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班高一第五讲:数列综合

春季班高一第五讲:数列综合
春季班高一第五讲:数列综合

第四讲:数列综合

一、 教学设计

(一) 课程内容综述

《数列》一章是高考数学中的重中之重,高考中主要注重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对非等差、非等比数列求和的考察;以递推关系为背景,考察数列的通项及前n 项和;数列与不等式、函数的交汇。数列求和及综合应用是难度比较大的一节,学生对构造新数列比较难理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几种求通项、求和方法的归纳总结

重难点设定

A. 重点:

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会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B. 难点 (二)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及应用,非等差、

等比数列求和的几种方法的应用。 (三) 课程内容规划

1. 等差、等比数列求值类的计算;

2.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 证明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

4. 求数列的前n 项和;

5. 数列单调性最值问题;

(四) 教学逻辑安排

1. 等差等比数列→方程思想→整体思想。

2. 求数列通项公式→给出前n 项和求通项→给出递推式求通项→构造新数列

3. 等差等比数列的证明

4. 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法→裂项求和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题型一:求值类的计算题(多关于等差等比数列) A )根据基本量求解(方程的思想)

1、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63,6,994=-==n S a a ,求n ;

2、已知四个实数,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首末两数之和为37,中间两数之和为36,求这四个数. B )根据数列的性质求解(整体思想)

1、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006=a ,则=11S ;

2、设n S 、n T 分别是等差数列{}n a 、{}n a 的前n 项和,

327++=

n n T S n n ,则=5

5b a

. 3、在正项等比数列{}n a 中,153537225a a a a a a ++=,则35a a +=_______。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184==S S ,则20191817a a a a +++的值为( ) 5、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20,86015==a a ,则=75a . 题型二:求数列通项公式:

A )给出前n 项和求通项公式

1、⑴n n S n 322+=; ⑵13+=n

n S .

2、设数列{}n a 满足2*12333()3

n n

a a a a n N +++=∈n-1…+3,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B )给出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a 、⑴已知关系式)(1n f a a n n +=+,可利用迭加法或迭代法;

1123221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

例:已知数列{}n a 中,)2(12,211≥-+==-n n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b 、已知关系式)(1n f a a n n ?=+,可利用迭乘法.1

1

2233221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

例、已知数列{}n a 满足:11+1

(2),2n n a n n a a n

-=≥=,求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c 、构造新数列

1°递推关系形如“q pa a n n +=+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例、已知数列{}n a 中,32,111+==+n n a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递推关系形如“,两边同除1

n p +或待定系数法求解

例、

n n n a a a 32,11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3°递推关系形如"11n n n n a pa qa a ---=≠(p,q 0),两边同除以1n n a a -

例1、已知数列{}n a 中,1122n n n n a a a a ---=≥=1(n 2),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例2、数列{}n a 中,)(42,211++∈+==N n a a a a n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C 、给出关于n S 和n a 的关系

1、设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1=a ,)2(212

≥??

?

?

?-

=n S a S n n n . ⑴求{}n a 的通项; ⑵设1

2+=

n S b n

n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 题型三:证明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 A)证明数列等差

例1、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a n +2S n ·S n -1=0(n ≥2),a 1=2

1

.求证:{n S 1}是

等差数列;

B )证明数列等比

例1、已知数列{}n a 满足*

12211,3,32().n n n a a a a a n N ++===-∈

⑴证明:数列{}1n n a a +-是等比数列;⑵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⑶若数列{}n b 满足121

11

*44...4(1)(),n

n b b b b n a n N ---=+∈证明{}n b 是等差数列.

题型四:求数列的前n 项和 基本方法: A )公式法, B )拆解求和法.

例1、求数列n

{223}n +-的前n 项和n S .

C )裂项相消法,数列的常见拆项有:

1111

()()n n k k n n k

=-++;

n n n n -+=++11

1;

例1、求和:S =1+

n

+++++

+++++ 3211

3211211 例2、求和:

n

n +++

++++++11

341231121 . D )倒序相加法,

例、设2

2

1)(x

x x f +=,求: ⑴)4()3()2()()()(21

3141f f f f f f +++++;

⑵).2010()2009()2()()()()(21

312009120101f f f f f f f ++++++++

E )错位相减法,

例、若数列{}n a 的通项n

n n a 3)12(?-=,求此数列的前n 项和n S .

F )对于数列等差和等比混合数列分组求和

例、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12n -n 2

,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T n . 题型五:数列单调性最值问题

例1、数列{}n a 中,492-=n a n ,当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取得最小值时,=n . 例2、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6,2541==a a 当n 为何值时,n S 取得最大值

三、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数列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

数学基础知识例题

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第三章数列)答案 例1. 当1=n 时,111==S a ,当2n ≥时,34)1()1(2222-=-+---=n n n n n a n ,经检验 1=n 时 11=a 也适合34-=n a n ,∴34-=n a n ()n N +∈ 例2. 解:∵1--=n n n S S a ,∴ n n n S S 221=--,∴12 211 =---n n n n S S 设n n n S b 2= 则{}n b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11-+=n b b n 又∵2 322111=== a S b , ∴ 212 +=n S n n ,∴12)12(-+=n n n S ,∴当2n ≥时 2 12)32(--+=-=n n n n n S S a ∴????+=-2 2 )32(3 n n n a (1)(2)n n =≥,12)12(-+=n n n S 例3 解:1221)1(----=-=n n n n n a n a n S S a 从而有11 1 -+-=n n a n n a ∵11=a ,∴312=a ,31423?=a ,3142534??=a ,3 1 4253645???=a , ∴)1(234)1()1(123)2)(1(+=???-+????--=n n n n n n n a n ,∴122+==n n a n S n n . 例4.解:)111(2)1(23211+-=+=++++= n n n n n a n ∴12)111(2)111()3 1 21()211(2+= +-=??????+-++-+-=n n n n n S n 例5.A 例6. 解:1324321-+++++=n n nx x x x S ①()n n n nx x n x x x xS +-++++=-132132 ② ①-②()n n n nx x x x S x -++++=--1211 , 当1≠x 时,()()x nx x n x nx nx x nx x x S x n n n n n n n n -++-=-+--=---=-++1111111111 ∴()() 2 1111x nx x n S n n n -++-=+; 当1=x 时,()2 14321n n n S n +=++++= 例7.C 例8.192 例9.C 例10. 解:14582 54 54255358-=-? =?==a a a q a a 另解:∵5a 是2a 与8a 的等比中项,∴25482-?=a ∴14588-=a 例11.D 例12.C 例13.解:12311=-==S a , 当2n ≥时,56)]1(2)1(3[23221-=-----=-=-n n n n n S S a n n n ,1=n 时亦满足 ∴ 56-=n a n , ∴首项11=a 且 )(6]5)1(6[561常数=----=--n n a a n n ∴{}n a 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6、首项11=a 、通项公式为56-=n a n 例14. 解一:设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 ????? = ??+??++=?+1732225662256)(635421112121 11d a d d a d a 5=?d 解二:??? ??==+27 32354 奇偶偶奇S S S S ???==?162192奇偶S S 由 d S S 6=-奇偶5=?d 例15. 解:∵109181a a a a =,∴205 100 110918===a a a a 例16. 解题思路分析: 法一:利用基本元素分析法 设{a n }首项为a 1,公差为d ,则71151 76772 151415752 S a d S a d ?? =+=?????=+=??∴ 121a d =-??=? ∴ (1)22n n n S -=-+∴ 15 2222 n S n n n -=-+=-此式为n 的一次函数 ∴ {n S n }为等差数列∴ 21944n T n n =- 法二:{a n }为等差数列,设S n =An 2 +Bn ∴ 2 72 157******** S A B S A B ?=?+=??=?+=?? 解之得:12 5 2 A B ?=????=-??∴ 21522n S n n =-,下略 注:法二利用了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 例17.解:设原来三个数为2,,aq aq a 则必有 )32(22-+=aq a aq ①,)32()4(22-=-aq a aq ② 由①: a a q 24+=代入②得:2=a 或9 5 =a 从而5=q 或13 ∴原来三个数为2,10,50或9 338 ,926,92 例18.70 例19. 解题思路分析: ∵ {a n }为等差数列∴ {b n }为等比数列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经典)

数列基础知识点和方法归纳 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1n n a a d +-=(d 为常数),()11n a a n d =+- 等差中项:x A y ,,成等差数列2A x y ?=+ 前n 项和()() 1112 2 n n a a n n n S na d +-= =+ 性质:{}n a 是等差数列 (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2)数列{}{}{}12212,,+-n n n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d a a d -+,, (4)若n n a b ,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则 21 21 m m m m a S b T --= (5){}n a 为等差数列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n S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2n S an bn =+的最值;或者求出{}n a 中的正、负分界 项, 即:当100a d ><,,解不等式组10 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 当100a d <>,,由10 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 (6)项数为偶数n 2的等差数列{} n a ,有 ),)(()()(11122212为中间两项++-+==+=+=n n n n n n n a a a a n a a n a a n S nd S S =-奇偶, 1 += n n a a S S 偶 奇. (7)项数为奇数12-n 的等差数列{} n a ,有

高一必修五数学数列全章知识点(完整版)

高一数学数列知识总结 知识网络

二、知识梳理 ①),2(1为常数d n d a a n n ≥=-- ②211-++=n n n a a a (2≥n ) ③b kn a n +=(k n ,为常数). 二、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0,,2(1≠≥=-且为常数q n q a a n n ②112 -+?=n n n a a a (2≥n ,011≠-+n n n a a a ) 三、在等差数列{n a }中,有关S n 的最值问题:(1)当1a >0,d<0时,满足?? ? ≤≥+0 0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大值. (2)当1a <0,d>0时,满足???≥≤+0 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小值。在解含绝对值

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四.数列通项的常用方法: (1)利用观察法求数列的通项. (2)利用公式法求数列的通项:①???≥-==-) 2()111n S S n S a n n n (;②{}n a 等差、等比数列{}n a 公式. (3)应用迭加(迭乘、迭代)法求数列的通项: ①)(1n f a a n n +=+;②).(1n f a a n n =+ (4)造等差、等比数列求通项: ① q pa a n n +=+1;②n n n q pa a +=+1;③)(1n f pa a n n +=+;④n n n a q a p a ?+?=++12. 第一节通项公式常用方法 题型1 利用公式法求通项 例1:1.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求a n 。 2.已知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求下列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⑴ 1322-+=n n S n ; ⑵12+=n n S . 总结:任何一个数列,它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都存在关系:???≥-==-) 2() 1(11n S S n S a n n n 若1a 适 合n a ,则把它们统一起来,否则就用分段函数表示. 题型2 应用迭加(迭乘、迭代)法求通项 例2:⑴已知数列{}n a 中,)2(12,211≥-+==-n n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⑵已知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1=a ,n n a n S ?=2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总结:⑴迭加法适用于求递推关系形如“)(1n f a a n n +=+”; 迭乘法适用于求递推关系形如“)(1n f a a n n ?=+“;⑵迭加法、迭乘法公式: ① 1123221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 ② 11 2233221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 ----- . 题型3 构造等比数列求通项 例3已知数列{}n a 中,32,111+==+n n a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总结:递推关系形如“q pa a n n +=+1” 适用于待定系数法或特征根法:

高中数学数列公式大全很齐全哟

高中数学数列公式大全 很齐全哟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数列基本公式: 1、一般数列的通项a n 与前n项和S n 的关系:a n =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 +(n-1)d a n =a k +(n-k)d (其中a 1 为首项、 a k 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 n 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 n 是 一个常数。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 n =S n = S n = 当d≠0时,S n 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 1 ≠0), S n =n a 1 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 q n-1a n =a k q n-k (其中a 1为首项、a k 为已知的第k项,a n ≠0) 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 n =n a 1 (是关于n的正比例 式); 当q≠1时,S n =S n =

三、高中中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 1、等差数列{a n }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S 4m -S 3m 、……仍为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a n }中,若m+n=p+q,则 3、等比数列{a n }中,若m+n=p+q,则 4、等比数列{a n }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S 4m -S 3m 、……仍为等比数列。 5、两个等差数列{a n }与{b n }的和差的数列{a n+ b n }、{a n -b n }仍为等差数列。 6、两个等比数列{a n }与{b n }的积、商、倒数组成的数列 {a n b n }、、仍为等比数列。 7、等差数列{a n }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8、等比数列{a n }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 9、三个数成等差数列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 d 10、三个数成等比数列的设法:a/q,a,a q;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3,a/q,a q,a q3(为什么?)

高一数学《数列》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强力推荐人教版数学高中必修5习题 第二章 数列 1.{a n }是首项a 1=1,公差为d =3的等差数列,如果a n =2 005,则序号n 等于( ).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2.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首项a 1=3,前三项和为21,则a 3+a 4+a 5=( ). A .33 B .72 C .84 D .189 3.如果a 1,a 2,…,a 8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d ≠0,则( ). A .a 1a 8>a 4a 5 B .a 1a 8<a 4a 5 C .a 1+a 8<a 4+a 5 D .a 1a 8=a 4a 5 4.已知方程(x 2 -2x +m )(x 2 -2x +n )=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4 1 的等差数列,则 |m -n |等于( ). A .1 B . 4 3 C . 2 1 D . 8 3 5.等比数列{a n }中,a 2=9,a 5=243,则{a n }的前4项和为( ). A .81 B .120 C .168 D .192 6.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a 1>0,a 2 003+a 2 004>0,a 2 003·a 2 004<0,则使前n 项和S n >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 是( ). A .4 005 B .4 006 C .4 007 D .4 008 7.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若a 1,a 3,a 4成等比数列, 则a 2=( ). A .-4 B .-6 C .-8 D . -10 8.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35a a =9 5 ,则59S S =( ). A .1 B .-1 C .2 D . 2 1 9.已知数列-1,a 1,a 2,-4成等差数列,-1,b 1,b 2,b 3,-4成等比数列,则2 1 2b a a 的值是( ). A . 2 1 B .- 2 1 C .- 21或2 1 D . 4 1 10.在等差数列{a n }中,a n ≠0,a n -1-2 n a +a n +1=0(n ≥2),若S 2n -1=38,则n =( ). A .38 B .20 C .10 D .9

人教版高一数学下册数列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数学下册数列知识点 1.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数列的项. (1)从数列定义可以看出,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如果组成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不是同一数列,例如数列1,2,3,4,5与数列5,4,3,2,1是不同的数列. (2)在数列的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在同一数列中可以出现多个相同的数字,如:-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数列:-1,1,-1,1,…. (4)数列的项与它的项数是不同的,数列的项是指这个数列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是一个函数值,也就是相当于 f(n),而项数是指这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序号,它是自变量的值,相当于f(n)中的n. (5)次序对于数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有几个相同的数,由于它们的排列次序不同,构成的数列就不是一个相同的数列,显然数列与数集有本质的区别.如:2,3,4,5,6这5个数按不同的次序排列时,就会得到不同的数列,而{2,3,4,5,6}中元素不论按怎样的次序排列都是同一个集合.

2.数列的分类 (1)根据数列的项数多少可以对数列进行分类,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在写数列时,对于有穷数列,要把末项写出,例如数列1,3,5,7,9,…,2n-1表示有穷数列,如果把数列写成1,3,5,7,9,…或1,3,5,7,9,…,2n-1,…,它就表示无穷数列. (2)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或数列的增减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列. 3.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其内涵的本质属性是确定这一列数的规律,这个规律通常是用式子f(n)来表示的, 这两个通项公式形式上虽然不同,但表示同一个数列,正像每个函数关系不都能用解析式表达出来一样,也不是每个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有的数列虽然有通项公式,但在形式上,又不一定是唯一的,仅仅知道一个数列前面的有限项,无其他说明,数列是不能确定的,通项公式更非唯一.如:数列1,2,3,4,…, 由公式写出的后续项就不一样了,因此,通项公式的归纳不仅要看它的前几项,更要依据数列的构成规律,多观察分析,真正找到数列的内在规律,由数列前几项写出其通项公式,没有通用的方法可循.

高中数学数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数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数列 1.{an}是首项a1=1,公差为d=3的等差数列,如果an=005,则序号n等于. A.667B.668C.669D.670 2.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首项a1=3,前三项和为21,则a3+a4+a5=. A.33B.7C.84D.189 3.如果a1,a2,…,a8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d≠0,则. A.a1a8>a4a5B.a1a8<a4a5C.a1+a8<a4+a5D.a1a8=a4a5 4.已知方程=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 |m-n|等于. A.1B.313C.D.8421的等差数列,则 5.等比数列{an}中,a2=9,a5=243,则{an}的前4项和为. A.81 B.120 C.1D.192 6.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首项a1>0,a003+a004>0,a003·a004<0,则使前n项和Sn>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是. A.005B.006C.007D.008

7.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2,若a1,a3,a4成等比数列, 则a2=. A.-4B.-6C.-8D.-10 8.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 A.1B.-1 C.2D.1 a2?a1的值是. b2a5S5=,则9=. a3S599.已知数列-1,a1,a2,-4成等差数列,-1,b1,b2,b3,-4成等比数列,则 A.11111B.-C.-或D.2222 210.在等差数列{an}中,an≠0,an-1-an+an+1=0,若S2n-1=38,则n=. 第 1 页共页 A.38B.20 C.10D.9 二、填空题 11.设f=1 2?x,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可求得f+f+…+f+…+ f+f的值为12.已知等比数列{an}中, 若a3·a4·a5=8,则a2·a3·a4·a5·a6=. 若a1+a2=324,a3+a4=36,则a5+a6=. 若S4=2,S8=6,则a17+a18+a19+a20=. 82713.在和之间插入三个数,使这五个数成等比数列,

高中数学数列公式大全(很齐全哟~!)

一、高中数列基本公式: 1、一般数列的通项a n与前n项和S n的关系:a n=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a1+(n-1)d a n=a k+(n-k)d (其中a1为首项、a 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 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 n是一个常数。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 n= S n= S n= 当d≠0时,S 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 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a1 q n-1a n= a k q n-k (其中a1为首项、a k为已知的第k项,a n≠0) 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 n=n a1 (是关于n 的正比例式); 当q≠1时,S n= S n= 三、高中数学中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 1、等差数列{a 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 m、S2m-S m、S3m-S2m、S4m - S3m、……仍为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a n}中,若m+n=p+q,则 3、等比数列{a n}中,若m+n=p+q,则

4、等比数列{a 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 m、S2m-S m、S3m-S2m、S4m - S3m、……仍为等比数列。 5、两个等差数列{a n}与{b n}的和差的数列{a n+b n}、{a n-b n}仍为等差数列。 6、两个等比数列{a n}与{b n}的积、商、倒数组成的数列 {a n b n}、、仍为等比数列。 7、等差数列{a 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8、等比数列{a 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 9、三个数成等差数列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 10、三个数成等比数列的设法:a/q,a,aq; 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3,a/q,aq,aq3 (为什么?) 11、{a n}为等差数列,则 (c>0)是等比数列。 12、{b n}(b n>0)是等比数列,则{log c b n} (c>0且c 1) 是等差数列。 13. 在等差数列中: (1)若项数为,则 (2)若数为则,,

(完整版)高中数学数列专题练习(精编版)

高中数学数列专题练习(精编版) 1. 已知数列{}()n a n N * ∈是等比数列,且1 3 0,2,8.n a a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求证: 11111321<++++n a a a a Λ; (3)设1log 22+=n n a b ,求数列{}n b 的前100项和. 2.数列(1)(2)设 (3) n T 3. ? 4 .已知数列{}n a 的相邻两项1,+n n a a 是关于x 的方程022=+-n n b x x ∈n (N )*的两根,且

11=a . (1) 求证: 数列? ?? ????-n n a 231是等比数列; (2)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 5. 6. 划,万元,(1)b n 的表达式; (2) 7. 在等比数列{a n }(n ∈N*)中,已知a 1>1,q >0.设b n =log 2a n ,且b 1+b 3+b 5=6,b 1b 3b 5=0. (1)求数列{a n }、{b n }的通项公式a n 、b n ; (2)若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试比较S n 与a n 的大小.

8.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a n 是S n 与2的等差中项,数列{b n }中,b 1=1, 点P (b n ,b n+1)在直线x -y +2=0上。 (1)求a 1和a 2的值; (2)求数列{a n },{b n }的通项a n 和b n ; (3)设c n =a n ·b n ,求数列{c n }的前n 项和T n 。 9. 已知119 4-且 13n n b b -- 10. 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9项和为153. (1)求5a ; (2)若,82=a ,从数列{}a n 中,依次取出第二项、第四项、第八项,……,第2n 项,按原来的顺序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 n ,求数列{}c n 的前n 项和S n .

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方法总结 类型一:)(1n f a a n n +=+()(n f 可以求和)???? →解决方法 累加法 例1、在数列{}n a 中,已知1a =1,当2n ≥时,有121n n a a n -=+-()2n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析:121(2)n n a a n n --=-≥Q ∴213243113 521 n n a a a a a a a a n --=??-=?? -=???-=-??M 上述1n -个等式相加可得: 211n a a n -=- 2n a n ∴= 类型二:1()n n a f n a +=? (()f n 可以求积)???? →解决方法 累积法 例2、在数列{}n a 中,已知11,a =有()11n n na n a -=+,(2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析:1232 112321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L 123211143n n n n n n --=????+-L 2 1 n = + 又1a Q 也满足上式;21 n a n ∴=+ * ()n N ∈ 类型三:1(n n a Aa B +=+≠其中A,B 为常数A 0,1)???? →解决方法 待定常数法 可将其转化为1()n n a t A a t ++=+,其中1 B t A =-,则数列{}n a t +为公比等于A 的等比数列,然后求n a 即可。 例3 在数列{}n a 中, 11a =,当2n ≥时,有132n n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析:设()13n n a t a t -+=+,则132n n a a t -=+ 1t ∴=,于是()1131n n a a -+=+ {}1n a ∴+是以112a +=为首项,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231n n a -∴=?- 类型四:() 110n n n Aa Ba Ca +-++=??≠;其中A,B,C 为常数,且A B C 0 可将其转化为()()()112n n n n A a a a a n αβα+-+=+≥-----(*)的形式,列出方程组 A B C αββα?-=??-?=?,解出,;αβ还原到(*)式,则数列{}1n n a a α++是以21a a α+为首项, A β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然后再结合其它方法,就可以求出n a 。 例4、 在数列{}n a 中, 12a =,24a =,且1132n n n a a a +-=-()2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析:令11(),(2)n n n n a a a a n αβα+-+=+≥

高一数学数列部分经典习题及答案

.数 列 一.数列的概念: (1)已知* 2 ()156n n a n N n = ∈+,则在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__(答:125 ); (2)数列}{n a 的通项为1 +=bn an a n ,其中 b a ,均为正数,则n a 与1+n a 的大小关系为__(答:n a <1+n a ); (3)已知数列{}n a 中,2n a n n λ=+,且{}n a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答:3λ>-) ; 二.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1.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1(n n a a d d +-=为常数)或11(2)n n n n a a a a n +--=-≥。 设{}n a 是等差数列,求证:以b n = n a a a n +++ 21 *n N ∈为通项公式的数列{}n b 为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的通项:1(1)n a a n d =+-或()n m a a n m d =+-。 (1)等差数列{}n a 中,1030a =,2050a =,则通项n a = (答:210n +); (2)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8 33 d <≤) 3.等差数列的前n 和:1()2n n n a a S += ,1(1) 2 n n n S na d -=+ 。 (1)数列 {}n a 中,*11(2,)2n n a a n n N -=+ ≥∈,32n a =,前n 项和15 2 n S =-,求1a ,n (答:13a =-,10n =);

(2)已知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2 12n S n 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答: 2* 2* 12(6,)1272(6,) n n n n n N T n n n n N ?-≤∈?=?-+>∈??).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0d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是关于n 的一次 函数,且率为公差d ;前n 和211(1)()222 n n n d d S na d n a n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 2.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 则为常数列。 3.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 2m n p a a a +=. (1)等差数列{}n a 中,12318,3,1n n n n S a a a S --=++==,则n =____ (答: 27) (2)在等差数列{}n a 中,10110,0a a <>,且1110||a a >,n S 是其前n 项和,则 A 、1210,S S S 都小于0,1112 ,S S 都大于0 B 、1219,S S S 都小于0,2021 ,S S 都 大于0 C 、125,S S S 都小于0,67,S S 都大于0 D 、1220,S S S 都小于0,2122 ,S S 都 大于0 (答:B )

高中数学数列历年真题详解

高中数学数列历年真题详解 内容由京翰教育一对一家教辅导(https://www.360docs.net/doc/d68457882.html,)整理1.在等差数列{a n}中,a2=1,a4=5,则{a n}的前5项和S5=() A.7 B.15 C.20 D.25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2+a4=a1+a5=6,再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等差数列{a n}中,a2=1,a4=5, ∴a2+a4=a1+a5=6, ∴S5=5/2 (a1+a5)=5/2×6=1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考查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熟练运用性质是关键. 2. 给出下列一系列化合物的分子:C6H6,C10H8,C14H10,…,则该系列化合物中,分子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可无限接近() A.95% B.96% C.97% D.98%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C6H6,C10H8,C14H10…,得出化合物中C元素和H元素的个数公式,然后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由化合物的组成规律可知,化合物中C元素的个数的公式为:6+4×(n-1)=4n+2,H元素的个数的公式为:6+2×(n-1)=2n+4. 则分子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最大可无限接近24/25即96%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极限的思想,同时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 在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4+a8=16,则a2+a10=() A.12 B.16 C.20 D.24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2+a10=a4+a8,可求结果. 解答: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则a2+a10=a4+a8=16,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试题. 4. 等差数列{a n}中,a1+a5=10,a4=7,则数列{a n}的公差为() A.1 B.2 C.3 D.4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数列 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 ⑶项a n 与项数n 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 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n f a n =. 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1-=n n a f a 或),(21--=n n n a a f a ,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n a 中,12,11+==n n a a a ,其中12+=n n a a 是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4.数列的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公式 ①n n a a a S +++= 21; ②???≥-==-)2()1(11n S S n S a n n n . 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 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 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 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 ③摆动数列:例如:.,1,1,1,1,1 --- 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 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M 使+∈≤N n M a n ,. 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M ,总有项n a 使得M a n >. 1、已知*2()156n n a n N n =∈+,则在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__(答:125 ); 2、数列}{n a 的通项为1 +=bn an a n ,其中b a ,均为正数,则n a 与1+n a 的大小关系为___(答:n a <1+n a ); 3、已知数列{}n a 中,2n a n n λ=+,且{}n a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答:3λ>-); 4、一给定函数)(x f y =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1,0(1∈a ,由关系式) (1n n a f a =+得到的数列}{n a 满足)(*1N n a a n n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答:A )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整理

数列 1、数列中与之间的关系: 1 1,(1),(2).n n n S n a S S n -=?=? -≥?注意通项能否合并。 2、等差数列: 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n a -1 -n a =d ,(n ≥2,n ∈N +),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⑵等差中项:若三数a A b 、、成等差数列2 a b A +?= ⑶通项公式:1(1)()n m a a n d a n m d =+-=+- 或(n a pn q p q =+、是常数). ⑷前n 项和公式: ()() 11122 n n n n n a a S na d -+=+= ⑸常用性质: ①若()+∈ +=+N q p n m 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 ②下标为等差数列的项() ,,,2m k m k k a a a ++,仍组成等差数列; ③数列{}b a n +λ(b ,λ为常数)仍为等差数列; ④若{}n a 、{}n b 是等差数列,则{}n ka 、{}n n ka pb + (k 、p 是非零常数)、 *{}(,)p nq a p q N +∈、 ,…也成等差数列。 ⑤单调性:{}n a 的公差为d ,则: ⅰ)?>0d {}n a 为递增数列; ⅱ)?<0d {}n a 为递减数列; ⅲ)?=0d {}n a 为常数列; 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n a pn q ?=+(p,q 是常数) ⑦若等差数列{}n a 的前项和,则、、… 是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 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⑵等比中项:若三数a b 、G 、成等比数列2 ,G ab ?=(ab 同号)。反之不一定成立。 n n S k S k k S S -2k k S S 23-

高一数学数列知识点梳理总结

数列知识点梳理总结 【要点梳理】 要点一:等差数列 判定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 ①定义法:1n n a a d +-=(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 ②中项公式法:122(*){}n n n n a a a n N a ++=+∈?是等差数列; ③通项公式法:n a pn q =+(p ,q 为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 ④前n 项和公式法:2 n S An Bn =+(A ,B 为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 要点诠释:对于探索性较强的问题,则应注意从特例入手,归纳猜想一般特性。 等差数列的有关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n m a a n m d =- (2)若* ()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 a a a a +=+; 特别,若2m n p +=,则2m n p a a a += (3)等差数列{}n a 中,若* m n p m n p N ∈、、( 、、)成等差数列,则m n p a a a 、、成等差数列. (4)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中,连续k 项和232,,k k k k k S S S S S --,… 组成新的等差数列。 (5)等差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①当n 为奇数时,12 n n S n a +=?;12 n S S a +-=奇偶; 1 1 S n S n += -奇偶 ; ②当n 为偶数时,1 2 2 ( )2 n n n a a S n ++=?;1 2S S dn -=偶奇;21 2n n a S S a +=奇偶。 等差数列前n 项和n S 的最值问题: 等差数列{}n a 中 ① 若a 1>0,d <0,n S 有最大值,可由不等式组10 n n a a +≥?? ≤?来确定n ;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经典)

高一数学期末复习专题 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2.余弦定理: 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b a ba C ?=+-?=+-??=+-? 或 222222222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b a c C ab ?+-=?? +-? = ?? ?+-= ?? . 3.正、余玄定理的解题类型: (1)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 ①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②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 (2)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 ①已知三边求三角. ②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4.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 5.解题中利用ABC ?中: A B C π++=,以及由此推得的一些基本关系式进行三角变换的运算,如: sin()sin ,A B C +=cos()cos ,A B C +=-tan()tan ,A B C +=- sin cos ,cos sin ,tan cot 2 2 2 2 2 2 A B C A B C A B C +++===. 6、三角公式: (1)倍角公式: (2)两角和、差公式: 1

数列基础知识点和方法归纳 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1)定义:1n n a a d +-=(d 为常数), 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2)等差中项:x A y ,,成等差数列2A x y ?=+ (3)前n 项和:()() 1112 2 n n a a n n n S na d +-= =+ (4)性质:{}n a 是等差数列 ①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式; a n =a m +(n -m )d (m 、n ∈N +) ②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③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 ④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d a a d -+,, ⑤若n n a b ,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则 21 21 m m m m a S b T --= ⑥{}n a 为等差数列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n S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2n S an bn =+的最值;或者求出{}n a 中的正、负分界项, 即:当100a d ><,,解不等式组10 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 当100a d <>,,由10 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 ⑦项数为偶数n 2的等差数列{} n a ,有 ),)(()()(11122212为中间两项++-+==+=+=n n n n n n n a a a a n a a n a a n S nd S S =-奇偶, 1 += n n a a S S 偶 奇. ⑧项数为奇数12-n 的等差数列{} n a ,有: )()12(12为中间项n n n a a n S -=-, n a S S =-偶奇, 1 -= n n S S 偶 奇. 2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定义:1n n a a d +-=(d 为常数),()11n a a n d =+- 等差中项:x A y ,,成等差数列2A x y ?=+ 前n 项和()()11122 n n a a n n n S na d +-==+ 性质:{}n a 是等差数列 (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2)数列{}{}{}12212,,+-n n n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d a a d -+,, (4)若n n a b ,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则2121 m m m m a S b T --= (5){}n a 为等差数列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n S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2n S an bn =+的最值;或者求出{}n a 中的正、负分界项, 即:当100a d ><,,解不等式组100 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 当100a d <>,,由100 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 (6)项数为偶数n 2的等差数列{}n a ,有 ),)(()()(11122212为中间两项++-+==+=+=n n n n n n n a a a a n a a n a a n S nd S S =-奇偶,1 +=n n a a S S 偶奇. (7)项数为奇数12-n 的等差数列{} n a ,有 )()12(12为中间项n n n a a n S -=-, n a S S =-偶奇, 1 -=n n S S 偶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