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人口发展及现状

湛江市人口发展及现状
湛江市人口发展及现状

湛江市人口发展及现状

2003.03.06

--------------------------------------------------------------------------------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从1990年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年中,我市的总人口由210万增加到696万人,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由三年调整时期的最高值42.6‰和33.6‰,降到现在的12.76‰和9.28‰。人口总量居全省第四位。

一、我市人口发展的过程

建国初期,我市的总人口为210万人。由于连年战争,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地发展急需在批劳动力,加之受苏联人口理论的影响,人口增长越多的越好,人口生育没有计划。我市和全国一样,在1949~1959年出现了人口生育高峰期。其中1957年的出生率和自然增率高达36.29‰和28‰,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到了1958年未,我市总人口达261万人。与1949年相比,9年内人口增加51万人。

随着三年自然灾害后,由于饥饿疾病等原因,生育率下降,死亡率升高,1960年至196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了建国以来第一次下降,出生率减少到19.66‰,比1955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

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经济逐步好转,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个生育高峰。1962年、1963年、1964年人口出生率分别达42.60‰、34.77‰和33.56‰,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分别高达33.60‰、27.18‰和24.98‰。人口出现快速增长,年平均递增率达5.49%。之后的十年,特别是1966年到1977年,人口快速增势有所放缓,出生率基本保持在21.93‰~21.27‰,自然增长率徘徊在16.26‰~15.81‰之间。

八十年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但是由于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的女性人口进入了婚育年龄,形成了又一生育高峰期,人口出生率持续在25.33‰~27.68‰内,自增率在20.70‰~22.87‰之间,致使一度下降的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又出现了较大的反弹。并一直延续到1989年。

1990年后,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得到贯彻和落实,各级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有效措施,使到人口增速逐年得到减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0年的23.34‰和18.73‰,下降到2000年的12.76‰和9.28‰,分别下降了10.58个千分点和9.45个千分点。

二、我市人口现状

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总人口为6072884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与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54万人相比,10年间增加了67.24万人,增长12.45%,平均每年增加6.56万人,平均每年递增1.14%。

全市总人口中,0~4岁的人口为2108482人,占总人口的34.72%,15~64岁的人口为3540446人,占总人口的58.30%,65岁以上的人口为423956人,占总人口的6.98%。同1999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0.38个百分点,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1.57个百分点。

全市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其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15044人,占总人口的2.48%;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587278人,占总人口的9.67%;接受初中教育的2404332人,占总人口的39.59%。与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由913人升为2477;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由8038人上升为9670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由21402人上升为28450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由

38457人上升为39591人。

三、“四普”以来我市人口变化的特点

1、总人口规模增大,但是增长速度下降。

2000年未全市总人口达6072884人,从“四普”到“五普”的10年时间,我市年平均增长1.14%,比"三普"到"四普"8年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23%下降1.09个百分点。

2、家庭规械逐步缩小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不断深入贯彻和落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到人们对传统的大家庭的意识和观念发生了变化,更多人追求的简单、舒逸的小家庭生活,使到家庭规模逐趋缩小。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全市共有家庭户143.7户,家庭户人口593.97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4.15人,与1990年人口普查的4.96人相比,平均每减少0.54人,比全省的每户3.69人多了0.56人。从规模上看,三口人至五口人的家庭占据主体,其中五人户占的比重最大,为19.35 %,其次是四人户为17.82%,三人户为16.52%,八人以上户只占1.70%。以上数据表明了家庭生育子女数在明显减少,以及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也说明了湛江市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后,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估计三人户家庭的比重还会进一步增加。

3、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十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加大教育的投入,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增大招生规模,积极做好各种成人再教育工作,使到全市人口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主要表现在人口总体文化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全市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从1990年的207.69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240.4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38.6%提高到39.59%,上升了1.13个百分点。全市文盲人口从1990年的66.9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33.58万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由1990年19.09%下降到2000年的8.47%。十年间下降了10.62个百分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从1990年以来增加了10.11万人,所占比重增加了1.56个百分点;高中、中专文化程度所占的比重由8.04%上升到9.67%,增加了1.63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由24.40%上升到28.45%,增加了4.05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则由38.46%上升为39.59%,上升了1.13个百分点。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十年来我市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和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方面取得的成果。为加快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4、老龄化进程加快

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市65岁及以上人口是42.40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8%,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比重5.41%上升1.57个百分点。我市现有百岁以上老人126人,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多90人。这充分地反映出我市10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改善,特别是人口生育水平的下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5、向市区和经济发展达的中心城镇流入的人口增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们传统的本土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就业区域和范围逐步扩大,人口流动性大大提高。湛江市人口众多,加上我市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逼切寻找就业门路,造成湛江大量人口流向经济发达的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口为131.92人,占普查户藉总人口的19.02%,也就是说流出人口占总人口为两成多;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2.4%。从流动人口流向来看,在省内流动的人口为29.72万人,占普查户藉总人口的4.29%;流向省外的人口为102.2 万人,占普查户藉总人口的14.74%。

6、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湛江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33.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

38.47%,比1990年的31.70%上升了6.77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非农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镇就业;二是城镇区域扩大,使部分镇村连为一体;三是城镇外来人口增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城镇化水平虽然有较大的提高,但与全省城镇化水平的54.99%相比,我市城镇化水平还低16.52个百分点,差距仍然很大。

7、人口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1990年以来,随着我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41.7%、25.5%和32.8%转变为2000年的26.9%、37.4%和84.2%。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市人口就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的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加快,劳动力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的比重由1990年67.4%和16.4%下降到2000年的63.6%和14.7,下降了3.8和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由1990年的16.2%上升到21.7%,上升了5.5个百分点。由此看来,我市的产业结构还处于不合理状态,比全省和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区还有差距。

三、对湛江市人口主要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强计生工作,控制人口总量

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对人口增长合理控制,使到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得到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依法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尤其是加强对基层基础工作的管理以及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坚持不懈地把人口与计生工作抓紧抓好,确保实现人口控制目标。

2、努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积极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首先是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二是要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着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是增加教育投入,促进教育投资多元化。四是提高对优秀人才的集聚能力。完善人才流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提高城市化水平,是开拓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资源、新市场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结构、增加就业、减少贫困人口、缩少城乡差距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大力发展小城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渠道。同时、学科地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确保城市的发展方向。发展与城市化相造应的新型经济,依靠工业化推进城市化。

4、创造就业机会,满足城乡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需求

要使经济持续增长,就需要增加就业容量。发展经济是缓解人口压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招商引资,促进中小型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载体。

5、强化老龄人口的管理,提高养保障水平

要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的社会福利化进程。

雷州半岛湛江年历红土文化探究

走进雷州半岛湛江——关于雷州半岛之湛江红土文化 年例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报告总结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了。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冲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挑战,民众的兴趣发生一定的转移,从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人类的文明的平衡依赖于它的存在。建设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复兴中华民族的必经之路。2012年1月23日至2月26日的寒假期间,我对此进行亲身调查和亲身参加体会这些活动,据我走街探访了解到,湛江市年例文化丰富,有的甚至被例如文化遗产,例如“湛江醒狮”和“东海岛人龙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石狗”被列入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雷州石狗、雷州姑娘歌、吴川飘色、遂溪醒狮、东海岛人龙舞和廉江舞鹰雄6个项目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湛江,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有人在描述地方风俗时曾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来表达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事实上,真正做到“十里不同”的地方毕竟不多,象二人转,走遍东北大地,都在唱;大秧歌,北方农村,都在扭。但是在湛江却不同。这里是一县一俗,一乡、一镇一“术”,真真正正是“十里不同风”。湛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民间艺术“金矿”,不仅艺术形式举世罕见,而且艺术水平之高也令人叹为观止。 二、调查结果之湛江红土文化的各个民间艺术简介 人龙舞之所以被称为“人龙”,是由于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而不是用物构成。龙身巨长,一般由五六十人组成,有的达数百人,气势雄伟壮观。“人龙”分“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龙头”包括龙舌、龙眼、龙角三部分内容。人龙舞传说起源于反清复明。四是许多动物舞蹈的最高潮都在“采青”上。“青”即指青草,所谓“采青”,就是把一棵象征着青草的物品采下。采下“青”之后才能够得到被祝贺的人封的“利是”。这个“利是”是舞者的辛苦费。五是个性鲜明,独立性强。这些民间艺术个性鲜明,特点突出。既或象同在吴川市境内的飘色、陶鼓、泥塑、舞貔貅等艺术,基本上没有太多艺术形式上的重复或相近,而是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个性特点来。 舞鹰雄整个活动具有很强的情节性。大意是:大肚佛从天上来到雷州半岛北部丛林之中。林中小猴带领他在林中观光。当他们走到某处,看到鹰和雄正在酣睡。这时,小猴玩心大起,他示意大肚佛隐于树后,自己则在鹰和雄的头上分别敲击一下,鹰、雄醒来之后,误以为是对方在戏弄自己。于是,发生了争斗。争头中,双方各不相让,分别用自己的绝招向对方进击。后来,群鹰参战。眼见战火越烧越旺,大肚佛急忙出来实情相告,小猴向双方道歉,于是,化干戈为玉帛,交战双方握手言和,森林里出现了和睦相处的局面。这个故事包含着人民群众对于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憧憬和良好祝愿。 飘色、泥塑、花桥,人称吴川三绝。如果从表演空间看,这三绝恰好占齐水(花桥)、陆(泥塑)、空(飘色)。“三绝”表演是在每年的元宵佳节。那时吴川的大街小巷,到处人头涌涌,堪称“吴川狂欢节”。 傩舞是一种古代面具舞蹈,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称。湛江傩舞又称走成伥,是由中原及闽南传入的,主要流行于雷州市的附城、松竹、南兴、杨家、白沙、客路等镇。每年正月十五或十六、或神诞时举行。主要的目的是驱邪遣灾,祈求平安,迎祥纳福。 考兵舞流传于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东岭村一带,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属傩舞中的一种。当地村民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祭祀时,村民敲锣打鼓,跳起“考兵”舞,以示“驱鬼除疫,遣灾纳福”。

湛江大环境分析

一、国家层面城市发展背景下湛江的发展演变 中国城市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国家战略和计划的重大影响,以改革开放为转折点,中国城市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城市发展也经历了非均衡、低水平均衡、非均衡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变化过程,城市化建设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化重点战略由重点发展小城镇转向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1. 1949—1960年有计划推进经济建设,为工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3年,国家“一五”计划开始,提出了逐步实现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总任务,重点强调了发展重工业,推进工业化,改变小农经济的国民经济性质,建立相对独立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目是工业化建设的中心,大规模有计划的工业化开始。 一五初期湛江被列为国家重要建设的城市之一,主要建设项目有湛江港和黎湛铁路等。湛江市制订了《1955-1975年湛江市初步规划》,定位湛江为“粤西与广西南部交通枢纽、粤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6年湛江港开港。 2. 1960—1977年城市发展大起大落时期 1960年后国际形势严峻,中苏关系僵化,中国城市开始了新的探索,先后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城市发展停滞不前。1964年开始,国家开展了“三线建设”工作,对西南和西北内陆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三线建设违背了发展规律,很少形成城镇规模,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但对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73年湛江港被列为全国重点项目进行扩建,同年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开始建设,1976年兴建湛茂输油管道。湛江市制订了《1975-1985年湛江市总体规划》,定位湛江为“具有一定工业基础,有亚热带风光的清洁社会主义港口城市”。

湛江交通现况的调查

广东海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调研题目:湛江交通现况的调查 小组成员(姓名学号):陈晓君 201036614207 李莉 201036614120 古仕云 201036614107 胡伟敏 201036614213 孙日红 201036614234 元祺 201036614152 院系专业班级:_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101 指导教师:___刘伟______ 联系方式: 448932750@https://www.360docs.net/doc/d36067020.html, ___ 时间: 2012.3 - 2012.5 评阅成绩:_____________

湛江市交通现况调查报告湛江市,旧称广州湾,是一个拥有五县四区的富有热带风光的美丽海港城市,1984年被国务院定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域市之一,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东出南海,西临北部湾,南与海南省相户,北千大西南,居粤、玉、桂三省、区交汇点。是海南岛通往大陆的必经之地,是中国大西南主要出海通道,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和中东航程最短的对外口岸,在亚太经济圈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湛江的交通却存在相当大的问题。【1】我们在自身实践和问卷调查中体会到了湛江市的拥堵现状,总体来说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一、湛江的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湛江交通存在着一些很重要的问题,如下图所示: 从我们本次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认为道路建设不完善,道路设计不合理、违规现象经常发生、有关部门对交通缺乏管理、红路灯设备不足这些问题存在的比例较大,分别为65.33%、68%、61.33%、61.33%,同时也还有认为交通拥堵,没有工作人员指挥交通、公交系统不完善,公交车晚点或是停车点、出行费用高,市区出租车费用高、交通事故频繁、市民交通意识淡薄且出行素质不高、路边摆摊现象严重,影响交通状况、无照非法三轮车猖獗这些所占比例分别为53.33%、53.33%、42.67%、37.33%、56%、54.67%、44%。 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湛江市市场调研报告(20131018)

目录 第一部分城市宏观环境 (3) 1.0湛江市概况 (3) 1.1 地理位置 (3) 1.2行政区划 (4) 1.3城市面积及人口 (5) 2.0城市经济水平 (6) 2.1 2010-2011年湛江市生产总值生产与使用平衡表 (6) 2.2 2013年上半年经济状况 (7) 第二部分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 (9) 1.0湛江房地产市场现状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9) 2.0城市房地产发展情况 (10) 第三部分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 (11) 1.0 城市物业服务定价水平 (11) 2.0 物业服务费收缴水平 (12) 3.0 项目空置及入住率水平 (12) 4.0 服务标杆及水平 (12) 4.1 TOP5物企市场拓展定性描述 (12) 4.2深圳的湛江的物业企业 (12) 4.3主要对外拓展性物业企业 (12) 5.0 专项服务分包及价格水平 (13) 5.1安保服务 (13) 5.2 楼宇科技分包市场价格 (13) 5.3绿化分包市场价格 (13) 5.4保洁分包市场价格 (13) 5.5电梯分包市场价格 (13)

6.0物业企业职员薪酬水平 (14) 6.1 项目经理薪酬情况 (14) 6.2 项目各主管薪酬情况 (14) 7.0 城市最低工资标准 (15) 8.0 社会保险情况 (15) 9.0 福利水平 (16) 10.0 能源费用价格 (18) 10.1 水费价格 (18) 10.2 电费价格 (19) 11.0 经营收入价格 (20) 11.1 停车场收费价格 (20) 11.2 其他经营收入 (21) 12.0 开发企业对物业补贴水平 (21) 12.1 开办费支付水平定性描述 (21) 12.2 前期介入费支付水平定性描述 (21) 12.3 空置费支付水平定性描述 (21) 第四部分行业政策环境 (22) 1.0 项目管理权转移方式 (22) 2.0 影响经营的法律因素 (22) 附件1:湛江市优质优价物业服务收费管理规定 (23) 附件2:湛江市住宅小区共用水电费分摊管理规定 (24) 附件3:湛江市区住宅小区物业装修收费管理规定 (25)

湛江市区屋顶绿化现状及分析

湛江市区屋顶绿化现状及分析 摘要:介绍了屋顶绿化的概念?功能?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湛江市区屋顶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为湛江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屋顶绿化;调查;分析;湛江市 Abstact: The concept and the function of roof gree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were introduced. The roof greening status of Zhanjiang c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appropriate proposals were proposed. It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Zhanjiang city to create national ecological garden city. Key words: roof greening; survey; analyze; Zhanjiang 屋顶绿化是在各类古今建筑物(包括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建筑在内)?构筑物?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上建造园林?种植树木花卉,将建筑艺术与绿化艺术相结合的统称?屋顶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许多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首先,屋顶绿化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它具有改善环境质量?调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及保水?维持系统多样性等功能?其次,屋顶绿化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屋顶花园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宜人场所,能够使其所在的建筑物增值[1],同时为屋顶提供额外的保温和隔热作用,有助于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开支?最后,屋顶绿化还具有潜在的社会效益?由此可见,屋顶绿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日益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关注的重点? 本文通过对湛江市城区屋顶绿化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积极探索发展湛江市屋顶绿化的新对策,希望为湛江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国内外屋顶绿化发展概况 1.1 国外屋顶绿化发展概况 屋顶花园并不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产物,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 000年左右,最早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屋顶花园是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中世纪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有了私人的屋顶花园,最著名的是丝绸富商吉尼吉斯家族修建的本尼托尼塔?而到了1880年,美国音乐家鲁道夫争取到大额的资助,建造了位于百老汇和第39号街之间的娱乐宫剧场?这一时期屋顶绿化开始向公众游憩?营利性方向转化,也因此屋顶剧场?高级宾馆的屋顶花园逐渐兴起? 随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屋顶绿化的进程受到了严重阻碍?但世界大战后,以凯泽中心?奥克兰博物馆屋顶花园等为代表的精美宽阔的屋顶花园意

对湛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调查报告

对湛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调查报告 对湛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调查报告(doc 9页 关于湛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2年1月20至2012年2月30日 调查地点:湛江市各城镇 调查对象:湛江市人们生活水平、工业和农业发展水平 调查方法:典型调查 调查人: 王章杰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全市面积1.32万平方公里,人口754万人。现辖3市、2县、4区,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区)。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国家一类大市,全国综合实力100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和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 湛江三面临海洋,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占广东省海岸线的46%。港湾密布,全市有港湾101处,较大的有湛江港湾、雷州湾等。

全市滩涂面积148.6万亩,占全国的5%,占全省的48%。沿海有岛屿30多个(不含沙洲、礁石),其中有居民住的12个。沿海有经济鱼类520余种、虾类28种、贝类547种。盛产原盐,为全省主要产盐区。湛江市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12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4个,年综合货物通过能力达1.3亿吨/年建成石油耗、矿石、煤炭、化肥、粮食、木材、集装箱、车(火车、汽车)客渡等专业化泊位和专业化设施,尤其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两座30万吨级陆岸油码头、一座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和一座15万吨级煤炭码头,以及亚洲最深的30万吨级人工航道。港口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是我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大西南出海主通道,是祖国大陆通向海南省的重要陆岛交通运输枢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容市貌有很大改观。"九五"期间,我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成绩显著。雷州半岛西南部改水治旱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湛江机场扩建、火车南站改造项目投入使用,基本建成广湛高速公路电白至湛江段、粤海铁路湛海线,国道改造基本完成,建成了2×30万kw湛江电厂二期工程及相配套的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加快改造。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发展,新建了湛江国际会展中心、湛江图书馆、观海长廊、人民广场,改造了南桥河、北桥河和部分城市道路。"九五"期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4.92亿元,比"八五"时期的271亿元增加113.92亿元。科教兴湛取得成效,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有7家企业建立了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其中省级中心2家)、实施"火炬计划"43项(其中国家级25项)、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合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5.3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01%,比上年末提高0.9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1.44万人,出生率15.63‰;死亡人口4.05万人,死亡率5.54‰;自然增长人口7.39万人,自然增长率10.1‰。 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8.39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3.61 亿元,增长4.5%,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2.6%;第二产业增加值1086.61亿元,增长5.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3.7%;第三产业增加值1388.16亿元,增长7.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3.7%。三次产业结构为17.7:36.1:46.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3 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3.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7%,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2.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700.56亿元,增长8.1%。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534.45亿元,增长6.8%。民营经济增加值1924.91亿元,增长6.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0%。201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07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6212美元,增长5.6%。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1%;衣着类价格上涨0.5%;居住类价格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4%;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0.8%。

湛江生态状况的调研报告

湛江雷州市、徐闻县生态建设对策 为加快推进生态湛江的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7位市委委员、候补委员深入雷州及徐闻的农林牧渔各部门、部分重工业企业等,通过走访、座谈、现场了解等形式,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分析讨论,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湛江的历史生态基础 ㈠终年无霜雪,四季草木青。雷州市、徐闻县年均气温23.2℃,年均降水量1417-1802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864-216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02-118千卡/平方厘米,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14条,南渡河是区域内最大的河流,境内流长97公里,集雨面积1444平方公里,适宜多种动植物的繁殖与生长。 ㈡地质结构独特,矿藏储备丰富。雷州市、徐闻县共36个镇(街道、乡),土地面积5661平方公里。其中,徐闻县的1954平方公里为火山岩分布区,既是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所在,又蕴藏了稀土砂、石英砂等几十种矿藏,尤以硅藻土的储量(2亿多吨)居全国之首。 ㈢三面俱环海,独坐聚宝盆。雷州市、徐闻县三面环海,是大自然恩赐的聚宝盆:海域宽广,盛产取之不尽的原盐和经济鱼类520余种、虾类28种,以及五颜六色的珊瑚礁;港湾众多,主要有海安、外罗、流沙、乌石、企水等港口,占全市港口吞吐量的40%以上;海岸线绵延778公里,是风力发电和潮汛发电的风水宝地;滩涂面积40535公顷,盛产贝类547种,集观光和食用于一体。

二、湛江的生态建设现状 ㈠农、渔业潜力有待发掘 农林牧渔是湛江千百年来的传统经济支柱,是糖蔗、蔬菜和最大的桉树、剑麻等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著名的菠萝、香蕉、芒果、红橙之乡;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广东省首位,是全国最大的对虾交易中心和加工出口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海水养殖珍珠基地。 但湛江尤其雷州半岛的资源性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主要依赖原生产品和资本积累:境内已发现的33种多类矿藏有待发掘;热带亚热带蔬菜仅筐、箱包装外运,在此基础上的水果销售,初级开发沿袭了百年以前的罐装而外,有且仅有的菠萝酶,恰如昙花初开;海产品多以水或冰运外销,初级加工的罐装所占产出比例极低,更谈不上精细加工。 ㈡点、面污染源已然显现 水体富营养化已然出现。由于法规的滞后和市场经济30年来的急功近利,生活废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三龙汇聚,无孔不入地浸入湛江域内各种水体,均以氮污染为主; 土壤肥力已然褪化。化肥和农药的大面积使用、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的随机填埋、养殖污水灌溉、工业“三废”比重加大等,湛江域内耕地的土壤自净能力不断消弱; 林业趋于急功近利。受台风与海啸的破坏、养殖业的侵占、木器加工业勃兴等因素影响,湛江域内的林业面积不断下降,树种渐趋单一。即使人工育林,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桉树种植面积、植株密度过

湛江市县人口面积规划

湛江市三市(县级)、二县的人口面积 湛江是广东省3个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我国首批45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之一,国道G207、G305,国家沈海高速公路、兰海高速公路从湛江境内穿过,与省道、县道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现有黎湛铁路、河茂铁路、粤海铁路在湛江交汇,与国家铁路干线连接。目前在建广东西部沿海高速铁路(茂湛段),建成后湛江将融入珠三角2小时经济圈。 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推动全市城镇体系有序发展,湛江市域交通格局未来将形成以“市区环、湾区环、市域环”与“区域通高铁、县市通高速、镇镇通快速、村村通公路”的“三环四通”为基础,以“环线”和“放射”为骨架,以多条纵横交错的城乡主干道为联系,串联空港、海港、铁路站场、客贷运站场的“网络+节点”的市域综合交通格局,实现湛江市境内“一小时生活圈”的构想。 廉江市域土地面积284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157.7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2015年为182万人;2020年为197万人,2030年230成人和。城区人口规模2015年约为27.2万人,2020年约为46万人,2030年68万人。廉江市的发展定位是:湛江市副中心城市,廉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现代加工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城市发展目标是:湛江市对接北部湾经济区、开拓东盟自由贸易

区的重要支点;湛江市县域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探索理想城市建设的试验区。廉江中心城区在保护城市原有空间肌理的同时,依托现有骨架,沿廉江大道向南拓展,未来沿廉江河向西拓展。廉江中心城区空间的发展方向概括为:优化北部、调整中部、拓展南部、联通东部、延伸西部。 雷州市域土地面积353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359.93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2015年为185.53万人;2020年为208.45万人,城区人口规模2015年约为47万人,2020年约为53万人。 雷州市的发展定位是:中国特色文化名城、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承接创新基地、粤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滨海旅游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目标是:重点建设“一个中心城区”;搞活“二大工业区”,

湛江区位优势与未来发展

湛江区位优势与未来发展研究 摘要: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地处粤桂琼三省(区)结合部。全市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750多万。现辖三市、两县和四区,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个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国家一类大市,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先后荣获“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和“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关键词:湛江、区位优势、未来发展 一、湛江具有的优势 港口优势。港口资源是湛江最重要的优势资源,港湾众多,建港条件优越。全市现有交通运输港口码头16个,大小泊位165个,2008年,年吞吐能力超亿吨,形成了以湛江港为中心、环雷州半岛中小港口相互配套的港口群。湛江港是国家级主枢纽港,为粤西、环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有万吨级以至5万吨级泊位20多个,拥有全国第一座30万吨级油码头、30万吨级现代化铁矿石码头和华南沿海最深的航道,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目前湛江港已建成30万吨级航道,近年来,投入巨资进行大型项目建设,已初具国际一流深水大港规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方大港。 交通区位优势。湛江内联“三南”、外连“五洲”,为大西南、华南、海南的交通枢纽。海上,是全国主枢纽港;铁路,与广州、深圳、韶关并列,为广东四大铁路枢纽;公路,是全国45个枢纽之一;还有粤西唯一的民航机场。形成了发达的海、陆、空和管道运输立体交通网络。连接广州、海南和大西南的铁路干线在湛江交汇,黎湛线、三茂线及粤海铁路与国家铁路干线对接,洛(阳)湛(江)铁路广东段和黎湛铁路复线湛江段基本建成;国道207线、325线纵横贯通,广湛、渝湛两条高速公路已于2005年底建成;湛江民航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海口、长沙、香港等地航线30多条。湛江是连接中国西南与东部地区的结合部,我国大西南的重要出海口,也是我国大陆沿海通往非洲、中东、欧洲、东南亚、大洋洲海上航程最短的港口城市,处于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战略位置,是中国加入世贸扩大开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的理想立足点和结合点,是我国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的“桥头堡”。

湛江传统民俗研究

湛江传统民俗研究 年例是粤西地区一种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节日。其中湛江的年例活动起源于驱除瘟疫,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民俗活动逐渐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对于传统文化艺术、旅游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 标签: 年例;湛江;民俗活动 湛江市的“年例”活动最具有雷阳文化代表性特色。根据《吴川县志》的记载,就有“年例大过年”的传统。年例那天,在农村会有各种民间艺术进行表演。部分人认为,年例是南方尤其是粤西地区盛行的驱鬼节。这种观点是有根据的。据查,光绪《高州府志》记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诚然,年例包含着一些迷信的成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年例已逐渐形成了粤西特色年例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年例中不断地加入新时代的元素,例如,一部分政府的政治宣传标语、投资商的商品广告、礼仪队伍、西洋乐队等等。使得年例由原来的娱神娱人的综合性的节日成为一种时尚庆典。不但增强了乡间感情交流,还保护了传统地方人文艺术,在市场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 关于年例的起源及成因 根据《雷祖志》内容。在1055年,雷州府发生了一场波及面非常广的瘟疫。郡民死亡率非常高,只有雷祖庙附近的居民,与染病逃在庙中者,没有受到波及。“郡人”将此事禀告给了“郡守张弦”,张弦以为那些幸免染病的人是得到了雷族显灵,庇护附近的群众,使得“瘟魔”无法靠近。因此“命匠雕刻雷祖三殿游像,凡有疠,村分迎像守镇”。由于部分村落居民较少,无法抽出男丁不能抬像,又塑太尉小像,提供给小村落得普通民众进行迎接。结果瘟疫的情况得到好转。于是就有了“年例”要镇保灾瘴,民获安全的传说。民众纷纷信服雷祖。“守(张弦)又捐俸采办轿伞,执事俱全。令州民每岁逢元宵前数日,备春色二班,备经历为扫衢官。日,始迎王驾出郊游,后因以为例。神之灵嗣是益显……” 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年例主要是与本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效益、区域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结果。既是扩大了的庙会、社、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又是传统的驱邪节日。湛江受福建莆田文化的影响,习惯在初春至清明期间开展传统节日纪念活动。例如,舞醒狮、游神、演大戏,放花炮等。表现出民众祛除凶灾恶毒,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身体健康等等。古代的普通农村缺乏常见的娱乐设施,农民一年只有春闲时节各择吉日举办相关娱乐性质的庆典活动,主要用于娱神娱人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年例。

湛江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2005年湛江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2005年,在宏观经济良好运行的背景下,在国办发26号文件是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立足于维护普通居民的住房权益,立足于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调控的指导思想下。我市住房一、二级市场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联动效应明显,对拉动我市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2005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一)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情况 2005年湛江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652亿元,较上年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28亿元,较上年增长17.9%。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72亿元,较上年增长32.2%,占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比重分别为11.49%和3.18%。 表1:房地产投资与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表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主要得益于投资的拉动,而房地产开发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新建商品房供求结构情况 2005年全市市区批准预售商品房面积90.47万平方米,较上年减少4.69%,其中商品住宅80.75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6.8%;完成商品房交易面积68.4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72%,其中商品住宅交易面积65.2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69%。 表2:商品住宅供应情况表 表3:商品住宅销售情况表 从商品房市场供求关系来看,表2和表3显示我市商品房市场供求结构性正常。从商品住宅供应情况看,单套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的占总量的47.73%;120-160平方米的占总量的37.57%;从销售情况看,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的占总销量的49.53%;120-160平方米的占总量的39.07%。 (三)商品房价格走势

湛江工业发展前景和方向

湛江工业发展前景和方向 世纪之初,我市工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前景非常广阔。 1.港日优势的提升使发展临海型工业具有良好的条件。 湛江作为粤西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海运、空运、铁路、公路、管道多种运输方式并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尤其是湛江港“三大工程”部分竣工后,湛江的优势更加明显,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纷纷进入湛江收购项目和建设大型工业企业。西南地区的一些著名大企业也进入湛江考察,准备建设临港型大型化工企业。目前,湛江港正在继续浚深航道,提升优势,将为加快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临海型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丰富的南亚热带资源和海洋资源为发展资源型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我市充分利用南亚热带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热带果菜、花卉、林木以及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等,随着湛江投资环境的好转,经济实力的增强,这些丰富的农业物产资源,均可转化为工业发展优势,既可以发展大型的木浆、造纸、化工企业,也可以发展特色的农产品、海产品加工企业,形成湛江特色的工业发展行业。 3.“三大战略”实施使我市有机会成为与国际经济相联系的加工基地。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三大战略”实施,湛江开放型和外向型经济将有更快发展,进出湛江港的物流将会持续增大,湛江作为承东启西的桥梁作用将会更加突出。湛江能够把“三大战略”很好地结合起来,为我市企业“走出去”和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并把南方大港、南亚热带、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等四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大财团和国家大型企业、西南各省区来湛设立自由贸易基地、商品进出口基地、出口产品加工企业等,从而使在湛江设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的目标可能实现,亦便我市有机会成为与国际经济相联系的加工基地。 湛江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我市已确立了“工业强市”的战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通过改善软环境和兴办工业园,吸引投资,发展工业,尤其是加快临海型、资源型、外向型工业发展,通过实施外向带动、科技兴湛和品牌带动战略,建立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我们有信心经过若干年的奋发图强,使湛江逐步发展成为粤西和环北部湾地区的制造业中心,成为广东的后起之秀。 1.临港石化业 随着湛江港建成我国华南西部和环北部湾沿海最大的原油码头、铁矿石码头、石化工业聚集地、食品制油、化肥等大宗散货集散地和现代物流中心,依托“前港后厂、前港后库”的思路发展临海型石油化工工业。石化工业的发展重点是依托湛江港30万吨原油码头、成品油库和液氨中转库项目,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相关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环保型、污染小的项目。依托中石化东兴炼油厂提高原油炼制能力;依托中石油90万立方米奥里油储库和中海油扩建重交沥青项目;依托米克化能公司大型液化氨中转库,发展化肥化工产业。通过发展临港石化产业带动

论湛江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论湛江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湛江概况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地处粤桂琼三省(区)结合部。全市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750多万。现辖三市、两县和四区,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个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国家一类大市,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先后荣获“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湛江具有的优势 (一)港口优势。 港口资源是湛江最重要的优势资源,港湾众多,建港条件优越。全市现有交通运输港口码头16个,大小泊位165个,2008年,年吞吐能力超亿吨,形成了以湛江港为中心、环雷州半岛中小港口相互配套的港口群。湛江港是国家级主枢纽港,为粤西、环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有万吨级以至5万吨级泊位20多个,拥有全国第一座30万吨级油码头、30万吨级现代化铁矿石码头和华南沿海最深的航道,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目前湛江港已建成30万吨级航道,近年来,投入巨资进行大型项目建设,已初具国际一流深水大港规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方大港。 (二)交通区位优势。 湛江内联“三南”、外连“五洲”,为大西南、华南、海南的交通枢纽。海上,是全国主枢纽港;铁路,与广州、深圳、韶关并列,为广东四大铁路枢纽;公路,是全国45个枢纽之一;还有粤西唯一的民航机场。形成了发达的海、陆、空和管道运输立体交通网络。连接广州、海南和大西南的铁路干线在湛江交汇,黎湛线、三茂线及粤海铁路与国家铁路干线对接,洛(阳)湛(江)铁路广东段和黎湛铁路复线湛江段基本建成;国道207线、325线纵横贯通,广湛、渝湛两条高速公路已于2005年底建成;湛江民航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海口、长沙、香港等地航线30多条。湛江是连接中国西南与东部地区的结合部,我国大西南的重要出海口,也是我国大陆沿海通往非洲、中东、欧洲、东南亚、大洋洲海上航程最短的港口城市,处于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战略位置,是中国加入世贸扩大开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

湛江地区宗教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湛江地区宗教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一、湛江信仰宗教的基本现状 本次调查由我们一个宿舍6名同学共同进行与完成。此次调查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以湛江霞山市区为主,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0份,回收率90%。同时,我们辅之实地考察法和采访调研法,从多方面了解和掌握湛江地区的宗教发展情况。通过对调查问卷、考察得到的信息和采访调研的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发现湛江地区信仰宗教的基本现状。 (一)宗教总体上有了较快的发展,宗教的社会影响明显增强。 近几年来,湛江市的宗教发展较快。目前,湛江市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四大宗教,全市登记开放宗教活动场所271间。全市有宗教教职人员2018人,天主教徒3万多人,基督教徒1万多人,佛教信徒约12万多人,道教信徒约3万多人。据调查结果分析,对宗教有兴趣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5%,同时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有30%的市民偶尔“进入宗教活动场所”,有21%的市民“阅读宗教书籍”,有12%的市民“主动与宗教界人士交流”。从调查不难看出,湛江市民的信仰成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宗教社会影响的不断扩大在目前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宗教文化热的形成。现在,宗教书刊越来越多,表现宗教内容的文艺作品日益增加。新闻媒介中宗教方面的信息量也相当可观,旅游文化中的宗教成份日益浓厚。这其中,尤以佛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在社会各界中的影响更为突出。 (二)各大宗教努力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首先,在政治上,绝大多数宗教组织,绝大多数教职人员是热爱祖国,遵守法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是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宗教界的这一基本立场,在广大宗教徒当中起到了良好的政治上的凝聚作用。据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宗教伦理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的有45人。其次,在经济建设方面,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一样本来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直接在生产第一线,为国家创造着财富。第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宗教界以对某些教义、道德规范所作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新解释,以其特定的道德说教方式,对教徒进行行善止恶的道德要求,恪守社会公德,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如:有54人认为“提倡宗教可减少犯罪”,50人认为“信教可使人和睦相处”。上述可以证明,宗教界总体上已成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轨时期,社会上一些混乱无序的现象也反映到了宗教领域。 我们小组在前往湛江霞山、徐闻、雷州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及网上资料收集发现,一些寺观游离于佛协、道协之外自行其是,一些寺观内部管理混乱,滥收皈依弟子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寺庙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贪污腐化现象也时有发生。另外,在伊斯兰教、基督教内部教派纷争现象近些年也日益明显。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宗教自身的形象。 除了宗教自身存在无序现象以外,近些年,一些非宗教单位也在利用宗教,搞所谓“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在一些干部的纵容、支持下,乱建寺庙、建露天大佛,一时成风,至今尚未得到彻底治理。此外,搞所谓“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还为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邪教、迷信活动以及伪科学真巫术现象干扰着合法宗教的发展。 在此次调查访问中,一方面,我们发现某些市民信仰“法轮功”等邪教,影响社会的

湛江印象及发展建议

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有哪些支撑点 在过去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有这些都能使人直接地体会到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竟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把握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前进的趋势,努力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下面,就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这一现象,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均呈显著上升的态势。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二是外部世界。综合国力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基础;外部世界是影响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包括国际环境和外部联系。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面对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袖,人们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美国认为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且看欧洲,在推动中欧经济关系加深过程中,欧洲视中国为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给欧洲带来的“竞争”和“挑战”。而周边国家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 种种意见和态度都标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世界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下面,将一一分析: 第一,经济实力地位显著上升。进入21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在此轮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也提升了自己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中国的投入较之前有很大提高,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 第三,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更加显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的“民主、自由、人权、法制”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显著下降。金融危机又使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声誉下降,不得不有所调整。此外俄罗斯等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也持续下降。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虽然发展速度不慢,但其实力和国际地位始终无法追赶中国。

湛江年例的调研报告

湛江年例的调研报告 一、1.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调研题目:关于湛江“年例”文化的调研报告。 3.调研地点:湛江吴川市 4.调研目的:a.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 b.深入了解家乡文化,学会与人交流,学会思考,提高自身素质 c.在实践中石室社会阅历,增加社会经验 二、前言 湛江是中国南方一个著名的美丽海滨城市,她位于广东的最南端,这里景色优美,历史文化丰富多彩。为了对湛江特色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一行5人乘车来到了湛江吴川对当地进行实地调查。我们调查的主题是——湛江历史习俗之“年例”。 三、内容 生活在湛江你一定会知道湛江有一个比“新年、元宵”还热闹、还隆重的节日,那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年例”。近一步了解,在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路旁插满彩旗,鞭炮声及锣鼓声此起彼伏,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所能,尽献于众。过“年例”的时候,家家户户广延宾客,从早到晚不停地宴请亲朋好友,宾客们随到随吃。谁家到的客人越多,谁家门前停的小汽车最多,谁的脸上就越光彩;若是门庭冷落,则要被人看不起的。有钱人家是这样做“年例”的:他们的“年例”

比一般人家的婚宴还要丰盛,开销还要大,他们的餐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珍馐佳肴、名贵酒品。一桌花费少则上千元,多则三几千,一天下来,共摆了十多桌,就得花去数万元。有钱人家这样做“年例”,岂不是亏大了?非也,他们不会全干亏本的事,因为地方的党政干部是他们的“座上宾”,他们把吃“年例”当成拉关系的一种手段,关系建立了,还不方便他们以后赚更多的钱?没钱人家当然也做“年例”,虽然没钱,但也要尽其所能请一些亲戚来吃“年例”才心安理得,否则就觉得自己太寒酸了。所以我们选题的缘由是,年例是我们湛江的一个传统的特色节日,但到现在过节的目的是否变了;还有一个“年例”是怎么形成的!1、过节的性质 在讨论现在村民在做年例的时候,过节的目的是否变了。我们小组多次走访周边的村庄和访谈当地的村民,得出村民最主要还是以敬神、游神、传统文化表演等传统形式过节;但有些地方的确出现一些不良的现象,例如大摆筵席(攀比),大鱼大肉,铺张浪费,还有出现一种所谓的“轻音乐”表演,即情色表演,曾多次被曝光于日报。 2、年例的形成 所谓风俗,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群体性的生活习尚。年例风俗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广东通志》载:“雷州府于元宵鸣锣鼓,奏管弦,装鬼扮戏,沿街游乐。”记载了当时雷州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