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政治学简要笔记

选举政治学简要笔记
选举政治学简要笔记

第一部分民主与选举

第一章民主与选举的基本理论

将选举界定为:人们以投票的方式选择统治者的过程。统治者的范围,主要是指构成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机构的议会成员,有时也可以指最高行政长官;在特定的情况下,还可以包含地方议会和地方行政首长。这一定义所暗含的一个假设是:所有的政治社会都被分成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所有政治关系中最为核心的政治关系。与其他政体相比,民主政体的内在特征在于,统治者由被统治者选举产生。

第一节民主、选举与投票

一、政体与民主

我们在这里所指的民主政体,是一种区别于直接民主的代议民主政体,即由被统治者选举产生统治者的政体。代议民主政体之所以在理论上是一种优良的政体,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绝对优良的政体,而是因为它在现代政治的规范要求与现实需要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平衡机制。在这种规范要求与现实需求之间的一种妥协性的结果就是:正当的统治只能是一种基于同意的统治,即统治者只能由被统治者选举产生,在被统治者同意的范围内,以被统治者同意的方式进行统治。这种同意的统治在制度上的安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统治行为必须要以体现群体意志并划分了群己界限的宪法为基础;统治者必须由被统治者依照宪法来定期进行挑选。正如孟德斯鸠所言,一旦这种政体得以建立,现代政治中的公民,就同时具有两种身份:在用选举的方式挑选统治者时,公民是挑选仆人的主权行使者;在受到统治者的意志所约束时,公民其实是政府的臣民。

二、民主与选举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选举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衡量一个政体是否为代议民主政体的核心指标,或者说,选举是创建民主政体的基石(cornerstone)。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政治理论家们才断定:没有自由的选举就没有真正的民主。

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认为,选举就是代议民主政体的全部。正如美国民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RobertDahl)所指出的那样,构成现实意义上的代议民主政体的制度包括:选举产生的官员;自由、公正和定期的选举;表达意见的自由;公民有权接触多种信息来源;公民有权结成相对独立而自治的社团;包容广泛的公民身份。简而言之,民主的本质在于,统治者基于被统治者的同意而代表被统治者实施统治,为了确保统治者的行为能够充分代表和体现被统治者的利益,选举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其他的途径还包括:游说、请愿、民意调查、社会运动、政治结社和全民公投等。这些途径的重要意义是在选举之外为公民提供必要政治参与的机会,以弥补选举在功能上的不足之处。

在一些学者看来,为了保证代议民主政体的顺利运作,在达尔的六项指标之外,还应该加上两项:在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时,民选产生的官员必须不屈从于来自非选举产生官员的淫威;政府组织必须独立自主。此外,还有学者强调,非西方国家的民主实践表明,在非西方国家的选举中,常常诱使政治家去提出那些最能为他们带来选票的诉求,而这些诉求往往带有种族主义、宗教教义和民族主义的色彩。这些诉求会加剧国家的分裂。对于这些国家的民主实践而言,对于选举过程和选举官员的施加的某些宪法性约束,显然也是民主顺利运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就此而言,当且仅当一个国家的全国性代表由全体选民通过自由意志的表达而定期选举产生时,这个国家才会被视为是一个民主的国家。与民主政体下的选举相比,非民主选举具有以下一些特征:投票权受到财产所有制、教育、性别或种族出身的限制;要么实行一人多选区投票制,要么各选区的规模相差悬殊;选民容易受到压力或恫吓的影响;或是只有单一的候选人或单一的政党可供选举。

我们可以初步形成的结论是:没有选举就没有代议民主,但是选举只构成了代议民主政体,

尤其是顺利运作的代议民主政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选举是代议民主政体的核心要件,但并不是代议民主政体的全部。

三、选举与投票

如果说选举是代议民主的核心要件,那么投票就是选举的核心要件。选举过程中最具有决定性的一个环节,就是被统治者用选票来对统治者的候选人做出最终选择的行为。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如果选民没有机会做出具有实质意义的投票行为,那么也就不可能存在自由的选举。与选举和代议民主的关系类似的是,投票也并不构成选举活动的全部。这是因为,为了保证被统治者在投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行使自己选举统治者的权利,还必须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这些基本的制度保障包括:为了使被统治者有机会进行挑选,就必须要有差额的候选人和相关候选人的信息;为了使被统治者真实表达自己的意志,就必须要保障投票的安全;为了使得选举的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就必须要有选举的主持和管理机构;为了解决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在选举过程中的争议,还必须要有中立的仲裁机构对选举事务进行仲裁,等等。在现代政治中,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是以代表的身份在行使统治权。有资格代表被统治者来行使统治权的主体,主要是指负责立法和政策制定的议员,有时也包括领导着法律和政策执行的政府首脑。因此,衡量一个政体是否为代议民主政体,主要是看负责立法和政策制定事务的议员是否由投票选举产生,以及这些选举产生的议员是否享有实质性的最高决策地位。享有最高立法和决策地位的议员之外的官员是否由选举产生,并不构成一个政体是否为代议民主政体的标志。

第二节关于选举权的三种理论

一、作为一种权利的选举

二、作为一种义务的选举

国家存在的目的在于其成员的总体利益,但国家得以维护总体利益的前提,是国家的成员要承担起作为成员的义务。在民主政体下,选举和投票活动,就是民主国家成员的重要政治义务。

选举义务论的主张,典型地体现在社会连带主义的国家观中。

这种将选举视为一种义务的观点,实际上是将选举权视为一种特权,即只有特定身份的人才能享有的一种特权。连带主义的国家的选举义务论,实际上是将选举权看成是一种由公民身份所取得的一种履行公职的特权。这种观点在操作上的体现是,国家可能会为某些选举权的享有者设置某种特殊的资格,或者让某些群体享有额外的选举权,例如为保证国家的统一而为某些少数群体配置的额外的选举权。

三、作为一种权利和义务的选举

这种调和的主张典型地体现在功利主义的国家观中。在功利主义的国家观中,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化幸福。而国家的总体幸福又是个体幸福的总和。在个体层面上,由于每个人本人才是自己的利益和幸福程度的最佳判断者,没有人有资格去为他人做出是否幸福的判断。因此,个人应该享有利用选举来保证自身利益扩大的手段。在整体层面上,作为整体的国家幸福最大化的唯一途径就是,人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个体幸福的最大化。为了在政治上保证整体利益的扩大,又必然要求每个个体都承担起投票的义务。因此,在选举之时,选民虽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投票,但是由于这种投票直接影响到整体利益的大小,选民在对自己的利益做出判断而行使权利之时,也承担了扩大整体利益的义务。

在国际层面上,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是1948年12月10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1条的有关规定。这一规定的内容包括:第一,人人都有直接或自由选择的代表参与本国治理的权利。第二,人人都有参与本国公务的权利。第三,人民的意志应该成为政府权威的基础;这一意志应当以定期和真实的选举予以表现,选举应依据普遍和平等的投票权,并以秘密投票或与此相当的自由投票程序而进行。

第三节选举研究的发展

1949年,英国牛津大学学者弗兰克·哈迪FrankHardy首次在英语中创造了“选举学”(Psephology)这一术语。该术语在1952年首次出现在印刷物中。按照流行的用法,它被用来指对投票统计数字的分析和对选举结果的预测。但选举学这一术语恰当地涵盖了选举分析的所有命题,包括了法律结构、选举制度、个人行为、候选人选择、政党与舆论媒介和竞选运动、民意测验、选举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选举地理学。

一、传统的选举研究

二、选举行为研究

美国学者卡平(F.S.Chapin)于1912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所发表的“总统选举与大众投票的变异性”一文,标志着现代投票行为研究的开端。随着对投票行为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五种影响较大的研究途径。

第一种途径被称作是生态学研究途径或人文区位途径。这一途径的典型特征是,通过对某一选区内的所有人文环境,如人口、年龄、性别、族群、职业、教育等各种结构的统计,考察其与选民的投票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以找出是哪些因素在如何影响选民的投票行为。在统计学上,这种方法常常被指责为容易犯“生态谬误”(EcologicalFallacy),即利用总体的资料去错误地推断个体的性质。

第二种影响较大的途径是被称为哥伦比亚学派的社会学途径。这一途径的基本做法是,以选民的社会特质来解释选民的投票行为,强调选民所属的社会团体对选民个体的影响。具体而言,他们的具体研究重点包括:初级团体(家人和亲友等)和次级团体(政党和工会等)对个人投票行为的影响;社会及其团体因素(如种族、阶级、年龄、宗教、职业结构和都市化程度等)对选民个人投票行为的影响。在操作策略上,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展开自己的研究:一是选择具有不同社会特质的选区(如存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等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二是针对某一具体的选区,作长时段的时间序列分析,以发现投票行为的变迁模式②。其代表作是1944年由拉扎斯菲尔德(P.E.Lazarsfeld)、贝尔森(B.Berelson)和戈德特(H.Gaudet)合著的《人民的选举》(ThePeople sChoice)一书。这一途径的贡献在于,他们通过对团体对个人投票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在客观上反映出了一些社会的团结与分裂状况,而且指出了,至少在投票活动中,阶级、性别、种族、宗教和地区因素是社会内部的重要分界线。。但是,这一途径的问题在于,他们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选民个体的作用,甚至漠视了选民个体的利益所起的作用。而且,一些国家的投票统计结果也表明,在阶级结构因素与政党支持之间的联系,正在变得越来越松散

第三种途径是社会心理学途径或政党认同途径。这种途径并不否定选民的社会特质对投票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而是强调选民的态度取向在社会特质和投票行为之间所起的中介性作用。社会心理学途径的代表人物坎贝尔、加林和米勒于1954年共同出版的《选民的抉择》(theVoter sDecide)一书首次提出,政党认同(PartyIdentification)、候选人取向(CandidateOrientation)和议题取向(IssueOrientation)这三项态度变量,是影响选民投票方向的最重要因素。此后,坎贝尔、康佛斯、米勒和斯托克司又于1960年共同出版了《美国选民》(TheAmericanVoters)一书,正式提出了决定选民投票行为的“漏斗状的因果模型”(FunnelofCausality)。在这一模型中,政党认同是影响投票的一个长期存在且稳定的心理因素,短期因素如候选人形象、竞选政纲及竞争活动人偶发事件等,也会产生次要的影响。因此在解释选举结果时,必须同时考虑长期与短期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及一些复杂的交互作用。但是,这种途径在近年来所遇到的一个挑战是,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投票结果表明,政党忠诚解盟(PartisanDealignment)现象的

普遍存在表明,政党认同度的下降,已经广泛存在。因此,应该如何对“漏斗状因果模型”加以调整,以适应新的研究需求,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第四种影响较大的途径是政治经济学途径或理性选择途径。这种途径的最大特点是,将投票行为研究的重点,从选民所属的团体,转向了选民个体,通过将选民假定为自利的理性行动者,以考察选民的偏好对投票行为的影响。从这种途径看,选民的投票行为,就是理性的选民建立政府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选民在面临一系列选项的背景下,根据自己的偏好而进行排序的理性选择过程。选民投票或不投票、选择某一政党或候选人的行为,都是基于自身的成本收益计算而做出的选择。安东尼·唐斯(AnthonyDowns)在1957年出版的《民主的经济理论》,被认为是这一途径的开山之作

随着投票行为研究的深入发展,“主导性意识形态模式”(Dominant

IdeologyModel)或“政治沟通模式”(PoliticalCommunicationModel)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模式看作是第五种主导性的研究途径。这种途径的基本假定是,无论是团体还是选民个人,在界定自己的地位和情景时,所依靠的都是通过教育、政府和媒体而呈现给他们的关于当前处境的信息。这三种因素,尤其是媒体,所起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强化先前的偏好。媒体在设定争论的议题、构造偏好和同情心等活动时,能够在政治沟通的过程中,将真实的情况以扭曲的方式传递给受众。其结果就是,当选民的偏好与主导性的意识形态一致时,无论政党还是候选人,都是很难改变的。因此,选举的过程不但没有挑战和改变现有的权力资源结构,反而是强化选民对这种结构的认同和支持。基于这种认识,这种途径主要通过对选举信息的跟踪,通过对媒体报道的内容、曝光事件和信息加工模式的考察,来研究其对选民投票行为的影响。

三、选举制度研究

第一部专著是法国政治社会学家迪韦尔热(MauriceDuverger)在1950年出版的《政党》一书,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迪韦尔热定律”。这一定律的基本内容是:“相对多数决制易于产生出两党制,比例代表制易于产生出多党制”。第二部影响深远的著作是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道格拉斯·雷(DouglasW.Rae)于1967年推出的《选举法的政治后果》。在该书中,雷通过系统的比较,正式将当代世界的选举制度分为绝对多数决制、相对多数决制和比例代表制三种类型。。舒加特和瓦滕伯格共同推出的《混合选举制》一书,则汇集了对混合选举制度的全面研究成果。2005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加拉黑尔和迈克尔共同主编的《选举制度的政治学》,则标志着选举制度的研究,已经能够与当代政治科学的其他领域并驾齐驱了。

第二章选举发展简史

第一节古典时代的选举

一、部落时代的选举

二、古希腊时期的选举与投票

按照古典民主的标准,古希腊时期的选举,不仅不是民主的标志,反而是非民主政体的标志。雅典民主的成长,就是一个抽签代替选举的过程;雅典民主的衰败,就是一个选举代替抽签的过程。

三、古罗马时期的选举与投票

古罗马时期的选举制度在两个方面都呈现出了自己的特色。第一个方面是古罗马的投票规则。与古希腊时期的一人一票原则不同的是,古罗马奉行的是一种集团投票(BlocVote)原则。在这种投票原则之下,计票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各集团内部按照多数原则决定赞成或反对;第二阶段则以集团为单位,再按照多数原则决定赞成或反对。第二个方面是作为表决机构的人民大会有三种表现形式。库里亚大会(ComitiaCuriata),以一个库里亚作为一个表决单位;百人团大会(ComitiaCenturiata),

每个百人团为一个表决单位;特里布斯大会或部落大会(ComitiaTributa),每个部落为一个表决单位。而特里布斯大会又分为两种:包括所有人民的特里布斯大会(ComitiaPopuliTributa)和平民大会(ConciliumPlebis)。

百人团大会划分投票权的标准实际上有两个:年龄和财产。这两个标准对于后来的选举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罗马的政体在本质上是一种寡头政体。选举只是民众对精英掌握权力的一个确认过程。第二节中世纪的选举

中世纪的选举的最大特点是,与选举相联系的是一种特权,选举是因其拥有土地和特权而从事的一种特殊活动。

一、中世纪的地方选举

这一时期的选举还主要是一种城市内部的特权阶层和富有商人的政治游戏。

二、罗马教皇的选举

罗马教会于1179年颁布了一个对于教会选举和世俗选举都有重大影响的法令。这一法令规定:如果红衣主教在选举教皇时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的候选人将当选为教皇。这一规定对于教会选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第一次确认了绝对多数选票可以视为全体一致的选择;对于世俗选举的影响在于,它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所确立的简单多数的基础上,第一次确立了一种绝对多数的选票计算原则。

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选举

在从部落社会进入国家状态之后,欧洲大陆各国在国王的产生方式上,并没有像其他地方一样,逐渐形成国王世袭的传统,而经常出现世袭和选举的交替。而且,即使是世袭的国王候选人,也必须在得到国内贵族的认同之后,才具有国王合法性。

四、等级议会的选举

在13世纪前后,原来以教士为贵族为主体的国王咨询机构,开始逐步吸纳城市的代表参与,进而形成了一种在世界上独具特色的等级议会制度。国王的咨询机构中吸纳城市代表参与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财富的增长和国王的财政危机。这是因为,欧洲的城市在其独立之初要么是通过斗争,要么则通过向国王或教会购买特许状。无论是通过斗争还是通过购买特许状而获得独立的城市,都享有较大的独立性,国王只能向城市征收某些确定的捐税。而随着城市财富的增长和国王财政危机的扩大,国王们不得不向城市借钱,或者通过与城市协商而获得经济支持。

我们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世纪的选举主要在地方一级存在。我们可以把这种地方层面的选举分成两种类型:农村的选举,主要是由于古代的选举延续到了中世纪;城市的选举,主要是由于在教权和王权之间出现了某些真空地带,一些获得自由和独立地位的城市尝试过地方代议机构和城市首脑的选举。这些地方层面的选举尝试,不但为后来在国家层面上的改革提供了经验,而且也一直延续到了现代世界之中。教皇和皇帝的选举,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少数享有选举权的制度。这种制度所体现的基本原则虽然已经在民主时代被否定,但是,其制度原理却为一些国家在后来实行的国家元首的选举提供了某种启示。一些国家目前所采用的总统选举人团制度,就在相当程度上来自中世纪的教皇和皇帝选举制度的启发。但是,在国家层面上,现代选举的主要源流,则来自选举产生的议员逐渐代替了以其他方式产生的议员,从而推动着中世纪的等级议会不断向现代议会转型。

第四节现代选举的发展

一、选举职位的扩展

选举职位的扩展,首先体现为由选举产生的议员比例不断提高,直至一国所有的国会议员都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在当代世界上,国会的议员是否由选举产生,已经成了判定一国

的政体是否为民主政体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而言,适用选举的职位主要是指政治家的职位,即议会和最高行政首长,而受政治家领导的文官和体现中立原则的法官和军官则并不由选举产生。

二、选举权的普及

亨廷顿在《第三波》一书中曾经引用乔纳森·桑沙因提出的标准,认为判断19世纪的民主政体的两个最低标准是:50%的成年男性有权投票;一个负有责任的行政官。

自19世纪之后,选举权的普及,大致沿着两个方向展开。第一个方向是,享有选举权的主体,不断突破财产的限制,在成年男性公民中普及,直至所有的成年男性公民均享有选举权。第二个方向是,选举权不断突破性别、种族、年龄和受教育资格的限制,直至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将选举权确定为一种基本人权的组织部分。在选举权的扩展方式上,也同样体现出两种策略。一种以1848年的法国和此后的丹麦和挪威等国为代表,采用了激进的方式,急剧扩展享有选举权的主体;另一种是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通过修改法律而以一种渐进的方式逐步扩展选举权。

在享有选举权的主体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些阻碍选举直接实现的制度性因素,如间接选举、选票价值不平等、选区代表性差异等,也逐步被废除。体现平等原则的“一人一票,同票同值”的原则,开始作为现代选举的一项基本原则而被各国宪法和选举法所确认。

三、选举制度的发展

这里所指的选举制度(electoralsystem),主要是指体现选民与代表间关系的基本制度安排。一位选举制度史的专家曾经这样概括选举制度发展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选举制度的发展模式,即从最初的抽签和间接选举,发展出某些以多数决制为特点的中间形态,再到比例代表制的遍地开花。

四、选举规则与技术的完善

在现代选举的发展过程中,首先是纸质选票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投票工具。在不记名投票原则采用之后,各国为方便选民投票并保障选民的权益,不断地探索新的投票工具。电子投票和计票技术的发展,也为选举操作的简易化提供了更大的帮助。

第三章民主选举的原则与功能

自19世纪以来,被当代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作为代议民主政体的选举原则主要包括三项,即普遍与平等原则、自由与公正原则、定期与直接选举原则。

第一节民主选举的基本原则

一、普遍与平等原则

民主选举的普遍与平等原则,主要针对的是选举权的配置而言。就字面意义而言,选举权的普遍原则是指,特定政体之下的所有人都应该享有选举权。一般认为,在一个国家中,当个人的法律人格和选举权之间存在一种自发的联系时,这个国家就采纳了普选原则。在现代选举活动中,选举权的普遍原则是一种相对原则,其内涵一直处于不断变换之中。

选举权的普遍原则已经大大扩展,其基本的含义可以表示为,选民不分财产、职业、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和居住期限的差异,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即使在今天,选举权的普遍原则也只是一种相对的原则。当代世界各国都为选举权的行使设置了消极条件,即法定年龄、国籍和精神状况三项。

选举权的平等原则要求,每位选民所行使的投票权都享有同等的价值。现代选举为体现选举权的平等原则而产生的制度性要求包括:(1)每位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不受任何歧视性条款所限制;(2)一人一票,废除复数投票权和按阶层设置投票方面的特权;(3)同票同值,即在一次投票活动中,每一选票的价值相当,都应该得到同等的计算;(4)平等划分选区,以使不同选区的选民的票值相当;(5)为保证选区间的平等,必须定期统计选民的数量并按照平等的原则适时调整选区的大小。

二、自由与公正原则

民主政体之下的选举,应该是选民意志自由表达的结果。自由选举的原则要求选民的选举活动必须是一种体现选民自由意志的选择活动。为了体现这种选择的自由,选民必须要具有提出和成为候选人的自由,选民的投票行为必须是选民自由意志的真实表达。为了保证选民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志,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表达自由的要求,如言论和出版自由之外,选民还必须要享有结社的自由,以通过结社而提出和成为有影响力的候选人。在投票环节上,法律必须要保证投票场所的安全,使得选民不因投票和表达自由意志而受到威胁。与此同时,必须要满足不记名投票的要求,强制性地要求每位选民都要单独进入专门的秘密划票间秘密写票。投票箱和选票的设计,都必须要有密封设置。此外,为防止通过选票的计算而推测到选民的投票意向,还必须要建立起“洗票制度”,即将分散的票箱集中起来,将选票混合之后,再进行计票。最后,破坏选举和阻止选民自由意志表达的行为,必须要得到制裁

公正选举的原则要求,所有参与选举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得到公平对待,享有平等的机会。这一原则首先要求选举机构必须要中立,不受特定的候选人或选民集团的影响或操控。同时,所有的参选者都必须要适用同样的规则。除非是为了有利于最不利的人群,要尽量避免对不同的参选人群适用不同的规则。为了保证自由和公正原则的彻底贯彻,还必须要建立起选举仲裁制度,让所有的选举争讼都能够得到司法救济。此外,自由和公正原则还必须要通过公开操作予以保证,选举机构的运作、候选人的经费使用和竞选内容和选举结果必须要对社会公开,并接受社会力量的监督。

三、定期与直接选举原则

只有通过定期的选举,才能够为潜在的统治精英提供定期上台执政的机会。定期选举的原则要求,选举必须要根据法律设定的期限定期进行。除非具备明确的法律依据,统治者不得随意改变选举的期限和时间。

由于判定是否为民主政体的标准主要是国会的议员产生途径和最高行政首长的责任机制,直接选举的原则要求,选民要直接选举的是国家层面上的议员,而不能仅仅限于地方层面上的议员和行政首长。在现代政治中,选民直接选举地方议员和地方行政首长,只能作为地方自治而不是国家层面上民主与否的标尺。

第二节民主选举的功能

一、自下而上的功能

在自下而上的视角下,选举最重要的功能是它所起到的合法性功能。在政体层次上,只有通过自由选举而产生出的政体,才称得上是代议民主政体。在民主政体被当今世界断定为唯一具有合法性的政体的背景下,也就只有选举才能成为断定一个政体是否为正当政体的制度性标记。在政府层次上,选举的存在表明,统治者的产生是基于选民的同意,因而其统治行为的基础就不是一种外来的力量,而是选民的认可。在政党层次上,也只有在存在选举的政体之下,反对党才能够获得合法的身份,以“忠诚的反对派”的身份,行使忠于国家但是批评当局的职能。此外,选举还能为普通人还来合法的身份,因为只有享有选举权的主体,才能成为政治意义上的公民。因此,在民主政体下,选举类似于一种加冕礼,既是统治者的加冕礼,也是人民的加冕礼。

在操作层面上,选举的功能表现为对公职候选人和政策取向做出选择,以组织被国民所接受的政府。任何一种政体都需要组织政府,但是,只有在民主政体下,政府高级成员的产生才需要选民的选择。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人可能认为,民主选举的作用在于“选贤与能”。但是,就民主选举的实际后果而言,上述想法带有较强的道德理想主义的想法。在现代选举生态下,选举与贤能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而只在于创造一个可以被国民接受的政府。而这种选择的过程,也是一种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结合的产物。就选民的实际选择而言,单个选民的选择也并不一定是全面考虑政党、候选人和政策等综合因素,而有可能是以单方面

的因素为依据而做出选择。选民的实际选择范围的大小,也常常因为选举制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代议民主政体下,选举还有着重要的授权和代表功能。选举意味着选民发出指令,候选人则接受指令而代表选民实施统治行为。与君主政体下的君主向上帝寻求指令所不同的是,民主政体下的统治者是向选民寻求指令。向选民寻求指令就意味着,统治者是代表被统治者而实施统治行为。在中世纪后期,选举所产生的授权和代表功能意味着,代表必须按照授权者的意图行事,代表自身应该没有任何独立意志。与此同时,代表的构成也必须要体现社会的构成,以使代表的构成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社会等级或阶级构成的缩影。随着选举政治的发展,代表需要基于自己的判断,并在政党主导下去体现代表功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制度安排。但是,这种强调代表的独立性和政党的中介功能的新型代表制度,也引出了新的问题。例如,在规范的意义上,被选出的统治者到底是完全遵守选举之时的承诺,还是选民的授权就意味着当选者有充分的自由去改变原来的承诺?在实践上,在法定框架内践行或改变承诺的程度,常常会因统治者的风格而有所差异。

最后,选举还为大众参与政治提供了机会。在选举过程中,候选人和政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体现了某种民意的加工和筛选过程。因为,要赢得选举的政党和候选人,都必须要基于民意的表达而形成自己的政党方案。竞选的过程,就是各种政策和主张竞相取悦选民的过程。这一过程为选民所提供的,是大量的政治信息、政策方案和选择的机会。因此,竞选过程并不是一个只有政党和候选人才参与的过程,而是一个政党和候选人不断吸引选民参与政治的过程,选民随时可以有机会介入政策的辩论和修订环节。选民的投票,就是对众多的候选人和政策方案进行判断并做出挑选。

二、自上而下的功能

如果说自下而上的功能分析更为强调的是选举对于民主政体的维持的功能的话,那么,这种意义上的功能所侧重的,实际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控制功能,即选民通过选举来约束和控制统治者的功能。与此相反,在自上而下的功能分析框架下,一些理论家强调得更多的则是,精英们如何通过选举来维持和强化自己的统治,同时通过选举来教育和驯化人民。

现代选举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处于竞争状态的精英们竞相动员选民支持的历史;现实的选举过程,也只不过是一种精英们寻求选民认同的过程。选举之所以能够起到维持和强化精英统治的功能,是因为选举能够为精英们的统治带来三个方面的正效果。

第一是维持稳定。现代的统治精英们之所以要逐步放开选举权,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对暴力反抗行为的担心。而通过投票来对民众的参与实施控制,其成本显然要低于用武器来对民众的暴力反抗实施控制。在选举过程中,由于选民在心理上很难反抗自己的选择行为,选民做出的选择无论是指向执政的精英还是在野的精英,在客观上都已经将强制性的反抗消弭于自己的选票之中。

第二是选举会为精英们的统治带来有效性。一个经过选民投票产生的政府,可以充分地声称是代表选民来实施统治。而一个经过选民同意而产生的政府,由于在选举过程中已经确定了大致的政策方向,在其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就无需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来确保人民的遵从。与此同时,一个经过自由选举而产生出的政府,在征税和征募兵员之时,也很少遇到强大的阻力。

第三是选举提升了精英们的统治权威。由于选举是一个大众参与的过程,选举过程中所培育出来的参与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会转化为对当局的认同。选举在吸引大众参与的同时所传递的信息是,大众只能选举而不能统治。投票之时是大众在选择精英,选举之后就是精英在控制大众。

三、选举的双向功能

选举的双向功能是指,选举同时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产生影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在选举

的过程中会相互产生影响。

首先,选举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起着政治教育的功能。对于统治者而言,只有在存在选举的情况下,才有着巨大的动机去倾听普通人的声音。由于政治精英们能否上台最终取决于选民的选票。在赢得更多选票的动机驱使下,精英们必须要对普通的呼声做出回应。而民意调查的结果、竞选活动回应状况和最终的投票结果,都是提供给精英们的生动课堂,在客观上要求精英们更多地回应民众的需求,修正自己的行为。对于政治精英而言,选举无异于一部政治状况的“晴雨表”和“警报器”,对精英们的行为起着预警和反馈的功能。与此同时,选举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选民的过程。只有在选举的过程中,选民才有机会学习投票程序与技术,更多地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的力量分布、政党执政的得失和政策方案的具体内容。因此,选举的过程同时也是普通人了解政治知识和学习技能的过程,普通的选民正是通过这一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才逐渐被培育为政治人。

其次,选举的过程也是一个政党和选民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为了赢得选民的选票,政党必须在选举之前对选民的基本需求展开调查,并基于自己的调查而形成自己的政治纲领。在竞选的过程中,政党必须要根据选民的回应状况而调整或修正自己的政策纲领,推出能够为选民所接纳的候选人。选举结束之后,获胜政党还必须要通过兑现政策承诺而赢得选民的信心,以能够在下一次竞争中保持执政地位;而落选的政党则必须继续检讨自己的政策纲领和竞选策略,以争取在下轮竞争中赢得选民的支持。与此同时,政党也并不完全是被动地回应选民的需求。在当代世界,任何一个政党都有既定的意识形态和现成的党员队伍。由于普通选民对于政治和政策知之甚少,选民对政党的回应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政党的政策纲领引导之下的回应。而竞选的过程,也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党以自己的政策纲领为基础,利用现代传媒和沟通技术而塑造选民偏好的过程。选举的结果虽然并不一定带来某一具体政党的获胜,但是无形之中却强化了选民的政党认同。一些学者甚至认为,选举虽然会带来政权在政党之间的转换,但是并不会带来重大的力量调整。因为“领袖仍然是领袖,政策也仍然是原来的政策”,只不过精英们的具体职务和组合方式发生了某种变化,政策术语和重点也有可能因此而发生某种变化。

第三节选举的局限性与负面效应

一、民主政体的局限性

代议民主一方面对人民直接行使权力构成了某种约束,同时也有可能导致代表远离人民。这是因为,在古典民主理论看来,只有人民直接参与权力的行使,才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真谛。一旦人民将权力委托给代表行使,代表就有可能脱离人民的束缚而成为人民的主人。民主政体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民主国家并不必然比其他的政府组织形式在经济上更有效率。民主国家下的增长、储蓄及投资的积聚率也并不一定比非民主制度更快些。在转型阶段,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将更大。其次,民主国家在行政管理方面未必更有效率。如果仅仅因为必须跟更多行动者商议的话,它们的决策甚至可能比它们所取代的旧体制更缓慢。第三,民主国家比它所取代的专制体制不见得更有秩序,更意见一致,更稳固,更易于治理。最后,民主国家将有比它所取代的专制政体更开放的社会和政体,但未必有更开放的经济。民主政体的这些局限性表明,民主政体也并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政体。人们在享用民主政体的成果之时,必须要做好承担民主成本的准备。

二、选举本身的局限性

选举之所以不能完全等同于民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有些选举可能并不完全满足现代民主选举所要求的三项原则。在普遍与平等原则、自由与公正原则和定期与直接选举的原则没有全面满足的情况下,选举本身并不能作为民主政体的合法性工具。第二个原因是,选举只构成现代民主的一个方面。即使在某一政体之下的选举能够全面满足民主选举所要求的三项原则,也不能成为民主政体的充分条件。这是因为,除选举之外,现代民

主还要求行政首长对议会和选民承担责任、政权机关之间职能的合理划分和相互制衡、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对少数的保护与尊重等一系列的制度性条件。

当代世界上的一道重要景观就是“选举权威主义”或“非自由民主政体”的兴起。拉里·戴蒙德曾经观察到,自由民主国家不仅仅举行选举,而且还对行政权加以限制;还通过司法独立来坚守法治;还保护个人的表达、结社、信仰和参与方面的权利和自由;还尊重少数一方的权利;还对执政党制定有利于自己的选举程序的能力加以限制,还对任意地逮捕和滥施暴力加以有效的防范;还不实行新闻审查,并把政府对媒体的控制降至最低限度。而在实行选举民主的国家,政府也许是通过相当自由和公平的选举产生的,但是它们缺少那些在自由民主国家存在的保护权利和自由的许多制度。对于这些有选举而没有全面体现民主的政体,民主理论家们曾经以“选举民主”、“竞争性权威主义”或“选举权威主义”等名称来予以概括。最后,选举的结果也并不一定能够充分做到“选贤与能”。应该说,通过候选人挑选、竞选过程中的比较和选民的最终选择等环节,选举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做到“把恶棍扔出去”的效果。但是,由于选举是一种大众的挑选过程。在赢得大众支持的众多因素中,候选人的形象和辩论的技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在客观上就为那些形象良好、善于演说和沟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选举运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在批评选举的文献中相当一部分集中在选举与金钱的关系方面。金钱确实在现代选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只要对选举发展史稍做观察就会发现"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选举所耗费的金钱在超速增加金钱的增加不但带来国民财富的巨大浪费"而且还极其容易导致金钱左右政治而形成“金权政治”,各国政府为了限制金钱在选举中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了大量的法律来规范选举经费的收支"另一方面还通过各种途径以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来尽量减少社会力量利用金钱来左右选举,但是迄今为止都仍然没有找到一种能够有效约束选举活动中金钱泛滥的现象。与此同时"随着金钱在选举过程中的重要性的提升,候选人越倚重金钱时"就极其容易引出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从而对政权本身造成严重的腐蚀。

选举有可能背离民主的第二个因素是选举过程常常伴随着欺诈、谩骂和操纵等反道德行为。在竞争性选举的条件下,一些为了赢得选举的政党和候选人,则从来没有停止过通过滥划选区、伪造选民登记表、制造流言、污蔑或丑化竞争对手、制造虚假民调等不道德的手段来抬高自己、打击对手。在法律和监督制度不完善的地方,这些不道德手段又极易混淆视听,将选举变成一种恶人游戏,导致选举与民主的背离。

选举有时也会成为社会动荡和分裂的导火索。在现代选举的发展史上,欧美国家的选举权的开放,在相当程度上出于政治稳定的需求,即通过选举来换取政治稳定。按照李普塞特的说法,选举是一种“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阶级斗争”。但是,即使在这些国家中,完全采用多数原则而实行的选举,也曾经在那些宗教和民族构成较为复杂的国家引出过动荡。在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中,选举常常诱使政治家去提出那些最能为他们带来选票的诉求,而这些诉求往往带有种族主义、宗教教义和民族主义的色彩。这些诉求会加剧国家的分裂。

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在民主成为一

种世界潮流的大背景下,选举是一项难以替代的制度安排。但是,民主政体也是一种有限制的政体,而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选举并不一定就会直接带来稳定的民主。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认识到,一方面必须要为民主选举付出成本,另一方面必须要寻找有效的途径来尽量避免选举的负效应。

四、尚待验证的社会经济功能

第一个处于热议之中的假设是,民主选举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二个尚待检验的假设是,民主选举对政府规模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具体的影响。

第三个尚待检验的假设是,民主选举是否有利于公民权利的扩大和民众对精英的约束。

第二部分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elec toralsystem)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常常因人而

异。一些学者认为,在广泛意义上,选举制度包括与选举行为和后果有关的所有规则。而大部分学者都是在狭窄意义上来使用的,主要是指在竞争性选举的条件下,将选民的偏好转化为选票,并进而将选票转化为议席的制度结构或规则体系。而且,这种用法主要指向的是一国议会的选举。

第四章多数决制

多数决制的典型形态是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决制和绝对多数决制。这两种选举制度具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每个选区只产生一名代表;二是以多数决的原则决定候选人的胜负。

第一节相对多数决制及其变异型态

一、复数选区相对多数决制

复数选区相对多数决制(PluralitywithMultimember DistrictSystem,简称MMD),即在相对多数决的原则下,每个选区可产生两名以上的代表。在这种制度下,根据选民每次投票可选择的候选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三种具体类型,即全额连记法(BlockVote)、限制连记法(LimitedVote)和单记名非让渡投票制(SingleNon TransferableVote)。这三种选举制度的共同特征是,每个选区的应选代表名额为两名以上,且采用相对多数决原则确定胜负。

1、全额连记法

在这种选举制度下,选民在每次投票时,可以选择的候选人数量,等于该选区应选的代表数量。这种选举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掌握多数选票的政党或派系,容易垄断选举结果,使得只占少数的一方完全没有代表。

“政党全额连记法”。在这种制度下,选民将与代表名额等量的选票投给各党所列出的候选人。最后是赢得最多选票的政党拿走该选区的所有议席。

“累积性投票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选民持有选票数量也等于应选职位的数量。但是,与全额连记法不同的是,在累积性投票制下,选民并不是给自己中意的候选人每人平均投一票,而是可以把选票平均分配给每一位自己中意的候选人,也可以将选票集中投给一位或几位候选人。

2、限制连记法

在这种选举制度下,选民在每次投票时,可以选择的候选人数量,少于该选区应选的代表数量。

《政治学》读后感

《政治学》读后感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西方世界第一部系统探讨政治原理及其实践问题的著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 该书另一个重要主题是教育,教育作为连接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纽带,被认为是培养公民、实现和保障善治的基本途径。亚里士多德通过对教育与政制、公民职业和伦理关系的探讨,从而与柏拉图等一起将教育放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认识也成为西方重视教育这一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由此可见,在古希腊时期,政治、教育和道德伦理被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考虑,它们共同构成整体城邦乃至共同生活方式的基础,并一同致力于追寻理想社会与人的发展。 《政治学》共有八卷。第一卷和第二卷从家庭、国家的形成和前人关于理想城邦的论述入手,形成一个思想“爬高”的缓坡。第三卷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作为政治基础的公民的自然本性,从而确立其政治哲学的基础,到达第一个思想顶点。随后,论述具体政体的第四至第六卷成为第一个思想顶点之后的“高原区”。第七卷一开始即进入第二个思想顶点,论述作为个体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伦理问题即个人幸福,并将其与理想城邦即城邦幸福紧紧关联在一起。第七卷后半部分至第八卷则是第二个思想顶点之后的又一个“高原区”,探讨实现个人和城邦共同目的的途径,也即公民灵魂教育和政治德性的培养问题。在探讨体育和音乐教育之后,该书的论述戛然而止,但其论述的内在逻辑则引向伦理学主题,进而引导到《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而《尼各马科伦理学》在结尾也将对德性的讨论引向政体和立法,从而与《政治学》形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结构。这也是一种整体视野的体现。“这意味着,没有关于灵魂与德性问题的研究的‘政治学问’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学问,同样的道理,对于公民灵魂德性之塑造无动于衷的政治体制可能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政治体制。政治技艺的本职就是教养灵魂。”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昔日辉煌的希腊城邦由于相互的征伐、内部的党争以及执政者的本身的腐败堕落走到了了历史的尽头,再加上北方的马其顿的军事入侵希腊城邦时代上了一个句号,作为形体的和表现物的城虽然没有了,但是其作为人类史上的光辉时代的精神确是后人的思想源泉和制度蓝本,而作为这种精神的载体和人类理性的成果的代表之一,就是亚氏在希腊末期所著的《政治学》,其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述,因为今天的大都政治主流价值就是源自它。 作为一个生活在城邦时代的著名学者,更是作为一个在城邦中生活的公民,受其实际生活和生存的环境的影响,书主要是在一个城邦的范围内表达作者的思想和以此作为作者考虑各种问题的基础,还有受其当时的观念的影响所有的问题的讨论都是在一个公民的角度来讨论,换句话说就是作者的问题处理是排除了努力和外邦人的意见,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作者首先通过分析法和追溯法描述的是城邦的本质、城邦目的和形成。亚里士多德的在论证城邦的本质的时候使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城邦的构成因素并在“公民”这个要素上广泛的论述,在公民构成的城邦里,作者对“公民“的定义是:“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物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和今天以年龄分界不同,而这部分的人民参加和决定是城邦的最高权利和最重要的事情,这种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的人组成的就是城邦,所以城邦的本质就是一个民主的制度下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关于城邦的目的和形成作者是在把人类社会要达到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这中间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事本质性的,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的关键,而这三

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笔记

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政治生活与政治科学 一、人类生活中的政治关系 1、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禽兽:没有谈政治的能力,以本能存在,不能用道德规范去约束,政治对其太高尚。 天使:没有谈政治的必要,其生存环境超越了政治,政治对其说太下贱。 人:为了规则,人有谈政治的可能与必要,人生存在世俗世界中,既有协调而又有排斥面,人们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又有不同的利益,这种利益具有排他性,会产生利益纷争,为了延续人类的种族和生存,就需要办法(政治、道德)去解决。 2、马克思对其命题的三个补充 ⒈社会性:把人看成政治动物,不能从抽象的人性去理解,而应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去理解。★政治关系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社会关系,政治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事实。 ⒉历史性:把人看作政治动物,不能凝固、僵化地理解,而只能具体、历史地理解。 ★(宏观→人类)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就有也不永远存在下去,它是随国家的产生和阶级分化而产生的具有严格意义的政治,会随着国家和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微观→个体)政治社会化、政治入伍。 ⒊复杂性:把人看作政治动物,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而应综合、全面地理解。 ★从整个社会范围说,政治关系的表现可能是较为纯粹的,也可能是较为隐蔽的。 ★从主体承现者说,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政治关系,可能是直接的,但大量是间接的。 ★从实践活动说,个人认识政治生活的方式与程度,同他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与程度,可能是对应的,但也可能是有偏差的。 认识:深刻了解无知 参与:积极关心冷漠 二、政治生活的科学分析 1、政治学学科建构的论辨 政治学能够成为科学吗? 肯定答案:能像数学、物理一样作解释、预测。 否定答案:反对理由①政治行为的主观性 ②政治事件的非重复性,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③政治评判的价值倾向性 综合:政治学能成为科学。价值目标的提:客观根,价值目标的实现:客观条件,可以找到客观规律,但同时,政治必须考虑人的主观性、复杂性。 2、政治生活的本质规定 ⑴道德(→天使)孔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孟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⑵权力(→禽兽)韩非子:“术异则事异,事异则务变”、“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君无术则*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必不可一无,皆帝天之具也”。 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⑶马克思主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①政治的“受动性”政治由经济决定。 ②政治的“能动性”为获得自身利益而介入政治,掌握运用公共权力,掌握政权,分享政权,向政权施压。

马工程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 导论 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政治的涵义: 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 (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 (4)行政管理 (5)公共政策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 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 4.矛盾分析方法 5.调查研究方法 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 第一章阶级与国家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 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 1.主权性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摘抄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摘抄 《悲惨世界》的上、中、下三本,加起来有1100多页,不过看完了同样也很有成就感,让我有点困惑的是书名怎么是“悲惨世界”,主人公是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拿破仑战争前后十几年),年轻时候的经历有些凄苦,出狱之后的蜕变,和老年的生活,总之我个人感觉用“悲惨”有点…,但我也说不上来用什么词更好。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悲惨世界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摘抄这个可怜的人把身子转向听众与法官,面孔上那种微笑,当时在场目击的人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不舒服。那是胜利的笑容,也是无望的笑容。“现在你们知道了,我才是让阿让。”他说。 “我不想再扰乱法庭了,”冉阿让接着说道,“既然不抓我,那我可以走了,我还需要去做好几件事。检察官先生知道我是什么人,也知道我要去哪里,他每时每刻都可以让人来抓我。” 他向门口走过去,谁也没又说一句话,谁都没有伸出胳膊阻拦,大家都向两边分开。那时,他好像具有某种神威,逼迫群众在一个人跟前后退,都闪到两边。他缓缓地穿过人群。到后来一直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推开的门,可是有一点是毫不怀疑的,他走到门前的时候,门已经开了。他到了门

口,又会转过身说道: “检察官先生,我等待您的处理。” 随后,他又对众人说:“你们每一个人,你们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值得可怜,是不是?上帝呀!我一想起自己刚才险些做出的事,就觉得自己值得钦佩。但是,我希望不曾发生过这些事。” 他走出去,又有个人将门关上了,像方才打开一般;要知道,作风正派的人,坚信在群众里肯定能找到愿意为他服务的人。 还没有一个钟头,陪审团就宣布撤除对尚马蒂厄的一切控告,并且立刻释放,尚马蒂厄走了,他感到莫名其妙,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疯子,一点儿也不理解所见到的场景。 马德兰的视线与沙威的视线相触时,沙威纹丝不动,他没有走近,可是他立即变得非常凶残了。他的任何感情方面,都比不上得意之情显得更骇人。魔鬼重新找到它要投进地狱的人,就是那个样子。他坚信肯定能逮住冉阿让,心情就完全显在面孔上了。 我们感到非常可惜,无法掩盖这样的一个情况,只因为“他做过苦役犯”这句话,差不多所有人都将他丢弃了。他所做过的一切善举,还不到两个钟头就会被人全部忘记,而他只是一个“苦役犯”了。 (此时马德兰藏了起来,修女堵住沙威)这位森普利斯修

《政治学的邀请》读书笔记

政治学原理 政治的重要性与政治参与 《政治学的邀请》读书笔记 王雪瑶 14300270063 2014/12/30 政治生活对于现代社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个体都应当积极参与其中。

政治的重要性与政治参与 王雪瑶 14300270063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是一个自由民主主义者,他承认并且尊重各种不同的观点的存在,但是又毫不避讳的宣扬自己的观点。在《政治学的邀请》一书中,他提出了许多的观点来引发读者的思考,但是我认为核心内容在于以层层的逻辑论证了政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向我们发出了政治学的邀请。 我们往往不愿参与政治,首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并没有认识到政治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政治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最佳选择。(虽然政治也有不同的类型)那么政治的重要性是体现在哪里呢?我想可以借用费尔南多·萨瓦特尔的逻辑来论证:首先,人类是无法脱离社会而生活的——人的需求总是没有止境的,人类不仅仅追求现世生活的满足,更希望能够得到不朽。从个人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终将走向消亡,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类则是永不衰亡的。生命的结束只代表肉体的死亡,但是个人所创造出的物质、精神财富则可以永不消逝。因此可以出现这样一种假设:人类是追求不朽的,因此我们形成了社会。 其次,在社会生活之中,人类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产生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我们需要某种形式的共同领导,因此我们产生了对于秩序、领袖、政府的需求,这些也都是政治的一些形式。或许有些人会倡导无政府主义,但是在人性的双重假设之下,这种理念是行不通的——倘若每个人都能够按照其良心行事,在满足自己利益追求的过程只需中不干涉他人,我们也就不需要政府的存在,但是这是显然不可能存在的,人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之下,便会毫无约束的追求自身利益。因此我们是需要一种政治权威的存在的。 在这两种假设之下,我们便可以理解政治产生的目的,因而可以得出:人类是不可能摆脱政治生活的。 这是从政治的产生曾面来论证政治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的,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的重要性又体现在何处呢?—— 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种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地加剧,为了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来缓和这些矛盾,在各种手段下,政治应当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来被予以实施的。首先,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在自由主义的倡导下,资本主义国家高速发展,快速的实现了现代化,但是在现代化过程中更是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暴动、战争往往不可避免,被

《一问一世界》XX字的读书笔记

《一问一世界》XX字的读书笔记201x年是杨澜入行20年,也是《杨澜访谈录》10周年的纪念,这样的“XX”,对杨澜来说,实在是美丽的巧合。杨澜说:“201x年也好,20 年也好,在人生中不长也不短。回头一看,其实一直在匆匆忙忙地赶路,顾不上停下来。借这个机会我停下来,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再望望前面的天空。”她的这个“停下来”,就催生了《一问一世界》。这是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展现了她非同寻常的媒体生涯;读者从中也可以看到杨澜20年来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以及她对世界的处置方式和价值观。 在《一问一世界》中,杨澜对自己20年的媒体人生进行了审视与展望:以提问为生的她,对“女性”有了理性的界定,对“问”有了执著的回归。杨澜在序言中强调:“出现在本书中的六个问题是从一万多个问题中挑选出来的,它们基本涵盖了《杨澜访谈录》访谈嘉宾集中的若干领域:国际政治、商业、文化、女界、体育、艺术等。我希望经由这一个个问题,串联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采访,亦希望以这些人物的谈话去接近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共同的记忆。” 在千万里、千百遍的“问”里,杨澜对世界、人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她说,在采访了500多位精英人士后,自己对成功的定义有了质疑:到底什么算成功?更成功又怎样?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患了“成功综合征”?为了“成功”,

我们常常忘记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真正的渴望;为了“成功”,我们忽略了路边的风景,忽略了身边的人,我们能不能停下脚步给他们一个微笑,给他们一个拥抱?生在这个追求成功的年代,许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成功的意义何在。那么到底何为成功?杨澜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说自己曾收到一个短信,“真正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或者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这一切身份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在你身边对你微笑。” 在“问”的世界里,杨澜提出了自己对幸福、挫折的理解。她说,我相信幸福要靠运气,但更要靠能力:梦想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感受的能力和分享的能力。总之三个字:幸福力——追求和给予幸福的力量。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请不要让我取舍。她说,当你为了一个理想去努力奋斗,而且经历过挫折的时候,我认为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一步……这是人生非常宝贵的财富,你经历过很大的欢喜,也经历过很大的挫折,但是你还是能够站起来,重新回到你要做的事情上来,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很大的考验。人生于世,谁没有追求,谁不希望成功、祈求幸福?但何为幸福,幸福与成功有何关系,幸福的感受如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每一“问”中,杨澜发现别样的世界,引发更新的思考。 20年过去了,杨澜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她用自己的

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读书笔记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 莱斯利·里普森著 第1章政治学研究的介绍 一、个人自由 1、理解是自由的开始,自由就是掌握自己的生活,两方面:否定的一面是免除束缚,而肯定的一面则是行为的自主。 2、自由或强迫的概念,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群体。自由的判定标准同样在于这两方面,但是在选择的方式上,个人不同于群体的是,使之形成的或者后来变更的决定是在多种混合的影响下形成的。 3、自由的观念以一个人们解释的特殊意义为先决条件。它意味着:首先,我们能够并且可以做到对哪些是不必预定的预言进行选择;其二,所选择的自由是好的,我们越自由,就越好。 4、A:主张自由是幻象的决定论者,或者从某种已经成为教义的现代方式的行为主义者认为无论是建立在自然或者是教化的基础上,支配性的影响来自于我们是什么和我们要做什么,用心理学的和用共同体的社会学解释个人的两种人都常常提出独裁主义是不可避免的。 B:另一些认为自由是可能的,但是认为它的价值是可疑的。认为问题在于如何运用自由,认为对于道德成熟程度不够、知识程度不足的多数人,明智的办法就是服从那些比更多的知道如何引导他们走向正确方向的人们。

5、我们可以将自己看成是我们制度和习俗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它们的创造者,而分歧正从中体现出来。 二、决定论者错在何处 1、决定论者的概念是模糊的,它暧昧地在因果关系和必要性之间徘徊,也许这能解释为什么存在许多关于它的涵义的困惑和对它毫无批判的接受。人性展现出的东西是复杂的,它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精确的结果和两个因素的相关的影响是不能被完全掌握的。 2、这里讨论自由是与社会行为相关的,因此也是有关政治的。 3、本书的立足点是拒绝行为主义者的研究路径,因为相信人类有着单独的和群体的独立行为的能力和愿望。社会的构成是可以被理解的,政治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的领域,通过它,我们可以比目前生活得更好。 三、蚂蚁的社会观察 1、之上所说的是应然的政治图景,却不是通常的实际状态。 2、我们对疯狂世界的治疗并不成功,因为: A:群众为普遍的消极被动惯性所支配,许多人害怕伴随改革出现的骚乱,宁可忍受现在也不冒险; B: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习惯的创造物和过去的模仿者,这就限制了创造和改进的机会。

(完整版)政治理论读书笔记

政治理论读书笔记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矗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辨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形式,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阶级性和实践性是他的显著特点。 2,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的唯一特征,就是他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是一维的。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指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空间是

三维的。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实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2自觉的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改造自然界,变革社会关系,科学实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依赖于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意识依赖于意识的对象-客观存在,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主观和客观相统一与实事求是。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矗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辨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3,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和见解联系。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其他联

马工程版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 政治学概论笔记 导论 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政治的涵义: 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 (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 (4)行政管理 (5)公共政策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 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 4.矛盾分析方法 5.调查研究方法 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 第一章阶级与国家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 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世界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书笔记 导语: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也很多,铜与锡来自何处?走笔至此,想起一个中国城市,名叫无锡,市内还有一山,名叫锡山,这是很有意思的。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世界史读书笔记文章,仅供参考! 世界史读书笔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阅读了《失落的国度》这本书。西琴这部《失落的国度》,探讨的主要是印第安文明与苏美尔文明之间关系。他认为美洲的文明仍然只是苏美尔文明在美洲的一个分支,同样是由阿努纳奇人建立的。他非常精确地将阿努纳奇人到达美洲的时间定在了公元前3113年,这是玛雅最后一个纪元开始的时间。这些来自中东蓄须人来到这里,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是挖矿,一个是金矿,一个是锡矿。前者用于解救尼比鲁星的生态危机,这也是阿努们来到地球的主要目标;后者则用于制造青铜器。其实人类采用青铜本身就是件很奇怪的事,在不知金属冶炼为何物之时,竟能掌握复杂的青铜冶炼工艺,且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真是够神奇的。人类对于工具的采用,一般先是从简单的、容易得到的、不脱离自然形态的物件开始,像青铜这样如此复杂,需要融化两种金属,还得按照一定比例的合金,人类会进行长久的探索才能得到。人类却尚在蒙昧时期,刚从石器时代进入金融时代,就得到如此坚硬

的合金,如无外力的帮助,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也很多,铜与锡来自何处?走笔至此,想起一个中国城市,名叫无锡,市内还有一山,名叫锡山,这是很有意思的。无锡何以名,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此地本产锡,一直开采到汉代,锡矿枯竭,是称无锡。无论如何,无锡与锡有关是基本可以定论的,且现在无锡确已无锡。难道此处之锡都用作制作青铜去了吗?中国还有一处盛产锡,那就是云南的个旧,现在仍然还在产。吊诡的是,此两处皆非中国青铜文化的中心,而是处于边缘地带,作为青铜文化中心的中原,则并不产铜与锡。那么就有一个问题,这些矿石是如何运至中原的?想想当时的运输条件,真是个艰巨的工程。当然,这是题外话。不过,如果有人做一点研究,会取得很有趣的成果的。 回过头来再说《失落的国度》。书中还有一处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美洲的巨石文化,随处可见的石制建筑,很是让人惊叹。特别是在蒂华纳科,这座位于的的喀喀湖边的神秘高原之城,巨大而坚硬的石头像豆腐一样,被人任意地切割,砌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堪称鬼斧神工。即使以现今的技术,亦不一定能达成。那么数千年前的印第安人,是以何种手段做到的呢?总不会像现在一些研究者认为的,也如埃及金字塔那样,是由数以十万计的平民,以肩挑背扛的方式,一点一点地砌成的吧?其实,类似的奇迹在美洲这块神秘的大陆

政治类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践转向,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由于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从而完成了一项哲学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原则是其基本的建构原则,科学的实践观点则是其首要的基本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以实践为基础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 1:从对象看,哲学研究的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正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现实最深切的基础是实践。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内容来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获得灵魂。哲学从总体上统摄时代的内容和文明,反映着时代的本质特征。由此而言,真正的哲学也从实践中获得的最精致、最珍贵的东西,离开社会实践,时不能从实践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3:从特点来看,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是最高智慧,但总得以现实的实践为前提和起点。 超越性(即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反映,人的普遍性在于不受物质限制,按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创造,并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遍性,或者说实践的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它标志着人赖以生活的世界范围展开的广度和深度。 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通性,人的实践性之的所以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在于实践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实践中所获成果的自然性积绽和社会性积绽,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关照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 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实质: 1: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传统哲学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伦,力国从一种“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抽像的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题,抽象的实体成了交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动固,哲学变得敌视人了,旧哲学崇尚的理念“气”等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黑格尔崇尚绝对精神,绝对理性也高人人耸于祭坛之上,人成了绝对理性自我实现的工具。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

政治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剥削阶级关于政治的解释(单选):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对政治的科学解释)(多选,简答) 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多选): (1)狭义: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 (2)广义: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多选)(6个): ①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政治思想史) ②中国政治(这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③比较政治 ④公共政策 ⑤行政管理 ⑥国际政治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多选)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多选): ■(单选)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单选)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①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宪法成为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罗斯福新政”是其典型代表。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为政策的制定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主要内容:(简答) ①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②它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③它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④它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⑤它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多选)政治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2)制度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4)结构-功能研究法; (5)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方法。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精品】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整理的《一问一世界》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些日子终于把妮子学姐的《一问一世界》看完了,由于自己一直很懒惰,经常性捡了西瓜丢了芝麻式的学习,导致对很多学科知识真的不够透彻,以后要像杨晓哲学习,看完一本书,必须要总结。这个好习惯,慢慢养成。一直都很欣赏杨澜,对于这本书,发表下个人看法,初略浅谈,如果有误,还望海涵。 对于杨澜来说,某种意义上,世界是用来问的……在这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 0到20xx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等高端传奇人物的交往,又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以及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20年的媒体生活。 生活大致平静,心中总有波澜。作为一名中国女性,她是一名出色的CEO,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是一个好妻子,更是一个好女儿,好媳妇,还是孩子的好妈妈。我欣赏,欣赏她在工作出色的同时把家庭经营得如此温馨和谐,采访了数百位世界政要和各界风云人物的同时还的中国公益慈善大使,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以历史为主题的卫星的同时担任北京申奥形象大使和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这一系列的头衔,不得不说,她很厉害,很优秀,以至于是我,甚至更多女孩学习的榜样。 这本书总共包括六个问题,他们基本涵盖了访谈嘉宾集中的若干领域:国际政治,商业,文化,娱乐,女界,体育,这一个个问题,串联着深刻的印象,成为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共同的记忆。一直都觉得,交际也是一门艺术,谈吐更是这门艺术的灵魂。如何把自己的知识更好的告诉给更多人,这需要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内化以及睿智的判断与选择,好比教育,更像教师,这引起的的一个反思,如何做个有特色的老师?如何在保持自己个性风格的同时又能兼顾到学习对你的热爱与尊敬?如何把课本上的知识像陈鹤琴老先生说的“活教育”一样引出来?特别是西部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国家及领导又如何出谋划策做到东西部统一?真教育,好教育,活教师是陶行知老先生一生的教育追求,我们应该思考,学习,更应该行动。 一直在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类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似乎一直在发问。有时候,人的好奇心,无药可救。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最后,留下了一个问题,值得自己思考: 生命有无数的可能性,我的梦想还在沉睡,为什么不把它唤醒? 《一问一世界》作者杨澜、朱冰。初读之下,我认为是一本值得读的书,由于周末刚买,书还没读完,先谈此书外观设计。

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有一部在古希腊思想家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政治学》。读《政治学》,便不得不介绍其作者——亚里士多德。首先,我简单叙述下亚里士多德生平。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有人说:如果说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人类国家的政治体制开启了一扇窗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为国家政治体制撑起了一片天。在西方历史上,亚里士多德对后世欧洲的影响仅次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既师承柏拉图,又有独创性的发展。那么在这里我与大家简单分享下我读著作《政治学》的总结和感想。《政治学》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全书在对 100多个城邦政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这一前提出发,系统论述了什么是对公民最好的国家。全书共 8卷103章,按内容可分4部分。①第1、3卷,探讨城邦、政体等基本理论。认为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一种社会团体,追求最高最广的善业。人类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经家庭、村坊而组成城邦。政体按其宗旨及最高统治权执行者的人数,分为正宗与变态两大类。前者为君主、贵族、共和 3种,后者为僭主、寡头、平民3种。②第2卷,批驳取消私有财产和家庭的主张,评析当时的各种政制。③第 4、5、6卷, 论述现实中的平民、寡头、共和等政体的具体形态、变革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提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是最稳定的政体。④第7、8卷,论述理想城邦中的道德、人口、疆域、民族性和教育等问题。《政治学》主要强调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提出和谐发展教育观和教育年龄分期。 在书中,他和他的老师柏拉图一样,把教育视为奴隶主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教育的政治意义,要求由国家创办并管理学校教育。他还把心理学引进教育学的讨论中。他首次提出的教育须依靠并适应自然、发展儿童天性中的潜在能力的思想,开启了后代资产阶级"遵循自然"教育思想之先河。他最早依据儿童发展顺序作了划分教育年龄阶段的尝试,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发展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并以之确定了教育的年龄分期,对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提出具体意见,要求成人应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对其进行教育。他认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身心具有作人的某种特性。因而只有遵循这种特性,教育才能卓有成效。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21岁期间受教育的年龄按每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初生到7岁为第一个时期;从7岁到14岁(青春期)为第二个时期;从14岁到21岁为第三个时期。他把课程分为有用和文雅两类的"文雅教育"思想支配欧美中等和高等教育达两千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及他的《政治学》,既影响了阿拉伯的文化教育,促进了中世纪欧洲学校教育的发展,又对文艺复兴以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及发展,起了相当大的启示作用。他对幼儿教育的专门论述及在道德教育中注重躬行实践的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仍有借鉴作用。须指出的是,他的整个教育体系,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其中充满了阶级的偏见和反动思想,这些都要需要批判的。 这也正是说明了在该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取之处。不过这大部分体现在他对政治体制方面的论述。亚里士多德在书中提出了“人从本性上说是政治的动物”的命题,阐述了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任务和活动原则,提出了关于公共权力、政体、法治等方面的理论。亚里士多

《政治学》读书笔记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笔记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是政治学的开山鼻祖。她第一次将政治学从其她学科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她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使政治学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体系。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著述就是一定历史背景的产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奴隶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危机,社会力量开始发生变化,很多原有城邦的统治岌岌可危。亚里士多德站在陆续兴起的中产阶级的立场,与其师柏拉图希图通过一种理想主义的极端“哲学王”的统治理想相反,希图通过对现实城邦的考察比较以一种调与的中庸的更为实际的途径去寻求优良城邦的建立与存续,首先将政治学从哲学伦理学里分野出来,以分科学的方式去研究国家的理论、政体的理论、法治的理论等等。 《政治学》一书中,亚氏以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所谓“至善”的城邦。书中,首先就是对于理想城邦的探讨。全书分为八卷。第一卷应该就是一个序言。政治学应当从何处开始。什么就是城邦:一种追求至善的包含其她一切的共同体就就是城邦。亚里士多德从一开始就批评了一种谬论即认为治城邦如治家,家长、主人、政治家与君主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区别仅在于治理人数的不同而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治国与治家就是不一样的,家务管理者与政治家也就是不一样的。 从第二卷开始,亚氏开始讨论各种政体了。政体的研究也就是全书的核心与关键。“我们准备考察,对于那些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说,最好的政治共同体就是什么。”亚氏认为政治学就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所以要研究所谓的理想政体,更要考察现存的各种不同的政体。理想政体应当就是能够实际可用的,因此最好的政治共同体就是由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实现的。这种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庸主义式的思想贯穿着全书的始终。“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第二卷中亚氏开始了对其师柏拉图及其理想政体的强烈批判。她认为,“城邦的本质就就是许多分子的集合”,反对柏拉图整齐划一式的最理想的城邦组合形式。她还反对妻子财产共有等等柏拉图的共有制的思想。接下来,亚氏批判了柏拉图《法律篇》中平民政体与寡头政体两种最坏政体形式的结合体—共与政体。在最后,亚氏还比较分析了斯巴达、克里特、迦太基等不同的政体形式,

政治学概论课堂笔记

第二讲政治的概念 一. 共和主义传统的政治概念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概念:1. 政治具有最高性:在亚里士多德时代,政治和其他领域是没有区分的,一切问题都是政治的问题;而在现代社会,分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 2.政治具有公共性:各种权威有不同类型,政治家所治理的是自由人,主人所管辖的是奴隶。“政治中没有专制者的位置”。武力不是政治的解决方式。 3. 政治是理性言说;人性的特征是in-between,神兽之间,有朽与不朽之间。人最根本的追求就是正当性。 二. 现实主义的政治概念 韦伯认为德国的政治不成熟:1.经济取代政治:经济是普遍主义的,经济考虑的是利益问题,而政治在本质上关乎生存,政治是指争取分享权力或影响权力分配的努力,发生在国家之间; 2. 在考虑国家政策时怀抱理想主义,以信念替代责任; 3. 主要阶级鼠目寸光,没有担当领导国家重任的阶级,追求一些信念伦理,或是追求一己私利,靠政治为生还是以政治为业; 施密特论政治的概念:1.施密特对自由主义的批评:自由主义的根本误区是不懂什么是政治,在对待凡尔赛和约和处理德国内部事务中很幼稚; 2.理解政治的范畴:所有政治活动和政治动机所能归结成的具体划分便是朋友与敌人的划分。人类总有一些事情无法用说服与沟通的方法解决,必须诉诸暴力手段。施密特十分精彩地诠释了韦伯关于国家的定义“当各种冲突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国家介入”,政治最高形式是杀人; 3.处理国内政治:将政治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良好的法律构建的政治体系能将大部分政治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面对一些危机国家存在的例外状态主权者可以用法外的权力保卫法; 4.处理国际政治:政治的问题体现为主权的问题,政治的本质是生存问题,不受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约束以争取国家的生存。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600字4篇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老师创作的一部百万字长篇巨著,以下是由网PQ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范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范文一 路遥所著《平凡的世界》相信很多人是看过的,第一次便被这么朴素的书名所吸引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 少安、少平两人平凡的的一生,却是充满了奋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尽管他们一直处在生活的压迫中,被生活驱使,但就像少平一样,为了生活,放下学业,忍痛放下爱情,但他没有被生活奴役,至少精神上还是自由的,他还懂得思考,懂得反思自己的生活,考虑自己的前途,并不像大哥少安那样为了生活而生活,少安开砖厂,无非是为了养活一家人,当然对于少安,我并没有贬低之意,在那种时代背景之下,在那种生活条件下,人们当然先是为了生存下来,都吃不饱还谈什么追求精神世界?再看现在,现在人们的条件相比较过去已经好了不知道多少了,但是看看,还是有很多的人注重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现在社会上各种贪污腐败的事情层出不穷,明明都已经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了,为什么还是禁不起物质的诱惑,任由自己的灵魂如此脆弱?还是与整个社会环境是有关系的,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生活条件可能很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朴素是那个时代的特征,特别是广大的老百姓,尽管当时的政治斗争激烈,但也正是那种压迫的环境下才更让人们明白生活的不容易,让人们更加懂得生活的珍贵。 少平对于前途的不懈奋斗也是那代人的闪光点,是留给后代的珍贵财富,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韧不拔,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虽然他和田晓霞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诚地面对生活。再看田晓霞,虽然出身比少平好很多,但作为那个时代的先进女性的代表,她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以及最后她的牺牲,可以说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他们两人最后是以悲剧的结尾收场,但在小说最后,还是让少平顿悟生命与生活的真谛,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现实中也是如此,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的成长,才能磨练自己,才能让以后的路更加通畅。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范文二 劳动着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路遥。当代作家。路遥的小说多是农村题材,但又不局限于农村生活的描写和城市交叉地带发生的人和事。特别是着重表现年轻人的生活,通过他们爱情的波折反映出新生活中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的现在和未来。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带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对中国的现状,在于对历史的延续,在于对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另外一个方面,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