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路基软基处理技术

浅谈公路路基软基处理技术
浅谈公路路基软基处理技术

浅谈公路路基软基处理技术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对路基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中软基处理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

关键词:软基处理;素混凝土灌注桩;水泥搅拌桩;袋装砂浆

引言

在建筑工程和路桥工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由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天然的软土地基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对地基承载能力的要求。为防止工程建成后地基下沉拉裂造成工程实体破坏等事故,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使其沉降满足工程要求,提高软土地基的固结度和稳定性。这个过程叫做软基处理。

由于软基工程为工程的隐蔽部位,如果处理措施不当,一是可能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可弥补的隐患;二是工程项目造价高、投入成本大,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打牢公路基础是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因笔者曾有幸参与河北省沿海高速公路沧州段的工程建设,现就在沿海高速公路建设中所用到的三种软基处理方法,浅谈一下对软基处理的认识。

一、素混凝土桩(CFG)

1.1作用机理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主要通过素混凝土桩桩体与桩间土、褥垫层共同作用,通过调整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面积置换率改善地基的强度和变形特性,进而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常见的素混凝土桩成孔工艺有:振动沉管、锤击沉管、长螺旋钻成孔等,地基处理深度可达20米以上,本工程中主要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

1.2施工工艺

1.2.1机械设备

本工程主要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机,长螺旋钻机两种成孔机械。施工现场采用柴油发电机提供电力。

1.2.2施工流程

设备、人员进场→测放桩位、材料采购→试桩施工→桩基顺序施工→清槽至桩顶标高→凿桩头→检测→褥垫层施工→退场。

1.2.3成桩的顺序

浅谈铁路工程路基软基处理CFG桩施工要点

浅谈铁路工程路基软基处理CFG桩施工要点 本文结合铁路工程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法,论述了cfg 桩在软基处理中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铁路;软基处理;施工要点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ing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fg pile in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of the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keywords: railway;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1 工程概况及地质特征 本铁路项目正线设计为双线客运专线铁路,设计速度250km/h,线路总长31km,为平原区,全线松软、浸水地段多,全部为填方路堤,其中dk33+356~dk34+152基底处理采用cfg桩加固。 2. cfg桩施工要求 2.1工艺要求 cfg桩施工采用长螺旋钻进成孔芯管内泵送混合料成桩工艺。桩体质量检验应在成桩28天后进行,cfg桩施工质量采用无损检测进行检验,加固效果检测采用载荷试验检验。 2.2材料要求 混合料由水、水泥、粉煤灰、碎石、河砂组成,桩体强度25mpa。 水泥标号选用p.o42.5,粉煤灰的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百分比)不大于45%,等级选用ⅲ级粉煤灰。碎石选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河沙选用表观密度2630kg/m3,细度模数为2.5. 3.1施工方案

路基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软土路基稳固剂表层处理施工工艺 软土路基表层排水施工工艺 表层排水法是软土路基表层处理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所开挖沟槽或盲沟及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等材料排除地表水,以达到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的作用。 适用范围 (1)表层排水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 (2)可作为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地基排水固结之用,也可作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等地表渗水处理用;可作为施工中的临时地表临时固结措施,也可用于永久建筑物的地基加固、防渗处理。 工艺原理 表层排水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原理作用 路基基底一旦遇水浸泡,基底土将软化,引起新的沉降变形。地表排水固结是通过开挖排水沟排除地表中的水,使其固结,提高地表达到承重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 工艺流程 表层排水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1。 砂(碎石)垫层施工工艺 不合格 不合格 图1 表层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地基上填筑砂(碎石)垫层是常用的一种工艺。它是利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碎石、砾石等,经分层夯实,作基础的持力层,可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在软土层顶面铺设一层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 适用范围 (1)一般适用于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不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和不透水的粘性土地基。 (2)路堤高度小于两倍极限高度,软土表面无透水性低的硬壳。 (3)软土层不很厚,或虽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 (4)当地有砂可取,运距不远。 (5)有较长的工后固结沉降时间。 工艺原理 砂(碎石)垫层就是利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碎石、砾石等,经分层夯实,作为基础的持力层,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在软土层顶面铺设一层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在路基荷载作用下将软基中的固结水通过砂层排入路基边沟。砂层对于基底应力的分布和沉降量的大小虽无显著影响,但可加速沉降发展,缩短固结过程。 工艺流程Array 图1 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路基软基处理方法

1 换填垫层法 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 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主要加固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垫层、强夯挤淤几种。垫层法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代表方法有砂垫层法及换填法。 砂砾垫层:当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软土层较薄,填筑材料比较困难,或雨季施工时,采用砂砾(砂)垫层,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cm的天然级配砂砾。换填法:在软土厚度不大于2m 时,利用渗水性材料(砂砾或碎石)进行置换填土,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但费用比较高。 抛石挤淤:当软土或沼泽土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且厚度小于3m,表层无硬壳、基底含水量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上,排水比较困难时,

采用抛片石(直径一般不小于30cm)挤淤的方法。从中部开始抛石,逐渐向两边延伸,挤出淤泥,提高路基强度。 2 深层密实法 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对地基深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的地基加固方法称为深层密实法。适用于软土厚度>3m 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分布面积广的软基加固处理,其加固深度可达到30m。 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并利用加入的具有高抗剪强度的桩体材料置换部分软弱土体中的三相(气相、液相与固相)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 主要加固方法:强夯法、土(或灰土、粉煤灰加石灰)桩法、砂桩法、爆破法、碎石桩法(振冲置换法)、石灰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粉喷桩法、旋喷桩法。代表方法有碎石桩法、强夯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粉喷桩法。 强夯法:对于砂土地基及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粘性土地基,可采用重锤夯实或强夯。它的基本原理是:土层在巨大的冲击能作用下,土中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冲击波,致使土体局部压缩,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气)顺利排出,土体迅速固结。强夯后地基承载力可提高3~4倍,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其佳夯击能:从理论上讲,在最佳夯击能作用下,地基土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自重压力,这样的夯击能称最佳夯击能。因此可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叠加值来确定最佳夯击能。在砂性土中,孔隙水压力增长及消散过程仅为几分钟,因此孔隙水压力不能随夯击能增加而叠加,可根据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夯击次数关系来确定最佳夯击能。兰海高速公路某

浅谈公路路基病害路基软基处理 马金虎

浅谈公路路基病害路基软基处理马金虎 发表时间:2018-02-28T10:09:43.4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作者:马金虎 [导读] 摘要: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问题一直是国内公路建设中一项难点,由于软基处理的不妥当,导致公路地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现象,造成各地出现了诸多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丰宁满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河北承德 068350 摘要: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问题一直是国内公路建设中一项难点,由于软基处理的不妥当,导致公路地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现象,造成各地出现了诸多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软基处理作为当前公路路基建设中主要技术之一,在选用软基处理技术方法上,需切实与施工环境及现场地质条件进行紧密结合,从而全面提升了公路工程的质量,有效减少工程建设成本的投资。本文以软土处理技术在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路路基;病害;路基;软基处理 前言: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现代化交通的快速发展,公路的发展也呈迅猛状态,其施工工艺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完善,其中的重点项目即是研究软基,一旦没有合理处理好,则公路工程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其中软土地基有好几种施工方案,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案。要想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不管选择哪种施工工艺,我们都必须得对公路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我们才能选择最适合的施工工艺。 1公路路基病害路基软基特点 1.1 含水率高 在软土地基附近经常会有一些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因此区域内和和会存在着较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另外,在一些施工场地中全年高降水量也会导致地基内的含水率过高,在这些区域内开展公路工程施工时,便时常会受到软土地基问题困扰。 1.2 孔隙比大 在分析软土地基的性质时经常可发现软土地基土质十分松散,土粒间也经常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间隔空隙,因而无论是何种软土地基环境,基本都会存在着较大的孔隙比情况。 1.3 压缩性强 考虑到软土地基自身承载能力相对较差,一旦遭受外力冲击影响空隙便会明显减小,同时其中所涵括的水分也会被挤出,地基体积自然也就会随之减小,针对这一情况一旦在施工过程中未预先做出适当的防范措施便会造成严重的意外安全事故。 1.4 透水性差 绝大多数的软土地基情况均是因有着较高的含水率所导致的,相应的地基本身对自然降水的吸收性便会降低,长此以和则会在公路表面出现积水情况,路面沥青便会受到长时间浸泡从而出现病害问题。 2 公路路基病害路基软基处理措施 2.1 回填土软基处理技术分析 当前在公路路基路面结构设计中,为了能够长久保持工程设计预期的效果,需要使用回填土软基处理技术。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对回填土软基处理技术工艺流程做好详细了解,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将软土路基中的软土充分开挖出,在实施分层回填施工前,采取换填或是晾晒的方式进行;其二,为了促使整条公路路基路面的平整,施工中需投入使用装载机;在进行压实震动操作中,严格遵照路基平整度设计需求对压实震动次数进行有效掌控,确保回填土软基处理技术应用的效果;其三,施工材料的具体要求需在设计图纸得以体现出来,确保公路路基工程结构强度达到预期的标准,可以选用粗砂和碎石来投入使用。 2.2 堆载预压法 这种方法是在上部荷载作用以前,通过荷载的施加来预压天然地基,同时对于软土当中所存在的水还应该选用合理的方法来加速将其排出,从而减小土体孔隙,使其能够逐渐的固结,进而就能够将施工结束后的沉降降低和软土地基承载力提升。这种方法还具有造价低廉以及工艺简单的特点,在当前公路软基处理当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另外,堆载预压法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超载以及等载预压法,而超载预压法是软基处理常用的一种形式。这种方法对于软土地基进行加固主要就是按照排水固结的原理,将大于设计的荷载在地基上进行相对应的堆积,从而缓慢的排除软土内孔当中的水分,使得逐渐的固结,不断增加有效应力,在压密变形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将地基的承载力显著提升,同时将地基施工完成以后的沉降显著降低。这种方法对于较大厚度的饱和软土地基比较适用,但是不太适用于较大厚度的泥炭层。 2.3 加筋法 这种方法是在软弱地基中加入条带、成片纤维织物或网格片等强度较大的抗拉材料,构成了土~筋材的复合体,当受外力作用时,将会产生体变引起筋材与其周围土之间产生相当位移趋势,但两种材料的界面上有摩擦阻力和咬合力,等效于给土体施加一个侧压力增量,依靠它们限制土的侧移,改善土的力学性能,提高土的强度和承载力的方法。常用加筋方法有:土钉、加筋土挡墙、锚定板和土工合成材料等。 2.4 表层排水处理技术分析 为了保障公路软基填土结构的坚实度,路基设计人员可以将表层排水处理技术进行选用。在具体设计中,将具有稳定结构效果的添加剂加入到表层粘性土壤内,增加填土结构坚实稳定度。为了将地基局部沉降变位及侧向程度解决,可借助较强抗拉性能及抗剪敷垫材料,通过这样的处理技术方式,既可以把公路地基结构自身的支撑能力有效增强,同时机械设备通行过程中,公路路基路面结构位置处的软土地基便可以提升其承受力。填土载荷宽度以及地基表层强度具体情况需要路基设计人员提前做好参数设计工作,这样有利于所选择选用的敷垫材料性能切实满足施工实际需求。 2.5 粉喷桩处理法 这种方法属于一种深层搅拌桩加固地基的方式,深层搅拌法在软基处理当中是一种相对比较有效且常用的形式。粉喷桩处理法利用搅拌机将地基的软土同胶结材料搅拌成柱桩柱体,它具有相对比较好的水稳定性,同时强度也较好,并且与四周软土之间能够组合成为复合地基,这样就能够将地基沉淀降低、地基变形模量增大以及承载能力提升。粉喷桩处理法具有施工过程工期短、污染小、影响相邻建筑物

公路软基处理论文

公路软基处理论文 浅谈几种公路软基处理方法 摘要:各种软基处理方法的都各有优缺点。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法时,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几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技术、经济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的比较和全面论证,通过分析比较可以选择—种地基处理方法,也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综合处理方案。 关键词:公路;软基处理;方法 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湖泊密集,水网纵横,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地基深厚,软基处理应用普遍,其施工中采用的方法、工艺较多,如何能够从中选择有效、经济的施工方案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各种处理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局限性和优缺点。加上具体工程情况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干变万化,不同工程地基条件差别很大,具体工程对地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且机具、材料等条件也会因工作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因此,对每一个具体工程都要进行具体分析,应从地基因素、处理要求、工程费用以及材料、机具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虑,以确定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法。 一、砂垫层与土工织物的比较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砂垫层要求略向路基边缘倾斜,垫层厚度为

30cm,砂为中粗砂,含泥量小于3%,渗透系数为6×10-2-6×10-3。铺砂垫层预压后,软基的土件明显改善。十字板强度提高1.5-2.0倍,含水量减小5%-15%,容量增加1%-4%,压缩系数明很减小,先期固结压力大幅度增加。 对砂垫层、砂沟和土工布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砂沟间距为40cm,宽40cm,深为30cm,土工布铺设纵横两层。砂垫层和砂沟的处理效果差不多,土工布处理效果明显较好。土工布处理效果表明:由于土工布的加筋作用引起总沉降量明显减小,沉降均匀,沉降影响深度较小。土工织物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柔性大、反滤排水效果好、施工简便、投资少等优点,目前,土工织物已被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所接受,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粉喷法和浆喷法的比较 水泥搅拌法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分为水泥浆搅拌和粉体喷射搅拌两种。其中,浆喷法相对粉喷法施工简单、施工质量容易控制。粉喷桩是用特制的机械设备把水泥粉体送人地下v通过和原位地基土强制混合,使地基土和加固料很快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在短期内使原来的软土地基变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加固土桩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的沉降,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浆喷法是用特制的机械设备把水泥浆液送入地下,通过和原位地基土强制混合,使原来的软土地基变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

第一节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 一、软土路基分布范围及特性 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孔隙比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软弱土层。软土的分布受地貌及地质条件控制,主要分布于地形低洼的河谷冲洪积平原及丘间积水洼地区。其地貌特征是地势相对低洼、水网发育、稻田分布于地区。分布区地面标高变化较大,即可形成于地面标高52.0~80.0米的构造剥蚀岗丘地貌区,也可发育于地面标高122.0~126.0米构造剥蚀丘陵区。 形成原因多为局部低洼区地表、地下水发育,地表常年渗水及局部人工鱼塘、水田等。软土分布广,范围小,厚度变化大,埋藏浅,岩性以含有机质的砂土、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有机质粘土。 各种天然地基土壤都由三相体结构比例关系决定其强度和变形特征的。季节性冻土因负温度的影响,下层水分向上集聚,形成冰晶。融化时,上层土壤含水量大增,单位体积内上颗粒所占比例相对减少,土壤强度大大下降。多年冻土在热力作用下,上层土壤中的冰晶融化,含水量大增,地基强度严重衰减,热融引起路基下沉。湿陷性黄土,因孔隙率大,外界水文条件变化,遇湿沉陷。盐渍土上层所含盐份因地下水位升降,雨水渗入,干旱季节盐份向地基上层集聚,使得土壤三相体结构比例发生变化,造成土体强度变化。 二、软土地基处理办法 自然界中的软土地基本来自处于天然平衡状态的,因路基填土荷载破坏了原来的天然平衡状态,水份部分释出,土壤孔隙率变小;地基因而沉降。也可由于自然界水文情况发生变化,譬如:天然或人为引起的地下水位降落,使土壤三相体比例发生变化,产生沉降。和其他地基土处理一样,软土地基处理的办法可分为两大类: (1)改善土壤三相体结构比例关系,使得经过处理的地基能够尽可能与新的外界环境条件(附加荷载和水文变化)相适应。土壤压实,土壤置换(静力),强夯(动力置换),堆载预压,各种排水措施(包括截水沟,纵横向盲沟,塑料排水板,砂桩,砂井,井点降水,真空降水等)都是为了调整土壤三相体的比例关系,减少土壤中的空气和水份所占体积,增加土壤颗粒成份。 (2)采取固化措施,增强地基抗变形能力。用水泥、石灰之类的材料,改善土壤三相体自身的结构强度和变形特征。水泥搅拌桩,水泥粉喷桩,石灰桩等,均属此类。 应该注意到上述各种措施都没有能改善环境水文条件。软土地基处理应采用措施防止环境水条件变化而引发的地基下沉。例如,地下水位剧升剧降。单纯采用轻质材料替代路基填土往往会因环境水条件变化而引起沉降。因为这种处理方案没有改善或固化地基土三相体结构。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历来是工程技术界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旦处理失误或达不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将会给工程造成质量隐患和经济损失,根据不同软土地基情况和不同结构对承载力的要求,处理方法多种多样。本文针对CFG 桩在软土路基的应用探讨,以提高软土处理工程质量。 关键词:复合地基;软土路基;CFG桩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道路的建设需求也不断地扩大。但由于道路地质形成的特殊性,沿线路基下经常存在深厚不同的软土层,在该软土地基上修建道路时,若对地基处理不当,有可能因地基沉降或差异沉降过大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基础承载力,也是保证道路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所以选择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案及技术快速准确实施,从而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工程实例 某高速公路根据地质调查及钻探勘察结果,该路段呈层状连续分布冲洪积层淤泥或淤泥质土,揭露层厚4.0~4.7m,加上已换填土,层厚达6.2~7.4m,向三侧山脚变薄,往中间及向东变厚,最大厚度达10m,沿路基分布长170m ,最大宽度90m,分布面积约12,5 62m2。呈流塑状,含水丰富,含水量大于液限,孔隙比大于1,具有易触变性、高压缩性和易剪切滑动等不良地质特征,其透水性差,固结时间长,抗滑稳定性差,地基承载力低,不能直接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 二、软土路基特点 软土由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主要有淤泥质土及泥炭。软土按沉积环境分为以下四类:滨海沉积、湖泊沉积、河滩沉积和沼泽沉积。软土在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平原或山间盆地都有比较广泛的分布,它们的成因、结构和形态虽然不同,但都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的特点。我国沿海各地主要是海岸沉积的软土,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各大河流下游为陆相的河滩沉积和海相的三角洲沉积,洞庭湖、洪泽湖、太湖等各大湖泊周围广泛分布有湖泊沉积的软土。软土地基极易变形,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有些软土地基填筑过程中就因路基变形,无法定型铺筑路面;有的即使勉强铺筑了路面,但由于软基变形,未待交工验收,路面就开始失去稳定和平整,有的在运营中变形,不但要年年整治,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影响行车安全,或者中端交通。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首先要进行加固处理。因此,加强对软基处理效果的研究,科学地选择经济、有效的软基处理方案,对于确保高速公路的工程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路基软基处理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施工桩号:K20+380—K23+300 2、工程数量:淤泥挖方为2687.00m 3、砂垫层、砂砾垫层110 m3、土工布513 m2。 3、地质情况:区内地质条件一般比较简单,多为二元结构,基岩出露良好,受褶皱、断裂等地质结构影响,岩石较破碎程度不一,风化较严重,山体缓坡地带多堆积有岩堆积层,影响道路的路基边坡稳定。 4、计划工期:2009年6月10日开工,2009年10月31日竣工。

第二章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软土地基处理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换填砂垫层、碎石垫层、土工布。 软土路基处理时遵循的施工原则,严格按照各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季节:优先安排在非雨季节施工,根据气象预报资料选取在连续降雨量少时间施工。 工序安排:采用机械化快速施工,开挖、换填、防护加固、防排水各项设施等工序一气完成,尽量缩短工作面暴露时间。 软基段的涵洞工程,在路基预压期满,沉降基本完成后在开槽施工。 一、清淤 1、先将水经现有排水沟放出,不能放出水位下采用泥浆泵进行排出。采取分块清淤边挖边填的办法,再先将沿堤附近的淤泥挖除并运走,经监理认可清淤合格后,立即用土回填压实,然后进行下一块,清淤时汽车在回填后的路基上行驶,以减少挖机的转运工程量。 2、清淤时,若地下水丰富,回填第一层用料可采用沿线的建筑拆除后的砖碴,必须时采用抛片石处理。 3、淤泥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外运至弃土区。

清淤流程工艺图

二、软基础里 1、换填砾类土垫层 砂选用中粗砂,在开工前对砂场进行调查,并及时取样进行分析,主要测定细度模数、含泥量、有害物含量,选择符合设计标准的砂方可使用。 施工时首先清除加固范围内地面上的草皮及杂物,用土质相同的土填成坡度为3~4%的横坡,并碾压密实。 分层填筑:砂垫层分两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5cm,按照经过试验确定的合格填料和经过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分层填筑压实。 摊铺整平:为了保证路堤压实均匀和填层厚度符合规定,填料采用推土机初平,刮平机进行二次平整,使填料摊铺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洒水或晾晒:砂的含水量直接影响压实密度。在相同的碾压条件下,当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密实度最大,填料含水量波动范围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3%范围内,超出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晾晒,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进行洒水。洒水采用洒水车喷洒,晾晒采取自然晾晒,必要时旋耕机翻晒。 机械碾压:碾压是保证砂垫层达到密实度要求的关键工序。碾压按照“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 检验签证:砂垫层的检测采用K30荷载仪进行检测地基系数,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系数。 施工防排水:砂垫层施工完成后,在两侧挖临时排水沟,使排到砂垫层里面的水能及时排出。严格管理施工用水与生活用水,以免冲刷路基各部与取土处。 2、碎石垫层的施工 碎石选用级配良好的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8cm,碎石的含泥量、石粉含量符合规范规定。 施工时首先清除加固范围内地面上的草皮及杂物,用土质相同的土填成坡度为3~4%的横坡,并碾压密实。 分层填筑:碎石垫层分两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5cm,按照经过试验确定的合格填料和经过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分层填筑压实。

浅谈路基软基处理

浅谈路基软基处理 发表时间:2016-10-27T17:05:07.2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2期作者:闵显明 [导读] 摘要:这里我简单将软基处理的各种方法、使用类型及施工工艺和大家简单的交流。 青海第三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810008 摘要:这里我简单将软基处理的各种方法、使用类型及施工工艺和大家简单的交流。 关键词:特点;处理方法 软基一般具有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明显的流变性、高压缩性、低强度、渗透性小、不均匀性的特点。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 一、表层排水法 表层排水法是通过所开挖沟槽或盲沟及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等材料排除地表水,以达到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 (一)适用范围:表层排水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 (二)原理:路基基底一旦遇水浸泡,基底土将软化,引起新的沉降变形。地表排水固结是通过开挖排水沟排除地表中的水,使其固结,提高地表达到承重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 (三)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对设计文件进行复核,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同时做好技术交底、施工人员、材料、机具的准备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测量放样工作,确定纵、横向盲沟开挖线,施工前应认真做好临时排水措施。 2、沟槽开挖:按照设计要求放样沟槽开挖线,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掘机开挖,开挖软土需运出施工场地。开挖深度需开挖至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基层上,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3、沟底处理:开挖至基底以后,对于处在土层上的沟底,设置砂浆隔水层,或在凹槽基底铺设防水土工膜。 4、回填透水材料。设置反滤层、排水管。 二、砂砾垫层法 砂砾垫层是利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碎石、砾石等,经分层夯实,作基础的持力层,可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在软土层顶面铺设一层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 (一)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不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和不透水的粘性土地基。软土层不很厚,或虽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有较长的工后固结沉降时间。 (二)施工工艺:首先进行施工放样,标出软基范围,根据放样范围,开挖软土地基,待挖到设计标高后,进行地基处理(夯实地基),然后回填砂砾并夯实。 三、换填法 通过挖除软土,换填砂砾、碎石、碎石土、砂性土,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满足路基的设计与施工需要。 适用范围:开挖换填是针对局部存在软土及松软土,其厚度一般不超过4m的情况而采用的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可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市政工程、工业民用建筑基础和场坪的地基换填处理。 四、砂(碎石)桩 砂(碎石)桩是用振动、冲击或打入套管或利用振冲成孔等方法在软弱地基中成孔,然后向孔中填入中、粗砂,再利用拔管时的振动、反插或振冲器的振动对填入料进行夯实形成密实桩体从而对地基进行挤密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挤密桩与原地基一起构成复合地基,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目的。同时碎石桩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加速地基固结,提高土的抗剪强度。 (一)适用范围:浅层处理砂土类土,非饱和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人工填土。深层处理以上土质,对饱和粘性土应慎重。深层处理各种土质,对饱和软粘土应慎重。深层处理各种砂土类土及部分粘性土。 (二)原理作用:对松散砂土。砂(碎石)桩主要起挤密、置换作用。在沉管法或干振法中,在成桩过程中桩管的振动作用使砂土层液化,颗粒重新排列,孔隙减少,同时桩管的打(插)入,使周围的土层被挤(振)密。对粘性土。砂(碎石)桩主要起置换和排水作用。在沉管法或干振法中,因为桩管的沉入破坏了黏性土原始的微观结构,加上砂(碎石)填料的挤入,改善了黏性土的排水结构,同时对黏性土亦进行了部分置换,因而改善了地基的特性。 (三)施工工艺:首先清理整平施工场地,进行桩位放样。然后桩机就位,校正桩管垂直度应≤1.5%;校正桩管长度及投料口位置,使之符合设计桩长;设置二次投料口;在桩位处铺设少量碎石。启动振动锤,将桩管下到设计深度。稍提升桩管使桩尖打开。停止振动,立即向管内装入规定数量(单桩设计碎石用量)的碎石。振动拔管,拔管前先振动1分钟以后边振动边拔管,控制拔管速度,进行数次反插直至桩管内碎石全部拔出。启动反插,并及时进行孔口补料至该桩设计碎石桩用量全部投完为止。最后孔口加压至前机架抬起,完成一根桩施工。移动桩架至另一孔位,重复以上操作。 五、强夯法 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在重锤夯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力加固地基的新方法。 (一)适用范围:强夯的适用范围很广,适用的土质有:各种素填土、杂填土(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粘土、黄土、湿陷性黄土等。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需要考虑其振动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隔振、防振措施,在城市施工时还要考虑对噪音的控制问题。 (二)施工工艺:首先进行桩位放样,先用全站仪放出路基两侧纵向控制桩,再根据试验确定的夯点间距用钢尺放出每个点位,并用石灰做出明显标记。然后将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点高程。将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夯坑内及周围地面高程,当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要及时将坑底整平。每夯击一次,将场地平整,同时测量整平

浅谈道路软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浅谈道路软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对交通运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保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道路工程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是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虽然道路交通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仍然不乏一些问题的存在,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本篇文章分析研究了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软土基问题,并提出了常用的几种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基处理技术 道路软基一般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道路软基的定义可看成是: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空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砾等土层构成。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建筑技术不断改进,道路工程的施工要求越来越高。软土地基的处理应该根据软土、淤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埋层深度、路堤高度、材料场地情况、公路等级等因素分别采取换土、抛石挤淤、反压护道、渗水、土工材料、塑料排水板、粉喷桩、碎石桩、超载预压等措施进行处理。道路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交通安全和人们的人身安全,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的道路工程中的软土基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研究道路施工的改善措施成为交通建设领域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软土基问题。 1道路软基处理工程的特征 我们通常所说的软土是指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承载力低的土,软土一般都是由淤泥沉积物和腐殖质组成的。软土是一种特殊的性质的土,不论是成因类型,还是物理力学指标,只要发生了一点细微的变化,就会导致工程性质发生变化。软土对道路建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土质含水量高、压缩性强上,而且还表现在灵敏度高、承载力低上,同时软土层的分布也非常不均匀。 2道路软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2.1换填法 道路软基处理的换填法是相对较为传统的一种软基处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非常经济的方法,比较适用于浅层软基的处理。换填法通常被分为挖除换填法和强制挤除换填法。顾名思义,换填法指将地基表面一定深度的软土层挖掘出来,然后填上强度较高的材料,以此形成高强度的地基。换填法是根据土中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施工的,目的是降低软土层需要承载的压力,将大部分的压力都附加的被换填的部分地基上。 换填法也叫置换法,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将有软土的部分挖掘出来,然后填

软土地基常见五种处理方法

鉴于淤泥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下面介绍淤泥软土地基五种处理方法。 1、桩基法 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可采用打桩办法进行加固处理。而桩基础技术多种多样,早期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砂石桩、木桩,目前很少使用,一是水泥土搅拌桩水灰比、输浆量和搅拌次数等控制管理自动化系统未健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存在搅拌均匀性差及成桩质量不稳定问题;二是砂石桩用以加固较深淤泥软土地基,由于存在工期长,工后变形大等问题,已不再用作对变形有要求的建筑地基处理;三是民用建筑已禁用木桩基础。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管桩)目前由于具有较强承载力,投资省,质量有保证,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得到普遍运用,如本人设计龙海市角美镇金山水闸,其地质条件覆盖一层10m以上厚的淤泥土层,地基处理采用边长为25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挤密淤土层并靠摩擦承载,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还具有抗水闸水压力产生水平荷载,达到水平稳定作用。 淤土层较厚地基处理还可以采用灌注桩,打灌注桩至硬土层,作承载台,灌注桩有沉管灌注桩和冲钻孔灌注桩,但两种方法灌注桩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一是沉管灌注桩在深厚软土中存在桩身完整性问题;

二是冲钻孔灌注桩存在泥浆污染问题,桩身混凝土灌注质量,桩底沉渣清理和持力层判断不易监控等问题。福建省龙海市发生几起灌注桩基础民用建筑不均匀沉陷,导致墙体裂缝事件,是由于施工中存在上述技术问题造成。 2、换土法 当淤土层厚度较簿时,也可采用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鉴于换砂不利于防渗,且工程造价较高,一般应就地取材,以换填泥土为宜。换土法要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施工时应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3、灌浆法 是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将能够固化的某些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灌浆浆液可以是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水泥浆、粘土浆及各种化学浆材如聚氨酯类、木质素类、硅酸盐类等。灌浆法对加固淤泥软土地基具有明显效果,如福建省龙海市角美壶屿港水闸由于淤泥软基不均匀,沉陷闸基沉降最大达到0.63m,加固时采用单管高压旋喷灌浆处理,每个闸墩上、下游侧和中间各设5个灌浆孔,沿闸墩轴线两侧布孔,灌注水泥浆,成桩直径0.5m,伸

市政道路设计中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411550154.html, 市政道路设计中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作者:田丽君 来源:《名城绘》2018年第02期 摘要:在道路工程中,对于路基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即使是在符合标准的地段进行路基处理也要重视路基的稳定性,而软土地段的地基处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基处理设计;处理 一、软土路基 (一)软土的概念及软土路基的成因 软土指的是存在于河滩、谷地、海滨等地域的天然含水量较高、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天然孔隙比大的黏性土。在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路基强度及其稳定性和路基的干湿情况紧密相关,而路基的干湿状态主要受土中含水量高低的影响,而含水量主要受路基附近湿源的影响。在路基设计建设时,当路面较宽、路基较低、排水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雨水等会向路基渗透,使路基的含水量增高,同时由于土本身的固水性差,从而导致路基软化,形成软土路基。 (二)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1)软土本身强度过低。在要求高标准工程质量的市政道路建设中,由于软土本身的轻度过低,天然状态下难以达到相应的路堤的载荷的要求,不能保证路基强度和使用寿命。本身强度低的软土在受到外界压迫时很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因此,在处理软土路基时如何根据软土本身的情况制定能保证其强度的技术措施,是软土地基满足市政对路堤施工与荷载要求的关键。 (2)软土路基边坡稳定性较差。相较于软土路基整体来说,处于边坡的软体路基因为长期受到雨水冲刷,稳定性较差,在路基处理过程中在整体加固的基础上,如何保证边坡位置地基的稳定性,让其尽量避免雨水冲刷的影响,是保证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的技术关键。 (3)在载荷作用下易产生沉降或变形。软土路基的沉降或变形在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在整个施工计划中虽然尽量避免土质较软的路段,但是因为实际情况存在必须在一些土质较为松软的路段进行施工,所以,如何利用填土技术保证地基强度,避免软土路基沉降或变形现象的发生时路基施工中关注的重点。 二、市政道路软土路段设计中的处理方法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及应用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及应用 1、工程概况 本文选取某高速公路标段线路长 5.04km,经过勘察设计:第一层,耕殖土层,厚0.5-1.5m灰黄或灰褐色,由淤泥质土及亚粘土组成,湿、可塑;第二层,淤泥层.厚1.3-4.8m,灰黑色,粘性好,饱水、流塑,局部夹薄层细砂;第三层,淤泥质细砂层,厚3.2-8.1m,灰或灰黑色,粉细砂含量占总重的80%,饱水、松散,含少量贝壳;第四层,淤泥层,在地质勘探报告上未见底,灰黑色,粘性好,饱水、流塑状态,局部夹薄层细砂。 由于全线软土路基较多,在设计中对软土小于4.5m地段采用换填处理,对于软土大于4.5m地段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主要可以分为6个路段:k1+105~k1+328段,设计桩长8.5m,2800余根;k1+861~k2+428段,设计桩长7.9m,1500余根;k2+640~k2+980段,设计桩长 6.4m,1800余根;k3+206~k3+600段,设计桩长6.0m,1040余根;K3+880~k4+300段,设计桩长6.5m,1600余根;k4+420~k4+960段,设计桩长6.5m,2600余根;设计桩长总数20余万米。 2、搅拌桩加固软土路基特点 (1)应用的土质条件范围广,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可以应用于淤泥质土、淤泥、粘性土、人工填土或杂填土等地基的加固,

该法比其它方法在各种土质条件下的适用性及加固效果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2)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应用的工程范围广,目前已应用的领域有铁路、高速公路、市政工程、工业厂房、民用住宅的软土加固和基坑开挖的围护工程等; (3)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应用的基础类型多,目前应用的基础类型有条形基础、片筏基础、杯形基础(独立基础)等; (4)水泥土搅拌桩技术施工机械设备轻巧、灵活,施工作业简便,且低压操作,安全可靠,无污染,无振动,无噪声,无环境污染,且对地基及周围建筑物扰动小; (5)水泥土搅拌桩技术以粉体作为加固料,可以充分地吸取地下水,有利于软土的固结; (6)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将固化剂和原位软土就地搅拌混合,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土,无须开采原材料,大量节约资源; (7)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对土体加固后重度基本不变,对软弱下卧层不致产生附加沉降。 3、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探讨 (1)室配试验 应在加固的软弱地基,采用钻探等方法采集必要数量的代表性土样,试料土含水量应根据同一地压至少3处取样试验结果确定,试料土制备应满足下列要求;除去土中所夹有的贝壳,树枝,

浅谈公路路基路面中软基处理技术

浅谈公路路基路面中软基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19-04-29T15:11:31.1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王江宝朱清王雁宾宋颖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也十分迅速。 浙江交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也十分迅速。公路的路基和路面直接承受车辆负载,如果公路路基承载能力不够,在车辆的巨大压力下必然会造成公路损坏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提高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是保障路面质量的重要条件。软土公路路基不仅具有承载能力弱,而且软土土壤随水流动性强等自身特点。由于软土自身的特点,软土公路路基容易遭受损害。为了提高我国软土结构土质地区的公路质量和减少由于公路路基损伤而导致公路破损的情况的发生,必须要加强对软土的认识及处理软土公路路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软基处理技术 引言 在公路路基建设中,路面设计工作属于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路面方面的设计,才能保障整体质量。而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对软基进行全面的处理,将会影响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导致整体公路工程寿命减少。因此,在未来发展中,施工企业需合理使用软基处理技术开展相关工作,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1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特征 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所遇到的软土大多指:土质相对来说比较蓬松或是土壤中的湿度较大并且硬度比较低,如淤泥等。这种地基通常会给公路路面设计、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这种软基会使路面抗变性变低,并且硬度以及承载力、抗压能力变弱,最终会导致路面出现沉降现象,由此也会提高路面出现交通问题的风险,降低了路面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为此,针对这些软基特征,并通过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选用具有针对性软基处理技术,来达到强化路基路面结构的作用稳定性的目的。这是实现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交通运输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举措。 2公路路基软基处理注意事项 2.1分区域、分阶段进行地质测绘调查 软土地区的公路施工存在很大问题,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由于坡度产生公路路基滑塌,因此,要特别留神有坡度的软土公路外,而进行软土公路路基施工时前需要在该地区进行地质勘测工作和地质测绘工作。然而不同形式的地基施工技术是不同的,所以为了确保不同形式的地基都能应用到相应的有效技术,需要在对公路地基进行地质勘测工作和地质测绘工作时,根据不同形式下的地区位置进行分部分、分类别的地质勘测和地质测绘。此外,对软土进行地质测绘时,不仅需要调查土壤结构,而且还要把层次和地质水平差以及坡度等细部问题调查清楚。 2.2软土地区水文地质测绘的重要性及相关应用 导致软土地区容易引发公路路基问题的最终原因其实就是土壤里的水分。因此,在对地质进行地质勘测和地质测绘时外,还要进行水文测绘。在进行水文测绘时,不仅要调查软土地区公路施工周围环境,特别是水资源分布和山脉、山岩分布情况,而且还要综合调查和分析软土地区周围的地表水、地下水、流动水、乃至山岩流水。通过地质勘测和水文测绘以明确软土公路路基内水分含量是否超标,然后才能采取有效的水流处理方式以增强公路路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3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3.1提高路基路面设计质量 优秀的设计方案必然是建立在详细探测勘察的基础之上的,设计人员必须对公路路线十分熟悉,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方案。通常,公路施工的施工条件较差,环境也较为复杂,这就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使设施方案具有可行性,设计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在接近或者靠近河床的区域,需要重点考虑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设计人员要仔细测量河床周围的软基面积和含水量,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改道。但是也存在无法改道的情况,这时为了避免雨水浸泡软基,可以采用垫层设计的方法,将软基中的水分加以稀释。 3.2表层排水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具有显著的高含水量特征,所以采取表层排水处理技术是针对于这一特点所提出的举措。应用的此项技术可将土壤固结性、稳定性进行提升,将砂垫层在软土地基上面进行铺设,能够起到降低软土地基含水量的目的,进而有效的防止因较高含水量软土地基影响到全部的工程质量。此外,于软土地基上进行铺设砂垫层的方式,可以将地基排水性进行增强,也有利于加强软土地基稳定性。 3.3抛石挤淤技术 在不容易抽干土壤水分的路面以及泥沙和水塘等地,这项技术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施工中,将不易被水软化的大石块抛填在上面,并将小石块填筑在缝隙中。抛填的高度应严格控制,铺平完成后,还要使用轮式或者拖式压路设备压实,排出淤泥。需要注意的是,直到下沉现象不明显时,才可以停止压实作业。压实处理则采用分层抛填的方式实现,严格控制抛填厚度,在整段的软基处理完成后,除了铺碎石,还要视情况铺土工格栅。施工人员应精准控制作业顺序,时刻掌握施工情况,保证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地质因素带来的影响。 3.4置换法 当软土厚度较薄时,为了提高地基的强度可以将软土挖出而填灌水泥、沙砾、灰土等材料并确保填土的稳定性和减少沉降量。软土与水泥、沙砾、灰土等合成的填土进行置换的施工方法叫置换法。其中,置换法分为人工挖掘置换和借填土自重或用爆炸法将软弱土挤出的强度置换。置换法是用水泥、沙砾、灰土等合成的填土置换了软土,置换后的地基稳定性和抗变形力度都得到了加强,形成了良好的持力层。所以,置换法是一种能提高地基承载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置换法增强地基强度时,施工操作比较容易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工程施工所要求的规定。然而为了确保置换法的高效性,填灌材料的质量一定要保障并且还要分层加以夯实。 3.5使用深层密实处理技术 在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需合理使用深层密实处理技术对其建设,保证软土结构在挤密与镇压的施工下,形成加固结构,保证其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