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满分15分)

1.城市规划通过对的调节,改变城市的各组成要素在城市发展中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指导城市发展的目的。

2.中国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法礼制关系,对于城市布局模式

也有相应的严格规定。《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市朝一夫。”

3.现代建筑国际会议1933年在希腊雅典通过的和1977年在秘鲁签署的是20世纪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导则。

4.依据国标《城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划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

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以及水域和其他用地共十大类。

5.城市性质的确定应把握四个要点:一是表达城市的宏观区位意义,地域要明确;二是反映城市;三是体现动态发展含义;四是文字表述准确、简练,凸显个性,弱化共性。

6.依据国标《城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例为。

7.从国内外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实践来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类型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分别是网状绿地系统、、块状绿地系统、和复合绿地系统。

8.现代城市基本的路网形式有方格网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

9.城市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出现在时期。

10.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各项建设的、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11.在《管子》一书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因地制宜、讲究实际的思想。在规划手法上提出“,”;城市建设不求形式上的,这些思想多反映在非都城的一般城市的建设中。

12.以霍华德提出的为标志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13.依据国标《城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工业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例为。

14.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其基本内容可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研究城市发展依据;;研究城市各项专业工程问题,以上三个方面,也称之为城市发展规划、和工程规划。

15.就整体而言,城市规划的对象是以城市为主要内容和基础的城市空间系统,其学科领域是对及在土地使用基础上的城市的规划。

16.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来表示。

17.城市中的工程管线按输送方式划分可分为和两种。

18.《周礼·考工记》体现了思想,《管子·度地篇》体现了思想。

19.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年。

20.根据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实行,由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

21.了解年龄构成的意义在于比较成年组人口与就业人数,可以看出和___________。

22.我国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大致是、和生活闲暇化。

23.以为标志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24.城市是指以和的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25.城市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出现在时期。

26. 及其在唐长安城、元大都以及的完全体现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城市中最有影响的典型格局。

27.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就是城市各项主要用地,这种布局形态便于集中设置较为完善的市政公共设施,,生产和生活比较方便。

28.城市美化运动首先是以伯恩海姆(D.Burnham )所作的为开始,当时这个规划也被认为是第一份具有城市规模的总体规划。

29.勒·柯布西耶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对的内容更为关心,并希望通过而来改造整个社会。

30.田园城市实质上是的结合体,针对当时城乡两极分化而产生的矛盾,霍华德提出了的规则。

31.沙里宁认为和这两种组织方式,是使原先密集的城市得以从事必要的和健康的疏散所必须采用的两种主要方法。

32.在我国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中,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被分成、商业金融类、、体育类、、、文物古迹类、其他类等8个中类。

33.城市绿地是指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的场地。

34.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一般包括、战略重点和三部分。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

1、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 B )时期出现的。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C、奴隶社会

D、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周礼·考工记》体现( A )思想,《管子·度地篇》体现()思想。

A、皇权至上;自然至上

B、自然至上;皇权至上

C、皇权至上;皇权至上D、自然至上;自然至上

3、下列()种情况会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和结构性失业。

A、工业化

B、后工业化

C、信息化

D、逆工业化

4、美国人(B )设计的纽约的中央公园是城市美化运动的产物。

A、伯汉姆

B、奥姆斯特德

C、西谛

D、凯伯里

5、在城市用地的适宜性区划中,一类用地指( A )。

A、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要或只需要稍加采取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B、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方能修建的用地

C、需要采取特殊工程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

D、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6、城市工业用地的代码是(),居住用地代码是( C )。

A、H;H

B、J;R

C、M;R

D、Z;Y

7、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 B )

A、20% 35% 50%

B、30% 30~70% 70~90%

C、25% 40% 60%

D、40% 40~80% 80~95%

8、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C )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年。

A、50; 20

B、30; 20

C、20; 5

D、10; 3

9、根据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实行( C ),由()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

A、统一体制;国务院

B、分级编制;各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

C、分级编制;各级城市的人民政府

D、统一体制;建设部

10、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分类( D )

A、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B、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

C、分至中类

D、分至小类

11、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小学校用地属于城市用地分类中的( A )。

A、居住用地

B、公共设施用地

C、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D、绿地

12、( C )不是用地指标,但它是研究绿量和衡量绿化环境效能的重要指标,通常可以通过对航天或航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并辅以地面补充调查获得。

A、人均绿地占有率

B、绿地率

C、绿化覆盖率

D、绿化率

13、下列哪一类绿地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D )。

A、公园绿地

B、生产绿地

C、防护绿地

D、生态景观绿地

14、城市道路按道路功能分类包括( A )。

A、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B、货运道路,客运道路

C、机动车道路、非机动车道路

D、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15、( )不属于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模式。

A、组团状

B、带状

C、环形放射状

D、卫星状

16、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居住小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应纳入( B )来计算。

A、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

C、住宅用地

D、公共设施用地

17、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受到(D )和机械增长的影响。

A、自然增长

B、自然增长率

C、出生

D、迁移

18、城市人口中的劳动构成分为()类。

A、劳动人口、被抚养人口

B、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

C、基本人口、非基本人口、从属人口

D、固定人口、流动人口

19、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的叙述,()不正确。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

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

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

20、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的不同。

A、人口规模

B、空间规模

C、居住形式

D、产业结构

21、建立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

A、农业化

B、工业化

C、第三产业

D、信息化

22、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制 / 管理功能趋于向()布局,制造 / 装配功能趋于向()布局。

A、空间扩散;空间扩散

B、空间集聚;空间集聚

C、空间集聚;空间扩散

D、空间扩散;空间集聚

2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为()

A、农村的推力;城市的推力

B、农村的引力;城市的推力

C、农村的推力;城市的引力

D、农村的引力;城市的引力

24、城市工业用地的代码是(),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的代码是()。

A、H;H

B、M;U

C、R;S

D、Z;Y

25、根据联合国的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以上的人口形态属于“老年型人口”。

A、15%;10%

B、12%9%

C、10%;7%

D、9%;6%

26、中世纪欧洲城市的格局是()

A、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核心

C、以教堂为城市中心

D、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核心

27、()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的国家。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28、通常所说的城市发展规模主要是指()

A、人口规模

B、用地规模

C、行政管辖范围

D、城市影响区域范围

29、“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出自于我国古代()文献的记载。

A、《春秋》

B、《周礼·考工记》

C、《商君事》

D、《墨子》

30、1898年英国人()写了一本书(),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

A、勒布西埃;《太阳城》

B、霍华德;《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

C、西谛;《绿色家园》

D、恩温;《关于英国工人阶级卫生条件的报告》

31、城市是()的产物。

A、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B、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C、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D、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32、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B、宏观分析、微观分析

C、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空间模型分析

D、宏观分析、中观分析、微观分析

33、根据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实行(),由()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

A、统一体制;国务院

B、分级编制;各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

C、分级编制;各级城市的人民政府

D、统一体制;建设部

34、幼儿园属于城市用地分类中的()。

A、居住用地

B、公共设施用地

C、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D、绿地

35、城市用地的评价包括多方面内容,但不包括()。

A、自然条件的评价

B、建设条件的评价

C、用地的经济性评价

D、城市政策评价

36、确定公共设施指标的影响因素,以下不正确的是()。

A、城市规模与性质

B、城市生活水平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

C、城市型体建设空间艺术

D、城市的布局结构

37、城市道路按国标分类为()。

A、高速路、快速路、中速路、慢速路

B、高速路、快速度、主干路、次干路

C、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D、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等城市是指()。

A、人口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

B、行政区划内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

C、市区、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

D、市区、近郊区人口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

39、航空港在满足选址的各项条件下,距城市的距离一般以()km为宜。

A、10

B、20

C、30

D、50

4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规划师为主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住区发展模式,称为()

A、都市村落

B、绿色住区

C、生态住区

D、可持续发展住区

41、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用地属于()。

(1)形有一定缓坡;(2)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3)没有沼泽现象或采用简单工程措施即可排除地面积水的地段

A、一类用地

B、二类用地

C、三类用地

D、不适于修建用地

42、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是指()。

A、包涵城市市区及近郊区在内的地域范围

B、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非农业人口地区

C、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辖市、市

D、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43、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用地一般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的()。

A、10%-15%

B、15%-25%

C、25%-35%

D、20-32%

44、无锡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有了可喜变化:随着城市工业产值的提高,工业用地的递增率降低了,居住用地的递增率却在增长,以上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A、工业化发展到了一定发达程度,劳动力需要日趋下降

B、城市发展,人口控制已见成效,居住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C、城市产业结构逐步完善

D、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45、以货运车辆枢纽为中心,包括仓库、批发,甚至包括小型加工和包装工场等组织在一起的综合性中心是()

A、货运交通枢纽

B、货运周转地

C、流通中心

D、城市模糊地带

46、《雅典宪章》提出的何种城市规划思想,是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的重大突破,并引导城市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A、功能分区思想

B、结构主义思想

C、有机分散思想

D、邻里单位思想

47、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类包括()。

A、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B、货运道路,客运道路

C、机动车道路、非机动车道路

D、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48、我国居住用地的四类居住用地指()

A、市政公用设施齐会,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B、市政公用设施齐会,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C、市政公用设施齐会,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混合交叉的用地

D、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49、“田园城市”理论中,霍华德主张城市周边永久保留一定的绿地,主要目的不是()。

A、保持生态环境

B、提供休憩场所

C、控制城市规模

D、形成良好的花园城市景观

50、某城市拥有两个方向的全年盛行风时,应避免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方向。

A、两盛行风向的两侧

B、两盛行风向的上风向

C、最小风频风向

D、两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51、城市用地布局中要留有余地,但下列()项理解错误。

A、城市空间布局要加强适应性,使之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情况下都相对合理

B、城市当前发展必须集中紧凑,同时要为今后用地的发展、开拓新区创造条件

C、规划布局中某些一时无法实现的合理设想,要留有发展余地,以便今后有可能实现

D、在规划和征用城市建设用地时要多征一些用地,以应付不测用地需求

52、()使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巨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A、农业革命

B、近代工业革命

C、信息革命

D、生产力发展

53、春兰集团将总部迁到上海,而生产基地仍留在泰州,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发生()。

A、空间经济结构重组

B、性质变化

C、区域地位变化

D、产业经济结构

54、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投资之间不是一个线性的函数关系而是跳跃式的,这是()的基本思想。

A、环境容量

B、门槛理论

C、合理规模

D、生态城市

55、城市化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世界各国先后开始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转向以()的现代城市社会的现象。

A、工业为主

B、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C、工业和商业为主

D、服务业为主

56、城市环境容量是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以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状况提出的()。

A、容许限度

B、最大规模

C、合理规模

D、基本规模

57、居住小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应纳入()计算。

A、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

C、住宅用地

D、公共设施用地

58、城市的人口主要受到()和机械增长的影响。

A、自然增长

B、自然增长率

C、出生

D、迁移

59、城市干道网的结构类型为()。

A、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B、快速道路网和常速道路网

C、交通性路网和生活服务性路网

D、货运路网和客运路网

60、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可以按城市人口每人平均为()计算。

A、0.2-0.4m2

B、0.6-0.8m2

C、0.8-1.0m2

D、1.5-2.0m2

61、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有()。

A、全填式,半填半挖式、路堑式

B、双车道、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

C、直线形、抛物线形、直线加抛物线形

D、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和四块板

62、城市对外交通主要包括()。

A、地铁、轻轨、道路、码头

B、公交车站、货场和机场

C、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

D、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

63、城市规划区是指()

A、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B、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C、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的区域

D、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

64、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以()为前提。

A、城市运输

B、城市工作

C、城市居住

D、城市道路

65、在城市自然环境的调查中,主要涉及因素包括()。

A、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地形地貌、风象、工程地质、降雨、太阳辐射

B、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及水文地质

C、风象、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气温、生物资源

D、自然地理因素、自然气象因素、自然生态因素

66、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城市用地的适宜性区划中,一类用地指()。

A、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要或只需要稍加采取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B、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方能修建的用地

C、需要采取特殊工程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

D、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67、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城市的主要功能是()的。

A、经济

B、政治

C、商业

D、军事

68、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是()

A、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B、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教育普及化

C、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购物信息化

D、生活闲暇化,文化多元化,人口老龄化

69、老年型人口是指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的比例达到()的人口型态。

A、7%

B、13%

C、10%

D、8%

70、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共分()大类,()中类,()小类。

A、9,43,68

B、9,46,73

C、10,46,73

D、10,43,68

71、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工业用地一般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的()。

A、10%-15%

B、10%-20%

C、15%-25%

D、25%-30%

72、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的分类为()。

A、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B、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C、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D、疏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73、城市化水平是指()。

A、城市数量的多少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城镇规模的大小

D、工业化程度的高低

7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规划师为主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住区发展模式,称为()。

A、都市村落

B、绿色住区

C、生态住区

D、可持续发展住区

75、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不正确。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

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

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

76、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城市是()中心,欧洲的城市是()中心。

A、政治、经济;政治、经济

B、政治;经济

C、政治;政治、经济

D、政治、经济;经济

77、联合国有关规定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以上的人口形态属于“老年型人口”。

A、15%;10%

B、12%;9%

C、10%;7%

D、9%;6%

78、一般来说,同样的投入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所创造的价值大体比例为()。

A、1:50:100

B、1:100:1000

C、1:100:10000

D、1:1000:5000

79、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朝代是()。

A、夏

B、商

C、周

D、秦

80、城市居住用地的代码是(),道路广场用地代码是()。

A、H;H

B、J;R

C、R;S

D、Z;Y

81、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或其它干线公路相交时,一般采用()路。

A、平交

B、直通或立交

C、半完全立交

D、互通式立交

82、城市主干道上单侧人行道步行带一般不少于()条。

A、3

B、4

C、5

D、6

83、城市用水主要有四类,分别是()。

A、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

B、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

C、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

D、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

84、由()完成的芝加哥规划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

A、伯汉姆(D.Burnham)

B、奥姆斯特(F.L.Olmsted)

C、西谛(Sitte)

D、豪斯曼(George E.Haussman)

85、巴黎的城市改建体现了()的影响,形成放状的街道,且轴线对称,具有雄伟壮丽的宫殿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

A、中世纪城市

B、古罗马风

C、古典主义思潮

D、现代城市规划

86、西汉长安城的布局及形态体现了()思想。

A、强调皇权、周礼制

B、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为主,兼强调皇权、周礼制

C、尊重自然、因地制宜

D、强调皇权、周礼制为主,兼尊重自然、因地制宜

87、霍华德的规划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在其论述过程中更多体现对()的对关怀。

A、建筑、工程内容

B、生态环境

C、人文的关怀和社会经济

D、解决“城市病”

88、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或其他干线公路相交时,一般采用()路。

A、平交

B、直通式立交

C、半完全立交

D、互通式立交

89、能够适应“钟摆式”的交通流的道路横断面类型是()。

A、一块板

B、两块板

C、三块板

D、四块板

90、如果机场跑道轴线穿过居住区,那居住区边缘与跑道近端的距离应大于()km。

A、5

B、10

C、20

D、30

91、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

A、人口规模、空间规模、产业结构

B、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的意义

C、人口数量、空间数量、行政管辖的意义

D、人口规模、产业构成、城市化水平

92、中国城市化真正走出倒退、停滞的低谷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66年

C、1978年

D、1990年

93、我国公路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及其在国家公路网中的位置,可分为()。

A、国道、省道、县道

B、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C、国道、省道、市道、县道

D、国道、省道、市道

94、“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是古代书籍()中记载的。

A、《周礼·考工记》

B、《孙子兵法》

C、《管子》

D、《墨子》

95、以下()项关于城镇体系含义的描述是错误的。

A、城镇体系属于一个区域

B、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的组合城镇

C、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

D、城镇群体之间具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关系

96、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的第一个获国际公认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是()。

A、《威尼斯宪章》

B、《雅典宪章》

C、《马丘比丘宪章》

D、《北京宪章》

97、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

A、用地布局

B、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C、土地合理开发利用

D、地市空间景观布局

98、隋唐长安城是由()负责制定规划的。

A、唐太宗

B、隋文帝

C、宇文恺

D、样式雷

99、城市郊区用地有很多功能,但下述()不是。

A、城市各项需求供应基地

B、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C、为城市设施提供分布空间

D、作为市民的游憩基地

100、早期的区域规划始于对经济发展迅猛、超常地区()的统一协调性规划。

A、基础设施

B、社会经济发展

C、城市道路交通

D、第一、二产业间

9、某城市拥有两个方面的全年盛行风时,应避免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方向。

A、两盛行风向的两侧

B、两盛行风向的上风向

C、最小风频风向

D、两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101、城市消防队应在接警()后,到达责任区的边缘。

A、3min

B、5min

C、8min

D、10min

102、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划》规定,当城市道路出放交叉口总人流量达到()人/h,路段机动四交通量达到()辆/ h,应设人行天桥或地道。

A、18000;1200

B、20000;1500

C、25000;2000

D、28000;2500

103、港口等级的划分依据是()

A、用地规模

B、服务半径

C、吞吐量

D、水域深度

104、现代工业社会城市发展的模式是()。

A、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向城市的集中

B、由原来的加工制造职能向管理的控制职能转变

C、产业门类的增加与分工协作的增强,城市规模不断扩张

D、人工能源及加工工业的集中造成城市的发展、规模的扩大

105、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是指()。

A、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围合理间距的用地

B、住宅基底

C、住宅基底和四周散水用地

D、住宅基底和四周4m以内的用地

106、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得以实现的。

A、对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操作

B、城市规划管理法规

C、对城市土地的分配和安排

D、政策引导和信息供应

107、城市居住区级公园面积一般为(),服务半径为()。

A、50~10公顷;1000m

B、6~8公顷;800m

C、2~5公顷;500~750m

D、2~3公顷;400~500m

108、城镇体系本身及其所有城镇在其发挥功能作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与外界环境产生密切的相互作用,呈现出不同的扩散特征,这体现了城镇体系的()特征。

A、开放性

B、群体性

C、关联性

D、整体性

109、一般来讲,城市的特色与风貌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即()。

A、政治和经济

B、经济和文化

C、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D、社会环境、物质环境

110、城市中一条半步行带通行能力一般为()人/h。

A、500~700

B、800~1000

C、900~1200

D、1200~1500

111、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A、城市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B、城市发展规模、城市性质、城市型体建设空间

C、城市职能、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D、城市性质、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产结构

112、城镇发展建设条件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确定城镇发展方向和前景

B、确定城镇发展规模

C、研究城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D、进行各产业布局

113、区域变电所(站)通常是大于等于()电压的变电所

A、550kV

B、330kV

C、110kV

D、66kV

114、在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后,()可根据需要编制分区规划。

A、大城市B、中等城市C、大、中城市D、中、小城市

115、衡量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用地规划结合的程度,很重要的一条标准,是看其是否最大程度()。

A、减少居民出行次数

B、减少货物的周转周期

C、减少交通

D、减少道路长度

116、在新的世纪经济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趋于向()布局,制造/装配功能趋于向()布局。

A、空间扩散;空间扩散

B、空间集聚;空间集聚

C、空间集聚;空间扩散

D、空间扩散;空间集聚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满分10 分)

1.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2.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3.城市性质:

4.城市结构

5.规划区

6.城市规模

7.城市化水平

8.城市职能

9.城市绿地10.城市形态11.城市规划法规12.城镇体系13.卫星城14.城市发展方向15.城市规划16.城市用地17.城市绿化覆盖率18.城市19.城市发展战略20.城市详细规划21.城镇体系规划22.一类居住用地23.城市景观24.二类居住用地25.城市绿地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25 分)

1、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有哪些?

2、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有哪些?

4、为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城市规划常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5、环形放射状路网格式的城市总体布局模式的特点有哪些?

6、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7、城市性质的特征有哪些?

8、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9、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10、工业时代城市结构受到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11、对于《雅典宪章》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它?

1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内容有哪些?

13、选择城市用地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4、影响城市布局结构与形态形成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15、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16、现代城市规划的两种基本思想体系是什么?

17、城市性质确定的检验依据有哪些?

18、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9、城市用地有哪些特性??

20、工业区在城市总体布局中有几种主要布置形式?

21、以“图解式分类法”对城市形态进行分类的几大主要类型是什么?

22、从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方面对城市用地进行建设条件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23、城市化过程的含义包括哪几个方面?

24、活动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要求有哪些?

25、响城市总体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26、现代交通发展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7、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28、确定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29、城市绿地的作用有哪些?

30、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的优缺点有哪些?

31、城市规划中居住用地规划的原则有哪些?

3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满分15 分)

1.试述公共活动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要求。

2.试述城市绿地的功能与作用。

3.试论述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简述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基本思想并评价之?

5.简述从自然条件出发对城市用地实用性进行评定的分类?

6.试述工业用地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布置方式

7.试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布局结构所应遵循的原则。

8.试述城市规划中对于居住用地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9.简述自然环境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0.试述公共活动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要求。

11.简述从自然条件出发对城市用地实用性进行评定的分类。

12.试述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因素。

13.试述城市规划中对于居住用地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14.试述“图解式”城市形态分类法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六、评析题(本题共2小题,满分15分)

1、某单位编制了一个滨河新城(中等城市规模)的总体规划方案,请指出该规划方案在总体布局、道路系统组织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必涉及用地构成比例等方面。(8分)

2、我国东部某市人口规模45万人,编制了以制造业、商业为产业发展方向的城市总体规划。图示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道路交通规划。一条与其他城市相连的一级公路经过城市西侧;现状有一条铁路由城市北部穿过,并设有火车站;西江由城市东侧穿过,航运发达,客运、货运均有较好的基础。请指出其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7分)

3、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62km2,(包括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6 km2,5年来已建成1.5 km2,另有约2.5 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试对该总体规划方案(如示意图)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

心和城市环境方面的不足进行评析。(不必涉及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道路网规划等方面)

4、我国东部某市人口规模45万人,编制了以制造业、商业为产业发展方向的城市总体规划。图示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道路交通规划。一条与其他城市相连的一级公路经过城市西侧;现状有一条铁路由城市北部穿过,并设有火车站;西江由城市东侧穿过,航运发达,客运、货运均有较好的基础。请你指出其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5、某单位编制了一个滨河新城(中等城市规模)的总体规划方案,请指出该规划方案在总体布局、道路系统组织等方面存在的

主要问题,不必涉及用地构成比例等方面。(8分)

6、某市是一个内陆平原城市,属县级市,共32个建制镇。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如下,请指出图中的不当之处。(7分)

7、下图为某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该市为南方一座中等城市,规划人口35万人,城市西侧为由山和湖组成的省级风景

区,一条省道沿南北方向经过该市,请指出该规划在城市布局和交通方面的主要问题。(9分)

8、某市是一个内陆平原城市,属县级市,共32个建制镇。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如下,请指出图中的不当之处。(6分)

9、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62km2,(包括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6 km2,5年来已建成1.5 km2,另有约2.5 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试对该总体规划方案(如示意图)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方面的不足进行评析。(不必涉及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道路网规划等方面)

10、某城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如图所示,A、G、E为石油化工城市。请指出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存在的问题。(5分)

11、下图为某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该市为南方一座中等城市,规划人口35万人,城市西侧为由山和湖组成的省级风景区,一条省道沿南北方向经过该市,请指出该规划在城市布局和交通方面的主要问题。(9分)

12、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的红树林、湿地、沙滩及礁石。

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市场、区位的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化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①等级结构:分为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

②职能结构:C1、C2、C3、C4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D2、D3、D4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

③交通:考虑到东湾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规划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请根据这些说明和示意图,指出港口选址、石化工业布局以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的问题。(5分)

同济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居民点的形成 农业与畜牧业分离,第一次劳动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黄河中下游、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 城市的形成 生产方式改进,生产力提高,产品剩余,出现交换,以物易物,《易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劳动分工加强,出现专门的手工业者,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第二次劳动分工,原来的居民点分化,以农业为主的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和手工业职能的是城市,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分工的产物。剩余产品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解体,出现了阶级,人类进入奴隶社会,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伴随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城市的定义 现代城市,包括三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我国 1955年规定市、县所在地,常住人口大于 2000,非农人口超过 50%,即为城市型居民点。工矿点常驻人口不足 2000,在 1000以上,非农超过 75%,也可定为城市型居民点城市型居民点,按行政区划的意义,可有直辖市,市,镇。建制市与建制镇只是行政管辖意义的不同,不应只把有市建制的才称为城市。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与防御要求 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起初防止野兽,其后为了战争。半坡、姜寨等原始居民点外围的深沟,就是防御设施,也有用石头垒成的墙或木栅栏。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筑城高潮西亚巴比伦城,平面矩形,两重墙,两重间隔 12m,墙外有城壕,有明显的防御目的。罗马帝国盛期,罗马人在其统辖地区大量建造营寨城,平面相当规。位于阿尔及利亚的提姆加得城(Timgad)至今保存最完整。伦敦,巴黎都可以在古城部位找到罗马营寨的遗迹。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外开人工水渠,架设吊桥。完全从防御要求出发的平面模式:斯卡莫奇理想平面 Scamozzi 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有明显反映。中国古代城市,统治阶级宫城居中并占地很大。商都的“殷”城,以宫廷区为中心,近宫外围是若干居住聚落(邑),居民多为奴隶主和部分自由民,各邑之间空地多为农业用地。居住聚落外围散布手工业作坊,也有居穴,居穴可能是手工业奴隶栖息之所,再外圈疏松的环布居邑,以务农为主,居住下等自由民和农业奴隶,还有小部分奴隶主。

同济城市规划原理整理版知识讲解

17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 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 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 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 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 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5.城镇化 1)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内涵: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地域空间积聚;城市物质和环境的改善;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完善 型曲线: 3)“S”

同济城市规划原理试题1998-2013

同济城市规划原理试题1998-2013

2013年城市规划原理真题 一、简述题(9'*10) 1、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特征 2、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区别 3、居住区各类交通组织方式的特点 4、什么是居住密度?可以用哪些指标反映? 5、居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控制容积率的作用 6、区域中影响城市发展的条件有哪些?对其中一个举例说明 7、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规划依据 8、城市人口结构有哪些?在总体规划编制中为什么要研究人口结构? 9、风玫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运用 10、单中心与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差别 二、论述题(20'*3) 1、对于居住区存在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的变化的现实,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2、城市蔓延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城市总体布局中有哪些应对措施? 3、某大城市中心区有一加工工业区要搬迁,对于这块用地有两个设想,一是以商务办公、商业

服务业为主,二是以居住功能为主,请论述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权衡两个设想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2012城市规划原理 一、简答题 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2. 什么是居住密度?通常用那些指标予以反映? 3. 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4. 分析近代上海城市格局“局部有序,全局无序”的主要状况及其原因。 5. 简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6. 简述区域规划中产业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7. 简述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及作用。 8. 在总体规划阶段,确定城市发展方向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9. 什么是城市环境容量,包括哪些内容? 10. 简述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及规划时应予以关注的主要问题。

精选-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C )。 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2、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B )。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3、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D )的不同。 A.人口规模B.空间规模C.居住形式D.产业结构 4、一般把( A )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发明蒸汽机B.汽车的出现 C.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D.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 A )。A.市场推动型B.地方推动型C.辐射扩散型D.外资促进型 6、以下四项中,( D )项不是城市化。 A.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 D.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7、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B )。 A.20%;35%;50% B.30%;30%~70%;70%一90% C.25%;40%;60% D.40%;40%~80%;80%~95% 8、(B)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 9、通常我们把(B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B )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A.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B ) A.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B.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C.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 D.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 2、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C)。 ①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②规划体系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同济城市规划考研 原理(1994-2010)

欢迎光临心至诚书店h t t p ://s h o p 60481356.t a o b a o .c o m / 本店专为同济城市规划考研 服务,因为专注,所以卓越 2010年城市规划原理: 一,简答题(9'x10): 1.巴西利亚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简述其价值。 2.“历史建筑”的法定概念,并回答其保护要求。 3.住宅建设中强制要求的日照间距的意义。 4.简述生态住区及其建设要求。 5.比较绿地率与公共绿地比例的定义与作用。 6.有两条80m 宽(包括安全距离)的地震断裂带楔形传入某城市的规划中心区,简述规划中应如何应对。 7.主导风向对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要求。 8.结合总规的空间布局,谈污水厂的选址要求。 9.简述加拿大学者提出的“Deskota ”概念及其特征。 10.全球化对区域发展(区域规划)的影响。 二,论述题(20'x3): 1.比较居住区与社区两个概念,并论述在城市居住空间规划中的作用。 2.给出某南方旅游城市的土地平衡表,分析。 3.谈谈对低碳城市的理解,以及在城市规划中的要求。

欢迎光临心至诚书店h t t p ://s h o p 60481356.t a o b a o .c o m / 本店专为同济城市规划考研 服务,因为专注,所以卓越 2009规划原理 一、简答题(每题9分,200字左右) 1、宋代“城市革命”的具体表现或意义。 2、奥斯曼巴黎改建的要点以及意义。 3、住宅区采用住户路边停车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4、小学的布置的考虑要点。 5、居住小区内哪些因素能影响“邻里关系”。 6、在城市中心区布置商业步行街选址应注意哪些问题。 7、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的作用。 8、总体规划中确定“禁建区”的依据。 9、总体规划的上位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依据内容。 10、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城镇化水平预测的思路。 二、论述题(每题20分,500字左右) 1、旧住宅区改建的考虑要点。 2、你对总体规划中“功能分区”的看法。 3、依据《城乡规划法》,谈谈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特征。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1)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 结构布局:以宫殿为中心组成中轴线构成城市的骨架; 平面布局:以宫城的内城为中心,其外再建外城。 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齐整的道路系统。 (2)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变通 2、案例:1)长安城规划布局特点: 总体布局:总体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中轴对称;宫城居中偏北,宫城之南的皇城,集中布置官府机构及官办手工业作坊与军营。宫城、皇城东西南三面为居住坊里,用城墙分隔,以体现“官民不相参’’的思想。 道路系统: 完整的方格网的棋盘式道路。 宽度极大,纯交通性道路。 分为全市性的干道及坊里内部的地区性道路。 里坊 管制严格,面积大; 在建城时巳划定,然后逐步填满; 坊里中有很多大的府第及寺庙。 商肆 集中设置东市和西市,对称布置。 大小与附近的坊里相同,但内部呈井字形,宽度不大。 市中设有管理机构,管平价、收税及治安。同样的商店,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 2)开封规划布局特点:总体布局 总平面为正方形,但不甚规整,三套城墙。 宫城居正中,为皇室办公、居住服务,城南正门为宣德门是城市中轴线的起点。 内城又称里城,呈不规则方形,主要布置衙署、寺观、民居、商店、作坊等。 最外为罗城,又称外城,呈不规则的方形,主要作防御之用 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基本上是方格网形,但不对称、不规整。 道路宽度小,主要街道宽40—50m。 道路与商业街相结合。 居住区 是由街巷联系的一群院落,在街巷入口处设牌坊。 商肆 东京的商市成商业街形式布置,城内还有一些瓦子,集中着饭馆、旅店、杂耍、游艺等,沿着通航的河道也有商业街,还有晓市及夜市。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同济版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1. 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 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 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 )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 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 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 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 -- 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 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5.城镇化 1)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 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内涵: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地域空间积聚;城市物质和环境的改善;城 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完善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1994-2010)

2010年城市规划原理: 一,简答题(9'x10): 1.巴西利亚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简述其价值。 2.“历史建筑”的法定概念,并回答其保护要求。 3.住宅建设中强制要求的日照间距的意义。 4.简述生态住区及其建设要求。 5.比较绿地率与公共绿地比例的定义与作用。 6.有两条80m宽(包括安全距离)的地震断裂带楔形传入某城市的规划中心区,简述规划中应如何应对。 7.主导风向对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要求。 8.结合总规的空间布局,谈污水厂的选址要求。 9.简述加拿大学者提出的“Deskota”概念及其特征。 10.全球化对区域发展(区域规划)的影响。 二,论述题(20'x3): 1.比较居住区与社区两个概念,并论述在城市居住空间规划中的作用。 2.给出某南方旅游城市的土地平衡表,分析。 3.谈谈对低碳城市的理解,以及在城市规划中的要求。

2009规划原理 一、简答题(每题9分,200字左右) 1、宋代“城市革命”的具体表现或意义。 2、奥斯曼巴黎改建的要点以及意义。 3、住宅区采用住户路边停车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4、小学的布置的考虑要点。 5、居住小区内哪些因素能影响“邻里关系”。 6、在城市中心区布置商业步行街选址应注意哪些问题。 7、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的作用。 8、总体规划中确定“禁建区”的依据。 9、总体规划的上位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依据内容。 10、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城镇化水平预测的思路。 二、论述题(每题20分,500字左右) 1、旧住宅区改建的考虑要点。 2、你对总体规划中“功能分区”的看法。 3、依据《城乡规划法》,谈谈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特征。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恩温(R. Unwin) 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是居住区里的“组成细胞”,它是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来作为规模控制的居住生活基本规划单元,配备有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并将这些设施安排在步行范围以内,不受外来交通的干扰,使居民有一个舒适、方便、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对以后的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3、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4、城市化与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规划区与城市建成区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二、简答(共20分,每题5分) 1、城市规划体系包含哪些内容?其核心是什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举例说明。 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三个基本方面。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以英国为例,主干法:《城乡规划法》(1990年);从属法规:《城乡规划(用途类别)条例》(1987年),《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1988年),《城乡规划(发展规划)条例》(1991年)等。 专项法:如英国《规划(历史保护建筑和地区)法》(1990年)。 相关法:《环境法》(1995年)、《保护(自然栖息地)条例》(1994年)等。 2、城市规划编制分几个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分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大城市可有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规划中城市红线、城市黄线、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紫线的含义? 城市红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推荐城市规划专业必读的书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推荐城市规划专业必读的书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推荐城市规划专业必读的书 Ⅰ(基础) 1. E. Howard,1898,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L. Mumford,1961,The City in History,倪文彦和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进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005 3. Clara Greed,2000,Introducing Planning,王雅娟和张尚武译,《规划引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John M. Levy,2002,Contemporary Urban Planning(5th ed.),孙景秋等译,《现代城市规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J. Jacobs,1961,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 Edmund Bacon,,1967,Design of Cities,黄富厢和朱琪译,《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Christopher Alexander,1987,A New Theory of Urban Design,陈治业,童丽萍,《城市设计新理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8. Ian McHarg,1969,Design with Nature,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9. I. Calvino,Invisible Cities,《看不见的城市》 10. Peter Hall,1992,《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3rd ed.)》,Routledge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1、( )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公园和公共绿地的建设实现了城市美化的理论。 A.伯汉姆(D·Burnham) B.西谛(Sitte) C.奥姆斯特(F·L·Olmsted) D.豪斯曼(George E·Haassman) 2、下列关于交通和运输之间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运输活动都会产生交通 B.所有的交通行为都有运输活动的产生 C.交通与运输是同时发生的活动行为 D.运输是在交通行为之后发生的 3、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心区 B.城市道路 C.绿化 D.居住区 4、下面关于综合规划的论述正确的有( )。 A.综合规划是市政立法机构的官方陈述,它确立了与未来想要的物质空间发展相关的主要政策 B.综合规划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和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 C.现代城市总体规划是从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综合规划要求从结构上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强调的是社会的变革 5、下列四项中,( )属于城市规划的相关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D.《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6、主干法的主要内容是以下( )方面的法律条款。 A.规划行政、建设标准、开发控制 B.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开发控制 C.规划编制、建设标准、开发控制 D.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建设标准 7、城市规划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但不包括( )。 A.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B.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C.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保证 D.未来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建构 8、以下( )符合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A.城市用地选择应当尊重现状条件

城市规划原理填空题

1、在城市总人口中,将劳动人口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成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 2、仓库可按储存货物的性质及设备特征分为一般性综合仓库和特种仓库。 3、排水系统分为两种制度,分流制和合流制。 4、居住用地由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等组成。 5、平均建筑层数是总建筑面积与建筑基地总面积的比值。 1、在确定城市性质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城市的共性作为城市的性质;另一种是不区分城市基本因素的主次,一一罗列。 2、对城市规模起决定作用的是基本人口,随城市规模大小而变化的是服务人口。 3、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称为日照间距。 4、公共设施用地是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用地。 5、建筑密度是建筑基地总面积和用地面积的比值。 1、城市性质的确定,一方面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另一方面是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认识。 2、居住区的规划结构通常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 3、干道网密度即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 4、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人口是指市区与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 5、容积率是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确定城市性质一般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用地评定通常是将用地分成三类:一般不须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和不适宜修建的用地。 3、城市中有气体污染的工业应布置在最大风向频率的下风位或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位。 4、城市用地分类中的绿地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 5、人口毛密度等于规划总人口和居住用地面积的比值。 16.城市中有气体污染的工业应布置在最大风向频率的下风位或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位置。 17.人口毛密度等于规划总人口与居住用地面积的比值。 18.城市性质的确定,一方面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另一方面是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认识。 19.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人口是指市区与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 20.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分布,主要有集中布置、分散布置和轴向布置等方式。 16.水资源是指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目前我国北方和某些沿海城市严重缺水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对水资源实行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政策,既要注意节约用水,又要注意重复利用。 17.古代城市中的城市代表城堡,起到防御的作用,市代表市场,指商品交易场所。 18.城市居住区规模一般以人口规模或人口数量作为主要的标志。 19.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有整体性、生态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地方性、大量性和经济性 20.城市公共空间有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和体育场等要素构成。 21.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中控制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它为规划行政中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 依据和法定程序。 11.城市性质的确定,一方面(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去认识,另一方面(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去认识。 12.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 13.建筑密度等于(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14.用地评定通常是将用地分成三类,(一类)(二类)(三类)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试题.知识讲解

同济规划历年试题 一、简答题(200字以内,每题10分 1.居住区各用地的界线划定的一般原则 2.居住区规划设计可以有哪些生态考虑 3.城市主导产业的特点 4.城市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 5.城镇体系和区域中对城市建设条件的评价的内容 6.区域增长极核理论及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借鉴 7.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理·考工记》 8.简述中世纪意大利城市的主要特征 9.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关系 二、论述题(500字以内,每题20分 1. 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分析现在住宅区规划与建设的负面影响 2. 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控制的关系 3. 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结构及其特征 2003城规原理 一、简答题(200字以内,每题10分 1. 简述居住区生活环境质量与居住区规划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 2. 工业用地布局主要原则

3. 图示城市形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4. 马丘比丘宪章比雅典宪章在思想上的进步 5. 区域增长极核产生条件 6. 以图示方式城市土地极差地租理论分析城市土地同心圆模式 7. 隋唐长安规划要点 8. 城与廓的概念 9.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层次及主要内容 二、论述题(500字以内,每题20分 1.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目标是什么,可通过那些规划设计途径来提高它的品质 2. 目前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内容、方式、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善 论述城市开发控制的各种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 2002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2002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1.《周礼考工记》对古代都市规划的影响(此题2001年也考过 2.划定历史保护街区的条件 3.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4.都市区规划的基本概念 5.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体制

同济大学03-04城市规划原理1试卷+答案

同济大学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城市规划原理1》试题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日照间距 绿地率 容积率 服务半径 户室比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影响住宅通风的因素有哪些? 2、为什么要在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中提倡“顺而不畅”的原则? 3、绘制“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4、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和宅间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米? 5、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分别为多少米? 三、计算题(25分) 某住宅区用地面积为12公顷,有三个居住组团。第一个组团为3层住宅,用地为4公顷,建筑密度为20%。第二个组团为6层住宅,用地为8公顷,容积率为1.4。请计算: 整个住宅区的住宅建筑总面积。

整个住宅区的容积率。 须列出计算过程。 答案: 一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住房之间,为保证后排住宅能在规定时日获得所需日照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绿地率:住宅区绿地与住宅区总用地的比值为绿地率,住宅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宅间绿地和专属绿地。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是一个反映单位面积上开发强度的指标。 服务半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所服务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 户室比:住宅区或住宅建筑内各种不同户型的住宅所占的比例 二 1、影响住宅通风的因素有哪些? 住宅的间距、排列的方式、通风的方向等 2、为什么要在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中提倡“顺而不畅”的原则? 保证住宅区通行方便,避免穿越性交通 3、绘制“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面积(ha)比重(%)人均面积(平方米/人) 居住区用地 其中住宅用地 公建用地 道路用地 公共绿地 其他用地 4、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和宅间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米? 居住区级:路面10-14米;红线20-30米 小区级:路面6-9米;红线10-14米 组团级:路面3-5米;红线8米 宅间:路面不小于2.5米 5、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分别为多少米? 居住区级:<=800-1000m 小区级:<=400-500m 组团级:<=150-200m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doc

1、城市进化过程屮,城市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并简述各阶段特 点。 答:城市进化理论认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城市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初始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 “相对集屮”时期(工业化社会成熟期):人口仍向城市集屮,但开始向郊区扩散 二者共同点是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不同点是后者出现郊区人口增长的态势。 “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初期):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成熟期):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越來越显著,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区域内部从城市到郊区的人口迁移,导致城市人口的下降和郊区人口的上升。 2、城市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1)城市化进程本身是社会发展过程 (2)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互相作用和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也在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环境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人际关系发生积极变化。

在城市化进程屮,城市作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3) 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 3、城市规划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城市规划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仅凭感觉所建立起来的感性认识來展开工作是不适宜的,而要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科学的预测和预想城市的未来发展,就必须运用理论和理性思维,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也是城市规划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 4、城市规划的专题研究的作用和本质是什么? 答:作用:寻找针对具体问题的对策,是城市规划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基础;为城市规划过程中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是规划过程更加科学和合理。 本质:多学科的,要综合利用其他专业的知识(如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等专业)。把不同学科的有用Z处组织在一起来提出对策和建议。 5、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 答: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和图纸 1、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其中,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冃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性要求的文件;附件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包括综合规划报告、专题规划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2、主要图纸:包括城镇体系现状图、城镇体系规划图、基础设施及环

同济大学城规原理试题

2008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一、简答题(200字以内,每题10分) 1.居住区各用地的界线划定的一般原则 2.居住区规划设计可以有哪些生态考虑 3.城市主导产业的特点 4.城市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 5.城镇体系和区域中对城市建设条件的评价的内容 6.区域增长极核理论及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借鉴 7.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理?考工记》 8.简述中世纪意大利城市的主要特征 9.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关系 二、论述题(500字以内,每题20分) 1. 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分析现在住宅区规划与建设的负面影响 2. 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控制的关系 3. 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结构及其特征 2007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一、简答题(200字以内,每题10分) 1. 简述居住区生活环境质量与居住区规划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 2. 工业用地布局主要原则 3. 图示城市形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4. 马丘比丘宪章比雅典宪章在思想上的进步 5. 区域增长极核产生条件 6. 以图示方式城市土地极差地租理论分析城市土地同心圆模式 7. 隋唐长安规划要点 8. 城与廓的概念 9.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层次及主要内容 二、论述题(500字以内,每题20分) 1.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目标是什么,可通过那些规划设计途径来提高它的品质 2. 目前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内容、方式、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善 论述城市开发控制的各种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 2006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简答: 1,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2、城市土地区位对于土地用途的影响。 3、《周礼?考工记》对我国古代都市规划的影响。 4、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主要特征。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同济版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 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 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 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 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一、城市的形成 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 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 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 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 的变化 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 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一、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 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规 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 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 心的规划思想 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里 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 制定规划) 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考试】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1994——2010年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只有1999——2004年的有答案,答案为《城市规划原理》的页数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1994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一、名词释义(20分) 1、城市规划区 2、邻里单元 3、城市规模 4、土地级差 二、试对一个国外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评述,并绘制总体规划简图。(30分) 三、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总体规划进行评述。附简图。(25分) 四、试论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以及与总体规划的关系。(25分)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1995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一、名词释义(每个4分) 1、可持续发展 2、分区规划 3、商务中心 4、货物流通中心 5、城市居住用地 6、邻里单位 二、简述题(每题12分) 1、设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必要性。 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对城市发展规模如何确定 3、总体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4、编制居住区综合技术指标的目的是什么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1996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人类住区(Human Settlement) 2、中心商务区(CBD) 3、市域规划 4、道路红线 5、曰照间距 二、简述题 1、简述我国目前法定的规划阶段、主要内容和编制、审批程序。 2、城市土地经济研究对城市规划有何作用 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为何要有“地块适宜性规定” 4、居住小区规划中应如何考虑居民的停车问题 5、简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 三、综合分析题 试采用结构分析图和简要文字说明的形式,分析某一位于城市边缘的居住区的功能结构与空间结构。(附规划总平面图)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1997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城市规划区 2、城市公共开发 3、城市居住区 4、曰照间距系数 二、简述题 1、城市远景规划。 2、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汇总表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作用。 3、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内容。 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概念、成果内容及其作用。 5、城市规划管理及其作用。 三、论述题 1、试析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中“两个根本转变”与城市规划实践的关系。 2、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空间模式、主要概念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意义。田园城市的空间模式: (1)城市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对建成区用地的扩张进行限制; (2)几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组成系统; (3)用绿带和其他敞地将相对独立的居住区隔开; (4)合理的居住,工作,基础设施功能布局; (5)各功能间拥有良好的铁路(交通)联系; (6)可以便捷地与自然景观接触。 田园城市的社会目标: (1)通过土地价格公共政策规定限制房客的房息压力; (2)资助各种形式的合作社; (3)土地出租的利息归公共所有; (4)建设各种社会基础设施; (5)创造各种就业岗位,包括自我创造就业岗位的专业户。 田园城市的组织管理目标: (1)具有约束力的城市建设规划; (2)城市规划指导下的建筑方案审查制度; (3)社会作为公共设施建设的承担者; (4)把私人资本的借贷利息限制在3%-4%范围之内; (5)公营(国有)或共营(集体)的企业的建立。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1998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1-5题3分,第6题5分) 1、绿地率 2、城市规划区 3、城市公共开发 4、逆城市化 5、配建水平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试题和答案

作者认为历年来规划原理成绩普遍偏低,答案的“准确”、“精简”性的不足因此对题目做了自己的引经据典解答,希望能弥补上述不足,但由于水平有限,一些题认为没能找到准确答案,便没有作答,还有些可能答的不好,请指正! 参考书目:城规原理第三版(白皮)――三(正文中代号)、全国注册规划师执业考试应试指南(黑皮)――注、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蓝皮)――周、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紫蓝皮)――赵。 2004城规原理 一、简答题(200字以内,每题10分) 1.居住区各用地的界线划定的一般原则(周p197) 2.居住区规划设计可以有哪些生态考虑(周p19) 3.城市主导产业的特点(赵p215) 4.城市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三p201) 5.城镇体系和区域中对城市建设条件的评价的内容 6.区域增长极核理论及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借鉴 7.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理?考工记》(注p23) 8.简述中世纪意大利城市的主要特征(注p14) 9.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关系(三p201) 二、论述题(500字以内,每题20分) 1. 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分析现在住宅区规划与建设的负面影响 2. 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控制的关系(三p237) 3. 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结构及其特征(注p46) 2003城规原理 一、简答题(200字以内,每题10分) 1. 简述居住区生活环境质量与居住区规划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周p207) 2. 工业用地布局主要原则(三p107) 3. 图示城市形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注p79) 4. 马丘比丘宪章比雅典宪章在思想上的进步(注p35) 5. 区域增长极核产生条件(注p6) 6. 以图示方式城市土地极差地租理论分析城市土地同心圆模式(赵p280) 7. 隋唐长安规划要点(注p22) 8. 城与廓的概念(三p14) 9.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层次及主要内容 二、论述题(500字以内,每题20分) 1.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目标是什么,可通过那些规划设计途径来提高它的品质(三p491) 2. 目前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内容、方式、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善 3. 论述城市开发控制的各种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三p579) 2002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1.《周礼考工记》对古代都市规划的影响(此题2001年也考过) 2.划定历史保护街区的条件(注p189) 3.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