表现在: 交通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桥梁建设、能源建设石油、煤炭、电站、电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因此,中国通过投资

浅析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的积极作用

浅析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的积极作用 [摘要] 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响不断扩大,波及到全球。受到影响的各国政府联手救市,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媒体呼吁中国在应对危机中发挥重大作用,要中国承担大国责任。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力有限,金融制度也不健全,在处理国际经济危机过程中,作用有限,这是国人应该清醒认识到的。 [关键词] 经济危机中国积极作用 一、国际上对中国作用的期待 从9月初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各国政府一片救市行动中,西方主要媒体有一些声音认为中国将在此次危机处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某些西方知名人士也将目光投向正在发展壮大的中国,希望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第七届亚欧峰会结论的主轴之一也是在要求全面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更呼吁中国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直言不讳地说:“我非常希望中国能为解决这场金融危机作出重要贡献。”他认为这场危机是中国展现“责任感”的机会。担任欧盟轮值主席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在峰会上敦请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协助重构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国际媒体纷纷注意到了中国在峰会里的地位。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要求中国提供协助的压力骤增”;中东的半岛电视台说:“中国被要求加入全球拯救行动”,并预言中国的国际地位将因此大为提升。 要求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据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中国是世界目前最庞大的新兴经济体和市场;美国现在手忙脚乱,但只要中国稳住阵脚,全球经济就不会彻底失去重心支点,也会为较快的复苏开辟有效通道。 第二,中国目前拥有大宗的美元外汇储备,并且是美国的主要债权国之一。只要中国不陷入经济恐慌可能导致的债务抛售,甚至愿意参加美国的救市计划与行为,美国这里的危机就不太可能进一步恶化。 第三,中国在处理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隔十年之久,中国为自身利益考虑,不会在处理目前这场危机中袖手旁观,同样会显示中国的特殊作用。 难怪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10月21日在纽约发表讲话,赞扬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表示,作为世界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已明确承诺与其他各国一起努力确保全球经济的稳定,并认为中国的发展对美国公司和

三百年间世界经济危机循环周期规律

三百年间世界经济危机循环周期规律(一)(2009-02-21 22:30:43) 分类:经济危机周期 纵观三百年来经济历史繁荣年代该涨的年头经济必繁荣,危机年代该跌 的年代经济必走向衰落,如此跌宕起伏循环往复。本篇只是从资本资金市 场供求关系消费需求生产力水平金融借贷投资投机关税政策等经济层面 解读。 至于为什么有些年代会产生投资投机高涨市场需求旺盛经济繁荣的局面, 有些年代却是市场衰退经济危机的局面,为什么出现经济繁荣衰退的循环周 期本篇不涉及深层挖掘.是由年代间的内驱力规律带动的,大道致简。 1636年荷兰郁金香崩盘 1720年9月英国南海泡沫崩盘其中1717年到1720年三年间为投机狂潮上升阶段第一次经济危机 1788年 繁荣期 1789年—1792年 英国纺织业发展银行贷款使筹集资金更主容易,工业 投资迅猛增长,投资品需求旺盛,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出口不断增加 第二次经济危机 1793年 1792年末,物价开始下降,破产事件开始增加。1793年英国对法国宣战,英国 对法国及欧洲大陆的出口严重萎缩,物价急剧下跌,到1794年,工商业的状况 开始好转。 繁荣期 1795年 第三次经济危机 1797年 1794年到1795年,英国农业歉收,粮价飞涨,工业品的需求下降。 繁荣期 1798年—1800年 1806年—1809年 好景持续了12年 第四次经济危机 1810年—1814年 1809年英国农业再度歉收,国内市场严重萎缩。1810年物价下跌40-60%。正在市场一片恐慌之际,1811年春,美英开战,美国再次对英国实行禁运。雪上加 霜的打击。

繁荣期 1815年 英美战争结束,英国商品对美国输出额从1814年的8000英镑激增至1330万英镑。于是,英国工业空前繁荣。 第五次经济危机 1816年 1816年,英国对美输出额下降了28%。同时,由于军事订单下降,黑色冶金业和 煤炭工业第一次生产过剩,原来每吨高达20英镑的铁价跌至8英镑。 繁荣期 1817年—1818年 1817年至1818年在英国推销的外国公债数量达到3800万英镑。巨额资金外流让外国增加了购买能力,英国工业的剩余生产能力才被部分吸纳。 第六次经济危机 1819年—1822年 1819年,英国经济陷入了第六次经济危机。全国食品消费量比1818年减少三分 之一。1819年破产事件超过1815-1816年危机的最高点 繁荣期 1824年 这次危机持续很长时间,直到1824年才出现新的繁荣。严重的生产过剩使资本 家不敢投资,利润源源不断变成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1年到1825年, 伦敦交易所共对欧洲和中南美洲国家发行了4897万英镑公债,而英格兰银行对 国内私人贷款却急剧萎缩。这些公债转过来又成为对英国商品的购买力。 第七次经济危机 1825年 供大于求 1825年下半年,物价终于开始下跌这场危机使纺织工业设备开工率 下降了一半,纺织机械如花边机的价格下跌了75%-80%, 繁荣期 1826年—1828年 1834年—1836年 铁路业兴起,带动冶金、煤炭、机车制造业的发展,运输成本迅速降低,进而 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英国经济经历了长达近12年的繁荣。1834年到1836年繁荣阶段之一,1833年到1836年农业大丰收,粮食价格下跌到60年来的最低水平,从而使工业品市场扩大,此间向美国输出资本和商品。 第八次经济危机 1837年—1843年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 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 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贵金属由联邦政府向州银行的转移,分散了 储备,妨碍了集中管理;英国银行方面的压力;储备分散所导致的稳定美国经 济机制的缺失等等。英国农业连续两年歉收,小麦价格在1839年比1836年上涨了48%,使国内的工业品需求进一步萎缩。1839年,棉花价格暴涨。工业品价格下 跌而小麦、棉花涨价,出口下降而进口增加,使英国出现贸易赤字。黄金大量外 流。为控制黄金外流,英格兰银行不得不提高利率,客观上进一步缩小了国内投 资。这样,1837年开始的危机就变得格外严重,美国的萧条从1837年到1842年也持续了六年。。

凯恩斯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差异

凯恩斯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差异 马克思主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内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将产生两方面发展,一是资本的本性决定了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从而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常态,这一矛盾堆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是市场自发调节的运行方式产生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引起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关系失调。而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成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在他看来,普遍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和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源于消费与投资两方面有效需求不足的内在结构,只要通过政府积极而主动的经济扩张政策,自由放任的资本注意就能转化为可调节的资本逐一,经济危机就可以医治。因此,凯恩斯主张政府要调控经济,并提出应对危机的国家干预政策,即危机发生时,政府调控的着力点不是刺激生产,而是通过制定公共开支计划,增加就业,减税等形式扩大需求。而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心理因素,他认为其根源在于三大基本心理法则,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虽然两者在分析经济危机的成因问题上都提到了有效需求不足,但两人分析的层次和深度是不同的。马克思的分析逻辑是:在资本注意生产过程中,资本的无限扩张和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这一制度内生的对抗性矛盾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其理论的核心在于把造成经济危机的一切直接原因都看作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各种层次上的具体表现,而基本矛盾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相始终。而凯恩斯绕过生产过程分析,认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流通领域中没有足够的购买力使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销售出去,解决之道是由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扩大需求来化解有效需求不足,从而消除经济危机,他将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归结为人类的天性,没有进一步追溯危机成因的深刻制度基础。就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分析路径而言,马克思重视资本生产过程的分析,把危机看成是资本生产过程内部矛盾的必然结果,凯恩斯分析的重点则在流通领域,对资本的本性并不关注,比较而言,马克思对经济危机做出的解释更为深刻,也更具有实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