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6-0921-04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

王富喜,孙海燕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中国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遵循全面性、主导性、可行性、科学性等原则,构建了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对山东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重点对基于17地市的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异特

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人居环境指数明显地表现为东优西劣;基础设施指数则表现出典型的“两高两低”特征,由东向西高低峰谷交错递减;而经济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生活方式指数三者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吻合,且基本与城镇化发展指数成正相关,大体呈“┣”型分布。关键词: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均方差权值法;山东省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Urbanization )或称城市化、都市化,最初由西班牙工程师A.Serda 于1867年在《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其基本含义是指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镇的集中。时至今日,城镇化早已突破了人口空间转移的内涵限定,逐渐演变成一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过程[1]。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山东是一个拥有9300万人口的经济大省,也是近年来经济非农化速度较快、非农化程度较高的省级行政区。但与广东、浙江等发达省份相比,山东省的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据统计,2006年以城镇人口比重表征的城镇化水平,山东比广东低16.9个百分点,比浙江低出10.4个百分点。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许多地方政府相继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2]

。本文以相关统计资料提供的数据为

基础,试图通过多指标的综合测度,分析和评价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状况,揭示区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完善城乡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研究内容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文章以山东省所辖的17地市(内含济南、青岛两个副省级城市)作为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分析的基本地域单元。相关计算及直

接采用的原始数据,主要引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07》及《山东统计年鉴2007》,部分数据来自2007年的山东省各地市统计年鉴。1.2指标选取

研究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首先,必须对区域城镇化发展程度有一个全面的客观认识。如前所述,城镇化是一种涉及面极其广泛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对其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显而易见应该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方法。遵循全面性、主导性、可行性、科学性等原则,借鉴他人研究成果[2-6],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活方式、人居环境等5个方面,共选取27个指标,构建了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Tab.1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目标层

系统层指标层

经济发展

人均GDP 、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非农劳动力比重、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

社会发展

城市化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教育事业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基础设施每万人拥有的公共汽车、

自来水受益村比例、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公路网密度生活方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电话普及率人居环境

森林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每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平均每平方公里SO 2排放量

收稿时间:2009-02-11;修回时间:2009-05-20基金项目:鲁东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编号:LY20063202)阶段性成果。

第29卷第6期经济地理Vol.29,No.62009年6月ECONOM IC GEOGRAPHY Jun.,2009

镇化发展水平

1.3研究方法

有关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目前比较常用的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关联聚类法等等。为了尽量减少和消除研究中的主观因素及某些客观局限,本文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对各属性指标进行赋权,并据此对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和量级导致的各种不同属性指标的不可比性,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标准化的方法很多,此处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于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大,对评价结果的正向作用越大)和负向指标(指标值越大,对评价结果的反向作用越大),分别采用式(Ⅰ)和式(Ⅱ)进行处理,并以此作为各指标下各样本的属性值。

Y ij =(x ij -min xj )/(max xj -min xj )(Ⅰ)Y ij =(max xj -x ij )/(max xj -min xj )(Ⅱ)式中:x ij 为样本i 、指标G j 的原始数值,max xj 和min xj 分别为G j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Y ij 为样本i 、指标G j 的极差标准化值,即属性值。

第二步,计算Y j 的均方差σ(G j )。

σ(G j )=

1n -1n

i =1

Σ(y ij -y j )2

(Ⅲ)第三步,计算Y j 相对于各自子系统的权重系数

w j 。

w j =

σ(G j

)m

j =1Σσ

(G j

)(Ⅳ)

式中,m 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活方

式、人居环境等五个子系统各自所包含的指标数。

第四步,计算各指标基于其权重系数与属性值的得分F ij 。

F ij =w j Y ij

(Ⅴ)

第五步,计算各子系统的得分Z I 。Z I =m

j =1ΣF ij

(Ⅵ)

第六步,将目标层和系统层作为一个新的系统,并把各子系统的得分作为属性值重复上述的第二、

三、四步,即可求出各子系统相对于目标层的最终得分,把五个子系统的最终得分加总,即可求出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2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特征

以山东省17地市为样本,按照上述的方法、步骤,对基于表1指标体系的各变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山东省区域城镇化各子系统发展指数及其综合水平得分指数(表2),并据此绘制出城镇化发展空间分异示意图(图1)。由表2和图1不难看出,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极不平衡,空间分异特征极其明显。其中,基础设施指数表现出典型的“两高两低”特征,由东向西高低峰谷交错递减;人居环境指数则明显地表现为东优西劣;而经济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生活方式指数三者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吻合,且基本与城镇化发展指数成正相关,都大体呈“┣”型分布。2.1社会经济发展

表22006年山东省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其排序

Tab.2

The regional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and sorting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2006

地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活方式人居环境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位次指数位次指数位次指数位次指数位次指数位次威海

0.14143青岛0.14911东营0.13024济南0.14772淄博0.11226烟台0.09129莱芜0.09508泰安0.11325潍坊0.085711济宁0.09827日照0.069713枣庄0.09129临沂0.061914聊城0.060415滨州0.076312德州0.050816菏泽

0.0330

17

0.16370.14820.15480.15320.14380.10640.12730.07050.10740.06950.06810.09140.04990.05360.05180.03370.0283

1423586107111291513141617

0.15340.14350.13770.09460.14500.10110.15930.10990.09580.12670.10960.10730.09660.10420.09350.06230.0001

2451431117136891210151617

0.17490.19240.19060.20160.14800.15350.08400.13180.11650.06560.05390.06400.06070.06910.08830.05030.0046

4231651078121513141191617

0.16070.11950.09950.10840.06420.13180.10610.12280.11430.10260.13180.04600.12860.09800.04740.10920.1219

1713101521158122174141696

0.79400.75270.71280.70550.61310.58400.57170.54810.51970.46240.43300.39980.39770.38530.35740.30630.1878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922经济地理第29卷

图1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空间分异示意图Fig.1Distribution of spatial disparity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社会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格局呈现“┣”型结构,具体表现为:①半岛地区高于内陆;②核心区高于边缘区。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几个地市分别为威海、青岛、济南、东营和淄博,全部属半岛地区或核心地区,而发展水平最低的菏泽、德州、聊城、临沂等地市无一例外均位于边缘区。总体而言,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市,其社会发展水平也较高,但两者并非完全吻合。表明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往往并不是完全同步的,这一观点早在1990s初即已被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的相关研究所证实[7]。2.2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与集中体现。从图1不难发现,凡是生活方式指数较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一定较高。因为,无论是劳动生活方式、还是消费生活方式、抑或是交往生活方式、娱乐休闲生活方式的转变均离不开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其相伴随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但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居民生活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得却不一定彻底。比如,淄博和泰安两地市,经济发展指数均超过0.11,都远在烟台之上,与济南、青岛等同属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但它们的生活方式指数却不高,不仅远不及济南和青岛,甚至排名在烟台之后。

2.3基础设施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标志。2006年山东省17地市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由东向西高低峰谷交错递减,呈现典型的“两高两低”特征。威海、青岛、烟台和日照,平均得分0.1269,构成了全省基础设施的第一条峰脊。潍坊和临沂则成为紧邻这一峰脊的第一条沟谷;东营、淄博、莱芜、泰安、济宁、枣庄6地市,由北向南纵贯全省,其平均得分达到0.131,成为隆起于鲁中的第二条脊线。滨州、德州、济南等地市成为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另一个低谷。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尽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方式、城镇化发展等均位居17地市前列,但基础设施指数得分只有0.0946,列倒数第四。

2.4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的标准之一,也是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山东省人居环境的总体格局是东优西劣。其中,威海是人居环境最优越的城市,得分指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0%多,而枣庄、淄博、滨州则是人居环境最差的3座城市,其平均得分只有0.0525,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枣庄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城市,煤炭开采与煤化工在城市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受产业性质的影响,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淄博是山东省传统的工业城市,石油化工、制药、陶瓷、建筑材料工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但这些部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也非常严重,尤其是SO2排放密度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8倍;滨州人居环境因子得分较低,主要缘于森林覆盖率低、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少、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低、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低,四项指标均位列全省倒数第一。2.5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发展指数是上述几个子系统综合发展的结果,全面地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生活方式转型程度、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人居环境质量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近似,城镇化发展指数也大体呈现为两轴相交的“┣”型结构。其中,横轴为胶济铁路(包含其延伸部分的蓝烟、桃威铁路)沿线各地市,纵轴以济南为中心,向东北经淄博延伸至东营,向南和西南到达莱芜、泰安。这一状况表明,尽管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但社会经济因素无疑是最基本、最深刻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

第6期王富喜,孙海燕: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923

3结论与讨论

①城镇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由传统农村、农业社会向现代非农社会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城镇化又是一种内涵极其丰富、涉及面极广的社会经济变迁过程,既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同时也包括了城镇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镇体系及乡村地区的扩散[8]。对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无疑应该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②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确定指标权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赋权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均方差权值法作为诸多客观赋权法中的一种,与其它方法相比,既较好地解决了主观赋权法无法避免的随机性、臆断性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诸如主成分分析等某些客观赋权法存在的局限。因此,该赋权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用该方法对山东省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所得结果客观、可信,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总体效果比较理想。

③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极不平衡,空间分异特征极其明显。在影响区域城镇化发展的诸多因子中,基础设施因子表现出典型的“两高两低”特征,由东向西高低峰谷交错递减;人居环境因子则明显地表现为东优西劣;而经济发展因子、社会发展因子、生活方式因子三者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吻合,且基本与城镇化发展指数成正相关。

参考文献:

[1]顾朝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J].

人文地理,2004,19(2):1-5.

[2]宣国富,等.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J].地域研究

与开发,2005,24(3):47-51.

[3]都沁军,武强.基于指标体系的区域城市化水平研究[J].城市

发展研究,2006,13(5):5-8.

[4]郑文升,等.1997年以来中国副省级城市区域城市化综合发展

水平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07,27(2):256-259.

[5]代合治,刘兆德.复合指标法及其在测度中国省域城市化水平

中的应用[J].城市问题,1998,(4):21-24.

[6]孔凡文,许世卫.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M].沈

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7]廖志杰,刘岳.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

地理学报,2000,55(2):139-150.

[8]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MEASUREMENT AND SPATIAL DISPAR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WANG Fu-xi,SUN Hai-yan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chool of Ludong University,Yantai264025,Shandong,China)

Abstract:Following comprehensive,leading,feasible and scientific principles,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Based on this,the author measures urbanizati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using Mean-Squared Deviation Weight Method,and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spatial variation features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based on17citi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nvironment of human settlements index displays the east superior obviously than the west;the infrastructure index shows a typical“two high two low”pattern,apex-paddy interlacedly from east to west;whil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dex,the life style index have the sam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and the pattern has evident correlations with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dex basically, displays“┣”mode roughly.

Key words: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spatial disparity;mean-squared deviation weight method;Shandong province

作者简介:王富喜(1962—),男,山东平邑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E-mail:wfx62@https://www.360docs.net/doc/d74062355.html,。924经济地理第29卷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敏鸽 摘要: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改革规划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形成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改革投融资制度,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城乡产业化,增强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走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制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 26-0069-02 城镇化主要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52.6%, 超过 50%的中国城镇化正在驶入加速的快车道,然而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城乡分割严重,二元结构明显 改革开放后, 先富带后富的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快速发展起来, 成为我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后备力量。但是在随后的逐渐发展过程中却造成我国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后果,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分割严重,贫富差距大,二元结构明显。因此, 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分割化的现象成为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障碍和问题。同时, 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 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差很大, 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而在户籍制度的约束下, 人口不能自由流动, 农村居民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农民进城只是身份变了,居住地变了,不能享受同等的福利,生活条件等各方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一大批进城农民由于缺乏资金或技能, 很快就沦为城市贫民。所以, 现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从xx年开始滨海新区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位于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是市区大型工业企业战略东移的目的地和滨海区现代制造业的大后方,区位优势明显。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我通过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分析、研究、思考,就如何依托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形势,切实做好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地处海河中下游,东接港,向内辐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向外辐射环渤海,既是三北地区到港的必经之路,又是链接市区与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行政区共辖9个街,分别为张贵庄街、丰年村街、新立街、华明街、无暇街、万新街和金钟街、军粮城街、金桥街。xx年底全区常住人口万,户籍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非农业人口万,另外有外来人口万。 调查目的: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推广和宣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行模式。 原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到XX年,虽然全区农业户口人数仍占60%以上,但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已不到4%,务农劳动力已经不足全区农业户口的10%。这些数据说明二三产

业已占据我区地方经济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近年以来,滨海新区的建设带来的招商引资、开放开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不但带动了全区的社会经济的腾飞,更加速了全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1.农村城市化的改造和拆迁因没有建设好的园区入驻,产业的拆迁、外迁,有的甚至消亡,既建设了集体的收入,影响税收,又对招商引资和现有企业的扩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乡村由于重点工程项目占地,使不少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批退出第一产业或者自谋生路。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农民养老问题等关乎社会保障与稳定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由于农村补偿款不到位,导致农民上访不断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值得我们这些干部和政府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2.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区城中村在地域上已是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外在形态,管理体制,生活方式等方面仍受着农村模式的影响,体制的不合理也不适应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例如,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社会治安问题复杂;居住环境因为没有合理规划及自身的原因,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土地资源缺乏统一全面的规划,

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难点和对策探讨

重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难点和对策探讨 根据重庆市委、市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渝委发[2001]号34号)加快重庆市城镇化进程的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末的33.09%提高到届时的全国平均水平(据有关部门测算为45%);把万州和涪陵建设成为大城市(按现行国家标准,城镇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黔江、江津、合川、永川、开县、长寿、南川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成为20-30万人的中等城市;多数县城发展成为10-20万人的小城市;100个左右的小城镇发展成为3-5万人的中心镇或特色镇。在城镇化发展速度上,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发展是一个缓慢、加速、再减慢的过程。在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后,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当前重庆市的城镇化水平为36.4%,正处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有信心,相信经过努力,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条件原因,目前重庆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与直辖市的地位很不相称,加快城镇化进程困难也是相当大的。 一、加快重庆市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难点 1、农村工业化水平落后。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重庆市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农村工业化程度明显提高。但从整体上来说,重庆市农村的工业化水平仍比较落后。至 2002年末,在重庆市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工业生产的只有5.1%,直接从事农业的比重仍高达63.5%。重庆市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村的工业化,没有农村的工业化发展,农村的城镇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转移劳动力的生活生存成本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还要承担转移劳动力工业化所必需的技术装备成本和发展成本。 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城镇化并不仅仅是农村人口的简单集中,而是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一系列制度的变革。尽管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农民的市场意识、经济意识、法律意识等观念还非常淡薄。从整体上说,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目前重庆市农村还有文盲214.78 万人,文盲率达6.95%。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农村居民,即使户籍制度上成为城镇居民,如果没有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在城镇生存下去也比较困难。 3、城镇就业压力增大。2002年,重庆市城镇的登记失业人数为16.2万人(登记失业率为 4.1%)。今后随着市有企业改革的继续深化,城市的下岗失业规模还有可能扩大。我们不仅有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且每年还有6‰左右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保守估计每年也需要净增加40万人左右的就业岗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势必会加大今后重庆市城镇化推进的难度。 4、耕地资源不足。截止到2002年末,重庆市只有耕地面积2075.5万亩,也就是人均仅有0.67亩耕地。根据建设部测算,每一个城市人占地需要100平方米左右(包括生活占地、公共交通、绿化、水电工程、厂矿、水面等),城镇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放出的一个明确信号就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报告中提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因此加强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之一,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工业化建设的步伐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村城镇化包涵了人口、经济、技术、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变化。现代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的技术变革,农业与工业联系的加强, 现代工业与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的渗透,使农村经济已成为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综合经济。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人们更注重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果我们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相背离,进而直接影响到当地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宜居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制度政策上的缺陷;既有文化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因素的作用;既有农村内部的原因,也有来自于农村外部的影响,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的转换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基本上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这样使得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域上密集,但是由于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缺乏,科技传播比较慢,而这些第二产业多半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比如造纸厂、砖厂、多晶硅等。工业生产的集中,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措施,就会产生三废排放,当这些排放物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就会产生生态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光污染等,导致该地域的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割裂了生态系统内部既有的联系。生态系统中存在内部平衡机制,如果没有外部因素,这个系统能够自动的调节和稳定生态系统。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水具有自净的能力一样。人口在散居的情况下,人们从生态系统获得农产品,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十大经典案例目录 1.辽宁省铁岭市: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案例1 以人为本绿色低碳 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铁岭市人民政府 凡河新城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铁岭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机遇。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

第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需要。2005年初,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铁岭调研时指出,铁岭30万人口的城市太小了,要向大城市发展,建设自己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以城带乡。按照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应该占全地区的30%左右,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当时,铁岭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只占全市的10%左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强。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通过建设凡河新城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具体举措。 第二,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实现沈铁同城化发展的需要。铁岭南部地区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毗邻,可以充分接受沈阳的辐射。尤其是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铁岭作为沈阳经济区八个成员市之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城市向南发展、向沈阳靠拢,是实施沈阳经济区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沈铁一体化、实现沈铁同城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让更多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需要。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措施。2005年,铁岭的城镇化率只有30%左右,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市区东部受山地限制,加之高速公路、输油管线分割零乱,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西部由于靠近辽河,地势低洼,城市防洪、排污问题很难解决。北部受交通干线、河流和城市防洪的制约,发展空间非常狭窄。如果按照传统“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势必重蹈交叉污染、交通拥堵等弊端。我们秉承组团式的先进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凡河新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规划建设了凡河新城,极大地推进了全市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可提高到52%。 第四,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为沈铁工业走廊提供城市支撑、实现产城互动的需要。2003年开始,我市顺应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趋势,主动承接沈阳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沿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规划建设了南起沈阳与铁岭交界、北到吉林省界、总面积3313平方公里的沈铁工业走廊。目前,沈铁工业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37家,产业工人发展到15.1万人,成为铁岭最大、最靓的一张经济名片,被写入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沈铁工业走廊特别是铁岭南部先导区的快速崛起,迫切需要有一个新的城市作为支撑,以实现产城互动、一体发展。规划建设的凡河新城,正处在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核心地带,区域位置适中,能够为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发展提供城市支撑与配套,有利于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第五,凡河新城选址在凡河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有利于打造特色城市。一是交通便捷。京哈铁路、哈大高速公路、102国道、哈大高速铁路和沈环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同时,与老城区距离适中,有利于组团式发展。二是环境优美。北有莲花湖湿地,东有蟠龙山森林公园,辽河从西侧环绕,凡河从镇区穿过,山水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三是水资源丰富。上游有榛子岭水库,下游是辽河,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打造“中国北方水城”。 二、做法与经过 2006年初,铁岭市在“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建设凡河新城的构想。2007年1月16日,铁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凡河新城总体规划,使凡河新城规划建设上升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凡河新城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规划院、复旦大学共同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景观规划由清华大学规划院完成;城市设计由美国RRM建筑事务所等4家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完成。2007年1月,辽宁省政府正式批准了包括凡河新城在内的《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从此拉开了凡河新城建设的序幕。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 第一,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所谓单户城镇化,就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原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用农村住宅和宅基地置换凡河新城的楼房,同时,通过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进城农民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更好,避免农民“被上楼”。做到“五个相结合”:1、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制定好规划、政策和标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百姓得实惠,充分让利于民,使农民真正变为市民。2、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建管一体相结合,实现统筹规划、协调推进。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城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留下来的农民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4、单户城镇化和整村、整屯城镇化相结合,按照单户为主、整村优先的原则,强化制度设计,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优惠政策。5、期房和现房安置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期房建设,同时组织现有房源,为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2013年9月25日,在铁岭县3个乡镇率先启动了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欢迎。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铁岭县全域14个乡镇范围内启动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6257户农户报名,1588

城镇化进程 及现状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1978年以前 1.城市化水平。 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 上海

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2.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绪论 房地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才慢慢出现的新兴产业,却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支柱性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关系日益深厚,不仅影响着与房地产业有关系的一些企业,对整个金融范围甚至上升到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样一来,房地产业是否能够蓬勃发展就显得弥足重要,它作为支柱性的产业已经深深地影响着国家的未来,直接刺激经济水平的提高。 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重要决定,不仅已经拿来被一些有名望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对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收入的提高举足轻重,显而易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直接带来的就是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的暴涨。 随着房地产业规模的不断增大,住房供应量不断地增加,导致出现了

房价迅速上涨、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现象。面对这种情形,房地产业该如何实施定位和快速有效的控制以及优化房地产业发展规模,这就是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所得结果期望能够有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地产业发展,使两者能够协调发展。 二、城镇化建设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一)我国城镇化水平与房地产业规模的量变关系。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比较缓慢的状态下,甚至出现过短暂的停滞现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进步那是显而易见的,这还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扶持,特别是踏入21世纪以来,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竟然超过1,500多万人,城镇化率更别提了,高出1.37%,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城镇化水平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达51.3%,终于打破了50%的极限;到2015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更是多的惊人,7亿多是什么概念,城镇化率更是高达56.1%,这与“十二五”规划的贯彻执行密不可分。 (二)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规模基本情况。随着房地产热一波波朝我们袭来,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问题,随之而生的就是一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以城镇为核心发展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水平成为衡量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城镇化是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转型、文化重构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城镇化进程,甚至出现逆城镇化现象,我国自近现代工业诞生后也开始了现代城镇的建设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我国城镇化提升最为迅速的时期。但是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网被放大,三者之间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具体包括:城镇化与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之间的问题;城镇化与土地使用之间的问题等;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问题等。关键词:城镇化就业土地农业 城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和衡量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尺度。城镇化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而使得生产关系产生变化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使得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有利于引导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各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但是,在社会发展速度激增的今天,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与土地使用之间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农民对所使用的土地不具有资产性质。到目前为止,法律所赋予农民的土地产权虽是“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但事实上这一权利具有一系列非常严格的限定。一是农民手中的这块土地仅限于农业用地使用,这种硬性规定导致农民对土地的产权被限制在农产品种植权和从事农业耕作的收益权上;二是尽管允许农民对承包的土地进行“自愿、有偿、依法转让”,但转让范围也仅限于农业用途;三是农民对所承包的土地不拥有出让权和抵押权。以上种种限制使农民的土地权利只具有为他们提供生计的功能。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无法从土地价值上受益;也无法出让或变现土地,导致农民进城务工时一无所有;土地不抵押权的缺失使农民丧失了利用土地作为抵押品获得金融资本。总之,农民尽管被赋予了对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但是,这种有限的权利还是约束了土地对于农民的资产功能的实现,从而迫使农民在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可见,政策稳定性不足也成为农民利益受损、合法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使许多城市的旧城区陷入了原有城市功能衰退、物质环境老化、历史文化特色消失等重重困境,如何抓住改造契机,让旧城区重现昔日的繁荣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研究城市发展的新课题。 丰富的感受大多来自记忆。穿行于现代却日渐陌生的城市,再没有什么去提醒你驻足回望,那份失落是记忆的失落。城市是记载着人类生存的历史,没有旧街区和旧建筑的城市,如同一个失去记忆的人,很难想象余生如何渡过。 伴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城市也在不断变化。每个时代都在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这一系列延续至今的痕迹,形成了一条历史文脉,记载着城市的兴衰。保护好那些有幸逃过无数劫难的城市肌理、传统街区、历史建筑,就是在维系这一千古传承的脉络,使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而城市,注定是要发展的,不会因怀旧而止步;改造也是必然的,因为生活在继续。在用地日趋紧张、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旧城改造已成了有效利用土地的重要途径。 随着更多的旧城改造项目的深入进行,人们逐渐认识到旧城改造是一项涉及到建筑、规划、经济、社会、文化和景观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计划,仅仅满足于物质空间环境的改善是不够的,应转向旧城的环境、社会、经济及人文等的全面复兴。 2.4旧城改造与复兴的城市设计原则 从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旧城改造与复兴的城市设计应当从城市空间、人文、历史、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期让旧城区展现出和谐的空间形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旺盛的活力。从对旧城区的特点认识以及城市设计在旧城区改造上的作用出发,并结合旧城改造与复兴的实践经济与教训,可以总结出旧城改造与复兴中,城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2.4.1物质空间的整体性多样性及公共性原则 在旧城区的物质空间建设方面,城市设计应当探寻旧城区原有的空间规律,遵循功能和艺术的原则,创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空间。整体性(也被称为系统性)是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城市区域内的整体性,旧城区也是城市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旧城区的空间环境设计必须从城市全局出发,不能与城市分割开来,同时要努力加强旧城区与城市的联系,从活动系统、交通系统等多方面加强这种联系。二是从旧城区自身的整体入手考虑旧城区的改

城镇化进程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进程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城镇化必然会导致农村人口的流动,而农村人口的转移也必然会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产生的积极影必然会对农村以及农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作用,而一些消极影响我们也不能忽略。本文就城镇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简单剖析。 《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语言文字报》征集代理,优势代理《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业务,发稿迅速!QQ:13247-25251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1982年至今,我过共出台有关三农问题一号文件总计十四个,从2005 年起,连续8 年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对农村的大力支持使得农村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从20 世纪90 年代末期开始,我国的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也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这一进程中所凸显出来的问题也是不可小觑的。 城镇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1.城镇化带来农民纯收入的增加。从短期看,虽然城镇化对农民各种收入的直接影响不甚显著,但城镇化的实质已然决定了其长期性的特点,因而,在以依托城镇化来增加农民纯收入的政策选择上,必然要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尽可能避免短期的投机行为,以保证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正向促进作用能够更加持续、稳固、长久。而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农民来说,为顺应这种长期化的特点必然要进行一定的投资和消费,包括自身的学习以及用来购置生活所需所付出的货币。因此可能在初期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自己调节的过程,也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由于农民对自身投资在今后的工作中占有技术优势,从长远看会得到更丰厚的劳动报酬,城镇化必然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2.城镇化建设使农民消费需求增长并扩大农村市场。对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不仅可以直接引导农民进镇建房、买房,带动房地产的销售,还可以带动建筑、建材、轻工装饰、家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以往农民买洗衣机当收纳箱、买电视机当装饰、买电冰箱当厨柜等一些消费理念得到转变,这些制约农民消费的障碍因素,已经逐渐变弱,农民的潜在购买力急剧增加。这些都会转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的消费市场,使市场更为活跃。 3. 城镇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并且大有第二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趋势。城镇化会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第二、三产业产生有效影响,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 4. 城镇化能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所吸纳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能够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的比例,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直接带动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能够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便于推广应用更为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民增收。 城镇化对农村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城镇化导致农村低素质劳动力比例加大。城镇化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在一些先进的城镇化地区大量优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涌入城镇,使目前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优质劳动力明显减少,部分地方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价格大涨,而且有时急需的部分劳动作业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开展,贻误农时,使经济效益受损。农村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外流,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低素质的劳动者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中,耗时长,效率低,

032.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 ——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黄蕾 摘要:长期以来,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及总体规划层面,市域范围的规划,缺乏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更会出现重城镇建设空间,轻非城镇建设空间的管控研究的现象。本文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的研究为关注点,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对于协同城乡均衡发展、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空间、彰显城市独特人文魅力的重要意义。在技术内容方面,首先,从区域空间角度切入,从区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格局分析入手,确定城市生态、文化发展战略。其次,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对非城镇建设空间中生态、文化资源布局研究。最终提出以生态保育基底、核心山水田园群、外围山水田园组团、滨水生态廊道、环中心城休闲带等全方位构建全域山水田园空间规划。并加强对规划分阶段的时序安排,实现规划的空间落位与实施管控的实施策略研究。 关键词:空间规划,非城镇建设空间,山水田园,生态文化资源 1引言 1.1.以市域空间规划加强全域空间资源管控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可以确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框架,空间规划的目标就是确保战略发展研究可以落地。 以往市域范围的规划,主要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侧重于市域结构管控,但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不足。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转变为市域空间规划,可加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全域空间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对全域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的整体导控。从而指导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市域空间规划的方向,从而实现市域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 1.2.同等重视“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城镇建设空间” 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和要求》(暂行),“编制要点”—“加强空间开发管制”一节中,提出“在市域层次的规划,需合理确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比例和格局,确定市域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对各类空间中的建设活动提出管理要求。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以及生态、农业空间中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乡和村庄的规划建设”。 本文中所指的“非城镇建设空间”,即上述描述中除去“城镇空间”外的空间,主要以市域范围内大面积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农田、乡村)为主。 一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相对重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轻非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新时期的空间规划体系需要秉持“综合性思维”,对于非城镇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更需要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实现空间上“保护”与“发展”间的均衡。

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鲁发[2009]21号,2009年10月31日)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 二、科学构建城镇体系 三、大力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四、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五、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六、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七、不断创新城乡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八、切实加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 1.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2001年以来,我省城镇化水平年均递增1.18个百分点,2008年达到47.6%,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梯次明显、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与沿海先进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升发展质量,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是优化经济、社会和城乡结构的必由之路,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证,是缩小城乡差别、改善人居环

境的迫切需要,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其内涵,切实抓紧抓好。 2.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按照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要求,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推动全省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指导原则。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各种资源,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坚持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走制度创新的路子;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城镇发展规模和城镇化速度,走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走和谐发展的路子;坚持突出特色,保护弘扬地方文化,走文化兴市的路子。 4.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山东半岛城市群达到60%以上;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0万人以上,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形成城市群一体化快速发展新格局,基本构建起支撑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城镇体系。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山东半岛城市群达到70%以上。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趋势和特点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城镇建设历史悠久,并且在古代很长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都居于所处时代的前列,而且出现过当时享有世界盛誉的大都市,但随着近代以来饱受外国入侵和殖民掠夺,我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近现代城镇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基本上被扼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现代史上真正意义的城镇化的开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建国以来的城镇化进程简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2,3)。 1.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随着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49~1952年)以及其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具体表现为:新建了一批工矿业城市并且扩建和改造了一批重点城市,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6座增加到1957年176座,年均增加5座,城镇人口也增长较快,从5765万增加到9949万,城镇化水平由10.64%提高到15.39%,相当于年均提高0.5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城镇发展及城镇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适应。 2.城镇化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 由于对经济发展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我国经济发展在此后开始盲目追求高速度,受“大跃进”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起伏波动大,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大起大落。其中,在1958~1960 年三年“大跃进”时期,由于受急于求成和主观随意性强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影响,我国工业化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脱离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高速推进,一大批工业项目盲目上马,致使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镇,3 年内城镇人口净增2352 万,年均约新增城市8座,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5%(年均提高1.45个百分点)。但这种由“跃进”式国民经济建设所导致的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虚假城镇化”并不持续。从1960年起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特别是国家在1961年对整个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我国城镇化进入了1961~1963年的三年调整时期,期间停建和缓建了一大批工业项目,政府动员大量城镇人口回农村,一部分新设市恢复到县级建制而一部分地级市则降级为县级市,3年间城市总数合计减少25座(1963年一年就撤销城市24座),城镇化水平也骤降2.46 个百分点为16.84%,出现了极不正常的“逆”城市化现象。而在随后的1964~1965 年,由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城镇化开始呈现回升态势,到1965年底全国城镇人口缓慢增加到13045万,城镇化水平也恢复到18%附近(17.98%)。 3.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8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的全面好转并带动城镇化发展逐步恢复并未持续多久,更未能促使我国城镇化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文革”的开始以及国家在其后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殃及刚刚有所起色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徘徊停滞阶段。整个“文革”十年以及受其影响的随后两年中,全国大约有3000 多万城镇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劳动和安家落户,而且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使得基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原有城镇脱节从而导致城镇建设大大滞后, 许多小城镇日益衰败。从1966年到1978年虽然城镇总人口从13313万增加到17245万,但由于全国总人口也基本保持了同样的增速(从74542到96259万),总体城镇化水平仅从17.86%缓慢提高到17.92%,整个13年间全国城市总数只增加了21个。 4.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年) 随着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

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失地农民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人口迁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本文试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试图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关键字]城镇化;农民;生态;社会保障 人类历史表明,城镇化是随工业化而起的一种趋势,只有坚定不移的走城镇化道路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至今,是我国城镇化进程最为迅速的时期,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突显,只有正视各种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才能使我国城镇化健康推进。 一、城镇化的含义 20世纪90年代初,“城镇化”一词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但是对于城镇化的含义却是众说纷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快速增长,从而导致粮食总需求量的增加。城镇化条件下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第一,城镇化进程中大量耕地被占用。耕地减少城镇化发展还需要占用大量耕地,虽然国家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策略,但是18 亿亩耕地面积红线受到威胁。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必然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这是长期趋势,无法遏制。 城镇化占用的耕地大多是优质良田,新增耕地总体质量下降。 第二,城镇化将导致农民素质下降。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素质降低。已经出现了以老人和妇女为农业生产主力的局面,种粮农民的素质降低对未来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 在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农民种粮极性下降。农民收入特别是直接从粮食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是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因

山东省省级住房和城镇化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山东省省级住房和城镇化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住房和城镇化建设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补齐城市建设管理短板,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23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1〕45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见》(鲁政办发〔2012〕35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149号)等规定,结合《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级预算管理改革的意见》(鲁政发〔2019〕1号)要求和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住房和城镇化建设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城镇和困难工矿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奖补政策,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推动各地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等住房和城镇化方面的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优化权责配置。坚持放管结合、权责对等的原则,财政部门聚焦预算编制,放开预算执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聚焦资金分配,对支出进度、使用绩效以及专项资金安全性、规范性负责。 (二)保障重点支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配置资金,防止资金使用分散化、碎片化。 (三)改进管理方式。坚持资金分配与项目监管并重的原则,实施任务清单管理模式,任务清单与预算指标同步下达,确保完成预算执行和任务清单中的约束性指标。 (四)注重资金绩效。坚持花钱必问效的原则,强化结果导向和投入产出分析,推进全过程绩效管理。 第四条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照职责分工进行管理。省财政厅负责预算编制,对支出政策进行审核,牵头预算绩效管理,下达拨付资金等。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是专项资金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和具体执行,研究制定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方案和任务清单,对支出进度、使用绩效以及专项资金安全性、规范性负责。 第二章预算编制 第五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照省级预算编制有关要求,研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一、导言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晋陕蒙地区的交界地区,是首都经济圈西部的重要门户、晋北煤炭能源基地的重要中心城市。大同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中国煤都”称号,他与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相似的发展阶段特征与面临的问题;同时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平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又使得大同拥有更为丰富的城市内涵与品质。 当前,我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的多元发展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手段。其中,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同紧紧围绕这两个任务加快转型,成为践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试验田。基于此,大同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破解现实的问题,从工矿城市逐步向区域性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转型提升,为其复兴崛起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二、大同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困境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北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一代京华、两朝陪都、华夏重镇,京畿重地”之称,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大同(平城)为北魏的都城,使得大同跨入了我国重要古都的行列;也是历朝历代北方地区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城市。但自大同建矿以来,大同城市却逐步由传统的政治、商业中心向煤炭工业型城市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长期惯性,对其城市的再次转型造成了巨大的壁垒。 当前大同的城市发展面临以下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区域交通地位下降明显。由于长期偏重煤炭外运交通发展,削弱了大同与京津冀、太原经济圈等交通大通道的建设,特别是内蒙乌兰察布市至张家口的高速修通后,大同有被边缘化的威胁。二是城市产业依然偏重,城市产业体系较为单一,就业形势仍较严峻。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比重仍高达40%,新引入的医药、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差,尚未形成聚集优势;同时大同一批“一五”时期的老工况企业,如大同机车厂、山西柴油厂、山西化工厂、大同水泥厂等面临着关停重组的局面。这些产业在过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职工人群,当前大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突出。三是矿区的人居环境条件条件差,由于随矿发展建设,人口过度聚集,使得矿区生活服务区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功能欠缺,绿化与开敞空间欠缺;更由于矿区与大同南郊区的行政区划长期存在矛盾,更加制约了矿区的健康发展。四是古城保护压力大,城墙遗址内部的人口密度高达2.5~3.8万人/平方公里,相对于北方城市中心区来说过密;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的矛盾十分突出,拥有“两汉烽烟、北魏遗韵、辽金旧景、明清风骨”的历史风貌逐步消失。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大同一电厂、二电厂、水泥厂、橡胶厂,以及制药原料、冶金等主要污染企业围城发展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搬迁整治;同时区域生态退化现象突出,如城市周边的土地沙化现象、文瀛湖的消失。这系列问题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了“高度单中心聚集与分散郊区”的“困兽”局面,同时又叠加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管理,使得大同的城市转型发展步履维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