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的体外免疫应答和抗肿瘤活性研究_朱丽丹

(抗肿瘤)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的体外免疫应答和抗肿瘤活性研究_朱丽丹
(抗肿瘤)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的体外免疫应答和抗肿瘤活性研究_朱丽丹

2015年3月第30卷第3期

中国粮油学报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 Vol.30,No.3Mar.2015

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的体外免疫应答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朱丽丹

1,2

王莉

1,2

徐逸木

1,2

王韧

1,2

李亚男

1

陈正行

1,2

(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1,无锡214122)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2,无锡214122)

摘要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为抗肿瘤模型,通过MTT 比色法评价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

对B16增殖抑制能力。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系为免疫模型,通过MTT 比色法评价Raw264.7增殖能力,中性红吞噬试验评价巨噬细胞活性,Griess 方法检测一氧化氮(NO )释放量,以及酶联免疫(ELISA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分泌量,考察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发现:米糠粗多糖(RBP )和米糠多糖纯化组分(RBP2a )主要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间接抑制肿瘤细胞。质量浓度为250μg /mL 时,

RBP 和RBP2a 样品组的NO 释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4.67、6.36倍,TNF -α分泌量为对照组的441.1、465.5倍;RBP 直接组和间接组的B16抑制率分别为8.16%、45.55%,间接组的B16抑制率比直接组增长458%。硫酸酯化米糠多糖(SRBP -B ,SRBP -D ,SRBP2a -B )一方面可以直接抑制B16增殖,质量浓度

为1000μg /mL 时,对B16抑制率达73.65%、65.53%、78.43%,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免疫途径提高NO 和TNF -α等细胞因子释放,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活性。但高浓度SRBP -B ,SRBP -D ,SRBP2a -B 能抑制Raw264.7增殖,在500μg /mL 时,

Raw264.7存活率仅为83.26%、81.8%、79.78%。关键词

米糠多糖硫酸酯化米糠多糖免疫调节抗肿瘤活性

中图分类号:Q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174(2015)03-0035-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383)

收稿日期:2013-11-20

作者简介:朱丽丹,女,1988年出生,硕士,谷物活性物质通讯作者:陈正行,男,1960年出生,教授,粮食精深加工

米糠是稻米加工的副产物,含有优质的蛋白质、

多糖、脂肪、生育酚等生物活性物质[1]

。研究表明,

米糠中活性多糖具有提高免疫能力[1],

抗肿瘤[2-5]

,降血脂[6]

等功能。生物活性多糖的抗肿瘤途径主要

有2种:一方面通过宿主介导提高抗肿瘤活性,即多糖作为生物免疫反应的调节剂,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间接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另一方面多糖

对细胞有毒性,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7]

。目前米糠多糖的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肿瘤的直接抑制作用或提高免疫活性等单一方面,将肿瘤直接抑制作用和免疫活性联系起来对米糠多糖抗肿瘤途径的研

究很少。有研究表明[2]

:对米糠多糖进行硫酸酯化修饰,可以提高多糖的抗肿瘤活性,

对体外人肝癌细胞Hep G2和小鼠乳腺癌细胞EMT -6抑制能力有显著增强。但是米糠多糖经硫酸酯化后免疫活性是否有所变化,抗肿瘤途径是否有所转变,尚鲜见报道。鉴于此,本试验旨在研究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

米糠多糖对体外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抑制能力及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应答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试验细胞

脱脂米糠: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

公司;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

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

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胎牛血清:美国Gibico 公司;RPMI1640培养基、青霉素/链霉素、胰蛋白酶:美国Cellgro 公司;DMEM (HighGlucose ):美国Thermo 公

司;3-(4,

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 )、脂多糖(LPS ):美国Sigma 公司;TNF

-α检测试剂盒:美国eBoscience 公司;Sepharose Big Beads 、Sepharose CL -6B :美国通用电气(GE )公司;淀粉酶、糖化酶、中性蛋白酶:无锡杰能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注射用香菇多糖: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注射用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1.2

主要仪器

SH -1000酶标仪:日本Corona 公司;TH -1000

中国粮油学报2015年第3期

型梯度混合器、HL-2S型恒流、HD-5电脑紫外检测仪:上海青浦沪西分析仪器厂。

1.3试验方法

1.3.1米糠多糖的制备及分离纯化

米糠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方法参考文献[1-2]。采用热水浸提,氢氧化钙、α-高温淀粉酶、糖化酶、中性蛋白酶除去植酸、淀粉、蛋白等杂质,工业酒精醇沉多糖(酒精体积浓度为70%)。将离心得到沉淀利用透析除去残留的盐,浓缩后冷冻干燥即为米糠粗多糖(RBP)。将RBP复溶液上样于Sepha-rose Big Beads离子交换柱,以含0、0.5mol/L氯化钠的磷酸盐缓冲液(0.1mol/L,pH=8.5)作为洗脱剂洗脱柱子,根据多糖含量绘制洗脱曲线,得到组分RBP1、RBP2、RBP3。根据抗肿瘤和免疫活性综合指标评价RBP1、RBP2、RBP3,选取RBP2作为进一步纯化组分。将RBP2复溶液上样于Sepharose CL-6B 凝胶柱,以磷酸盐缓冲液(0.1mol/L,pH=7.6)作为洗脱剂洗脱柱子,根据多糖含量绘制洗脱曲线,得到RBP2a、RBP2b。由于RBP2b组分含量少,故选取RBP2a作为纯化米糠多糖。

1.3.2硫酸酯化米糠多糖的制备

以RPB为反应底物,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反应介质,根据吡啶-氯磺酸法制备得到硫酸酯化米糠多糖,分别命名为SRPB-B、SRPB-D。以RPB2a为反应底物,[BMIM]BF

4

反应介质,根据吡啶-氯磺酸法制备得到硫酸酯化米糠多糖,命名为SRBP2a-B。

1.3.3细胞培养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置于1640完全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100U/mL的青霉素和100U/mL 的链霉素),在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小鼠巨噬细胞Raw267.4置于高糖DMEM完全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100U/mL的青霉素和100

U/mL的链霉素),在37?、5%CO

2

、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1.3.4试验分组

取对数期的B16或Raw264.7经胰蛋白酶消化,调整细胞浓度,接种于96孔板中,每孔100μL,每组设置5个复孔,培养12h,吸取上清液,加入不同溶液200μL。其中无细胞孔作为空白组,仅加完全培养液孔为对照组,含1μg/mL脂多糖(LPS)的完全培养液孔为LPS模型组,含50μg/mL香菇多糖的完全培养液孔为香菇多糖模型组,含5μg/mL顺铂的完全培养液孔为顺铂模型组(cisplatin),加不同浓度的米糠多糖(RBP、RBP2a)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SRBP -B、SRBP-D、SRBP2a-B)孔为样品组。

1.3.5对B16增殖直接抑制的影响

调整B16细胞密度为5?104 10?104个/mL,按照1.3.3培养48h,加入5mg/mL MTT20μL,培养4h,小心的吸出上清液,加入150μL二甲亚砜,在平板震荡仪上震荡10min,在570nm测定96孔板各孔的吸光值。

抑制率=

(OD

样品

-OD

空白

(OD

对照

-OD

空白

?100%

1.3.6对Raw264.7增殖的影响

调整Raw264.7细胞密度为1?105个/mL,按照1.3.3培养24h,加入5mg/mL MTT20μL,培养4 h,小心的吸出上清液,加入150μL二甲亚砜,震荡10min,在570nm测定96孔板各孔的吸光值。

增殖刺激指数=

(OD

样品

-OD

空白

(OD

对照

-OD

空白

?100%

1.3.7对Raw264.7吞噬能力的影响[8]

调整Raw264.7细胞密度为1?105个/mL,按照1.3.3培养24h,弃培养基,PBS洗涤2次,然后每孔加入100μL0.05%中性红溶液继续培养1h。细胞用37?温浴的PBS洗涤3次,以除去未被吞噬的中性红,最后每孔加入100μL细胞裂解液(50%乙酸和50%乙醇)裂解过夜,于550nm波长条件下测定各孔中性红吸光度值。按下式计算Raw264.7吞噬指数和平均吞噬指数:

吞噬指数=

(OD

样品

-OD

空白

(OD

对照

-OD

空白

?100%

平均吞噬指数=吞噬指数/增殖指数

1.3.8对Raw264.7NO产生量的影响[9]

调整Raw264.7细胞密度为5?105个/mL,按照1.3.3培养48h,取上清液50μL于新的96孔中,加入50μL Griess试剂,震荡10min,在550nm测定各孔的吸光值。根据NaNO2制得的标准曲线计算培养液中的NO生成量(μmol/L)。

NO标准曲线的制作:配置100μmol/L的NaNO

2标准溶液,分别取0、10、20、30、40、50μL NaNO2标准溶液,超纯水补足至50μL,加入50μL Griess试剂,震荡10min,在550nm测定其吸光值。

1.3.9对Raw264.7TNF-α产生量的影响

调整Raw264.7细胞密度为5?105个/mL,按照1.3.3培养24h。上清液的TNF-α含量按照eB-osience试剂盒说明书进行ELISA试验。

63

第30卷第3期朱丽丹等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的体外免疫应答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1.3.10

对B16增殖间接抑制能力的影响[10]

调整Raw264.7细胞密度为5?105

个/mL ,按照

1.3.3培养24h ,收集200μL 上清液于离心管中备用。按照1.3.5测定不同溶液处理Raw264.7上清液对B16细胞体外抑制率。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ANOVE 方差分析,并以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性,显著性水平为P =0.05,极显著性水平为P =0.01。数据x ?SD 表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对B16直接增殖抑制能力的影响

采用MTT 比色法测定细胞的活性,

MTT 能和活细胞线粒体脱氢酶生成蓝紫色的甲臜,甲臜在最大吸收波长550nm 的吸光值与活性细胞数成正比。

从图1可以看出:和对照组相比,

LPS 模型组对B16抑制率较低,仅为3.66%;香菇多糖和顺铂模型组对

B16有良好的体外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0.42%,

73.12%。RBP 、RBP2a 、SRBP -B 、SRBP -D 、SRBP2a -B 样品组对B16抑制率都随样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质量浓度为1000μg /mL ,抑制率分别为15.32%、44.92%、73.65%、65.53%、78.43%。与RBP 样品组相比,RBP2a 样品组显著提高了对B16细胞体外抑制能力(P <0.05),说明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可以有效富集抗肿瘤活性组分。SRBP -B 、SRBP -D 、SRBP2a -B 对B16抑制作用优于RBP 、RBP2a ,这和文献报道的多糖经硫酸化修饰

后能有效提高其抗肿瘤活性一致[9]

。在不同添加浓度下,SRBP -B ,SRBP -D 样品组对B16抑制率有所差别,这可能是因为反应介质不同,影响了硫酸酯化米糠多糖的取代度、取代位置、空间结构,进而影响其对癌细胞的直接抑制能力

图1

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对B16直接抑制能力

2.2

对Raw264.7增殖的影响

从图2可看出:和对照组相比,

LPS 模型组和香菇多糖模型组显著增强了Raw264.7体外细胞增殖

能力(P <0.05),增殖刺激指数分别为115.15%,105.87%;顺铂模型组严重抑制了Raw264.7体外生长,在质量浓度为5μg /mL ,

Raw264.7增殖刺激指数只有36.75%,说明顺铂对Raw264.7有较大毒性

图2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对Raw264.7增殖能力的影响

在低质量浓度(31.75 125μg /mL ),RBP 、RBP2a 对Raw264.7增殖无显著性影响(P >0.05);在高质量浓度(500μg /mL ),

RBP 、RBP2a 样品组的Raw264.7增殖刺激指数分别为91.47%、92.84%,说明高浓度的RBP 、

RBP2a 对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SRBP -B 、SRBP -D 、SRBP2a -B 样品组,在高质量浓度(500μg /mL ),

对Raw264.7有较大抑制作用,Raw264.7增殖刺激指数分别为83.26%、81.8%、79.78%。这说明了多糖经硫酸酯化后对Raw264.7增殖抑制作用增强,可能是硫酸酯化修饰改变了多糖空间结构,影响多糖和巨噬细胞结合的靶点。2.3对Raw264.7吞噬能力的影响

正常生长的巨噬细胞具有吞噬中性红的功能,中性红可滞留在溶酶体内而不被洗涤液洗脱。正常情况下,巨噬细胞处于静息状态,受到药物刺激后,吞噬能力增强,吞噬能力可以衡量药物的免疫活性

[11]

。图3和图4可以看出:相比对照组,

1)LPS 模型组的吞噬指数有显著提高(P <0.05),为1.21,但平均吞噬指数则无显著性差异(P >0.05);2)香菇多糖模型组的吞噬指数和平均吞噬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3)顺铂模型组的吞噬能力受到严重抑制(P <0.01)。这说明:LPS 模型组主要通过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从而增强其吞噬能力;香菇多糖对Raw264.7吞噬能力的影响不大;顺铂可能对

Raw264.7产生了毒性,影响了细胞的活性,从而使

7

3

中国粮油学报2015年第3期

Raw264.7吞噬能力显著下降

图3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对Raw264.7

吞噬能力的影响

图4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对平均吞噬能力的影响

和对照组相比,

RBP 、RBP2a 低质量浓度(31.75 62.5μg /mL )能提高Raw264.7吞噬指数(P <0.05),高质量浓度(125 500μg /mL )对Raw264.7吞噬指数影响不明显(P >0.05)。RBP 增强Raw 264.7平均吞噬能力,且平均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香菇多糖模型组(P <0.05)。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发现,RBP 和RBP2a 样品组的Raw264.7体积变大,伪足增加,可能是因为RBP 和RBP2a 通过激活静息状态的Raw264.7,增强Raw264.7平均吞噬指数。

米糠多糖的硫酸酯化修饰对提高Raw264.7吞

噬能力基本没有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Raw264.7的平均吞噬指数差异不显著,吞噬指数反而有下降

的趋势,这可能和硫酸酯化米糠多糖样品组相对低的细胞增殖刺激指数有关。在不同添加浓度下,SRBP -B ,SRBP -D 样品组的Raw264.7的吞噬能力和平均吞噬能力均有差别,这可能是因为反应介质不同,影响了米糠多糖硫酸酯的取代度、取代位置、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免疫活性。

2.4对Raw264.7NO 释放量的影响

NO 是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信号分子,是激活静

息的巨噬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效应分子。

从图5可以看出:和对照组相比,

LPS 和香菇多糖模型组显著提高了Raw264.7NO 释放量(P <0.01),

且香菇多糖模型组NO 释放量要明显高于LPS 模型组;而顺铂模型组显著降低了Raw264.7NO 释放量(P <0.05),这可能是顺铂对Raw264.7细胞产生毒性,影响Raw264.7细胞活性。

RBP 、RBP2a 、SRBP -B 、SRBP -D 、SRBP2a -B 样品组的NO 释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激活静息状态的Raw264.7,诱导iNOS 表达。随着RBP 添加浓度的

增加,Raw264.7的NO 释放量有所增加,当质量浓度

达到125μg /mL ,NO 释放量达到最大,为15.15μmol /L ;当质量浓度超过125μg /mL ,随着添加浓

度的增加,NO 释放量反而有所下降,可能与在高浓度下,

Raw264.7相对低的增殖刺激指数有关。RBP2a 样品组的NO 释放量明显高于RBP 样品组,且当RBP2a 质量浓度在62.5 250μg /mL 的浓度

范围内,

Raw264.7的NO 释放量显著高于LPS 模型组和香菇模型组(P <0.05)。与RBP 、RBP2a 样品组相比,

SRBP -B ,SRBP -D ,SRBP2a -B 样品组的NO 释放量显著降低(P <0.05),但组间无显著差

异(P >0.05)。这表明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

多糖可以刺激Raw264.7NO 释放,而NO 释放量可

能和多糖的结构、氢键数量有关

图5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对NO 释放量的影响

2.5

对Raw264.7TNF -α释放量的影响

TNF -α为巨噬细胞分泌主要细胞因子,是巨噬

细胞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活性蛋白分子。TNF 可以诱导IL -1及IL -6合成,调节免疫应答、抗感染、上

调节组织修复、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等[7]。从图6可

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

LPS 和香菇多糖模型组可以显著提高Raw264.7TNF -α释放量(P <0.01),且

8

3

第30卷第3期朱丽丹等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的体外免疫应答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LPS 模型组的TNF -α释放量明显高于香菇多糖模型组(P <0.05);而顺铂模型组TNF -α释放量有所增加,相比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

图6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对TNF -α释放量的影响

RBP 、RBP2a 、SRBP -B 、SRBP -D 、SRBP2a -B 样品组TNF -α释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

且与添加浓度呈正相关,当质量浓度250μg /mL 时,TNF -α释放量分别为19.85、24.52、15.03、13.75、14.58ng /mL ,是对照组的441.1、465.5、333、305.6、324倍。RBP2a 和RBP 样品组的TNF -α释放量,当质量浓度在31.75 125μg /mL 范围内,组间差异显著(P <0.05),

当质量浓度高于125μg /mL ,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与RBP 、

RBP2a 样品组相比,SRBP -B ,SRBP -D ,SRBP2a -B 样品组的TNF -α

释放量显著降低(P <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这表明米糠多糖及硫酸酯化米糠多糖可以刺激Raw264.7分泌TNF -α,而TNF -α释放量可能和多糖的结构、氢键数量有关。2.6

对B16增殖间接抑制能力的影响

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浓度的增加,

RBP 直接组和间接组对B16增殖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与RBP

直接组相比,

RBP 间接组的B16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 <0.01)。当质量浓度为250μg /mL ,RBP

直接组图7RBP 直接和间接处理对B16增殖的影响

和间接组的B16抑制率分别为8.16%、

45.55%,间接组对B16抑制能力是直接组的5.58倍。文献报

道[3]

米糠多糖可以抑制小鼠体内S -180肉瘤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主要通过增加机体的免疫调节活性,如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从而增加其抗肿瘤活性。

从图8可以看出:随着浓度的增加,

SRBP2a -B 直接组和间接组对B16增殖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且间接组的B16抑制率显著高于直接组(P <0.05)。

当质量浓度为31.75μg /mL ,

SRBP2a -B 直接组和间接组的B16抑制率分别为9.90%、42.30%,这说明低浓度的硫酸酯化米糠多糖还是主要通过增

强免疫调节从而提高抗肿瘤活性。当质量浓度为500μg /mL 时,SRBP2a -B 直接组和间接组的B16

抑制率分别为69.29%、80.10%,这说明高浓度的硫酸酯化米糠多糖一方面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

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NO 间接提高抗肿瘤活性

图8SRBP2a -B 直接和间接处理对B16增殖的影响

3结论

本试验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鼠黑色

瘤细胞B16为研究模型,发现米糠多糖和米糠多糖硫酸酯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米糠多糖主要通过宿主介导提高抗肿瘤活性,在多糖诱导下,Raw264.7由静息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细

胞吞噬能力、

NO 和TNF -α释放能力都有所提高,通过巨噬细胞发挥细胞毒性,对肿瘤细胞起到抑制

作用;米糠多糖经过硫酸酯化后多糖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有所增加,可以在体外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也可以刺激巨噬细胞NO 和TNF -α释放间接提高其抗肿瘤活性,但是硫酸酯化多糖在高浓度可能会对巨噬细胞也产生一定毒性,抑制巨噬细

胞的增殖。

9

3

中国粮油学报2015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姜元荣.米糠免疫活性多糖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4

[2]王莉.米糠多糖及其硫酸酯的结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9

[3]伊藤悦男,桑树荣.关于米糖中抗肿瘤多糖RBS的研究—制法、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J].中医药信息,1986(3):39-41

[4]汪艳,吴曙光,徐伟,等.米糠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的部分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01):74-76[5]王莉,朱丽丹,盛慧明,等.硫酸酯化米糠多糖结构分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3):18-22

[6]Kahlon T,SaundersR,Chow F,et al.Influence of rice bran,oat bran and wheat bran on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in

hamsters[J].Cereal Chemistry,1990,67(5):439-443[7]张晨晓.泥鳅多糖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机理[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8]王晓京,丁桂凤,范少光.几种阿片肽及ACTH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7(4):211-213

[9]Kim H S,Kim Y J,Lee H K,et al.Activation of macropha-ges by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Paecilomyces cicadae through toll-like receptor4[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12,50(9):3190-3197

[10]Takede K,Tomimori K,KimuraR,et al.Anti-tumor ac-tivity of fucoidan is mediated by nitric oxide released from

macrophag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2012,40(1):251-260

[11]马伟超.云芝菌丝体胞内外多糖提取物对Raw264.7细胞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Immunomodulatory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and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fromRice Bran Zhu Lidan1,2Wang Li1,2Xu Yimu1,2WangRen1,2Li Yanan1Chen Zhengxing1,2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Cereal Fermentation Technology,Jiangnan University1,Wuxi214122)(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angnan University2,Wuxi214122)

Abstract Anti-tumor activity of rice bran polysaccharides(RBP andRBP2a)and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SRBP-B,SRBP-D and SRBP2a-B)on the mouse melanoma cells(B16)has been evaluated by MTT method in the paper.In addition,the proliferation activity,stimulation activity on phagocytosis,NO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production ofRaw264.7cells have been also studied by MTT Method,NeutralRed Method,GriessReaction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Method(ELISA).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RBP andRBP2a could increase anti-tumor effect through the host mediated pathway.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RBP and RBP2a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release of NO(4.67times and6.36times)and TNF-α(441.1times and 465.5times)at250μg/mL.Therefore,immune-mediated inhibition rate(45.55%)on B16was4.58times higher than the direct inhibition rate(8.16%)at250μg/mL ofRBP.Further,sulfated polysaccharide(SRBP-B,SRBP-D and SRBP2a-B)enhanced the anti-tumor activity by directly inhibiting B16.Sulfated polysaccharide (SRBP-B,SRBP-D and SRBP2a-B)could inhibit B16proliferation while exhibit remarkably tumor-inhibitory rates(73.65%,65.53%and82.43%)at1000μg/mL.Meanwhile,SRBP-B,SRBP-D and SRBP2a-B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release of NO and TNF-α.However,nonetheless,Raw264.7cells were inhibited and re-vealed relatively lower survival rates(83.26%,81.80%and79.78%)at500μg/mL.

Key words rice bran polysaccharide,sulfated polysaccharide rice bran polysaccharide,immunomodulatory,anti-tumor activity

04

关于抗癌药物研究发展相关-论文

论文设计 题目抗癌药物的研究发展

摘要 Abstract 前 言 ?????????????????? 4 1、 概 述 ?????????????????? 5 2、 癌症的病因 3、抗癌药物按作用机制的分类,不良发应 ???? 6-8 3.1 、抗癌药物按作用机制的分类 ????????? 6-7 3.2 、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 ???????????? 8 4、抗癌药 ( Anticancer drugs ) ???????????? 8-9 5、其他抗癌药物 ???????????????? 9-10 6、 基因工程药物 ???????????????? 10 7、 纳米技术的应用 ??????????????? 11 8、 抗癌的辅助药物 ??????????????? 12 9、 结语 ???????????????????? 12 参考文献 ????????????????????? 12-14目录 5-6

摘要 癌症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主要死因之一。尽管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种化疗或辅助抗癌药物可以用于临床治疗,但大多数药物只能使病情缓解,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虽然一些儿童的癌症或成人皮肤肿瘤有治愈或长期缓解的可能,但大多数死亡率很高而又很常见的癌症如胃癌、食道癌、肺癌等仍缺乏有效的抗癌药物。近年来,各国都在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所突破。本文的主要内容有抗癌中西药的研究对比,抗癌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及其不良发应,其他抗癌药物等,还有纳米技术的应用和抗癌的辅助药物。 关键词:抗癌药物;研究发展;中西药对比;其他抗癌药物;辅助用药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_0

---------------------------------------------------------------最新资料推荐------------------------------------------------------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 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 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 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 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 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 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 1 / 22

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因子受体(VEGFR)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 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 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 抑制剂、血管内皮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 抑制剂和血小板 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 抑制剂等。 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 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 1 EGFR-TK 抑制剂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 EGFR-TK 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 EGFR家族成员包括 EGFR、 ErbB2、 ErbB3、 ErbB4 等,其家 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 胞内区 3 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 2 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 有典型的 ATP 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 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多个 EGFR-TK 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 期。 1. 1. 1 代表品种 1. 1. 1. 1 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 EGFR-TK 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

抗癌药物的研究发展历程

抗癌药物的研究发展历程 抗癌药物在国内外古籍中虽早有记载,但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一般认为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1],美国耶鲁大学发现氮芥能治疗恶性淋巴瘤,增强了用药物治疗肿瘤的信心,逐步展开了抗癌药的实验模型和筛选方法来寻找新药的研究。50年代从合成化合物及植物、动物、微生物产物等方面进行大量筛选,找到了有抗癌活性的物质达数十种,60年代已累集了丰富的资料,研发出20多种有效的抗癌药物,对7~8种恶性肿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出现了癌细胞动力学、抗肿瘤药物药理学、肿瘤化学治疗学等新的分支学科。以后抗癌药物不断发展,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抗癌药物的研究历程尚未有系统的论述,笔者从自身经历及接触的一些研究工作进行简要回顾,不可能做到全面,只选择性地整理史料,供作参考。 1 我国抗癌药物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诞生以前,我国抗癌药物的研究处于空白。解放后百废待兴,科研人才奇缺,对防治疾病的药物研究主要侧重于传染病和流行病,抗癌药物无人问津。1955年全国提出向科学进军,抗癌药的问题也开始引起国内医药学界的注意。1955年底在我国举办的一次国际性抗生素学术会议上[2],有人建议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承担抗癌抗生素类的药物研究任务,那时笔者刚从前苏联留学归国不久,在药物所接受了此任务。1956年全国制定12年科学研究远景规划,抗癌药物研究被正式纳入国家科研规划之中,许多医药院校及科研机构相继参加到此项工作之中。 20世纪50年代末期是我国大跃进开始的年代,那时倡导解放思想,科学研究搞群众运动,抗癌药物的研究迅速升温。人们积极进行抗癌中草药的调查,广泛收集单方、验方、复方及传统的中草药,群众性的抗癌药物筛选活动蓬蓬勃勃,发现了不少苗子药。1966~1976年期间在全国逐渐掀起研究六类抗癌药物的热潮,即对喜树、斑蝥、三尖杉、农吉利、秋水仙及三棱莪术(亦称六匹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此时期的工作可算是我国抗癌药的早期研究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不少知识和经验,为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国际交往增加,不少人有机会到国外去访问考察,进行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到国际上的最新动向,学者

多糖抗肿瘤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多糖抗肿瘤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李 松1,吴青华1,陈 畅2,顾 黎1 (1.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100029) 摘 要:此文综述了对多糖抗肿瘤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多糖抗肿瘤作用途径、影响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因素以及多糖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现状,并对多糖抗肿瘤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多糖;抗肿瘤;免疫调节;直接作用 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1678(2007)0320213203 R 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 -tumor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LI S ong 1,W U Qing 2hua 1,CHE N Chang 2,G U Li 1 (1.School o f Life Science ,Shandong Univer sity ,Jinan 250100,China ;2.School o 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 sity o 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China ) 收稿日期:2006209225;修回日期:200621022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N o.30470399) 作者简介:李松(19832),女,安徽宿州人;顾黎(19752),女,博士,通信作者,研究方向为糖生物学与糖化学,T el :0531288366153,E 2 mail :yehe.gl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8461124.html, 。 多糖(polysaccharide )是由20个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含醛基或酮基的多羟基聚合物及其衍生物,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细胞壁中。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123],它不仅可以作为体内的供能物质及某些物质的基本组分,还参与细胞间的识别、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细胞间物质的运输、细胞的转化、肿瘤细胞的凋亡等过程。自 1988年牛津大学Dwek 教授提出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多糖 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之一。其中,对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最为引人瞩目。本文将从多糖抗肿瘤作用的机理、影响其抗肿瘤作用的因素以及目前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1 多糖抗肿瘤作用的机理 1.1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作用 1.1.1 对免疫器官的调节 肿瘤细胞会诱导淋巴细胞凋 亡,导致胸腺与脾脏等免疫器官萎缩,从而降低宿主免疫力,产生危害。郑维发等 [4] 以S180肉瘤细胞为肿瘤模型探讨了 嗜盐隐杆藻胞外多糖(EPAH )的抗肿瘤活性。以75mg/(kg ? d )的剂量对荷瘤小鼠给药,小鼠的胸腺指数、脾指数和血液 淋巴细胞的数量都有明显的提高。这表明EPAH 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脾脏和胸腺质量,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实现抑瘤功能。 1.1.2 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巨 噬细胞几乎参与体内的一切免疫反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许多种类的多糖都能通过对巨噬细胞的调节来实现抗肿瘤功能。据报道,一些自22个科的35种植物中分离出来的多糖都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的功能,包括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活性氧(ROS )和一氧化氮(NO )产量、促进α肿瘤坏死因子(T NF 2α)、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M 2CSF )、白细胞介素(I L )21β、I L 26、I L 28、I L 212、 γ干扰素(IFN )(IFN 2γ)以及IFN 2β等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如从落矶山园柏(Juniperus scopulorum )松果中提取的含阿拉伯半乳聚糖的多糖对人和鼠的巨噬细胞都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促进巨噬细胞iNOS 的表达以及升高NO 产量、引发ROS 产生、增强炎性(I L 21,I L 26,I L 212和T NF 2α)及非炎性(I L 210)细胞因子的分泌等[5]。自中华芦荟(Aloe vera L. var.chinensis )中提取的富含甘露糖的多糖生物反应调节剂 PAC 2I 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移向腹腔,增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 合物II (MHC 2II )以及免疫球蛋白G 的Fc 受体(Fc γR )的表达、促进细胞的内吞作用及噬菌作用、诱导NO 的产生及T NF 2α的分泌,并明显延长了荷瘤的小鼠的寿命[6]。Im 等[7]研究发现,自盐角草(Salicornia herbacea )中分离出的一种多糖,不仅可以促进T NF 2α、I L 、NO 的分泌,而且能够通过激活单核细胞活性并促进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的分化来实现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除植物以外,K itazawa 等发现,注入自保加利亚乳杆菌 O LL 1073R 21中分离出的细胞外磷脂多糖后,小鼠巨噬细胞 的数量是注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的对照组的3倍[8]。在糙 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的菌丝体中得到的一种蛋白聚糖,能够明显激活植有S180肉瘤小鼠的巨噬细胞产生NO 以及 NK 细胞产生细胞毒素,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9]。 1.1.3 对T 、B 淋巴细胞及NK 细胞的影响 Park 等[10]发 现,自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se Schneid )中分离出来的多 3 12中国生化药物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 2007年第28卷第3期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药学动态】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 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抑制剂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抑制剂等。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1EGFR-TK抑制剂 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EGFR-TK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EGFR 家族成员包括EGFR、ErbB2、ErbB3、ErbB4等,其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3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2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有典型的ATP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多个EGFR-TK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期。 1.1.1代表品种 1.1.1.1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EGFR-TK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2002年7月在日本首次上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品也是首个获准上市的EGFR-TK抑制剂,属于苯胺喹钠唑啉化合物(anilinoquinazoline),为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本品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和腹泻,最严重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为3%-5%。目前,本品用于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细胞癌(HCC)、胰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RCC)、卵巢癌、头颈部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治疗适应证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1.1.1.2厄洛替尼(特罗凯) 本品由OSI制药公司开发,2004年1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NSCLC。本品为口服小分子EGFR-TK抑制剂,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已明确能提高NSCLC患者生存期的靶向药物。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第29卷第4期 JOURNAL OF T HE GRADUATES VOL129№4 2008 S UN Y AT2SE N UN I V ERSI TY(NAT URAL SC I E NCES、M E D I C I N E) 2008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3 郑晓克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510080) 摘 要:综述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 以细胞信号传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分化诱导剂、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等。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而位居第 二。随着分子肿瘤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细胞周期失控是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内促增殖系统成分的过度表达与抑增殖系统成分的缺失均可引起细胞增殖失控而导致癌变。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进展,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在被逐步阐明。以一 ,发现选择性作用于特定靶点的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癌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转移到针对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导致这一转变的本质根源在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由于主要作用于DNA、RNA和微管蛋白等与细胞生死攸关的共有组分,致使其选择性低、毒性大。相反,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组分在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及不同类型肿瘤细胞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一差异的存在及阐明使高选择性、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面临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正是上述差异使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不同肿瘤相互区别。靶向这些组分的抗肿瘤药物不但可望降低毒性,而且可实现个体化治疗,使治疗效益最大化。 3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郑晓克,女,1982年生,汉族,河南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08级药理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细胞的细胞骨架研究,电子邮箱ki2 ki118576@s ohu1com。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复习进程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专科生毕业论文(设 计) 中文题目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何建梅专业药学 层次年级 1003高起专学号 201105982102 指导教师宋冬梅职称医师 学习中心山西公路系统奥鹏学习中心成绩 2013 年 3 月 9 日

摘要: 本文综述和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研究新进展。包括新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络铂类化合物、激素类药以及针对关键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 ,如肿瘤新生血管 (TA) 抑制剂、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以及最具研究热点的基因疗法,大量的临床实验及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这一系列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制成功,为人类最终战胜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标志着人类对肿瘤治疗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肿瘤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临床应用

目录: 一细胞毒性药物 (3) 1 . 1 烷化剂 (3) 1 . 2 抗代谢药 (3) 1 . 3 有丝分裂抑制剂 (3) 1 . 4 抗肿瘤抗生素 (4) 二络铂类化合 物 (4) 三激素 类 (4) 四拓扑异构酶I 抑制剂 (5) 五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 (5) 六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TA) 抑制剂 (5) 七抗癌中草药 (6) 八基因疗法 (6) 九小结 (7) 八参考文献 (8) 九致谢 (9)

引言:肿瘤仍是当今世界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种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现有肿瘤患者约7600 万,每年新增700 万,因癌症死亡的达600 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2 % ; 在我国,肿瘤在前十名主要疾病排名中列第二位,死亡率为8 . 58/ 10 万,占死亡总人数的21 . 58 % 。近几年来,肿瘤化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尤其是在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方面。但仍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尤其是在致命性最强的实体瘤方面。20 世纪初以来,随着人们利用动物模型实验开展对包括生物化学、免疫学、治疗学等领域在内的学科研究,以及对肿瘤基因水平的认识和在生物学领域与技术方面的新进展,药学家和肿瘤学家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 必须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入手,才能提高疗效,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将抗肿瘤药物目前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一细胞毒性药物 1 . 1 烷化剂 这类药有一个或多个活跃的烷化基,能与机体细胞的核酸结合而使癌细胞受到抑制破坏。临床目前常用的仍以传统的烷化剂为主, 如盐酸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噻替哌等。我国自行研制的烷化剂有N -甲酰溶肉瘤素、甲氧芬芥、抗瘤新芥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分别对睾丸精原细胞癌、卵巢无性细胞瘤、多发性骨瘤、乳腺癌、肺癌、恶性淋巴瘤、原发性肝细胞癌、鼻咽癌等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分别达到41 %、52 %、48 %等。但这些传统烷化剂的缺点是:对实体瘤的疗效差,不良反应严重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目前正在开发更好的同系物,如开发直接用于缺氧细胞的选择性细胞杀伤剂、可生物降解的亚硝脲氮芥聚合物制剂。用于脑癌手术后在肿瘤附近滞留并持续发挥疗效的药物, 如: adozelesin和carze2lesin等。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华西药学杂志 W C J P S  2008,23(3):364~366 蒙、抗原疫苗等[8] 。中国在从事口服胰岛素方面的研究己有些成果。全球己核准临床使用的近一万多种药物中,生物大分子药物不到 120种。作者实验室提出的“ATTE MPTS ”生物大分子药物 传送系统己证实可以将溶血栓的t -P A 酶类药物的功能限制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但不产生因药物而引起内出血的不良反应[9,10]。 212 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需克服的困难 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使用及高效化面临着数项困难。对作用物的靶向选择性低,导致严重的附带性不良反应;多种生物大分子药物(特别是蛋白质存在强免疫原性)可引发宿主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大多数蛋白质或基因药物易被体内酶类所降解,需要频繁给药;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形态学复杂,具有多晶型、多构象和多尺度,且不同尺度的晶体准晶的不同型态结构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传送系统的实施有着极重要的影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多依靠次级键维系,稳定性低,且易形成超分子组装的聚合体,可增加净化、分离与复制的困难。因此,从事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研究,除了致力于传送系统的设计与建立外,还需考虑其在传送系统制备过程中维持药物最佳结晶形态、最高结构稳定性和活性,以及在组织和器官上的分配特性。 3 展望 中国在蛋白质药物、纳米载体药物传送系统、创新口服剂型及透皮释药、抗体研究、药物结晶学和形态学以及给药系统的药代和药动研究的技术平台等方面均具有深厚的基础。基于此,期盼国家能将发展前沿性、创新性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尖端技术及传送系统的基础研究列入国家在药物方面的重点研究与突破的领域之一,使国内外专家对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研究方向达成 共识,成功地组织一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梯队,促进中国药剂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中国在国际药物市场的竞争力。参考文献: [1] 李婧.浅谈研究开发医药制剂的重要性[J ].中国药事, 2000,14(5):302-303. [2] 徐铮奎.畅销世界的十大医药制剂及今后几年新药开发动向 [J ].中国制药信息,2003,19(12):33-34. [3] L anger R ,Lund D ,Leong K,et a l .Controlled release ofm acromol 2 ecules :B i o l ogi cal studies[J ].J Cont r ol R eleas,1985,2:331-341. [4] 杜光,刘东.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概况[J ].中国药 师,2007,10(6):547-649. [5] YR Duan ,WS Liu,ZR Zhang,et a l .A st udy on PELGE nanop arti 2 cl es as con tr o lleddrug deli very s yste m s for intravenous [J ].Key EngM at er,2005,288,163-166. [6] Xun Sun,You -Rong Duan,Zhi -R ong Zhang,et a l .PE L GE nanoparticles as ne w Carriers for the delivery of plas mid DNA [J ].Che m Phar m B ull,2005,53(6):599-603. [7] Hai -Tao SH I ,Tao GONG,Zhi -Rong Zhang,et al .A ds orp ti on and des orp ti on of insulin on Po r ous Hydroxya p atite M i cros p heres [J ].J Cera m ic Soci J apan,2005,1321(9):579-583. [8] Yang VC ,Park YJ ,S ong H ,et al .App licati on of t he ATTEMPTS for del i very of macr omolecular drugs [J ].J Con tr o ll R el eas e, 2004,101:35-45. [9] Yang VC,Park YJ,Nai k S,et a l .ATTEMPTS :A hepari n /p r o t a 2 m ine -bas ed triggered release syste m for the delivery of enzyme drugs without ass ociat ed side effects [J ].Adv Drug Delivery Rev,2003,55:251-265. [10] Yang VC ,Park YJ .B i oconjugates f o r effective d rug target i ng[J ]. Adv D rug Delivery Revi ews,2003,55:169-170. 收稿日期:2007-10 作者简介刘娱,女,从事医院临床工作。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刘 娱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西昌615000) 提要:综述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关键词:肿瘤;药物;应用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103(2008)03-0364-03 60年来,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涌现,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价格适中。文献[1] 统计了国内五省市肿瘤专科医院的 抗肿瘤药物中,植物类药、免疫调节剂、抗代谢类药分别居第 一、二、三位。  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全球有组织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始于世纪5年代中 期。1955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L )成立了全国肿瘤化疗服务中心,负责协调全国抗肿瘤药的研究工作;随后欧共体联合组成了欧洲肿瘤治疗协作组织(E OR T C );日本的抗肿瘤药研发始于1973年;而中国抗肿瘤药的研究于1958年就已启动。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的研制是世纪5~6年代抗肿瘤药研制的第一个里程碑(表)。细胞毒性类、激素类 :120020001

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276000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通讯作者:尹华伟 标签:抗肿瘤药物;综述 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医学的进步,疾病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般性传染病逐渐被控制,而恶性肿瘤则成为日益常见且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癌症已成了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近几年来,肿瘤化疗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特别是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有了明显的突破,但对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的治疗未能达到一定的效果。药学家和肿瘤学家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要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必须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入手,这样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对肿瘤特性和本质的研究,抗肿瘤药物正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向针对机制的多环节作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发展。目前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天然植物药物的开发(如紫杉醇),已发展到基因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新的靶点药物,如以肿瘤细胞膜为靶点和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多项研究[1]。因此,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各种药物的治疗手段已日益受到重视。 近年来,分子肿瘤学和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不断地阐明肿瘤的本质,而且大规模快速筛选、组合化学、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更是加速了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进程。目前国内外关注的抗肿瘤作用的新靶点和相应的新型抗肿瘤剂型或手段有多种,本文仅就其中部分热点简述如下。 1 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 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是当今新型抗肿瘤药物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1971年,Folkman最早提出肿瘤生长是血管依赖性的,并指出控制肿瘤生长的新途径-抗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已有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均依赖于肿瘤的血管生成。原发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以新生血管的不断生成为前提的,肿瘤不但通过血管从宿主获取营养和氧气,而且通过肿瘤血管不断地向新的组织和器官输送癌细胞。实体瘤的生长通常分为无血管期和血管期,肿瘤直径达到1~2 mm时,肿瘤分泌若干因子刺激血管形成,获得血供的肿瘤继续增大乃至转移[2]。 体内肿瘤血管的生长是涉及多种激素和酶的多步骤过程,可分为“血管前期”和“血管期”两个阶段,两阶段的转化称为血管生成开关(angiogenicswitch)[3]。血管前期是指在肿瘤发生早期,局部几乎无新生血管的阶段,此时肿瘤半径<2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有3/5的人死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 性呼吸系统疾病这4大类疾病,而癌症则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2021年全球死于癌症的患者达760万人,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超过70%的癌症死亡案例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预测至2030年,全球将有超过110万人死于癌症。 而我国卫生部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癌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第二 大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22.32%,并成为我国城市的首位死因,占我国城市死亡人数的1/4。我国的癌症死亡率与美国、英国、法国接近,但高于亚洲国家如:日本、印度和泰 国等。从不同肿瘤死因来看,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死亡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而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农村较高。 目前,药物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受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居 高不下的影响,抗肿瘤药物的销售额也逐年上升。 近50年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工作使肿瘤化疗取得相当的进步,特别是使血液系统 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 瘤的治疗尚未达到满意的疗效,仍有半数癌症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或耐药而最终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发现并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仍然是药学家所必须面对的十分艰巨而长期的使命 与挑战。随着分子肿瘤学、分子药理学的飞速发展使肿瘤本质得以逐步阐明和揭示;大规 模快速筛选、组合化学、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加速了药物开发的进程;抗肿 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当今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战略有以下特点: 以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为主攻对象;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活性成分; 针对肿瘤 发生发展的机制寻找新的分子作用靶点酶、受体、基因; 大规模快速筛选; 新技术的导入 和应用:组合化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工程、DNA芯片、药物基因组学等。抗肿瘤药物正从传统的非选择性单一的细胞毒性药物向针对机制的多环节作用的新 型抗肿瘤药物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然而,面对威胁人类生命 健康最严重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至今仍然缺乏高效、特异性强的药物,这一 方面反映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艰难,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还需要新理念、 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 抗肿瘤药物的进展,迎合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要求,为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昭示 着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新时代:分子靶向药物提高了部分化疗耐药肿瘤的疗效,在耐受性方 面亦有一定优势,与化疗、放疗的联合,以及靶向药物之间的联合,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这一研究理念已经渗入到全球的抗肿瘤药物开发的各个领域,为提供高选择性、高效、低 毒药物奠定了基础。同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既有助于抗肿瘤药物的治疗

多肽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多肽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摘要】目前,恶性肿瘤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不仅选择性低,毒副作用大,且易产生耐药性。而多肽具有良好的靶向性,且分子量小、来源广泛,具有低毒性、易于穿透肿瘤细胞且不产生耐药性的优点。抗肿瘤活性肽可特异性结合并作用于肿瘤组织,与肿瘤生长转移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相互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或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本文将从抗肿瘤多肽药物的来源、作用机制及发展现状进行概述。 【关键词】多肽来源抗肿瘤作用机制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4,且中国占相当庞大的病例数。药物治疗是当今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对此,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一直是国内外医药研发的热点。随着免疫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多肽合成技术的成熟,人们发现多肽类药物不仅毒性低、活性高、易于吸收,还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增强抗肿瘤作用,而且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因此,越来越多的多肽药物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 一、抗肿瘤多肽的来源 1、天然来源的抗肿瘤活性肽 天然活性多肽是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内的一类生物活性肽,可经过特殊提取分离工艺直接得到。近年来,对某些多肽经修饰加工后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它们可针对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不同环节,特异性杀伤、抑制肿瘤细胞,显示出极好的应用前景。 1.1微生物源抗肿瘤多肽 微生物源抗肿瘤多肽主要是指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小分子多肤,它们是非核糖体合成的抗菌肽,如多黏菌素(polymyxin)、杆菌肽(bacitracin)、短杆菌肽(gramicidin)等,主要是由细菌产生,并经结构修饰而获得,这类微生物产生的抗菌多肽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细菌抗菌肽又称细菌素,是最常见的一类抗菌肽,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可分泌。细菌中已发现杆菌肽、短杆菌肽S、多黏菌素E和乳链菌肽(Nisin) 4种类型抗菌肽,能特异性杀死竞争菌,而对宿主自身无害。例如[1],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多种抗微生物物质,如表面活性素(surfactin),该物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支原体、抗真菌活性和一定程度的抗细菌活性。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病毒、真菌和癌细胞等有杀灭作用,甚至能提高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 1.2动物源抗肿瘤多肽 动物源多肽主要是指从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昆虫中分离提取出来的抗肿瘤多肽。如,有些哺乳动物来源的抗肿瘤多肽对淋巴瘤细胞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且免疫原性低;此外,还有Berge [2]等通过体内实验验证来源于牛科动物乳铁蛋白Lfcin B的9肽LTX-302 ( WKKWDipKKWK )的抗肿瘤效果,结果表明其对淋巴瘤细胞A20具有抗肿瘤活性,IC50为16 μmol·L ̄1。 多数研究表明,从天蚕中分离出的天蚕素Cecropins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Cecropin A 和Cecropin B对膀胱癌细胞有选择性细胞毒作用,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对所有膀胱癌细胞系的IC50为73.29~220.05 μmol·L ̄1,它们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破坏靶细胞膜导致不可逆的细胞溶解和细胞破坏[3]。

近十抗肿瘤药物进展研究

近十抗肿瘤药物进展研究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近十年抗肿瘤药物进展研究 摘要:癌症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为了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希望能早日掌握这种疾病,并找到治愈的方法,为癌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本文主要介绍了肿瘤的简介及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旧药改良、药物联用技术、治疗手段技术三个方面阐述了近十年来抗肿瘤药物的发展。 关键词:抗肿瘤进展改良新药合成靶向治疗 一、肿瘤及抗肿瘤药物的概念 [1]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抗肿瘤药物是指抗恶性肿瘤的药物。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发病前期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发现。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发展到晚期的肿瘤比较难控制其生长,还会有癌细胞转移的致命危险。要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找出能治愈肿瘤的方法,为世界的人民带来福音。 进十年来抗肿瘤药物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抗肿瘤药物改良以及靶向治疗方面取得比较大的进展。 二、肿瘤的治疗方法 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三种治疗手段各有各的特点,互相补充。化学药物治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分化的一种治疗手段。抗肿瘤药的两大障碍选择性不强,毒性大和耐药性,因此用化疗的方法无法根治。靶向药物治疗的方法可以直接对病灶进行用药,有目标的进行用药治疗,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效率。降低要药物对其他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三、进展

抗肿瘤药研究综述

抗肿瘤药研究综述 摘要:目前,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采用化疗、放疗、手术、生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是治疗肿瘤的最有效手段。其中,新型抗肿瘤药的应用,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延缓疾病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研究发展 2010 年4 月17 日,是第16 个“世界肿瘤日”。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常表现为局部肿块。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它生长旺盛, 常呈持续性生长。癌症是一组疾病, 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 并由原发部位向其它部位播散, 这种播散如无法控制, 将侵犯要害器官和引起衰竭, 最后导致死亡。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叫癌, 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恶性肿瘤叫肉瘤。 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肿瘤分子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全球抗肿瘤药研发硕果累累。自2005 年至今,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物管理局(EMEA)正式批准上市的抗肿瘤药有24个(孤儿药除外)。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球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抗肿瘤新药达470多个,共涉及2760 余项临床研究,其中Ⅲ期临床试验达231项,涉及新药50多个。[1] 1 细胞毒药物 细胞毒药物是经典的抗肿瘤药,疗效肯定。虽然其毒副作用较大,但由于替代性药物缺乏,一直是化疗的基础药物。其主要有以下几类: 1.1 烷化剂 曲贝替定(Trabectedin,强生制药公司)是首个海洋来源抗肿瘤药,为在海鞘中提取的四氢喹啉类生物碱的半合成品。除了可阻滞肿瘤细胞在G1/G2周期的分化外,还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及VEGF受体(VEGFR)- 1 的表达。2004年,其在欧、美已被指定为治疗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软组织肉瘤和卵巢癌的孤儿药。2007年,EMEA正式批准其用于进展型软组织肉瘤的二线治疗。 盐酸苯达莫司汀是携带1个嘌呤样苯并咪唑环的氮芥衍生物,兼具烷化剂和嘌呤类似物的双重作用机制。2003年,盐酸苯达莫司汀在德国上市,2008 年在美国上市。用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和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2] 1.2 抗代谢药 奈拉滨(Nelarabine,葛兰素史克公司)为脱氧鸟苷类似物9- β- 阿糖鸟嘌呤(ara- G)的前体药,在体内活化为5- 三磷酸ara- GTP,选择性地在T 细胞中积累从而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导致癌细胞死亡。抗叶酸制剂Pralatrexate(Allos 制药公司)由甲氨蝶呤改进而成,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2009 年,美国FDA 批准其单用于复发/难治性T 细胞淋巴瘤治疗,给药时定期

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2001年Dennis Slamon等报导抗HER2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Herceptin, Genentech)治疗乳腺癌开始,靶向治疗作为肿瘤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近年随着肿瘤多步骤理论、DNA修复理论、细胞凋亡理论的形成,细胞周期核心机制、细胞周期启动机制、细胞中多条信号转导途径的阐明,抗肿瘤药物从以往的非选择性的细胞毒药物的筛选转向高选择性的靶向药物的寻找。现就抗肿瘤药物靶点的研究综述如下。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和VEGFR) 以VEGF及其受体VEGFR为靶点[1],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或耗竭肿瘤细胞产生的VEGF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治疗策略主要有:①基因治疗:在基因水平用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基因的表达是首选的策略。反义基因治疗是肿瘤基因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应用反义核酸在转录或翻译水平阻断某些异常基因的表达,使肿瘤细胞进入正常分化轨道或导致瘤细胞凋亡。实验表明VEGF16反义核酸降低了肿瘤组织中VEGF165表达水平,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②封闭VEGF及VEGFR:应用抗VEGF及其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可封闭已分泌的VEGF及VEGFR,从而达到干扰、阻断VEGF与其受体诱发的内皮细胞信号传导,抑制血管形成;③切断信号传导路: VEGF信号传导路可见, VEGF和VEGFR表达时,可以通过某些药物阻断该传导路,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和血管渗透性的增加。可溶性的VEGFR(sVEGFR)是通过剪切VEGFR的胞外区或改变胞外区结构而形成,只具备和VEGF结合的能力,不能诱发信号传导;④导向治疗:VEGFR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中过度表达,而在相邻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出。VEGF可与其它抗肿瘤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等联用,用于肿瘤的导向治疗。 1.1针对VEGF的靶向治疗 1.1.1VEGF单克隆抗体阻止与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结合[2]。 Hurwitz等[3]进行的随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了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5-FU/LV(IFL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此外,贝伐单抗在其他肿瘤,如乳腺癌[4],也显示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贝伐单抗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10%~15%)、蛋白尿(3%~5%)、出血和血栓形成(12%),比较严重的是肠穿孔[5]。贝伐单抗、干扰素α联合治疗组均显示出更高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因此,贝伐单抗联合干扰素α的方案已被推荐作为转移性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1.1.2HuMV833抗hVEGF-A抗体(HuMV833)可明显减少裸鼠体内肿瘤微血管密度,临床Ⅱ试验即将开展[6]。 1.1.3VEGF-Trap已进行Ⅱ期、Ⅲ期试验、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晚期结直肠癌二线治疗Ⅲ期试验正在进行中。 1.2针对VEGFR的靶向治疗 1.2.1舒尼替尼舒尼替尼是靶向于VEG-FR-1、VEGFR-2、VEGFR-3、c-Kit、PDGFR-α、PDGFR-β、FLT3及RET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胃肠间质瘤常因c-Kit、PDGFR-α激酶区的特异性突变而产生对伊马替尼耐药,而舒尼替尼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