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 量 通 病 防 治 措 施

质 量 通 病 防 治 措 施
质 量 通 病 防 治 措 施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一章.编制目的

为更好的完成泸州市第十二初级中学校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校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施工任务,加大防治质量通病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特根据国家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本措施。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泸洲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泸州市第十二初级中学校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校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现场实际情况

第三章.现场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土方工程

质量通病:超挖、欠挖、放坡修坡不规则;基坑裸露时间长;排水

措施不得力、基坑浸泡等。分层不符合要求,局部夯实不均。

控制措施:严格按照规范规定进行放坡,由人工修整规矩,设水准

仪随时进行标高测平,现场质检员监督到位,机械挖土应留20~30cm土

用人工开挖;如不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应预留15~30cm基土不挖,

待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再进行开挖;基坑经人工清理后,即与有关单位

联系验收,并做好下道工序施工准备;在基坑中设积水坑,遇雨天及时

用水泵抽掉积水。分层回填、逐层夯实、逐层验收,局部回填土死角要

采用人工夯实,严格验收后再继续施工。

2 混凝土工程

2.1 预拌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原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检验单,并按批量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复试,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用于本工程。

加强原材料管理,防止原材料变质或生产时误用。

搅拌站根据本工程所需的混凝土品种、原材料、气候等,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要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

混凝土搅拌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现浇板的混凝土采用中粗砂,含砂率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粉煤灰的掺量不大于8%。

混凝土必须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颜色一致,防止离析和泌水现象,搅拌程序和时间应符合搅拌机说明书的要求或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符合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中粗砂,含泥量﹤2%,控制配合比,在满足可泵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和坍落度;采用外加剂延长初凝时间。

搅拌站必须保证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均使用同一厂家水泥及外加剂,确保结构外观颜色一致。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送时应保持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不能产生分层离析现象,严禁向运输车内的混凝土任意加水。

2.2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必须选用硬度、平整度、光洁度好的优质模板,零米以上镜面混凝土和清水混凝土的模板、角线等应经监理和业主同意方可使用。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水泥砂浆等杂物,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混凝土拌和料进入现场必须检查入模坍落度,坍落度值应在规定范围内。

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初凝前加强二次振捣排除气泡,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模板底部与原混凝土结合面应平整,并加铺2cm 海绵条,浇灌中,随时检查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要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及预埋管处,应两侧同时下料,在接近孔洞或预埋管底部时,必须改为单侧下料,浆面超过孔洞高度三分之一后,方允许另一侧下料,防止孔洞或管道底部中间形成空洞;施工时要严防漏振,当发现砖石、土块、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在下料过程中,应采取可靠的遮盖措施,防止混凝土浆溅落到未浇筑的模板和钢筋上。

浇灌混凝土必须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浇筑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应及时调直修正。

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10c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

泵送混凝土,在结构上部富余砂浆范围,均匀加添足量干净粗骨料,并拌和振捣均匀。

浇灌混凝土后,应及时用草帘或草袋覆盖(清水砼不宜),并洒水养护,在冬期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措施,不过早拆除模板或保温层,对薄

壁构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部和表面温差不大于20℃时方可拆模,,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 2.3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施工前应进行温度计算,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证。

混凝土浇筑顺序的安排,以薄层连续浇筑以利散热,不出现冷缝为原则。

控制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和坍落度,坍落度符合要求。

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二次振捣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对板面要进行拍打振实,去除浮浆,加强二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根据结构的平面形状尺寸、厚度等情况,合理布设循环水管,通水降温,布置测温点加强测温,混凝土内部中心与表面温度差控制在25℃之内,并根据温度梯度变化情况,定性定量指导施工,控制降温速率,控制裂缝的出现。

加强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混凝土内表温差,并根据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并尽可能增加养护时间,拆模后应立即回填土或覆盖保温材料保护。

2.4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

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现浇板的板底按清水混凝土工艺要求施工,不进行二次粉刷;浇筑时,未浇筑部分应采取遮盖防护措施,防止杂物落入。

支撑模板的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5 二次灌浆不密实防治的技术措施

工序验收合格,接到书面通知后方可进行二次灌浆。

基层凿毛、清理,用清水冲洗干净,浇灌前洒水湿润,湿润时间不得小于24h。

模板严密不漏浆,刚度符合要求。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采用专用的二次灌浆材料,材料经第三方实验室检验合格;结构二次灌浆,应严格按实验室配合比拌和混凝土。

已灌浆完的结构拆模,其侧面模板应在30%的强度后进行。拆除承重底模必须在90%强度后进行,拆模后应加强养护与保护。

拆模后二次灌浆表面应进行修整,消除麻面和台阶等缺陷。缺陷消除后,表面采用抹水泥砂浆压光的办法,保证其质量。

具有外表装饰作用的二次灌浆表面,当平整度和转角的垂直度不足时,应全部刨除重新抹水泥砂浆并压光。

转动机械部位的二次灌浆,必须达到95%设计强度后才能启动。

所有的二次灌浆,根据气温和气候条件,采取浇水或保温等养护措施,养护时间不低于7d。

3 钢筋工程

质量通病:钢筋直螺纹连接接头外露丝头超标;钢筋保护层偏小,露筋;钢筋焊接接头偏心、弯折等,箍筋间距不匀,板筋钢筋踩踏容易变形。

控制措施:严格控制丝头加工长度,加工场检查用通规和环规检查丝头质量,施工现场连接用力矩扳手拧紧至规定力矩值,如果仍外露过多,可更换连接套筒重新连接。垫块厚度达到保护层要求,强度承载力要达到要求,分布合理并与钢筋绑扎牢固;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对焊连

接的钢筋端头弯曲应在焊前矫直或切除,钢筋夹具应同心,焊接过程中钢筋应保持直线,焊后稍冷却再卸夹具和移动钢筋,严格过程控制和“三检制”,保证箍筋间距符合规范要求,楼板施工搭设施工通道,避免踩踏钢筋。

4 模板工程

质量通病:梁、柱模板接头不规则,拼缝处错台。构件阳角处漏浆,线条不顺直。

控制措施:梁、柱接头制作为一体,避免梁、柱模板拼缝设在阴角处。覆膜胶合板制作前,首先由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绘制出模板加工图,由木工在生产临建区木工车间加工。模板几何尺寸要求准确,拼缝严密,木质胶合板之间的拼缝采用透明胶带纸粘贴,粘贴应平整无皱褶,方木须经过压刨双面刨平,以使厚度一致、模板与背楞结合紧密。模板在车间加工拼制完成后编号,经过质检员检查合格后运至现场使用,对不合格的模板一律不准出车间。框架梁柱、牛腿阳角均采用塑料线条或木线条。塑料线条、木线条本身要规格一致,线条顺畅。塑料线条可根据损坏情况回收清理后周转使用在柱角;木线条在柱角处只用一次,派专人将木线条回收清理后用在梁底。线条上下对接处接触面要处理,保证接触紧密;柱梁交接处,塑料线条、木线条应锯450角连接。塑料线条、木线条边与模板间的双面胶带要同线,禁止出现两者间里出外进的情况。塑料线条用铅丝在后面的凹槽内拉紧,使塑料线条与模板连接紧密。木线条在小面模板上的钉子间距200~250mm,以保证木线条在支设大面模板时不变形。用小钉向模板上固定木线条时,钉子离模板边的距离不能

大于1cm,避免将PVC板钉裂。木线条上的钉头用小块胶带纸粘贴。木线条上粘贴胶带纸要两面收头,为防止胶带纸起皱或脱落,在木线条上应薄涂一层树脂胶。该项工作要派专人来做,并认真验收,若发现有鼓泡等现象,用针刺破以排出气体。海绵条要设专人裁剪,以便规格一致,并降低成本。

5 砌体工程

质量通病:墙体裂缝。

控制措施:

砌筑砂浆应采取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为5%~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Omm,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1.3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φ8。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30d。

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植筋或借用膨胀螺栓,不得将拉结筋折弯压入砖缝。

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

6 屋面工程

质量通病:找平层养护不好,强度低,裂缝起砂;卷材粘结不牢、起鼓,屋面渗漏。水落管安装位置有偏差,上下不垂直。

控制措施:施工找平层前,应先将面层清理干净,砂浆比例要准确,加强养护,面积大时设置不大于6×6m的伸缩缝;铺贴卷材时基层必须干燥,必要时可采用排气法,避免卷材起鼓,刷冷底油和浇刷沥青需要刷均匀,不得刷过薄或过厚,一般1-1.5mm,在突出屋面的构件和女儿墙与屋面交接处增加附加层。水落管的每节管应与上下节垂直连接紧密,用管箍卡牢,并固定在墙上,管距离墙面不应小于20mm,管箍的最大间距不得大于1.2m,排水口距管箍的高度不应大于200mm。

7 油漆和涂料工程

质量通病:漏刷、透底、流坠、疙瘩,涂层龟裂、色泽不一等。。

控制措施:控制涂刷遍数,防止漏刷、透底,涂刷时要少蘸勤刷,防止产生流坠疙瘩,第一遍刷完以后要等4--6个小时以后再涂刷第二遍。涂料的性能和涂层厚度符合要求,涂刷前清理基层,基层基本干燥,含水率要符合设计确定的涂料对基层含水率的要求;涂料涂施均匀、不漏涂,每层涂刷后进行检查,施工时外界气温以15~25℃为宜,相对湿度不大于80%,阴雨天停止涂料施工,同一颜色的涂料一次性购进,防止色差。

8 水电安装工程

质量通病:预埋管、预留洞与土建配合不好,乱剔槽,打洞现象;阀门、管道接头漏水、漏气,地漏高出地面;管道排列和支架安装不整齐,管线不平直,固定不牢固;电气接地不符合规程;配线用管不符规程。

控制措施:水电施工与土建应紧密配合,土建施工到那个部位,水电配合跟到那个部位,严禁乱剔槽和打洞,必要时用冲孔机;各种材料配件必须经过严格检验和挑选,并附合格证,阀门在安装前要进行清洗研磨,暖气片安装要牢靠平整,逐个试压,管道接头、管道与容器及其它器具的接口必须认真按规程施工,管子套丝要用合适的扳牙,切削深度适当,并遵守规定的套丝次数,管接头和锁口螺母与管道口径必须配套吻合;管道安装要整齐牢固,支撑面标高和坡度均须符合设计,务使管道保持顺直;电气接地要用符合规定的铜线,绝缘电阻值必须符合规

范要求;配线管应不偏、不裂,管内应无毛刺,管子切割严禁用气割,用锯切割应将管内毛刺扫光。

9 主要分项工程的裂缝、渗漏防治措施

9.1 楼地面裂缝、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20~30mm。

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预留套管要高出地面30mm。

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然后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

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掺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h蓄水试验。

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

有水冲洗要求的房间内墙1800mm以下的范围内须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室内外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并见证取样试验合格。

普通混凝土地面必须设置分格缝,并在混凝土终凝前原浆收光(宜采用机械收光),严禁撒干水泥或刮水泥浆收光。

9.2 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9.2.1 外墙粉刷的技术措施

外墙粉刷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严禁使用石粉、混合粉。

抹灰工程不得使用过期水泥,其凝结时间和安定性须合格。

外墙洞眼应按规范留置,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3防水砂浆粉严,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外墙粉刷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

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要求。

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间隔时间应超过24小时,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8mm。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室外气温低于5℃时,不宜进行外墙粉刷。

外粉刷必须设置分格缝。

外墙面砖嵌缝必须采用勾缝条抽压出浆至密实。

窗台、窗眉、阳台、雨蓬、腰线和挑檐等处粉刷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滴水线粉刷应密实、顺直,断面尺寸不得小于10mm×10mm,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

粘贴面砖的外墙面用防水砂浆刮糙时,门窗洞口四周墙面刮糙底层与糙面层必须位置错开。

9.2.2 外墙涂料施工的措施

外墙涂料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涂料。

外墙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

外墙涂料找平腻子应分次刮涂,总厚度不应大于1mm。

外墙涂料施工必须认真涂刷与面层涂料相配套的抗碱底层涂料。

9.3 门窗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门窗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10mm,组合塑钢(铝合金、钢)门窗拼接件联接前,应在结合面先注满密封胶后再拼接。

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衬钢,衬钢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作防腐处理。

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的见证取样检测,安装完毕后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

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固定后的外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

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聚氨酯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门窗框外侧应留5mm宽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型塑料条做槽口。

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9.4 屋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屋面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审查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

卷材防水层收头宜在女儿墙凹槽内固定,收头处应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将上下口封严。

膨胀珍珠岩类及其它块状、散状屋面保温层必须设置隔气层和排气系统。排气道应纵横交错、畅通,其间距应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最大不宜超过3m;排气口应设置在不易被损坏和不易进水的位置。

在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管道、人孔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mm(管道泛水不小于300mm);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刚性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施工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型网片;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摊平,再放置钢筋网片,后铺三分之一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粉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棒,分格缝上粘贴不小于200mm宽的卷材保护层;保水养护不小于14d。

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试验。

10 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由专人进行测量,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

主体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墙面1m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

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2平方米范围内宜设置一处。

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发现超标时及时处理。

产品质量保证措施

产品质量保证措施 1、我厂所有供应货物都有合格的《质量检测报告》和相关的产品合格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并保证及时提供采购人企业所需的外检报告、产品级证明和生产厂家生产证明等一切证件,并保证所有证件真实、合法、有效。 2、我厂所有供应货物如经贵我厂书面确认供应品牌后,对涉及到该指定货物的使用性能和质量指标的生产厂家、产品性能、生产工艺等不作随意更换,如有更换,我厂会在更换之前至少提前20个工作日书面告知贵方。 3、我厂供应货物的保质期绝不低于产品标注的保质期(自产品标注的生产日期算起)。如因我方供应产品质量问题,造成贵方的产品质量问题或不良影响,我方自愿承担该批货物价款1-10倍的赔偿,并承担由此所造成的所有损失及法律责任。 4、我厂认可贵我厂的货物验收制度和仓库保存条件,并在对供应货物进行验收时,自愿严格遵守贵我厂的货物验收制度。 5、对未通过验收的货物,我厂保证在贵我厂规定时间内补充合格的货物,否则自愿承担由此造成的所有损失。 6、我厂对通过验收的货物,在贵我厂投入使用之前,出现不符及任何质量问题的,我厂承诺无条件退货,并在贵我厂规定时间内补充合格的货物,否则自愿承担由此造成的所有损失。 7、我厂承诺绝不使用“三无”产品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允

许使用的产品,并保证在贵方书面允许的范围内更改产品品牌或相应指标,否则,我厂自愿承担该批货物价款1-10倍的赔偿,并承担由此所造成的所有损失及法律责任。 8、我厂承诺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标签标识方面的管理规定,保证产品外包装符合要求。 9、我厂承诺遵守合同规定,绝不使用贵我厂指定不得使用或不得变相使用的任何物资,否则自愿承担由此带来的所有损失及法律责任。 10、我厂承诺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合同内容,确保贵方的及时有效使用。 11、我厂愿意用供应货物货款的 5%作为每月结帐的滚动质量保证金,于下次结帐时进行结算。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有关文件,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阶段“治未病”科室建设现状,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工作评价指标的依据。 第三条“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 第四条“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供与其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以保证“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 二、科室名称 第六条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等命名可采用。不得以“国医堂”、“名医工作室”、“保健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等或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作为本科科室名称。 不同的科室名称涵盖的服务内容应有所不同: 治未病科——提供健康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中医调养等治未病相关服务。 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整合体检部门(提供中西医健康评估),除提供治未病服务外兼具健康管理职能,开展健康宣教,实现随访管理等。 中医预防保健科——体现中医治未病服务内涵的同时,兼顾计划免疫、职工保健、妇女儿童保健等综合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科相关职能。 三、服务对象

包虫病防治培训班试题答案

2015年昌吉州包虫病防治培训班试题 单位:姓名: 一、单选题 1、到2015年,其他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犬感染率降到(A)以下。 A、5% B、10% C、1% D、8% 2、到2015年,其他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降到(A)以下。 A、10% B、5% C、15% D、6% 3、到2015年,其他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6-12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降到(D)以下。 A、10% B、3% C、1% D、5% 4、到2015年,其他流行地区,家犬登记、管理率达到(C)以上。 A、60% B、80% C、90% D、100% 5、到2015年,其他流行地区,包虫病病人登记管理率达到(B)以上 A、60% B、90% C、80% D、100% 二、简答题

1、2015年包虫病终期评估时间? 答:评估数据截止时间为201 5年6月30日。2015年7月底前,完成县级自评工作;201 5年8-9月开展自治区级自评和复核工作;2015年10-11月接受国家级考评组抽查复核。 2、2015年包虫病终期评估程序? 在各县(市、区)自评的基础上,由自治区级考评组进行 抽查复核,并最终接受国家级考评组的抽查复核。 (一)县级自评。县级卫生、畜牧、水利部门按照本方案要求联合成立自评考评组,负责对本辖区内《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自评,完成自评报告,并经地(州、市)级卫生、畜牧、水利部门审核汇总后上报自治区行动计划终期评估工作专家组。 (二)自治区级自评。自治区卫生计生、畜牧、水利部门联合成立评估组,对各县(市、区)的评估材料进行审核,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准确性进行复核;评估组在各地(州、市)随机抽查2个县,进行现场复核,完成自治区级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含对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包虫病防治项目县、动物包虫病试点县和非项目县、非试点县防治工作情况的对比分析。

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我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工艺流程控制措施和控制要点,能全方位的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我公司从原材料订货、采购、进厂、加工制造、装配、校验、到售后技术服务的全过程,建立了严紧、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检验制度。对关键环节、关键件,建立质量控制点,加强工序控制,严格检查,从而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可靠和性能的稳定。力求给客户最好的产品,最满意的服务,最放心的质量保证。 (1)我公司坚决杜绝无生产厂家、无合格证、无产品说明书的“三无产品”流向市场。 (2)产品出库前,再次进行检验,坚决杜绝把损坏、缺件、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投入使用。 (3)产品投入使用后,我们还有一套便捷、完善的售后服务计划为用户服务。 (4)我公司保证合同项下所供产品与送检合格的样品一致,并且完全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的要求。所有设产品渠道正当,配置合理。我们进一步保证。合同项下提供的全部产品没有设计、材料或工艺上的缺陷,没有因我公司的行为或疏忽而产生的缺陷。设备在正确安装、正常使用和保养条件下,在其使用寿命期内具有满意的性能。在产品的质量保证期内,我公司对由于设计、工艺或材料的缺陷而产生的故障负责。 (5)根据质量检测部门检测结果或者在质量保证期内,如果产品的数量、质量或规格与合同不符,或证实产品是有缺陷的,包括潜在的缺陷,买方应尽快以书面形式向我公司提出所发现的缺陷。方可提出索赔,并可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但其风险和费用将由我公司承担,买方根据合同规定对我公司行使的其他权利不受影响。 (6)产品的制造和检测均有质量记录和检测资料。对产品性能的检测,我们已对产品进行全过程、全性能检查。 建议采取的措施: 一、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检查井盖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尤其是承载能力等级的划分及对应的标识符号、适合使用场地等做统一规定,其中的承载能力等级标识应作为强制性条款予以规定;针对不同性质的产品规定其适用场所。 二、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和销售。 三、质监部门应与城建部门联手加强检查井盖产品从生产源头到使用单位的质量监管,必要时可以实行许可证性质的准入制度。 四、城镇规划和建设部门应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检查井盖的设置做好布局,尽量避开重载机动车道和车辆易通行的场所,选择人行道、绿化带等场地设置检查井盖;关键部位使用双层井盖,二层承重至少要求1吨静载荷以保证第一层井盖破损后行人的人身安全。 五、政府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检查井盖的产权单位应加强对在用检查井盖的维护保养和监管,对存在缺陷和破损检查井盖及时维护和更换。

中医治未病思想

中医治未病思想 词性解释: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及早预防中医治未病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1摄生防病。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

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2既病防变。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渊源 中医养生文化,不能不讲老子和孔子,两者代表了两种养生思想:老子是“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老庄是养生学的开创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治未病”中心 主要掌握自然规律,根据天地阴阳法则调和各种方式,有节制、有规律地安排饮食和起居。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形与神俱”。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

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臵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标准预防措施

宜兴市红塔医院 标准预防知识 标准预防的定义 在20世纪 90年代中期 ,美国CDC提出了“标准预防”它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所有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不必考虑其诊断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 一、标准预防的个基本概念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隔离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隔离措施:据根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 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一)手卫生 1、在以下情况下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当手部有血液或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戴手套 1、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清洁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时:接触污染物品时。 2、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无菌手套: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时;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时。 3、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如手部皮肤破损,应戴双层手套。 (三)正确使用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1、一般诊疗活动、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2、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3、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摘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护自镜、防护面罩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四)适时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 1、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患者的诊疗、护理时;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2、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3、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

质量保证措施(免费版)

五、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选拔质量意识强,领导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职业素质好的人员担任项目的主要管理者,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施工,通过引进先进施工设备与工艺,有效组织人力、设备、物资等资源,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质量目标。 2、强化项目的技术、质量、检测力量 根据本项目工程量大、工期紧、标准高的特点,摒弃不适应高标准要求的习惯作法,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真正实现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引进一流的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检测手段。精选具有能适应新技术、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分别担任项目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技术、质检、检测负责人。 3、加强对职工的思想和技能教育 坚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原则,把对参建本工程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从业能力的培训教育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有计划、有组织、分对象、分阶段地组织实施,以保证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教育培训可分为普及教育、专题技术教育、专项技能培训,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分专业、分重点的教育培训,以达到工程施工能够有序进行和工程质量控制能够有效保证的目的。 4、制定完善、明确的技术标准 认真贯彻实施《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业自控、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用户评价”的工程质量管理新机制,制订高于国家和部颁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明确项目部各职能业务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主控要素和参与要素及质量职责,强化质量自控能力,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以全面创优为目标,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5、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主要质量管理制度有:质量责任制及保证金制度;设计文件复核制度;测量双检制度;工程试验检测制度;质量自检制度;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技术交底制度;班前质量讲话制度;日常定期质量教育制度;工艺流程规范操作制度;资料规范整理制度;质量例会制度;工程质量报告制度;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6、认真组织制定内控工艺标准,积极落实创优规划

中医治未病与养生

中医“治未病”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几层涵义。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在于道法自然、平衡阴阳,通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中医治未病解读》 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吴仪副总理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和完善中医保健服务体系的要求,并就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要说皇帝中的长寿者,非乾隆莫属。他活了80多岁,在位60多年,他有什么养生秘诀呢?答案是,常吃大黄。乾隆皇帝吃少量大黄的目的,主要是取其“推陈致新”的功用。就吃的方面来说,现代人不是吃不饱,而是吃得太多,吃得太好。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摄入,经常超过我们身体的需要,而运动量如果又太少,过剩的营养物质就会存留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从而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所以我们不要老想着“食补”,而应该想办法防止营养过剩带来的危害。 比如老年人,体质相对偏虚,饮食上就得多加注意。正如苏轼《养老篇》中说:“软蒸饭,烂煮肉。温羹汤,厚毡褥。少饮酒,惺惺宿。缓缓行,双拳曲。虚其心,实其腹。丧其耳,忘其目。久久行,金丹熟。”其中“软蒸饭,烂煮肉”是指老年人饮食应以多稀少稠、多软少硬、多熟少生为主,这样便于消化吸收,不仅可以保护肠胃,而且各种营养如维生素等也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肉食,虽香美可口,但不易消化,应煮熟炖烂。“温羹汤”中的“羹汤”是一种滋补性很强的饮食,特别适宜中老年人服用。羹汤多种多样,如红枣莲子汤、银耳燕窝汤、通心粉面汤、鸡汤等,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身体状况加以选择。服用时要趁热温服,这样能温阳化阴,和畅气血,改善循环与微循环功能。“厚毡褥”是指在衣着床铺方面,要注意防寒保暖,被褥要松软绵厚,要常晾常晒,勤洗勤换,讲究卫生。“少饮酒,惺惺宿”中,“惺惺”即聪明清醒之意。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饮酒的原则是少则有益,多则有害,不饮最佳。 饮食养生歌诀 〔抱朴子养生诀〕 若要养生,肠中常清; 若要不死,肠中无滓。 注:保持胃肠通畅对于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饮食养生歌〕 吃饭先喝汤,肠胃不受伤; 饭菜宜清淡,少盐少病患; 清晨一杯水,生津润脾胃;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1

一、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由病原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症,感染症中能够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疾病称为传染病。病原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原虫和蠕虫等寄生虫。 (二)传染病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本法规定,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8种, 1、甲类传染病:有2种,即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共有25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共有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今年已被国家例为丙类传染病。 二、传染病感染过程 (一)、感染的概念: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二)、传染的五种表现: 1、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不发病) 2、病原携带状态。 3、隐性感染。 4、潜伏性感染。 5、显性感染(发病)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侵入易感机体的过程。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若有一个条件缺失将不会被感染(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指有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四个方面。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1、空气、飞沫、尘埃常见于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2、水、食物、苍蝇常引起消化道传染病;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又可引起消化道传染病;4、吸血昆虫又称虫媒传播;5、体液:血液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6、土壤、疫水又称接触传播;7、母婴传播在母亲怀孕和生产时传染给婴儿。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标准预防核心内容及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核心内容及预防措施 (一)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包括 1.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完整的皮肤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传播; 3.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医护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安全,防止刺伤;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医院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一、原则: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用药、定期随访的原则,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性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二、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副组长:医务科院感办护理部保健科 主要负责人 三、报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在1小时内分别向分管院长、医务科、院感办、护理部、保健科报告。 四、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一)紧急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和水清洗沾污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沿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3.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方针 强化过程管理、致力持续改进、追求优良品质、创造优良工程、满足业主需要 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制技术先进,工期合理和质量确保优良的施工方案,制定适合工本程质量目标计划的各项管理制度。 2)做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认真参加技术交底,全面确保工程项目的工艺特点和质量标准。 3)明确采用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标准,并认真贯彻执行工作。采用专业检查与工人自检相结合的办法,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之中。特别是隐蔽工程 部位和关键项目自检,专检之后还要通过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的检查认定, 才能转入下道工序。在施工中充分发挥班组长和质量管理人员的作用,实施道道工序的严格把关。 4)抓好施工方案的实施工作,对重要施工部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施工现场必须执行“五不准”制度,即“无设计或无消防部门审批的设计图 纸不准施工;材料无“三证”的不准使用;设备和成品不合格者不准施工; 降低规范要求或验收标准不准施工;不合格工程不准报竣工工程项目。 5)做好施工技术资料工作,技术资料要达到及时、完整、准确和较好的可追踪性,按质量控制点对重点部位和资料进行复查。 6)工程竣工时及时向建设单位交付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 7)加强材料、设备质量管理,认真贯彻材料、设备的质量管理和检验制度。交付现场的各类材料及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对施工用料要提供材质证明书。进入现场的材料、配件必须进行验收,没有出厂合格证或合格章的不准使用。 4.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我公司坚决杜绝将不合格材料、设备用于工程施工。 1)材料进场后项目部首先进行自检。 2)项目部自检合格后,填写建筑材料报验单,并同时报送相应的备案证,合格证,采购合同及其材料质量保证协议书,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 2007年,国务院领导同志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并就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作出了重要指示。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

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一、工程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1、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治未病”工作的运行机制。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服务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的示范体系。 3、总结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

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即“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4、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5、建立、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评价体系。 二、组织主体与实施载体 (一)组织主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 (二)实施载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2.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力量。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以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等设立的“治未病”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治未病”服务点及中医预防保健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培训)

时间:2011.1.10 地点:发热门诊 主讲:翟厚锋 内容: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学习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标准预防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标准预防措施 (一)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就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就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与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措施 1、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就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①摘除手套后;②接触病人前后;③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她人时。 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粘膜与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粘膜与衣服的污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与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清洁与适当消毒。 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粘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6、锐利器具与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7、医护人员进行各种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要树立无菌观念,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进入人体组织与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完整皮肤黏膜的 器械与用品必须消毒。 1.消毒灭菌原则 ; ⑴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物品使用后皆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⑵手术器械及其它诊疗器械灭菌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一、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的组织、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建立以项目部总工为施工质量责任人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并下设技术质量管理办公室进行具体管理,且配有持有质检工程师证件的专职质检员。根据现场实际测量数据及实验数据确定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并在施工场队中安排现场技术人员为质检员,加强现场质量管理。 2、分工负责制 在质量管理上,技术质量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现场施工,其他项目部领导成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工,实行领导分片管理责任制。 3、质量管理目标 设计与施工质量满足国家及行业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达标投产,争创行业优质工程。分项工程合格率100%;整套启动试运期间主要仪表投入率100%,保护投入率100%,自动投入率100%;建设过程中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光伏电站移交后第一年平均可用率≥95%。 4、质量分析会制度 根据上段时间现场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开会分析,找出现场质量问题存在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及时对现场的处理结果进行反馈,确保现场施工质量。 5、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流程 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总工程师主持的质量自检体系。

强化以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制度,实行监管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建立预检和复检制度。 自检体系由项目部、施工队、施工班组三级组成,项目部为自检内控核心;按照“跟踪检查”、“自检”、“复检”、“抽检”的检测方法实施检测工作,严格质量一票否决制。 自检体系依据有关法规、标准与规范、设计文件、工程合同和施工工艺要求,细化分解质量目标,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跟踪控制。 自检体系以建设单位质量奖罚管理机制为基础,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确保层层落实质量责任。 二、技术上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对现场的进场原材料及时进行检验,做到不合格不验收、不适用。 2、确立可靠地检测方案及检测单位,监理严密的检测制度。 3、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放样,并根据已有的控制点对放样点位进行校核,并上报监理。 4、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技术力量强的施工队伍投入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并从全局调配过硬的设备充实到该项目中,以高素质的施工队伍、精良的施工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保证工程质量。 5、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中严格实行“三检制”,形成项目部、队、工班、作业人员四级质量自保体系。 6、制定技术复核制度,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及复核方法。

标准预防措施(项)

标准预防措施1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标准预防措施2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标准预防措施3 5、可重复使用的设备:(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

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标准预防措施4 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标准预防措施5 7、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8、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接触隔离1 接触传播指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对确诊或可疑感染了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包虫病防治半年工作总结

包虫病防治半年工作总结 篇一:包虫病简报 简报 第三期 水子乡卫生院 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日坚持不懈,严防包虫病 包虫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也称棘球蚴病,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地区。病因犬绦虫寄生在狗的小肠内,随粪便排出的虫卵常粘附在狗、羊的毛上,人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即被感染。水子乡地处高海拔、也是包虫病的好发地 XX年4月 医务人员走村 免费开展包虫 真讲解了有关区。 21--23日,我院3名入户为本乡广大群众病宣传工作。对群众认包虫病传播途径、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知识。教育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不喝生水,不吃生肉,饭前洗手,餐具洁净;消灭野犬,加强家犬的管理;儿童勿玩耍狗;防止犬粪污染草场、饲料、水源,预防羊群染病;保护水源;搞好环境卫生。使广大群众对包虫病有所认识。

通过对走村入户免费开展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村民 的普遍赞誉。 抄报:县卫计生局、乡政府、疾控中心 篇二:包虫病工作计划 包虫病防治工作计划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或动物体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XX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有囊型和泡型包虫病的流行,包虫病流行区人群平均患病率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受威胁人口为6600万。 包虫病病程较长,晚期肝包虫病患者极度消瘦,或腹胀如鼓,或肝硬如石,出现黄疸、门脉高压及肝腹水等症状;脑包虫病患者癫痫反复发作,病情十分凶险;囊型包虫病病灶出现突然破裂,可致过敏性休克而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未经治疗的泡型包虫病患者10年病死率高达94%,被称为“虫癌”。据农业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家畜在5000万头以上,因家畜死亡和脏器废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30亿元。包虫病给患

治未病与中医养生

“治未病”与中医养生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①摄生防病。《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

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②既病防变。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