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性学习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性学习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性学习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性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亲身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有利于他们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中小学实施进行。《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可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得到体验已刻不容缓。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体验性学习,感悟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任何一名学生,即使是刚入学的孩子,他们的脑中不是一无所知的,也不像大家所说的是一片空白,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他们都有一些,只不过没有那么的准确、完善。如何让现实与抽象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呢?在教学时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高年级的一些数学应用题,对一部分学生来讲,很难理解,不知如何下手解决,一旦换成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或熟悉的生活事实,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解决问题也显得比较轻松。

如去超市买冷饮用多少钱,怎么付钱;买2斤梨子、每斤1元,3斤葡萄、每斤2元,妈妈给10元钱,应找回多少等等,孩子们通过这些随时随地接触的东西时就用到了数学知识,从而对数学知识也就有了初步的理解。因此,作为数学老师要尽可能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具体的内容,说明我们在使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追根寻源找到其生活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比如,“元、角、分”的教学时,就像前面所讲的,很多孩子都有随父母去超市买东西的经历。因此,课堂上老师设计出超市的“小售货员”的角色,则非常适合他们的需求,在这样熟悉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既能毫无顾虑,彻底地放飞自己的思维,投入自主学习状态;又可在体验和感悟中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发现从而掌握了知识。

教学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只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他们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学起来更加感到自然、亲切、真实,而且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学生在这样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数学,必然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必能调动起学数学的兴趣,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非常容易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动手操作,体验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儿童的思维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记得有这样一句英语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陶行知先生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可见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即使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些抽象概括的能力,但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体验性学习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会,会学,让学生在体验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由感性到理性,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学习了长度单位之后,让学生亲手量一量身边各种物体的长短,课桌、数学书、作业本、铅笔盒等一些物体的长和宽;学习时间单位后,让学生动手制作钟表等,都可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感知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体验了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和创造,这样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是宝贵的,甚至终身难忘。记得,在讲1平方米的概念时,我剪了1平方米的报纸让学生们去站,六年级进行总复习时我问他们1平方米有多大,所有的学生都说出来:老师,1平方米可以站14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可见当时的这个活动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是多么的深刻。

再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拿出36根小棒让学生按第一小组分得这些小棒的1/3,第二小组分得这些小棒的2/6,第三小组分得这些小棒的3/9,进行分小棒游戏。学生开始从争论这样分不合理,到结果每组分得的小棒一样多,在分小棒的实践操作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比较,在探索中体验数学的巨大作用,成为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重视应用,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使学生明白,数学是有用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问题。

体验性学习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分析、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没有问题,就谈不上研究和体验,问题解决自然就成为体验性学习最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得学生感悟数学思考的途径方法,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既要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又要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记得,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平均数的过程中,有过这样的问题:一个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2米,一个小孩的身高是130厘米,那么这个小孩在池塘边玩有没有危险。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可谓透彻。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列举各种平均数的事例,比如,

时下最流行的各项娱乐活动以及体育竞赛中,给参赛选手打分,最后如何计算选手的平均成绩等都可用做教学的实例。从这些事例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通过计算平均数可以反映事物的集中趋势并进行比较,同时可以通过平均数来对某一事物的发展作为预测等。这样的学习使得学生明了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样学习,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

再如,学了“统计”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调查、统计,如让学生调查本班的男、女生人数、本年级的男、女生人数、全校的男、女生人数;在小组内调查每个同学喜欢的课外活动项目等等,同时进行数据的分类和整理。这些活动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可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体验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作为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努力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密切练习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索 官垱中学刘启炎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 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 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求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动画片断来自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感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91037258.html,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感悟 作者:孙学武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73期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改变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自学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而丰富学生的学习实践思考,加强探索交流的体验式学习,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体验式学习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创设能够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通过交流互动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思想;让学生在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中获得认知、能力和学习情感。可见,体验式学习联系学生的生活,能够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直观感受、体会、领悟,经历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理解的一种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规律的学习过程。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呢? 一、加强实践,知识形成的体验学习 数学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之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并最终要运用到实践中。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经常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内部智力活动。 1.“玩”中体验,掌握基本知识。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喜欢新颖的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看似“玩耍”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其抽象性常常让学生感到困惑,为了让学生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和基本解法,在教室里我根据应用题的情节创设问题情境。在演示中,两位同学面对面地站着(两地),同学们一起喊“预备走”,(同时)两人面对面地走(相向),最后将手握在一起(相遇)。通过演示,不需要老师更多的语言,学生已经自己了解了相遇应用题中关键词的意思,两人走的路程就是原来两人相距的路程。然后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相遇、相距、背向而行、相遇又相距等情况。如此,学生在老师引领下在玩中理解了相遇问题中的概念和数量,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做”中体验,形成基本技能。

加强小学数学课堂体验式教学

加强小学数学课堂体验式教学 摘要】: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 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 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 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 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第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 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 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下图)。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 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第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 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 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 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 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 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 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 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 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 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 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第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 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 能力。 第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临高县创新学校作者:王小兵 [摘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非常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强,学习数学对他们来说必定是件艰巨的事情。课堂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何把课堂教学设计得趣味性,让学生感到在课堂上是一个乐园,从“要我学”真正转入到“我要学”的学习氛围。这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 教师学生课堂教学趣味性 一、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新颖巧妙的教学设计中来 教学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去修炼。面对自控能力差,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始至终地保持下来,就必须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层面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 1、通过新颖的导入激趣 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入必须要做到新颖活泼,富有情趣。所谓新颖活泼,就是指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不能总是老一套。所谓富有情趣,就是指生动有趣,有幽默效果,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吸引学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的有趣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新课导入时,设计了“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说上一段。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经过一座荒山野岭,身体已筋疲力尽,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孙悟空想:这样下去,可要把师父饿坏的。不一会儿,悟空不知从哪弄来一些桃子,贪吃的猪八戒见了,直流口水,未等悟空站稳脚,就抢了几个,刚想往嘴里塞,悟空说:‘八戒,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考考你,答对了才能吃。’八戒说:‘行’。悟空说:‘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沙僧俩人,每人分得几个?请你把这个数写下来’。八戒连想都不想,就把它写下来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教学论文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教学论文_数学论文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结果表明,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是:⑴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⑴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这表明小学生一般还不善于把学习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受兴趣的左右。 2.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逐渐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从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到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感兴趣。 3.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强的具体性;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当前课堂的教学方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是指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的、为师生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它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提示型的教学方法,如叙述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对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和自主型的教学方法应用较少,主要源于教师对于传统课程教学形成了公式化的教学模式,缺乏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得小学课堂缺乏活力,许多低年级的学生从一二年级起便开始对于数学失去了兴趣,这是典型的教育失败结果。因此,新课改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同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教学方法在一堂课程中往往是交替使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参与,通过引起学生注意、给予学生关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以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功的满足。而趣味性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参与,进而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新课标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可以了解到新课标对于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⑴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与发展性。新课标中要求体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基础性就是“三基性”,即数学中包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概念。⑴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数学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学的价值教育,即要重视数学应用功能的发挥,重视数学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的发挥。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四、营造趣味性课堂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中,组织活动形式多样与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尤其重要。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样,就可以使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与活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地学习数学,教学工作者需要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综合学科,光依靠传统教学意义上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即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点和创新意识,我认为使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使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来说,好的听课习惯能够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能够表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表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理解》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表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

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理解,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去设置,有些情境因为常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水平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在情境的设计中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我以前听过一节相关计算的练习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闯关游戏,从上课伊始的第一关到临近下课的第九关,学生一开始还兴致高涨,到最后一关时,已经索然无味了,回答问题的只有几个同学,绝大部分同学各干各的事。所以信息技术仅仅手段是工具,我们应该看到其工具的本质,而不是光看表面。 2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使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个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理解到这节课的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能够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

小学数学体验式作业设计(一年级)修改稿

小学数学体验式作业案例设计说明 《小学数学体验式作业案例》由育才小学、沈阳路小学、汉铁小学、育二汉口小学四校撰写,经过几轮修改,最后汇集而成。在修改过程中得到了武汉市教科院李光杰主任的精心指导,最后由小学教研室郑惠庆、王钊两位老师统稿而成。该集是数学教师们的集体智慧,值得江岸区各小学学习和教师、学生试用。 《小学数学体验式作业案例》注意处理好了几个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学科特点与年段特点的关系。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结合现行教材选择一年级和四年级为例,每单元设计1-2道体验式作业,每道题目由作业内容、作业评价和设计意图三部分组成,作业内容重在覆盖各单元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练习,重在拓展学生的课内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课外更积极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数学能力,培养数学素养。作业评价由自己评价和同伴评价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学习反思力。而设计意图是让教师学习体验式作业的设计方法,帮助更多的教师学会设计体验式作业。 《小学数学体验式作业案例》只是个范例,在教学实践中还希望各校教师创造性学习和使用。 江岸区小学教研室数学组

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数游戏:分别数出你班每组中男生、女生的人数。 第一组:男生()人,女生()人。 第二组:男生()人,女生()人。 第三组:男生()人,女生()人。 第四组:男生()人,女生()人。 评价表 好棒呀还不错加油自己评价 同伴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数数活动,使孩子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数的是学生的人数,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用学具画出第1题各组男生和女生人数,再比一比,照样子说一说。 例:●●●○○○○ 可以说:第一组男生3人,女生4人,男生比女生少,女生比男生多。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中学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田莹 (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一小学,河北秦皇岛066000)【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堂好的教学课,它能使学生激发和产生强烈的兴趣,释放积极思维的潜能,体现出学生听起来快乐有趣、学起来轻松易懂,用起来灵活自如等特点。 关键词趣味;数学;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堂好的教学课,它能使学生激发和产生强烈的兴趣,释放积极思维的潜能,体现出学生听起来快乐有趣、学起来轻松易懂,用起来灵活自如等特点。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外,关键要从数学学科的特性和小学生的接受心理,年龄特点出发,挖掘数学生活素材,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形象、生动、趣味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让学生进入一种快乐、享受的学习境地。 1 贴近生活、形象生动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侧重于具体形象思维,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于理解,如果把它贴近生活形象化、学生听起来有趣,学起来轻松,思维也十分活跃。例如我在教学中利用小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

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 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学生在故事中能够很快的掌握住学习的方法。例如,“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定律的教学,用字母表示:(a+b)×c=a×c+b×c,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而是乘和加的混合运算,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比较抽象。尽管教师反复强调括号里的每一个加数都要同括号外的因素相乘,可许多学生还是错写成(a+b)×c=a×c+b等形式。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呢?我写下了这样一个式子:姐姐+你妈妈=姐姐×妈妈+你×妈妈,然后提问:“谁能解释为什么我这样写吗?”思维活跃的学生马上就会回答:“因为妈妈是我和姐姐共有的,所以我和姐姐都有资格和妈妈在一起。”我接着说:“是的,妈妈既要关心爱护你,也要关心爱护姐姐,妈妈不会偏心的。”……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数学是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则正处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定的艰苦性的,但是当他们对数学发生举时就会觉得“乐在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呢? 一、在课堂上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良好气氛 课堂教学是我们目前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气氛对学习活动是十人有利的。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充分与学生情感交流,加强心理交往 要注意运用教师的感染力,在向学生提出要求时,使学生感到亲切、善意,这样做,教师提出的要求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共同在解决问题”,建立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师生之间的沟通、往来,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的传递。但也经常借助于表情、手势、眼神等其它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学生情感交流有关,自己语气、声调、动作既要有分寸感,又要有幽默感,使学生不感到拘束。即使批评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善意的。师生情感交融,“爱屋及乌”,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在知识传授上“同频共振”,情感交流上“情绪共鸣”。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挫伤学生积极性,教学中允许学生畅述己见,动手动脑结对议论,给学生创造一个能主动探索的条件,使之更生动活泼自觉地学习。要重视建立宝贵的师生共同见解的气氛。但是,课堂上的民主式不是放任自流,关键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既有约束,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课堂扭转中学到知识,练到本领。具体讲,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要提要求,有约束。如该记的必须记,该熟练掌握的必须熟练掌握;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对活动任务的方式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

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正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我们一线的数学老师也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标准》中的先进理念,为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不断努力。但仔细观察和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有诸多效率低下的现象。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问题一、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目前的教育存在着逼着教师拿出成绩,虽然深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但由于要进行考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避开这样的认识,走为考试服务的捷径,把培养能力晾在一边。我们知道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数学,应更新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教师是否有教会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和教学对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由“教书”转向“教人”。采用科学方法,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更重要的让每个人都会学,实现教育教学的优质、高效。 问题二、课堂教学围绕全体学生开展,而忽视优等学生的存在。 由于我们所在的学校全是农民子女,家长没有时间,也懒于管孩子的学习,因此学生成绩处于中下水平的颇多,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照顾到中下水平的学生,故而整堂课始终以中下学生为起点,对其中

的某一知识点不厌其烦进行重复,课堂发言也照顾这些学生,很多时候一节课下来,中下学生课堂紧张,学习乐趣全无,优等生更是无聊之极。我觉得我们的课堂应该做到面向全体,分层优化,使每一学生都有收获。 问题三、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的课改由于采用导学案形式教学,应当说这并不是坏事,但问题就是教师机械使用,导致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不管什么课型都用同一种方式进行教学。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加上教师平淡、没有激情的教学,怎么能让学生喜欢数学呢?不喜欢又怎么能学好数学呢? 问题四、重视笔算,忽视口算。 忽视口算能力进行培养,强调用笔算计算和验算,久而久之,学生就认为口算是不重要的。带来的后果是计算越来越慢,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也影响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不自信,逐渐对数学产生畏惧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方便、快速、灵活的优点。口算训练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中,最后能达到“脱口而出”,逐渐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 以上是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通过分析发现在课堂上教师存在着随意性,对于突发的事情应急力不强的现象。要想解决遇到的这些问题,就要知道要想交给学生一碗水,需要老师就要长流水,才能达到真正“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才能使新课堂焕然一新,充满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解析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解析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9-18T15:35:58.41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4期作者:陈淑蓉[导读] 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对此,本文则从遵循课程原则、有效结合生活以及增强教师素养等方面分析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望给予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陈淑蓉广安希贤学校希望分部四川广安6385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社会高速发展,教育领域相对于以往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很多小学都尝试改进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普遍应用在小学教学中,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兴趣,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对此,本文则从遵循课程原则、有效结合生活以及增强教师素养等方面分析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望给予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教学应用 体验式学习十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从体验式教学角度分析,学生自身生命体验属于个人,在体验式教学中有着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能有效体现自我特点。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除了重视教学结果,更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身主体体验,能在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学习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遵循课程原则,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也与其他课程相同需要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由此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是主体性原则。学生是体验式学习十分强调的内容,即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意识。数学教师在体验式学习活动中应在示范、指导和组织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和选择活动方式。凡是可以让学生自主表达、自主思考和自主操作的事情教师都应选择放手,改变传统学生被动式学习。 其次是兴趣性原。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学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标准,在很大程度和是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开展数学体验式学习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在选择活动题材方面应和学生心理特点相符,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有效结合生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在授课之前应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并非为了作业和考试,而是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可让数学理论知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思考,也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目的。例如,在学习10-19数字时,教师可不急于呈现新知,通过复习以往学习的知识导入新课,并为学生创设熟知的生活情境。挑选10名学生上台,给他们发放标有0-9数字的牌子,之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告知学生坐公交车前往植物园看花展,邀请学生到自己事先分到的数字中排队,教师可待学生全部站好后确认其有没有站错。同时在上车之前告知学生达到植物园的相关注意事项。抵达目的地后教师提出更换公交车要求并顺势引入10-19数字,再将学生二次分组,引导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车次序号排队站好,完成一切工作后可检查学生是否站错位置,这种生活情境教学方法能拉近学生和所学知识距离,调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再以学习分数意义和除法比较时,可总结二者基本性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增强教师素养,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首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坚持创新。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部分学校和教师仍然受应试教育影响,将全部精力都投注到升学考试,开展体验式学习成为教育文件中的要求。由此一来,体验式学习就成为教师一种下意识行为,有时间和精力的数学教学就开展一两节体验课作为教学热身,甚至部分教师选择放弃,可以说正是教师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使数学活动课开展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对此,数学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参与到体验式学习当中,重视学生在体验活动课感悟、实践,让学生不仅收获体验活动课知识,也能逐渐形成一种学习思维和学习态度。同时数学教师也应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身,使自身变得更加睿智。 其次,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体验式学习基本目标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塑造健全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毫无疑问,学生是体验式学习主人公,因此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和学生需求相符。选择体验内容方面应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因素和实际认知情况,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调动学生求知欲望,由此才能提高活动教学效果。而在选择体验形式方面也应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特点,内容趋向寓教于乐,可充分调动参与活动思维。最重要的是在体验式学习中应重视学生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构建自由、和谐、宽松学习氛围,保证小学数学体验式顺利开展。 四、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尤其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借助体验式学习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学生思维,有利于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参考文献 [1]林雅慧解析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2),55。 [2]夏文娟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应用分析[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11)。 [3]王利和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有效运用分析[J].新课程(上旬),2017,(4),149。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愉快地进行学习。那么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十分有利的。要注意运用教师的感染力,在向学生提出要求时,使学生感到亲切、善意,这样做,教师提出的要求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共同在解决问题”,建立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挫伤学生积极性,教学中允许学生畅述己见,动手动脑结对议论,给学生创造一个能主动探索的条件,使之更生动活泼自觉地学习。要重视建立宝贵的师生共同见解的气氛。另外,要适当的鼓励学生。从儿童心理特点来看,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情感,体验时,就会增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信心更足。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结果,利用学习成果反馈作用是很有成效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为差生在心理上精神上创造条件,创造一种善意的环境,激发他的兴趣和提高他的积极性,这样差生的自信心就增强了,上课不再担心、紧张,对学习也就感到愉快了。 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抽象,逻辑性强的数学学习过程对小学生来说也就更易于接受了。 二、善于运用多种趣味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多样的教学方式,迎合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因时、因事制宜,充分挖掘教具、实物、知识本身或某些生活情节蕴藏的魅力,让学生去领会数学内容的真谛,激励学生去探索发现。 (1)手脑并用的实践操作 小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是好动。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教学中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多动手,多思考,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常常让学生们动手摆一摆小棍,圆片,三角形等等实物,让他们加深对这些物体数学特性的认识。 (2)灵活多样的游戏方式 教学过程中,适当的采用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据心理学研究,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了优势的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 (3)新颖的练习方式 要把学生获得的知识变为技能,需要反复多练。但重复单调的练习,学生就会厌烦,注意力不集中,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打比赛等多种形式发挥身体各种器官的感觉能力,加深器官感知度,成为身体各器官都共知共晓的事物,延长记忆的保持时间。总之,练习的方式要多样新颖。 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的“趣味”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发表时间:2017-11-28T15:54:23.02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7期作者:尚绍琼 [导读] 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受兴趣的左右。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小学409000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查结果表明,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是:一是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二是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这表明小学生一般还不善于把学习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受兴趣的左右。 2.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逐渐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从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到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感兴趣。 3.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强的具体性;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当前课堂的教学方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是指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的、为师生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它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提示型的教学方法,如叙述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对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和自主型的教学方法应用较少,主要源于教师对于传统课程教学形成了公式化的教学模式,缺乏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得小学课堂缺乏活力,许多低年级的学生从一二年级起便开始对于数学失去了兴趣,这是典型的教育失败结果。因此,新课改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同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教学方法在一堂课程中往往是交替使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参与,通过引起学生注意、给予学生关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以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功的满足。而趣味性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参与,进而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新课标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可以了解到新课标对于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与发展性。 新课标中要求体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基础性就是“三基性”,即数学中包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概念。 2.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数学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学的价值教育,即要重视数学应用功能的发挥,重视数学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的发挥。 3.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四、营造趣味性课堂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中,组织活动形式多样与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尤其重要。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样,就可以使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与活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地学习数学,教学工作者需要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综合学科,光依靠传统教学意义上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是很难在小学生心底引起共鸣,是难以被小学生所接受的,只有将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让小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才能实现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和谐发展。 趣味性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提出挑战问题,开拓创新思维。 3.教师辅助引导,学生主体发挥。 4.组织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5.结合现实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5-20T17:13:49.983Z 来源:《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作者:石小红 [导读] 文章先对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简述,然后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对体验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进而在情景式、游戏式以及研究等基础上,对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街道龙池小学 在新课改全面推行的今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然不能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教学需求。在此背景下,体验式教学法日益走进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视野,它迎合了新课改的教学需求,是一种值得被大范围推崇和应用的教学方法。基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途径与策略做些总结。 一、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基本概念 体验式学习也称为行为学习,主要是指通过实践与体验的方式对事物进行认知与了解,或是让学生完全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中的主导者。传统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无法深入与感知知识,而体验式可以和所有体验活动一样,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体验活动中,通过体验可以让学生在情绪以及知识上得到一定的收获,进而实现学习目标。正是因为学生在体验中全身心地投入,所以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和传统学习法比较,体验式法实施效率高3到5倍。体验式学习有着其独有的特点,比如主动学习。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单方面被动接收知识。而体验式教学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体验式学习的另一个特点是寓教于乐,是指教师将知识与可以吸引学生注意的内容综合,激发学生兴趣。体验学习方式为寓教于乐的教学开拓了新道路。这其中的"乐"更加侧重于学生的体验,其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而需要学生在主动体验和学习中感知快乐。 二、策略 1创建教学游戏 游戏作为小学生最受欢迎的活动,数学教学中加入游戏元素充分迎合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需要保证游戏与所学知识的结合,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例如,当学习个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里玩"圆圈"游戏。让教室里的学生围成一个圈,按照一致的方向开始转圈,这一过程中要仔细聆听教师的口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喊出一个数字,比如教师叫出"3"时,学生要立即找出3人站成一个圈,重新组成"圆"的人数需要和教师喊出的数字是一致的,没有按照口号内容组成新小组的同学需要接受相应的"处罚"。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3个加减法以内的各种算术问题,游戏失败的学生需要做与口号数字相同数量的算术题作为"惩罚"。利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实现课堂学习,对于加减法的运算增加了熟练度,进行了有效巩固。2创建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和注意力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学生的思维理解力一时无法跟上教师的课堂节奏,致使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感到十分困难。由于数学教学模式相对较少,手段较为单一,概念知识成为主要学习对象等诸多原因,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想要解决这些现象,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开放性、趣味性的学习环境,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高效体验数学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数一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事前准备好相应数量的铅笔、糖果等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铅笔、糖果的数量必须能够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数的过程中完成情况良好、正确率高的同学要进行适当奖励。教师在安排情景模式时,应充分把握学生的理解能力,使情景模式能够紧密联系到生活当中,以加强学生多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关联的认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效果。 3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入生活知识 小学教育中,数学是基础学科,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可以讲日常生活的内容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做到生活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所引入的生活内容,以小学生所熟悉的内容为主,引导小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3]。比如,在小学数学的"数字编码"教学中,为了让小学生掌握数学编码的规律,教师可以小学生生活中所涉及到编码用于数学教学中。比如,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说一说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然后,让他们说一说固定电话号码与移动电话号码之间的差别。面对几个电话号码,如何辨认哪些是固定电话号码,哪些是移动电话号码。当学生掌握电话号码的区分规律之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在一定电话号码中,哪些是联通的号码,哪些是移动的号码,哪些是电信的号码?区分的标准是什么呢?"由于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予以必要的指导,让小学生总结号码排列的规律。当小学生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之后,教师继续让小学生说一说:"自己说出的这些电话号码,哪些的电话号码使用的次数多,哪些使用次数少呢?如何才能有效地查阅电话记录呢?如何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呢?"通过这种方式,小学生就会逐渐地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从而对数学知识也会产生兴趣。 4、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数学教学如果只是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则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们可以熟练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的工作,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可以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创建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就是为小学生塑造课堂情境,让小学生通过体验数学环境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教师要注重采用因势利导的方法,并能够将生活中所涉及到的数学内容充分利用,以做到数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汉英.刍议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1(12):47-47. [2]吴雪丹.浅析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77):85-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