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王气为何短命?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金陵王气为何短命?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金陵王气为何短命?



中国思维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88912780.html, 2005年4月2日 阅读数: 1619源作者:王力德



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东有“龙盘”紫金山,西有“虎踞”清凉山,北有玄武湖,南有雨花台,山水环抱,形势极为险要。战国时楚灭越后,认为此处有“王气”,遂“埋金以镇之”,故名“今陵”。

六朝旧事随流水
──王安石

从孙权开始,然后是东晋,至宋齐梁陈,金陵共建六朝京都,号称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可见的确有点“王气”。然而金陵的所谓“王气”又往往是靠不住的。
公元212年,孙权于金陵故址,利用秦淮河边天然石壁筑“石头城”。大臣张昭建议:“秣陵(金陵)王气,宜为都邑”;诸葛亮亦赞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帝王之宅”。229年孙权定都金陵,称“建业”。然而传到孙亮便戛然而止,不过区区51年,刘禹锡有诗凭吊: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一个“下”字,其雄居上水,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的气势便赫然诗中,彻底击碎了千寻铁索护卫着的石头城的黯然王气。
接下来是东晋,寿数稍长点儿,103年。
然后南北朝宋齐梁陈四代都很短,宋59年,齐33年,梁55年,陈52年。
金陵六朝的最后一代帝王,那位创作了“玉树后庭花”的音乐家,风流倜傥的“陈后主”,与他的爱姬“舞后”张丽华,于枯井中被捉。杜牧诗叹: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拿骠悍粗蛮的“擒虎”战将与美艳娇弱的张丽华做对联,真是对得惊心动魄!
于是“六朝旧事”“金陵怀古”成了永久的诗题: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是古都,金陵怀古格外伤感多情,她有那么多的美好令人惋惜:后庭曲、秦淮河、朱雀桥、乌衣巷......就连王谢故里的燕子都如此多情,永远眷恋着昔日的繁华。只因金陵太美了,偏偏又反复上演着一幕幕末代王朝的悲剧。
东吴亡后,西晋左思历经十年博览考核作《三都赋》,尽述魏、蜀、吴

三都之盛:如描述吴都建业御道之美:“朱阙双立,驰道如砥。树以青槐,亘以绿水……”。赋成,洛阳富豪争相传抄,以致“洛阳纸贵”。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

金陵的“王气”远非结束于陈后主。
五代十国末,南唐建都金陵,历三代38年,末代君王便是赫赫有名的李煜“李后主”。与那位风流倜傥的“陈后主”如出一辙,精于诗画音律,尤工填词,夜夜沉缅于声色歌舞。宋兵一到,便肉袒出降,受尽百般凌辱,日日以泪洗面,泣成一曲曲怀念金陵的千古绝唱,以致被宋帝毒死: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初朱元璋建都金陵,称应天府,以开封为北京,金陵从此称为“南京”,但53年后就被燕王朱棣把“王气”移到了北京;近代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称“天京”,虽声势浩大,但只历11载而覆灭;现代呢?君不见蒋公介石也还坐了最末一代的金陵帝王么?统治亦不过22年,其中还有八年躲在陪都重庆。毛泽东给他的对手题了挽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这首七律气魄之大,豪情之盛,一扫“金陵怀古”之凄怨哀婉,只因毛泽东是击破金陵王气的胜者。现代版的“金陵怀古”本应由蒋公来做才是。
如此算来金陵建都前后十朝,共477年,平均每朝不到50年。
相比下,中国其它古都的朝代可就长得多了,建都长安的汉、唐,建都北京的明、清,都是数百年的历史,大一统的帝国。
那么,金陵王气的短命除了某些偶然因素之外,是不是有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是不是有更为深刻的经济、地理、人文的原因?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骆宾王

首先我们从南京的地理因素出发,它之所以屡屡被选做京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依山傍水,虎踞龙盘,易守难攻。尤以南京城墙天下闻名,顶宽7米,高达20米,周长33.7公里,比号称“世界第一大城”的29.5公里的巴黎城墙还长。城垣基础全部为花岗岩,所以称“石头成”。而石头城面临的长江更是号称“天堑”的中国第一大江。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守”字,在此处建都的天子们,一开始就着眼于“守成求稳”,缺乏攻略开拓,问鼎

中原的进取雄心,像这类不思进取的帝王不短命才怪。
如果我们把南京的地理考虑再扩大一些,它处于整个中国的东南一隅,一道长江“天堑”把它与辽阔的北中国隔断,最易于偏安苟且。
强大的曹操八十三万大军竟不敌区区数万孙刘联军,赤壁一炬,灰飞烟灭。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有长江阻隔。就连现代的蒋公也还希图借长江天堑保存半壁河山。
中国历史上的外患多来自西北游牧地区,当外患横扫中原时,也只有南渡金陵才能暂避兵锋。也就是说,南京及周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是防守型的,而不是进攻型的。
六大古都中的杭州亦大同小异,而且比南京更偏东南。它南临钱塘江,西有崇山峻岭,东北有松江、太湖,更适于躲避战乱。
而开封、洛阳则不同,地处中州,号称“四战之地”,与南京相反,易攻难守。古代地理学家顾祖禹指出:“长安四塞之国,利在于守;开封四通五达之郊,利在于战。而洛阳守不如雍,战不如梁”。只有具备称霸诸夏的雄才大略和军事实力,才会选择这块“中土”为都,以便号令四方,控弦九州。故开封、洛阳并非最理想的建都所在。
长安、北京又有不同,长安依秦岭,傍渭水,以八百里秦川之富为其京畿供应,以潼关、函谷之险为其京门锁钥,东出可囊括四海,西向则并吞八荒,贾谊称“关中之固,金城千里”;而北京则枕燕山,面渤海,华北平原为其粮仓,京杭大运河为其漕运,北出长城可势控满蒙,南下中原可威震江淮。忽必烈称北京“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皇,而俯视庭宇”。
要之,在六大古都中,南京、杭州属“偏安避乱型”,洛阳、开封属“居中四战型”,长安、北京则属“长治久安型”。

六代江山在,繁华古帝都
──王贞白

其次我们从南京一带的经济原因考虑,江南向为鱼米之乡,王羲之曾说:“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它北连江淮,南控湖海,尽得资源地利,故又有“守江必守淮”之说。
按说经济发达应更利于长治久安,为什么反倒短命了呢?须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做为首都应能统驭九州,使万方来朝,所以大一统王朝都城一般都选在地近中原的通衢交汇之处。而南京偏于东南一隅,去北国万里,天高地远,鞭长莫及,“天恩”难惠,以区区吴越之富,焉能令“普天”久安?甚至可以说,如果京畿比外省太过富饶,反而容易使统治者安于现状,不思进

取,视边患灾馑为无关痛痒的足疥手癣之类小疾,
另一方面,京都的富庶反给统治者提供了加速腐败的温床,使“后主”们沉醉于“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上苑”。君不闻宋代林升有诗讥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杭州与南京在大地理范围内均属江南鱼米之乡,南宋初迁都于此,称“临安”(已含临时偏安之意),西子湖光,六合塔影,歌舞升平,繁极一时,人口超过百万,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后马可·波罗称其为“世界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过于优裕的环境对腐败简直就是催化剂。
蓄发造反的太平天国一旦攻入“天京”便陷入腐化内哄,再不思北进一统山河。当年“国军”被日寇逼到穷困的西南,倒还打了几个硬仗。胜利后一回到江南,到处“劫收”日产伪产,几个月就把“国军”给腐蚀垮了。
反过来,富庶的江南不仅没有为南国君王们提供北伐中原的动力,反倒成了勾引北方霸主们馋涎欲滴的一块肥肉。
宋代柳永有一首极负盛名的“望海潮”词,一开头便是“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极写江南之美。
后人评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一首词,竟引得金兵大起干戈,柳永可谓罪在不赦!
后人对这首词又有评点:“此词虽牵动长江之愁,然卒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耳”。
金主虽然为这首词断送了性命,似乎立了一功。然而这首词却诱使江南政权苟安歌舞之乡,不去收复中原,依然是一大罪状!
中国自古就有把国家兴亡的罪名安放在手无寸铁的诗人和美女身上的恶习,其实一首词决起不了那么重大的作用,历史背后的原因仍然在于经济。江南既富庶又软弱,这就注定了它的不幸。正像鲁迅先生所形容,如果在一群长满刺的豪猪中夹着一头既无刺又肥嫩的猪,那么大家不免要挤过来。总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本身就是“原罪”!

玉树琼枝做烟萝,几曾识干戈?
──李煜

最后我们从它的文化原因考虑,江南无疑是中国文化最发达地区,诗词歌赋,金石书画,笙管笛箫,戏曲评弹,直至刺绣陶瓷,无不精妙,恐怕就连进士举人也要比

北方出得多一些。
于是江南养成了一种温文尔雅的人文气质,所谓“江南衣冠”是也,与粗蛮的山东大汉、燕赵豪杰、东北胡子、西部刀客们相比,从性格到体力都要柔弱得多,正所谓“江南出才子,北方出良将”。在铁血搏杀的冷兵器时代,灵秀的江南小生显然不是精于骑射的北方大汉们的对手。
甚至连这一带的方言都被称为“吴侬软语”,“君子动口不动手”之谓也。可记得《石头记》中“金陵十二钗”个个都似“水做成的”一般,混迹其中唯一的男子汉贾宝玉也无异于脂粉娇娃。毋宁说,精致的江南文化是一类偏于女性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的薰陶下,春秋时代越王勾践报仇雪耻之乡的江南逐渐演变为“花月春风”消磨意志的温柔乡。
“年少万兜鍪”的孙仲谋,其实也看出如果一味“坐断东南”,龟缩建业,终难成霸业,公元221年决定建都于“鄂”,改称“武昌”,并于229年在此称帝,意与“中国”抗衡,但遭江东(今江浙)大族极力反对,甚至声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死都不愿放弃优裕平静的“江东”文化生活。直至后主孙皓也未能将都城从建业迁至更靠近中原的武昌。
所以,除了地理、经济等外部因素,有无坚定的战争意志往往成为胜败的决定因素。连雄才伟略的孙权大帝都无法动员臣民迁都,试想由那样一类只会抚琴吟诗,苟且偷安的南国“后主”们,领着一班养尊处优的臣子,和一群“几曾识干戈”的士卒,又隔着万里天堑,焉敢问鼎中原?即使拥有谢安、祖狄、岳飞这般北伐名将,获得淝水之战、朱仙镇大捷之类胜利,也终究要受制于腐败苟安的朝廷,而无法扭转乾坤。即使到了现代,孙中山和蒋介石所谓“国民革命”的北伐,最终也还是与北方军阀和帝国主义达成妥协完事。

综上所述,便可以理解,中国历史上统一大业为什么多由北而南。如北方的魏晋灭了南方的吴蜀,北方的隋灭了南方的陈,北方的赵宋灭了南方的南唐,北方的蒙元灭了南方的宋,北方的清灭了南方的明,等等,鲜有由南而北统一全国者,即使起于南方的中共也最终辗转到北方,由北而南完成统一。
由此看来,当年毛泽东们选择北京而不是南京做为未来的首都,恐怕也有历史借鉴的意味在里面。中共领袖大部分是南方人,却把首都放在经济落后的北方,无疑表现了重整山河的开拓勇气,和长治久安的远大目光。

参考文献:
①张子桢主编《中国地理知识》中

国青年出版社
②季镇淮等选注《历代诗歌选》中国青年出版社
③胡云翼选注《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④《探寻南京六朝文化历史原貌》龙虎网2004年03月10日
⑤《东吴时候的南京杂谈》龙虎网2004年03月10日
⑥《历史上南京城首次扩建:孙权开业》龙虎网2004年03月10日
⑦《古都与移民》星辰在线2004年01月16日

(本站声明:以上文章和观点仅供学术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