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艺术欣赏论文

中国建筑艺术欣赏论文

题目:中西建筑艺术欣赏及文化赏析姓名:黄倩云

学号:1117101610

院系:外语学院

联系电话:182********

电子邮箱:https://www.360docs.net/doc/ea3055442.html,

任课老师:张义忠

完成时间:2012年12月23日

中西建筑欣赏及建筑文化比较欣赏

摘要:建筑,从人类摇篮时期便开始萌芽,在悠久的人类文明中洗练,在一代代能工巧匠熔

铸下不断丰满的艺术,早已超出了科学技术的范畴,它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让我们从中

窥视出人类博大精深的文明,品味镜中那个玄奥的世界。经典建筑的只砖片瓦,无不

张扬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并深蕴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世界各族人民留给我们数不胜数

的经典建筑实例,本文选择了中西不同时期建筑艺术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东西文

化的特征跟差异。

关键词:中西宫廷建筑、中西民居建筑,古代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选址、布局、格调、色彩、渊源、文化差异、建筑功能、生活习惯

中西古代宫廷建筑欣赏及其文化比较:

以上两幅图分别显示了中西宫廷建筑的不同风格,其明显的区别一目了然,那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呢?

由于文化传统和建筑观念的差异,中西城市中建筑的设计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皇宫强调的是皇宫建筑的单体,即以某一宫殿主体作为王室权力的象征。而中国建筑强调的是群体,它必须通过一连串空间和实体的组合交替来烘托某一特定主题。

在中国的任何历史时期中,建造的最宏大,最华丽,级别最高的每每都是皇家宫殿,它们代表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也最能完整的体现出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性格。另外,中国宫殿有严格的主次、内外的差别,而西方宫殿中各种用房的设置就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国王的起居之处大多与大臣们的共处于同一楼层面,没有外在的等级差别,只是室内装修略显不同而已。

对比中西建筑艺术,我们可以发现,中西古典建筑都有各自的法式,都在历史上起了不朽的作用。与此同时,中西文化在形成的渊源与缘由,发展逻辑和空间,构建理念与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体现和融入建筑文化和建筑风格上。因此,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传统的不同。

中西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中国的古建筑以木架构著称,并将其作为承重体系,因此墙体没有承重作用,只有围护功能,这样门窗可以开的很大,甚至在正面和背面全部可以作成门窗,以取得轻快华美的效果。而西方普遍的采用石材。其建筑大多采用砖石结构体系,

以致其门窗面积相对较少,承重结构以墙体为主,形成了较为沉重雄伟的印象,中西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了与自然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由于不同的文化及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上的反应,西方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及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人的力量和智慧可以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早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蓄的活动方式,由此繁衍发展出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建筑空间布局的不同,反应中西方文化制度,性格文化的区别。从空间布局来看,中国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布局,在地面平面铺开,显然有将自然统揽于内的倾向。可以说,这是中国人对内和平自守,对外防范求安的某种单纯防守性,自我封闭性,内向压抑性的心理在建筑上的反应和表现,也可以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强调群体对个体压制甚至遏制的反应。中国建筑的美是一种群体的美。西方建筑是单体的开放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表现个性的张扬和人格的独立,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的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和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

中西古代民间建筑欣赏及其文化比较:

以上图片分别显示中国古代不同地方的民居构造布局及西方的居民建筑,其差异性可先而知。其中的缘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有所不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格局特色的民居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搭上了自然环境的烙印,生动的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同样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居民建筑和具有西方特色的建筑文化。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设计者、建筑者、使用者集于一身,决定了它自然淳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的特点,它的诞生和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1.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传承的文化生活。它起源于人类群居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地域中逐步形成的、扩大和传承,并为居民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广义上讲,民居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巫术、宗教,图腾信奉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就是在吸收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形成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邀请临亲好友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还在民居内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以用来民宅辟邪之用的专门的辟邪物。

古埃及在尼罗河沿岸繁衍生息的古罗马埃及人,受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阻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障和自然资源,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古埃及的文字、创世说、占星术等,相比较古埃及的宗教和神话,其民居文化更显示出对自身安全的保卫和私密性的考虑功能。

古希腊爱情海沿岸孕育了灿烂的古希腊文明,古希腊人在戏曲、文学、雕塑、建筑、哲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人们将全部的建筑热情都倾注于神庙等大型的建筑身上,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大量公共建筑形成的主要原因。现存的公共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等都深深反映了古希腊人的建筑趣味,虽然对于一般的民居没有加以重视,但追求实用性的功能是一贯的,表现出了希腊人的天性。

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的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希腊人的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

的居住文化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了很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及对家族先辈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

相比较古希腊时期,古罗马人在自己的住宅中除了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人们还根据自己的偏好及经济状况,对住宅内部不同功能的房间进行不用的个性化的装饰。

2.等级思想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是与礼乐秩序的长期教化是分不开的。“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教化伦理秩序,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关系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不是神治,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行为,包括与人的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礼乐文化正是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的儒家理论的精华所在。北京的四合院是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古埃及也同样比较重视这种长幼、主次、阶级等级思想。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院落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及生活习惯,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方式。

古希腊的民居中对阶级等级制度的体现相对较少(奴隶和奴隶主的住宅除外),如在中世纪中叶,希波丹姆的城区规划,目的是给美味公民平等的居住条件。在以后扩建的其他的街坊中,每个住宅都有相同的基地面积及房屋。

古罗马的富人常居住在城郊,以避开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多数拥有别墅和府第,并且在平面设计中设有中轴线和庭院,结构紧凑。多层式是为解决人口较多,住房拥挤而创造的,为一般的大多数居民所居住。受古希腊的影响,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也较为微弱,更直接的是和居民的财产挂钩。

3.地域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民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常以最廉价的一次性投入、最直观的思维方法和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室高足以壁湿润,边足以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墨子》)是当时人们对所居的理解。民居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古埃及在古埃及,由于尼罗河三角洲较为干旱炎热,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这些手法都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优秀创造,并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希腊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民居普遍采用柱廊,院内常设有喷泉、水池、雕像,载有花木等。房间内常有壁画和彩色镶嵌,环境舒适宜人。古罗马同属地中海气候的罗马,四季鲜明,天气温暖。当地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及原材料的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因素,古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居类型较多,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4.中西方民居建筑文化的表现,以庭院为例;

中国的庭院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在主轴线旁再分处次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由四周房屋围成的院子为基本单位,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院子组合起来,成为一座住宅。一般为三进院,进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上书吉祥文字,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院落。四合院住宅对外不开窗,较为封闭。因此满足了封建社会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礼治要求,也给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庭院增建层楼,以增加使用面积。在古埃及,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院的四周有柱廊,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的中心,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古希腊的庭院多被营造成“园”的形态,多采用内向式院落布置,中

央常设置水池。开敞明亮以及更多的“园”的特征使得古希腊庭院更具有农业文明的特色。古罗马将中庭式和庭院式住宅逐渐融合,形成了类似两进四合院的形式。前面是比较封闭的中庭,后面是古希腊的庭院。

我国天井多源于庭院的缩小,是群体建筑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受城市布局的影响。这点和希腊的庭院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希腊的庭院更强调“园”的特征,以及“与自然频繁接触”的哲学观念。古希腊的民居中更体现了理智、规整、。而古罗马的中庭则是单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古罗马的民居自由,因地制宜,更能让人感到一种年轻的活力。古埃及的庭院住宅较少,而更多的是则更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质朴。

5.小结。

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类对定居生活的需要。作为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一定得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这种私密和内向程度是有差别的。中国和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寒、多风沙,如北京四合院那样四周院墙不设一窗,仅东南隅辟一门以供出入,是出于抵抗自然力侵害之故;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正统的儒家观念、内敛性格由其根深蒂固。西方人的血缘家庭观念一般比中国人淡薄的多,家庭中的父亲及祖先不是一家精神上的偶像,子辈也不是父辈的附庸,家庭成员之间推崇的是人格的平等与个性的自由。所以,这表现在建筑门类文化上,住宅的文化自然就不偏于内敛、封闭而强调外向开放。所以,西方的居民往往不设围墙,要求明亮,通敞。当然,中国民居的庭院主要是一个家庭活动的场所,并非那种密不透气的封闭。中国民居所追求的,是一种“无庭不成居”的境界。

中西近现代建筑欣赏及其文化比较:

中西近现代建筑的比较:

1.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对人与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高度概括。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表明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天道,是顺应天意的表现。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2、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其价值是通过群体建筑的美体现出来的。而西方建筑则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 3.在建筑造型方面,中国古建筑的屋面呈柔和的倒抛物曲线状,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高,特别是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对比西方古典建筑的典型实例帕特侬神庙,它的檐部则是做成中央微微凸起的曲线,正好与中国古典建筑屋檐曲线相反。西方这种凸曲线产生了一种挺拔平整的艺术效果。西方古典建筑柱式有明显的收分和卷杀,希腊古典建筑的柱子还有侧脚和角柱加粗的手法;对比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唐宋时期的正统建筑柱子的卷杀与侧脚也极常见,这反映了对审美手法的共同性,只是柱子由于材料的不同而在比例上有所不同。

近现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冲击:

西方建筑在中国的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那时基本上是局限于教堂式的少许建筑。中西建筑交流的最大成果应是圆明园的落成,从此西方建筑成为中国建筑一道奇异的风景。

1.清末民国的建筑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在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走过的道路是扭曲的。

中华帝国闭锁的国门是被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和鸦片冲开的。中国的开放是被动的开放。外来的、诱发中国启动现代化的冲击要素是以侵略的方式撞击的。租界的设立、通商口岸的开辟、港湾租借地、铁路附属地的圈占,都是通过不平等条约来实施的。这些城市或地区,作为中国控化的前沿和聚点,引发其城市转型、建筑转型的外来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在近代化过程中搅拌着殖民化。因此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自然深深受制于这种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型。主要体现在没有取得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明显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如民国时期的仿罗马建筑石鼓路天主堂,西方古典的原中央大学建筑群。

2.现代主义风格的诞生

193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界有两点史实十分清楚。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或称“摩登式”、“现代风格”、“万国式”、“国际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其中包含有为数不多但较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纸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广为传播。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国,并产生效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

西方的建筑师以及西方培养的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开埠以后引进了欧洲建筑文化,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建造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型制和建筑空间。从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式、折中主义到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中国新古典建筑等,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及其多元化的趋势: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建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规模、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现代建筑在数量上、规模上、类型上、地区分布上、现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时期的局限,展现出崭新的姿态。进入8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建筑事业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改革方针推进了建筑现代化的进程。引进外资、引进外来材料设备、引进国外设计、广泛介绍国外建筑理论等,进一步活跃了建筑学术思想和建筑创作活动。短短几年间,在建筑风格上涌现了不少新事物。标志着中国建筑思想开始摆脱狭隘的、封闭的单一模式,逐步趋向开放、兼容,中国现代建筑开始迈上多元风格的发展道路。可以预见,在不断繁荣的建筑创作活动中,必将写出中国的多元建筑风格的新篇章。

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文革”就是个沉痛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于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客观的态度对待。一方面要“融

会”,要真正地理解西方建筑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要求“贯通”,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吸取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优点,丰富本民族文化。

西方建筑思潮中渗透的创造精神与反叛精神,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缺乏的。但是,“形而下的模仿和形而上学的引进理论成为实践过程中两个互相推动的缺陷—形而上学的使用来自国外的建筑理论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表现为缺乏内涵的模仿,……而无法在本体层面上发现更具普遍意义的建筑基本问题”。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更应立足本土的建筑理论体系的建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华夏文化》,2012年03期

2.《中西民居建筑文化比较》,作者:施维林、丘正瑜,云南大学出版社

3.《中外现代建筑解读》

4.《西方现代建筑与建筑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