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泄露的应急处理

氰化物泄露的应急处理

https://www.360docs.net/doc/d47011366.html,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氰化物泄露的应急处理

1.水上泄漏的应急处理氰化物泄漏入水后,首先应当分析其水溶性。绝人多数重金属无机氰化物难溶于水,例如氰化锌、氰化亚铜、氰化汞等;其它类氰化物大都易溶于水,例如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钙、氰化铵、氰化氢等。低分子量的有机氰化物(或称腈类)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例如乙腈能与水混溶,丙腈和丙烯腈也可溶解于水,但丁腈以上难溶于水。工业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以碱金属盐类氰化物、丙烯腈等液态腈类较为常见,这类物质在水中大都能溶解,事故处理较艰难。在运输过程中,如氰化钠或丙烯腈在水体中泄漏或掉入水中,现场人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报警和伤员救护,及时采取以下措施:(1)现场控制与警戒在消防或环保部门到达现场之前,如果已有有效的堵漏工具或措施,操作人员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堵漏操作,控制泄漏量。否则,现场人员应边等待当地消防队或专业应急处理队伍的到来,边负责事故现场区域警戒。根据2000版《北美化救指南》,大量氰化钠(>200kg)在水中泄漏时,紧急隔离半径应不小于95m。现场人员应根据氰化钠泄漏量、扩散情况以及所涉及的区域建立500~10000m左右的警戒区,应组织人员对沿河两岸或湖泊进行警戒,严禁取水、用水、捕捞等一切活动。(2)环境清理根据现场实际,现场可沿河筑建拦河坝,防止受污染的河水下泄。然后向受污染的水体中投放大量生石灰或次氯酸钙等消毒品,中和氰根离子。如果污染严重的话,可在上游新开一条河道,让上游来的清洁水改走新河道。微溶或不溶性腈类液体泄漏到水中时,对于密度比水大的(例如苯乙腈),应当尽快采取措施,在河底或湖底位于泄漏地点的下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氰化物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接触途径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2.中毒症状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3.应急处理(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2)病人救护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3)病人去污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①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②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氰化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以上。若其戴有隐形眼镜且易取下,应当立即取下,困难时可向专业人员请求帮助。③如果是口服中毒,应插胃管并

(完整word版)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

温州市**五金有限公司 2018年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硫酸泄漏事故,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危化品仓库和污水处理车间的酸液泄露。 三、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处置坚持如下原则: 1)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保证企业员工和群众生命安全。 2) 先抢救人员、控制险情,再消除污染、抢救设备。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1 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张福良 副组长:周高峰、胡明云 成员:向俊、周俊芸、郑世平、李京洲、谢保杰、杨茂荣、刘小华、易巍、齐贤生、范卫平 2应急指挥领导领导小组职责: 2.1负责设备事故现场救援的指挥、协调工作。 2.2负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 2.3负责组织对事故设备进行抢修,尽快恢复设备运行。 2.4负责组织事故鉴定和事故原因分析工作。 2.5负责设备事故的处理。 2.6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委会,联系电话56585659: 3 按规定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组长:周高峰 副组长:范卫平、胡明云 成员:宋升强、黎佳敏、彭加兵、田志友、杨忠发、徐兴建、王晨、韩先锋、谢保杰 4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4.1负责事故的应急与响应工作; 4.2负责及时与公司应急行动指挥部和有关部门联系以解决问题,安排事故调查小组赴事故发生地处理问题。 4.3各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领导部的指挥下,承担警戒、抢险、救人、抢救财产、设备和疏散群众任务。 4.4负责向应急行动指挥小组和相关部门报告。 4.5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厂内机动车辆事故调查处理。 5 应急预案物资准备 防毒面具、耐酸防化服、防酸面罩、耐酸手套、耐酸雨鞋、应急车、检修工具、

水质总氰化物测定操作规程样本

水质总氰化物测定 操作规程

水质总氰化物测定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饮用水、地面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测定水质中的总氰化物。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mg/L;测定上限为0.25mg/L。 总氰化物是指在磷酸和EDTA存在下,于pH<2介质中,加热蒸馏,能形成氰化氢的氰化物,包括全部简单氰化物和绝大部分络合氰化物,不包括钴氰络合物。 2引用标准 GB7486-87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 3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样品中的氰化物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后生成戊烯二醛,最后与吡唑啉酮缩合生成蓝色染料,其颜色与氰化物含量成正比,在638nm波长进行光度测定。 4仪器 4.1 分光光度计; 4.2 25ml具塞比色管; 4.3 500ml全玻璃蒸馏器; 4.4 100ml量筒或容量瓶; 4.5 600W或800W可调电炉;

5药品及试剂 测定过程中,只使用公认的分析纯试剂和不含氰化物和活性氯的蒸馏水或具有同等纯度的水。 5.1 磷酸(H3PO4):1.69g/ml 5.2 氢氧化钠(NaOH): 0.1%、1%、2%、4%溶液(m/V) 5.3 EDTA二钠:10%溶液(m/V) 5.4 乙酸铅试纸 称取5g乙酸铅[Pb(C2H3O2)2·3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将滤纸条浸入上述溶液中,1h后,取出晾干,盛于广口瓶中,密塞保存。 5.5 碘化钾-淀粉试纸 称取 1.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搅成糊状,加入200ml沸水,混匀,放冷,加0.5g碘化钾和0.5g碳酸钠,用水稀释至250ml,将滤纸条浸渍后,取出晾干,盛于棕色瓶中,密塞保存。 5.6 硫酸溶液:1+5 5.7 亚硫酸钠(Na2SO3): 1.26%溶液(m/V) 5.8 氨基磺酸(NH2SO3H) 5.9 磷酸盐缓冲溶液(pH=7) 称取34.0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和35.5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于烧杯内,加水溶解后,稀释至1000ml,摇匀,放入试剂瓶,存于冰箱。 5.10 氯胺T:1%(m/V)溶液

氰化钠事故的处置

氰化钠事故的处置 一、氰化钠的危险性 氰化钠为剧毒化学品,致死剂量为0.1-0.3g 。当与酸类物质、氯酸钾、亚硝酸盐、硝酸盐混放时,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HCN 气体。当HCN 在空气中浓度为20ppm 时,经过数小时人就产生中毒症状、致死。 氰化钠和HCN(氰化氢)毒物危险程度分级为I级(极度危害)。氰化钠属毒害感染性类危险化学品,其特性表现为:①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其毒性越大,越易被人、畜吸收;②呈固体状时的颗粒度越小,容易飞扬,越易引起中毒;③呈液体状时的沸点越低,挥发性越强,空气中的浓度越大,越易从呼吸道进人人体引起中毒; ④绝大多数有机毒害品不仅有毒,而且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危险性; ⑤无机毒害品一般本身不燃,但其中的氰化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等。 二、氰化钠事故的特点 (一)极易造成人员中毒 氰化钠具有剧毒危害,能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进入人体,对呼吸酶有强烈抑制作用。中毒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

进而出现阵发性抽搐、抽筋和大小便失禁,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 (二)严重污染环境 氰化钠及其与水作用产生的氰化氢对大气、水域及土壤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环境生物尤其是水生物会造成严重危害。 (三)引发燃烧爆炸 氰化钠自身不燃烧,但遇潮湿空气或与酸类接触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其爆炸极限为5.6%-40% 。与氯酸盐、硝酸盐等接触会剧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三、氰化钠中毒及其处理 (一)中毒机理 氰化物进入人体后迅速离解出氰基(CN-),氰离子在体内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Fe3+)结合,并阻碍其被细胞色素还原为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Fe2+),结果就失去了传递氧的功能,引起组织缺氧,导致组织内窒息。 (二)中毒表现 1. 轻度中毒 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流泪、流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口中有苦杏仁味等。 2. 重度中毒 除轻度中毒症状逐渐加重外,由于缺氧加重,引起气急、胸部紧迫感、心律不齐、烦躁不安、抽搐、意识障碍,昏迷、血压下降,呼吸变浅,变慢以致完全停止。口服或吸入大量高浓度氢氰酸可立即致呼吸、心跳骤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 )的化合物。 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 氰化物——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 接触途径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 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 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

3.应急处理 (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 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 (3)病人去污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① 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 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 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 ② 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氰化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 分钟以上。若其戴有隐形眼镜且易取下,应当立即取下,困难时可向专业人员请求帮助。 ③ 如果是口服中毒,应插胃管并尽快给服活性碳,洗胃液和呕吐物必须单独隔离存放。 (4)解毒治疗 对中毒者应立即辅助通气、给纯氧,并作动脉血气分析,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PH<7.15 时)。对轻度中毒者只需提供护理,对中度中毒或严重中毒者,建议参考下列疗法: ①紧急疗法:在紧急情况下,施救者应首先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 (0.2?0.4ml)放在手帕或纱布中压碎,放置在患者鼻孔处,吸入30 秒钟,间隙30 秒,如此重复2?3 次。数分钟后可重复1 次,总量不超过3 支。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氨泄漏预防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范围,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三、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事故风险的来源、特性 1.1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体,危险品中属于3.2类有毒气体,其分子式为NH3。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0.771kg/m3,常压下的沸点为-33.41℃,临界温度为132.5℃,燃点为651℃。氨挥发性大且易溶于水,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氨气与空气(15~28%)或氧气(14.8%~79%)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1.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虽然在空气中难以燃烧,但在空气中持续接触火源,便会发出绿色的火焰,燃烧后生成氮气和水。 (2)爆炸性 氨按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火源会引起爆炸。另外,液氨与氟、氯、溴、碘、强酸接触,会产生剧烈反应而爆炸、飞溅。 (3)腐蚀性 对铜、铜合金等有强烈的腐蚀性,故氨系统中不宜使用铜零部件。 1.3存在危险性分析 (1)若遇高热,会导致存贮设备压力容器超压,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性。 (2)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发生爆炸。 (3)氨大量泄漏时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危机周边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 (4)氨可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1.4人体毒害性分析 (1)对呼吸系统的伤害 氨是敏感性气体,很低的浓度即可被察觉,通常浓度在5~10ppm即可闻到臭味,对嗅觉产生影响,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等症状。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患者会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黏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窒息、中毒性肺水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微量的氨进入眼睛,会产生刺激流泪。高浓度的氨进入眼睛时,会侵害眼睛内部,导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使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3)如持续吸入微量氨气,会引起食欲减退,并对胃有损害。 (4)液氨如直接接触皮肤,会引起冻伤、灼伤等症状。

危险化学试剂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CZ-GC-03517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危险化学试剂使用安全操作规 程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use of dangerous chemical reagents

危险化学试剂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 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 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1、橡皮塞上装拆玻璃管或折断玻璃管时,必须用毛巾包住,并在靠近橡皮塞或折断处用力。 2、禁止使用破裂的玻璃器皿。 3、能产生有害气体、烟雾或粉尘的操作,必须在良好的通风柜中进行。 4、剧毒物品(如氰化物、砷化物、铍化合物等)应由专人保管,发放时按最低量发给并进行登记。 5、搬运大瓶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时,先确认容器无裂纹,外包装牢固,并动作轻缓,用手推车运送。不得用手倾倒10公斤以上的玻璃容器。 6、稀释浓硫酸时,必须边搅拌边将浓硫酸徐徐注入盛有冷水的耐热玻璃器皿中,不得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免引起沸溅。 7、使用氢氟酸时,戴好医用手套,动作缓慢;操作完毕立即洗

手。 8、汽油、酒精(甲醇)、乙醚、苯类、丙酮等易燃试剂(包括废液)不得大量存放,并远离热源,存于水槽下或密闭容器内。使用时,附近不得有明火、电炉和电源开关,禁止用明火或电炉直接加热。 9、蒸馏易燃试剂时,一次量不得超过500毫升,冷凝器中必须先通入冷却水。蒸馏低沸点易燃试剂时,应用水浴或沙浴间接加热,并在蒸馏瓶中加入少许玻璃球,以防过沸;不得直接用电炉加热。随时观察蒸馏是否正常,人走断热。 10、操作中,玻璃仪器有爆炸、溅洒液体的可能时,要使用防护挡板(透明玻璃板、厚玻璃或金属板等),戴好防护眼镜。第一次试验时要用最小量试剂进行,并小心观察反应过程是否安全。 11、使用浓高氯酸时注意: ⑴远离有机试剂及还原物质(乙醇、甘油、次磷酸盐等);使用时,不能戴手套。 ⑵使用高氯酸的通风柜中不得同时蒸发、灼烧有机物。并至少

氰化物泄漏事故的洗消与救援对策实用版

YF-ED-J293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氰化物泄漏事故的洗消与救援对策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氰化物泄漏事故的洗消与救援对 策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氰化物是一种全身中毒型毒剂,是化学毒 物的典型代表。氰化物泄漏事故事发突然,易 于失去初期控制时机,致使事态恶化。大多数 无机氰化物属剧毒、高毒物质,泄漏后极少量 就会使人、畜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且易造成 农作物减产,水体污染;氰化物溶于水后扩散 快,影响人群多,人员疏散和毒物扩散控制困 难,并且毒物能够快速渗入地下,严重污染地 下水源,实施彻底消毒十分困难。氰化物泄漏 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遇可燃物

质,有些易燃、易爆的有机氰化物,如乙腈、丙烯腈等,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近年来,国内的氰化物泄漏事故时有发生,对社会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20xx年11月1日,河南洛宁县一辆装有11t左右液体氰化钠的卡车翻入河沟内,致使氰化钠泄漏,有约30公里长的河道受到污染,而有60公里长的河道中检验出微量的氰化钠,直接威胁到下游几十万人的生命安全;20xx年4月20日,北京市怀柔区京都黄金冶炼有限公司,由于工人违规操作,导致含有HCN的有毒液体泄漏外溢约30t,造成3人死亡、10人中毒,是全国最严重的一起氰化物泄漏事故,严重影响了地区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公安消防部队是我国社会抢险救援的重要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氰化物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接触途径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

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 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 3应急处理 (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 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

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 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 (3)病人去污 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 ①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

泄漏事故应急预案.doc

LOGO 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分为企业的现场应急预案和由政府为主体的场外应急预案,现就企业的泄漏应急预案的结构进行描述。 一、总则 依据: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为依据 适用范围:本预案主要用于指导预防和处置发生在企业应由企业处置的各类泄漏事故。 事件等级:为了有效处置各类泄漏事故,依据可能发生的泄漏事故类型、地点,依据泄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四个级别 特别重大(Ⅰ级) 重大(Ⅱ级) 较大(Ⅲ级) 一般(Ⅳ级)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企业设立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非常设领导机构,

(1)明确组织机构、参加部门、人员及其职能; (2)明确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 (3)列出生产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附件列出其联系电话,行驶路线,有无路障及排除办法等等 三、预案启动与实施(治理不同级别的泄漏,操作流程,将泄漏根据泄漏量、重要程度、难易程度等确定责任主体和施工主体,等等) 1、明确不同级别的泄漏的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1)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2)确定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3)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以便应急指挥和疏散居民 (4)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避免误解) (5)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6)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

(7)明确应急反应指挥中心怎样保证有关人员理解并对应急报警作出反应。 2、主管领导及参加部门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Ⅰ级):主管领导,参加部门及其职责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Ⅱ级):主管领导,参加部门及其职责 较大突发公共事件(Ⅲ级):主管领导,参加部门及其职责 一般突发公共事件(Ⅳ级):主管领导,参加部门及其职责 3、应急设备与设施 (1)明确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如办公室、通讯设备、应急物资等 (2)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施 (3)描述与有关医疗机构的关系,如急救站、医院、救护队等 (4)描述可用的危险监测设备 (5)列出可用的个体防护装备 (6)列出与有关机构签订的互援协议。 4、评价能力与资源

NaCN溶解工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NaCN溶解工安全操作规程(新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NaCN溶解工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1检查电机的润滑情况及轴承等处有无异物,视情况适量添加润滑油,如发现异物应及时清除。 2检查搅拌桶内有无异物卡住叶轮或堵塞排液口,如有应及时进行清理,检查搅拌桶、各阀门、输送管道及贮存罐是否有漏液现象,如发现漏液,应待处理完后再进行NaCN溶解操作。 3调碱和配制NaCN溶液时,必须戴上防毒口罩、防护眼镜和乳胶手套,并将固体NaCN徐徐倒入NaCN溶解池开始溶解。当手接触NaCN溶液后必须仔细用肥皂水洗干净。 4加完药后的空桶及内袋必须用碱水(或清水)将残留的氰化钠洗干净,并将其堆放整齐,不得与未使用的NaCN桶混放在一起。待所有固体NaCN添加完后,由监督人员对空桶及内袋进行检查清点,看是否已清洗干净及数量是否相符。同时通知NaCN空桶切割人员及

时对空桶进行切割处理,将NaCN内袋及时烧毁。 5配制NaCN时不得将杂物及内袋等掉入溶解池,NaCN配制完后,及时派专人将所配制的溶液样品送化验室对所配溶液的比重、质量浓度等进行检测,检测完后的剩余液样必须及时倒回贫液池中。 6将所配溶液放入贮存罐中保存,然后将溶解箱双锁上锁。 7严禁在操作现场存放食物及吃东西、严禁酒后上班。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氰化物泄露的应急处理

编号:SM-ZD-87700 氰化物泄露的应急处理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氰化物泄露的应急处理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水上泄漏的应急处理 氰化物泄漏入水后,首先应当分析其水溶性。绝人多数重金属无机氰化物难溶于水,例如氰化锌、氰化亚铜、氰化汞等;其它类氰化物大都易溶于水,例如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钙、氰化铵、氰化氢等。低分子量的有机氰化物(或称腈类)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例如乙腈能与水混溶,丙腈和丙烯腈也可溶解于水,但丁腈以上难溶于水。工业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以碱金属盐类氰化物、丙烯腈等液态腈类较为常见,这类物质在水中大都能溶解,事故处理较艰难。 在运输过程中,如氰化钠或丙烯腈在水体中泄漏或掉入水中,现场人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报警和伤员救护,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1)现场控制与警戒 在消防或环保部门到达现场之前,如果已有有效的堵漏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一一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 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 氰化物——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 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 接触途径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 所 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 中毒症状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 3. 应急处理 (1 )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 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

泄密事件应急预案

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为提高发生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失泄密事件所造成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制定本预案。 二、我所设制失泄密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保密副所长担任,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涉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制定和修改我所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二)接收突发失泄密事件情况报告,并向上级系统应急办公室报告; (三)负责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 (四)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监督; (五)必要时,联系国家保密、国家安全和公安部门对事件进行查处; (六)根据调查结果,对事件发生单位和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三、发生失泄密事件的单位或发现失泄密事件的个人,应当在8小时内,以书面或其他形式向涉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发生失泄密事件的部位; (二)被泄露国家秘密的主要内容、密级、数量及载体形式; (三)失泄密事件发现(生)的时间、地点、简要过程等; (四)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

(五)事件责任人的基本情况; (六)已采取或拟采取的查处办法和补救措施。 四、涉密工作领导小组在接到有关部门或个人报告失泄密事件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五、涉密工作领导小组应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向国家保密、国家安全或公安部门报案。 六、失泄密事件的查处 (一)已向国家保密、国家安全或公安部门报案的,由有关部门负责查处,涉密工作领导小组协助,事件发生部门配合; (二)未向国家保密、国家安全或公安部门报案的,由涉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查处,事件发生部门配合; (三)调查失泄密统计信息的密级、内容、保密期限、生产日期、规定的知悉范围,事件发生的时间、渠道和范围,责任人或嫌疑人等; (四)采取果断措施,追查涉密统计信息的流失渠道,收缴流失的信息资料,防止失泄密范围进一步扩大; (五)在事件未调查清楚之前,应会同有关部门防止媒体、网络对失泄密事件的报道和炒作; (六)对出现在公共网络、出版物、广播、电视等媒体上的泄密信息,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责令有关单位立即删除、收缴、停播、销售,并收缴有关涉密载体。 七、根据调查结果,由事件发生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需追究刑事责任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495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 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 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①氰化物不得与酸类放在一起,更不得将酸类物质带入氰化物溶液槽内。氰化物溶液与酸溶液不能共用抽风机。经过酸液浸蚀过的工件在进入氰化物溶之前,必须对所粘附的酸类物质进行彻底清洗干净。要特别注意防止有肓孔和袋状的零件将酸液带入氰化物溶液中。 ②当操作者的手、脸及其它部位有割伤或皮肤破伤时,严禁与氰化物接角。如在操作中不慎氰化物接触了,应立即用清冲洗,并速去医院治疗。 ③严格规定使用抽风装置和穿戴防护用品。接触氰化物时,绝对禁止进食和吸烟。 ④配制氰化物镀液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以防止中毒。 ⑤盛放过氰化物的容器和工具以及工作场地,必须采用12%的硫酸亚铁溶液与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 ⑥下班后,操作者应立即更换工作服及其它防护用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快速、高效、有序地应对CO泄漏事故,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 例》编制。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工厂所发生CG泄漏事故后的应急救援工作。 1.4工作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分级响应、高效有序”的原则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1.5风险评估 可能发生泄漏事故,将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组织机构及职责 3预防和预警 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应加强CG管道、压力容器及附件的安全检查,发现异常立即进行现场处置并及时上报。 4应急响应程序 4.1接警和报警处置程序 4.1.1现场操作人员在听到二氧化碳监测器报警,并发现有大量二氧化碳泄漏时,立即通知班长;

4.1.2班长在组织疏散的同时,负责向车间领导和安全保卫科报告; 4.1.3安全保卫科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向科领导报告,并通知应急人员集中现场准备应急。 4.1.4事故现场如果一时无法及时处置,现场最高行政领导应立即通知进行应急疏散处置(启动预案)。 4.2应急疏散处置程序与措施 一旦发生大量二氧化碳泄漏,全体工作人员应立即按以下路径进行紧急疏散: 4.2.1处于浸渍装置、进料段二层以上的所有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撤离至通风安全处;并由一名操作人员负责清点人数。 4.2.2处于升华装置、出料段二层及以下的所有人员,迅速从楼梯疏散通道撤离到车间外面的安全处;并由班长清点人数。 4.2.3在紧急疏散的同时还应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a浸渍装置操作人员应在按下浸渍器的泄漏处理按钮后,确认浸渍器泄漏程序启动,再迅速撤离; b升华装置操作人员应快速停止进料,并从监控程序中关闭升华装置膨胀系统后,再迅速撤离。 4.2.4人员疏散后,班长应组织清点人员。疏散到安全点的人员由浸渍装置操作人员负责清点,疏散车间外面的人员由班长负责清点,最后由班长联系汇总,检查落实是否在车间的人员均已出来,如果有人还在车间内,立即用电话联系或派人搜寻。 4.3应急措施处置程序与措施 人员疏散出来后,根据现场介质泄漏的实际情况,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条件 下,尽可能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应急指挥由现场最高行政领导负责,现场工程技术人员

氰化物泄漏事故的洗消与救援对策参考文本

氰化物泄漏事故的洗消与救援对策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氰化物泄漏事故的洗消与救援对策参考 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氰化物是一种全身中毒型毒剂,是化学毒物的典型代 表。氰化物泄漏事故事发突然,易于失去初期控制时机, 致使事态恶化。大多数无机氰化物属剧毒、高毒物质,泄 漏后极少量就会使人、畜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且易造成 农作物减产,水体污染;氰化物溶于水后扩散快,影响人 群多,人员疏散和毒物扩散控制困难,并且毒物能够快速 渗入地下,严重污染地下水源,实施彻底消毒十分困难。 氰化物泄漏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遇可燃物 质,有些易燃、易爆的有机氰化物,如乙腈、丙烯腈等, 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近年来,国内的氰化物泄漏事 故时有发生,对社会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20xx年11月1日,河南洛宁县一辆装有11t左右液体氰化钠的卡车翻入河沟内,致使氰化钠泄漏,有约30公里长的河道受到污染,而有60公里长的河道中检验出微量的氰化钠,直接威胁到下游几十万人的生命安全;20xx年4月20日,北京市怀柔区京都黄金冶炼有限公司,由于工人违规操作,导致含有HCN的有毒液体泄漏外溢约30t,造成3人死亡、10人中毒,是全国最严重的一起氰化物泄漏事故,严重影响了地区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公安消防部队是我国社会抢险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洗消工作在消防部队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决定着救援工作的成败。然而我国消防领域洗消工作的起步较晚,它是在借鉴防化部门洗消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整体上由于缺乏洗消观念、处置过程不规范、洗消装备落后、特殊洗消药剂配备不足以及对某些技术性环节认识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16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详细 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氰化物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 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接触途径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 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样本)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事故,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环境,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焦化厂应急预案》 3、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主要危险化学品贮存装置、设备: 焦化厂化产车间贮罐区(主要贮存物质:粗苯、焦油、洗油、轻油、硫酸、氢氧化钠、氨水)。 焦化厂生产区域内行驶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罐(槽)车。 事故类型: 气态泄漏事故。 液态泄漏事故。 危害程度分析: 危险性类别:焦油、粗苯、洗油属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液氧、液氮、(或压缩的)属2.2类不燃气体;废酸、废碱、废油等危险废物。 危害程度: 危险化学品特别是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或是易挥发品的大量泄漏,其有毒、可燃组分能迅速扩散到泄漏点以外的区域,易造成较大的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及环境污染等事故。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安全优先。 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保护环境优先。 组织机构与职责 生产部是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指挥部门。负责组织泄漏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公安处是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事故现场指挥部门。负责组织泄漏火灾事故的预防与现场处置等。 安环处是危险化学品泄漏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现场指挥部门。负责人身伤害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 装备部是危险化学业品设备事故现场指挥部门。负责泄漏设备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 事故责任单位负责建立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组织培训与演练。负责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及安全设施进行操作维护和监测检验,负责对危险化学事故进行紧急处置和配合应急救援。 职工总医院负责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必要时设立现场医疗救护站,对现场救援人员进行医学监护。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相关单位建立危化品技术档案。 焦化厂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装置实行五级安全监控机制;其他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实行三级监控机制。 重大危险源及重要设备、设施实行厂级领导安全承包责任制,承包点设置“厂级领导安全承包责任牌”。 建立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制度,产权单位每月将重大危险监控情况报安全环保处。 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电话告知制度。危险化学品发货、接收单位将本单位应急电话告知运输司机和押运员,并告知在济钢厂区内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应立即拨打应急电话,请求救援。 危化品单位根据危化品的种类、特性,在生产、储存装置和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安全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点检、维护和检验,确保符合安全运行要求和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报警 发生危化品泄漏事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按应急处置方案进行处置,并立即逐级上报。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专项应急指挥部门或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同时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