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车型的里程表信号线

各种车型的里程表信号线
各种车型的里程表信号线

各种车型的里程表信号线

别克君威2.5的车速信号线在右前半轴侧的有一个二线插头,电线的颜色分别为:白色棕色

棕色的是地线,白色的是车速信号线

97道奇大捷龙:右大灯后方有一块变速器控制电脑14#(绿/白)为车速脉冲信号;

华泰特拉卡:仪表右边插头,上排右数第3根(黄/红);

三凌帕杰罗V73:方向盘下,左脚门边大插头中(白/蓝);

宝马525:引擎右前方刹车泵处棕红

本田CR-V:车内右边ECU处31P白色插头蓝/白

南韩现代七人车(新胜达)

在变速箱处找其中有两个三线插头!一个分别是:黑色;咖啡色;橙色

另一个分别是:黑色;黄色;橙色;

咖啡色就是车速信号线!

新圣达菲在电脑检测口可以找到!也是咖啡色。

你可以用万能表查在发动怠速情况下0。3-1。0v以内的线,或用示波器来查

本田CRV车的车速线.把仪表版拆开,在它上面有两个插座,就接绿色插座的第4针蓝/白色线就是了.

新款皇冠2.5或3.0的数据脉冲线在仪表台后面的紫色线!!!需要注意的是后面有三根紫色线,最中间的这根就是了

丰田锐志在仪表后而仪表插头的第五条线,淡蓝色

宝马745接到ABS电脑的轮速线上就可以。有4根

奔驰S500也是接到轮速线上的

佳美2.4在副驾驶杂务盒后面的ECU盒上面的紫白色线

帕萨领驭的车速线在左前雨刮器下方的电脑盒上的左边黑色插头上的棕红线就是车速线了

奥迪A4车速脉冲线.前左门左侧有一茶色插座,17芯,第6根,白/蓝就是了

现代雅尊脉冲线在方向盘下面检测插座可以找到是黄色的

东风日产骐达在仪表盘后方为:绿色

宝马X5仪表台后备干26针综红色

雷克萨斯仪表台后16针插头下排右3浅绿

陆地巡洋舰4700副驾驶室电脑处28针紫色

奔驰C200右前大灯后电脑47针插头黑绿色

宝马7系列E65引擎盖下右侧41针黄红色.....宝马5系列同上棕红色本田飞度在前右ECU里蓝白色

森林人在仪表后边中间扦头第12根绿黄条线就是!只有一根绿黄线!

锐志车的车速脉冲线拆仪表盘,后面有一个插头是浅蓝色的

起亚赛拉图车速线在车速传感器插头上绿色带橙色便是

车型线色位置

爱丽舍橘黄色仪表后蓝组插头

北京吉普蓝/灰色仪表后插座外排左起第3口

广州本田2.4 蓝/白色排挡旁电脑最右侧白色插头第3排左起第5个针

别克凯越绿色机舱变速器上3芯插头中间一个

丰田花冠紫/白色仪表底下电脑第2个插头左起第3根

风神蓝鸟蓝/黑色仪表后白色插头左起第5根

东南菱帅黄色仪表后兰色插座第2口

马自达323 灰/黑色右边22针插头上排左边第4根

帕萨特、宝来白/蓝色 CD电源插头第1根

奇瑞棕色变速箱插头中间一个

赛欧蓝/红色仪表后插头右边第一根

桑塔纳2000 黑/黄色变速箱插头中间一个

现代伊兰特灰/橙色仪表下电脑线束

华泰特拉卡黄/红仪表右边插头,上排右数第3根

三凌帕杰罗V73 白/蓝方向盘下,左脚门边大插头中

本田CR-V 蓝/白车内右边ECU处31P白色插头

丰田锐志淡蓝色在仪表后而仪表插头的第五条线

皇冠2.5或3.0 紫色线在驾驶室的右下装饰板里,白色18P下段右侧第2个佳美2.4 紫白色线在副驾驶杂务盒后面的ECU盒上面的

A4 白/蓝色在仪表台左侧C茶色插头中第17根

GL8 深绿色空气滤清器中60针插头上排右边第6针

丰田霸道粉红/蓝色右侧电脑C插18P第5根

丰田陆地巡洋舰紫色` 副驾驶28针中排左起第5口

福美来紫红色右侧地板上方电脑中B白色插头24P第19

帕萨特领驭棕红线在左前雨刮器下方的电脑盒上的左边黑色插头上

骐达绿色在仪表盘后方为

三菱EVO9代黑/红银点仪表后面

现代雅尊黄色在方向盘下面检测插座可以找到

A6 蓝色线引擎室左侧白色插头10P第3P白

宝马X5综红色仪表台后面26针

雷克萨斯浅绿仪表台后16针插头下排右3

奔驰C200黑绿色右前大灯后电脑47针插头

宝马7系列黄红色E65引擎盖下右侧41针

本田飞度蓝白色在前右ECU里

翼虎蓝黄线电脑内

新款A4(2.0FSI) 白/蓝色左前门与左脚踏板饰物旁有几个插头,其中有一个绿色17P插头,第9脚白带蓝这条就是车速线

思域兰色蓝色插座的蓝色线

凌志 RX-330 棕色仪表后插头第18脚

丰田敞蓬跑车紫色仪表后右边插头

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仪表接线区别

浅谈仪表的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我们讨论的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是指各种输出为模拟直流电流信号的变送器,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上的区别,而并非只指变送器的接线形式。否则热电偶配毫伏计测量温度可称为是两线制的鼻祖了! 几线制的称谓,是在两线制变送器诞生后才有的。这是电子放大器在仪表中广泛应用的结果,放大的本质就是一种能量转换过程,这就离不开供电。因此最先出现的是四线制的变送器;即两根线负责电源的供应,另外两根线负责输出被转换放大的信号(如电压、电流、等)。DDZ-Ⅱ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的出现,供电为220V.AC,输出信号为0--10mA.DC的四线制变送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有些工厂还可见到它的身影。 七十年代我国开始生产DDZ-Ⅲ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并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标准。即仪表传输信号采用4-20mA.DC,联络信号采用1-5V.DC,即采用电流传输、电压接收的信号系统。采用4-20mA.DC 信号,现场仪表就可实现两线制。但限于条件,当时两线制仅在压力、差压变送器上采用,温度变送器等仍采用四线制。现在国内两线制变送器的产品范围也大大扩展了,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多。同时从国外进来的变送器也是两线制的居多。 因为要实现两线制变送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V≤Emin-ImaxRLmax 变送器的输出端电压V等于规定的最低电源电压减去电流在负载电阻和传输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2. I≤Imin 变送器的正常工作电流I必须小于或等于变送器的输出电流。 3. P<Imin(Emin-IminRLmax) 变送器的最小消耗功率P不能超过上式,通常<90mW。 式中:Emin=最低电源电压,对多数仪表而言Emin=24(1-5%)=22.8V,5%为24V电源允许的负向变化量;

高速信号布线技巧

高速信号布线技巧 原文引自夔牛的博客 https://www.360docs.net/doc/e04155213.html,/seutommy 1.多层布线 合理选择层数能大幅度降低印版那个中间层尺寸,能充分利用中间层来设置屏蔽,能更好的实现就近接地,能有效的降低寄生电感,能有效缩短信号的传输长度,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信号间的交叉干扰。 2.引线弯折越少越好 高速电路器件管脚间的引线弯折越少越好。高速电路布线的引线最好采用全直线,需要弯折,可用45°折线或圆弧线。 3.引线越短越好 高速电路器件管脚间的引线越短越好。引线越长,带来的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值越大,对系统的高频信号通过产生很多的影响,同时也会改变电路的特性阻抗。 4.引线层间的交替越少越好 高速电路器件管脚间的引线层间交替越少越好。所谓“引线的层间交替越少越好”,是指元件连接过程中所用的过孔越少越好。据侧,一个过孔可带来约0.5pF的分布电容,导致电路的延迟明显增加,减少过孔数目能显著提高速度。 5.注意平行交叉干扰 高速电路布线要注意信号线近距离平行走线所引入的“交叉干扰”,若无法避免平行分布,可在平行信号的反面布置大面积“地”来大幅度减少干扰。同一层内的平行走线几乎无法避免,但是在相邻的两个层,走线的方向务必取为相互垂直。 6.底线包围 底线包围,也称地线隔离,对特别重要的信号线或局部单元实施地线包围的措施。有些信号对要求比较严格,要保证信号不受到干扰,比如时钟信号、告诉模拟信号、微小模拟信号等。为了保护这些信号尽量少受到周围信号线的串扰,可在这些信号走线的外围加上保护的地线,将要保护的信号线加在中间。 7.走线避免成环

各类信号走线不能形成环路,地线也不能形成电流环路。如果产生环路电路,将在系统中产生很大的干扰。 8.布置去耦电容 每个集成电路块的附近应该设置一个或者几个高频去耦电容。为集成片的瞬变电流提供就进的高频通道,使电流不至于通过环路面积较大的供电线路,从而大大减少了向外的辐射噪声。同时由于各集成片拥有自己的高频通道,相互之间没有公共阻抗,抑制了其阻抗耦合。 9.使用高频扼流环节 模拟地线、数字地线等接往公共地线时要用高频扼流环节。在实际装配高频扼流环节时用的网上是中心穿孔有导线的高频铁氧体磁珠. 10.避免分支和树桩 告诉信号布线应尽量避免分支或树桩。树桩对阻抗有很大影响,可以导致信号的反射和过冲,所以我们通常在设计时应避免树桩和分支。采用菊花链的方式,将对信号的影响降低。 11.信号线尽量走在内层 高频信号线走在表层容易产生较大电磁辐射,也容易受到外界电磁辐射或者因此的干扰。将高频信号先布线在电源和地线之间,通过电源还底层对电磁波的吸收,所产生的辐射将减少很多。

一篇看懂仪表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的区别

今天仪控君和大家讨论的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是指各种输出为模拟直流电流信号的变送器,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上的区别,而并非只指变送器的接线形式。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它们的定义 两线制:两根线及传输电源又传输信号,也就是传感器输出的负载和电源是串联在一起的,电源是从外部引入的,和负载串联在一起来驱动负载。 三线制:三线制传感器就是电源正端和信号输出的正端分离,但它们共用一个COM端。 四线制:电源两根线,信号两根线。电源和信号是分开工作的。 几线制的称谓,是在两线制变送器诞生后才有的。这是电子放大器在仪表中广泛应用的结果,放大的本质就是一种能量转换过程,这就离不开供电。因此最先出现的是四线制的变送器;即两根线负责电源的供应,另外两根线负责输出被转换放大的信号(如电压、电流、等)。但目前,很多变送器采用二线制。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不同线制变送器的差异有哪些? 不同线制变送器的差异 一、两线制 要实现两线制变送器,必须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V≤Emin-ImaxRLmax 变送器的输出端电压V等于规定的最低电源电压减去电流在负载电

阻和传输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2. I≤Imin 变送器的正常工作电流I必须小于或等于变送器的输出电流。 3. P<Imin(Emin-IminRLmax) 变送器的最小消耗功率P不能超过上式,通常<90mW。 式中:Emin=最低电源电压,对多数仪表而言Emin=24(1-5%)=,5%为24V电源允许的负向变化量; Imax=20mA; Imin=4mA; RLmax=250Ω+传输导线电阻。 如果变送器在设计上满足了上述的三个条件,就可实现两线制传输。所谓两线制即电源、负载串联在一起,有一公共点,而现场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之间的信号联络及供电仅用两根电线,这两根电线既是电源线又是信号线。两线制变送器由于信号起点电流为4mA DC,为变送器提供了静态工作电流,同时仪表电气零点为4mA DC,不与机械零点重合,这种“活零点”有利于识别断电和断线等故障。而且两线制还便于使用安全栅,利于安全防爆。 图一两线制变送器接线示意图 两线制变送器如图一所示,其供电为24V DC,输出信号为4-20mA DC,负载电阻为250Ω,24V电源的负线电位最低,它就是信号公共线,对于智能变送器还可在4-20mA DC信号上加载HART协议的FSK键控信号。

差分信号走线原则

设计规则1 我们处理差分信号的第一个规则是:走线必须等长。有人激烈地反对这条规则。通常他们的争论的基础包括了信号时序。他们详尽地指出许多差分电路可以容忍差分信号两个部分相当的时序偏差而仍然能够可靠地进行翻转。根据使用的不同的逻辑门系列,可以容忍500 mil 的走线长度偏差。并且这些人们能够将这些情况用器件规范和信号时序图非常详尽地描绘出来。问题是,他们没有抓住要点!差分走线必须等长的原因与信号时序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与之相关的仅仅是假定差分信号是大小相等且极性相反的以及如果这个假设不成立将会发生什么。将会发生的是:不受控的地电流开始流动,最好情况是良性的,最坏情况将导致严重的共模EMI问题。 因此,如果你依赖这样的假定,即:差分信号是大小相等且极性相反,并且因此没有通过地的电流,那么这个假定的一个必要推论就是差分信号对的长度必须相等。差分信号与环路面积:如果我们的差分电路处理的信号有着较慢的上升时间,高速设计规则不是问题。但是,假设我们正在处理的信号有着有较快的上升时间,什么样的额外的问题开始在差分线上发生呢?考虑一个设计,一对差分线从驱动器到接收器,跨越一个平面。同时假设走线长度完全相等,信号严格大小相等且极性相反。因此,没有通过地的返回电流。但是,尽管如此,平面层上存在一个感应电流! 任何高速信号都能够(并且一定会)在相邻电路(或者平面)产生一个耦合信号。这种机制与串扰的机制完全相同。这是由电磁耦合,互感耦合与互容耦合的综合效果,引起的。因此,如同单端信号的返回电流倾向于在直接位于走线下方的平面上传播,差分线也会在其下方的平面上产生一个感应电流。 但这不是返回电流。所有的返回电流已经抵消了。因此,这纯粹是平面上的耦合噪声。问题是,如果电流必须在一个环路中流动,剩下来的电流到哪里去了呢?记住,我们有两根走线,其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其中一根走线在平面一个方向上耦合了一个信号,另一根在平面另一个方向上耦合了一个信号。平面上这两个耦合电流大小相等(假设其它方面设计得很好)。因此电流完全在差分走线下方的一个环路中流动(图3)。它们看上去就像是涡流。耦合电流在其中流动的环路由(a)差分线自身和(b)走线在每个端点之间的间隔来定义。 设计规则2 现在EMI 与环路面积已是广为人知了3。因此如果我们想控制EMI,就需要将环路面积最小化。并且做到这一点的方法引出了我们的第二条设计规则:将差分线彼此靠近布线。有人反对这条规则,事实上这条规则在上升时间较慢并且EMI 不是问题时并不是必须的。但是在高速环境中,差分线彼此靠得越近布线,走线下方所感应的电流的环路就越小,

高速PCB布线差分对走线

高速PCB布线差分对走线 为了避免不理想返回路径的影响,可以采用差分对走线。为了获得较好的信号完整性,可以选用差分对来对高速信号进行走线,如图1所示,LVDS电平的传输就采用差分传输线的方式。 图1 差分对走线实例 差分信号传输有很多优点,如: ·输出驱动总的dI/dr会大幅降低,从而减小了轨道塌陷和潜在的电磁干扰; ·与单端放大器相比,接收器中的差分放大器有更高的增益; ·差分信号在一对紧耦合差分对中传输时,在返回路径中对付串扰和突变的鲁棒性更好; ·因为每个信号都有自己的返回路径,所以差分新信号通过接插件或封装时,不易受 到开关噪声的干扰; 但是差分信号也有其缺点:首先是会产生潜在的EMI,如果不对差分信号进行恰当的平衡或滤波,或者存在任何共模信号,就可能会产生EMI问题;其次是和单端信号相比,传输差分信号需要双倍的信号线。 如图2所示为差分对走线在PCB上的横截面。D为两个差分对之间的距离;s为差分对两根信号线间的距离;W为差分对走线的宽度;Ff为介质厚度。

使用差分对走线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保持差分对的两信号走线之间的距离S在整个走线上为常数; ·确保D>25,以最小化两个差分对信号之间的串扰; ·使差分对的两信号走线之间的距离S满足:S=3H,以便使元件的反射阻抗最小化; ·将两差分信号线的长度保持相等,以消除信号的相位差; ·避免在差分对上使用多个过孔,过孔会产生阻抗不匹配和电感。 图2 PCB上的差分对走线 以前,只有不到50%的电路板采用可控阻抗互连线,而现在这一比例已超过90%。如今有不到50%的电路板使用了差分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对差分对原理和设计规则的了解加深,将会有超过90%的电路板使用它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04155213.html,)

二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区别

浅谈二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 我们讨论的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是指各种输出为模拟直流电流信号的变送器,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上的区别,而并非只指变送器的接线形式。否则热电偶配毫伏计测量温度可称为是两线制的鼻祖了! 几线制的称谓,是在两线制变送器诞生后才有的。这是电子放大器在仪表中广泛应用的结果,放大的本质就是一种能量转换过程,这就离不开供电。因此最先出现的是四线制的变送器;即两根线负责电源的供应,另外两根线负责输出被转换放大的信号(如电压、电流、等)。但目前,很多变送器采用二线制。 因为要实现两线制变送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V≤Emin-ImaxRLmax 变送器的输出端电压V等于规定的最低电源电压减去电流在负载电阻和传输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2. I≤Imin 变送器的正常工作电流I必须小于或等于变送器的输出电流。 3. P<Imin(Emin-IminRLmax) 变送器的最小消耗功率P不能超过上式,通常<90mW。 式中:Emin=最低电源电压,对多数仪表而言Emin=24(1-5%)=22.8V,5%为24V 电源允许的负向变化量; Imax=20mA; Imin=4mA; RLmax=250Ω+传输导线电阻。 如果变送器在设计上满足了上述的三个条件,就可实现两线制传输。所谓两线制

即电源、负载串联在一起,有一公共点,而现场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之间的信号联络及供电仅用两根电线,这两根电线既是电源线又是信号线。两线制变送器由于信号起点电流为4mA.DC,为变送器提供了静态工作电流,同时仪表电气零点为 4mA.DC,不与机械零点重合,这种“活零点”有利于识别断电和断线等故障。而且两线制还便于使用安全栅,利于安全防爆。 两线制变送器如图一所示,其供电为24V.DC,输出信号为4-20mA.DC,负载电阻为250Ω,24V电源的负线电位最低,它就是信号公共线,对于智能变送器还可在4-20mA.DC信号上加载HART协议的FSK键控信号。 图一两线制变送器接线示意图 由于4-20mA.DC(1-5V.DC)信号制的普及和应用,在控制系统应用中为了便于连接,就要求信号制的统一,为此要求一些非电动单元组合的仪表,如在线分析、机械量、电量等仪表,能采用输出为4-20mA.DC信号制,但是由于其转换电路复

USB接口的结构,哪个是电源线,哪个是信号线,共几线

功能介绍:USB插头黑色线为地线(Ground),红色线为电源正极(+5Volt或VCC),白色线为数据负线(USB Port-或Data-)绿色线为数据正线(USB Port+或Data)。 USB 4 根线的接法是什么? 在USB 线的接头上,通常都印有一个“三叉Y”的L O G O,这是USB线的特有标志。分辩四根线的方法如下:拿着USB接头,三叉Y的LOGO向上(也即是向着天),你的双眼能看到接头里面的四根金属触片,自左向右方向数, 1 脚为VCC(也即是接5V电源的正极)。 2 脚为DATA- 3 脚为DATA+ 4 脚为GND(即是接地脚). 大电流USB延长线轻松动手自己做

原来使用的笔记本的结构比较特殊,虽然只有两个USB接口,但是两个接口提供的电流并不一样,其中有一个居然可以提供1.5A的电流,相对于正常的USB口来说,已经是超常了。最近因为更换了笔记本,现在的笔记本虽然有三个USB口,但是都是标准的配置,只能提供500mA的电流,然而笔者使用的设备里,有很多需要的电流远远大过这个数目,比如USB移动硬盘、USB光驱等;还有很多都出于临界值,比如USB供电扫描仪、USB无线网卡、USB红外线口等等......需要用到1000MA电流的外置笔记本光驱,所以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开始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USB口,USB(Universal Serial Bus)即通用串行总线,是由Compaq、DEC、IBM、Intel、Microsoft、NEC和Northern Telecom七大公司共同推出的新一代接口标准,也是一种连接外设的机外总线。 其实,制作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两个USB口的电源部分并联起来,这样就可以为外设提供更多的电能,从而促使外设的正常工作。同时为了不浪费另外一个USB接口,所以笔者在制作中,还为另一个接口保留了数据通道,可以用来连接一些耗电小的设备,比如鼠标、U盘等(千万不要再接大耗电的设备)

SATA高速差分信号设计规则

PCB设计挑战和建议作为PC、服务器和消费电子产品中重要的硬盘驱动器接口,串行ATA(SATA)发展迅猛并日益盛行。随着基于磁盘的存储在所有电子市场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系统设计工程师需要知道采用第一代SATA(1.5Gbps)和第二代SATA(3.0Gbps)协议的产品设计中的独特挑战。此外,系统设计工程师还需要了解新的SATA特性,以使其用途更广,功能更强,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代替并行ATA。充分利用这些新特性并克服设计中存在的障碍,对成功推出采用SATA接口的产品非常关键。 日趋复杂的PCB布局布线设计对保证高速信号(如SATA)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由于第一代和第二代SATA的速度分别高达1.5Gbps和3.0Gbps,因此铜箔蚀刻线布局的微小改动都会对电路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SATA信号的上升时间约为100ps,如此快的上升时间,再加上有限的电信号传输速度,所以即使很短的走线也必须当成传输线来对待,因为这些走线上有很大部分的上升(或下降)电压。 高频效应处理不好,将会导致PCB无法工作或者工作起来时好时坏。为保证采用FR4 PCB板的SATA设计正常工作,必须遵守下面列出的FR4 PCB布局布线规则。这些规则可分为两大类:设计使用差分信号和避免阻抗不匹配。 高速差分信号设计规则包括: 1.SATA是高速差分信号,一个SATA连接包含一个发送信号对和一个接收 信号对,这些差分信号的走线长度差别应小于5mil。使差分对的走线长度保持一致非常重要,不匹配的走线长度会减小信令之间的差值,增加误码率,而且还会产生共模噪声,从而增加EMI辐射。差分信号线对应该 在电路板表层并排走线(微带线),如果差分信号线对必须在不同的层走 线,那么过孔两侧的走线长度必须保持一致。 2.差分信号线对的走线不能太靠近,建议走线间距是走线相对于参考平面高 度的6至10倍(最好是10倍)。 3.为减少EMI,差分对的走线间距不要超过150mil。 4.SATA差分对的差分阻抗必须为100欧姆。 5.为减少串扰,同一层其它信号与差分信号线对之间的间距至少为走线相对 于参考平面高度的10至15倍。 6.在千兆位传输速度的差分信号上不要使用测试点。 避免阻抗不匹配的设计规则包括:

高速信号走线规则

高速信号走线规则 随着信号上升沿时间的减小,信号频率的提高,电子产品的EMI问题,也来越受到电子工程师的关注。 高速PCB设计的成功,对EMI的贡献越来越受到重视,几乎60%的EMI问题可以通过高速PCB来控制解决。 规则一:高速信号走线屏蔽规则 在高速的PCB设计中,时钟等关键的高速信号线,走需要进行屏蔽处理,如果没有屏蔽或只屏蔽了部分,都是会造成EMI的泄漏。建议屏蔽线,每1000mil,打孔接地。如上图所示。 规则二:高速信号的走线闭环规则 由于PCB板的密度越来越高,很多PCB LAYOUT工程师在走线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这种失误,如下图所示: 时钟信号等高速信号网络,在多层的PCB走线的时候产生了闭环的结果,这样的闭环结果将产生环形天线,增加EMI 的辐射强度。 规则三:高速信号的走线开环规则 规则二提到高速信号的闭环会造成EMI辐射,同样的开环同样会造成EMI辐射,如下图所示:

时钟信号等高速信号网络,在多层的PCB走线的时候产生了开环的结果,这样的开环结果将产生线形天线,增加EMI 的辐射强度。在设计中我们也要避免。 规则四:高速信号的特性阻抗连续规则 高速信号,在层与层之间切换的时候必须保证特性阻抗的连续,否则会增加EMI的辐射,如下图: 也就是:同层的布线的宽度必须连续,不同层的走线阻抗必须连续。 规则五:高速PCB设计的布线方向规则 相邻两层间的走线必须遵循垂直走线的原则,否则会造成线间的串扰,增加EMI辐射,如下图: 相邻的布线层遵循横平竖垂的布线方向,垂直的布线可以抑制线间的串扰。 规则六:高速PCB设计中的拓扑结构规则 在高速PCB设计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线路板特性阻抗的控制和多负载情况下的拓扑结构的设计。在高速的情况下,可以说拓扑结构的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产品的成功还是失败。 如上图所示,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菊花链式拓扑结构。这种拓扑结构一般用于几Mhz的情况下为益。高速的拓扑结构我们建议使用后端的星形对称结构。

转电脑的电源线不同颜色是什么作用

转电脑的电源线不同颜色是什么作用 Q:从朋友那里收来一个二手电源,但是标签已经被撕掉了。看到里面五颜 六色的连接线,请问如果是同一颜色的连接线,电压是不是也相同(包括不同的品牌、型号之间)?各种颜色的连接线都是做什么用处的呢? A:的确是这样的。按照Intel所定义的电源规范,所有电源厂商所使用的 线材颜色不外乎以下几种:红色(+5V)、黄色(+12V)、橙色(+3.3V)、绿色(PS-ON)、黑色(地线)、紫色(+5VSB)和灰色(Power Good),以及现在电源上比较少 见的蓝色(-12V)和白色(5V),它们的用途参见下表。 电源线颜色详解 说到电源线的颜色,电脑爱好者们都知道一些:比如绿线为开机线,黑线 为地线,把绿线和黑线短接,电源就会开始运转,尝试为设备供电,这也是判 断电源好坏的一个简单方法,还有黄色代表12V供电,红色代表5V供电等,但其它的颜色以及这些线更详细的工作原理您了解吗?详细了解这些有助于你更深 入的了解电脑以及分辨和维修电脑故障,下面做一些详细了解,尤其是对紫线, 绿线和灰线和开机原理做出深入解释。 黄色:+12V 黄色的线路在电源中应该是数量较多的一种,随着加入了CPU和PCI-E显 卡供电成分,+12V的作用在电源里举足轻重。 +12V一直以来硬盘、光驱、软驱的主轴电机和寻道电机提供电源,及为 ISA插槽提供工作电压和串口设备等电路逻辑信号电平。+12V的电压输出不正 常时,常会造成硬盘、光驱、软驱的读盘性能不稳定。当电压偏低时,表现为 光驱挑盘严重,硬盘的逻辑坏道增加,经常出现坏道,系统容易死机,无法正 常使用。偏高时,光驱的转速过高,容易出现失控现象,较易出现炸盘现象, 硬盘表现为失速,飞转。目前,如果+12V供电短缺直接会影响PCI-E显卡性能,并且影响到CPU,直接造成死机。

SDRAM 类高速器件布线规则

Learn to walk first before you want to run…SDRAM 类高速器件布线规则 一个优秀的Layout,一块好的板子,并不是随便布线连同就可以实现电路要求的,凡事都得谨慎,此处别处摘要,讲述SDRAM类高速器件布线规则: 如果你没有信号完整性的知识和对传输线的认识,恐怕你很难看懂,如果你看不懂,那么请按这样一个通用的基本法则做: (1)DDR和主控芯片尽量靠近 (2)高速约束中设置所有信号、时钟线等长(最多允许50mils的冗余),所有信号、时钟线长度不超过1000mils (3)尽量0过孔,元件层下面一定要有一个接地良好的地层,所有走线不能跨过地的分割槽,即从元件层透视地层看不到与信号线交叉的地层分割线。 这样的话200M的DDR基本上是没有太大问题。其它的一些3W 20H法则就能做到尽量做到吧 3W原则: 这里3W是线与线之间的距离保持3倍线宽。你说3H也可以。但是这里H指的是线宽度。不是介质厚度。是为了减少线间串扰,应保证线间距足够大,如果线中心距不少于3倍线宽时,

则可保持70%的线间电场不互相干扰,称为3W规则。如要达到98%的电场不互相干扰,可使用10W规则。针对EMI(电磁干扰:eg传导、辐射、谐波) 20H原则: 是指电源层相对地层内缩20H的距离,当然也是为抑制边缘辐射效应。在板的边缘会向外辐射电磁干扰。将电源层内缩,使得电场只在接地层的范围内传导。有效的提高了EMC。若内缩20H则可以将70%的电场限制在接地边沿内;内缩100H则可以将98%的电场限制在内。针对EMC(电磁兼容) 五---五规则: 印制板层数选择规则,即时钟频率到5MHz或脉冲上升时间小于5ns,则PCB板须采用多层板,这是一般的规则,有的时候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采用双层板结构时,这种情况下,最好将印制板的一面做为一个完整的地平面层。 对于“五五规则”的时钟频率到5MHz或脉冲上升时间小于5ns,此处我严重不理解。。。时钟信号:以地平面为参考,给整个时钟回路的走线提供一个完整的地平面, 给回路电流提供一个低阻抗的路径。由于是差分时钟信号,在走线前应预先设计好线宽线距,计算好差分阻抗,再按照这种约束来进行布线。所有的DDR差分时钟信号都必须在关键平面上走线,尽量避免层到层的转换。线宽和差分间距需要参考DDR控制器的实施细则,信号线的单线阻抗应控制在50~60 Ω,差分阻抗控制在100~120 Ω。时钟信号到其他信号应保持在20 mil*以上的距离来防止对其他信号的干扰。蛇形走线的间距不应小于20 mil。串联终端电阻RS值在15~33Ω,可选的并联终端电阻RT值在25~68 Ω,具体设定的阻值还是应该依据信号完整性仿真的结果。 数据信号组:以地平面为参考,给信号回路提供完整的地平面。特征阻抗控制在50~60 Ω。线宽要求参考实施细则。与其他非DDR信号间距至少隔离20 mil。长度匹配按字节通道为单位进行设置,每字节通道内数据信号DQ、数据选通DQS和数据屏蔽信号DM长度差应控制在±25 mil内(非常重要),不同字节通道的信号长度差应控制在1 000 mil 内。与相匹配的DM和DQS串联匹配电阻RS值为0~33 Ω,并联匹配终端电阻RT值为25~68Ω。如果使用电阻排的方式匹配,则数据电阻排内不应有其他DDR信号。 地址和命令信号组:保持完整的地和电源平面。特征阻抗控制在50~60 Ω。信号线宽参考具体设计实施细则。信号组与其他非DDR信号间距至少保持在20 mil

有源信号与无源信号的区别

有源信号与无源信号的区别:那位大哥给解释以下疑问: 1、同样是传输4~20ma电流,只不过是是否带自身电源,如果有,是有源信号,如果没有为无源信号,但无源信号有外接电源,那跟有源信号有什么本质区别 2、无源信号输出需要外接电源,没有外接电源就没有信号了吗?如果是,那无源信号还有什么实际意义? 3、两线制仪表的两根线即传输信号,又传输电源,是什么意思?能举个例子吗?以下内容为引用论坛内容有源信号与无源信号/ 两线制与非两限制认识我们有的用户经常分不清有源信号,无源信号;以及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仪表出来信号的区别。经常把连接信号的两根线当作是两线制。因此,对信号隔离器,分配器的选型就容易选错;在使用时,现场接线也经常出错。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此简单介绍相关内容,以及相对中泰华旭信号隔离器的产品选型问题。 一、有源信号、无源信号 有源/无源信号一般是针对电流信号而言,如4~20mA有源/无源是看提供4~20mA 信号的那台设备是否有独立的工作电源线,如果有(220VAC或24VDC,则它输出的信号为有源信号,否则为无源信号。对于有源信号的采集很简单,只要采集设备输入接口的正端和负端分别对应4~20mA言号源设备的正端和负端就可以了。见图 1。对于无源信号的采集,需要注意了,因为提供无源信号的那台设备(假设A设备)没有独立工作电源,当它需要输出4~20mA言号时,它的工作电压需要外部设备来提供。因此,采集信号的设备(假设B设备)往往要求有配电功能,如配有24VDC俞出的,当它采集4~20mA言号时就可以同时提供24VDC合A设备。见图3。如果B设备没有配电功能,当它采集A设备的信号时,我们可以串一个24VDC* 源,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按照厂家提供的接线图来接线。 二、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仪表信号 两线制仪表是没有接电源的线的,即它们没有独立的工作电源,电源需要外部引入。它们的两根线既要传输电源又要传输信号。它们输出的信号称为无源信号。 三线制仪表,有电源正端线、信号正端线,而电源的负端及信号的负端共用一根线(com端),即三根线。它们输出信号称为有源信号。 四线制仪表,其中两根线接电源正端和负端,另外两根线是输出信号的正端与负端。它们输出的信号是有源信号。 三、中泰华旭SOC系列产品的选型。 SOC系列是现场模拟信号的处理设备,有信号隔离、信号转换、信号分配等功能选型提示:A、当您的现场仪表是两线制仪表时请选带有配电24V输出的。 一进一出的如:SOC-AA-1-1; 一进二出的如:SOC-AA2-2-1,SOC-AA2-1-1; 一进四出的如:SOC-AA4-2-1. B、当您的现场仪表是三线制或是四线制时可以选择如下: a、可以选择24V供电的。 如SOC-AA-1,SOC-AA2-2,SOC-AA4-等等; b、可以选择220V供电的。

Router布线详细设置-有图解

Router高级布线技巧 当设计高速信号PCB或者复杂的PCB时,常常需要考虑信号的干扰和抗干扰的问题,也就是设计这样的PCB时,需要提高PCB的电磁兼容性。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除了在原理图设计时增加抗干扰的元件外,在设计PCB时也必须考虑这个问题,而最重要的实现手段之一就是使用高速信号布线的基本技巧和原则。 高速信号布线的基本技巧包括控制走线长度、蛇形布线、差分对布线和等长布线,使用这些基本的布线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高速信号的质量和电磁兼容性。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布线方法的设置和操作。 10.5.1 控制走线长度 为了控制布线长度,可以对需要走线的网络或引脚对设置走线长度限制,将走线长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控制走线长度的操作步骤如下: (1) 首先选择需要控制走线长度的网络。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网络,然后选择需要控制走线长度的网络,例如本实例的CLKIN网络。 (2) 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并执行弹出快捷菜单中的Properties命令。执行该命令后,系统会弹出网络属性对话框,此时选择Length(长度)选型卡,如图10-57 所示。 此时可以设置走线长度的限制。选择Restrict length选项,然后分别在Minimum length编辑框中输入最小的长度值,如本实例设置为500mil;在Maximum length 编辑框中输入最大的长度值,如本实例设置为2000mil。 (3)设置了长度限制值后,单击OK按钮退出设置对话框。 设置网络走线长度限制后,走线时将遵守该长度设置,将走线控制在设置范围内。 设置长度限制规则后,在布线时就会显示走线长度监视器,动态显示布线的实际长度。 图10-57 长度选择卡 走线长度监视器能以图形的方式来帮助控制走线的长度。当设置长度限制规则后,走线长度信息成为走线时光标的一部分显示出来,这样可以很好地控制走线的长度,如图10-58所示。走线长度监视器会显示最小的和最大的允许布线长度,以及当前的实际长度,走线长度监视器在获得小于最大设置长度和大于最大设置长度的长度后,会显示不同的颜色。

PCI-E的高速PCB布线规则

PCI-E 布线规则 1、从金手指边缘到PCIE芯片管脚的走线长度应限制在4英寸(约100MM)以内。 2、PCIE的PERP/N,PETP/N,PECKP/N是三个差分对线,注意保护(差分对之间的距离、差分对和所有非PCIE信号的距离是20MIL,以减少有害串扰的影响和电磁干扰(EMI)的影响。芯片及PCIE信号线反面避免高频信号线,最好全GND)。 3、差分对中2条走线的长度差最多5MIL。2条走线的每一部分都要求长度匹配。差分线的线宽7MIL,差分对中2条走线的间距是7MIL。 4、当PCIE信号对走线换层时,应在靠近信号对过孔处放置地信号过孔,每对信号建议置1到3个地信号过孔。PCIE差分对采用25/14的过孔,并且两个过孔必须放置的相互对称。 5、PCIE需要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交流耦合,差分对的两个交流耦合电容必须有相同的封装尺寸,位置要对称且要摆放在靠近金手指这边,电容值推荐为0.1uF,不允许使用直插封装。 6、SCL等信号线不能穿越PCIE主芯片。 合理的走线设计可以信号的兼容性,减小信号的反射和电磁损耗。PCI-E 总线的信号线采用高速串行差分通信信号,因此,注重高速差分信号对的走线设计要求和规范,确保PCI-E 总线能进行正常通信。 PCI-E是一种双单工连接的点对点串行差分低电压互联。每个通道有两对差分信号:传输对Txp/Txn,接收对Rxp/Rxn。该信号工作在2.5 GHz并带有嵌入式时钟。嵌入式时钟通过消除不同差分对的长度匹配简化了布线规则。 随着PCI-E串行总线传输速率的不断增加,降低互连损耗和抖动预算的设计变得格外重要。在整个PCI-E背板的设计中,走线的难度主要存在于PCI-E的这些差分对。图1提供了PCI-E高速串行信号差分对走线中主要的规范,其中A、B、C和D四个方框中表示的是常见的四种PCI-E差分对的四种扇入扇出方式,其中以图中A所示的对称管脚方式扇入扇出效果最好,D为较好方式,B和C为可行方式。接下来本文将对PCI-E LVDS信号走线时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信号完整性工程师总结的精华100例

信号完整性工程师总结的精华100例 下面是一位信号完整性工程师总结的SI方面的精华,给大家分享一下 1、信号上升时间约是时钟周期的10%,即1/10x1/Fclock。例如100MHZ 使中的上升时间大约是1NS. 2、理想方波的N 次谐波的振幅约是时钟电压副值的2/(N 派)倍。例如,1V时钟信号的第一次谐波幅度约为0.6V,第三次谐波的幅度约是0.2V。 3、信号的带宽和上升时间的关系为:BW=0.35/RT。例如,如果上升时间是1NS, 则带宽是350MHZ。如果互连线的带宽是3GHZ,则它可传输的最短上升时间约为0.1NS。 4、如果不知道上升时间,可以认为信号带宽约是时钟频率的5 倍。 5、LC 电路的谐振频率是5GHZ/sqrt(LC),L 的单位为NH,C 的单位为PF. 6、在400MHZ 内,轴向引脚电阻可以看作理想电阻;在2GHZ 内,SMT0603电阻可看作理想电阻。 7、轴向引脚电阻的ESL(引脚电阻)约为8NH,SMT 电阻的ESL 约是1.5NH。 8、直径为1MIL 的近键合线的单位长度电阻约是1 欧姆/IN。 9、24AWG 线的直径约是20MIL,电阻率约为25 毫欧姆/FT。 10、1 盎司桶线条的方块电阻率约是每方块0.5 豪欧姆。 11、在10MHZ 时,1 盎司铜线条就开始具有趋肤效应。 12、直径为1IN 球面的电容约是2PF。 13、硬币般大小的一对平行板,板间填充空气时,他们间的电容约为1PF。 14、当电容器量板间的距离与板子的宽度相当时,则边缘产生的电容与平行板形成的产生的电容相等。例如,在估算线宽为10MIL、介质厚度为10MIL的微带线的平行板电容时,其估算值为1PF/IN,但实际的电容约是上述的两倍,也就是2PF/IN。 15、如果问对材料特性一无所知,只知道它是有机绝缘体,则认为它的介电 常数约为4。 16、1 片功率为1W 的芯片,去耦电容(F)可以提供电荷使电压降小于小于 5%的时间(S)是C/2。 17、在典型电路板钟,当介质厚度为10MIL 时,电源和地平面间的耦合电容 是100PF/IN 平方,并且它与介质厚度成反比。 18、如果50 欧姆微带线的体介电常数为4,则它的有效介电常数为3。 19、直径为1MIL 的圆导线的局部电感约是25NH/IN 或1NH/MM。 20、由10MIL 厚的线条做成直径为1IN 的一个圆环线圈,它的大小相当于拇 指和食指围在一起,其回路电感约为85NH。 21、直径为1IN 的圆环的单位长度电感约是25NH/IN 或1NH/MM。例如,如 果封装引线是环形线的一部分,且长为0.5IN,则它的电感约是12NH。 22、当一对圆杆的中心距离小于它们各自长度的10%时,局部互感约是各自 的局部互感的50%。 23、当一对圆杆中心距与它们的自身长度相当时,它们之间的局部互感比它 们各自的局部互感的10%还要少。 24、SMT 电容(包括表面布线、过孔以及电容自身)的回路电感大概为2NH, 要将此数值降至1NH 以下还需要许多工作。 25、平面对上单位面积的回路电感是33PHx 介质厚度(MIL)。 26、过孔的直径越大,它的扩散电感就越低。一个直径为25MIL 过孔的扩散电感约为

两线制与四线制的区别

模拟量二线制和四线制 一、不管四线制、两线制,所有的传感器都需要外部供电。这个外部供电可以是PLC的直流电源也可以是外部开关电源。 二、两线制就是电源和信号用同一组线,而四线制就是信号和电源分开的,各有正负两根线。 三、先做如下约定:电源正(记为1),电源负(记为2),采集模块信号正(记为3),采集模块信号负(记为4),传感器信号正(记为5),传感器信号负(记为6)。对于四线制传感器还有:传感器电源正(记为7),传感器电源负(记为8)。 对于两线制传感器,接法如下:1-5,2-4,3-6;(电流只有一个回路:1->5->6->3->4->2) 对于四线制,接法则为:1-7,2-8,3-5,4-6。(电流有两个回路:1->7->8->2;5->3->4->6) 四、对于模拟量模块,其本身要工作也要供电,别忘了接线。 一般输出的信号是电流4-20MA,0-20MA,或电压0-5V,1-5V,0-10等,通常电流型的是二线或四线制,电压的三线制输出。目前市的变频器很多是没有24VDC供电电源的,大部份是10V,有些功耗较大的变送器,10VDC的电源无法带动,那么只能外接供电源24VDC。这样变频器就出现了四个接线端子:供电+,供电-,反馈+和反馈-。电流型四线制接线方式:电源+==供电+;电源-==供电-;信号+==反

馈+,信号-==反馈-。电流型二线制接比方式:电源+==供电+;信号+==反馈+,供电-==反馈-。电压型三线制接线方式:电源+==供电+;电源-(信号-)==供电-;信号+==反馈+,电源-(信号-) 产品类型:SM331 问题:两线制电流和四线制电流的区别? 用户在使用电流传感器或者电流变送器时,经常分不清什么是两线制电流,什么是四线制电流。绝大多数的用户认为,只要接两根线的电流信号就是两线制电流信号,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两线制电流和四线制电流都只有两根信号线,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两线制电流的两根信号线既要给传感器或者变送器供电,又要提供电流信号;而四线制电流的两根信号线只提供电流信号。因此,通常提供两线制电流信号的传感器或者变送器是无源的;而提供四线制电流信号的传感器或者变送器是有源的,因此,当您将您的模板输入通道设定为连接四线制传感器时,PLC只从模板通道的端子上采集模拟信号,而当您将模板输入通道设定为连接二线制传感器时,PLC的模拟输入模板的通道上还要向外输出一个直流24V的电源,以驱动两线制传感器工作。要想正确设置模拟量输入模块的量程,您必须首先确定传感器或者变送器的信号类型。

布线原则

1、[问]高频信号布线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1.信号线的阻抗匹配; 2.与其他信号线的空间隔离; 3.对于数字高频信号,差分线效果会更好; 2、[问] 在布板时,如果线密,过孔就可能要多,当然就会影响板子的电气性能,请问怎样提高板子的电气性能? [答] 对于低频信号,过孔不要紧,高频信号尽量减少过孔。如果线多可以考虑多层板; 3、[问]是不是板子上加的去耦电容越多越好? [答] 去耦电容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加合适的值。例如,在你的模拟器件的供电端口就进加,并且需要用不同的电容值去滤除不同频率的杂散信号; 4、[问]一个好的板子它的标准是什么? [答] 布局合理、功率线功率冗余度足够、高频阻抗阻抗、低频走线简洁. 5、[问]通孔和盲孔对信号的差异影响有多大?应用的原则是什么? [答] 采用盲孔或埋孔是提高多层板密度、减少层数和板面尺寸的有效方法,并大大减少了镀覆通孔的数量。但相比较而言,通孔在工艺上好实现,成本较低,所以一般设计中都使用通孔。 6、[问]在涉及模拟数字混合系统的时候,有人建议电层分割,地平面采取整片敷铜,也有人建议电地层都分割,不同的地在电源源端点接,但是这样对信号的回流路径就远了,具体应用时应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 [答] 如果你有高频>20MHz信号线,并且长度和数量都比较多,那么需要至少两层给这个模拟高频信号。一层信号线、一层大面积地,并且信号线层需要打足够的过孔到地。这样的目的是: 1、对于模拟信号,这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传输介质和阻抗匹配; 2、地平面把模拟信号和其他数字信号进行隔离; 3、地回路足够小,因为你打了很多过孔,地有是一个大平面。 7、[问]在电路板中,信号输入插件在 PCB最左边沿,MCU在靠右边,那么在布局时是把稳压电源芯片放置在靠近接插件(电源IC输出5V经过一段比较长的路径才到达 MCU),还是把电源 IC放置到中间偏右(电源 IC的输出 5V的线到达MCU就比较短,但输入电源 线就经过比较长一段 PCB板)?或是有更好的布局? [答] 首先你的所谓信号输入插件是否是模拟器件?如果是是模拟器件,建议你的电源布局应尽量不影响到模拟部分的信号完整性.因此有几点需要考虑(1)首先你的稳压电源芯片是否是比较干净,纹波小的电源.对模拟部分的供电,对电源的要求比较高. (2)模拟部分和你的MCU是否是一个电源,在高精度电路的设计中,建议把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的电源分开. (3)对数字部分的供电需要考虑到尽量减小对模拟电路部分的影响.

信号完整性名词解释

信号完整性名词解释 1、什么是信号完整性(Singnal Integrity)? 信号完整性(Singnal Integrity)是指一个信号在电路中产生正确的相应的能力。信号具有良好的信号完整性(Singnal Integrity)是指当在需要的时候,具有所必须达到的电压电平数值。主要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包括反射、振荡、地弹、串扰等。常见信号完整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可能原因解决方法其他解决方法 过大的上冲终端阻抗不匹配终端端接使用上升时间缓慢的驱动源 直流电压电平不好线上负载过大以交流负载替换直流负载在接收端端接,重新布线或检查地平面 过大的串扰线间耦合过大使用上升时间缓慢的发送驱动器使用能提供更大驱动电流的驱动源 时延太大传输线距离太长替换或重新布线, 检查串行端接头使用阻抗匹配的驱动源, 变更布线策略 振荡阻抗不匹配在发送端串接阻尼电阻 2、什么是串扰(crosstalk)? 串扰(crosstalk)是指在两个不同的电性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串扰(crosstalk)被称为Aggressor,而另一个收到干扰的被称为Victim。通常,一个网络既是Aggressor(入侵者),又是Victim(受害者)。振铃和地弹都属于信号完整性问题中单信号线的现象(伴有地平面回路),串扰则是由同一PCB板上的两条信号线与地平面引起的,故也称为三线系统。串扰是两条信号线之间的耦合,信号线之间的互感和互容引起线上的噪声。容性耦合引发耦合电流,而感性耦合引发耦合电压。PCB板层的参数、信号线间距、驱动端和接收端的电气特性及线端接方式对串扰都有一定的影响。 3、什么是电磁兼容(EMI)? 电磁干扰(Ectromagnetioc Interference),或者电磁兼容性(EMI),是从一个传输线(transmission line)(例如电缆、导线或封装的管脚)得到的具有天线特性的结果。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和许多电缆发射并影响电磁兼容性(EMI)的问题。FCC定义了对于一定的频率的最大发射的水平(例如应用于飞行控制器领域)。 4、在时域(time domain)和频域(frequency domain)之间又什么不同? 时域(time domain)是一个波形的示波器观察,它通常用于找出管脚到管脚的延时(delays)、偏移(skew)、过冲(overshoot)、下冲(undershoot)以及设置时间(setting times)。频域(frequency domain)是一个波形的频谱分析议的观察,它通常用于波形与频谱分析议的观察、它通常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