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的关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d8089209.html,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的关系研究

作者:杨月万诗雨乔文佳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26期

摘要:在“双创”背景下,文章研究着眼于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选取了四川省的31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愿

近年来,高校的毕业人数呈爆炸式的增长,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难题。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滚滚掀起,各大高校纷纷与企业一起热烈开展各项创业竞赛、创业课程和创业培训等,引导大学生将创业想法转化为创业计划,并最终将创业计划转化为创业行为。尽管如此,《2017年全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显示,2016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小于3%,创业的成功率更是不足10%。由此可见,虽然国家、社会和高校已经大力支持,但是大学生的创业成效仍然不理想。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愿都是影响创业行为的关键因素。为了切实推进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了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的关系。

一、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于能够完成各种任务的一种信念。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andura率先提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够胜任各种工作的自信程度。随后,Boyd和Vozikis将自我效能感作为实施创业活动的一种态度和信念,即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的研究领域中,曾有多位学者都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下过定义。创业自我效能是一种可变且有助于创业者依据本身的特征如知识和技能等进行创业的个人信念和自信。随着研究逐步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和维度划分。Chen等人将创业自我效能感划分为风险承担、资金控制、创新、市场和管理五个维度。Jill将其划分为机会识别、关系、管理和风险容忍等维度。而我国学者汤明基于创业的特定任务提出了组织承诺效能感、机会识别效能感、风险承担效能感、关系协调效能感和创新效能感五个维度。但是,学者们对于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和维度划分尚未达成一致。

创业指的是创业主体将创业想法转化为创业计划,并付诸实践的一个过程,并且为了实现自身创业目标持之以恒地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一个过程。毋庸置疑,创业的起点是创业想法,而最终的结果是创业行为,这一转换过程的发生依赖于创业意愿。创业意愿是个体对于计划从事创业活动,并且期望在将来履行计划的一种主观判断。因而,想要进行创业活动的一般是创业意愿较高的个体。创业意愿指个体根据自身能力和外界市场机会的客观评价,进而形成对创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