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化学论文——麻黄碱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麻黄碱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麻黄碱

天然产物化学

班级:生工122班

姓名:

学号:

麻黄碱

OH

CH3

HN

CH3

麻黄碱:

氢键稳定性大于麻黄麻黄碱,学名(1R,2S)-2-甲氨基-苯丙烷-1-醇,存在多种立体异构体,是一种生物碱。分子式C10H15NO。存在于多种麻黄属植物中,中草药麻黄的主要成分。无色挥发性液体。可以水蒸气蒸馏。常用其盐酸盐。

麻黄碱的结构:

麻黄中含有多种生物碱,以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主,其次是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和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生物碱分子中的氮原于均在侧链上,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属仲胺衍生物,且互为立体异构体,它们的结构区别在于cl的构型不同。

麻黄碱的理化性质:

挥发性: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子量较小,具有挥发性。

碱性: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仲胺生物碱,碱性较强。由于伪麻黄碱的共轭酸与

C2-OH形成分子内碱,所以伪麻黄碱的碱性强于麻黄碱。

溶解性:由于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子较小,其溶解性与一般生物碱不完全相同,既可溶于水,又可溶于氯仿,但伪麻黄碱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麻黄碱小。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形成盐以后的溶解性能也不完全相同,如草酸麻黄碱难溶于水,而草酸伪麻黄碱易溶于水;盐酸麻黄碱不溶于氯仿,而盐酸伪麻黄碱可溶于氯仿。有机仲胺衍生物,碱性较强。两者为立体异构。由于伪麻黄碱的共轭酸与C-OH形成分子内氢键,稳定性大于麻黄碱,所以伪麻黄碱的碱性(pKa9.74)稍强于麻黄碱(pKa9.58)。

①游离麻黄碱可溶于水,但伪麻黄碱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麻黄碱小。这是由于伪麻黄碱形成较稳定的分子内氢键的缘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②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也能溶解于氯仿、乙醚、苯及醇类溶剂中。

③麻黄碱盐与伪麻黄碱盐的溶解性能也不完全相同,如草酸麻黄碱难溶于水,而草酸伪麻黄碱则易溶于水;盐酸麻黄碱不溶于氯仿,而盐酸伪麻黄碱则可溶于氯仿。

分离提取纯化麻黄碱

1.提取

(1)酸水提取法:一般用1%~5%的硫酸、盐酸或醋酸为溶剂,使生物碱成盐而溶于水。该法提取水溶性杂质较多,常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酸水提取液调至中性,并浓缩至适的体积,以弱碱氨水或石灰水碱化,使生物碱游离,再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氯仿、乙醚等萃取生物碱,回收溶剂得总生物碱。

(2)醇类溶剂提取法:生物碱及其盐都能溶于甲醇或乙醇,所以常用甲醇或乙醇为溶剂,有时也用酸性乙醇或甲醇(含0.5%~1.0%硫酸或醋酸)。以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法、连续回流法提取。纯化方法可以采用上述的有机溶剂萃取。(3)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用氯仿等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游离生物碱,采用回流法、连续回流法提取。提取前应先用少量碱水(氨水、石灰乳等)与原料拌匀至湿润,使生物碱由盐转为游离碱,再用上述溶剂提取。因为酚性生物碱能与氢氧化钠成盐,不宜用氢氧化钠溶液。此法仅能提取亲脂性生物碱,同时也带来亲脂性杂质,可将生物碱转溶于酸水与杂质分开。

(4)溶剂法:利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性质,以及麻黄碱草酸盐比伪麻黄碱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小的差异,使两者得以分离。方法为麻黄用水提取,水提取液碱化后用甲苯萃取,甲苯萃取液流经草酸溶液,由于麻黄碱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而结晶析出,而伪麻黄碱草酸盐留在母液中。

(5)水蒸汽蒸馏法: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游离状态时具有挥发性,可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麻黄中提取。

2.分离

(1)利用生物碱的碱性差异进行分离:pH梯度萃取法。此法有两种操作方式:①将总碱溶于酸水,逐步加碱调pH值使之由低到高,每调一次pH值后,即用氯仿等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一次。生物碱按由弱到强顺序,分别游离转溶于有机溶剂中。②将总碱溶于氯仿等,用pH值由高到低的酸性缓冲液依次萃取,使生物碱按碱度由强至弱的顺序萃取出来,然后将各部分缓冲液碱化,转溶于有机溶剂,回收溶剂即得到各部分生物碱。

(2)利用生物碱及其盐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常采用溶剂萃取法、沉淀法。例如,苦参碱因其极性小于氧化苦参碱,能溶于乙醚,后者难溶于乙醚,因此,将二者混合物溶于适量的氯仿,在氯仿液中加入10倍量的乙醚,氧化苦参碱即可析出沉淀。不同生物碱与同一种酸形成的盐显示出不同的溶解度,例如,在麻黄的水提液中,加入草酸溶液后,适当浓缩,草酸麻黄碱溶解度小,先析出结晶,而草酸伪麻黄碱仍留在溶液中。

(3)利用生物碱的特殊功能基进行分离:某些生物碱的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可将其溶于氯仿中,用稀氢氧化钠水溶液萃取,得到酚性生物碱部位,非酚性生物碱则留在氯仿。如吗啡碱具有酚羟基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借此可与可待因分离。带羧基的生物碱可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从氯仿溶液。

(4)离子交换树脂法:利用生物碱盐能够交换到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而麻黄碱的碱性较伪麻黄碱弱,先从树脂柱上洗脱下来,从而使两者达到分离。

3.纯化:

具体步骤如下:2~3倍缓冲液A稀释经常规麻黄植物提取法、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或细胞培养法得到的经0.05M稀盐酸处理的含盐酸麻黄碱的原始料液,采用苯乙烯系阳离子树脂001×7 Styrene DVB装填的带特定设计液体分布器的扩张床一步吸附盐酸麻黄碱,采用含0.1M NaCl和1.0M NaCl的pH 7.2的0.01M 磷酸盐缓冲液进行两步阶跃洗脱,收集第二个洗脱峰的洗脱液,得到纯化的盐酸麻黄碱。本方法避免了有机溶剂二甲苯的使用,产品的收率较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法提高了22%,达到 86%,产品纯度达到85%。

纯化分离麻黄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经常规麻黄植物提取法、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或细胞培养法得到的经0.05M稀盐酸处理的含盐酸麻黄碱的原始料液收集,2~3倍缓冲液A稀释,缓冲液A为pH5.0的0.01M 醋酸盐缓冲液(乙酸钠-冰乙酸),pH7.2的0.01M磷酸盐缓冲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pH9.9的0.01M甘氨酸缓冲液(甘氨酸-氢氧化钠),优选为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 2)用缓冲液A平衡扩张床层析柱中的阳离子交换介质,经蠕动泵上样,待床层扩张稳定30 min后,上样液迅速由缓冲液切换为步骤1)的悬浮料液(使用搅拌器获得含有植物碎片的悬浮液),待穿透点达到5~20%时,停止料液进样,马上用缓冲液清洗4~5个柱体积,直至目标物基线趋于恒定,再用洗脱液B和C进行两步阶跃洗脱,一级洗脱液B为含0.1M NaCl的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洗脱2.2个柱体积,二级洗脱液C为含1.0MNaCl的pH 7.2的磷酸盐缓冲液,洗脱18个柱体积,收集第二个洗脱峰的洗脱液,最后将此洗脱液浓缩,得到纯化的盐酸麻黄碱,操作过程中,通过扩张床高度调节器调节层析柱上部的活塞保持在扩张的吸附剂液面上方1~2cm处。

4.鉴别反应及其依据: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不能与大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反应,但可用下述反应鉴别:二硫化碳-硫酸铜反应属于仲胺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产生棕色沉淀。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属于叔胺的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和属于伯胺的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不反应。

铜络盐反应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水溶液加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呈蓝紫色。

参考文献:

[1] 符继红.新疆不同产地麻黄草中有效成分提取研究[D] .新疆大学,2008,05

[2] 黄九林.盐碱化土壤对草麻黄地上部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09

[3] 鲁传华,贾勇,张菊生,李全.麻黄碱的膜法萃取[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01

[4] 王郁.麻黄素诱发药物性鼻炎及A TP 对其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J].辽宁医学杂志,2009,02

[5] 张敏燕.呋麻滴鼻剂对儿童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02

天然药物化学生物碱

第十章生物碱 【习题】 (一)选择题 [1-220] A型题[1-58] 1.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 A.分子中含N原子 B. N原子多在环内 C. 具有碱性 D. 分子中多有苯环 E.显著而特殊的生物活性 2.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 A. 甲基麻黄碱 B. 小檗碱 C. 阿托品 D. 氧化苦参碱 E. 乌头碱 3.属于异喹啉生物碱的是 A. 东莨菪碱 B. 苦参碱 C. 乌头碱 D. 小檗碱 E. 麻黄碱 4.在常温下呈液体的生物碱是 A. 槟榔碱 B. 麻黄碱 C. 苦参碱 D. 乌头碱 E. 莨菪碱 5. 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 A. 吗啡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麻黄碱 E. 乌头碱 6. 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 A. 烟碱 B. 咖啡因 C. 小檗胺 D. 益母草碱 E. 氧化苦参碱 7. 生物碱的味多为 A. 咸 B. 辣 C. 苦 D. 甜 E. 酸 8. 具有颜色的生物碱是 A. 小檗碱D. 莨菪碱C. 乌头碱 D. 苦参碱 E. 麻黄碱 9. 无旋光性的生物碱为 A. 伪麻黄碱 B. 小檗碱 C. 烟碱 D. 乌头碱 E. 长春新碱

10. 表示生物碱碱性的方法常用 A. pkb B. Kb C. pH D. pka E. Ka 11. 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 A. 伯胺生物碱 B. 叔胺生物碱 C. 仲胺生物碱 D. 季铵生物碱 E. 酰胺生物碱 12.水溶性生物碱主要指 A. 伯胺生物碱 B. 仲胺生物碱 C. 叔胺生物碱 D. 两性生物碱 E. 季铵生物碱 13. 溶解脂溶性生物碱的最好溶剂是 A. 乙醚 B. 甲醇 C.乙醇 D. 氯仿 E. 水 14.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 A. 碘化汞钾试剂 B. 碘化铋钾试剂 C.饱和苦味酸试剂 D. 硅钨酸试剂 E. 碘-碘化钾试剂 15. 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介质通常是 A. 酸性水溶液 B. 碱性水溶液 C. 中性水溶液 D. 盐水溶液 E. 醇水溶液 16.水溶性生物碱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A. 碘化汞钾沉淀法 B. 硅钨酸沉淀法 C. 雷氏盐沉淀法 D. 苦味酸沉淀法 E. 碘化铋钾沉淀法 17. 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纯化生物碱时,常选用的离子交换树脂是 A. 强酸型 B. 弱酸型 C. 强碱型 D. 弱碱型 E. 中等程度酸型 18. 从CHCl3中分离酚性生物碱常用的碱液是 A. Na2CO3 B. NaOH C. NH4OH D. NaHCO3 E. Ca(OH)2 19. 碱性较强的生物碱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多为 A. 有机酸盐 B. 络合状态 C. 游离状态 D. 无机酸盐 E. 两性状态 20. 在水溶液中两性生物碱形成沉淀的pH为 A. 1 B. 10 C. 2~3 D. 6~7 E. 8~9 21. 游离生物碱的提取可选用

天然产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 1、天然产物是指由动物、植物及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广义:所有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狭义:在自然界的生物体内存在或代谢产生的有机物 2、天然产物化学(Natural Products Chemisty)是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生物二次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与修饰及其用途的一门科学,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 3、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内容: 提取:从自然界的生命体中提取生命有效成分、分离、提纯 结构阐明:用各种化学及仪器方法测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 功能:结合结构与天然产物的性能比较,得出其生理功能 合成:用有机合成手段合成该结构的化合物 生源:了解、探讨该物质的生物来源,即原料来源 应用:将该物质应用到所需领域中去 4、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是指具有特征结构和生理活性并可通过结构发放造优化其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1、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5、溶剂提取的方法以及适合那些溶剂的提取 浸渍法:水或稀醇,渗漉法:稀乙醇或水,煎煮法:水,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 连续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 6、聚酰胺吸附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 ②成键位置对吸附力也有影响。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的吸附即相应减弱。 ③分子中芳香化程度高者,则吸附性增强;反之,则减弱。 与溶剂也有关系:一般在水中吸附能力最强,碱性溶剂中最弱 7、对天然产物化学成分进行结构测定前,如何检查其纯度 1)性状观察:观察外观颜色是否均一,晶形是否一致 2)物理常数测定:熔点(熔成小于2—3度),比旋光度,沸点等 3)色谱方法检查:常用的有薄层色谱和纸色谱等。若某成分经同一溶剂数次结晶,其晶形一致,色泽均匀,熔点一定且熔距较小,同时在薄层色谱或纸色谱上,经数种不同展开剂系统鉴定,均得到一个斑点,一般可认为是一个单体化合物。 8、用结晶法分离纯化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时,在操作上有何要求 (1)对所需成分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别;“热时溶解,冷却即析出”。对于杂质,不溶或难溶。 (2)与被结晶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 (3) 溶剂的沸点适中,若沸点过高,则附着于晶体表面不易除去,过低又不利于晶体析出。 9、、化学位移:由于感应磁场的屏蔽或去屏效应,使得化学环境不同的质子在不同的磁场

天然产物化学整理材料

1.欲提取原生苷,必须抑制酶的活性,若欲提取次生苷,则要利用酶的活性。 2. 将总生物碱溶酸中,加入碱水调节pH值由低到高,则生物碱按碱性由弱到强依次被有机溶剂被萃取出来。 3. 萜类可看作异戊二烯的聚合体,其通式为 (C5H8)n 。 4.用酸碱法提取黄酮时,碱度不宜过大,以免黄酮母核结构被破坏,加酸也不宜过强,以免黄酮生成烊盐而最大溶解度使沉淀重新溶解,降低收率。 5.皂苷根据苷元的结构可分为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两大类。 6.生物碱常用的提取方法有酸水提取法、醇类溶剂提取法、碱化有机溶剂提取法。 7.吸附色谱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氧化铝、聚酰胺等。 8.生物碱单体的分离可以利用碱性、溶解度、特殊官能团、极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9.组成木脂素的单体有苯丙酸、苯丙醇、丙烯苯、烯丙苯 10.根据苷键原子不同可将糖苷分为氧苷、氮苷、碳苷、硫苷。 11.在实际工作中对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实验,通常是根据水可提取极性物质,石油醚可提取非极性物质,醇可提取大部分物质的特点,采用石油醚、水、 95%醇的三段法对天然产物化学成分进行粗分。 12.组成木脂素的单体有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烯丙苯。 13.皂苷按苷元化学结构可分为三萜皂苷、甾体皂苷两大类。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三碳链是否成环。 15. 切断糖苷键的方法有酸水解、碱水解、酶水解、乙酰解、Smith裂解(氧化开裂等。 16.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水提取液,可用离子交换树脂将其分为碱性、酸性和中性三部分。 17.聚酰胺吸附色谱的原理是氢键吸附,适用于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等成分。 18.鞣质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可水解鞣质、缩合鞣质两大类。 19.大孔吸附树脂是利用其分子筛作用和氢键吸附作用对天然产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的。 1.天然产物:生物体在一次代谢的基础上,以一次代谢产物为起始原料,通过一系列特殊的生物化学反应,生成的在表面上看起来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无用的化合物,如萜类、甾族化合物等。 2.甾族化合物:含有环戊烷多氢菲基本母核结构的化合物,一般含有三个侧链,四个环,三个支链中有两个是甲基侧链。 3.苷类化合物:由糖或糖的衍生物的半缩醛羟基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脱水缩合生成的化合物,具有缩醛的性质,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4.生物碱:来源于生物界的一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大多具有复杂的环状结构,并且氮原子大多在环内,具有一定的碱性和较强的生物活性,不包括氨基酸、多肽、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物质。 5.鞣质:又称鞣酸或单宁,是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与兽皮中的蛋白质形成致密、柔韧、不易腐败又难以透水的皮革,所以称为鞣质。 6先导化合物:具有稳定的特殊结构和较强的生物活性,并可通过结构改造优化其生物活性的物质。

《天然产物化学》教学大纲

《天然产物化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36学时 学分:2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面向专业:应用化学 课程代码BF001007 大纲执笔人:丁志伟 大纲审定人:姜林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天然产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植物、动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等)代谢产物及其 变化规律的科学,是在分子水平上认识自然、揭示自然奥秘的重要学科之一,其研究内容 包含生物样品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测定、全合成与结构修饰改造、构效关系研究 等方面。从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中寻找有显著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已经成为创制新药的重要 途径,充分利用中草药这一丰富资源来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是我国药学领域的一项 重大课题,这一课题的突破需要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等专业人员的通力协作,化学工作 者在其中是大有可为的。所以,在应用化学专业高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 拓宽专业知识面、为毕业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奠定知识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宜安排在学生已修完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分析与分离技术、波谱解析等专业 基础课之后的第六学期,学习本课程要综合运用到上述课程的知识与方法,注意知识的衔 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研究天然产物化学的意义和目 的,了解国内外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掌握各大类化合物(生物碱、糖类、 醌类、黄酮类、维生素、萜类、甾族化合物等)的化学结构特征、理化性质、生物活性、 提取分离方法及典型品种,了解测定天然产物化学结构的基本方法。 天然产物化学内容丰富且不断发展,授课教师在精读后列参考书籍的同时,应广泛阅 读《中草药》、《药学学报》、《天然产物研究》、《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刊物 以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关注研究动态,精心组织每一章节的讲课材料,以使学生在 学习天然产物化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动态有所了解。 天然产物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院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围绕天然色素提取、 茶叶有效成分提取、中药芦丁、槐米、苡米仁和银杏叶有效成分研究、糖类性质等课题开 出相应的实验,以使学生掌握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薄层色谱、柱层析等分离技术、TLC

天然产物化学常用参考文献

天然产物化学常用参考文献 一、图书 (一)天然产物化学一般理论 1.林启寿编著,中草药成分化学,科学出版社,1977 2.徐任生主编,天然产物化学,科学出版社,1997 3.姚新生主编.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杨其菖编.天然药物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 5.R.D.H.Murray.Progress in the Chemistry of Organic Natural Products.Springer Wien New York,2002 (二)成分提取分离 1.上海药物研究所编著.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Richard J.P.Cannell.Natural Products Isolation.Humana Press,1998 3.Raphael Ikan.Natural Products--A Laboratory Guide(Second Edition).Academic Press, 1991 4.J.B.Harborne.Phytochemical Methods--A Guide to Modern Techniques of Plant Analysis(Three edition).Chapman&Hall,UK,1998 (三)化合物结构解析 1.梁晓天.核磁共振.科学出版社,1976 2.洪山海.光谱解析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80 3.赵天增.核磁共振氢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沈其丰.核磁共振碳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5.姚新生主编.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6.D.H.Willeams等著.王剑波,施卫峰译.有机化学中的光谱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7.苏克曼,潘铁英,张玉兰.波谱解析法.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8.E.Pretsch,P.Buhlmann,C.Affolter.荣国斌译.波谱数据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9.宁永成编著.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科学出版社,1999 10.于德泉,杨峻山主编.分析化学手册第七分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11.丛浦珠.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87 12.Biemann K.Tables of Spectral Data fo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Second edition).Berlin;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9 13.Crews,https://www.360docs.net/doc/d42795642.html,anic structure analysi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4.Robert M.Silverstein and Francis X.Webster.Spectr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6th ed.)New York:Wiley,1998. 15.Joseph https://www.360docs.net/doc/d42795642.html,anic structural spectroscopy.Prentice Hall,1998. https://www.360docs.net/doc/d42795642.html,urence M.H.,Timothy D.W.Introduction to organic spectroscop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资料

绪论 1.新药:未在本国上市的药物。包括:新化学实体新剂型新组方新用途新化学实体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 2.先导化合物:即原型物,是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它具有确定的药理活性,因存在的某些缺欠,无法直接药用,但却作为线索物质为进一步的优化提供了前提。 3.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特点:高投入、高风险、高利润、专利保护严密、品种更新迅速、发展潜力巨大 4、医药生产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现象: “一小”是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90%是小厂) “二多”是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低水平重复研究、重复生产、重复建设, 828家生产企业生产诺氟沙星。 “三低”是大部分生产企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生产能力利用率低。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生产装备陈旧,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和成本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污染比较严重。 5、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化是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 6、有效成分:有生理活性,能治病的成分叫有效成分。 7、无效成分:无生理活性,不能治病的成分叫无效成分。 8、有毒成分:能致病的成分叫有毒成分。 9、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对植物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称为一次代谢产物,也称为初级代谢产物; 10、上述物质产生过程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此过程称为一次代谢,也称为初级代谢。 11、特定条件下,一次代谢产物作为原料或前体,又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这一过程并非所有植物中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起重要作用,此过程称为二次代谢,也称为次生代谢 12、生成的萜类、生物碱等化合物称为二次代谢产物,也称为次生代谢产物。 13、超临界流体(SCF):当一种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以上的状态时,将形成既非液体又非气体的单一相态。 (一)常用提取方法 1.升华法 ①原理:利用某些具有升华性质的化合物遇热汽化上升,遇冷后又凝固的性质从药材中提取该类成分。 2.水蒸汽蒸馏法: ①原理:利用某些挥发性成分能随水蒸气蒸发的性质。 3.溶剂提取法 ①原理:利用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在特定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性质。 (一)两相溶剂萃取法 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进行纯化分离. (二)酸碱法 1.原理:根据酸性化合物溶于碱水,碱性化合物溶于酸水,酸水碱水均不溶的为中性化合物的原理分离酸性、碱性和中性化合物。

近五年国内外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方向

近五年国内外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方向

近五年国内外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中药现在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其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天然药物化学依其目的不同分为3个方面:以阐明天然动物、植物、矿物、海洋天然产物等有效成分,获得具有新结构的化合物或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为目的,进行提取分离条件、结构鉴定、一般活性研究;以解决自然资源有限的活性化合物或其前体的来源为目的,进行半合成、全合成及生物转化研究;以获得高效低毒的创新药为目的,以天然活性化合物为先导,合成一系列类似物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由此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天然药物研究已经从最初对天然来源活性化合物被动全盘接受到积极主动地改进,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大大增加。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活性研究合成新药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医药院校中许多专业的必修课程。中药材在天然药化开始是从中药材开始的,中药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其疗效是长期临床中医学实践证明的。然而,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其治病机理一直模糊不清,以至于影响了中药当今的发展。中药现代化,多年来一直是药学人士苦苦追求的目标,也是中药及其制剂以药品的名义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关键。21世纪将是天然药物化学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其主要任务包括:(1)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传统药物进行再评价,使经验实验化、定性和定量化,质量标准制定的化学和生物活性“指纹”化。(2)生药基源动物、植物、矿物和近源物种化学成分的研究,并探讨其生物活性(包括有效性和毒性)的差异,开发新的药用资源,走可持续性利用之路。(3)以经验和生物活性为线索,寻找创新药物研究的候选化合物。(4)以天然化合物为工具,探讨生物活性作用靶点,发展新的天然药物筛选模型。(5)以天然化合物为工具药物,服务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的探讨。(6)以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工具,指导天然化合物提取、分离和纯化的合理工艺设计。(7)

天然产物全合成

天然产物全合成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系别:化学系 姓名:方露 学号:33020122201162

简介: 天然产物全合成是有机化学中最为活跃、最具原动力的研究方向之一。这方面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有机新反应、新方法、新试剂、新理论和新概念的发现和发展。天然产物全合成也是发现、发展新医药等功能物质的重要途径,在医药健康、生命、材料以及能源等科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天然产物全合成是以天然产物(源自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有机化合物)为目标分子,通过设计研究合成策略、路线和方法,从简单原料出发实现其化学合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高效、简捷和高选择性合成策略;(2)不对称(特别是催化不对称)合成策略;(3)选择廉价、易得的天然产物为原料,研究简捷、高效的半合成策略;(4)目标分子生物活性、结构多样化导向的合成策略;(5)针对目标分子关键结构(或骨架)的合成方法学研究,实现其形式合成;(6)生物催化和仿生合成。 关键词:天然产物、全合成、 前言: 天然产物全合成是一项难度大、耗资多、周期长、见效慢的工作,需要科学家集全面而深厚的有机化学知识、坚忍不拔的耐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于一身。只要投入足够的财力和资源,建立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到这项事业,中国的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就有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并推动有机化学学科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天然产物全合成是有机化学中最为活跃、最具原动力的研究方向之一。这方面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有机新反应、新方法、新试剂、新理论和新概念的发现和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实力。因此,一方面,天然产物全合成在有机化学的发展中仍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天然产物全合成也是发现和发展新医药等功能物质的重要途径,其所建立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有机物的制备,例如有机光电磁材料、高分子单体、组装体基元、有机探针分子、染料敏化剂。因此,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研究在医药健康、生命、材料、能源等科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正文: 1.我国现状 中国学者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主要选择中等复杂的目标分子,其合成策略的新颖性和技巧性参差不齐,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中国学者也逐渐开展了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例如,以环丙烷开环为关键反应完成的communesin F的全合成, 采用了一条汇聚路线高效地实现了GB13的合成;利用关键的氧化去芳化D-A反应完成了对maoecrystal V的全合成;利用氧化/环化构筑五、七并环结构完成了sieboldine A的高效仿生全合成。另外,在对一些明星分子的合成中,我国也涌现出一些得到国际上认可的工作,例如,多环、多中心、官能团密集的高度复杂天然产物schindilactone A的首次合成。这些成果在J. Am. Chem. Soc. 和Angew. Chem. Int. Ed. 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成果数量也在逐年递增。总之,近10年我国在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平均水平。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论文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香椿叶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姓名:子发 学号: 019 院系:材料与化工 专业: 13应用化学 完成日期:2016 年 05月 16 日

香椿叶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测定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槲皮素的结构和各种物化性质及其药理作用,继而对槲皮素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还叙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后续提出实验方案,对香椿叶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以及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用萃取的方法从香椿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然后再运用聚酰胺色谱柱法分离出槲皮素。接着对分离出的物质测定与结构鉴定。 关键词:槲皮素;紫外光谱;超声提取法;香椿叶;萃取;聚酰胺色谱法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and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quercetin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then for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methods of quercetin were summarized, also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flavonoids. Subsequent experiment scheme is put forward, the cedrela sinensis leaves in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quercetin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were studied, with the extraction method to extract flavonoid compounds from cedrela sinensis leaves, and then using the method of polyamide column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of quercetin. And then to isolate the ma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Keywords:Quercetin;ultraviolet spectrum;ultrasonic extraction;cedar leaf;extraction;polyamide column chromatography 1. 文献综述 1.1 槲皮素结构及物化性质

天然药物化学整理

名词解释 1.pH梯度萃取法:是指在分离过程中,逐渐改变溶剂的pH酸碱度来萃取有效成分或去除杂质的方法。 2.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是指经药理和临床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能用结构式表 示,并具一定物理常数。 3.昔类:又称配糖体,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 合物。 4.原生昔与次生昔:原生昔:植物体原存形式的昔。次生昔:是原生昔经过水解去掉部分糖 生成的昔。 5.香豆素:为顺式邻疑基桂皮酸的酯,具有苯骈a-毗喃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 6.木脂素:由二分子的苯丙素氧化缩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 故名木脂素。 7.醍类:指具有醍式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包括邻醍、对醍。常见有苯醍、荼酿、恿醍、菲醍。 8.黃酮类化合物:指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6C-3C-6C) 一系列化合物。 9.菇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多变,数量很大,生物活性广泛的一大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份。其丹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可以看作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但从生源的观点看,甲戊二疑酸(mevalonic acid, MVA)才是桔类化合物真正的基本单元。 10.皂昔: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苜类化合物。它的水溶液经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似肥皂样的泡沫。 11.生物碱:是天然产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具有氮杂环结构,呈碱性并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简答丿 1.常用溶剂的亲水性或亲脂性的强弱顺序如何排列?哪些与水混溶?哪些与水不混溶? 石油瞇〉苯〉氯仿〉乙粧〉乙酸乙酯〉正丁醇 > 丙酮〉乙醇〉甲醇〉水 与水互不相溶与水相混溶 2.(1).以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洗脱先后顺序洗

天然药物化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1.天然药物化学概述:天然药物化学是药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天然化学物资;具体内容包括主要类型的天然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提取分离方法、结构测定等。 来源: 植物(为主)、动物、矿物天然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是其药效的物资基础。 2.提取分离的方法 1)提取前文献查阅综述和药材生药鉴定 2)提取方法 (一)溶剂提取法原理:“相似者相溶”,通过选择适当溶剂将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 常见溶剂的极性强弱顺序:石油醚(低沸点—高沸点)<环己烷<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乙腈<水<吡啶<乙酸分类:①浸渍法②渗漉法:不断向粉碎的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材,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方法。缺点:消耗溶剂量大,费时长,操作麻烦。 ③煎煮法④回流提取法⑤连续回流提取法:可弥补回流提取法中溶剂消耗量大,操作台繁琐的不足,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沙氏)来完成本法操作。缺点:时间长,受热易分解的成分不宜使用此法。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⑦超声波提取技术 (二)水蒸气蒸馏法 ①适用范围: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容或不溶于水是我成分的提取。 ②原理:给予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共存时,各组分的蒸汽压和它们在纯粹状态时的蒸汽压相等,而另一种液体的存在并不影响它们的蒸汽压,混合体系的总蒸汽压等于两纯组分蒸汽压之和,由于体系中的蒸汽压比任何一组分的蒸汽压都高,所以混合物的沸点比任一组分的沸点为低。 (三)升华法原理:遇热挥发使用范围:游离蒽醌 (四)压榨法原理:机械挤压适用范围:新鲜药材,种子植物油 3)分离纯化法 ①根据物质溶解度的不同进行分离 a.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 b.改变溶液的极性去杂 c.酸碱法 d.沉淀法 ②根据物质分配比不同极性分离 原理: 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 a.液-液萃取法 b.反流分布法 c.液滴逆流层析法 d.高速逆流层析法 e.GC法 f.LC法: LC分配层析载体主要有---硅胶,硅藻土,纤维素等;有正反相之分; 压力有低、中、高之分;载量有分析、制备之分。 ③根据物质吸附性不同极性分离 a. ※极性吸附剂(如SiO2,Al2O3...)极性强,吸附力大 ※非极性吸附剂(如活性炭-对非极性化合物的吸附力强(洗脱时洗脱力随洗脱剂的极性降低而增大)。 b.化合物的极性大小依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极性大小而定;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论文完整版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香椿叶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姓名:刘子发 学号: 院系:材料与化工 专业: 13应用化学 完成日期:2016 年 05月 16 日 香椿叶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测定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槲皮素的结构和各种物化性质及其药理作用,继而对槲皮素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还叙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后续提出实验方案,对香椿叶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以及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用萃取的方法从香椿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然后再运用聚酰胺色谱柱法分离出槲皮素。接着对分离出的物质测定与结构鉴定。 关键词:槲皮素;紫外光谱;超声提取法;香椿叶;萃取;聚酰胺色谱法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and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quercetin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then for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methods of quercetin were summarized, also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flavonoids. Subsequent experiment scheme is put forward, the cedrela sinensis leaves in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quercetin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were studied, with the extraction method to extract flavonoid compounds from cedrela sinensis leaves, and then using the method of polyamide column

天然产物化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天然产物?什么是天然产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什么?试论研究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答:(1)在化学学科内,天然产物专指由动物、植物、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 天然产物化学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生物转化、化学合成与修饰及综合利用等内容的一门科学。 主要侧重研究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化学结构、性质、生物活性、生物合成及开发利用等。 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从中获得医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防治药物、医用及农用抗菌素,开发高效低毒农药以及植物生长激素和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 研究天然产物化学的意义:有助于从分子层面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天然产物,通过化学合成、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基因工程合成、微生物发酵等多种途径定向获得大量目标物,保障人类的健康,满足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的需要。 2、天然产物的有效成分:从药理学和生物学角度看指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化学上能用分子式或结构式表示,并且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3、天然产物的无效成分:天然产物中无生物活性的成分。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划分是相对的。 4、天然产物化学按化学结构分类有哪些类型?其各自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请举出各自的代表化合物1-2个。 答:(1)糖类和苷类。 结构特点: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酮的碳水化合物,一般为五元环状或六元环状。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酸,糖醛酸等与另一类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C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实例:灵芝多糖 (2)醌类 结构特点:含两个双键的六元环状二酮结构包括苯醌、萘醌、菲醌、蒽醌 实例:蒽醌如大黄酸(天然色素、抗菌)。

天然产物化学考点整理

天然产物化学考点整理 1、选择题 1. 在硅胶薄层色谱中(非反相),下列何种说法正确( A ) A. 对于相同的展开剂来说,化合物的极性越大,其Rf值越小 B. 对于相同的展开剂来说,化合物的极性越大,其Rf值越大 C. 对于相同的化合物来说,展开剂的极性越大,其化合物的 Rf值越小 D. 对于相同的化合物来说,展开剂的极性越小,其化合物的 Rf值越大 2.Dragendorff试剂可用生物碱的显色剂,其主要组成是(C ) A.碘化钾-碘 B.碘化汞钾 C.碘化铋钾 D.碘化镉钾 2. 在苷的1H NMR谱中,-葡萄糖端基质子的偶合常数是(C ) A. 17 Hz B. 6-9Hz C. 2-3.5Hz D.11 Hz 4.研究苷的结构时,可以用于推测苷构型的方法是() A. 酸水解 B.碱水解 C.酶水解 D.Smith水解 5.测定一个化合物的分子量最有效的仪器是() A. 元素分析仪 B. 核磁共振仪 C. 质谱仪 D. 红外光谱仪 6.提取强心苷通常用的溶剂是() A. 热水 B. 碱水 C. 50%-60%乙醇 D. 70%-80%乙醇 7.作用于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反应是() A.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B. Keller-Kiliani反应 C. Kedde-Kiliani反应 D. Saikowski反应 8.香豆素的基本母核是() A.对羟基桂皮酸 B. 苯并-吡喃酮 C. 苯并-吡喃酮 D. 反式对羟基桂皮酸 9.甾体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D ) A. 戊二烯途径 B. 异戊二烯途径 C. 甲戊二烯途径 D. 甲戊二羟酸途径

(整理)天然药物化学-生物碱习题电子教案

(整理)天然药物化学-生物碱习题

第十章生物碱【习题】 (一)选择题 [1-220] A型题[1-58] 1.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 A.分子中含N原子 B. N原子多在环内 C. 具有碱性 D. 分子中多有苯环 E.显著而特殊的生物活性 2.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 A. 甲基麻黄碱 B. 小檗碱 C. 阿托品 D. 氧化苦参碱 E. 乌头碱 3.属于异喹啉生物碱的是 A. 东莨菪碱 B. 苦参碱 C. 乌头碱 D. 小檗碱 E. 麻黄碱 4.在常温下呈液体的生物碱是 A. 槟榔碱 B. 麻黄碱 C. 苦参碱 D. 乌头碱 E. 莨菪碱

5. 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 A. 吗啡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麻黄碱 E. 乌头碱 6. 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 A. 烟碱 B. 咖啡因 C. 小檗胺 D. 益母草碱 E. 氧化苦参碱 7. 生物碱的味多为 A. 咸 B. 辣 C. 苦 D. 甜 E. 酸 8. 具有颜色的生物碱是 A. 小檗碱D. 莨菪碱C. 乌头碱 D. 苦参碱 E. 麻黄碱 9. 无旋光性的生物碱为 A. 伪麻黄碱 B. 小檗碱 C. 烟碱 D. 乌头碱 E. 长春新碱 10. 表示生物碱碱性的方法常用 A. pkb B. Kb C. pH D. pka E. Ka 11. 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

A. 伯胺生物碱 B. 叔胺生物碱 C. 仲胺生物碱 D. 季铵生物碱 E. 酰胺生物碱 12.水溶性生物碱主要指 A. 伯胺生物碱 B. 仲胺生物碱 C. 叔胺生物碱 D. 两性生物碱 E. 季铵生物碱 13. 溶解脂溶性生物碱的最好溶剂是 A. 乙醚 B. 甲醇 C.乙醇 D. 氯仿 E. 水 14.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 A. 碘化汞钾试剂 B. 碘化铋钾试剂 C.饱和苦味酸试剂 D. 硅钨酸试剂 E. 碘-碘化钾试剂 15. 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介质通常是 A. 酸性水溶液 B. 碱性水溶液 C. 中性水溶液 D. 盐水溶液 E. 醇水溶液 16.水溶性生物碱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A. 碘化汞钾沉淀法 B. 硅钨酸沉淀法 C. 雷氏盐沉淀法 D. 苦味酸沉淀法 E. 碘化铋钾沉淀法 17. 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纯化生物碱时,常选用的离子交换树脂是

天然药物化学 复习资料 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有效成分:代表临床疗效的成分无效成分:不代表其治疗作用的成分 有效部位:有活性的部位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溶解性能: 第二章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与技术常用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 石油醚<苯<无水乙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两相溶剂萃取法是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时行分离 分配系数(K):K=C u/C L分离因子(β):β=K A/K Bβ与分离难易程度:β≥100一次简单萃取即可分离,100≥β≥10萃取10~12,β≌1基本无法分离 吸附原理:化学吸附:有选择性牢固不可逆酸碱吸附 半化学吸附:一定选择性结合力较弱可逆聚酰胺氢键 物理吸附:无选择性相似易吸附可逆硅胶 活化: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加热除去吸附剂中的水分,使吸附剂能力增强,活性升高的过程去活化:是指在吸附剂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分,使吸附剂吸附能力降低,活性减低的过程聚酰胺对化合物吸附力的强弱取决于形成氢键的能力,其影响因素为:形成氢键集团数目多,吸附力强。易形成分子氢键者,吸附力减弱。芳香化程度高,吸附性增强。正相分配色谱:以极性大的溶剂为固定相,极性小的溶剂为移动相的分配色谱 反向分配色谱:以极性小的溶剂为固定相,极性大的溶剂为移动相的分配色谱 凝胶滤过柱色谱法:基本原理是分子筛大分子的先出,小分子的后出 薄层色谱法:薄层板的活化:硅胶板一般在100~110℃活化30分钟

第三章糖和苷类 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 绝对构型(D、L ):C5上的取代基在环上-D,下-L。相对构型(α、β): C1和C5的取代基同侧β,异侧α。 苷:是指糖或糖的衍生物端基碳原子上的羟基与非糖物质脱水缩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根据苷键原子分为O-苷,S-苷,N-苷,C-苷 糖的检识:1.Molish试验(鉴别糖或苷类):取供试液,加3%α-萘醌乙醇溶液摇匀,沿管 壁滴加浓硫酸,出现两液层,交界处呈紫红色环 2.菲林反应(鉴别还原性糖):砖红色沉淀 3.托伦反应(鉴别还原性糖):银镜或黑褐色银沉淀 苷键的裂解:一、酸催化水解:1.苷键原子不同水解难易顺序:N 苷> O苷> S 苷> C苷 2.糖的种类不同:①呋喃糖苷较吡喃糖苷易水解②酮糖苷较醛糖苷易水解③吡喃糖苷中C5上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水解速度为:五碳糖>甲基五碳糖>六碳糖>七碳糖C5上有-COOH取代时,最难水解④去氧糖最易水解,水解的易难顺序:2,6-二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6-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二、碱催化水解:一般苷键对稀碱是稳定的,但某些特殊的苷如酯苷、酚苷、烯醇苷和β位有吸电子基团的苷类易为碱水解 三、酶催化水解:利用酶水解苷键可以获知苷键的构型,可以获得次生苷 四、氧化开裂法(Smith降解法):适合于苷元不稳定的苷及C-苷的水解,获得原生苷元 第四章香豆素与木脂素

天然药物化学 总结归纳学习资料

天然药物化学总结归 纳

天然药物化学总结归纳 第一节总论 一、绪论 1.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 ⑴有效部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成分的组合物。 ⑵有效成分:具有生理活性、能够防病治病的单体物质。 2.天然药物来源: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并以植物为主。 3.天然药物化学在药学事业中的地位: ⑴提供化学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⑵探讨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 ⑶为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⑷为中药、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⑸开辟药源、创制新药。 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据天然产物中各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对需要的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 ⑴常用的提取溶剂: 各种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如下: 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 ⑵各类溶剂所能溶解的成分: 1)水: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生物碱盐、有机酸盐、无机盐等 2)甲醇、乙醇、丙酮:苷类、生物碱、鞣质等极性化合物 3)氯仿、乙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机酸、蒽醌、黄酮、香豆素的苷元等中等极性化合物 石油醚:脱脂,溶解油脂、蜡、叶绿素等小极性成分;正丁醇:苷类化合物。 ⑶溶剂提取的操作方法: 1)浸渍法:遇热不稳定有效成分,出膏率低,(水为溶剂需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2)渗漉法: 3)煎煮法:不宜提取挥发性成分或热敏性成分。(水为溶剂) 4)回流提取法:不适合热敏成分;(乙醇、氯仿为溶剂) 5)连续回流提取法:不适合热敏性成分。 6)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适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夹带剂:乙醇; 7)超声波提取技术:适用于各种溶剂的提取,也适用于遇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 2.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且不被破坏的成分。(挥发油的提取。) 3.升华法:具有升华性的成分(茶叶中的咖啡因、樟木中的樟脑) 三、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1.溶剂萃取法: ⑴正丁醇-水萃取法使皂苷转移至正丁醇层(人参皂苷溶在正丁醇层,水溶性杂质在水层)。 ⑵乙酸乙酯-水萃取法使黄酮苷元转移至乙酸乙酯层 2.沉淀法: ⑴溶剂沉淀法: 1)水/醇法: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大分子被沉淀; 2)醇/水法:除去树脂、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 ⑵酸碱沉淀法:

天然产物化学简介

药学导论第四讲天然产物化学及新药研究

1.姚新生等,天然药物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1 2.徐任生等,天然产物化学(第二版)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4 3.姚新生等,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北京: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 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 4.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Sujata V. Bhat (Sp ge,p,005) (Springer, April, 2005) 5.Medicinal Chemistry of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 , Xiao Tian Liang and Wei Shuo Fang Products,Xiao-Tian Liang and Wei-Shuo Fang (Hardcover -March, 2006)

药物(drug) 简单地说,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简单地说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我国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定义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世界各国对药品定义不同,在我国药品专指人用药品,不包括动物用药和农药;

药物来源 1. 中药或天然药物:青霉素 ?用发酵方法得到的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 ?葛根片、板蓝根冲剂、双黄连注射液等; 2生物药物:酶核酸胰岛素等;2.生物药物:酶、核酸、胰岛素等;3. 化学药物无机矿物质有机化合物?无机矿物质、有机化合物;?天然产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半合成或全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阿林磺胺)链霉素 ?半合成或全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阿司匹林、磺胺);? 半合成(阿莫西林)或全合成(诺氟沙星)的抗生素; 阿莫西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