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

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
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

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

解缙巧对讽权贵

明朝翰林大学士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明好学,

7岁能诗善文,且生性刚直。

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家人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户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那权贵却鱼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也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瑟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这时,解缙举杯祝酒说:“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郭沫若母亲教子做人

郭沫若的母亲叫杜邀贞,四川乐山人。她教孩子既教知识,又教做人。郭沫若

3

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诵了好多首唐诗,其中一首是:“淡淡长江水,悠悠远

客情,落花泪与恨,到地亦无声。”

由于过度劳累,营养又不能保证,杜邀贞的身体十分衰弱,每到秋天,“晕病”

就犯了。当时,郭家人口多,收入少,没钱请医生给母亲治病。当时传说“芭蕉

花”能治晕病。

有一次,

郭沫若和二哥出去玩,

在迁到四川的福建人的会馆里,

他们发现了一簇

芭蕉,

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

兄弟二人便摘了一朵,

带回来给母亲治

病。

母亲问明了花的来历,从病床上坐了起来,非常生气地说:“你们俩都给我跪

下!

”并叹息说:

“你们竟敢偷人家花园里的花,

为娘倒不如病死的好!

”说罢,

母亲伤心地哭了。这种刻骨铭心的教育,郭沫若终生不忘。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6年后,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一个嬴字就难住了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

张良拜师

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地赶到了桥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井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后,兵事将起.再过13年,你到济北,可以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说完飘扬而去.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张良特别高兴.后来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

浅析明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对现代公务员的启示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一、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及程序 (5) 二、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8) (一) 人才选拔途径逐渐一元化且科举与学校完全融合 (8) (二) 制度完备,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且更加规范化和程式化 (9) (三) 以八股文为格式,以《四书》、《五经》为内容命题 (9) (四) 科举不仅只限文科,而且也设武举 (10) 三、明代科举制度对中国现代公务制度的启示 (10) (一) 考试资格平等,放宽考试限制,扩大公务员录用视野.. 10 (二) 合理设置考试内容,提高考试的科学性 (11) (三) 考试过程平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11) (四) 考试的内容评判平等 (11) (五) 录用平等,任用符实 (12)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4) 感谢: (15) 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兴起至唐以后科举制度就成为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制度,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科举制度发展到明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无论是在选择标准、选拔途径、考试内容、录取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更严密的要求和规范,明代科举制度发展到一个顶峰状态。 在科举制度产生之前,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世袭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过程。经过历时的选择,科举制度逐渐占据了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主流地位,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行政领域中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同时对其进行研究对完善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明朝科举制度、发展、特点、我国现代公务员、启示 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兴起以后科举制度就作为一项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在科举制度产生前,中国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世袭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过程,经历过历史的选择,科举制逐渐占据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主流地位。 科举发展到明朝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无论是选择标准、选拔途径、考试内容、录取方法等诸方面都得到了更为完善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特点,对其进行研究,对我国公务员制度有诸多启示。 自上个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明代科举制度的研究步入了繁盛时期,无论是在成果的迅速增加,视野的扩大,内容的拓展,还是在许多方面的研究深入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之后研究方向多是对明朝科举制度发展的概述进行了研究,列如,王凯旋先生的博士论文《明代科举制度考论》及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郭培贵对其的评书,加深了人们对明朝科举制度的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科举制度在传统皇权专制,官僚体制中的定位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再如,张德信先生长期研究明史,著有《明代官职年表》、《明朝典制度》、《明史研究》、《明朝科举制度述论》等等,其中《明朝科举制度述论》中对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同时把明朝科举制度放到社会历史的演变中,对它的继承、发展变化及特点、弊端进行了考察。 其次在其弊端的研究更是屡见不鲜,如郭培贵先生的《论明代开机制度的发展及消极影响》深入分析明代科举制度考论的发展及消极影响,加深人们对明朝科举制度的认识。还有王若梅的《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作用及其负面影响》、宗韵的《明代人才选拨制度的特点及弊端》等等,都对明朝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行了研究。 最后,对明代科举制度的研究深入到各个方面,如王凯旋先生的《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论述》一文中对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再如方媛的《明代科举与教育一体化对其政治风气的影响》一文中对明朝科举制度与教育一体化就行了概述从而深入分析对政治风气的影响;再如王天平的《有明代科举考试卷看古代科举及选用制度》一文中,从科举考试的试卷分析明朝科举制度;再如胡 3

近五年来明代藏族史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明代藏族史研究综述 刘成 (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近五余年来,明代藏族史研究相对活跃,众研究者从多个方面,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出版和发表了不少硕士论文和文章。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论文从政治、经济、宗教、民族关系以及对个别地区(如河潢岷洮等)进行考证与论述。本文主要对这些成果涉及的内容加以概述,并对研究特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明代藏族史研究成果综述 近五年来,明代藏族史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其中有关明代藏族的学术性著作一直以来就不多,近几年当然也不例外,然而有关明代藏族史的论文却在不断地涌现。内容不仅按照传统的研究方式,从政治、经济、宗教和民族关系等大的方向进一步研究之外,而且还出现了大量文章从一个地区着手来来研究明代藏族史,或者是从某个地区的某个角度来研究。比如西北师范大学赵旭国《明清时期甘南藏区农牧业开发研究》就是在总结了明清以前历代治理开发甘南藏区的主要成就,以及明清时期治理藏区的军政策略在甘南的推行情况。尤其对明清王朝为了维护本区的稳定而致力于农牧业经济开发的举措,笔者力图总结此时期本区农牧业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希望为本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某些史鉴。由此可见近几年以小见大文章影响力不断增加。 政治、经济、宗教和民族关系发表的多篇论文 史学工作者就明代藏族史方面研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通过在《维普期刊数据库》、《全国藏学研究论文资料要目索引》、《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粗略的统计大概有一百多篇,这个数目充分体现了这短短五年来明代藏族史研究的规模和现状,下面对此进行具体论述。(一)、政治方面 1、关于明朝对乌思藏治理。关于明朝对乌思藏治理方面的文章很多,在这里我们先看政治方面的成果。阴海燕《明朝“多分众建”治藏方略研究》(西藏大学硕士论文2010-05-20)指出明朝对藏统治和管理明显趋于系统和深入,管理手段虽然没有元朝那样强制和刚硬,但政策本身却更富智慧性何策略性,明朝“多封众建”之藏方略,既是对中国古代封建体制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明朝统治者根据自身及西藏地方实际情况做出的策略性创新性之举。而王建敏《明初中央对藏族地区的治理》(《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报》2009年第6期)补充说明初明太祖在元朝的基础之上采取“多封众建”和“羁縻贡市”的方式,及以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共同维系朝廷对藏区地方的统治。对于“多封众建”泽勇《元明两朝治政策及其特点》(《西藏研究》2008年第6期)通过与元朝“独尊萨迦”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特点。陈楠《论明代留京藏僧的社会功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认为明代历朝都准许藏僧留京并给予优厚待遇,此举对维护明朝中央对西藏地方有效的管辖及促进西藏地方和平和稳定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又有桑扎琼措《从宗喀巴弟子释迦益西两次应召进京受封看明代治藏政策和汉藏关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10期)通过宗喀巴弟子释迦益西两次应召进京受封的时代背景,历史原由等问题的研究,分析明代治藏政策和汉藏关系。同时又有刘永文、韩殿栋、李军《明代进藏人员论析》(《西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论述了在“广行招谕”、“多封众建”的过程中,明朝中央政府以各种方式派出进藏人员。这些官员、宦官、内地僧人、驻京藏僧、藏区首领或宣布诏谕、或延请宗教领袖、或平定动乱、或设置驿站。这些从实际出发的治藏方略能充分反映当时中央王朝的主权意识。马啸《明朝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初探》(《西藏研究》2008第2期)从明朝与蒙古形成对抗模式,与西藏形成招抚模式探索明代治理西、北边边疆的成败。另外张屹《明代治藏政策成因述要》

30集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大明奇才解缙》

主撰修《永乐大典》彪炳史册! 大学士旷世奇才传奇人生! 30集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大明奇才》故事梗概 大明奇才解缙,以其超人的才华和胆识,幽默而机智地为众多忠臣义士解脱困危,为广大黎民百姓伸张正义,为昏君佞臣设置障碍,为江山社稷消祸除灾。在生死回旋之中,解缙居然能官至文渊阁(代宰相位)。大明王朝永乐年间,右春坊大学士解缙率3千多文人墨客,历时4年,完成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浩瀚的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编撰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永乐大典》全书2万2千8百17卷,历经沧桑,幸存之书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列为国宝!文明与愚昧的对峙,进步与落后的冲突,忠臣与佞臣的较量,幽默与荒唐的碰撞,撞击出一段诙谐凝重的历史,演绎出一部引人入胜的好戏! 明朝科举乡试开考在即,当朝尚书曹萱奉旨到各地征选镇国之宝回到老家,借为国征宝之机,大肆中饱私囊,各地官吏敢怒不敢言。与此同时,曹萱以权谋私,买通刘主考官,使其子曹宝在乡试中高中新科解元,众人为之哗然。素有“神童”之誉“奇才”之称的解缙愤怒地撕下榜文,冒着生命危险,与刘主考当众辩卷,并以其聪慧的幽默和超人的机敏,辩得刘主考哑口无言。历经千难万险,解缙辩卷得胜,被补录为乡试新科解元,而曹宝则被除名。解缙载誉归乡,未婚妻翠莲更是乐得心花怒放。曹萱之女曹贞闻知解缙将与翠莲完婚,芳心欲裂,以诗言志,寄托胸中的哀怨。曹萱担心自己为儿子曹宝乡试作弊之事败露,便过河拆桥,把刘主考官秘密毒害! 解缙与同乡吴光(曹萱之外甥)结伴离乡,同赴京城南京会试,历经遭遇水盗抢劫、街头卖艺、被人追杀等众多劫难,解缙与吴光,双双同被录为二甲进士。曹贞不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留下遗书,负气离家,曹萱率众家丁四处寻找,只在河边找到两只绣花鞋。 曹萱征宝不力,朱元璋下旨限三月之内复命,若无珍品,按律究考!曹萱得到吴光秘报,即刻命校尉收缴稀世珍宝,翠莲之父徐茂祥因此丧身。朱元璋为安抚鬼神,请来假冒高僧的奸细觉义主坛打醮。觉义兴风作浪,以看星象图为名,挑唆朱元璋将李善长处死。在无赖狗崽的告发下,朱元璋以藏匿叛逆胡惟庸之孙的罪名,处死了李善长的胞弟李存义。此时,恰逢李善长寿诞,附马李琪自边关回府替父亲祝寿,不料却因此招惹出家破人亡的灾祸。解缙与王国用大人商讨营救附马李琪性命时,却意外与曹贞不其而遇。假高僧觉义与宫妃也在密谋加快处死李琪,为颠覆明朝扫清障碍。解缙不顾个人安危,巧妙安排曹贞和老艺人进宫,为朱元璋唱凤阳花鼓,以此谏君。朱元璋心生悔悟,欲释放李琪等人,冯统领却编造谎言,置李琪于死地。千钧一发之际,解缙冒死面圣,亮出觉义与宫妃叛乱的证据,朱元璋半信半疑。冯统领在宫妃的软硬兼施之下,提前将李琪押赴刑场。觉义与宫妃悄悄乘船离京,却被解缙缜密安排的艄公抓获。朱元璋下旨飞马刑场,救下附马李琪,并将觉义等人斩首。曹萱带着从徐茂祥家抢来的一对玉筒,携子曹宝返京,旨在为曹宝向皇上讨封“献宝状元”。 朱元璋对解缙所书《大庖西封事》倍加赞赏,并将原本只给皇帝一人阅读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正文定稿)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姓名:周燕指导教师:黄英) 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教育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止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多年,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自科举建立时起,就存在一些弊端,也招来很多批判,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八股取士确立以后,士人的批判浪潮更是迭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发生在封建社会最高决策层的六次争论或改制”①。争论的结果是科举考试数次被废,不过少则几年,多则三十余年便重新复活。鸦片战争以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科举制自身的弊端日益暴露,再加上其考试内容已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严重与国际脱轨,国内废除科举考试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改革、完善科举制的建议,终于在1905年9月2日正式下诏,宣布废除科举,“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亦即停止”。②至此,在古代中国社会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终于走向了它的末路。本文是对科举考试制度在晚清时被彻底废除的原因、过程以及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晚清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原因 科举考试制度从创立以来就表现出很多弊端,在康熙时期还曾下令废除八股文,可不久又被迫恢复。虽然许多有识之士深刻感受到了科举的不可行之处,但是仍然无法动摇其根深蒂固的地位。可到了清朝末年,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却走到了它的尽头。这其中有科举制自身的弊端不断暴露以外,也和当时那个时代紧密相连。 (一)自身原因 1 封建制度的腐朽 我们所说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封建科举考试制度。而自从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建立以来,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带有严重保守封闭色彩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根深蒂固。这将导致整个封建王朝对外面的世界孤陋寡闻,只活在自己的天朝上国里。可是鸦片战争一声巨响,打破了作着天朝美梦的清王朝,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列强入侵,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封建体制都有着很大的冲击。就像有学者所提出的:“科举制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而铲除腐败,吐故纳新,不断行自身改革,所以最终被历史吞没。”③因此可知,晚清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2 考试内容的落后,文体形式的僵化 科举考试内容一直是注重《四书》《五经》,注重儒学之道,长期在这种文化 ①刘海峰.科举长期存在原因析论[J].厦门大学学报,1997. ②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8. ③蒋平,阳德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4).118,120.

明代都司卫所与地方史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明代相当一部分卫所具有“实土”性质,这是学界把卫所的研究与地方史地结合起来考察的前提,通过对地方卫所沿革、组织形式、职能和它对于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影响的研究来认识地方社会,在明代卫所的研究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沿边、沿海都司卫所相比内地而言具有更加鲜明的地理特征,它们的沿革演变直接反映出明代的边防建设、民族政策,甚至国家综合实力的升降。在内地,都司卫所虽然与州县相错,然而它们分别属于相对独立的两个管理系统,各个卫所都有自己的土地和人口,对于研究明代制度、社会经济乃至清前期地方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州县赋役制度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卫所的因素在明清地方史的研究中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都司卫所地方史研究综述 学界很早就注意到明代卫所治土辖民的特征,并依据其田土分布特点将之区分为“实土卫所”和“非实土卫所”[1]。在此基础上,顾诚先生提出明代疆土是由两大行政和军事系统管理的观点[2]。而周振鹤先生、郭红等人则先后提出、发展和完善了“军管型政区”的概念[3]。以上看法的提出无不基于明代都司卫所在边疆地区尤其是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不仅承担着边防职能,而且在这种组织方式下管理地方,具有某些行政区划的特征。也正是因为明代都司卫所的这种地理特征,使得它在明代乃至清代地方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试图从地方史的角度对相关卫所及其变迁的研究作一次初步的爬梳。兹以辽东、西北、西南、沿海、内地为序分别叙述之。 一、东北卫所与地方史研究 辽东地区最先受到学界的关注。对于都司卫所沿革的研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次形成一个热潮,体现在学界对辽东问题的关注上,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与学术态势有关。“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地区的形势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而明清嬗替,满洲兴起的历史在此前的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已经融入当时的民族主义背景,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激起了学界对东北史地研究的热情。还有,以孟森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对东北史地和满洲开国史的研究也为这一时期继续研究东北史地积淀了深厚的学术资源。这样,人们对明代卫所研究的视域最早聚焦在东北地区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早期研究辽东地区卫所的主要都集中在卫所以及都司的沿革考释上。张维华的《明辽东“卫”、“都卫”、“都司”建制年代考略》(《禹贡》1934年4月,1卷4期)和《明代辽东卫所建制考略》(《禹贡》1934年6月,1卷7期)、李晋华《明代辽东卫所归附及卫所都司建制沿革》(《禹贡》1934年9月,2卷2期)、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努尔干都司考》(《燕京学报》1947年12月第3期)是较早的专篇论文。 建国以来研究辽东地区的都司卫所的研究不但深化,一方面继续考据卫所的基本沿革情况,另一方面更加侧重于卫所制度的综合研究。同时,注意民族关系,注意把明、女真、朝鲜三边的关系联合起来考察,把制度史与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继续从沿革地理的角度研究辽东地区的卫所,如杨旸《明代亦儿古里卫的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 1期),杨旸、吕昆《明政府对乌苏里江流域及东海滨地区的卫所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期),陈福林、杨旸《明朝对葛林卫的管辖》(《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徐建竹《明代建州卫新考》(《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和《论建州左卫的建立与变迁》(《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1期),杨旸、傅朗云《明代松花江流域卫所设置考略》(《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3年1期),李鸿彬《简论三万卫》(《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等。徐桂荣、刘正堃《明代辽东都司诸卫辖所考》(《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一文考证出辽东军卫未必辖制5个所,推翻了明代一卫辖五所的一般说法。张世尊《明初辽东二十五卫建置考释》(《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第2期)对辽东二十五卫的建置作了详细地考证。研究辽东地区军屯、军户等与卫所制度相关的论著逐渐

解缙的传说

解缙的传说 解缙自幼聪明,才思敏捷。不但出口成章,而且倚马立待,自是不同凡响。据说他五岁就发蒙读书,每天由附近接送,来去都是骑在父亲肩上。有一位乡亲故意逗他,出一上联道:“子把父当马。”解缙不假思索道“父愿子成龙。” 小时候,解缙既聪明又顽皮。一日,塾师外出会友,叫学生们自习。解缙便和几个同学溜出教室玩耍,看见邻家后院的桃树上结满了鲜红的桃子,便想去偷摘,但院墙太高,人小爬不上去,,寻见墙根下有一狗洞,他们便从狗洞里钻了过去,偷摘了邻家的桃子,邻人发觉了,便来追赶。他们一溜烟又从狗洞中爬回学校。邻人便状告塾师。 第二天,先生要他们对课。先生出一上联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又说:“对得好的可以免受责罚,对不上的要打手心。”一时间,大家一时无语。不一会儿,解缙对道:“他年攀桂上蟾宫,必定有我!”先生笑了。 解缙家的大门对着一个财主家的竹林,解缙写了一副门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那个财主和解缙的父亲平素有点过节,便把山里竹子砍了,只留下几寸高的蔸子,心想看你解缙如何改写门联。解缙见对面财主家砍了竹子,便在门联下各添一字,门联便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那财主见难不倒解缙,索性连竹蔸也挖掉,看你解缙换不换对联。解缙又在对联下各加了一个字,门联便成了:“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财主拿解缙真没办法,不得不佩服解缙的机智多才。 后来,解缙考中了进士,官至大学士,很受皇上的器重。他进入皇宫内苑,宦官侍卫都不拦他。一天,解缙有事要见皇上,正值皇上在坤宁宫午休,解缙便直闯坤宁宫,见皇上与皇后正在销金帐内取乐,吓得连忙跪在床前。皇上道:“大胆解缙,竟敢擅闯后宫。近日所见之事须地有个说法,否则重责不饶。”解缙是何等乖巧之人,见皇上心情正好,无意责罚自己,便笑着吟诗一首:“红遮翠障锦云中,龙凤双栖午正亭。皇上一根金箍棒,插在娘娘玉池中。”皇上也笑道:“解缙呀,你真是个鬼灵精。” 一日,皇后生了一个小公主。皇上对解缙说:“卿知昨夜宫中有喜吗?可作一诗咏之。”解缙吟道:“宫中昨夜降金龙。”皇上说:“不是男孩,是女孩。”解缙接着说:“化作嫦娥下九重。”皇上又说:“已经死了。”解缙应道:“料是世间留不住。”皇上又说:“已命宫娥投入御河里去了。”解缙续道:“翻身跳入水晶宫。”由此可见,解缙应变的才能是何等的敏捷。 正由于解缙才思敏捷,很地皇上的欢心,因此也遭到一些胸襟狭窄的同僚们的妒忌。他们背着解缙在皇上跟前说他的坏话,解缙口里不说,心里却有数。 有一天,轮到解缙值日,值殿官负责打扫金銮殿的卫生。解缙趁无人之际,在殿前用红糖捏了一堆屎。上朝时,文武百官发现殿前有屎,便启奏皇上,皇上查明当日值殿官是解缙,正要责问他。解缙连忙出班奏道:“微臣严重失职,这堆屎应由微臣吃掉,以儆效尤。”于是,几口就把这堆屎吃掉了。 过了一些日子,轮到那个说他坏话的官员值殿时,解缙趁无人之时,真的在殿前拉了一堆屎。上朝时臭气熏天,群臣无不掩鼻。结果那个值殿官员不得不吃了那堆屎。皇上心知是解缙所为,只是不便说破,以免加深官僚之间的嫌隙。 后来解缙病了,皇上派御医为他医治,无奈病入膏肓,医无疗效,将死那天,解缙坚持要上朝,他命家人将他抬到金銮殿内。皇上说:“爱卿重病在身,何必来上朝呢?”解缙说:“臣已无药可医,必将不久于人世,今日特来与皇上长辞,请恕微臣今后不能追随皇上了。”说罢,气喘吁吁,皇上恻然道:“朕实不

铁人王进喜的故事

铁人王进喜的故事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 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表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 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 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 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 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 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 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模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汽 车背上包来回跑,问别人:“上边装那家伙干什么?”人家说是没有 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把他刺得生疼。“真急人呀!我们这

么大国家没有石油烧还了得!我一个石油工人,眼看没有油,让国家 作这么大难,还有脸问?” 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 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 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 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着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 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 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 田第一口生产井。 1960年5月,打会战第二口井时,王进喜被砸伤的腿肿得很 厉害,他两次从医院跑回井队,拄着拐坚持工作。 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 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戴祝文、丁国堂七八个 人也跟着跳了进去。奋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王进喜累 得起不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 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丁国堂说,有一次打试验井,王进喜废寝忘食连轴转,刚端起饭 碗便靠在钻杆边打起盹来。大家劝他多保重身体,他却说:“我早就

明代邸报研究

明代邸报研究 明代邸报在古代邸报发展框架中,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较之前代,有明显进步。同时,明代邸报也在新闻业务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其社会影响力愈发增强。 本文以明代邸报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全文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进行学术观点梳理、汇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分类归纳。 同时对选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论文的正文部分,全文含有七章节以及结语,总共八个部分。 第一章“明代邸报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从社会背景角度探讨邸报产生的条件,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切入。 第二章“明代邸报管理机构”。论述的焦点在于明代邸报的管理机构,从中央到地方,从抄录到传播,本章将从明代的四个机构来完成表述。 第三章“明代邸报的内容分析”。邸报的内容是全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史料、文献的检索,力图还原明代邸报的报道范围,整章从六个不同侧面展开。 第四章“明代邸报的结构与文本分析”。明代邸报在新闻业务角度,有明显进步,在新闻采写方面做出诸多尝试。 本章将从邸报的外观结构以及采写业务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五章“明代邸报的发行与抄传”。 主要从明代邸报的传播模式以及印刷方式展开论述。时至明代,邸报的印刷方式已经存在多种选择,而基于民众对邸报的需求,邸报的传播模式也不再拘泥于官方传播。 第六章“明代京报与邸报”。“京报”是我国清代典型的报纸形态,清代中叶

以后《京报》成为民间报房刊印报纸的固定报头,取代了传统“邸报”的称谓,代表着中国古代报纸的最高水平,而明代是否存在京报,京报又与邸报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将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第七章“明代邸报的社会价值与影响”。随着邸报登载内容的增多,读者群的扩大,其社会影响力也在增加,除了基本的新闻传播价值之外,其引发公共讨论的能力同样值得关注。 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结语,综合归纳概括全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颂读故事

身边的榜样大山的脊梁 铁人王进喜,对于我们80后的一代是不太熟悉的,只是经常听到老人们在耳边述说铁人怎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精神,听完后最多也只是感到现在的我是幸运的生在了幸福的年代里,从未真正去设想老一辈们走过的到底是一种怎样艰辛的道路。2013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一系列有关铁人的影片时,当我们手捧书卷向孩子们解读“大庆精神”的内涵时,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内心涌动太多的感受。感动中一个身影便在我脑海浮现,一个名字跃然于我的眼前...... 他就是今天我故事的主人公,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却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血液,植入灵魂,用心领会,用行权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三十几年来,甘于奉献的马场小学负责人王庆全。 马场小学在我镇最西北,属于农村偏远学校。本村的老师就只有一名,其他教师要每天的跑通勤,为了赶车而晚来早走,这样在教学管理上就出现了漏洞——先到学生的没老师管理,教学时间不能完全保证,安全上也有极大的隐患。为了更好的教育管理学生,让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到学校交到老师的手里,于是家在县城的他,成了学校的守护者。星期日的下午他就从百里之外的县城赶到学校,周五下午放学后才赶最后的一班车回到县城。清晨,自己动手煮一把挂面,匆匆吃上两口,趁着通勤老师还没到他就组织到校的学生打扫班级内卫生开始上早自习。晚上,老师们离开学校,他又默默的拿起扫除工具带领值日的学生把学校

的走廊、操场打扫的干干净净,天黑了热上中午的剩饭当晚餐,走进学校的值班室,他忙碌的一天才落下帷幕。就这样他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引领”着老师进入工作状态。多年如一日,白天他是学校的老师,晚上他是学校的护工,默默守护着学校,守护着孩子们。 其实王校长上有高堂,下有幼子,家务事繁多琐碎,多年来却从没有因家务事而请假。2014年王校长的妻子查出患有糖尿病,同年2月突然患脑梗入院。由于马场小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他没能及时赶到医院而被前来的亲属们一顿数落,妻子一段时间内的生活不能自理,驻守学校的他也未能守侯床边悉心护理与照顾而是托之亲友。孩子读书、参加工作,因学校工作忙,他也从未送过、看过。这期间他付出了多少心血,牺牲了多少个人利益,亏欠了家庭多少的感情债。可他为了党的教育事业,把更多的情和爱洒向了学校,奉献给了大山的孩子们。 是责任和使命的驱使,让王进喜超越自我、透支生命,用47岁的年轮践行了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是责任让王老师三十余年如一日地工作在边远的农村小学,三十余年如一日地矢志不渝地从事着最平凡的教师工作,三十余年如一日地用满腔热忱去热爱着教育事业。尽自己的所能,倾自己的心血为农村的孩子照亮一片光明的前程,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作为一名大庆人我很骄傲也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先辈们强大的精神力量作鼓舞;作为一名胡小人,我很骄傲也很自豪,因为我们身边有王老师这样的榜样的力量作动力,内心无比充实。我

明朝时期河南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明朝时期河南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明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巅峰阶段,明朝建立了完善的三级考试制度,同时根据地域的差异,实行了南北卷制度,有效的平衡了地区间差距,创制了八股文,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明朝时期河南的科举地位有所下降,河南的进士在地域和时间分布上存在着不平衡性,河南武举人数较少。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存在很多弊端,但是科举制度为河南培养出大量人才,为河南学子营造了刻苦攻读,踊跃学习的社会氛围,影响很远。 标签:明朝科举制度河南特点历史意义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既定科目的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又叫做科举。科举制极大的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依靠血缘的世袭关系,打破了世族对官员和上层社会的的垄断,使得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可以通过考试进入社会上层,谋得一官半职,并获得施展自己才华和智慧的机会。 一、明朝的科举制度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明朝时期是科举制度发生特大改变的时期,同时也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对科举高度注重,所以科举办法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也超过了以往的朝代。明朝以前,学院的设立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一个途径,但是从明朝时期开始,进学院成为了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经之路。明朝时期科举制度作为封建国家选贤任能的制度,它对明朝封建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简而言之,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是对国家的政治文化制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普遍而深刻影响的一个社会文化现象。 明朝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第一个台阶,乡试属于省一级别的考试,乡试“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乡试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举行,由于在秋天举行,所以乡试在当时又被叫做“秋闱”,乡试在京城和各省城举行,由皇帝派遣的正、副主考官为主考人。参加乡试的考生都是通过本省学政事先考试的成绩优秀的秀才,乡试考中的人被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举人们就取得了参与下一阶段考试即会试的资格。 会试是明朝科举考试的第二个台阶,会试属于国家级别的考试,在明朝的科举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会试是在每年的二月举行,所以会试在当时又被人们称做“春闱”。会试在京城的礼部举行,会试由礼部侍郎主持或由皇帝特派正、副主考官主持,会试后被录取的人都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们获得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的资格。

古代品德小故事资料

程母严格教子 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都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们又是同胞兄弟,因同是理学奠基人,被人们称为“二程”。“二程”的母亲侯氏,一共生过六个男孩子,只剩下程颢、程颐二人,其他都夭折了。侯氏自然非常疼爱兄弟俩,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哥俩身上。但是她深深懂得“慈母败子”的道理,从不娇惯溺爱。 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只相差1岁,在他们蹒跚学步的时候,常常摔倒在地,乳母要上前扶报,侯氏劝阻说:“不要管他们,让他们自己站起来。”然后,又对孩子说:“你们走路时,慢一点就不会摔跟头了,你们试试看。”吃饭的时候,孩子爱挑吃挑喝,乳母就想由着他们的性子来,专门给他们爱吃的饭菜,侯氏制止道:“对小孩子不能惯,你惯什么毛病就会有什么毛病。小时候养成挑吃挑喝的毛病,长大后怎么办?” 在母亲的严格教育培养下,“二程“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司马光教子节俭 司马光系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他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并明确指出: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他告诫儿子:“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誊于后世。 四、成吉思汗母亲教子团结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首领、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父亲也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在一次部落纷争中被人杀害了。成吉思汗的母亲只好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流浪在芒芒草原上,忍饥挨饿,备受煎熬。她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儿子成吉思汗身上。 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夫人为了教育年幼的几个孩子,经常讲自己母亲教育孩子们要团结的故事。她说:“记得有一天,你们的外婆阿兰阿豁看到五个儿子不团结,便拿出五支箭,让五个儿子分别去折,他们很容易就折断了。后来,她又拿了五支箭,捆成一束,让他们折,结果谁也折不断。这时,外婆就对她五个儿子说:“要知道最好的摔跤手,敌不过人多;最好的马,也经不起百条鞭子抽打。只有团结起来,握成一个拳头,才有力量,才能战胜敌人!” 在母亲的教育下,成吉思汗茁壮成长,后来成了“一代天骄”。 五、鲁迅母亲的启蒙教育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DOC)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安徽师大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七)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明清两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有关明清史的研究,是史学界最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近百年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以来,在明清史研究的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明清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民族、宗教、中外关系、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因限于篇幅,兹将其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概况,分述于下。 一、关于明史与清史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 明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先后传12代,历太祖、建文帝、太宗(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泰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毅宗)16帝,共计276年。学术界将这一段历史大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4世纪60年代到15世纪30年代。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主义专制制度高度发展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和巩固明朝统治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废行中书省,改设十三布政司,分设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掌地方民政、刑法和军事;废中书省及丞相,设置直属皇帝的六部;设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分掌司法、监察大权;分兵权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在民间实行里甲制、关津制等,严格户籍管理;制定《大明律》,从法律上保障封建统治秩序;亲自颁写《大诰》,并先后制造了“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南北榜案”以及文字狱,以打击功臣与豪强;分封诸子为藩王,分镇各地,以巩固朱氏的统治等。这些措施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达到了空前强化的程度。与此同时,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如解放匠户、奴婢,迁徙农民,鼓励垦荒,实行屯田,承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等。这些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在北平起兵,通过三年战争夺取了皇位。朱棣在位期间,成功地削除了明初的藩王势力,并通过设置内阁,任用宦官,设立东厂等,继续强化君主专制。他为了安定北方边陲,曾多次亲征,并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他还改变明初的闭关政策,多次派郑和等使臣出使海外诸国。经过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的努力,到了洪熙、宣德时,明朝的统治呈现出稳定和繁荣的局面,史称“仁宣之治”。

完整版《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 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拊(fǔ)髓(suǐ) 樊於(wū)期箕踞(jījù)亢(kàng)夏无且(jū)

明朝二十四臣之谢晋

明朝二十四臣之谢晋 解缙(公元1369年-公元1415年),明朝第一才子、内阁首辅、《永乐大典》总纂修、对联大师。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右民系,江西吉水人。洪武 21年进士。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与编《永 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 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 解缙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主编《永乐大典》。永乐元年(1403年),解缙奉旨主编《永乐 大典》。他召集朝臣学士,各方专家两千余人,调集数百万册书籍,进行编纂。解缙白天参政,晚上破书万卷查阅资料,反复修改、补正、勘校,经过六个寒暑的精心编纂,于永乐七年(1409年),完成历史上第一部最早最大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 全书初稿。后几经修补,《永乐大典》的内容更加详实完备。 《永乐大典》的编纂成功,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它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据的地位也是举世公认的,而作为主编的解缙可谓功不可没,所以后人把《永乐大典》和解缙相提并论。时人赞曰:太平十策纾民意,永乐大典慧斯文。 [1] 与杨慎、徐渭并称“明代三大 才子”(也有人称他“大明第一才子”)、对联大师、《永乐大典》总纂修。 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解缙(xiè jìn )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 香门第之家。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1345)进士,授安福州判宫,迁太史院校书郎,除承务部、东莞县尹,在元末战乱中死于乱兵;父亲解开,二魁胄监,五知贡举,以父死节赠官参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母亲高妙莹,不但贤良淑慧,而且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解缙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其母画地为字,于腿盖中教之,一见不忘;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 不忘;12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次年,会试第七,廷试 与兄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选为庶吉士,读中秘书。解缙有治国安邦之才。初入仕时,深受朱元璋宠爱,常侍奉左右。一日,太祖在大庖西室对缙说:“与尔义则君臣,恩 犹父子,当知无不言。”日上万言书,剖切陈词。他建议:政令要稳定,刑罚要简省,要 整理经史,制定礼乐,表彰贤士,崇祀先哲,禁绝娼优,易置寺庵,薄赋敛,减德役,焚经咒,绝鬼巫,裁冗员,节流开源,以苏民困。他又指出朝廷用人当择贤者,授职当最德

铁人王进喜事迹

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中共党员,1923年9月出生,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风貌,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鲜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国家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宣告大庆油田正式发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迎着寒风奋战3天3夜,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树立在荒原上。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