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历史生活化趋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06599971.html,

浅析高考历史生活化趋向

作者:罗利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4期

摘要:高中历史学科是知识面涉及广、对现实生活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学科。随着高考历史的不断改革,在高考中,历史重点考查知识发展进程呈现出“严格遵循教材”一“依据但并不拘泥于教材”—“脱离教材、联系生活”的特点。从试题的形式和情景设置上不难发现,高考历史一改往日抽象化,生活化色彩日益明显。久远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更能深刻理解题目,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引导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本文分析高考历史全国卷生活化命题趋向,并就教师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适应高考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和合作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考历史;生活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4-0175-01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历史命题变革呈现出以下的特点:考察目标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重点考查学生对具体历史的态度和分析历史的立足点;考察形式从固定走向灵活,题目设计重点考查学生构建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的能力;考查内容由抽象走向具体,试题对课本依赖日益减轻,逐渐脱离课本、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所以高考历史的生活化趋向十分明显,考查面日益广泛,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高考历史命题生活化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历史命题生活化是不可避免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呈现出“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的特点,不再拘泥于考查学生对某一历史问题的意义理解、对某一

历史人物的正反面分析等,而是将问题的设置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运用自身各科知识储备来解决历史问题。比如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42题中,题目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阅读素材,通过开放式的设问,引导运用已有知识来分析小说中蕴含的历史现象。这种设问方式灵活,在考查学生基本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了发挥自身优势、拓展自身思维的空间,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素质教育精神指示的良好贯彻。

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性、认清我国国情

新课程改革提倡历史学科要实现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实现时代性与历史性的融通,使学生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现象。在历年的高考历史试卷中,试题以“中国共产党新成立95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