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渔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湖北渔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湖北渔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湖北渔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湖北渔业发展概况

湖北是千湖之省、水产大省,发展水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发展水产业具备宽广舞台和有利条件,深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历来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大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渔业资源概况

全省水域总面积2041万亩,放养水面1120万亩,其中湖泊315万亩、塘堰210万亩、水库260万亩、河沟35万亩、精养鱼池300万亩。这些丰富的水域资源孕育了众多的水生动植物。全省现有鱼类176种,底栖动物86种,浮游动植物213种,水生植物164种。

湖北武昌鱼闻名遐迩,洪湖、刁汊湖莲子享誉国内外,主要水生动植物种类占全国50%以上,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水生野生动物有白鱀豚、中华鲟、白鲟、达氏鲟等,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水生野生动物有大鲵、胭脂鱼、江豚、水獭等,省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30种。流经我省1062公里的长江和在我省流长979公里的汉江,是鱼类的天然种质库,它为我省渔业发展提供了宽广舞台和有利条件。

(二)渔业发展概况

湖北渔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改革开放前,是我省渔业的初始徘徊阶段,养殖生产处于低水平,以人放天养为主。到1978年养殖面积仅30万亩,总产量仅11万吨,渔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份额不到1%,处于“千湖之省”吃鱼难的尴尬局面;

二是从改革开放到1990年,是我省渔业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国家“两放”(放开水面经营权和水产品经销权)政策的实施,全省上下迸发出极大的发

展热情,在重视大水面开发的同时,大搞商品鱼基地建设,精养鱼池从无到有,八十年代末达到100万亩,总量达到70万吨,升至全国第二位,缓解了“千湖之省”吃鱼难的问题。

三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渔业在保持量的增加的同时,注重质的提高,到上世纪未,养殖面积达到900万亩,产量突破200万吨,名特优比重达到50%,1996年淡水产品总量跃居全国第一位,彻底解决了“吃鱼难”并进入了“千湖之省”吃鱼优的历史阶段。成为名符其实的水产大省。

四是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省渔业进入崭新的突破性发展阶段,内涵挖潜和外延扩张齐头并进,特别是近几年来,渔业生产一路高歌,亮点纷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并逐步开始向现代渔业过渡。

曾经在14年前以一本《谁来养活中国》震动了中国和世界的美国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2008年来华,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提出: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计划生育和淡水渔业。采访中,莱斯特〃布朗表示:中国的淡水渔业发展得好。这是一个重大贡献,我认为世界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人们需要摄取更多的动物蛋白,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什么是效率最高的动物蛋白来源?美国人是吃牛肉的。但是美国的模式不适合其他国家。我得出的结论是,牛肉是一种效率很低的动物蛋白,因为1磅牛肉带来的动物蛋白需要7磅谷物来换取。也许我们可以多吃点猪肉,禽蛋类食物。此外,淡水渔业在中国很广泛,这恐怕是效率比较高的,可以减少谷物以换取动物蛋白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技术。要知道,中国渔业的产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有的产量加起来一样。可以说,湖北的淡水渔业为全国乃至世界渔业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湖北渔业的主要优势。

湖北渔业的发展,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除了上述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外,还具有下述三个显著优势:

一是科技优势。我省水产科技实力雄厚,水产科技研究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内有中科院水生所、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华农大水产学院、水科院长江所、省水科所等一大批国家和省级水产科研院所,还有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江汉大学、湖北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等一大批大专院校都有专门的水产学科或从事水产科学的研究。这也是我省发展水产不可多得的优势之一。

二是产业优势。首先,渔业在大农业中的比较优势明显,渔业生产的效益明显高于大农业中的其它行业,在相当一部分地区,渔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渔业是较早进入市场的产业,市场经济发育相对完善。其国际化程度高于农业中的其他行业、贸易条件也优于其它行业。再次,渔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由养殖、捕捞、加工、流通、工业、休闲、观光以及科研、技术推广相配套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三是市场优势。从长远看,随着海产品的萎缩,国际国内水产品供应短缺以及由此带动的价格上涨,在捕捞业零增长的情况下,必定对养殖业的依赖性提高,这将给我省发达的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我省由于可养水面和渔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在国际国内水产品市场中将会占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近几年来,全省以水产大县和板块基地建设为引领的规模渔业日益壮大,以“一鱼一产业”为载体的效益渔业稳步推进,以加工出口为龙头的创汇渔业屡创新高,以推进健康养殖为抓手的质量安全渔业日趋加强。水产品产量、淡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内陆养殖面积、池塘养殖面积、苗种产量产值、淡水水产品加工和出口创汇等多项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的领先地位,资金投入成倍增长,为农民增收贡献率大幅增加。

二、“十一五”期间湖北渔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省渔业取得了六个主要方面的大突破:

一是规模渔业发展大突破。“十一五”期间,我省在全省开展了水产板块

建设,几年来,省、市、县实现“三级联动”,2008年板块总面积达到600万亩,占全省已养水面的60%,水产品产量超过230万吨,板块区的产量占到渔业总产量的70%。板块建设过程中,山区的板块建设也实现了历史性发展。襄樊的老河口、谷城等县市级水产板块建设也初具规模。“一品一块”、“一块一品”的规模化、现代化渔业框架基本形成。

二是山区库区渔业发展大突破。山区库区渔业发展随着我省“大水产”战略的启动,得到快速发展。突出表现在三点:一是库区网箱养殖的规模和产量成倍增长。二是山区库区鮰鱼产业异军突起。咸宁、宜昌、十堰等地美国班点叉尾鮰养殖盛况空前,叉尾鮰鱼产量翻了近两番,达到4.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嘉鱼县的叉尾鮰苗种产量达到8亿尾,占据全国80%的市场。三是宜昌、恩施、十堰、咸宁、神农架等地积极开始探索开发山区稀特土著鱼类。

三是水产加工出口大突破。近几年,我省订单渔业、加工出口创汇渔业等外向型渔业增长强劲。全省水产出口额连续翻番,水产加工业发展呈现加工企业建设园区化、加工产品形成系列化、加工工艺逐步精细化的特点,加工档次进一步提高,产品由过去“三食”(食品、食用、食物)系列,发展到保健品、医药品系列。

四是名特水产发展大突破。“十一五”期间,我省名特水产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大突破。以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黄鳝、泥鳅、武昌鱼、甲鱼、乌龟、鲟鱼等名特水产品已初步形成产业。2009年,小龙虾产量达到186371吨、河蟹产量达到60413吨、斑点叉尾鮰产量达到40350吨、黄鳝产量达到88559吨、泥鳅产量达到8517吨、武昌鱼产量达到121951吨、甲鱼产量达到18497吨、乌龟产量达到1393吨、鲟鱼产量达到3037吨。

五是休闲渔业发展大突破。我省休闲渔业具有三大亮点:一是宣传认识到位。自2004年全省休闲渔业工作会召开和出台发展休闲渔业的指导意见后,作为一条渔业多元化发展的新思路,各地加大了休闲渔业的发展力度,

纷纷把休闲渔业作为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二是对资本的吸引力大,建设起点高。仙桃市、孝感市以及武汉市鲁湖渔业科技生态园等都是大手笔的高标准休闲渔业基地,有的投资达5亿多元。三是各大中小城郊遍地开花,全面发展。据初步统计:全省共有休闲渔业场所2000余个,水面达100万亩。年接待休闲人数800余万人次,安排就业6万余人,总产值达20亿元。

六是无公害水产品渔业大突破。“十一五”期间,全省加强了投入品管理,成立了水产养殖用药专家指导委员会,大力推行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组织制定各种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渔药经营登记、水产养殖用药生产、用药、标签登记制度,开展投入品推介。

三、2010年湖北渔业发展形势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近年来全省水产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新形势和严重洪涝灾害带来的新挑战,全省水产系统围绕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全省水产业呈现出结构趋优、集约发展、质效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大灾之年夺丰收保增收的目标,为“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水产养殖面积985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354万吨、比上年增6%;产值达到438亿元、增25亿元,渔业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贡献达25元。

一、着力打造三艘水产航母,主导品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通过把整合全省资源、唱响水产品牌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效作为重要切入点,按照“成立一个协会、制定一个章程、规范一套程序、统一一个标准、注册一个商标”的“五统一”模式,着力打造了“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和“洪湖渔家”生态鱼三艘水产品牌航母。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楚江红”小龙虾品牌新闻发布会为起点,相继成立了省小龙虾产业协会、河蟹产业协会和渔业产销协会等三大协会。通过举办第二届中国湖北(潜江)小龙虾节、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展示交易会、梁子湖大河蟹展示

交易会等活动,以及在中央和省内主流媒体进行集中强势宣传、品牌推介营销、农超对接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举措,使我省三大主导水产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空前提升。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和洪湖渔家生态鱼三大品牌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加工出口继续走俏,国内餐饮消费十分火爆,市场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0%,仅江夏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出口香港就达500吨,全年小龙虾出口创汇达到1.2亿美元。

二、深入推进健康养殖达标行动,水产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在前几年试点示范、推进提升行动的基础上,采取更新完善水产养殖标准、开展池塘生态修复工程、推广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等措施,全面开展水产健康养殖达标行动。一是健康养殖基础更加牢固,规模不断扩大。狠抓水产大县、板块基地建设,推进精养鱼池生态修复和改造升级工作,完成新建高标准板块基地85万亩,改造精养鱼池25万亩,新建出口原料基地15万亩,完成农业部生态修复项目14个,新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2家、省级20家,使我省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144家,全国总数第一。二是抓好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组织开展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等技术培训400多期,培训渔民、技术人员8万人次,全年完成无公害产地认定641个,有效使用无公害认证产品总数达到1021个,无公害渔业认定认证规模总量位居全省农业系统前列。三是试点示范整县推进,渔民标准化健康养殖意识得到加强。长阳、沙洋、公安、洪湖等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深入推进,积累和探索的成功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省局还统一编印了《湖北省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生产过程记录簿》2万册,发放到全省养殖大户手中,努力做到养殖过程有记录、操作有规程、养殖有标准,标准化健康养殖的带动辐射面不断扩大。

三、依靠科技进步助推发展,名特优生产比重显著提高。为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提高水产业科技含量,省局开创性地与华中农业大学、中科

院水生所等在鄂水产科研教学单位建立了务实战略合作机制,先后联合举办了淡水鱼加工、水产发展两个高级研讨活动,在全省建立了20多个良种繁育、健康养殖和病害防治科研示范基地,为水产部门培训、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多名院士专家为水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为推动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全省通过主推十大主导品种、十大实用技术和十大优化模式,深入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带动了养殖结构的大调整和名特优生产的大发展。鄂州市推广高效养殖模式规模达10万亩,“吨鱼万元”名优养殖户达1000家。石首、江夏、公安、武穴等地大力发展鳜鱼规模化专养,使鳜鱼养殖在我省全面兴起,产量超过2万吨。名特优在全省渔业发展中唱起了主角、挑起了重担,养殖比重较2009年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小龙虾、黄鳝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1%、42%,名特优产品新增产值20亿元。

四、壮大龙头带动发展,水产品加工增值步伐加快。根据省委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的战略,我省把优化水产加工布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作为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争取洪湖、潜江两地列入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范围,积极引导优势产品向重点基地集中、龙头企业向加工园区聚集、基地生产与龙头企业配套。洪湖和潜江水产品加工园区集聚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分别达到20家左右,加工产值分别达到20亿元和18亿元。在两大园区带动下,武汉、宜昌、鄂东三个水产品加工园区正在加快发展。通过召开小龙虾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国际甲壳素研讨会、淡水产品加工发展论坛,确定以水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重点抓好淡水鱼和小龙虾废弃料综合开发利用。全省水产精深加工取得了新的突破,多家龙头企业开发的甲壳素及其衍生产品、鱼胶原蛋白、水解氨基酸、鲟鱼鱼子酱等高附加值精深产品实现批量生产,初步形成以常规加工为基础、精深加工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正在努力打造全球甲壳素之都和淡水鱼综合利用中心。目前全省水产加工企业220家,加工能力超过90万吨,实现加工出口3.56万吨,创汇2.3亿美元(含转口),水产品成为全省第二大出口创汇农产品。

五、治标与治本有机结合,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一是建立监管体系。省局成立了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地加快监管机构建设步伐,增强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在全省推广了仙桃市“分片包干、网络监管”、监利县“监管措施到户、技术措施服务到人”和鄂州市“聘请村组干部为监管指导员”等做法和经验,带动全省水产养殖的质量监管措施更加细化具体,监管工作更加扎实到位。二是及时处臵突发事件。针对“小龙虾导致肌肉溶解”事件和多省长江野生鱼被检出含环境激素,可致性早熟报道事件,我们及时成立应急小组、制定应对预案,组织开展质量安全状况摸底调查,并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抽样检测结果,为媒体正面报道提供了客观依据,避免对小龙虾产业造成实质性的冲击,保住了小龙虾产业发展难得的良机。三是抓好专项整治。组织开展水产苗种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以自查、督查和交叉检查形式,对主要的苗种场和养殖基地进行了检查,督促存在问题的单位限期整改到位,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提高了养殖户的责任意识。从部省抽检结果看,全省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7.7%,世博会和亚运会期间的供沪、供粤水产品检测合格率100%,重要节日水产品检测合格率100%,保障了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

六、深入开展渔业资源养护工作,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全省深入推进生态渔业建设,圆满完成长江禁渔和小龙虾禁捕工作,突破性开展增殖放流,实现了渔业互助保险开门红,形成了渔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落实禁渔管理制度。连续九年实现了禁渔期“江中无渔船、岸边无网具、市场无江鱼”管理目标。首次开展的小龙虾禁捕工作稳步推进,各地强化监督检查,做到令行禁止,使野生小龙虾资源得以繁衍生息。二是全方位开展增殖放流。全省共放流经济鱼类5.7亿尾、增5%,放流中华鲟、胭脂鱼等保护物种9万尾,并在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四大家鱼标志放流、全人工中华鲟子二代放流、三峡两坝间放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实施、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三是

持续强化种质资源保护。新增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1个,使我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达到19个,其中国家级17个;全省人工养殖大鲵突破60万尾,年苗种生产能力过10万尾,大鲵产业走上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发展之路;水产部门还参与了7个大型涉渔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四是着力推进渔业互助保险工作。建立了覆盖全省的73个渔业互保机构,吸纳参保渔民2万余人,缴纳保费超过300万元。五是认真贯彻落实燃油补贴政策。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活动,重新核定了渔船数据,及时发放燃油补贴,渔船管理和油补工作趋于规范。六是多种形式开展渔业执法宣传。组织开展了“生命长江”、“媒体看禁渔”、“中华鲟世博游”、渔业执法文明窗口创建、“五五”普法宣传、送法送农资下乡等活动,充分展示湖北渔业形象。这些措施为保护水产种质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湖北渔业的发展趋势

两保一争

一、保地位:1、改造鱼池,2、改良品种

二、保品质:1、健康养殖。2、质量监控

三、争强省:1、依靠科技进步,2、转变发展方式

《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主要内容

《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主要内容 一、关于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3—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关于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其中:市域为孝感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891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为市辖孝南区、云梦县及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的行政辖区,总面积168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东向、南向和西向至孝南区行政辖区界,北至福银高速,面积共计727平方公里。 三、关于城市发展目标。推进产业跨越,建设经济强市;推进城镇跨越,建设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文化跨越,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推进动力跨越,建设创新城市;推进民生跨越,建设人民幸福城市。通过推进“五个跨越”,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打造“湖北的苏州”,建设“魅力孝感”。 四、关于城镇化发展目标。市域城镇化水平2015年达到55%;2020年达到60%以上;2030年达到70%左右。 五、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城乡一体化走在全省和武汉城市圈前列,到203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0元,城乡居民生活富裕,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生活全面小康的中等发达城市。 六、关于城市性质。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华孝文化名城和具有水乡园林特色的宜居休闲城市。 七、关于城市规模。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近期(2015年)70万人左右,中期(2020年)90-100万人,远期(2030年)115-125万人。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为近期(2015年)75平方公里,中期(2020年)90-100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115-12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八、关于城市发展方向。未来城市建设用地整体上以向东和东南发展为主,向北、西、南适度扩展。 九、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分区。为“一城一区,一核多片”结构。“一城”为孝感主城区,“一区”为孝感临空经济区;“一核”为王母湖、野猪湖组成的城市生态绿核,是孝感中心城区的绿肺。“多片”为老城片区,以居住生活、商业服务、文化旅游等职能为主。东城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片区以汽配、电子、机械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和物流业为主导产业,并结合邓家河湿地公园配套居住、服务功能,远期考虑由单一的工业区向综合性城市组团转变。东城

浅谈浙江海洋渔业经济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浙江海洋渔业经济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姓名杨从戎专业渔业学号1111091036 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的分析,提出在浙江准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时,所面临着新一轮挑战。以及如何在这样的情势下,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发展对策,以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浙江省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浙江历来是一个海洋大省,在浙江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海洋经济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增长点;我们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要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建设[1];浙江省也被列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省。这都给浙江渔业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浙江省的海洋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全国的海洋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浙江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现状 浙江省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海洋渔业,加上浙江渔民有着“技术好,肯吃苦,会钻研”的特点,浙江省海洋渔业发展十分迅速。据《浙江渔业》杂志报道,每年浙江省海洋渔业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近十分之一,在国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浙江省现有渔业乡(镇)82个,渔业人口165.55万,渔业劳动力78.69万,有省级以上养殖示范基地33个,国家级原种水产场3个,省级水产原种场10个,并涌现出73个特色渔业乡镇,形成10多个优势产品[2]。渔业的发展,促进了浙江经济的繁荣兴盛,并在沿海区域范围内形成了渔需物资供应、水产品加工和渔船建造等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着悠久历史的浙江海洋渔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依然是浙江沿海渔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2 浙江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现存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1 捕捞过度,渔业资源衰退 近年来,捕捞船只数量、吨位都在逐年增加,一些杀伤力巨大的渔具的滥用,使得现有的渔业资源已经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捕捞。渔船年捕捞量持续超过年可捕量,致使捕捞量增长的速度超过海洋渔业资源的自我恢复速度,捕捞压力过大,这些都使东海渔场出现渔业资源日渐衰退的问题。 同时,近年发现不少经济鱼类在幼年时期就被捕获,渔民在无大鱼可捕以及利益的驱动下,很少考虑放生幼鱼,从而使捕获物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日趋严重[3]。另外,大量使用帆张网、流动张网等也严重损害了幼鱼资源,这也是影响渔业资源自我恢复与补给的因素之一。

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二)发展特点 1、宜渔水域快速增加,渔业发展潜力显著增强 (1)是全县现有小型以上水库32座(其中:小一型10座、小二型22座),总面积4589.2亩,水库库容量3175万立方米; (2)是正在启动实施白安河、毛竹林等3座小一型水库和詹家湾等4座小二型水库建设,又可以增加水库面积1629亩、新增水库库容量1240万立方米; (3)是构皮滩、大花、格里桥、南江、紫江等5个电站将相继建成,5年内开阳将形成总面积32.12平方公里的淹没区,新增水面48795亩(其中:构皮滩水库—开阳库区40935亩、大花电站—开阳库区2365亩、格里桥电站—开阳库区1757亩、南江电站库区1318亩、紫江电站—开阳库区

2420亩),可新增加库容量19.48亿立方米。5.5万亩大水面为开阳渔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发展潜力显著增强。 2、池塘、山塘、水库养殖发展步伐加快 近年来,随着渔业养殖比较效益变化,开阳渔业养殖结构逐步调整,从20xx年以前以稻田养殖为主逐步调整为以池塘、山塘、水库养殖为主的结构模式,20XX年,池塘、山塘、水库养殖面积增加到250.47公顷,水产品产量达166吨、占养殖产量的61%,总产量的53%。 3、特种养殖起步,设施渔业从无到有 20xx年,我县申请国开资金实施《开阳花梨田坝大鲵养殖小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大鲵养殖房280平方米、专用养殖池100口、配套饵料鱼养殖池塘1560平方米,饲养大鲵170尾。该小区建设标志着我县特种养殖已起步实施,设施渔业从无到有。此外,通过考察选址,冯三双山、双流三合等地有流水资源,为下一步特种水产养殖开发创造了资源条件。 4、执法力度加强,渔政管理工作有新的突破

自贸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2086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13037143.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20860←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9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nZhuangFenXiQianJingYuCe.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自2001年以来,我国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周边自贸平台和全球自贸区网络,不仅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政治经济效应,而且为我国经济贸易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3年底,我国正在建设18个自贸区,其中已签署12个自贸协定,正在谈判6个自贸协定。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自贸区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 0年)显示,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它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结合国外经验以及市场预期,上海自贸区在贸易、税收、金融和投资四大领域值得期待。从国外自贸区发展范例来看,信息服务、地产、物流、国际贸易、金融、航运服务六大行业有望在自贸区建立或发展过程中受益。 自贸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让许多地政府侧目。目前,天津东疆、广东前海、南沙、横琴、白云空港、浙江舟山、重庆等城市均采取不同策略,争取自由贸易区试点机会。 《中国自贸区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年)》依据国家权威机构及自贸区相关协会等渠道的权威资料数据,结合自贸区行业发展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对自贸区行业进行调研分析。 《中国自贸区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年)》内容严谨、数据翔实,通过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自贸区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自贸区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策略。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自贸区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年)是自贸区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自贸区行业发展趋势,洞悉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北省人民政府 本纲要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十三五”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全省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紧紧围绕“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总目标,坚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不动摇,坚持竞进提质、效速兼取不松劲,遵循“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全面推进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建设,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始终保持高于全国、中部靠前的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总量跨越提升。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96万亿元,由“十一五”末的全国第11位上升到第8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5亿元,提前两年完成翻一番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达到2.9万亿元,五年累计完成10万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千亿元产业由7个增加到17个。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7万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5.2个百分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2015年达到540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docx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 当今世界的渔业在高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形势下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世界渔业发展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各个经济时代的主要区别不是生产什么,而是怎样生产”。在新技术革命时代,渔业生产的对象没有变,仍然是仍然是捕捞、养殖、加工、销售等,但科学技术对怎样捕捞、怎样养殖、怎样加工、怎样销售、怎样管理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尽管世界渔业的资源量在衰退,而渔获量却在增加,养殖产量在大幅度地增长,水产品主要来自捕捞的比例正在改变,这主要利益于科学技术的推进。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资源危机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使社会飞速地发展,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也带来了危机,而最终摆脱危机的办法还得依靠科学技术,这就是高科技时代发展的辩证。 一、世界渔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1、渔业正成为人类食物生产的重要领域 今天,世界人口每年以8700万的速度增加,而耕地则从1961年的人均0.44公顷降到目前的0.26公顷。预计到2050年将下降到0.15公顷,土地将出现严重短缺的局面。然而,今天人类食物的90%是在耕地和牧场上生产的,只有10%来自地球的水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人增地减粮食紧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而是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世界经济要持续发展将更多地依靠海洋,如何开发海洋和内陆水域,如何开发新的食物来源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的战略问题。一场全球性的“蓝色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人们曾把本世纪60年代通过矮化基因育成的稻麦高产品种,称之为“绿色革命”,后来又把畜牧业上的重大技术变革的成就称之为“白色革命”,把向水域索取食物的重大技术变革称之为“蓝色革命”,把耕海牧渔看作是节粮、节水、节地型立体农业的一部分。水产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各国渔业部长级会议和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都特别强调了发展渔业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6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主要渔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建设海洋农牧场,用农牧化的手段增殖水产生物,成倍地增加资源量。从海藻中提取食物的技术为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来源展现了光明的前景。尽管目前从海藻中提取的食物还很有限,但科学家们预测说,假如使太阳能转换成海藻化合物储能的转换率为2%,从海藻中提取人类食物的提取率为5%,地球上海洋可栽培面积总数约有200亿公顷,这就是说,将来海洋牧场规模化发展起来后,足够维持相当于200亿人口的生活所需。 2、水产增养殖业异军突起 自60年代日本、美国和苏联等国家提出海洋“栽培渔业”的设想后,世界水产增养殖业得到很大发展。增养殖的种类向多元化发展,人工培育苗种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一些优良增养殖品种如牡蛎、扇贝、鲍、海带、紫菜、裙带菜、鲑鳟类、鲆鲽类、鲷类、鲈鱼类等种类突破了工厂化苗种生产难关,养殖技术不断完善,网箱、拦网、筏式和延绳垂下式养殖、开放海域网箱养殖系统普遍得到采用,达到很高的产业化水平。自7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海水增养殖业的开发与利用,技术发展很快,不少种类育苗实现了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人工饵料专业化高效率生产,外海网箱养殖系统被普遍采用,使生产由近岸性向外海性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渔业科技进展现状及趋势 当今世界的渔业在高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形势下立即迈向二十 一世纪。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正深刻阻碍着世界渔业进展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讲:“各个经济时代的要紧区不不是生产什么,而是如何样生产”。在新技术革命时代,渔业生产的对象没有变,仍然是仍然是捕捞、养殖、加工、销售等,但科学技术对如何样捕捞、如何样养殖、如何样加工、如何样销售、如何样治理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尽管世界渔业的资源量在衰退,而渔获量却在增加,养殖产量在大幅度地增长,水产品要紧来自捕捞的比例正在改变,这要紧利益于科学技术的推进。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迅猛进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资源危机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使社会飞速地进展,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也带来了危机,而最终摆脱危机的方法还得依靠科学技术,这确实是高科技时代进展的辩证。 一、世界渔业进展的总体趋势

1、渔业正成为人类食物生产的重要领域 今天,世界人口每年以8700万的速度增加,而耕地则从1961年的人均0.44公顷降到目前的0.26公顷。可能到2050年将下降到0.15公顷,土地将出现严峻短缺的局面。然而,今天人类食物的90%是在耕地和牧场上生产的,只有10%来自地球的水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人增地减粮食紧差不多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而是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世界经济要持续进展将更多地依靠海洋,如何开发海洋和内陆水域,如何开发新的食物来源差不多成为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的战略问题。一场全球性的“蓝色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人们曾把本世纪60年代通过矮化基因育成的稻麦高产品种,称之为“绿色革命”,后来又把畜牧业上的重大技术变革的成就称之为“白色革命”,把向水域索取食物的重大技术变革称之为“蓝色革命”,把耕海牧渔看作是节粮、节水、节地型立体农业的一部分。水产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拓展人类生存与进展空间的必定趋势。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各国渔业部长级会议和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都特不强调了进展渔业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6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要紧渔业国家

新农村建设的例子

新农村建设的例子 【篇一:新农村建设的例子】 维普资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绿化”等五化为重点的整体建设。 筲理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但摆环境治理该市通过推广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实现畜粪的户集、 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工作在我们面前的实际状况是,仅衣村的 交通、不通讯、自来水、无害化处理,并按照“ 衣田水利设施 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且文化、教育、生机制,集巾收集处 理农村生活垃圾。 卫等社会事业发展也相当滞后,尤其是衣民收入水平明显偏 低,收难度偏大,民生活宽裕这个最终目标的实现还有增衣 乡风文明:海南文昌市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近几年来,海南文昌 市以建设生态环境、建立生态文发展生态经济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相当的难度。 面对诸多建设内容各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协化、调发展,力而行,因地制宜,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综合动。 量各地目前已经取得的建设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典型案例: 分级引导:该市根据广大衣村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别 确定了省级文明生态村创建标准和市级文明生态村分生产发展:河北秦皇岛“ 田野车间”带动农村经济最近,河北秦皇岛衣村广袤 的田野上,看不到厂房设备创建标准。 的露天“ 田野车间” 又悄然火起来。 是以千家万户生产为这整合力量:市发挥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参 与作用,文明该依托,按“ 公司+衣户”模式搞经营出现的新景观。 生态村建设对海内外乡亲产生很好的“ 召效应” 感,广大华龙头 企业带动枉村:秦皇岛永平牧业公司是引领农民发侨和外出工作人 员纷纷支持文明生态村建设。 展牧草种植、肉羊养殖业的一个“ 总厂” ,与8个乡镇农户签订了入盟合同,负责提供品种改良,技术指导一条龙服务。 管理民主:河北青县探索出民主管理“ 青县模式” 河北青县探索的 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民主治理新模式,其核心是“ 党支部领导,

天门市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天门市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门经济发展经历了逐步复苏、全面发展、快速发展、稳步发展四个阶段。地理位置优越,东接武汉,西通荆宜,位于武汉与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宜昌的中点,南濒汉江黄金水道,北枕三峡过境铁路。紧衔107、318国道,沪蓉、沪渝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复线(随岳高速)纵贯市境南北。交通条件好。天门市农业基础好,素有棉乡的美誉。随着天门市经济开发区的建立,经济逐渐发展。天门市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基本功能定位为:武汉城市圈现代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休闲度假旅游度假基地、现代物流副中心。天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市域北部属于大洪山余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前沿平岗,西部和中部为平原的地带,东部为滨湖地区。境内有四大水系,即东北部的汉北河水系;中部的汈汊湖水系;东南部的沉湖水系及汉江外滩水系。天门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在997~1200mm之间。天门市是中国内地著名侨乡,湖北省的重点侨乡。天门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有78,000多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有归侨500多人,侨、港、澳眷属82,000多人。天门华侨出国始于18世纪末,先后经历了北上(欧洲)时期、南下(东南亚)时期和新移民时期等几个阶段。 天门市的发展现状。农业上,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天门市的优质棉、优质稻、双低油菜、瘦肉猪和特色水产品已纳入湖北省农业板块基地建设行列;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合作组织不断发展;科技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工业上,现已形成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医药化工、食品加工为支柱的工业经济格局,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业上,近几年来在现有的陆羽公园,石家河文化旅游区,长寿山等旅游景点的基础上,又重新修建了东湖和西湖,作为天门有名的东西湖,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周边地区的发展。目前,小磨香油、天门土鸡蛋、黄花菜、酱鸡酱鸭、杨场酱品、天门烤鱼、汉江腊鱼等大批天门土特产品成为馈赠亲友和外来游客的必选商品。《茶经》竹简、茶具、陆羽纪念盘、书画作品、扇品、茶香被以及蓝印花布等旅游纪念品也深受外来游客的青睐。随着农副产品加工的深化和工艺品开发的进步,随着天门旅游市场的逐渐升温,天门旅游商品将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不断增加新的产品。天门旅游业毕竟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比较滞后,目前仍然是一个弱势产业。全面完

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名单

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名单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名单: 河北省藁城市南孟村 天津市宁河县盆罐村 北京市大兴区北浦洲村 山西省太谷县郝村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巴音图嘎嘎查 辽宁省灯塔市新生村 吉林省农安县东白鸰村 黑龙江省双城市新兴满族村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八五七农场(农垦)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大西江农场(农垦) 上海市嘉定区毛桥村 江苏省姜堰市河横村 浙江省德清县杨墩村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岗村 福建省永安市八一村 江西省高安市卢家村 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 河南省延津县集南村 湖北省仙桃市栗林嘴村 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

广东省惠阳区阳光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大皇后村 海南省琼海市中洞村 海南省农垦总局南田农场(农垦) 重庆市九龙坡区高峰寺村 四川省仪陇县九岭场村 贵州省余庆县光明村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茨营村 西藏自治区曲水县才纳村 陕西省礼泉县白村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 青海省湟中县班仲营村 宁夏吴忠市北门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努尔巴格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三团(农垦)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永定区沙堤乡郝坪村 武陵源区索溪峪土家族乡河口村 桃江县马迹桥镇三里村

赫山区泥江口镇塘湾村 北湖区保和乡小埠村 宜章县城南乡寿福村 蓝山县毛俊镇毛俊村 零陵区黄田铺镇鹧鸪岭村 芷江县禾梨坳乡古冲村 鹤城区石门乡双村村 娄底经济开发区大埠桥办事处中阳村冷水江市铎山镇眉山村 吉首市河溪镇马鞍村 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 望城县白箬铺镇光明村

浏阳市沿溪镇沙龙村 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村 株洲云龙示范区云田乡云田村株洲县渌口镇杨梅村 昭山示范区昭山乡马鞍村 韶山市韶山乡竹鸡村 蒸湘区雨母山乡雨母村 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 邵东县石株桥乡公田村 洞口县石江镇江潭村 华容县万庾镇黄山村 湘阴县新泉镇王家寨村

十堰未来的发展趋势

湖北省十堰市“十二五”规划蓝图 首先,湖北省十堰市加快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我市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根据我十堰市的特点,确立了“把十堰建设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10多条城区主干道和万亩山地整理,使城区发展空间扩大了30平方公里;机场、铁道、高速公路、码头等立体交通网络正在抓紧建设。再者,全市加快发展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我市的城市化率由五年前的29%提高到41%,人均GDP从五年前的0.96万元提高到1.9万元,达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标准值(1.6万元至3.2万元)。这些都为我市“十二五”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性中心城将实现“三个一百” 实现“两个目标”,就是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成为鄂渝陕豫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三区一中心”,就是要全力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级汽车产业集聚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实施“四大战略”,就是要坚持实施工业兴市、生态立市、旅游活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五大建设”,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十堰建设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 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通俗指标,十堰市概括了“三个一百”,即力争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一百平方公里,城区人口接近一百万人,建成“百万辆级汽车城”。

重点项目约600个总投资6000亿元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发改委对全市的项目梳理入库。目前,已初步纳入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约600个,总投资6000亿元以上。这些项目包括武当山机场建设、百万辆级汽车城项目、竹山竹溪百里城镇带建设、十(堰)巫(溪)高速公路、三门峡—十堰—宜昌铁路、武汉至西安高铁等等。

世界渔业组织发展现状与趋势

渔业是指包括内陆和海洋水域捕捞野生鱼类资源,以及经放养增殖和各种水产养殖而获得鱼类产品的产业。渔业在世界食品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全球有4000多万人从事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鱼类是含有丰富蛋白质、重要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来源。全球鱼类在人类消费的动物蛋白中约占16%,这一比重在各地区有所差别,亚洲约占22%,非洲占19%,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占7%左右。鱼类食品增加,对改善人们生活、提高营养水平、促进健康长寿都有一定作用。 世界渔业在本世纪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一是全球渔产品供应短缺不断明显的趋势。有关分析结果显示,未来20年中,全球渔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约 1.5%左右,渔业增产跟不上世界人口增长步伐。加上全球绝大多数渔业资源遭到破坏或过度捕捞,渔产品供应短缺将进一步加剧,短缺的结果将直接导致渔价飞涨。 二是水产养殖业在全球渔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趋势。由于过度捕捞,野生鱼的产量已接近其再生能力,捕捞产量开始停滞不前,但全球对水产品的需求量有增无减。于是养殖业成为弥补水产品供求巨大缺口的主导力量。 三是渔业生产力的提高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的趋势。渔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主要通过科技进步来实现。科学技术在世界渔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遥感技术、信息化、自动化、新原料、增氧技术、水处理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渔业生产力。英国通过其雄厚的科技实力,开发了一种工厂化养鱼装置,可以在20-30个星期内,使2英寸的幼鱼长到2磅,相当于在自然环境中2年的成长量。因此,加强渔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渔业生产技术,做好技术成果储备,提高应对渔业发展变化的能力,已广受世界各国关注。 四是渔业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的趋势。最典型的就是世界休闲渔业从20世界60年代开始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迅速崛起。随着时代的发展,渔业逐步实现了与休闲、娱乐、健身、旅游、观光和餐饮的有机结合。渔业内容的充实,为渔民、渔业创造了更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五是国际市场对淡水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全世界水产品产量主要来自于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分析表明,海水养殖通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已达到水体能够承受的高峰区段,世界大型沿海渔场捕捞量已达到饱和或超过天然生产能力,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阶段。同时,随着国际社会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强化了对环境和渔业资源,特别是公海渔业资源的保护。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与世界海洋水产品生产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将为淡水渔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六是国际渔业贸易壁垒不断叠加的趋势。在渔业的持续发展中,发展中国家增长的产量几乎全部输往它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60%以上的出口水产品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此,渔业生产对国际贸易的依赖越来越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对水产品的安全高度重视,设立了许多保护性的非关税壁垒。 2005年世界渔业发展概况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2005年发布的世界水产品贸易报告显示,2001年至2003年,鱼类产

自贸区研究报告:发展现状分析

自贸区研究报告:发展现状分析 2015 年,商务部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完善自贸区整体布局,取得新成就。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 年中国自贸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签署并实施14 个自贸协定,涉及22 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欧洲等地区。这些协定分别是我国与东盟、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巴基斯坦、冰岛、瑞士、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新西兰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我国也正在推进多个自贸区谈判,包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日韩、中国-海合会等自贸区谈判。总体来看,自贸区建设促进了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取得了互利共赢的成果。2015 年我国自贸区建设主要进展如下: 一是成功签署并实施中韩自贸协定。经过2 年多的谈判,2015 年6 月1 日,商务部高虎城部长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部长尹相直在韩国首尔签署 中韩自贸协定。在完成各自国内程序后,中韩自贸协定已于2015 年12 月20 日生效。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签署的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对中韩双方而言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协定,实现了利益大体平衡、全面、高水平的目标。根据协定,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等共17 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新议题。同时,双方承诺在协定生效后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

高等院校对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与对策

高等院校对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与对策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为促进我国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所提出的新时期的历史任务?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基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以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结合实际论述了辽宁省高等院校为该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辽宁省高等院校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以此为契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教兴农;高等院校;辽宁省 Functions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Liaoning Province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proposed in the new times, which improv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ural civilization of material and spirit and accelerates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As the bas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practic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pporting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were expounded,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supporting process were elaborated. Key words: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lying 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iaoning province 1高等院校对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1为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参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有学者预想中国农业的未来是“精细农业”?“生态农业”?“知识农业”?“社会化大农业”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农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大[1]?高等院校的主要功能之一在于培养人才,因此,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辽宁省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内的农科专业以及高等农业院校通过人才的培养与输送,能够为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持?目前,辽宁省共有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铁岭农业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等农业院校,同时截至2007年,辽宁省普通本专科生中就读农学学科的人数分别为 6 393人和10 032人,分别占普通本科在校人数的1.21%和普通专科在校人数的4.00%[2],为辽宁省新农村建设储备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当前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一、当前中国渔业现状 中国渔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期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的阶段,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自1990年起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渔业的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可持续.为了减缓海洋捕捞产量高速增长对资源造成的压力,对海洋渔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自1999年开始,首次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目标,后又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制度。自2002年起,为减缓新的海洋制度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的影响,国家实施了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连续三年由中央政府出资对渔民报废渔船实施补贴,引导渔民压减渔船,退出海洋捕捞业。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在3-4%左右,呈现稳定的态势;其中养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而捕捞产量已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2002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565万吨,较上年增长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433万吨,比上年下降22%。 由于国家加大了渔港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在产业政策上予以扶持,我国渔业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有一定提高;同时由于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对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调整,狠抓产品质量,使渔业效益明显提高,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二)水产养殖继续保持快速的态势,而且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深水网箱养殖势头迅猛, 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2002年水产养殖面积达6815千公顷,养殖产量达290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平解决%,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64%,其中名特优产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明显增加。 (三)水产品贸易持续增长,远洋渔业质量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渔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渔业格局。随着国家减船转产计划和远洋渔业 的优惠政策的实施,远洋渔业特别是大洋性公海渔业得到较快的,入渔船数和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管理更加规范、目前,我国共有1800多艘远洋渔船作业于世界三大洋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管辖海域、问时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近年来也得到迅速的,优势水产品的出口市场已基本形成,除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出口市场外,对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有较大的增长;形成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的国际市场格局、2002年我国水产品对

湖北省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湖北省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湖北省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量情况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湖北省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量情况重要指标即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本科毕业生数量,专科毕业生数量等,把握湖北省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量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湖北省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湖北省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量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湖北省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量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机构和个体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湖北省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量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湖北省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湖北省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湖北省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占全国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湖北省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湖北省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湖北省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同全国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湖北省本科毕业生数量指标分析 (7) 一、湖北省本科毕业生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本科毕业生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湖北省本科毕业生数量占全国本科毕业生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湖北省本科毕业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湖北省本科毕业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本科毕业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渔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共3篇)

渔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共3篇) 第1篇: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我国水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渔业经济获得了稳步发展。渔业在经济发展、国际贸易、食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都逐步占据着重要地位。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类生活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更是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问题,包括渔业在内的各个行业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渔业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相应程度的破坏,产业经济结构等都受到了重要的影响,进而制约了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1渔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2015年渔业数据显示,全国渔业生产稳定、市场活跃、出口增

长。据统计,2015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183.76万t,进出口总额66.2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93%和增长0.34%。其中出口量93.34万t,出口额46.33亿美元。进口量90.41万t,进口额19.9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9.77%和11.07%。贸易顺差26.43亿美元,同比增加5.18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定,出口贸易也有较快增长。生产稳定发展,市场交易较为活跃,价格水平总体偏弱。与此同时,渔业安全形势亟待解决,国际贸易市场压力巨大[1-3]。 1.2渔业产业结构情况 目前,我国渔业经济效益偏低。渔业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渔业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劳力、水域资源、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组合状态不佳,科技化水平低,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严重,内陆城市渔业产业结构由于经济发展因素以及匮乏的气候、水域资源,目前整体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农户仍以个体养殖为主,并采用以池塘为主要生产模式的传统养殖方式。渔业产业合作组织仍不健全,产业与科技脱节,水产科研没有用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渔业生产力的发展。近几年,我国逐渐重视渔业产业化发展,先后提出加强渔业渔政管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渔业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以促进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4-6]。

关于全国自贸区发展运行情况比较分析

全国自贸区发展运行情况比较分析 目录 第一节自贸区行业现状及特点 (2) 一、自贸区运行现状 (2) 二、自贸区行业特点 (3) 三、四大自贸区对比分析 (4) 四、自贸区发展趋势 (5) 第二节我国各自贸区分析 (6) 一、上海自贸试验区 (6) 二、天津自贸试验区 (7) 三、福建自贸试验区 (11) 四、广东自贸试验区 (12)

第一节自贸区行业现状及特点 一、自贸区运行现状 目前我国自贸试验区包括天津、广东、福建自贸试验区。 数据来源: 图1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 我国主要的自贸区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实施范围从最初的28.78平方公里海关特殊监管区,扩大到120.72平方公里,增加了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 2014年,航海自贸试验区完成经营总收入约1.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2%,其中商品销售额约12.5万亿元,增长约11.5%;航运物流服务收入约1100亿元,增长约19%。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45家对外直投达123亿美元。他指出,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创新外商投资审批方式,完善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实到181.7亿美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45家,累计达到490家。上海还推动外贸转型升级,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加快发展。

二、自贸区行业特点 (一)行业定义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最早起源于于2013年8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 Trade Zone 缩写FTZ):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这种方式属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即某一国(或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地盘作为市场对外做买卖(贸易),对该地盘的买卖活动不过多的插手干预、且对外运入的货物不收或优惠过路费(关税)。 与国际上传统自由贸易区(FTA)不同的是,传统自由贸易区是多个国家一起玩,游戏规则多国共同制定;而这种方式是一国在自己的地盘玩,自己地盘自己做主,游戏规则自己制定。 (二)自贸区运行模式 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深入推进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四个领域的制度创新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成果。其中,27项改革事项已经先后在全国或部分地区复制推广。包括境外投资备案管理制度、外商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制度、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年度报告公示、贸易监管、跨国公司外汇资金运营管理等事项。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为适应全球贸易投资格局及规则标准体系新变化,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产物,是我国经济的新试验田,承载着为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的任务,同时也扮演着国家实施自贸区战略、提升区域合作水平的先行者角色。 (三)自贸区建设的成效 一是自贸区促进了与自贸伙伴贸易和投资的增长。随着与各贸易伙伴自贸协定的进一步实施,关税将不断降低或取消,自贸协定促进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二是自贸区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自贸区建成后,我国和自贸伙伴之间的市场准入条件将进一步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也将更加规范、透明,自贸协定的各项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进出口的成本,有利于各方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自贸区提供了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带动了沿边地区经济合作。自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