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层

水淹层

(1)水淹层水淹机理实验研究

主要采用岩心实验分析、理论模拟研究及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分析水淹层电阻率特征及饱和度关系的理论关系,确定地层电阻率Rt与地层含水饱和度Sw随注入水电阻率Rwj的变化规律,为水淹层定性和定量解释打下基础。

(2)水淹层定性识别方法

按区块进行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分析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沉积特征、水淹层水淹状况和地层水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和生产测井资料,以及邻井吸水或生产状况,在考虑不同的沉积单元和水淹特征等情况下,采用①自然电位基线偏移法;②电阻率变化率法;③综合分析法等,建立水淹层级别划分的定性标准。

(3)水淹层储层参数定量评价

1)剩余油饱和度

主要采用由阿尔奇公式以及由阿尔奇公式衍生的以电阻率为基础的各种公式,以取心井为基础,物理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研究各区块剩余油饱和度与岩性、物性及电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影响饱和度计算的因素和测井响应特征,通过各公式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确定适合各区块的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型。

2)束缚水饱和度

以压汞及相渗检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在相关性分析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参数(粒度、密度、中子和伽马等)建立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如果有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则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T2截止值和T2谱分布确定束缚水饱和度。同时考察依此数据为基础,建立常规测井资料建立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3)残余油饱和度

采用检测数据和不同测井参数之间相关分析和多元参数回归的方法,建立残余油饱和度模型。

4)地层水电阻率确定

采用按区块进行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沉积特征、水淹层水淹状况和地层水变化规律之间关系分析。充分考虑注水不同阶段、不同沉积单元的测井响应特征及变化规律,在定性解释的基础上,确定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

利用常规测井方法识别划分水淹层

2003年11月 第18卷第6期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 urnal of Xi ′an Petr oleum Inst itute(N at ur al Science Edition) N o v.2003 V ol.18N o.6 收稿日期:2003-03-03 作者简介:宋子齐(1944-),男,重庆市人,教授,主要从事测井解释、储集层、油藏方面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1-5361(2003)06-0050-04 利用常规测井方法识别划分水淹层 Recognizing watered -out zones by using traditional well logs 宋子齐,赵磊,王瑞飞,康立明,陈荣环,白振强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根据测井曲线的水淹特征,分别对砂泥岩剖面和下套管的老井水淹层段进行分析,阐述了自然电位、电阻率、双频介电测井、人工激发极化电位、声波时差、中子伽马、自然伽马、热中子寿命及碳氧比等测井曲线识别划分水淹层的方法、技术及特点,指出提高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实用效果的进一步实验研究工作. 关键词:水淹层;识别;测井方法;测井解释 中图分类号:P 631.8+11;T E 1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各大油田相继进入勘探开发后期,水驱油田的测井解释作为石油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就显得愈来愈重要.然而,由于国内各大油田的地质特点、水驱开发及资源条件不同,尚没有一种通用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 国外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常利用某些测井新技术以确定地层水真电阻率及地层含水饱和度.由于我国测井仪器的局限,在工作中很难套用国外的方法. 为此,从水淹层的特征研究入手,针对砂泥岩剖面的特点,对不同类型井段,根据单一测井曲线的水淹层特性以及多种测井曲线水淹特征的组合,分析并阐述水淹层段识别划分的方法. 1 砂泥岩剖面水淹层段的划分 为了强化开采,在边外或边内注入淡水,使得评价储层的含油饱和度更加复杂.划分淡水淹层虽然困难,但在较好的地层条件下,仍可用自然电位曲线、地层自然电流曲线、电阻率曲线、介电测井曲线、人工电位曲线等把水淹层识别划分出来.1.1 自然电位基线偏移 由于油层内部的非均质性影响,大多数水淹层 都具有局部水淹的特点,被水淹的局部部位就引起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基线偏移的主要原因在于 油层被淡水水淹以后,原始地层水矿化度局部受到淡化. 假设砂岩下部已被水淹,地层水的矿化度由水淹前C w 2变为水淹后C w3,围岩的地层水矿化度为C w 1.若C mf

水淹层识别

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 一、水淹油层的特征 在油田开发工程中,由于注水驱油或是边底水推进,油层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淹,引起储集层物性、电性一系列的变化。 主要有以下特征。 1、水淹油层的地质特征 储层含油性和油水分布变化 地层水矿化度和电阻率变化 孔隙结构变化-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 岩石的湿润性变化 油层水淹后的地层压力与温度变化 (1)地层含油性及油水分布的变化 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注入水不断驱替地层中的原油,水淹油层的含水饱和度不断增加,剩余油饱和度不断降低,而且它们与水洗程度成比例。 大庆油田根据水驱油岩心实验和试油资料统计分析表明, 油层弱水淹时含油饱和度下降约10%;

油层中等水淹时降低约20%~30%; 油层强水淹时下降30%以上。 在水洗作用下,油层的粘土和泥质含量下降,粒度中值相对变大,随之也使束缚水饱和度相应降低。 在注水开发中,随着注入水不断增加,地层中的油水分布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一般来说油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都有程度不同的非均质性。 显然,注入水在非均质严重的油层中并非活塞式的推进,而是沿着孔隙度大、渗透性好的部位推进,直到高渗透性地带中大部分油被水驱走时,中、低渗透部分的孔隙中仍保留着相当多的原油。 物性好的高孔隙、高渗透性部位早水淹,水洗强度大; 低孔隙、低渗透性部位晚水淹,水洗强度小,甚至未被水淹。 这样,在高含水期,原来的好油层变成强水淹层;而较差的油层(包括物性差的油层和薄油层),则又可能成为“主力油层”。因此,尽管某些油井的产水率很高,但低孔隙性、低渗透性油层、薄油层或厚油层中的低孔隙性、低渗透性部分仍有可观的潜在产能,它们将成为高和特高含水期油田挖潜稳产的主要对象。 在高含水期,水淹油层的油、水分布一般都有按沉积旋回水淹的规律。 正韵律油层如河道砂、点砂坝油层,岩性自上而下逐渐由细变粗,注入水先沿底部粗岩性高渗透部位突进,形成大孔道的水窜,造成底部先被水淹,上部晚水淹;底部强

水淹层测井解释与评价综述

水淹层测井解释与评价综述 水淹层测井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测井工艺,是探测注水开发油田含水率高低、预测地下剩余油的重要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水淹层测井技术已经形成了多个技术系列,成为为高含水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的重要手段[1]。0我国多数油田,一般都采用早期注水开发方式,随着油田水驱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油田的水淹程度日趋增高,导致产层的流体性质、孔隙结构,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油气水分布规律等,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水淹层测井解释利用测井资料对水驱油藏水淹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以便弄清水淹部位和水淹程度,是研究剩余油饱和度的主要手段,为进行二次乃至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也为近一步调整油田开发方案,加密井布井,注采关系调整,确定老井封堵措施等方面提供了科学的指导[2]。 一、油层水淹后产层物理性质的变化 受注入水影响,储层性质发生了与开发初期不同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岩石的电学性质、孔隙结构、水动力学系统等方面[3]。 1、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 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的推进和冲刷使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发生改变,其变化大小与水洗程度有关。弱水洗时,岩石中的粘土矿物受注入水浸泡发生膨胀,孔喉变窄,孔径变小,被冲刷的胶结物也可能堵塞孔道,导致孔隙度变小、渗透率降低;强水洗时,受注入水的长期冲刷,粘土矿物被冲洗,使得泥质含量降低,孔隙度变大,渗透率提高。因此,在注水井附近的高水淹区域,储层渗透率有明显提高[3]。 2、含油性及油水分布的变化 注水开发前,储层内主要为束缚水,含油饱和度高。随着水驱程度的提高,油水分布发生变化[3]。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的差异,物性好并且与注水井连通性好的区域先水淹,含油饱和度降低;相反,物性差且与注水井层连通差的区域后水淹或未水淹,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成为挖潜调整的主要对象。 3、润湿性的变化 岩石的润湿性与岩石的性质和孔隙结构有关,并由其亲水能力表现出来。实验表明,水淹后,石英、长石的裸露面增大,岩石的自吸水能力增强,逐渐由弱亲水向强亲水转化,使水淹层的孔隙度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的值也有所减小[3]。 4、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 注入水进入地层后,与原始地层水发生溶液混合作用和离子扩散运动,导致地层水矿化度发生变化。注入淡水时,地层混合水的矿化度将低于原始地层水矿化度,并随着累积注入

滩坝相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

石油大学学报990108 石油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INA 1999年第23卷 第1期 vol.23No.1 1999 滩坝相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 侯连华 王京红 摘要 应用常规测井资料,将平方王油田滩坝相沉积储层地质条件约束、岩心刻度及动、静态相结合,进行了细分层原则下的多学科综合水淹层测井建模和评价。对427口井水淹层的测井资料进行了实际处理,解释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可靠性和推广价值。根据单层试油、试采生产的动态资料,按产水率±5%进行检验,水淹级别判别符合率为80.25%.同时,对9口新井进行了现场检验,其符合率为77.8%. 主题词 平方王油田;水淹层;滩坝相;测井数据;测井解释模型;综合评价 中图法分类号 P 631.842 EVALUATION METHOD OF LOGGING IN BA R AND BANKE SEDIMENTOGENEOUS FACIES OF WATERFLOODED WELL Hou Lianhua and Wang Jingho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log modeling for waterflood wells were made i n combination of dynamic and static conditions, core scale and diversified cours es by using conventional log data on the basis of constraint of geological condi tions in bar and banke facies. The log data from 427 waterflood wells in Pingfan g wang oilfield were evaluated by the model. The evaluating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using dynamic data of single producing zone with ±5 percent of water content . The coin cidence rate is 80.25 percent. The log data from nine wells were verified, and t he coincidence rate is 77.8 percent. It is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is practical and reliable. Subject word Pingfangwang oil field; waterflooded well; bar and ba nke sedimentogeneous facies; log data; log interpretation model; comprehensive e valuatio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Hou Lianhua was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 y of Pet roleum in 1992 and received MS degree at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in 1997. No w he works on well evaluation, reservoir description and well-geology in the Un iversity of Petroleum, China (Dongying: 257062).  引 言 file:///E|/qk/sydxxb/sydx99/sydx9901/990108.htm(第 1/8 页)2010-3-23 8:09:56

L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L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L油田储层地质情况复杂,断块发育,地层水变化复杂,水淹后测井曲线的水淹特征不明显,水淹层解释比较困难。针对油田储层实际特点,从岩石物理实验、相渗实验入手结合取心资料以及加密调整井的生产数据,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总结了工区水淹特征和水淹规律,形成了定性识别和定量计算判别储层水淹级别的方法,经油田试油和密闭取心资料验证,符合度高,适用性强,为油田后期的进一步开发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了重要的解释方法。 标签:水淹层;测井解释;测井响应;电阻率相对值 目前各大油田相继进入勘探开发后期,为了提高采油效率,各油田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注水驱油的方法,水驱油田测井资料的正确解释是十分重要的[1-2]。针对L油田地质情况复杂、断块发育、注水效果差、井网不完善的特点,从岩石物理实验、相渗入手结合取心资料以及加密调整井的生产数据,采用理論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总结了工区水淹特征和水淹规律,形成了定性识别和定量计算判别储层水淹级别的方法[3-4]。 1 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L油田属于中孔、中低渗油田,分析研究区块水淹后测井曲线特征,油层水淹后,由于含油饱和度降低导致侧向电阻率曲线数值下降,被水淹的局部部位出现凹凸现象;水淹层具有局部水淹或水淹不均的特点,自然电位基线在部分水淹的地方发生偏移,但在测井曲线图上反映不明显。 2 水淹层定性划分 对于研究区块,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条件、沉积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除了电阻率曲线外,其他测井曲线反应都不明显,因此,能够用来判别水淹与否或水淹程度的测井信息主要为电阻率曲线。由于电阻率的大小与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混合地层水电阻率以及泥质含量等有关,因此本身的大小也不能判断是否水淹或水淹程度,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到的水淹层电阻率降低一般是指相对值,即水淹情况下的电阻率与没有水淹情况下的电阻率相比较而言的。用数学式表示这种降低的方式: ΔR=(Rti-Rt)/Rti 其中,ΔR表示水淹以后同没有水淹以前相比电阻率的变化率;Rt表示当前地层的电阻率,Ω.m;Rti表示原始地层电阻率,Ω.m。当ΔR趋近于0,则说明没有发生水淹;ΔR越大,说明水淹越严重。其关键是获得原始地层电阻率Rti 值,认为原始油层的含水饱和度为束缚水饱和度,可以直接用层状泥质模型求得: 1/Rti=Vcl/Rcl+(1-Vcl)ФmSwin/(a*Rw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